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安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果然有話>我沒禮貌 你是誰(張大春)

2010年06月08日
公開
10

網路世界已經不是新世界了, 然而我最近卻碰上了以前沒見識過的物種和生態。 但是我相信這斷斷乎不只存在於網路── 而是我們這個擁擠又粗疏的現實的倒影。 本年4月19號,我的部落格上貼來這麼一則署名的留言 (以下引文錯字不改): 「1.您為何想當作家? 2.你覺的你的那一部作品是寫的最好的? 3.你覺得做家需具備的能力有那些? 4. 你認為要如何培育出當作家的條件? 5.請問您覺得寫作最辛苦的地方在於何? 6.請問您覺得寫作最快樂的地方在於何? 7.您何種的態度來寫作? 8.您出版一本書板稅如何算? 9.你的工作時數?與日常生活的切剖? 10.您認為作家有特殊經歷對他的文章有何影響? 因為有點趕請盡快可嗎?寫完請您用Email寄給我謝謝。」 我對於大部分純屬客觀知識的討論一向有興趣, 但是對籠而統之的大問題、或是必須「袒露肚臍眼」 才能應付的好奇心則束手無策,不得不敬而遠之, 於是我回了幾句:「我最有興趣回答的是最後一個問題, 所以只答這一個。你問的是:『因為有點趕請盡快可嗎?』 我的答覆是:『我也很趕,也就不可了。』」 不料這幾句家常話在一些人氣網站或臉書之類的個人媒介轉貼之下, 不數日之內就累積了在我這個小角落裡幾乎前所未見的點擊量, 以及關於網路禮貌、學生素質以及媒體審判等諸多面向的討論。 媒體官方一樣無禮 一個多月以後,又來了另一位: 「問一下,我們要做報告。因為網路上張大春資料很少, 可以請你提供多一點的資料ㄇ ,卸卸(按:應該是『謝謝』)。 一、作者介紹。 二、生平經歷。 三、重要性。 四、著作種類。 五、寫作特色。 六、作品介紹。 七、故事大綱。」 這一次,我的回答就更簡單了: 「網路上資料很少的話,就不是怎麼樣一個人物, 根本不值得做甚麼報告的,就請別費事卸我了。」 再度讓我始料未及的是,也許仍然是由於媒介轉貼, 這3句話的回應居然又在3天之內引來3萬多的點擊和一百多篇的回應, 接著是許多要求我面對攝影機接受訪問的電子媒體, 希望我對「網路世代年輕人」的禮貌問題、 教養問題甚至學業研究的態度問題作進一步的申論。 我除了和一位相識多年的報社記者談了幾句簡單的感想、 並希望不要讓話題過度引伸, 乃至於傷害了不過是有點兒懶得查找資料的當事人之外,一律不予回應。 然而,看上去憂心焦慮於年輕人之粗魯無文的傳統媒體一方面磨刀霍霍, 一方面也複製著他們所要撻伐的對象。 當我問記者:「周末一大早你打電話來要我無論如何也得接受採訪, 這算不算沒禮貌呢?」 對方竟理直氣壯地回答:「沒辦法呀,我們也要工作。」 快別說這是甚麼「值得擔心」的「網路世代年輕人」所獨有的問題。 就在上述兩則答問期間,我還接到了一個牛皮紙袋的公文封, 收件人的確是我,發文人是文建會,開封一看, 具銜的是文建會主委盛治仁,具體內容冠冕堂皇, 似與國家文化創意大業之發展有關; 與我一同列名者還有許多作家同行── 然而這是一封「開會通知書」! 質言之: 文建會且不管我和其他那數十位作家是不是該衙門所屬之員工僚屬, 逕行以「開會通知」寄發之, 顯見這衙門簡直地以為我和作家們都是它囊中所豢之物, 招之即來,揮之即去可也。 這樣的文化行政主管單位,能有這樣的禮貌, 媒體卻忙著去責備「網路世代年輕人」,不嫌多事嗎? <果然有話>我沒禮貌 你是誰(張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