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晨曦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教出英語力

2009年04月24日
公開
50

選英文繪本的三個原則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親子天下專刊《教出英語力》 文�吳敏蘭 花了大筆錢買英語教材,孩子還是一句英語都說不出來?當爸爸媽媽開始覺得孩子「朽木不可雕也」的時候,不妨試試說故事、聽故事的方式。從事兒童英語教育多年的哈佛雙語教育碩士吳敏蘭,提供了豐富的書單與說故事的訣竅。 對於想自己在家幫小孩加強英文的家長,我常常鼓勵他們用故事的方式讓孩子接觸英文,一來是家長想要讓孩子在家乖乖的上英文,通常都有點困難;二來是在說故事的過程中,不但可以培養親子感情,更可以教孩子一些價值觀,其實是一舉兩得。在這個過程中,小朋友只要不排斥聽英文故事、讀英文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怎麼開始? 用英文來聽故事的一大要點是:剛開始不要選擇英文太多的故事書。如果英文太長、太難,小朋友很快就會失去興趣,因為他們不但不懂,也無從猜起。其實,「猜意思」在語言學習過程中是很重要的一部份,小朋友會自己去猜測字的涵義,更進而去歸納,記下字的意思。因此,在學習的初期,可以找一些字少且有清楚圖片說明的故事書,讓孩子可以看圖猜意思,或者是在與孩子一起閱讀的時候,適時的指出圖片引導,讓孩子在剛開始接觸英文書時,就能懂意思,增加他們學習的成就感,這是很重要的一步。 例如在看《Good Night Gorilla》(Peggy Rathmann)這本幾乎沒有文字的繪本時,大人在說「Good Night, Gorilla」的同時,孩子的注意力可能是在繪本插圖中的右上方、飄在空中的一個小小氣球,所以急著要翻到下一頁,看看氣球飛到哪裡去,若是爸爸媽媽只是急著要講故事,就會讓孩子失去自己去「閱讀」這本書的機會。陪著孩子閱讀時,要給孩子時間和空間,有時候會因此在其中找到更多樂趣。無字書因為沒有文字的解說輔助,書中的繪圖大都非常具有特色,可以吸引讀者的注意力,爸爸媽媽不妨利用無字書引導孩子欣賞插圖,你會發現從孩子眼中看世界,和大人的角度不同。 聽有聲書學英文 有些家長或許對自己的英文發音沒有信心,這時就可借助有聲書來「代言」。有聲書的好處是家長可以一遍又一遍的放給小朋友聽,順便加強自己的聽力與發音。孩子只要多聽,就一定會對特別一個音或是特別一個語調產生印象,有時甚至會因為覺得有趣而模仿著說。有時,故事中穿插著生動的對話,甚至是日常生活中常聽到的對話,也會加深小朋友的印象。孩子對英文繪本較熟悉時,爸爸媽媽甚至可以試著只播放故事聲音,而不看故事書,讓孩子有專心「聽」的機會。要提醒家長的是,如果爸爸媽媽具有一些基本的英語能力,應該先嘗試自己說故事給孩子聽,因為可以隨時依照孩子的反應調整說故事的速度,若遇到孩子聽不懂,也可以多做解釋。有時候直接放CD或錄音帶,因為速度快、孩子無法進入狀況,反而會提早放棄,造成反效果。聽故事學英文是個有趣的經驗,爸爸媽媽切忌把故事當課本來教,才不會失去爸媽說故事、孩子聽故事的樂趣。 另外,說故事的道具也很重要。藉由一些道具的操作,小朋友更容易進入狀況,例如製作手偶來演出三隻小豬的故事劇情,小孩不但練習對話,還可練習操作手偶;講到「好餓好餓的毛毛蟲」的故事時,帶著孩子做水果的拓印畫;講到「薑餅人」的故事時,帶著孩子實際製作一個薑餅人或薑餅屋,最後再吃掉,那會是小朋友童年最快樂、最美好的記憶。 選英文繪本的三個原則 為孩子選擇英文故事書時,不但要依孩子的年齡,還要配合適合的故事型態來引導孩子。例如:一到三歲的孩子小肌肉的發展還不是很成熟,卻對翻書這個動作非常有興趣,這個時候如果給他一般的故事書,可能讀了幾次下來,故事書不是缺頁,就是被五馬分屍了。因此,在這個階段,可以準備一些厚紙板的硬書(board book),孩子狀況好的時候,就逐頁唸給他聽。要不然就讓孩子隨意翻閱,然後找機會對孩子說「Look at the dog!」「Look at the boy.」「What's this?」當然,書中的字句要少要短,而且字體一定要又大又清楚。 四到六歲的小朋友對於故事的多元性,接受度就較高了。爸爸媽媽可以先從小朋友較熟悉的題材去挑選故事,例如:小朋友去上學、學上廁所、養寵物、有了弟弟妹妹、房間有怪物等。當然,因為是英文故事,在初期,書中的插圖最好是愈多愈清楚愈好,文字也是愈精簡愈好。一來父母閱讀時不會太吃力,二來小孩也不會有太多壓力。如能找到有聲書在旁輔助,增添一些音效,就更棒了。 選英文繪本書的原則 剛開始想要以英文繪本來培養幼兒的英語能力的家長,可以抓住幾個重點:字少(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圖畫清楚(可以看圖猜意思),還有就是句型的重複性要高。藉由句型不斷的覆誦,孩子也容易跟著朗朗上口,最常見的例子就是連三歲孩子都可以「背誦」的《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Bill Martin Jr. & Eric Carle),故事中不斷重複「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I see a red bird looking at me.」 「Red Bird, Red Bird, What do you see?」 「I see a yellow duck looking at me.」孩子很容易就記住,甚至套用成「Mommy, Mommy, what do you see?」來玩遊戲。學齡前的孩子而言,這種重複性高、甚至可吟唱的繪本,是讓孩子開口說英文的好方法。 讓孩子由閱讀進入英語的學習 閱讀能力要慢慢培養。孩子若要獨立閱讀,也需要建立自然發音(phonics)的能力。不過,讓孩子透過繪本去接觸英文,沒有壓力、充滿趣味,又可建立孩子的信心。甚至有些繪本中的韻文(rhyming words),可以訓練孩子建立自然發音的概念(phonemic awareness),有助於孩子自然發音的學習。 如果你的孩子是已經有英語能力與閱讀經驗的小學生,除了閱讀繪本,也可以開始嘗試兒童讀本,慢慢由淺入深的引導孩子,進入純文字的閱讀世界。有許多出版社會針對孩子的閱讀能力出版所謂的「Level Readers」,透過有趣的插畫與故事,有系統的讓孩子慢慢累積對「the」、「is」、「and」、「on」等常見字(sight words)的認識,讀本也隨著級數的增加,逐步增加自然發音的難度,從家長讀給孩子聽(being read to),到家長在一旁導讀(guided reading),進而開始獨立閱讀(independent reading),讓家長能夠藉由較有系統的系列讀本幫助孩子進入閱讀,不需傷腦筋的在廣大書海中,去判斷一本書到底適不適合孩子的程度。 《Amelia Bedelia》(Peggy Parish)這個超級糊塗女傭的故事,就是頗受孩子歡迎的系列。書中Amelia Bedelia 常常因為對英文的曲解而鬧出笑話。例如主人說要換毛巾(Change the towels),她卻以為是要「改變」毛巾,而在毛巾上挖了一個洞。這時候孩子已經能慢慢了解英文字彙中的雙關語,這是語言學習的下一個階段。繪本之外,也可讀一些章節小說(Chapter Books),例如冒險系列的《Magic Tree House》(Mary Pope Osborne & Sal Murdocca)、偵探系列的《Zack Files》(Dan Greenburg)、幽默系列的《Junie B. Jones series》(Barbara Park)、溫馨系列的《The Cobble Street Cousins》(Cynthia Rylant)與奇幻冒險系列的《The Secret of Droon》(Tony Abbott),都是值得推薦的入門書。著名作家Tomie dePaola 的《26 Fairmount Avenue》與Roald Dahl的《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Matilda》、《The BFG》等,都是很受孩子歡迎的讀物。 其實現在坊間已經有許多上述系列的中譯本或是中英雙語版本,也引起了一些該閱讀中文還是英文的討論。我總覺得,一個好的故事,不管是用任何語言來呈現,都會讓閱讀成為很愉悅的一件事。記得小時候,母親很重視我們的語言學習,雖然全家跟著爸爸從一個國家到一個國家,語言一直轉換,她總是想辦法自己教。中文比較沒有問題,英文就難了,她擔心自己英文能力不夠好,又不知如何教我們,於是選擇了較輕鬆的方式,閱讀童書。她常常帶著我們去圖書館借英文繪本,提供了我們最無壓力的語言學習經驗。我和姊姊們各取所需,找自己喜歡的書,從繪本到短篇小說,看著書中的插圖猜故事的劇情,看到像《讀者文摘》等雙語的書籍更是愛不釋手,因為只要不確定書中的意思,還可以中英文相互對照一下。媽媽從來不會要求我們只看英文或是中文,而是提供了雙語的閱讀環境,而我們三個女兒也因此都成了愛閱讀的孩子,中文也看、英文也看。有的時候我們欣賞中文的美,有時喜歡英文的幽默,但是最重要的是我們享受閱讀。父母把書交到孩子的手中時,不要要求他用何種語言閱讀,因為無論如何,孩子都會被故事所吸引,享受故事與插圖之美、進入閱讀的世界。 高年級或是中學生則不妨試試可輕鬆閱讀的《The Secret Diary of Adrian Mole, Aged 13 and 3/4》(Sue Townsend),或是一些著名並已被拍成電影的書,如《Charlotte's Web》(E. B White)、《Harry Potter》(J.K.Rowling)、《The Lion, 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C. S. Lewis)、《The Hobbit》(J. R. R. Tolkien)。父母不妨參考美國童書界最高榮譽紐伯瑞獎(Newbery Medal)的兒童文學得獎作品,如《Sarah, Plain and Tall》(Patricia Maclachlan)、《Dear Mr. Henshaw》(Beverly Cleary)、《A Wrinkle In Time》(Madeleine L'Engle)、《Shiloh》(Phyllis Reynolds) 、 《Bridge to Terabithia》(Katherine Paterson)、《Hachet》(Gary Paulsen),都是經典之作。 到了高中,就可以開始讀一些經典名著了。記得我在瑞典念英國高中時,閱讀書單有《Catcher in the Rye》(J.D. Salinger)、《A Tale of Two Cities》(Charles Dickens)、《David Copperfield》(Charles Dickens)、《To Kill a Mockingbird》(Harper Lee)、《Tess of the D'Urbervilles》(Thomas Hardy)、《Of Mice and Men》(John Steinbeck)、《1984》(George Orwell)、《Lord of the Flies》(William Golding)、《Animal Farm》(George Orwell)、《Moby Dick》(Herman Melville)等。回家功課是讀小說,上課大家討論書中的議題,考試都是申論題,每本書都是整本讀完,比我後來在上外文系時所「完整」讀完的小說還要多呢。 編按:我在加拿大求學時,學校老師要求我們閱讀的書單也是非常類似這些,除了著重在閱讀理解外也特別focus在對事情的看法與感想。 與孩子一起讀 我常常鼓勵幼稚園的家長們,不要擔心自己英文不好,和孩子一起閱讀,不但自己可以慢慢累積英文能力,又可以培養親子關係。我們學校有好多家長到後來自己成為愛故事的人(story lover),會去蒐集繪本,收藏各種版本的故事與孩子分享。如果爸爸媽媽是個愛繪本的大朋友,現在坊間也有很多是大人才更能體會其中幽默的繪本,作者打破傳統故事的架構直接與讀者對話,或是故事內容顛覆傳統的價值觀,往往讓愛故事的大朋友拍案叫絕呢! 閱讀讓孩子與世界接軌 還記得在剛從美國回來的頭一年,我在國小教二、三年級的孩子,當時為了教各種「交通工具」的英文名稱,我運用了一本故事書叫做《This is the Way We Go to School》(Edith Baer & Steve Bjorkman),繪本中畫出世界各地的孩子如何去上學,例如紐約的孩子坐渡輪,挪威的孩子滑雪,中國南京的孩子騎腳踏車,瑞士的孩子坐纜車,肯亞的孩子坐火車,印度的孩子坐雙層巴士,蘇聯的孩子坐地鐵,而澳洲有的孩子因為地方遼闊,是在家聽收音機上學。我說完故事之後,和孩子熱烈的討論,如果我們要加上一頁台灣的孩子如何上學,是運用哪一種交通工具?孩子們紛紛說,「摩托車!」非常有趣。但是接下來我拿出了世界地圖要將書中的國家找出來,先問到這群三年級的孩子「台灣在哪裡?」時,孩子們卻指不出來,令我感到很驚訝,也覺得很難過。我們如此努力的教孩子英文、希望他們有國際競爭力的同時,是否真正了解到語文是語言和文化的結合? 若無法常帶孩子出國去開眼界,閱讀就是給孩子開拓視野最快速的方式之一,因為孩子從繪本中可以看到聽到許多不同的經驗。例如從繪本《How to Make an Apple Pie and See the World》(Marjorie Priceman)中,可以看到一個女孩為了取得製作好吃的蘋果派的食材,如何周遊歐洲列國。透過故事,孩子知道哪個國家有好吃的蘋果,或是哪個國家的乳牛生產香純的牛奶製作奶油等等。從《Handa's Surprise》(Eileen Browne)的故事中,可以看到一個去訪友的非洲女孩,將她要送給朋友的各式非洲水果頂在頭上的大盤子裡,卻被沿路遇到的動物偷吃了。故事中可以看到非洲人如何搬運食物,又可以認識不同的非洲水果與非洲動物,對於台灣的孩子來說,都是十分特殊的生活經驗,孩子透過童書,留下深刻的印象。 不是所有的爸爸媽媽都有時間或是金錢,能夠帶孩子出國認識世界,但是閱讀卻能讓孩子逐步累積對世界的認識與了解,未來孩子有機會與世界接觸時,他會是個更有國際觀與包容力的世界公民。 作者小檔案 學歷:國哈佛大學雙語教育碩士 曾任:美國麻州雙語教育(MABE) 研究員、台北英國學校教師、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西洋兒童文學講師、國小英語師資班講師。 現任:凱斯幼稚園�建國幼稚園�凱斯英語學校教務長,凱斯教學研究中心講師。 著作:《看漫畫FUN英文》、《雙語齊下》、《大鴕鳥的故事 The Story of Ostrich》等。

停、收、等、慢 培養孩子11大能力

2009年04月24日
公開
50

停、收、等、慢 培養孩子11大能力 父母給愛的方式必須設限,忍一時,能給孩子更強壯的心靈、更卓越的競爭力,停止溺愛,永遠不嫌遲!「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於知愛而不知教也。愛而不教,使淪於不肖,陷於大惡,入於刑闢,歸於亂亡,非他人敗之也,母敗之也。」《資治通鑑》作者司馬光在《溫公家範》這麼說。對溺愛世代的父母,這句話無疑是當頭棒喝。這群父母往往給了太多的愛,卻不知道「該給什麼」、「該給多少」? 友緣基金會執行長廖清碧表示,現代孩子最需要具備的十一種大能力(編按:十一種能力包括:同理力、自信力、勇敢力、接納別人的能力、適度的表達力、決定的能力、等待力、親和力、尊重力、合作力、智慧力),經過核對後發現:被寵溺的孩子幾乎樣樣缺乏。 尤其,父母溺愛孩子的「首要傷害」,會造成孩子缺乏同理心。因為孩子從未被父母喝叱「不行!」,他就無法體會別人的情緒、需要、想法。被溺愛的孩子也容易沒有自信,因為父母為他做了一切,他還能做什麼?而總是伸出一隻手要幫孩子的父母,也要小心孩子表達力會有問題,因為在他還沒表達前,父母就已為之代勞了。 所以,不論你的溺愛是放任型,或是過度保護型,父母都要謹記四口訣:「停、收、等、慢」,收回一隻手,讓孩子自己面對問題。首先,要停下來。 停:給愛前,先問這是誰的需要? 溺愛的父母在行事前要停下來問問自己:「我現在要替他做的,是我的需要,還是孩子的需要?」第十屆梁實秋文學獎散文創作類佳作,樊雪春寫的〈我看見我的女兒〉一文,內容就描述她母親給她的是一份「專斷的愛」:成長的歲月中,她嫌我洗澡洗不乾淨,帶著菜瓜布好心的把我拎進浴室,做一場脫皮之旅,她洗得很高興,我則是低著頭像一隻代宰的羔羊,就這樣一直幫我洗到十八歲。她嫌我的頭髮太長,蓋住了眼睛,把我拎到理髮店,剪一個西瓜皮。理髮師一面剪,我一面掉著眼淚……如果我拒絕吃下當歸雞,她會滿懷憤怒的把雞吃光光……「沒人要的雞我自己吃。」她恨恨的說。「母親的背影,是我最熟悉的姿勢。」樊雪春這段話隱喻著,母親的好意和子女的需要經常背道而馳。因此,父母在給愛的時候,一定要問自己:這是誰的需要? 收:孩子的問題,留給他們解決 > 第二,有些事要收手,好父母最好是少一隻手。父母應該問:「現在發生的問題,問題所有權人是誰?」> 讓孩子處理屬於他自己的問題,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政大心理系教授鍾思嘉指出,父母這樣做並不意謂停止對孩子的愛,而是肯定孩子處理問題的能力。「這個管教態度對子女而言,就像送給子女一份『信任他』的禮物,不用花錢,卻是一份無價禮品。」 如何劃分問題所有權?可以問自己兩個問題:「這事有沒有干擾或妨礙到我的生活?」、「這事對孩子和他人是否造成傷害,甚至危害生命安全?」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就不關父母的事,父母要收手,不要剝奪孩子解決問題的機會,父母只要從旁鼓勵和注意就夠了。 等:不立即服務,讓他為自己負責> 第三,父母要學會等。等一等,不要立即反應,讓孩子經歷自然與合理的行為結果。父母一直為孩子做太多不必要的服務,叮嚀嘮叨,結果讓孩子養成不在乎的習慣,父母就得一直扮演「為孩子負責」的角色。 張老師基金會桃園分事務所總幹事涂喜敏舉例,很多父母一早就耳提面命要孩子帶外套、到學校後要記得隨溫度變化穿脫,出門前又親自將衣服穿上。如果這時父母能夠停下來,讓孩子自己嘗到沒帶外套的自然結果,父母往後就不需再吃力不討好的提醒了。 鍾思嘉也輔導過一個個案:田先生有四個女兒,在一次家庭會議後,他們同意在晚餐後負責收桌面、洗碗筷,但幾天後,他們忘了該盡的責任。隔天,田太太也停止做早、晚餐,孩子不解。只見田太太說:「很對不起,我實在沒法在又髒又亂的廚房裡做飯。」接著,田先生夫提議出去吃飯,孩子歡呼的問要去哪一家。想不到田先生說:「我沒有說要帶你們一起去啊!你們得照顧自己,自己想辦法了。」結果,等到他們回來,孩子都吃過了,而且也把廚房整理乾淨。 第四,要慢。因為延後孩子享樂,是他以後競爭力的來源。 慢:延後享樂,競爭力更強 這是個非常有名的實驗,心理學家華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針對史丹佛大學附近社區的四歲小朋友們,進行一系列為期十多年的追蹤研究。當時,他手上拿著兩種零食,讓每個小孩區分出最喜歡和次喜歡的。然後他告訴小朋友說,他會出去這個教室,但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不想等的小朋友會拿到次喜歡 的食物;如果可以等,但不知會等到何時的小朋友,會拿到最喜歡的食物。 十多年後,米歇爾發現:「等待越久的小孩,長大後處理挫折的能力越好,比較專心,表達力、邏輯力、計畫力等也越好,且其日後SAT(美國大學入學的學力測驗)的分數越高。」這就是被稱為「延後享樂」(delay of gratification)的經典研究。 改變給愛的方式:先降低頻率,再找出孩子真正的需求 要父母突然改變與孩子長期相處的模式,並非一蹴可幾。初期,父母可先將溺愛的頻率降低,然後再將「給愛」的方式移轉成孩子真正需要的。元智大學校長彭宗平舉例:「很多高中生的父母,花一千小時為他們補習上學接接送送,但大學基測出來,卻只能以分數落點去找志願科系。其實父母應該做的,可能是花五十個小時陪孩子去瞭解適合的科系,這五十小時的影響遠比一千小時的接送要重要。」 「停、收、等、慢」,將你的愛昇華,才能真正對孩子有幫助。 生活大能力,你的孩子得幾分? 答題方式請根據孩子的真實狀況快速給分,依照符合程度,分數各異:偏高2分、一般1分、偏低0分,做完24題後,累計總分 檢測對象 此問卷設計係針對孩子6歲至12歲的父母, 1. 大部分時間,自己整理書包、準備上學用品 2. 受挫或被拒絕時,不會一直吵鬧,或與父母交換條件> 3. 很想要超市、百貨公司的某樣東西,未經同意,能等待或放棄> 4. 借東西前,會先向物主說一聲 5. 做錯事不會一直說是別人的錯,會想下次怎麼做更好> 6. 會時常關心家庭其他成員 7. 客人來家裡,會分享所有物或玩具,或給大家留愛吃的東西> 8. 規定、約定打電動或看電視時間,或上床睡覺時間,可以遵守> 9. 需要做決定時,知道自己要什麼,不會不知所措> 10. 對於分配到的打掃、洗碗家事或功課,大多能負責> 11. 清楚表達想法或需要,不需父母猜測、詢問半天> 12. 遇到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不會馬上喊父母來協助> 13. 能自然的對別人招呼,如鄰居、管理員 14. 被指出錯誤,會反省,會思考別人說的,不是只有「我對」> 15. 生氣適可而止,能說出為何讓他生氣的事 16. 當父母稱讚別的孩子,也能學習欣賞別人 17. 知道父母為他做的一切不是理所當然的,會表達感謝> 18. 在家與在校,態度、表現一樣 19. 在零用錢的額度內適當使用,不超支、不預支> 20. 喜歡自己、欣賞自己、肯定自己,有自信的 21. 容易親近,大方和善,或樂於與人合作 22. 喜歡動手幫忙做家事,不懶散 23. 在大熱天,雖會煩躁、抱怨,也能去做該做的事> 24. 不會一直比較物質的貴賤,或覺得高人一等 檢測結果 37分以上 你不會太寵愛孩子,你的孩子已具備很好的社會化能力,能應付變遷快速的社會; 36-25分 你有一點寵愛你孩子,現在你要幫助他建立較欠缺的能力; 24-12分 你蠻寵愛孩子,有時過度保護,有時又太放任,阻礙他發展相關能力的意願與標準; 11分以下 你已經過度寵愛你孩子,使他無法建立許多能力,你應該要檢視他欠缺這些能力的原因,謹記「停收等慢」4口訣。

提升專注力 多遊戲、別過度學習

2009年04月20日
公開
42

在日常生活中,同時運用多種專注力的例子不勝枚舉,例如媽媽在廚房一邊煮飯,一邊注意房間內的寶寶有沒有發出聲響。但一位選擇性專注力出現問題的孩子,可能全神灌注看著電視,卻完全沒聽到母親在一旁呼叫。 臨床上,注意力不足的小朋友通常都是持續性專注力、集中性專注力與選擇性專注力出現了問題。如果兒少時期的專注力缺失程度不嚴重,沒有達到影響功能的程度,例如老師平常沒有太多抱怨、功課還可按時完成、考試成績與他的能力相符時,父母不一定要帶孩子到醫院接受治療,也不需花錢接受「××專注力訓練」! 以下是一些小撇步,可幫助家長進行孩童的專注力訓練: 1.持續性專注力的提升 ●讓幼兒學習「一次只做一件事、每次都把事情完成」的生活及遊樂模式。例如玩填色遊戲,就把顏色填完才玩下一個遊戲;蓋積木,就蓋一個段落才休息;吃飯時就把電視關上。要強調的是,不要強求幼兒過度學習,而是讓幼兒多遊戲,遊戲非常重要,在遊戲中幼兒因此學會各種技能,也培養自信,我們只是稍微加入一些良好的生活紀律及習性即可。木頭人及撿紅點遊戲,也對專注力的培養有助益。 ●上學後,孩子學習時間要安排妥善,寫作業時間最好依個人狀況,區隔為許多小段,每小段不要過長,約為15至20分鐘。段落中可以讓孩子休息一會,但不可讓他們看電視或過度玩樂,以致心收不回。 ●學習內容與性質應交替進行:例如背科複習完,可以做數學,再背英文。 2.集中性專注力及選擇性專注力的提升 ●鼓勵孩子多閱讀,但每次閱讀內容與範圍不要太多,事前可協助孩子瞭解故事大綱,增加他們興趣。對於年幼的孩子,可以藉由手勢,大聲念出句子的同時,幫助他注意到書中應注意到的內容。 ●要求不要太高。一般來講,7歲至10歲的專注力能維持約20分鐘、10至12歲的小孩能維持約25分鐘就足夠了。 專注力是可經由後天努力而改善的。較嚴重的專注力不足個案確實需藥物治療,但對於只是「專注力不夠好」的孩子,也許父母可嘗試在生活小地方開始訓練。 出處:提升專注力 多遊戲、別過度學習

[育兒] 兩歲幼兒如何教才會不抓狂

2009年04月17日
公開
21

摘錄自《2歲幼兒如何教不抓狂》•佐藤真子著 世茂出版社出版 一提到2歲的幼兒,你會想到甚麼呢?「凡事都要自己來.…..」、「甚麼都說不喜歡.…..」但是做起事來卻又笨手笨腳,一定要大人在一旁守候。的確,2歲的幼兒正是這麼一個麻煩的年齡!他們的心理層面已有迅速的發展,但仍限於一個自己不知該如何是好的混亂、掙扎期。 或許有些父母也曾因為照顧2歲幼兒,碰上許多頭痛問題深感困擾,甚至有「置之不理」之感,讓自己也陷入「凡事皆不順心」的煩躁期。雖然有句話說:「如果孩子是2歲,那父母親也是2歲。」但唯有深入「獨立期」的幼兒的內心世界,有耐性地守護著孩子,才能讓親子在各方面一起進步與發展。 ?2歲幼兒的生理與心理發展 在寶寶迎向2歲生日的那一天起,你可以認定他已經完全脫離「嬰兒期」,正式邁向幼兒期。2歲正是走路、跑步、跳躍等運動層面的基本機能,大幅躍進的時期。孩子對於這些逐漸形成的能力,莫不充滿躍躍欲試的衝勁。所以,自我的這些衝勁能充分獲得滿足的孩子,不管是誰到了3歲左右,在走路、跑步、跳躍等動作上,都會有驚人的發展。 對2歲的幼兒來說,上下樓梯真是最佳的冒險遊戲;若在散步途中看到樓梯,即使繞遠路也會故意跑過去爬一爬。就連百貨公司或超市的欄杆扶手,也要攀爬一番,尤其對電梯更感興趣。這時父母親應該多注意孩子的舉動,避免發生危險。等他習慣上下樓梯的節奏感之後,從好幾層的樓梯上跳下來成為新的刺激遊戲。一開始他還有些顧忌,要求父母親助他一臂之力,等他越來越大,膽子也跟著變大,總有一天他自然會成功地從樓梯上跳下來。 2歲的幼兒在心理層面上的發展,遠比生理方面進步更多。例如,他為了強化自我的意識,經常會出現「不要」、「不好」的回應。這時不管是要他收拾玩具、脫掉髒了的衣服,甚至是要給他最愛的香蕉,都會得到「不要」的回應;聽多了總覺得他把說「不要」當作一件有趣的事呢!這時父母千萬不要出現「這個孩子怎麼變得這麼搞怪!」的念頭。其實這種表達「不要」的行動,對孩子在自我意識的建立上,有非常重要的功用。 對一個2歲大的幼兒而言,當自己的要求受到限制或禁止時,要如何堅持自己「不要」、「不好」的念頭,以及說出「好」或接受別人的意見,都是相當寶貴的學習課題。雖然有些老生常談,但在此還是要強調,一個放棄自我意識,完全順服別人的孩子並非「好」孩子。希望父母親多用些心思,輔導孩子找出自我解決問題的方法。 ?大小便的訓練--掌握時機為其要訣 即使你不覺得緊張,但一發現孩子已經2歲了,還是會突然介意他大小便的自理問題。尤其當他的同伴一個個擺脫尿布的束縛後,你不禁也為家裡的孩子著急起來。 或許有很多媽媽之前都有嘗試訓練孩子大小便的失敗經驗,最常見的失敗原因是,孩子還沒有到不穿尿布的時間就開始訓練他,正因為他的腦部還不能充分控制排尿系統,媽媽就急著訓練他,當然不容易成功。至於這個時間是甚麼時候,因個人發展而異,一般最快的話也要1歲半以後。 掌握時機為其要訣,等孩子的膀胱剛好裝滿尿液,再帶他上廁所,他就能順利解出, 但這只是偶爾碰上恰當的時機;大小便的訓練正是為了讓孩子意識到這種偶然性。所以,儘可能瞄準想尿尿的時機,持續誘導孩子去廁所或便器「解決」,才是訓練成功的要訣。像午睡後或早上起床時,都是最佳的時機,而離上次尿尿約2個小時的間隔時間也最適合。不過,要是孩子不想尿,或待了2、3分鐘還尿不出來,就不要勉強他。萬一他過不到2分鐘又尿下去,千萬不要生氣;這可能是孩子比較敏感,不太習慣這種訓練。其他像天氣冷或水喝多了的時候,就要縮短尿尿間隔的時間,常帶他去尿尿。 ?穿脫衣物--「自己做」是獨立的第一步 孩子一過了2歲,都會想要自己穿衣服或脫衣服。不過,他們穿衣的技巧有待商榷,倒是脫衣服的技術好多了。像洗澡時脫衣服或就寢時換上睡衣,都是他們最佳的表現時刻,即使花很長的時間才脫得掉,仍樂此不疲。媽媽也可在適當的時機教他收拾脫下來的衣物。 而最讓媽媽頭痛的是,明明沒有時間了,他還堅持要自己脫衣服,尤其是早上上學或洗澡時,總讓媽媽忍不住出手幫忙。不過,這種想要「自己做」的意識,決定了自此萌芽的獨立心會成長茁壯或不幸夭折,對孩子日後的性情具有重大的影響。所以,當孩子表示想「自己」做做看時,原則上同意他的要求,尊重他的意思吧!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個性,他們對週遭大人的期望也不盡相同。正如同孩子有自己的特色一般,每對父母親也具有不一樣的特質;再加上核心家庭、大家庭或單親家庭等等不同的生活背景,更造就出性格、脾氣都不一樣的孩子。所以,每一對父母親都應該試著找出最適合自己和孩子的教養方式,才能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心得:天下父母心,千萬不要以大人的邏輯去看小孩子喔!要記得她們只是小孩子!

亂發脾氣怎麼辦?

2009年04月10日
公開
40

亂發脾氣怎麼辦?   許多父母都有類似的夢魘,孩子到了玩具部門,著魔似地的買東買西,一旦你不順從他的要求,孩子便賴在地上,大哭大叫,極盡所能的令你難堪,任憑你軟硬兼施、好話說盡(如果不是在公共場合,早就一巴掌下去),也是無用,最後要不不歡而散、扯手拉耳朵地離開現場,要不俯首投降、心不甘情不願地任憑勒索。   多數父母都憑本能來處理發脾氣的兒童,一般而言,反應模式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所謂的「喪權辱國型」。這類父母一見到兒童發脾氣,便會失去所有的立場、原則及之前協議的規則,甚至是不惜成本、竭盡所能的「息事寧人」,謝天謝地,只要孩子不生氣就好。這類父母彼此之間也常爆發劇烈的衝突,經常割地賠款的一方往往成為兒童的堅定靠山,只要孩子在另一方遭受責備或拒絕,馬上向這一方求助,也總能遂其所願。因此,一方責怪:「幹嘛對孩子這麼兇,不是要用愛的教育?」另一方會說:「你這麼沒有原則,早晚寵壞孩子,這樣搞法我怎麼教?以後我不管了!」可是嘴巴說不管,孩子是自己的,不教又不行!   這類聰明的孩子自小就學會「情緒勒索」。只要吵就有糖吃,只要鬧就有道理,別人就要讓他。可是等進了學校、出了社會才發現:誰甩你啊!終於吃到苦頭。   第二類的父母是「立斬無赦型」。這類父母認為小孩子是不該發脾氣的,只要發了脾氣,不論有沒有道理,都是錯的。因此,當兒童發脾氣時,這類父母通常也不去問是否受了委屈,還是身體不舒服,而用更嚴峻的態度壓抑兒童情緒的表達。孩子自小就學會:「表達情緒是不好的,情緒該被壓抑控制,有情緒就表示『發脾氣』,我不該隨便亂發脾氣。」這類兒童內在有太多壓抑的情緒,可能自小體弱多病。這些情緒本來能幫助兒童表達不滿,增進與外界的溝通,但一再壓抑的結果會導致體內化學的不平衡,令免疫系統失常,因此孩子會一再地生病。此外,他們也可能成為「情緒障礙」兒童,不斷壓抑內在的情緒,卻又找不到合理的表達方式,同時內在的不平衡又一直累積;雖然兒童有段時間會乖乖的,似乎完全沒有脾氣;可是,當累積到一個危險濃度時,又會突然的亂發脾氣及無理取鬧。   這類兒童長大之後,可能也會循此模式,不斷將壓抑情緒轉成各類的身體疾病,或成為一個終日受情緒困擾的成人。   第三類父母是所謂的「疏離型」。他們沒有能力處理及面對兒童的情緒,當孩子發脾氣時,他們會暫時變成「木頭人」,將自己的感受關閉,假裝看不見,假裝一切都沒有發生,以掩飾自己的無能及尷尬。不錯,滿聰明的,可是後果可慘了。   這類兒童長大會出現「身心分離」現象,他一方面可感受到自己的情緒,一方面卻又對情緒覺得很陌生,不知道「那是誰的情緒?」或「我該拿這些情緒怎麼辦?」而且當強烈的情緒湧現時,因為沒有人可以引導,也沒有鏡子(指父母對兒童情緒的回應方式)可供學習修正,兒童會出現所謂的紊亂行為,有些表現出來的行為甚至和內在情緒背道而馳,也許要多年之後才能明白自己內在真正的感受。   我在這裡想提供父母們幾個簡單的觀念及做法。首先,當兒童發脾氣時,你要讓他明白「他是可以發脾氣的」,你也必須接納「發脾氣的孩子」,目的是要孩子明白,情緒是他的朋友,而非敵人,也要引導孩子接納「發脾氣的自己」或「自己的情緒」。其次,父母必須好好的教導兒童如何體驗情緒的力量,利用情緒與外界進行有力且平和的溝通,拒絕侵犯性的不合理對待,該說「不」,就說「不」!爭取合理的尊嚴及權益,利用情緒來提振自己身心的深層力量感。再其次,若父母本身相當懂得平衡情緒,不但能夠接納兒童的情緒,也能幫助兒童了解情緒背後的信念,甚至與兒童一同學習透過情緒的根源及內心的衝動,和自身內在更深的「神聖內我」達成連結。如果各位父母能依循以上的原則教導兒童,相信一定能教育出情緒平衡、身心健全的下一代。 ──(摘自《在孩子心裡飛翔》)

入春之際幼兒腸胃炎增兩成 父母應預防輪狀病毒

2009年04月07日
公開
1

呼!!還好我們家寶貝之前有口服過輪狀病毒疫苗, 要不然症狀可能更嚴重!!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403/17/1h8bj.html 根據正薪醫院統計,98年春節後五周,兩歲以下嬰幼兒急性腸胃炎增加2成,顯示進入春季,幼童的腸胃道健康飽受威脅;年前因輪狀病毒感染,讓自己的兒子在鬼門關前走一遭的郭媽媽,心有餘悸說,兒子突然從玩具車跌落地上,瞬間全身抽搐、兩眼上吊,怎麼喊都沒回應。 回想這場輪狀病毒噩夢的郭媽媽表示,大兒子開始上吐下瀉的前兩天,曾到醫院就診,醫生囑咐多留意電解質補充便可,卻在病發的第三天,小朋友出現全身抽搐、兩眼上吊的狀況,身為護理人員的郭媽媽除了幫他進行CPR外也不知如何是好。 緊急送醫後透過糞便檢查發現,是臨床上少見的輪狀病毒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因為輪狀病毒,郭媽媽的寶貝兒子在加護病房住了三天後才脫離險境轉至普通病房,因受病毒感染,每天必須承受20∼30次的水瀉,為避免嚴重脫水,點滴一瓶接著一瓶的換,整隻小手臂共扎了15針。 正薪醫院楊慧姝主任表示,台灣發生輪狀病毒感染至中樞神經系統合併症的機率為5.4%,高於美、德等國,甚至是日本的兩倍。但由於輪狀病毒尚無有效之抗病毒藥物可治療,抽搐症狀臨床上只能投予藥物和監控幼童之腦波及病程,讓病童的抽搐情形自行緩解。 楊慧姝說,侵犯腸胃道病毒主要為?輪狀病毒?及?諾羅病毒?,其中有併發重症危險的輪狀病毒對嬰幼兒的傷害力較強,是兩歲以下嬰幼兒最常見的腸胃殺手。 楊慧姝並表示,目前臨床上最有效之預防方式,是及早接種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口服二劑輪狀病毒疫苗已為歐盟、美國FDA核准上市,台灣也已上市兩年,該疫苗自幼兒六周起即可接種,兩劑間相隔至少四周,以便獲得較完整之抗體保護,楊慧姝並呼籲家長務必提高警覺,及早預防。 心有餘悸的郭媽媽表示,當初是因自己本身先得到急性腸胃炎,雖然已戴口罩並勤洗手,仍不小心傳染給小朋友;在兒子剛進加護病房接獲病危通知時,讓她情緒潰堤,因不了解輪狀病毒的嚴重性,也不知道有疫苗可預防,讓自己兒子飽受病毒折磨,她現在不禁大嘆後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