facebook pixel code

四兄弟的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對上一代感謝諒解,對下一代盡心盡力

2008年05月11日
公開
8

如果我的母親不是那樣的母親∼BUBU 在商業供應深入家庭每一種需求的時代,一個母親的理家智慧與手下工夫,對家人來說似乎不再有絕對的影響了。沒有佣人的家,如果不想洗衣服,洗衣店會樂於整月包理這些工作。三餐、打掃,只要當媽媽的在心裡盤算一下,願意付出金錢來購買服務,什麼家事都會有人分工代勞。 但是,我成長的年代是完全不一樣的;一個母親的想法,攸關著一個家庭的生活品質。我不禁自問,如果我的母親不是那樣的母親,那麼,當我成家、開始勾勒自己的家庭生活藍圖時,會不會有很大的不同? 小時候,總是很羨慕那些母親不用外出工作的同學。他們的媽媽常常坐在廊下聊天,有時候手裡還編織著可愛的小玩藝,看起來是那麼地悠閒。每當放學走過那些鄰家媽媽的身邊時,我想到的是我們那個沒有人在的家,和仍在工廠裡忙碌的母親。不只一次,我小小的心裡疑惑著:為什麼我們的家境不比別人差,但媽媽卻不能待在家裡等我放學? 母親因為不能專職在家照顧我們,所以她等於全年都在超時工作。出門前、進門後,一刻不停地補做著家庭主婦該做的所有工作;不只做,還要做得比別人更好、更周到。母親讓我感到最奇妙的,是她有一雙特別的眼睛,總是只看自己所完成的工作而喜悅,不嘆苦比別人重了幾倍的工作量。 在我還沒有聽過「正面」這個新詞的童心裡,我已經從母親的身上完全了解當中的意義了。她那特別的責任感,從來沒有化成語言教訓過我,但是我從她身上卻可以體會到「母親」這個角色喜樂的一面,和責任所能帶來的欣慰之感。 如果我的母親不是那樣的母親,我想,我沒有勇氣選擇在理一個家之外也同時工作;我也不會知道,在工作之外應該利用時間把家務一一補齊。 我在某些教養的分享會中,好幾次聽過大家在討論原生家庭的問題。有些朋友因而把自己不能做個好父母跟童年經驗緊緊連結在一起。他們忘了時代的差距,也忘了大環境的進步;唯一記得的是,父母對自己的過度嚴厲與照顧不周。 我喜歡母親對我說過的一句話:「將來你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後,要為你的孩子做我們沒有為你們做到的事。」如果我們了解、也贊同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就能鼓勵自己盡力為孩子創造一個好的原生家庭;而不是花時間去尋找自己不能當一個好父母的原因。 對上一代感謝諒解,對下一代盡心盡力,我想這就是愛能代代相傳的唯一理由。我相信,如果我的母親不是那樣的母親,在養育兩個女兒之後,我一定很難有如此堅強的力量來督促自己。 所以,我要為我的孩子做個好母親。

照顧母親的身心靈∼書單

2008年05月08日
公開
10

作者:袁瓊瓊      現在流行幾年幾班的說法。我算是非常資深古早的3年9班。在我的時代,女人的天職是作妻子與母親。與我同輩,或更早一些的許多女性,受了高深教育,到頭來不過是回家帶孩子。有個朋友,巴黎大學畢業。後來跟先生到紐西蘭去開牧場,成了徹頭徹尾的農婦。她在巴黎大學修的藝術學分,照她的說法,結果只用在分辨馬糞乾透與否的色調深淺上。  另一個朋友,前幾年才知道已經去世的母親竟是南京金陵女子大學畢業的,在上世紀初,受過這樣高等教育的女子寥寥可數,結果一輩子洗衣燒飯帶孩子,竟至孩子們不知道母親也是個知識份子。  許多受了高深教育的女性,到頭來「埋沒」在家庭裡,多半就此放棄所學。我覺得這跟一個觀念有關,似乎所受的教育必須用來交換某種價值:或者社會地位,或者金錢,否則,便是個浪費。  現在的女性,多數是職業婦女了,也許因為社會結構,也許因為要完成自己,女人們從家庭出走,成為半職母親。很難講女性在現代,是不是地位更高,或者更有「價值」了,但是,忽略,甚至輕視「母職」,我覺得是普遍現象,幾乎沒有人從「母親」這個身份獲得成就感。  現在沒有那種理直氣壯的母親,獨獨只因為孩子教養得好就可以抬頭挺胸。相反的,多的是在職場上有所成,因此而成為偉大母親的人物,似乎事業成功,便也抬舉了她在母職上的成功。但是,如果孩子在生命中的比重並沒有大過事業,那種「成功」,我覺得是可疑的。  夏瑞紅在《醬子就可愛》一書裡提到「巴哈伊教」的一條教義。巴哈伊教是伊斯蘭教什葉派的分支。他們認為:「母親是每個人一生的第一位教師。」因此,如果家貧,只能供養一個孩子唸書的話,那要讓女孩優先。因為女孩是未來的母親。  這個對於母職的概念非常重要。女性受高深教育,其意義在於教養出優秀的孩子,她受教育,不是為了成就自己,而是為了成就世界。母親這個職務的偉大和莊嚴處,便是她是一個捏塑世界的人。她教育出怎樣的人,那些人就創造出怎樣的世界。  因此,母親必須受教育,是因為她必須是智慧和明智的,她必須要自身健全,自信,懂得人生務實的部分。高等教育,我以為即是培養作母親的眼界和格局。之後把這眼界和格局帶到家庭裡,教育自己的孩子。  很可惜,許多母親,沒有把自己的「能力」使用在母職上。  這次為了母親節選書,個人感覺是:有太多惶恐的母親。  相對過去對於「母親」這個名稱的全能和偉大的定義,現在女性對於身為母親,充滿焦慮,無知,茫然,覺得自己不會帶孩子不會做家務,生育成了大事,許多女性甚至為了逃避「成為母親」,選擇不生養孩子。  這真是很可惜的事。全世界大約權力最大的職務便是母親。就算是世界領袖,也無法讓一個人全面性的接受他的影響。但是所有的孩子,畢生都會接收母親的影響。無論好或壞的影響,基本上都形塑了他們的一生。所有的人,無論男女,追究他的行為,其後都有母親的影子,我們不然是完全模仿母親,不然就是走到了母親的對面去。  所以,母親居然對於孩子有這樣的大能,我覺得身為母親,能夠給孩子的最大禮物,便是教導孩子自信,喜歡自己,並且深信自己的生命是有意義的。而要有能力教出這樣的孩子,就必須先成為一個喜歡自己的,有自信的母親。  因此,我的推薦書單便著重在母親自己的教育和調適上。我覺得讓母親得到心靈成長,比教養孩子的「技術」重要,因之選的幾本書都是依照這個「照顧母親的身心靈」的原則走的。  首先要推薦許添盛醫師的書。《愛是你,愛是我》以新時代觀點談論兩性關係,書中例舉的都是真實案例,非常有說服力。許醫師對於親子關係也有見解,事實上我想推薦他所有的系列書籍,根底上是息息相關的。  兩性關係是一個活到老學到老的問題。兩性關係不佳的母親,很難成為平衡健全的母親;本書裡許醫師有許多開導。  之後便是身體的調適。《病由心生》這本書對於疾病的觀點非常現代,作者是執業心理醫師,同樣的,他在自己的病人身上看到許多身體疾病其實起因於心理。台灣看心理醫師還不是普遍現象,但是我以為遲早會成為流行,因為看病不能只治標不治本。  另外,我挑選了兩名兼職母親的書,一個是夏瑞紅,一個是莊雅珍。兩人都是職業婦女,在工作的同時兼顧母職。兩人都在邊做邊學。莊雅珍的書讓我非常感動,她是單親媽媽,離婚後帶著孩子生活。遇到各種現實問題,經濟上,感情上,她非常直率的都寫出來。但是她充滿元氣、自信和樂觀,一一克服。讓人覺得這個單親家庭似乎比父母雙全還要圓滿。  關於單親家庭,我其實覺得一定也有一種「爸爸」母親,就是男人兼職母親把孩子帶大的,可能更難得更辛苦吧。可惜我沒有找到類似的書,希望未來哪位單親爸爸願意寫一本。  最後推薦雷夫老師的書,推薦的理由是他教孩子的方式好活。事實上教養是需要絕大創造力的事。他的那些有趣的,上天下地的,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教育方式,可以開我們的眼界。看了雷夫這本書,我們至少可以學到兩點:一是任何事都可以拿來教導孩子,一是所有的教育,最重要的元素,依舊是愛。如果不夠愛自己,便無法把愛給出去。  母親節我希望能夠給母親們的禮物,便是學習到愛自己和照顧自己。

找到新的心靈支持力量

2008年05月08日
公開
6

今天是很喜悅的一天 我會盡力做個有趣的母親 從生活小事中謙卑的去學習 便是一種最好的身教 行住坐卧全力以赴 家庭就是一個道場 從生活中精進自己 謝謝bubu媽給我的啓發∼ 節自bubu語錄: *減少講話的機會、減少活動聚會的機會、減少看或聽無謂事物的機會。所有因為減少而節省下的時間,我就拿來做我「該」做和「想」做的事。 *生活對我來說是「選擇」,當我比較喜歡看書的時候,自然會捨去對我來說次要的項目。陪伴孩子或努力工作都像看書一樣,是我捨棄次要的時間而換取到的主要生活,所以我雖然忙但生活並不雜亂。 *與其想著如何變成有錢人來過高級生活,我更務實地去想,我要如何把同樣預算的生活過出兩三倍的質感。 *因為要好好維護生活,我必得要有足夠安靜的時間,而這些在安靜中付出給勞動的時間,又使我的心智有餘裕來思考問題甚至於創作,所以它們是我生活中最良性的循環。 *如果整天忙著聽與說,人的觀察自然就淺。我喜歡為自己保留足夠的安靜,在安靜中妳總會看到一些微妙的東西。 *我有自己動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我有動手的習慣。凡事動手為自己用心之後,偶而外出有些享受,我就不覺得很浪費。因為學到的好事,很快會回到我的生活裡──用我的雙手。 *一個母親若能好好生活,她必定是比較有趣的,在教養孩子的工作上自然會勝任有餘並逐日與孩子一起進步。父母把生活過得生動有趣,會感染孩子,使他們相信生命中所遇的每一件事必然有意義,人要努力過好每一天。 ----------------------------------------------------- 文章title:母親需要的安靜 作者:蔡穎卿(bubu) 安靜對我來說是兩種狀況──由外而內或由內而外。當我處在一個喧囂但陌生的環境時,有時候也會感覺到一種異常的寧靜,像在看一場消音的電影。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是刻意保留由外而內的安靜。 減少講話的機會、減少活動聚會的機會、減少看或聽無謂事物的機會。所有因為減少而節省下的時間,我就拿來做我「該」做和「想」做的事。對我來說,生活不是許願就會達成的願望,生活是一分一秒完成的過程。所以,我喜歡實行,很少花時間尋找方法;我喜歡感受,很少直截了當問別人,這該怎麼做。 如果我看到一個很棒的結果,我會觀察、推想,再切入自己的生活條件裡找出屬於自己的方法。連做菜,我都很少要配方,因為,在想方設法中,生活教育了我。所以,我也不喜歡替別人出點子、歸納方法,我只是很願意分享我所經歷的感受,那些感受曾使我成長,或許,它也有機會使別人成長。以我的才能來說,能做的也只有這麼多。 我常常問自己,我想要什麼?──答案似乎從來沒有變過,我想要一種好的生活。然後我又問自己,什麼是好的生活?──食、衣、住、行、育、樂的品質都不錯。 我定睛在這六個字眼上,仔細想著這些生活項目要如何達到我自己心目中的「品質」?想了一想就發現,自己的盡力對提昇每一種生活都有貢獻。與其想著如何變成有錢人來過高級生活,我更務實地去想,我要如何把同樣預算的生活過出兩三倍的質感。二十年來,我認為自己的確接近了預訂的目標,因為總有許多人大大高估了我所花費於生活的金錢付出。 上一張照片的廚房雖然是整修房子後重新配置的,但是那些櫃子與水槽爐具都是我用了將近二十年的舊東西,好好愛惜使我的生活看起來很豐富。我居家環境的美也全都從這樣的維護與用心而來。因為要好好維護生活,我必得要有足夠安靜的時間,而這些在安靜中付出給勞動的時間,又使我的心智有餘裕來思考問題甚至於創作,所以它們是我生活中最良性的循環。家人常常覺得我寫成文章的速度快得不可思議,因為,那些草稿全都在我坐上電腦前、操作家事時就寫好了。 安靜使得我有足夠的時間可以觀察,所以大家都說我很敏感。敏感是天生的嗎?有一部份是,但是如果整天忙著聽與說,人的觀察自然就淺。我喜歡為自己保留足夠的安靜,在安靜中妳總會看到一些微妙的東西。 雖然安靜,我的生活卻充滿小小的喜悅。每天早上,我在廚房的一個松木櫃前選一組Eric跟我的杯子來煮咖啡,他喝濃縮咖啡,我愛卡布其諾,所以我們所有的杯子都有一大一小。選完後我們就做早餐,一杯現磨現煮的咖啡,成本大約是五到六塊錢,但是如果我想要外出過這樣的生活,兩個人每天得花360元去吃早餐。我可以用60塊就把一切都完成,因為,我有自己動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我有動手的習慣。凡事動手為自己用心之後,偶而外出有些享受,我就不覺得很浪費。因為學到的好事,很快會回到我的生活裡──用我的雙手。於是當大家繼續問我關於教養問題時,我唯一想做的事是分享「好好生活」的信念。 一個母親若能好好生活,她必定是比較有趣的,在教養孩子的工作上自然會勝任有餘並逐日與孩子一起進步。父母把生活過得生動有趣,會感染孩子,使他們相信生命中所遇的每一件事必然有意義,人要努力過好每一天。 在文章的前段,我提到自己的「減少」,很多母親都說自己忙到一個月沒機會看一點書,那種百事待做的忙碌我可以懂得,所以我用看電視的時間來交換看書。我沒有一天不看書的,那就像有人沒有一天是不看電視一樣〈所花的時間完全一樣〉。生活對我來說是「選擇」,當我比較喜歡看書的時候,自然會捨去對我來說次要的項目。陪伴孩子或努力工作都像看書一樣,是我捨棄次要的時間而換取到的主要生活,所以我雖然忙但生活並不雜亂。 有位朋友看過「廚房之歌」後跟我說,她覺得我真是一個好早熟的人,怎能在那麼年輕的時候,就把童年深刻的生活領悟帶到自己的生命中再次體會。我同意她的說法,我的早熟使我堅持要擁有一種安靜,在安靜中我知道單純可以對抗亂烘烘的世界。這不是逃避,而是一種選擇;而我的確總是輕哼自己的曲調,走在自己選擇的路上。 附記一段23年前的讀書筆記,也許花園裡的朋友也會喜歡。 幸福的主要成份可能是對時間的態度。我們通常認為幸福的人,看來都似乎現狀完整。我們見到他們總是整個的:愉快、注意力集中、對事情開明而不故步自封,處事時全心全力,而不會在事後長期懊悔憂慮。雖然如此,他們給人的印象是持久有恆。他們不會一天一天的變化很大,幾乎使人覺得他們的生命有某種程度的永恆:過去與未來、生與死,為他們結合成完整的循環。

欣賞自己∼bubu

2008年05月06日
公開
7

作者:蔡穎卿(媽媽是最初的老師作者) 從母親身上,我學到能欣賞別人是一件非常好的事。面對別人的優點能說:「他真好,我們應該要學!」是一種對自己有益的態度。但是,有很多父母在談論這類事情的時候,觀點與語言都不夠講究。他們不只欣賞別人,還總是拿自己的孩子來比較。有時候太過強烈了,或舉例的對象與自己的關係太親近,讓孩子心裡有不服氣的感覺。 我在一個好朋友的身上,學到欣賞別人的同時,也要充分地欣賞自己。尤其當我們是以父母的角度出發、跟孩子分享人生價值的觀點時,「欣賞自己」不只是“自信”的意思,它同時展現了每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可以是發光點的意義。 我的一個好朋友很上進、心胸也很寬大,因此她永遠都可以看到別人的孩子有多好、多努力。她常常以身邊的許多實例來鼓舞正在成長的孩子。 她的出發點並沒有錯,但是,太過專注了。在讚嘆別人的同時,忘記了要分出眼光來欣賞自己與孩子的努力。有一段時間,他們親子間出現了很大的誤會。 社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後,有很多父母親對孩子的期待變成一種制式的要求。他們覺得孩子要從小就能侃侃而談才大方、要調皮好問才聰明。這些父母在教養上雖然做了很多努力、付出很多愛,唯一不肯輕易接受的建議是:孩子有自己的本性,接納孩子的本性是一種應有的尊重;因為他們很擔心孩子的「型」不能符合社會最受歡迎的「模式」。 我很感謝我的父母,他們從小就接受我是一個比較喜歡靜態的孩子。當別人都說我“連螞蟻都踩不死”、“像個林黛玉”的時候,他們並沒有讓我感覺到,這樣的性格“不好”、“令人擔心”或“如果能像誰誰誰,該有多好!” 他們允許我以自己的方式成長、而且對我的能力表達足夠的信心。在某些輕描淡寫的話語中,父母對我的肯定就是我成長信心的來源。 我記的有一次親戚跟母親說:「Bubu看起來很軟弱,但是其實她很聰明。」我聽到母親十分篤定地回答道:「妳現在才知道她很聰明嗎?」好像她發現得太晚,非常不應該似的。 我從小沒有聽過別人誇過我“聰明”,也沒有聽過母親親口讚揚過我聰明,但是,當他們完全接受我那“不被看好”的外在氣質,選讀“不被看好”的科系,從事“不被看好”的行業時,父母的肯定使我能堅持地踏穩每一個夢想中的步伐。他們真誠的接納養成了我欣賞自己、相信自己的習慣。 當我看到那位朋友跟孩子之間起了隔閡之後,我更覺得「欣賞自己」是母親自我養成的一個功課要項。我們不是要從「謙虛自處」轉到目中無人的「自負」去,而是要給自己一個可以發展自我的空間──每一個人都需要的空間。 父母可以從接納做為基礎,再針對各種能力來幫助孩子進步,而不是總體地要求他變成“像某某某這樣的人”。如果我們能學習當一個欣賞自己的母親,相信要留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給孩子,一定不會太困難。

轉貼百歲醫師食物泥製作法

2008年04月29日
公開
42

我們家的胖澤這次要來實驗這個方法 對我來說是最方便也最營養的方式 但是有部馬力強大的食物調理機很重要 看完百歲醫師和吳醫師的自然養生法 決定狠下心來訂一台三匹馬力的 VitaMix prep3 為了全家人的健康 我覺得應該會很物超所值的~ ---------- 內文 在恩恩四個月時,很幸運地去奐均家學做了食物泥,所以更明白實際的作法. 我們等到醫生建議的六個月開始,才餵恩恩食物泥.比丹瑪醫生建議的四個月,晚了一些.醫生建議開始吃副食品時,要從最天然的東西開始(所以米精和麥精出局)因為很懶得把米煮好,打成泥,所以我們最先的第一週是從水果開始,而不是照著奐均的順序去餵(註一). 以下是我們餵食的順序 第一週選擇的水果是香蕉..考量點在於香蕉是食物泥很重要的調味 第二週是桂格敏兒米精, 第三週是牛肉.買的部分是一大塊的腿肉.不僅便宜,油脂也最少.我會先水煮過,把含有血水的湯汁倒掉後,再煮一次.第二次的湯汁,就當高湯使用.用調理機(註二)打食物泥若需要用水,就使用這個高湯. 第四週是胡蘿蔔 食物泥中,任何調味料(像盬巴等)都不須添加. 剛開始試新食物的量,因只能試1/3湯匙,但還是需要用調理機打.為了節省麻煩,我們一次會打好一星期的份量,然後把每一次要吃的一小份量,放在IKEA 的PLASTIS(註三)製冰盒裡,放涼後,冷凍 像恩恩在第五週時,就已經可以吃香蕉(水果)+米精(澱粉)+牛肉(蛋白質)+胡蘿蔔(蔬菜).我在準備食物泥時,就把香蕉(水果)+米精(澱粉)+牛肉(蛋白質)+胡蘿蔔(蔬菜),比例按1:1:1:1全部一起去打.比例就自己大概抓一下.當然,牛肉和胡蘿蔔都有先煮熟. 打完後,我是用Avent的密封罐(Avent的奶瓶(註四)+封密墊),把每餐要吃的量,一個一個裝好.我一口氣買了21個奶瓶,一次就準備七天的食物泥(一天三次). 前一天晚上就把明天所需吃的食物泥(三罐)從冷凍拿到冷藏退冰.要吃的前二十分鐘左右,把食物泥放在溫奶器加溫.不過,因為有新的食物要試(像恩恩第五週開始試蘋果),所以另外會把冷凍在IKEA製冰盒的小量食物,丟進罐裡一起熱.製冰盒的東西不需放冷藏退冰.不然會糊糊的,很難弄出來. 目前恩恩是吃四餐.只有睡前才只吃米精和母奶.其他三餐是先餵食物泥後,再餵母奶. 註一: 第一週餵米精或麥精.或是可把米煮熟後,打成泥.糙米比白米還要營養. 第二週餵水果泥 (可以用香蕉或蘋果) 第三週餵蛋白質,也就是肉泥 (建議用雞胸肉或牛肉).所有種類的瘦肉都可以) 第四週餵蔬菜泥 註二:我買的調理機是VitaMix.雖然真的很貴,但非~~~~~~常值得!!!!牛肉可以打成水狀! 註三:請參考http://tw.f5.page.bid.yahoo.com/tw/auction/e18650119的圓柱圈.我是跟這位媽媽買的.選IKEA的製冰盒原因是它的材質是軟的.很容易取下. 註四: 考慮到恩恩將來食量會變大,我買的是260ml的容量.我是跟這位媽媽買的奶瓶.在比較後,是最便宜的.而且她很親切!!! http://tw.f4.page.bid.yahoo.com/tw/auction/d24938803?u=hi_candy_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