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握壽司 & 小草莓 生活五四三

日期

#Tag

情緒

2014年05月14日
公開
53

以前年輕交往的時候,我常因為自己的情緒折磨握壽司,結婚的前兩三年遇上不和的事, 我也習慣讓情緒的張力來到頂點,好幾年前某個時點心境得莫名轉變,外加一些外在的貴人貴事, 我開始往平和的路上走去,現在回頭看,改變的不只是自己,包括伴侶孩子,大家變得體諒, 面對情緒也不在手足無措的讓它肆意爆發,而是選擇一個自己可以感到舒服, 也讓他人覺得舒服的方式慢慢宣洩,面對有情緒的家人,其他人也開始懂得不責怪, 體諒情緒者此刻的無助而給與些許空間時間,我很喜歡家庭呈現如此舒服的狀態,不須壓抑,但不會肆意。 昨天一早握壽司因為時間壓力而動了點小氣,我跟孩子當沒看見,靜靜的加快了速度, 過了不久,他放柔了聲音說話,甚至在急迫的時間下還同意孩子選擇帶到學校看的故事書, 我知道他好了,那就好,晚上我因為弟弟在雲門和同學的小碰撞而不參與課程的事感到心煩, 回到家回應冷淡的面對握壽司晚餐的詢問,他小聲的問我怎麼了,我說弟弟不上課後, 他便走去牽起弟弟的手,在一個獨立的空間溫柔小聲的問他這件事,我心裡因為他的舉動感到舒坦, 整理了心情,謝謝他今天晚上換好了熱水器,笑盈盈的順口讚美了他幾句, 晚上說故事時間,姐姐弟弟因為選書而爭吵,弟弟跑過來告狀,拉著我要我去指責姊姊的控制欲, 我蹲下來只告訴他,你可以自己決定你要的,我一走進房間,只看到她雙手摀著耳朵, 嘴巴翹翹斜眼看著我,弟弟這時說馬麻,妳看姐姐摀著耳朵不聽妳說話,我甚麼話也沒說, 我知道她知道我要說些甚麼,那就好,至於規定是甚麼感覺以後慢慢說, 拿起了弟弟選擇的故事書,自顧自的念了起來,姊姊放下了雙手,臉部表情從防衛轉成放鬆狀態, 沒有挨近我,自己開始念起自己選的故事書,當我念到一半,她說等她看完, 可以換我念一遍她的故事書嗎,我輕聲的說好啊,過不久她便挨近了我。 生活裡有很多狀況讓我們可以理直氣壯的動氣,理直氣狀是最快速的反應, 但也是最慢速的內化反省與示範,很多時候讓自己讓彼此緩一緩,生活會是另一種從容的風情, 我在自己身上看到反省,在握壽司身上看到影響, 在在外總是受到許多陌生人稱讚的兩個孩子身上看到示範。

語錄

2014年04月29日
公開
3

我 : 底迪,底迪,你在哪裡 ? 佑翰 : (跑出來) 我在這裡啊,馬麻妳以為我跑出去了對不對? 我 : (演戲狀) 對啊,我以為我的寶貝弟弟不見了。 佑翰 : 我當然不可能自己跑出去啊,我還在念中班,要是我自己跑出去被壞人抓走怎麼辦, 我就看不到把拔馬麻了,你們就沒有底迪了,我也可能不知道路,迷路了怎麼辦, 當然是要把拔馬麻在旁邊才能出去啊,妳知道嗎? 是我現在跟妳說妳才知道對不對 ? 我 : 對啊,我沒有底迪真的不行耶,底迪這麼小就會教媽媽這麼多事。 佑翰 : 因為我是強壯的男生,妳是沒有力氣的女生,須要我保護妳 (得意的走開) 佑翰 : 馬麻,現在的女人是真正的女人,現在的男人是真正的男人,對不對? 我 : 你的意思是說現在的人是真的人嗎 ? 佑翰 : 不是,我是說現在的女人是真正的女人,現在的男人是真正的男人,對不對? 我 : 對啊,我們都是真的男人跟女人 佑翰 : 不是,我是說現在的女人是真正的女人,現在的男人是真正的男人,對不對? 我 : (搞不懂狀況) 嗯 ! 對 ! 佑翰 : (滿意的走開,留下疑惑的我) 佑翰 : 馬麻,姊姊又再說規定我要聽她的話了,她還是一直說一直說,她都強迫我要聽她的,她很愛規定別人。 我 : 那你可以決定你要不要聽她的,如果你不想聽她的,就不要照著她的意思作。 佑翰 : 可是我已經說我不要了,她還是一直說一直說 我 : 如果姐姐一直說,那你可以選擇走開,或是告訴姊姊請她不要再說 佑翰 : 姐姐,妳不要再說了,妳是壞姐姐,我不想要這種壞姐姐,妳上次還幫助別人,故意讓我輸, 我是妳的底迪耶,妳還欺負我,我的姐姐怎麼那麼壞,我那麼愛妳,那妳去當別人的姐姐好了, 我不是妳的底迪了。

玩樂

2014年04月19日
公開
8

除了生日可以買玩具以及耶誕節聖誕老公公送來禮物之外,其他時候我並不會讓孩子買玩具, 在家裡他們可以拿來玩樂的實體玩具很匱乏,加上家裡沒有電視, 他們必須靠自己想辦法要怎麼度過閒暇時刻,要靠自己想出玩具想出玩法,因此一個紙箱、 一條薄被、一頂帽子都可以在他們的巧思之下,在家裡瘋狂的玩上大半天,出遊在外的時候亦是, 一片葉子或是一棵松果都可以讓他們玩得起勁。 這麼作有些刻意,原自於過往還是兩人世界時,看著同行的朋友每到一個景點便買玩具給兩個孩子, 一個有另一個也要有一模一樣的,否則就會吵,到了下一個景點一樣上演同樣的戲碼, 繼續吵繼續買,而上一個景點買的玩具已經隨手放著不玩了, 一天下來三個景點總共買了三種玩具共六件,我心想這兩個孩子應該不記得今天到過哪三個景點, 也無心欣賞父母安排的風光,他們大概只記得買了三樣玩具, 而這三樣玩具的保鮮期隨著下一個玩具的出現而過期,我想著這樣對父母或孩子彼此都好嗎? 父母花了一點小錢買到了寧靜,孩子買到了新鮮,除此之外,應該還買到了無感。 玩這件事應該是自己控制,而不是被物體控制,我這麼覺得,讓孩子透過自己的腦、眼、耳、鼻、 口、手、腳、心去感受與領略,如實的了解自己的需求而走出屬於自己的風格與快樂,不只是玩, 人生與生活亦是,希望由內而外展現,那麼我想在他玩樂的那一當下主控權是內在的他, 即便這個行程是由父母決定,他都容依環境從容的調整與決定自己的行動, 而不會求助於外的問我能玩甚麼,我不知道要玩甚麼等等。 不出遊的禮拜六,我唯一給孩子的規定是要先寫完作業,但起床的他們已經開始玩樂的點子, 還未寫完的姐姐想要弟弟幫她跑腿,想出了警察先生的遊戲, 能當警察先生的弟弟也樂得幫姊姊跑腿,跑完腿之後,他從家裡找到了一些小道具戴在身上, 認真的說他是交通警察,站在客廳的中央指揮起交通,很逗趣的樣子,他玩得很開心, 而我則很開心他懂得玩樂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