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輕描淡寫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FB聊天

2011年05月10日
公開
25

還沒睡阿 ^^..準備要去了說 每天都這麼晚睡阿 我都是等打昏妹妹才上線的 那妹妹應該常常都是昏迷不醒吧 那有~我可是很溫柔的打昏她耶...一天一次 次數多了,像她丫母一樣笨怎麼辦!! 你太鬼靈精怪了 有笨嘛? 笨..我是出名的迷糊耶 我看你臉書留言 每次反應都很快 思緒很敏捷 但就消防圖檢討兩光了點 你的哦..還好.我那個舌頭是想一整晚耶.. 其實就是體脂肪阿 根本也不是舌頭 難怪我昨天睡不好~原來我想太多了 我知道是體脂肪丫 是阿 消防圖檢討那不是我的強項...我的強項是鬼混摸魚... 哈..還好我們很少有案子在中山區 是阿 是真的常在鬼混 很長上線勒 哇勒 要是老蔣 沒有玩臉書 不然我看你很快被他抓到 最近案子少了點... 他... 連開機都不會啦 一個月才一.二件變更的 檢修又是固定的時間.. 有時候真的...很閒!! 那不錯ㄚ 很鹹 蔣先生 還不是要付你薪水 對丫..委屈他了 是阿 不過公司不就請你跟另外個女的 我現在要跑外面了耶..會勘我也跟著去了 是丫..一個會計一個跑消防局的 會勘你去幹麻 去賺便當 因為那些小師傅還不太會 跟飲料阿 去看帥哥 還小師父勒 小師父泡麵喔 那有便當!! 全消防局最帥的就是我 我走了 還有比我帥的嗎? 因為簡先生..不在了丫.. 你該不會說劉巳宏吧 簡先生 好..第二帥的 還這麼年輕就過世了 唉 蔣先生應該很傷心吧 對丫..酒少喝嘿.. 蔣先生也還很常喝吧 嗯~祟理說的...公司少了他..就少了70%的戰鬥力 當然~不過他不吃檳榔 今天 所以我跟著去現場...其實我也不知道我去幹嘛的..哈哈 去騙吃騙喝 阿 運動一下.. 目前的案子都只有半天而已.. 還沒騙吃到 睡覺去囉~~晚安

八撇步,父母不偏心

2011年04月28日
公開
18

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共合國」,邀約優質的部落客家長及老師,分享閱讀親子天下文章的感想,或在教育教養上的實際應用、案例分析。本文為水瓶面面看了《親子天下》2011年4月號後,對於〈媽,你偏心!〉這篇文章所抒發之心得與想法。 - 本文出處:水瓶面面書寫幸福 作者:水瓶面面 有手足是好的,可以一同玩耍、彼此分享;然手足之間恐怕暗地裡也存在著「競爭」的關係。孩子都希望自己是父母最關注、最疼愛的對象,當他覺得父母愛他比愛其他兄弟姊妹少一些時,他可能就會以言語或行動來對父母表達「偏心、不公平」的抗議。 在我家,隨著老二年紀漸長,老大和老二又是友好夥伴又是競爭對手這樣矛盾的手足關係似乎越來越明顯。要好的時候,兩個人玩得超開心,一幅和樂融融的畫面令人欣慰;吵起架,便開始爭寵,一個來找媽媽尋求慰藉,另一個看到媽媽就要被獨佔了,也會趕緊跑過來想要佔有媽媽。另外,當我陪老大寫功課、練speech時,老二會吃味地說:「為什麼媽媽都陪姊姊,不陪我?」;當老二身體不舒服地躺在床上,我准他睡前可以不刷牙時,老大也會抗議:「不公平!為什麼弟弟可以不刷牙?弟弟不用刷牙,那我也不要刷!」 諸如此類的抗議幾乎三天兩頭就會上演一回,要如何拿捏,孩子才能感受到媽媽的愛與公平,這可是在在考驗我的育兒智慧!四月號《親子天下》裡有一篇名為〈媽,你偏心!〉的文章,提供父母八點「公平、不偏心」的建議,我覺得很受用,簡明扼要與大家分享於下: 【8撇步 父母不偏心】 1. 提醒自己平衡的招呼舞步: 「在即將與孩子對話時,隨時提醒自己在說話與招呼的次序上,平衡一下順序。有時先叫姊姊,後叫弟弟;有時先叫弟弟,後叫姊姊,孩子會覺得舒服些。」 2. 仔細收藏溫馨的約會時光: 「有時孩子希望父母給自己的關注是全部,而不是兄弟姊妹剩下的。日常生活中,只要細心觀察,其實在時間的河流中,蘊藏著許多零碎的美好時光。這些短至十五分鐘、長至一小時或半天的時間,足以讓父母選擇與孩子其中之一,進行親子兩人的約會獨處時光。對孩子來說,小小的兩人約會獨處,是大大的幸福享受。」 3. 感受全家行動的揪團凝聚: 「以全員出動、揪團號召的方式,讓孩子們能感受到全家共同體驗的凝聚感,降低對於個別需要被注意的感受。建議您,平時可多使用『大家一起吃飯囉!』『走,一起出門曬曬太陽。』『全家一起出動,逛大賣場囉!』等。」 4. 讚美聚焦手足的美好優勢: 「當孩子常掛著父母『偏心、不公平』的言語,多少也反映孩子較聚焦在父母如何看待彼此,而忽略了手足之間的美好相處。……多引導孩子去看見對方與自己的好關係。例如:『姊姊好棒唷,能幫弟弟複習功課。』『妹妹好厲害喔,總會唱歌來逗哥哥開心。』『哇!你們姊妹倆騎腳踏車的畫面好美喔!』。」 5. 腦力激盪問題的解決妙計: 「當孩子彼此之間爭吵著:『不公平、不公平,為什麼每次都是你先?』此時,父母不用急著馬上介入兄弟姊妹的爭執,先觀察孩子如何解決。如果一段時間後,發現孩子還無法解決,此時再引導或提供適合孩子的解決方式。」 6. 傾聽同理孩子的偏心感受: 「有時父母對於孩子老愛抱怨『偏心、不公平』,很容易顯得不耐,進而習慣以理所當然的語氣回應:『你是姊姊,本來就應該讓弟弟。』『妹妹這麼小,我不抱她?難道要抱你?都讀國小了,還這麼不懂事!』這些看似義正詞嚴,其實聽在孩子耳裡,無疑是將親子溝通的門重重的拉下,甚至於將門栓鎖住,不再和您往來。嘗試去體驗孩子對於父母偏心可能存在的感受,試著幫孩子說出心裡的感受。」 7. 表達陳述公平的內心想法: 「什麼是公平?聽聽孩子怎麼說。從孩子的陳述當中,可以讓我們仔細推敲並了解孩子的公平概念是否成熟。當然,讓孩子合理的說出心中的抱怨,總是一扇情緒的抒解窗口。或許,在孩子的想法表達中,還真能讓我們看見:自認的公平,還真不公平。」 8. 父母彼此細心的體貼關注: 「當孩子說『偏心、不公平』時,父母也許會理直氣壯的認為『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來的偏心不偏心?但話題一轉,想想另一半比較疼誰?愛誰?護誰?您似乎又會斬釘截鐵的表示『你媽媽最疼弟弟』、『你爸爸最愛姊姊』之類的話。請記得,不要刻意在孩子面前說誰疼誰。這些話語,在孩子的耳際反覆傳來傳去時,其實很容易讓孩子在心中對於父母存在著不同的感受,當然偏心、不公平的感覺就油然而生。」 育兒是門藝術,要怎樣做才能讓孩子感到父母公平、不偏心,需要我們在教養的過程裡保持清醒的自我覺察並鍛鍊問題的解決力。而誠如此文作者王意中所言:「在每一個『偏心、不公平』的聲音背後,多少也反映著孩子們內心裡一聲聲『看我、看我』的呼喚。」孩子藉由喊出「偏心、不公平」來提醒我們是不是真的在無意中疏忽了哪一個孩子?我們自以為對孩子們的愛是相同的,但會不會我們還是忍不住多愛那個乖巧懂事的孩子多一些?對那調皮不聽話的孩子則少了些耐性、多了些責備?如果我們試著去欣賞每個孩子獨一無二的特質,去包容孩子就像我們自己一樣都有著某些部分的不完美,放下在孩子之間做比較的心理,適性對待每個孩子,讓孩子明白他們無需特別索求,那個源源不絕、豐沛飽滿的愛就在那裡。若他們能對父母的愛感到很放心很放心,也許就不會老愛喊「偏心、不公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