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祈求人人健康喜樂~阿不不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佛教中的八大守護神

2008年10月14日
公開
8

佛教中的八大守護神 八大守護神又叫「本命佛」,是佛教密宗通過天干地支、十二因緣、「地、水、火、風、空」五大元素相生,推出了有八位佛和菩薩保佑十二個生肖,故稱為「本命佛」,也叫八大守護神!佛教密宗本命佛是千年以來人們所供奉的護法善神,能使眾生逢凶化吉、事業順利、健康平安、家庭如意。   人的運氣本有盛衰之別,人們在面對不可知的命數時,往往顯得茫然無助。一直以來人們都有「男戴觀音女戴佛」的誤區,但您可知道據佛經記載,每個人從先天一生下來就有位菩薩或佛在守護您,所生之日與有緣之佛結緣,被稱為「本命佛」!   屬相不同本命佛也不同,屬相不同性格也不同,性格是決定運勢的關鍵。本命佛主要是命裡面缺少什麼補什麼,佩戴者能夠濟財護身保平安,尤其本命年、逢九年時能打通流年關節,疏通流年運勢,逢凶化吉,離苦得樂。   生肖為「鼠」的人本命佛是千手觀音菩薩。   千手觀音又稱千手千眼觀世音、千眼千臂觀世音等,是我國民間信仰的四大菩薩之一。千手觀音是是阿彌陀佛的左脅侍,與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阿彌陀佛的右脅侍)合稱為「西方三聖」。   據佛教典籍記載,千手觀音菩薩的千手表示遍護眾生,千眼則表示遍觀世間。唐代以後,千手觀音像在中國許多寺院中漸漸作為主像被供奉。千手觀音的形象,常以四十二手象徵千手,每一手中各有一眼。   千手觀音為觀音部果德之尊。「千」為無量及圓滿之義,以「千手」表示大慈悲的無量廣大,以「千眼」代表的智慧圓滿無礙。根據《陀羅尼經》云:千手千眼觀世音能利益安樂一切眾生,隨眾生之機,相應五部五種法,而滿足一切願求。   千手觀音是大慈悲的象徵,當您佩戴時她能夠默默的保佑您度過各種難關、消除各種病痛,當您運氣旺時,能使您更加輝煌,當運氣低落時,能夠消除各種障礙,化解各種災難,使您順利度過關口,達到一生幸福、平安吉祥。   因此鼠年生人,若能虔誠佩戴或供奉千手觀音菩薩之本命佛法像,必使事事順心,心想事成。   千手觀音生日:農曆二月十九   生肖為「牛」和「虎」的人本命佛是虛空藏菩薩。   虛空藏菩薩名號的梵音是AKASAGARBHA,他的密號:庫藏金剛。虛空藏菩薩為三世諸佛第一輔臣,功德浩蕩遍滿虛空,智慧無邊恆沙難喻,忍辱心如金剛,精進猛如疾風,具足一切三昧。為一切眾生無上福田,一切人天所應供養。   當知一切佛子學佛無不由戒入門,而戒律之考為虛空藏菩薩所專司。大抵六塵不染,日間尚易,夢中難免。而夢中犯戒即為菩薩考試。時至夢中無犯,戒斯成矣。持誦虛空藏咒,能助大定,加強憶力,促進心誦。   虛空藏菩薩具有賜予利樂的力量。「藏」表示無限福德智慧,「虛空」表廣大,《大方等大集經》指出:虛空藏如同富翁,相應困苦眾生,只要到她面前,即會施予救濟。因此,虛空藏菩薩是以濟度眾生為樂的菩薩。   虛空藏菩薩是誠實、富有的象徵。不虛不空是佛界的財神,當您佩戴時能夠使您避開破財、敗財的災難,使您財路暢通無阻,且能生財聚財,得八方貴人相助,遠離小人,人財俱旺。   因此牛年、虎年生人,若能虔誠佩戴或供奉虛空藏菩薩之本命佛法像,可財源廣進,不虞匱乏。   生肖為「兔」的人本命佛是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名號的梵音是Manjusri,舊稱文殊師利。古譯:妙德,妙首,普首,濡首,敬首。大日經曰: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意,師利或室利是德或吉祥之意,簡稱為文殊。文殊菩薩為佛陀釋迦牟尼的左脅侍,是釋迦牟尼的大弟子,他和釋迦牟尼、普賢菩薩合稱為「華嚴三聖」。文殊菩薩智能、辯才第一,為眾菩薩之首,是象徵佛陀智能的菩薩,稱「大智」。   文殊菩薩又稱法王子,為智慧之象徵,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項,右手持金剛寶劍(表示智能之利),能斬群魔,斷一切煩惱,左手持青蓮花,花上有金剛般若經卷寶,象徵所具無上智慧,坐騎為一獅子(表示智能威猛)。   文殊菩薩是大智慧的象徵,能開發智慧,提高悟性,尤其能幫助小孩學業有成、官人福祿雙增、商人增財增福。該本命佛能保佑兔年出生的人,增加創造力、開發力,使您在競爭中戰勝對手,使事業飛黃騰達。   因此兔年生人,若能虔誠佩戴或供奉文殊菩薩之本命佛法像,能獲文殊菩薩保佑加倍,增長智慧,使學業事業順利,婚姻和諧,破除一切煩惱。   文殊菩薩生日:農曆四月初四   生肖為「龍」和「蛇」的人本命佛是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名號的是Samantabhadra。普賢菩薩輔助釋迦佛弘揚佛道,且遍身十方,常為諸佛座下的法王子,他和釋迦牟尼、文殊菩薩合稱為「華嚴三聖」。故普賢行願品言:『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又言:『十方如來有長子,其名號曰普賢尊。』普賢菩薩,不但能廣贊諸佛無盡功德,且能修無上供養,能作廣大佛事,能度無邊有情,其智慧之高,願行之深,唯佛能知。   普賢菩薩,行願無窮,分身塵剎,隨緣教化眾生。據史書記載:中國佛教古德拾得大士,是普賢菩薩的化身。天台山國清寺的豐干禪師,一日行經赤城道旁,聞草叢中有兒童啼哭,趨前視察,見一小孩約十來歲,詢其姓名,答:『我無家、無姓、亦無名。』豐干禪師憫其無依,帶回國清寺,交庫房當茶童。因是拾來,名之拾得。 普賢菩薩,世稱為十大願王,《法華經》指出:只要能虔誠信奉,普賢菩薩將與諸大菩薩一起出現守護此人,使他身心安穩,不受一切煩惱魔障之侵。《普賢延命經記》指出:普賢菩薩具有延命益壽之不可思議的力量。   普賢菩薩是禮德和大行願的象徵,象徵真理。他以智導行,以行證智,解行並進,完成求佛者的志願,所以又稱「大行普賢菩薩」。普賢菩薩默默的守護龍年和蛇年出生的人,使您實現最大願望,除掉各種小人,增加領導者的權威,使您人生如願以償,幸福美滿。   因此龍年、蛇年生人,若能虔誠佩戴或供奉與之緣深的普賢菩薩之本命佛法像,能獲菩薩護佑,災邪遠離,延年益壽並有意外收穫。   普賢菩薩生日:農曆二月二十一   生肖為「馬」的人本命佛是大勢至菩薩。   大勢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右脅侍者,又稱大精進菩薩,簡稱為勢至,與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的左脅侍)合稱為「西方三聖」。《悲華經》中說過去有個轉輪聖王,大太子是觀世音菩薩,二太子是大勢至菩薩,三太子是文殊菩薩,四太子是普賢菩薩。後來轉輪聖王修行成佛,即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觀世音和大勢至成為父親的左右脅侍。   大勢至菩薩,梵語稱「摩訶那缽」,現今在極樂世界,為第二順位遞補佛位的菩薩。《觀無量壽經》載,他「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塗(指地獄、餓鬼、畜生『三惡趨』)得無上力」,因此稱為大勢至菩薩。他頭頂寶瓶內存智慧光,讓智慧之光普照世界一切眾生,使眾生解脫血火刀兵之災,得無上之力。   根據《觀無量壽經》記載:大勢至菩薩以獨特的智慧之光遍照世間眾生,使眾生能解脫血光刀兵之災,得無上之力量,威勢自在,因此,大勢至菩薩被認為是光明智慧第一,所到之處天地震動,保護眾生,免受邪魔所害。   大勢至菩薩能夠給您智慧之光,使您在人生道路上一帆風順,事業有成,佛光永照,化煞化凶,吉祥如意,使您能夠隨佛光道路前進,發揮自我的一切智慧,達到理想的境界。   因此馬年生人,若能虔誠佩戴或供奉大勢至菩薩之本命佛法像,將使一生聚財守財,順利平安。   大勢至菩薩生日:農曆七月十三   生肖為「羊」和「猴」的人本命佛是大日如來。   大日如來,是佛教密宗至高無上的本尊,是密宗最高階層的佛,為佛教密宗所尊奉最高神明。密宗所有佛和菩薩皆自大日如來所出,在金剛界和胎藏界的兩部曼荼羅中,大日如來都是居於中央位置,他統率著全部佛和菩薩,他是佛教密宗世界的根本佛。   大日如來依梵音可譯成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名稱出現在公元七世紀善無畏三藏翻譯的《大日經》裡。「大日」是除一切暗遍照宇宙萬物,能利養世間一切生物,大日之光為不生不滅。「大日」之意勝於太陽。摩柯「為大,毗盧遮那」是光明遍照之意;又譯大光明遍照,亦稱遍照如來。大日如來是遍照一切世間萬物而無任何阻礙的法體,眾德圓滿,智慧之光遍照一切處,無晝夜之分,世間與出世間的一切有情無情,都能受到恩惠,啟動萌生佛心,獲不可思議之成就。《大日輕疏》記載:「如來日光遍照法界,亦能開發眾生善根,乃至世間事業由之成辦。」   大日如來是光明理智的象徵,佩戴者能夠保護您,給您帶來光明理智,除妖避邪,能使您通天地之靈氣,取萬物之精華,勇往直前,光明快樂。   因此羊年、猴年生人,若能虔誠佩戴或供奉大日如來之本命佛法像,必獲如來光明開啟智慧,成就一切事業,使貴人來助,鴻圖大展。   大日如來生日:農曆四月初八   生肖為「雞」的人本命佛是不動尊菩薩。   不動尊菩薩,其名號梵音為Acalanatha,意為不動尊或無動尊,教界稱為「不動明王」,亦謂之不動使者。「不動」,乃指慈悲心堅固,無可撼動,「明」者,乃智慧之光明,「王」者,駕馭一切現象者。依密教三輪身之分類而總判,不動明王為一切諸佛教令輪身,故又稱為諸明王之王,五大明王之主尊。就金剛胎藏兩部而分別其德,五方佛,各有三輪身。中央毗如遮那佛為自性輪身,金剛般若蜜多菩薩為正身,不動明王為教令輪身。所以不動明王是奉大日如來教令,示現忿怒形降伏一切惡魔之大威勢明王。他的身相是對那些頑固不化、執迷不誤、受魔障遮蔽的眾生而變化的,以喝醒眾生和嚇退魔障。   不動明王其誓願為「見我身者發菩提心,聞我名者斷惡修善,聞我法者得大智能,知我心者即身成佛。」威力甚大,不論漢地佛教或藏傳佛教,都重視修習本尊法門,又被稱作大威力不動明王或常住金剛。   不動明王為佛教密宗八大明王首座,具有在遇到任何困難的時候,均能掃除障難,並不為動搖之意。不動明王顯現憤怒像,使侵擾眾生之邪魔畏懼而遠離,使眾生於修行路上不致動搖善念菩提心。   不動尊菩薩是理性的象徵,能夠默默保護您,能使您在人生的道路上知錯知過,把握人生的每一次機遇,很好的利用自身的智慧,應付種種困境,使您事業有成,家庭幸福,吉祥如意。 因此雞年生人,若能虔誠佩戴或供奉不動尊菩薩之本命佛法像,必能受不動明王守護,使罪業遠離,一生順利,平安如意。   生肖為「狗」和「豬」的人本命佛是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其名號梵音為amitayusa(無量壽)、amitaba(無量光),別名無量壽佛、無量光佛、觀自在王佛、甘露王。密號為清靜。他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與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合稱「西方三聖」。   據記載,在很古的時候,他原是世自在王佛時的法藏比丘,受到世自在王佛的教化,自願成就一個盡善盡美的佛國(極樂淨土),並要以最善巧的方法來度化眾生,發了四十八誓願,因此成就了他成佛的願望,而成為阿彌陀佛,現在仍在彌陀的西方淨土說經法,據說遇到他大慈光的人,能夠避免一切痛苦。   記載阿彌陀佛故事的經典,早在東漢即有翻譯。六朝時強調往生極樂世界的思想,就是建立在阿彌陀佛信仰上。並逐漸形成後來的淨土宗。隨著淨土宗在中國的普及,阿彌陀佛成為最流行的佛陀。甚至「阿彌陀佛」四字成為一般中國佛教徒間相互問候語。   阿彌陀佛代表光明無量,壽命無量,能夠默默守護狗年和豬年出生的人,通天智慧,擺脫煩惱,不疲不倦,與社會與家庭共創人生佛業。   阿彌陀佛為西方極樂淨土世界的教主,以無盡願力誓渡一切眾生,不捨悲願,以無量光明照獨行者,業障重罪皆可消減,凡持其名號者,生前獲佛護佑,消除一切災禍業苦;死後更可化生其極樂淨土,得享一切安樂。   因此狗年和豬年生人,若能虔誠佩戴或供奉阿彌陀佛之本命佛法像,則一生順利,逢凶化吉。   阿彌陀佛生日:農曆十一月十七(其實是永明延壽大師的生日,因為永明延壽大師被公認為是阿彌陀佛再來,因此以此作為阿彌陀佛的生日。)

走對下一步─掌握你的人生棋盤

2006年10月12日
公開
20

走對下一步─掌握你的人生棋盤 從一而終、跳槽、轉行 30歲開始,該怎麼規畫自己的職場地圖?工作的黃金年限縮短,但摸索期卻是無限延長。以致許多人屆而立之年,還惶惶然找不到人生的方向!這,就是多數30世代的職場寫照。 作者:楊紹華、張卉穎 人生像一盤棋,面對棋盤上的變化,我們需要不停地布局和選擇。尤其年近30,情勢更是近乎一盤棋賽的關鍵階段,遭遇挑戰、面臨抉擇,很快地決定了我們人生下半場的幸福。 人生棋盤上最困難的抉擇,是職場生涯如何前進。從一而終、跳槽躍進、轉行再起,乍看之下,這不過是道只有三個選項的單選題,然而無論選擇哪一條路線,都難免會在自我實現與客觀環境之間出現掙扎,在發展空間與未來風險之間感到疑惑。如果沒有明確的思維邏輯可循,猶疑之間,恐怕也就蹉跎了一整盤的人生棋局。 聯合人力網總經理沈瑋認為,從前22歲進入職場,到30歲已經有八年的養成期,正是擔當中階主管、摩拳擦掌進入權力核心的時刻;但現在的30世代求學期間拉長,平均25.28歲才進入職場,到30歲工作個兩、三年,「還是非常地嫩!」 養成期縮短,而退休年限卻提早到來,使得工作壽命比從前少了一半。過去的終生僱用制,工作年資可能長達四十年;但現在,上班族40多歲就面臨工作危機,可工作的時間比從前足足減少了一半。 在職場上不能再用過去慢慢累積的速度來養成,「誰累積得快,誰就能在35歲前占有一席之地!」 因此,愈早確立自己的職場方向愈重要。104人力銀行總監邱文仁就認為,30歲前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核心職能」,並且補強自己的不足之處。 《30雜誌》整理出三種不同的職涯道路:同一個公司或產業從一而終、跳槽、轉行,幫助你在確定自己的興趣和核心職能後,縮短摸索的時間,更快到達預定的位置。 (本文摘自8月號30雜誌)

分享:【上人開示:生死皆自在】

2006年09月05日
公開
16

[left2] 【上人開示:生死皆自在】 『利用可用之身發揮載道器的良能』體會生死,契合生死,利用生死。 凡夫之心總是不斷生滅,只是自己不曾察覺,也不會去注意。一般人對生死大事平時也無警覺,只有學佛的人才會用心去了解生死。 佛陀在世時,他的周圍有很多大智慧者,如文殊菩薩將佛陀的教法弘揚至偏遠地區,以其智慧發揮佛陀的精神,說明佛法的微妙,平常的人應該都能接受而開啟智慧。不過,卻還是有人問:「明明知道生死是虛妄的,為什麼人們還是在生死中流轉?」這表示問話的人雖能接受文殊菩薩的教法,卻仍無法體會生死的究竟之道。 學佛,分分秒秒都要身心一致,不讓心念散亂。譬如坐下來時,身體靜止了,但是心靜定了嗎?若只是一味在文字上尋找生死的妙法,難免徒勞無功。有一位學僧請教禪師生死之法,這位學僧說:「明明知道生是無生法,我怎麼還是在生死迷茫中流轉?」禪師回應他說:「你知道筍子長大了是竹子,而筍子是竹子生出來的;筍子長成竹子,又可拿去做竹筏。你用心想一想。」禪師的開示只是到此為止。 大家也來想一想,筍子是竹子生的,筍子長大了是竹子,而竹子拿去做竹筏,這段話是什麼意思呢?這段話其實是告訴我們:知道生死倒不如體會生死;可以體會生死,不如契合生死;要契合生死,不如利用生死! 只是知道生死,一旦面臨生死邊緣,往往就慌亂無措、煩惱不已,這是面對問題的人是「自己」。如果是發生在別人身上,我們大可理性的說「生是死的起點,死就是生的開頭」,一副看得很淡的樣子,這是對他人生死的體會。體會之後最好能進一步去契合,比如較親近的人往生,你會有惶恐、煩惱、悲哀的感受,這表示你還不能完全契合生死的道理。 所以,不論生死的課題是發生在什麼人身上,我們都要學會「一切放下」,再進一層做到「利用生死」。我常說「身是載道器」,將來到底何去何從,不是坐在那裡說「知道」,生死就可以自己作主。最要緊的,是利用此有生有死的身體趕快去造作,訓練心不隨境轉,造作未來的淨業,消除一切煩惱業障。 「知生死,不如體會生死;體會生死,不如契合生死;契合生死,不如利用生死。」總之,我們要「利用生死」,難得來人生一趟,不要浪費時間,要好好利用人生,這才是真正體會、契合生死之理。 聖嚴法師108自在語-29 聖嚴法師-108自在語-11

一句話的魔力─職場溝通術

2006年07月13日
公開
7

一句話的魔力─職場溝通術 你想避開無日不有的辦公室衝突?你想在錯綜複雜的工作中讓你的專業能力被了解?你想在部門分工中讓你的績效被看見?在這個日益複雜的現代職場中,掌握溝通的魔力正是讓我們工作愉快、職場升遷發展的關鍵。 文∣林婉蓉 版面設計|彭修浚 溝通有那麼要緊嗎?」「工作不就是把事情做好最重要嗎?」如果你現在還這麼想,那麼你離現代職場的工作核心就遠了。 美國電腦巨人IBM有個編號291111名為「六十分鐘裡的六十個點子」的內部文件,其中第三十五個點子就是敦促工作者要多學溝通。因為現代職場中,你學會溝通,工作起來就能比別人幸福,當然也會比別人傑出。往往只是一句話,就讓工作變得愉快,也成為職場升遷發展的關鍵。 讓你的能力被看見 「我們來到一個人力資源供過於求的世界,供過於求的結果將引起過度競爭。」前英業達副董事長溫世仁在《供過於求的世界》一書中早已點出今天職場的人力困局。104人力銀行行銷總監邱文仁則進一步詮釋:「溝通是一種行銷的過程,一個上班族空有一身武藝,卻無法透過適切的包裝來呈現,你的努力很可能會被埋沒。」讓你的專業能力被了解,讓你的工作績效被看見,這是溝通在現代職場中的積極意義。 但溝通在現代職場中的消極意義,你可能更常感同身受。辦公室隨時爆發的衝突彷彿就是現代職場難以免除的副產品。主管豬頭、部屬不肯配合、同事緊張競爭、合作伙伴意見不一、客戶無理挑剔,時時讓辦公室低氣壓籠罩,再再讓上班族抓狂不已。二次大戰名將麥克阿瑟已為現代職場的需要做了預示:「溝通的目的不是為了增加了解,而是要避免誤解。」 日益頻繁的職場誤解,並不只發生在一般辦公室,現在連專業性崇高的醫生都難以倖免。今年39歲的台北萬芳醫院腸胃科主治醫師吳明順,還因此特地跑去花錢學溝通。原因是,有一次他幫病人進行膽胰管攝影時,沒想到檢驗併發了一萬人才會出現一例的罕見併發症。病患的父親非常生氣,認為是他醫術不佳,還在病房公開責罵吳明順。「我為他女兒做了那麼多,他一點感謝都沒有。」吳明順心情十分鬱悶。現在吳明順除了和病患溝通外,也有更純熟的能力和病患家屬溝通。 本位主義擺一邊 溝通是一種專業,更是一種心態。明基電通電腦營銷總部總經理洪漢青回想自己剛入職場時,由於個性很急,總覺得大家的想法應該都和他一樣。「這樣做啊,Let’s go!」雖然他這樣說,結果發現大家都不動,「當時年輕嘛!思考比較不周詳,少幫別人想。」洪漢青後來了解別人未必和自己想的一樣,溝通必須先把自己的本位主義擺一邊。 台灣雅芳公司總經理王子云初出社會時的溝通失敗事例則更慘烈。她曾在公司重要客戶的要求下,一起去pub應酬消費。「喂,妳第一天來上班啊?去玩樂的門票還拿來報帳?」財務部人員不客氣地說。「我犧牲自己的時間帶客人去,連加班費都沒報。」王子云則覺得很委屈,但她還是跑了一趟pub請對方開立發票。「那樣開不對,妳應該要含稅價。」財務部承辦人員又質疑,王子云聽了火冒三丈:「上面都有地址,你可不可以寄給他們,請他們改完之後寄回來。」對方回答:「我為什麼要幫妳做這件事?」雙方爆發衝突,在辦公室嚴重口角。 王子云事後回想,自己當初若能清楚對方的期待,並依其思路和個性改變說話的態度,不難達到雙贏的溝通。職場上最容易造成溝通失敗的元凶就是本位主義。 「良好的溝通要以對方的角度談事情,不然花多少倍力量可能都沒用。」明基電通總經理李錫華頗欣賞年輕人赤裸裸地直接表達,然而他以多年的職場經驗建議,事前花時間做足溝通,之後做事才會順利。 怎樣溝通最有效? 沒有人天生就會溝通,所幸溝通很容易學習,但關鍵是要不斷地練習。著名的溝通專家、台灣卡內基課程負責人黑幼龍強調,溝通不是一種學問,也不是一種知識,而是一種習慣,沒有練習就學不會。 那麼該從哪些方面練習溝通的技巧呢?台積電人力資源副總經理張秉衡認為,好的溝通應該將自己要表達的意思說清楚,還要懂得聽到別人什麼地方意見不同。的確,溝通就是一種雙向的互動,是表達與聆聽的藝術,但是怎麼說、怎麼聽,卻各有巧妙不同。 說故事 說故事是最有效的溝通。《華爾街日報》有一次訪問了兩百位副總經理以上的高階經理人,問他們對於聽演講有什麼感覺,結果46%說很乏味,44%說聽了想睡覺,可見如何說得讓人印象深刻又深受啟發,實非易事。亞都麗緻飯店總裁嚴長壽則有他一套獨特的溝通方式,他最常說起自己年輕時候的故事,來和年輕員工分享他的人生哲學。 譬如,嚴長壽最常分享自己的「垃圾桶哲學」。他說,年輕的時候他只是收垃圾、倒茶水的小弟,他請同事教他英文、使用終端機,沒有人願意。有一次他在收垃圾的時候體悟到,假如要從人家喜歡的、正在做的事情學,大概沒有機會,也許最好的學習,就是從人家不喜歡做的事情學起。每個聽到這個故事的員工都能了解,老闆想傳達的道理是「只要有機會去做,就是一種學習」。說故事的能力,讓嚴長壽能有效地向員工溝通、傳達他想建構的企業文化。 提問 你想問,對方未必想答,如何問出癥結、解決問題,也是一大挑戰。美商安碼商務系統公司台灣區總經理吳玉龍就有類似的經驗。他以前說話都採命令式,有位業務同仁覺得向他報告是件很痛苦的事,因此都報喜不報憂,以免面對一連串的質問。 吳玉龍發現自己提問語氣的毛病後,開始用軟性的話家常方式,詢問對方的工作狀況,再問問「最近有沒有遇到比較難纏的客戶?」「有沒有什麼需要支援的?」某次這位業務同仁好不容易在鼓勵下說出問題,他沒有責備和怪罪,而是先認同業務同仁的努力,再一起討論補救的方式,最後並讚賞對方能勇敢地說出問題。從此,就像施了魔法一樣,他們之間原本的溝通落差就消弭了。 傾聽 大多數人都多說而少聽,然而讓自己積極、耐心地聆聽,會有令你意想不到的收穫。即將派駐哥斯大黎加的外交官朱怡靜,在國內負責安排外賓的接待與參訪機構的行程,工作十分忙碌又不容出現絲毫錯誤,以免貽笑大方。有一次她在接洽的過程中,對方一位自稱X先生的人來電,問了許多細節的問題。 根據朱怡靜往常的經驗,沒有人會問得這麼詳細,而她手上待辦事項還有一大堆,心裡實在著急。她快要失去耐性了,可是她告訴自己還是好好聽完對方的問題,能當場回答的就回答,其餘的經查明後再回覆。終於,對方滿意地掛上電話。朱怡靜鬆了一口氣,同事這時候告訴她,X先生是國外對口單位的高階主管。「我非常慶幸耐心地傾聽,沒有得罪他。」朱怡靜積極地聆聽,不用多說話,就完成一次絕佳的溝通。 主動出擊 老闆需要為下屬的作為負責,更必須扛起業績壓力,他有權知道工作的一切進度,因為這就是他的工作,試想如果你無法掌握你的工作狀況,結果充滿了不確定性,那會是多麼地不安?切記,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主動回報進度也是下屬的職責之一。王子云以雅芳公司為例,夏季原本5億元的目標,因為今年大太陽到6月中才露臉,影響美白和防曬產品的銷售,現在只能賣到4億元了。然而當下屬只跟她說業績沒問題,卻未告訴她剩下1億元的營收哪裡來,她實在無法放得下心,「這不是信不信任的問題,而是負責任。」 多練習 就像溝通達人黑幼龍一再強調,溝通力的培養重點就是不斷練習,「溝通和游泳一樣,看多少本書、聽多少場演講,沒有下游泳池游過,還是不會游。」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練習,在做完溝通力測驗、了解自己的溝通類型後,再就職場最需要的溝通力、傾聽力、提問力、簡報力,來為你的職場加分,讓你找回久違的職場幸福感! (本文摘自7月號30雜誌)

30世代如何靠小薪水也能致富?!

2006年06月01日
公開
18

30世代如何靠小薪水也能致富?! 急著賺錢、急著退休,調查顯示30世代在理財的路上愈來愈趕、也愈來愈「敢」 ,有理財意識,卻缺乏理財知識,部分族群過度消費及短線投資的高危險動作,更是讓人捏把冷汗,專家們一致叮嚀:想致富,就不能拿血汗錢開玩笑! 文�楊紹華 攝影�吳毅平•李芸霈 版面設計�彭修浚 在33歲生日的慶生會上,小胡對著蠟燭許下心願:「45歲之前賺到1000萬,我就要退休!」朋友笑他天真:「有夠不切實際,果然是個標標準準的『生日願望』啊!」但小胡心裡早有打算:「聽說股市行情一片樂觀,只要下重注押對股,抓到幾次行情,誰說我沒機會提早退休?」 小胡的想法雖然天真,但在30世代族群當中,這樣的想法絕非少數特例。根據《30雜誌》民調中心調查,高達43%的30世代上班族,與小胡有著相同的期待,認為「存夠千萬元以上才能退休」,而「投資理財」在30世代心中的認同度達到八成以上,也顯示30世代「用錢賺錢」的急切心態。不過,在專家眼中,小胡,或為數眾多與小胡有著相同心願的30世代,正在步向理財失敗的道路。 「30世代最大的理財問題,就在於『急』!」政大商學院院長周行一殷切地表示:「急著想要有錢、急著想要退休,這樣的心態反映在消費、投資等等理財行為上,只會出現反效果。」事實上,在本次的「30世代薪資理財大調查」當中,的確可以發現有相當比重的30世代,並未建立正確的理財觀念與策略。而造成錯誤的主要因素,一言以蔽之,就是「30世代太著急」。 「急著理財」往往觀念錯誤 當然,著急不會沒有原因,尤其是對這43%以千萬存款為退休門檻的30世代來說,的確有充分的心急理由。想一想,就算省吃儉用地每年平均存下20萬元,至少也得花上三、四十年才能存夠千萬。不只如此,在同一問題的調查當中顯示,有6.6%的30世代上班族,認為要有3000萬元才能安心退休,同時,5.9%受訪者選擇了「5000萬元以上」的答案。 「如果再考量物價上漲因素的話,的確,光靠一份死薪水,很難達到真正的財務自由。」富蘭克林投顧協理羅尤美的說法,正是30世代上班族的普遍心聲。於是,30世代怎能不急?絕大多數的受訪者都認同投資理財的重要性,「用錢賺錢」可說是當前30世代的普遍共識。 不過,高度普遍的理財意識,並不代表大多數的30世代就真能聰明理財,從此成就千萬財富、億萬人生。理財作家阮慕驊表示:「從數據來推估,我想最少有超過四分之一的30世代,缺乏正確的消費觀念;而存有錯誤投資心態者,更在三成以上。換句話說,每三到四個30世代當中,就有一個以上會是『理財失敗高危險群』!」 「急於炫耀」於是消費過度 「急」,或許來自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感,但其所衍生的消費行為、投資行為,往往卻讓30世代的未來更加沉重。先就消費的部分來看,調查數據顯示,雖然多數的30世代上班族,能把生活基本開支或儲蓄放在薪資分配的主要部分,但仍有多達25%以上的受訪者,每個月的「娛樂花費」高於儲蓄或是基本生活所需,對於這四分之一的30世代來說,出現了「過度消費」的問題,基本上,都有壓低娛樂費用、提高存款比率的空間。 何以造成過度消費?回歸到心態層面來討論,「過度消費的重要原因之一,往往是人們總急著證明自己的財力不比人差,於是急於炫耀自己。」理財作家陳鳳馨的解釋,與周行一教授對30世代的心態剖析頗為接近:為了急著證明自己、急於感受「富有」,這25%的30世代開始產生許多非必要的「炫耀性消費」。 對於這些存款比率偏低的30世代,周行一與陳鳳馨不約而同提出共同建議:不妨試著「編列消費預算」,一方面自我控制消費額度;另一方面,也能清楚知道自己究竟花了多少不該花的錢。此外,多加利用「強迫儲蓄」的理財工具,也是值得參考的改善做法之一,尤其對於自制力甚弱的人來說,當薪水一入帳就「自動」轉到「變現性較低」的戶頭,自然能夠達到控制消費、提高存款的目的。 「急功近利」於是投資躁進 相對於「急於炫耀」的心態導致消費觀念錯誤,「急功近利」則是造成30世代在投資策略上出現麻煩的元凶。周行一簡單解釋其中邏輯:「因為急功近利,所以投資時多半存有短期獲得高額報酬的心態,但在投資的世界裡,報酬與風險恆成等比關係,可能獲取的報酬愈高,可能遭遇的風險也就愈高,於是,急於獲利的結果就是忽略風險。」 高比重的30世代期待早早退休,於是,過度積極躁進的投資行為,也就成為30世代投資時的普遍問題。在30世代的「股票族」當中,有將近三成的受訪者屬於短線操作型態,每個月都有股票交易動作。其中,每週都有股票進出者,達到15%以上。而從30世代的投資工具選擇方面,雖然定存還是占大宗,不過也有將近一成的30世代,熱衷於短線波動劇烈的外匯、期貨、選擇權等。 「金錢、時間,這兩個30世代的寶貴資產,都可能被短線投資所犧牲。」阮慕驊指出,股票、外匯短線投資的風險極高,尤其是屬於淺碟型經濟體的台股,市場波動瞬息萬變,在此之下,進行短線投資的30世代,無疑是把自己的資產曝露於高風險的環境之下,「除非你有足夠的專業,或者準確的內線,否則很難避免虧損。」 羅尤美認為,要改善30世代過於短線投機的心態,首先還是必須培養「核心投資」的觀念。「核心投資」的建立雖然必須依照個人投資目標,但其基本原則,就是把主要資產布局在能夠長期穩健增值的投資標的。羅尤美表示,以目前台灣投資商品多元化的環境來看,無論投資目標是什麼,都不難找到一個適當的核心投資組合,「重要的是,有了核心投資,你的理財方向就有了重心,不會再去跟著市場消息心猿意馬,也不會每天急著找明牌翻本了。」 「急緩錯置」於是保險不足 急切的心態,令30世代忽略風險,而且不只是投資風險,還包括了人生風險,這可以從30世代的保險費用調查當中獲得印證。數據顯示,有接近四成的30世代上班族,保險費用不到薪資收入的一成,而在專家眼中,這樣的保險額度絕對不足以有效承受風險發生。 遠銀保代公司董事長喻芝蘭表示,在規畫保險時,應該秉持所謂的「雙十法則」,即「保費是收入的10%,保障是年收入的十倍」,如此,才能用最有效率的費用成本,取得足夠的財務保障。保誠人壽通訊處經理吳聲達則指出,30世代不該把保險、投資、消費的順序本末倒置,如果先是急著享受消費、急著投資獲利,最後才考慮到可能讓你財務狀況一夕翻盤的風險,那麼,顯然低估了風險對人生的影響。 (本文摘自6月號30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