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晨曦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From 秀雲媽咪--分享梅子涵教授之閱讀推廣講座 - 圖畫書可以帶給孩子些甚麼?

2009年02月23日
公開
44

透過文學圖畫書,讓這些想像空間、浪漫、優雅、情感、柔和、溫暖、人格、良知、道理、美德,在沒有教誨式的強迫下,順利地進入孩子的心中並慢慢擴大,讓顏色、詩、意境,統統鮮活起來。 ...................................................................................................................................... 《分享梅子涵教授之閱讀推廣講座 - 圖畫書可以帶給孩子些甚麼?》 被譽為「大陸兒童閱讀推廣第一人」的上海師範大學中文系梅子涵教授,受邀來台演講,茲摘錄其演講內容如下: 梅教授是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評論家,積極致力於宣導和推廣兒童閱讀。他既是一位優秀的創作者,也在課堂上培育出許多兒童文學的人才;他又以十年的時間把一本本優秀的世界兒童圖書介紹給中國的成人和小孩,點亮他們的閱讀之路。 梅教授相信圖畫書的力量,他說「童年是最幸福的,是用生命感覺的行為詩,是如此的天真無暇。孩子最初看到的東西都會成為後來生活的一部份。所以替孩子灑下幸福的種子、帶著孩子到文學的空中漫步,讓好的文學圖畫書啟動孩子浩瀚無垠的想像世界。文學是輕輕的呼吸聲,是不能馬上看到成果的大教育,是幫助孩子一生的強大指引。孩子長大後就算受到不當因素影響,其搖擺也會讓自己很快歸正,所以父母的眼光要放遠,不要只關注在課本教育、只想看到馬上的成果。這些現實路上的馬上教育都只是小部份,缺乏大格局。孩子的可塑性很短,待長大後才想要建造,已經來不及了,就算要為自己目光如豆的愚昧懊悔,也要在孩子長大以後了。」「好的文學圖畫書是可以讓一個人慢慢改變,讓書上的東西慢慢轉化成心裡的東西,所以要愈早帶入,孩子的心裡才會愈豐富。透過文學圖畫書,讓這些想像空間、浪漫、優雅、情感、柔和、溫暖、人格、良知、道理、美德,在沒有教誨式的強迫下,順利地進入孩子的心中並慢慢擴大,讓顏色、詩、意境,統統鮮活起來。這些記憶、情感、審美,都會在孩子的生活上起了變化,會從孩子的心裡拿出來,影響未來的生活品味,自動嫌棄不入流的標準。」「不要期待自己是教育者、是牧羊人,想要教會孩子聽話,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父母只管播種、灌溉,並給孩子足夠的經驗和空間,孩子就會長成大樹,甚至超乎自己的想像。」 世界兒童文學圖畫書會自動嫌棄不好的,至於,能夠廣泛流傳、去蕪存菁的作品都是作者的智慧結晶、用生命累積的財富,是讓孩子能快活的書,信誼的『圖畫書視聽之旅』就是一輩子的書,本本都是經典,會讓人看了還想再看。梅大師說了幾本圖畫書視聽之旅的故事,如,雪人、田鼠阿佛、母雞羅斯去散步、下雪天、彼得的椅子、三個強盜、月亮,生日快樂......等,讓自己也融入故事中,並看到孩子的天真與綻放的生命力,文學圖畫書真的好好玩、好有趣喔 ~ 今年的國際書展,有個年約50歲的媽媽,來到信誼攤位為自己買圖畫書視聽之旅,她說她的孩子已經唸大學了,她想珍藏這套和孩子共同回憶的書(當年只有30本,現在有40本)。 梅大師是位感性又幽默可愛的長者,他從不一樣的角度詳細介紹文學圖畫書,讓人感受故事書帶給人的情感。在他述說故事時,說到感動之處還夾帶著淚光,文學圖畫書,就是能讓孩子能快活的書。 最後,梅大師拿了一本3-4百塊的書問大家覺得這本書貴不貴? 藉此,他分享廬山媽媽小故事讓大家感動不已,他說: 8年前他在廬山開會,有位飯店的服務生沒有經過他同意,翻閱了他桌上的書,當時梅大師心裡很不高興, 開口便問:『妳在看什麼?』那位婦人馬上很不好意思說:這書好好看呦!(梅大師一聽心情馬上改變)對她說:這是圖畫書啊 ~ 婦人一直問說:這打那裡買啊,山下城裡都看不到這麼漂亮又好看的書啊,我也要買來給我女兒看! 梅大師說:這很貴喔!妳一個月薪水多少? 婦人說:四百塊(人民幣 ) 梅大師說:妳翻翻書後面看一下價錢! 婦人一看驚訝說:哇!380塊啊... 梅大師說:是啊!這是台灣的書,妳380除以4,妳還要買嗎? 婦人說:先生,沒關係的,我每個月給我女兒買一本,還可以的,妳可以賣給我嗎? 梅大師說當時他聽了甚感動,淚水已經在眼眶裡打轉,一衝動之下把那8本書都送給那婦人。 (在這次的轉述中,依然看到梅大師的淚水又在眼眶裡打轉) 在梅大師2場的講座裡,我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 - 純純老師。她是兒子小一、小二的老師,是位既感性又愛孩子的點子王老師。她永遠視學生如珍寶,很喜歡送書給學生(我兒子也收過她很多贈書),這次,她又託我買些書要送學生,當然,像圖畫書視聽之旅這樣珍貴的書,她也要買來送學生,真是感動! 純純老師,她本身就是大師級的說書人,她也在空大兼課,還利用寒暑假修博士學位。 當她的學生真是幸福,當她的學生家長更是福氣啊! 如果,您的孩子無緣成為她的學生,特別推薦 純純老師 的著作『閱讀寫作 so easy』幼獅文化,讓沒機會成為她的學生者,也能從書中體會閱讀寫作樂無窮! 梅大師的講座對象是大人,或課堂上的學生。 純純老師這本書,也非常值得大人閱讀,如小學老師或家長。

張大光∼給孩子一份「終身受用」的禮物Reading Together

2009年02月20日
公開
5

給孩子一份「終身受用」的禮物Reading Together 從「改變親子共處習慣」的那一剎那開始   常常有朋友去我們家,都會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就是我們家的玩具很少。他們都會問我:「你不買禮物給小孩嗎?」我總會和他們分享,對我來說,多花時間和孩子在一起才是最好的禮物。   但是,對現在的父母來說,如何挪出時間和孩子多在一起,是一個大難題!其實,大家都誤會了,如果您回到家,只要稍微改變一下--不要急著打開電視,不要急著打開電腦,趕快陪著孩子一起洗澡,趕快陪著孩子一起閱讀....哇!那您會發現孩子其實只需要一點點的時間,也許只是半小時、一小時,但都會讓您的親子關係變得更好,千萬別小看這樣的改變,這樣的親子時間可是兼具質和量的哦! 最珍貴的禮物莫過於∼   尤其是親子說故事時間,當孩子坐在爸爸、媽媽的旁邊,身邊靠著身體、手握著手、眼睛看眼睛,沒有任何的事情,能這麼直接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懷;沒有任何的玩具、衣服,可以產生這樣的深度交流;沒有任何的禮物,可以這麼溫暖傳達世間最重要的愛了,所以,如果您的老闆、您的客戶都可以隨時要求您多撥一點時間給他們,那麼,您應該也可以多撥一點時間,陪您可愛的孩子共讀。

對孩子而言,最好的觸摸就是砂和水

2009年02月17日
公開
1

孩子在三歲以下充滿創造性,但這個階段是無法被記憶住的,因為他是屬於無意識的吸收,所以他一點都不記得。三歲才開始進入有意識的吸收與記憶的階段,它們必須藉著在環境中活動才能繼續發展,以運用0~3歲所創造的能力。雖然他已忘記那幾年的事情,但所創造的能力都記憶在意識的層次裡,要藉由活動實現出來。這階段的孩子從之前用心靈探索世界,而今藉雙手探索世界。他要使以前獲得的能力更趨完善,如語言等;其發展雖然已完備,但仍然須要持續擴充其豐富的內容,此時的心智仍擁有心理胚胎期的吸收能力,所以他不知什麼是疲倦。 所以說三歲前雖然會說話,會講一些句子,到了三歲之後他講的句子更多、更複雜、更符合文法、更精準的描述一些事情。動作的部份:3歲前走路、會抓握,3歲後可就會像大人般3指抓握,感官的探索會更明顯,3歲前孩子透過雙手為自己去操作,所以此時應該給予合適的物品、真實的物品去練習,應讓他像大人一樣從操作中獲得滿足,孩子整個性格也會變的和平。 三歲的孩子會有意的、認真的在各方面模仿大人,而這種模仿是孩子要使自己更完美、更獨立,但是他們會毫無篩選的模仿,例如:我大女兒會模仿我生氣時的表情、語氣來責備弟弟,當我從孩子身上看到自己負面的影子時,就會提醒自己注意身教。 現在3歲孩子的雙手成了理解事物的直接接觸器官,此時的發展主要憑藉雙手的工作。如果雙手能不停地忙碌工作的話,他反而會很高興,如魚得水般的快樂。成人稱之為幸福的遊戲年代,但市面上設計了許多玩具來迎合孩子活動的需求;結果這些都是無用的玩具無法真正幫助孩子心智發展,例如:賣場充斥了各式各樣的槍玩具,孩子若接觸這些槍玩具行為就會變的較暴力有攻擊性。 孩子不管在任何地方,都想觸摸每一件東西,但成人常常只給某些東西,而拒給其它的;對孩子而言最好的觸摸就是砂和水,但因為水會弄濕衣服,水和沙會把衣服弄髒,要麻煩大人洗。所以許多成人會貪圖自己的便利不讓孩子接觸砂和水。 曾有一些新生來適應在沙坑玩時,是墊著腳尖走進去的,甚至還有覺得很髒不敢進去沙坑的,這些孩子就是沒接觸過沙,我們只好慢慢引導她玩沙、挖沙,當孩子挖到沙、摸到沙、感受到沙從指縫滑落,他的視覺、觸覺就會接受到刺激帶動發展,慢慢的孩子也會體驗到玩沙的樂趣。我們也接受到家長的抱怨:為什麼孩子衣服的口袋都是沙?為什麼孩子玩的滿身都是沙子?...,因此會和家長溝通玩沙對孩子的好處,當家長看到孩子玩沙時專注、快樂、滿足的神情,就能接受讓孩子玩沙的觀念了!

這樣說,教出好品格

2009年02月13日
公開
1

作者/大石良子                         摘要整理/陳念怡 每當孩子出現問題行為,周遭的大人經常不加思索的訓斥說:「不可以那樣!」然而那些刺耳的話,孩子卻一點也聽不進去。大石良子是將「引導式對話」運用在日本教育現場的第一人。她指出,和孩子對話最重要的是,先接納孩子的想法,引領孩子思考「什麼是事情應有的面貌?想做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再根據這些目標,讓孩子自己思考、選擇和決定「應該採取什麼態度或行動」。以下內容摘自大石良子的著作《改變孩子一生的對話力》,教你如何引領孩子改變自己。 孩子愛回嘴、吵架,老師可以怎麼談? 有些孩子在學校動不動就和同學吵了起來,經常跟老師回嘴。當他和同學發生爭吵時,老師如果從遠處大聲訓斥,通常不會有效果。這時可以走近他,先聽聽他的說法,藉由聆聽和認同,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並讓他知道「老師很想一直站在你這邊」,明白「回嘴給人的感覺很不好」,再感同身受的說:「就是啊,有時候可能還是會忍不住。」最後提議:「只要努力就有可能做得到,我們來勾勾手。」有了大人的認同、信任,孩子的行為就會漸漸出現轉變。 孩子動不動就對人施予暴力,老師可以怎麼談? 有些孩子因為自我偏見,無法跟朋友好好相處。例如:跟人稍微擦撞一下,就認定是對方故意的,立即還以暴力。這時可先問孩子「怎麼了」,設法拉近距離。接著詢問其他孩子對同件事的看法,重新建構事實,例如:「你們有沒有被別人撞到,或踩到腳?」如果其他孩子答「有啊」,老師可以再問:「那你們為什麼沒有生氣?」藉此呈現出另一種觀點:「玩的時候被踩到也沒辦法,就是因為這樣才好玩。」最後區隔問題,「有人會故意踩別人?還是你自己這樣覺得呢?」讓孩子發現其實這一切都是誤解,進而修正自己的行為。 孩子愛鬧脾氣,老師可以怎麼談? 愛鬧彆扭的孩子其實「很想跟大家一樣」。先讓孩子意識到「和大家一起做事時很開心」,再累積小小的成功經驗,情況將大有改善。就算偶爾又生起悶氣,老師只要問他:「這樣鬧彆扭,會有什麼好事發生?」、「你想發脾氣?還是想和大家一起做事?現在該怎麼做才好?」孩子的態度馬上就會軟化。 孩子缺乏自信,挫折忍受力低,家長可以怎麼談? 有些孩子嘗試新事物時,只要稍不順利,就備感挫折,哭個不停。這時可先藉由陪伴,增加安全感。然後找出孩子的長處,把肯定和稱讚當做養分,幫助孩子一步步建立自信。最後重新建構事實,引導孩子改變對事物的看法,例如,「做不好並不丟臉。只要肯去嘗試,就有可能成功。如果不去試試看,永遠都做不到。」 孩子不愛上學,家長可以怎麼談? 有些孩子生性膽小,容易因為一點小事感到恐懼,經常以身體不舒服為由請假。當孩子說出「好累」或「好可怕」,請先接受他的感覺,讓孩子覺得自己的話被聽到、被接受。面對不想上學的孩子,父母的做法應該剛柔並濟,一方面讓孩子知道父母不會隨便讓他請假,一方面用陪伴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告訴孩子每個人對未知的事物都會感到恐懼。一旦選擇不逃避,就能克服恐懼,嘗到其中的樂趣。在生活中,也要多陪孩子面對不擅長或討厭的事,藉著傳授一些小技巧,減少孩子的恐懼。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改變孩子一生的對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