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樺媽Karen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防氣喘過敏原 每天至少開窗2小時*轉貼

2006年01月11日
公開
48

【聯合新聞網 記者楊清雄�報導】 天氣冷颼颼,家裡的電暖爐、暖氣都出動了;但是,醫師發現,最近小兒氣喘 病例又多了起來,原來,家長們以為室溫提高了就好,卻沒有開窗流通空氣, 導致屋內滿是過敏原,因此,建議民眾,每天至少要打開窗戶,讓空氣流通兩 小時。 馬偕醫院(新聞、網站)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徐世達表示,最近許多爸爸媽媽帶 著一些3~5歲的小朋友來看診,原來是氣喘發作;爸媽都說,明明都有打開暖 爐、暖氣,提高室內溫度,小孩子怎麼還會發病? 徐世達說,其實,如果室內空氣不流通,會導致塵←、動物毛屑等汙染源濃度 過高,讓有氣喘或是過敏體質的患者容易發作。因此每天最好讓室內通風兩小 時,免得室內空氣汙染危害人體健康。 他指出,美國環保署曾研究發現,門窗經常緊閉的結果,就是室內的空氣汙染 比室外高2~5倍!汙染物多半是一些肉眼看不到的粉塵、塵←、細菌及寵物皮 屑等過敏原,因為通風不良,累積的越來越多,導致氣喘或過敏患者很容易發 作。 室外空氣其實比室內好很多,「除非是眼睛可見濃厚的懸浮物,否則不該緊閉 門窗。」徐世達建議,即使天氣冷,每天最好在睡前、或是家中沒人時,將窗 戶打開兩小時,可以稀釋三分之一的過敏原濃度。

每個父母都該知道的事情*轉貼

2006年01月11日
公開
47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言》第二十二章第六節 貫穿全書,我一直強調回歸到關愛卻堅定、拒絕自由放任政策、拒絕被動式的育兒手法。我不相信當今所謂的育兒大師對你信誓旦旦地表示,紀律的本質充滿壓迫性、或獨裁性、或模稜兩可、或毫無感情。相反地,慈愛的約束限制能讓你的孩子免於遭受困惑、挫敗之擾,而且,也不會讓他們搞不清楚自己在家裡應該扮演什麼角色或地位;同時能幫助孩子敞開心胸眼界,與全世界對他們而言最重要的人──媽媽和爸爸,一同發展出充滿愛心、踏實、豐富、多采多姿的美好關係。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秉持著如何發展健全社交關係的精神,以及道德與情緒基礎,昂首迎向大千世界,透過這些特質,孩子便能順利地面對、應付並享受人生。 哪些事行得通,哪些行不通,一切證據在我們生活周遭隨處可見。我也知道,其實你心裡一直都是明白的。現在,我希望你已經得到你需要的支持,可以開始為你和你的家庭努力。 毀掉孩子及父母人生的十五種方式 1.不事先計劃。初為父母時,一點也不認為如果自己缺少人手幫忙或支持,就會變得手足無措。不事先考慮安排如何規劃出一個安全穩定的居家環境,好讓孩子能順利成長;尤其是沒有慎重考慮找一個個性及育兒理念能與你相輔相成的另一半。不事先計劃好要採行何種餵奶方式,心想反正船到橋頭自然直。不事先想好如果你得出門上班,由誰來照顧孩子;或如果你決定待在家照顧孩子,經濟收入該由誰負責。不仔細考慮如何安排工作與托育之間的配合。 2.讓不當或毫不關心的人長時間照顧你的小寶寶。找一個和你的育兒觀念和經驗截然不同的人幫忙照顧孩子,尤其是把你的寶寶交給一個整天要同時照顧數名嬰兒的照護者;或者不管其品質優劣與否,把寶寶長時間交由大型托嬰中心看顧。 3.讓自己承受巨大壓力,總是忙得不可開交。下班回到家疲憊不堪;離開家時,特別會有罪惡感。 4.孩子一吵便順從他們,從不要求他們。覺得這樣一來,便可彌補平常對他們的忽略。 5.把孩子帶入消費世界之中。總是一再地滿足孩子要求最新、最炫、最吸引人、最膚淺的消費商品。 6.允許孩子有唯我獨尊的心態。這樣才能避免挫敗感或要花力氣管教孩子。 7.茍且過日,從不考慮自己和孩子人生的意義。隨便混日子,為求生存不擇手段。希望孩子不要養成某些壞習慣,但自己卻以身作則做壞榜樣。 8.不制定且遵守一套可壓制自我衝動的準則,並要求孩子遵守這套準則。 9.讓四、五歲的孩子和你睡同張床、穿紙尿褲;讓孩子坐在嬰兒推車,一邊運動慢跑。 10.不過問孩子的交友情況。完全不關心他的朋友是哪些人、在學校情形如何,以及他閒暇時都在做些什麼。 11.放任孩子看電視、玩電動。 12.認為孩子已經可以獨當一面。不需要和孩子分享生活訊息、活動情況、問題及難處。畢竟孩子需要保有隱私權。 13.不帶孩子在不受任何干擾的情況下,一起做些好玩的事。不認為和孩子一塊玩是件好事,一定要分秒必爭把孩子的行程安排滿滿的。 14.不和孩子談性關係、吸毒、吸菸或酒精等話題。他大概也不會想和你討論這些東西。 15.從不要求孩子做家事或讓孩子參與家務事。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大部份最後都會變成心理診所及輔導室的常客;或者更糟的是,成為少年感化院或警察局的常客。如果你的孩子最後淪落到這種地步,請問你做何感想b?你想,身為這種孩子的家長,能快樂到哪裡去呢?我所提到的諸多選擇或許很難落實,也很花時間,但是,如果你完全不採取任何行動,將來要面對的後果可能還要難上好幾百倍。就我個人的臨床經驗,我敢向你打包票,幾乎任何情況都能夠得到改善。養育孩子應該是件深入、長久的愉悅任務,我知道你一定能辦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