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握壽司 & 小草莓 生活五四三

日期

#Tag

To My Little Boy ((From Mommy)

2013年07月31日
公開
42

親愛的佑翰 四歲,生日快樂。 媽媽看一下自己的紀錄,已經夠洩氣的媽媽突然感到欣慰許多, 看到佑翰這一年來學會整理書包、垃圾分類、學會等待、減少責怪別人、不逃避學習、 親近閱讀,哇!還真不少,媽媽恭喜你在這一年有了長足的進步。 不管是對你或對媽媽來說,今年是辛苦的一年, 媽媽總覺得我們兩個對自己或是對彼此都不是那麼自信與相信, 每每覺得達到一個平衡而感到欣喜的時候,就會有另一個難題或暫時過不了的關卡出現, 因此而感到信心受挫,另一方面也懷疑是不是我們並不了解彼此的心意, 媽媽因此而有些自責,覺得自己是不是懂得還不夠多, 覺得自己為什麼還沒有完全的準備好當一個最適合佑翰的媽媽, 媽媽好希望可以從你的眼神中看到一種穩穩的、安定的、理所當然的相信, 你是不是也在尋找媽媽眼睛裡那抹穩穩的、安定的、理所當然的相信呢? 有一次媽媽跟梅君阿姨聊天,內容應該是關於媽媽覺得你有能力卻自信心不足的狀況, 當時的你不知道在作甚麼,媽媽一邊聊天一邊念念有詞的擔心你不知道會不會受挫放棄, 記得那時候梅君阿姨跟媽媽說 “妳看,妳自己都先設定他會失敗了, 妳要對他有信心啊,妳自己都沒信心了。”, 媽媽當時才驚覺會不會佑翰的沒自信有一部分是在媽媽的眼中看不到相信的影子呢, 或許自信心不足的不只是佑翰,還包括看似自信滿滿的媽媽, 媽媽這半年來開始涉獵跟信心有關的書籍,希望透過調整能夠找到一個更適合你的教養方式, 重新從零開始出發的心與時間的陪伴,媽媽發現佑翰的心比過往開放了許多, 信心也比以前好了一些,讓我們一起繼續努力,一起一點一滴慢慢的把自信往心裡的撲滿放。 這一年來媽媽發現佑翰的情緒控制能力已經好很多, 從”火爆的有個性”變成”有控制力的有個性”,除了家庭教育示範之外, 佑翰自我內心的對話與調整更是功不可沒,謝謝你願意從別人的身上學習另一種情緒表現的方式, 媽媽謝謝你願意給自己機會調整,媽媽謝謝你這一段時間以來內心的自我對話, 有控制力的有個性是不是讓別人也讓自己舒坦很多呢。 另一方面這一年來佑翰肢體的能力躍進不少,透過體操課程與爸爸媽媽假日特意的活動安排, 佑翰肢體的力量、協調度、接受度有了很明顯的進步,尤其是腳力,媽媽愛用跑車來形容你, 不管是速度或是距離,你的耐力與持久度都很令媽媽意外, 爸爸說你過不久應該可以跟他一起參加馬拉松,若有那麼一天, 媽媽和姊姊一定到場搖旗吶喊加油,加油喔!媽媽心中的藍寶堅尼跑車。 去年媽媽希望能夠帶領你理解”群體”的內涵與美好, 這一年雖然心軟又隨和的佑翰很容易交到朋友, 但媽媽覺得大部分的時間你仍舊以獨立的自己為生活的主要, 感覺你覺得這樣的世界比較安全,媽媽並不要求你一定要外放, 但希望你的眼界不只是自己的小小世界,媽媽替滿四歲的佑翰增加了雲門生活律動的課程, 希望你有機會接觸更多的朋友,透過課程中的群體合作可以多給你一點群體的經驗, 希望帶給你多元生活經驗與多元的視野,生活律動是一個開始, 這一年媽媽一定要帶給你更多的生活體驗。 最後要說說媽媽的隱憂,媽媽覺得佑翰是個想法很多卻很少說出口的孩子, 媽媽常常看到你靜靜的好像在想些甚麼,可你極少說出口,即使是媽媽主動詢問也是一樣, 媽媽在你的表情裡看到疑惑或困難,但你大部分的時間都選擇自己慢慢消化, 靠著自我的內心對話理出個答案或結論來,可是媽媽很擔心你的答案或結論是走向一個封閉自己的路, 那麼你的心會因此更辛苦,如果能夠說出來,如果願意討論, 那麼佑翰就有機會聽聽各種不同的意見與想法,那麼佑翰就有機會從不同的角度思考, 也可以讓媽媽有機會真正的了解佑翰,甚至是知道你有甚麼需求或困難是媽媽可以提供意見, 引導佑翰把心裡的話說出來是媽媽新的一歲裡要努力的目標,讓我們一起練習敞開心房說說話。 最後一樣願你的生活充滿平安喜樂。 愛你的媽媽

留白

2013年07月13日
公開
12

喜愛戶外活動的我們會刻意在假日的某一段時間留白,留白是為了讓孩子自發性的打發或填充時間, 作甚麼都好,玩具要玩一整天也可以,媽媽不干涉內容, 一開始的時候有時候孩子會說好無聊,不知道要作甚麼, 我的標準答案是那媽媽也沒辦法,那是你的時間,不是媽媽的, 所以你只能自己想一想要怎麼讓自己不會無聊,如果想不到,那就無聊一下吧, 孩子其實是有辦法有能力安排時間,只是習慣於大人的安排, 叫爸爸媽媽想或安排最快,我可不當孩子的秘書。 讓孩子有時間無聊或作白日夢是我在課程中學習到的,記得講師說讓孩子的時間被填得滿滿的, 再好的課程都會變成壞課程,孩子必須要有時間去作自我的內心對話, 必須有時間去想想自己想作甚麼,必須有身體動作的自主權,父母事事都安排好,孩子事事都聽父母的, 那孩子只是個機器人,只是個執行別人思想的工具,而不是執行自我的思想, 於是我把留白放入我的教養藍內,認真的執行了起來。 留白的一開始孩子一定是選擇玩具,又或是一起激盪出打算拆了家的瘋狂玩法, 時間再拉長一點,兩個孩子竟然主動閱讀了起來,閱讀悅讀,媽媽長時間默默的安排終於有結果, 書籍不再是睡前故事時間而已,閱讀那麼自然的融入生活與生命, 若生活中不刻意留白或不提供自主權,我又怎麼能夠發現這美麗的風景。 留白的時間若長一點,孩子除了開始思考在家的時間安排外,漸漸的也會提出外出的建議, 誠品是近期幾乎每個禮拜孩子的首選,一開始一樣是為了誠品開放性的玩具, 漸漸的變成主動到繪本區挑選家裡沒有的書,還自動的尋找認為理想閱讀的角落坐了下來, 識字不少的芊霈已經能夠自己閱讀,佑翰有時自己看圖,有時會要求我念, 一兩個小時孩子們就各自在童書區安排自己想作的事,而我也可以定點的享受屬於我的悅讀。 留白看似沒有安排,其實安排了一切;留白看似平淡,實質卻是豐富; 留白看似無聊,但事實是趣味無窮。

解壓縮的學習與人生

2013年06月23日
公開
40

家裡沒有電視,從報章隱約知道12年國教吵得沸沸揚揚,隱約知道私立小學搶破頭, 隱約知道家長擔心孩子是不知在改甚麼的教改下被犧牲的白老鼠, 芊霈即將在明年夏天進入小學,問我擔不擔憂,我只擔憂自己的想法與心態沒有準備好, 致於教改,那不是我所能控制,於是我並不擔憂,不擔憂並不表示放棄, 而是在怎麼改還未定的狀況下,在不管它是怎麼改, 身為母親的我心裡已確定了要帶著孩子走去的方向在哪。 因為孩子,我開始學習教養,因為教養,我開始學習心理,因為心理,我開始學習人本, 因為人本,我開始學習教育,因為教育,我開始認真的思考該給孩子些甚麼真正具有價值的東西, 除了閱讀,我還該替孩子保有甚麼,這禮拜我從和芊霈的談話中找到了答案, 我該替孩子保有對學習的熱忱與對學習具有強烈需求的那一顆心。 能夠從海洋到河流上游的鮭魚洄游是因為陽光照射的角度?是家鄉的氣味? 還是心中堅定的信念?這兩年從在教養與教育路上漫無方向的多方涉略, 到現在理出一條堅定要走又勢必崎嶇的路,我相信長達千里的鮭魚洄游是因為心中堅定的信念。 媒體吵著22K,企業以超過22K來號召人才, 技職學校或報章以超過22K的畢業學子來告訴大家技職體系有多好, 媒體放送著一流學府找不到工作,讀書真的沒用嗎?只有進私小才有希望嗎? 難道一切只能靠教改?我一直覺得教改不只是教育制度,社會與父母也得改變既有的思維才行, 不管是走哪個體制讀,讀書都很有用,是大環境(教育、社會、父母)讓讀書變得沒有用, 在一個講求競爭、分數、速成、比較的大環境,讀書很容易變得沒有用, 原因在於沒有動機與熱忱的讀書是不具有力量的,不是讀或不讀的問題, 不是要讀甚麼體系的問題,是過程要怎麼讀的問題。 用幾個當年不愛念書的成功人士來證明不念書的未來可能性更大是粗糙的, 舉幾個第一學府畢業卻找不到工作來證明學歷無用論亦是不恰當的, 教育不該是幾個案例就可用來下結論, 在這樣講究競爭、分數、速成、比較的大環境中, 社會真的可以對一個選擇不讀書的人抱以絕對的尊重嗎, 還是得等他未來以社會觀點被判斷有成就才得以得到大環境的尊重呢, 同樣的一個選擇讀書的人是不是也是被以未來的成就來被社會的價值觀劃分為讀書值得或是不值得。 不管讀或不讀,不管讀哪個體系,能不能讓孩子對學習保有熱忱與需求才是根本, 否則無論教改怎麼改,都會被比較與分數改成一隻大怪獸,教改不單只是改變教育體制可以辦到, 學校、社會、父母看待教育的角度與思維也必須改變才得以讓教改成功, 當整體環境讓人無能為力的時候,我想作的是提供孩子一個至少沒有比較與分數的家庭教育環境, 我必須讓孩子了解學校教育判斷你的分數在母親的眼中不具有意義,怎麼看待學習才是媽媽在意的, 那才有一絲力量可以透過家庭改變讀書在孩子心中的意義, 才得以不動搖最初對學習抱著需求的那一顆心。 兩年的思考與學習讓心中對教育有了一個明確的理想藍圖, 既然說是理想,那表示現行環境與資源有著無法完全實行的困境, 不輕易放棄的個性讓我開始在藍圖裡試著找尋可以達到同樣效果的替代方案, 慢慢的拼湊出一個得以執行的長遠計劃,姑且稱它為解壓縮的學習與人生。 這禮拜參加了一場研討會,另外帶了芊霈觀摩了一場解壓縮的示範教學, 算是替自己的計劃去走一趟實地了解與參與的行動,去驗證計劃是不是有不切實際的空想, 去了解計劃與教育改革者的理念有何異同,去激盪是不是還有可以納入計劃的其他可能與火花。 禮拜天的夜晚回想著這兩天的所得,我更確信了方向,也知道還有須要努力的地方, 願我的 "解壓縮的學習與人生"真正帶給孩子力量。 6/22 跨越12年國教【未來少年 創新教育論壇】 6/23 人本數學想想

與閱讀作朋友

2013年06月20日
公開
39

閱讀是我想送給孩子一生的禮物之一,希望他們在閱讀的世界裡找到同我一樣的樂趣與平靜, 我衷心希望他們可以和閱讀成為好友,希望他們主動樂意的親近書籍。 孩子還小的時候,我開始讀起繪本,一開始念沒幾頁,孩子便逃走,想逃就逃吧, 我並不阻止或硬是拉回,我還是獨自坐著繼續念完整本, 日子久了,孩子開始從遠處一邊張望,一邊聽著我念, 日子更久一些,孩子開始慢慢的往我的身邊挨近, 到最後一聽到我念故事便飛快的坐在我的腿上, 直到現在已經演變成每天晚上為了希望我可以多念幾本而開始上演討價還價的戲碼, 不管我說今晚開放幾本,他們永遠試圖再往上加, 我手邊忙的時候,他們會因等不及我念而自己看了起來,我喜歡從遠處看著他們讀著繪本的神情, 那神情讓我肯定他們已經和閱讀成為朋友, 我告訴自己往後絕不能讓課業扼殺了或侵占了閱讀的樂趣, 我一定要好好小心的呵護孩子和閱讀間的情誼。 常有人問我孩子會逃走怎麼辦,孩子好像沒有興趣怎麼辦, 我的答案都是想逃就讓他逃,沒興趣就耐心等他有興趣, 父母還是可以繼續堅持營造閱讀的環境,提供孩子隨手便可拿到書的書架, 提供適合閱讀的空間,持續大聲的朗讀,持續以孩子的角度挑選書籍, 接下來就只剩等待,等待孩子準備好與書靠近。 這幾年不間斷採購繪本,我發現英語系國家大部分的繪本和好萊烏電影很像, 歷經一番努力或困難,最後會有一個美好的結局, 歐語系國家的繪本則提供孩子另一個思考的角度,有時候結局是開放性的答案, 對於人性的陰暗面描寫的較為寫實。 推薦一些孩子喜歡的書目 : 1) 家有生氣小恐龍 2) 小阿力的大學校 3) 愛吃青菜的鱷魚 4) 鱷魚怕怕牙醫怕怕 5) 一定要誰讓誰嗎 6) 害羞的蜜莉安 7) 不管怎麼樣,你都會愛我嗎 8) 其實,我想和你玩 9) 如果我有很長很長的尾巴 10) 米諾貓上街去買魚 11) 比輸贏 12) 媽媽變成鱷魚了 13) 想要大受歡迎的鯊魚 14) 鯨魚 (三之三出版) 15) 生氣是怎麼一回事 16) 謊言小精靈 17) 一吋蟲 18) 史蒂芬妮的馬尾 19) 不睡覺世界冠軍 20) 阿文的小毯子 21) 我好擔心 22) 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 23) 三隻小豬的真實故事 24) 媽媽,親親 25) 雪花人 26) 小紫還太小 27) 我要買甚麼都沒有 28) 你不可以隨便摸我 29) 小太陽雜誌 4-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