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子筠&祐祐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是補還是毒?孕婦吃中藥好不好?

2006年02月20日
公開
64

是補還是毒?孕婦吃中藥好不好? 文╱謝雅蕙 採訪諮詢╱台北市立婦幼綜合醫院中醫師 莊雅惠 參考書目╱莊雅惠家庭常用中醫藥小百科 (如何出版社) 藥材照片╱如何出版社提供 攝影╱陳炳煌 梳化╱謝鈺倫 演出╱胡亞梅 服裝提供╱奇妮、肯蕾嫚、Fepavani 食療養生是現代普遍討論的熱門話題,因此,準媽媽在懷孕的期間,也會聽取身邊朋友的建議,嚐試藉由中藥食補的方式來補充孕期所需的營養,但是,準媽媽們可曾想過在食用這些中藥材的同時,對自己本身會造成哪些影響,本文將為各位準媽媽介紹目前普遍常見的中藥材,讓妳的孕期生活更平安順利。 中藥的分類法則 所有的中藥材,均可以五味、五性、作用部位及有無毒性等特質加以分類,分類方法如下: 1.五性: 包含寒、熱、溫、涼、平五性,寒證宜服用溫熱藥或食物,而熱證則服用寒涼藥或食物。 2.五味: 包括酸、苦、甘、辛、鹹五味;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胃、辛味入肺、鹹味入腎。 3.作用部位: 包括五臟六腑及十二經脈。 4.有無毒性: 部分有毒的中藥材,並不適合作為藥膳用藥,需在醫師的指導下才可食用,而無毒的藥材則可根據體質,作為藥膳的常用藥。 孕婦不可不知的中藥禁忌 (瞭解自己的體質,選擇適合的中藥來搭配食用,可達到養身的目的。) 正常的情況下,胎兒在4到12週時正形成心血管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四肢及五官,12週以後則是胎兒的成長期,每個階段用藥都須特別謹慎。然而,中藥材的種類繁多,對母體與胎兒本身會造成的影響,也無一定的規範可尋,因此,本文參考《莊雅惠家庭常用中醫藥小百科》一書中,將較常見的中藥材,簡單整理出一個孕婦中藥禁忌的表格,作為各位準媽媽懷孕期間的小叮嚀。 孕媽咪中藥禁忌 中藥種類 影響 牛黃(清熱藥) 洩下力強,易導致孕婦流產。 紅花、川七、(活血藥) 其祛瘀活血力強,易導致流產與早產。 牛膝(活血藥) 有損胎兒健康。 車前子(除濕利水藥) 過度食用會影響胎盤循環。 補骨脂(溫陽藥) 孕婦須經由醫師指示後再服用。 薏仁(除濕利水藥) 內含的薏苡仁油,會降低橫紋肌收縮作用,對子宮產生興奮作用,也會造成羊水過少的現象。 通草(除濕利水藥) 會造成孕婦羊水過少。 適當使用•補得健康 莊醫師指出,有些中藥確實不適合孕婦使用(見上表),大家也都會在孕期過程中謹慎小心地避開這類藥物,但是,往往造成孕婦身體不適的,並不是這些禁忌藥物,而是一般孕婦可食用的藥材。主要原因,是由於孕婦本身過度的攝取所產生,所以,莊醫師特別叮嚀準媽媽們在食用以下這些藥材時,要懂得適當的使用,這樣才能補得健康又愉快。 人參(補氣藥) 性、味:甘、微苦、微溫。 功效:補充元氣、補益脾肺、安神益智等功效。 現代藥理:有增強免疫功能、提神醒腦、抗疲勞、改善消化吸收、促進食欲等作用。 適合體質:適用於精神不振、疲倦無力、容易出汗、頭暈嗜睡、心悸胸悶、動則易喘、久咳不癒、容易感冒;食欲不振、大便較軟或易腹瀉、排便不暢、造血功能不足等陽氣虛弱體質。 過度使用的不適應症:因為人參是屬於補氣的藥材,如果孕媽咪的體質剛好有黃痰、感冒、發燒、火氣大、消化不良的情形或是躁熱體質時,過度的進補會造成孕媽咪口乾舌躁、便秘等情形發生。 黃連(清熱藥) 性、味:苦、寒。 功效:具清除內熱、瀉火解毒、除濕氣等功效。 現代藥理:有消炎抗菌,鎮定退熱、降低血壓、擴張末梢血液循環及強化膽囊功能等藥理作用。 適合體質:適用於身體發熱、煩躁易怒、胃口過盛、噁心嘔吐、睡眠不穩、流鼻血、咳血、便血或瀉下黃穢惡臭、瘡瘍腫毒等熱症。 過度使用不適應症:孕媽咪若未經醫師指導,不宜單獨食用,尤其是體質虛寒者,以免影響腸胃功能,造成腸胃不適,也可能會引起全身過敏或全身搔癢、煩躁不安的症狀。此外,多量及長期食用會引起血液異常的狀況(如:血紅素、白血球下降)。 小提醒:懷孕後期可與中醫師討論,利用黃連開立一些清熱、解胎毒的藥來增強母體的免疫力。 珍珠(清熱藥) 性、味:甘、鹹、寒。 功效:內服有鎮安心神、清熱解毒、收斂傷口、生肌長肉的功效;外用塗抹顏面則有美白的效果。主要成分為碳酸鈣,含有多種氨基酸。 適合體質:適用於煩躁身熱、失眠暈眩、青春痘、粉刺、斑點、瘡瘍腫毒、傷口久不癒合等症。 過度使用不適應症:珍珠粉屬寒性,若孕媽咪屬於寒性的體質又長期食用珍珠粉,會造成腹瀉的症狀,有早產徵兆的孕婦也不宜食用。 小提醒:珍珠粉的研磨是需要相當的謹慎與繁複的程序,最後是要篩選剩下細膩的粉末,這樣一來才不會對腸胃造成傷害。 正確藥膳養生法 (瞭解日常生活中各種食物的屬性,才能更有效的「吃」出健康好體態。) 「藥膳養身」一直是目前大家熱衷的熱門話題,但是很多人都只是瞭解藥材的特性與優點,而往往忽略到要先了解自己的體質之後,再去選擇適合的中藥搭配食用。莊醫師指出,她遇過很多前來問診的病患,都是因為不了解自己的體質,只是一昧地食用熱門的中藥材,導致自己的身體狀況連連。所以,我們先來瞭解一下,中醫的體質是怎麼區分出來的。 氣虛無力型 元氣是身體器官原動力的代表,具有推動血液、收斂固澀體液或血液、溫暖組織、預防疾病入侵的功能,所以當元氣虛弱時,就容易產生這些症狀:精神不振、疲倦無力、容易出汗、頭暈嗜睡、心悸胸悶、動則易喘、久咳不癒、容易感冒、遇冷則鼻塞、流鼻水、氣喘、食欲不振、大便較軟或易腹瀉、排便不暢、造血功能不足等陽氣虛弱體質。 陽虛怕冷型 「陽火」代表溫熱身體的一股暖流,是氣虛嚴重的進一步表現,所以包括氣虛的症狀外,還有畏寒怕冷、臉色蒼白、四肢冰冷、臉色滯暗、心前區疼痛、胸悶胸痛、腹部疼痛,按壓則較舒服,女性月經延後,色暗紅、閉經或不孕、乳房發育不良或萎縮。 氣虛缺氧型 中醫的「血」,包括血液與血壓,無論是鈣質不足、營養不良、貧血、白血球或血小板不足、低血壓,均可能引起下列血虛的狀況:臉色蒼白或萎黃、疲勞無力、唇白膚乾、頭暈目眩、時欲嗜睡、心悸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多夢、指甲易斷或變形、月經量少或閉經。 陰虛燥熱型 「陰」代表滋潤身體器官的津液,包括眼淚、唾液、消化液、汗液、尿液等清涼滋潤液,若分泌不足,則會產生乾燥、發紅、搔癢等燥熱症狀:兩頰潮紅、口燥咽乾、口舌生瘡、手足心熱、大便乾結、小便量少、心悸失眠、乾咳痰少而稠、飢餓卻沒食欲、胃部脹氣、眼睛充血、鼻乾鼻癢、急躁易怒、青春痘、粉刺、斑點、女性月經提前、色鮮紅、陰道異常出血、陰部乾燥搔癢。 「吃」出健康有一套 以上是中醫針對各項體質所做的區分依據,先瞭解自己的體質之後,再來瞭解日常生活中各種食物的屬性,如此一來,才能更有效的「吃」出健康的體態。 忌口食物參考表 體質類型 應忌口之食物 寒性 橘子、柳丁、西瓜、葡萄柚、冰冷或寒性飲食。 熱性 辣椒、胡椒、油炸物、荔枝、桂圓、薑母鴨、當歸羊肉、菸、沙茶醬、薑湯、蠶豆等燥熱食物。 過敏體質(如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氣喘、過敏性鼻炎) 芋頭、香蕉、芒果、辛辣物、油、炸物、荔枝、桂圓、帶殼海鮮、菸酒、草菇、鳳梨、章魚、生冷冰品、罐頭食物、過鹹食物。 (資料來源:《莊雅惠家庭常用中醫藥小百科》,如何出版社) 中藥陰陽平衡方 有些中藥是屬於涼性的藥材,對於體質虛冷的孕媽咪而言,經常食用會造成身體不適應的狀況,莊醫師說可以經由醫師調配陰陽平衡方,來解決這樣的問題,如:山藥粉、芝麻粉及珍珠粉一同食用,不僅可以產生美白的功效,更可以補充元氣,就不會有後遺症了。有機會,找個時間和中醫師一同討論,找出自己的體質,並且請醫師開立適合自己的陰陽平衡方,如此一來,準媽咪就可以安安心心地由中藥膳來達到補身目的。 莊雅惠醫師 現任 台北市立婦幼綜合醫院主治醫師 台北市立中醫醫院兼任主治醫師 高雄市立空中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味全生技中心顧問暨長春養生館網站站長 漢補世家顧問醫師 中視新聞探索「養生小叮嚀」單元主講人 復興電台生活百分百「藥膳養生」單元主講人 東森電台東森早餐「早餐快樂門診」藥膳養生主講人 著作 《一本寫給女人的保健書》.《莊雅惠水嫩輕盈美人茶》.《莊雅惠家庭常用中醫藥小百科》,如何出版 (資料來源:94年2月號媽媽寶寶(218期) 孕婦須知單元)

拉肚子...不要看醫生

2006年02月10日
公開
31

媽咪發現子筠從星期三開始就有點拉肚子 昨天媽咪還和爸爸討論是否要帶子筠去看醫生 沒想到今天中午媽咪正準備要吃飯時 接到奶奶打來的電話 說子筠一直哭 連吃飯也是自己邊吃邊哭 媽咪只好趕緊先打電話請爸爸上網查詢下午看病的醫生 等媽咪回到家再問爸爸結果 媽咪這時心想公司離家近還是有好處 不過媽咪都回到家了 爸爸還沒查到就是了 因為要從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的網頁進去才行 直接輸入忠孝醫院根本搜尋不到網站 在媽咪哄完子筠之後 媽咪因為還沒吃中餐有點頭暈 媽咪於是趕緊將帶回去的午餐吃ㄧ吃 也不管子筠又在媽咪身旁"噗..噗.."的又拉肚子了 想說媽咪吃飽再幫子筠洗屁屁 還好接下來子筠已經不哭了 媽咪請爸爸掛晚上林主任的門診 然後哄子筠睡午覺 媽咪也先回公司上班 五點時媽咪便提前下班帶子筠去看醫生 子筠一到候診室 就往遊戲室跑去 在遊戲室也有一位哥哥在玩 子筠果真馬上就和哥哥玩起來了 媽咪知道子筠一進問診室會哭 所以輪到哥哥問診時 媽咪先讓子筠在門口看哥哥和其他小朋友問診 也一直叮嚀子筠其他小朋友都沒哭哭 不過子筠一接近門口就有緊戒心 終於輪到子筠時 子筠果真在醫生說"啊"時大哭起來 連看完後 媽咪請奶奶拿批價單和藥單 子筠都不要奶奶站在問診室門口 還哭著指著奶奶要奶奶過來大廳這邊 子筠真是雞婆 奶奶又不是要看醫生 這時的子筠還真的有點"番" 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聽的懂媽咪說的"看醫生又不會痛痛" 因為第一次去看耳鼻喉科時 給子筠恐怖的經驗 所以後來子筠只要進問診室就會哭了

想娶我女兒─《請你準備好那份聘禮》

2006年02月07日
公開
60

請你準備好那份聘禮 我想,總有一天,你會帶著你的父母來提親,因為我的女兒是如此美麗、可愛、有才氣、貼心,簡直就像上帝派來凡間的天使。 你要跟我談聘金嗎?我想你是付不起的。 我們就來談談從小我在女兒身上花費的錢吧! 你知道為什麼她的英文如此流利,各國通行無阻,英、日文難不倒她呢? 因為從小每一年花在上英文日文課的錢,一年超過十萬塊,她少說學了十年,光是語言方面,就花掉一百多萬。 還有你最愛她彈著鋼琴的優美模樣,但是,這也是錢堆砌起來的,十幾年來學鋼琴的費用,兩百萬是跑不掉的。 還有每一年的學費,私立高中、私立大學,幾年來也絕對不少於一百萬。 更別提每天的三餐,留學的費用,光是能夠拿到「收據」的費用,你可能付我五百萬都無法全部 cover 掉。 更何況,我不要把女兒「賣」給你,所以,你是不可能用錢買到我女兒的,因為我女兒的價值,還不僅僅於此。 在我心裡,她是無價之寶。 她的一個微笑,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禮物。 她貼心的按摩,是任何專業按摩師都無法取代的,因為每一個手勢,有她的愛,有我的感動。 她的每一顆晶瑩淚珠,都是我與她不斷衝突下,溶解彼此的美好果實,我們在爭吵、和解、瞭解、更加緊密相愛中不斷成長。 女兒與我之間的愛,是拿數億金錢也無法切斷的。 所以,親愛的女婿,即使你有萬貫家財,你也買不起我的女兒。 所以,我的女兒不「賣」給你,也不「嫁」給你。 她只是要跟你結婚,跟你一起共組一個家庭。 所以,不要跟我談聘金了,你是付不起的,我的女兒,她是無價之寶。 即使你們結婚了,即使你們住在一個獨立的小房子裡面,她仍然是我的女兒,我仍然是她的母親,我們之間的愛,也永遠不會消失。 既然我不是要賣女兒,而你,也不可能買得起。 我跟我的女兒,仍然要像以前那樣互動,那樣相愛。 你們是立下婚約,婚約是宣示兩人要彼此相守,而不是簽訂某一方的奴隸條約。 所以,我也要你承諾,用對待一個人該有的態度對待她,不是把她當成佣人或奴僕。 你會難過的事情,她也會難過。 你會感到疲憊的事情,她也會感到疲憊。 請以體貼你自己的方式,來體貼她。   我仔細想了想,我還是想要一樣聘金。 那就是你的心,願意用良善、同理心、無限的愛,來對待我女兒的心。 雖然,我的女兒現在只有三歲,不過,我相信總有一天你會看到這篇文章的。 我怕等你來提親時,我已經老邁的想不起這些話了,所以先寫在這裡。 請你準備好那份聘禮──你的心。 各位親愛的好友: 有女兒的人,相信看到這一段話時,是否也心有戚戚焉... 若我的寶貝,哪一天真的找到可以長相廝守的對象時,我想我們也會說出相同的話,希望他會當她是稀世珍寶一樣疼惜

孕期營養大計畫

2006年02月04日
公開
69

準媽媽必備:孕期營養大計畫 採訪撰文�張采妮 諮詢�新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林禹宏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 區慶建 台北醫學院附設醫院營養師 楊淑惠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區慶建表示,隨著胎兒的成長需求,因此,懷孕的每個階段都需要補充不同的營養素。 懷孕初期(1∼3個月):蛋白質+礦物質+維他命 胎兒五官、心臟及神經系統開始形成 懷孕初期的前三個月是胎兒發育的重要階段,胎兒的五官、心臟及神經系統都是從這時候開始形成。因此均衡飲食,補充蛋白質、礦物質及維他命對胎兒的健康成長發育是絕對必需的。懷孕中期隨著胎兒的加速成長,孕媽咪應多補充熱能、礦物質等。 區慶建醫師強調,雖然孕婦需要補充適量的營養素,不過懷孕初期時,最需注意鋅、鐵質、葉酸及維他命A的攝取。除了可以幫助孕媽咪預防貧血現象產生,還能幫助胎兒神經系統的發育。提供孕婦足量的鋅,避免懷孕初期因缺乏鋅所產生的孕期倦怠及早產。 懷孕中期(4∼6個月):鐵質+維他命B群+鈣質+礦物質 胎兒器官形成、心臟血液循環開始、臉部特徵明顯 懷孕期的第二期是胎兒開始發育成長的重要階段!區慶建醫師表示,這時候胎兒的器官持續發展形成,心臟血液循環開始及臉部特徵明顯,胎兒在此階段的體重也會快速增加。 這時候孕媽咪要注意攝取足夠的鐵質,可幫助孕媽咪預防發生常見的孕期貧血現象,補充足夠的維他命B群也可以幫助母體及胎兒紅血球的形成。其次,補充母體足量的鈣質也能幫助胎兒骨骼發育,並且可避免孕媽咪腿部痙攣的發生。而礦物質中的鋅、鉬、碘、錳等的補充則可以幫助胎兒的骨骼、神經系統及腺體的發育。 懷孕後期(7∼9個月):礦物質+維他命 胎兒體重迅速上升、腦部發育重要期 這一時期胎兒的體重迅速上升、胎動頻繁,並且是胎兒各部位(特別是腦部)發育的重要時期。懷孕最後兩個月的維他命及礦物質缺乏將對胎兒腦部的發育影響極大。 這一時期是孕婦最容易缺乏鐵、鈣的時期,因為胎兒為了要形成血液,需要大量的鐵,而為了除了攝取足量的鈣質供胎兒的成長所需外,還要補充足量的礦物質及維他命,如鐵質、銅、鋅及維他命B6、B12,以提供母體及胎兒產生充足的血紅素,幫助胎兒的健康發育。 孕期如何吃得健康不發胖? 林禹宏醫表示出,現代人營養的攝取較以前改善許多,也較注重產前照顧,相對的,體重增加也隨之扶搖直上。再加上許多女性為保持好身材常會節,食懷孕後如同解了禁,盡情滿足口腹之慾的結果,體重增加20公斤以上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林禹宏醫師指出,另一個造成體重過重的原因,是母體內水分蓄積太多。因此容易引起一些合併症,如妊娠毒血症(主要症狀為高血壓、水腫、尿蛋白等)、妊娠糖尿病(可能形成巨嬰症,增加難產的機率;且嬰兒出生時易因血糖突然降低,造成生命危險)。 營養師楊淑惠表示,孕期中吃太多高熱量、高油脂的食物,加上缺乏運動,是孕媽咪肥胖的主要原因。因此,營養師楊淑惠強調,吃得熱量適量、營養充足,加上足夠的運動量,才能同時給予寶寶完整的營養和避免自己產後塑身太辛苦。   (2006年一月號嬰兒與母親雜誌)

育兒迷思大公開

2006年02月03日
公開
57

 Parenting 親子錦囊   育兒迷思大公開 採訪撰文�莊惠旭 參考資料�最常搞錯的育兒常識 《傳說篇》 ※迷思1:發高燒會變笨? 發燒的時間與溫度成正比,如果高燒40℃以上達2個半小時甚至3個小時,會讓寶寶陷入昏迷狀態。如果超過42℃時,屬惡性發燒,此時腦細胞會逐漸萎縮,導致寶寶意識不清,就會對腦部發育產生影響。貝爾聯合診所醫師詹子慰表示,是否要退燒須視寶寶情況而定。發高燒可啟動人體免疫系統,如果溫度達38℃以上,免疫系統的殺菌力強,此時還不須退燒,倘若寶寶不舒服,可先設法讓他發汗,充分給予水分攝取,讓他自行退燒。 ※迷思2:不能常摸小嬰兒的頭? 寶寶前囟門須12∼18個月才會癒合,當寶寶頭部正在發育時可以摸,但是不要集中在前後囟門,尤其不能拍打,建議您可多用按摩的方式幫助寶寶頭部發育。此外,囟門有一定的張力,當寶寶有腦膜炎或水腦現象時,囟門凸度會增加,導致寶寶不舒服,因此平時摸寶寶的頭部時,要仔細觀察是否有突起異樣。醫師表示,食用維生素A有助寶寶腦部發展,但注意6個月以上的寶寶應避免食用過多維生素A,以免造成囟門往上突起的現象。 ※迷思3:父母近視的話小孩也比較容易有近視? ※迷思4:皮膚好不好跟遺傳有關? ※迷思5:愛睡的寶寶長得快? 《生長發育篇》 ※迷思1:寶寶生長發育時就會長高嗎? 一歲以前寶寶生長發育速度快,會逐漸增長成出生的0.5倍。舉例而言,寶寶0歲時3公斤,4個月時即以倍數成長為6公斤,而周歲時的體重是出生的3倍。當寶寶在6個月以內所做的許多動作,包括伸懶腰、上廁所、哭泣、打哈欠等都會幫助他生長。此外,要提醒您的是,6個月以內的寶寶應盡量避免搖晃動作,以免導致嬰兒搖晃症候群。 ※迷思2:使用學步車可以讓寶寶提早學會走路? 醫師建議不需要讓孩子藉由學步車提早學走路。一方面,太小的幼兒在使用學步車時,若家長不跟在旁留意,一不小心就可能有危險發生;另一方面,太早使用學步車會讓寶寶放棄學習的機會。由於荷爾蒙的分泌,男寶寶最早從13個月,女寶寶最早從9個月,就會開始學走,因此家長應讓寶寶順著自然生長發育,等他到適當時機自然會站。 爬行是增進孩子智慧的開始,如果讓孩子跳過爬行的過程,直接進入兩腳站立階段,對孩子的學習不見得有幫助。如果家長想讓孩子使用學步車,建議等到寶寶自己會走之後再使用。家長可以先購買前面有玩具的手推車式學步車,讓寶寶產生興趣,自己推著車子走,這樣對孩子的學習能力才有幫助。 ※迷思3:男寶寶一定要割包皮嗎? ※迷思4:嬰兒時期過胖,長大也會胖? ※迷思5:太早學站的話會變成O型腿? 《日常照顧篇》 ※迷思1:寶寶臉上皮膚乾燥時,可以給他擦大人的乳液? ※迷思2:喝母奶寶寶容易拉肚子?如果拉肚子就不要再給他喝母奶了? ※迷思3:嬰兒不能使用電毯? ※迷思4:不可以在嬰兒週遭使用蚊香或滅蚊燈? ※迷思5:寶寶的耳垢應該每天清? 《生病篇》 ※迷思1:生病時多睡覺比較好? ※迷思2:拉肚子時,應多吃牛奶等乳酸製品幫助健胃整腸? ※迷思3:發燒時要使用冰枕退燒? ※迷思4:寶寶不愛吃藥粉,可以將藥粉摻進牛奶裡餵他? ※迷思5:有感冒傾向不要外出比較好? 《教養篇》 ※迷思1:教養小孩是媽媽的責任? ※迷思2:孩子讓阿公阿媽帶比較不會親近父母? ※迷思3:父母是否該將自己的遺憾或期望寄託在孩子身上? ※迷思4:阿公阿媽帶小孩比較容易寵小孩? ※迷思5:剛出生的寶寶什麼都不懂,給睡給吃就好? (2006年一月號媽咪寶貝雜誌)

孩子不肯離開玩具店怎麼辦?

2006年02月02日
公開
64

You & Baby 親子互動   孩子不肯離開玩具店怎麼辦? 採訪�洪憶文 諮詢�天主教光仁文教基金會助理執行長 林怡君 現代經濟環境比以往寬裕,父母也樂於滿足孩子的各項要求,不過在寵愛他的同時,別忘了該有的教育一樣不可少!帶著孩子一起買玩具,是許多家庭的共同生活經驗,同樣也是啟蒙的好時機。在與小朋友的互動中,建立他正確的觀念,那正是父母最重要的責任! 天主教光仁文教基金會助理執行長林怡君表示,如果你不打算每一次都滿足他的要求,當然你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在他還不懂事的時候,吵鬧是難免的,只要處理得宜,他自然能瞭解父母的心意。不過依照孩子的年齡、個性的不同,現場所發生的狀況也不一樣,家長應針對孩子的特性,採取適合的處理方式。 ★3歲以前: 年紀較小的孩子,看到什麼都想摸一摸,有時隨便拿起一樣玩具,就抱著不肯放。這個時候的孩子,認知能力尚且不足,父母若是跟他講東西太貴這等大道理,他很難理解其中的意義,自然會不斷地以哭鬧來宣洩內心的不滿! 值得慶幸的是,這個階段的小朋友,注意力不容易長期集中,只要用其他東西,或是提起其他的事,像是要帶他去哪裡玩,那裡有什麼好玩的東西等等,就能轉移他的注意力,而父母亦可藉機將他帶離玩具店。在離開當下的情境後,孩子很快就會轉而注意別的東西,不再吵鬧了。但家長若只是擺出不耐煩的樣子,期盼他會自己放棄的話,那可能會失望了! ★3歲以後: 3∼4歲以後的孩子,就像個小大人一樣,已較難用其他物品轉移他的注意力,脾氣拗起來的時候,實在令旁人頭痛不已!因此,隨著他認知能力的增強,必須給予他適度的規範,在生活中,建立一定的「遊戲規則」。 家中若有該階段的小朋友,家長應清楚地瞭解到,無論是鼓勵或拒絕,都應該告訴孩子原因,讓他知道你這麼做的理由,有助於建立簡易的是非觀念,及正確的表達方式。從這個行為告訴孩子,當他有問題的時候,適度地表達出來,才能獲得解決的辦法。一般家長很容易在孩子久勸不聽之後,大動肝火,在人前嚴厲地喝叱他,令他備覺委屈。事實上,同樣是拒絕,也可以有更好的方式喔! 爸爸媽媽不要將買玩具給孩子看成只有「答應」、「不答應」的單選題,而是提供孩子「為什麼不買」與「該怎麼樣才能得到玩具」多元的思考方式。以前者為例,可說:玩具太重了,我們現在沒辦法帶走或者是這個玩具太簡單�複雜,不適合你。接著再與孩子討論如表現良好、生日、一個月買一次等得到玩具的辦法,或我們之前已經買過了,避免孩子將焦點放在被拒絕這件事上,引導他思考。如此一來,既可不必面對周遭質疑的眼光,也不會因勸說無效之後,火氣越來越大,雙方都不愉快。 從買玩具看兒童教育 林怡君認為,現代父母常將焦點過份放在「買玩具」上,殊不知要讓孩子擁有快樂的童年,關鍵應該在彼此的互動過程。家長不妨想一想,在買玩具給孩子的同時,我們是不是遺漏了什麼呢?   (2006年一月號BabyLife育兒生活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