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Alison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ღ試讀Day4

2008年08月14日
公開
12

昨天開始媽咪決定不再問你們要不要上學 反正問不問都要上學 再問應該也只會誘發你們反抗的情緒 早上華綱先起床,華緯今天睡到八點半 媽咪就先讓華綱吃益生菌喝羊奶 等華緯起來再料理華緯然後再給你們吃藥 整理你們包包時發現每個包包裡都有一張畫紙 媽咪問這是誰畫的,華緯說不出個所以然 而華綱就指著某一張說華綱畫的(不知真的假的:P) 你們也是想到就會說不要去上學 不過華緯要出門時倒是沒有太反抗 華綱每次出門一定要去騎一下學步車 一定要跟我們周旋一下才甘願 不過今天沒有盧很久媽咪先帶華緯走 沒多久華綱就跟叭布跟上來了 快到學校的時候媽咪擔心華緯會有反應 遠遠看到鄰居走過來媽咪就跟華緯說 "你看~那是不是寶蓮?!" 華緯沒有答應不過我們成功地走到學校 寶蓮還一直問華緯是不是要去上學 因為我們出門時就已經九點 到學校時大家都在教室裡用早餐了 你們兩個今天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反應呢! 華綱直接要走去玩嘟嘟車了... 正當媽咪心中竊喜時老師牽著你們的手 叫你們跟叭布媽咪說BYEBYE! 華緯聽到馬上就大哭說:"不要BYEBYE!" 正要跑去騎車的華綱聽到華緯在哭 馬上就衝回來跟著大哭說"不要上學" 還跑到門外的草皮上打滾說不要上學 (不愧是演技派的.... 剛還要跑去玩現在哭得比華緯還慘烈) 結果老師當然是一人一隻把你們抱進去啦!

ⓑღ上課記

2008年08月14日
公開
9

因為之前園長有說試讀只有三天 所以媽咪想總要找個時間找園長談費用 順便想偷看一下你們上課的情況 是不是真的像老師說的我們走了以後就OK了! 所以叭布跟媽咪送你們去上課以後 就先跑去吃早餐再去叭布的公司坐一會兒 本來媽咪想去洗個頭悠閒一下的 可是又怕洗完頭會太晚 就跟叭布說直接先去找園長好了 正要離開家粉圓老師就打電話跟我們說 我們走以後你們就沒哭了! 媽咪就順便跟粉圓老師說我們等一下就過去 到學校以後先看到華緯晃來晃去卻揹著包包 園長說你們這幾天在學校都還不肯放下包包 可能覺得叭布媽咪隨便會來接 對包包有一種依賴感揹著包包能讓你們安心 園長覺得如果真是如此就不勉強你們 目前看來園長採取的是先讓你們安心 對學校產生熟悉度跟信賴感 主要都是粉圓老師在跟你們培養感情 不過後來看到華綱已經沒有揹包包咧~ 華綱的適應情況果然比較快 而且園長說之前兩個人都是走在一塊亦步亦趨的 現在兩個人已經可以各走各的各自探索新環境了 沒多久華綱就發現叭布跟媽咪 (真是好眼力!隔著園長辦公室的貼紙也能發現) 發現我們之後馬上就很開心地跑來看 叭布就跟華綱說"我們在跟老師談事情你快去上課" 結果華綱就跑回去跟華緯報馬 華緯馬上又黏過來不肯回去教室 不過園長還是說沒關係不勉強 你們就教室跟園長辦公室這樣穿梭 今天有舞蹈課, 舞蹈老師剛好教的是你們很愛的"牛仔很忙" 你們雖然不會跟著舞蹈老師跳 不過聽到熟悉的節奏還是會跟著音樂搖屁股 稍後的功夫課華緯就幾乎都黏在園長辦公室 不知道是不是怕我們跑掉 功夫老師還在上課你們就一直想往外跑去玩車 粉圓老師一直跟你們說到十二點才可以去 等功夫課上完就開始用午餐了 老師說今天華緯吃的比較少到後來還要用餵的 飯吃完老師先讓你們去外面玩一會兒 然後就要帶你們去刷牙 華綱有乖乖地跟老師去刷牙華緯則是怎樣都不肯 老師最後還是沒有勉強華緯 今天華緯的情緒好像不太好 一直去外頭要搶華綱坐的那台車 兩個人還打了起來! 媽咪想應該是感冒不舒服的關係吧?! 華緯感冒的症狀似乎比華綱嚴重 我們要走的時候果然像大姑姑說的一樣 華綱只顧著玩車也不肯走 聽到我們跟華緯說BYEBYE才生氣地說 "你們都不等我咧~"但是車子又不肯好好停好 然後就一直在生氣! 媽咪只好先帶華緯回家讓叭布去處理華綱 沒多久華綱跟叭布就跟在我們的後面了!

ⓑღ試讀Day3

2008年08月13日
公開
13

今天早上起來你們就一直說不要上學 還叫我們也不要上班.... 後來華綱說要坐car我們就開車載你們去 華緯本來還很高興地聽著cd唱兒歌 可是看到學校的大門就開始大哭 一直說"我不要上學" 華綱看到華緯在大哭也跟著哭說不要上學 叭布繞下來華綱這邊要開門抱華綱 華綱還想把門關起來哩! 結果老師看到我們馬上就跑過來把華綱抱走 媽咪再把華緯抱給老師 媽咪看到華緯哭得稀哩嘩啦的!真是令人心疼!! 送完你們以後叭布也順便載媽咪去上班 (真是托你們的福捏~媽咪今天又可以當貴婦囉!) 媽咪上班後九點多老師還打電話來說 看我們好像很擔心的樣子特地打來跟我們說 你們都沒事了!華綱還吃了兩碗點心呢! 中午打電話給叭布,叭布說今天沒辦法接你們 是拜託大姑姑去接的! 媽咪有空就再打去給老師問你們今天的狀況 老師說今天有進步喔! 除了早上哭那一次之後就沒哭了 中午華綱也吃很多華緯就還好 後來打給大姑姑,大姑姑說去接你們的時候 華緯看到大姑姑的車就馬上跑出來 而華綱則自顧自地一直在玩車 大姑姑叫了好幾次都不理, 後來大姑姑說"我跟華緯要回家囉!" 華綱才說:"等一下啦~我把車停好" 可是還是繞了好幾圈也把車停好跟大姑姑走 大姑姑說你們回家以後 還是好像很餓的樣子還搶大姑姑的麵包吃 華緯不知今天怎麼了心情很不好動不動就生氣 所以才被大姑姑跟阿公訓斥了一頓!

ⓑღ試讀Day2

2008年08月12日
公開
15

本來昨晚還說要好要去上學的 但是早上的起床氣讓華緯少爺整個"起毛機"都不好 所以只要我們跟華緯說要去上學,華緯就吵著不要去 最後是媽咪跟華緯說"你不要去那你待在家裡" "我們要跟華綱去上學了,BYEBYE!!" 華緯才躺在床上大叫說"我要去啦~~~~" 結果好不容易下樓了又被華綱看到學步車 馬上又坐上學步車不要去了! 只好又繼續跟華綱溝通還好這次沒有太久 華綱就把車停好跟我們上學去 再來就是走到學校門口 華緯一看到學校大門就大哭說"我不要上學" 然後就坐在地上哭! 華綱並沒有什麼特別地反應就被老師抱進去了 老師看到在大哭的華緯趕緊跑出來說:"老師抱你喔!" 然後就一把把華緯抱進去學校 媽咪想跟進去卻遇到園長門口說: "爸爸媽媽今天到這裡就好了" 所以我們連跟你們說再見也沒機會.... 不過我們還是在門口跟園長還有老師聊你們的狀況 園長問我們有沒有你們特別喜歡的東西可以帶來 這樣可以幫助安撫你們的情緒 媽咪就請叭布晚點拿你們愛唱的那本兒歌 另外媽咪還提到昨天阿嬤說你們回家好像很餓似的 一直找餅乾跟巧克力吃,後來還要吃飯! 所以請老師今天再特別注意一下 老師是說有問你們還要不要吃,你們說不要就沒有勉強 有可能是新環境的關係影響了你們的食慾 今天會再注意看看!

文ღ教孩子,不要嚇孩子

2008年08月12日
公開
66

在ㄚ旂家打包的 媽咪會提醒自己啦~ 可是媽咪每次都會跟你們講道理咩! 如果你們一直歡歡講不聽媽咪才會生氣嚇你們的 教孩子,不要嚇孩子 •bobo小天才 2008/07/16 你是「教」孩子,還是在「嚇」孩子──這個問題是否讓你陷入苦思?提醒家長,和孩子相處要記得「說之以理」,而非「威之以嚇」喔! 【撰文�伍偉婷;諮詢�台北市家庭生活教育推廣協會創會理事長 呂麗絲】 你是「教」孩子,還是在「嚇」孩子──這個問題是否讓你陷入苦思?和孩子說話時,老是以「警察」、「魔鬼」來恐嚇孩子,讓孩子乖乖就範,雖能收到短期成效,卻非長久之計,提醒家長,和孩子相處要記得「說之以理」,而非「威之以嚇」喔! 在百貨公司1樓的化妝品專櫃旁,1個頑皮的小女孩繞著專櫃跑,不時動手摸摸展示的試用品,還一邊說「媽咪,我要看這個」,愛美的媽咪正忙著和專櫃小姐廝殺價格,只見她跟小女孩說:「你不要一直亂跑,你再跑,旁邊的警衛會把你抓去關!」小女孩看了百貨警衛一眼,連忙乖乖站好…… 恐嚇語句 代代相傳 上述的場景常見於各大公共場所,台灣的家長似乎總有「威脅」孩子的習慣,並當做1種教養方式,台北市家庭生活教育推廣協會創會理事長呂麗絲表示,這種恐嚇的話語是源自於習慣的傳承。 過去農業時代,以求溫飽為目的,父母多半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無暇重視親子相處的氣氛,以「多做事、少說話」為主,且父親威權強大,只要孩子犯了錯,父親一瞪眼、稍微嚇阻就有極大功效,而母親甚至會將父親拿來當作教條,跟孩子說「你再不吃,我叫你爸來修理你」,使父親被塑造成凶狠的形象。這樣的教養方式代代相傳至今,即使現代父母日益重視和孩子相處之道,不過,情急之下,還是容易脫口而出。 恐嚇是父母束手無策的表現 呂麗絲進一步表示,恐嚇語句表面上看起來,父母有極大的權威,但仔細探究「警察會把你抓去關」、「叫魔鬼來抓你」這些話深層的意義,在於父母將第三者,甚至是不存在的人當作教條來威脅,其實不具實質意義,只是在「嚇」孩子。而教養方式到了嚇孩子的階段,也往往是父母用盡辦法後才採用的殺手鐧,代表已經束手無策了。 恐嚇對孩子的影響 幼童階段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時期,父母不當的話語對孩子影響極大,也依孩子本身的性格不同可能造成下列影響: 1. 敏感度高易賴皮:敏感度高的孩子,容易察覺父母說的話只是恐嚇,明白真相後會不取信於大人,也不再害怕或聽進大人的話語,因他認為大人只是說說而已,反倒易變成較賴皮、頑皮的孩子。 2. 缺乏安全感易創傷:若是父母的恐嚇過於嚴厲,會對原本就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造成創傷。像是「不聽話就把你賣掉」就容易讓孩子感到不安,隨時擔心會失去父母,也容易懷疑父母對自己的愛,雖然會因此而聽話,卻也讓孩子變成易恐慌、害怕、缺乏安全感的個性。 3. 順從者易討好:較順從的孩子會為了不要被警察抓走,而盡量聽令於父母、討好父母,好讓自己留在父母身邊,但卻失去判斷事情的能力,只是一味的害怕分離。 恐嚇語句Top3 Sentence 1. 再哭就把你丟掉 解析:不論父母是否已了解孩子哭的原因,只要說出這句話就會讓孩子沒有歸屬感,就連發洩自己的情緒也可能被父母丟棄,甚至有被落井下石的感覺。 正確做法:父母應該先了解孩子哭的原因,先轉移或給予支持,若孩子不願意談,則允許他發洩情緒,等他哭完後再好好討論。若父母真的受不了孩子的哭聲,也可直接表達自己的感覺,像是「你一直哭會讓我覺得心煩,我不知道你需要什麼,你要不要跟我說」,父母不妨先把自己的感覺說出來,以引導孩子說出原因。 Sentence 2. 再不聽話就叫警察來抓你 解析:警察、醫生或阿兵哥,往往會成為父母管教時的利器,有些人可能也發現,即使長大成人,看到警察還是會有些恐懼,這都是因為長輩從小為這些職業加諸權威所致。此說法會讓孩子對該角色產生錯誤的認知,認為警察、醫生是不好的,等到孩子真的需要看醫生時,便怎麼樣也不肯去了。另一方面,家長也不可能真的請來警察、醫生或阿兵哥來懲罰孩子,當孩子發現真相後,會失去對父母的信任感。 正確做法:家長不應將其他職業的角色污名化,應反省自己說這句話的目的是否只想嚇孩子。當孩子不聽話時,應該和孩子說道理。 Sentence 3. 一直看電視會變笨 解析:家長多半不希望孩子老是盯著電視看,一方面影響視力,一方面可能也影響課業或思考邏輯。呂麗絲表示,看電視和笨蛋並沒有直接關聯,且對愛看電視的孩子來說,此舉一點效用也沒有,因他或許還能從電視上獲得樂趣和知識。 正確做法:「做什麼事會變笨」絕不是有效的教養語句,任何父母應該直接口述希望孩子做的事,並把原因明白說出,像是「看電視可以,但是不希望你看這麼久,之前我們也已經說好看電視只能看30分鐘」。 下次孩子不聽話時,可別只會恐嚇孩子,要正視孩子不聽話或鬧脾氣的原因,並和他進行有效的溝通──也就是父母要聽孩子說話,並學會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感覺和想法,讓他練習思考,一味的恐嚇只會傷了孩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