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ღ Allen&Mia媽咪ღ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Ma ღ 沒安全感嗎

2009年04月23日
公開
43

從肚子開始變得明顯之後,我發現晚上宸睡覺時會緊靠在我身上 以前可以也願意躺在自己的小床,牽著我一支手,就可以睡著 現在除了緊貼著我,還要我抱著他 有時甚至會轉過來抱著我,才能好好睡著 已經好久沒在自己小床入睡了 總要躺在我們的大床,擠在我和老公中間 不是緊靠著我就是要抱著我才能入睡 然後等他睡著在抱回小床上 好像開始出現一些反應了 就算他很愛布丁妹妹,似乎也開始感覺到有人要和他分享愛了 所以他開始變得無理取鬧,開始變得很愛哭 開始做些惹我們生氣然後注意他的事 那個貼心聽話的宸寶貝,開始變成了一個很皮的小搗蛋 說實話,白天真的顧到有點累,也很常發脾氣 我的親親Allen小寶貝 媽咪和爸比對你的愛,從來沒有因為小布丁的出現而減少喔 相反的更增加了疼你愛你的心 因為知道這段時間你要習慣的事太多了 要習慣媽咪不能常抱你,要習慣學習分享 還有很多你要漸漸學著適應的事情在等你 你不需要做很多奇怪的事來引起我們對你的注意 也不需要變成壞脾氣的搗蛋鬼來惹我們生氣讓我們注意你 因為你一直都在我們的注意範圍內 我們也一直都隨著你的喜怒哀樂在左右著情緒 你永遠都會是我們的寶貝,爸比和媽咪會一直這樣愛著你的 ☆宸宸寶貝今天1歲9個月+5天囉☆

文章分享 ღ 寶寶愛丟東西的原因分析

2009年04月22日
公開
46

背景分享來自(c) Karen Mami 在討論區裡看到的文章,轉貼過來 一、兒童正常的發展時期 *嬰兒感覺動作期的認知發展中之第五個階段 (1) 第一、二階段:是出生後至4個月之間,以反射動作和簡單的肢體活動為主。 (2) 第三、四階段:是4∼12個月之間,嬰幼兒的注意力開始轉移到外界的東西上,且開始運用過去的經驗來探索其他情境。 (3) 第五階段:1歲∼1歲半,這階段的幼兒喜歡不斷用嘗試錯誤的方法來探索環境。 (4) 第六階段:1歲半∼2歲,寶寶開始學習使用內在的符號系統來思考及解決問題。 因此1歲∼1歲半之間的寶寶,對東西或玩具掉在地上特別感興趣。丟不同的玩具,改變不同的手法,得到不同的結果,這可說是幼兒早期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一種表現。因此,藉由不斷地實驗,改變不同的方法來達成目的,幼兒逐漸認識周圍事物。 *遊戲發展的一個階段 當孩子1歲∼1歲半大時,喜歡把玩具拆開來看,再試著裝回去,他們喜歡亂丟各種不同的玩具或物品,例如將球丟在地上會彈起來,將鍋蓋丟在地上會發出匡郎的聲音……。 二、兒童問題行為 *玩具太多、亂丟玩具 玩具是幼兒成長時期不可缺少的東西。但是現代父母常因為疼愛孩子,而不斷地添購玩具,造成幼兒不珍惜的態度,往往一個玩具沒有玩多久就丟在一邊,因玩具太多,就隨處亂丟。 *丟玩具行為之背後的需求 (1) 得不到關愛,想引人注意:孩子為得到父母的關愛,而以丟東西引起父母的注意。 (2) 未被重視或自卑而爭權力:例如父母生了弟弟後,對弟弟特別重視,而以丟東西的行為來表現。 (3) 報復:如玩具被弟弟弄壞後,會以破壞、亂丟玩具來報復。 (4) 自我放棄:如拼圖無法完成,便把拼圖丟了滿地而放棄。 *缺少計劃性 根據心理學家們研究發現,孩子亂扔東西的原因有可能是缺少計劃性,缺乏對事情的統籌安排。周密的計劃性對孩子的學習非常重要,亂扔東西的孩子可能學習也會受影響。 *進入最初反抗期 2、3歲的兒童已進入「最初反抗期」。這個時期的兒童傾向於頑固和嚴厲,想要什麼就非要什麼不可,若不順他的意,可能以亂丟東西來發洩。 結語 總之,寶寶愛丟東西的成因很多,若是正常的發展階段,應以平常心對待;若是問題行為,應找出問題的癥結,不同的問題應採取不同的處理方法。適當的溝通、培養孩子物歸原處的習慣、以身作則及適當的買玩具,是解決孩子愛丟東西的基本原則。 【文章來源: BabyLife育兒生活雜誌2005年二月號】

1歲9個月成長發育

2009年04月18日
公開
31

◆21個月幼兒生長發育 這時寶寶的跑動能力有所提升,但往往不容易自己停穩,動作還不是很協調。有的寶寶也能自己扶著欄杆上下樓梯了,住樓房的寶寶學會爬樓梯的時間較住平房的寶寶更早些。 模仿成人做事是這時寶寶非常熱中的一項活動。寶寶可能會把家裡的雪櫃門一會兒開一會兒關,把椅子推來推去,拿塊抹布跟著大人東擦西擦,一會兒也不閑著。喜歡自己洗手,試著自己穿衣服,看到大人刷牙也會要求試一試。如果你給寶寶準備一套專用小桌椅,他會非常高興的。 寶寶愛吃零食的問題。正確的觀點是,零食不是絕對不能吃,而且適當吃一些零食對寶寶是有益的。關鍵是選擇什麼時間,什麼食品作為寶寶的零食。其實所謂零食就是給寶寶在一日三餐之外再加一到兩頓點心。量要少,質要精,要有計畫、有控制。注意一是時間不能距正餐太近,二是以水果、點心為主,避免高熱高糖。 培養寶寶有規律的生活習慣。這時寶寶應該有了相對固定的飲食起居的生活習慣,什麼時候吃飯,什麼時候睡覺,寶寶自己心裡也很有數了,到時候不必大人提醒,寶寶也知道該做什麼了。這對寶寶和大人來說都是一件好事,對寶寶來說良好的生活習慣一方面能夠保證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也能培養寶寶的自我控制能力。對大人來說,寶寶有規律的生活無疑減輕了照料的負擔,也減少了因每天的生活內容而與寶寶發生矛盾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