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Sandy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聰明搞定低EQ老闆!2009-08 Cheers雜誌107期

2012年08月10日
公開

Sandy入職目前這家電子公司已經快十年了(從2003年四月至今),還記得在前一家公司_龍巖(工程部門)上班時,一直覺得在龍巖是混吃等死,因為工作太沒挑戰性了,另一方面工作很閒,所以Sandy的在職進修及生小孩都是在這家公司完成,因為換工作需要學歷為輔,所以好不容易在職進修畢業之後產子,才投履歷表到現在這家電子公司,一直做到現在,經歷金融海嘯當時的減薪及無薪假,不過都挺過來了,還好減薪的部份後來公司都有還給在職員工,這家電子公司最令Sandy 滿意的是薪資和福利比以前在龍巌還要好,以前龍巖是工作太閒,可以準時下班,現在這家電子公司是太忙,忙到常加班,唉~不知這是不是報應,怪以前自己抱怨自己工作太閒領的很少,現在那麼忙反而已經忙到習慣了@@~忙總是有代價的,不過還好Sandy當時有離開龍巖來這家電子公司,因為龍巖早已經把南崁總部遷到台北,若Sandy還在龍巖上班,可能現在會是和Cherry一樣通勤上班,通勤擠公車上班真的很累,還不如在離自己家不遠的地方上班,雖然現在Sandy開車到現在這家公司需要30~35分鐘,但大體來說離家還不算遠,下班後趕去兒童之家也還ok,更棒的是從兒童之家返回到Sandy家很近,因為都在南崁~一切都是老天爺安排的因緣,對了,Sandy離題了,Sandy看完這篇[聰明搞定低EQ老闆],覺得心有戚戚焉,因為與Sandy共事的Rose就是低EQ的team leader,因為她常常動不動就爆怒/生氣,以前Sandy在工作上有問題都不太愛問Rose因為都會被她罵,罵為什麼教一次不會要教那麼多次!!每個人資質不一樣,Rose她會是因為她在這電子公司做很久了,當然樣樣都會,且後來才從別人口中知道,Rose只有高中畢業,沒有學士文憑,她社會經驗比我們這剛畢業的菜鳥還利害,當然嘴巴也是得理不饒人,以前Sandy常被Rose[電],以前還曾經有一度想離職走人,因為受不了Rose這個人,後來漸漸修持自己,上心靈課程,再加上練瑜珈及禪修後瞭解一些因緣及因果,才慢慢用柔軟的心去面對Rose,後來真的有改變捏!Rose對Sandy說話的方式慢慢不在那麼爆怒,講話也越來越客氣,後來Sandy接觸慈濟朋友才瞭解,原來自己改變後,周遭的朋友也會跟著改變,真的!現在Rose常常會跟Sandy用討論的方式溝通,不是用下指令的方式叫囂,真的差很大,現在Sandy只要出國,Rose都會很稱職的代理一切Sandy的工作,讓Sandy出國無後顧之憂,化敵為友真的好處多多,有來關心及查看Sandy日記的好朋友們,要記得,不要因為人事相處問題而隨便離職,因為人相處問題到哪一家公司都會存在,只要自己改變,多用柔軟心去面對,很多事都可以迎刃而解,Sandy也想用這樣的柔軟心去處理與前夫的惡劣關係,希望可以在未來的某個時間,前夫會[佛心來著],不要再阻礙Sandy了~ 阿彌陀佛!!祝福自己! 聰明搞定低EQ老闆!2009-08 Cheers雜誌107期 「你是豬啊,這麼簡單的東西都不會做!」、「寫這什麼報告?公司請你來混吃等死嗎?」「啪」的一聲,結案報告以45度拋物線飛出,不偏不倚地進入垃圾筒中。而面前的上司怒火正熾,眼看祖宗八代都快被他罵盡。 職場中這種習慣以謾罵為溝通方式的「低EQ」上司,並不在少數,這也是一般人工作中最直接的壓力來源。 暢銷書《EQ》作者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提出情緒商數(EI, Emotional Intelligence)概念,指出情緒管理有4個階段:自我察覺(self-awareness)、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社會察覺(social-awareness)到關係管理(relationship management)。 鉅微管理顧問公司協理范淑婷指出,主管通常需要做到第3和第4階段,亦即在管理自己情緒之外,也要管理部屬的情緒,「但很多台灣的主管,連自我情緒管理的第1和第2階段都沒有處理好,」范淑婷觀察。 作為主管的,理應對部屬互信互讓,試著接近部屬,不過《上司是麻吉,工作更順利》一書作者本間正人卻認為,上司要處理的事情遠多過部屬,應該由部屬主動,比較容易扭轉彼此的相處。 「畢竟我們所要面對的,無非是上司一個人,但改從上司立場來看,部門主管幾乎都有兩人以上的部屬。」「以一對多」的現實令很多主管即使意識到自己脾氣不好,也未必有多餘心力處理。 如果你面對的正是較為情緒化、火氣大的主管,該如何與他共事,化解他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被罵當下:虛心接受 鉅微負責很多公司的員工協助方案(EAP, 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范淑婷觀察,通常部屬在被老闆罵的當下,不外乎兩種反應。第1種,靜默不語,只是低著頭不說話;第2種,試圖反駁。但這兩種人都會讓老闆更生氣、罵得更兇。 其實「事件」本身都是中性的,是因為人選擇負面反應、負面行為,才使得事件變得負面。 范淑婷認為,上班族的EQ要練得比主管高,訓練自己在當下就能轉化心態,不隨主管的心情起舞。「主管通常是對事不對人,只是用詞可能不適當,所以我們不應該以『受害者』的角度自居,而是要當個『問題解決者』。」 鉅微曾經做過績效與壓力來源的交叉分析,發現高績效與中低績效的工作者雖然都有壓力,但是壓力來源不同。前者的壓力來自自我,後者則認為都是主管、環境、工作本身使他感到壓力,「如果一直處在受害者角度,不斷怪罪他人,很難成功,」范淑婷分析。 當你排除了自己的情緒後,就能比較心平氣和地詢問主管:「我怎麼做會比較好?」把對話導向問題該如何解決。 《就是愛被罵》的作者鄭匡宇有很多被罵經驗,他通常在當下會跟主管說:「是,我了解,我會改進。」聽起來似乎姿態很低,其實不然。他進一步指出,因為你並沒有說出「我錯了」、立即同意是自己的錯誤,但又能藉此說法平撫主管情緒。 若把時間拉長,不妨透過一次次的自我修練拉高思考層次。「被罵」在整段職場生涯中,不過是個小事件,可以藉此反芻,以後絕對不這樣對待他人;也可以把這次事件做為未來帶部屬時分享的故事。 當然,有些主管在氣頭上時,的確會口不擇言,讓人因為他的人身攻擊而感到自尊受損,這時候,修復自我最好的方式就是正面以對。 心情修復:宣洩後再激勵自己 如果心情被干擾,可以先找個安靜的地方發洩情緒,或是利用讓自己開心的事物轉移注意力。「當你不再陷入壞情緒中,你才有腦袋想出解決辦法,」鄭匡宇指出。 「這時不建議先找同事抒發,」范淑婷強調,被主管罵完後,自己也是情緒不佳,這時候找同事宣洩,只會湊在一起抱怨。 「抱怨解決不了問題,你可以把『正面』因素加進你和同事的對話中,」鄭匡宇舉例,當同事們聚在一起抱怨主管時,你可以說:「老闆也這樣罵過我,但我們可以怎麼做?」一旦出現「該怎麼辦」的字眼,就能把大家導向解決問題的正面討論。 除了心情受到影響,很多人可能開始指責自己、喪失自信心。《別怕大動物──搞定主管,不怕丟飯碗》作者克莉斯汀娜•薇納(Christine Weiner)表示,一切取決在己。當自己決定要過正面並自主的生活,就不會受到主管或自己生氣、憤怒的影響。 「了不起我們還可以辭職,但是到這地步之前,你還可以做很多事來增加自信心。」她建議找一張紙,花5分鐘寫下10∼15種自己職場的優勢,釐清主管借重你的地方,例如「我很可靠」、「客戶很欣賞我可親的態度」、「我做事認真而且有原則」等等正面語錄,貼在浴室鏡子或是電腦螢幕旁,每天看著這些語錄,會使它漸漸產生效果。 或是找到一塊工作領域內的「樂土」,幫助自己工作愉快。《搞定魔鬼上司》作者肖恩•貝爾丁(Shaun Belding)說明,首先你要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希望從工作中得到什麼?工作中有什麼事能夠帶來滿足?一旦找出你在工作中最感驕傲的一點,下一步就讓自己每天都能享受這一點。「對自己工作感到驕傲的好處是,沒有人能夠剝奪你得到的樂趣,而且提高你的自信度,」肖恩解釋。 為什麼主管總是愛罵人?如果能了解背後的緣由,同樣也能幫助自己更懂得自處。背後因素:為我好還是出氣筒? 主管為什麼會變得EQ低?也許他一開始也希望對待下屬如朋友,耐心指導、挖掘他們的潛能,但是當數字、會議和目標進度、績效壓力重重壓在他身上,個性再溫和的主管也可能感到力不從心。 身處高壓下,本來就容易使人覺得煩燥、不耐煩,再加上許多管理者並沒有經過階段性的培養就受到拔擢,管理職使他焦慮,不懂得如何應付下屬的問題,只好以罵人或教訓的態度回應。 不過,從上司罵你的內容中,其實能夠清楚感覺到他是為你好,還是只是遷怒於你。范淑婷認為,如果上司明確指出你應該改善的地方、具體提出建議,就是為你好。如果他只是無的放矢,提不出任何解決辦法,那就表示你只是無辜地成為出氣筒。 內容釐清後,你可以努力改進,但若覺得主管的態度你無法接受,與其亂猜他罵你的原因,惠悅企業管理顧問公司亞太區企業併購諮詢業務負責人周淑媛建議,乾脆直接找主管問清楚。像是與主管約個時間吃午餐,並在事前先找同事角色扮演,預先模擬要講的內容,揣摩主管可能的反應。 「講話最好不要太過隱喻,以免被主管識破更尷尬,」周淑媛說,你可以向主管說明當天情況帶給你的情緒,問他之後該怎麼做,讓他了解你對彼此關係的重視,這麼做都是為了未來合作更順暢。 萬一你一時衝動,跟主管起了正面衝突,「沒有什麼事情是不能回頭的,」鄭匡宇提醒。只要懂得善後,還是有機會修補裂痕。 關係修補:識時務者,主動溝通 除非你不想繼續待在這家公司,或是你的能力很強,主管不敢輕易請你走人,但為了辦公室和諧,以及避免兩人日後可能產生的心結,身為下屬都有必要做一些動作。否則心結產生,你更容易陷入受害者的角色,認為主管老是看你不順眼,對自己挑三撿四。 建議寫一張小紙條給主管道歉;同樣的,還是可以約主管談談,但時機以及怎麼談都非常重要。 肖恩表示,和主管進行開誠布公談話的最佳時機是一天的開始,「在你的上司還沒進入每天程式化的例行公事之前,在某些事情出了問題、惹得他情緒不好之前,早點去上班。」 第2,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最後,事先通知你的上司。如此,你的上司不但能夠預先安排好時間,也同時知道你要和他談的事情十分重要。 談的內容要經過審慎思考。首先,先針對你當天「以下犯上」的行為道歉,因為這一部份的確是身為下屬的不對。 再來,坦承與主管溝通他對你造成的影響,肖恩舉例,你可以說:「當您說出這些明顯具有諷刺意味的話語後,我覺得它打擊到了我的工作熱情,它給我的感覺是,您不欣賞我做的事情。」 如果主管回應,他對你的工作不滿意,你就可以接下去問:「那我能做些什麼事情來達到您的期望?」 部屬與老闆因為位置不同,看事情的角度也會不同。上司可能不知道自己的行為對於周圍的人有什麼影響,就算他感覺到自己使你不舒服,也未必正確知道自己把你逼到什麼程度。所以一定要給主管適當的回饋,讓他知道可能傷害到了你。 最後一步:職災認定 當你已經試過種種方法,都無法改變老闆對你破口大罵的狀況,還有最後一步可以請求權益上的救濟:職業災害認定。 范淑婷指出,日本已經把躁鬱症、恐慌症、焦慮症、憂鬱症等等職場精神病納入職業病的認定範圍。台灣目前尚未開放,但勞委會已經在研擬當中。 但這當然是最不理想的狀況,畢竟身心受創後,付出代價的是自己。「向上管理的另一個層面,是管理自己的心態,」周淑媛表示,如果老闆強悍、得理不饒人、EQ低,但你跟著主管或組織能學習很多,就要試著管理自己的想法,念頭一轉,日子自然比較好過,工作也會更愉快。 情緒管理有方法 情緒來時,深呼吸,有意識地放鬆臉上肌肉,或著把注意力轉移到室內的某一點,讓自己冷卻。 當怒火、脾氣要發作,或眼淚要流下時,趁這些情緒尚未完全控制你之前,最好先說出來。 如果眼淚已經流下來了,馬上把原因說出來,對自己和對方都會比較輕鬆。 如果情緒無法控制,就中斷一下,整理一下自己,再約下次談話時間,以便能客觀的把事情談完。然後你再告訴對方,為什麼你會忽然產生情緒。不需要因此自責或不好意思,因為人有情緒是正常的。 資料來源:《別怕大動物──搞定主管,不怕丟飯碗》 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8843&page=1

精神養生法【靜觀】

2012年08月09日
公開

過了35歲之後就要慢慢注重養生了,其實平常的Sandy很喜歡靜態的生活態度,不喜歡一放假就趴趴走,很耗損體力,有了自己小窩之後就很喜歡待在家裡,現在的Sandy是把精神都留給出國旅行,出國需要花體力走路及出發前需要花精力找資料,現在Sandy是想把國內的旅行費省下來,把每年出國次數調整一年二次,所以平常Sandy放假幾乎都是在家不然就是會去圖書館看書吹冷氣,不然就是會去酒桶山爬山運動一下,幾乎都是不花錢的活動,省一點,這樣出國才有本錢可以揮霍~哈哈!最近朋友分享一篇養生法,Sandy覺得不錯,自從自己接觸瑜珈及內觀之後就對這種靜觀養生很有興趣,只要一靜下來思緒就會非常清晰,人整個就會放鬆,對身體真的很好~祝大家健康! 精神養生法【靜觀】 真正的養生之道,在於能求得心靈上的安穩自在,無憂無愁。『百歲佛學大師的精神養生法』松原泰道 是日本的佛學大師,生於1907年。 65歲那年,他發表《般若心經入門》,因說法精妙。一舉成名。從此四方講學,還年年推出新作品,迄今著述超過130部,成為日本佛學界的一個奇跡。松原泰道致力於推廣一種佛教生活哲學,把一般人難以理解的佛學經典與智慧寫成易於理解的著作,也把佛教的理念活學活用,成為一套經世致用、充滿智慧的人生觀。 我的人生是從50歲始的。以我的經驗來說,五六十歲是人生的轉折點,由此人生可分為兩段:50歲前,是打基礎階段,在這個階段裡,我們往往為立足社會、養家糊口而疲於奔命,基本上是為別人活著;50歲以後,經濟基礎已經奠定,職責也已完成,這才到了實現自我、創造自我的最有價值的階段。有人問他:你的長壽秘訣是什麼?他爽朗地笑起來:“哪有秘訣?我從來不知道自己能活這麼久.他的長壽並沒有遺傳因素,母親在他3歲時病逝,父親在他30歲那年也因腦溢血辭世。他自幼到成年都是體弱多病,身體差到連參軍入伍的標准都達不到。大學時,他還得了一場病,差點命赴黃泉。松原泰道的長壽顯得不可思議。也許,只能從精神層面尋找長壽依據。果然,他說,他一向看重 精神養生法。 親身經歷的三個故事 大學那年,他得了腎病,奄奄一息,卻遇到了一位好醫生。醫生誠懇地對他說:"孩子,你太憂鬱了,你的病很大程度上是心理因素導致的。我們能不能來個分工合作:外面的病由我來治,心裡的病由你來治。”這番溫暖人心的話鼓舞了他,他開始樹立信心,積極樂觀地配合治療,腎病很快就好了。這次康復給了他深刻的啟示:心態健康最重要!他去外地講學,午間到一家餐廳吃了一個便當〈注:盒飯〉,便當裡有一個裝筷子、牙簽的紙袋,上面印了一.歌詞:“見也難,別也難;有哭泣,有歡笑;時光像秋風匆匆吹過,一生只見了這一回。”當時,有三個藝伎表演這.短歌,優美而感傷。第二年,他再去這個地方,已經見不到這三個人了,就像歌裡說的那樣。他意識到:一切稍縱即逝,對人對物都要用心珍惜。1954年,北海道有一所寺廟請他去講經。臨出發前,天氣預報說台風即將登陸,對方來電話通知他不要上船。於是他退了票。沒想到,原定的那一班船被台風襲擊,整個船沉沒,死了1200人。聽說船上有一個美國牧師,自己有救生圈,看到一個女人懷抱孩子卻沒有救生圈時,他把自己的救生圈給了女人,女人和孩子獲救了,他卻被淹死了。 這場悲劇震撼靈魂。從那時起,松原泰道覺得,他的生命是別人給的,他要學著多捨少取,回饋他人,要“用懺悔和布施之心創造萬物共生的世界”。 他的精神養生法就這樣形成了。 三不原則 精神養生法還有個三不原則:不勉強,不浪費,不懶惰。 1.不勉強,指的是不好高.遠,做脫離常規的事; 2.不浪費,指的是珍惜時間、珍惜身邊的事物、珍惜他人的善意; 3.不懶惰,指的是自己的事不能讓別人去做,不管年齡多大,都要鼓足熱情繼續學習。 中國有個名叫百丈的和尚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他認為說得很有道理。 終生學習有一位曾探訪松原泰道的人說:原以為,一位百歲老人會枯萎得如同核桃殼一般, 沒想到松原泰道的面容如此潤澤、明朗。他的笑容如冬日陽光般溫暖,話語間有一種與萬物共生其榮的欣喜和感激。近日,松原泰道在寫一本書《學習死亡》。他說:死亡像不停行走的鐘,每一秒都存在,也許這是一本寫不完的書。但寫不完有什麼關係呢?人生總是半途終結的。我們每天只需盡力做好能做的事,力所不及的事,就交給蒼天吧。他的座右銘是:終生學習,至死方休!

真正的朋友,是可以放心的曝露你的「缺點」的(from 電子報)

2012年08月08日
公開

以前並不喜歡「朋友」一辭,只因為這世上有很多所謂的朋友並不是很真實,但朋友的真實度有多高似乎也沒必要這麼在意,只要大家在一起的時間快樂自在就好了。但,有些很熟的朋友,真的讓你快樂嗎? 還是,有某種看不見的「壓力」?「最近好嗎?」某朋友問。 「唔………。」我想了想,想到最近被老闆罵,其實不太順,正準備開口抱怨一番,突然間一條閃電打住了我,叫我別說。於是,我突然改口。 「唔……還好。」「真的?那,老婆好嗎?」 我突然間又打住,本來想告訴他,最近在吵架,但就在我準備開口時,我又自己打住了。「不錯,不錯!」「那……公司好嗎?」 呃,其實那時候公司不太順,但我想了想,還是不要告訴他好了。「還不錯!」「所以……唔,部落格順利嗎?」當時剛好幾篇文章寫不順,反應不佳,但我卻還是決定繼續我的語氣:「很好,很好!」「喔,太好了,你總是這麼順!」我笑了,笑得有點苦,因為連自己都感覺到一股不正常的掩飾。不能怪這位朋友,他沒有錯,錯在自己──我痛問自己,為什麼不願將最近的「不好」,告訴這位朋友?我突然覺得奇怪,面對這樣好的朋友,為何我不想再多講這些不好的事,甚至沒有趁這個機會好好的傾吐或訴苦? 為什麼?反而,有些人,明明還稱不上是朋友,卻不知道為什麼,他/她問的事,或者根本還沒開始問事,你就有一股衝動,什麼心內的話,很多是自己的缺點、見不得人的,卻都一股腦兒說出來了! 於是,我有一個領悟── 原來,我們和某些朋友之間的「熟度」,或「親密度」,和我們認為的不一樣。有一些人,我們以為很熟,卻無法在他/她面前顯露缺點,說不上為什麼,但,仔細想想,你真的就是死都不願意將你的缺點曝露給這位朋友看。 然後想起以前聽過的一句話:「真正的朋友,是可以大方秀缺點之人。」 於是我來研究,發現有些朋友,不能讓我們放心的曝露缺點,可能有以下三種原因: 一、此缺點一曝露,可能會影響你們的友誼!你說,哪有這種缺點?有的!舉例來說,剛剛才認識的男女,還沒牽手,有了以下對話: 「你高中唸哪裡?」「唔……先不告訴你。」「為什麼不告訴我?」 「唔……。」「到底唸哪裡?」「唉,為什麼一定要說呢?你喜歡我,不應該是因為我唸什麼學校啊?」聽起來很有道理,但這句回答有破綻。「我不是因為學校才喜歡你的,因為你根本還沒告訴我我就喜歡你了!」對方回答:「不過,你不跟我講你的學校,讓我覺得你對我不放心。」換句話說,就是不願意透露,讓對方覺得自己並沒有被信任。但這也不能怪那個不透露者,因為他可能因為太在乎,所以不敢曝露缺點,他認為曝露缺點會影響友誼甚至情誼。 二、此缺點一曝露,可能被對方拿出來藉題發揮,讓你非常不舒服:這又是另一個情況了,有些人天生就是負面,當他聽到你近況不順、或是你的缺點,會當作是某種程度的「把柄」。他聽了聽不說,等到有一天突然間借題發揮、拿出來講,讓你極度不舒服!只要有了這麼一次經驗,從此以後,你們雖然仍很熟,但你再也不會想再分享任何缺點給這位「偽」朋友了! 三、此缺點一曝露,你立刻就感覺到被這位朋友「比下去」:你問,朋友幹嘛「比來比去」,這樣不是很累嗎?真的有這種人嗎?是的,世上真的有這樣的事情!這時候,如果此缺點剛好是你和他/她的「競賽項目」,你當然不願意曝露給這位所謂「朋友」知道啦!有趣的是,當你和某人在「比來比去」,你永遠不會承認你們在比來比去,有時反而會顯示出「更麻吉」。這是人性,而且,你什麼朋友不找,偏偏就會找那個你最在意的「項目」可以一起比來比去的人來做朋友!而也因為你最在意這個項目,以致於你的缺點(其實不算缺點,只是在該項目比不過對方)你當然就不敢多說了,當然就拚命掩飾了。這樣的朋友,很多人有好幾個,卻不自覺。這樣,有了解嗎?不過,我們要知道,某個熟人,因為無法曝露缺點,而不是朋友,沒關係!因為,就算是最親密的伴侶也不一定是朋友,不過,我們可以透過「你可以將缺點給誰看」來知道真正的朋友在哪裡,作為參考,放在心裡面。 這些真正的朋友,雖然相當遙遠,卻可以放心的將心事吐露,這也算一種緣份,你應該好好把握。

舒緩

2012年08月05日
公開

最近工作的忙碌有稍微舒緩一些,不像前陣子忙到很晚,像內觀書所提示,當下經歷的很多事情都有起有落,任何事務都有生起滅去的特性,像前陣子鶯素(Edward太太)曾在上月Sandy接小孩不順時對Sandy說,要Sandy相信上帝(老天爺)的存在,只要做好自己本份不要受外界影響,老天爺會還Sandy一個公平正義的結果,冥冥之中都會有善惡之報!所以大家要多善事,這樣才會有善的回報! 對於工作,最近Sandy有在想,想從事自己想做的工作,跟健康有關,有機方面的工作,因為電子業不是一個長遠待的工作,所以現在的Sandy有再累積自己將來想做有機工作的計劃,因為之後不在是為五斗米折腰,畢恭畢竟的取悅主管,讓自己的KPI更好看,或得到更多主管的厚愛,這些都不是Sandy想要過的生活,離開了不健康的婚姻是Sandy第一步做自己的計劃,其實Sandy相信,大部份很多對夫妻都是過的不開心的生活(當然也有好的少數幾對夫妻是不錯的),因為婚姻太現實了,不是公主與王子過快樂生活,主因是自己是不是太強勢,夫妻一方若有一個是強勢的人,一定不適合婚姻,Sandy認識很多對夫妻,大部份都是其中一方是強勢的人,導致過著有名無實的夫妻生活,這樣不開心何必還一起維繫婚姻呢? 不如一個人自由自在,不受拘束可以任意的交朋友不受限制多開心阿! Sandy沉寂了好久沒上來寫寫心情,瞭解Sandy的朋友應該知道Sandy是一個不喜歡人管的人,也不喜歡被別人限制/控制,喜歡慵懶過生活,這樣才開心快樂不是?哈哈~十月要去自助旅行了,又要開始揮別台灣的紛分擾擾生活,不管如何自己要開心最重要,現在的自己很快樂~Be Happy!

立志要快樂

2012年07月26日
公開

今天真是充實的一日,晚上公司六點準時開課,請來陳艾妮老師來公司上課,每月上課的同仁都可以得到一本陳艾妮老師親筆簽名書_立志要快樂,上完老師的課才發覺很多發生身邊的事都是自己吸引過來的,工作是自己選的,身邊的朋友有是自己選擇的,我們大部份在不如意時都會埋怨身邊的一些人/事/物,都不知這些我們埋怨的都是自己選擇的,所以聽完課之後Sandy覺悟了,快樂是可以選擇的,快樂不在別人手中,快樂在自己手中,從今日起,不論外界事務再怎麼變化,自己都要選擇快樂面對!! 【SQ——快樂智能】 ◎陳艾妮 SQ強調的不是「情緒管理」, 而是情緒享受、情緒接納, 但最重要的是, 每一個情緒來時要清清楚楚地觀照它, 然後有頭有尾快速地解決掉, 要很快地從任何情緒中走向Smile。 什麼叫「SQ」?我發現大家對SQ的解釋竟多達十種版本!有人以為是 Sex,還有人以為是Success、Sleep、Sorry,甚至還有人說是Skin! 我想,大家或許是「對號入座」:將「S」解釋成什麼,就表示他的價值 觀是什麼。所以老覺得有歉意的人的人就會說是 Sorry ,睡不好的人就會 想成 Sleep ,老是想「那件事」的人就會說是 Sex ,想成功的人就說 success。其實,我講的S很簡單,就是Smile——快樂嘛! IQ、EQ都變成評斷人的「標籤」 現在常有人這樣問我:「艾姐妳是什麼血型?我是O型,妳呢?」他們大 概是想預測和我能不能搭配、合得來。我就回答說:「你是O型,我是『 三角型』、『鑽石型』!」 還有人問我:「妳是什麼座?」因為我已經結婚了,所以我就說我是「太 座」或「博愛座」。 我覺得很奇怪,現在的人一見面就要問人家是什麼學歷、血型、星座?又 問人家IQ多高、EQ好不好?這些真有那麼重要嗎? 倒是現在我來這裏演講,有沒有 Simle ——SQ——大家可以立刻感覺得 到,各位今天聽了演講回去之後有沒有 Simle,才是最重要的東西。我覺 得台灣人或者說是現代人實在很辛苦,為了IQ這種事情,已在不知不覺 中連小孩都感到焦慮。 我們有沒有注意到馬路上的小學生、上幼稚園的小朋友也已經笑不出來了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父母整日要求他的IQ,以成績來論英雄,根本沒 有注意到小孩為了IQ已經變得像笑不出來的「ET」了。我覺得,其實 ET這部片子根本就是攸關人類前途的預言:若我們繼續整天面無表情地 坐在電腦、書桌前,久而久之,四肢縮小,只有頭部、眼睛很發達,不就 和ET沒什麼兩樣? 現在又流行談EQ。剛開始時,有好多人問我是否該演講EQ?即使在半 年前預約好的場次也要求改講題,甚至說若題目改不了就穿插進去;理由 是現在EQ很時髦,不懂EQ的人就落伍了。但我們作諮商的人知道它實 際上的效果如何。有人向我哭訴,夫妻吵架,以前吵完就算了;現在夫妻 吵完後,對方就丟本書說:「你要好好檢討一下。」此外,也有老闆找員 工來談話,數落了半個鐘頭,最後還說:「你要檢討哦!你的不好。」 我就在想,讀書不好已經很慘了,在目前我們這樣的價值觀裏,是從小開 始的夢魘。為了IQ已痛苦了二十年,現在又出現了EQ。本來我以為, EQ的提出是為了讓IQ不好的人能活下去的,現在EQ反而成了第二個 標籤,那麼EQ與IQ都不好的人怎麼活? 所以我就很著急,怎麼可以吵完架或被責罵之後,還要被說EQ不好呢? 我覺得人若盡了自己的本分,盡了夫妻的本分、盡到上班族的本分之後, 他就是不會甜言蜜語、不擅長跟人群接近、相處,請問有罪嗎?所以我要 大聲疾呼:不會讀書不是罪過!不會作人,你只要選對行業,為什麼一定 要變成EQ高手?我輔導的個案中,有很多的人憂鬱症的傾向愈來愈強, 就因為《EQ》這本書他看不懂,因為書裏說的是心理學、醫學、人格發 展學等專業學問。 我的答錄機中常有在離婚、自殺邊緣的人留言。我在答錄機中的電話錄音 中這樣講:「不管你的問題是什麼,『有生之日』就是生日,祝你天天生 日快樂!請留言。」有一天,當我回家一按下鍵,有人就哭得說不出話; 我心想問題有那麼嚴重嗎?只聽電話留言繼續說:「我是第一次聽到有人 說「有生之日」就是生日,要天天快樂,而我已經不快樂很久、很久了… …」 如何幫助這位太太?我當時思考著。用人格發展學看她小時候發生過什麼 事?問題是,對一個快要自殺的人還用人格心理學,來得及嗎?如果來得 及,當然可以慢慢進行;但對EQ與IQ都不好、處在人生關卡的人,你 該如何救他?於是我便將原訂的一些計畫擺一旁,努力地思考這個問題。 我那時有兩本關於婚姻問題的書,都只寫到一半,讀者直抱怨為何遲遲不 出?但我覺得,之所以想要解決婚姻、親子問題,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要快 樂;假使不快樂,你能解決什麼問題?如果能快樂,老公不好就讓他去; 小孩子成績不好,至少沒惡化就不錯了。所以還是先讓自己快樂吧!所以 ,我先完成《SQ——快樂智能》這本書,就因為這個原因。 過分強調IQ令人格扭曲 我看到台灣人有一個現象,就是「幸福而不快樂」,「成功卻沒有成就感 」。今天的小孩子被捧得高高在上,可是對大人沒有好臉色!我們在馬路 上、櫃台上都沒有見到SQ。有一次,我走進二十四小時的超商,就聽到 有人說「歡迎光臨」,可是沒看到人;原來店員沒看著我,而是對著一大 筒垃圾說「歡迎光臨」。 聽起來好像笑話,對我卻是刻骨銘心。因為我天天處理離婚問題,深知為 何兩個相愛的人要從相愛、相怕、相恨到相害,原因便在於他本身有快樂 的困難。他讓你不好過,必定是因為自己過得不好。 有一天,我在一個大飯店內作母親節的演講,那天是餐會形式,等講演完 才用餐。我演講時都要求用無線麥克風,因為我喜歡走入群眾之中;當時 我就走到餐桌之間演講。就在全場鴉雀無聲聽講的時候,突然冒出一個聲 音:「對不起,請讓一下。」我第一個反應當然是讓開,但我接著便想到 :我從沒有在演講之間,而且大家都在聽講的時候碰到這種情形。回頭一 看,有一個打扮整齊,也很認真工作的年輕侍者在倒開水。就因為我擋到 他要倒水的位置,所以他叫我讓一下,不管時間、場合,只管把自己的事 做好。全場的人就這樣看著他倒完開水,然後目中無人地走出去。這就是 我所說的「ET」現象。 ET現象再加上為了EQ而變成的另一種人種,也就是魯迅在八十年前講 過的「阿Q」。如果你拚命地希望變成完美的人,就像是ET加阿Q,會 變成哪種動物?變成活在下水道的「忍者龜」。忍者龜在工作場合時,就 像時下的年輕人一樣,面無表情;我用四個字形容:「目中無人」。他不 是驕傲,而是只知作好事情就好,不會反應當下的時間、場合,這是因為 我們過度強調IQ的結果。 從小父母只要求小孩只要把書念好就好,要不然就說:「再不用功就去當 女工!」或「不用功將來追不到女朋友、沒飯吃」之類的話。父母只希望 孩子坐在書桌前把書讀好,家事不用做、親戚朋友來不用打招呼,養成孩 子除了讀書及本分事外,其他事一概不管的習慣。想想這種目中無人的人 在職場上,將來離職時,他會怎樣離開?我當老闆娘時,我不怕管錢、管 事,最害怕的就是管人,因為現在的新新人類離開公司時往往是不告而別 的。 所以,當你常在報上看到,目前的社會男女,本來是自由戀愛,大家都很 開放,分手時卻是又動刀子、又潑汽油、硫酸,比以前更慘烈時,其實原 因很簡單,因為他從小的環境只重視IQ,無法處理分手時對方的情緒。 這些人以後如果結了婚,你就不必驚訝為什麼今天的婚姻問題這麼多了。 情緒不能被「管理」;只能被確認、被接受、被分享 因此,我認為我們應儘快從IQ與EQ中跳脫出來,大力提倡SQ。首先 就是要求自己不可以對痛苦麻痹、不可以對煩惱忍耐、不可以再麻木。我 曾在書中談婚姻問題處理,挑戰目前流行的婚姻及兩性關係,我不很贊成 「溝通」與「瞭解」,完全反對「忍耐」與「包容」。 古人常說,夫妻要長長久久得靠忍耐,所謂「忍字頭上一把刀」啊!中古 的婚姻要忍耐,上古的婚姻甚至更主張「吞忍」(台語)——不但要把痛 苦忍下去,還要吞下去不能講出來。 但是,現在我還常聽到專家在輔導個案時,常勸案主要「忍耐」比較好, 二十分鐘說了八次的忍耐!古人忍耐也就算了,現在還來這招有沒有效? 人,只要一忍耐就會麻木,全被悲傷、痛苦的情緒包圍。因為情緒是不能 被「管理」的,情緒只能被確認、被接受、被分享,才能被處理,最後才 能被享受。我曾在「親子三昧系列」書中挑戰主流的幼教觀念,包括「與 孩子作朋友」及「自由、民主、平等」的觀念等,我都反對!我提出一個 例子:台灣的父母如何去處理孩子跌倒?只要孩子一跌倒,媽媽便去「責 備」地面,然後安撫孩子,帶他去麥當勞。中國人這種推諉塞責的毛病, 從小就開始灌輸了,把責任推給別人?只要摔跤了就把責任推到地上,撞 到桌腳就是桌腳不好,因為我們不懂得負責任。 我提倡從小教孩子EQ與IQ之前,應先幫他認識「什麼是情緒?」舉個 自己的實例:我的女兒從小撞到桌腳,就會哭想要我安慰她,我只要看她 沒什麼嚴重的傷,就先處理她的情緒,那比擦藥重要。我說:「請問陳小 姐妳哭什麼?」她說:「我撞到桌腳了!」「那是桌腳撞妳還是你撞它? 」「我撞它。」「那是誰的錯?」「我的錯。」人首先要知道是誰的錯誤 。現在的父母只忙著帶小孩去麥當勞,好讓他不要哭,但他不知道他哭的 原因是什麼。同樣地,平常與父母爭執,夫妻吵架時,我們沒有得到一個訓練:「我到底哪裏不舒服?」我們不清楚自己為何發脾氣,找不出原因,不清楚是他的錯或自己的錯;最後會發現很多夫妻爭吵,到後來真正為何生氣已不記得了。當初的疑團像雪球一般愈滾愈大,可是當初可能只是小事情,就因 為我們將情緒加以管理,就忍耐著不講出感受,終至爆炸。所以,絕對要 很清楚自己的情緒。我提到過,如果現在失戀了,真的很痛苦,這時候不 是找朋友玩三天,而是到海邊自己去哭三個鐘頭。假使跟老闆請一天假要 在家痛哭,只要哭半天就會不耐煩了。所以說,一個人的情緒必須要確認 它、擁抱它、發洩它、接受它。 然後,我接著問我的女兒:「既然妳撞到桌腳,是腳硬還是桌子硬?」「 當然是它硬啊!」「所以現在是你痛還是它痛?」「當然是我痛啊!」「 那就對了,所以你現在哭是很正常的。」順便告訴她煩惱憂慮傷心是對的 事,因此應該哭,而且會哭很久,我就蹲下來陪她哭,而不是威嚇她不許 哭。每個人的情緒一定要自己處理,別人最多只能分享。 當我女兒經過三個問題的處理後,情緒已經緩和了,接著我要教她馬上自 己處理情緒。我說:「請問陳小姐,妳要哭十分鐘或五分鐘?」每次被我 這麼一問,馬上哭得不那麼厲害了,因為這問題對她來說滿嚴重的。想了 半天,她說:「我要哭三分鐘!」甚至是「八萬分鐘!」「好!那媽媽陪 妳哭!」像這樣,當情緒來時都這樣地接受、擁抱、享受之後,過不了半 分鐘,她自己就不耐煩地站起來說:「媽媽,我們去看卡通好嗎?」這是 不是由她自己處理得很清楚了? 「釣魚人」的故事 所以SQ強調的不是「情緒管理」,而是情緒享受、情緒接納,但最重要 的是,每一個情緒來時要清清楚楚地觀照它,然後有頭有尾快速地解決掉 。目的在哪裏?要很快地從任何情緒中走向 Smile。我說一個老掉牙但也 許還有人沒聽過的故事,希望它能陪你走一生: 有個人到海邊釣魚時,來了個聰明人跟他說:「你應該租條船到洋流經過 的地方,就可撈更多的魚啊!」 釣魚的人緊張地問:「可是那麼多的魚要怎麼辦?」 聰明人說:「你真笨啊!你可以租個工廠做魚罐頭行銷全世界,變成大老 闆啊!」釣魚人說:「當老闆要幹什麼?」 聰明人說:「那你就會有私人飛機,可以飛到海島上悠哉游哉地度假啊! 」釣魚人問:「那我度假要幹嘛?」 聰明人又說:「你度假時可以拿罐啤酒,悠哉游哉地海邊釣魚啊!」 釣魚人很生氣地說:「那不就是我現在在作的事情嗎?為何你要叫我繞個 大圈子,再回來做我本來就可以做的事?」 這說明了什麼?你本來就可以快樂,但你捨近求遠。今天我們所以活得很 辛苦,就是因為我們太聰明了,都想高人一等,這就是我所說的「站著看 電影」——看電影時,如果前排坐著的人想要站起來看,後排的人要不要 站?結果大家全站起來了。看電影就像看人生嘛!人生本來是很有趣的事 ,但因為大家都要「站著看電影」,使得大家都很累。因為聰明人不能輸 在起跑點上,所以很可能會踩著高蹺看電影,到時候也許他活得更聰明, 但會更累,比現在更不快樂。 所以,請你一定要把釣魚人的故事永遠帶在身邊。如果你天天失眠、胃痛 、不舒服,覺得自己作的事都是對的,那請你照鏡子時看看,如果連自己 都討厭自己時,就不要怪別人不喜歡你。當你照鏡子時,你喜歡看自己嗎 ?只要喜歡,只要你有SQ,就別管IQ、EQ如何,至少你已經對自己 的人生盡責。就怕將IQ、EQ兩件事當成目的來達成的人,那就會很吃 力。 追求的「目標」與「目的」不能弄混 快樂是沒有條件的。我不相信有任何東西,比如博士學位、賺一千萬…… 是要你努力了二十年後,得到了以後才會快樂;如果那些東西是好的話, 你今天就該笑得出來。如果你今天有SQ,那你今天追求什麼,我都舉雙 手贊成。但如果你只是為了追求小小的「目標」而把「目的」——得到快 樂——弄混了,那麼,那些IQ、EQ對你而言都只是殘暴的工具。 舉例來說,各位為了 IQ 在讀書生涯上奮鬥了二十多年,但三角函數如 sin、 cos 等請問各位應用過嗎?我曾在科學園區演講時請教過一位博士, 什麼時候會應用到這個數學的三角函數?他說:「你可以測出你現在站的 位置與火星距離有多遠?」問題是,大部分的人都和我一樣,要知道與火 星距離多遠幹嘛?我需要知道的是為什麼老公不和我說話?小孩子在外面 抽煙為何不告訴我?近在身邊、直接就可達到的目的,我們在家庭與學校 的教育中都沒有得到,只有學些大概會用到、但用到了也沒什麼好處的東 西。 我覺得,對一般人而言,只要讓我們知道什麼是三角函數就夠了,其餘的 時間,讓我們去研究一下什麼是好男人、好女人,這才是影響人一生最大 的課程。但父母們就是「鞠躬盡瘁」地只要我們念書就好,但像影響人一 生最大的如擇偶、處理婚姻、教育小孩、照顧自己的健康、讓自己快樂的 事,教科書都沒教到。 「人可以不聰明、不漂亮、沒有錢、沒有名,但是不可以不快樂」 我並非說IQ、EQ不好,而是現在已經過度地人工化,因此我們反而沒 有好好地檢視自己的SQ。在這裏我要提倡一個口號,希望大家可以一同 響應,那就是:「人可以不聰明、不漂亮、沒有錢、沒有名,但是不可以 不快樂。」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的「民主運動」。真正的「民主」是不管你 智或愚、美或醜、貧或富,都有天賦的快樂和人權,而不是法律上齊頭式 的平等。 但問題在於,你有沒有自力救濟?在EQ、IQ如此發達的世界中有沒有 顧好自己的SQ?答案往往是「沒有」。因為大部分的「忍者龜」都不自 覺,甚至鼓勵自己要忍耐!以我的經驗,從大學畢業到結婚、生子、事業 穩定、付清貸款,總想著「只要到那個時候就會好了」;直到四十歲以後 才發現,「到時候」不見得會比較好,但肯定不好的卻是自己的健康。台 灣人四十歲以前「用命換錢」,四十歲以後「用錢換命」,但換得回來嗎 ?所以,健康、快樂跟金錢、名利,如果不能兩者兼得的話,你將選擇哪 個優先? 時下使SQ面臨死亡的頭號殺手是誰?有一個小學生壓力源的排行榜調查 指出,第一名竟是「父母」!今天我們的SQ所以死亡,是因為父母出於 善意卻正是高效率地扼殺小孩天生的快樂本能。你有沒有看過父母罵小孩 :「沒事笑什麼!」但小孩其實是天生的快樂大師。比如我女兒,看到小 花小草就直喊好漂亮,只要小小一個玩具就可以大喊「媽媽萬歲!」想想 看,老婆作了二十年家事,老公有沒有喊「老婆萬歲」?老公辛苦地賺錢 養家,老婆有沒有喊「老公萬歲」?差別就在於沒有SQ。為何SQ會不 見了?因為從小就被扼殺掉了。 所以我們要趕快實行「SQ行動」:就是自我負責,依自己的體質去挑選 出最適合你的行動。 「SQ行動」一:作讓自己快樂的事 我曾在書中列舉二十個SQ行動的項目。舉個例子,有一項是「去作讓自 己快樂的事」。讓你快樂的事如果要附加客觀的、外在的、須別人配合的 條件的話,就很難獲得快樂。如果你要得到博士學位才會快樂、貸款繳完 才會快樂、兒子考上大學才會快樂……,這就是你到今天都不快樂的原因 :因為你的快樂是靠別的條件、靠貴人的支持。其實,在能力範圍內能作 到的事,這才是能讓自己快樂的事。 我發現,我們的SQ所以有問題,是因為我們的文化及民族性覺得快樂是 一種「禁忌」,所以我們才會擔心「樂極生悲」。因此,我們的不快樂其 實是很多因素造成的。既然本能沒有了,那我們就要自己練本領,只要覺 得快樂的價值高,今天就開始做。 或許會有人質疑:這和「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有什麼不同?這不 是會造成大家的胡作非為嗎?我要再強調一次:SQ強調的是讓自己快樂 的事,都是近在身邊、自己可作到的芝麻小事,只要不犯法、不妨害他人 權益,何不馬上去作?像是吃塊起司蛋糕、痛快地睡它一覺,這些都是很 簡單又不花錢的事嘛!凡是向外求,要設定一個目標的,都會離快樂的目 的越來越遠。 我常說,真正的「婚姻暴力」或「婚變」,不是外遇出現,而是一結婚情 人就變教官,檢查儀容、考核思想;繼而成了家庭法官,最後成了專管雜 務瑣事的典獄長。這會使得相愛的人一起生活得好累。所以社會上最大的 暴力,其實是我所說的「表情暴力」、「語言暴力」、「情緒暴力」,婚 姻、親子關係都壞在這種壞習慣上。我在處理婚姻、親子問題時常碰到的 ,都是因為活在別人的生命中,等別人的回應所造成的不快樂。我要強調 的是,人的快樂都是自己得到的,從來不是別人賞賜給你的;快樂一定是 在今天,不在未來。 我要提醒我們的女性朋友,女人的人生雖不一定比男人好,但卻更長壽, 原因是女人的SQ行動較便宜。女人可以因為小小慾望的滿足而快樂,而 令男人快樂的門檻卻越來越高。所以SQ行動要「日行一樂」,「自得其 樂」地作自己快樂的事。 「SQ行動」二:慎選行業 另外一項,就是要慎選行業。例如說,我認識以前中視的熊旅揚,她為了 要上主播台,從中午頭髮吹好以後,就不敢隨便坐,一定要正襟危坐,也 不會作出什麼不雅的動作,因為她很清楚:「我等一下要面對全國的觀眾 。」她的行業要求她漂亮、優雅,自己就會愈漂亮、優雅。所以影歌星愈 來愈漂亮,原因就在他天天要面對攝影機、照相機,告訴自己「我好美哦 !」本來不怎麼美的,也會愈來愈美。但沒有SQ的人,如果際遇不好, 就會感到愈來愈苦;愈苦人就愈難看,人難看就愈苦命。所以很奇怪,歹 命的人就很醜,其實他原先不醜,就因為他的SQ麻痹。 所以說,你一定要慎選行業。如果你的職業會讓你每天早上出門時,很有 壓迫感;辦公室裏面有「鬥魚」跟「大白鯊」,會令你很緊張,那你還是 換個工作比較好。有些行業就是會讓人愈來愈笑不出來。當你身邊有「鬥 魚」、「大白鯊」出現,你不要自認為是慈悲的社會義工,一旦你一腳踩 進去,不但幫不了別人,還會被拖下水。一定要讓自己先快樂,快樂的人 才有能力去幫助別人。 「SQ行動」三:小心地選擇自己的朋友及配偶 還有一項是:人一定要小心地選擇自己的朋友及配偶。有一種朋友是整天 發牢騷的,你能幫他嗎?彼此講電話講三個鐘頭,老是習慣倒情緒垃圾, 然後你又沒有能力去輔導他,兩個人泡在情緒垃圾堆裏「相濡以沬」,結 果是「瞎子騎在瘸子背上」,兩個人一齊掉進陰溝。沒有能耐卻又老是接 近脾氣壞、悲觀或老是講粗話的人,我們就會變得跟他們一樣。可是我們 有沒有警覺? 尤其要提醒還未結婚的朋友們,要小心選擇你的配偶,要選擇SQ情人。 對方的條件也許不太好,但是只要跟他見面心情就會愈來愈愉快,笑容也 愈來愈多,「沒代沒誌」就會笑。外在條件也許很不合,但以後你們在一 起的日子卻會很好過。相反地,外在條件非常好,但你們在一起卻非常緊 張:「我要怎樣才能好好和他談話?」「我很害怕他變心哎!覺得我好像 抓不住他……」這種人會給你幸福嗎?但很多人卻是婚前毫無警覺,飛蛾 撲火地一頭栽進去。所以我要強調,一定要慎選身邊的好朋友及伴侶。 「快樂」是基本人權也是天賦本能 我還要用一句話來加強各位的印象,那就是江蕙在電視上講過的一句話: 「你的肝若是不好,你的人生是黑白的。」只有肝好是沒有用的?如果你 整天精神旺盛就找人家的麻煩,像人家的教官、法官的話。所以我要再加 一句——陳艾妮說:「你的觀念若不好,你的人生是全黑的。」黑白的還 好,全黑的才慘呢!一個人可能肝很好,但是觀念不好,所以人生失去色 彩的原因就出在這裏。 我們今天從談婚姻開始,我們知道了好條件不保障好婚姻,甚至努力也不 能維繫婚姻。好的婚姻需要從婚前的好眼光來。你一定要知道誰是好男人 、誰是好女人,好婚姻、好對象是認識出來的。你若確認這男人可以嫁, 人家不識貨,你就要積極行動、珍惜因緣。所以好婚姻是從婚前的好眼光 、從婚後的好概念來。多少人辛苦演出,作人家的好教官、法官、典獄長 、債主、張老師,搞得自己的婚姻都快窒息了,原因在哪裏?就在送給大 家的這句話:肝好以外,觀念也要好。這觀念就是對於追求快樂的觀念。 我們人生受教育那麼多,最糟糕的就是從來沒有對「快樂」這個功課下起 碼的功夫。我以我四、五十年的人生經驗告訴大家這一段話:「快樂是什 麼?快樂不是禁忌、不是一種罪惡,是自得其樂、作自己最愛的事,這是 人的基本人權,也是我們的天賦本能。」如果本能被扼殺,一定要做個S Q行動者,然後找回來把它變成一種本領。孔老夫子說過的「七十而從心 所欲不逾矩」,不就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這句話嗎?問題在 於,年輕人不清楚他的愛會影響社會治安,所以他以為他有權利去作,但 事實上他沒有那個權利。 「快樂」與擁有的條件無關 最後送給大家幾句話:「快樂不是條件,快樂不是等待,快樂甚至不是努 力才可以得到的。」很多人會這麼說:「艾姐,妳已經達到那種年齡才能 領悟,我還沒那年紀。」還有人說:「艾姐,那是因為你會讀書,人緣好 、運氣又好、人又長得好。」你們看,我戴個大眼鏡、體型超重十幾公斤 ,還虎背熊腰,怎麼會長得好?其實不是我長得好,而是我「活得好」, 這比「長得好」更漂亮、更耐久。 可是我們從小就有一個觀念:「我條件不如你,所以我不快樂;你那麼快 樂,是因為你條件好。」其實這是錯的。我今天被媒體說成是成功者,但 我要大聲疾呼:我之所以出來演講,就是要告訴大家失敗者怎麼作,因為 我是一個失敗者。我從小就要當一個畫家,我居然四十多歲才圓夢,你看 我多失敗!將來會不會成功還是個未知數,但是至少今天我很快樂。 不順利的狀況每天都會發生,只要我作的事很多,那我每天的挫折與失敗 就必定比你多很多。但問題是:我要不要快樂?因為我很清楚,快樂是不 需要條件的,只要你堅持「條件說」,我就知道你這輩子「苦不了」(台 語,意為受苦無窮)。「我只要等到怎麼樣才會快樂」,那是騙人的。那 麼,快樂是什麼?快樂是「覺悟」:覺悟到「快樂」是你要自己負責的事 ,是立志要去作到的。我們都只立志要作博士、立志要賺大錢,就是沒有 想到立志要快樂。但那麼簡單的道理,有多少人的腦筋能扭轉過來?只要 結一解,你的人生從現在起就能快樂。 「快樂」是自我的抉擇與行動 所以說,快樂是一種覺悟後的實踐與行動。它是一種抉擇:抉擇你要不要 快樂;如果要,今天就開始採取SQ行動。我一定要強調的是:「行動」 !有人聽完演講,當場笑笑,回家馬上又是苦瓜臉對著人家。這樣的話, 看書、聽演講有什麼用呢? 快樂不是條件與等待,甚至也不是努力,而是覺悟以後的實踐和行動,它 是一種選擇;最後快樂會變成一種習慣。即使我在罵兒子的時候,一面在 生氣,但其實心裏很快樂;我在看悲劇電影的時候,哭得唏哩嘩啦,但心 裏卻又很喜悅、很高興,因為我的七情六慾都是這麼清楚,表示我是活生 生地活著。快速處理完任何情緒以後,馬上就能回復快樂,這就是SQ強 調的東西。 希望大家都能自得其樂,同時也要允許別人得到快樂。如果你幫不上別人 得到快樂,那麼你一定要祝福人家要自己去尋求快樂。光靠這樣的概念, 所有親密關係裏的壓力都會化解掉。 覺悟以後就要行動。從現在開始,給自己三個功課:第一,請你想想看, 從哪天開始你就不笑了?第二,你的SQ行動是哪些?將它寫出來。如果 寫不出來就真的太對不起自己了。如果寫不出來,表示你人生無趣,那又 怎能埋怨婚姻無趣?所以一定要鼓勵自己去寫。第三,實踐。你不可能在 一夕之間改變,但是你能承諾。從今天起告訴自己:我一定要敏感,只要 不舒服就一定要好好處理;要哭就哭、要笑就笑,作自己的主人,作個自 得其樂的人。祝福大家:有生之日就是生日,天天生日快樂! (作者為親職教育推廣者及知名作家) http://taipei.tzuchi.org.tw/publish/book/88b2/paper1.htm 快樂是天賦人權,它不該是年輕貌美、聰明富有、有權有勢者的特質 陳艾妮要以8到80歲的人都能懂的語言,提供達方同仁通向快樂大道的簡單觀念。 ● 講座時間:7/26(四) 18:00-19:30 ● 講座地點:總部6F國際會議廳 ● 參加對象:同仁均可報名參加 ● 報名時間:即日起∼7/25(三)下班前(座位有限額滿為止) ● 報名方式:請填寫附件報名表格,於時間內回覆mail給 ● 入場方式:請帶識別證刷卡後即可入場 (依照回覆報名順序取前一百位同仁將免費獲得一本陳艾妮的暢銷書【立志要快樂】)講師介紹:陳艾妮 幸福工程總教練 作家/畫家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學士/著作超過100本,累積演講3000多場次 曾任:紡織成衣廠總管 / SCOTT公司產品經理/電視廣播節目主持人 /GMP代言人/雜誌社發行人/ 總編輯/善牧展望義工/演說藝術協會發起人 /女青年會董事 多元創作:以寫作、諮商、演講、教學、繪畫、設計、企業顧問行銷、公益、創作來提倡生活美學及心靈環保,被譽為人文風格的才女畫家,華人社會最有說服力的女人、女性意見領袖,及文壇長青樹。

你希望你的孩子將來賺多少錢?(網路文章分享)

2012年07月25日
公開

你希望你的孩子將來賺多少錢? 前兩天收到一封人家轉寄的網路新聞,大致是說,目前台北市月收入五萬元以下的民眾,已淪落至「中低收入」了。 聽到這個消息我大吃一驚!更吃驚的是,妹妹補充說明,這個數字是以「個人」為單位計算,也就是以「總收入」除以「人口數」。 如果是以「家庭」計算的話,年收入低於140萬(雙薪家庭兩人都要有月薪六萬元以上)的,在台北市都屬於「後一半」的中低收入家庭。 天!我從來沒想過,包括我在內,我身邊許許多多的朋友,在電視台工作、製作單位工作、銀行工作、貿易公司工作、幼稚園、國小 老師、報社記者、甚至電腦工程師(如果沒有股票可領的話).....都「已經」或「即將」淪為「中低收入」戶了! 這個數字的確令人震驚。不過,先不管數字,單是以實際上的家庭支出,如果你要住在台北市,每個月可以住一間 30坪 的房子、薪水足夠負擔孩子的幼稚園與褓姆費、才藝課,再加上水、電、瓦斯、管理費的基本開銷,再養上一部國產車,每個月要加五千塊錢油錢;另外每個月可以帶孩子出遊、住個民宿、看場電影、吃頓大餐,每一年可以出國旅行一趟,閒暇時可以逛逛百貨公司,那麼一個月沒有12萬塊錢以上的收入,的確是辦不到的! 問題是,現在有哪些行業的薪水,一個月有12萬以上的收入呢? 我腦袋轉了很久,我認識的人中,除了可以領股票的電子新貴、機師、律師、醫師、會計師、名補習班 老師、二線以上的藝人、報社主任級以上的職員、以及股市人員、業績呱呱叫的房仲、保險業務人員外,只有替我家裝潢的油漆工、木工,還有以前替我先生找停車位的那個歐吉桑、替我家車子修車的老闆,還有替我化妝的化妝師一個月月入20萬。 我實在想不出有哪個單位的鐵飯碗,能給一個月10萬元的薪水。我印象中,現在連教授、空姐好像也沒這麼高薪。 於是,當我看到昨天有一位網友,在我上一篇「如何為孩子選擇學校」,留話表示念國中時,要為孩子選一所「有讀書風氣」的學校,我忽然心裡又一驚! 我突然想到,讓孩子念了大學、碩士,將來一路順風的讀上去.....,接下來呢?變成一個「中低收入戶」嗎? 這實在是一個令人不知所措的問題。 我爸那個年代,從大陸播遷來台的外省小孩,十有九個家裡都窮,所以,十有九個都很會唸書。因為他們知道,唸書雖然不見得有機會;但不唸書鐵定是沒有機會。 因此,我爸雖然窮到沒有鉛筆寫作業,只好每天在學校向同學借鉛筆,趕在放學回家前把功課寫完,但仍然一路以最優異的成績,考上公費留學、完成 博士學業。 念到博士,走專業路線,我家雖然不富不貴,倒也不餓不愁。 我那個年代,雖然唸書的人不一定可以賺大錢,不過書念得好,倒也一定有飯吃。因此,我有兩個堂姐是老師,捧著公家飯碗,再怎麼樣也餓不死,薪水還算不錯。 十年風水輪流轉,現在可不一樣了。 少子化生得少,考上師範也不見得有工作;學校不斷升級的結果,念到博士也不見得可以當教授。讀書讀得好,現在可不一定有飯吃。 職場變得越來越險惡,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 我看著報導,忍不住想:我的女兒如果書讀得不怎樣,我還要勸她唸書嗎? 今天,遇到一個剛考完基測的孩子,我問她:「妳要念五專還是普通高中?」她也茫茫然的問我:「阿姨,妳說呢?」她說自己不是很愛讀書,不過媽媽希望她考大學。我不敢回答她。因為我身邊有許許多多大學念傳播系、念文學院、念理學院,念經濟系、但是現在找不到工作、或是失業已久的朋友。 有一次,女兒自然課的幾個家長們,私底下聚會聊天。涂淑芳老師說:「未來是一個專業走向的社會。」她的意思是,將來的高收入者,不一定是學歷高者,而是有專業技能者。 比如說:最棒的美容設計師、最頂尖的木匠、最受歡迎的模特兒、修理飛機的機師、汽車黑手、調酒師、鋼琴調音師、運動教練、病理研究員.....等等。 她說,北歐地區都是這樣,收入很高的,可能是一個鐘錶師、一個木匠,或是一個花匠、一個好的裁縫師。外出大家比的是技藝、專業。學歷,並不重要。 當然,唸書,本來就不是為了學歷。我一直認為在學校唸書與將來的就業並不一定是「正」相關。問題是,如果一路念上去,除非唸到博士,否則很多科目都是「通識」,那麼,就業的時候該怎麼辦呢? 我自己是「中文系」畢業的。「中文系」這種科目在大學裡其實跟個通識科目也相差不多,只念到大學畢業,完全沒有所謂的「專業」可言。我之所以還可以混口飯吃,主要是因為我自己練就所謂的「文字」專業,因此可以用以謀生。 不過,我周邊很多的朋友,在面臨行業不景氣時,要換環境就非常困難了。沒有一技之長、沒有靈活的頭腦,是最大的問題。 有一次,我跟張淳淳與一個大陸的台商吃飯。聽淳淳介紹,我們是要去見一個資產上億的老闆,我心中一直以為是一個大腹便便、童山濯濯的中年人。沒想到,一見面,我嚇了一跳,對方比我還小個五、六歲!年紀非常輕! 聊天聊了一會兒,知道他這麼年輕就做了世界知名廠牌的代理商,我不禁好奇他是哪裡畢業的?他起先吞吞吐吐不說,在我指著他手臂上的疤痕開玩笑說,我知道:「你一定是混出來的!」他才笑著點頭:「其實,我只有國小畢業。」 在聽他簡述創業過程之後,我真的非常佩服。他因為沒念什麼書,很年輕就進入社會,一路從小業務跑到大老闆。最重要的是,他有野心、有手腕、有計畫,他沒有家累、沒有包袱,說幹就幹。他曾經因為創業失敗而背負幾百萬債務,但敢衝敢撞的結果,是不但重新站起來,而且很快賺回江山。 創立「法蘭瓷」的陳總經理,也是年輕時就從「禮品」業務起家,他後來變成台灣獨大的進口禮品公司代理商,再一路開創自己的品牌「法蘭瓷」,因為年輕時的禮品業務經驗,讓他熟悉禮品通路,因此得以在經營「法蘭瓷」後,成長如此迅速。 你發現了嗎?這些人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年輕」。他們都沒有碩士、博士學歷,但是,他們都很年輕就開始闖蕩、開始創業,因為年輕,不怕失敗,因為年輕,沒有負擔。當然,我們的社會上還是有很多中年創業者,比方說「故事屋」的創始人。但是,不可否認,年輕、膽識,真的是事業成功很重要的墊腳石。 當然,我並不是說,事業成功、賺大錢就是人生追求的目標;我也不認為,一個人賺得少就會不快樂。只是我一直在想,讓孩子喜歡讀書,並不是要求他要考上很好的學校,或是擁有顯赫的學歷,而應該「只」是累積他找知識的習慣、對自身的反省,與深思生命的意義。 至於學歷,其實大可以擺在一邊。如果,將來我的孩子可以做一個很棒的化妝師,我會很高興她擁有一個技能可以養活她自己,我想我並不一定會要她考大學、甚至念高中。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夠及早知道她的優點、她所擅長的才能,而且有意志力專注的計畫自己的人生。 我之前在電視上說過我一個同學的親身經歷。 我國三的時候,我們班上有一個資優的女生,她的數理非常好,不論怎麼考,她幾乎都是滿分。想當然爾,每次模擬考她都名列前茅,後來直接保送北一女中,我有點不太記得她後來是自動放棄保送資格還是怎麼的,反正最後她還是以前幾名的分數考進去,一路念到台大醫科。 成績這麼好的學生,理所當然如此,從沒有人懷疑過她的志願,甚至於她自己。我們當時都十分羨慕她。我一直認為自己挺聰明,但對於她,我真是甘拜下風、又嫉又羨,為什麼世界上有這麼聰明的人?她總是輕輕鬆鬆的就拿滿分!而我,經常是念個半死還考得爛不拉機的! 大二那年,我修了一門「兒童文學」的課程,很意外的在教室裡遇見她。因為我大學重考一年,當時她已經大三了。很久沒見,我們坐在一起聊了一下。上課後不久,我發現她正在讀高中理化參考書。我覺得很奇怪:「幹嘛?準備家教學生的課啊?」她搖頭:「不是,是我自己要讀的。」 我追問:「為什麼?」她神色黯然的說:「我要重考大學。」 我嚇了一大跳:「不會吧!妳已經大三了耶!而且第一志願,幹嘛重考?」 她說:「我不想當醫生。我喜歡美術。」 原來,到了大二要上大體解剖,她才發現自己根本不喜歡當醫生,她怕血,她壓根不想念醫學院。然而,當年功課太好,父母的期望逼著她不得不填上第一志願。她告訴我她發現自己喜歡畫畫,她想念建築或是設計系。 我望著她,心裡百感交集。從前,我如此羨慕的羨慕她,但,她卻是這麼的不快樂。而我,雖然功課不怎麼樣,大學也多考了一年,但我卻如此幸運,我一直都很清楚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 知道自己的長處、喜歡自己並追求自己所喜歡的,這是一件多麼重要且令人快樂的事! 唯有「學歷高」的想法,早已默默在打破。近來我深深的感悟,一個在社會上有競爭力的人,他必須擁有熱情、有計畫、要有靈活的頭腦,以及過人的膽識。 如果,我的孩子將來不讀書,我並不擔心。與其培養一個升學一帆風順但腦筋如一灘死水的孩子,還不如一個國小畢業但不畏困難、衝勁十足的孩子。我希望,我的孩子,在成長的歷程中,可以早日發現,她喜歡什麼、適合什麼,而不是分數到哪裡,就跟著念到哪裡。 屆時,她才有足夠的時間,可以承擔失敗、一再重來,進而找到一條不但足以養家活口,也能夠成就自己的道路。

今年十月自助去韓國走走~

2012年07月24日
公開

記得去年十月Sandy帶Sandy mom 跟團去韓國玩,原本當時想自助,但考慮老人家沒辦法一直搭地鐵及走路,所以就用跟團的去走走,今年Sandy和公司同事好友_Avon打算十月去韓國自助,我們有規劃要去南/北韓交界處參觀,這個景點是Sandy另一位同事介紹的,這位同事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是今年五月底和Sandy自助名古屋的旅伴(嘉慧)分享的私房景點,因為跟團一定不會去這種地方,嘉慧當時是帶著二個女兒去韓國自助,在飯店參加當第的TOUR,只有當地人才會去的景點,嘉慧還把當時的韓國導遊名片給Sandy,若到當地可以找這位導遊,最近才剛忙告一段落,讓Sandy可以和Avon討論十月自助旅行的計劃,雖然是二個人,我們會採用繳公費來支付二個人的共同支出(今年五月份去日本自助,Sandy也是繳公費和嘉慧共同分擔食/住/行)剛好嘉慧也是一位不會小氣計較又很nice的人,讓Sandy有個很好的名古屋自助之旅回憶,真是開心阿~反觀前年2010年的北京自助行,讓Sandy從旅行的第二天就氣到想回台灣了,再加上Amy又是個強勢/愛計較及有公主病的女人,最後大家不歡而散,真是想到就氣一次,馬的咧!好好的一個自助旅行被搞砸!!自助旅行出門前一定要先摸清旅伴的個性再一起出門會比較保險,Sandy在公司長期觀察Avon,發現Avon也是個很nice的人,起碼她沒有公主病,也不會愛計較,個性溫和,不強勢,之前有在台灣一起看展出門過幾次,也不會要Sandy幫忙拿她自己的行頭,出門在外,Sandy最怕旅伴有公主病,什麼都要對方幫忙打理,好累,我不喜歡麻煩別人,也不喜歡別人來麻煩自己,找旅伴只是想在旅行時找個人一起分享旅行的喜/怒/哀/樂,Sandy可不想找一個大麻煩一起去旅行,那會瘋掉!! 這週六要到小學同學新竹家坐客,週日和Avon約好去台北歷史博物館看立體書展(展票是跟公司福委會團購買的(Sandy & Avon都是同事所以都有補助購票),公司福委會還有補助50元,所以票買下來比市面上的團體票還便宜,超讚!!),我們約好看完展要討論韓國自助計劃,我們倆會各自帶自己的書一起討論,屆時先討論出發日/住宿/出遊天數/要坐哪家航空公司班機/景點...等等,等出來再分享在日記上給默默關心Sandy的好朋友看~哈! 計劃每年都要自助出國二次~go go go,單身真好~~~最好再來個異國戀情~哈!

張小燕:沒有感動的能力,就沒有幸福。[分享]

2012年07月23日
公開

這篇是Sandy讀書會同學寄來的mail,Sandy覺得這篇寫的真好,人總是到一定年齡後才能體驗出一連串的人生酸甜苦辣滋味,我們都要學會珍惜手邊所擁有的幸福~祝福大家~ 張小燕:沒有感動的能力,就沒有幸福。[天下雜誌500期] 人在幸福的時候,幾乎都不會覺得自己幸福。 台灣這幾十年,除了幾個天災,沒有戰亂、沒有太大政局不穩,比起很多國家都好。外國朋友來,都很喜歡台灣,覺得台灣好好玩,很方便又安全。 所有的好集中在這裡,所以才有台灣奇蹟,但我們卻不太惜福。 我們看自己都是問題,這樣怎麼會覺得幸福、快樂? 我常常想,我做節目,如果天天有人講「妳怎麼這樣做?」我不認為我做得下去。我訪問過張曼娟,她說,「我常常在最幸福的時候,覺得最恐慌,因為我怕幸福一下子就不見了。」這句話我印象深刻。 我想最可怕的是,你最幸福的時候,恐怕還不知道此時此刻可能是最幸福,還拚命抱怨。 得獎可能就要走下坡。很多人以為我得獎很幸福,但我從小就有個感覺,節目得獎可能就要走下坡了。所以,我特別珍惜存在的每個時刻。 每一天,我只要進了我家車庫,走上樓,狗狗一舔我,打開電視,就很幸福了。我看到好電影,也覺得很幸福。 這是我能幹這一行的優點,我很能感受每個人精心創作所要傳達的感受。像現在聽的Adele(此時放的音樂是艾黛兒的《Don’t You Remember》),我買她的DVD回來,把家裡的燈關掉,就好像在現場一樣,很能洗滌煩亂的心。我很喜歡這些小小的感動、大大的感動。 我一直覺得,能夠在心中有感動,是很重要的能力,沒有感動,就沒有幸福。 現在的孩子,要讓他們懂得感覺、感動、感觸,去touch,才會有幸福感。 我們不該不知福,這是人生很重要的功課。人要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為什麼不能在有的時候,就很珍惜? 當我先生告訴我他得癌症的時候,我記得我看著窗外,腦子裡想到我的好日子沒有了。因為要開始治療,就算醫好,也會害怕復發,永遠處在恐慌中。最受傷的是對我好的人 我和我先生感情很好,他住院的時候,我四個月沒有走出台大,都住在醫院裡面。他走了以後,我記得我走出醫院,朋友送我上車,我說,「我要幹嘛?我回家幹嘛?」大家都哭了,我沒有掉眼淚,我哭不出來。當時我媽非常不放心,所有的人都怕我發生什麼事情。後來我想,我如果不好好過日子,最受傷的是對我最好的人。我那時多想著別人,很快就回公司、做唱片,接了「小燕有約」的節目。 只有在電視上出現,大家才會覺得我沒有問題了。我讓自己的生活回到軌道上,所以得到最大救贖的是我自己,因為很多人在痛苦中走不出來,很難打開那個結。現在覺得,想吃什麼就去吃什麼,想買雙小鞋就買雙小鞋,這都是小小的滿足和幸福。前幾天,我和朋友就在app上,相約去永康街一日遊。下午吃東西,買些小飾品,坐在咖啡館吃提拉米蘇,在街上看人,就覺得很幸福。 我擔不擔心錢? 每個人擔心錢的標準不一樣。 你說我不擔心錢嗎?唱片公司還在賠錢。你覺得郭台銘不擔心錢嗎? 他擔心的可能是以億計算的。 這樣看,他缺的錢不是我們能想像的。 每個人需要錢的壓力和份量,是不一樣的。最重要的是,要根據自己的能力,去找能讓你幸福的事情。想幸福,就要有執行力,做一點是一點;做,就有一分,光想不做,連一分都沒有。 自己的幸福自己找,不要抱怨為什麼不幸福、不快樂。沒有人該給你快樂。你要付出,才會有成果。這好像很教條,但卻很真實。

精明的最高境界是厚道

2012年07月23日
公開

精明的最高境界是厚道 有位建築商,年輕時就以精明著稱於業內。 那時的他,雖然頗具商業頭腦,做事也成熟幹練,但摸爬滾打許多年,事業不僅不見起色,最後竟還以破產而告終。在那段失落而迷茫的日子裡,他不斷地反思自己失敗的原因,但想破腦殼也找尋不到答案,論才智,論勤奮,論計謀,他都不遜於他人,為什麼有人成功了,而他卻離成功越來越遠呢?百無聊賴的時候,他來到街頭漫無目的地閑轉,路過一家書報亭,就買下一張報紙隨便翻翻。 看著看著,他的眼前豁然一亮,報紙上的一段話如電光火石般擊中他的心靈。他迅速回到家中,把自己關在小屋裏,整夜整夜地進行思考。 後來,他以僅剩的一萬元為本金,再戰商場。這次,他的生意好像被施加了魔法,從雜貨鋪到水泥廠,從包工頭到建築商,一路順風順水,合作夥伴趨之若鶩。短短的幾年內,他的資產就突飛猛進到一億元,創造了一個商業神話。 有很多記者追問他東山再起的秘訣,他只透露四個字:只拿6分。又過了一些年,他的資產如滾雪球般越來越大,達到了100億台幣。有一次,他來到大學演講,其間不斷有學生提問,問他從一萬元變成一百億到底有何秘訣。 他笑著回答,因為我一直堅持少拿2分。學生們聽得如墜雲裏霧中。 望著莘莘學子渴望成功的眼神,他終於揭秘了一段往事。 他說,當年我在街頭看見一張採訪李澤楷的報紙,讀後很有感觸。記者問李澤楷,你的父親李嘉誠究竟教會了你怎樣的賺錢秘訣?李澤楷說,我的父親從沒告訴我賺錢的方法,只教了我一些做人處世的道理。記者大驚,不信。李澤楷又說,父親叮囑過,你和別人合作,假如你拿7分合理,8分也可以,那我們李家拿6分就可以了。說到這兒,他動情地說,這段採訪我看了不下一百遍,終於弄明白一個道理:精明的最高境界就是厚道。細想一下就知道,李嘉誠總是讓別人多賺2分,所以每個人都知道和他合作會賺到便宜,所以更多的人願意和他合作。如此一來,雖然他只拿6分,但生意卻多了100個,假如拿8分的話,100個會變成5個。 到底那個更賺呢?奧秘就在其中。我最初犯下的最大錯誤就是過於精明,總是千方百計地從對方身上多賺錢,以為賺得越多,就越成功,結果是,多賺了眼前,輸光了未來。 演講結束後,他從包裏掏出了一張泛黃的報紙,正是採訪李澤楷的那張,多年來他一直珍藏著。報紙的空白處,端端正正地有一行毛筆書寫的小楷:7分合理,8分也可以,那我只拿6分。他說,這就是100億的起點。精明的最高境界是厚道。這,也許就是對"捨得"最佳的解讀吧? ☆☆ 我們常聽到「精打細算」這句話,也看到這句話幫助許多的人從中獲得成功與財富,因而,愈來愈多的人認為,想要成功就一定要精打細算,如此才能花費更少,賺的更多。在某一定的程度下,精打細算確實可以讓我們節省許多的時間、金錢,當時間久了,透過精打細算所累積下來的財富確實是相當可觀。 但,當人們從精打算細中獲得甜頭,就變的愈來愈精明,最後反而變成一位小氣的鐵公雞,凡事都愛和人斤斤計較。當一個人將精打算細發揮到極致時,就會讓人所厭惡,討厭和他合作。 在看這篇文章時,我真的是非常有所感悟,因為身邊就有朋友非常的精打算細,總是希望花最少的錢買到最好的東西,就連匯款給人都會先從中扣掉匯款時所需要的16塊手續費,廠商都會覺得,我給你的優惠不知是16塊的多少倍,但你卻來和我計較這16塊的手續費,未免太過於精打細算了吧。因而,廠商愈來愈少,而他自己卻因為廠商變少利潤也相對減少,就變的更加精打細算,總是希望從開銷中多節省一點,卻不知這樣的行為只是讓自己的路愈走愈窄。其實,適當的精打細算可以為我們節省掉不必要的開銷,但凡事都如此斤斤計較,反而會讓我們失去機會、失去朋友、失去廠商、失去親情…甚至失去更多。就如文中所言,與人合作能賺八塊但只拿6塊,讓別人多賺2塊,人是聰明,知道和誰配合能合作愉快又能多賺點錢,所以當對方再次提出合作時,必定會欣然答應,如此就能薄利多銷,最後累積出很大的財富,且還能累積到好人緣、好名聲。而凡事都要算到底,能多占便宜就想多占點便宜,如此雖然賺到眼前的近利,卻讓他失去朋友(廠商或員工)也失去更多成功的機會。這世界沒有誰比誰聰明,只要相處過、合作過,人心裡都知道誰對自己好,誰自私又自利。

一輩子很長,愛的可以不只一個(網路文章)

2012年07月23日
公開

一個男人的告白:「摯愛是比較級,所以只能有一個,但一輩子很長,愛的可以不只一個。」 妳所有的不快樂,原來都是來自於,妳非要愛他不可。 一直到有人提醒了這件事,妳才有種大夢初醒的感覺。不知道何時,妳的腦中的開關被切換了,妳只想著「他不能離開我」、「我不能沒有他」……妳的思考模式被設成了「我不能落單」,因此所有的思考點,都是以兩個人為出發,妳再沒想過其他可能。也或者是,妳也不想要去思考其他的可能。 妳已經過慣兩個人的生活,所以再不要一個人,妳覺得自己一個人會不好。因為擁有了,就覺得是自己的,所以不想失去,才抓得更緊。也因此妳研究他的一舉一動,妳去猜想,妳去推敲,只要一個眼神轉動、一聲半夜的手機振動,稍有不對勁都讓妳築起了防衛。妳開始無法專心,妳的心跳跟著他的電話鈴聲一起跳動,妳的呼吸跟著他回家時間一起起伏。一直到草木皆兵,妳才驚覺,曾幾何時自己眼裡的專注,都已經變成了疑猜。妳不要他的愛跑走,但沒想到卻是自己先讓愛變了質。 而妳更忘了,自己在遇見他之前,其實都是一個人生活。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沒有人非要另一個人不可。 於是,妳去思考自己對愛的定義,以及自己想要的對待。妳無法把抓賊當樂趣,妳想要的是一個讓自己可以安心的關係,而不是處處讓妳起疑的對象。當然,妳也不是天真到以為只要有信任,愛情就可以保證感情不會有變化,但是,以為盯牢他的一舉一動就可以確保他不愛上別人,對妳來說更是一種天真。因此,越是花更多的力氣去尋找蛛絲馬跡,妳越加倍覺得荒唐,你們是男朋友與女朋友,怎麼過成了一種小偷與偵探。 突然間,妳憶起了那些愛的初衷,現在都去哪了?或許妳無法保證愛情的結局,但無論如何都不要去後悔,自己當初怎麼沒有好好愛他。因此,妳要自己只管去愛他,妳要很努力去不讓自己後悔,而不是現在就放棄了還可以愛他的機會,然後去懷疑。因此,妳開始學著把懸疑推理劇變成浪漫的愛情偶像劇。關於愛情,你只能很努力,沒有誰可以擁有特例。 跟著妳才明白,愛之所以動人,其實是因為裡面的兩個人,而不是因為一個他。而自己擁有的也並不是他,而是兩個人在一起的那份美好。愛情,是兩個人一起經營的成果。妳也才發現,原來妳的快樂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妳的快樂都是妳的,而不是在他手上。 因為沒有一個人可以掌控另一個人的快樂,除非是自己交出去,而快樂也不應該是寄託在另一個人身上才是。 妳也不一定要遷就他,妳同樣擁有選擇權。妳可以選擇妳愛的人,以及妳想要的愛。妳的愛,不單只是他選妳,而是妳也可以選他。就像是妳可以選擇快樂的愛,而不是猜測。如果他不夠好,其實,妳不是非要愛他不可。 http://www.url.com.tw/writter/?p=9424

車子導航失靈

2012年07月21日
公開

已經好久都沒用導航了,因為Sandy車車的隔熱紙有金屬成份,所以會阻擋導航在搜尋導航衛星的速度,在花蓮開汽車保養廠的大哥說隔熱紙要換,Sandy車車的隔熱紙是前一位車主(Sandy表姐)貼的,是3M牌,隔熱效果不錯,但卻會影響車子導航失靈,讓Sandy一直很困擾,Sandy一直試著讓自己的方向感更好一點,有慢慢訓練自己,因為方向感好,相對出國自助時也會有幫助對吧! 今天下午就先上網查資料,查關於導航強波器及其他可以解決導航失靈的方法,現在真的覺得網路好讚,可以先查網友的看法,再決定要下什麼對策,很多網友都提供很多不錯的使用見解,後來Sandy撥了電話給林大哥(Sandy三哥朋友,在樹林開保養廠,Sandy都是開到樹林給林大哥保養及維修),後來林大哥說:把車開過來樹林,我來幫妳處理,後來Sandy下午就殺到樹林找林大哥,後來Sandy還請林大哥檢查輪胎,因為Sandy有時候會開高速公路,所以胎壓及輪胎很重要,像前陣子載陸客的遊覽車就是爆胎才發生意外,所以Sandy很注意輪胎品質,這台小P前前後後也花了Sandy不少錢從還未離婚前就跟表姐買這台車(因為表姐換休旅車,所以要賣這台小P),因緣際會讓Sandy買到這台小P,小P跟著Sandy即將邁入六年多,民國96年四月底牽這台車車,六年多了,這台車陪著Sandy一起嚐盡酸甜苦辣,離婚時也是這台小P陪著Sandy療傷,這台車充滿太多回憶了,Sandy還打算再開個幾年再換車,從未開過新車的Sandy,有想過換新車,但想到新車的後續充滿著要花費的日子,就不太想換,因為一旦換新車就要從長計議,要每月花停車費停公司,出門玩也不能亂停,怕愛車會被怎樣,唉~人生就是一連串的擔心與害怕,但若自己不能克服就永遠都開不到新車了@@,Sandy從以前都是開別人開過的二手車,真的很想擁有一部屬於自己的新車,最近的願望是希望將來有機會可以開新車~^_^ 今天花了好多錢,換二顆輪胎,還裝了強波器,強波器裝了之後真的訊號差好多,今後不再迷路了開心~但也失血ing~~不過行車安全多了保障這是最重要的獲得!!

「損人」真的一點也不好笑

2012年07月20日
公開

Sandy身邊有出現一些這樣的朋友,講話很酸喜歡損人,還自以為說的是很好笑的笑話,其實一點都不好笑,這種朋友說的酸話,Sandy在當下聽到會心情不太爽快,但Sandy的不悅,不會表現在臉上,反而會遠離這種朋友,這樣當下便不會傷到雙方的和氣,對吧! 網路文章~ 這是來自我多年前參加過的一場男性朋友阿賢(化名)婚禮的對話,真實的情景,真實的故事── 就在走完紅毯,雙方家長跟著上台、舉杯,主持人將麥克風交給新娘的爸爸,要讓爸爸講幾句話。這位爸爸看起來有點鄉土味,接下麥克風,大家摒息傾聽,他會給寶貝女兒講些什麼感人的告別之語。 「我這個女兒啊,唉……。」他嘆。 全場靜得一根針掉下都聽得見。 「都要謝謝阿賢,幫我們接收這個麻煩的小垃圾。」 哈哈哈哈哈,全場嘩然,哄堂大笑! 「從小,我就很擔心她可能嫁不出去,我不知道你們怎麼看啦,我自己看吼,她實在長得不怎麼樣,頭腦也不怎麼樣……。」 親友再次笑翻。 「然後又不會煮飯、不曾洗衣服…。」 台下笑得更大聲了。 「書沒有唸得很好,到現在工作也沒有很穩定。」那位老爸繼續說,我印象裡新娘的確唸吊車尾的私立學校,的確也一直在換工作,都是基礎工作,天啊這位老爸還真敢講。 「到現在,我真的都還想問問阿賢,為什麼他會看上我的女兒!」 大家笑到眼淚都流出來了! 「所以,我有一句話想送給阿賢。」 大家都聽著這爸現在要講什麼。 「阿賢,現在要後悔,還來得及!」這位老爸認真的說。 他顯然還沒講完,準備再講下一句的時候,台上卻起了一些變化-- 那位新娘,忽然就從旁邊繞過她媽媽直接去搶她爸爸手上的麥克風,狀甚用力,而爸爸因為話還沒想完,作個手勢要她等一下(畢竟還沒「圓」回來啊),但新娘不等了!台下親友的笑聲開始有點滲了不知道發生什麼事的保留,一兩秒的疑似拉扯後,女兒成功的搶來麥克風,沒有遞向她媽媽,而是不知怎的回到新郎手上,而女兒竟然有點不知所措,臉別過去,開始流眼淚! 司儀在旁邊負責抽面紙……。 我看到這畫面,坦白說,我有相當的把握確定,那眼淚,並不是「待嫁新娘的眼淚」,你知道那是什麼眼淚嗎? 那是,一個在標準亞洲家庭長大、長期被壓抑的孩子,長大以後的憤怒之淚! 這件事情我和其他目擊者有不一樣的看法,我相當確定我看到的那個「搶麥克風」的timing和當事人在台上的表情,那個新娘是憤怒的,非常非常的憤怒的!那種憤怒是瞄準古舊家庭那種「以貶低來自嘲」而來。 從前,貶低自己家人來自嘲,是一齊對外演的一齣禮貌之戲,但現在,這樣的動作讓每個家庭成員都感到被「其他人貶低」,儘管是家人,這樣長期的貶低,而且是在精心規畫的婚禮上面這樣的重蹈這樣的貶低戲碼,她,崩潰了! 但她不會讓這個家庭習慣就此暫停,往往,你會看到,有些人會開始以「損人」來證明好友關係,就像那位台上的爸爸,似乎不知道他們正在踩到當事人的地雷── 當事人(女性)對另一人說:「呵呵,我有點胖。」 男性朋友插嘴:「你不是有點胖,是相當胖好不好!」 當事人跟著笑,作勢發嗲要打他。 男性朋友:「不過也好,胖一點比較安全啦。」 當事人還笑得開心。 男性朋友:「你看看,這都表示我和她太熟了,才會開這種笑話。」 當事人還繼續呵呵哈哈,頻頻點頭。 朋友:「不過,有一天我也不想和胖子一起……。」 想像,如果你是當事人?就看你的個性、你的風度、你的交情,看看你可以撐這樣的損人到什麼時候,還是你什麼時候練成高招可以當場「損回去」,兩人共組一場笑爆觀眾的「互損大戲」,但,我可以絕對百分之百確定,你不可能在心裡面沒有任何一點的不舒服!如果只有一點點不舒服,你會選擇原諒那位損你的朋友,然後畢竟也考慮到面子,倘若突然間鬧起脾氣,好像變成你沒風度,也和當場氣氛會落差太大!但你不禁心想,為什麼這個朋友明明是要表達對你的善意,卻要用如此惡意的方式來包裝? 他真的完全沒感覺到嗎? 或許,損人文化,和小時候長期被家人「損」肯定也有一點點關係的。 或許它是我們文化的一部份,但也是我們要警覺、正視的一個問題。我們必須站出來,制止這樣的言語暴力。 下次若碰到這種損你的人,就算對方是你的親友,也一定在第一時間告訴對方,我不舒服!不要再欺負我了! 你一點也不好笑,請看清楚你自己在做什麼!

王月蘭封緘遺囑明公布 千億遺產落誰家

2012年07月17日
公開

有錢真好,Sandy覺得王文洋是一個蠻爛的人,爭奪財產的新紋佔據報紙版面,王永慶先生若地下有知,一定會後悔為什麼要留那麼多遺產讓那麼多房的妻與子去上演豪門遺產攻防戰,有錢是前世做了許多好事才累積福報的,王永慶生前也是節儉度日,靠白手起家才累積上億元財產,現在子孫為了遺產上了版面,若地下有知一定會後悔為何不多捐一些款項做公益,留那麼多錢給後世,後世若守不下來一定會都敗光光且富不過三代~王文洋及他兒子品德也好不到那裡去,父親王文洋外遇背叛原配,兒子告原配想離婚,一整個品德差到極點!Sandy一點都不看好王文洋家族繼承遺產後可以富到下一代,風水輪流轉,當福享盡就是禍到之時! PS,今日拿到立體書的門票(除了可以團體票優惠,公司還有補助50元,一張票不到150元),打算過幾日和同事一起去看,多培養藝術氣息~哈~ 王月蘭封緘遺囑明公布 千億遺產落誰家 已故台塑企業創辦人王永慶的大房王月蘭過世,她十一年前預先立下封緘遺囑,將在明天下午由律師許進德對外公布,雖然有消息指出,王月蘭遺囑應該沒有太震撼的內容,不過,今天也有平面媒體披露,王文洋正透過律師追查王永慶可能高達三、四千億元的海外遺產,而王月蘭的遺囑公開在即,可能會引爆台灣史上最受矚目的豪門遺產攻防戰。 王永慶的大房王月蘭初過世,外傳遺產可能高達數十億元,因此,她的遺囑引起關注。根據了解,王月蘭的遺囑是在民國九十年,委由許進德律師預先立下,隨後王月蘭也授權王文洋處分其名下財產。王月蘭死後,上個星期五遺囑已經開封確認,相關內容許進德律師也將在十八號下午對外公布。 雖然有消息表示,如果沒有意外,王月蘭遺囑應該沒有太震撼內容,王月蘭的法定繼承人也只有妹妹張楊繡雲,不過,有平面媒體報導,張楊繡雲不知人在何方?王文洋又透過律師跨海追查王永慶海外可能高達三、四千億元的遺產,由於王月蘭可繼承王永慶遺產,張楊繡雲又是王月蘭法定繼承人,可能分到三百億遺產,平面媒體解讀,張楊繡雲的動向,背後牽動搶人大戰,而可能是一場台灣史上最受矚目的豪門遺產攻防已悄悄引爆。 不過,無論事實真相如何,至少王月蘭遺囑的公開,可能為部分的疑問提供一些解答。

After Life [靈異生死線]影片感想

2012年07月14日
公開

繼上週與前夫爭辯小孩的第二週,上週日前夫要Sandy接回一日,這週六再接回一日,等於Sam沒在Sandy家過夜,後來Sandy打電話給鶯素(Edward師兄的太太,Sandy和她們夫妻是很好的朋友),鶯素要Sandy相信上帝,因為事情會演變到這一個地步都是上天有安排,即便對方如何百般刁難,事情總會過去,反正一樣可以見到Sam二日,其餘就不要跟對方一般見識,Sandy不會永遠都佔下風,風水輪流轉,Sandy不相信自己跟Sam見面的時間永遠都要受到前夫支配,Sandy始終還是相信,因果報應,講到這,Sandy不是不甘願離這個婚,是無法接受背叛家庭及介入人家家庭的人會得到好的果,這是不合因果的,所以至此Sandy還是相信他們會有老天給的報應,只是遲早而已.今晚送Sam回家之後,打開HBO,看到一部「After Life」靈異生死線 ,這部片因為是很晚撥出,所以Sandy看到零晨才上床睡覺,這部片讓Sandy感觸很深,因為人活著都會為一些執著的事物產生煩惱,人走了後就不相信自己已經離世,肉體已經不能使用,但靈魂仍不相信自己已經往生,還一直執著在活著的世界,這部真的很推薦大家去看!不會恐怖,這只是讓活著的人更瞭解自己還活在世間要好好珍惜當下,不要到了往生後才來後悔沒好好珍惜活著的時光! 影壇首度深入生死之間臨界點的靈異電影,試圖再造《大法師》與《驅魔》等經典恐怖片熱潮。 一個女子陷入生死交關的掙扎中,她的靈魂欲停留在陽間,但身體卻已呈現死亡狀態,此時一個具有通靈能力,且似乎能引導死者回魂復生的禮儀師(連恩尼遜 飾),卻有意讓她被生人活埋…。 安娜(克莉絲汀蕾琪)陷入生死交關的掙扎中,她的靈魂欲停留在陽間,但身體卻已呈現死亡狀態,此時一個具有通靈能力,且似乎能引導死者回魂復生的禮儀師(連恩尼遜),卻有意讓她被生人活埋…… ********************* 「After Life」,人死掉之後到底會遇到怎麼樣的狀況?是感受到靈魂脫離臭皮囊的自由?還是又是另一個悲慘束縛的開端? 這部電影講述一個女人(找來了「阿達一族」的克莉絲汀蕾琪,給人陰森森的感覺,超適合演死人的!)在經歷一場車禍後,一睜開眼睛發現自己躺在一個陌生冰冷的地方,明明眼睛可以睜開、還可以說話,眼前這個陌生的老男人卻拿著自己的死亡證明說:「妳已經死了!、妳就接受妳死亡的事實吧!現在我要幫你整修,讓妳能夠漂亮的參加自己的喪禮!」即便自己再怎麼不情願、不接受自己現在是個屍體的恐怖狀況,又能怎麼樣?已經沒有能力再去為自己過往的錯事補救,無法再繼續努力實踐未來的夢想,更不能緊緊擁抱自己所愛的人,只是帶著無限的懊悔與滿心的恐懼無力的揮別過去及被迫面對茫茫黑暗的未來罷了! 人死亡後靈魂被困在身體裡,得不到解脫的同時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任人擺弄來、擺弄去,像在玩一個蒼白、僵硬的洋娃娃?!真是個讓人對於死亡一點都無法感到嚮往的情節!或許某種程度上來說確實有效的嚇阻了人們自殺,但是對於非出於自願性的死亡與自然死亡的人來說根本就是徒增人們對於死亡的恐懼感,更讓活著人為親人的死亡感到加倍的難過罷了!我覺得往後劇情造成的懸念應該跟這個不討喜的觀點有關吧(?)所以才會丟出那麼多煙霧彈,讓人去探究真相之後,可以稍稍鬆一口氣:原來死亡還沒有殘忍到是一種無止盡的束縛!(寫到這,看過電影的人應該可以猜得出我是支持哪一派的了!……笑) 「靈異生死線」真的拍得很懸念!但是不管用怎樣的角度去剖析這部電影,都可以讓人得到很多的啟發!就像心理學上的錯視圖形,不管是老婦人、還是少婦-只是角度的問題。 到底是生?是死?就像電影裡那個「有特殊能力」的禮儀師所說:「不是只要會呼吸、會吃飯……,就認定自己不是死人!」一個沒有思想的人即便不是屍體,也絕對論不上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充其量不過是個具反射性的軀殼罷了!一輩子就像個活死人一樣過了,卻在死掉之後嚷著自己不想死,甚至懊悔自己沒有真正的活過!我們很多人都忘了,真實的人生不是遊戲,許多事情錯過了就永遠沒有重新洗牌再上訴的機會;與其死後沒有尊嚴的嚷著、哭著,倒不如用力的、認真的好好面對活著的每一分、每一秒,最後才可以帶著尊嚴與微笑離開! Read more: http://anstand-mrt.blogspot.com/2010/08/blog-post_08.html#ixzz20fBiX9j6

壽命,60%決定在自己手中。(分享網路文章)

2012年07月13日
公開

Sandy覺得越年長,更越覺得身體更重要,沒了健康身體,其他都是零. 死在嘴上,懶在腿上!近日74歲的萬承奎教授做客央視《人物週刊》,向全國電視觀眾講述了他的健康、長壽、幸福“秘方”。 1.在健康問題上,你自己比老天爺管用 萬承奎教授說,世界衛生組織規定,個人的健康和壽命15%決定於遺傳,10%決定於社會因素,8%決定於醫療條件,7%決定於氣候影響,60%決定於自己。 在這個問題上,你自己比老天爺管用。你知道嗎?吃飯一定要是: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現在的人相反了,早上馬虎,中午對付,晚上大吃大喝,這就是百病之根。早上這頓飯,等於吃補藥,是最重要的一頓飯,一定要吃營養早餐。營養早餐必須具備四樣東西:穀類、豆漿、雞蛋或肉,主食必須要有蔬菜加水果。假如只有兩種以下的早餐,就屬於低品質早餐。現在我們中國人20%不吃早餐, 50%—60%不會吃早餐,早餐營養不好,中午、晚上是補不回來的。 2.全世界最不好的習慣是抽煙 全世界最不好的五種習慣裏面,第一號不好的習慣就是抽煙。一生吸煙的人,要少活20年到25年,吸一次煙,少活11分鐘。我為什麼比較年輕,比較健康,我一輩子沒抽過煙。誰在我面前抽煙,對不起,請你到外頭抽,你可以自殺,你不能殺人。大清早一起床就抽煙,尤其危害大。抽煙的人,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最後肺癌,這是死亡三部曲。 3. 營養過剩一樣中毒 營養過剩了一樣中毒。你記住,一天吃東西有規定的:一、二、三、四、五、六。每天一盤蔬菜,必須要八兩到一斤;每天兩個水果;每天三勺清油,不要超過25克;每天四兩米飯或四個饅頭;每天五種優質高蛋白,肉、蛋、奶、魚、豆,但有量規定,一兩肉,一個雞蛋,牛奶半斤,豆腐一塊或者一碗豆漿、豆腐腦,肉、蛋、魚30克不要超過一兩,六杯水或者六克鹽,現在講八杯水,每天一定要喝八杯水。因為水就是人的生命。現在很多人不會喝水,渴了才喝。錯了,一定有空就喝,不是渴了再喝。八杯茶行嗎?茶不行,八杯咖啡呢?飲料、咖啡、啤酒都不能代替水。要喝茶也喝淡茶,不能喝濃茶。千萬記住,水是人的生命。 4. 人不是老死的,不是病死的,是氣死的 人哪能不生氣?人是感情動物,喜怒憂思悲恐驚。高興就要笑,不高興就要哭,生起氣來還要罵兩句呢,這是人感情豐富的表現。假如人只有一種感情,這個人就不健康。一個人感情很豐富,該怎麼樣就怎麼樣,但是你千萬記住:第一個不要過度,第二個過度了但是不要長時間,很快就調整過來,這才是健康的。《黃帝內經》早就講得很清楚:「怒傷肝,喜傷心,悲傷肺,憂思傷脾,驚恐傷腎,百病皆生於氣。」講得很絕。很多人說老實話,不是老死的,不是病死的,是氣死的。當不了官,氣死了;提不了教授,氣死了;賺不了錢,氣死了;很多老年人為很小的事,氣死了,我這裏有很多例子。所以我說人「不能不生氣,但一定要會生氣;一定不要當情緒的俘虜,一定要做情緒的主人;一定要去駕馭情緒,不要讓情緒駕馭你。」記住情緒是人們生氣的指揮棒,至關重要。 5. 走路是非常好的鍛煉方式 什麼東西都是個度,吃飯是個度,睡覺是個度,鍛煉也是個度。不鍛煉不好,過度鍛煉也會降低免疫功能。每天鍛煉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鍛煉內容可以採取最簡單的辦法,走半個小時,光走路就行了,這是最簡單、最經濟、最有效的辦法。但是走也是有講究的,年輕人要快走,逐步快走,快到什麼程度,一分鐘要達到130步,心跳要達到一分鐘120次,才能達到鍛煉心臟的目的。達到130步、120次心跳,當然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要有個逐步適應過程,你這樣堅持半年,你的心肺功能可以大大提高,提高30%到50%!一個人一定要從年輕開始,保持你的標準體重。像我30年就這種體形,軍人體形。一旦胖了以後,你想把它降下來談何容易,實際上不是不容易,關鍵在哪兒? 控制嘴、多動腿,人就是「死在嘴上,懶在腿上」。 6. 喝醉一次白酒,等於得一次急性肝炎 世界提出六種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一是吸煙,第二是酗酒,過量飲酒。少量喝還有好處,比如每天喝白酒一兩,喝葡萄酒尤其紅葡萄酒二兩,啤酒半斤到一斤。過多了以後傷害身體,傷肝,傷腦,傷心,傷各個臟器。喝醉一次白酒,等於得一次急性肝炎。大家記住,喝酒不僅傷肝,為什麼喝酒多的人,記憶力不行,認知能力下降?因為大腦細胞大量死亡。一天一兩白酒,這叫安全量。 7. 家庭不和睦,人就會生病 有專家認為,人的疾病70%來自家庭,人們的癌症50%來自家庭,你說家庭重要不重要?這說明家庭的重要。在家裏千萬不要「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也不要成為一個死水家庭,不吵架,不說話,半個月都不說話,那不得憋死啊。我還曾經看到過一個報導,說是離婚人士、喪偶人士壽命偏短,這個有科學依據。孤獨比貧窮更可怕,夫妻恩愛的長壽,夫妻健在的長壽,孤獨的就容易出問題,容易短壽,這是普遍規律。但怎麼樣把家庭搞和睦了,這是一門學問。必須解決四個問題:第一,要尊敬老人;第二要教育好子女;第三要處理好婆媳關係;第四,這條尤其重要,夫妻要恩愛,這是核心。夫妻怎麼恩愛?要做到八互原則。互敬、互愛、互信、互幫、互慰、互勉、互讓、 互諒。人都有個性,都有毛病,要經常提醒自己:算了,讓著她(他)吧,她(他)只要高興就行了。所以我再說一下,對自己的愛人千萬記住,不僅年輕時愛她(他),老了更要愛她(他);不僅健康時愛她(他),有病更要愛她(他);不僅愛他(她)的優點,也要愛他(她)的缺點。 8. 用腦子吃飯保健康 每天健康生活,要做到七個方面;第一,一定要吃好3頓飯;第二,一定要睡好8個小時覺;第三,每天堅持運動半個小時;第四,每天要笑30分鐘,身心健康;第五,很特殊的,每天一定要會大便。人們只管這一頭,不管那一頭,它都是自然的,拉不出來你硬拉也不行;第六,一定要跟愛人搞好關係,每天給愛人說 3 句他(她)喜歡聽的話。老婆關係搞不好,你啥事也弄不成。當然了,女人也要跟老公搞好關係;第七,不吸煙,不酗酒,每天齊步走。健康要從每一天開始,每天健康,就一生健康。一定要記住我那幾句話:「能吃能喝不健康,會吃會喝才健康,胡吃胡喝要遭殃。」「用肚子吃飯求溫飽,用嘴巴吃飯講享受,用腦子吃飯保健康。」 要做到:「 皇帝的早餐,大臣的中餐,叫花子的晚餐 」 9.紅薯是世界上最好的食品 請大家記住一個原則,吃植物性的東西,一定要占70%—80%,動物性的東西只能佔20%—30% 我們現在相反了,所以很多病都來了,肥胖也來了,糖尿病也來了,痛風也來了。不能不吃蔬菜,不吃水果,現在尤其是孩子不吃蔬菜,很多人沒有吃水果的習慣,大家記住,一天兩到四種水果,三到五種蔬菜,綜合抗癌,保護心臟,這是 21世紀營養新戰略。紅薯(地瓜)是世界上最好的食品,日本曾經是得癌症最多的國家,為了把癌症減少,日本人想了很多辦法,沒有效果,最後慢慢找到了,他們把所有蔬菜做了篩選,選出20種抗癌蔬菜,熟紅薯、生紅薯是第一號、第二號抗癌蔬菜,抗癌的、保護心臟的、 軟化血管的、通便的,都離不開這兩樣。 珍惜生命!從現在開始養成良好的習慣吧! 掌握正向能量……

【微笑.心禮貌講座】微笑開啟幸福密碼-陳艾妮(7/26)

2012年07月13日
公開

有時忙歸忙/罵歸罵/抱怨歸抱怨,Sandy還是覺得在目前有班可以上是一件幸福的事耶~有免費冷氣吹,還有薪水可以領,大家會不會覺得Sandy很容易滿足阿~哈哈~前天Sandy報名了公司開的課程,【微笑.心禮貌講座】微笑開啟幸福密碼-是作家(陳艾妮)(7/26)日會到公司六樓開設講座,聽說前100名報名的員工還有機會免費獲得一本陳艾妮的暢銷書【立志要快樂】,希望可以拿到免費書又可以獲得開啟幸福密碼~~go go go ,原來幸福就在自己身邊~ 快樂是天賦人權,它不該是年輕貌美、聰明富有、有權有勢者的特質 陳艾妮要以8到80歲的人都能懂的語言,提供達方同仁通向快樂大道的簡單觀念。 ● 講座時間:7/26(四) 18:00-19:30 ● 講座地點:總部6F國際會議廳 ● 參加對象:同仁均可報名參加 ● 報名時間:即日起∼7/25(三)下班前(座位有限額滿為止) ● 報名方式:請填寫附件報名表格,於時間內回覆mail給 ● 入場方式:請帶識別證刷卡後即可入場 (依照回覆報名順序取前一百位同仁將免費獲得一本陳艾妮的暢銷書【立志要快樂】) 講師介紹:陳艾妮 幸福工程總教練 作家/畫家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學士/著作超過100本,累積演講3000多場次 曾任:紡織成衣廠總管 / SCOTT公司產品經理/電視廣播節目主持人 /GMP代言人/雜誌社發行人/ 總編輯/善牧展望義工/演說藝術協會發起人 /女青年會董事 多元創作:以寫作、諮商、演講、教學、繪畫、設計、企業顧問行銷、公益、創作來提倡生活美學及心靈環保,被譽為人文風格的才女畫家,華人社會最有說服力的女人、女性意見領袖,及文壇長青樹。

無意間發現的網站

2012年07月12日
公開

看到這篇想到Sandy自己二次前去內觀的經驗,真實的跟自己獨處十日,感覺從忐忑不安到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智感到開心,其實內觀禪修並不是逃避外在的一切人/事/物,是利用內觀真實的觀察內心真正的自己,老實說,其實每個人都不一定瞭解自己,參加過二次內觀禪修,讓Sandy對自己有另一種更深層面的認識,更愛自己! 內觀禪修十日記(上)◦陳登義(臺中仁愛之家附設靜和醫院院長) 前言:內觀(vipassana)在印度古老的巴利文中是「洞見」的意思,即洞察人(或所有生命)的內在實相本質。它是佛陀對其所說真理的實際修行而有的體驗。近幾年來,國內有越來越多的人們在談論或實際修持,而西方精神醫療及心理治療學界也有逐漸風行的趨勢。不過常見的英文mindfulness被譯成內觀卻是個錯誤,它應該是八正道裡的「正念」(或譯「念處」),是屬於修禪定的範疇,而內觀則是修慧的範疇,是完全不同的層次,要修內觀必定要歷經修禪定的過程。本文旨在以個人實修過程的體驗之隨記,供同好者分享,如能對從事心理治療以及對心理治療與神經科學間的關係有興趣的同道們產生一丁點共鳴和啟發,則幸甚! 十日課程的前一天 2007年的秋冬之交,我一個人開著剛修好但不確定是否還會出狀況的十幾年老爺車,經過蜿蜒的山區,一路搖搖晃晃地就這樣第一次進到臺灣內觀禪修中心的園地。大約是下午四時左右,秋老虎猶剩一點餘威,身體有些出汗,半是路途不熟有點緊張,半是要面對不知的未來,還好車子沒問題。 進了中心,報到填資料,交出手機和車子鑰匙(心裡頭有點不是滋味,腦子裡浮現出電影裡頭犯人進了監獄的畫面),忽然覺得要和原來周遭所有熟悉的人事物從此切斷,一股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好像就要在臺灣這塊彈丸之地就此完全消失十二天一樣,但不知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需要去問發生何事嗎?那又如何?既然已經決定來了,該發生何事,不也早決定了?! 到六點吃飯(麵)前,只見學員們三三兩兩踱來踱去,少部分人不依規定竊竊私語,大部分人則時而望天不語,時而低頭沉思。空氣中瀰漫著一股不確定和即將要發生不知道什麼事的焦躁的感覺吧!但我基本上反而定下心來,把中心的緊急聯絡電話告知女兒和醫院助理,留完電話,我想基本上我應該是可以放下心了吧! 在閒晃期間,忽然想起在Haven(指在加拿大溫哥華島附近的一個住宿型成長體驗營)的日子,那已是15年前(1992?)的事了。其中有一段是silence day,記憶有點模糊了,但知覺卻還敏銳得感受到那股莫非神聖的靜默之聲。我是一個人來這裡的,世界只剩我與我自己的心。我只能面對我自己,除此無它。前面走過來的人,我要視若無睹,眼光刻意迴避,心裡卻疑惑著:真的要這樣嗎?「面對自己」與「面對自己與他人」,何者重要?——第一個問題。 (8:20pm)皈依三寶、守五戒、complete surrender(完全依照老師的說法和做法)、唱頌、以巴利文跟著老師唸佛陀的語言來發願、禁語、專注在呼吸(觀息法):注意呼吸,一呼一吸,鼻腔裡的空氣,要非常慢非常細、閉眼、拿下眼鏡、腰挺直、頸挺直,手不鬆開。可暫時休息改變一下姿勢,但最多不超過5分鐘。(附註:帶課的是助理老師,實際上全程都是以錄音帶來帶領,由Goenka老師主講,附中文翻譯,助理老師帶著練,並不教,只在某段時間以小組方式輪流討論或詢問,助理老師溫和平穩,輕聲細語,有問必答,但不多說,平常幾乎不說話,Goenka的特色是「坐中學習」。) 十日課程的第一天 早上4:00被一陣鈴聲叫醒,惺忪的睡眼逐漸把我帶回現實,依稀記得昨晚做了些夢,但不復記得內容,也似更早前有醒過來一、兩次,但也不記得。睡得比預期好,架了蚊帳不被蚊子干擾有關係吧!昨晚被叮了兩處,還好帶了Doctor's Burt,但衣服似少帶了點,山裡深夜涼意較重,還是應多帶點衣物。 起床後,刷牙洗臉,幾分鐘解決。4:30敲鈴,各學員魚貫進入禪堂,各自就位(昨晚已分配好位子),我是8號,第四排靠窗。今天特地再挑了個墊子加高以助盤腿,接著就是打坐,約5點半多,助理老師進來一同打坐,並播放Goenka老師的唱頌共兩段。Goenka老師的唱頌,腔調很特別,自由不受拘束中帶著虔敬與溫煦,帶點渾厚,與達賴喇嘛相近,但聲音更低沉而富磁性。 準6:30結束早課,開始進餐,青菜豆腐稀飯加菇類,才想起昨晚6點進餐後就再也未進食任何東西,整整12個鐘碩,似無餓的感覺,我也決定試著不服降血糖藥物,怕這裡進食少易致低血糖。(奇怪,這兩個小時過得特別快,雖然雙腿異常麻木) 8-9am的禪堂共修。Goenka老師強調心會跑掉,會在呼吸中跑掉,就接受它,從頭開始,不要懊惱,不要灰心失望。只要重新開始,持續堅持,抱著希望,一定會成功的。 第一次的實務操作可持續較久(用數息可數到100-200次的深呼吸),但之後常無法持續20-30次,持續力不夠,許多意象會出現而干擾。9:00am新生離開禪堂回自己寮房自修,舊生繼續禪堂共修。 自修期間,同樣現象產生。發現唯有集中注意於呼吸之氣通過鼻孔(左或右),甚至可以去注意通過整個胸腹腔(尤其使用腹式呼吸時),這樣比較能專注而持續。9-11am自修,因無坐墊兩腿異常酸麻,只有苦撐,總算熬過。11點時,向事務長問是否可以拿回鑰匙去開車子拿裡面的坐墊,結果竟不獲同意,只得到禪房外借坐墊,可了解是中心的規矩,但有點覺得不近人情(後來才知道這個堅持是很重要的)。 1:00pm-1:50pm禪堂共修,我可以數到560次呼吸數,但中間仍有數次心飛走了,還好可以及時抓回來,這樣的體驗很奇妙。(後來才知道數息法是不被建議的) 2-5pm前面一個鐘頭的打坐很慘,兩腿怎麼擺都不對勁,因此心大部分都飛走了。雖然不斷地又把它拉回來,但效果不佳。中間由老師以小組分別交談的方式進行,我是第一組第一個被問:有無察覺到呼吸?心飛走了嗎?常常嗎?很久嗎?如果很久的話(超過5分鐘),就可以用加重呼吸的力量來提醒自己,但不要干擾到隔鄰的人,這也是Goenka老師的教導,很重要的一點! 但我覺得如何坐得順、穩,很重要!酸、麻、痛就會把心給抓了,也許是必須能忍,等訓練夠了,坐就不是問題。隨意坐?單盤、雙盤?應該都可以。現在我只能單盤,而且不能持久,希望將來能雙盤,可以更集中心力、重心更穩、腰更直,所以繼續努力吧!晚餐只有一根香蕉及濃濃的糙米粉湯。(註:昨晚的第一天開示很精彩,但實在太累,回來就躺床睡著了。開示內容很多,諄諄告誡該注意的規矩,如禁語、照老師指示練習、完全與外界隔絕、只面對自己的內在實相、觀察一呼一吸之間的實相,要追求的是心的淨化,而不只是心的靜止,要堅定不移,不輕易放棄、不懶散。) 十日課程的第二天 晨4點起床。昨晚夢多,夢到某位長者及好友提到罹病的事,很哀傷難過(也反映我對自己的擔憂嗎?)醒來兩、三次,還好可再入睡。4:30-6:30am不間斷靜坐,數到近1000次。但後面就有點體力不濟、雙腿酸麻不已,仍是一大考驗。才只是第二天而已呢! 8-11am開始練習覺知(察覺)呼吸經過鼻腔及上嘴唇的三角地帶之某接觸點,將注意力集中在這一接觸點上,能持續一分鐘以上,再慢慢拉長。(非常困難,似有若無,注意力很快就跑掉,必須不斷地練)整個下午(1-5pm)都在練習,果然是要持續精進,vigilently,intentively!但重點要把握也很重要,在快要5點時,很多人都已經離座,我仍堅持下去,竟然在最後幾分鐘發現一個重要的點:Goenka老師也提過不要改變或調整呼吸,讓它正常呼吸,再從呼吸中慢慢覺知那流動以及和三角地帶的接觸處。我因太過急切變成呼吸太過短促,反而難以察覺或者有時變來變去。比如我吸入的氣常是在左鼻孔近出口的環壁上,呼氣就始終抓不到,等我開始順自然呼吸,較長的呼吸,結果就比較容易察覺到,這點對我而言非常重要!晚餐,僅豆漿加一水果,晚上的開示:戒、定、慧,八聖(正)道,觀息法即正念,屬定的一種。 十日課程的第三天 昨晚凌晨約2點醒來(由於沒帶手錶,手機又被留置保管,只得半夜摸黑出去走廊看時鐘才知是凌晨約2點),肚子餓,只好偷吃餅乾,有點耽心低血糖,接下來即輾轉難眠,到約3點多才昏沉入睡,4點即被敲鈴聲叫醒,其時正值春夢,夢中有病房某同事及放小電影的戲院、高中同學、小洋妞及老三等人,父母也出現,爸要我帶他去北縣沿海一個日本地名的地方……情節怪誕異常。 4:30-6:30am的早課,慘烈無比,完全無法集中心志,即便一再提起精神,奈何不從人願,是昨晚睡不好,肚子餓血糖低,還是春夢干擾?總之,心志完全散漫,連最基本的覺知呼吸的流動都幾不可得,更何況覺知更細的接觸部位以及更細的感受(sensation)。後半段老師播放的Goenka唱頌,奇長無比,差點昏然睡去,強打精神堅持下去,終於熬到吃飯的時間,唉!人身、人心之脆弱,豈能不更奮力精進不懈呢!這個經驗告訴我平常就該準備好,否則就得多受苦。 8-9am,非常好,持續數了約400次呼吸,當中只換了一次腿,精神出乎意料地集中,整個意識擴大到眼前只涵蓋三角區域,讓它非常貼近你,甚至幾乎和你融合在一起,如此你才能覺知它可能出現的sensation,這sensation任何可能都有,只要耐心地等、觀察。如果一直沒有,就只繼續觀察氣的流動和接觸。如果有sensation出現,就持續觀察它到消失為止。How wonderful this experience! 9-11am,聽Goenka教導語後,即回寮房(睡的地方)自修。開始很不習慣塌塌米,也坐不久,後來試著放兩個枕頭當坐墊,前面放睡袋供盤腿坐(比較不硬),結果居然可以撐一次半個鐘頭,我想以後要練也不必一定要帶坐墊,應該隨時隨地可練習才好。 下午的頭一個鐘頭非常順利進入,我就一直往三角地帶加以開發意識察覺,果然逐漸呈現一片空白,慢慢出現一些影像,之後清楚地出現一大片無數的細小白色羽毛浮在空中,四週的聲音(鳥聲等)異常清晰,似乎就在周圍。觀察了一陣子後才逐漸消失,我以為這就是感受(有飄動、浮動的感覺),但又覺得不對勁。下半段時間裡,正好老師一一詢問小組,我就提出來,老師說這是幻覺,自己投射出來的。其實後來我才恍然大悟,沒有那麼複雜,比如我感受到空氣進出鼻腔的冷與熱,那就是,只是要教我們如何集中敏銳度,而且保持客觀的觀察和覺知。我的方式把它弄得太複雜,而且我回想這兩三天來也往往把內觀禪修想得太深奧或複雜,其實它是簡單明瞭,只是一般人不去深刻它、專注它,如能持續不間斷地深入而專注,就開始接觸到實相的本質。 晚上的開示:談聞、思、修。修慧才是最高境界,真正徹底了解的實相是要以親身體證而得的智慧才算。明天起就是真正內觀的開始,前三天是預備工夫,從觀息法做為最紥實的基礎而進入內觀。原來,苦了三天,才只是預備工夫啊! 十日課程的第四天 早上被鈴聲搖醒時,才驚覺是一覺到天亮,雖然昨晚輾轉難眠,約近十點多才入睡,身體雖累,精神頗佳,應該也不是煩亂,不過思緒紛雜,直想著最近發生的事。昨晚也有夢,夢到以前某同事一家人,但不記得發生什麼事。4:30-6:30am跟昨天一樣,慘不忍睹,完全數不上20次的呼吸,且怎麼坐都不對。後半段聽Goenka老師的唱頌仍軟弱無力,大概是多年的習性使然,雖然起床時似精神奕奕,實際上體力仍在休息當中,尤其意志特別薄弱。 8-11am,繼續練習,專注在小三角的感受上,只能不斷練習使你的專注力更集中、敏銳處更敏銳,但談何容易,衍生的其它問題常更困擾我或應該說更挑戰我,那就是正確的坐姿。好的時候會很快進入狀況,而且持續度佳;不好的時候,簡直慘不忍睹,幾分鐘不到就棄械投降了。 這期間又出現新的問題,肋間神經已經拉到極點,稍一動就大疼特疼,簡直是有生以來沒有的疼痛。不知這樣的疼痛,經過忍耐,甚至挑戰克服之後,對身體或疾病的抵抗力是否增強,甚至對心智的開發更有助益嗎? 這是附帶的收穫,還是禪修者不太會把它放進修行的一部分,從健康神經生理學和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是否另有一種更動人的解讀呢?偉大的vipassana實踐者,除了身負異禀、體質異於常人而開發出這套修持方法外,是否也能從現代神經生物學的角度來從事另一番解讀及取徑? 1-3pm,一直在想這三天半來的體驗,自己總括了三個問題想問老師: 1.坐姿,自然、單盤、雙盤?與觀息法的關係如何?雙盤如何練習? 2.數息,可以嗎?有用嗎?有人在腿前置放手錶看時間,好嗎? 3.疼痛是修持必經且必要的過程?要達到深入觀察和感受,除了不斷練習外,有何竅門? 接下來,Goenka老師開講「內觀法門」,果然生動精要,由頭到腳,piece by piece、part by part,不厭其煩、鉅細靡遺,幾乎到令人不耐的地步,看來是印度人的特性,一遍又一遍、重覆又重覆,就是去觀察身體每一部位所呈現的感受,有了感受就移到下一部位,沒有的話,暫停一分鐘直到全部都有了感受,再重覆一遍,全部感受又不一樣了,就是變化、變化,萬物皆流變,一切無常。(這當然是很令人震驚,也令人難過無奈的,但它就是實相!) 6-8pm,開始教如何觀察全身各處部位的感受,從頭、眼、鼻、下巴、耳朵、右肩、右臂、右前臂、右手腕、右手掌、右手指,再過來左肩、左臂、左前臂、左手腕、左手掌、左手指,然後是喉嚨、前胸、前腹、後頸、後上背、後下背、右大腿、右膝、右小腿、右腳掌、右腳趾、左大腿、左膝、左小腿、左腳掌、左腳趾,全身都要去觀察感受,有感受就跳過去,無感受則約停一分鐘或以碰衣服或空氣的感受取代(以後再逐漸增強敏銳度去觀察更深部位的感覺)。這樣全身繞一次大約十分鐘,每一部位先以2-3英吋寬左右為原則,以後可逐步縮小。主要就是能公正客觀地看所有部位的感受,從粗糙到深層細緻的感受(附帶提到身業、口業、意業等),意即心,是最重要的。從明天開始每天三小時(早、中、晚)共修時,均維持一小時不動(不張開眼睛、不鬆手、不鬆腿)為原則,精進不懈的努力,一定會成功的! 最後約30分鐘的打坐,我的經驗是非常美好的。在一層層的觀察之下,越是專注越能感受到,而其它的部位(粗糙的疼痛部位先不去管它),如此下來,我竟然20-30分鐘都能不動,是好的開始,現在才知道內觀的奧妙! 但是再強調一次,這些感覺都是無常的,都會變的、是自然法則,也是人所遵循的法則。 十日課程的第五天 4:30-6:30am(昨晚大約10點入睡,一覺到天亮,有夢、夢到以前醫院的一位老同事……)這一刻會是我一輩子永遠無法忘懷的日子。在今日的晨課打坐中,我從頭到尾整整兩個小時沒有變換姿勢,這當中的經歷既慘烈又動人(動容)。在大約全身一部分一部分的觀察身上感受來回後,發現眼部、鼻部、喉嚨、胸腹等處最難覺知,但就在非常痛苦的瞬間,甚至全身抖顫時,突然間有一股內部情緒湧出來,我的眼睛迸出淚水來,一直流,鼻子一酸也一直流,剎那間全身熱起來,身體的一大部分突然間都湧現出感受來,而原來的痛、疼、苦、酸,似一下子全不見了,那份欣喜難以形容,但我趕快繼續察覺那些沒有感受的部分,痛的感受當然繼續出來,但我已不懼怕、也不擔心了。此後我一直能堅持不換姿勢,我甚至想如果再繼續一小時,我也可以做到。約在Goenka老師的唱誦(長達近一小時吧!)中,越能體會那美妙之處的難以形容,好像一連串一連串低穩平順的音調撫慰了我,有一絲絲煩躁,但一下子就過去了(那是我的習性)。真是太感動了!6:40am結束起身時,兩條腿幾乎麻掉了,但很快就恢復。之後發現比平常輕快有力。我覺得最難的第一關也許就過去了,不知未來會如何?只能繼續奮力精進。走廊上的佈告欄,每天都會貼上當天的重要警語,今天貼出的是: 真正的恆河,賈母那河,沙拉斯瓦帝河是戒、定、慧,當這三條清流滙聚時,湼槃出現了。(The true garges,Jumuna and Sarasvati are sila、samadhi and penna。When these three streams converge,nibbana manifests。) Equanimity(平等心):Equanimity means a balanced mind(平衡的心)。 Equanimity means a mind without craving or aversion(不貪求、不嗔恨)。 Equanimity means not wanting unpleasant sensations to cease and not wanting pleasant sensations to continue。(有不愉悅的感受時,不會企盼它快快消去;有愉悅的感受時,不會企盼它持續下去,這就是平等心。) 堅定精進的禪坐(巴利文:Adhitthana)每天三次:8-9am、2:30-3:30pm、6-7pm。 8-9am第二個一個鐘頭也渡過了,讓我更有信心,我想是方法上用對了,當然還無法真正細膩的一步步觀察,也沒有大部分都感受到,但已經上路了。這一次眼睛、鼻子、嘴唇、前胸腹、肩膀上手臂等都發現是較難察覺感受的部分,但眼睛、鼻子都出現溫熱,甚至慢慢擴大,令我驚訝不已,就像曬到太陽般,但它卻全然是從內部昇起的。當然很重要的,它升起又消滅了,升起又消滅了,這就是無常、無常、無常;變化、變化、變化。因為無常,所以它終究會消滅,因為變化,所以有變無,無也會升起有,這是很要緊的,是以平等心看待,不斷地以平等心看待(而生出慈悲心)。 9-11am,再聽Goenka老師說明整個過程一遍,即再度practice。我選擇在禪堂自修,因為寮房雜音太多,坐墊也不好坐,但禪堂多少也有干擾(老師在一組組教學員),不過是可以不理會的。這一次坐了大概1小時40-50分鐘,也不錯,身體的感受越來越多,包括出汗、脈動、抖動、刺痛,之前多半是溫熱(臉)及冰冷(手),後來又不自主流了點眼淚,不多,以平等心觀之,讓心境能更平穩,這就是身心平衡的目標了吧! 1:00-2:30pm,又撐了一個半鐘頭,非常痛苦,抓不到身體部位的感受,只被強烈的痛楚抓著,只能不斷地轉移注意力,就好像在作戰。不,更像是在轉移目標,終於另一個部位出現感受了。 2:30-5:00pm,進展的狀況時好時壞,好的是靜坐一個小時應該是沒問題,但對於察覺感受這部分仍無把握。自己試著把它分出頭部(1+2+2+2)、右上肢及左上肢(5+5)共17個;前胸腹(1+16)後背(1+16),右下肢(7)左下肢(7),一共65個部位,每個部位約10秒,總共650秒,約10-11分鐘。姑且試之。另一個重要點是不要用畫面,要實際以自身為察覺的對象,越練習越敏銳。同時隨時保持平等心,心的平衡(這一點是最困難的!)。對疼痛要接受、面對,不是逃避、轉移。在覺知的過程中不斷地回到疼痛的部位,面對它、接受它,直到它轉換掉。記得這才是無常的道理!感受有表層、有深層,可深到無意識(集體無意識?)。但內觀修持並不問它是那裡來、怎麼來的,只是當下接受它、面對它,不管它是愉悅或不愉悅,是你同意或不同意,不貪求,也不嗔恨。(記得林義雄寫過一本書叫「心的錘鍊」,內觀禪修在我看來則是「心的焠煉」)(註:不談「氣」,也不含生物學的意涵) 今晚的開示,講四聖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五識、五蘊。十二緣生,然後重點在內觀的精髓:即以平等心觀察、面對身體出來的感受,但不以習性做反應,接受它,不貪求及嗔恨。實務上開始練習從頭到腳,從腳到頭。以兩種方向輪流觀察及覺知身體各部位的感受,以平等心。(待續) http://www.tap.org.tw/eletter/mag060/meditation-3.html

(很實用,分享)鍛練下半身,病痛離你身!

2012年07月11日
公開

最近上瑜珈課,老師都是上一些鍛鍊下半身肌群的肌耐力,覺得很讚,練完瑜珈都會流汗,也鍛鍊到腿力/肌耐力,超讚的!雖然有某些醫師不認同瑜珈,但Sandy使終相信適當又安全的練瑜珈對身體是有益的!I love Yoga!!祝大家健康! 鍛練下半身,病痛離你身! 下半身負擔協助身體機能運作的重要任務,一旦下半身肌肉衰退,輕則體力變差、容易疲倦,重則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上身。 人過了四十歲左右,臀部肌肉會逐漸萎縮、下垂,大腿變瘦,下半身越來越單薄。下半身肌肉一旦衰退,就會出現體力變差、容易疲倦等症狀,隨之而來的是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肥胖症、高血脂症、痛風、癌症等慢性病。 下半身負擔協助身體機能運作的重要任務,一旦下半身肌肉衰退,輕則體力變差、容易疲倦,重則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上身。 人過了四十歲左右,臀部肌肉會逐漸萎縮、下垂,大腿變瘦,下半身越來越單薄。下半身肌肉一旦衰退,就會出現體力變差、容易疲倦等症狀,隨之而來的是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肥胖症、高血脂症、痛風、癌症等慢性病。 肌肉約占體重40%,其中70%以上的肌肉集中在下半身。如果下半身的肌肉開始衰退,就會出現各種病兆,身體也會開始老化。 老化與疾病 多從下半身開始引發 以前人說「老化從下半身開始」,事實上,疾病也從下半身開始。 下半身肌肉衰退會引發各種疾病,腦中風便是其中之一。腦內出血的原因,就是下半身肌肉減少,導致下半身血量減少,因此腦中風也是下半身肌肉退化引起的。與其說腦中風是腦部的病變,不如說它是下半身肌肉減少所引發的疾病。心肌梗塞也一樣。心肌梗塞指的是專職運送養分的冠狀動脈,因血栓而發生阻塞,無法將氧氣及養分送達心臟,造成肌肉壞死,心臟停止運轉。仔細想想,位於上半身的心臟冠狀動脈,就是因為血液太多,才會發生阻塞。 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從外觀來分辨,特徵是下半身比上半身瘦弱許多。一般認為,糖尿病是「胰臟的β細胞胰島素分泌不足」引起的。話雖沒錯,但有趣的是,「下半身比上半身瘦弱」的人,就是比較容易罹患糖尿病,幾乎沒有例外。由於70%的肌肉集中在下半身,當下半身的肌肉減少,其燃燒、利用的糖分相對減少,許多未經消耗的糖分便殘留在血液裡(高血糖),也就是糖尿病。腰部以下的肌肉衰退,表示腰部以下的內臟也會變弱。也就是說,腎臟、腎上腺、泌尿器官、生殖器官的功能都變得衰弱。下半身各器官的健康狀態和機能,和下半身的肌肉機能成正比。 鍛鍊下半身肌肉 可達到的十三個好處 效果一:促進基礎代謝。疾病都可歸因於現代人的低體溫化,體溫一下降,體內的糖分及脂肪就會因為燃燒不完全而殘留在體內,高血糖(糖尿病)、高血脂症等症狀就會出現。 目前已知道,癌細胞在 35℃的環境下最容易繁殖,在到達 39.6℃的時候,就會瀕臨死亡。體溫每降一度,免疫力就會下降30%以上。所以體溫一低,容易出現發炎、自體免疫疾病等。 造成體溫下降的最大原因,在於運動不足造成肌肉鍛鍊不足。只要鍛鍊肌肉,讓肌肉細胞強壯、生長,進而促進新陳代謝,體溫就會隨之上升。目前已知,一般程度的運動可以使直腸溫度大約提高 2℃。也就是說,透過運動,確實能夠有效預防及改善癌症、糖尿病、高血脂症、自體免疫疾病等以低體溫為發病主因的文明病。效果二:改善並預防狹心症、心肌梗塞。目前我們已經知道,從事體力勞動的人或運動員,他們的冠狀動脈內徑比一般人來得粗,心肌的微血管數和冠狀動脈的分支也比較多。換句話說,鍛鍊肌肉有助於降低狹心症及心肌梗塞的發生率。「心臟病患者不應該運動」是一般人以前的醫學常識。但是在一九九八年時,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 史都華 博士 和梅森 博士證實:「對心臟病患者實施肌肉訓練,有助於減少心血管負擔,康復得比較快。」效果三:改善並預防骨質疏鬆症。我們的骨骼可以「自我感知所處的力學環境,使骨量和骨骼的形狀隨之做合理的調整」,簡而言之,就是「沃爾夫法則」所提到「骨骼因應外力變強」的意思。在骨骼上加諸外力時,骨骼內部會產生抗力,而且骨骼的品質也會和抗力成正比增加。運動能夠增加骨量,主要是因為運動可以改善小腸吸收鈣質的狀況,促使骨骼充分吸收到鈣質。因此,藉由運動獲取的骨質,一旦停止運動後又會回復到原本的狀態。我們同時也發現,即使長期臥病在床,只要一天利用十五到二十分鐘從事肌肉訓練,就能夠預防肌肉萎縮及肌肉活動機能的降低,即使是藉由外力的肌肉運動也無妨。可見對於長期臥床的病人來說,肌肉訓練的復健非常重要。 效果四:改善並預防糖尿病。肌肉運動可以促進肌肉細胞內葡萄糖運輸蛋白的活性化,加強肌肉細胞對血液中糖分的吸收,使血糖值下降,肌肉活力增加,體力隨之大增。肌肉運動還可以促進肌肉細胞內肝糖合成的活性化,使血液中大量的葡萄糖流向肌肉細胞,對糖尿病的預防和改善很有助益。 效果五:降低血液中的脂肪含量。一九九八年,美國的哈雷博士等人發表實驗報告結果指出:「在經過十六個禮拜的肌肉訓練後,體內預防動脈硬化的HDL膽固醇都增加了。」顯然,藉肌肉運動可以減少中性脂肪、增加HDL膽固醇,進而預防及改善動脈硬化,及因動脈硬化引起的高血壓、心肌梗塞等疾病。 效果六:擺脫肥胖。人體內的脂肪細胞數目約有三百億個,大約占體重的20%。肥胖者的脂肪細胞數量則可以高達四百億到六百億個,占體重的30--40%。雖然脂肪細胞的數目終生不變,但是許多實驗都證明,持續的運動可使脂肪細胞的容積變小,進而改善肥胖。到了中年,小腹囤積的脂肪之所以越來越多,其實和腹肌量減少與腹肌無力都有很大的關係。胃、腸、肝臟、胰臟等重要器官都在腹部,然而腹部沒有骨骼保護,取而代之的是三層堅固的腹肌。若是運動不足導致腹部肌肉無力、腹肌量減少,腹部的脂肪就會變厚以保護腹部內的器官。 效果七:改善血壓。一九九七年美國凱利博士證實,隨著肌肉運動的進行,高(收縮壓)、低(擴張壓)血壓都會下降3--4%。這是因為肌肉運動使周邊的微血管增加,來自末稍血管的阻力隨之減低的結果。 以超音波檢查受驗者頸部動脈硬化度,發現實驗後的動脈比實驗前柔軟而有彈性。所以可以推斷,血壓的下降來自於動脈硬化的改善。 效果八:縮短消化道運送時間。食物在消化器官中移動的時間稱為「消化管運送時間」。以前就曾經有人指出,慢跑、健走等有氧運動可以幫助縮短消化管的運送時間。 一九九二年,美國馬里蘭大學的克夫勒博士等人證實:「讓高齡者連續三個月做肌內訓練,結果顯示受驗者的消化道運送時間比實驗前平均縮短56%。」 一九九四年,哈雷博士證實:「消化道運送時間越長,致癌物質對大腸細胞刺激的時間越長,發生大腸癌的危險性也就越高。」 日本武庫川女子大學的內藤義彥教授,針對八千位三十五歲到六十九歲的男性做追蹤調查,其中有三十三人罹患大腸癌;罹患癌症的人之中,坐辦公室的上班族比起站著工作的人多四倍。教授的說法是:「這是因為運動促使通便時間減短,同時也縮短了糞便中致癌物質與腸黏膜接觸的時間。」 效果九:減輕憂鬱症狀。一九九五年,魏斯考特博士等人發表了以下的論點:「讓四十八位高齡者從事八周的肌肉訓練後,受驗者的自信心顯著增加,生活變得很有活力。」此外,一九九七年哈佛大學的信博士在他的報告中指出:「對三十二位年紀介於六十歲到八十四歲、有潛在憂鬱症狀的高齡者實施肌肉訓練的課程,十周之後,其中有二十五人的症狀獲得明顯改善。」 憂鬱症患者通常會在上午出現身心不協調的症狀,午後則又趨向正常。此外,北歐出現憂鬱症的比例較高,好發季節則多在十一月到三月之間,顯見「體溫降低」和「憂鬱」有很大的關係。 由此可知,我們可以藉由肌肉運動促進新陳代謝、提高體溫,進而改善憂鬱狀態。這便是精神病院會施行運動療法的理由。 效果十:減輕各種疼痛。一九九三年,馬克思博士實驗證明:「肌肉若是強健,關節的活動力將獲得改善,關節的疼痛和腫脹也會解除。」一九九四年,美國塔弗茲大學也發表了以下的結論:「肌肉運動使得肌肉強健,進而減輕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疼痛。」 一九九三年普利達醫科大學的李奇博士等人證實:「強化腰部的肌肉,可以提高脊椎周邊的支撐力,減輕因外部的衝撞或來自體重本身的負荷所造成的壓力,避免脊椎磨損,進而使腰部的疼痛減輕、甚至解除疼痛。」 綜合以上的說法,我們可以得知:強化肌肉能減輕骨骼和關節的負擔(因體重或做動作造成的負擔)、提升關節機能、減輕疼痛。 再則,當體溫隨著肌肉運動上升,體內過多的水分也會隨之消耗。從事肌肉訓練時,肌肉纖維(細胞)在收縮、鬆弛的運動狀態下會消耗體內的水分,運動時所流的汗也會將多餘的水分排出體外。 效果十一:預防癌症與癌症的復發。隨著年齡增長,下半身肌肉和微血管的數量都會減少。血液量一變少,下半身就跟著變冷,大腸、前列腺等腰部以下的器官也會逐漸產生病變。因為人體的器官必須藉由血液輸送養分、水分和氧氣才得以運轉,而且血液內的白血球和免疫物質能夠預防疾病。一九五二年,羅士奇 博士的實驗報告指出:「每天讓老鼠在適當的範圍內接受游泳訓練,可以預防癌症。」這是最早指出運動具有防癌效果的一篇報告。一九五九年德國的 馬修 博士等人則發表實驗報告指出,將老鼠放在震動箱裡有助於抑止惡性腫瘤的發病。 一九六二年,紐頓博士發表實驗結果指出:「從事足以使肌肉疲勞的運動可以抑止腫瘤的成長。」另外,日本明治生命體力醫學研究所曾發表一份報告:「將白老鼠分別養在有轉輪的籠子裡和沒有轉輪的籠子裡。養在沒有轉輪籠子裡的白老鼠,其癌症的發病率高於養在有轉輪籠子裡、運動量大的白老鼠。」 由此可知,有關運動和癌症預防之間的關係,早在半世紀之前就已經由動物實驗證實。美國哈佛大學的霍姆斯博士等人也指出:「以三千位元乳癌患者為對象調查的結果,只要每週行走大約三到四個小時(平均一天三十分鐘),死亡率就會降低50%。」這篇報告明確指出,即使罹患癌症,藉由運動仍可降低死亡率。 還有其他許多研究都已經證實,健走對於乳癌、卵巢癌、子宮癌、前列腺癌等等與荷爾蒙有關的癌症都有幫助。效果十二:提升記憶力、預防老人癡呆。美國伊諾利大學的克拉馬 教授證實:「針對較常運動者和不常運動者做腦部斷層,結果顯示,相較於從事健走、慢跑、網球、游泳等有氧運動的人,不運動的人腦部退化(老化)的情形相當嚴重。」當運動不足、引起血糖值失調的時候,大腦的記憶中樞海馬體就會開始萎縮。從事運動的人則因為血糖值獲得適當的調節,可以預防海馬體萎縮。 最近蘇格蘭丹迪大學的研究小組實驗證明:「快走十分鐘,足以大幅提升記憶力、集中力。」接受實驗的學生「利用考試前十分鐘快步行走,記憶力和集中力得到了提升,考試成績都有進步。」 從前,歐洲曾經出現主張邊走路邊思考的「逍遙學派」,說不定就是因為當時的學者們已經發現,藉著走路運動下肢肌肉可以有效促進腦部活動呢! 效果十三:抗老、長壽。不論哪一項研究都說明了:肌肉機能的衰退=生命力的衰退=老化。 如果將「免疫」想成「保護生命不受外力入侵的機制」,那麼也可以說肌力的退化=免疫力的降低。 因此,只要鍛鍊肌肉,免疫力就會變強。 鍛鍊肌肉和所有疾病的預防、改善,以及長壽都息息相關。 健走搭配計步器 人人輕易做得到的訓練 健走是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的運動。目前可以肯定的是,每天走一萬步以上可以有效促進HDL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的增加。還有醫學論文指出,每天走一萬二千五百步以上的人「絕對不會心肌梗塞」。 任職于東京一家大型民營鐵道公司的附設醫院時的工作經驗讓我注意到,因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等慢性病(運動不足病)就醫的門診患者中,以駕駛員位居第一,其次是車掌。就健康檢查的經驗來看,負責線路維修的保線工人連一點慢性病的病徵也沒有。 這些保線工人為了鐵道線路的點檢和維修,每天從早到晚、來回沿路巡視,充分使用了下肢肌肉,也許這就是他們不容易生病的原因。相較之下,駕駛員不但幾乎沒有走路的機會,每天還要面對在複雜的鐵道上快速賓士的壓力,慢性病的發生機率或許就因而提高了。 我們再來看看平均的步行速度,大約是每分鐘八十公尺 ,因年齡的不同多少會有差異。理想的步距是「身高減掉一百公分 」,以身高一百六十公分的人來說,最理想的步距就是六十公分;以每天走一萬步計算,理想的步行距離就是「 六十公分×一萬步= 六公里 」。 在開始健走前,要特別推薦大家的是計步器。我曾經建議一名長期受氣喘和糖尿病之苦的患者(八十歲)健走,不過由於他原本是個不愛運動的人,一天走個三千步就放棄了。 幾個月後,他的女兒送給他一個計步器。他開始在筆記本裡記錄自己每天走路的步數、身體的狀況、體重,以及健走的路徑,每天逐漸增加健走的步數漸漸成為他的樂趣。一年後,他已經可以達到每天一萬步的目標,糖尿病和氣喘的毛病也差不多痊癒了。 加拿大的研究者進行了一個實驗,將計步器發給一百零六個不愛運動的人,要他們記下十二周內每天的步行數。 一開始這些受驗者似乎完全沒有走路的意願,但是戴上了計步器後,行走的步數從七千零二十九步增加到一萬零四百八十步。 目前已知的是,每天多走個三千四百步,三個月下來,體重平均可以減少一點五公斤、腰圍平均減少一公分 、每分鐘的脈搏跳動次數則可以減少四次(表示心臟機能變強)等等,達到各種健康效果。 因為太忙碌的關係,每天無法走一萬步的人應該不少。在此要專為這些人介紹一套「平衡健走法」。平衡健走法基本方法是:1.背部挺直、2.收小腹、3.腳落地時,腳跟先著地。只要依照這三個要點來健走,既不需要放寬步伐,不用大幅擺動雙手,也不用走到一萬步。 每次只要三到四分鐘,每天重複三至四次,三個月後腹肌和下半身的肌肉就會變得結實,會覺得自己變年輕了,也能減緩腹部和膝蓋的疼痛。 腳跟先著地,腳底再由腳跟往腳尖的方向輕輕往地上貼,然後再輕輕提起腳尖跨出腳步,這樣的動作確實可對下肢肌肉造成相當程度的刺激,請務必一試。 我們日常的動作幾乎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沒有什麼改變,換句話說,我們使用到的幾乎都是同一部位的肌肉。所以請偶爾試一試倒退、橫著走走看。 與常用肌肉反方向的肌肉(拮抗肌)只要獲得運動,可促使常用肌肉也跟著往相反的方向運動,造成相當程度的刺激,因此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最大的肌肉訓練效果。 屈膝、踮腳強化下半身 室內運動一樣可行 找不到走路的時間或場所的人,可改采「屈膝」或「踮腳」這種簡單的室內運動。屈膝運動對於促進腰部、大腿、下肢的肌肉強化與發達,是最具效果也是最基本的運動:1.兩腳打開比肩稍寬,雙手托住後腦勺。2.背部挺直,邊吸氣邊往下蹲,再邊吐氣邊站起來。 同樣的動作慢慢重複五到十次(一回合),休息一下(數秒至數十秒),等到呼吸回復正常後再重複同樣的動作,大約重複五回合。 這個動作的秘訣是,運動結束前要把胸部儘量往前挺,臀部則儘量往後伸。等到肌力夠大,覺得可以再多做一點的時候,每回合的動作可以增加為十到二十次,重複做七到十回合,等到變得更有力氣時,可以雙手握啞鈴將手彎曲成ㄑ字形,再配合屈膝動作一起進行。可以預先準備一公斤、兩公斤、五公斤的啞鈴各一組,配合肌肉發達的程度逐次增加分量。 「踮腳運動」則是:1.雙腳稍微張開2.重複腳跟提起、放下的動作。和屈膝運動一樣,每回合做五到十次,先從五回合做起,再逐次增加每回合的次數和回數。此外,如果能配合啞鈴,並且慢慢增加啞鈴的重量,效果會更好。 一開始的時候提起與放下的速度要先放慢,之後再視自己的狀況調整。踮腳運動可以鍛鍊小腿及下肢全部的肌肉。 (本文摘錄自第一--三章) 石原結實 簡介 1948年生,長崎大學醫學系畢業後,在同一所大學完成醫學研究科課程,為醫學博士,現任石原診所所長。曾經前往以長壽著稱的高加索地區以及瑞士的班納醫院,實際從事自然療法的研究。著有《紅蘿蔔汁,喝出健康與窈窕:輕鬆排毒,改善體質》、《 37℃讓你不生病》、《懂得吃就健康》、《剷除萬病的元兇:淨化血液健康法》等書。

公司股價上上下下

2012年07月11日
公開

最近公司股價上上下下,猶如洗三溫暖,但Sandy一點都不擔心,因為業績持續創新高,很有機會衝破前陣子的高點,這幾日還是不斷的忙與忙,忙的不知時間過的那麼快,一下子就5點半下班了,Sandy有時會想,難道要一直做這個電子業嗎?真的很希望有朝一日可以開創自己的另一份職業,想做自己想做的工作,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業還可以賺錢該有多好,電子業的光景是有限的,很難去想像以後公司轉型後會變成如何?所以Sandy開始做其他計劃,房貸還清後就無債一身輕,想去做不用為五斗米折腰的工作,可以自由工作量又不會很大,又可以常常出國,如果將來有這種工作出現那真的太棒了~現在Sandy擁有的是人身自由,單身真的很自由,不用負擔太多的人生包袱,感恩自己有這樣與眾不同的人生,最近和同事_Avon,相約去看公司推出的藝文活動,十月份我們還想用自助的方式再去一趟韓國,還想去南/北韓交界處參觀,去年Sandy是跟團帶媽媽去,今年想用自助的方式去,希望可以每年最少出國二次,也希望自己可以找到更適合與自己去自助旅行的旅伴,到目前為止,今年五月的名古屋自助行是Sandy自助走的最開心的一次,因為遇到好的旅伴~哈哈,二個人去自助行動較方便,也不會有太多不同意見,但首先必須要遇到適合的旅伴,2010年那位一起去北京自助的Amy旅伴就嚇到Sandy了,現在想到還會怕,那個女人(Amy)真的太恐怖了~出遠門自助的旅伴真的要慎選,不然會敗興而歸!!

分享:「淨葉不沉

2012年07月10日
公開

有一位年輕人覺得生活過的非常不順,聽到朋友介紹在遠方有一間燃燈 寺,寺中有位名叫釋濟的得道高僧可以為他解除疑惑。 年輕人千里迢迢找到燃燈寺,一見到釋濟大師 就向其訴苦說:「我只是讀書耕作,從來不傳不聞流言蜚語,不招惹是非,但不知為什麼,總是有人用惡言誹謗我,用蜚語詆毀我。如今,我實在有些經受不住了,想遁入空門削髮為僧以避紅塵,請大 師您千萬收留我!」 釋濟大師靜靜聽他說完,微然一笑說: 「施主何必心急,同老衲到院中撿一片淨葉你就可知自己的未來了。」 釋濟帶年輕人走到禪寺中殿旁一條穿寺而過的小溪邊,順手從菩提樹上 摘下一枚菩提葉,又吩咐一個小和尚說:「去取一桶一瓢來。」 小和尚很快就提來了一個木桶一個葫蘆瓢交給了釋濟大師。 大師手拈樹葉對年輕人說: 「施主不惹是非,遠離紅塵,就像我手中的這一片淨葉。」 說著將那一枚葉子丟進桶中,又指著那桶說: 「可如今施主慘遭誹謗、詆毀深陷塵世苦井,是否就如這枚淨葉深陷桶 底呢?」年輕人歎口氣,點點頭說:「我就是桶底的這枚樹葉呀。」 釋濟大師將水桶放到溪邊的一塊岩石上,彎腰從溪裡舀起一瓢水說: 「這是對施主的一句誹謗,企圖是打沉你。」 說著就嘩地一聲將那瓢水兜頭澆在桶中的樹葉上,樹葉激烈地在桶中蕩 了又蕩,便靜靜漂在了水面上。 釋濟大師又彎腰舀起一瓢水說: 「這是庸人對你的一句惡語誹謗,企圖還是要打沉你,但施主請看這又 會怎樣呢?」 說著又嘩地倒下一瓢水兜頭澆在桶中的樹葉上,但樹葉晃了晃,還是漂 在了桶中的水面上。 年輕人看了看桶裡的水,又看了看水面上浮著的那枚樹葉,說:「樹葉 秋毫無損,只是桶裡的水深了,而樹葉隨水位離桶口越來越近了。」 釋濟大師聽了,微笑著點點頭,又舀起一瓢瓢的水澆到樹葉上,說: 「流言是無法擊沉一枚淨葉的,淨葉抖掉澆在它身上的一句句蜚語、一 句句誹謗,淨葉不僅未沉入水底,卻反而隨著誹謗和蜚語的增多而使自己漸漸漂升,一步一步遠離了 淵底了。」釋濟大師邊說邊往桶中倒水,桶裡的水不知不覺就滿了,那枚菩提樹葉也終於浮到了桶面 上, 翠綠的葉子,像一葉小舟,在水面上輕輕地蕩漾著、晃動著。 釋濟大師 望著樹葉感歎說:「再有一些蜚語和誹謗就更妙了。」 年輕人聽了,不解地望著釋濟大師說:「大師為何如此說呢?」 釋濟笑了笑又舀起兩瓢水嘩嘩澆到桶中的樹葉上,桶水四溢,把那片樹葉也溢了出來, 漂到桶下的溪流裡,然後就隨著溪水悠悠地漂走了。 釋濟大師說:「太多的流言蜚語終於幫這枚淨葉跳出了陷阱,並讓這枚樹葉漂向遠方的大河、大江、大海,使它擁有更廣闊的世界了。」 年輕人驀然明白了,高興地對釋濟大師說:「大師,我明白了,一枚淨葉是永遠不會沉入水底的。流言蜚語、誹謗 和詆毀,只能把純淨的心靈淘洗得更加純淨。」釋濟大師欣慰地笑了。 謗言、蜚語,住往是從妳、你最親近的人口中傳出的。 但那份 "不介意"的涵養,不容易 。 淨葉不沉,純淨的心靈又有什麼能把它擊沉呢?即使把它埋入污泥深掩的塘底,它也會綻出一朵更美更潔的蓮花。 人在成長過程中,定會遇到一連串的考驗與阻礙,有的人克服了考驗與阻礙追求到自己的目標,而有些人卻被考驗與阻礙所克服而自己放棄成功。 說的更明白點,有人聽到旁人說,你不可能成功啦,馬上就放棄了,有的人卻因這句話而不服輸,更加努力做給人看。相信各位喜歡學習、有上進心的,都將成為克服考驗 排除阻礙的人。 換另一個角度看,人生的旅途中,誰也沒權力決定他人的生與死,成與 敗,我們不喜歡人家隨便決定我們,當然我們也不可隨便決定他人,不輕易幫他人決定要與不要,一 切均由自己所決定。 淨葉不沉的佛教故事, 對我們面臨困頓的心境, 有助提昇一塵不染, 如清者自清, 濁者自濁。娑婆世間本是鍛鍊的好道場,藉著真心返照自心觀止,寂然不動,如同一片淨葉、一

不解的功課

2012年07月08日
公開

這月和去年五月一樣,遇到7/1日是週日,這週是Sandy認定的第二週,上個月Sandy有跟Sam說,若不能接要打電話跟Sandy說,結果Sam沒打電話,Sandy以為可以接小孩就直接殺到前夫家接,結果就遇到接不到小孩的狀況,這次不像去年,找警察來就可以處理,這次Sandy白跑一趟沒接到小孩,所以週六那天心情很不好,看著大陸妹抱著他們現在生的小孩出來,感覺有點在跟Sandy示威,但Sandy一點也不生氣,因為走入前夫這種家庭反而是另一種報應,因為前夫家並不是把媳婦當人看待,是當成傭人看,大陸妹只是前夫娶進門的陸傭,一點也不可喜可賀,現在還生了一個小孩,Sandy猜那個小孩應該是來前夫家報仇的吧(詛咒ing)~ha ha.雖然先佛說不能造口業,但Sandy因為那股怨氣目前還消不掉,所以目前接小孩受阻,就會詛咒前夫家,反正詛咒也不一定靈驗就先罵一下消消氣再說!! 以前Sandy遇到這種是就會悶悶不樂很幾天,或許時間一久,慢慢可以控制自己脾氣,早上和Cherry/Edwaed師兄/淑華師姐通過電話之後感覺心情有比較放輕鬆,反正想想前夫控制小孩的行動也不過再短短幾年,Sandy相信,以後還有更多的機會可以跟Sam相處,如果沒機會也沒關係,用隨緣看待這個親情,失落感才不會那麼大,對吧!所以現在Sandy就當做越王勾踐,臥薪嚐膽,Sandy也相信這樣的為人的前夫家,將來一定會有報應,像最近吳宗憲一樣,以前也是外遇不斷,現在面臨破產危機,這其實也是間接的報應,沒錢就沒女人會接近他,這不是報應是什麼? (Sandy還畫了紙人在上面寫一些話,打算七月鬼門開請好兄弟做主~哈哈) 在此祝前夫報應早日來到!(Sandy只是在日記上發洩,大家不要笑哦!) 如果把件事當成一門功課,Sandy一定是不及格........ 【臥薪嚐膽】:春秋時期,吳國和越國發生了戰爭。越國被吳國打敗,越國勾踐被夫差俘虜。後來,吳王夫差釋放了勾踐,讓他回到了越國國都會稽。勾踐在坐臥的地方吊了個苦膽,夜裏躺在柴草上,面對苦膽。每天吃飯時都嘗嘗苦膽。總捫心自責:"你忘了會稽大敗之辱嗎?"就這樣勾踐跟同甘共苦共同命運,經過十年發展生產,積聚力量,又經過十年練兵,終於在西元前473年打敗夫差,滅掉了吳國。

月經週期減重法,事半功倍─讓妳只會變美不變形

2012年07月08日
公開

這篇文章很棒,分享給35歲以後代謝變差的熟女~ 月經週期療法是運用體內荷爾蒙變化的週期,針對每個時期新陳代謝速度與生理特徵的差異,依時序調整瘦身方案,可達事半功倍之效,是女性特有的減重方式。 中醫週期療法的原則,是以腎的陰陽轉換為依據,以二十八天為一個循環。中醫將月經週期分為腎陰期(即月經來的前五天及經期結束後的濾泡期)、腎陰陽期(第十四至十六天的排卵期)、腎陽期(第十七至二十八天的黃體期),因此用中醫週期療法就是在每個週期使用不同的藥物來調理體質,在減重的同時也改善體質。如果月經不規則,自己就無法利用這個週期療法來減重,必須先服藥把月經調好,讓內分泌回歸正常,再開始減重。如果排卵功能差,月經久久才來一次,這樣的體質更容易肥胖,問題不能解決,體重減不下來。 如果要靠自己減重,平日生活也可以依據月經週期來調整,讓妳瘦得更快更輕鬆。 【月經週期減重法】 準備期:月經開始的第1至7天 ●代謝慢,易水腫 ●體重會增加1到2公斤 ●適合輕量運動 ●精神萎靡,體力差,不宜節食 快速期:月經開始的第7至14天 ●代謝變快,是瘦身的黃金時期 ●少吃、多運動,減重效果最好 ●適合做較劇烈的運動來燃燒脂肪 ●消耗熱量 堅持期:月經開始的第14至21天 ●基礎體溫上升,代謝加速 ●食量開始變好,需節制飲食 ●維持少吃,多運動 ●維持較劇烈的運動來燃燒脂肪 ●促進代謝 緩慢期 :月經開始的第21到28天 ●代謝變慢,易水腫、易便祕 ●經前情緒不穩定,應避免暴飲暴食 ●每日泡澡以防止水腫 ●適度運動可紓解壓力,緩和經前症候群 作者:陳玫妃 醫師(部落格) 從事中醫臨床工作近二十年,同時身為醫師與女性的雙重身分,陳玫妃醫師更能體會內分泌的變化,對女人的重大影響,從青春期、育齡期、懷孕期、產後期,內分泌都掌控了女性一生的生理機能。 ※本文經由人本自然出版社《內分泌是女人變美的魔法師》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http://www.url.com.tw/blog/?p=9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