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晨曦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吃錯了,當然會生病!

2009年05月12日
公開
35

書籍簡介 一般人都認為,低油、低膽固醇的食物有益健康;少吃牛油、豬油、尤其用植物油炒菜,比較不容易罹患心臟病、高血壓;還有,人造奶油比奶油安全;素食者較不容易罹患慢性病;多喝牛奶可以補充鈣質……,其實,這些耳熟能詳的健康飲食觀念,不一定都是對的,你相信嗎?作者在本書中針對以上八大迷思,深入淺出地一一加以破解,並進一步告訴大家,如何進行飲食改造計畫,讓自己遠離慢性病威脅,能夠健健康康活到老。包括如何判別好油壞油、什麼是優質蛋白質及優質澱粉、每個人該吃多少澱粉、什麼是完整食物和有機食物、什麼時候該補充維他命、外食應該如何吃得更健康……等等。同時,針對各種常見的慢性病患者,例如癌症、憂鬱症、過敏、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也提出了最專業的飲食建議。 本書特色 (一)顛覆現代人普遍認為的「健康飲食」迷思,帶來革命性的飲食新觀點;並針對一般大眾偏差的飲食習慣一一指陳,提出慢性病預防及對治策略。 (二)本書作者受過正統、完整的自然醫學訓練,是台灣第一個取得美國自然醫學醫師執照的專家,兼具嚴謹的學理與豐富的臨床經驗,內容引述許多最新發現與研究成果,專業紮實、鏗鏘有力。 (三)深入淺出的寫法,讓讀者「知其然,更知所以然」,不再為道聽途說的健康知識所迷惑。 (四)觀念與實用性兼具,可以參考本書,為自己打造健康滿分的飲食改造計畫。 (五)專家醫師聯手推薦,一致推崇「為台灣帶來震撼性觀念」。 作者簡介 自然醫學博士 陳俊旭醫師 陳俊旭醫師畢業於臺大醫學院復健系,並取得有「自然醫學的哈佛大學」之稱的巴斯帝爾大學 (Bastyr University)自然醫學博士學位。是第一個考取美國自然醫學醫師執照的台灣人。通過美國四項國家考試(自然醫學,針灸,中藥,復健),並擁有華盛頓州醫師、針灸師、治療師三張醫療執照。 曾任西雅圖華人健安療養院復健部主任、西雅圖西北無限健康診所自然醫學醫師與針灸師、西雅圖世貿中心聯合健康診所,以及台灣百略集團康適幸福股份有限公司醫療長、百略集團康適診所副院長。目前擔任台灣整合醫學公司自然醫學顧問。 內文節錄》第一章百年來健康演變 引言:人類100年來的生活越來越舒適便利,但健康狀況卻越來越糟;不僅體力越來越差,疾病越來越多,許多以前罕見的疾病,現在更幾乎成了流行病。這都和生活形態和飲食文化的改變有密切的關係。 人類與大自然一向是和平共處的,但最近一百多年來,卻發生很大的轉變。電燈的發明,使人的睡眠時間縮短;汽車的發明,使人運動量減少;化學工業的蓬勃發展,嚴重污染了地球;抗生素、類固醇以及種種人工藥物的發明,雖然暫時壓抑了疾病,卻也衍生出許多副作用;現代化農業的進步,看似頗有效率,實質上卻少了營養、多了毒素。 美國重大疾病排行榜 人類一百年來的生活越來越舒適便利,但健康狀況卻越來越糟;不僅體力越來越差,疾病越來越多,許多以前罕見的疾病,現在更幾乎成了流行病。 以美國來說,美國是全世界科技業與醫藥業的龍頭老大。汽車、飛機、電視、電腦、手機、抗生素、類固醇、避孕藥、器官移植、原子彈、微波爐、漢堡……,通通都是美國人發明的。現代西醫使用手術與人工藥物,它的歷史不過一百多年,而它的發源地也是美國。 美國人帶來了世界的繁榮與便捷,卻也因此改變了人類的健康結構。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美國人自己的健康,一百年來發生了什麼改變。在一九OO年時,美國人的癌症罹患率是27比1,到了二OOO年,卻劇升到2比1,換句話說,每2個美國人就有一個罹患癌症;糖尿病罹患率則由一九OO年的1%提高到現在的10%;肥胖與過重者的比例,更由一九OO的5%竄升到現在的61%,各種慢性病罹病率增加的速度令人咋舌。根據美國CBS新聞報導,二OOO年,美國人花在減肥產品上的費用高達三百五十億美元,相當於一天三十億新臺幣,但肥胖的人卻越來越多。肥胖,已成為現今美國人最大的問題之一。 許多一百年前不常見的慢性疾病,例如:上血壓、腦中風、心臟病、氣喘、過敏、癌症與自體免疫系統方面的問題……,也在這一百年內陸續出現而且迅速普及開來。其中最嚴重的疾病,是高居癌症排行榜前兩名、男性的前列腺癌、直腸癌與女性的乳癌、子宮頸癌。 癌症的成因和飲食大大有關 前列腺癌、直腸癌以及乳癌、子宮頸癌,都和飲食中的毒素與脂肪有密切的關聯。另外,子宮頸癌還和皰疹病毒有關。 直腸癌的成因很容易理解,通常是蔬菜水果吃得太少,肉類和油炸物吃得太多,食物留在腸道內的時間過久,腐敗之後產生毒素,持續刺激直腸壁,日積月累使得腸壁細胞突變,導致直腸癌。因此直腸癌患者通常會有便秘與偏食的習慣。 前列腺則是個一般人比較陌生的器官。它有某種奇特的天然屏障機制,讓很多西藥進不去,所以一旦發炎,抗生素便不易產生作用。但奇怪的是,前列腺卻很容易讓脂肪進入,所以肥肉吃多了,不只是油脂,連裏面的雌激素、生長激素、自由基、重金屬、農藥、戴奧辛與其他脂溶性毒素,統統被帶進前列腺,持續刺激前列腺,使它產生腫大、發炎、老化、受損甚至癌化的現象。這是因為飲食中常吃「壞油」導致的結果,如果吃的是「好油」,就可常保前列腺的健康。(「好油」與「壞油」的判別,將在以後的章節中詳細解說) 至於女性癌症方面,牛油、豬油、雞油中的人工雌激素,吃了之後會刺激第二性徵如乳房、子宮等部位,造成初經提早、乳房發育提早等現象,所以現在的小女生都發育得越來越早,中國大陸就有六歲女娃就來初經的例子,可以說都是人工雌激素惹的禍。而油脂中過多的人工雌激素與毒素,便是引髮乳癌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臺灣十大死因的戲劇性轉變 至於臺灣的情形又是如何呢?我們不妨從歷年來臺灣人的十大死因來觀察。民國四十一年,臺灣人的十大死因依序為腸胃炎、肺炎、肺結核、心臟病、中樞神經之血管病變、周產期死因、腎炎、惡性腫瘤(癌症)、支氣管炎與瘧疾。民國七十五年,惡性腫瘤由第八位攀升至第一位,位居第二至第十位的死因分別是腦血管疾病、意外災害、心臟病、上血壓、慢性肝炎、糖尿病、支氣管炎、肺炎與自殺。到了民國八十六年,惡性腫瘤依然高居臺灣十大死因之首,第二位以下依次是心臟病、糖尿病與腦血管疾病(中風)。而根據民國九十一年所做的統計,臺灣人的十大死因排行榜則為惡性腫瘤、腦中風、心臟病、糖尿病、意外事故、肝病、肝炎、腎臟病、自殺和上血壓。從以上資料可知,癌症已連續二十七年蟬聯臺灣十大死因第一名;每隔八分鐘,就有一人死於癌症。 綜觀臺灣五十多年來死亡原因的演變,疾病種類與罹病比例確實產生很大的變化。在民國四十一年的時代,名列死亡原因前三名的是腸胃炎、肺炎與肺結核,皆屬傳染性的疾病。這樣的結果不難理解,因為當時的衛生條件較差,所以傳染疾病橫行,因難產而不幸喪生的婦女也不在少數。從民國五十幾年起,臺灣經濟起飛,電冰箱與抽水馬桶漸漸普及,衛生習慣越來越好,飲食習慣逐漸西化,工業污染漸漸嚴重,因此傳染病致死案例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與飲食習慣、環境相關的疾病,例如癌症、腦中風、心臟病、糖尿病、氣喘……等等。 早期台灣人多死於傳染疾病 我們如果再往前追溯,一百年、甚至更早之前的台灣人健康狀況又是如何呢? 清朝時期,從中國大陸來到北台灣開採硫磺的鬱永河,看到家中的僕役一個個病倒,曾經感嘆地說︰「人言此地水土害人、染疾多殆……余初未之信,居無何,奴子病矣!諸給役者十且病九矣!乃至庖人亦病,執釁無人……病者環繞,但聞呻吟與寒噤聲……安得遍藥之?」 到了一八九五年,台灣的衛生條件仍然不是太好。根據日本的記載,日軍攻打台灣之際,日方傷亡人數不多,戰死者164人,傷者515人,但生病者卻有26094人,因病致死者更多達4642人,病死的竟然是戰死的28倍之多! 從以上史料可以清楚看出,當時台灣衛生條件之窘境,以及傳染病之倡狂。其實,台灣並非「瘴癘之鄉」,只因為屬於亞熱帶氣候,溼度與溫度都很高,很適合蚊蟲與病菌的生長,從北方來的大陸人和日本人,在水土不服以及蚊蟲、老鼠的侵襲下,才會染病。只要度過兩三年的適應期,改善環境衛生,融入當地的飲食與作息,漸漸適應溼熱的氣候後,便會發現台灣的確是一個氣候宜人、物產富饒的美麗寶島。 有鑒於征台一役官兵病死者眾多,1895年日本人佔領台灣後,第一件事便是設立台灣病院,也就是臺大醫院的前身。緊接著,在1896年設置自來水供水系統、1899年興建下水溝,1905年規定全台每年兩次春秋大掃除。如此多管其下,日本人把台灣的鼠疫、霍亂、瘧疾、天花、白喉等傳染病防治工作做得相當成功。後來,第二次世界大戰摧毀了許多醫療設施,造成傳染病的另一次猖獗,國民政府來台後,防疫工作不敢鬆懈,鼠疫、霍亂才迅速被撲滅。至於瘧疾,因為威脅嚴重,在全面噴灑DDT後,才於1965年根除。 基本上,在1950年代以前,台灣人的健康問題在於傳染病。如果排除傳染病這個問題不看,其實當時的人身體相當硬朗,體能非常好,而且很少有現代人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癌症、過敏、氣喘等等問題。許多人不求甚解,以為從前的台灣人生活過得很苦、很可憐、很落後,所以死了很多人,現在的生活越來越進步、也越來越舒服,疾病得以醫治,所以越來越好。但我的看法卻非如此。我覺得台灣人以前的飲食內容很不錯,生活習慣、運動量和文化條件也都相當有益健康,只不過衛生條件較差,很多人因為罹患傳染病而死。能夠活下來的人,如果奉行從前的飲食與運動習慣,身體都維持得非常健康、勇壯。客觀來說,老一輩的身體,都比我們這一代還要健壯、耐操。 威脅現代人健康的隱形殺手 所以,台灣幾十年來十大死因的演變,簡而言之,就是從急性的傳染病演變成慢性的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等。至於肝病,也就是所謂華人的「國病」,不論是中國大陸或台灣,都非常盛行。到底為何華人的肝臟這麼脆弱,原因眾說紛雲,有歐美學者懷疑是環境毒素所造成,是否如此,仍有待查證。而腎病,多是服藥過度與高血壓、糖尿病失控所引起。肺病則多源自於抽菸、吸入過多二手菸、或空氣污染等等。肝病、腎病、肺病皆有其成因,所以大致說來,十大死因沒有明顯成因的就是腫瘤、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這三大類。而這三大類疾病,究其成因其實都和飲食脫不了關係。 以往威脅我們生命安全的傳染病(包括鼠疫、霍亂、瘧疾、天花、白喉),如今應該是得到妥善控制了,但該擔心的是,現代這些十大死因的隱形殺手,我們該如何防範? 內文節錄》第二章近百年來的飲食變化 引言:100年前,人們吃的多半是「完整食物」,也就是少加工、無化肥、無農藥、無生長激素的天然食物。攝取這類完整無害的食物,可獲取直接而大量的營養成分。然而,時空移轉至100年後的今天,由於農藥與化肥使用頻繁、環境污染嚴重、土壤貧瘠、養分流失、精製食物與加工食品氾濫,人們吃下肚子裡的東西已經大不相同。 上一章我們談到了人類健康的轉變,接下來,我們來談談人們飲食習慣的轉變,看看兩者之間是否有所關聯? 大約一百年前、一九OO年代的時候,人們吃的多半是「完整食物」(Whole Food),也就是少加工、少人工添加物、無化學肥料、無農藥、無生長激素、無人工雌激素的天然食物。攝取這類完整無害的食物,可獲取直接而大量的營養成分。然而,時空移轉至一百年後的今天,人類的飲食內容與習慣,卻產生了劇烈的變化︰農藥與化肥使用頻繁、環境污染嚴重、土壤貧瘠、養分流失、精製食物與加工食品氾濫、飲食比例嚴重失衡、運動量嚴重不足……。僅僅相差一百年的時間,但人們吃下肚子裡的東西卻已經大不相同。 100年前的西方飲食 以美國人來說,一百年前的美國人是不吃漢堡的,吃的是傳統西餐︰湯、生菜沙拉、薯泥、麵包、牛排、雞排、水果等等,算是蠻均衡的飲食型態。而且食材很健康,沒有化學污染。他們和從前的台灣人自己養豬養雞一樣,也會自己養牛,不但親自參與畜養的過程,而且不會添加人工激素和其他添加物。在那個年代,農藥、化肥也還未普及,環境尚未污染,比起現在來說,可以說健康太多。 五十年之後,情況完全改觀。大量使用化肥、農藥、人工激素和人工添加物的結果,毒素已無所不在。近年來許多強調「有機食品」、「自然農法」的產品紛紛出現,並且越來越受消費者歡迎,反映的便是此一問題的嚴重性。 台灣50年來的飲食改變 台灣屬於亞熱帶氣候,長年溫暖潮濕,萬物生長極為容易,蔬果種類繁多。 但台灣的溼熱,也使食物容易腐敗、潮解,病菌孳生,加上工商業過度發展,空氣品質迅速惡化,如果衛生習慣不好,就很容易生病。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原本在台灣身體有這樣那樣的毛病,移民到美國住一陣子後,身體自然就變好了。這是什麼原因呢?那是因為美國氣候乾燥、空氣浮粒少,衛生習慣較佳,地廣人稀,微生物繁殖較不易,所以也就比較不容易生病。 防腐劑、人工添加物無所不在 由於氣候溼熱,台灣菜市場和超級市場賣的許多乾貨與加工食品,例如豆乾、水果乾、粉圓、瓜子、花茶、茶葉、飲料、中藥材、海哲皮、魚乾、蘿蔔乾、速食麵、糕餅等等,為避免發霉生蟲,都添加很多防腐劑與保鮮劑。甚至連很多原本就不易壞的東西,例如醬油、汽水、糖果、冷凍水餃、火鍋料、沾醬、香腸、臘肉、牛肉乾、肉鬆、榨菜、蜜餞、酸梅等等,也都添加了防腐劑。其實,這些食品依照傳統做法,也就是鹽漬、糖漬、冷凍、風乾、密閉等等,已經有抑菌防腐的效果,再添加防腐劑,等於畫蛇添足,而且有損健康。 其中,常用的人工添加物,包括己二烯酸、苯甲酸、BHT、BHA、人工色素、糖精、阿斯巴甜、雙氧水、硝酸鹽、亞硝酸鹽、亞硫酸鹽、硫化物、溴酸鉀、去水醋酸鈉……等等,不管合不合法,用量多寡,對身體都會造成傷害。而這些人工添加物,在五十年前阿公阿媽的飲食中,是不存在的。 此外,中國大陸近年來廣泛應用輻射保鮮技術於水果、肉品與乾貨中,許多大陸進口台灣的香菇、蜜餞……等等,都經過鈷六十照射,但是色澤、口感、硬度卻不變。輻射保鮮安全嗎? 根據美國農業局的規定,凡是經過輻射處理,就不能稱為有機食物。放射線有無殘留,食物成分是否改變,目前仍是爭議的焦點。但台灣與大陸的食品中,卻存在著許多民眾連作夢都沒想到的、有形無形的添加物,這是不爭的事實。 大量使用農藥、化肥、抗生素 還有,為了使蔬果長得漂亮、免於病蟲害侵襲,農民也常大量使用殺蟲劑、除草劑與化學肥料,其中以草莓、葡萄、桃子、瓜類、玉米、花椰菜、小白菜等最為嚴重。尤其遇到颱風來襲,農人為了避免損失,常常等不及農藥殘留退去而搶收蔬菜,更導致有超量的農藥吃到我們肚子裡。 另外,在養殖業最常見的便是大量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可使養殖的魚、蝦、蟹類長得快又大、而且不容易生病。但餵養抗生素與人工飼料的魚,不但營養成分或口感都與野生的不能相比,更糟糕的是,抗生素吃下肚後,還會把人體內的有益菌殺死,使腸胃功能衰退、免疫力下降。 至於雌激素與生長激素等人工荷爾蒙,則在畜牧業使用得非常普遍。餵食人工荷爾蒙會使乳牛泌乳多好幾倍、小牛長得快又大。但人類使用這類畜牧產品之後,卻有很大的後遺症,包括小女生初經提早,婦女乳癌、子宮長瘤罹患率提高,經證實都和吃太多人工荷爾蒙有關。 環境污染讓人人中毒 很多人應該還有印象,2005年報載,彰化與台南傳出「戴奧辛鴨蛋」事件。戴奧辛含量嚴重超出標準,竟然是歐盟的十一倍;而線西鄉民血液中的戴奧辛含量,是一般民眾的六百倍,更破了世界紀錄!戴奧辛是世紀劇毒,其毒性是氰化物的一百三十倍,只要0.0001公克,就可毒死一條10公斤的狗。戴奧辛的污染,通常是由工廠排放到水溝或漁塭,再由農作物、鴨子吸收。人吃了這些農作物或鴨子之後,容易致癌、使胎兒畸形,以及嚴重干擾神經、內分泌、肝、腎以及其他器官。 和戴奧辛一樣氾濫成災的環境毒物,還包括多氯聯苯、石棉、DDT、汞、鎘、砷……等等。我在臨床上發現,許多台灣人常見的症狀,除了和農藥、化肥、過敏原有關之外,環境毒素也是一大肇因。環境的污染,除了工廠排放廢氣與廢水之外,民眾露天燃燒的「貢獻」也不小。台灣有許多民眾會把家中的舊家具、舊家電、廢棄物、塑膠、舊衣物拿到空地去燃燒。農民也時常燃燒稻草、養豬戶則以廢木材、破布等做為燃料來加熱餿水。這些看似無害的廢棄物,其實內藏種種環境毒素,甚至比有防治設施的工廠或焚化爐所釋放的還多。可以說,「中毒」已經是台灣人相當普遍的現象。 飲食內容越來越西化 從1950年起,短短二、三十年之間,台灣人的聰明勤奮,創造了所謂的「經濟奇蹟」。從前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變成老一輩茶餘飯後閒聊的話題。有了錢之後,大家想吃什們就吃什麼,大魚大肉、山珍海味、糕餅、甜點、零食、飲料……花樣多得不得了。1970年代,受到美國影響,開始吃起牛排、漢堡、雞塊、薯條、比薩、牛奶、汽水、可樂、咖啡。到了1980年代,流行「吃到飽」餐廳,大家更是肆無忌憚、大吃特吃。 吃得太多的結果,加上現代飲食的高糖分、高油脂(以壞油居多)、低蔬果、又有前面所說的人工添加物與環境毒素的污染,使得現代的台灣人不但體能變差,健康問題更是錯綜複雜,疑難雜症越來越多,老年疾病也越來越年輕化。 另外,偏頗的飲食觀念也影響到下一代。許多長輩疼惜孫子孫女,怕他們吃不飽,希望他們多吃,於是造就了現代許許多多的小胖子。也有不少小孩嗜吃零食,忽略正餐,所以乾乾扁扁的,變成了所謂的「紙片人」或「竹竿人」。這都是發生在我們身邊周遭、常見的情形。 長期處於「營養不均」狀態 我們常常聽到營養專家告訴我們:現代人營養豐富。其實這個論點是有爭議的。現代人的飲食過於精緻,吃太多高糖、高精緻澱粉、高不良油脂、高熱量、高化肥、高農藥、高化學添加物的食物,反而人體所需的維生素、礦物質、植物營養素都很缺乏,所以是長期處在一種「營養不均衡」的狀態。很多人意識到這一點,所以便買人工綜合維他命來補充,但這類人工合成的綜合維他命,其實會讓身體添加許多毒素,反而雪上加霜。現在的人不是虛胖就是太瘦,體力也不好。更糟的是,許多年輕女孩追隨流行、嚮往模特兒竹竿式的身材,把自己弄得皮包骨,還吵著要減肥。很多年輕女孩瘦歸瘦,卻有蝴蝶袖與鮪魚肚,這都是「空卡路里」造成的。 脂肪攝取過多,而且都是壞油 現代人飲食中的脂肪實在吃太多了,而且大部分是壞脂肪而非好脂肪。根據統計發現,台灣人飲食中的脂肪攝取比例,從一九八二年的30%,提高到一九九五年的50%。一般民眾吃下肚的,以氫化、氧化的油脂居多,加上油脂內的環境毒素,造成現代疾病的氾濫。如果說,飲食偏差是現代人健康惡化的罪魁禍首,那麼,壞油則是飲食偏差的問題核心。所謂「擒賊要擒王」,如果能夠先改善壞油的問題,則現代人健康的問題就好了一大半,這也是本書接下來會花很多章節來討論好油與壞油的原因。 作息紊亂,欠了許多睡眠債 1960年代電燈開始普及,1970年代是電視,1980年代是電腦。這三大電器用品的發明,使人們的睡眠時間越來越短。對現代人來說,太陽下山後,正是另一天的開始。上班族不是繼續加班,就是應酬、逛街,很多人九點、十點才回到家,一兩點才睡覺。學生則補習或回家繼續K書、看電視、打電動或上網,十二點以後睡覺很平常。根據統計,台北市一半以上的高中生平均睡眠不到六小時。在亞洲,台北的兒童最晚睡,東京的兒童睡最久,超過十小時。台灣有六百萬睡眠障礙患者,我想與作息紊亂很有關係。 人體的荷爾蒙運作,會因為光線刺激松果體內的退黑激素而間接調節。五臟六腑生理運作,深深受到這個生理時鐘的控制,所以一樣睡八小時,從晚上十一點睡到早上七點,與凌晨三點睡到早上十一點,醒來後的感覺是很不一樣的;前者精神飽滿,後者渾身沒勁不舒服。這是因為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三點,是身體排毒與修補機能最旺盛的時段,所以,過了十一點還不睡覺,在我的定義裏,就是熬夜,就會耗損身體。大部分現代人都欠了一屁股的睡眠債,如果不盡早償還,身體就會慢慢出現早衰、疾病的失衡狀態。 缺乏運動,體能大衰 年輕一代的體能大不如前,已經是公認的事實。不管是心肺功能、肌力、耐力、柔軟度、敏捷度、協調性、爆發力、身體組成等等,都在逐年下降,脊柱側彎與腰椎幅度減退的現象也相當普遍。這是因為現代生活太舒適了,從幼稚園開始,上學有校車、父母接送、公車、捷運;長大後騎摩托車或開車,上下樓搭電梯,身體長期缺乏鍛鍊所致。另一方面,現代人長時間坐在書桌、電腦桌、辦公桌前,使脊柱壓力增加,加上姿勢偏差,使得腰痠背痛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 內文節錄》第三章從世界各民族得到的啟發 引言:傳統的愛斯基摩人只吃肉類,卻幾乎不罹患心血管疾病;日本、印尼和墨西哥婦女,少有更年期症狀;地中海國家雖然也是高油飲食型態,卻很少罹患心臟病,這是什麼原因呢?讓我們從世界各民族的飲食習慣中取經,找出現代人的健康之道。 愛斯基摩人為何不容易罹患心臟病? 1906年,探險家斯德凡森(Vilhjalmur Stefansson)深入極地與愛斯基摩人生活了十一年,他每天吃的,都是海豹、北極熊、魚、馴鹿,沒有蔬菜、也沒有任何水果。回到紐約後,他去做了身體檢查,發現身體非常健康,沒有任何疾病,連壞血病也沒有。當時,曾跌破許多營養學家的眼鏡。 高油脂的傳統飲食 幾十年前,美國就有許多科學家專門研究愛斯基摩人的生活。根據調查資料顯示,早期的愛斯基摩人不會長青春痘、沒有齲齒、沒有高血壓、也沒有心臟病或腦中風。深入探究的結果,發現這和愛斯基摩的傳統飲食有很大的關係。北極天寒地凍,種不了蔬菜水果,一年又有半年以上是黑暗的永夜,所以飲食中幾乎只有肉類,脂肪佔總飲食的70%以上,其餘30%是蛋白質。但令人驚訝的是,這些高油脂食物,並未對他們的身體造成不良的影響,愛斯基摩人幾乎不得心血管方面的疾病。為什麼?這和現代營養學家所說的「高油飲食是萬病之源」的理論,不是正好相反嗎? 答案是,愛斯基摩人吃的都是好油,而且沒有污染,沒有人工添加物。現代人「油吃得越多,就越不健康」的說法,其實並沒有錯,因為一般人吃的都是壞油;如果吃的是好油,不但不會生病,還會很健康。 抗發炎的優質聖品 魚油、海豹油、野生動物油都是高級好油。對生活在北極的愛斯基摩人而言,氣候嚴寒、平均溫度在攝氏零度以下的環境,是天然的大冰箱,他們習慣將魚肉、海豹肉切完後自然擺著,一直擺放到肉開始變得有點發酵的狀態才吃,因為這個時候的食物,是養分最容易被吸收的時候。再者,生食或半熟食,油脂不會因烹煮而氧化,不會產生自由基,養分不會遭到破壞,甚至還保有維他命C,食用者可從這種肉中攝取豐富且完整的養分。 魚和海豹這些北極的動物,體內ω3的含量非常高,ω3是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非常有益,其中的EPA和DHA成分,還能預防動脈硬化、心律不整、心肌梗塞和中風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可以舒緩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症狀、抑制發炎與預防人類癌症的形成和發展。另外,吃好的脂肪,身體不容易發炎,血管也比較暢通,不容易有膽固醇堆積,產生壞的膽固醇少、好的膽固醇多,所以這樣的飲食型態和內容,雖然蔬菜量很少,但他們的青少年不長青春痘、成年人也不得心臟病,而這兩種病症,剛好都與油脂有極大的關係。 被美國同化的愛斯基摩人 自從美國在阿拉斯加發掘到石油,近五十年來,隨著石油運輸管與高速公路的建立,將美國本土的食物與餐廳輸入阿拉斯加後,現代的愛斯基摩人已能吃到漢堡、熱狗、薯條、炸雞塊、牛排、可樂、冰淇淋……等等一切美國人愛吃的東西。飲食美國化的結果,導致最近幾十年來,愛斯基摩人的心臟病與青春痘罹患率,已和美國人不相上下。2004年6月,世界權威的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公佈,由於飲食、生活習慣被美國本土同化,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原住民罹患心臟病的機率,已經比非原住民更高了。 骨質疏鬆症罹患率偏高 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愛斯基摩人雖享有許多天然好油的好處,但卻有一個健康上的問題,那就是骨質疏鬆症的罹患率比較高。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脂肪與蛋白質吃太多,導致體質偏酸性。因為即便吃下的是好油、好肉,但肉裡面的磷、硫、氯會使人體質偏酸,又缺乏鹼性食物蔬菜來中和。體質偏酸的結果,身體必須分泌骨中的鈣來中和,所以易形成骨質流失。人體內的鈣質主要還是來自於蔬菜。依我們正常人體所需,一天應攝取約1000毫克的鈣,而所有深綠色蔬菜和十字花科類蔬菜與豆類,都含有豐富的鈣質。愛斯基摩人之所以會得骨質疏鬆症,主要就是因為他們沒有辦法吃到蔬菜。這是第一個因素。

0-3歲幼兒的遊戲特質---玩遍天下無敵手

2009年05月01日
公開

0-3歲幼兒的遊戲特質 玩遍天下無敵手 作者:楊婷舒 瞭解小小孩 當一群孩子聚精會神盯著電視看時,小小孩自顧自個兒在旁拖著小汽車來來回回。偶爾被廣告聲音吸引住,盯了營幕一分鐘,又回頭拉車去了。 當一群孩子正玩得如火如荼時,小小孩也高興得奔來奔去,不過總是被大孩子埋怨他礙手礙腳,只會攪和,但他照樣自己玩得高興!誰管你紅燈停、綠燈行的。 準備大展身手的媽媽,才要說故事呢──書才翻兩頁,小小孩跑了;自己做玩具,想好好陪孩子玩──才教兩下呢,小小孩便把它給扔了;邀爸爸一起來玩捉迷藏,還沒睜眼開始找呢,小小孩就跑出來,高興地抱著你說:「我在這裡!」 家裡的益智玩具小小孩從來不按「玩法」玩,姐姐說他笨死了,每次都亂放、亂敲,通通搞錯了。可是小小孩拿個小鼓槌,敲敲門、敲敲桌、敲敲地,啊!還敲小姐姐的頭。「小姐姐,你別生氣,我敲了這麼多的東西,才敲一下你的頭呀!媽媽說我是個最能自得其樂的好奇寶寶呢!我只不過是好奇你這個大頭敲起來會怎樣?」……。 筆者曾在一個收托一歲到一歲半孩子的班級,和一位正在修博士的老師共事過,她有三、四年實際帶5-6歲孩子班的經驗。很有耐心,也愛孩子,但做不到三個月,她就告訴我:她覺得好挫折,覺得自己不像個老師而像個褓姆,像孩子學校的媽,整日只做些保育的工作。我告訴她:「像個媽媽,就是個稱職的老師啦!」對小小孩的接受與瞭解,確實很難從理論上學到。首先必須要瞭解,小小孩要的是你像爸爸、媽媽一樣的愛他、抱他、餵他、陪他、看他;而不是「教」他、「考」他、出功課給他……所以和小小孩玩遊戲,不需「教」他怎麼玩,只要看他玩、陪他玩,那就有媽媽的味道了。蒙特梭利博士曾說過:「3-6歲的孩子是有意識的吸收;而0-3歲的孩子則是無意識的吸收,我們稱之為吸收的心智。」既然是無意識地進行吸收學習,那成人如何具象地教呢? 我喜歡和小小孩相處,樂於當個「媽媽老師」,雖然我們的關係更像是皇帝與臣子──我是言聽計從的臣子,孩子則是事事要主控的皇帝。這些小皇帝都很自我,只想到自己,要吃就有得吃,想要抱就纏著你的大腿不放。當你滿足他的需要抱起他來,卻覺得背痛得很,才皺起眉呢,他便會摸摸你的前額。你說:「媽媽太累了,背好痛。」他會自動下來,並要你躺躺,他要陪你睡覺。 孩子雖然不會遵守遊戲規則,但爸媽做過的事,他可是過目不忘。他比誰都堅持鞋子要放鞋櫃,爸爸放第一層,他的在最下層;他的杯子應該放架子的左邊;洗澡也要有一定順序,否則絕不依……。 他從來不知道愛惜物品,看到什麼也都亂玩一通。但仔細觀察,其實小人兒自有章法。他小鼓槌到處敲是因為他正練習手臂操作的動作,像正在爬的小螞蟻,被他一敲就昏了,你不得不佩服他的精、準、快!你說他不識顏色,但衣服被染色或退色了,他第一個發現;玩起拼圖,不必按圖按色索驥,就能完全依形狀配對找到正確的。 你以為他是資優,想好好造就一番,卻發覺他連好好聽老師說話都不肯;但當老師拿出壓箱寶的教具,他卻又操作得有模有樣。總之,他自有定見,任人也別想「操縱」他。 這就是你家的小小孩嗎? 0-3歲小小孩的遊戲特質 在二十世紀末,幼兒教育往前推進,專家們發現嬰兒的學習能力驚人,到三、四歲才進行「教育」,恐為時已晚,錯過了腦部發展的黃金時期。所以嬰幼兒學校或教中心相繼而起,父母也熱中於如何和小小孩玩「益智遊戲」,無非是希望孩子從遊戲中開發腦力,幫助其正常或更好的發展。不過,成人們帶一兩歲娃兒玩遊戲卻有更大的挫折感,因為他們似懂非懂,從不按牌理出牌,不遵守遊戲規則,怎麼玩遊戲呢? 所以,我們必須先釐清「遊戲」的定義。一般而言,遊戲是兩個人以上在一起做一件有趣的事,這兩個以上的人彼此有合作或競爭的行為,需要先訂出「規則」,才能進行遊戲。而這樣的「遊戲」,小小孩是玩不來的。小小孩的遊戲也是兩個以上的人一起進行一件有趣的事,但這兩個以上的人彼此間可能不會有合作或競爭的行為,最主要是因為他們很難瞭解並遵守「規則」。他們自有章法,玩具到他們手上,就有他自己的玩法。而好的玩具設計,就是要能接受孩子不同的玩法,這才是激發小小孩腦力的最好學習。 任何一種遊戲,玩法只是提供一個方向,重要的是父母的準備,並接受孩子自己創造或衍生不同的玩法。遊戲的進行著重在與孩子自然的互動,玩的方法、目標的達成與否都不重要,孩子才是遊戲的主宰者。在下文中,依照孩子不同年齡各舉一例供讀者參考。 在此必須提醒父母的是:遊戲的設計是提供親子互動的方式參考,玩法或步驟都是可以自創的,親子雙方依當時狀況的再創造才是最好的玩法。許多遊戲父母只需要準備環境、材料和欣賞孩兒的好心情就行啦!當然,口頭和肢體語言的表達是必要的,讓孩子知道父母是和他在一起的,更重要的意義是:使孩子從父母的語言和行動當中學習事物進行的方式,進而能夠慢慢地自己掌握身邊之事物。人類就是這樣慢慢學會掌握世界的,您說是嗎?! 遊戲之舉例 @東躲西藏@ 年齡:0-1個月 準備:安靜的環境 玩法: 1.孩子睡醒時,先不要讓他看到你,蹲在嬰兒床的任一方輕喚他的名字,看看寶寶會不會將頭轉向聲源。 2.過30秒鐘,再換個位置叫喚,然後站起來和寶寶揮揮手,打個招呼再蹲下去,再站起來,反覆地做數次,當孩子不想再玩的時候,就停下來。 目標: 1.尋找聲源。 2.和照顧者建立初步的依附關係。 分享:當孩子沒有尋找聲源的反應時,便是彈性疲乏不想玩了。此時應該抱起孩子,搖搖他,和他說說話。 @叮叮鐺@ 年齡:1-4個月 準備:一串鈴鐺 玩法一: 1.把鈴鐺戴在寶寶手上,故意給他一個奶嘴或玩具,引導他用戴鈴鐺的手來拿,觀察他會不會注意到鈴鐺的響聲。 2.把鈴鐺換到另一隻手,同樣引導他伸手取物,觀察他有沒有注意到鈴鐺換位置了。 玩法二:大人手上拿著鈴鐺,搖動數聲,引起寶寶注意,再把鈴鐺綁在寶寶的腳踝上,動動他的腳,讓鈴鐺發出聲響。看寶寶會不會也跟著自己「動手動腳」! 目標:思考動作和聲音間的關係。 分享:在玩遊戲時才幫寶寶戴鈴鐺,不玩時就拿掉,否則會打擾孩子的休息。再者,鈴鐺聲音揮之不去也是件煩人的事啊! @抓到了!@ 年齡:4-6個月 準備:幾個常見顏色的球或物品(例如紅、黃、藍、綠等顏色)也可以 1.大人先拿任一個顏色的球,在孩子眼前晃動,也可以繞過他的頭部一圈(孩子或坐或躺皆可) ,當孩子伸手來抓時,要讓他成功抓到一次。 2.讓孩子把玩球一會兒,然後再拿另一個顏色球,重覆前述動作,球移動的速度要慢一點,讓孩子可以清楚看到,也可以動幾下就停一會兒。 3.所有顏色的球都玩過後,將球全部拿起,讓孩子看看如何用兩手抓起全部的球。 目標: 1.手眼協調。 2.練習伸長手臂抓物。 @戴帽子@ 年齡:6-9個月 準備:樣式不同的帽子數頂 玩法: 1.讓孩子坐在鏡子前面,大人坐在孩子的後方,帽子擺兩旁。大人先拿一頂帽子幫孩子戴上,對他說:「寶寶戴帽子。」再選一頂自己戴,說:「媽媽也戴帽子」。 2.大人脫下帽子,也幫孩子脫帽子,然後問他:「你要戴哪一頂帽子啊?」如果孩子沒有反應,就幫他拿一頂:「這頂好嗎?」然後交給他。孩子接了帽子可能還不會戴,媽媽可以抓著帽子的另外一邊,幫他戴上(媽媽若直接抓孩子的手,孩子比較不能體會手腕應如何運用,也失去了自己完成的成就感)。 3.可以每一次戴好帽子,都照一張相(假裝做個照相動作亦可),增加遊戲的趣味性。 目標:練習手腕運作。 @坐魔毯@ 年齡:9-14個月 準備:一條厚的大毛巾 玩法: 1.先在地板鋪上軟墊,讓孩子坐在大毛巾的尾端,大人拉起另一端,面對孩子,倒退拉著毛巾往後走。 2.可以一邊走一邊唱兒歌,例如「火車快飛」,增加孩子玩的興致。唱一個段落後就停下來,觀察孩子的反應。如果孩子害怕不敢坐,就抱他起來;如果他玩得很高興就可以繼續,並可以變化速度。 目標:身體平衡控制。 @猜一猜@ 年齡:14-18個月 準備:三個形狀顏色相同但大小不同的杯子 玩法: 1.把奶嘴放在小杯子內,三個杯子都倒扣在孩子面前,讓孩子猜奶嘴在哪裡。孩子每猜一個,便把杯子翻起來給他看,再倒扣回去。 2.當孩子找到時,將三個杯子調換位置但奶嘴依然擺在小杯子內。如此重覆若干次,直到孩子能直接翻起小杯子,拿出奶嘴為止。 3.在孩子面前把奶嘴換至大杯子內,並告訴他:「媽媽現在把奶嘴放在大杯子囉!」重覆前述步驟。 目標: 1.認識大中小概念。 2.培養觀察力。 3.增強記憶力。 分享:本階段暫不把奶嘴放至中杯內,因為中的概念對孩子稍難,孩子只要能分辨出大小即可,若不會,大人可先在小杯子上貼貼紙。下一步可找出不同顏色的三個杯子做類似活動,幫助孩子認識顏色。 @小手轉一轉@ 年齡:1.5-2歲 準備:有不同旋轉蓋的空罐,如洗髮精、化妝水、香水等。 玩法: 1.大人把各空罐子一個一個拿起來,轉開瓶蓋,湊近鼻子聞一聞:「嗯!好香啊!,是媽媽的香水。」給孩子也聞聞看,然後將瓶蓋旋緊。再拿另一罐,同樣打開:「嗯!是寶寶的洗髮精,哪!你也聞聞看。」 2.「哪一罐呢?寶寶打開讓媽媽聞聞看。」指另一罐,引導孩子試著自己旋開蓋子,然後再讓他自己旋緊蓋子。 3.鼓勵孩子重覆練習:「你要不要也打開給爸爸聞聞看,不過現在先關起來,不然味道會散掉,到爸爸那兒再打開。」 目標: 1.手指轉的技巧。 2.手指及手腕的運用。 分享: 1.請選擇不易打破的瓶罐,另外空瓶子放久了,味道會散去,可換新空瓶,增加吸引力。 2.轉的技巧對孩子稍難,有些孩子做不好,不必勉強,但空瓶擺久了失去新鮮感,孩子便不想再玩,此時可換掉不同的瓶子吸引他注意。 @數數樂@年齡:2.5-3歲 準備:吸管數根,5個透明玻璃瓶(牛奶瓶等瓶口較小的),但瓶身都要較吸管短。 玩法: 1.在小瓶子各貼上1、2、3、4、5的數字標籤,然後引導孩子先拿一根吸管,然後大人指貼有“1”的瓶子,告訴孩子:「1根吸管放進寫1的瓶子。」依序再一次拿兩根抓在手上,一起放進數字瓶內,接著三根、四根、五根依此類推,讓孩子感受到抓多與抓少的感覺,及放多放少不同的困難度。 2.都放好後,再帶孩子依序數一次:「1,有1根;2,有2根,1、2;3,有3根,1、2、3……。」 目標: 1.數數。 2.數字與數量的結合。 參考網址:http://psn.syinlu.org.tw/archives/000663.html

家庭教育誤區,嬌縱了孩子

2009年04月28日
公開
42

現在的父母在孩子身上花的時間、精力和金錢無疑比過去多得多,也比前輩們更講民主,但總的來說,孩子卻比過去嬌縱、難管了。 原因就是,如今,家庭生活方式出現了新的變化,但父母並未及時調整教子方略,另外,各種育兒書刊充斥市場,很多父母生搬硬抄,操作起來似是而非。所以,家庭教育中的一個個新誤區便出現了。 誤區1:孩子應該放到首位 幸福指向 → 讓孩子學會關愛他人 近些年來,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可悲的是,一個家庭中越是以孩子為中心,孩子就越以自我為中心。力力的媽媽對此深有感觸,以前每次吃蝦她都是把蝦剝給兒子吃,自己從來不吃,當她有一次隨意地把一個蝦仁塞進自己嘴裡時,沒想到力力立刻翻了臉,又哭又鬧,還逼著她吐出來!很顯然,像力力這樣自我中心的孩子將來是很難融入社會的。 事實上,一個家庭中最為緊要的是夫妻感情的經營。不妨告訴孩子:媽媽最愛的人是爸爸,爸爸最愛的人是媽媽,你雖然沒有得到最愛,但你同時擁有雙份愛。我們還可以給孩子立下規矩,「下班後半小時內不可以打擾爸爸媽媽」。結果你會發現,以前越關注他,他的要求越多越難纏,現在你把他的位置放對了,他反而變得禮貌和獨立。不要給孩子他是家裡的特權階層的印象。好東西大家要分享,人人有份,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才懂得關愛別人。 誤區2:現在的孩子都很幸福 幸福指向→ 讓孩子學會體驗快樂 很多人都認為,現在的孩子吃得好穿得好,甭提多幸福了。但幸福不幸福,只有孩子自己知道。據調查,在三種情況下孩子最不開心:一是父母吵架離婚時,孩子很驚恐,不知所措,又擔心自己沒人要。二是沒人玩時。特別是喬遷新居後,父母給孩子很多限制,牆上不許畫、地板上不能拍球、衛生間裡不許玩水,更不能領著同伴來胡鬧,到最後,很多孩子都想回老房去住。三是做不想做的事。被父母逼著哄著學畫畫、彈琴、上各種興趣班。 安全、交往、自主都是兒童期的合理需要,這些需要沒有被滿足,那麼即使錦衣玉食、玩具豐富,孩子也不會感到幸福,所以,幸福的童年是讓孩子過孩子的生活。 童年的主旋律應該是快樂無憂的,但孩子也會有孩子的小小煩惱。父母應隨時關注孩子的情緒體驗,肯定、鼓勵他表達情緒,幫助他調整情緒。 誤區3:吃飯穿衣不要緊,大了自然會! 幸福指向——讓孩子學會生活自理 很多父母帶養孩子偏重控制,衣服穿得多但恰恰先感冒,吃飯追著喂直到跑不動,結果是長大以後生存適應能力差,中學生父母鋪床墊褥、大學生父母全職陪讀大有人在。 父母的包辦代替剝奪的是孩子生活自理的實踐機會。其實像穿脫衣服、洗腳洗臉、學具整理這些簡單的自我服務勞動完全可以讓孩子自己去幹,初期父母要容忍他的不利索不完美,父母從示範到手把手教到只動嘴不動手,逐步放開,只要你堅持一個月兩個月,沒有培養不出的生活能力。在這些方面,大人要有意識的「懶」些,小孩才可能「能」些,小時候肯放手,長大了才放心。 誤區4:盡量滿足孩子的願望 幸福指向——讓孩子學會克制需求 很多父母對孩子有求必應,生怕拒絕會挫傷了他們的心靈。其實生活中的挫折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我們把自己嚮往的東西列一張表,然後,在今後三年內可能滿足的願望上打勾,其中打勾的能佔20%,我們多半就很滿足了。而現實是多數孩子75%以上的願望都能如願以償。許多父母善於克制自己的物慾,卻無節制地滿足孩子的要求,可是,太容易獲得的東西人往往不珍惜,而且從中獲得的樂趣也了了,這一點孩子和大人是一樣的。更糟糕的是,孩子從中學會的是不勞而獲,高消費不是靠努力與犧牲得來,而是靠抱怨、要挾、強求得來。 所以,父母應善於對孩子說不,要他學會克制與承受。一項實驗表明,幼年時面對桌上精美的巧克力能克制自己攫取慾望的孩子長大後的成就要遠遠高於不能克制的孩子。 問題是很多父母缺乏臨場說不的處理技巧。典型的過程是這樣的:上街前說好今天不買東西,但到了街上,面對誘惑,孩子先逗留再明示後撒潑,大人覺得很丟面子就屈服了,當然嘴上還是要惡狠狠地說,下不為例否則就收拾你之類,顯然這種空洞的威脅永遠都不會兌現。另有一對夫妻是這樣處理的:孩子撒潑,夫妻倆一商量,決定由媽媽出面說,你願意賴在這兒就呆這兒,我們先回去了,說完掉頭就走,孩子見勢不對,拔腿就追。回去後吃完晚飯,父母鄭重地和孩子交談,讓他自己反省今天的行為,並主動作出行為承諾。 誤區5:家務活父母干就行了 幸福指向——讓孩子承擔勞動的義務 我們小時候都被家長安排著承擔一定的家務,但輪到自己做父母時幾乎沒人指望孩子能幫家裡做事。調查顯示,各國兒童平均每日勞動時間分別是美國1.2小時、韓國0.7小時、法國0.6小時、英國0.5小時、日本0.4小時、中國0.2小時,德國甚至將6歲以後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寫進法律。 家庭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孩子脫離父母走向獨立,成功地構築自己的生活,而家務活正是增強他們能力與自信的途徑。比如3歲可以端板凳、遞用具,4∼5歲可以疊衣服、理床鋪,6歲可以收拾桌子、整理房間,10歲的孩子就該固定地承擔家裡的某項勞動了,如收飯桌、倒垃圾。總之,孩子是家庭成員,就應該讓他對家庭盡義務。 誤區6:板凳絆倒了你,我打它! 幸福指向——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板凳絆倒了孩子,不同的國度有不同的對待方式,而不同的對待方式又造就了孩子不同的人格特徵:中國的家長是打板凳,安撫孩子,孩子學會的是推卸責任,抱怨他人;美國的家長是「沒看見」,不去干預,孩子學會的是爬起來走,獨立性強;日本的家長是批評指責,孩子學會的是承擔責任,尋找原因。 其實很多事情大人是不必急著擋在前面的,自己的事情讓他自己做,自己的責任讓他自己承受,比如玩具弄丟了,不要急著給他買,讓他承受丟三落四的後果。把小夥伴的東西弄壞了,不必掏錢給他賠,讓他自己出零花錢。只有承受了他才會從錯誤中汲取教訓,這遠比家長過後反覆嘮叨效果要好得多。 誤區7:完全講民主 幸福指向——民主要慎用 從前的家長容易簡單粗暴,而現在的家長容易太講民主。父母作了一個決定,孩子尖叫為什麼,你解釋,他再問為什麼,你再解釋。其實他並不真的想尋求答案,而只是引誘你進行一場辯論,而無論你表達得多麼清楚,孩子總會有自己的理由。 其實民主是為了瞭解孩子的想法,並鼓勵他發表自己的意見,但並不意味著可以討價還價,甚至遷就退讓。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只要不帶歉意與威脅地說明,「因為我是父母,所以做決定是我的責任」。大人想成熟的意見應該要求他做而不是希望他做,當你以懇求、交易、賄賂、威脅、講理的方式去對待他的不合理要求時,其實就是在鼓勵他不講理。 誤區8:你唱紅臉我唱白臉 幸福指向——家教要求一致連貫 一般的家庭通常是:祖輩寬容父母嚴格,爸爸性急媽媽心軟或者爸爸豁達媽媽較真,因此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常有分歧,於是就出現媽媽懲罰孩子爸爸替他放哨或者爸爸對孩子發火,媽媽為孩子辯護。更有甚者媽媽重罰過後,爸爸悄悄帶孩子去飯店美食以示慰勞。長此以往,孩子產生投機心理,知道要吃找奶奶,要玩找爸爸,要上街找媽媽,教育功效相互抵消。所以家庭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要預先協商,達成一致,萬不可當著孩子的面相互指責,彼此都要主動維護對方的尊嚴。 還有的家長教育孩子是看心情,高興時孩子犯再大的錯也能原諒,不高興時孩子一點小錯也能無限上綱,揪住不放;或者一段時間放任自流、不聞不問,一段時間又事無鉅細、棍棒相加,弄得孩子不去關注教育的內容,而是小心地揣摩家長的情緒。須知一暴十寒是不可能養成好的態度習慣的,它需要親子雙方共同的意志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