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四兄弟的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轉 貼-教養,一切合理就對了(洪蘭)

2008年03月26日
公開
51

【學前教育雜誌 2008/03/04 】 教養孩子需要吸收正確的知識,但教養本身卻是一門藝術,無法套公式。爸媽唯有對自己有信心,凡事以合理為依循,才能讓親子關係愉悅,孩子順利長大。 【文╱洪蘭(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我去一個幼稚園演講時,看到一個小男孩,蹲在角落,背對著大家,低聲飲泣,我問老師怎麼一回事,老師說他從開學到現在都是這個樣子,頭一個月是大哭,現已改為低哭,不知哭到什麼時候才會不哭,大家都拿他沒辦法。我看了很不忍心,又不好說什麼。 等我講完,他的母親正好來接他,我看他立刻停止哭泣,一個箭步衝上去,撲入母親懷中,緊緊的抱著他媽媽的脖子,頭埋在母親肩上不肯放開。我心想是誰這麼忍心,讓自己的孩子哭幾個月還繼續把他送來,就多看他母親幾眼,想不到越看越面熟,原來是我以前教過的學生,就忍不住上前去多管閒事了。 強迫分離,孩子飽受驚嚇 我問她以前教她的兒童神經發展學都忘記了嗎?怎麼把還沒有準備好的孩子送來,讓孩子飽受與母親分離的驚嚇與惶恐,難道不知道長期的驚嚇對孩子不好嗎?這學生滿臉無奈的說:「我也捨不得呀,可是沒有辦法,每一個人都跟我說要訓練孩子獨立,我的大姑、小姑都說我太寵小孩,已經5歲了,沒有讓他去外面上學是害了他。以後不能接掌家族事業,她們甚至不准他晚上跟我睡同一層樓,把他一個人放在3樓,我晚上偷偷上去看他,他都在哭,他現在反而會尿床……」,講著、講著,母親的眼淚就掉下來。 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同,面對新經驗的反應也不一樣。請給孩子足夠的時間,等他準備好了自然會想去嘗試或面對。(學前教育/提供) 這時旁邊好多媽媽都七嘴八舌提意見,有的說:「我孩子剛來時也是哭,哭了一個月後就好了。」有的說:「我的婆婆也是堅持不可以跟孩子睡,要他獨立,後來他聽了虎姑婆的故事,現在每晚作惡夢。」我才發現原來有這麼多的媽媽自己沒有主見,聽憑別人怎麼說,自己跟著做,忘記自己孩子跟別人孩子不同,不能把別人的經驗往自己孩子身上套。 孩子有差異,別套公式教 如何教養孩子是個藝術,不是科學,沒有公式可套,也沒有別人做成功,你如法炮製就一定成功。事實上,你不成功的機率大於成功的,因為你的孩子跟他的孩子不同。孩子還沒有準備好就把他推出去面對世界是件很殘忍的事。每個孩子成熟的時間不同,有的孩子3歲就會跟母親揮手再見,高高興興的去上學,有的就像這個孩子一樣,5歲了,還希望能在媽媽身邊。他心裡沒有準備好,還不想離開家去上學時,硬把他送去哭2個月實在是太殘忍。 被迫獨立,反而受創傷 很多人誤會了「獨立」的意思,以為對孩子一定好。被迫的獨立是童年的創傷,是一輩子的不安全感。現在有好幾個研究都發現:童年的不安全感會影響成年後的親密關係,無法維持長久的男女關係,也無法對性伴侶作出承諾,他們的人際關係疏離。 過去行為主義盛行時,流行把孩子放在房子最遠的角落一個人睡,哭了不能抱,抱他會增強他的哭行為,要等他不哭了才能抱。現在鐘擺盪回來了,從老鼠實驗上知道親子分離的恐懼會影響大腦荷爾蒙的分泌,現在醫生讓嬰兒的搖籃放在母親臥房,使嬰兒一張開眼就會看到熟悉的面孔,也鼓勵母親把孩子揹在胸前,讓孩子聽到母親的心跳,增加他的安全感。孩子的哭是他有需求的表現。我不了解我們的母親怎麼這麼沒有自信心,會隨便聽從人家的話而賠上孩子的幸福。 教養,一切合理就對了 帶孩子沒有訣竅,惟一就是Common Sense,凡事一切要合理,孩子每天哭,不合理,不合理就要去檢討哪裡不對,我們每個母親都會說「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但是為什麼不會把它應用到生活上,從這裡推論出別人的孩子要這樣,不代表我的孩子也要這樣? 我們中國人很喜歡「從眾」,別人怎樣,自己也要馬上跟進,葡國蛋塔、甜甜圈、股市等「一窩風」現象,其實是沒有自信與分析能力所造成的盲目跟進。為什麼我們對自己這麼沒有信心?我們為什麼這麼在乎別人的閒言閒語?我想我們的教育從小要孩子反省、檢討自己,會不會檢討的過頭了,對自己沒信心,別人都是比較對?從伊朗連體雙胞胎拉列和拉丹的例子就知道,即使是同卵雙胞胎,生活經驗完全相同(因為頭連在一起)都會有不同的人格,更何況你我的孩子? 教養孩子不是科學,無法複製,它是藝術,因人而異,父母對自己的教養方式一定要有信心,只要孩子很快樂,每天迫不及待睜開眼睛開始新的一天,你就做對了,堅持下去,你的孩子會以濃密的親子關係來回報你。

tt 生日

2008年03月25日
公開
11

3月25日 生氣蓬勃 3月25日出生的人,爆發力無人能擋,一年365天,就屬這天出生的人最活潑、最生氣蓬勃。他們當中有些人似乎是天生的領導者;不過,說他們是獨行俠似乎更為恰當。當他們帶領團隊時,通常是因為他們太有才幹或是為情勢所逼,而不是真的想要帶頭、做老大。 3月25日出生的人不會行事盲目、莽撞。他們知道自已的能力,清楚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一旦離開全心投入的職業生涯以及忙碌的工作之後,他們也會急於尋求平靜,因為他們認為私生活也該是很神聖的。 或許是由於他們只能把自己照顧得不錯吧,婚姻對這些人而言並不容易。他們的伴侶不但必須是知已,還得能夠平衡他們充沛的精力。通常這一天出生的人,要到中晚年才能找到真正的伴侶,事實上,他們挺有「字缺勿濫」的原則--如果真的沒有十全十美的伴侶,就奶可能寧願過著獨身生活,也不願退而求其次。這天出生的女性非常能夠照顧自己;而男性則渴望有溫暖的感情、溫馨的家庭,換句話說,就是他們想要一個安穩的窩。 有時候3月25日出生的人,會給人活力充沛、精力旺盛的錯覺。事實上,他們出會因精疲力盡,而變得暴躁易怒。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很容易發脾氣,只要有一丁點兒被忽視的徵兆,就認為是受到了侮辱,甚至還會用尖酸惡毒的言語傷人。他們信任自己所愛的人,也認為自己是忠於家庭的。不過,說來也頗為奇怪,有些時候就算他們沒有給對方承諾,或是行一夫一妻制,他們也會認為自己是忠實的。 3月25日出生的人可能會顯得機智圓滑,但是率直、急躁的脾氣,也會為他們招來一些麻煩。幸好別人也都知道他們內心是頗正直的,所以很容易就原諒他們了。有幾個談心的知已朋友,對3月25日出生的人而言相當重要,這些親密朋友圍繞著他,就好比是可以保擴他的緩衝器--不只是隔開外界的批評,也可阻止他們自我毀來的衝動。那麼,當他的知心朋友有什麼好處呢?嗯!除了一分知心的滿足感之外,還可以隨時去找他(如果他有空的話),要他給你勸告、時間甚至金錢。他們週遭的親朋好友、上司同事,都必須學會放任他們單槍匹馬地向世界進攻--旅行、體驗,甚至以他們最獨特的方式去愛、去關懷。唯有給他們自由,他們才會在情感和身體上,無拘無束地釋放出愛。 幸運數字和守護星 3月25日出生的人受到數字7(2+5=7)與海王星的影響。受累影響的特徵是獨立,因此3月25日出生的人有時候會非常孤僻。所有充滿動力的活動,都會受到牡羊的主宰行星--火星的影響而加強。受7這個數字主宰的人喜愛旅行,既是因為旅行本身就很有趣,也是因為想要瞭解其他文化。由於海王星的影響,這一天出生的人應該留意非現實狀態、奇異的夢境或幻象。 健康 3月25日出生的人因為忙著向外發展,所以幾乎沒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健康。他們常自以為天生很健康,並因此忽略一些病痛。他們可以有好幾種病痛纏身,卻仍然一年度過一年,真是怪哉!建議他們應該每年定期做一次健康檢查。劇烈的運動是保持身體健康和消除贅肉的好方法(3月25日出生的人通常喜歡大吃大喝,重質也重量,因此容易發福)。良好的食慾當然是合乎健康的,但是應該盡量避免過多的鹽、肉、奶製品以及酒精。 建議 你確實是個難以掌控的人,偶爾需要克制自己一點,畢竟自製和紀律是很重要的。學習去調整、節制,以及溫和些,並且學著去欣賞沉默和寂靜的價值。試著想想:外在世界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名人 托期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意大利裔美國籍指揮家,古典樂壇的傳廳人物,曾經擔任「大都會歌劇院」、「紐約愛樂」、「美國國家廣播電台交響樂團」指揮。 偶像歌星梁詠琪,成名作電影《烈火戰車》,並以歌曲《短髮》走紅台灣。 美國知名福音及靈魂歌物艾瑞莎富蘭克林(Aretha Franklin),曾榮獲多項葛萊美獎,並入主「搖滾名人堂"。 「達美樂披薩」總裁湯姆莫納干(Tom Monaghan),也是底特律老虎棒球隊的老闆。 博格勒姆(Gvtzon Borglum)美國雕刻家,美國南達科塔州拉什莫爾國家紀念區的四大總統雕像,就是他的傑作。 英國電影導演大衛連(David Lean),作品有《桂河大橋》、《阿拉伯的勞倫斯》、《齊瓦哥醫生》及《印度之旅》等多部史詩巨片。 英國歌手及作曲家艾爾頓強(Elton John),屹立澈地樂壇二十多年,最近以一首悼念戴安娜王她的《風中之燭》風靡全球。為19世紀時的國際知名作曲家,被喻為"捷克民族第一們大作曲家"其代表作包括歌劇《買賣新娘》、交響詩《我的祖國》等。 塔羅牌 大秘儀塔羅牌的第7張是「戰車」,牌面上的勝利者以一種強而有力的姿態,展現他在人世間的豐功偉業。這張牌可以解釋成:不論正道多麼艱險難行,你都得繼續走下去牌面正立代表成功、有才能和有效率;若牌面倒立則蟑示專制的態度和拙劣的方向感。 靜思語 男性在動物王國中不能以真面目示人。 優點 精力充沛、忠誠、獨立。 缺點 喜歡批評、自我毀滅、遲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