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Blue-field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生命必須往前看才活得下去

2009年02月26日
公開
5

生命必須往前看才活得下去 文\洪蘭 開學了,學生陸續回到學校,我問學生年過得怎麼樣?一個女生告訴我:過年沒有回家,自己一個人留在宿舍裡。問她留在宿舍裡做什麼?她有點不好意思的說:「想自殺的方式。」我聽了真是嚇一跳,問她有無什麼困難?她說:「也沒有,只是每天過同樣的日子過煩了,如果往後的五十年都得這樣過日子,不如現在就結束掉,多活無益。」後來跟精神科的幾位老師談起來,才發現現在年輕人自殺不必有原因,不爽就退場。聽得我心驚肉跳。 達文西說:「快樂與痛苦是連體嬰,背連背,誰也少不了誰。快樂的基礎是痛苦的勞動;痛苦的基礎是虛榮的快樂。」這句話真是對極了,沒有流過汗就不會體會到豐收的甘美。最主要是,在辛苦流汗付出的同時,也帶來了生命的意義。我小時候,所有同學的父母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有同學放學都要回家幫忙,不能流連學校,因為家裡需要你的那一雙手。那種被需要的感覺,常讓自己恨不得快快長大,分擔父母肩上的擔子。每過一日,自己又長高一點,離幫助父母的日子又近一點,心中是期待,不是絕望;父母也是一樣,日子過去,孩子長大,成家立業,卸下擔子完成祖先傳宗接代的使命。或許現在生活太優渥,反而使孩子失去奮鬥的目的。 中國人還有一個特性就是比較悲觀,常喜歡不斷的檢討,想自己的缺點。其實,古人老早就說過「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已經發生的事就不要再浪費力氣去說它,要將注意力放到未來。如果牛奶已經打翻了,花很多力氣去找出是誰害你的,或是每天去哭已打翻的牛奶都是白浪費力氣的事。在神經迴路上,我們看到每天活化的迴路會越來越大條,而它周遭的其他小路會因為太久不用,「被修剪掉了」。牛角尖越鑽越深,最後就不可自拔了。所以丹麥哲學家齊克果(Soren Kierkegaard)有句非常好的話:「生命只有走過才能了解,但是必須往前看才活得下去。」 思想也是一種習慣,習慣了往前看,自然就沒有時間去煩惱那些已經成歷史的事。從研究上,我們知道情緒維持幾秒,心情維持一天,性情終身打造。我們可以從情緒著手,改變心情,穩定成性情。米爾頓(John Milton)在《失樂園》(Lost Paradise)中寫到:「心情可以使人在天堂過得像地獄,或是在地獄中過得像天堂。」孔子說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苦,回也不改其樂」,指的正是這個。 從自己的心打造起,快樂就在身邊。老子《道德經》說「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新的一年,不妨就從這句話做起,替自己找到生存的目的。 "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 向著標竿直跑" (腓3:12-14)。 舊的一年即將過去了,一切的遺憾還諸天地吧! 2009,我來啦!

買書

2009年02月25日
公開
13

其實已習慣在金石堂購書(在樓下"全家"超商直接取書實在好方便),但是找了半天只剩誠品有:十封信︰寫給膽敢教書的人...想看好書,郵費就不能省啦!^_^||| .................... 誠品網路書店完成購物流程 您所訂購的品項 1 十封信︰寫給膽敢教書的人 2 我願意為妳朗讀 十封信︰寫給膽敢教書的人 《十封信 寫給膽敢教書的人》再次確立了保羅•弗雷勒(Paulo Freire)作為20世紀後五十年中最重要的教育家的歷史地位。這部富有涮見的作品是對資本主義教育的“儲蓄模式”(banking m。del)的重要回應,這種教育模式出現了很多紕漏,當下仍在制造更大的紕漏。讀過書中信件的人就會明白,為何許多北美的自由主義和新自由主義教育工作者會轉而求助于弗雷勒的教學法。毫無疑問,弗雷勒的教學法並非僅適用于第三世界。一米,北關正飛速地“第二世界化”,其舊城區越來越像第三世界的貧民窟,貧困、暴力、文盲、過度開發、無家可歸、人類慘劇(humanmisery)現象非常嚴重。舊城區的廢弁和其基礎設施(包括學校)潛在的衰退,使得第一世界與第三世界的人為界限已很難維持。第三世界的痛苦在第一世界的舊城區不難找尋,正如在寡頭統治的薩爾瓦多、危地馬拉和其他第三世界國家中亦能發現第一世界的富裕景象一般。北美舊城區的第三世界化也產生了大規模的教育失靈,未成年學生(nlinority student)輟學率由波士頓公立學校系統的50%到大城市(如紐約市)城區學校系統的超過70%不等。 保守的教育工作者因教育失靈而退縮,不冉嘗試維持現狀並阻止美國進一一步“變黑”(browning)。他們試圖再次利用教育討論,從競爭和學校私有化的角度組織教育論文。這場擬議中的學校私有化運動的潛台詞是︰把資源由瀕臨破產的窮學校轉移到私立學校或富有學校手中。“私立學校之選”(private sch001choice)的“私”,僅在以公共資金創造私有利潤的意義上為真。在北美學校的爭論中,以下事實很少被談及︰公立學校是任何民主社會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事實上,保守的教育工作者沒有意識到,逃避公共責任的民主社會,其民主是處在危機中的。將營利性的(for profit)私有化等同于民主的社會,是本末倒置的。相信 錯誤地相信,只需要考慮儲蓄與貸款失敗、華爾街丑聞之類的事情 質量、生產率、誠信和效率只能通過營利性的私有化獲得的民主社會,將會迎來智力與道德目標的雙重破產。如果我們接受“私有”更優的觀點,那麼我們將再度面對杰克•貝蒂(Jack Beaty)的質問︰“我們該設立私營的五角大樓來改進國防體系嗎?”私有至上的邏輯能根除軍隊中持續不斷的性騷擾蔓延、荒唐(像如廁一次收費600多美元)而又浪費(耗資數十億美元的飛機未見起飛)的高額支出等問題嗎?大多數美國人會覺得私營的五角大樓荒謬絕倫,強大的國防是一國重中之重。但我們認為,我們應將公共教育置于優先地位,而非進一步地瓦解它。我們同樣認為,對美國民主的保障更多地取決于富有學識而明智的公民(smart citizen)創造.而不是智能導彈(smart bombs)的產物。 面對美國學校改革的市場觀念,許多自由主義和新自由主義的教育工作者重新發現了弗雷勒的理念可用于替代將民主的自由市場意識等同于保守的教育本土化(domestication of education)。然而這些偽批判性教育工作者(pseudocritical educators)卻有問題,即他們在自由教學法的名義下,把弗雷勒的主要理念簡化成了一種方法。按斯坦利•阿羅諾維茨(Stanley Aronowitz)的說法,北美的方法拜物教使弗雷勒的哲學理念“緊隨波及所有人文和社會科學的趨勢,被同化成了北美盛行的教育強迫癥(obsession)︰證明知識的方法學校中的授課——即將知識傳遞給毫無準備的學生——方法”。

《我很蠢,但我教書》

2009年02月25日
公開
7

看到書名真是心虛啊!《我很蠢,但我教書》 蠢人教書---就是我啦!...@@ 找不到此書(香港出版,且"商務網上書店"缺貨),結果找到另一本好書: 十封信︰寫給膽敢教書的人^_^ .................. 轉貼: 《我很蠢,但我教書》蔡寶瓊 一本兩、三個小時一定可以看完的小書,很是感動。或許是跟自己的背景有關吧,自懂事以來,與學校和教育都難分難離。 寶姨用平白的筆觸,把她年青時在嘉諾撒女子夜中任教的點滴跟讀者分享,訴説當年夜中修女校長Mother B和老師Loretta對學生的熱忱和關愛。雖然夜校的資源都比日校少,學生(白天要到工廠上班的年輕女工)在學習上所面對的困難都比日校的多,但師生感情的濃厚絶不遜於任何一所日校。寶姨透過夜校對師生之間的關愛互動,去反思今日被商業運作異化的教育工作,讓師生、校方與老師、校方與學生處於一種不信任的狀態,並指出教育應持的最根本原則─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循循善誘、用愛心都對待每和體諒一個學生。進而再透過大學對教學語言的規管,對中文的歧視,去反思走入歧途的大學教育。最後,並跟讀者分享多年來最大的教育心得─教學相長。老師在課堂內不是去表演自己的學識,而是與學生分享、交流和互動,課堂是活的、學生都是活的。 ............................. 寶姨(蔡寶瓊)是十分十分可愛的學者,時而直率傻氣,時而抵死辛辣,我無福做她的學生,也沒正式聽過她的課,但,記得,第一次聽她發言是在某NGO的大型會議上,在台下,我如小影迷一樣,深被她的情真意切,識廣通達的學者風範擊倒。她不會以大道理壓場,卻有種一般學者少有的感染力,說話明晰,從生活出發,分享在地及驗證後的真知。她說的是人話,不廢也不鬼。 我從沒想過會教書,老師兩個字從不屬「我的志願」範圍內。現在卻相當享受教書的過程,但仍滿心困惑、質疑、焦慮,洩氣的時間更多。因此看見寶姨這本名位《我很蠢,但我教書》的小書時,馬上打開。 寶姨當然不蠢,所謂蠢,只是對應主流辦學的價值而言,大抵是指不識時務,不跟商業運作,不識撈,還會在乎教學素質,在乎學生的學習後果。天呀,為何資本主義市場總叫人本末倒置,人本價值如何在供求市場上量度﹖因學習而得到的快樂在以培訓失敗者為旨的公開考試中早成泡沫﹖(難忘有學生下課後,誠懇地走到我跟前,認真地問:cally,妳為何要逼我們思考,我無言,心在哭)好奇心被什麼市場價值取替﹖學習跟生活分家成仇,醒目的就是用最少的時間學習,最多的時間兼職,唉,不多言了,大家都有數,卻無力改變,因此堅持人本教學的老師成為蠢人,寶姨是蠢人,我也希望可以堅持當蠢人。 寶姨高中時,已經開始在嘉諾撒夜中學當教師,一教便是八年,這在她編的《晚晚六點半—七十年代上夜校的女工》(進一步,1998) 有更詳細的記述。此書也提及那段很能反映七十年代,香港女工獨特的生活狀態、家庭壓力,性別處境的種種,但本書重點在教學的過程,很堪我細想的是: 如何反客為主,彈性運用僵化的教學準則﹖ 嘉諾撒夜中學一直堅持以英語為教學媒體,也教英國文學,試想向辛勞一天,半條人命,仍堅持上課的失學女工,以英語授課﹖講英國文學浪漫主義﹖當中的荒謬性,跟生活疏離,不言自明,但寶姨都用了土法和計仔去反客為主,鬆綁規範。如作文時,不是要求學生寫什麼大塊文章,卻是「街市見聞」,而且集體創作,不能用全句英文寫,可選先用中文說,再由寶姨翻成英文,寫在黑板上,一起學習。 如她說:「規矩如果是要用來管制人、要把人分等級的話,那是沒有任何教育意義的。相反,如果是鼓勵性的,同時又有足夠彈性,容讓參與者運用不同方法達到一些學習目標的話,那麼規定反而是會有激勵作用。最大的關鍵是誰能採取主動——是制定規矩的人,還是所有參與者。」(p35) 教學語言、評分準則、教學效率都是學校定位的命根兒,還有主流價值強勢左右學生的學習意向,如什麼是「值得」學習,我很難想像我的學生會修英國文學,前線老師在n 樣規矩下,如何善用空間,化小為大,化乏味為有趣,化imposing 為nurturing﹖ 這是我要用功的課。 放下自我,不只秀一場 初教書時,每次都很累,似做足3 小時的solo performance,而且很情緒化,自覺說得好時,會樂上一整天;自覺胡說八道,會失落好幾天,甚至不想才踏入教室。其實,如寶姨說,都是「自我的包袱」,「教書不是為了表現自己、證明自己的能力」,「沒有要『表現』的壓力,就可以開放心懷去享受心智情意交流之樂。」(後記, p71) 「心智情意交流之樂」八個大字,對我來說,真是說時容易,做時有心無力,誘發學習動機,產生智性交流已很用力,還要有情感匯通,唉,不過,這正是人感染人的美麗在所,寶姨是身體力行的,她的學生經常大受她感動的,希望香港有更多蠢教師。

電影《為愛朗讀》Der Vorleser 的道德、法與正義

2009年02月25日
公開
30

轉貼: 在國內有關"為愛朗讀"原著《Der Vorleser》(中文譯名:我願意為妳朗讀)的研究與評論中,郭豫珍法官2005年12月8日在司法週刊第1265期發表的"《Der Vorleser》的道德、法與正義"一文,可謂經典之作,特轉錄供分享。 .............................. 《為愛朗讀》Der Vorleser 的道德、法與正義 郭豫珍(台灣板橋地方法院法官兼庭長) 壹、Bernhard Schlink 與Der Vorleser 貳、法律文學與道德 叁、法律小說中的「法」 肆、戰後轉型期的司法正義問題 ………………………………………………………………… 壹、Bernhard Schlink 與Der Vorleser Bernhard Schlink(徐林克)於1944年出生在德國,是柏林大學的法學教授,也擔任法官,著有數本法律小說,曾屢獲義大利、德國及法國的文學獎 。在徐林克的成長、教育時期,經歷了舉國上下同聲譴責納粹暴行、對戰犯及集中營慘狀展開悔罪式調查,以及六O年代延燒歐美地區的學生運動狂潮。徐林克的小說以批判諷刺見稱,並以難以捉摸的眼光瞥看德國司法機構與國家之間的矛盾。他的著作常反映出他對歷史納粹、兩德統一之下的人心問題。 其中《我願意為妳朗讀》這一本小說,更可以清楚看到作者對歷史反省的在乎,以及深深宿命的罪惡感。本書一出版即轟動全歐洲,在美國書市創下佳績,成為第一本雄踞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冠軍的德文小說,也是全美最具影響力的歐普拉秀(Oprah Winfrey Show)推薦選書有史以來第一本入選的外國小說,目前已被譯成三十四種以上語文版本。於德國及美國,分別榮獲「文學世界」獎及波士頓書評雜誌「菲斯克小說獎」。 書中的故事發生在1944、1945年前後的德國,描述因為肝病休學在家的十五歲少年麥克,因為一場「錯誤」的邂詬,認識了三十六歲的成熟女子韓娜,然後展開了一段性愛交織的秘密戀情。她誘惑他、利用他,也引領他進入情愛的世界。 韓娜從來不談自己,從何處來?家裡有什麼人?對於過去的一切,她諱莫如深。除了知道韓娜在當公車小姐之外,韓娜就像一團迷霧般,在麥克心中盤繞。兩人在一起除了肉體的歡愉外,最重要的就是麥克唸書給韓娜聽。正如麥克長大以後所敘述的:「韓娜只以冷眼和噘起的嘴愛我,靜靜傾聽我朗讀……。」 漸漸地,麥克開始以學校生活為重,韓娜成為他在同儕中亟欲隱藏的另一部分生活;他還是繼續課後的約會,繼續唸書給她聽,但是很多事變得不一樣了。突然有一天,不知何故,韓娜不告而別,從此在他的年輕世界裡消失了。 麥克一直以為是因為自己的背叛,才令韓娜離開。直到七年之後,他成為法律系研究生,才在法庭上和韓娜重逢,她成了一名被告,被控告涉及納粹時期的冷血屠殺事件;他只能冷眼看著韓娜徒勞地為自己辯護,獨自抵擋命運的折磨和同儕惡意的卸責。而韓娜過去偽裝的面具,也一層一層被剝落,隱藏在面具底下的,竟是一個不可告人的秘密。而這個不欲人知的秘密,正是韓娜徘徊在有罪或無罪、輕刑或重刑之間的關鍵。 幾經內心掙扎,麥克選擇尊重韓娜的自我抉擇;他沒幫上她的忙,韓娜最後還是以戰犯的身分被判終身監禁。 麥克的生命表面上以一般人的方式繼續下去:畢業、找工作、結婚、生女、離婚,但內在卻漸漸掏空。隨著時間的推移,步入中年的麥克才真正曉悟,儘管他蓄意逃避,卻永遠擺脫不了那段跟韓娜的過去;正如必須為戰禍負責的德國,儘管全國上下同聲譴責納粹的不義,也推卸不了那段殘暴屠殺的歷史責任……。 在她坐牢的第八年,他開始唸書,用錄音帶錄下來寄給獄中的韓娜,寄到第十八年,韓娜獲得假釋為止。 故事開始進入最精采的部分──麥克不得不同韓娜見面,安排她出獄後的事,但在出獄的前一天,韓娜卻自殺身亡,留下一團謎團……。 就像某個德國報紙的書評所說,這是一個可怕的愛情故事。徐林克其實將戰後第二代的德國年輕人的迷惘,架構在這樣的故事裡:面對屠殺猶太人的父執輩,身為德國戰後年輕人該用何種眼光,看待這些可能是親手或者默許大屠殺進行的長輩?理解與譴責得用何種形式共存? 這一本書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描寫麥克與韓娜的愛情故事,第二部分敘述納粹餘孽的戰後審判,第三部分則藉由一個女受刑人的思維轉折,暗示著整體社會的反省。 貳、法律文學與道德 閱讀第一部分佔了將近一半篇幅的愛情故事後,讀者會以為這不過是市井之間常見的浪漫言情小說;如果又具有強烈的道德意識,看到成篇累頁一再重複類如「裸浴、纏綿、擁吻、同床共枕」或「做愛、入睡、醒轉、再次做愛、再睡著、醒來,如此週而復始,夜復一夜」的男歡女愛的情節,這本書也可能被界定為「色情文學」。而從世俗的法律論之,一個三十六歲的女子用自己的胴體誘惑十五歲的少年與其發生性關係,並進而使少年脫離父母的監督關係,在外同居,無疑是一項犯罪行為。 在這裡就涉及到法律文學的道德問題的討論。 我國唐宋時期有所謂的「文以載道」之說,賦予文章提升道德品質的任務。然而現代西方文學家多數並不支持這樣的態度,誠如所謂:「書沒有道德或不道德,只有寫得好不好,如此而已。」 文學作品所具有的美學觀,是一種強調開放、超然、享樂主義、好奇、寬容、自我陶養、私領域維護的道德觀;簡單的說,就是自由派個人主義的價值觀。為藝術而藝術,一部文學作品的道德內涵及道德效應與文學價值無關 。只要瞭解一部藝術作品複雜的心理和道德動機,就會覺得把小說當作道德的提神藥或催吐劑,是很令人反感的。 因此,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很重要的工夫,是必須誘使讀者暫時放下道德的判斷。Der Vorleser無疑做到了這一點,隨著劇情的發展、鋪陳、導引,順利地拆除了韓娜與麥克之間年齡差距的閱讀高牆,對於韓娜誘拐未成年少年的行徑,也少了譴責,多了諒解與不忍。尤其,最後在監獄相遇時的對談,更如一對久別重逢的戀人,在黃昏夕陽下的晚歌伴吟。 這就是同理心的激發,讓讀者對自己沒有經歷的經驗產生情感的回應,慢慢走進作者的心靈,從他的觀點來看世界;我們與作者產生情感交流,與作者共喜同悲,我們覺得彷彿有些像演員,與作者在他們所描述的場景中一塊兒演出。這樣的同理心的作用是無關道德的,即使藝術家所選用的題材在道德和哲學上比較低等,藝術家在道德上必然不受譴責,在哲學上免於非難。 文學描述的大多是混亂的事件,連喜劇也不例外。但如果因此就試圖用倫理的角度來解讀文學作品,容易流於簡化,而且離題。本來,文學對暴力和侵犯行為的喜好,就不是偶然;文學充斥著踰越道德規範的幻想,而這也正是文學的重要魅力之一。以法律和文學的共同源頭¾聖經舊約來說,舊約裡充斥著諸如該隱殺了弟弟卻沒事、羅德的女兒強暴老父而救了世界、亞伯拉罕殺人未遂卻受表揚、她瑪淪為娼妓竟成為猶太人的救世主……這樣的情節 ,猶太教信徒大概不會從道德的角度批判創世紀時期的沒有天理;熟悉法律發展史的法學者也不會。 就算作品當中的道德觀令人憤怒,而作者似乎也抱持著相同的觀點,讀者也不應該為此忿忿不平。就算所表達的道德觀令人不齒,也不會對作品本身造成缺陷或瑕疵;相反地,一部平庸的文學作品,就算表達了我們認可的道德觀,也不能彌補它在美學上的缺陷。文學的評價,應該依循美學的標準,而非倫理的尺度。文學作品的內容,其實祇是作家的素材而已¾讓他塑造成一種和道德無關的形式;如同雕塑家的黏土,作為一種素材,黏土的價值與雕塑作品的藝術價值無關 。 文學的角色和情境能吸引讀者的興趣,大多是因為他們捕捉到我們本身和所處情境的特色。文學和其他藝術帶來一種獨特的樂趣或滿足,即是對日常生活的回聲效果,這是道德主義者所匪夷所思的。文學作品描述人類的生活,自然和我們的生活類似,只是文學更加深刻,意義也更加深遠;不管是輕鬆的佳作或陰鬱的傑作,不管作品是讚美或看穿浪漫的價值觀。總之,在閱讀的當時,我們的生活變得更深刻,我們看到一種比日常生活更「真實」¾具體、有意義、連貫、清醒的生活,感受到人類無限的可能性和無比的興奮。 從Der Vorleser的故事裡,讀者看到的不僅是一個愛情故事,嚴格來說,是不同於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的學生畸戀 ,從第一部分也嗅不出是一種動亂的大時代的悲壯愛情;但是從法庭相遇開始,從審判過程的對話及旁觀者的思維轉折,作者顯然已成功地擄獲讀者的同理心。 徐林克沒有使用華麗的詞藻和魔幻誇張的情節,反而以其清新感性的文字,一步一步抽絲剝繭,淡淡地述說一場刻骨銘心而不被祝福的愛戀之情和一段不可饒恕的殘酷歷史。讀者透過徐林克溫柔的文學手法,我們也彷如書中的麥克一般,越是進入事件的核心,越是無法抽離,一股令人窒息的感動從無聲的文字中流入心底,讀者一步一步被逼向作者預設的牆腳,而不能不與作者因著一位堅持生命尊嚴的文盲的罪、罰與死亡,共同重新審視過往納粹的那場大屠殺及責任追究的盲點。 正如同韓娜如何利用廚房更衣、洗澡、擦乾身體,引誘麥克一步一步走向她預設的成人陷阱,終致一生無法消去對韓娜的感覺。就如麥克所自陳的:「我總是不斷的夢見……韓娜在廚房脫下襪子,站在浴缸邊,手上拿著毛巾,在鏡子前跳舞,在游泳池畔凝望著我,她聽我唸書、跟我聊天、笑我、愛我……。」「在半睡半醒狀態下紊亂的思緒,總是繞著我的婚姻、女兒和我的一生等痛苦的回憶與夢境打轉,而韓娜總是會佔據我的記憶。」 叁、法律小說中的「法」 文學與法學不同,其特點就是具有戲劇性,並以衝突的方式進行。法律作為一種處理衝突的制度,其實就提供文學作家豐富的內涵與隱喻;司法審判¾特別是英美法系的審判,更提供了現成的戲劇技巧。因此,包羅萬象、高潮起伏的司法個案,一直是吸引文學作家的重要題材。 然而,文學充斥著浪漫與價值的主觀性,與法律的客觀價值觀相對立;許多文學作品對圍繞著「法律本質」的主題展現了高度興趣,但縱使作者本身曾為律師或具有法學素養,對「法律程序」則相對地較不在意。精確地說,文學是對法律背後的「正義」的論辯有興趣,而非青睞於其門前的「法務」的鋼條。 既然是文學而非法律評論,即可能基於文章情節安排的需要而放棄法律的正確性。法律的嚴密被演繹成神秘,程序的邏輯被翻轉成荒謬。因此,除了極少數的作品,如John Grisham所著的The Runaway Jury 外,即使文學作品描述的是審判或其他法律制度的運作,讀者也無法從中深入瞭解法律體制的具體操作。換言之,法律被改寫到文學作品中,並不必然要保有法律的特色 。 本書對於法律制度的運作,集中在第二部分;而這個部分也引發了許多法律問題的探討;諸如羈押的理由是否充分?韓娜是否為殺人罪的共同正犯?或殺人罪的不純正不作為犯?……法官對證據的審理是否合法……等等?然而,如前所述,法律文學的作者關切的不是法律制度本身或法律的過程,而是「法的本質」,特別是正義、命運和法律之間的三角兼辯證關係。 因此,如果試圖從實證法的規定去檢驗小說的情節,確實會有很多格格不入的地方:為什麼檢察官提議鑑定筆跡,法官卻只因韓娜「承認報告是我做的」就無所作為?為什麼麥克見到了法官卻又忍心不向法官說明事實,為何要陷法官於誤判的不義?又為何被公認出類拔萃的典獄長事後發現韓娜根本是個文盲¾不會閱讀不會寫字,當然更不可能寫下那分定罪關鍵的「報告」,卻沒有循管道反應? 尤其,作者身為法官當然深知:沒有任何一個法律制度,能夠完全不會出現誤判(不管是別有用心或出於無意);但是法律制度可以透過把關的機制(審級救濟),讓冤屈的事件不會那麼容易發生。韓娜被判「終身監禁」,這是何等重大的罪,屬不待當事人上訴就要依職權逕送上訴審法院審判的案件 ,而判斷證據力有違經驗法則係判決違背法令,何以也未見上級審予以糾正? 許多的「為什麼」?其實就是作者故意留下的闕漏,否則只要有任何一個「為什麼」,被適時而正確地回應了,整部小說的張力就會像被扎了一針的熱氣球。而作者之所以要留下這些闕漏,目的或許就是要藉由麥克的感覺,來導引讀者一起來省思(也許是參與「撻伐」)法官審判案件的「麻木現象」。 「在案子進行審理的那幾星期,我什麼感覺也沒有。我的感覺是麻木的……就好像用手去捏擠注射過後變麻痺的胳臂。」這本來只是麥克自己的感覺,但他接著自問自答:「是誰為我注射了那一針?是不是我自己?」作者想將大家的注意力轉向跟麥克一樣「置身於自己的人生之外冷眼旁觀」,進而誘發讀者共鳴:「我在其他人身上也能感受到類似的麻木」,「這種(麻木)現象在法官和不相關的聽眾身上最明顯。」「麻木現象控制了我們所有的人,包括法官和法庭裡的一般人、檢察官和書記,也就是所有必須當場面對此事的人。」 尤其,「法庭的代表在六月飛往以色列兩星期,聽證會只在當地進行了幾天,可是法官和檢察官把司法和觀光岀遊結合在一起,遍遊耶路撒冷……。這一切當然都師岀有名,而且是正大光明的渡假,所有開銷有憑有據。」作者的用意難道只是單純要讀者跟麥克一樣「覺得怪異」嗎?非也,徐林克其實是要挑動讀者的神經:你看,人命關天,法官們竟然如此麻木不仁、漫不經心! 徐林克使用了許多複雜至極的感知能力¾我們領悟類比、平行結構、對比、有意義的重複、省略法、反諷、雙重意義……的能力。例如律師對於韓娜是否有逃亡之虞的譏諷,與麥克自認韓娜應被羈押的私的理由的對照;法官對於韓娜不理會傳票的誤解,而駁回撤銷羈押的聲請;作證村民與其他被告自我保護的自私、不負責任;浩劫餘生的證人所寫的故事的手稿……。 而很多重疊反覆的暗示性語句,似乎是要讀者感受「對納粹戰犯審判」的荒謬性;其中,最有效的手法當然是極盡對法官壓抑,除上述的麻木現象外,又例如「韓娜的律師成功的讓法官面露惱色」、「法官似乎又再惱火了,我漸漸明白這是他特有的花招。」、「法官摘下眼鏡,以近視眼的空茫神情瞪住說話者,皺起雙眉,要不是完全不理睬對方的陳述,……毫不隱諱地表露他無意理會。」、「首席法官惱怒地駁斥她,審判前有許多時間為什麼不研讀起訴狀(所有讀者都已知道韓娜是文盲,相對地,法官不只愛發怒,還是個白痴。)」、「韓娜只好在惱火的法官面前,仰賴律師說服法官。」、「韓娜感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時,就會起而抗辯;但她沒有注意到,她的堅持惹火了首席法官。」、「法官進入法庭,在對韓娜惱火的瞟一眼之後,開始宣讀判決。」 明明有三位穿黑袍的法官和由本地市民挑選的六名參審員,在徐林克的筆下通通變成了「無知」、「自大」、「易怒」的冷血動物;相對地,韓娜則被描繪成「為不公不義的司法對待孤軍奮戰的無辜女子」,是個「為維護生命尊嚴、為保有生活秘密而不屈不撓的文盲」,特別是末了,「韓娜繼續奮戰……她的辯詞變得愈來愈絕望和激烈……最後她放棄了。」 如此強烈的對比,又隱喻一種權威而無理性的司法制度;法官的判決具有約束力,並非因為他們在理上站得住腳;法官在理上站得注腳,只是因為他們的判決才具有約束力。 就如舊約《約伯記》裡,當約伯拒絕接受上帝加諸他本身及其子女的冤屈時,上帝駁斥約伯對祂的質疑,咄咄逼人地反問:「我開天闢地的時候,你在哪裡?你瞭解統轄重重諸天的定律嗎?難道你打算在我的判斷裡挑語病,以證明我錯,而你才是對的一方?你擁有能與神匹敵的力量嗎?你能像神一樣發雷霆之威嗎?」神的回答完全是力量的展現,於是約伯比閉嘴還順服,道歉說:「我什麼也不懂,這非我智力所能及,我永遠也不會懂。」約伯接受上帝高他一等,放棄自己對公理正義的想法,自願否定自己的心智能力。約伯會辯輸不是在理上站不住腳,而是自己棄權。那根本不是辯論,而是身分地位的較勁。上帝全仗著神威,而非一個理字 。 徐林克用這樣的手法,旨在感染給讀者法官就像全仗神威而無理的上帝;韓娜就是有理但沒辦法反駁上帝的約伯。 肆、戰後轉型期的司法正義問題 然而,如果企圖從上述的種種,就認為Der Vorleser是一本反對司法恣意的宣傳手冊,則又顯得太膚淺,而且站不住腳。因為,這本書與納粹的審判有關,絕不僅僅是題材的借用,然後就轉如無邊無際的虛構;而是想藉著一個細膩浪漫的愛情故事,又從一個既相關又不相干的審判過程的冷眼旁觀,透過歷史發展的縱向觀察,重新評價納粹戰犯的審判。 所謂「相關」,因為受審判的是韓娜¾曾經是青澀年齡讓自己魂縈夢牽的親密愛人,正如書上說的:「我們(指研究班的同學)的父母,在第三帝國時期都扮演過不同的角色;有幾個人的父親曾參戰,有兩、三個曾經是德國國防軍的軍官,還有一個當過秘密警察的警官。有些人在司法部門或地方政府擔任過公職,其中一位的叔叔曾在內政部做高官。」換言之,戰後轉型期的審判,對象都是戰後國家優良公民的上一代親人。 而所謂「不相干」,是因為那些被指控的行為,這一代並沒有實際參與,甚至於還未出生或年幼懵懂;正如同十五歲的麥克,他與被告的臍帶,在高中的時候就被切斷了,對韓娜加入納粹的種種,和自己是毫無關聯的獨立事件。因此,能夠「帶著傲慢、高高在上的態度去赴研究班」,置身事外地觀察、研究納粹歷史和相關的審判。 藉著審判讓我們反思:究竟要如何對應戰後納粹戰犯的審判?戰犯可能就是我們的親人,被控告的罪行在當時可能是流行的價值,或如韓娜,只是為了掩飾文盲的弱點不被曝光,拒絕西門子公司升他的職,不告而別另謀「生計」去當警衛(後來被控告是秘密警察),就像柴米油鹽醬醋茶那樣的單純,為什麼要懲罰?究竟懲罰是一種對過去犯罪行為的報復手段?還是法治的實踐?誰才應該對過去的犯行負責?這種罪責應到何種程度?犯罪個人有多少責任?集體與政權又有多少?甚至整個社會對此罪行應負多少責任? 如果韓娜要負主要的責任,其他的女警衛要負較輕的責任,那些所謂「不敢自己開門」坐視猶太人在教堂內被燒死的的德國居民,要不要負責?就如同說,納粹之所以能夠成為納粹,如果在納粹政府謀得一官半職的公務員有罪,積極促成的或消極放任的全體公民,是否也都是不純正不作為犯?甚至是共同正犯? 徐林克對這個問題提出了他的看法:「我是如何判定他有罪的?反正我就是判定了。我們都宣告我們的父母有罪,即使唯一能夠找出的罪狀是,一九四五年後,他們姑息那些兇手,與他們共存。」 尤其,在戰爭和革命時殺人,以及接受政府命令的殺人,如何定罪? 例如,紐倫堡大審判。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醫師在未經告知的狀況下,被俘虜的猶太人成了活生生的實驗對象,被迫接受慘無人道的臨床醫學試驗。主持人或參與計畫的都是最優秀的德國醫師,他們的行為是直接受到納粹政府的指令,納粹政府在當時的確頒佈了人體實驗的最高指導原則:「只要能夠幫助國家贏得戰爭,不論何種實驗都可以進行。」而且執行計畫所得到的結果,也被證實比任何已知的醫學研究都更具學術價值。而當時有關人體的試驗,並不存在正確的適用標準;國際公法也沒有規範,那麼要如何定他們的罪? 誰該為高壓社會的系統性犯罪負起責任?如何在下命令迫害與聽命行事者之間,找到刑事責任的歸屬?即使是聽命行事是否就受同樣的行為評價? 麥克在前往亞爾薩斯的史圖豪夫集中營途中,與司機的那一段對話,點出了問題,司機嘲諷地說:「人為什麼會做出那麼可怕的事?」「劊子手並不痛恨他們所殺的人,卻還是殺掉他們。因為他們奉命行事?你認為他們是奉命才殺人?你認為我說的是命令與服從?集中營的警衛接到命令,必須服從?」「不,我說的不是命令和服從,劊子手並非奉命行事,他是在做他的工作。他不恨被他殺掉的人,也不是報復那些人,他不是因為他們妨礙他、威脅他或是攻擊他,才把他們殺掉,而是他對這件事情冷漠到極點,可以輕而易舉的殺掉這些人。」「猶太人棑成一長列,赤身露體,軍隊在他們背後對著他們的脖子開槍…...。軍官擺動著腿和抽煙,他看起來有一點愁眉苦臉,也許事情不如預期,進行的不夠快。但是他另外有一種滿足的表情,甚至帶著些欣喜;也許因為一天的工作即將完畢,就快要回家了。」 「紐倫堡大審判」號稱是國際公審,難免有「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姿態;但是,德國法院要如何審判本國的前政權時期的是是非非?這就涉及到法律在轉型期扮演如何的角色?轉型期的司法正義內涵為何? 戰後,如何重建國家新秩序?特別是類如從納粹極權過渡到民主國家的轉型期間,法律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懲罰、歷史追溯、賠償、洗冤與制定憲法。 然而,為何要懲罰?處罰的基礎是什麼?納粹政權已經崩潰,懲罰當然不是為了發揮古典犯罪學的嚇阻作用;而是以相反的推論來看:如果不處罰會有什麼結果?在這種情況之下,審判是為了政治目的而進行。透過懲罰,將舊政權「去合法化」,更藉由將反對勢力放在民主秩序之內,而將新政權合法化。也唯有審判才能區隔岀由非法至合法統治此種規範上的轉變 。 其次,要如何界定在國家高壓政策下刑事犯罪責任的歸屬? 就此,聯合國大會提出了「紐倫堡大審原則」的要求,將國家罪行責任概念化。法庭和接續的審判確立了構成犯罪的殘暴行為,其責任可以歸屬到個人:「任何人犯下了依國際法規定構成犯罪行為的罪行,必須負責並受到處罰。」紐倫堡大審拒絕了傳統個人不應為國家暴行負責的辯護,並戲劇性地擴張了個人在國家罪行中所具有的刑事責任。 戰後政治轉型的一連串的國家審判,就像電影《笑傲江湖》裡的「任我行」擊敗東方不敗,重掌「日月神教」政權,為了建立自己的合法性,透過審判將東方不敗去合法化,並對相關爪牙施加懲罰是必要的。但是,由於沒節制的審判、報復與懲罰,導致連自己的女兒任盈盈也被迫和協助重建日月神教的大功臣¾令狐冲,連夜逃亡。 因此,從務實的角度來看,選擇性司法乃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是系統性的犯罪,加害者的人數眾多,而轉型社會所擁有的司法資源,又非常有限;並且承繼政權的審判,對政治成本及其他社會成本消耗頗大。正因為有這些限制,轉型期懲罰權不得不受到限制,並且要克制地運用。選擇性和示範性的審判,只是為了提供一種正義得以伸張的感覺。 儘管如「紐倫堡大審原則」的要求,抽象的刑事責任有了戲劇性的擴張,在執行上卻遙遙落後。在轉型期的刑事制裁,犯罪事實和制裁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已經脫離;「有限的制裁」乃是轉型期刑事正義所特有的。「有限的刑事制裁」的起訴程序,不見得會導致完全的處罰。在有限的制裁中,確立罪行和處罰的歸屬是分開來的,端賴制裁的過程受限制何種程度;有可能調查,但不一定會進入控告、裁判及定罪。再者,定罪之後,通常只是輕微的處罰,甚至不處罰。因此,在轉型期間刑事制裁,可能會受限於調查並建立罪行而已;判定罪行本身,而不是判定被告的罪行。 在一九四六年至一九五八年間,審核與赦免的程序,最後導致對德國戰犯的大量減刑。依據美國最高專員約翰.麥考羅(John McCloy)所監督的減刑計畫,許多被定罪的人士幾乎沒有受到任何處罰。在德國的國內審判中,也是一樣,在一九五五至一九六九年間所審理的一千多件刑案中,只有不到一百件是判終身監禁,而不到三百件是判有期徒刑 。 藉由有限度的刑事程序,所達成的懲罰目標,主要在於承認過去的罪行,並加以污名;譴責過去的罪行,具有轉型作用。在審慎的轉型程序中,公開地把罪刑「個人化」,可以孤立加害者,而解放了集體。就如徐林克說的:「讓他們在光天化日之下,宣告他們有罪,讓他們顏面掃地。」「只有少數人會被定罪、受懲罰。」 納粹戰犯的審判,對德國的下一代是非常尷尬的、矛盾的,也是德國社會亟欲擺脫納粹的陰影與恥辱;所謂的審判,或許是很無奈的。這本書就反映了德國人的矛盾心理。到了審判後期,「我不時感覺到法庭已經聽夠了,他們想把整件事結束,不再專心,心思已飄往他處,或是還在此地,但卻是在活在過去好幾星期之後,回到了現實。」 讓讀者感受到的,豈止是九個高高在上的法官與參審員面對無助的弱女子,更是整個社會有意把納粹的所有罪惡,選擇一個無辜的文盲來承擔,並加以定罪後,早日結束舊時代的混亂。只要有個替死鬼,只要有人被定罪,至於被定罪的人是否真的有罪?是否真的應該承擔這些歷史的罪愆?似乎就不是那麼重要了。因為,只要確認「韓娜握有領導權,說話和寫字的都是她,做決定的也是她,一切的犯罪都是因為她的施壓、威脅、強迫」,如此一來,才能使村民免除罪刑,也能讓其他警衛受到較輕的刑責。換言之,審判是出於免除社會壓力的政治目的運行的。只是為了隔離並否定過往之惡的集體的儀式,來「消除」已被合理化的過往政治權力。 然而,徐林克似乎並不認為,德國對於納粹的歷史罪愆只能如此的對應。如書上描述的:「我開始自問:我們第二代應該做什麼?知道了殲滅猶太人的恐怖活動,又當如何?我們不該相信我們能夠理解無法理解的事,我們不能比較無以比較的事;我們不能詢問,因為詢問會使恐怖事件成為討論的主題,即使被討論的不是恐怖事件本身,我們應該接纳它們,視它們為唯有反感、羞慚、罪咎地保持沉默的事件。我們是否只應反感、羞愧、罪咎地沉默以對?這麼做的目的何在?……難道如今就只能這樣而已嗎?」 藉著妻子歌笙的話:「這是一種逃避,逃避生活中的挑戰和責任。」因此他認為:「如今逃避不單只是逃走,而是抵達一個地點。」因著法律歷史的研究「在往昔與目前之間建起橋樑」、「彷彿觀察一條河的兩岸,積極參與兩岸的事務。」他相信「法律在歷史上是有進步的,朝向更美好、更真實發展,更合理、更有人性,儘管其間曾經有過可怕的挫敗和退步。」 麥克重讀了《奧迪賽》,以前在學校讀的,只記得它是個有關返家的故事;然而事實上,它並非返家的故事。因為「瞭解一個人絕不會重複走進同一條河的希臘人,怎會相信返家?」「奧迪賽並不是回家定居,而是重新出發。」這是徐林克對於納粹歷史應該有的態度,真誠面對、反省。因為,偉大的時刻不會憑空發生,歷史不曾有一刻是可以切割、可以重新來過的,我們總是在現有的基礎上發展,而這個基礎又是前然在重複破壞與建設的過程中所建立起來的 。 韓娜由於開始閱讀猶太人如何被迫害的書籍而懺悔,最後以自殺的方式來為其贖罪的行為劃下休止符。典獄長在她自殺後,特別對來接她出獄未果的麥克說,韓娜後面幾年在獄裡彷彿是過著修道院清修的日子,意指其懺悔和贖罪的心情多麼堅決和純真。而在韓娜短短數言的遺書裡,她則指定將積蓄七千馬克送給當年在她管理下劫後餘生的一個猶太女孩。 徐林克為什麼選擇這樣的結束?他要表達什麼意念?是在虛構的小說中安排這樣一個真心懺悔和贖罪的德國人,以為德意志民族脫罪嗎 ? 也許更應該說,新一代的德國人承受了上一代的罪過,他們已經認真而誠實地反省,也努力地在各方面贖罪,是否應該讓歷史的是非功過成為過去?讓德國人能從新開始?

【看戲】我的名字叫金三順

2009年02月24日
公開
35

轉貼: 【看戲】我的名字叫金三順 早在電視台放送這部韓劇前,陳飯妮早就以認真的表情急急地說著,這部戲多讓人著迷,足叫人深陷其中… 可是…當自己聽到這部劇名居然叫做…『我的名字叫金三順』!!再怎樣有興致的我也很難提起興趣去看-_-|||。心底還納悶著怎麼偶像韓劇也該有個稱頭點的名字吧? 直到看到小露家的介紹超級好看金三順之後,對於這個表面上看起來聳的名稱,不再以頭次的刻板印象來看待,認真的向陳飯妮借了片子,等待好時機,一口氣從頭到尾沒有間斷的呼拉呼拉看完。 借了之後,平日上班忙,下了班休假在家也想消化一下想整理的照片、文章…,遲遲沒有時間好好地看。直到上週六中午接待完韓國外賓之後,想著,就延續這感覺吧!與其呼呼大睡用掉時間,拿來悠閒喝水喝茶看完一部韓劇也不錯∼就這麼展開金三順VCD馬拉松賽,週六從晚上七點看到隔天凌晨四點,隔天週日呢?睡到中午起床,除了簡單用午晚餐之外,就是努力的消耗集數,到晚上十點才全部看完! 是有著跟日劇西洋古董洋果子店的幻想期待,所以想要藉著金三順的韓劇,重溫影片裡滿是讓人感到幸福的蛋糕甜點充滿視覺的彌足溫馨。 金三順是個個頭有點大、有些胖胖、食慾很好,年到30,法國藍帶廚藝學院畢業的女生。就在聖誕夜裡發現花心的男友劈腿而傷心的分手,就在帶著自己從盒子到蛋糕甜點都自己親手做的作品應徵的時候,遇見了這位在聖誕夜也遇見的男子。後來這個男生還成為她的老闆,他們身邊發生許多有趣的故事與許許多多的情節…讓三順的30歲,又另一種不同於以往過去的變化……。 怎麼說呢?雖然蛋糕畫面沒有Antique細緻、餐廳用以把戒指藏在蛋糕裡讓客人心愛的人找到那份驚喜也常在其他節目或是戲劇中出現;而家裡有財務危機,或是需要這筆錢或房子,而協議的契約結婚也在別劇出現過…,對於金三順,還是有份感同身受或是深深疼惜的心情。 是不是就是日劇Over Time三十拉警報一樣,女人年紀開始20出了盡頭之後,便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存在價值,好像是不是魅力也沒有那麼多了?沒有論及婚嫁的男友,父母、親人會不會擔心?尤其是某日突然翻開報紙的分類廣告版的徵人啟事,赫然發現人家的起用年紀上標明著30歲以下!看了真有恍然一世、世間情勢變化呀… 但是,是不是用愛心製作甜點的人,也都有那份屬於柔軟的心?就像性情真、個性直、也會任性、脾氣也會火爆出來的三順,在面對自己的時候也會說: 談戀愛的時後,我已經非常努力了。沒有那一次是我自已先放棄的。 我真心對人,即使分泌物的東西再少,對我而說,也是從來沒有乾枯過的 放發酵粉的時候會很快發酵;而沒放的時候,麵粉會自我呼吸膨脹。我覺得那個太可愛了,我要做沒放發酵粉的人。 而同樣食慾好的三順,也有這樣的疑問,但是不愧為三順媽的回答更妙 三順: 為什麼世界上好吃的東西那麼多呢? 三順母:不是好吃的東西太多,而是什麼東西對你來說都好吃 對於自我的認知,其實雖然三順說自己都不大了解自己了,更何況是說去了解別人,但是在這裡,她還是有許多很有自我理解的部分及經典的話: 我怎麼會輕易愛上別人!! 我沒談過一次輕鬆的戀愛! 開始時也是做好充分的考慮, 完結的時候也是一樣。 不管賀爾蒙是漫溢還是乾涸, 我都是真心的去努力的, 是真心的!" 年輕的時候能有什麼看人眼光啊? 到了30歲才有那麼一點, 結果還是上當受騙... 介紹自己的時候,也覺得三順的台詞很好,很真很適合這樣的角色敘述自己 我成為蛋糕師是個很偶然的機會 經過一家破書店 隨便拿了一本書 沒想到那書是關於法國蛋糕的書 如果那書是關於養雞的書的話 我現在可能就是一個養雞專家了。 看到公車站牌海報上的廣告文宣 去愛吧,就像不曾受過傷一樣 跳舞吧,像沒有人會欣賞一樣 唱歌吧,像沒有人會聆聽一樣 幹活吧,像是不需要金錢一樣 生活吧,就像今天是末日一樣 因為相信真賢(振軒),答應讓他去美國一週後回來,卻晚了二個月還未歸來,音訊全無而灰心失望的他也還是有這樣的感受 說實話我也想這樣 假裝不曾受過一次傷害,真想認真的愛一次 可是結局卻成了這樣,我真想改改那文章 不想受傷害的話,就不要去愛。 現在我該做的事情 我明白了 就是努力做蛋糕 努力愛著 就像每天都是末日一樣 就像是不曾受過傷一樣 就像我更愛我金三順一樣 常在夢中,死去的三順爸爸還是常常給她鼓勵的話 人生有什麼大不了的 就是跟喜歡的人吵吵鬧鬧過日子 不要回頭看,也不要擔心未來,認真過好現在的每一天。 三順對過世的爸爸談心, 三順希望自己的心臟能夠硬掉, 爸爸告訴三順: 能有心跳的感覺, 為了心愛的人而心痛, 不也是很幸福的嗎? 真心疼愛關懷著孩子的三順媽,也說了許多鼓勵的話: 在這世界上活久一點什麼事都能見到啊!←真是激勵人心呀,為情想不開的人,實在應該多想想這句話∼ 三順面對情敵熙真時,熙真希望她不要再動搖真賢,三順也很平和地說了這些話: 我從來就沒有覬覦過別人的東西    如果他要到我的身邊    我是願意接受他的 對於戀愛,三順有明確清楚的簡單要求, 三順的七個戀愛基礎 第七:手拉手逛街 第六:手機裡存我男友的照片 第五:穿新衣坐快車去斧山 第四:無條件服從 第三:邊看恐怖片邊親熱 第二:買情侶戒指 第一:能驕傲的介紹給媽媽和姐姐 我不要求羅曼蒂克 但至少要有最起碼的尊重 覺得失戀,傷心時候也有很多鼓勵的話。 我雖然很喜歡你,但是沒有你的日子我還是可以過的去 男主角玄真賢(振軒),三順因為自己的名字,也幫他取很般配的綽號『三石』每次唸了也是讓人哈哈大笑,三順跟三石,真是歡喜冤家。 三石•真賢,也有一些愛情告白、對人生有鼓勵的美麗動人話語。 其實你很有魅力。 不知道自己多有魅力,這就是妳的魅力。 知道這種心情嗎,當你來到陌生的車站,天色已經逐漸變暗,也不知道該投宿在哪裡,周圍一片寂靜,當時好寂寞,每當這時候都會想起妳,眼淚都要掉出來了。以後我再也不會一個人獨自旅行。 至少不會死,有煩心的事時就那麼想:「至少也不致於死掉。」 因為真賢的話,三順獨自爬上山頂,往山的路上,30歲生日的三順也用同樣的話鼓勵自己,對自己說: 「不久的將來,如果還能見到他,至少不能讓他看見我無力的樣子。雖然喜歡你,但沒有你我照樣能過得很好,就這麼堂堂地對他說。好的,從現在開始重新開始吧,不是女人金熙珍,而是蛋糕師金熙珍...」 一些雋永引人回想的話: 人生就像巧克力盒,你會蓋什麼樣的房子,誰也不知道。 人生是裝滿酒心巧克力和可樂的巧克力盒。 總是懷念那段時光, 那時不是還發誓了嗎? 什麼都像第一次像初戀一樣,就算成了老爺爺老奶奶 希望還像那時那樣生活。 關於分手的情傷,看見真賢與熙真感觸良多的忍痛說分手,看得非常心有戚戚焉,是什麼改變你和我?是距離改變?還是時間改變?兩人的愛情光芒不再璀璨,沒有愛情,卻不容易割捨那份長久以來的熟悉,只能緊緊抱著痛哭,緬懷逝去的愛意,三順對於前男友賢宇的分手也是同樣感同極度悲傷,這就是戀愛的美好與痛苦。 不要讓回憶留下汙點,灑脫地,瀟灑地離開吧。留下美麗的背影。 我,一輩子也忘不了妳,妳就像化石一樣,凝結在我的心裏 如果離開了視線,就如同離開了心。 愛情曾經那麼火熱,卻又不著痕跡的消失。 對不起,我以為三年的時間,對我們來說不算什麼..."眼睛走遠了,心也跟著走遠了"...我本來想漂亮的反駁這句話...都說時間是良藥,但對我們卻成了傷害... 一杯咖啡的熱量是5大卡,等同於接吻5分鐘的熱量。這三年我們接吻的熱量是多少呢?愛的熱量呢,包含在其中的能量都到哪兒去了呢?去了哪裡...... 說穿了!人都是以自己的方式去了解對方 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 去拼湊 所以到最後都不知道他是什麼樣的人了 不是愛了,也不是留戀,也就...那樣...和我一起度過三年青春的人,當然不可能一下子當作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一樣。只是覺得那段時間很可惜,很苦澀,覺得厭煩,沒什麼好懷念的,也不想再回到那個時候。 就是這些,甜甜的、帶有苦澀回憶、叫人點頭稱是的劇情與台詞,也穿插了一些許多包含在甜點裡的故事,讓整齣戲明亮起來,變得動人,哪怕硬是要原本苗條漂亮的金善雅(金萱兒?八大的新聞怎麼名字變來變去,搞得我頭好亂喔!不知道女主角的真名該是哪個好啦!)增胖八公斤之後才開拍這部定位女主角外表就是不出色,名字更是不怎麼聳到底的好戲,『我的名字叫金三順』。 請原諒我再次著迷另齣韓劇,不過,手機來電鈴聲依舊是三隻小熊,老闆預言我會換成金三順裡的歌曲,嗯,等等看吧…

向Schindler致敬

2009年02月22日
公開
7

回溯納粹集中營的歷史,絕不能錯過的一部好電影...而且看好戲就像是讓靈魂做一次洗禮! Whoever saves one life, saves the world entire. "救人一命,即救全世界!” —The Talmud猶太法典 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 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 是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的電影 內容描述一名德國商人,在希特勒的統治下,拯救了許多被迫害的猶太人。 辛德勒一開始只是為利益著想,所以僱用猶太人工作,因為他們比起其他人便宜,但是在他看到了德國人是如何壓迫殘害猶太人之後,他心生憐憫,所以不管他自己的財力足不足夠,還是不斷的去招聘猶太人,賄絡德國軍官,甚至把自己家財都花光了,也不惜要幫助他們,到最後辛德勒窮困潦倒老死。所以本片會叫做辛德勒的名單,就是因為只要上了新德勒的名單,生命就有了一線希望。 整部片是黑白的,大約有三個多小時,但是內容十分正確,描述的也很仔細,裡面有提到猶太人在集中營中的情況,以及當時德國有多麼亂。片中有一名德國軍官,喜歡一位女孩,但礙於他是猶太人的關係,還是把他遣送到了Auschwitz集中營(就是當時最大的集中營,用來消滅猶太人,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們即將被消滅,以為是送到另一個地方去住)而這部片有一幕火車開進Auschwitz集中營的畫面,是實地拍攝,現在Auschwitz是被拿來參觀的,史蒂芬史匹柏有經過特別允許才可以在那裡拍攝。  在片子的結尾,有一小段紀錄片是所有被辛德勒救過的猶太人或是他們的子孫,拿著石頭放在他的墓上面。以表示感激。  美國猶太人大屠殺紀念博物館裡面(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也有辛德勒的照片,在二次大戰期間幫助過猶太人的展示區。 

凡救人一命,即救整個世界

2009年02月22日
公開
8

Whoever saves one life, saves the world entire. Published on August 3, 2007 in 感觸. Tags: 經典影視. 《辛德勒的名單》的不平凡,來自於主人公奧斯卡·辛德勒真實的平凡。 這部電影的主題是“拯救”,但“拯救”的主角,卻不是無所不能的孤膽英雄,甚至不是一個道德高尚的聖徒。 辛德勒只是一個能力平庸的投機商人。他生活奢靡,熱衷於結交權貴,沉醉於香煙美酒,而且“一看到漂亮女人,腦子就不好使”(He sees a beautiful woman, he doesn't think.)。他的經商才能遠遜於在酒桌上和情場上的本事,以致於事業屢屢受挫。他是納粹黨員,曾經是一個堅定的納粹分子。他從德國來到波蘭的克拉科夫,只是為了從遭到納粹殘酷迫害的猶太人身上發一筆戰爭財,而絕沒想過充當他們的救世主。 辛德勒應該感謝伊扎克·斯泰恩——他請來為自己的工廠做會計師的猶太人。如果不是斯泰恩起初瞞著他偷偷把不適合做工人的音樂家、教師、老人帶進工廠,也許辛德勒的心靈將永遠得不到感化,也許他將永遠只是一個平庸的甚至邪惡的資本家——如同跟他一起來到波蘭的其他商人一樣。 斯泰恩的所作所為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辛德勒——儘管剛開始時,辛德勒自己並不承認這一點。 一個獨臂的老人,執意要當面感謝辛德勒,因為黨衛軍打他,本來要殺了他,而辛德勒的工廠使他成為了一名“重要的戰備技工”。這時,辛德勒只是覺得厭煩,因為他不認為一個獨臂老人能給他的工廠創造財富。然而,當獨臂老人慘死在德國軍官槍下後,他卻親自去找黨衛軍軍官交涉為其鳴不平。 1943年3月13日,克拉科夫隔離區的猶太人遭到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辛德勒和他的情婦騎著馬站在隔離區外的小山坡上,目睹著德國士兵的殘暴行徑,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大屠殺之後,一個靠假證件居住在克拉科夫的猶太女孩雷吉納·鮑曼乞求辛德勒幫忙把她年邁的父母接進工廠,辛德勒依然強硬地拒絕。女孩兒離開後,辛德勒回憶起她所描述的納粹軍官隨意殺人的慘狀,終於動了惻隱之心,讓斯泰恩把女孩兒的父母招進了工廠。 1944年4月,克拉科夫地區的納粹長官阿蒙·歌特奉命焚化已經被殺害的一萬多名猶太人的屍體,並把剩下的猶太人全部運往二戰時期最黑暗的屠宰場——奧斯威辛集中營。 辛德勒的良知被徹底喚醒了。面對生死未卜的忠實助手——會計師斯泰恩的眼淚,他已決定散盡家財,救贖靈魂。 辛德勒炮製了一份所謂“為了自己工廠正常運轉”所需的工人名單,其中包括集中營裡所有的孩子。他花費巨資買通納粹頭子歌特,換回這份名單上的1100條生命。此情此景,令斯泰恩哽咽:“這名單就是生命,而名單外的世界就是深淵。”(The list is life. All around its margins lies the gulf.) 為了維持這個根本無法生產出一枚合格的炮彈的軍工廠正常運轉,辛德勒傾家蕩產,以保證工人們不餓肚子。 德國投降了,戰爭結束了。辛德勒告訴這1100名虎口逃生的猶太人,他們可以回家了。而影片最動人的場景,也在此刻到來。 已經瀕臨破產的辛德勒,依然吩咐把廠裡僅剩的布料、伏特加和香煙分給每一個工人。 工人們取出一顆金牙,打造出一顆質樸的金戒指贈給辛德勒,上面刻著一句希伯來語經文,意思是:“凡救人一命,即救整個世界。”(Whoever saves one life, saves the world entire.) 工人們寫了一封全體簽名的證明信,以使辛德勒若不幸作為納粹黨員被捕時,可證明自己清白。 臨別前,辛德勒難以自持,痛哭失聲: “要是我能賺更多的錢…我浪費了很多錢,你根本無法想象…” “這車,歌特可能會買它的…為什麼我要留著它?那是10條人命呀!10個人…又多10個人…” “這個別針…兩個人…這是純金的…又多兩個人…歌特可能會給為它而多給我兩個人…至少也會給一個人…他可能會多給我一個人的……多一個人…一個人的性命,斯泰恩,可以用它換!我明明可以這麼做的,多救一個人…但我沒有這樣做…我沒有這樣做…” 這番聲淚俱下的泣訴,出自一個曾經眼中只有金錢和美女的享樂主義者口中。 辛德勒已經完成了心靈的救贖。 看過《辛德勒的名單》的觀眾,一定不會忘記那黑白畫面中唯一的一點紅色。大屠殺開始時,那個穿著紅衣服穿行於地獄中的小女孩兒,就像是噩夢中僅有的一絲希望,讓騎著馬在山坡上駐足觀望的辛德勒心靈震動。而當辛德勒第二次看到這個穿紅衣服的小女孩兒時,她已經成了運屍車上的一具屍體。 善惡僅在一念之間。辛德勒勸說歌特不要濫殺無辜,歌特起初聽了進去,饒恕了一名沒能把他的浴缸清洗乾淨的猶太小孩兒。然而,當小孩兒離開之後,歌特突然轉念,舉起狙擊槍,射殺了這個剛剛走出他的別墅的孩子。 影片的頭號反角——阿蒙·歌特也許本心並非如此醜惡。然而,戰爭讓他暴露出了自己最邪惡的一面,把他變成了一具沒有思想的行屍走肉。他偶爾流露出來的一點善念,比如對猶太女僕海倫的愛意,比如在被辛德勒勸告後對幾個犯錯的猶太人的赦免,似乎在昭示他內心深處依然殘存著一絲良知。但是,從他轉念射殺那個孩子起,他已經放棄了自我救贖,再次墮入了惡念的深淵。 辛德勒本來不是英雄,甚至從未想過要做英雄。但他的良知從未泯滅,並且被猶太人的悲慘遭遇所激發,最終成為1100個生命火種的延續者。那個紅衣女孩兒在屠殺場中和運屍車上的兩次現身,將辛德勒心中對納粹的最後一絲幻想擊碎,讓他走向了救贖生靈的道路。 每一個人皆可成為聖人,只要心存善念。 辛德勒是一個平凡的聖人。然而和耶穌這樣天生的聖人、偉大的聖人相比,平凡的聖人更加催人淚下。 凡救人一命,即救整個世界。Whoever saves one life, saves the world entire.

兩本賺人熱淚的書

2009年02月21日
公開
5

【請響應】一人救一貓 http://www.mypet-club.com/forum/index.php?topic=13488.0 馬賽貓老大法國獨眼貓的流浪三部曲 By 黃淑冠 http://www.wretch.cc/blog/caroliiine/11698916 長達八年,兩人一貓,橫跨半個地球;馬賽-巴黎-台灣,法國獨眼貓的流浪三部曲。   充滿個性的馬賽貓老大,在街頭鬥狠失去一眼後,意外遇上滿腔熱血、遠赴法國留學的台灣小情侶,他們說:「不要怕!我就是你失去的那顆眼睛,幫你看一半的世界,替你流一半的淚!」。   感動超越《馬利與我》!!貓奴必讀催淚經典!   流浪在法國南部馬賽街頭的貓老大卡布點(Capitaine),喜歡吃棒子麵包與起士,熱愛曬太陽與逞兇鬥狠,卻在一次的意外中失去左眼,還好這時遇上了來自台灣的留學小情侶熱情照顧,在陽光普照的普羅旺斯展開了貧窮但恩愛的三人世界,後來更搭著子彈列車北上花都巴黎,最後主人帶著這個超重但甜蜜的行李,搭了十四小時的飛機來到了地球另一端的熱情島嶼--台灣。   正當貓老大愛上台式雞排與溼熱天氣,準備好參加小情侶的法式婚禮之前,竟被醫生無情的宣判罹患貓愛滋及白血病兩大絕症……貓老大教給我們的是貓式享樂主義、無畏的勇氣、及永不止息的愛! ........................................ 有你真好 By 館林千賀子 十八歲時一場令人措手不及的車禍使得作者─館林千賀子從此開始了輪椅上的生活,就在連絕望都顯得無力的時候,阿多姆出現了! 阿多姆是隻黑色的拉不拉多介助犬,與“原子小金剛”同名的阿多姆善良、勇敢且付出,豐沛的生命力一步步的幫助千賀子再度擁有力量面對人生旅途上的各種試鍊。 這段人狗因緣經日本媒體報導後,更間接的促成了日本“殘障者輔助犬法”在國會通過,本書文字曾在日本讀賣新聞以專欄形式連載,其瀏覽次數每個月高達數萬次,是最受歡迎的專欄。 本書內容是作者以日記的方式紀錄自車禍導致頸椎受傷,之後絕望的輪椅生活、得到關於介助犬的訊息、開始和介助犬阿多姆生活、並在阿多姆的加油打氣之下重新面對未來,考進同志社大學文學部這段期間的點點滴滴。

看電影:穿條紋衣的男孩

2009年02月21日
公開
9

妹妹的寒假作業裏,有一份是要寫兩篇讀書心得報告,『穿條紋衣的男孩』是我給她看的其中一本。她看完後問我:那個『穿條紋衣的男孩』到底生活在什麼地方? 我於是上網搜尋了有關"集中營"的歷史給她看,她自己也在網上得知這本書已拍成電影,就一直跟我說:我要去看『穿條紋衣的男孩』,還有『華爾奇麗雅』。她顯然迷上了跟這個悲慘歷史有關的故事...@@ 今天拿到我弟給的"海盜版"DVD(哥哥在他的電腦上看『馬達加斯加2』,他說星期六不看悲劇...@@),妹妹迫不及待的一邊拿起原著小說對照著看,一邊對我說:演到這裡了...@@...看完後,我想有那麼一會兒,我們的心情都一樣沉重吧!我跟妹妹說:很恐怖對不對?可悲的是像這樣種族大屠殺的事,仍不斷的在發生,可見人類並沒有從歷史上學到教訓...。 也不知道她聽懂了沒?這些殘酷的故事現在對她來說或許是太沉重了。還好她很快就呼聲大作的睡著了,唉!我多麼希望孩子們永遠不要再去展讀這樣的史實...。 P.S.電影配樂很好聽,原來又是許多部賣座電影的配樂大師James Horner 的作品 the Boy in the Striped Pyjamas soundtrack Track Listing: Boys Playing Airplanes (4:13) Exploring the Forest (2:36) The Train to a New Home (3:33) The Wind Gently Blows Through the Garden (5:56) An Odd Discovery Beyond the Trees (2:51) Dolls Aren't for Big Girls, Propaganda is... (3:42) Black Smoke (1:42) Evening Supper/A Family Slowly Crumbles (7:52) The Funeral (1:53) The Boys Plans/From Night to Day (2:36) Strange New Clothes/An Impending Storm (9:52) Remembrance, Remembrance (5:30)

我和我的小鬼們 The Class

2009年02月20日
公開
10

我和我的小鬼們 The Class 上映日期:2009-02-20 類  型:劇情 片  長:2時08分 導  演:羅宏.康特(Laurent Cantet) 演  員:佛杭蘇瓦.貝加度、艾梅妲(Esméralda)、亞瑟(Arthur)、伯克(Burak)、海莉薇(Henriette)、庫芭(Khoumba)、衛(Wey)、蘇勒曼(Souleymane) 官方網站: http://www.theclass.com.tw http://www.entrelesmurs-lefilm.fr/site/ 給老師…… 當學生認為你講的全是狗屁,你該怎麼辦? 當學生在課堂上大打出手,你該怎麼辦? 當學生覺得你偏心,你該怎麼辦? 當學生公然質疑你的性向,你該怎麼辦? 當學生家長要求你放棄爛學生,你該怎麼辦? 當學期結束時,學生對你說他什麼也沒學到,你該怎麼辦? 給同學…… 當老師罵你「賤」,你該怎麼辦? 當老師上課的內容古板到了極點,你該怎麼辦? 當你覺得老師有種族歧視時,你該怎麼辦? 當老師說的話,你總是聽不懂,你該怎麼辦? 當你說的話,老師也聽不懂時,你該怎麼辦? 當你發現即使你再努力唸書,依舊只能上次等高職,你該怎麼辦? 小鬼風潮 一部讓「火爆浪子」西恩潘直呼 " MAGIC! " 的精采作品 *第61屆坎城影展最高榮譽金棕櫚大獎 *代表法國角逐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 *挪威Haugesund影展影評人大獎 *紐約影展(New York Film Festival)開幕片 *蒙特婁新電影影展 (Festival du nouveau cinema) 閉幕片 *加拿大溫哥華影展 *金馬國際觀摩影展「教育五次方」單元 *法國首週票房突破一億一千萬,勇奪票房冠軍 *法國總統沙柯吉、學校教師爭相觀摩 國際媒體齊聲讚賞: "《我和我的小鬼們》,今年最真實、最純粹的娛樂電影,以生動戲謔的課堂對話,醞釀出暗潮洶湧的情感互動,128分鐘毫無冷場。羅宏.康特不虧為最犀利的社會動態觀察家,即使是世界上最挑剔的影評,也無法不多看他一眼。" ~《綜藝週報》(Variety) "《我和我的小鬼們》是我所看過最棒的教育電影。" ~《紐約觀察報》(New York Observer) "《我和我的小鬼們》尖銳地挑戰你所不敢正視教育體制中的危險與陷阱,全片在導演康特精湛的手法下逼真且緊湊萬分,環環相扣的劇情張力更在結尾時徹底引爆。" ~《洛杉磯週報》(LA Weekly) "毫不媚俗地描繪人性,並且處理潛藏在人們心理層面中的複雜情緒。《我和我的小鬼們》-頂尖極緻的藝術表現。" ~《Eye Weekly Toronto》 小鬼故事 當老師的,無能為力;做學生的,無法解脫…… 又是一個新的學年,法文老師佛杭蘇瓦滿懷抱負地設計著新學期的課程,希望帶給學生豐富有趣的一年,沒想到這群小鬼龍蛇混雜,有來自非洲、中國的移民第二代、叛逆的龐克族、刺青男,桀敖不馴、老愛頂嘴的刻薄女學生……不同的文化、種族、家庭,一個比一個叛逆難搞,每一位都足以掀起一陣腥風血雨,師生間言語和心理的衝突不斷,宛如一場「教室諜對諜」。不僅於此,還有難纏的家長、立場迥異的同事,更有硬梆梆的教育制度。這群國中小鬼的言行舉止,雖然令人瞠目結舌,讓薪水微薄的老師時時心灰意冷,卻也發人深省,赤裸地呈現自由主義下的教育體制弊端。佛杭蘇瓦在課堂上堅持做自己,但小鬼們的刻薄炮火毫不留情,質疑他偏心、質疑他有種族歧視,甚至質疑他的性向,所堅信的教育理念與辛苦建立的課堂倫理,正遭到重重考驗……《我》片不但徹底顛覆《春風化雨》系列電影的溫情路線,還以更寫實犀利的角度,挑戰大家對師生戰爭《麻辣教師GTO》的想像。

蜜蜂的故事

2009年02月19日
公開
12

【本文摘錄自《楊田林老師專欄文章》2008/12/10】 蜜蜂的故事 文/楊田林老師(清涼音專欄講師)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以前經常來台灣,當年台灣省長宋楚瑜是必然招待的官員之一。 李光耀總理每次來台灣都會買蜂蜜。有一次宋楚瑜忍不住問:新加坡不是也有蜂蜜,您為何都要在台灣買蜂蜜? 李光耀答道:台灣蜂蜜品質比較好! 宋楚瑜更不解了,再問道:新加坡不是一年四季如春嗎?蜂蜜品質怎會不好? 李光耀說:我也搞不清楚,所以我就請專家學者去研究,一年後提出報告是:因為新加坡一年四季如春,所以蜜蜂比較懶惰。 宋楚瑜聽了覺得非常有趣,真是前所未聞。說道:台灣農業改良技術不錯,我派一組專家幫新加坡改良蜂蜜品質好了。 於是宋楚瑜就請當時的農林廳派了一組養蜂專家,以及幾百箱的蜜蜂到新加坡。 一開始,新加坡蜂蜜品質果然大幅改善,可是過了一年,蜂蜜品質就跟當地原本品質差不多了。研究結果是:台灣去的蜜蜂,也因為新加坡四季如春,沒有颱風嚴冬、狂風暴雨,所以很快就入境隨俗。 以上故事是我十多年前在前往台中演講,在飛機上巧遇當時台灣省教育廳長陳英豪告訴我的故事。環境太優渥,動物昆蟲也會「好逸惡勞」,更何況是人類。 這我想起幾年前景氣好時,有一次我在台北一家企業親自目睹一場令我印象深刻的招募面談,人事經理親自面談一位剛大學畢業退伍的男生。 談到最後,經理問:「你還有何問題要問我?」 應徵者說:「請問你們有沒有停車位?」 經理說:「我們有兩個停車位。」 應徵者說:「那能不能給我一個?」 經理跟我聽了都當常傻眼,過了十幾秒鐘,經理說:「我們兩個停車位一個給董事長,一個給總經理,我人事經理都沒有停車位,怎麼可能給你!」 應徵者又說了一句話,讓我差點從椅子上跌下來:「你們不能給我停車位,那你們每個月要多給我4000元車馬費,我才要來上班」 那次應徵面談的結局當然可想而知!景氣好時,找工作流行一句玩笑話: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睡覺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 現在遇到金融大海嘯,全世界都不景氣,企業都在裁員減薪,我在想:當年那位要求有停車位的年輕人,不知此時作何感想? 不景氣有很多的負面,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不見得是壞事,會讓我們重新省思我們的工作態度,工作價值觀與工作倫理! 就如同台灣因為有颱風嚴冬的淬煉,所以造就了台灣蜜蜂更勤勞,蜂蜜品質更優異! 有句古話「多難興邦」,台灣每年都有颱風侵襲,也有不定時的地震威脅,加上地小人稠,國際處境艱難。也因此鍛鍊出台灣人的堅韌性格,有彈性,善於應變的能力。 這次金融大海嘯,也是老天爺在考驗全世界,台灣平時早已歷經颱風地震各種威脅淬煉,我相信我們也會度過這個難關的!找到自己的出路!

鈍感是一種才能!

2009年02月18日
公開
24

鈍感是一種才能! 在十倍速的時代,人人深怕自己不夠聰敏迅捷,理應沒有人願意相信,遲鈍會是什麼讓人成功的好特質。 但擅長描寫男女情愛與人性糾葛的日本知名文學家渡邊淳一,卻一反常人認知,在2006 年撰寫《鈍感力》一書,顛覆眾人對於遲鈍的傳統負面觀感,並在日本暢銷百萬本! 書裡開宗明義指出:「在各行各業中成功的人們,當然擁有才能,但在他們的才能背後,一定隱藏著有益的鈍感力。鈍感就是一種才能,一種能讓人們的才華開花結果、發揚光大的力量。」 鈍一點 挫敗、批評不傷心 《30雜誌》問(以下簡稱問):請談談《鈍感力》這本書的寫作背景?因為一反你過去探討男女情愛的小說主軸。 渡邊淳一答(以下簡稱答): 日本人一直給人較為思考銳利且敏感的印象,並且大家普遍認為這是好的特質。但我從年輕的時候便覺得不該是這樣,人可以遲鈍一點,不要那麼神經質,不要太拘謹,這反而會成為生活中的一股力量。 問:你提出的「鈍感力」 和一般所謂的EQ或抗壓力,差別為何? 答:沒有關係的,我提出的「鈍感」,是相對於日本話裡的「敏感」,「敏感」是敏銳、聰明的意思。人們一直認為敏銳比遲鈍要好,但是我認為並非如此;要度過漫漫人生,「鈍感」比「敏感」來得重要許多。因此當我創造出「鈍感力」這個名詞時,使得日本人大吃一驚,因為過去「鈍感」常給人負面印象,但是我卻賦予其正面的意義。 問:鈍感是否與中國人無入而不自得的「自在」說法符合? 答:比起中國人所謂的「自在」,我想應該更接近日本話裡的「包容力」。首先,身體的鈍感很重要,鈍感力反映在生理上,例如一個人隨時隨地都可以安眠入睡,事情一來很快就能起床,就是鈍感力的最佳範例。又如敏感的身體在感冒流行期間,容易感到身體不適,吃到不好的食物,很快就反應出拉肚子的症狀;但身體的鈍感則會讓人產生抵抗力,不容易生病或吃壞肚子。 精神層面的鈍感也很重要,例如在職場遭到上司責罵,精神上具有鈍感力的人當場道歉之後,馬上就能恢復元氣,而且振作起來;相反地,敏感的人被罵之後,也許會產生「我實在太糟糕」的沮喪感, 信心就此節節敗退,表現每下愈下況。所以無論遭責罵或遇到挫折失敗,能迅速地重新站起來,需要的就是精神層面的鈍感力。 不只職場上需要鈍感力,在人際、男女的戀愛、婚姻關係裡也很重要,如果因為一點錯事便產生厭惡,甚至無法原諒對方,一昧考慮自己的感受,戀愛或婚姻就無法長久持續下去;而鈍感力具有接受對方的寬大心胸以及諒解,更適用在人的所有交往關係上。 問:在寫這本書之前,您是否研究過日本歷史或書籍中,對於鈍感力的看法? 答:我沒有參考任何書籍,純粹是截至目前為止,我人生中實際的經驗和感受。現在我雖然是以寫小說為業,但是過去是醫學系畢業,也常接觸科學的領域。 英國動物學家達爾文兩百年前提出「適者生存」的論點,我認為用來解釋鈍感力相當適切。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來的動物,絕不是例如恐龍這種巨大、強壯的生物,而是最能適應時間與環境轉變的物種。 問:不只日本、台灣,現在全球都因為金融海嘯陷入了不景氣,年輕人謀生不易,如何以鈍感力面對? 答:以適者生存的角度來看,面對當前全球不景氣的局勢,聰明並非唯一的生存條件,保持彈性對應時代的變化,並且謹慎思考對策的個人或公司,才會生存下來,也才具備面對任何變化的能力。 問:在你看來,日本的三十世代擁有鈍感力嗎? 答:我認為日本目前的年輕人,十分缺乏野心、活力與樂觀的精神,在升學主義盛行的日本,他們小時候只會念書,缺少和人群接觸的經驗,躲在自己的世界裡,空閒時也只會在家裡上網打電動,漸漸變得討厭人群,也無法應付挫折。 問:個人應如何實踐或培養鈍感力呢? 答:培養一個人鈍感力的方法,宜從小開始。身為母親應該具有寬大的心胸,而非僅提出負面的要求,否則會導致孩子產生較灰暗的性格;母親樂於給予讚美,如此一來小孩子會將讚美轉化為「我沒問題!」的想法,自然會擁有自信,鈍感的能力便可因此養成。 問:那麼三十世代如何自我培養鈍感力? 答:時時保持樂觀,因為悲觀導向負面的人生,一定要開朗面對與思考。例如被上司責罵,無論如何都應該立刻向對方彎腰道歉,然後再轉換自己的心情,思考整件事如何處理。 問:請談談你自身是否曾有成功利用鈍感力克服困難的例子? 答:嗯,就是因為擁有鈍感力,才讓我走到今天。例如在三、四十年前,因為我成名算早,遭競爭者忌妒,在小說界也曾受到許多批判,但是我從不把貶抑當一回事,抱持「我就是要這樣走下去」的想法。因旁人詆損就停下腳步是行不通的,我相信「世界上一定有了解我的人」,廣聽各方意見且多與人討論,讓我不因一時批評而一蹶不振。 問:在海內外名人裡,你認為誰是具體展現鈍感力的典範? 答:你仔細看在各個領域的精英份子,都是經過激烈競爭而生存下來的,其實每個人都具有某種程度的鈍感力特質喔!因為敏感的人,在競爭的過程中早已被淘汰了! 嗯(思考),我想退役的棒球選手長嶋茂雄(隸屬讀賣巨人隊,被日人譽為「棒球先生」),他總是專注於棒球,不管週遭環境如何,眼裡只有棒球,就算被下放二軍,仍不灰心喪志,保持樂觀的心態。就因為這種大而化之、開朗樂觀的鈍感特質,長嶋 才能成為如此偉大的人。在各個業界,經過激烈競爭脫穎而出的人,都具有這樣的特質。 問:請你最後再多談談,30世代如何面對當今現況,在職場上實行鈍感力? 答:在鈍感力的時代,首先要接受所有的現實狀況,不要預設好惡,而是抱著「試試看」、「感覺看看」的心態。因為年輕,所以可能會嘗試很多工作,重要的是,要常保「企業家精神」,想像自己有一天會成為企業的精英人物,以此角度創新思考工作方法及產品,這種獨創精神很重要。 善用年輕時吸收力強、有行動力的優勢,就算只是做搬運的工作,也要思考是不是有更有效率的搬運法,或者是其他可以運送的商品。即使創新的想法不能立即被實現,但還是要時時抱持獨創性,要是機會來了,就去試著做做看。 回到達爾文的理論,面對環境變化,如何思考出對應方法很重要。如果一直認為不可能,事情當然不會成! 問:對於已經被裁員的年輕人,你建議他們又該如何實行鈍感力? 答:現在的年輕人遇到的經濟困境,實在無法和過去戰後的窘境相提並論,但那時的人也是靠著鈍感力活了下來!因為無法改變現狀,年輕人更應該接受並忍耐,儲備能量,作為試煉自我的機會,保持樂觀,等待轉機的來臨!

直升機父母要學放手

2009年02月18日
公開
38

看到這篇文章說:"我們的文化,沒有鼓勵小孩子出走。他永遠都長不大。"...希望我在這時候放手是個對的時機吧!就像文中的媽媽說的:「也許女兒的學習,還沒有我多。」天下父母心...@@ .............................. 直升機父母要學放手 商業周刊 第1004期 撰文者:陳雅玲 婆羅洲雨林的夜晚,會有很多動物出來,充滿生機。新竹荷蘭國際學校美籍老師剛貝(Gumbay)帶著學生在雨林中安靜的行走。「現在請你們排成一列,坐下來,把手電筒關掉。」這十個從台灣來的孩子,居然統統躺在泥土地上,安靜的看著星空、聽著雨林裡熱鬧的聲音,約莫一個小時。 這段時間,遠在台灣的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郭珊珊,和任教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系的先生張嘉泓,卻爆發結婚十五年來最嚴重的一次爭吵。兩個人彼此追究,當初究竟是誰決定讓女兒去的。 回憶此事,郭珊珊笑著表示,本來以為行程中有一站可以用e-mail(電子郵件)報平安,誰知網路不通,八天內杳無訊息。全部家長亂成一團,只能互打電話探聽消息。最後飛機降落桃園機場,他們和女兒的手機才通上話。 「沒想到女兒跟我們說的第一句話竟然是:『媽媽,好好玩,我下次還要去非洲!』」郭珊珊笑自己:「也許女兒的學習,還沒有我多。」 郭珊珊的女兒張采璇,今年十四歲,是新竹荷蘭國際學校八年級學生。她七年級的時候,剛貝老師決定帶學生到婆羅洲「戶外教學」。他知道對台灣家長來說,孩子到這麼「蠻荒」的地方旅行,是件很恐怖的事。所以他舉辦了好幾次說明會,準備了照片、計畫書,談他過去帶學生到哥斯大黎加、東非的經驗。 考驗:讓孩子出遠門 父母要學的,也許比兒女多 說明會上,郭珊珊的第一個反應是:「我可不可以跟著去?」張嘉泓則提問:「距離最近的醫院在哪?」 「在這方面,台灣父母比美國父母來得更小心。台灣父母非常保守,傾向於對孩子非常保護!」剛貝說。 「答應她出遠門,真是對自己一樁巨大的考驗。」郭珊珊記得自己在國一時,也是第一次離開台北的家,跟老師、同學到高雄澄清湖露營。結果才抵達沒多久,就看到爸媽也到了。原來他們藉口來看親戚,就坐了飛機來看她。露營活動有烹飪比賽,要煎一條魚,適時趕到的媽媽還成了求救的對象。「那個時代,上了大學,只要晚一點回家,爸爸就會站在路口等。」她笑說,後來能出國念書,也是因為男朋友要去。「從媽媽手上交到另一個人手上,從沒真正獨立過。」 也要讓自己的女兒這樣嗎?郭珊珊掙扎猶豫多日,有一天突然想到大一英文課讀過的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將軍「為子祈禱文」:Build me a son, O Lord, who will be strong enough to know when he is weak, and brave enough to face himself when he is afraid.(主啊!求塑造我的兒子,使他夠堅強到能認識自己的軟弱,夠勇敢到能面對懼怕。) 當時她覺得很感動:人生若能有一求,應該就是「勇氣」了。於是轉念一想,孩子都有這樣的勇氣挑戰自己,作父母的經過基本評估,也得有勇氣讓她接受挑戰。「母女兩代,在同一個時間點離家,突破的程度卻很不一樣。」郭珊珊說,她和先生一方面很高興孩子成長過程接受不同的刺激,一方面又很失落,父母是如此一廂情願的想守著孩子。 也正因為父母的無私,張采璇在婆羅洲的雨林裡親近紅毛猩猩、蝙蝠、野生大象、鱷魚;看到工人採燕窩,吃了獨角仙的幼蟲,到瀑布游泳,還把水蛭拿在手上,帶著牠走路。太陽太大,沒有戴大帽子,老師剪了姑婆芋的葉子讓她們遮陽。她第一次學著用手洗自己的衣服,自己學會清晨五點準時起床。在大自然裡找回人類本能的她,玩得不亦樂乎。 「感謝父母讓我去,讓我經歷很不一樣的體驗。」張采璇打開她的筆記型電腦,秀完她拍的照片,然後,非常認真的轉頭對著身旁的媽媽道謝。 俗話說:「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香港全人發展中心顧問團主席黃重光醫生表示,過分擔憂下一代,經常像災區上空的直升機,「盤旋」在子女左右的「直升機父母」(helicopter parents),在華人社會特別普遍。 除了民族性之外,家庭形態的轉變,也造就了直升機父母。香港家庭及事業發展服務機構訓練總監司徒漢明指出,上一代的家庭往往育有六、七名子女,父母的關注及照顧較為分散。如今小家庭是主流,對子女是「一個都不能有差錯」。 藝術評論家蔣勳在東海大學教書時,大約長達十五年,他為大一「藝術概論」課所出的寒假作業,都是「自己背一個背包,離開家,到一個地方住三天,然後寫一封信給他」。但是後來,這個作業越來越難完成。許多家長打電話抗議:「你這樣做,讓小孩子很危險。」不只是女生,男生家長也是如此。 蔣勳記得,有一個很強悍的媽媽,跟他說:「我兒子從小就在金門街長大。我決定陪他到淡水住三天,寫一封信給你。」他感慨,「我們的文化,沒有鼓勵小孩子出走。他永遠都長不大。」 這個問題,在一胎化的對岸更為嚴重。二○○六年九月在南京召開的「中國青少年發展論壇」上,天津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關穎嚴重警告,父母對孩子「過度保護」,實際上是對未成年人「正當權利」的剝奪。 她指出,孩子缺乏獨立探索的機會,會降低其內驅力和勇氣,甚至弱化他們在社會上發展的能力,而無法成為一個完整獨立的個人。這是家庭教育的最大失敗。 上海社會科學院青少所研究員徐浙寧最近在香港出版的著作《優質成長》,提出了類似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相對論的E=mc2教育方程式。M是內驅力(Motivation),兩個C分別是認知力(Cognition)與創造力(Creation),三者結合,便是成功的教育(Education)。在這方程式中,學校教育著重認知力的培養,創造力最近也開始被強調,但如何啟動孩子的內驅力,卻仍受父母忽略。 鼓勵:讓孩子挑戰自我 要信任他,循序漸進放手 家長該如何適當的放手呢?西方人在這方面的經驗,比我們豐富得多。哈佛大學二年級學生楊程鈞,小時候參加童子軍當義工,挨家推銷耶誕花圈時,母親林玉葉像美國孩子的媽媽一樣,偷偷躲在後面跟著,確定小不點兒懂得安全過馬路、敢按人家門鈴,才慢慢放手。 蔣勳在法國留學,老師把他丟在往義大利的半路上,強迫他去壯遊時,其實也躲在前面不遠處,確定他搭上便車,才離開。 英國皇家預防事故學會專家大衛•耶利建議,應該先讓孩子體驗一些「可控制的」冒險活動。在英國的自然博物館中,設有專門教育兒童如何探險的區域,教孩子用小錘擊打樹幹,分辨什麼樣的樹幹是中空的、不能攀爬,什麼樣的樹幹沒有問題。等到孩子經驗豐富了,再慢慢放遠。 孩子的自信,是在成人的信任中逐漸建立起來的。而成人的信任,表現在對孩子的放手上。一步步放開手,讓孩子帶著壯遊的雄情壯志走自己的人生,是這一代華人父母最該學習的功課吧!

光陰的故事54集(精彩完結篇)

2009年02月17日
公開
8

孫爸從大陸回來,一進門就直喚著多美的名字, 毅源告訴孫爸現在多美還在上課。 復邦和妮妮正式離婚,兩人和平分手, 妮妮說她最近認識一個從國外回來的朋友,建議她出去走走, 復邦也有任務要去新加坡,兩人從此分道揚鑣。 朱磊帶朱夫人回村子裡, 朱夫人中風了,坐在輪椅上,直說著:「我回家了!」 從前那個嘴裡說著遲早要搬離這個村子的朱夫人, 其實對這個村子有著很深的感情, 現在見到大夥,真的好高興, 所有的恩怨全變成了重逢的眼淚。 大夥齊聚一堂,幫茜茜接風,好不熱鬧, 只是獨缺復邦一人… 朱磊還跟再美說,因為在美國等不到她,所以回來了。 毅源和茜茜在洗碗,他們都覺得對方變了, 茜茜說:「現在你的臉上清清楚楚的寫著『幸福』兩個字。」 而毅源說:「我都可以得到,相信妳也可以得到幸福。」 茜茜很有自信的說:「現在已經無關相不相信的問題,是我一定要得到!」 大家喝得醉醺醺的,一美也不例外,還是一元背著她回家。 一元體貼的扶著一美上床休息,望著懷中的一美, 他覺得自己好幸福,不禁感動得眼眶泛紅, 這時一美卻吐得滿地都是… 一元想起孫爸當時對他說的話:「想得到幸福,首先要懂得付出。」 一美著手寫劇本, 開始訪問孫媽關於他們認識的經過, 只是孫媽有好幾種版本,搞得她不知道該相信哪一個, 後來跑去問孫爸,孫爸正在和阿公下棋, 可愛的阿公說:「起手無回大呆瓜,觀棋不語真痛苦。」 後來阿公玩著電視遊樂器做復健, 一美又纏著阿公問東問西, 終於把爸媽相識的原委詳實記錄下來了。 復邦回來,去張家找茜茜,可惜茜茜已經搬家,晚了一步, 在門口遇到一美,嘆了口氣說:「唉,大概是緣分盡了吧!」 接著向一美說自己跟妮妮離婚了, 一美跟復邦說:「ㄟ,復邦,茜茜要我告訴你,錯過,就是為了要遇見對的。」 復邦會心的說:「原來如此。」 一美開始寫下光陰的故事: 這是一段美麗的故事,一段屬於光陰的故事, 故事裡的每一個人都是主角,缺一不可… 寫到一個段落,一美把劇本拿給一元看, 一元也參與了光陰的故事… 妮妮暗中牽線, 特別約了復邦和茜茜出來, 為的就是讓他們倆能重逢! 復邦走在街上,看著電視裡演出的「光陰的故事」,心中有無限感觸, 這時,茜茜趕到了,他們在櫥窗中看到彼此的身影, 兩人相視,悲喜交加,時間彷彿凝結了, 老天爺讓他們繞了一大圈,現在又回到原點, 「我叫陶復邦」 「我叫汪茜茜」 復邦問:「這次,對了嗎?」 茜茜說:「再也不能錯了。」 這是陶家的故事, 這是張家的故事, 這是孫家的故事, 這是你的也是我的故事, 這是成千上萬人的故事, 屬於光陰的故事… 陶家搬家了, 陶伯怕陶媽找不到家,特地把門牌帶到新家, 茜茜也找到了復邦寫給她的那164封信, 和復邦手牽著手,甜蜜的回家… 民國86年冬末,眷村改建, 許多住戶陸續搬離… 不過請相信,幸福仍在繼續著… 客廳裡, 陶伯、復邦和茜茜、拍雄和娟娟夫婦, 打開電視,準時收看一美寫的「光陰的故事」… 孫爸、孫媽、阿公各自打電話給親朋好友, 請大家務必在晚上八點轉到中視,準時收看「光陰的故事」, 而一美這個幕後的編劇,卻沒有勇氣看著自己的作品搬上大螢幕, 羅大佑唱著「春天的花開 秋天的風 以及冬天的落陽…」, 為光陰的故事揭開序幕… 幸福有多遠? 就像一美問一元,那一片閃閃發亮的沙灘,到底在哪裡? 只要懷著希望,我們就在抵達幸福的路上, 祝福大家,也能為光陰留下美麗的痕跡!

不敗的投資

2009年02月14日
公開
18

不敗的投資 【本文摘錄自《中時電子報/言論新聞》2009/02/10】 如今舉世滔滔,各國都在金融海嘯裡載沉載浮,找來找去,好像沒一樣東西能讓人放心投資。其實,人生的路上,還是有些投資是穩賺不賠的。 一講到投資,大家總想到錢,無論是投入,還是回收。但可以投下的不只是錢,還有時間與心力,能夠回收的也不只是錢。報酬率最好的投資,應該是針對人生的幸福元素。 第一,要投資健康。身心健全是生活品質的基礎,也攸關自己與家人的快樂,把身體照顧好,才能走更遠的路。 第二,要投資自己的市場價值。大多數人必須在人力市場上出售自己,以交換有形無形的報酬。不管景氣如何,永遠都要有危機意識,不斷砥礪自己的職業技能與市場價值。 第三,要投資感情。無論是對親情、愛情或友情,都應該付出時間與心力去經營及維繫。人際關係是生命裡的重要元素,能帶來快樂與溫暖,在困頓逆境時更是重要的支持。 第四,要投資自己的精神力量。多看書,培養一些嗜好,增加感受生活情趣的能力,讓自己心胸更為開闊,思想更有深度,意志更加強韌。遇到挫折時,才能開導自己,向內心深處找到重新出發的能源。 以上投資未必要花大錢,但需要時間、心力與毅力,風險低、收穫多,在付出的過程中就能得到成長與回饋,比難以捉摸的金錢遊戲可靠多了。在結算投資損益的同時,不妨也算算自己在這些人生的幸福基金中投資了多少。

Dedicated to 親愛的美媽們

2009年02月14日
公開
8

http://www.youmaker.com/ Dedicated to 親愛的美媽們: Happy Valentine's Day !!! It means so much to me to know you all are behind me supporting my every move. Everyday comes and goes with routines.One day and then one day... time past and every thing gone and maybe suddenly, there are some old ladies chatting on computer talking about their children/ grandchildren...how amazing!^_^ Thank you again for stopping and commenting.I really am blessed even more since I found the most wonderful friends I have ever known... "And in this heart of mine your love is shining down 在我的心裡, 你的愛也在發光著 It's lighting up my future and my past 它正照亮著我的未來和過去" With the greatest love and gratitutude, Grace .......................................... 藤田惠美 - At the End of the day Well, my days went by at a dizzying pace 唉, 我的日子以昏頭轉向的步調渡過 I was always running to and fro 總是來回的奔波 And then before I even knew where I was 當我發現時,我已經 Off to dreamland I would go 脫離了我要去的夢境 But now I realize that a day of my life 但我現在有了領悟,我生命中的每一天 is the price I must pay for tomorrow 都要為明天付出代價 You have taught me to treasure every day 你曾教導我要珍惜每一天 With its joy and its sorrow 不論是快樂或悲傷的 You know that I'm, 你知道我這個人 the one who's always being swept away 永遠被拖著走 Always torn apart 永遠脫線 How I wish that there was something 我多麼希望有一些事 I could do for you 我能幫你做 Simply from my heart 打從心底地 Darling, at the close of day 親愛的, 在一日將盡之時 Silently for love we'll pray 我們靜靜地為愛祈禱 Now night has finally come to the busy city sky 忙碌的城市夜幕低垂 Where quietly the moon is shining down 月亮正安靜地發光著 On the paths of people hurrying home趕著回家的人們 She sheds her light all around 月亮的光芒照著大家 And in this heart of mine your love is shining down 在我的心裡, 你的愛也在發光著 It's lighting up my future and my past 它正照亮著我的未來和過去 That is the reason I'm living now 這是我現在生存的理由 Treating each day as my last 把每一天視為最後一天去珍惜 And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reason I'm crying, dear 假如你想知道我此刻哭泣的理由, 親愛的 It's 'cause I love you so 那是因為我如此的愛你 How I wish that there was something 我多麼希望有一些事 I could for you 我能幫你做 Just to let it show 證明我的愛 Darling, at the close of day, silently for love we'll pray 親愛的, 一日將盡之時, 我們靜靜地為愛祈禱 Now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reason I'm crying, dear 假如你想知道我此刻哭泣的理由, 親愛的 It's 'cause I love you so 那是因為我如此的愛你 How I wish that there was something 我多麼希望有一些事 I could for you 我能幫你做 Just to let it show 證明我的愛 Tomorrow's just a dream away, 明日只是如夢一般遙遠 Close the curtain on today 而今日將謝幕結束

現烤浪漫 今天上市

2009年02月14日
公開
21

情人詠歎調 之3》現烤浪漫 今天上市 王文華/聯合報 人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做實際的事,但最後真正記得的,都是鮮花巧克力這些不切實際的東西…… 生命垂危的徵兆 生命垂危的徵兆,不是心跳停止或瞳孔放大,而是你不再記得情人節了。 不記得情人節並不是因為你移情別戀,而是被現實這隻怪獸吃得死死的。 金融海嘯、經濟蕭條、裁員、無薪假、老夫老妻、沒有話題、長年不孕、小孩過敏,這些夾殺之下,誰還有心情過情人節? 今年二月特別冷。經濟蕭條,愛情也跟著不景氣。 第一個情人節 每當我被愛情裁員時,總想起第一個情人節。 那時,2月14日就像畢業典禮,有里程碑的意義。當對方答應跟你共度情人節,就默認了彼此的關係。 第一個情人節,是感情和創意的牛市,我好像在製作一齣史詩。劇本、台詞、音效、影像,都是奧斯卡的等級。 台詞都是抄襲的。古詩新詩、電影台詞,只要跟心中那渾沌的感覺類似,都可以不加出處地引用。「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原本寫的是生離死別,我才認識她兩個禮拜,也寫在卡片上自high。情人卡都過重,因為裡面塞滿了賀爾蒙。 音效比古詩更煽情。「我替你錄了這張CD,裡面都是你最喜歡的歌。」其實這些是「你希望她喜歡的歌」,因為這些歌都在暗示你們in love。 錄了幾年,發現情歌都很悲傷,情人節送不太吉祥。於是改走器樂路線。嗯,器樂……爵士樂聽不懂,古典音樂太老氣,於是電影配樂成了最好的替代品。1985年的《遠離非洲》、1988年的《新天堂樂園》、1997年的《心靈捕手》、2008年的《愛情三選一》,每一代都有抒情配樂。盜錄時還壓低嗓音,在配樂上加上旁白。全世界都覺得噁心,自己卻無比得意。 器樂只有氣氛,錄者有心,聽者未必懂得微言大義,所以有時要靠電影歌曲。《阿拉丁》的〈A Whole New World〉、《鐵達尼號》的〈My Heart Will Go On〉、《因為你愛過我》的〈Because You Loved Me〉、《街頭痞子》阿姆的〈Lose Yourself〉。戀愛時,每首歌都是情歌,甚至他在饒舌。阿姆唱:「如果你只有一次機會得到你一輩子想要的,你會抓住還是讓它溜走?」這也許不如席琳迪翁「每晚在夢中,我看到你,我摸到你」直接,但哪個女友不是男人一輩子想要的(雖然後來都清醒了)?哪個男人不喜歡女友對他「lose yourself」呢? 愛情的座標 音樂和電影是愛情的錨,每段戀情,靠音樂和電影留下座標。你也許不記得和女友買過什麼書(因為分手時她都拿走了)、去過哪些餐廳(後來又跟別的女人去了),但永遠記得聽過哪些演唱會(2006年夏天的東京,酷玩合唱團唱〈Yellow〉)、看過哪些電影(民國76年的賀歲鉅片《異形》,被嚇的創傷至今未癒)。這是因為演唱會不能重現,而電影很少會看第二遍。特別是那些有聯想性的、特別省下來等對方一起去看的,電影。 誰會忘了一起去看《當哈利遇見莎莉》、《征服情海》、《BJ單身日記》、《愛在巴黎日落時》、日片《情書》、韓片《我的野蠻女友》的伴?你們總是在同一個地方笑,不同地方哭(因為我很少哭)。她總是用中指,而不是食指抹去淚水。你想趁安慰她時偷摸,旁邊的傢伙竟在此時要借過上廁所! 為什麼音樂和電影有這種力量,而文字沒有?很少人會說:「嘿,我記得和她在一起時,我們讀了《戰爭與和平》!」因為音樂和電影通常比較簡單,不拐彎抹角。看電影,看到的是自己。讀文字,讀到的是十年後的自己。看電影,覺得自己聰明。讀文字,覺得自己欠缺。看電影,得到的是共鳴。讀文字,得到的是啟發。音樂和電影當然是逃避,那又怎樣?現實終日在頸背吐氣,老闆總是讓人窒息,就逃避兩小時吧,有什麼不可以?當四周一片血淋淋,我無能止血,但至少可以停下來,喝一杯思樂冰。 不知多少次,在音樂會或電影院中,歌手或主角把我心中存在但不會形容的、會形容但不敢表達的、敢表達卻笨手笨腳的、表達過後但沒得到回應的,情感,精準地呈現出來。音樂和電影讓我找到同伴,變得勇敢;幫助我表達愛意、聽懂拒絕。散場時,如果兩人相視而笑,你們藉由電影這第三者,傳達了彼此的情意。如果兩人忙著找圍巾和包包,即將散場的不只是電影而已。 甘願被剝削 但也許我太誇大音樂和電影在情人節的意義了,畢竟我也看過某些電影,從頭到尾兩個人都在啃雞腿,看完後沒有流淚,只有打嗝,用衛生紙不是擦淚,而是擦嘴。所以,有時候大餐還是比較實際。 有人覺得情人節太商業化,都是廠商行銷操作的結果。我和我的情人,倒是甘願被剝削。玫瑰花和巧克力漲一倍、燭光晚餐上千元、汽車旅館只能待四十分鐘、文化大學塞車兩小時……幹嘛趕今天?太不實際了!隔一天不就可以省錢省時間? 這就像跨年為什麼要擠到101倒數、結婚為什麼要跑到荒郊野外拍照。節日和儀式,是人類部落慶祝生命、表達情感的方式。100%人為炒作,絕對不自然(難道1月2號就不該倒數嗎?每一分每一秒都很寶貴啊!),但因為大家都在同一時間,用同一種方式參與,所以四周的溫度提高、濃度加倍,社區的感覺就出來了。俗不俗氣?當然!但俗氣是群居的福利,最不俗氣的地方在南極。 人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做實際的事,但最後真正記得的,都是鮮花巧克力這些不切實際的東西。你記得網路銀行的密碼,還是老婆的電話?你記得簽過的公文,還是寫過的情書?衣櫃角落那鐵盒子裝的是前女友的照片,還是前老闆的照片?記憶角落那鐵盒子裝的是你升遷的日子,還是某一年的情人節? 會記得過去的情人節,但未必會繼續慶祝。你看我上面引述的歌或電影,也都是古蹟。這是不實際的東西的限制。它雖然美,但沒有急迫性。有味道,但少了也死不了。而且兩人若有一個失去興致,另一個就會覺得自討沒趣。 聽過《遠離非洲》的人,過年正忙著選學區遷戶籍,誰有空去想情人節?聽過《阿拉丁》的〈A Whole New World〉的媽媽,希望自己有一條魔毯,因為女兒一直對新買的地毯打噴嚏。辛苦的媽媽臉色變黃,但安慰自己這就是酷玩〈Yellow〉的意義。當年一起在演唱會上搖螢光棒的老公不知道死到哪去了,只有在偶爾做愛時才會急促地說「愛你愛你」。 浪漫今天上市 情人節一年一年過去,一代又一代的情人從期待、慶祝,到遺忘、嘲笑情人節。我不同意,但也加入了他們。我們淘汰了後座載過女友的摩托車,買了後座可放嬰兒座的休旅車。車內放的不再是讓我們想起自己的流行歌,而是讓我們想起死人的古典音樂。開車的目的地不再是小巨蛋,而是陽明山。車上聊的不再是搖滾樂,而是甩手功。我們慶祝的,不再是情人節,而是兒童節。 這一切都很正常,都很成熟。我們是有責任感的成人,要做對孩子最好的決定。《鐵達尼號》的叛逆小子李奧納多都在演兩個孩子的爸了,你還要怎樣? 過年期間,朋友送孩子到醫院,我去探望。孩子發高燒,但生命垂危的卻是爸爸。在等候區,我看到一個仍是小孩的中年人,不,是一群仍是小孩的中年人,癡呆地看著看診號碼,像自己的年紀,一一跳過。我敢用我的休旅車打賭,一個人的時候,他們聽到ABBA的〈Dancing Queen〉,腳仍會在桌子下抖,聽到羅大佑的〈戀曲1980〉,仍想把菸拿出來抽。 我希望他們做個好爸爸,但也希望他們做個好情人。我希望他們想起今天是情人節,告訴孩子們情人節的意義(畢竟這是他們來到世界的原因)。想一想初戀發的毒誓,看一看當年抄襲的情詩。然後花兩小時,是的,哪怕只是兩小時,把這個2月14日,像樣地過一過。一頓晚餐、一場電影,讓自己再穿一次新衣,再呼吸一口愛情。現實,沒有有效期限。而且你不用找它,它會一直在門口等你。但瀕臨絕種的浪漫,將會隨年紀迅速失傳。我們得在它出爐的這一秒鐘品嘗,很有可能,它只在今天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