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芭樂媽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別把急性中耳炎當感冒 要對症下藥

2010年09月28日
公開
37

別把急性中耳炎當感冒 要對症下藥 更新日期:2010/09/27 13:12 中時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 根據流行病學推估,台灣年紀在1歲半前的幼童,平均都曾感染急性中耳炎次數1至2次;而約1成的台灣學齡前兒童也都曾感染過急性中耳炎,但是有半數父母粗心未帶孩子就醫,還有的人誤把急性中耳炎當感冒來治療,結果沒有對症下藥,導致常常反覆感染發作。 台大醫院耳鼻喉科助理教授許巍鐘醫師指出,急性中耳炎的主要感染原因是肺炎鏈球菌,這也是全世界最常見的細菌病因,因為兒童的耳咽管較成人為水平及短,鼻水容易倒流進去,使致病細菌與病毒容易經由耳咽管直達中耳,引發後續感染,導致急性中耳炎。特別本身就是過敏兒的孩童更是急性中耳炎的頭號病人,高達有一半以上的鼻竇炎、過敏性鼻炎病童都易感染。 不過,在臨床治療上,急性中耳炎卻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小兒疾病,確診不易,原因就出在於,急性中耳炎的明顯表現症狀包括發燒、疼痛、鼻塞、流鼻水等,都與感冒如出一轍,耳朵的症狀除悶脹跟疼痛感外,反倒不甚明顯。尤其,還在牙牙學語的兒童常常無法清楚表達不適,許巍鐘強調,門診中有一些父母都把急性中耳炎當感冒來治療,沒有對症下藥,常常反覆感染發作,孩子的整個耳朵如同長期泡在水裡,到最後急性中耳炎拖成慢性中耳炎,導致鼓膜穿孔、聽力受損,嚴重者甚至會引發其他重大併發症。 如果中耳內的積液往上流入顱內感染,就會引發腦膜炎,嚴重可能小命不保;發炎若擴散至內耳及乳突腔,不僅有聽力受損之虞,也易引發乳突腔發炎,整個耳後骨腫脹,嚴重還會進一步導致顏面神經麻痺。 許巍鐘說,肺炎鏈球菌引發的急性中耳炎其實不難治療,很容易痊癒,但一般家長常犯的錯誤不僅僅是延誤就醫而已,更嚴重的問題是,許多家長過於擔心,常常東家診所看個二、三天沒啥起色,就又跑到西家醫院去拿藥,重覆就醫、重覆用抗生素,結果反倒造成多重抗藥性,等到轉送到大醫院來時,往往只剩下強效抗生素可用,治療棘手。 對抗急性中耳炎,家長一定得有耐心!許巍鐘呼籲,治療中耳炎並不一定都需要用藥,必需視病童本身的症狀及狀況調整,大部分的人,症狀都能在一個月內自然緩解;家長千萬不要一看醫師沒有用藥就馬上心急四處亂投醫。家長最好找自己信賴的醫師、並先追蹤觀察一個月,同時要清楚醫師用了什麼藥?用藥多久?一旦惡化,才有助後續接手治療。想預防急性中耳炎,打疫苗或許是最佳選擇。國外統計發現,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的確有助減少急性中耳炎感染。 季節轉換,春夏、秋冬之交都是急性中耳炎好發高峰,專科醫師提醒,急性中耳炎常常跟著感冒後頭來,若是學齡前的6、7歲兒童一旦感冒,最好同時檢查耳朵狀況,避免小病不察拖成大病。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1,17&id=11742

教師節快樂

2010年09月28日
公開
41

週日與秀X這位國小老師聊天後,才知道這個時代的老師並不好當,孩子的早熟與知識資訊爆炸,並不像當年媽咪上小學時呆呆的模樣(咦!這份感慨好是熟悉,原來阿公阿嬤在媽咪求學時也常話從前,果然是人老囉~,時代不同了 ="=),所以高年級的老師要跟小五小六的孩子鬥智,雖然如此也要有技巧,不然遇到溺愛的家長還真難交待呢!),像是叫孩子拿水桶要求他們吐口水填滿水桶...等等奇形怪狀的處罰方式,妙啦~媽咪突然覺得教學也挺多姿多彩的~但是也感受到教師難為! 像瑄這遲到的問題,媽咪還在抱怨現在的學校,怎不像我們那個年代,遲到要登記,要罰站在校門口..等等,這樣孩子會有警惕,不然像爸比媽咪講了老半天,瑄還是感受不到遲到到底有什麼大不了的呢!秀琴說現在沒有老師或學校敢這樣做,不然那天被某位家長抗議說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那真是吃不完兜著走(ㄚ~有那麼嚴重喔!) 當年我們那有這樣,師為天,老師講什麼都是聖旨,媽咪印象中還因為小四的老師在成績單的寫了一段評語後,媽咪被重重的處罰(奇怪~是什麼樣的評語能讓阿嬤那麼生氣,阿嬤抖大的字認不出幾個來@@),也因此要讓媽咪省思一下瑄邁入小學生活後,身為家長應有的態度與配合,媽咪可不想瑄最後成為"草莓一族"喔! 最後!真的要好好祝福天下的老師們 "Happy Teacher's Day"~

姐妹一起出狀況

2010年09月28日
公開
42

媽咪一回家今天晚上可忙了,這兩個小妮子怎麼都出了小狀況,瑄跟爸比鬧彆扭,直哭著說"爸爸都不愛她,只愛妹妹~"(雖然這句話也老出現在媽咪身上),直要媽咪陪她一起吃飯,好說歹說的才讓瑄緩和一下情緒,媽咪吃了晚餐後就開始著替兩個娃看功課簽聯絡本的工作,夷!瑜的書包裡怎麼不見應有的資料夾呢?到底是拿到哪裡亂丟沒收好,媽咪開始問阿嬤,問爸比,最後問瑜,聯絡簿呢???只看瑜投射出"無辜"的眼光,算了!應該又問不出些什麼,再問下去應該跟上次那穿錯制服的事件一樣繞圈圈,此時媽咪開始懷念起有老師可以隨時聯絡的方式真好,像Coco老師一樣,壓根不怕像媽咪這般長舌的家長"偶爾"打去家裡話孩子的長短,這下有事還真的只能等到明天再說,怪~今天是教師節,媽咪除了給了Coco老師簡訊祝她教師節快樂外,也想給Bess來一封,這下問了主任的答案是這部份是老師的隱私不方便透露,除非是老師自己願意給,喔!好吧~稍聽出一點端倪,就口頭跟Bess講聲祝福囉 再來就是瑄老大了,直到晚上該做的事沒一項是完成的,Ex.寫功課,準時用完餐...等等,除了半日班瑄要加上才藝課或生病媽咪才會許她可以晚些時間寫功課,媽咪知道班導的功課出的不多,以瑄的速度半小時內完成一定是迎刃有餘,但媽咪要瑄養成事情重要的先後順序的觀念,所以媽咪真的很生氣(不過不敢在阿嬤面前)這次的小考瑄的成績並不理想,全都是粗心沒將題目看清楚,媽咪的大忌啦,真是火上加火了,這小妮子真是該打小屁股~~~忍忍忍~~雖然媽咪早將愛的小手準備好了,最後深呼吸,媽咪決定不打瑄瑄了,改從瑄的零用金中扣3元以示處罰,再度耳提面命瑄瑄哪些事是要放學後就要完成的,媽咪早就提列清單,這小妮子都沒有好好遵行,只好請她再到"家規"前覆頌加深印象

輪瑄高燒

2010年09月27日
公開
26

這陣子兩個孩子燒燒退退的,原以為週五情況好轉多了,沒想到經過昨天海水的洗禮後,昨晚瑜的病毒率先起義,今天中午接到阿嬤的來電說,瑄的老師約11點多打電話回家要阿嬤先接回瑄瑄,因為瑄發燒了,還哭了起來,這小妮子居然人不舒服不敢跟老師講,頭痛的哭了出來還發動小朋友去"報告"老師,真昏~最後老師叫瑄獨自到保健室去,後續.........(怪了!瑄形容不出來,可能是頭昏了吧) 無獨有偶的是早上爸比也發了mail跟媽咪講到身體似乎也出了感冒的警訊,所以下午請病假,ㄚ!父女三人都心有靈犀嗎? 紛紛掛病號去~ 前幾天帶瑜看病被問了體溫幾度,媽咪答不出來,因為家中的耳溫槍不準,媽咪還必須量了孩子就量量自己預測約幾度的體溫,當然就這樣被Dr.小小的唸了一下,所以今天上網收集耳溫槍的資料,唉!衛生署規定現在都沒有法子網購健康用品,所以完全無法取得優惠的價格,媽咪只好下班時一家一家的詢問"日本TERUMO泰爾茂迷你耳溫槍",怪了!!這台價差還挺大的,問了四家,家家不同,價格為1580~1280,居然還可以差了300大洋(誰說貨比三家不吃虧不好,這樣就省下300元耶~呵!),省一省,媽咪又加買了一盒維他命C發泡錠,要幫家中這三個病虫加一下抵制力(OS.居然沒人領情啦~,這盒也是貴松松耶~要價400元,吼!好心被雷親啦) 還好今天媽咪辛苦的買了新的耳溫槍,這次瑄的發燒原因來自於鼻炎作怪轉成鼻竇炎了,細菌的影響,甚至右耳也有輕微中耳炎的現象,瑄也跟媽咪喊著右耳有點痛,還好之前瑄耳朵發炎時點的消炎耳藥水還留著,晚上8:00開始瑄的體溫一路由37.7度飆到38.8度(用手去摸身體一點也不準,因為瑄的身體微熱,但體溫就快達39度,佷難想像昨天瑜身體很燙,那體溫~這....真不感想像>"

傷口處理的新觀念

2010年09月23日
公開
13

※最適合傷口生長的環境是乾燥還是乾淨呢? 解答:乾燥(X) 乾淨(O) 最適合傷口生長的環境是乾淨潮濕,未感染的傷口才會癒合。當皮膚表層細胞游移增生時,若是乾燥的傷口較易結痂,遇到結痂,則皮層細胞難以移動,傷口癒合時間變長。潮濕的環境不容易結痂,最適合傷口生長。 ※坊間有很多消毒藥水,傷口該選擇什麼消毒藥水? 解答:紅藥水(X)、紫藥水(X)、黃藥水(X) 、優碘(O)、碘酒(O X) 、雙氧水(O X) 很多消毒藥水,會破壞到肉芽組織,影響癒合。優碘較為溫和,可以用做傷口消毒,但最後應用生理食鹽水把消毒藥劑沖拭。碘酒刺激性強,只適合在開刀時的無菌消毒技術。雙氧水是利用氧化還原及產熱作用來殺菌,只可以用在骯髒的傷口;乾淨的傷口則不適合用雙氧水,並且會延遲傷口的生長。 ※我可以用優碘消毒,再覆蓋紗布嗎? 解答:不適當優碘會讓傷口乾燥結痂,影響癒合,甚至有色素沉著的可能,所以只能消毒用,最後應該用抗生素軟膏塗擦傷口,不僅維持傷口乾淨,也給予傷口潮濕的環境,促進癒合。 ※傷口要不要每天換藥? 解答:不須要傷口換藥的目的是要及早發現是否有感染的可能,除非是骯髒的傷口,或紗布外面看到滲濕,不然不須每天換藥。受傷的前2-3天可以每天換藥,觀察有無感染,之後兩三天換一次藥就可以,每天換藥的幫忙並不大。 ※特殊的縫合傷口的該如何居家照顧? 解答: 如傷口在臉上,可以不須要包紮,只要勤擦藥膏,一天二至三次,保持傷口油性濕潤即可。如傷口在關節處,應儘量保持關節平直,以防牽扯縫線,避免傷口癒合不良。當傷口出現感染徵候如發紅、腫脹、疼痛、有分泌物、發燒等發炎症狀時應儘速回診。 ※我的傷口一直濕濕的,是不是不要包紮,讓它乾燥形成痂皮比較快好? 解答:(X)較深層的受傷,傷口通常滲出液更多,這個時候還是得保持傷口『乾淨』、『潮濕』。一旦形成痂皮,傷口不僅不易收口,還有可能在痂皮下化膿感染都沒發現呢!一旦形成痂皮,可以擦藥膏軟化痂皮,還是可以讓傷口復原較快。 ※傷口要包的密不通風,防止細菌嗎?還是不用包,保持通風呢? 解答:傷口的包紮,以簡單舒適為主,密不通風並不會防止細菌,反而提供細菌滋長的溫床。傷口也不會呼吸,不須要完全不包,讓傷口曝露,是容易讓傷口結痂,影響癒合的。 ※所有的親友都說傷口不能碰水,甚至連醫生也是這麼說呢! 解答:(X) 傷口不能碰水,是傳統的觀念,一方面是因為要保持『乾燥』。另一方面,以前的水缺乏消毒,容易增加感染機會。現在認為一般乾淨縫合傷口大約三天表皮便已密合,臉上約須兩天,所以碰到自來水,也不易增加感染機會。髒的傷口(例如糖尿病足)則可以藉由緩緩沖水把髒東西帶走,所以碰到水也無妨呢!想一想,一個星期不能碰水的髒傷口,不是更恐怖嗎? ※受傷的傷口一定要儘早縫合嗎? 解答:(OX)乾淨的傷口,當然是越早縫合,越能降低感染機率,但是髒的傷口,可能要延遲幾天以後縫合。一般而言,傷口縫合有所謂的的黃金時間,臉上的傷口在24小時內縫合,其它部位在8小時內縫合,都不易感染,超過黃金時間,感染機率增加,所以可能就要延遲幾天等傷口乾淨再縫合。其實這個時間都不算短,如果傷口交由整形外科醫師縫合,更可以減少日後疤痕較醜的機會。 ※醫生,我的傷口縫肉線是不是比較不會留疤? 解答:(X) 可吸收線(一般稱為肉線)只是在縫合的時候比較美觀,但是要讓吸收線被身體吸收、分解,不僅傷口癒合的時間變長,也會讓傷口產生肥大性疤痕。所以可吸收線只用在皮下組織縫合,表皮的縫合應該是用尼龍線,按時回診拆線就可以避免產生明顯的「蜈蚣腳」了。 ※醫生,我的傷口要幾天才能拆線? 解答:一般的傷口約在7-10天拆線,太早拆線傷口可能會迸開,太晚拆線則會留下明顯的縫線痕跡。但是有些地方可提前或延後,對傷口癒合較好。例如:臉上約5-7 天;關節約10-14天。傷口的拆線時間應依照專業醫師判斷為主。 ※醫生,我的傷口會不會留疤? 解答:任何受傷,只要傷深及真皮,便會留下疤痕,只是疤痕明不明顯罷了。傷口癒合的預後,有很多因素,例如: *受傷方式:鈍挫傷(壓傷)會比切割傷差。感染性的傷口,癒合較差,會留下明顯疤痕。如果有殘留物在傷口,例如細砂等,傷口也會明顯。 *方向:平行於皺紋線的傷口,癒合情形較好。 *受傷時間:臉上傷口在 24小時內縫合處理, 癒合情形較好。 *縫合方式:如果經縫合後,感覺傷口緊繃,像是要撐開似的,便容易留下疤痕。如果用很細的縫線縫合,傷口便不明顯。 *拆線:臉上的傷口,要儘早拆線, 5-7 天內拆線最好。拆線後可用美容膠貼傷口,對傷口或許有些幫助。 *已經縫合的傷口,要等到四至六個月左右,傷口的生長才會最穩定,如果有疤痕留下,也要等到半年後再做進一步的處理。 ※醫生,我的傷口好醜,可不可以修疤? 解答:新的傷口都會有一段時間的復原期,通常要一年以上才算穩定,太早進行修疤手術,可能是多餘的,因為傷口還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最好是一兩年以後,如果對傷口不滿意,再進行手術。術後可以貼美容膠或擦去疤藥,促進傷口修復。 ※我的新傷口可以用美容膠或擦去疤藥來改善嗎? 解答:這是有用的,但是很多人都用法不當,所以適得其反,一般而言,美容膠或去疤藥只要選一種使用就可以,美容膠的貼法要和傷口垂直,並且一星期換一次便可以。去疤藥的按摩方式也應注意,才不會越擦傷口越寬。 ※燙傷要如何區分程度? 解答:我們可以從以下特徵來區分一度燙傷:輕度至重度的疼痛,傷口泛紅,但無水泡形成,約7天自然會復原,沒有疤痕的顧慮。二度燙傷:傷口泛紅,有水泡形成,約7-14天癒合,復原後可能有會留下疤痕。淺二度→大且厚層的水泡蓋住廣泛的區域,紅腫疼痛。深二度→水腫;斑駁紅色底層;上皮破損;表皮潮濕、發亮、會滴水。三度燙傷:傷口乾硬變白,或者轉黑,沒有痛覺,通常要經過補皮手術傷口才會癒合。 ※剛燙傷去急診求診時,還沒起水泡,為什麼現在才出現,而且越來越大? 解答:剛受傷時,組織的通透性開始改變,組織液滲出到燙傷部位,把表皮撐開來,形成水泡。受傷時應送到有經驗的整形外科院所,會使用彈繃來避免水泡過度形成。如果水泡形成,便會影響傷口癒合速度。 ※水泡可不可以刺破? 解答:水泡太大,可以嘗試切開引流,但這必須要外科專業醫師來進行,以避免感染。有些人認為要把水泡的皮完全移除,這是不對的,不僅之後傷口疼痛,也不易照顧,更嚴重的是會影響傷口癒合呢! ※我的傷口腫脹,要如何加速消腫? 解答:傷口在前48小時內應冰敷,每天四次,每次約20分鐘,可以減少傷口的腫脹。48小時以後改用熱敷,每次約20-30分鐘,可以促進傷口的消脹。平常應多休息,把患處抬高,可以讓傷口的腫脹程度減輕呢?

瑄的零用錢

2010年09月16日
公開
38

之前一直跟爸比討論著孩子的零用錢到底要怎麼給,去年就只實施了2次就沒有給了,還準備了2個人偶存錢桶給她們存錢用,瑄很寶貝存錢桶,但瑜就沒有金錢觀念,動不動就將錢拿出來送給阿嬤,送給媽咪(當然事後我們都會再存回瑜的存錢桶中),但是這下子若送給了姐姐就可是一去不回了 而今瑄上了小一,看著班上的孩子去到"福利社"買東西,看到各式各樣的零食,玩具,瑄回家跟媽咪討論著她可不可以帶錢去福利社買東西呢??前陣子媽咪又實施好寶寶計劃,每天在九點前必須完成自己的工作才能換取小蘋果,集到了20顆蘋果就可以獲得5元零用錢,一方面讓瑄知道"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金錢,凡事還是努力過才懂得珍惜(怪了!媽咪從小阿公阿嬤怎麼都不會這樣對媽咪,不過媽咪一向對錢是不會亂亂花的,個性問題..哈!!),媽咪跟瑄講多的零用錢媽咪不會給,但是瑄瑄存下來的零用錢,瑄要怎麼運用媽咪不過問,但自己要小心,畢竟錢花完就沒有了喔!要再努力達到目標才會再有零用錢進帳 今天瑄第一天帶了自己的零用錢到了學校,聽瑄自述著花錢的經過,似乎對她而言是個很有趣的經驗,瑄自己決定買了 一瓶飲料-10元 一個多拉A夢的印章-10元 (PS.瑄說後來多拉A夢的印章不喜歡,就送給了其他同學="=) 一個Kitty橡皮擦-5元 (PS.看到Kitty很開心就買了,拆開後才發現是橡皮擦,但橡皮擦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