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劭恩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居家感覺統合

2007年10月08日
公開
34

訓練目的:平衡、協調、肌力等。 訓練要求:仰臥�俯臥。 難度設置:(1)仰臥雙腳著地,雙腿屈伸;(2)俯臥雙腳著地,雙腿屈伸;(3)俯臥雙手著地,雙腿屈伸;(4)仰臥雙手著地,雙腿屈伸;(5)仰臥�俯臥雙手做模仿或規定動作; (6)仰臥�俯臥雙腳做模仿或規定動作;(7)俯靠治療球,雙手抱起治療球並推出;(8)仰臥墊上,雙腳屈腿或直腿將球夾起。 幫助給予:(1)每一動作次數或時間不能太久(視其肌張力而定);(2)動作由易而難、次數時間由少到多;(3)注意協助(他動─協動─主動)。全程由家長身體指導完成。如果孩子出現緊張或抗拒的情況,請以鼓勵、引導方式取得其配合爲主,不要強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過度緊張,效果適得其反。 72.抓癢;(1-2) 訓練目的:觸覺刺激,減輕觸覺過敏,促使大腦細胞活躍,改善腦細胞之間聯繫,促進全身趨於平衡。 訓練要求:抓撓孩子的腳心,重點是腳心不著地的那部分。每次做1~2分鐘,每天4~5次,如果孩子抗拒,開始時可每次只撓一下,逐漸地讓孩子習慣這樣的觸覺刺激。 難度設置:—— 幫助給予:—— 73. 按摩穴位(0-1); 訓練目的:促進生長發育,提高抗病能力,保護兒童健康 訓練要求:主要按摩的兩組穴位:1健脾和胃的穴位,如足三裏(位於膝眼下三寸,筋骨外大筋內)和中院(位於臍上四寸)。按摩足三裏可使小兒消化系統旺盛,促進消化吸收;按摩中院則能行氣和血,清熱化滯,健脾和胃,對治療食滯瘀積,腹脹腹痛,便秘腹瀉等常見病有良效。 2是能補腎的穴位,如三陰交(位於內踝高點上三寸,脛骨內側後緣)、二馬(位於手背無名指與小指掌骨小頭之間的凹陷中)及湧泉(位於腳心前凹陷中)。 難度設置:—— 幫助給予:—— 74. 跳數位 訓練目的:增強身體平衡能力及重力感。 訓練要求:用不粘膠剪出大的數目字1-10或1-20貼到圓形的不粘膠上再地板上,讓孩子從一個數位跨到另外一個數位上,以跨到圓形內爲勝。 難度設置:A 如果孩子還不懂得數位,可貼不同顔色的數位,然後讓孩子按顔色跳;B 讓孩子按指定的數位跳或者按單、雙數跳;C 可玩雙人遊戲,創造出各種玩法,以最終達到終點爲勝。 幫助給予:1 如果孩子跳躍技巧不成熟,可在開始時握他(她)的雙手或夾著孩子的腋下幫助他(她)跳躍;2 如果孩子不懂得或不遵守遊戲規則,要隨時給予身體或口頭的提示。 75. 打保齡球(3-5) 訓練目的:發展手眼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把兒童保齡球放在1米左右的距離,讓兒童用黑色的大球擊球。 難度設置:A 開始時距離可以很近,以便讓兒童容易擊中,有成就感;B 要求兒童按訓練要求的距離擊球; C 逐個地把球擺在地上讓兒童擊,開始時距離要近一些,5次擊球中有3次通過。 幫助給予:(1)開始時給予孩子大量的身體協助,直至孩子掌握要領;(2)每一次增加難度時都需要隨時提醒、糾正並示範給孩子看如何做。 76. 運小球(4-5) 訓練目的:訓練手眼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用塑膠球拍運送乒乓球,一次放一個乒乓球在球拍上,運到距離2米的大容器中。不可以用另外一隻手扶乒乓球。 難度設置:A 開始時可選用其他非圓形的小物品讓孩子訓練並且把距離設短一點;B 孩子的技巧純熟以後可嘗試用大的塑膠或布球;C 使用乒乓球,5次運球中有3次球沒有掉地通過。 幫助給予:無論孩子處於哪一階段的開始階段,都要給予手把手的幫助,要確保孩子掌握了基本的遊戲規則以後才增加難度。 77. 滑雪(4-6) 訓練目的:促進身體兩側協調與計畫動作的能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兩腳分別踩著一張紙,當做是雪橇,可前進或後退地踩著紙行走。 難度設置:A 只用一隻腳踩紙前進;B 雙腳踩紙前進;C 赤腳踩紙前進;D 赤腳踩紙前進或後退。 幫助給予:給予適當的攙扶;提醒孩子如何保持身體的平衡和適當的運動。 78. 鞋子走路(4-6) 訓練目的:促進身體兩側協調及計畫動作的能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將兩手穿在鞋子裏,沿著一定的路線或腳印前進或向側邊行走。 難度設置:—— 幫助給予:—— 79. 跳躍(3-5) 訓練目的:促進兩側協調及前庭刺激。 訓練要求:在地面上擺放數個小號的呼啦圈,要孩子以雙腳跳或單腳跳的方式跳過所有的圈圈。 難度設置:A 雙腳跳,並把呼啦圈之間的距離放近一點;B 把呼啦圈之間的距離放遠一點;C 單腳跳;D 單腳跳並連續跳完所有圈圈。 幫助給予:開始時可站在孩子前方,等孩子雙腳落地時稍微扶他一下,幫助孩子保持身體平衡。 80. 拍氣球(4-6) 訓練目的:手眼協調能力,動作的計畫能力。 訓練要求:把氣球往上抛,然後雙手輪流向上拍打氣球,儘量不要讓氣球落到地上。 難度設置:A 雙手輪流拍打;B 在地上設置簡單的“路障”(如玩具或凳子),讓孩子繞過路障拍氣球。 幫助給予:(1)開始時教孩子把氣球拍高一點,延遲下落的時間,讓孩子有足夠的時間計劃自己的動作和步子;(2)必要時給予身體協助;(3)提醒孩子看腳下的“路障”。 81. 軟骨功(5-6) 訓練目的:改善身體概念及計畫動作的能力,並提供觸覺刺激。 訓練要求:用一條粗棉繩,兩端結在一起成一個圈,讓孩子將繩由頭套下去,由腳下拿出來;或者由腳套進去,從頭部拿出來。 難度設置:A 剛開始訓練時,繩圈可以相對做大一點,容易取出;B 先訓練從頭套到腳,再訓練從腳套到頭。 幫助給予:提醒孩子不要用蠻勁兒,要學習技巧。 82. 搖搖船(5-6) 訓練目的:控制迷路張力反射,提供前庭及本體刺激,並改善身體概念及兩側協調。 訓練要求:孩子躺在地上,兩手抱膝身體屈起成球狀,前後搖動二十下,或左右滾動二十下。 難度設置:—— 幫助給予:開始時孩子可能不能很好地控制身體或搖不動,家長需要給予身體協助,從側面輕推孩子的肩或臀,示意孩子順著給予的外來力量搖動身體。一旦孩子掌握要領,及時撤消幫助,鼓勵孩子自己利用自身的力量搖動身體。 82.A抱球翻滾(5-6) 練目的:提供前庭刺激,抑制頸部張力反射。 訓練要求:孩子躺在墊上,雙手抱著一個排球大小的球,高舉過頭。要孩子由墊子的一端再滾回來,球不可以松掉。 難度設置:A 滾3-4下;B 從墊子一端滾到另外一端。 幫助給予:開始時孩子可能無法呈直線滾動,成人需要給予身體協助,推動他的肩膀或腳,把他的身體儘量推到呈直線的姿勢。 83.糊壁紙(5-6) 練目的:提供觸覺刺激,改善計畫動作能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靠牆壁站立,以身體當做滾筒貼著牆壁滾動,好象在糊壁紙。先向一個方向滾動,然後再向反方向滾動。 難度設置:A 只滾動3-5下;B 從牆壁的一端滾到另外一端 幫助給予:提醒孩子注意頭不要碰到牆壁。必要時給予身體協助,如:孩子滾動時離牆壁太遠。 84.壓馬路(3-6) 練目的:提供觸覺刺激,有抑制神經興奮程度的作用。 訓練要求:讓孩子仰臥或俯臥在墊子上,用大龍球在其身上滾過去。若孩子喜歡這種壓力可嘗試加重一點壓力。 難度設置:—— 幫助給予:—— 85.俯臥大龍球抓東西 訓練目的:改善身體協調,強化手眼協調及雙側肢體的平衡控制,促進運動企劃能力。 訓練要求:協助孩子俯臥到大龍球上,保持平衡姿勢。把孩子喜歡的一個玩具放在大龍球滾動時孩子伸手可觸的地方。協助孩子臥在球上前後慢慢滾動,讓孩子探身去摸玩具,必要時可使用會發聲的玩具,以幫助孩子辨明玩具所在的方位。 難度設置:A 開始時玩具只放在很近的距離,讓孩子容易取到;B 逐漸地玩具可以放稍遠一點,並在孩子探身取球時提醒他(她)儘量自己保持身體的平衡。 幫助給予: 1 由始至終的身體協助;2口頭指導或提醒。 86.滾筒式時光隧道遊戲 訓練目的:改善觸覺敏感或不足以及調節前庭感覺。 訓練要求:讓孩子用腳在前面的方式倒爬到隧道裏。 難度設置:A開始時孩子可能害怕或不理解要求,可以先培養孩子對隧道的興趣,把球滾到隧道裏,鼓勵孩子爬進去撿球,表揚他/她的勇敢嘗試;B協助孩子雙腳放在前面,倒爬到隧道裏,邊幫助邊給予口頭提示,語氣要輕柔,以免引起孩子緊張而拒絕合作。 幫助給予: 1 由始至終身體協助;2由始至終的口頭指導及適當的鼓勵表揚。 87、隧道滾動遊戲 訓練目的:改善觸覺敏感或不足及身體調節不良的現象,增強前庭系統的刺激和調節,改善視覺。 訓練要求:讓孩子鑽到陽光隧道裏,用手指張開保護臉部,成人則在一旁輕輕地慢速滾動隧道。 難度設置:A開始時成人可伸手到隧道裏撫摩孩子的身體來舒緩他/她的緊張情緒,並且要和孩子說話;B如果孩子有不適感覺,應立即停止並協助孩子從隧道中鑽出來。切莫強求讓孩子呆在隧道裏;C如果孩子喜歡這樣的晃動,可稍加快速度,但要注意孩子的身體、聲音的反應,如有不適,應立即停止。 幫助給予:1 跟孩子一起鑽隧道;2 給予必要的身體觸摸和口頭鼓勵。 88、平衡台平躺遊戲 訓練目的:調節身體協調不良的情況,強化大腦和腦幹的知覺機能。 訓練要求:讓孩子放鬆身體,先坐在平衡臺上,然後慢慢躺下來,伸展手腳的肌肉,保持身體平衡。成人則左右傾斜搖晃平衡台,要維持一定的韻律感,以促進孩子的腦幹的功能。 難度設置:A開始時慢慢地搖動;B逐漸地加快速度,但要注意孩子的姿勢和表情的反應;C可讓孩子分別睜眼和閉眼作搖晃,並觀察他/她不同的反應;D還可以在搖晃中做明顯的停頓,先向左傾斜,再向右傾斜,觀察孩子對兩側晃動的不同反應;E也可以讓孩子俯臥著做以上運動。 幫助給予:1 給予必要的身體觸摸和口頭鼓勵,以調節孩子的緊張情緒和增強其信心。 89、平衡台靜坐搖晃 訓練目的:改善身體協調不良,減低肌肉張力過高的現象,讓前庭體系和固有體系的機能感覺不同的反應。 訓練要求:讓孩子坐在平衡臺上,左右晃動身體。 難度設置:A提醒孩子坐好,自己嘗試運用可以自由移動的雙手保持平衡;B以張眼練習10分鐘,再閉眼練習10分鐘,以此來感覺兩種不同的平衡感。 幫助給予:1 必要時跟孩子一起坐在平衡臺上做這一練習;2 運用增強和間歇增強的原理來協助孩子完成練習。 90、平衡台互相扶持 訓練目的:改善身體協調不良的情況,對身體協調、觸覺感、前庭體系都起到刺激的作用。 訓練要求:指導者和孩子共同站上平衡台,兩人雙手緊握,互相保持平衡。由於站姿使重力感不穩定,兩人配合的動作對相互合作關係的建立有一定的幫助作用。搖晃時可先練習由指導者帶動孩子,再由兩人在同一速度上配合彼此搖動的韻律。速度要適中,不要過快。 幫助給予:1 用誇張的身體晃動動作來帶動孩子,充分調動起孩子的興趣,但速度不要快; 2 鼓勵孩子配合你晃動的速度來調節自己的身體平衡。 91、平衡台站立搖動 訓練目的:改善身體協調,促進反射感覺,建立前庭固有的平衡感,調整視覺統合。 訓練要求:讓孩子站在平衡臺上,由指導者在台下緩慢搖動平衡台。提醒孩子調整姿勢保持平衡。 難度設置:A可以讓孩子雙手伸展,以保持身軀平衡,並且可以閉眼嘗試不同的感覺,或在平衡臺上緩緩移動身體,以調整不同的平衡反射;B開始時可練習10-20下,習慣到60下時,平衡效果較易發揮;C再逐步練習到100-200下,以加強對前庭固有體系的調整。

小孩教養

2007年10月03日
公開
60

**現代父母都太忙以致在孩子獨自乖乖時沒空對他們說什麼.直至行為失控時我們就會進來發怒.孩子就可得到父母多多的時間施予注意。他們會學到:要得到爸媽.不是乖乖坐下來玩.而是搗蛋。正面回饋:在孩子表現良好時給予讚賞,擁抱.親吻.稱讚.說他們想聽的以讓他了解好行為可以引起父母的注意;反之.在他表現不好時注意他.和他對話.只會讓事情更糟。 **轉移注意力:要掌握失控的前兆,儘可能化解掉,儘快在情緒升高前引開他的注意力:有趣的歌.故事.奇怪的一句話…只要能把他的注意力引開即將展開的破壞性行為.什麼奇怪的舉動都無所謂。 **不理會:若分散注意力無效而開始發脾氣.試著不去理會他的行為。伴隨使用正面回饋的技巧下.’不理會’讓孩子得到一個明確有力的訊息:壞行為得不到回饋!”不理會”在公共場所較困難.尤其在旁觀者覷睨下得與小孩的脾氣奮戰時;別在意,他們也只是剛好在那兒而已。**隔離:對極端的壞行為.最後一招是把他放在一個房間中.並且不理會他。首先必須要求孩子停止錯誤行為.若是不從.再堅定要求一次;如果做到.快予讚美;若再拒絕而升高脾氣時就使用”隔離”。不予關注而堅定的將孩子放在一個可以離開他幾分鐘的安全地方.離開的時間依年齡而定.一歲一分鐘.最多5分鐘。你可以試著把他放在一張椅子上或樓階上.但若坐不住.就比須放在房裡並關上門。這是一種極端的不理會形式.在隔離時.不可隔著門和他講話.也不能給予任何關注。這技巧通常會使其冷靜下來並避免發生肢體衝突.也有力的告訴孩子他的行為不被接受。隔離結束後向他說明他被隔離的原因.帶離現場.並在第一時機讚美他。試著儘可能的使用”不理會”.不要過度使用隔離技巧! **大發脾氣:用讚美避免孩子大發脾氣.想像房子裡毎個房間有一整桶的讚美和一枝杓子.每當孩子表現良好時.舀一杓讚美淋上去:’太棒了.謝謝你!’;’喔…你玩的真好!’讓他們聽到那些腦袋裡在專注做的好事.所有的父母都會遇到孩子大發脾氣.那不意味你是壞父母.用讚美和貼紙圖表避免壞脾氣發生。試著把壞脾氣轉移走開;不過一旦發生.最好的方法還適用”不理會”來停止。記住:轉移注意力.不理會但別處罰! **獎勵:引起動機和避免發脾氣的最佳方法就是使用貼紙。在家裡.鼓勵好行為的絕佳方法是貼紙圖表.每次表現良好就給一張貼紙.頑皮時給一個”悲傷臉’’. 累積點數獎勵.累積到某程度就做處理。小貼紙圖表也可用在出外時間。 **正面以身作則:這是很直接而真實的….你的小孩模仿你的行為!你咒罵.他咒罵;你出手.他也出手。做好的示範。 **晚上的常規:晚上的睡眠習慣影響孩子的成長.建立就寢的常規是必要的。常規包括:洗完澡.穿睡衣.安靜的故事時間;寢室不能喝東西.看電視.睡前熄燈。持續不斷的就寢常規會大大有利於讓孩子知道睡覺時間到了;若仍不上床.溫和的幫助他回床上.別大驚小怪.不談話.也不注意他,直至信息明確了…這可能得花一些時間。若能睡過整晚.隔早給個金星星和小獎勵! **外出不必是惡夢:試著預定孩子要做什麼.並引起他的動機去表現良好的行為。若開始要求玩具或滴咕抱怨.轉移他的注意力.必要的話.不理會他。若你能克服羞愧.’不理會’在你的堅持下會是非常有利的方法。保持冷靜.一切在掌握中你就會有美好的一天。 **激勵和建構: 孩子需要激勵而父母就是最佳玩伴—試著每天花些時間和孩子玩。看太多電視會造成孩子被動,阻礙社會化、情緒和教育的發展。減少看電視.孩子需要父母的注意以更了解他們週遭的世界.並可促進專注力。白天少看電視.多出去遊戲場走走.玩玩遊戲.唱唱歌.讀個故事…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樂趣。 Family One ◎癥結: 1.Jess執意要做的事不被允許時會大吵.哭鬧。 2.無法在外出時處理孩子的哭鬧情緒。 3.孩子玩耍時.父母各自坐得遠遠看著.與孩子互動少.表情冷落。 4.父母與孩子的對話多為負面的命令句:NO…..,Don’t…..。 5. 母親覺得自己帶不好孩子.無力感.罪惡感極深。 ◎策略: 1.Dr.引導父母競相搞怪去贏得女兒丟球給她(他),引出親子間一起玩的活潑相處氣氛。→大女兒睡前向dad告白:你以前都沒這樣跟我玩過.希望以後還可以像這樣玩在一起。→父親感受萬千的哭了.此後析出他的感情融入家庭生活。 2.Jess哭鬧時父母應使用的技巧.完全忽略她.不看她.並可與旁人若無其事的聊天.轉移其注意力。→哭鬧要出去玩.哭喊30分後發現沒人理她.自己回來坐下。→因不穿鞋子不被允許出去玩而哭鬧打爸爸.所有人離開而她冷靜後.自己出門去向悲傷中的父親擁抱說SORRY。 3.教導父親如何在Jess發脾氣時用標準環抱法讓她冷靜下來.並使用貼紙圖表增強良好表現。。→全家到 野生動物園outing,吃飯時間在餐廳 Jess哭鬧.父親帶到一旁空桌邊使用環抱法讓其冷靜下來(父母須忍受.不理會旁人的眼光)。回家前結算貼紙圖表.買小禮物獎勵.回家後再展示圖表討論.增強。 4.安排父親帶女兒們出去玩.並找專人爲母親修容放鬆心情。→父親全程掌控良好.也和女兒們一起進去玩(湯姆熊世界).離開時Jess吵鬧了一下.父親深切領悟到美好的出遊別讓最後不愉快的爭執取代全部的記憶。→回來看見媽媽容光煥發.並在燭光晚宴下.父親再次向媽媽求婚.一家人感情倍增。 5.Dr.引導大女兒畫出爸媽.並讓她講出心中對父母的印象情感。→錄影過程與父母分享.比較出改變前後對孩子的影響.父母淚流滿面。 ◎後記: 父親下班後常提早回家.媽媽也信心十足的常帶孩子出去散心.夫妻感情改善.一家人更顯親密。 ◎感想: 父親對家庭的感情和投入使他們很快找到解決問題的鑰匙.他不吝的從覺醒到大量釋放情愫.真誠的尋回親子與夫妻間的珍愛;大女兒所展現的情感細膩純真也激勵父母的信心。 ***************************************************************** *Family Two: ◎癥結: 1.獨子 Lewis只吃糊狀食物.要父母餵食.並要坐在嬰兒椅上才吃.還使用奶瓶喝東西。 2.父母將兒子當baby呵護,太多關注和對話,孩子一有動靜,爸媽馬上報到;父親是大玩伴.不知如何生氣.不會講重話。 3.在團體做畫過程中.父母不時拿紙巾擦拭孩子; Lewis手上一有 污物.即非常恐懼的甩手。 4.母親常擔心孩子獨自玩不安全;父母不在身邊時. Lewis不肯自己待在遊戲場玩耍。 ◎策略: 1.遊戲的方式引導Lewis用手指挖取食物.並用交替法引他嘗試接觸具體食物.也和父母取得共識練習讓彼此弄髒身體。→開始一點一點由接觸而吃具體食物。 2.包裝精美的餐具和增高椅以禮物的形式出現。→父母很驚訝原來孩子會自己用餐具吃飯。 3.安排父母在涼亭喝茶聊天.讓Lewis獨自玩.幾次的哭鬧讓母親施行環抱法後再堅定且不理會的帶他回遊戲場.父母繼續在涼亭若無其事的喝茶聊天。→反覆的訊息讓Lewis終於感受到父母很安全的在附近.自在的玩起來。 4.父親因早餐的小挫敗對Lewis實施隔離。Dr.發現他無法展現生氣的表情.帶他到戶外實際演練。→再表現生氣時.訊息較能明確表達.處理孩子的行為時也有效率多了。 5.安排全家人到外面解放裝在一堆氣球中的奶瓶.讓它飛走;後續再讓Lewis玩尋寶遊戲。→Lewis原先不敢看氣球.在眾人的歡聲下終於抬頭不捨的說著:奶瓶走了。反而是爸爸哭了!尋寶得到最後的寶藏是一個水壺.象徵不再是baby了。 ◎後記: 回家後 Lewis進食狀況很好.’不理會’和’隔離’能很快修正其行為.父母還不能適應-----他就這麼長大了。 癥結: 1. Lucie很會操控媽媽.發飆起來會打人.排擠父親。 2. 父母關係不佳.母親不支持父親的建議.覺得他不願投入;父親認為他想幫忙時無法介入。父母對教養的意見不一致。 3. Lucie晚上會跑來和媽媽睡.媽媽樂於抱著她睡.因為自己小時曾在一次天明後.從此找不到媽媽;她仍懼怕失去的感覺。 4. 母親哄女兒睡覺時講太多話去關注她.女兒便會反反覆覆的找她.難以入眠。 ●策略: 1. 拍全家福照片.後面幾張讓Lucie安排三人的拍照位置。→父母看了很感動.尤其有一張Lucie抱著爸爸的大腿很親密;另有一張是拍照時女兒讓父母手牽手。 2. 父母關係諮商。→兩人心理很歧異.須同心才能解決問題。 3. 安排父親和女兒在外面玩.母親須離開視線。→本來玩的很愉快.但後來Lucie瞄到媽媽在裡面.便哭鬧找她.媽媽卻走不開又來窗邊探視.情況更惡化.最後仍忍不住出來安慰女兒.抱走她.留下一臉錯愕的父親。 4. 在諮商中讓媽媽看出問題在自己的分離焦慮.母親反省到自己身受破碎家庭的陰影影響;同意晚上由父親哄女兒睡。→就寢時.父親簡單的談心後. Lucie很快入眠。 5. 營造一家人一起玩樂。→當父母和樂在一起時. Lucie就不會亂發脾氣;半夜起來換睡兩人中間.不再只睡媽媽旁邊。 6. Tanya利用自省表格請父母寫下意見.兩人互相核對後自行訂出生活契約。一開始未寫完又不歡而散.後來在Tanya協商下完成。→父母同心去實施。 7. 全家一起彩繪襯衫。→Lucie很明顯的已經喜歡和父親在一起活動。 ●後記:回家後夫妻積極營造感情.母親也較能適度放手.父親和Lucie的情感更是好的不得了。 ●感想:小女孩的精明和敏銳令人懾服.她的問題難度其實是在母親身上;父母齊心撫育居然就是她排擠父親的解藥。此個案輔導過程.孩子行為幾乎沒用到任何教養技巧.成功與否全賴父母關係的改變.發人深省。 ************************************************************ 【Family6】 ●癥結: 1. 弟弟只吃糊狀食物;兄弟兩人都還要餵食,吃飯時要邊看電視或故事書才肯吃,無法專心在食物上。 2. 父母對小兒子出生時事件.心上一直艮艮於懷.深覺愧疚。 3. 母親花很多時間準備兩兄弟吃食.又常挫折.相當懼怕吃飯時間的到來。 ●策略: 1. 讓所有孩子坐在一起吃飯.實施社會學習.吃得好的立即獎勵. →哥哥的食慾被吸引出來.自動吃完;大人們立即在眾人面前大大讚賞他。 2. 全家野餐,教導父母以有趣.遊戲的方式和孩子”玩”食物。→孩子自己肯去接觸食物.並認知食物的美好。 3. 食物闖關:兄弟分別站在餐桌前頭.每人各須吃完5盤被彩色鮮豔的盤子罩住的食物(每樣不同.簡單而量少的)最後一盤的後面是他們最喜歡的食物。→在眾人的加油聲中.哥哥很快自己嘗試完所有食物.還得了個獎杯;弟弟有些仍不敢碰的食物.別要求太高.技巧性輕碰一下也可.引導他通過考驗也得到獎勵。 4. 拿走高椅子;哥哥參與讚美鼓勵弟弟的行列。→弟弟在良好的家庭互動下.開始自己拿湯匙吃東西.兄弟兩人互相增強。 5. 全家出遊並外食。→媽媽因為孩子飲食問題已經一年未外食。此次在餐廳吃飯時媽媽一直很緊張.直至弟弟拿起比薩大大口的咬下去.媽媽終於如釋重負的笑了! 6. 最後一天.再來一次食物闖關.。→兄弟兩人皆快速而完整的吃完所有食物。 ●後記: 回家後.父母繼續以趣味和讚美增強孩子的食慾.兩個兄 弟都能自己吃了.不用再讓媽媽餵食。 ●感想:一個對孩子飲食無限懼怕和沮喪的母親.經過6天的輔導.全家人的用餐 時間由混亂轉為歡樂.她臉上的笑容和自信讓人沾染了無限喜悅。 Dr. Tanya 的實用教養絕招 2005-09-04 Page:1/1 【標準環抱法】---家長坐在孩子後方.緊抱孩子雙手交叉於孩子胸前.並用雙腿夾住孩子的腳.家長的臉一定須別至一旁.避免被孩子的臉撞到.完全不理會.絕對不交談.直至孩子情緒穩定下來。 【貼紙圖表】------設計適當的時間段落為一格.表現好即貼笑臉(標準別太嚴).鬧情緒時『畫』一哭臉.一格內可畫2次哭臉;指定時間結束前若只有一哭哭臉.就在哭臉上貼笑臉.意給一次機會;若有兩個哭哭臉就在格子內畫一大X。父母要技巧性的在結算時給予實質的鼓勵。表格的設計依孩子的行為而不同.實施於一天中行為最困難時段.越嚴重的行為.每間隔的時間應較短.以期孩子容易達到貼紙鼓勵。 【表達生氣】----用腹部力量發聲使聲音堅定,避免用喉聲造成吼叫;表情要嚴肅.可面對鏡子練習;另一重點是必須明確接觸孩子眼睛.讓他明明白白知道行為的界線為何。 【親子帶】-------幼兒外出時利用繫帶綁住他的腰.另一頭環繞家長手腕再於手掌抓緊。 【時間到】-------在戶外用數數字方法限制幼兒回到父母身邊.須同時伴隨使用正面回饋或不理會;平常別在家使用。 【自省表格與錄影】----父母分別寫下幾樣共同的議題.再互相核對異同.一起討論如何互相調整。同時錄影下夫妻溝通過程或日記式的自省錄影是增強父母動力的好方法。 【生活契約】----用正面敘述.簡單闡明須達到的目標.避免任何情緒用詞。互相討論完後要簽名以示負責.執行。貼在家中明顯處.最好伴隨使用貼紙圖表。 【 驚訝法】-------父母用雙手遮著臉假裝不敢看.或偷看,引誘孩子在好玩的氣氛下偷偷 大吃一口,然後再張開手.睜著大眼看時.用誇張的表情或語言增強孩子的表現。 【交替法】---------以喜愛的食物為誘導.使盡18般武藝讓孩子嘗試新食物後即給予原來喜愛的食物.如此交替循環使用一段時間。 【睡眠安撫】------孩子若離開床.只簡單告訴是睡覺時間.即帶他回床上;或在床上哭鬧.都只需用輕輕[噓..噓]聲.輕輕拍拍即可.勿交談.勿哄慰;一穩定即離開房間.再有狀況反覆如上.別怕麻煩跟他耗.幾晚下來.孩子會逐漸適應良好的睡覺常規。千萬記得.一有進步.隔早一定要及時給小獎勵!

輪狀病毒~飲食照顧

2007年10月02日
公開
44

輪狀病毒~飲食照顧 2007 / 1 / 12 (1 歲 9 個月) 提升免疫力,戰勝腸胃炎!嘿「輪狀病毒」束手就擒吧∼ 文�慈濟綜合醫院台北分院 陳正育營養師 入冬之際,正值「輪狀病毒」侵襲人體腸胃的最佳時機,也正因為如此每年一到這個時候,到醫院裡掛急診看腸胃內科的病人,幾乎擠爆了各家醫院的急診大廳。尤其是今年適逢「暖冬」,氣溫似乎有點冷,卻又不太冷,平均溫度維持在15∼20℃之間,而這正是「輪狀病毒」最喜歡的溫度條件,乍看之下,似乎整個大環境變成了「輪狀病毒」繁衍的大溫床。 「輪狀病毒」的傳染途徑一般常見於「糞口傳染」,而所謂的糞口傳染,是指病毒出現在糞便裡面,如果手指不小心沾到這些排泄物,進而將其誤食到嘴裡,或者是吃到被排泄物污染的飲水或食物,就會發生遭到感染的情況。所以,家裡有小朋友的家長們須格外注意尿布的處理,以及小朋友的個人衛生習慣,倘若稍有不慎,將可能導致全家罹患腸胃炎的窘境。 雖說輪狀病毒是藉由糞口傳染,那麼只要加強個人及環境衛生,理論上就應該可以降低感染的機率才是啊!但是,為什麼就算是注意個人衛生習慣及改善衛生環境之後,輪狀病毒仍然到處肆虐呢?其實,「輪狀病毒」的傳染途徑除了一般常見的「糞口傳染」之外,另一個傳染的途徑,就是「飛沫傳染」,換言之,當受感染者的咽喉部裡出現輪狀病毒時,便會提高輪狀病毒飛沫傳染的可能性。 所以,那怕是跟病患近距離短暫交談,也有可能在說話的同時,被對方嘴裡飛出來的口沫傳染,這也就是證明了為何在加強個人及環境衛生之後,仍然會有輪狀病毒的傳染的現象。 既然輪狀病毒的威力如此厲害,那麼我們就該束手就擒嗎?其實,大可不用如此悲觀!別忘了你我體內都有強大的後盾,那就是你我的「免疫力」!體內的免疫系統,就像國家的軍隊一樣,驅除外來的病毒,捍衛著你我的健康。然而,要如何提升免疫力,就成了你我戰勝輪狀病毒的關鍵!首先,先要做好「四不一沒有」的原則。 1. 不吃來路不明且長時間暴露在外的食物。 2. 不要在高傳染地區內,長時間逗留,例如:醫院、車站等。 3. 不要忘記如廁後,要徹底地清潔雙手。 4. 進入高傳染地區內,不要忘記戴口罩。 5. 沒有煮熟的食物及飲水,切勿食用。 除此之外,正確且均衡地補充營養,確實能有效提升身體的免疫功能!然而,要如何以飲食方法提升免疫力呢?營養師的建議如下: 1. 每天需補充100毫克的維生素C: 由於維生素C可以促進抗體形成,加強白血球的吞噬作用,進而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芭樂、橘子、奇異果、柳橙、檸檬等。 2. 選擇富含維他命B群的食物: 倘若維他命B缺乏的話,會引起免疫系統的退化,如胸腺萎縮,甚至淋巴球減少。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雞蛋、牛奶、大豆、豌豆、蠶豆、花生、酵母等。 3. 適量地攝取維他命E: 它能增加抗體,以清除濾過性病毒、細菌,而且維他命E具有抗氧化的功能,可以防止白血球、細胞膜產生過氧化反應。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胚芽米、糙米、豆類、乳製品、蛋、杏仁、核桃、葵瓜子等。 4. 攝取「鋅」奇的礦物質: 鋅對於促進人體內部與外部傷口癒合,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倘若鋅缺乏的話,將會造成淋巴組織萎縮、細胞性免疫力下降和免疫球蛋白含量減少。富含鋅的食物:雞蛋、芝麻、葵花籽、小麥胚芽、啤酒酵母等。 5. 多攝取各種食用菇類: 根據國內外的研究指出,菇類所含的多醣體可以刺激淋巴細胞的機能,增加抗體的形成、調節免疫機能。例如:香菇、洋菇、鴻喜菇、巴西蘑菇、木耳等。 6. 香料食材也可以小兵立大功: 洋蔥、青蔥、蒜苗、韭菜等香料植物,具有特殊及刺激性的氣味,裡頭含有硫與硒的有機化合物,對於提升免疫力有很大的幫助。 本文作者【陳正育營養師】 --------------------------------------------------------------------- 染輪狀病毒 勿過度止吐止瀉~ 運動飲料 白吐司 不宜 出現了小兒感染輪狀病毒案例,預計今年1、2月會達到流行高峰。不過,許多醫師卻發現,父母們似乎不知道該如何照護被感染的小朋友,像是頻頻要求醫師開立止吐、止瀉劑。但其實這對病童來說,並沒有幫助,此外,在這段時間的飲食照顧,要特別注意,尤其是電解質與水份的補充時機非常重要。 病毒黏附小腸 輪狀病毒會使小腸絨毛上的代謝酶失去功能,導致無法消化代謝水份、電解質,像是鈣離子等、乳糖,營養素跑到腸腔內後隨著糞便排出,就變成水瀉,容易造成營養缺失。 病童照護法 輪狀病毒感染症狀是先發燒24小時,然後一吃東西就吐,約24到48小時,最後出現腹瀉約1到2天,有些人的病程會持續到1星期左右。一旦被診斷為輪狀病毒感染,通常只能給予支持性療法,所以飲食照護很重要,有以下重點作法。 1.補充電解質液 腹瀉情況嚴重會流失水分與電解質,但一般運動飲料電解質濃度對小朋友來說太高,可以在藥局或醫療用品店買幼兒專用的電解質液。 提醒:不要用運動飲料加水稀釋,因為電解質濃度變太低,反而會失去作用。 2.選對清淡食物吃 小朋友開始吐到腹瀉2到3天內,最好暫停吃油膩食物,只能喝米湯、吃稀飯等清淡食物。吃青菜等食物,應攪碎或弄成小塊,比較易吞嚥。 提醒:白吐司會添加奶油,對腸胃負擔大,可改吃法國吐司的麵包心,使較容易消化。 3.甜食暫停不吃 含糖份太高的食物會讓腹瀉加重,若要補充體力,可以將食物煮軟爛即可。 提醒:小朋友最愛的汽水在這段時間,同樣也不能給予,除了含糖量高之外,會增加腸管內滲透壓負擔,無助於腸細胞對水份吸收。 4.可選無乳糖奶粉 一般牛奶含乳糖,在腹瀉時腸胃道無法消化吸收,會加重腹瀉,可選無乳糖奶粉。 提醒:痊癒後,因小腸代謝酶正在修復中,應繼續喝無乳糖奶粉約1星期。1歲以上孩子,痊癒前暫停食用牛奶、乳製品,改吃其他食物補充營養。 止吐止瀉反傷身 過度使用止吐、止瀉劑反讓腸道蠕動變慢,延長病毒殘留,若能讓小朋友腹瀉、吐,禁食4到6小時,連水都不喝後,再吃清淡飲食,病毒較易排出,只要勤換尿布、用不含化學刺激物濕紙巾擦拭屁股即可。若真的吐得很厲害,也有一種處方藥止瀉劑,只吸附毒物不影響腸胃蠕動,可詢問醫師。 醫師說 大人是傳染途徑 5歲前感染輪狀病毒的機率較大,年紀越小、抵抗力越差,風險越高,而照顧者通常是父母、幼稚園的師長,在照顧病童後一定要洗手;而小朋友都應養成上完廁所或吃飯前都應洗手的好習慣。 希望這篇報導對一些家中有輪狀病毒寶寶的媽咪們有幫助.. 這篇來自蘋果日報1/3副刊.... --------------------------------------------------------------------- 10個照顧輪狀病毒寶寶的疑慮 秋冬季節是輪狀病毒的高峰期,寶寶一旦受到感染,家長總是心急如焚、手忙腳亂,其實只要掌握輪狀病毒的預防原則和感染後的照顧技巧,面對輪狀病毒不需過度恐慌。 看到寶寶一下吐、一下拉,整個人瘦了一圈,媽媽除了心疼外,往往不知道怎麼做才能幫上忙,看了醫生,好像也沒開什麼特效藥,寶寶持續上吐下瀉,到底要不要住院打點滴?媽媽心中總有一連串的疑問,本篇報導特別針對媽媽常見的疑問做詳細解答,希望在寶寶生病時的照顧上能有所助益。 Q1:我的寶寶感染輪狀病毒,上吐下洩這麼嚴重,為什麼醫師卻說不用讓他住院? A:不管是輪狀病毒、沙門氏菌、腺病毒或腸病毒,治療原則是一樣的,首先要避免脫水,屬於嚴重脫水才會考慮住院打點滴加以矯正。如果嚴重腹瀉時,當喝水、吃稀飯等進食清淡飲物,都無法緩解狂拉現象,就需考慮禁食,並給予必須的葡萄糖、電解質。點滴注射如同「高速鐵路」般,讓電解質直接進到血液,使腸胃得到完全休息。至於輕、中度脫水,則不需住院打點滴,家長可以給予口服電解液,其用意與點滴注射相同,屬於「口服點滴」,買回來後只要打開就可喝,不需再加水。要採取何種治療方式,必須由醫師評估再做選擇,多數病患其實都能在門診中進行追蹤治療,獲得病情的改善。 Q2:寶寶只需要補充電解質,這樣夠嗎? A:矯正脫水、飲食控制是輪狀病毒的最佳治療方法,家長總希望醫師能給予最快速有效的藥物,不過「再好的藥沒有比做好矯正脫水和飲食控制來得重要」,藥物只是輔助治療,而且不可能立即見效,尤其腹瀉時,若給予強效抑制腸蠕動的藥物,反而會導致嚴重腹脹,造成更嚴重的併發症。 Q3:寶寶吐的嚴重,幾乎一吃就吐,該怎麼辦?需要吃止吐藥? A:家長要先了解輪狀病毒感染後寶寶的飲食原則,依照這些原則進行後,若未見症狀改善,才需要醫師給予藥物。在飲食照顧上需注意: (一)避免吃乳製品(牛奶、起司、豆漿等)、甜食(糖果、巧克力、餅乾等)以及油炸或油膩的食物。 (二)盡量改吃清淡食物,如稀飯的醣類屬於大的澱粉類,是治療拉肚子相當好的食物,因此建議在經過禁食後先嘗試餵食稀飯湯加鹽,沒問題後再加入飯粒,配點海苔醬、花瓜等清淡食物(最好避免麵筋等太甜或太油的食物),之後再給予土司或白饅頭。此外,也可以餵食病患少許麵線。 (三)少量多餐。發炎時腸胃工作量比平時差,若一次給太多食物,超過胃腸消化吸收的負荷量,很容易上吐下瀉。 (四)避免脫水,適當補充電解質液。 Q4:寶寶本來就瘦,經過輪狀病毒感染後更明顯瘦了一圈,該怎麼辦?事後如何彌補? A:這是輪狀病毒感染後一定會經歷的病程,寶寶恢復當中必須做好飲食控制,從稀飯湯、稀飯、白饅頭等清淡飲食開始進行,沒有問題後,可採少量漸進方式嘗試瘦肉、青菜等食物,等恢復正常飲食,營養、熱量的攝取也可以正常,但要記住在恢復過程中,甜食、油炸食物要在最後才能嘗試。此外,因病毒感染造成暫時性乳糖不耐症的寶寶,醫師會依症狀建議立即改用無乳糖配方奶,當寶寶恢復後,換回一般奶粉時必須採漸進式,如第一天一般奶粉與無乳糖奶粉比為1/3:2/3,第二天為2/3:1/3,都沒問題時到第三天就可以完全換回來。 Q5:為什麼我的寶寶一開始腹痛情形特別嚴重? A:腹痛情形來得又急又快,可能要懷疑有共同感染情形,臨床經驗中有同時遭到輪狀病毒和沙門氏菌感染的案例,患者有如受到「英美聯軍」共同侵襲般,出現的症狀比單獨感染嚴重許多,嚴重時出現如急性盲腸炎般的劇痛,剛開始解水便,之後大便呈現黏稠,並帶有血絲,且多半有高燒症狀。 Q6:寶寶感染輪狀病毒,為什麼有抽筋現象,該怎麼辦? A:臨床中觀察發現,感染輪狀病毒的小朋友即使檢查沒有電解質失衡情形,也可能有部分患者會出現抽筋現象,不過多屬良性,主要原因不明,可能是腦細胞中葡萄糖濃度急速下降所致。 Q7:寶寶還很小,要怎麼照顧? A:如果是6個月以下幼兒,由於尚未吃副食品,所以若是純餵母乳者,建議繼續哺餵。使用奶瓶餵母乳者,可先將母乳稀釋再餵食,這樣可以稀釋乳糖濃度。食用配方奶的嬰幼兒也可以採稀釋奶粉的作法,最多可稀釋成半奶(將奶粉量減半),輕者可泡2/3奶,同時配合電解質液的補充。 稀釋作法通常適用於輕度腹瀉,超過2、3天未改善,應就醫治療,仍解酸、臭便時,可經醫師診斷後使用無乳糖配方奶。超過6個月已經開始吃稀飯的幼兒,以稀釋奶或無乳糖奶粉,搭配稀飯、白吐司或白饅頭、蘋果泥和口服電解質液。 Q8:寶寶吐拉好幾天,到底感染多久症狀才能緩解?寶寶不吐不拉之後,是不是就已經遠離病毒的威脅? A:輪狀病毒的潛伏期約半天到1、2天,發病初期先出現嘔吐,經過12至24小時後,轉變成為腹瀉和發燒,病程約3到7天,一週後症狀會逐漸緩和。不過,家長要注意的是,寶寶好了之後,其實病毒會存在大便中一段時間,2週內都還有病毒存在,所以在寶寶恢復正常之後的2個月內,仍然要加強洗手,當然平時就需養成飯後、便後洗手的習慣,此外,輪狀病毒有7、8 種類型,所以即使寶寶痊癒後,仍有可能再度受到感染,必須要多留意。 Q9:如何從平時生活中做好預防措施? A:預防輪狀病毒的感染不外乎:(1)加強洗手。(2)注意飲食衛生習慣,如奶瓶的消毒,幼兒飯前和上廁所後要洗手,而這也是所有病毒的預防之道。 Q10:聽說輪狀病毒已研發出疫苗,將來寶寶接種疫苗是否可以一勞永逸? A:幾年前輪狀病毒疫苗曾在美國上市,後因出現腸套疊的機率增加,美國FDA已下令下市,現在有新一代疫苗正在進行臨床試驗,目前已進展到第三階段,部分中南美國家如墨西哥甚至已經上市。 將來疫苗是否需要全面接種,可能在經濟效益、社會成本以及價格方面都要先做好評估。疫苗可以有效預防輪狀病毒,不過最重要還是從平時生活中遵循良好衛生習慣做起。 諮詢╱台安醫院小兒科 方旭彬主任

寶寶發燒7大照顧須知

2007年10月02日
公開
57

寶寶發燒7大照顧須知 2007 / 2 / 6 (1 歲 10 個月) 寶寶發燒的飲食起居照顧7大須知 文�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嬰兒室主任 徐任甫 輯╱張玉櫻 「發燒」是家中有嬰幼兒的父母最常遇到的問題,絕大部分父母在寶貝發燒時都會非常緊張,急於尋找退燒的方法,但首先,我們一定要知道發燒的原因為何?是否燒退了就沒有危險性了?就如同打仗一樣,知道以下的問題,才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Q1:體溫幾度以上才算發燒?    因為身體的新陳代謝會影響體溫的變化,當我們運動後,體溫就會上升;早上、晚上的體溫也會略有起伏;而有些人的體溫會高些,有些人則低些,但大致上正常體溫約在36-38℃之間。 Q2:寶寶發燒可能有哪些原因? 1. 感染症: 2. 外界溫度太高時: 3. 劇烈運動後: 4. 嬰幼兒穿太多衣服: 5. 腦部受傷或長腫瘤: Q3:一定要退燒嗎?    大家都知道,發燒會增加新陳代謝率,造成脫水,引起病人頭痛、倦怠、心跳加速,非常不舒服。所有的醫師都會視情況,給予病人一些解熱劑。然而,寶貝發燒時,一定要急著幫他退燒嗎?答案是──不一定。 然而,有些狀況是一定要退燒的: 1.體溫超過41℃或超過38.5℃伴有「極度」身體不適時:需要趕緊把體溫降下來。尤其當幼兒體溫超過41.7℃時,真的要馬上想辦法讓體溫降下來,不然可能會有後遺症。 2.熱痙攣:常發生在6歲以下的幼兒,當體溫上升時,因為體質的關係,會導致痙攣現象。曾經有熱痙攣病史的小孩應避免體溫過熱,以免發生痙攣的現象。 Q4:發燒是否會燒壞腦袋?   一般感冒或是中暑的發燒是不會的,但不幸當寶貝得了腦膜炎或腦炎時,也經常合併有發燒的現象,因為此疾病會造成腦部被微生物侵犯,或自身的免疫系統過度運作而傷了腦部,雖有發燒的現象合併出現,但不是傷了腦袋的主要原因,一般人只能看到發燒的現象,所以都誤認為是發燒燒壞了腦袋。 Q5:哪種情況必須立即就醫? 大部分的小朋友發燒,並不一定要立刻住院或求診。然而如果是下列情況便須立即就醫: 1.新生兒發燒: 2.之前有過泌尿道感染、中耳炎或其他感染症的小朋友: 3.過去有過熱痙攣病史的小朋友: 4.小朋友出現異常狀況: 5.家裡有人已經因為類似的疾病住院時: Q6:如何退燒? 首先要量體溫,通常38.5℃以上才認為是發燒;但如果寶貝在38℃時,已感覺不舒服,也可以先幫他退燒。退燒的方法包括: 1.幫小病人溫水拭浴或洗個溫水澡: 2.睡冰枕讓頭部覺得清涼些: 3.穿著透氣涼快的衣服: 4.使用退燒藥: 當上述退燒方法都試過了,燒還是退不下來,這時,退燒藥就派上用場了!退燒藥有: *口服劑:劑型有糖漿劑,是專給嬰幼兒服用的。 *栓劑:由肛門給藥,對不願意吃藥的小朋友,使用此劑最方便。 *針劑:因為有可能會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目前較少使用。 ★使用退燒藥注意事項:不同的退燒藥最好不要隨意的交互使用,因為劑量不易控制,較不安全。有些家長給寶貝口服退燒藥後,見燒退太慢,隨即又給栓劑,如此劑量易過重,是會有危險的。    Q7:寶寶發燒時飲食如何照護? 1.飲食以清淡為主: 2.給予適當的水分與電解質: 3.多喝水: 4.可食用退熱中藥及食物: 結語    當寶寶發燒時,應該要帶寶寶就醫,先了解發燒的機轉與病因,再給予適當的治療與照顧。切忌慌張失措,胡亂聽信偏方,反而延誤了治療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