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亞利安寶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他是天使,他丟了翅膀,來到我們家

2008年04月23日
公開
5

他是天使,他丟了翅膀,來到我們家 當在外地出差的我坐飛機趕回來時,十個月的兒子新新已經被推出搶救室。醫生說持續的高燒也許損傷了腦神經,我要有心理準備接受可能的後遺症。 老公兩天后才從國外回來。出院後,我們常常測試新新的聽力和視覺,沒有發現任何異常。我們終於放下忐忑的心。可漸漸地,我發現他開始瞪著無神的眼睛發呆,或 者呈現一種令我不安的笑容。當和新新一般大的孩子開始邁著步子,清脆地喊著爸爸媽媽的時候,新新依舊呆呆坐在那裏,傻傻地笑著。抱著他四處求醫,結論同出一 轍:新新的智力將會停留在幼兒期,除非發生奇跡。 那是段痛不欲生的日子,抱著孩子尋找各種可能的奇跡,秘方、偏方,甚至針灸。那長長的針如同刺在我的心尖,汗和淚伴著孩子淒厲的哭聲一起落下。我多麼希望這只 是一場夢,夢醒後充滿靈氣的新新在對我甜甜地笑。我開始幻聽,總感覺新新在喊媽媽。 我深深自責為了事業沒有照顧好兒子,卻不敢留在家裏面對。每天下班後沉默地摟著他,日復一日,淚流盡了,心也似乎麻木了。老公也因為家裏氣氛沉悶,漸漸變得很少回家吃飯。 婆婆來看我們,說把新新帶走,讓我們再要一個孩子。我不假思索斷然拒絕,我不能那樣做!他沒有選擇地來到這個世界,又因為我的疏忽變成這樣,已經夠不幸了,把新新緊緊摟在懷裏,我不要別人分享對他的愛! 2 新新兩周歲生日那天,我才驚覺老公已經不再陪我們一起吃飯了,怕失去他的恐慌開始噬咬著我,使我覺得難以呼吸。直至深夜,一身酒氣踉踉蹌蹌的老公才踏進家門,我已經荒蕪的淚水終於又奔湧出來。老婆,我們再要一個孩子好嗎?我狠狠點著頭,與他緊緊相擁,抵死纏綿…… 我又懷孕了!撫著逐漸隆起的小腹,有些苦澀的甜蜜。我仿佛比誰都期待這個孩子,卻又在內心裏抗拒這個孩子。看到新新向我伸來的手臂,我的心又湧起巨大的痛楚:新新,這個世界,除了媽媽誰還能愛你! 我終於下定決心打掉這個孩子,可檢查結果使我震驚:我竟然懷了雙胞胎! 2002年的夏天,一對漂亮的小女孩陽陽和月月降臨了。滿月以後,那對粉雕玉琢的小人,總是甜甜地笑,很少哭鬧。只要我一說話,頭就隨著我的聲音轉,讓我充分享 受到做媽媽的喜悅。我已經顧不上新新,無論我多麼約束自己,潛意識裏我已經開始忽略新新,只把他交給保姆,甚至開始討厭他那傻傻的樣子。 轉眼,陽陽和月月會走了。新新一般不注意什麼,只是對這兩個妹妹格外敏感,常常注視她們的一舉一動,似乎帶著極大的興趣,而且不同于平時的眼神。我是不允許他接近她們的,他只能那樣在一邊望著,可我控制不住陽陽和月月蹣跚邁向新新的腳步,她們同樣對新新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而我卻捨不得強迫她們什麼,只是一次又一次嚴厲地對新新說,記住,不許碰妹妹!不許碰妹妹 !漸漸地,他對我有了怯意,我卻絲毫沒覺得有何不妥。 一天,孩子們在午睡,保姆出去買菜,我去儲物間整理衣物。突然聽到孩子的哭聲,我連忙跑進臥室,看到新新正從床的欄杆間縫向外拉月月的兩根手指,手指被卡住,新新還在用力向外拉。我一把拉過新新,照著他的手,狠狠拍打,不是告訴你不許碰妹妹,不許碰妹妹嗎!看你以後還碰不碰妹妹!我越打越生氣,似乎在發洩對他積累的厭惡。我瘋了似的尋找可以用來打他的東西,直到看見鏡子裏自己魔鬼一樣的臉。我終於聽到孩子們的哭聲,終於看到蜷縮一團哭泣的新新,還有女兒們的喊叫聲…… 保姆回來了,抱起新新,看著我餘怒未消的臉想說什麼,我擺擺手讓她抱新新回自己的房間。我哄著陽陽和月月,突然看到床上有幾塊動物餅乾,陽陽的手裏還握著一塊 要喂我。我連忙到月月那邊,果然月月那邊床下有幾塊餅乾,已經被我踩碎了。新新最喜歡吃動物餅乾,原來他拉妹妹的手是要給妹妹餅乾。我的心被刺痛了,連忙到他 的房間,他已經被保姆哄睡了,可還在睡夢裏抽搐著。我不禁泛起一陣酸楚,我這是怎麼了?我還是他的媽媽嗎 一天,我和女兒們玩著擁抱的遊戲。我拍拍手,她們就喊著媽媽,張著小胳膊爭先恐後向我跑來,然後我們緊緊擁抱。這麼簡單的遊戲,她們卻樂此不疲,一遍又一遍。忽然,新新也張開他的胳膊,向我跑來,含糊地說著,媽媽,媽媽。我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我的兒子,自從來到這個世界,從沒開過口!緊緊摟住撲到懷裏的新新,我哭了。已經對他沉睡的母愛被重新喚起,兒子,媽媽有多久沒摟過你,媽媽對不起你! 3 我終於開始認真思考我的孩子們,我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家庭,我竟然有三個孩子!他們正漸漸長大,將來要有他們自己的人生。等我離開這個世界時,只有他們之間才能 互相照顧。尤其新新,他需要好多好多的愛。 我不再分隔他們,而是常常告訴女兒們,要好好愛哥哥,因為沒有他,就沒有她們。我知道她們聽不懂,我只希望她們會記住我的話。 我每天陪三個孩子做遊戲,唱歌,跳舞,為他們講故事。而新新,越來越有靈氣,不但會叫爸爸、妹妹了,還會含糊表達自己的需要,而且會隨著節奏跳些簡單的舞步。看著並成一排熟睡中的孩子們,我終於相信這個世界上有奇跡,那就是愛,愛可以創造一切! 陽陽和月月到了上幼稚園的年齡,我也該上班了。為了減少我的負擔,婆婆來商量著把新新接走。我猶豫再三,其實按新新現在的情況,勉強可以上幼稚園,可他畢竟和別的孩子不一樣,我害怕來自外界給他的傷害。 新新被帶走的那個晚上,女兒們不肯上床睡覺,一定要等哥哥回來。她們閃著漂亮的大眼睛問我,哥哥什麼時候回來?為什麼哥哥不上幼稚園?我的心一凜,回答她們,哥哥生病了,要好長時間才會好。她們又問。他會想我們的,為什麼我們不照顧他呢?快讓哥哥回來,我們會照顧他的。我的心緊了又緊,你們要乖乖的,只要你們聽話,哥哥就會回來。她們終於乖乖睡下,而我在黑夜裏掛念著新新。兒子,你好嗎? 女兒們只去了三天幼稚園,就說什麼也不肯去了,告訴我幼稚園裏有好多好玩的玩具,還有好多的小朋友,還學習新歌,認字,英語,她們要等哥哥回來一起去。她們充滿期盼的眼睛望著我,還帶有小小的挑釁。我訝於她們的執拗,耐著性子哄著她們,可她們卻怎麼也不肯答應。我沉下臉一手抱著一個,她們哇哇哭起來,媽媽騙人,說只要我們乖,哥哥就會回來,我們都聽話了,可哥哥還是沒有回來! 我的心猛地僵住了!壓抑的眼淚再也控制不住,你們的哥哥,他和別人不一樣,他永遠學不會那些東西!女兒們為我擦著淚,會的,會的,媽媽,哥哥能學會的,我們會幫助他的!看著她們,我感到了做媽媽的歉疚,我只會一味逃避,以為自己很愛新新,卻不如孩子們充滿信心去面對。 門鈴響,竟然是婆婆送新新回來了!幾天不見,新新瘦了好多。婆婆無奈地說,這幾天新新幾乎沒吃東西,也不肯睡覺,只一直哭,喊著妹妹,妹妹。她看了心裏實在難 受,不得已就送回來了。 女兒們興奮起來,拉著新新的手,開始講幼稚園的事情,還催促我為新新換最漂亮的衣服,他們要一起去幼稚園。 4 我找到園長,請求她讓我的孩子們在一起。因為按照新新的年齡應該上大班,可他的智力水準還不如小班的孩子。當看到我的女兒們一邊一個拉著兒子的手,並揮手和我 再見的時候。我相信這個決定是對的,愛會為我們創造更多的奇跡。 每天從幼稚園回來,陽陽和月月都幫助新新復習一天學過的東西,而且不許我插手。我的女兒們是班裏最出色的孩子,學什麼都特別快,而且記得牢。我知道那是因為她們要教哥哥,所以格外用心去學習。從沒看過比她們還有耐心的孩子,輪流一遍又一遍教著笨拙的新新,一個單詞往往要重複好多好多遍,甚至夢裏還在喃喃。每次新新學會了,她們就會歡呼起來,然後學著幼稚園老師的樣子翹起大拇指說,哥哥你好棒,哥哥你真棒!而我的兒子,就看著妹妹,傻傻憨憨地笑著。 老師要求每個孩子學習寫自己的名字,這對新新來講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可一個月後的一天,女兒們興奮地拉著兒子跑來告訴我,哥哥會寫自己的名字了!我將信將疑 地看著兒子在紙上歪歪扭扭地寫下兩個大大的"新"字,尤其敖看到他們練習的本子,我小小的女兒們,竟然知道把哥哥的名字拆成筆劃來教,好幾個本子寫著他們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再一次被女兒們的耐心折服得淚流滿面。 一天,我去接他們。走到教室門口,聽到有個孩子喊著,你們的哥哥是個傻孩子!我一驚,連忙走進去。我示意正要阻止的老師,決定讓孩子們自己去面對。只見陽陽憋 紅了小臉對那個孩子說,我的哥哥不是傻孩子,他是天使,他丟了翅膀,來到我們家,變成一個世界上最好的哥哥,他只不過還沒習慣人間的生活。孩子們發出"哇"的 驚歎聲,你們的哥哥竟然是天使哎!老師含著眼淚摟過陽陽,對孩子們說,新新是我們班的天使,他會愛我們每個小朋友 ,還教會我們如何去愛別人。回家的路上,我的 心被女兒編織的故事激蕩著。我問她們為什麼那麼愛哥哥,她們一起回答,因為沒有哥哥就沒有我們啊!忽地淚又盈滿我的眼,原來她們已經牢牢記住了我的話,那麼 小,就學會了愛和感恩。他們是上天賜給彼此的天使,也是上天送給我最珍貴的禮物。因為他們,我才知道,做媽媽是那麼值得驕傲和幸福!

■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的睡眠需要 ■

2008年04月23日
公開
9

■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的睡眠需要 ■   談到孩子的體重,有句話得記住:睡得好,體重會更輕。其實,這也是近期英國《兒童疾病文獻》中一項研究報告所提出的觀點。   這份研究報告由英格蘭大學的醫學與理學雙博士沙拉德·塔西裏撰寫。他在研究中總結了關於兒童睡眠與體重的各項研究成果。   他發現,睡眠不足和孩子身體超重之間似乎存在聯繫。比如,睡眠不足會增加“饑餓激素”;而疲勞也是影響體重的重要因素。畢竟,當睡眠不足時,誰也沒有足夠的精力到處活動,把體內的熱量消耗掉。   關於兒童需要睡多長時間,這取決於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提出了指導標準:   1─2個月的嬰兒:每天要睡10.5─18個小時;   3─11個月的嬰兒:每天夜裏睡9─12個小時,白天小睡30分鐘到兩個小時,一天睡1─4次;   1─3歲的兒童:每天睡12─14小時;   3─5歲的兒童:每天睡11─13個小時;   5─12歲的兒童:每天睡10─11個小時;   11─17歲的青少年:每天睡8.5─9.25個小時。   塔西裏在文章中還給出了7條建議幫助兒童提高睡眠品質:   1、保證每天規律的作息習慣;   2、制訂並嚴格執行就寢和起床時間;   3、臥室環境要安靜、無光、令人情緒放鬆,既不能太熱也不能太冷;   4、孩子的床應該佈置得舒適,並且僅僅用來睡覺;   5、孩子應該活躍,但是,該睡覺時就得睡覺;   6、把電視機、電腦、玩具等從孩子們的臥室裏搬出去,這樣可以讓他們睡得更安穩。   7、睡覺之前要避免讓孩子過多進食。 ■學前兒童每天應睡足11小時以上 ■ 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們的睡眠質量卻下降了。近日在滬開幕的泰科國際睡眠論壇開幕式上,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睡眠中心和北京協和醫院等國際著名睡眠專家都關注到兒童的睡眠障礙問題。在他們看來,孩子們睡眠過程中常出現的夢遊、夜驚、夢囈、打鼾、頻繁夜醒、睡眠不安、入睡困難等,都可能會影響其生長發育。專家們呼籲社會共同關注這一日益上升的疾病。 兒童生長重在睡眠   與會專家指出,成年人出現睡眠障礙似乎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但目前兒童的睡眠問題卻日益嚴重。如來自武漢和合肥等城市的調查表明,已有近半兒童患有睡眠障礙。上海的情況也不樂觀,很多孩子的症狀甚至表現在扁桃腺肥大、舌根肥大等生理症狀上。由於兒童體格生長所需要的生長激素只有在睡眠狀態下才能達到最高分泌水平,睡眠不好會造成孩子記憶力減弱,影響兒童認知功能,引起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易激惹、易衝動等症狀,甚至會影響孩子的免疫功能。 不良習慣導致睡眠障礙   專家們分析認為,造成兒童睡眠障礙的主要原因有呼吸系統疾病和不良習慣。研究發現,兒童常有鼻塞、感冒、扁桃體或腺樣體肥大等表現,導致呼吸淺、快甚至發生窒息,從而造成睡眠碎片化。同樣,兒童經常飲用咖啡等刺激性飲料、睡前看電視過久都會引發睡眠障礙。還有部分兒童入睡前需要雙親的擁抱、撫摸以及玩具、枕頭和音樂等的幫助,如不能滿足要求,其則表現出入睡困難、興奮甚至哭鬧,這些都會影響到孩子的睡眠質量。 耐寒鍛煉有助睡眠   根據學齡前兒童的生理特點,專家們認為他們每日睡眠時間應為11小時以上,晚上沒有睡夠的可以在白天補,但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睡眠時間遠低於11小時。同時,大冷天應讓孩子加強體育鍛煉、增強寒冷耐受力,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對扁桃體或腺樣體肥大兒童及時治療,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家有小霸王怎麼辦?(上、下)

2008年04月23日
公開
8

家有小霸王怎麼辦?(上、下) 2007/05/22 丞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孫淑芬 老師 90%負面行為都是ABC(操作性學習模式)學來的,幼兒傾向結果論,行為表現結果對他是好的,幼兒就容易學得。 幼兒經常有的負面行為 1.打人—Baby生氣了à他的情緒表現方式à若是來自模仿行為à調教的方式à媽媽不要有負面語言。例如:不可以不乖或者你生氣就打他,他會學得生氣就打人。 偶發行為à覺得不錯持續表現學得à運用(反學習方式),讓他發現打人的結果是不好的à例如:(坐乖乖椅)。 2.爬上爬下好動 a. 平常發生時沒有正確告知,忍耐到一定的程度或者小孩受傷才禁止,可是孩子已經習慣這個行為,你才開始禁止,他當然無法立即改變,所以發現問題,要慢慢調教不可太急,假如孩子的活動量大,可以給孩子較大的跑跳空間,三歲之前的孩子動物性強,要透過活動發洩情緒。 b. 環境認知的教育不夠,要讓幼兒理解什麼是安全的,什麼是危險的,譬如:從沙發摔下來會痛,孩子一旦有這個經驗,只要有發生的傾向就立即告知,反覆建構正確的訊息,口訣:「會跌倒喔!痛!痛!腳先下來」正面口令動作幫助幼兒躲避危險,負面的語氣,只會增加幼兒恐懼。 2. 耍賴 a. 可以給的—培養等待的能力,因為二歲以前的孩,會想要立即得到,不能等待,以自我為中心,父母可以立即回應,不要馬上給予,讓孩子學會等待,可是父母要重承諾,不能隨便呼嚨,要讓孩子相信你會給他,持續建立信任感。 b. 不要以給的—你可以回應他,但是並不一定要給他 4.吃飯慢吞吞沒活力 a.沒有想吃的意願、不好吃、沒變化、不討喜;食物都攪拌一起,有的還打成泥,只要用吞的不需咀嚼,講話怎麼會清楚。 b.想玩à千萬別讓孩子邊玩邊吃,吃飯都沒專注力,學習更不用說,想玩就去玩餓了再來吃;有時候吃飯時間到,我們也有吃不下飯的時候,要尊重孩子的感受。 c. 工具的使用要適合孩子操作 d. 方法不對à一口接一口又大口,孩子嘴巴都塞滿食物,有壓力怎麼吞的進去。 e. 吃飯的氣氛,要有故事性,要營造好的感覺,才有想吃的意願,一次只給一點點,不夠再給。像麵包一次只抓一口給他,吃完再抓一口,不會一次一個麵包,一個麵包就會變成他的玩具,捏!捏!捏 5.丟東西—模仿行為或是(ABC行為)的結果,發生的結果孩子沒有得到不好的感受,反而覺得好玩孩子就會持續,丟東西假使要收拾,孩子又不願意怎麼辦? a.發生當下,你若大聲喝止,孩子會因為害怕而退縮,不願意撿。 b.不再乎你的感受,以自我為中心,率性而為,不知道這個行為不對,可以做乖乖椅調教。 c.行為欠缺,只會丟沒有收拾概念,就要牽著他去撿,學會收拾東西的能力。 6.愛哭—孩子讓他很忙,就不會愛哭,無聊想贏得關注、被愛、被關懷不夠,沒有自信自己可以獨處,沒有探索事物的習慣,父母應該漸近式調教,培養幼兒獨立的習慣,像剛開始早上,我會讓幼兒自己看書,然後每隔5分鐘,就講一本書,陪伴次數逐漸減少,孩子自己獨立的時間逐漸拉長,孩子慢慢就學會獨立自己看書,要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才不會因為無聊而愛哭。 7.咬人— a. 模仿好玩,你只要不讓他持續模仿,時間久就不會咬人。 b. 自我保護的反射動作,一定是讓他覺得受威脅,動物會有保護自己安全的本能,比如說:他想要的東西,可是你太靠近那個東西,他會以為你要剝奪,他就會採取防禦方式,有的是打人,有的是大叫,想把你嚇走。 8.固執又堅持度高—這是孩子的生天氣質,你要發展他的智慧表現,讓孩子有同理心,願意改變自己,讓他的認知理解能力強,堅持度高才能成就事情,教會孩子判斷事情對錯的能力,好的事情持續堅持,就有競爭力,什麼是競爭力?獨一無二的能力。 9.不睡覺—有過度的行為,常會做出超過負的事,孩子太沈迷當下的感覺,你無法當下調教,可以透過活動量大的遊戲把他操累了,他就會睡覺,0-5個月的孩子,做視覺刺激眼睛疲倦就睡了,6-18個月讓他在浴室玩水、游泳若再加上玩具可以增加活動量,洗好澡就會想睡了。媽媽假使很堅持要孩子睡覺而又沒方法,改變現況,親子之間只會持續拔河,先累的還是大人,何苦來哉,洗個澡可能花30分鐘,而你不願意改變方法,孩子可能一個小時也還沒睡。 發生這些行為à你會如何做? 1. 用打à當下有效à方法不好à會再發生 2. 用罵,大聲制止à當下有喝止作用à方法不好à會再發生 3. 用講à沒效à方法比打罵好à會再發生 到底什麼方法,好又有效? 1. 轉移注意力à大部分的人都知道可是該如何做才有效 2. 環境教育à動物回到大自然,情緒自然穩定,當然會停止哭泣 3. 建立一個替代品,當他想要A物時,藉助平常的喜愛物,做有效性的轉換。 4. 讓孩子對新事物有好奇心,孩子就不容易因固執而堅持度高,培養他探索事物的能力。 5. 適切的愛,當孩子想要東西,你可以回應他,但是並不一定要給他,讓他很明確知道你不會買,你也知道他喜歡,給他關愛,陪著他一起放下想要的慾望,喜歡不一定要擁有看看就好,可以下次帶他來看。 6. 提昇孩子的理解力 7. 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 8. 營造一個豐富的情境 9. 不要有壓力的教育 10. 讓孩子學習動機增強 以上內容僅為參考之用,無法取代醫師面對面的診斷 詳細內容 請上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高雄台 線上收聽 http://autoencoder.nerkh.gov.tw/auto/find.asp

讓寶寶從小有自信的28個方法

2008年04月16日
公開
11

1 認真對待寶寶的要求。   經常忽視寶寶的需要,會讓他因不被重視而失去信心。當他在電話裡滿懷期望地 提出:「媽媽,牛 奶。」你在外面一時不能滿足他,告訴他具體時間:「回到家,媽 媽給你拿,好嗎?」 2 給孩子自己做選擇的機會。    週末帶寶寶出遊,徵求他的意見,但不要問:「你想去哪裡?」而是這樣問: 「你想去動物園還是水族館?」給他選擇的範圍,讓他自己做出選擇,會增添對自己 的信心。 3 不要嘲笑寶寶說錯的話   寶寶剛學說話,發音不準確的時候。不要嘲笑他,也不要當時刻意強調,換個時 間再教他。在寶寶語言學習期,你的嘲笑會使他喪失學語言的信心和興趣。 4 認真對待寶寶的提問    寶寶提出問題,耐心傾聽,如果你回答不了,老實告訴他。讓他知道任何人都有 做不到的事情,打消他對別人的敬畏心理,從而增加自信。 5 用商量的口氣讓寶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把報紙拿給媽媽,好嗎?」讓孩子知道,被人需要是提高他自信心的最好方 法。 6 給寶寶一個展示作品的空間    讓寶寶在家中最醒目的牆面上張貼他的塗鴉之作;在櫃子上為寶寶做個陳列架, 陳列他的小製作。榮譽感最能激發孩子的自信心。 7 給寶寶一個屬於自己的領域    給寶寶一個房間,沒有條件的,可以給他房間的一部分,讓他有一個自由玩耍、 不受束縛的小天地。因為擁有自己的「領域」,讓他心中充滿自信。 8 媽媽的寬容是培養寶寶自信的土壤   不要總是因為孩子房間裡或者桌面上很亂而責備寶寶,而是教他自己收拾散落的 玩具,並且跟他一起做。 9 不要拿孩子和別人比較   不對寶寶說:「妹妹已經會數數了,你還不會,你可真笨!」哪怕他真的比別的 孩子差。總是拿比他強的孩子來和他比較,最能挫敗孩子的自信。 10 讓寶寶偶爾幫幫忙   帶寶寶去超市,把待付款交到他手裡,讓他交給收銀員。他還不會算賬,但至少 讓他知道錢能買東西。逐漸讓孩子自己掌握零用錢,會增加他生活的自信心。 11 讓寶寶選擇自己的衣服    給寶寶購買衣物,讓孩子自己挑選顏色和款式。也許他選的顏色你並不喜歡,但 不要否定他的眼光。孩子的意見被尊重是他自信的開始。 12 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歡的卡通節目    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歡的卡通節目,和他討論喜歡的人物和台詞,對他的觀點表示 感興趣。平等的相處和交流是給他自信的階梯。 13 讓寶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讓寶寶獨立清洗自己的杯子、小手帕,哪怕洗不乾淨。孩子的自信來自於每件小 事中你對他的認可。 14 鼓勵寶寶表演   當寶寶表演講故事和唱歌的時候,給他打拍子,表示應和。鍛鍊他敢於從容登台 表演,就是鍛鍊他的自信心。 15 讓寶寶多和同齡人玩耍    讓寶寶接近陌生小朋友,積極鼓勵他與各種年齡的人自由交往。培養他的社交能 力其實就是在培養他的自信心。 16 幫助寶寶擬訂詳細計劃,並提醒他執行   比如幫寶寶制訂練琴計劃,制訂計劃時和他協商時間。執行時提醒他:「寶寶, 我們現在該練琴了,對吧?」讓他養成按計劃做事情的習慣。做事胸有成竹,做人才 能充滿自信。 17 寶寶玩可樂瓶、鞋盒等各種廢棄物,不要制止他   孩子喜歡探索他感興趣的東西,你制止他的興趣,也就挫了他探索的信心。 18 孩子在玩遊戲的時候遇到困難,讓孩子自己解決    孩子在拼七巧板時遇到困難,要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這些困難。實在想不 出辦法時,你可以側面指點。戰勝困難可以讓他自信倍增。 19 當孩子有進步的時候要具體表揚    和孩子相處時,經常尋找值得讚許的具體理由,用讚許的語言鼓勵他,但不要空 洞地表揚孩子。可以說:「寶寶知道自己小便了,有進步了。」不要說:「寶寶你真 聰明,媽媽好喜歡你。」具體的稱讚給他自信,空洞的表揚會讓他自大。 20 重視自己對孩子的承諾    本來並不想帶他去麥當勞,卻隨口答應他去,承諾了卻不去實現。你的失信讓他 失去自信,也失去對你的信任。 21 幫助寶寶發揮個性中積極的方面,讓他成為有個性的人   寶寶是急性子,就鍛鍊他做事的速度;是慢性子,就鍛鍊他的條理性。強迫他改 變個性會讓你對他失去信心,更讓他失去自信。 22 教他從小認可自己的長相   比如告訴他雖然他不是大眼睛,但小眼睛只要有神就很好看。很多不自信往往源 於對自己相貌的不認可。 23 向孩子提供書籍和材料,支持他自己夢想做的事   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才幹和能力,他才會更有自信。 24 盡量讓寶寶在生活中脫離依賴   上幼兒園要準時,爭取讓鬧鐘叫醒他而不是媽媽一遍遍呼喚。生活能自理的孩子 才能在沒有依靠的處境中充滿自信。 25 讓寶寶從小多接近大自然   帶寶寶旅遊時多給他講述所遇到的動物、植物、地理、典故等各種知識。見多識 廣才能自信倍增。 26不用辱罵來懲罰孩子的過錯   辱罵不僅打擊孩子的自信,還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27 寶寶遭遇挫折,用緩和的語氣同他一起分析這次經歷,下次就不會有同樣的錯誤。 重新鼓起他的自信心,尤其重要。 28 父母遵循合理的行為標準,做受人尊敬的人;父母在社會中不受人尊重,最損傷孩 子的自信心。

不給我,就生氣!有理講不清的番寶寶

2008年04月15日
公開
18

本文來自學前教育電子報 2006-06-08 不給我,就生氣!有理講不清的番寶寶 文�陳怡伶 本刊企劃編輯 2歲半的弘弘已經相當有「想法」了喔!要吃什麼、穿什麼、玩什麼,總是說要就要,只要被爸媽拒絕,常當場就大發脾氣… 每天傍晚,弘弘都趴在保母王媽媽家窗戶,期待紅色車車出現。因為,最愛的爸爸要來接他了! 我要!我就是要! 今天,弘弘一上車就開心地大聲喊「吃炸雞,弘要吃炸雞。」爸爸跟他解釋要回家吃晚餐,弘弘更大聲起來。正專心開車的爸爸看他拗起來:「你再吵!回家打喔!」這時弘弘哭了起來… 回到家,弘弘看到媽媽大聲地哭了起來,他狠狠地瞪了爸爸一眼、又用力搥爸爸一拳。「這孩子,脾氣愈來越壞!」聽爸爸告狀,他摔坐在地上,邊哭邊踢、邊拍打地面!爸爸見狀:「再耍脾氣!我去拿藤條!」弘弘反而更使力踹腳。 **讓孩子知道「我懂你的感受」 媽媽坐到弘弘身旁,柔聲問:「你好生氣、好生氣!是不是?」弘弘啜泣著,用力點頭。媽媽繼續問:「氣爸爸不准吃炸雞嗎?」他委屈地點點頭:「嗯!」媽媽的體諒讓弘弘不再用力跺腳、搥地,慢慢調整了呼吸、剩下一點點的啜泣。 爸媽以同理心來體諒孩子當下的感受,會讓孩子覺得爸媽是站在他的角度來看事情,原先的怒氣也會稍稍舒緩,親子之間也比較能進行有效的言語溝通。 **讓他明白「為什麼不可以」 看他稍稍緩和,媽媽抱起弘弘走到廚房說:「哇!好香喔!是好吃的咖哩牛肉耶…」 媽媽又說:「媽媽特地去買肉肉回來,要煮弘弘最愛吃的咖哩耶!可是弘弘只想吃炸雞!」倔強的弘弘還是嘟著嘴。 「那我們把咖哩倒掉,去吃炸雞!?」弘弘露出一絲竊笑,他小聲地說:「不要倒啦∼弘弘吃咖哩!」 媽媽笑著說:「還好弘弘喜歡吃,不然媽媽差點也要哭哭了!」被溫柔讚美過後,弘弘才露出笑容! **發展小百科 自我中心

聽孩子說話•說孩子懂的話

2008年04月15日
公開
23

聽孩子說話•說孩子懂的話 以前的教育方式是:孩子只要用耳朵聽就好,不用嘴巴多說話,然而,不讓孩子願意說出心底話,父母又如何能了解他心中的想法?甚至又怎能讓孩子願意把父母的話聽進去呢?從前,經常聽到老一輩的父母親對孩子說:「囝仔人,有耳無嘴」,意思是說,孩子只要用耳朵去聽就好了,不必用嘴巴多說話。但有趣的是,孩子不多說話,父母又如何能了解他心中真正的想法呢? 親子應建立雙向溝通管道 有品質的親子溝通,已經不再是昔日「父母說,孩子聽」的單向溝通模式所能涵蓋,但究竟什麼才是親子溝通的真正精神?人本教育基金會親職教育講師程桂英表示,親子溝通不是單向的指令、說教、指責的說話方式,因為那只會讓親子關係更加惡化,孩子更不願意表達他心中的想法。真正的親子溝通是,父母應先從認同孩子的感受為出發點,用心聆聽孩子說話,引導他把心中的感覺表達出來,讓他有充分說的權利與時間,再鼓勵他、讚美他,從經驗中學習,這樣一來,才能建立親子間的雙向溝通管道。 程桂英舉了一個實例:3歲的小真每次回阿媽家時,當阿公阿媽想要親切的抱抱小真時,小真總是不肯讓他們抱,這令媽媽很尷尬,阿公阿媽也覺得很沮喪。 有一次回家後,媽媽想要試著了解小真的真正想法,於是,她問小真:「妳是不是看到阿公阿媽會害怕啊?」小真搖頭;媽媽接著再問:「你是不是不喜歡阿公阿媽啊?」小真又搖頭;媽媽又試著以不同的問答方式去深入小真的內心,引導她表達出想法。最後,才發現原來小真是覺得阿公阿媽「很臭」,所以不願意讓他們抱。 後來,媽媽才知道,以天生氣質而言,小真是屬於嗅覺比較靈敏的孩子,或許是她不喜歡阿公阿媽身上的味道,所以才不願意讓兩位老人家抱。 程桂英表示,若是一開始,小真的媽媽就責備小真的行為,那麼,可能就無法得知小真的真正想法。所以,對於語彙較少的幼兒,他們或許心中存在著一種想法,只是礙於描述力、理解力都還很薄弱,而無法充分表達,這時,父母就要一層一層的深入幼兒的心裡,引導他們說出來,並鼓勵、讚美他們,這也才是真正的親子溝通。 增進親子溝通的5個技巧 增進親子溝通的技巧一點都不難,最重要的是父母要願意多花點時間、心思去做。以下提供一些增進親子溝通的技巧: 1. 認同孩子的感受、用心聽孩子說話。 2. 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也就是抱持「同理心」。 3. 多鼓勵孩子,讓他從經驗中學習,得到成就感。 4. 表達關懷與愛,讓孩子知道父母是愛他、關心他。 5. 多讚美孩子的正向行為,以後就會多看到他表現出這種行為,而不好的行為就會漸漸消失。 用心學習聽聆聽孩子說話 傾聽孩子說話,看似簡單,但是,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愛他的,他是受尊重的,進而讓他以後願意自己說出來呢?這可不是每個人天生就會,而是需要用心學習的。 以下的方法,提供父母參考: 1.放下手邊的工作,專心聽孩子說話:有時候父母下了班,回到家又要忙家事、忙看電視、看報紙,忙東忙西,總是無法全心全意聽孩子說話,但是,當孩子在對你說話時,最好停下手邊所有的工作,全神貫注的專心聽他講,讓孩子感受到他是被尊重的,自然就比較願意說。 2.暫時拋開自己的偏見,試著以孩子的角度看事情:當孩子在敘述一件事情時,父母要先拋開自己的偏見,不要以成人的想法來看待孩子,例如:當孩子不願意吃飯,就認為他吃了太多零食;不願睡覺就一定是想看電視……父母不要先判定孩子的「罪」,而是要站在孩子的立場,多為他想想,才能聽得到孩子的內心話。 3.每天找機會和孩子聊天:平常再怎麼忙,每天也要挪出一點時間,陪孩子聊聊天,可以利用睡前的幾分鐘,和孩子聊聊今天的所見所聞,甚至幫孩子洗澡時,也是親子對話很好的時機。總之,經常跟他說話,久而久之,孩子就喜歡找你聊天。 訓練孩子說話•取代哭鬧不休 當孩子哭鬧時,要如何讓他停止哭泣,這可能是許多父母的困擾。程桂英表示,當發生孩子哭鬧不休的情形時,父母要做的還是聆聽,以同理心來聽聽孩子說話,找出他哭鬧的原因。這個方法不只對會用語言表達的孩子有用,連對會表達情緒的嬰兒都管用。 她說,有位媽媽家中有一個4個月大的嬰兒,一天夜裡,孩子大哭大鬧,媽媽又是餵母奶,又是換尿布,自己覺得可以滿足孩子的,都已經做了,但是baby還是一直哭,最後,她試著改變語氣,抱著baby,很沉靜、穩重的說:「baby呀!媽媽已經很累了,我已經幫你換了尿布,又餵你喝了ㄋㄟㄋㄟ,媽媽實在想不出來你為什麼還要哭?」媽媽才說著說著,baby竟然就睡著了。從這個案例中可見,小嬰兒並不是聽懂媽媽在說什麼了,而是媽媽的語調穩定了他原本焦躁的情緒,他感受到的是:媽媽願意跟他溝通的那一份真誠的心意。 對於年紀大一點,已經會用語言來表達的孩子,當他哭鬧時,仍然要試著以沉穩、不生氣、真心的語氣來詢問孩子:「你為什麼要哭呀?」若是孩子不說話,繼續哭鬧,可以用問答的方式去猜:「你是不是肚子餓了呀?」、「還是想睡覺了呀?」總之,要教導孩子試著把一個抽象的情緒表達出來,也就是學會把哭轉換成語言,這樣就容易讓父母了解孩子的需求。 真正聽到孩子的心底話 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的說話方式,父母應該了解孩子的發展,才能真正聽懂孩子的話,以滿足他們的需要。程桂英指出,嬰兒期的孩子不會以說話表達自身需求,但他們會用肢體、聲音告訴父母自己的需求,所以父母更需要了解孩子的發展,才不致會錯意。 她說曾有位媽媽告訴她,她從孩子7個月大時就開始打他,因為孩子每次喝完牛奶就把奶瓶亂丟,而且不好好玩玩具,總是丟得到處都是,媽媽認為小時候沒養成好習慣,以後就會更難管教。 這個案例說出了一般父母傳統的管教方式,但程桂英告訴媽媽,看待孩子的行為除了對錯之外,還要看原因,了解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做。這個時期的孩子正是發展空間概念的時候,在他的小小腦海中,沒有「亂丟」這個名詞,他只是在探索床上、床下這兩個空間,發現「上」、「下」兩個不同的空間很有趣,才會把奶瓶、玩具扔下去,所以他其實正在進行探索空間的活動,這個時候父母應該做的不是打罵、責備,而是應該提供孩子充分的環境讓他進行丟球、沙包等活動,讓他可以盡情的伸展他的肢體,以滿足他探索的欲望。 對於3歲左右的孩子,語彙已經累積到一定的量,這時就能引導他說出感覺,程桂英說,剛開始可以用問答的方式去詢問,例如:「你為什麼會害怕呀?」如果孩子說不出來,再以選擇題的方式問孩子:「你是不喜歡,還是沒有看過才會害怕呀?」若還是不行,就直接以是非題的方式詢問:「你是不喜歡嗎?」總之,有層次的引導孩子說出原因,他們也才能從經驗中學習。 說孩子聽得懂的話 程桂英指出,想要孩子「聽話」,父母首先要用孩子聽得懂的話來說,也就是要了解孩子的發展,並運用適當的語言表達。再者,要進入孩子的內在世界,貼近孩子的心,讓孩子感覺父母是在關心他並為他著想的。 以家中常見的「看電視戰爭」為例,父母最感困擾的是,明明和孩子有事先約定只能看半個小時,但時間到了,孩子還是不肯關掉電視。父母面對這個情況時,要先把自己的情緒管理好,不要動怒,告訴自己,孩子還小,不會控制自己,他的理智不易做到「關掉電視不看」這件事,然後,再站在孩子的立場,接受、了解他的感受,並好好的告訴他:「我知道你很想看,可是你知道媽媽為什麼不讓你看嗎?」接著,才委婉的說道理給他聽,最後記得,若孩子自己願意關掉電視,不要忘了當下給他肯定與讚美。 親子溝通無礙•關係更密切 父母的說話方式和態度,是決定親子關係好壞很重要的關鍵。現代的父母需要學習用更精緻一點、有效的親子溝通方法,透過溝通,把愛傳給孩子,讓他感受到父母是愛他的,進而幫助孩子學習與成長。 一旦親子間建立起了良好的親子溝通橋樑,會更容易傳達愛與親情,這時也才能實現圓滿的家庭生活,共同感受到生命的幸福。 家長對於「如何和孩子說話」都有相當大的困擾。不是我們一直說,就叫做跟孩子談話,困難是,家長不會聽,你能聽懂小孩在講什麼,才能跟小孩對話。所以第一步很重要,就是要有能力聽,有能力去感受和理解,語言和行為背後的動機、需求和原因。一旦可以超越表面的行為和語言(譬如說亂丟沙子,或是罵妹妹),去體會他丟沙子是否有需求,罵妹妹是因為覺得有不公平的地方,願意越過行為背後,我們才能聽到真正的原因。

讓孩子乖乖看牙醫的技巧

2008年04月14日
公開
5

多數的孩子都怕看牙醫,除了怕痛,牙醫所使用的器械也會令他們心生恐懼,因此寶寶一到了牙科診所,便哭哭啼啼、不肯就範,可讓家長傷透了腦筋,其實只要事前作好準備工夫,帶寶寶看牙也可以成為一件粉easy的事情! 幼兒蛀牙會造成的影響 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能擁有一口好牙,而寶寶最容易有的牙齒問題就是齲齒,也就是俗稱的蛀牙,蛀牙會對寶寶造成什麼影響呢?劉居平醫師表示,可以歸納為以下五點︰ 會造成疼痛不適,影響寶寶可以吃的食物種類,以致營養攝取不足。 蛀牙嚴重時,會導致蜂窩性組織炎,威脅寶寶的健康。 蛀牙的細菌會阻擾恆齒的發育。 造成恆齒排列擁擠,齒列不整齊。 前門牙蛀壞,會影響到門面的美觀與說話發音,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 寶寶為什麼怕看牙? 寶寶害怕看牙的原因各不相同,這其中牽涉到每個寶寶在運動、情緒、認知、語言等方面的發育問題。 寶寶的個性︰某些0-3歲的寶寶天生就會害怕陌生的人、陌生的聲音,牙醫對寶寶而言是陌生的人,再加上治療牙齒的機械會發出一些聲音,自然會讓寶寶感到害怕。 家庭背景的因素︰孩子如果過於受到保護、溺愛,或是受到大人言語上的恐嚇、威脅(你不乖就帶你去打針看醫生),就會排斥看牙。 最初的經驗不佳︰有些孩子第一次看牙的經驗不好,或是特別愛幻想,就會認為看牙很恐怖。 父母經驗的傳導︰父母親如果態度太緊張,也會影響到寶寶的心情。 首次看牙時機與醫師處理重點 寶寶在一歲左右時,上下約各長四顆牙,並開始接觸固體及含糖食物,這是最佳的首次看牙時機,醫師將詳細檢查寶寶的牙齒生長狀況,並給予父母有關寶寶的飲食種類、刷牙的習慣、餵食的方式等諮詢意見,如果寶寶牙齒有脫鈣(牙齒灰白、或有黃斑)現象,醫師可能會做塗氟處理,並建議每三個月回診一次,如果孩子的牙齒沒有太大的問題,或是所吃的食物遠離高危險群或口腔衛生習慣良好,則可半年回診一次。 父母應如何配合 帶寶寶看牙的前後時間,父母若是能做好準備功夫,不但能卻除寶寶的恐懼心理,還可以縮短看牙的時程,可是究竟父母該如何配合醫師才好呢?以下幾點可供參考︰ 就診前 首次看牙,很多寶寶都會出現排斥的現象,家長絕對不可以賄賂的方式,哄騙寶寶看牙。 向寶寶解釋清楚看牙的重要性,譬如,感冒要看醫生,牙齒的病病的話也要看牙才會好。 替寶寶帶一套乾淨的衣物,以便寶寶嘔吐時可更換。 給予言語的鼓勵。 就診時 寶寶如果哭鬧不休,父母最好暫時迴避。 幫助醫師讓孩子看清楚要使用的器械,並說明看牙的規矩,譬如,有問題、不舒服、想尿尿,要先舉手。 如果寶寶很怕痛,可以告訴寶寶看牙可能有一點不舒服,但是絕不會痛。 醫師與小病患溝通時,家長不要出聲,只要握住孩子的手就可以了。 就診後 寶寶若是有做局部麻醉,1-2小時藥效才會退,特別注意不要讓寶寶咬嘴唇、捏臉頰、或吃固體食物,以免咬傷。 寶寶如果有拔牙,家長必須監督他緊咬紗布30分鐘,有口水可以吞下,但盡量不要說話,止血後即可吐掉紗布進食。 寶寶若有做塗氟處理,於治療一小時內,不可喝水、漱口、進食。 寶寶若有做補牙處理,當日應避免啃食堅硬的食物(譬如肉骨頭、芭樂)。 每隔三個月至牙科做定期檢查。 台北醫學院兒童牙醫科主任 劉居平

2歲幼兒如何教才會不抓狂

2008年04月14日
公開
3

2歲幼兒如何教才會不抓狂 ■摘錄自《2歲幼兒如何教不抓狂》•佐藤真子著 世茂出版社出版 一提到2歲的幼兒,你會想到甚麼呢?「凡事都要自己來.…..」、「甚麼都說不喜歡.…..」但是做起事來卻又笨手笨腳,一定要大人在一旁守候。的確,2歲的幼兒正是這麼一個麻煩的年齡!他們的心理層面已有迅速的發展,但仍限於一個自己不知該如何是好的混亂、掙扎期。 或許有些父母也曾因為照顧2歲幼兒,碰上許多頭痛問題深感困擾,甚至有「置之不理」之感,讓自己也陷入「凡事皆不順心」的煩躁期。雖然有句話說:「如果孩子是2歲,那父母親也是2歲。」但唯有深入「獨立期」的幼兒的內心世界,有耐性地守護著孩子,才能讓親子在各方面一起進步與發展。 ?2歲幼兒的生理與心理發展 在寶寶迎向2歲生日的那一天起,你可以認定他已經完全脫離「嬰兒期」,正式邁向幼兒期。2歲正是走路、跑步、跳躍等運動層面的基本機能,大幅躍進的時期。孩子對於這些逐漸形成的能力,莫不充滿躍躍欲試的衝勁。所以,自我的這些衝勁能充分獲得滿足的孩子,不管是誰到了3歲左右,在走路、跑步、跳躍等動作上,都會有驚人的發展。 對2歲的幼兒來說,上下樓梯真是最佳的冒險遊戲;若在散步途中看到樓梯,即使繞遠路也會故意跑過去爬一爬。就連百貨公司或超市的欄杆扶手,也要攀爬一番,尤其對電梯更感興趣。這時父母親應該多注意孩子的舉動,避免發生危險。等他習慣上下樓梯的節奏感之後,從好幾層的樓梯上跳下來成為新的刺激遊戲。一開始他還有些顧忌,要求父母親助他一臂之力,等他越來越大,膽子也跟著變大,總有一天他自然會成功地從樓梯上跳下來。 2歲的幼兒在心理層面上的發展,遠比生理方面進步更多。例如,他為了強化自我的意識,經常會出現「不要」、「不好」的回應。這時不管是要他收拾玩具、脫掉髒了的衣服,甚至是要給他最愛的香蕉,都會得到「不要」的回應;聽多了總覺得他把說「不要」當作一件有趣的事呢!這時父母千萬不要出現「這個孩子怎麼變得這麼搞怪!」的念頭。其實這種表達「不要」的行動,對孩子在自我意識的建立上,有非常重要的功用。 對一個2歲大的幼兒而言,當自己的要求受到限制或禁止時,要如何堅持自己「不要」、「不好」的念頭,以及說出「好」或接受別人的意見,都是相當寶貴的學習課題。雖然有些老生常談,但在此還是要強調,一個放棄自我意識,完全順服別人的孩子並非「好」孩子。希望父母親多用些心思,輔導孩子找出自我解決問題的方法。 ?大小便的訓練--掌握時機為其要訣 即使你不覺得緊張,但一發現孩子已經2歲了,還是會突然介意他大小便的自理問題。尤其當他的同伴一個個擺脫尿布的束縛後,你不禁也為家裡的孩子著急起來。 或許有很多媽媽之前都有嘗試訓練孩子大小便的失敗經驗,最常見的失敗原因是,孩子還沒有到不穿尿布的時間就開始訓練他,正因為他的腦部還不能充分控制排尿系統,媽媽就急著訓練他,當然不容易成功。至於這個時間是甚麼時候,因個人發展而異,一般最快的話也要1歲半以後。 掌握時機為其要訣,等孩子的膀胱剛好裝滿尿液,再帶他上廁所,他就能順利解出, 但這只是偶爾碰上恰當的時機;大小便的訓練正是為了讓孩子意識到這種偶然性。所以,儘可能瞄準想尿尿的時機,持續誘導孩子去廁所或便器「解決」,才是訓練成功的要訣。像午睡後或早上起床時,都是最佳的時機,而離上次尿尿約2個小時的間隔時間也最適合。不過,要是孩子不想尿,或待了2、3分鐘還尿不出來,就不要勉強他。萬一他過不到2分鐘又尿下去,千萬不要生氣;這可能是孩子比較敏感,不太習慣這種訓練。其他像天氣冷或水喝多了的時候,就要縮短尿尿間隔的時間,常帶他去尿尿。 ?穿脫衣物--「自己做」是獨立的第一步 孩子一過了2歲,都會想要自己穿衣服或脫衣服。不過,他們穿衣的技巧有待商榷,倒是脫衣服的技術好多了。像洗澡時脫衣服或就寢時換上睡衣,都是他們最佳的表現時刻,即使花很長的時間才脫得掉,仍樂此不疲。媽媽也可在適當的時機教他收拾脫下來的衣物。 而最讓媽媽頭痛的是,明明沒有時間了,他還堅持要自己脫衣服,尤其是早上上學或洗澡時,總讓媽媽忍不住出手幫忙。不過,這種想要「自己做」的意識,決定了自此萌芽的獨立心會成長茁壯或不幸夭折,對孩子日後的性情具有重大的影響。所以,當孩子表示想「自己」做做看時,原則上同意他的要求,尊重他的意思吧!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個性,他們對週遭大人的期望也不盡相同。正如同孩子有自己的特色一般,每對父母親也具有不一樣的特質;再加上核心家庭、大家庭或單親家庭等等不同的生活背景,更造就出性格、脾氣都不一樣的孩子。所以,每一對父母親都應該試著找出最適合自己和孩子的教養方式,才能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