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哈維媽咪*lucy*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三明治世代-如何安排孩子的才藝課?

2007年10月04日
公開
65

現代孩子學才藝,已經是如每天吃飯喝水一樣的例行公事。要怎麼妥善安排孩子的才藝課,才能真正啟發他們學習的興趣,而不會變成負擔和壓力? 三明治世代-如何安排孩子的才藝課? 20年後,叫現在的兒童回想他們的童年生活,十之八九能記得的,可能只有一堆上不完的才藝課。 內政部兒童局的調查指出,台閩地區超過六成的12歲以下兒童上過才藝班,其中最多人學的是兒童外語。去年(93年)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的調查也發現,都會區如台北市,一半以上的學齡兒童同時學習三種以上的才藝,更有孩子一星期上超過十種才藝課,童年生活天天被課程塞滿。 要讓孩子上才藝班嗎?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希望,父母自然會盡力提供一切栽培他們,期待孩子未來傑出、優秀、比別人高一等。有些父母更因為自己兒時沒有機會學這學那,就把未完成的夢想放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長大不會像自己一樣有遺憾。 也有父母雖然想培養孩子多才多藝,讓他們未來更具競爭力,卻也擔心孩子被一堆課程壓得喘不過氣。 親職教育的網站討論區裡,憂心的母親說:「不想讓孩子的童年只是一堆上不完的課,但如果不讓他們學才藝,會不會因此埋沒了他們的天分?」 就算教育專家自己也免不了這樣的難題。 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副教授林育瑋就舉自己的經驗說,原先她也希望孩子輕鬆快樂地成長,並不刻意安排他們學才藝。現在很多孩子4∼5歲就開始學各種樂器,她的兒子一直到小學四年級才學小提琴,其原因也是孩子常常從學校回來說,哪個同學在今天音樂課上演奏鋼琴,誰又表演了小提琴或其他樂器等等,露出羨慕渴望的表情,「我這個做母親的不免想,如果不讓他去學,是不是剝奪了孩子的學習機會?」 現有升學考試制度也在鼓勵父母從小讓孩子學才藝,而且要表現優秀拿獎狀,未來升學考試才能幫助加分,而且一些媒體、廣告持續向父母洗腦說,所有的學習愈早開始,就能保證以後孩子愈有成就。「父母普遍很焦慮,然後把這種壓力轉移到孩子身上,就要他們學這個、上那個,」林育瑋指出。 先了解孩子特質再決定學什麼 時間、金錢有限的情況下,該讓孩子學什麼,更是令父母傷腦筋。 調查發現,半數以上父母自行決定讓孩子上什麼,很少問孩子意見,或和他們討論。時下父母幫孩子安排的才藝課仍以功能性、培養智育方面的居多,例如英文、珠心算,一半以上的孩子都學過。 此外,一窩蜂的現象,也表現在兒童學才藝,像跆拳道在奧運競技中為國爭光,馬上坊間的跆拳道教室裡上課人數激增;旅外的圍棋好手歸國比賽,也掀起一陣兒童學圍棋的熱潮。 在父母徬徨不知道該讓孩子學什麼之前,教育專家建議要評估幾點: ■自已孩子的個性特質適合上這種才藝課嗎?有這方面的天份嗎? ■孩子是不是真的有興趣?上課開心、有自信、有成就感嗎?還是一直很排斥、覺得很挫折? 而且,不要拿別人學習的項目當做選擇標準。 「別人家孩子學什麼和自己孩子學什麼是兩回事,」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吳佑佑認為。就算是一家人,也並非兄姊學什麼,弟妹也一定要學。如果孩子沒興趣,或沒有天份而學得吃力不開心,上課苦著一張臉,活像受酷刑,那學才藝就變成一種處罰了,「你幹嘛花錢讓別人處罰自己的孩子?」吳佑佑說。 尊重孩子的學習步調 另外,孩子學才藝的過程中,尊重他的特質和學習步調也很重要,更不要拿他和別的孩子的表現做比較,增加親子雙方不必要的壓力。 一位任職貿易業的媽媽說,每次送6歲兒子去上兒童律動課,看見其他父母在教室外站成一排,臉一個個貼在透明玻璃窗上,七嘴八舌討論正上課的孩子今天表現如何、哪邊需要加強練習。她聽了不解,怎麼一個單純讓孩子認識身體、建立自信、盡情放鬆玩樂的活動,也需要競爭、比來比去?「處在這種情境下,想不焦慮都難,」她無奈地說。 而教育專家要提醒父母,事實上,每一個孩子天生個性及學習能力都不同,即使上一樣的課,用同樣的教學方法,每個人的表現和學習效果也有差異,「這不是在比賽,」吳佑佑認為,重要的是孩子能享受上課和做這件事的樂趣。 像她請同一個游泳教練教她兩個女兒游泳,大女兒花一個暑假的時間就游得頗有選手架式,而小女兒學了好幾年,才敢在水裡放手自己游,「雖然妹妹游得不怎麼樣,但她現在反而比姊姊更喜歡游泳,待在水裡可以自得其樂,」吳佑佑笑說。 另外像女兒學鋼琴時,她先和老師溝通好,上課無需趕進度,如果別家孩子一星期學一首新曲子,她容許女兒可以花一個月還在彈同一首,因為她不求女兒上台演奏,贏得掌聲,也沒有要她們未來成為演奏家,只是希望她們能欣賞音樂。 「因為我很清楚要她們學琴的目的,所以根本不會拿她們跟別的孩子比,」吳佑佑說。她建議父母不妨也問自己,讓孩子學這一項才藝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清楚自己的期待,就不會焦慮了。 不過,父母如果要孩子利用才藝去拿各種獎狀名次,當做未來升學加分的手段,「這就喪失原本學才藝是培養興趣的用意了,」林育瑋認為,才藝課應該是為孩子開一扇門,讓他們自己在其中嘗試、摸索,發現自己喜歡的事物,並藉著各種學習活動,增加他們生活的多樣性。例如學語言,不只是應付考試、當做溝通工具,也是了解其他國家地區文化的方法之一。 課程太滿,剝奪孩子思考機會 有些孩子除了白天上課,晚上和假日另有一張才藝班課表,從早到晚滿檔,忙碌程度可比公司大老闆。 父母想把孩子訓練成十項全能,但拚命塞課程給孩子不會讓他們學得好,相對也剝奪他們做其他事的時間,例如孩子沒機會自己思考,也少了人際互動的機會,很多孩子在假日還要上才藝課,造成全家人不能一塊活動,自已也無法和朋友聚會玩耍。 「孩子需要時間自己想事情,」吳佑佑說,有時候父母見孩子在發呆,就嘮叨唸他浪費時間,其實,讓孩子發呆、胡思亂想、自己思考,有助於激發想像力。她觀察一些天資聰穎的孩子,其實想像力無限,但課上得太多,忙到沒時間停下來自己想事情,因此扼殺了他們的創造力,很可惜。 孩子上太多課,不但身心疲累,有時候更犧牲寶貴的睡眠時間,結果白天精神不濟、上課不專心,父母還誤以為他們有注意力缺失問題,急著去兒童心智科求醫,其實他們只是需要一些時間放鬆休息,「大人都不見得能按時緊湊地做好每一件事,怎能期待小孩做得到,」吳佑佑認為。 不適合的上課方法反而打壓興趣 有些父母雖然送小孩去上才藝班,卻對上課內容不關心;而有的父母則相信名師、名課程,四處打聽把孩子送去上課。不過,專家並不認為名師保證能教出才藝出眾的孩子,而且父母須留意,不適合的上課方式反而打壓孩子的興趣。 「要了解孩子學了什麼、喜不喜歡上課方式,而不是把人丟去就算了,」吳佑佑指出。再者,就算口碑好的才藝班和師資也僅供參考,不見得人人適合。 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副教授林育瑋指出,學齡兒童需要能啟發創意的課程,制式、呆板,和只是學技巧的上課方式並不適合他們。 她拿自身經驗為例,兒子從小喜歡拿筆塗鴉,為此她曾經特別找人介紹知名的美術班,送孩子去學畫畫,沒想到,才上幾堂課,原本熱愛畫圖的孩子居然不想再畫了。她覺得不對勁,先和兒子聊一聊上課情形,然後跟他一起上一堂課,才發現這一間美術教室專為考美術班的學生而設,授課著重畫畫技巧,有一套標準畫法,而不是讓孩子天馬行空發揮創意,孩子老被「糾正」,自信心受挫,難怪開始排斥畫畫。 而吳佑佑幫女兒安排鋼琴課時也發現,找適合的老師比找名師重要。 有口碑的老師固然有獨到之處,「但如果上課方法讓我的孩子才4歲就討厭鋼琴,我怎麼可能再讓他上這個課?」吳佑佑直言。 她舉例說,硬要一個活潑、靜不下來的孩子待在安靜的地方,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那孩子鐵定覺得痛苦,不想繼續上課。換一個老師之後,上課方式動態活潑,不但女兒上得開心,而且自已願意主動彈琴練習,她就慶幸當初換老師是正確的決定。 培養興趣不一定靠上課 如果父母還在考慮要不要送孩子上才藝課,那專家建議,不妨先試試其他方法來培養孩子的興趣,不需要急著下決定。 林育瑋指出,從日常生活中製造讓孩子接觸各種事物的機會,例如,孩子沒有學樂器,不代表就無法培養音樂方面的興趣,如果家裡常有欣賞音樂的機會,也能為孩子和音樂之間牽上一條線;又如帶孩子親近大自然,了解環境生態,就不一定送他們去上自然科學的課;語言能力則也可以藉著看外文繪本、卡通電影等來學習。從日常生活中邊玩邊體驗,有時候比中規中矩的上課更能讓孩子樂於學習。 又如參與住家社區的團體活動或學校的社團,也都是學習及培養興趣的方法。像吳佑佑讓女兒加入鄰居組的合唱團學習唱歌,也和朋友的孩子一起練習說相聲,「讓他們多玩、多嘗試,」她認為,孩子自己會發現最有興趣的事,或讓父母從中找到孩子的天份,然後再集中資源栽培,把錢花在刀口上,那就不用塞給孩子一堆他興趣缺缺的課,親子之間還為此搞壞關係。 不論孩子上不上才藝班,更重要的是讓孩子保持對事物的好奇及熱情,那即使不安排他們上才藝課,也不會剝奪他們學習的機會及樂趣。 康健雜誌76期 2005/3/1

維骨力真能保骨本?

2007年10月02日
公開
59

【康健雜誌】第76期 傳說中的保骨靈藥「維骨力」有沒有效?坊間眾說紛紜,《康健》替你釐清,看看專科醫師及國外研究結果怎麼說。    維骨力真能保骨本? 國人到美國旅遊,總不忘帶些售價比台灣便宜許多的維他命及營養食品,而號稱可以「保骨本」的維骨力,更是孝敬銀髮長輩的熱門伴手禮。 由於維骨力在美國到處買得到,同類型的產品非常多,於是有些在美國居住多年的國人,乾脆兼差做起平行輸入的生意。 葡萄糖胺=維骨力? 「維骨力」(Viartril-s)是義大利Rotta藥廠的專利名稱,主要成分是葡萄糖胺硫酸鹽(glucosamine sulfate),適用於退化性膝關節炎。 由於名氣太大了,所以一般民眾把所有葡萄糖胺(glucosamine)為主要成分的產品,都叫做「維骨力」。 葡萄糖胺因為製造方法不同,而有葡萄糖胺硫酸鹽、葡萄糖胺鹽酸鹽(glucosamine HCl)、及單純葡萄糖胺(glucosamine free base)的區別。 狹義的維骨力單指以葡萄糖胺硫酸鹽為主成分的產品,目前在國內列為處方用藥,2003年健保局支付此類藥品的費用約2億3千萬元。 其他二種型態的葡萄糖胺在一般藥妝店就可以買到,被視為營養食品,例如:阿鈣、速療骨、骨力等。 因為考量維骨力相關產品的安全性高,療效爭議大,衛生署在2004年2月公告「葡萄糖胺類產品管理類別草案」指出,相關產品「如不宣稱療效,得不以藥品列管」(列為食品),而目前列為處方用藥的產品,若未能提出療效的證明,將變更為指示用藥,而且適應症只限於退化性關節炎。 人體葡萄糖胺可修護軟骨 根據統計,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率,50歲以上為20∼30%、70歲以上為70%,而且女性的發生率遠高於男性。 退化性關節炎的病因是由於軟骨結構的磨損,表面變得粗糙、厚度變薄,使得關節兩端與骨下的負擔加重、關節間距變窄,進而骨刺形成,造成關節變形、活動及負重疼痛、行動不便等症狀,嚴重者甚至得實行手術治療(例如:置換人工關節)。 葡萄糖胺是人體可自行合成的物質,存在於軟骨與其他結締組織中。它可以刺激軟骨細胞生產膠原蛋白(collagen)及蛋白多醣(proteoglycan),修護受損的軟骨組織,使軟骨吸收足夠的潤滑液,維持骨關節的健康。 但是隨著人體的老化,葡萄糖胺的合成速度逐漸趕不上分解的速度,影響關節內細胞的新陳代謝,使得關節出現僵硬、發炎及疼痛難耐的症狀。 希望藉由外來葡萄糖胺的攝取,補充軟骨所需之不足。但是,人工合成的葡萄糖胺,是否會被人體所吸收而發揮效果? 國外研究證明有效,國內實例有些無效 過去一些臨床觀察的研究結果,敘述了維骨力對於初期退化性膝關節炎有某些程度的療效。 比利時一項為期三年的大規模研究結果,發表在2001年的《刺胳針》(The Lancet)期刊,證實了每日服用1500毫克的維骨力,不僅有助於緩解膝蓋的退化性關節炎症狀,而且可以幫助修護軟骨組織,延緩膝關節間距變窄。 同一個研究團隊發表了另一篇文章,刊登在2004年的《更年期》(Menopause)期刊,結果指出長期服用維骨力不僅可以延緩膝關節間距變窄,甚至可能加寬(平均0.003mm)。 2004年10月美國風濕學院(ACR)發表的最新研究報告也表示,持續服用葡萄糖胺硫酸鹽,可以緩解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疼痛症狀,也可以改善骨關節的結構,預防人工膝關節置換的比率達73%。 此外還有一些國際知名的期刊,例如《內科醫學》(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也曾發表過肯定維骨力療效的文章。 但是,《美國醫學期刊》(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ine Association)在2000年發表的一篇文獻探討卻提醒,大部份的相關研究都有濃厚的藥商色彩,對於療效也有誇大的描述,目前仍缺乏獨立且設計完善的研究。 例如發表於《刺胳針》期刊的比利時研究,也是由義大利Rotta藥廠的研究人員協助研究設計及資料分析。 而在國內臨床的觀察發現,維骨力的療效很不確定,「有些人很有效,有些人就是沒效,」西園醫院骨科主任張守安表示,也許是個人腸胃道吸收的程度不同、心理作用(國外的研究發現,只服用安慰劑的對照組,也是有些人有效)、沒有持續服藥、或是健保給付的每日劑量750毫克太低(有研究建議,每人每日劑量mg應為體重kg的20倍)所造成的差異。 台大藥劑部主任陳燕惠認為,藥品應該是經過嚴謹的臨床試驗,來證明療效、劑量及適應症,在沒有明確的證明之前,不宜誇大療效。 新光醫院復健科主任謝霖芬也贊成將維骨力改為指示用藥或食品,讓覺得有效的民眾自行購買,不要佔用健保資源。 不是骨科萬靈丹,不要多花冤枉錢 游阿姨曾經託我打聽哪裡可以買維骨力,想幫正在發育的女兒「補骨」,讓她長高一點。 因為膝蓋經常疼痛,26歲的宣妙也請朋友從美國帶回來一罐維骨力,「想到的時候就吃」。 維骨力有這麼萬能嗎?張守安表示維骨力並不適用於所有的關節疾病,想要利用它來長高、存骨本、治療骨質疏鬆……,「也許會有心理作用。」 事實上維骨力只對初期的退化性關節炎有效果,而且國外的研究幾乎都是針對膝關節炎的患者。 另外,維骨力並沒有辦法預防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發生,只能在發病後緩解病情的程度。 因為退化性膝關節炎主要發病在老年人,除非是經常使用關節的運動員、搬重物的工人、登山者、或關節曾經受過傷,否則「大部份年輕人的膝蓋疼痛,透過適當的運動訓練就可以解決,」具有運動醫學專長的張守安表示。 張守安並建議民眾在吃維骨力之前,應該先照X光檢查,經過醫師診斷確定是初期退化性膝關節炎,才考慮服用,「如果吃了三個月沒有效,就不要浪費錢了。」 如果吃了有效,也要定期回門診追蹤,因為在沒有明確的療效、劑量及療程之前,維骨力只是輔助治療的角色,並沒有治癒的功效。 長期吃,安全嗎? 許多國外的研究結果都顯示,長期(目前最長的研究是3年)服用維骨力對人體是安全的,雖然也有腸胃道不適、末梢水腫、心跳變快、頭痛或失眠等副作用的報告,但症狀並不嚴重。 謝霖芬並不反對民眾吃維骨力,因為「就像健康食品,對病患無害,又好像有效,」所以當病患主動要求開立維骨力時,只要符合健保給付標準,謝霖芬原則上會答應。 張守安也認為維骨力就像維他命一樣,「除非特殊疾病的患者,一般人每天1500毫克以下是安全的」。 但是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及腎臟病患者,必須諮詢過醫師或藥師才可使用,「因為有些維骨力的成分中含有鈉鹽或鉀鹽,對心臟或腎臟不好,應該避開,」張守安提醒。 另外,懷孕期的婦女不要吃,因為維骨力尚未進行致畸胎的臨床測試,對於胎兒的影響仍然不明。 至於維骨力對糖尿病患的安全性已經得到了證明,刊登在2003年《內科醫學》期刊的一篇文章,針對33位第二型糖尿病的患者所進行的研究結果顯示,長期補充葡萄糖胺並不會造成血糖過高的情況。 雖然維骨力的安全性高、副作用少,大部份醫師都不反對民眾服用,但是,維骨力並不適用於所有關節疼痛的疾病,也不是對所有的退化性關節炎都有效。 謝霖芬提醒,關節不明原因疼痛一個星期以上,應該就醫找出正確的診斷,才能對症下藥,避免延誤治療的時機。 (審稿專家:嘉義長庚醫院副院長 許文蔚)

歡迎大家一起帶棄兒寶寶回家!

2007年09月01日
公開
42

點我去看活動網頁→ 超級限量版棄兒寶寶公仔來囉, 今年的「搶救生命 棄兒不捨」除了S.H.E,還多了三個小明星喔! ◎維他命寶寶:有先天性疾病的孩子 ◎小熊貓寶寶:生父母有酒藥癮的孩子 ◎巧克力寶寶:生父母為外籍人士膚色及長相特殊的孩子 雖然他們比一般棄兒寶寶更不容易找到回家的路, 但是寶寶們從不氣餒,他們說:「我會努力長大,帶我回家好嗎?!」 即日起,只要單次捐款2000元(含)以上或每月500元(含)以上持續一年,就可以把三隻一組的棄兒寶寶Family帶回家,給棄兒寶寶更多的關懷與最實際的力量! 另外,自9/1開始,您可陸續在全國各地看到維他命寶寶的蹤跡,並且只要150元,就可以帶他回家喔!詳細資訊如下: 合作夥伴/販賣門市/購買方式/開始 新絲路網路書店/http://www.silkbook.com.tw/網路下單,除7-11外,所有的便利商店皆可取貨/9/1 百事特童裝/全國共75家門市/門市直接購買/9/12 美國熊熊工作室/台北新光三越A8信義新天地/門市直接購買/9/12 BOX餐廳/台北2家分店/門市直接購買/9/12 Lawry's美式餐廳/台北京華城12樓/門市直接購買,憑單筆2000元以上捐款收據贈送兒童餐一份/9/12 夏恩英語/全國共44家分店/門市直接購買/9/21 無論是三隻ㄧ組的棄兒寶寶Family,還是單隻的維他命寶寶,若您有較多數量的需求,也歡迎您直接與我們聯繫。 邀請您,帶棄兒寶寶找到回家的路... 註1:小熊貓寶寶及巧克力寶寶沒有單賣喔! 註2:請您於選擇的捐款方式上註明您要帶「義賣品-棄兒寶寶Family」回家,或來電告知。 媽咪知道9月份有義賣活動~可是還不知道正確的時間和地點.希望能有時間帶哈維一起去當志工.加油加油~

謝謝大家的祝福

2007年07月17日
公開
22

謝謝大家對哈維的疼愛.感謝大家的祝福~ 大頭修媽咪~先預祝弟弟生日快樂 家有俏皮恩寶貝~..祝小哈維生日快樂嘿..^^~真棒..愈來愈懂事了..^^~~ 琁琁ㄉ媽咪~謝謝一起提早慶祝哈維生日.琁琁還畫了卡片給哈維.希望哈維和琁琁永遠都是好朋友嘿~ 可愛帥氣的哈維滿三歲囉~好棒啊... 祝哈維生~日~快~樂~ 要平安健康開心的成長 擁有滿滿的幸福與福氣唷~ Cathy~謝謝送給哈維的禮物.讓您破費.真是不好意思. 均媽-瑩瑩~*.* ~瑩瑩ㄚ姨來送祝福囉~ 祝可愛的哈維弟弟生日快樂~ 要天天開心~ 要乖乖聽爸媽和外婆她們的話唷! .艾寶貝.~生日快樂唷~~~ ∼大頭妹ㄉ媽~祝哈維生日快樂喔!! ღ° 愛來自於寶貝們〞~祝 哈 維:生 日 快 樂 家有俏皮恩寶貝~祝福哈維生日快樂囉~~要更聽話懂事哦~^^~~ Yaya 媽~祝 哈維弟は誕生日おめでとうございます! 猴媽咪~祝哈維生日快樂喔!! 魚寶貝~*~HAPPY BIRTHDAY TO 哈維!! 宸mami~祝哈維生日快樂唷! :°·. 喆媽.·°∴ღ~哈維3歲囉 生日快樂 祝哈維天天開心 健康.平安.還有要乖哦 丞丞媽咪~ ^.^~ 祝小哈維生日快樂 永遠健康、活潑、平安、快樂 永遠無憂無慮的長大 再祝你們永遠幸福美滿^^ 琳媽咪~哈維寶貝生日快樂唷!! 要健康快樂長大捏!! 也要聽媽咪滴話捏>ˇ< 全家幸福喔。。。。!! ღ 芊芊的媽咪ღ ~祝哈維3歲生日快樂捏.. 彥辰宥辰~祝我們生日快樂!! 一起來切蛋糕吧 :♡╮愛~~欣Ο呈 ╭♡~來祝可愛的哈維 三歲生日快樂 ^^ 祝哈維 聰明帥氣 健康活潑 魅力百分百 品安的酷媽媽~祝哈維寶貝生日快樂^^ 小ㄚㄚ的媽~祝~~~~哈維生日快樂 玟&芯的娘~來祝哈維生日快樂哦^^ 家華&芯瑜&小豬比的媽咪~祝福哈維生日快樂唷~ 祝哈維健康快樂長大唷~乖乖聽爸爸媽媽的話唷~ 天秤小俏媽~祝哈維天天快樂,長的健康又活潑 生日快樂喲∼ 祐將的媽咪~祝哈維生日快樂喔~

如果你有十分鐘的時間,聽我說個故事 -樂生,加油

2007年04月03日
公開
16

兒子.媽咪不是政治客.也自認不是這麼有同情心的人.但是媽咪覺得這是人權的重視. 樂生,加油 民國19年,樂生園區的成立,可以說是當時資訊不夠發達,醫學不夠進步,因此將這樣的疾病視為洪水猛獸,除了以懼怕將之隔離,日本政府至少提供了他們一片遮風擋雨的屋頂。當時的不人道,我們可以用無知來解釋,那麼,現在呢? 當你了解到,痲瘋知所以被稱為痲瘋,是因為他們的外表受到病毒侵蝕而出現不平整的肌膚紋路,而稱為痲;因為他們的神經受到摧殘所以會極度痙攣扭曲,而稱為瘋;這樣的病毒,在醫學發達的現在,已經是可以完全根治的疾病,日常生活中,極不易傳染;你,是否會對這樣的病改觀? 他們是一群病患,他們不是罪犯。 當年,他們的待遇,強不過被監禁的犯人。他們被迫離開家人接受監禁;聽起來熟悉嗎?是了,SARS的時候,那些被關在和平醫院的人們,也是一樣;不同的是,他們被關了幾十年了。當他們可以再次自由的離開樂生園區,已經有很多人找不到當初自己的家人。和平醫院,讓大家知道疾病發生時,人是多麼的渺小脆弱。但我們撐過來了,卻也忘了當初,那個一樣狀況下產生出來的園區,還是再一個小角落中,乏人聞問,最終,落為時代進步的犧牲品。 時代,進步了? 我相信,要是你願意花十分鐘了解樂生療養院,你會有一種恐懼,一種你再台灣生病了,貧窮了,到底是要被人作踐到什麼樣境界的恐懼。一個國家,不能讓人生了病有人照顧,老了有地方安養,那麼,我們為國家的打拼,是為了??????捷運,很進步,很方便,帶動地方經濟,提升地方建設,很好,很棒。捷運並不保證未來不會有新興的疾病,再次給人恐懼。捷運也不會保證,到時候的病友,會不會也像當年的樂生集中營,關起來做數。而捷運不能保證你的原因,是因為捷運是人蓋的,而蓋捷運的人,如果不了解,『人』應該是所有建設的中心,『尊重生命』應該是所有教育的宗旨,那麼,你們就摧毀樂生療養院吧!他們顯然用自己的生命,教不會台灣人把對生命的尊重放在任何建設之前。我好想知道,我們進步的,到底是什麼?我們這麼努力的教育下一代,要他們學會的,到底是什麼? 他們一生艱苦,政府沒有做出加倍的補償,反而要再次把他們驅離,那個當初被驅逐處,那個他們不得以、卻已經是根深蒂固的家。 何不食肉糜? 「他們有新大樓啊!」你說。政府的確不是沒有「照顧」他們,他們蓋的新大樓,有電梯,有房間,餐餐有人送便當。你看過新大樓嗎?他叫迴龍醫院呢!他不是樂生療養院歐!他們的電梯,一次只容的下一部代步車,有多少病友需要代步車?幾乎每個人呢!他們有房間,但是房間外面,沒有鳥叫蟲鳴,沒有遮蔭大樹,沒有大自然。餐餐有人送便當呢!但是病友老的老,病的病,高血壓不能吃鹹,沒錢裝假牙連炒青菜都吃不得,那便當哪裡去?樂生院的狗兒,隻隻肥又壯。要是這座耗資十億的新大樓是為了病友們『重新整建』的新樂生院,我好想認識一下這位建築設計大師,好好請教一下他的設計理念。我不懂,你可以告訴我嗎? 欲加之罪 新莊的車禍,捷運工程進度的延後,樂生院很順便的當了罪人。好似新莊再蓋捷運之前都沒有車禍,而所有車禍都發生在樂聲院門口似的。進度延後,是新聞嗎?捷運進度超前又沒有塌掉,才是新聞吧!?反倒是樂生院周圍施工之後,土質鬆動,房舍多受影響,產生裂痕。稱之為草菅人命,一點都不為過。再去想想你把三面的山都挖空了,九二一之後全台土質都鬆動的情況下,旁邊蓋一條軌道和機房,恩,是在賭多久會塌嗎?用什麼賭? 樂生促進台灣繁榮 最後我只能說,看政府處理樂生的過程,我覺得我要下定決心賺錢當好野人,最少要讓自己老了病了不會被台灣政府當垃圾,要不然就是有生之年搞各第二國公民,起碼要死了還有尊嚴。呂秀蓮還會問你:『你賠的起嗎?』我真的賠不起,我爹娘生我養我,不是來給國家糟蹋的。 就別再提樂生有多美。活生生的人都不放在眼裡,哪看得到風景? ~作者乃輔大畢業生,現任專職英文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