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寫經交流

抄經教學,超渡自渡自己來, 不須靠神棍 。各種難題諮商

抄經教學,超渡自渡自己來, 不須靠神棍 。各種難題諮商

日期

#Tag

第七講:真正的放下 -分享法鼓山文章

2011年08月24日
公開
14

第七講:真正的放下 能夠同理,才有包容 人如果無法欣然接納自己,就會因防衛心的遮蔽而看不到自己與他人的不同;相反的,人一但開放地接納自己,自然就看得到別人,即便他人有所防衛,也會一笑置之。在包容裡,其實是有我也有你。 為什麼接納自己之後,比較容易接納別人呢?以我的打坐經驗為例:一開始,看到別人在打坐時打瞌睡,我覺得這些人真是不精進。這是第一個階段;到了第二個階段:我看見自己都快累癱了卻還不打瞌睡,我的指責就變成了羨慕──這些人能睡覺真好;再往下到第三階段,我對自己愈看愈深入,轉而發現自己是那麼逞強和傲慢,因而感到慚愧。這時看著同參晃呀晃地坐著睡覺,反而覺得那是一件幸福的事,也覺得自己偶爾小憩一下也挺好的。這時,同理心就跑出來了。 包容裡一定要有同理。當人可以可以接納自己,才能帶著沒有防衛的狀態看著、體會他人,也才能同理他人,並進一步接納對方,甚至包括對方的防衛。如果別人對我們懷有防衛心,這時自然也會引發我們的防衛心。這是人與人之間互動的對等狀態;唯有開放自己、沒有防衛,也全然體會對方的狀態,才能稱為同理。 人若有同理心,包容才可能出現,所以說包容裡是有我也有你。當然可以沒有一點防衛心地包容別人,真心地以對方的立場為立場,並清清楚楚接收對方的種種,慈悲心就會出現。 包容與慈悲 欣然接納之後,還會出現舊有模式或習性的問題。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和對意義的認定,我們對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情,往往會自我要求,而這些有意義的事情也就有可能變成我們的執著所在。 其實,有意義與否是很難評斷的。每個人所認為的意義,會隨著生命經歷的不同而有所差別;可是,當我們在做這些自以為有意義的事情時,可能會跟自我要求的『我』結合,這可能會讓『我』變得更加膨脹,以至於將自己認定的意義,強加在別人身上。 所以,曾經有一陣子我不斷在思考:『我認為有意義的事情,真的有意義嗎?放在別人身上,也有意義嗎?』在包容裡,我們會反思所謂的『意義』:對我有意義的,又否也對別人有意義呢?對我有意義的,和對別人有意義的,兩者要如何共存呢?這樣的思考,讓我們進一步有了包容和接納,於是,我們不再以為只有自己的作為才有意義,換句話說,當一個人能接納自己,就比較容易接納別人,此時,即已進入包容的狀態。 前面說到,包容是一個允許自己觀察自己的空間,這個說法也同樣適用在別人的身上。我們認為有意義的事,是我們的主觀,於是我們允許自己主觀的同時,還要騰出空間來觀察,這個主觀是否適合成為他人的意義,如果能以別人的主觀與意義性為優先,我們就經驗到慈悲了。 包容和慈悲絕對相關。慈悲是對自認為有意義的事,心中不執著,只有別人,這對一般人而言,是很難做到的;包容設有自己,也有別人。 當我們學會接納之後,進一步就要學習從包容害像慈悲。 本文摘自法鼓文化出版「勇氣與自由 」/ 作者: 楊蓓

為磨鍊自己而工作 -分享聖嚴師父的開示

2011年08月19日
公開
8

青年朋友乍入職場,年紀輕沒有經過磨鍊,比較缺乏耐心和毅力,在工作中一旦遇到挫折,就可能想要逃避,有這種反應其實是正常的。現在的人和過去不一樣,心不容易定下來,造成流動性高,變動頻繁。所以工作變動性大,是非常普遍而且可以理解的現象。 當人們不知道做什麼工作最好時,正反映出對自己的不夠瞭解,因為人生沒有一定的方向,做這樣覺得不好、做那樣也覺得不好,做一行怨一行,結果沒有一行是稱心如意的。我在美國認識一位年輕人,他平均三個月換一個工作,而且總是會跑來告訴我換工作的事。他說世界上沒有好工作可以讓他持久做下去,我告訴他:「因為你不是好人,所以沒有好工作給你。」他反駁說:「我怎麼不是好人?我很忠誠、努力,一個人可以做兩個人的工作,所以不論到哪裡老闆都欺負我,看我很會做事,就把兩份工作給我一個人做,所以我做一做就走人了。」 我告訴他:「為什麼人家只做一份工作,你要做兩份?而且你做一做就走掉了,是既不瞭解自己,又沒有毅力,當然找不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不但有難念的經,而且天天都有經要念。若平常遇到困擾,不知道如何解決,卻又不想辦法,久了就會變成死結,卡在那裡了。可是這裡一旦卡住,到另外一個地方也是會卡住。無論逃到哪裡,因為問題沒有解決,心存逃避,仍然會重蹈覆轍。 在日本,有些公司為了考驗新進員工的毅力,會要求他們去打禪七。打坐很苦,會腿痛、背痛,坐著不准動又不准講話,心裡是很不舒服的,如果熬不過就跑掉,這種人當然不能錄用,因為從中可看見他們面對問題時的逃避個性,當然就不錄用。這樣的磨鍊,考驗的是毅力,而不是體力和智慧。 許多公司行號任用新人,都會看新進人員的經歷,第一個工作做什麼?做多久?第二個工作的情形如何?如果資歷又短又經常更換,很可能就不會被錄用,即使任用了,也不敢把重要的工作交給你,因為你可能隨時會辭職。老闆不能信任你、重用你,你自己也會覺得工作上沒有前途。 因此,奉勸年輕人:剛開始工作的時後,不管是什麼工作,一定要耐心磨鍊自己,不要只是為了輕鬆賺錢,而要鍛鍊自己的毅力。就算老闆什麼也不教,還是能學到毅力,一段時間之後再考慮轉換工作,到自己覺得可以發揮長才的地方去。 在求職的路上,我們一定要有毅力、恆心,以及長遠心,只要有了這種心理準備,不管哪個老闆都會器重你,工作必然會穩定。 本文摘自法鼓文化出版「 工作好修行──聖嚴法師的38則職場智慧 人間淨土 」

阿飄向cc求救

2011年08月18日
公開
12

今天7點從高雄搭高鐵回松山車站, 從回來的路途上 經過一個好朋友家. 有意無意的到他家跟他聊一下,準備要回去. 結果突然腦海裡出現一個5年前發生事故的劃面. 頓時起雞皮疙瘩. 那個劃面,就是那時有人跳樓的劃面. 我不敢多講, 於是就回來了, 但在抄不到一頁經的時間,一直覺得是不是她在找我幫忙 於是擲了杯,問了菩薩. (因為我知道 那不是因為害怕而起雞皮疙瘩) 菩薩給我聖杯.心想真的是要告訴對方家屬了 於是跟師姐確認這件事. 因為師姐也曾經去過朋友家幾次,也知道此事. 所以師姐和菩薩連上線了.開始尋人 因為家屬不在,又沒有往生者的資料,所以師姐就依地點去找 師姐說: 他是不是身高不是太高但也不矮... 是不是肚子有開刀過 頭髮不長,但也不是很短 不是很胖 白白的 臉有點大 掉下去時,是趴著的 有吐血 額頭摔破了 頭有腫瘤 還說認識我~ (天哪!我沒看過他餒...怎麼可能,還說我去我朋友家有跟我打過招呼) 師姐說:那裡不只他一個阿飄, 所以要確認身份 我只記得他姓陳的樣子, 結果師姐說那就對了, 因為有一個姓張,,,,吐哩勒...別亂乎喊我好嗎? 老實說: 我以上都不知道答案, 只是朋友的鄰居是長那樣 (因為那時鄰居的姊姊去他家跳樓) 於是cc我鼓起被當作"肖ㄟ"的勇氣, 去和家屬說這件事. 結果cc我,講了這些特徵....my god 師姐"賓果" 對方說,他沒有開刀,但生小孩是開刀生的 頭是破了. 有吐血. 不算瘦,但也沒太胖,留學生頭 這時,我的雞皮又起來了~ 對方還以為他冷氣開太強.... 師姐說,頭破了, 還一直跟菩薩磕頭.希望可以被解渡 看了還蠻心疼的. 還說不要跟他兒子講,怕影響他兒子 幸好他的親友相信這件事,沒有把我趕出去. 也願意去完成師姐交代的事 不然他一直躲在他出事的地方, 又招來一些來聚集.處於被欺負的狀態 這件事終於可以處理了,不然那朋友心理總是毛毛的.雖然有正信,但他說他不是cc和師姐,哈哈 最後:他不忘跟cc說謝謝. 雖然他說了謊,說認識cc, 但cc原諒他是渴望被解渡,所以不在意 但還是希望阿飄不要 亂呼喚我. 因為我不見得認識你的親人呀 這次也是他的家人也有為這件事幫他超渡法會,只是不得其門而入. 也恭喜他,離解脫不遠囉 處理好此事已是 晚上11點半了 cc

新手必讀

2011年08月01日
公開
10

這個網站由師姊 + CC一起為“有心”的問事者解惑 處理的項目 解因果 (包含工作、家庭、身体) 沒有配婚喔 無緣子女 冤親債主迴向 祖先、往生親人 疑難雜症...如果你的問題沒在這裡...可能是沒寫到吧! 但我們不算命喔! 如...我有沒有孩子? 如果你想要孩子.但還是生不出來的可以問.不過最好都有到醫院檢查過 ============================================================== 請在問事的時候特別寫上 ”通關密語”: ""我願意以”手抄經”的方式超渡我自身的冤親債主並且懺悔自身累世的諸惡業" 也就是你只要願意抄經.就可以問事. 因為我們是希望能解你的問題,而不是滿足你的好奇心 看到這裡,如果你都同意,就請繼續往下看。 但如果只是問了,又不做,後果自行負責喔。 ============================================================== 留言請先加入會員,並記得要分段喔. 每次留言.請都用新增留.並都留下姓名及生日,名稱(Name)請不要更改. 也可加入FB http://www.facebook.com/home.php#!/profile.php?id=100000960578995 ((恕不接受FB上的問事)) ============================================================== 超渡順序: 1.無緣子女:(若有流產或拿掉,一定要先渡) 2,冤親債主 3.祖先 免費手抄經網址: http://www.e-books.tw/ 點選手抄經結緣 ============================================================ *****問事所需資料***** 一、解因果者: 1.真實姓名:若改過請二個都給,並告知何時改 大約民國幾年改 2.生日:註明農曆或國曆 如:99/02/02 (國) (有相關的人,都需要留)。 3.要把問題詳述。 二、無緣子女者: 有心要渡 就不能再犯了~ 否則罪會加重喔 1.真實姓名:若改過請二個都給,並告知何時改 大約民國幾年改 2.生日:註明農曆或國曆 如:99/02/02 (國) 3.最好有對方的姓名及生日 也就是男生的名字,如果有劈腿不知是哪一個 就全寫出來(這是為求儘速找到對的小朋友.我們不會去在意或記住那些, 甚至見面我們也不知誰是誰) 那裡的小朋友 很渴望人家渡,所以菩薩在問 都會亂舉手. 4.拿掉或流產的年:如民國90年(拿掉)或民國90年(流掉)    若是夭折請註明出生日期及出生時 是否有心跳 幾週大    (如果不確定 就寫約90年~93年間) 5.小朋友若有二個以上,請一一寫出來.以上內容.共多少個.    如98年1個, 99年2個 共3個. 三、冤親債主迴向  1.本人真實姓名:若改過請二個都給,並告知何時改 大約民國幾年改 2.生日:註明農曆或國曆 如:99/02/02 (國) 3.問題詳述 四、往生親人及祖先 1.姓名及生日:註明農曆或國曆 如:99/02/02 (國) 2.忌日:若不知日期,就告知民國幾年 3.如何往生 4.若是其他問題請詳述 以上: 有參加過法事超渡者,請先告知何時的法事,法事名稱,以便確定是否超渡成功. =============================================================== *****流程***** 當你問事時,如果是對像是無形的.他們都會知道喔!因為他們都很期待. 一、師姊會依照菩薩的指示.開立需要的經文. (不要問我們有什麼,因為是菩薩開的,也不能討價還價。) (如果經文太多,自然會告知你其他替代方案。但只是減少數量,不是沒有。) 二、知道經文明細後,請自行上網到e-book免費索取手抄本. (http://www.e-books.tw) "點選手抄本結緣" PS: 是專用的手抄本. 不是隨便拿一張紙來寫 三、抄完經之後 要給師姊及菩薩過目.如果你抄的時候不專心或沒悔過心,會被退件重抄喔! (這是真的).然後告知你已抄寫完畢,詳載於2010年2月24日日記. 通過後.即可寄回郵我們,請領疏文 (好比是離開的通行証) 就拿著這些及需要準備的金紙 (師姊會在疏文上寫明你需要哪些.你在自己去買.若無註明,可自己隨喜與廟方購買). 四、找一天(越快越好).去地藏庵(離你家進的 地藏菩薩廟,可以化金紙.經書的)親自化掉, 領到疏文請不要超過二週.拜拜流程請到2010年3月11日記.   Ps:解渡無緣子女的流程可參考2010年2月日記詳載 ================================================================== *****抄經注意事項***** 1.問完事後,請照師姊開的經書認真的抄且專心 要"黑筆".為求方矩之宜. 將會抽驗,若是敷衍了事會被退件喔!(寫錯可用 利可白塗改) 2.只要帶著誠心及專心 懺悔心抄經,沒有什麼禁忌. mc來可以抄, 你靜的下來的地方都可以抄. 穿著"只要不要穿性感睡衣或沒穿 都可以抄" 抄經前最好都要洗手. 3.不能因為抄經就正事不幹 有小孩的人請照顧小孩 有空找時間專心抄經. 4.抄經時最好可以跟著唸及了解其意義.不能用趕的. 5.如果抄經時 有干擾(如頭痛,身体不舒服.脾氣爆燥 使你無法順利抄下去.可以祁求,南無觀世音菩薩.說你真心懺悔.現在抄什麼經.迴向什麼人,希望讓你順利抄完. 6.不可以用簡体字寫,儘量對應經書上面的字抄寫. ===================================================================== *****抄經問與答***** 1. 請問抄經"黑筆"是有指定什麼筆? => 沒有 只要是黑筆都可 , 但不要用鉛筆 2.請問抄經時間有限制嗎? =>最好在三個月內寫好,可以寫儘量寫, 因為在你問的同時,你的至親已經在等了, 如果無法三個月內完成建議最好不要讓他們等 一年半載...將心比心囉. 3.孩子的爸爸 或 媽媽可以一起抄嗎? => 可以一起抄...但要孩子有關係的人 如果祖先的話,有血緣相關都可以抄...(也可以共同完成一本) 但要注意誠心,否則會被退件... 4.有沒有限定在什麼地方抄 =>沒有,但要乾淨的地方...房間也行.客廳,咖啡廳 可以讓你靜下來的地方都行 5.行房之後可以抄嗎? =>行房之後 都會洗操吧,如果你還有體力抄的話 只要淨身就可以 (抄經前 無論之前幹嘛 最好都要洗手) 6.抄經衣服有限制嗎,穿睡衣可以嗎? => 不要穿性感睡衣 都ok 7.師姊開的經書,都是以一本為單位,也就是1本手抄經為1本 8.我抄完經可以看孩子嗎 => 不能看,因為看了也於事無補 只是讓自己更難受而已, 如果你現在的兒歡喜過日,而另一個兒黑暗中度日 髒兮兮的,心裡豈不難過? 9.我的孩子過的好不好? 都在那黑暗的孤兒院嗎? =>被拿掉的孩子都在那個黑暗空間. 你覺得會過的好嗎? 10.農曆七月可以抄經嗎? => 可以! 沒有禁忌.這時候有些敏感体質的人,都會感受到他們需要被渡化.希望你快抄,所以千萬別停下來. ============================================================== *****抄完經了- 下一步要怎麼做***** 抄完經請記得上來留言 以下資料 1.請留你的全名及生日 2.請告知你抄寫的經書的書名及各數量 完全抄好,師姊會告知你要抽驗的經文頁數, 麻煩你再用數位相機照相或者到便利商店掃瞄至 *[email protected] *(傳好後,請留言告知) mail主旨請寫:姓名及bbh匿稱,經文抽查 (最後一個是數字1) 4.經書通過後,請附上回郵到基隆郵政38-75信箱 林小姐收 禮貌小提醒, 別忘了附上紅包喔,金額隨喜 *請在另外紙寫上上姓名及生日,所求事項(嬰靈可縮寫BB加數量 如BB2) 就是2個) 並寫上抄經的經書名及數量,因為開疏文要用到 5.師姊收到回郵 即會將疏文開好 寄回給你 回郵可用B5信封,限時或平信即可.師姊會依你的需要,有時會附上結緣品 結緣品:有依你的姓名及生日跟菩薩祁求的,可以隨時帶在身邊. 如果需特別求結緣品,請告知所求為何!如果結緣品送完 請見諒! 6,收到疏文後 記得在有名字的地方蓋上大姆指手印(左右手皆可).需要填寫資料的部份 記得寫上去.最後的日期寫 當天要去廟的日期 (皆用黑筆填寫) 7.折的衣服 玩具只能收到疏文去化掉時 當天一起化掉 8.抄寫的經書 最後頁的迴向文也要填寫,祁求事項可參照疏文 每本都寫該本經書名,抄寫一本. 有名字的地方,一樣要蓋手印 (經書的封頁也有名字喔) 9.以上準備好了 依疏文的指示金紙去購買,即可去廟裡化掉 ==================================================== 經書全名- 因為書名太長,所以有時候會寫幾個字代表,但全名如下,申請經書時 你們可以確認一下囉 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 =滅罪謢童子經 地藏菩薩本願經 =地藏經 慈悲藥師寶懺 =藥師寶懺 慈悲三昧水懺 =三昧水懺 佛說阿彌陀經 =阿彌陀經 往生咒 *拜拜方法及流程 請參考2010年3/11的日記*

人生的起​起落落,都是成長的經​驗

2011年07月22日
公開
6

【分享聖嚴師父的開示】 經得起風浪的船長 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要有面對無常的心理準備,走完第一步後,即使順利踏出第二步,仍然可能出現變化。 例如你的生意一直做得很好,家庭也很和樂,可是某一天,天外突然飛來橫禍時,因為平時過得很順遂,突然就不知道該怎麼處理了。所以我們要懂得居安思危,當困境出垷時,心裡才不會恐慌。 但是人都很愚蠢,總希望克服眼前的困難後,從此就一帆風順,不再遭遇難關,這是不可能的事,因為沒有天天都是一帆風順的道理。 如果一位船長航海一輩子,卻從來不曽遇到過風浪,那麼這位船長一定不是好船長。 因為驚濤駭浪正好是一種鍛鍊,能夠使人成長茁壯,也唯有禁得起狂風巨浪的考驗之後,仍然能夠生存下來的,那才是最優秀的船長。 能夠了悟萬法無常是智慧,能夠運用無常的萬法自利利人是有褔。 摘自法鼓文化出版「別怕人生變化球」 生命的意義是與人分享 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人的生活,是為了提昇自己的品質,成長自己的品德。人從生下來開始就是無知的,一天一天長大之後,如果不提昇自己,不是跟動物一樣嗎?既然生而為人,就要漸漸地在普通人之中,變成一個能夠影響他人的普通人,這就是生命的意義。 生活,是為了成長;生命,則是將自己生命的資源與他人共享。所謂資源,就是指自己的心、頭腦、身體,以及所擁有的財富。將我們各式各樣的資源分享給社會,生命的價值就會跟社會、歷史銜接起來,不僅能影響當代的人,對未來的人也會有影響。至於有沒有名氣並不是問題,與人分享,才是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我們要做一個完整的人,至於要如何變得完整,就要不斷地自我成長了。 本文摘自「人生不再無聊」

(轉貼) 內政部社會救助新制上路,請各位注意身旁是否有弱勢民眾

2011年07月15日
公開
8

社會救助新制上路 內政部懇請您一起幫助弱勢民眾 大家好: 我是內政部長江宜樺。社會救助新制已經在今年七月一日上路了,很多人可能並不清楚新制的內容,也不明白新制跟自己有什麼關係。宜樺在此想先跟大家分享幾個真實的案例。 桃園縣有一位單親媽媽,獨力撫養兩個小孩。她的工作是幫人打掃房子,收入勉強可以負擔房租,但無法應付柴米油鹽等基本開銷。在98年與99年,她都被核定為低收入戶,她的兒子因為不忍媽媽的辛苦,去年未繼續就學,開始幫忙打工賺錢,可是沒想到卻因為每個月多了六千元的打工收入,她們家的總收入超過了最低生活費的標準,在今年年初反而喪失了低收入戶的資格,使得原本略有起色的家庭經濟,再度陷入困境。 另外,還有一對山地原住民夫妻,兩人為了讓家中長輩及四個小孩溫飽,一直努力工作以維持生計。但原住民爸爸在去年失業了,全家經濟頓時陷入困境,他們雖然想申請相關補助,但是由於與兄長同住,必須計算兄長的財產與收入,而超過了不動產及最低生活費的標準,無法取得補助的資格。 為了讓更多困苦的人得到政府幫助,行政院於去年提出社會救助法的修法草案並獲得立法院通過,自今年七月一日開始實施。新的救助制度調高了最低生活費,放寬了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的審核門檻,讓許多原本徘徊於貧窮線邊緣的民眾,可以順利獲得政府的救助。同時,為了避免因為接受政府輔導就業增加收入,反而喪失了補助資格,我們也強化了自立脫貧機制,讓低收或中低收家庭可以享有三年的緩衝期,安心帶著自己的家庭向上提昇。 桃園的單親媽媽與原住民夫妻,就像在黑暗的漫長隧道裡不停地前進與等待,終於盼到了七月一日社會救助新制的施行。根據新的制度,這位單親媽媽將可以重新被認定為低收入戶,她們全家的健保保費將由政府支付,而兩名就讀高職以上學校的兒女,其學雜費也由政府全額補助。另外,兒子今年也繼續升學了,她們家每個月還可以領取子女就學生活補助,一人五千元,兩人共一萬元。 至於這位原住民爸爸,則因排除兄長不計算收入和財產,可以符合低收入戶的資格,他的小孩可以獲取兒童生活補助,而他們全家的健保保費也由政府補助。更重要的是,他因為接受政府職業輔導而增加的收入,在未來三年內,部分額度不算進工作所得,以免影響他的低收入戶資格。 我們知道這些補助並沒有辦法幫他們過得舒適,但應該可以讓他感覺到,當他為家人揮汗打拼的時候,他並不孤單。 社會救助新制可以幫助許許多多、像這兩個家庭一樣貧困的民眾,讓他們獲得喘息的機會,看到生命的曙光。 可是我們都知道,越是貧困的民眾,越是不容易得到充分的資訊。他們整日為生活奔波勞動,可能還不知道社會救助新制已經開始實施。雖然政府已經透過一些管道,設法宣傳社會救助新制的內容,但是我們相信仍然有許多人不知道。 宜樺在此誠懇的呼籲大家,一起來幫助困苦的朋友。如果您發現生活周遭有需要幫助的人,請告訴他(她),趕快向各地的鄉(鎮、市、區)公所詢問,或是撥打1957免付費「福利諮詢專線」,讓社工人員協助他們申請各項政府補助。如果您想更進一步瞭解社會救助新制的內容,您可以上網到內政部全球資訊網查詢。如果您願意的話,也歡迎您將這封信轉寄給更多親友。 您的熱心與關懷,可以改變許多人的一生。感謝您,祝您平安。 內政部部長 江宜樺 敬上

忍出工作好本領(分享聖嚴法師法語)

2011年07月13日
公開
8

忍出工作好本領 ■ 聖嚴法師 有時候,辦公室像個壓力鍋,有些長官罵人太直接,完全不留情面,把能幹的部屬都罵走了。小職員免不了被罵,如何能由羞辱中快速平復?又如何向上反應,請長官改變態度呢? 大家往往認為「有權就有理」、「官大學問大」,但有時並不是這樣的。有時小職員覺得委屈,是因為自己的自尊太強或自卑感造成的。有時候主管並不是很嚴厲的指責,而是勸告,但自卑感重的職員,往往覺得很委屈,不想再做下去。 大部分的主管應該在工作上都有相當的歷練,因此,身為低階或新進的工作者,應該學孔夫子所稱的:「入太廟,每事問。」任何事先請示,聽懂了、看懂了很好,沒聽懂、沒看懂,就再請教。如果努力做了,卻還是被主管修理,這時候應該感到高興,因為這是難得的機會教育與訓練。 不要跟老闆唱反調,他是你的上級,和他唱反調,一定是下屬倒楣。也許你的見解很好,作法也比較高明,但你和主管唱反調,好面子的主管就很難採用你的建議。因此與主管相處,即使是再壞的主管,都要感謝他給你指示、指導;雖然你的想法與方法比他好,但是不要馬上反對他,時間久了以後,主管會發現你的才能,可能就放手讓你去做。 有的人會說:「辛苦工作一個月才賺兩、三萬元薪水,何必要受欺負,不必為五斗米折腰,不幹了。」這裡不幹,換一個地方,可能仍然遇到有同樣態度的主管;如果還是不幹,到處蜻蜓點水,找不到工作,又能學到什麼? 如果能忍下去,時間一長,可以學到人與人相處、工作歷練、領導力等很多技巧,自己也就成長了,等待成長後再換工作。如果自己的本領練好了,到其他地方工作,也會受到重用。 基層人員一定要有心理準備,可能遇到愛罵人的主管,以及隨便找碴的主管。隨便找碴的主管,可能是性格造成,但也許他嘴巴不留情,但很會照顧、指導部屬;也有些主管雖然不會罵人,但做事不乾脆,常常繞圈子,也會讓人不舒服。 進入職場首要練習如何與人相處,因為自己很多事不懂,要有犯錯挨罵的準備;若心理上已有準備,就不會覺得委屈,也就不會因此辭職,失去飯碗。只要心念轉一下,柳暗花明又一村。 本文摘錄自《方外看紅塵》

給人方便,自己方便 【分享聖嚴師父的開示】

2011年07月10日
公開
12

大鴨游出​大路,小鴨游出小路,​不游就沒有路 給人方便,自己方便 給人方便等於給自己方便,這是不變的真理。可是,有許多人只看到現實的、眼前的利益,只想到自己一時的方便,沒想到應該先給別人方便,而這個方便可能只是舉手之勞。 例如,一個人為圖方便,把一些垃圾隨便亂丟在站立的位子上;第二個人來了,看到那堆垃圾,心想反正已經有垃圾了,乾脆再多倒一點上去;第三、四個人也如法炮製。等到第一個人再回來時,那個地方已成垃圾堆,不是原先乾淨而可以站立的地方了。如果事先想到自己還會再來,就會把那位子弄得乾乾淨淨,第二個人就會受到影響,不好意思把它弄髒,第三、四個人也是如此。等第一個人回到這個位子時,那個地方還是乾乾淨淨的。 所以,一個人可以影響很多人,這是循環的。當然,也有人給人家方便十次,自己卻只得到一或兩次的方便;甚至於只付出,完全沒有得到回饋。像這種情形,這個人做到第十次就會灰心,心想算了啦。 我的期望是,即使做了一百次給人方便的事,得不到任何回報,還是要堅持給人方便,就是所謂的「鍥而不舍」。如果社會中十個人裡面,有一、兩個是這種鍥而不舍的人,慢慢地,這種人會增加,「給人方便,自己方便」的理想就能落實。 我們的社會本身不夠健全,每個人又都為自己打算,不為自己只為別人打算的人不多。雖然有些人為了達到一些目標,例如,虛榮、虛名、虛位、權力等,他們嘴上會說「給人方便,自己方便」,但不一定做到;也許表面上做一、兩樁給人方便的事,事實上,在生活中並沒有做到,造成「給人方便,自己方便」只是一句口號。希望社會上講這句話的人自己要做到,而不是講給別人去做。 從宗教的立場看,這句話是絕對可靠的。 《維摩經》說:「菩薩是向眾生中求的。」菩薩之所以成為菩薩,佛之所以成佛,是因為有眾生讓他度,有眾生讓他做功德,所以,菩薩成為偉大的菩薩,佛能完成福德和智慧。如果沒有眾生讓他們度、讓他們服務,那他們就不能成為菩薩、不能成為佛了。因此,眾生並沒有給他任何回饋,在沒有任何回饋之中,他本身已經完成自我成長、自我建設、自我成就。從這個觀點看,「給人方便」就已經成就自己,實在很划算,不必期待別人一定給我方便、給我回饋。 用這種心量來推行「給人方便,自己方便」的觀念,更可靠一點。 本文摘自「法鼓鐘聲 人間淨土」

面對問題才能走出憂鬱 【分享聖嚴師父的開示】

2011年07月09日
公開
10

活在當下​,不悔惱過去,不擔心​未來 面對問題才能走出憂鬱 常常聽到很多人說壓力太大,不知道如何紓解,而憂鬱症的問題,更是困擾著許許多多的現代人;據說,今日台灣已有上百萬的憂鬱症病患。憂鬱的產生,有的是求好、求完美,怕失敗、怕做得不好有的是無法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對於天災、人禍、經濟、政局、家庭、工作等種種因素,不清楚將來會如何變化,所以憂慮恐慌。過份的憂慮恐慌就會導致「憂鬱」,因為憂鬱而迷茫,更不知如何去面對排山倒海似的種種狀況。 今日台灣的人心,由於長期生活在缺乏危機意識的環境之中,一旦出現危急的狀況,就不知如何處理,無形中也成為憂鬱症的誘發因素。因此「居安思危」便顯得格外重要,平日就應該有準備,當險惡的狀況來臨時,才不會慌了手腳,才不會無力面對。 例如,十多年前,我曾經見過一位營建公司的老闆,他因為怕鈔票有很多細菌,所以不敢用手摸鈔票;如果要數錢時,就用夾子一張張數,或請助理來幫忙。這位一直恐懼鈔票有細菌,擔心摸了會中毒的老闆,他最後死去的原因竟然僅是因為一場小病。那是由於他過份恐懼、憂慮,不願碰觸可能有細菌的東西,長期下來,造成他的體內缺乏一般人所應該有的免疫力,使得他的抵抗能力極差,反而更容易受到有毒病菌的感染。 過份的焦慮、憂鬱,而不知如何面對現實的壓力,會使得所面臨的狀況變得更加嚴重複雜。但是,對於還沒有發生的麻煩事,也不要太恐慌,很多人經常莫名其妙地擔憂下一個問題的發生,或是掛心已經發生過的問題,會不會持續再發生。例如大地震之後,就怕不知何時會再來一次,結果這也擔心、那也擔心,讓自己陷入永無止境的憂慮中,這些都是杞人憂天。世間事物,本是無常,本來多變,平時要有應變的準備,臨事只要因應得當,問題便能迎刃而解。 如何避免憂鬱、走出恐慌呢?我提供四句祕訣-「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也就是說,當問題發生、狀況出現時,不能逃避,不能視而不見,要積極運用我們的資源與智慧來處理。如此,原本遇到不好的狀況,就有可能變好;在盡力處理過後,不論結果如何,都不要老是掛在心上,要能夠放下它,而且凡事盡心盡力就好,不必要求自己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壓力其實都是自己給的。過度的擔心及憂慮,均無法改變事實,唯有積極面對問題,運用智慧處理問題,才能克服困難、解除壓力。 本文摘自法鼓文化出版「人世間」

不被自己障礙住 【分享聖嚴師父的開示】

2011年07月07日
公開
8

不被自己障礙住 佛教有一種「業」的觀念,凡是我們的一舉一動,不論經由語言、思考,或是身體所表現出來的任何一種行為,都稱之為業;因此我們任何起心動念或舉手投足,可以說都是在造業。 人不可能不造業,但卻可以讓自己不要產生業障,因為一旦有了業障,就會障礙到原本該做的事、該想的念頭、該說的話,讓人進退兩難。 所謂造成障礙,是指自己的身口意行為造成他人的困擾、自己的麻煩;也就是說,因為你的緣故,造成別人或自己時間、能力、財力等的損失,以致於讓事情進行得不順利,那就是障礙了。 而且你造成別人的損失、傷害,對方可能就會來討回公道、要求補償,他們就像是你的「債權人」,而你就是一個欠債的人。如果你得罪的人很多,又經常讓很多人受到傷害,這麼一來,你自己就會常常遇到障礙,這些就成了你得業障。 如何不讓自己產生業障呢?只要我們的起心動念、舉手投足,都能有益於人,也有益於己,就不會造成障礙。 可是我們大多數得人多半很自私,都只想到對自己有利,而不管別人如何。這自私的我其實是非常愚蠢的,還以為讓別人受損失就是占便宜,殊不知這些行為雖然暫時利益了自己,可是往長遠來看,卻是對自己不利的。這種自私又自我的行為,不僅害人,而且害己,所以是很愚蠢的。 例如在團體生活中,如果我把自己的垃圾,通通丟到別人那裡,只管自己的環境乾淨就好。短時間內似乎是得了方便,但是時間一久,隔壁傳來的臭氣,同樣也會污染到自己居住的環境。而且,我把垃圾丟給別人,別人也會把垃圾丟到我這裡,互相製造干擾、敵對,結果更是得不償失,反受其害。所以這種愚蠢的我、自私的我,是我們要解脫、要放下的。 但是當我們放下自私、愚蠢的我之後,同時也要提起「功德的我」,所謂功德的我,是指大公無私、為他不為己的我。乍看之下,自己好像沒得到任何益處,其實,當我們為他人著想時,自己一定也已包含在其中,不自私反而是我們為人處事最好、最安全的方法。 幫助一切眾生,讓他人得到利益,同時自己也獲得心靈的安寧,這是「大我」的境界。如果再進一個層次,那就是「無我」。佛法所說「無我」的意思,是指對於我所做的一切功德,都不計較。也就是說,我付出一切幫助所有人,可是心中不求回饋,我只是做我應該做的事,做過之就不再多想、不再多說,心中沒有牽掛,這便是無我。 這就好像佛菩薩以智慧和慈悲來廣度眾生,是用清淨的、無染的、無條件的愛心來幫助所有的人。佛菩薩因為永遠為眾生的利益著想,所以不會再製造任何障礙,因為沒有障礙,所以佛菩薩的功德和力量是最大的,不僅在這個世界上,在十方三世無窮的時間、無窮的空間之中也處處都在、時時都在。 佛菩薩以智慧處理事的業是「慧業」,以慈悲幫助人的業是「福業」,雖然都是業,但是這種業不會製造障礙,是能成長我們的功德,讓我們左右逢源。像這種使我們處處都能夠自在的「慧業」和「福業」,就是我們應該學習的,也是人人都能夠學會的。 (大法鼓 第187集)

如何活得快樂自在? 【分享聖嚴師父的開示】

2011年07月06日
公開
10

如何活得快樂自在? 問:常有人自覺能力差、力量小,對社會、家庭沒有影響力,而力不從心或放棄自我,如何轉變此一負面的人生態度? 答:佛經裡有許多故事告訴我們,雖然個人的力量很有限,可是當你有心要利益這個世界的時候,它就會產生力量。 像其中有一則故事:一隻小鳥看到森林發生大火,很多鳥獸都爭相倉皇逃走,不能飛走的、逃不掉的都被燒死了。此時小鳥發了一個願:無論如何都要去救火!於是牠用翅膀沾著湖裡的水,在失火的森林上面灑水。或許這是杯水車薪,緩不濟急,似乎有點不自量力,但是牠的願心感動了天地,因此降下一場及時雨,森林裡的大火就熄滅了。 從這個故事我們體悟到,人只要還有一口呼吸,就不要對自己失望,因為對自己失望就等於放棄自己;若選擇自殺,那是逃避責任。即使現在逃掉了,未來還是必須償還。 所以,我們遇到了問題或狀況,不要憤憤不平、憂愁苦惱,有時是時機還未成熟,這也沒有關係,現在不能做大事就做小事,現在沒有辦法賺大錢就賺小錢。俗話說︰「天無絕人之路。」只要你有求生的意志,不管生病也好、窮困也好,都能夠生存下去。 問:人生的際遇總是起起伏伏的,然而我們總是喜歡站在高峰上,一旦走到谷底時,則是痛苦不堪!我們如何面對人生的谷底? 答:用現代的語言來說,我們可以從逆向來思考人生的谷底和低潮。就好像在旅行中,當你走到山頂時,再往前走一定是下坡,天底下哪有這麼多的山頂可攀?到了最高峰的時候要有自覺,知道接下來就是往谷底走了。相同的,當到了谷底時,往前走又會遇到另外一座山,又是邁向另一高峰的時候。 看別人站在高峰上,不要以為上高峰是很舒服的,認為登峰造極非常威風,事實上要上高峰之前的過程是滿辛苦的。對於已登上最高峰的人而言,自己心裡應該清楚,接下來必然會往下走,但心裡不是失意,而應該歡喜,告訴自己,這下子又可以省一點力,準備要往下走了。因為下坡比上坡輕鬆,只是當走下坡的時候,別人會看不到你,也沒有風光了,但還是要不斷努力。 既然到了谷底,不妨欣賞一下谷底的景色,山是青的,水是綠的,山谷是幽靜的,空谷也會有跫音,這和山頂的風光是截然不同的。欣賞完谷底的景色之後,我們又要準備往上走了。人生的旅程就是這樣起起伏伏、連綿不斷,人生也就是因此而精彩,因此而不斷成長。 問:煩惱人人都有,應如何處理自己的煩惱呢? 答:要除煩惱,談何容易!在沒有斷煩惱之前,唯有用佛法的智慧來幫助自己化解煩惱。佛法的智慧是什麼呢?簡單地說,只有兩個觀念:一個是「因緣」,另外一個是「因果」。 任何一項事情的成敗得失、聚散離合都是有因有緣,由許多因素促成的,這一切不是自己能夠掌控,我們只是其中的一分子。既然不能掌控,就不需要對自己失望,因為其他人也是沒辦法掌控的。所以做不到的時候,不需要認為自己無能。 因緣也就是時機,包括自己的能力、健康,以及環境裡的種種現象,例如自然現象、社會現象、家庭的倫理現象等。我們的身體也好、思想也好,都是受了這些環境的影響而產生變化,這就是「因果」。當許許多多的因素湊合起來完成了一件事,已經有了結果,那只有接受它了。 用佛法來講,碰到問題,做任何事的態度,可以用四句話來運用,即: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也就是「四它」。勇敢面對問題,接受現況,看應如何處理就處理,處理之後就應放下;放下不是放棄,而是處理之後,不要牽掛成功與否。因為成功了不必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失敗了也不要覺得灰心喪志。只要面對事實、接受事實,就不會老是自怨自艾。 問:生病住院對多數人而言,是相當痛苦的事,如何轉換心境而能活在當下? 答:「活在當下」是面對現實,現在處於什麼階段,就要把這個階段的角色扮演好。所以,對於生病而住院的人,就不要住在醫院裡還想著:「如果不是住院,我現在可以做很多的事,可以賺很多的錢。」如果一直這樣想,不就是自尋煩惱嗎?既然已經住院了,就面對這個事實,活在當下,把病治好為目標,將害病當成一個機緣,平常忙得沒有時間修行,現在躺在病床上就可以多念幾句佛號了。 或許有人覺得躺在病床上很痛苦,那就應該利用這個機會體驗一下生病的滋味,增長慈悲心和同情心。出家人說:「比丘常帶三分病。」這是指受了比丘戒的法師常常帶著三分病痛,能成為助道的因緣,因為自己有病痛而能心存慈悲,看到其他病人時,比較能體會他們的病苦,會想辦法協助,這就是慈悲心。 要逆向思考地將生病視為助道的因緣,不要把它當成倒楣的事,能夠這樣想,那麼就能病得很健康。 問: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常常會希望自己對待別人幾分,別人也要同樣地回饋自己,認為這樣才公平。請問這種觀念正確嗎? 答:人與人的對立是與生俱來的,所謂愛恨交加,因為愛的時候,若沒有給對方全部,彼此之間就會產生恨;就算給了他全部,他或許還是會質疑:「你是不是百分之百真心愛我?你現在所說的是不是在欺騙我?」戀愛中的情侶或是夫妻之間,經常會問這些無聊的問題。 此時,應該先問自己是不是真心全部給了對方,就是將人心比己心,將己心比人心。在愛別人的同時,你希望人家百分之百的愛你,而你是不是百分之百的愛對方呢? 如果回答是肯定的,既然你是百分之百的愛著對方,你又何必還要問他究竟是不是百分之百的愛自己?愛是沒有條件的。如果說你不愛我,那我也不愛你,彼此之間變成一種條件交換,並不是所謂百分之百的愛! 有人說不是冤家不聚頭,中國人為什麼稱夫妻為小冤家,是因為彼此之間時常分不清楚究竟是恩愛,還是怨恨、嫉妒?甚至猜忌與懷疑也全都混雜在一起,形成人與人之間的糾葛。 真正的愛,應該是沒有條件的,如果百分之百的愛人,就不會有懷疑,也沒有嫉妒和怨恨。 所以,基督教說的「神愛世人」是沒有條件的,因為神愛世人,所以我們一定也要愛世人。對方對我好不好,這是他的事,我要愛人,這是沒有條件的,也就沒有對立的問題存在了。 問: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不求回饋、一生無怨無悔的。如果我們對世人都抱持著類似的心意,是否世界上冰冷的恨都能化成溫暖的愛? 答:父母對子女的愛多半是沒有條件的,雖然有「養兒防老,積穀防飢」的說法,這是古代人希望年老的時候有孩子來照顧餘生。大部分的現代人沒有這種想法,養兒只是為了傳宗接代,像父母生養我們一般,一代一代地傳下去。 如果愛沒有條件,彼此之間互動時只有付出,而沒有想要得到回饋,這樣就不會由「愛」產生「恨」或「怨」。因為如果彼此沒有想要求得回報,而覺得我對你好是自己願意的,對方接受,就是我的快樂;如果對方不接受,也沒關係,尊重對方的需求和想法。這樣聽起來好像很傻,也沒有交換的條件,但這是最健康的辦法,否則彼此之間就會產生恨了。 本文摘自法鼓文化出版「生死皆自在:聖嚴法師談生命智慧 〈人間淨土系列〉」

忍耐不是忍氣吞聲【分享聖嚴師父的開示】

2011年07月05日
公開
10

忍耐不是忍氣吞聲 通常一個人有沒有耐性,和他所生長的環境、家庭因素,以及受教育的過程都有關係。 有的人是由於成長過程發生了一些特殊的情況,性格才突然變得沒有耐性;但也有的人本來沒有耐性,後來因為所處的環境, 所謂「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讓他不得不向現實低頭,漸漸地也變成有耐性的人。因此,耐性不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事,並不是沒有耐性的人就永遠都沒有耐性。 我們之所以會對某個工作或是某個人付出耐性,首先是覺得那件事應該做,也很喜歡去做,而且一定要完成,所以必須要有耐性;其次則是認為既然這種工作或者是這個人,要逃避也逃避不了,那麼只有付出耐心來處理。 而一般人會沒有耐性,常常是因為厭倦或是不喜歡某些人和事,其次則是性格使然。有人的性格就是粗心大意,動不動就發脾氣,像是工作隨便說不做就不做了!這就是任性。這種任性的人往往都要憑運氣和福報,才能與人和諧相處,圓滿完成事情。可是一個人的一生之中,能靠運氣的機會實在不多;即使還可以得意一時,但是運氣總會有轉向的時候,所以最好還是培養自己的耐性。 此外,耐性和毅力也有相當的關係。環境和工作常常會帶給我們一些磨鍊,不管是別人交付給你一件非要完成不可的工作,或是本身從事開發研究的工作,在工作進行的過程中,都需要付出很大的耐性與毅力。因為世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無論工作、學業或是人際關係,幾乎都不可能不遇到挫折。自古以來,許多發明家及有成就的人,都是從失敗中努力不懈,付出毅力與耐性,才獲得最後的成功。 但忍耐的耐性並不等於忍氣吞聲,忍氣吞聲有時候是忍得沒有道理的。例如受人欺負侮辱時,因為自己不知道怎麼反應,只好忍氣吞聲,那就不算是耐性。因此,只有在自己頭腦很清楚,對人、對事都非常明白時,所付出的才是真正的耐性,事情也才會成功。如果遇事沒有辦法付出耐性與毅力,則多半會半途而廢,根本沒有成功的希望。 像我並不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也不是一個很有福報的人,但是我很有毅力。別人用一個小時可以做完的工作,我願意花十個小時來完成。 因此我在日本念書時,就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別人一、二年就能讀完的學位,我可能就要花五年、十年來讀完。但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在,一定要把自己想完成的事做完。 所以到目前為止,我有很多事,都是在磨難之中慢慢地逐一完成。從來沒有一件事是十分順利而沒有阻礙,或是一下子就完成的,可以說都是靠著耐性和毅力,才使我最後都能獲得圓滿的結果。因此,我相信每一個人只要願意堅持,不輕言放棄,都可以磨鍊出耐性來。 本文摘自《放下的幸福:聖嚴法師的47則情緒管理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