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四兄弟的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心得

2009年02月14日
公開
8

今天非常有收穫,也有很多地方待修正 但方向是很明確了 所有的重點都細細記錄在媽咪手寫的筆記中 但媽咪真的沒什麼時間整理出來 所以暫時節錄轉貼美娟同學的上課記錄 carol老師的部落格( http://carol541106.pixnet.net/blog) ---------------------------------------------- 父母,是最不要講求效率的工作 這句話, 是 Carol 老師在開場時提到的 我真是非常認同這句話 育兒理念這種事 其實是很主觀的 理念相合,就很容易可以在對方的經驗中,快速的找到方向 網路上總有一些很願意大方分享的朋友 對於這樣的人,我是很感恩的 大家都忙著教養自己的孩子 哪還有閒暇去顧及別人的孩子養得好不好 就大環境而言 別人家的孩子好, 整個社會大環境質感就會提升 對我自己的孩子當然更好 曾經在Carol 老師的網站裡看到批評 當然,那是發表意見的自由 只是, Carol 老師也只是個媽媽 她的理念不盡然適合每一個人,每一個孩子 媽媽應該是最瞭解自己孩子的 在眾多專家分享的理念中 要自己想辦法做出最好的判斷, 給自己的孩子適合的 而不是要專家教妳怎麼養小孩 接下來我要分享的 是當天課程的點滴及一些重點 和我自己的體悟及教養上的想法 課程重點及心得:(是以我自己的理解整理成的文字,大家就做參考吧) 瞭解孩子,如何引導孩子自小養成良好的生活常規及學習態度及美好的品格  ◎感受要重複的說,叨叨唸唸的規矩要求,就不需要重複太多  ◎教孩子的原則:   §關於記憶.學習的部分,是屬於孩子的內在發展,要給予尊重和絕對的空間    及自由   §生活常規的部分,是會對別人造成影響的,就需要做要求    (比如用餐的規矩)  ◎認同,是最有效的溝通   當孩子說他害怕時,不要立刻去否定他的恐懼,認同他的感受,才有辦法溝通  ◎教孩子分享時,要讓他自己體驗過程(自己經過不願意分享的掙扎,進而體會   分享的快樂,主動願意去分享),而不是強硬的要求他分享 介紹世界各國的繪本,藉由繪本的引導,談如何跟孩子說故事,如何培養孩子愛看書的習慣以及居家如何布置,才能讓孩子的成長健康快樂  ◎為孩子佈置一個舒適的閱讀環境及氣氛,最重要的是父母要陪伴  ◎為孩子閱讀繪本時,不要一直問問題  ◎為孩子唸繪本,不一定要照著頁次順序.規矩,孩子喜歡哪一頁,就說那一頁   如何引導孩子在生活裡學習  ◎要孩子做什麼之前,要告訴孩子為什麼  ◎讓孩子幫忙做家事,從家事中讓孩子學習,從日常生活和學習做連結   (比如佈置餐桌.折餐巾紙,切水果,就可以藉此學習「分數」的概念)  ◎拼圖對專注力是很好的學習,但要教他,而不要幫孩子拼   (可以告訴孩子,先從平的邊緣開始找起)  ◎要教給孩子台灣傳統的文化,也要教給孩子國際.世界觀  ◎要孩子貼心,就要從平時的對待做起 孩子中英文的學習方法及問題  ◎英文繪本,從字少押韻的開始   孩子對押韻,像歌唱般的文字較容易產生興趣  ◎經典是很重要的,許多新的繪本,都是以經典童話為基礎,若是不懂經典   童話,很多故事中的精神及深度無法理解   例:鵝媽媽經典童話 【在教育小孩時,越快的東西,就越容易消失】 ,這句話是 Carol 老師在教育上,給大家的忠告 在台北的課程,Carol老師會自己準備餐點 所以我請馥漫安排簡單而有質感的自助式餐點 讓大家用餐的氣氛能較溫馨輕鬆 這應該也是 Carol 老師要傳達的一個部分吧 用餐的氣氛也是凝聚家庭情感的重要關鍵呢 閱讀需要有專注的時間和適當的空間 用餐也一樣 用心的為家人準備豐富溫馨的一餐 當孩子有一天要出外打拼 那將會是孩子對「家」最美好的記憶 我很喜歡的另一位作家 -- 蔡穎卿的著作裡 也傳達了這樣的概念 (以下三張是媽咪自己的相機拍的) 和小偶像荳芽及蝴蝶合照,真的是很可愛的孩子 謝謝美娟的記錄以及工作人員~

教養

2009年02月09日
公開
36

到爸比以前的同事陳課長家玩 因為以前陳課長很照顧爸比 所以一年來拜訪一次 每次都待得很晚 陳課長一直覺得爸比比較忽略老大 當爸爸之後也跟以前一樣都沒什麼改變 似乎沒有作爸爸的責任與自覺 劈哩啪啦的和他老婆唸了爸比一堆 並覺得我們太過寵小孩 然後一直向我們談著他們的教育理念 但在小孩面前卻一直講著 "喇D賽""大便啦"等等話語 老實說,非常刺耳 當時我在房間餵奶, 聽到爸比說:就算我真的有忽略小孩,我老婆也絶對不會忽略小孩好嗎 媽咪聽了真是覺得很窩心 出來之後也一直跟他們說,爸比表現的很好了 也很有責任感,也許比不上好先生好爸爸的陳課長 但媽咪對爸比現在的表現是非常滿意的 此時,一歲半的澤澤起床哭鬧 他們的國二女兒出來客廳破口大駡, "吵死了啦"(台語) 他們也沒制止她的女兒反而覺得澤澤真的很吵 同樣是有小孩的人卻沒有一點點同理心 人家說看小孩就可以看到他的父母 去陳課長家之前我們先到陳經理的家裡去 陳經理夫妻待人非常温和有禮 平時也是規律作息 有著健康的嗜好 相較於陳課長的小孩 像是天壤之別一般 三個已上大學的小孩 也都和父母一樣温和有禮 並抓起Rabbit和岳岳澤澤一起玩 媽咪回家後同爸比說了 "你看,家庭教育的影響真的很大" 爸比說:是啊,不知誰才是真正的寵小孩呢

提前做早餐

2009年02月08日
公開
25

提前做早餐 文�Bubu 相信父母都希望孩子能透徹了解「一日之計在於晨」的真義,但是在生活實行上,我們究竟完成幾分身教,或許是一個非常值得自省的問題。 在我的印象中,母親從未晚起,即使今年已年近八十,她還是延續早年黎明即起,開始工作的習慣;只是現在是從出門工作轉為晨起運動。 我回娘家的時候,總見母親七點出頭已精神奕奕的買完菜歸來。我接過她手上的東西,一起下廚準備早餐,一家人開心的齊聚大餐桌前,好好享受一頓美好的食物與交談,為充實的一天揭開小小的幸福序幕。 因為母親的身教,我也一直習慣早起。記得自童年起就一再被叮嚀,一起床就要打起精神,先換好衣著,整理好儀容,再好好工作。 小時候,我們連假日都不准賴床。因為母親的教養理論是:越是沒有時間表進行被動管理,我們就更該養成主動善用時間的習慣。 從小灌輸早起觀念 有許多母親在分享會中問我,如何為孩子準備早餐?多數人的問題不只愁思著晨起的孩子沒有食慾,更困擾的還有那永遠像打仗一樣的時間趕集,以及緊繃的家庭氣氛。 我可以揣想這些狀況,因為任何事只要準備不足,就一定會帶來緊張壓迫的感覺;更何況一天的開始,身體與精神都才從完全停頓之中甦醒過來,開始啟動。所以,我一直非常重視在孩子小的時候給他們一種印象──早晨是美好的,一天的開始應該是極有精神的。 前一晚先準備材料 為了紓緩早晨時間運用的緊迫,我們家的早餐常常有一部分的材料是前一晚就準備好的。我喜歡在晚餐後、孩子讀書做功課的空歇中,邀她們來幫點忙,調節一下埋首書堆的壓力。 有些母親或許非常擔心孩子功課忙,要他們幫忙,豈不浪費時間?但是,做任何事都有效率的高低曲線;轉換,其實是一種很好的休息。對於長時間用腦的孩子來說,能起身動動筋骨,與母親在廚房裡準備明天一家人要享用的食物,是一件開心又有意義的活動。 我有時候和孩子一起準備要燉粥的材料,或把第二天才要下鍋烤的三明治先做好放進冰箱。每次一邊做,一邊聽她們反芻剛剛端坐書桌前的學習心得,總覺得這樣的親子互動多元而溫馨,日積月累攢積豐富的生活材料,實在值得大力推荐給所有家庭。 營造起床氣氛 為了使孩子從小感受我對晨光的喜悅,我總是比孩子早一點起床,把家裡的燈光調好,播放令人感到安心愉悅的音樂(在曼谷那七年,校車五點多就會來接,外面天色未亮,家中的光線成了非常重要的心情投射),再去叫醒孩子。 我願意多花三分鐘、五分鐘坐在床邊,聆聽她們憶述夢境,因為我已把這樣的時間估算進來。多了這樣的小小時段,孩子從夢中醒來的心情轉折很平順,有別於充滿緊張的叫罵聲,使得她們對一天的印象有了不同的解讀。 早餐不只是身體營養的供給,更是面對一天的起點。提前做準備,能有多一點的時間、好一點的氣氛,餵養家人的身體與心靈。 **本文轉載自國語日報2009/01/16 家庭版

做家事 領會互助同心

2009年02月08日
公開
9

做家事 領會互助同心 文�Bubu   有一位母親問我,她已經教會孩子洗米煮飯了,平常還需要常常叫孩子練習嗎?因為現在的孩子功課真的很忙。我告訴這位媽媽,我教孩子做一件家事的時候,不只是要訓練他的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想透過實際的參與,使孩子領會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助與同心。   父母要清楚的讓孩子了解,他們的分工對家庭極有貢獻。比如我女兒會洗米煮飯後,我告訴她,如果媽媽無法及時趕回家,或手邊忙其他事的時候,因為有她的幫忙,全家才能準時開飯。當然,其他的家事也都是愛與關懷的分工。   我從小學四年級開始,就是母親的得力助手。母親每天工作結束返家時,多半已天黑。我年紀雖小,卻能把所有的家事,包括掃庭院、擦地板、燒洗澡水、洗米煮飯、挑菜這些事都做好。   從小學四年級到六年級,我從來沒有對這些事感到厭倦;甚至不停的思考:要怎麼做才能夠有效率,而且做得更好,讓爸媽下班回家後能少些勞累?是什麼動力讓我愛做家事?我相信是因為父母讓我了解,我的體貼與付出,對他們很有幫助。所以我在孩提時代,就提前體會了做家事的「成就感」,這種感覺成為我心智成長的動力。   半年多前,小女兒提前從高中畢業,在家等著上大學。那幾個月,我們夫妻倆的工作非常忙碌,每天早出晚歸。我回家後卻不覺得疲憊,因為我看到小女兒為我們做了愛的晚餐,打掃了家裡,還把燙好的衣服整齊的掛在衣櫃前的把手上。我相信也是協助家人的成就感,使這個十八歲的少女不用提醒,能主動為家庭效力。   我相信每一位父母都有機會使孩子透過家事,體會自尊、自重所產生的愛與自信。 實作建議   不管是用電鍋或電子鍋,小一左右的小朋友都可以開始學著每天幫父母洗米煮飯。這樣的工作需要多少時間呢?不熟練的大約二十幾分鐘;熟練的,可能十分鐘就能完成。   即使只是洗米煮飯,也可以學到好多工作技巧。教孩子如何把水瀝乾、如何量水、洗完米要放入電鍋前,把鍋底擦乾,並擦乾手再去操作電器。   使用電器之前,如果父母能教導安全問題,孩子便可以學會如何正確保護自己。這種生活中的危機教育非常重要,如果不透過實作,這些危機知識永遠只停留在背誦記憶的階段,當面臨真正的危險時,還是無法連結其中的關係。   孩子會煮白米飯後,母親可以為他們炒一些可口的肉類和蔬菜,例如南瓜或芋頭豬肉,讓他們把材料放入洗好的米中拌勻,像平常煮飯的步驟那樣,按下操作鈕,然後一鍋香噴噴的調味飯,就會在幾十分鐘後完成。 洗米煮飯的步驟 {1}量米 {2}洗米 {3}瀝乾水 {4}量水 {5}擦乾鍋底 {6}擦乾手 {7}放入電鍋 {8}插電並按下按鈕 **本文轉載自國語日報2009/01/02家庭版

無論孩子多小,試著再好好說道理吧

2009年02月07日
公開
5

無論孩子多小,試著再好好說道理吧! ◎人本教育基金會 Q: 我的小女兒去年十一月剛滿三歲,是個非常有主見、聰明而敏感的小孩。 她從小就挑食,沒吃過的東西大都不願意去嘗試,可是她卻對「嗨啾」(一種軟糖)特別情有獨鍾,常常為了吃一顆「嗨啾」,願意去做任何事。 我本來就不想給小孩吃零食、吃糖果,但是走到哪都會遇到有人對她說:「不乖不給糖」、「不乖不給妳餅乾」,弄得我不得不屈服,違背自己的原則,讓別人給她糖或餅乾吃,因為,我害怕為了禁止小孩吃糖而和別人意見不合,也怕禁止過頭,孩子反而會偷吃、吃很多,得到反效果。 除了吃東西之外,看電視也有類似的情形,她只看東森幼幼或教 學DVD。我很難制止她,但她就是隨時會吵著要吃、要看,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制定一些規則才好,請您們告訴我,怎麼樣做,才不會太過火呢? 陳媽媽 敬上 A : 親愛的陳媽媽,妳好: 孩子挑食、愛吃糖、愛看電視,這是許多爸媽的共同煩惱。很感謝妳的來信,讓我們有機會可以跟大家一起來思考一下這些問題。 首先,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的問題是:我們到底為何要這麼在乎這些問題?難道孩子有一些自己的喜好或怪癖不行嗎?她們的好惡要合乎我們的標準才可以嗎?看到這裡,我猜,妳一定有些要急著跳腳了,想說:「我才不是為了管控孩子,要孩子服從我的權威,而是它們真的對身體健康不好阿!」 是這樣嗎?那你有辦法具體的對孩子說出它們對身體(或其他)到底有哪些不好嗎?在許多例子裡,我們常常都只聽到爸媽對孩子的具體要求,卻很少聽到爸媽對孩子完整說理,所以,以孩子的立場而言,他們感受到的是一句句的命令: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喔!聽到命令會欣然從命的,大概只有軍隊裡的阿兵哥,孩子,大抵都不會乖乖聽「令」的。 於是,我們就給自己惹了很大的麻煩,「令」已出,孩子不從,怎麼辦?我們的臉色只好越來越難看。雖然逼迫孩子不是我們的本意,但在理不足,而外在誘惑又很大的狀況下,唯一能拿出來和孩子抗衡的,大概就只有我們的臉色了,不管多小的孩子,求生本能都會告訴他:不能忽視爸媽的臉色。 這時,所有本來想教孩子的善良美意都不見了,剩下的就只有我們跟孩子「臉色」的較勁了,看是他可憐的臉打動了我們,還是我們凶巴巴的臉壓制了他。若是在自己家裡,勝敗輸贏都還好,畢竟最後裁決權大概都還在我們手裡,但一旦捲進了別人的勸誘,基於情面的為難,我們擺不出臉色,孩子當然就旗開得勝了。 那種未戰先敗,被自己孩子聯外抵制的惆悵滋味,我想是許多父母都嚐過的。 而整個過程中,我想讓爸媽最驚訝的,莫過於是「這小傢伙怎麼那麼精明,完全知道這時候該靠哪一邊。」於是,在原來的問題上,我們又多了一個煩惱,小孩太精明、太會「察言觀色」怎麼辦? 在人本教育基金會最近籌製的有聲書「心情小故事」裡有一則故事「他為什麼會察言觀色?」說的是森林小學校長朱台翔小孫子的故事,小傢伙不到一歲,愛咬書,媽媽擔心他吃到油墨,就要求他不可以咬書,一天小傢伙發現小床旁邊有一本書,欣喜之餘,不到一歲的孩子竟然先抬頭觀察媽媽有沒有在看他,再迅速的把書送到嘴裡咬。 對於這件事,朱校長的省思是:「他明明知道不可以,所以,在做之前,先看看大人有沒有在看他。這表示,如果沒有把事理說清楚,光是制止,是沒有用的。

不把自己的情緒帶給小孩

2009年02月05日
公開
5

你可以不把自己的情緒帶給小孩 ◎李美華 Q:人本的朋友們:你們好! 怎樣可以平常心教導孩子,如何可以讓自己不把情緒帶給小孩? A:這位爸爸或媽媽,您好: 您的來信雖簡短,問題卻直指紅心,射痛許多父母的心。 孩子猶如我們身上的一塊肉,是在我們滿懷期待之下呱呱落地、從無到有、一點一滴呵護長大的寶貝,要我們如何能平心靜氣,以平常心來對待他�她的成長呢?這樣的要求雖然合乎道理,對情感豐富的我們來說卻不免苛責,反而容易在我們心中造成過多的壓力和壓抑,產生更多的焦慮或怒氣。 因此,在渴求那遙不可及的平常心之前,我們建議爸爸媽媽不妨先練就分別心,養成信心和耐心。 所謂的「分別心」是指,在父母和孩子之間畫出一條界線,就好像每棟房屋都有自己的空間和主權,我們不會任意闖入別人的屋內,別人也必須得到我們的同意才能進入我們的屋子。 我們需要時常提醒自己,孩子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個體,就像一座小小的、會長大的屋子,雖然是我們蓋的,卻不附屬於我們。我們應當尊重他�她的權利、人格、興趣、能力和生活選擇,就和我們尊重其他的大人一般。我們不會用言行暴力去脅迫其他大人順從我們,就不應當以言行暴力去脅迫孩子聽話! 接下來,我們必須堅定兩個「信心」。 第一個,相信孩子具有向善向上的本能,需要被人接受、受人肯定,只要我們提供的成長環境充滿愛和包容的養分,孩子自然會努力朝向陽光、長出自己最理想的模樣。 這養分包涵了認真傾聽、觀察孩子,接受孩子的各種樣貌;在平常時候,多讚美、鼓勵、擁抱孩子;在孩子犯錯、表現不理想、有困難的時候,支持、陪伴他�她走出困境。 第二個,我們必須相信自己。 願意來信的爸爸媽媽,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爸爸媽媽,表示已經對自己身為父母的角色有所期許,也對自己的言行態度有了某種程度的覺察力,光憑這一點,就值得我們對著鏡子深深親吻自己一下,大聲讚美自己了。因為,有了覺察,就開啟了改變的契機。 爸爸或媽媽發現自己會將過多情緒帶給孩子,而且承認那是不對的,就有機會停止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停止將自己的過錯推到孩子身上,責怪孩子:「都是因為你不乖,才會害我打人罵人!」讓孩子背黑鍋、受到二度傷害。 我們會開始思考,這次為什麼控制不住,下次要如何約束自己;萬一發飆了,要如何彌補犯下的錯誤?不論是向孩子道歉,向孩子坦承自己的不足,或正式宣告:「爸爸�媽媽知道,就算你做錯事我也不應該打�罵你,對不起,其實我已經在想辦法學習控制自己的脾氣,我準備買一本書、報名一個課程…」讓孩子知道我們對這件事情的反省和重視,也可以邀請孩子幫忙,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其實,情緒的本身沒有對錯。情緒有助於我們分辨好惡和感受,是我們理解自己和連結外界的重要參考資料。因此,將情緒帶給孩子,讓孩子看到、聽我們的情緒其實很好,能讓孩子更瞭解我們的期望和感受,和我們更親近。 在孩子一再表現不佳的時候,我們不是不能失望、不能生氣。我們只是不能因為生氣,就用傷害、羞辱的方式去對待孩子。 我們可以用最嚴肅的眼神、認真的語氣告訴他�她:「你這樣做,我很生氣,因為…」,我們也可以氣到要捉狂,告訴孩子:「我已經氣到想打人罵人了,我必須…」,然後先走開,或請其他大人暫時幫忙,等自己深呼吸幾下、做點其他事情、找人談話、靜心思考事情道理等。過後,可以和孩子用溝通的方式互動時,再回頭和孩子一起將問題想清楚。 記得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相信孩子有向善向上的需求;相信自己是個有能力、可以學習、改變的父母,我們就會對自己、對孩子多一份耐心,願意慢慢磨合,慢慢等待轉變了。 這時候,如果你抬頭踮起腳跟向前望去,不必懷疑,平常心也就遙遙在望囉。 人本基金會敬上 (本文刊載於人本教育札記224期「來當快樂新父母,親子Q&A」專欄

如何協助孩子建立自信

2009年02月05日
公開
6

如何協助孩子建立自信? ◎人本教育基金會 張媽媽的來信:  我的孩子小二,男生,對自己相當沒自信,學校方面的功課或老師指定的,他很順從,也很認命達成任務,但對於生活上的學習及父母教導的,常常就會先說洩氣話。  例如:老師交待要背英文單字,他知道要背,但仍在玩他的玩具,媽媽提醒,你該背單字囉,他會回答「反正我一定背不起來的啦,反正我每次都不會考好的啦」……類似這樣的話。  例如:他看我在削蘋果,想要試試,我先告訴他削蘋果的方法,再讓他拿蘋果,他右手拿起了刨刀,左手拿著蘋果,削了二下,發現沒有想像中的簡單,就會放棄的說,太難了,我就是這樣,學什麼都學不好。同時,四歲的妹妹,看哥哥不削了,也要求我教她,她的手小,更不好使力,但她會問,是這樣嗎?削不起來ㄝ!媽媽,你先扶我的手削,你跟我說刀子要怎麼放……我再試試……是這樣嗎……  雖說,孩子不要比較,但同時間,就發現妹妹的企圖心,她想盡辦法要大人指導,會尋求幫助,哥哥則是不願開口求助,又好勝心強,知道困難就先退縮,往往要大人再花數倍的力氣去鼓勵他,而妹妹在一旁積極的表現,更造成哥哥極大的壓力。  還有,他不喜歡爸媽說他的不好,但孩子有錯,都是要糾正的,例如,他剛學鋼琴,這是他主動要求學的,初期,老師相當要求姿勢要正確,在家練習時,他會用很快的速度彈完老師要求的次數,但並不是完全正確的,可能是手指位置放錯或是指法不對,媽媽也會在旁適時提醒他正確的方法,當然,彈對的地方,我也會讚賞他,但是他還是會發脾氣,他說,我一直糾正他,會害他彈不完……學鋼琴好難哦……因為這項才藝是他思考了好久、也期待了好久,我們才答應他學的,他不想放棄,又無法好好面對要練琴這件事,練不好,又會陷入沮喪之中,家裡的氣氛也常因這些事而弄得很僵。  值得一提的是,孩子很天真,只要完成功課,或作業,他可以立刻忘記剛才的不愉快,和爸媽一起玩樂。  請教人本的專家、老師:  像以上的例子,我該如何與孩子對話,才能化解他的沮喪及壓力呢?  這樣的孩子,到底那裡出了問題呢? 不知如何是好的媽媽 上 人本教育基金會回覆: 張媽媽您好:  很高興能為您服務,您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究竟我們怎麼做,才能化解孩子的沮喪與壓力,甚至有助於孩子自信心的建立?  原則上,人的自信是建立在三個方面上,一是對自我的理解與接納,二是環境的善意,三是安全感。這三方面緊緊相扣,互相影響,如果我們希望孩子長成一個自信自在的人,對於這三方面的基本需求,我們就需要多一些了解,然後才思考如何照顧。  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對自我的理解與接納」。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究竟是如何形塑自我圖像呢?其中有絕大的部分是來自他自己的探索以及別人的反應。比如:您提到的「削蘋果事件」,兩個孩子都想嘗試削蘋果,但兩個人都還削不好,在客觀事實上,兩個人其實是差不多的,但顯然他們兩個人對自己「還不行」的解讀與反應是完全不同的。  造成這種不同,有他們天生氣質的差異,也有大人的反應所造成的影響,從來信我們感覺您是比較傾向認同「人應該勇於嘗試」這種價值的媽媽,所以,您很能欣賞妹妹年紀小小就想試著削蘋果的勇氣,自然的,從眼神、態度及語言上,都會透露出「妹妹好棒」的訊息。受到這種肯定與鼓舞,妹妹自然會愈來愈覺得自己很棒,勇於嘗試是一件很好的事,所以她也就更敢順著天性展現自己了。假若妹妹今天是遇到一位在價值認同上比較傾向「小心謹慎」的媽媽,恐怕有沒有嘗試削蘋果的機會都是問題呢!因為「哥哥都削不好了,你怎麼會?等長大些再學吧!」,這時如果因為拗不過妹妹,讓她試著削削看的時候,小心謹慎型的媽媽很容易脫口說「你看,你看,就跟你說,你還學不會嘛!每次都這麼魯!」。此時,天性原本勇敢的妹妹,是否還能坦然接納自己的天性,肯定自己的嘗試呢?  就我們的經驗而言,掙扎於自己的天性跟父母的肯定之間的孩子,常常都是充滿困惑與矛盾的,往往他們都很想照父母的期待去做,但未必都能成功,而這種「做不到父母期待」的挫折,正是挫敗孩子信心跟親子感情的主要關鍵。此時,大人可以有兩種做法,一是看出孩子的努力,就其努力的過程給予肯定,而對於結果不要在意,這可以鼓勵孩子向大人的人生價值靠近;二是大人先將自己的人生價值放一邊,練習體會充滿學習挫折的小孩會有什麼心理狀態,同理他的感受,讓孩子感到自己的委屈被理解與接納,但對於孩子自我貶抑的話要給予平衡,可以用「不會啊,像上次你在做…事情時就非常棒,削蘋果又不用一天就學會。」這類有具體證據能否決哥哥的自我否決來取代純粹的安慰。  無論採取那一種作法,下次哥哥想學削蘋果時,或許您可以先別急著教他怎麼削,可以先瞪大眼睛,讚賞的看著他說:「哇,你想學啊?可是你的手還很小,力量可能還不大夠喔!真的要試試看嗎?」哥哥若點頭,表示想學的話,還是別急著教他,可以說:「可是我不大會說耶,我直接削,你觀察看看,好不好?」然後,就慢慢的,仔細的削幾刀給他看,然後說:「這樣看,你覺得可以嗎?要不要試試看?」哥哥若願意,就讓他試試看,只要他削動一刀,您就可以發出讚嘆:「哇,你的觀察力怎麼這麼好?你是怎麼看的?」這樣,哥哥就有機會想清楚自己是怎麼會削的了。而事實上,因為孩子力量還不夠,大概削幾刀之後,手就酸了,這時可以繼續讚美他:「哇,沒想到你手這麼有力,我還以為你削一刀就會削不動了呢!你真棒!」,若氣氛不錯,還可以問哥哥:「怎麼樣,直接削,跟看的感覺不一樣吧?」,這樣哥哥就有機會說:「對啊,我沒想到削起來那麼費力……」,若玩得有興味,還可以試試削不同材質的東西,感覺不同材質與力之間的關係,這樣也算是「力與摩擦力」的初探了。  場景換成背英文單字或彈鋼琴也是一樣,孩子如果說:「反正我一定背不起來的啦……」,這時候大人若說「不會啦,你一定背得起來的……」,或「你根本就沒認真背,當然背不起來啊……」,這些都只是在否定或責備孩子的感覺。這時候,或許我們溫柔地看看他,說「背英文讓你覺得很沮喪嗎?願不願意說說看你的感覺?」或「有我幫得上忙的地方嗎?」……,這些說法大概都可以幫孩子繼續說出及整理自己的感覺,而釐清或紓解情緒後,人通常也就比較想得出辦法來了。  至於,說出來之後,孩子如果還是不去背英文生字,怎麼辦?就像我們不期待他一天之內就學會削蘋果一樣,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面對可能的挫敗也沒關係的,背有背的痛苦,不背有不背的代價,孩子其實都知道自己選擇的後果,對於可能發生的不好的後果,建議您務必要向孩子表達您的心疼與不捨,但還是要讓孩子自己去承受自然衍生的責任,自然衍生的責任並不會帶給孩子真正的傷害,但父母變成「鐵面督工」,卻有可能不斷加深親子鴻溝。  總之,將親子關係建立在相互的理解與接納之上,這無論是對那一種氣質的小孩,都是獲益無窮的。 編按:本文刊載於2006年1月號《人本教育札記》199期。

不吃飯,是我唯一的武器!

2009年02月04日
公開
13

親子營養 不吃飯,是我唯一的武器! 文/王嘉璐 吃飯時間,孩子坐在餐桌前,撥撥弄弄十幾分鐘了,一口飯還嚥不下去。一開始爸媽還好言相勸,等到大家都快吃飽了,孩子那碗飯仍然不動如山,於是開始了爸爸吼、媽媽念,最後媽媽抓起湯匙開始餵,或是爸媽端出各式法寶,把孩子最喜歡的玩具或遊戲一一搬出來,跟孩子「商量」,乖乖吃完飯就可以換得什麼,又或者全家人冷冷的撤退,只剩下小孩獨自一人面對那一碗飯,通常臉上掛著淚痕。 孩子不吃飯或吃得很少,是很常見的,但是孩子不會讓自己餓著,更不可能嚴重到危害性命。不過,大人花了這麼多時間準備的餐點,被孩子拒絕,心中受傷或沮喪的感覺是很強烈的,加上周遭大多數的親朋好友或資料都不斷的提醒:孩子不聽話、不好好吃飯,爸媽應該要嚴格一點,這是管教的問題! 於是孩子不吃飯,成了爸媽眼中的大問題。父母努力學做新菜色、買卡通人物造型的餐具,一起四處問人找答案,弄得吃個飯也神經緊張。 但孩子不吃飯,應該不只是飯或菜色有問題吧?可不可以從其他角度找找原因? 就是不吃,你能怎樣? 關於吃飯,孩子反抗的方法有很多,畢竟我們很難把食物硬塞進孩子的嘴裡,要是真有爸媽企圖這樣做,孩子還有一項終極武器:嘔吐。爸媽知道不能來硬的,另一套對策就被延伸發展出來。 用玩具或出遊來「吸引」小孩依照大人的指令做事,常常被認為是最「平和」的方式。精明的孩子都很清楚,只要撐得夠久,爸媽一定軟化,會同意他的要求,而吃飯是爸媽很重視又不能幫他做的一件事,其他什麼不收東西、不洗澡、不做功課,都可能由爸媽代勞,他知道,不吃飯是他最好的武器,只要不吃飯,終究你們還是要依著我! 當家庭互動進入這樣的權力角力,呈現的是家庭成員間的互動危機,因為彼此之間不是經過溝通或協調,產生對事情(例如買不買玩具、去不去遊樂園)的處理決策,而是看誰當家掌權,有權力的人說了算。於是,不吃飯行為後續所引發的親子「交鋒」,就成了家庭互動的模式。 嘿,請多注意我! 如果爸媽對待孩子的方式,常常只要求服從,缺乏溝通,孩子會在生活中找到另一個「出口」,企圖讓爸媽停下腳步關心自己,平衡一下長期來對爸媽壓抑的感情。不肯吃飯,是孩子對其他事件的情緒反射。 嚴格說起來,這種心情也是權力爭奪的一種,不過孩子想要的是關注與尊重,平常爸媽被工作、生活瑣事纏繞,孩子連跟爸媽好好說句話的時間都搶不到,每天親子間的互動只有叫起床、趕上學、催著寫功課、問成績、趕洗澡睡覺,只有在吃飯時間,大家才能一起坐在餐桌上,但是,爸媽吃得快,催著孩子也快快吃,顯然一定要有個事件,爸媽才會停一下,問問孩子怎麼了?不吃飯,是很容易引起注意的方法。 不過,不吃飯的舉動,卻往往讓爸媽對孩子的關注,圍繞在為什麼不趕快吃、是不是不舒服上面,孩子或許想說的是今天在學校跟同學吵架了,或是今天聽到了什麼故事很有趣,也可能只是想要爸媽關愛的問候。不吃飯,是要抓住爸媽目光與注意力的動作。 如果有祖父母或其他親友的關注,也可能讓孩子強化不吃飯的決心,「他有沒有生病呀?看起來好像太瘦了吧?是不是都沒吃東西呀?」這樣的關注,往往會讓孩子發現大家會因為他的吃飯問題,把全家的重心都放在他身上,於是吃飯時的狀況可能就更多囉! 家族中也可能有更多的風涼話出現,其他的親友甚至會舉例,強調他們的孩子都不曾有這樣的問題,這讓爸媽感覺煩惱、罪惡、無能、沮喪,甚至憤怒,這些細微的心理變化,孩子可都看在眼裡,孩子會發現,不吃飯會讓全世界的人都站在他這邊,指責爸媽對他「不夠好」。 就是吞不下去 我是一個因為吃飯太慢而學會看手錶的小孩。每天晚上七點半,爸爸吃飽了,要去看新聞的時候,就會脫下他的大手錶對我說:「你看好喔!長的這根針走到8的時候,如果你還沒有吃完,我就用這根棍子打你。」說完就去客廳看他的電視去了,而媽媽也把大家的碗筷收走,留下一句話:「要是我洗完碗,你還沒吃完,你的碗就要自己洗。」 我清楚的記得那時才四、五歲,總是不知為何的吞不下飯粒。到現在我還是吃飯慢,慢到上餐館時,我才吃到一半,鄰桌已經換了兩輪客人,顯然小時候的手錶與棍子,或是漆黑可怕的廚房,都沒有「教」會我吃飯快一點。但是我終於知道:要是沒把每一粒飯都咬碎,我會覺得像在吃藥一樣「硬吞」,心裡很不舒服。我遇過一樣狀況的小孩,他認為沒有把飯咬得很碎就吞下去會肚子痛。 有學心理的朋友說過,這種狀況屬於輕微的強迫症,如果沒有嚴重到影響生活,可以不用治療,不過,家人的包容與等待很重要。 孩子不可能「什麼都沒吃」 生物體追求生存、努力維持生命,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人體也會經由內在的生理需求,主動尋求滿足維持生命的需要。許多國外研究發現,孩子每餐所吃的總熱量變化可能很大,但是平均下來每一天所攝取的熱量卻是差不多的,當孩子需要的時候,他就會吃多一點。 一位四到十歲的孩子,每天應該攝取的熱量大約是1500大卡到2300大卡之間,差異在於孩子的性別、年齡、身高、體重、活動量等等。要是爸媽覺得孩子好像要「成仙」了,每天都不用吃東西,這時候,請爸媽進行嚴格的飲食記錄,您會發現,孩子隨手抓來的東西,熱量並不低。 有一位不怎麼吃正餐的小孩在家很少喝白開水,都喝運動飲料或乳酸飲料,他喝的運動飲料包裝上清楚標示「每100毫升有26大卡熱量」,一瓶飲料580毫升,算一算就發現,喝下一瓶飲料,可就有了半碗飯的熱量(一碗飯300大卡),如果是乳酸飲料,小小一瓶100毫升才只有兩口,竟有四分之一碗飯的熱量。孩子還常常自己開櫥櫃抓餅乾吃,那三片燕麥餅乾就有69大卡熱量,孩子可以一次吃上七、八片。 不只是外面賣的飲料,有的家庭在夏天準備蜂蜜水給孩子喝,蜂蜜也是糖,一樣是一公克提供4大卡熱量,孩子一口渴就大口大口的喝,這樣,還會有人說孩子一整天都「沒吃東西」嗎?請記得,孩子不可能「什麼都沒吃」,否則早就進醫院了! 餐桌不是管教的戰場 孩子是在一次次的生命經驗中學習,建立自己的角色與地位、架構自己的思想與行為模式。當大人為了孩子的某項作為而跳腳時,就是一種「回饋反應」,表示他的行為被重視、被接受,才會激發大人的後續反應。當孩子發現他可以激怒大人,這可是一種勝利,因為這表示他不再是家中的被動份子,而是具有影響家人的感覺、思想、行為的能力,這當然是自我實現的一部分。 吃飯時間,孩子很清楚這是對他有利的時空,因為爸媽不可能幫他吃,爸媽也不敢真的不讓他吃,所以孩子幾乎擁有完全的掌控權,那麼,接下來就看爸媽要如何「管教」了。 大家應該還記得,在《人本教育札記》第215期中,史英老師的『如果不用「管教」-《正面管教法》序』中就提過「所謂『管教』是指:教導或訓練一個人,無論現在或未來,都懂得遵守規則和行為規範。意謂著『管教』不是懲罰,也不是把重點放在一時之間是否『做到』,而是著重在認知和思想層面:規則和規範的意義,理由,以及何以必要等等,是『遵守』這個動作的基礎;缺乏這個基礎的『好行為』,只能是威嚇或懲罰或控制的結果。」 雖然史老師的那篇文章偏向針對教室內的情境,但是在餐桌也是一樣的,難道在教室裡與在餐桌上的孩子不是同一人嗎?如同文章所說:「兒童的天性,並不是靜靜坐著讀書(而是無所不在地學習)」,動物的天性也不是按照時鐘的指示靜靜的坐著吃飯,而是餓了就吃,並且是吃自己想吃的,因為生物本能會告訴身體需要吃油一點、鹹一點或淡一點,而不是桌上有什麼就得吃什麼。所以當我看到史老師說:「他們之所以淪為必須管教的一群,完全是被我們『陷害』的結果。」啊!真是覺得痛快呀! 如果吃飯時間變成「管教」的戰場,有兩件事是我可以打包票的:「吃飯將成為一場惡夢」、「通常贏的人會是孩子」。我希望爸媽可以靜下心來想清楚,我們真正擔心的是什麼。請相信,孩子不吃飯對健康的影響,並沒有您想像中的嚴重,如果不需要擔心健康的話,可不可以讓我們多花點心思,正視與孩子間的親子關係與互動。 相信我!當我們對吃飯所抱持的態度越輕鬆,孩子反而會開始好好吃飯;重要的是,當我們看到藏在孩子不吃飯行為後面的「訴求」,而且認真的面對與處理,不吃飯的問題,就在吃飯時間之外被解決了。

讓孩子了解他的飲食需求

2009年02月04日
公開
10

讓孩子了解他的飲食需求 【作者】李美華 Q人本教育基金會的朋友,你們好! 我的孩子兩歲十個月,從小吃飯不是邊吃邊玩,就是要陪他一直說故事,才肯吃完一碗飯。我的問題是: 1. 餐桌上的禮儀須在這年紀嚴謹規範嗎? 2. 有一次用餐讓他隨意,吃兩口就不吃了,晚上九點半該睡覺時,又說要吃飯,這時該怎麼辦? 謝謝你 陳曉鳳 擔心的曉鳳:您好。 孩子的用餐問題,的確常困擾著父母,不過,如果我們相信孩子不會讓自己挨餓,或許就能比較安心,以平常心來看待這件事情了。您的孩子到了睡前叫餓,正好可以證明這個信念。 基本上,我們不建議陪孩子邊玩邊吃飯;不建議規定孩子的食量或跟在孩子後面餵飯。吃飯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我們希望他能養成對自己以及對環境的了解,知道自己餓不餓、需要吃多少、什麼時候有東西吃、有哪些東西可吃…兩歲多的孩子,可以開始學習如何讓自己吃飽、吃得健康了。 您希望孩子用餐時能有愉快的氣氛,的確用心良苦,但是要靠說故事或保持「有趣」來誘導他張嘴吃飯,不僅會讓孩子混淆了用餐和遊戲時間,也把孩子餵飽自己的責任扛到了父母的肩上。 其實,保持用餐的愉快氣氛是指不要強迫不餓的孩子吃飯,不要強迫他用餐的份量,也不要把聚餐時間變成教訓孩子的場合;家人用餐時,可以多聊一些輕鬆愉快的話題,分享一天下來的經驗。 至於養成孩子用餐習慣的部分,有一些做法可以與您分享: 1. 先觀察孩子除了正餐外,平時還吃哪些零嘴或點心?如果他平時就東吃西 吃,到了用餐時間,自然胃口不佳。在這種情況下,除了減少他零嘴點心的份量外,最好在用餐前一個小時就不要讓孩子吃東西。萬一他真餓了,可以先吃一點水果、一小杯牛奶或一兩片餅乾墊墊底就好了。 2. 在開飯前半個小時,先提醒孩子快要吃飯了,讓他有時間結束正在進行的活動,以免突然被要求用餐,不肯放下手邊活動,造成親子間的不愉快,也影響了用餐的氣氛。 3. 吃飯時,問孩子自己想吃多少。萬一他要多了吃不完,不要責備他,但可以提醒他下次先要少一些,吃不夠再拿。如果飯後他常很快又喊肚子餓,可以提醒他用餐時多吃一點…,讓他慢慢了解、調整自己的食量。孩子的食量就和大人一樣,個別差異很大,而且有時候想多吃有時候又吃得少,千萬不要用我們的想像去限制他。 4. 用餐時,如果孩子堅持不餓或已經吃飽,就讓他離席,但是要告訴他,等其他人吃完或還剩多少時間,媽媽就要收餐桌了,因為「媽媽需要早點收拾好去休息」 ,因為「飯菜涼了不好吃」,「因為待會兒要出去散步」,「因為…」可就您家裡的實際狀況告訴他原因。讓孩子慢慢理解,家裡用餐有一定的時間,他需要在這個時間內把自己餵飽,以及用餐時間之外,萬一他餓了,有哪些東西可吃。讓孩子學著認識自己的飲食需求和做決定。 5. 孩子在收了餐桌後才叫餓的話,您可以熱收好的飯菜,或將事前告知的食物拿出來給他吃。不過,如果時間離下一餐不到一小時,就給他吃點小東西,不要吃飽,以免下一餐又不餓了,變成惡性循環;如果已經接近睡覺時間,也不要讓他吃太多,因為消化功能在睡眠時會變緩慢,吃飽了睡覺,食物會在腸胃裡待太久,影響消化系統的健康。 此外,用餐的衛生習慣或禮貌,可以利用機會教育,隨時提醒。兩歲孩子的語言能力還不是很強,用行動示範比口頭教導來得有效。父母家人和一起用餐的同伴的行為都是他們模仿與學習的對象,因此,我們的身教會比言教還來得重要喔! 感覺曉鳳是個很認真的媽媽,希望這封信能對您有所幫助。不過,習慣的養成和改變都需要時間,我們要一起耐心等待喔。 祝福您和孩子 用餐愉快 人本教育基金會敬上

聖嚴法師圓寂

2009年02月03日
公開
30

聖人辭世,天地同悲 不捨聖嚴法師 心道法師發動信眾同心念佛 【2/3 22:55】 〔中央社〕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今天圓寂,靈鷲山心道法師感傷惋惜,指出「大和尚一生對佛教貢獻宏大,悲願無盡,我們不能放棄,要一起來完成老和尚遺志」。 心道法師指出,大和尚體弱多感,但無盡的慈悲,影響當代國際,提升佛教教育,令四眾弟子有所安頓,心靈有所依歸,辦道有所安住,這是大家要永遠感念的。心道法師特別衷心感念,值遇善知識,要分外珍惜,應該把握機緣,真心實踐佛法,如此才能上報佛恩,下濟三塗苦。 心道法師表示,大和尚畢生貢獻偉大,是一位佛教泰斗,他超越體弱多病苦的身軀,以其福德力感召許多弟子投身佛行事業,以心靈、教育為傳法矢志,行儀溫雅、豁達,雖然如今已脫捨這個報身,然其精神和行願力,就像華嚴珠玉之網一樣,在一塵中無數塵剎國土的無盡世界中,行者心光輝曜,永垂不朽。 心道法師祈願海內外佛弟子皆能堪忍,感懷大和尚遺志,不氣餒、不放棄,並號召靈鷲山弟子同心為聖嚴法師持誦佛號,一同回向聖嚴法師。 聖嚴法師1930年生於江蘇省南通縣,14歲在南通縣狼山出家,1975年獲得日本立正大學文學博士,1977年起歷任中華佛教文化館長、中國文化學院教授、中華佛學研究所所長,1992年擔任法鼓山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兼執行長。著作包括:戒律學綱要、世界佛教通史、比較宗教學、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大乘止觀法門之研究、正信的佛教、禪的體驗、佛教入門。 他是禪宗曹洞宗50代傳人、臨濟宗57代傳人,也是一位農家子弟的文學博士,一生實修實學,集人本、人文、人道主義於一身。他不斷燃燒自己,以「虛空有盡、我願無窮」自我勉勵,也期待更多僧眾弘揚佛法。 他在住院前,去年11月18日在中正精舍發願時,還提到「我還有法鼓大學和許多的願未完成。我希望法鼓大學能夠完成,但是即使不能完成也沒有關係,自然有後來的人替我完成。」 聖嚴法師宏揚佛法超過1甲子,推行多年的說好話、做好事運動,受到各界愛戴,他自稱為「風雪中的行腳僧」。他會勸告有意自殺的人:「多想兩分鐘,你可以不必自殺,還有許多的活路可走」。他在2006年擔任「你可以不必自殺網」代言人,公益廣告經常在台北捷運的車廂中,提醒人們在失意時要堅強。 「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聖嚴法師一生,佈施眾生,功德圓滿,如今捨身還報,他日必將乘願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