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子筠&祐祐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葉酸的魔力:孕期不可或缺的葉酸

2005年08月11日
公開
70

 葉酸的魔力:孕期不可或缺的葉酸 文╱新店慈濟醫院產科主任 李裕祥 葉酸(folate)之所以叫作葉酸,是因為它最早是從菠菜葉中分離出來的。葉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常被稱為造血維生素或維生素B9,而其基本功能是扮演碳的供應源。葉酸在體內以輔*的形態存在,會與維生素B12併肩合作,參與體內細胞在分裂時核酸的合成,也與維生素B6共同參與氨基酸新陳代謝的工作。 成人每天的葉酸需要量為200微克。想要懷孕的女性在懷孕前建議每天攝取400微克,懷孕期間每天則應攝取800微克,而哺乳婦女仍應維持每天300∼400微克的攝取量。 缺乏葉酸的不良影響 「葉酸缺乏症」是一種很常見的營養缺乏症。具有腸胃疾患、癌症患者、貧血患者的葉酸需求量,比一般人要高。有一些長期使用減肥飲食者,更容易導致葉酸缺乏。 *對一般人的影響 人體若缺乏葉酸,易造成生長遲緩、巨母紅血球貧血、神經管缺陷及嗜中性白血球斷裂,此外也會因為氨基酸代謝異常而產生高胱氨酸血症。 *對孕婦的影響 如果孕婦在懷孕期間缺乏葉酸或葉酸攝取量不足,母體會有貧血、倦怠、臉色蒼白、暈眩、情緒低落、皮膚灰褐色素沉澱、呼吸急促等症狀,同時也會導致胎盤自動剝落、自發性流產、早產、生產困難。 *對胎兒的影響 孕婦若缺乏葉酸,則胎兒會出現容易夭折、體重過輕、生長遲滯、神經管缺陷、子癲癇症或是巨母紅血球貧血等情形。神經管缺陷(neural tube defects)是一種非常嚴重的胎兒發育異常,神經管是胎兒中樞神經系統的前身,在懷孕期間會分化為腦和脊髓。懷孕初期若因某種原因使得神經管無法正常閉合,會造成腦部和脊髓發育的缺陷,如脊椎裂、無腦、腦組織突出等疾病。受到影響的胎兒會產生腦損害、殘障、甚至死亡。 在一篇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婦女在準備懷孕或是懷孕初期,若能每天服用400∼800 微克的葉酸,則可有效的防止胎兒神經管缺陷的發生。 多攝取富含葉酸的食物 許多食物都含有葉酸,許多維生素與礦物質補品中也都添加了葉酸質。而葉酸廣泛存在於植物中,例如綠色蔬菜含有豐富的葉酸,此外,動物的內臟、啤酒酵母、豆類食品(如:扁豆、豆莢)、柑橘類水果(如:柳橙、橘子、檸檬、葡萄柚)等食物的含量也很豐富。 此外,富含葉酸的食品還包括:鮭魚、鮪魚、牛肝、麥芽、菠菜、雞肉、牡蠣、全麥、大麥、米糠、小麥胚芽、小麥粉、糙米、香菜、豬肉、蘆筍、牛肉、牛奶、乳酪、羊肉、胡蘿蔔、香菇、蛋、青豆、花椰菜、甜菜、番茄。 烹調Tips: 蔬菜中的葉酸會隨著儲存及烹調時間的延長而漸漸流失,因此攝取蔬菜應趁新鮮,減少烹調的時間;並估計好菜量,以免隔餐吃剩菜。 藥物及酒精易影響葉酸吸收: 人體在葉酸的吸收,很容易受到藥物的干擾及影響,像是酒精、制酸劑胃藥、阿斯匹靈、雌性素、口服避孕藥、降膽固醇藥、抗癲癇藥、磺胺類藥物。其中,酒精則是葉酸的最大殺手,它會減低葉酸的吸收,並增加葉酸的損耗,許多葉酸營養不良的人,都有酗酒的惡習。 結語 在期待新生命的誕生前,為人父母總是希望寶寶不要輸在起跑點,為了給予胎兒有個適當的成長環境,衷心的建議除了均衡的飲食外,切勿過度的攝取維生素,另外,請保持一顆喜樂的心。期盼各位準媽媽有個愉快的孕程及產程! (詳文請見2005年八月號嬰兒與母親雜誌)

寶寶爬行比賽獲勝秘笈

2005年07月24日
公開
26

嬰兒母親 / 育兒錦囊 爬行比賽哪裡有? 1. 百貨公司 2. 婦幼用品展覽 3. 相關親子的園遊會 4. 直接在媽咪寶貝、嬰兒與母親、育兒生活雜誌裡活動頁或上該雜誌網站搜尋。 ※實彈演練步驟: 1. 在家裡整理出一條約5米的跑道,訓練寶寶直線爬行。 2. 可以運用平常喜歡的玩具(道具:手機、相機、小熊...)吸引他往前爬行。 3. 利用手上的電子錶計時,循序漸進,能進入10秒內就成功了。 4. 媽咪是心肝寶貝的天然玩具,寶寶看到你,自然會往前爬,記得給他們抱抱、鼓勵。 5. 注意!寶寶不是奧運選手,一切以安全及好玩為考量。 ※臨場表現 通常爸比媽咪求好心切,常常忘記了很多重要的叮嚀,例如: 1. 在家先調好時差:很多超級貝比選手,在家一條龍,出場一條蟲。為什麼呀?因為剛好輪到他時,睏去了!......天啊!要避免「蟲蟲危機」最好的方法,就是先讓他們在家習慣時差。 2. 喝牛奶換尿布,請比照第一點 雖然用奶瓶吸引也是個好方法,但總是覺得有點那個...嗯.....就是看到ㄋㄟㄋㄟ,就以為要睡覺覺了。 3. 到達現場別馬上浪費體力 有些阿公阿嬤望孫成龍,一到現場看到塑膠地墊,馬上丟進去試爬,殊不知這僅僅五分鐘的熱度,卻將寶貝儲備的體力浪費殆盡。等到真正上場,才聽到阿嬤說:「寶貝阿孫,你安奈ㄟ不爬?」 4. 親愛的爸爸媽咪,真的別用丟、用拉的 要一決勝負看這裡,剛開始2、3秒不動是正常(現場的鼓譟聲音頗大),運用在家練習的道具吸引,待寶寶一啟動自己馬力後,立即退後(留出前進的空間),一直到達終點。 5. 永遠記得這個鐵律 寶寶不自己發動爬行,爸媽叫得再淒厲都沒用。吸引誘導,讓寶寶保持注意你往前爬是勝利的關鍵。 記得帶相機 其實參加寶寶爬行比賽,爸比媽咪要有一個心理準備,就是雖然在一片「衝啊!衝啊!」聲中,仍有2/3的寶寶會摃龜。 不過,爸比媽咪們別緊張,可別放太多壓力,畢竟志在參加不在得獎,好好的享受這一回親子活動才是最重要的喔!一定要提醒親愛的爸比媽咪們,好好的紀錄這個過程,畢竟寶寶的嬰兒期可能就只有這一次的競賽,無論他們表現如何,都是最珍貴的回憶。

父母的8個堅持

2005年07月18日
公開
39

專家認為,無論你的管教有多「寬鬆」,又或採用哪種教子方法,某些原則媽媽必須對孩子有所堅持,絕不能退讓。以下網羅了八種日常生活常見的情景,大家平日又做到多少? 堅持1﹕入屋要叫人,食飯要叫人。  所謂「入屋叫人,入廟拜神」,以前隨父母探訪親友,入屋時例必要和長輩逐個打招呼,以表尊敬,不過現在很多人都不拘泥這習俗....家長雖不至要求子女按長幼次序逐個「叫人」,但入門一聲招呼或吃飯前一聲:「吃飯喇!」還是必須.....看到誰先便叫誰,一大班親友時,一句:『Hello,大家好!』已足夠。 堅持2﹕讓座給公公婆婆。  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例如地鐵或巴士時,遇到長者或有需要人士,父母要教導子女主動讓座給他們。「本來這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可能受到大氣氛影響,以前會這樣做的人反而變了少數,做起來總覺得尷尷尬尬,大人自己也會內心掙扎一輪,更加不會教導自己小朋友。」 堅持3﹕勿讓孩子做「大帝」。  現在很多家庭都有聘請家庭傭工,照顧小朋友的責任亦落在他們身上,不過父母要留心,勿讓子女隨意差使傭人。「有時拿一件東西、掉一件垃圾,小朋友也要姐姐幫他們,家長應要求子女懂得自我照顧,而非養成:『屋企奉旨有個人畀我使。』的心態,形成依賴性格。此外,亦要讓子女明白,家中傭人是到來「幫」屋企,因此吩咐傭人做事,要記緊說一聲:『謝謝!』」 堅持4﹕孩子牙擦擦,要罵!  剛剛懂得說話的孩子,每當表現得「牙尖嘴利」,甚至乎會罵大人時,很多父母都會用「精靈得意」、「口齒伶俐」來形容,一副甚為欣賞的樣子。譚博士:「但從小朋友成長角度來看,這可能是沒禮貌的表現,父母切記勿得意忘形,要立刻制止他們。」相反,假如小朋友看到大人很開心、拍手掌的話,變相鼓勵了他們,日後要糾正這行為就很難了。 堅持5﹕自己的事自己做  很多父母都明白「自己的事自己做」的道理,但每次吩咐子女要自己執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