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子筠&祐祐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木柵動物園

2006年05月07日
公開
42

媽咪昨天就和爸爸決定好今天要帶子筠去動物園 雖然看今天的天氣好像不適合出遊 但是仍無法影響媽咪的決定 不過媽咪有在心裡默默祈禱可不要下雨啦 後來媽咪想還好不是太好的天氣 不然一定熱翻了 因為今天雖然沒有陽光但還是有點熱 跑來跑去的子筠也留了滿頭汗 一到動物園之後 我們先去麥當勞想買漢堡入園吃 不過現在是早餐時間 根本沒有媽咪想買的漢堡 倒是子筠向展示車的攤位拿了一顆氣球 只是... 動物園裡不准帶氣球 所以爸爸在入園前把氣球放氣了 一進動物園我們先去看無尾熊 雖然無尾熊只是靜靜的睡在樹上 媽咪還以為子筠看不懂 但是子筠還自己跑回頭再看一次 呵呵... 媽咪真是小看子筠了 爸爸我看到無尾熊了 之後我們決定坐遊園車上企鵝館再慢慢逛下來 所以我們接下來去看二棲生物館 子筠一到二棲生物館就先注意到烏龜 因為昨天去內湖二舅公家 翠真阿姨拿出三隻長大的巴西烏龜給子筠玩 所以子筠對烏龜是記憶猶新 烏龜在水裡爬樹ㄋ 子筠對於體積小的蛇還不知道害怕 但是體積有手臂粗的蟒蛇類子筠就知道害怕了 連後來看的大猩猩子筠也會怕 呵呵... 媽咪還對爸爸說子筠還真是欺小怕大 子筠還敢伸手想去摸蛇 媽咪覺得子筠好像最喜歡看大犀牛和長頸鹿 因為一直捨不得離開 子筠好喜歡看大犀牛ㄋ 接著我們還來不及看到大象 子筠就已經累的睡著了 所以亞洲動物區子筠都沒看到 爸爸和媽媽還自己逛了可愛動物區 不過就是無法叫醒子筠 但是在回程的捷運上 子筠被板南線的捷運到站聲給吵醒了 爸爸和媽咪都覺得子筠如果醒來了 我們就無法睡覺休息了 但是子筠真的玩的太累了 下捷運回家的路上子筠都靜靜的發呆 媽咪知道子筠還沒恢復精神 所以回家後奶奶一哄 子筠又睡了2個多小時 讓媽咪和爸爸也補了2個多小時的午覺 剛好起來吃晚餐 晚上媽咪還請爸爸把今天拍的照片讓子筠看一下 讓子筠對今天看到的動物加強一下印象 不知道子筠還記得多少呢

疼出來的女人

2006年05月05日
公開
41

男士讀,女士看,讀出的是感悟,看出的是感動,其實樸實的背後是無限的真情(耐 心看完,你會得到一生受用的財富) 女人入洞房那天,早早收起了自己的鞋,等男人脫鞋上炕,女人卻雙腳踩在男人的鞋上。男人見了,“嘿嘿”笑著說,還挺迷信。女人卻認真地說,俺娘說了,踩了男人的鞋,一輩子不受男人的氣。 男人說,俺娘也說了,女人踩了男人的鞋,那是一輩子要跟男人吃苦受罪的。 女人開始試探著管男人,先從生活小事兒開始,支使男人拿尿盆倒尿罐,男人全幹了。地裏的莊稼女人說種啥,男人就種啥。左鄰右舍女人說跟誰走近點跟誰走遠點,男人全聽女人的。男人正跟人閑侃,女人一聲喊,人像被牽了鼻子的牛,乖乖就回去了。 男人正跟人喝酒,女人上前只扯一下耳朵,就被拽進家。有人激男人,這女人三天不打,她就上房揭瓦。你也算個男人,怎能讓女人管得沒有一點男人的氣概?若是我的女人,非扇她兩鞋底不可。男人不急不慌地說:把你的女人叫來,我也捨得扇她兩鞋底子。那人急了,你懂個好賴話不?上輩子老和尚托生的沒見過女人!真不像你爹的種,怕老婆! 村裏人再有大事商量,男人一出場,人們就說,這商量大事你也做不了主,還是把你家女人請來吧。男人還真把女人叫來了。 女人能管住男人覺著很得意,直到有一天女人在男人耳邊說起了婆婆的不是。男人紅了眼,一聲吼,想知道我爲啥不打你嗎?就因爲我老娘。我娘一輩子不容易,我爹脾性暴躁,稍有不順心,張口就罵舉手就打,我爹打斷過胳膊粗的棍子,打散過椅子。我娘爲了我們幾個孩子,竟熬了一輩子。每次見娘挨打,我都發誓,我娶了女人決不捅他一指頭。不是我怕你,是我忘不了我老娘說的話,她說女人是被男人疼的,不是被男人打的。 女人驚呆了,她沒想到男人的胸懷竟這樣寬廣。 男人在外再同人神吹海喝,女人不喊也不再拽耳朵,有時會端碗水遞給男人。有人問男人,咋調教的?男人卻一本正經地說:打出來的女人嘴服,疼出來的女人心服。 看完了,你從中領悟到了那個樸實的道理了嗎?

啟蒙寶寶數學邏輯智能

2006年05月04日
公開
59

按步就班 啟蒙寶寶數學邏輯智能 採訪撰文�莊惠旭 採訪諮詢�長庚兒童醫院臨床心理師 謝明慧 按步就班 啟蒙寶寶數學邏輯智能     當幼兒開始接觸數字時,數字就像一連串抽象的符號浮現在他們的腦海裡,如何讓這些符號變成具體的概念,需要的就是一個啟蒙者。雖然3歲以內的寶寶對於數學沒有太多概念,然而透過啟蒙者循序誘導,幼兒即能一步一步了解清楚、具體的「數」,如何幫助孩子學習?多利用日常生活中唾手可得的人事物,便是最生活化且易學的資源。   對於嬰幼兒而言,初來到這個世界,一切都還在摸索中,外在的事物無不令他們感到新奇,雖然懵懵懂懂的生活著,但是只要照顧者給予開啟潛能的鎖匙,他們很快就能學習上手。數學本身具有邏輯性和抽象性的特點,因此它對於兒童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具有獨特的促進作用,或許您會懷疑,寶寶還小,怎麼學數學邏輯?其實啟蒙階段的數學與日常生活實務有直接相關的關係。 啟蒙數學邏輯觀從生活學習開始   在幼兒生活的世界中,周圍環境的各式物體均有一定的數量、一定的形狀,而且大小也各不相同,並以一定的空間形式存在著。對於0∼3歲階段的大部分幼兒而言,適合學習的數學知能包括10之內的數數、幾何形狀、對稱等;而適合學習的邏輯項目,則包括分辨大小、配對、序列、分類、因果等。   了解了寶寶適合學習的數學邏輯項目後,相信您會開始有疑問,當寶寶多大時,才可以開始為他進行各種數學邏輯項目的啟蒙?長庚兒童醫院臨床心理師謝明慧表示,從大方向來說,培養寶寶的數學邏輯天賦,可由寶寶「內部認知」與「外在表現」進行。 寶寶的認知與其發展年齡相關,照顧者平時可觀察寶寶有無特殊發展,在幼兒時做好能力儲備,對於未來數學邏輯觀發展將大有幫助。 3歲內幼兒會展現的數學能力 對應能力   對應能力包括顏色、形狀等方面。以顏色來說,孩子要會區分不同的顏色,如會將紅色的卡片擺在紅色的蘋果前面。在形狀方面,不論看到規則或不規則的圖案,都可以找到大小及形狀相同的積木對應上去。 分類能力   分類能力指的是孩子是否能在一堆物品當中,找出相同或不同的特性,然後依特性將物品分門別類,而且說得出其中的道理。 邏輯思考能力   孩子是否能從已知的條件,判斷未知的結果,懂得分析、判斷、推理,並能說得出所以然。 從生活中培養寶寶的數學智能   教幼兒學習數學,不要用舊式的數學觀念來教孩子,也不要以成人自己的經驗、思維模式來要求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使用正向且輕鬆的互動模式。照顧者與寶寶最好在玩玩具的心態下進行,而非以訓練的心態,不要讓寶寶有情緒緊張的察覺,如此才能讓孩子輕鬆的思考。盡量讓寶寶在放鬆的情況下進行,孩子的頭腦也較清楚。 教幼兒學習需注意哪些問題?   當您為寶寶進行數學教育時,既要考慮到幼兒的思維發展特點和數學學科知識的特點,又要充分利用家庭生活的優勢,應留意下列觀點: 一、 邏輯觀念的重要性更甚於數字的記憶 幼兒還沒有獲得相應的邏輯觀念,不會數數、不會計算是正常的反應,您可為幼兒提供有價值的邏輯經驗,如配對活動,發展幼兒對應觀念;排序活動可發展幼兒序列觀念;分類活動可發展幼兒的包含觀念等。這些看起來和數學無關,卻是幼兒學習數學必備的基礎。 二、多為孩子建立具體經驗及指向、抽象的概念 數學的本質在於抽象,但是建立幼兒抽象的數學概念不是憑空而來,必須建立在具體的經驗基礎之上。建議您充分利用具體的實物,讓幼兒從中獲取數學經驗。如此一來,當孩子有了豐富的數學經驗後,他們甚至很快便學會舉一反三。舉凡生活中有平分物品的經驗,如:分蛋糕、分糖果等,寶寶就很容易就能理解數學中的「等分」的概念。遇到其他類似的問題,他也會主動遷移自己的知識。在幼兒階段,不應強求計算的速度,而要注重給幼兒豐富的經驗。 三、生活是幼兒數學知識的泉源,幼兒的數學知識源自他的實際生活 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是真實、具體的問題,與他自己相關的問題,因而最容易被幼兒所理解,解決起來也比大人給他的那些問題容易得多。同時,當幼兒真正有意識地用數學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時,他們對數學的應用性也會有更直接的體驗,從而真正理解數學和生活的關係。面對抽象的數位記號,幼兒很難理解「數字就是表示多少」,然而我們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從生活中尋找:看看哪裡有數字?它們表示什麼?生活化的學習可讓幼兒得到很多具體而豐富的認識。 啟蒙教育由照顧者開始    目前台灣幼兒教育資源相當多,對於啟發孩子的各種智能十分有助益,然而,不論是透過機構的教學,或是大量玩具、工具的接觸,都比不上照顧者用心的指導。謝明慧指出,0∼3歲嬰幼兒的學習,大部份接觸的照顧者都是保母或父母,因此保母或父母對孩子的啟蒙教育扮演極重要的角色,深具影響性。如何從日常生活中為孩子啟蒙數學邏輯教育?謝明慧建議,照顧者平日應多增加與幼兒互動的機會,互動接觸機會越多,幼兒越容易專注學習。   此外,環境與學習密切相關,您還可以多瀏覽報章雜誌及書籍,平時生活就可多設計一些小遊戲,讓幼兒持續性的學習新玩法,將有助於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如希望能進一步了解啟蒙幼兒的方法,建議您可尋求兒童心理治療師、兒童復健科心理師、兒童心智科心理師、特教老師、幼教老師等資源。雖然專家建議不適合傳授3歲以內幼兒大量的數學邏輯概念,然而您還是可從生活中漸漸培養幼兒,如爬樓梯時敎他數階梯數,但不要傳授太多,最多不超過「5」;或是透過簡單的配對遊戲,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教導,不要苛求孩子知道數字的意義。 (2006年五月號媽咪寶貝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