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寶貝捷*.*迷的最愛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不肯上學的孩子

2009年07月09日
公開
33

不肯上學的孩子 內容提供單位: 張 耐.陳佳妙 【個案】 四歲的小美正值上幼稚園的年齡,從入學頭一天開始,每當早晨上學時,她就會在家門口大吵大鬧、亂耍脾氣、不肯出門,拒絕離家的情形非常明顯。小美的父母只好強行把她帶去幼稚園,硬把她和母親推進轎車的後座,再由父親開車送到學校,把她匆匆塞給老師,就迅速離開。在這樣的過程中,雖然小美迫不得已,也只好融入幼稚園的生活,但是父母的強制做法及對小孩子的感受,似乎欠缺考慮! 【解析】 又到了幼稚園、托兒所幼兒新生入學的季節,孩子的「一小步」,卻是他/她邁向人生的「一大步」,其實幼兒不肯上學的可能原因有很多: 一、由於親子「分離焦慮」而引起 幼兒有時會因母親消失在自己的視野內而嚎啕大哭,陷入驚慌狀態,使幼兒本身對於陌生的環境會感到焦慮不安。這樣的狀態,在幼兒剛離家入學時,時常可見。 二、由於父母「過度保護」而產生 一個從小就受父母及家庭過度保護或干涉的孩子,較易缺乏思考及獨立能力,凡事皆需依賴父母。還有在家中經常受到讚揚且沒有嚐過失敗經驗的孩子,也常因學校的一點不順遂或小挫折而拒絕上學。 三、由於父母對孩子「行為語言」欠缺瞭解 孩子常會把外在的壓力與不愉快的經驗或對愛的渴望,轉化為哭鬧、發脾氣、不合作等負面行為來表示。其背後可能隱藏著心理因素,甚至有時會轉化成生理症狀,如頭痛、肚子痛及腹瀉等情況。這一方面表達他對愛的需求,另一方面則是拒學的一種藉口。 四、強制手段易導致拒學或懼學 小孩上幼稚園常會出現嚎啕大哭、緊抱著母親不放等狀態。家長如果以粗暴方式硬拉孩子上學,其結果很可能會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而埋下怨恨、放棄、痛苦等心態,甚至可能造成真正的反抗-懼學或拒學。 【對策】 瞭解孩子可能拒學的複雜心理因素及相關原因後,有幾點建議可供年輕的父母參考: 一、擴大孩子的「社交網路」 孩子一出生到入學之前,其生活場所多以家庭為主,接觸的人物也只限於親屬,因此,鄰里社區能提供孩子與孩子互動的機會而成為玩伴,接觸不同的人群,可培養「社會化」。 二、避免父母的「過度保護」 父母親應該學習試著「放手」,讓孩子自己動手做做看,不要一直懷有「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的觀念,並給予適當注意、關懷與鼓勵,訓練孩子「自己做主」的能力。 三、贏取孩子的「合作態度」 父母親在教導或糾正孩子的不當行為時,應該與孩子建立在親子雙方的合作原則,而非以強迫的手段要求孩子遵守規範與行為,這樣才能達到「雙贏」的目標。 四、切勿盲目讓孩子轉學 父母常因孩子拒學,而以為適應不良或環境不好而盲目地轉學,如此會造成孩子不斷重覆面臨類似的情境與困擾。其實孩子需要的是父母親的摯愛以及幫助,而不是嬌寵與服侍。 五、採取有效的「心理輔導」 為了減緩孩子的拒學態度,可採取漸進療法。首先應瞭解孩子所面臨的困難,然後與老師聯繫,以同理心去理解孩子的行為。父母、老師應以無條件的關懷、接納與支援的態度和孩子討論學校的問題,分享他的快樂和憂傷,並耐心地鼓勵孩子適應學校的生活。 作者係靜宜大學青兒福系師生

【好文分享】如何成為一位稱職的保母

2009年07月04日
公開
24

【如何成為一位稱職的保母】 採訪撰文:李盈瑩 採訪諮詢:國北護幼兒保育系教授 黃倩儀 未來保母職業即將邁入證照時代,想從事保母工作的你,除了取得專業證照之外,還可以做哪些事先準備讓自己能夠更勝任這一份工作呢? 具備哪些人格特質適合從事保母工作? 保母是一個特別的職業,工作的對象是孩子、是家長,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家庭。工作本身的特殊性、是一份與人工作的職業、需要長時間在家與孩子相處等工作特性,讓保母的個人特質變得非常重要。尤其,保母有協助父母角色的功能,因此長時間與孩子相處的保母也常是小孩模仿的對象。加上每一個小孩的特質都不盡相同,因此保母除了要了解自己對孩子的影響力,也需要去了解每一個孩子的特質,依照孩子的特質找到最適合他們的教養方式。所以,保母工作專業固然很重要,但是保母的人格特質與工作態度才是在讓他這個領域中勝任愉快的關鍵。 -你有下列的保母特質嗎?- *你是否喜歡跟孩子玩,並且樂在其中? *你是否身體狀況良好、少生病,有足夠的精力與心力長時間照顧孩子? *你是否可為孩子做持續的成長生活紀錄,並且知道有哪些管道可以取得專業上的協助? *你的家裡是否整潔有序? *你是不是可以長時間待在家裡不覺得煩悶? *你是否警覺心高,能敏感於周遭環境的變化? *你是否能主動觀察到孩子需要什麼? *你是否願意和孩子嘗試新遊戲? *你是否願意主動學習有關小孩的發展知識? *最後,你是否能願意誠實地面對自己,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喜歡成為一位保母? 從事保母工作前要做哪些準備? 除了取得專業證照以外,家中的硬體設備,更是從事保母工作一個最基本的條件,這也是家長第一次與保母接觸時對保母的第一印象。家長們往往將保母家中環境視為保母專業的一部份,從保母家中是否乾淨、有無安全措施,了解保母的工作態度、這份工作對保母自己本身的重要性以及將來保母對孩子是否會用心。 在從事保母工作前,你也需要和家中的人討論對於保母工作的想法。你的家人是否願意為了成就你的工作,而調整自己的生活作息以及生活空間呢?若能獲得家人的支持,這條保母的路也會走得比較順利。此外,你可將自己過去的工作經驗做成一檔案,在與家長第一次接觸時,讓家長了解自己過去的工作經驗與心得,以及對特殊事件處理的方式,也能將自己對孩子的未來時間規劃、針對孩子的發展階段預設做的活動空間規劃、本身對兒童各階段發展的了解、自己的專長(如說故事、摺紙、兒童遊戲等)做成一列表,讓家長更清楚你對工作的規劃與準備度。事先準備資料與家長溝通,不僅可以讓家長感受到你的認真工作態度,更能讓彼此先了解彼此的育兒想法是否契合。 在平時你亦可主動收集育兒資訊,多看兒童保育相關的書籍,將資料彙集成冊與家長做分享。在第一次與家長接觸時,誠實突顯自己的優點與缺點讓家長了解,讓雙方在合作之前對彼此都有更清楚的了解與實際的期待,未來合作時產生糾紛的機會也會大大的降低。 最後,從事保母工作前,你必需要先跳脫舊有的價值觀念。並非將自己的孩子拉拔長大,或是有很多年帶孩子的經驗,就一定能成為一位稱職的保母。黃倩儀老師說:「一個媽媽在帶孩子跟一個專業的保母在帶孩子,這兩個是不一樣的情況。例如一位專業的保母對於嬰幼兒的各項發展應該要十分了解,因此可以針對孩子的年齡給予適合的幼兒遊戲以及空間規劃,而非只單靠自身養育孩子的經驗。」願意求取新知、追求專業成長,才是成為一位稱職保母的不二法門。 未來,保母證照可能成為進入保母行業的最低門檻,但保母們若能轉換想法,將它視為讓自己獲得專業的好機會,讓自己成為一位有成長動力的保母,不僅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與競爭力,相信保母工作也會更順利與愉快。 -成為稱職保母,你可以做更多- *你家中的居家安全措施做了沒? *你是否能為孩子規劃活動的空間? *你是否與家人討論過他們對保母工作的想法? *你是否願意主動收集育兒訊息以及多看育兒書籍? *你是否清楚了解嬰幼兒的各項發展? *你是否能是一位追求自我成長以及專業成長的保母?

【好文分享】保母如何與家長做最有效的溝通?

2009年07月04日
公開
59

保母如何與家長做最有效的溝通? 採訪撰文:李盈瑩 採訪諮詢:國北護幼兒保育系教授 黃倩儀 每日紀錄是溝通的重要媒介   孩子每日的成長紀錄是與家長溝通很重要的媒介,透過紀錄或是拍照,家長可以知道白天孩子發生了什事情、做了哪些事情、吃了些什麼東西,更放心將孩子交給保母。而紀錄的撰寫也是一個讓家長看到保母專業性的機會,保母若對自己的工作內容很了解,便會知道自己每天該為孩子做何者重點式的紀錄,透過每日的工作紀錄也能幫助保母自我成長、幫助自己反思。 保母和家長教養方式的不一致是常見的托育問題之一,透過紀錄保母也能將白天孩子的生活點滴跟家長做分享,讓家長接送孩子回家之後,針對白天孩子所進行的活動做一個銜接,例如:跟孩子玩類似於白天在保母家玩的玩具、進行相關的活動等,讓孩子的一天有一個延伸性、連結。如此,對孩子在適應兩個不同的環境的時候會比較順利,也能進一步讓家長與保母統一對孩子的教養方式。 主動積極的態度 黃倩儀老師說,在托育的過程當中,保母需主動積極跟家長澄清彼此的教養觀念或健康概念,平時也要多收集幼兒健康概念、衛生觀念等新資訊,並且從自身開始培養正確的觀念(例如本身很注意視力保健,對待孩子也是),讓家長從與保母溝通的過程當中,感受到保母有正確清楚的育兒概念。 以同理心和溫和的態度來與家長溝通 然而,在工作過程中難免會與家長觀念衝突,這也考驗著保母是否能夠以心平氣和、同理心和溫和的態度來處理與溝通。黃倩儀老師提到:「許多保母遇到吃母奶的孩子會害怕孩子不吃瓶裝奶,但其實可以在合作之前,先讓家長了解喝母奶的小孩在未來托育的過程中可能會有的狀況,例如:孩子的適應期比較長、有時候孩子會拒吃瓶裝奶等,讓家長了解可能發生的狀況與保母處理的方式,避免彼此產生誤會。」採取事先溝通的作法會比事後溝通更能夠讓家長接受,因為很多家長是第一次找保母,所以沒辦法預知狀況,因此一位專業的保母可以依自己的專業先告知家長可能會發生的狀況,可以事先跟家長討論讓家長有心理準備,不至於事情發生時讓家長太慌張。 事先的提醒比事後溝通來得好 若保母有在意的事情,也可以跟家長做事先的溝通,例如:若家長晚來接是否要計算加班費或是家長是否提供年終獎金等,這些常會造成保母與家長之間的不愉快的事情,其實都可以在合作之前做好事先的溝通與協調,避免事後發現彼此的認知不同,而才發生不愉快。 -有效溝通,你可以這麼做- *每日為孩子做重點式紀錄與家長分享。 *主動積極與家長分享最新幼兒資訊。 *事先的提醒比事後溝通來得好。 *與家長衝突時,以心平氣和、同理心和溫和的態度來處理與溝通。 *有著我們都是為了同一個孩子而努力的想法。

幫助孩子跨出成功的一步

2009年06月11日
公開
34

公設民營景美托兒所所長 許明珠 許多研究裡提醒我們:嬰幼兒階段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關鍵期。尤其是孩子的自我概念、安全感與自信、人際關係、價值觀的建立,都跟幼年時期的環境及成人所給予的教導、示範是具有直接的關係。 「家庭」是孩子依賴和學習的第一個場所。對孩子來說,父母的一言一行就像電腦程式資料的輸入和結果的輸出。因此,父母親的身教言教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孩子的價值判斷,有時會變成孩子成長過程裡揮之不去的影子。這就足以說明「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然而家庭氣氛、夫妻之間的相處,以及爸媽教養態度,也會造成孩子日後對環境的各種概念形成有間接的相關性。雖然我們都知道,幼兒在幼年時期最需要父母親的陪伴,但是因著社會型態加速改變與雙薪家庭的產生,使得孩子有必要提前進入托兒所學習過團體生活。 學齡前孩子是自我中心的。孩子對世界週遭是充滿著好奇與新鮮,同時還夾雜著一些羞澀、懵懂、天真的想法,甚至還躍躍欲試想踏出自己的版圖,去探索個人所看到、聽到、接觸到的世界。當孩子懷著驚奇、冒險的精神試著想走出自己的版圖時,在一旁的爸媽、老師或照顧者,必須保握時機給予最佳的協助,幫助孩子覓尋到適合的學習方式,依序累積經驗和增強能力,以及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和合群的人際關係。換句話說,「托兒所」是孩子跨出第一步過團體生活的開始。以致該如何幫孩子選擇理想的幼兒園,是爸媽需要用點心思的! 在托兒所現場中,經常看到家長為了孩子進入托兒所的適應新生活和學習問題而苦惱?事實上,孩子的適應是需要時間累計與調適的。首先,提醒家長對孩子即將進入團體學習的三步建議: 第一步驟:先學會放下自己的憂心∼透過降低心中的焦慮不安,帶著孩子到幼兒園走走,多使用鼓勵的言語,當孩子的支持者並給予熱誠的擁抱。這樣孩子會因為父母的情緒穩定而跟著信賴幼兒園的老師。 第二步驟:學習與孩子一起成長∼跟著孩子的步調,挪出一些時間陪伴孩子玩耍和說話,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或與其他家長家交換心得及閱讀相關的教養書籍,參加幼兒園舉辦的親職講座,隨時更新自己的教養觀念。 第三步驟:與老師建立夥伴關係∼和托兒所老師保持溝通孩子的學習狀況,藉由電話、親子聯絡簿、面談、參與教學日或親師座談,以掌握孩子身心方面的各種變化,如此將有利於幫助孩子跨出成功的一步。 基本上,孩子會因為爸媽的正向鼓舞,對周邊環境的人事物產生信賴感。孩子有了安全感之後對學習上則會形成無限的助力,不論是認知方面、情緒、語言表達、社會行為、體適能等等,都比較能得新應手並對自己產生自信心。當孩子對老師產生信賴依附,父母又經常能與老師之間交換彼此的教養心得、生活起居及孩子的種種反應,那麼孩子可以很快的縮短對團體適應不良的情形發生。這也是目前大家一致認為「親師合作」的成功,將帶給「親、師、生」最融洽與和諧的景象而形成三贏局面。 「親師合作」∼幫助孩子跨出成功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