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Blue-field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轉貼:活出燦爛,HOW?

2007年04月23日
公開
9

活出燦爛,HOW? 文◎費禮 ●樂觀 曾與一位密宗大師餐聚,席間,大師笑談中諸多開示,其中一則,印象深刻。 大師說,有些人說話時愛說『死』字,例如,『今天累死了』、『衰死了』,甚至遇到高興的事,也會說『樂死了』。把『死』作為形容詞,大可不必。何不把『死』字,用『好』來替代,如『今天好累』、『今天好衰』、『今天好高興』……這樣正面的形容詞,沖淡了負面的事實,不是會讓心情好些嗎?久而久之,人就變得樂觀開達,活得快樂。 ●忘記 電腦的記憶體再強,還是會滿載而導致當機。 人腦記憶的容量遠遜於電腦,上帝創造人類時(如果人類真是上帝創造的),賦予了人類一種特別的天賦——忘記。 有時候我們會因為記不起某些事、某些人而煩惱,其實這是再自然不過的現象,甚至可說是必然的現象,美好的現象。 非但不必因健忘而煩惱,更應該學習『忘記』。時間是沖淡記憶的方法,但自己設法將一些苦痛的事、可恨的人,努力忘卻,是對自己的一種慈悲。許多『不堪』回首的往事,『不必』去回首,讓它自然消去吧。 電腦的記憶體有消除的機制,人腦有『忘記』的天賦。忘記可以給予更多空間,容納更多的『美好』。 ●念舊 『我給了你十幾年的青春歲月,你竟這樣待我!』這是怨偶們吵架時常聽到的對白。 時間是公平的,你流失的歲月,對方同樣流失,並不因你的『給予』,而使得對方『得到』! 既然雙方能夠相處十幾年,自是有緣,在這些歲月裡,總有甜蜜、恩情,如今緣盡分手,與其怨艾、責怪,還不如放開心懷,說不定新的人生,更加精采。再退一步說,既然緣盡,天天相看兩不對,還不如眼不見為淨。想想過去相聚的歲月,擷取美好的回憶,做不成夫婦、情侶,至少可以做個朋友。 ●放下 無意間發現相交幾十年的朋友,竟然暗中欺騙,做了非常對不起我的事情,再經查核,發現這種欺騙的行為,從交往的初期就開始。憤怒之餘,決定訴之於法。 從聘請律師、整理資料,書寫訴狀等種種煩人的事,從此層出不窮。既然已經受騙而蒙受損失,為什麼還要犧牲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在這位所謂的『朋友』身上?即使他因此而繩之以法,對我又有什麼實質上的補償? 再說這數十年來,這位『朋友』『肝膽相照』的表現,確曾贏得我的信任和欣賞,至少他的演技可圈可點,也可說值回票價,只是『票價』十分昂貴而已。 我的氣度不夠寬宏到原諒他的罪行,但至少使我懂得『放下』。於是我把『這位朋友』從我社交生活中刪除,將他的劣行設法從我的記憶中淡忘。 當我撤銷告訴時,頓如放下一塊巨石,海闊天空。 ●冥想 『今天的鯉魚都很快樂。』有一天我對妻子說。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妻搬出古人的話反詰。 養了將近二十年的錦鯉魚,天天看『魚兒魚兒水中游』,早就能從魚兒的『肢體語言』,洞悉牠們的健康情況與情緒反應,當然能體會出牠們樂與不樂。但我始終不知道魚兒有沒有思想,有沒有煩惱,會不會感到『無聊』。 『好無聊啊!』我們常常聽到有人這麼說,好像無聊是現代人類的流行產物。 雖然我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但也常有無聊的時刻,比如每天從事健行的時候,比如參加一個乏味派對的時候,長夜失眠的時候。 感到無聊的時候,我空想、幻想、冥想,想東想西,『想』是驅逐『無聊』的利器。 我可以構想一篇文稿,回想一餐美食,猜想一本讀物的結局,幻想看到璀麗的幻象,想像看到錦鯉魚在水中的優雅自在……可以天馬行空,即使荒謬絕倫,卻沒有關係,快樂就好! ●願望 有位學生參加考試的作文題目是『我的三個願望』,他的答案是:『吃得下、睡得著、笑得出來!』 太好了!太妙了!這是全人類最完美的願望! 如果希望活得健康、活得充實、活得快樂——活得燦爛,必須—— 吃得下、睡得著、笑得出來!

心靈之旅

2007年04月21日
公開
1

心靈之旅──病房三天兩夜遊 他一直把旅遊當成是長期工作之後,讓身軀往外舒展、精神獲得調養的良方。特別是越來越厭倦周而復始的工作,漸漸覺得被工作壓力擠逼得透不過氣來的時候。 他說:飛奔去景緻宜人的地方四處走走的念頭,就如一顆小石子投入心湖,漣漪一波波擴大,四肢都散發出渴想自一成不變的生活中脫軌的訊息。 於是他開始計算假期的長短,上網搜尋理想行程的目的地,規劃著銀行存款支付得起的遊樂項目,想像即將到來的自由時刻,回顧長期朝九晚五的日子,他不禁埋怨人生苦短,卻要虛耗大半歲月在工作上;他批評周遭所見唯利是圖的人群,導致世情冷淡;他自恨懷材不遇,經年累月難展雄志;他厭惡人心不古,以致知己難尋;他更感嘆己力有限,無法改變現況;他──所以想逃離這個我執的囚籠,也想暫時拋棄自己的宿命。 啊!他的人生究竟是缺乏了什麼?這想法讓他有點躊躇不前了,去旅遊是一次肉身的休憩,還是想放逐閉塞已久的心靈?他自己最終不能肯定...。 他只好拿出手機,請朋友們給一些旅遊的意見。 好友甲說:「真羨慕你可以放長假去旅遊,我才買了房子,每個月要繳房貸,看來十幾二十年內都別想出國旅遊。唉...人生苦多於樂...。」 好友乙說:「我剛從XXX處渡假回來,跟團一點也不好玩,累得要死,明天要上班了,改天再聊!」 好友丙說:「我最近失業了,你說我什麼時候可以去旅遊?這世界真是不公平...。」 他趕緊掛上電話,發現原來我們每天都在進行一趟人生之旅,他仰頭看一下星空,再目視一遍四面八方,想著即使飛得再遠都還是在地球上,他不禁有點感到疑惑:若心的視野窄小,我們的身軀走得再遠,又有何分別? 諸如此類關於人生的問題,他常常想到失眠,卻忘了人生還有一個課題叫做:天有不測風雲。 (未完...) ................... 念頭來自病房裏聽到的對話,一口氣亂寫到這裏,忽然發覺自己還是寫有關生活的散文好了,實在沒什麼耐心想虛擬情節...筆終需磨,不然就生銹了...@@

甜蜜

2007年04月20日
公開
1

轉貼自:皇冠雜誌 甜蜜 文◎彭樹君 他坐在木頭地板上,雙眸清澈,柔?的臉頰像某種多汁的水果。他深情地看著我,說:『媽媽,我會永遠永遠保護妳的喔。』 那時,他還在牙牙學語。 ● 就像是一種天賦,他非常會說甜言蜜語,而且說得渾然天成。『我要帶妳去巴黎,我要帶妳去紐約,我要帶妳去北海道,我要帶妳去陽明山。我們要永遠永遠在一起。澳洲是不是也在這個地球上?好,我還要帶妳去澳洲。』 那時,他只有三歲。 ● 幼年的他常常會想像自己的未來,那個未來裡總是有媽媽的存在,卻也有時候,媽媽的未來讓他忍不住要煩惱起來。 某日我見他有點鬱鬱不樂,問他怎麼啦?為什麼不開心呢?他擔憂地望著我,吐露內心裡三歲小男孩的糾結:『媽媽,以後我有時候會和我的太太一起吃飯,那妳怎麼辦?誰陪妳吃飯?』 ● 就像每個孩子一樣,曾經有一段時期,他非常喜歡發問。蝴蝶為什麼會飛?小河為什麼會流?星星為什麼不會掉下來?大部份的時候,我都答不出來,只好雙手一攤,微笑地給他這個解決一切問題的答案:『因為大自然就是這麼奇妙啊。』 然後有一天,我看見他蹲在地上,對著一列搬著餅乾碎屑的螞蟻出神,喃喃自問:『螞蟻為什麼也愛吃餅乾?』接著他雙手一攤,大聲地說:『因為大自然就是這麼奇妙啊。』 ● 在他那個充滿奇幻色彩的小男孩世界裡,他曾經贈送給我的東西真不少,包括好幾個會有火山爆發的星球,天王級的無敵軍隊,以及世界超強的航空母艦等等。我欣然接受他的贈與,卻希望他別問我那些光怪陸離的東西,什麼『哈比斯的戰力進級之後能不能贏過小海怪的攻防』之類讓我連題目都沒聽懂的問題。所以,我也只好以另一個適用這種狀況的答案回答他:『很抱歉,媽媽以前只有當過小女孩,所以不能明白小男孩的世界。』 他同情地看著我:『所以以前妳只能玩芭比娃娃了。』 ● 我在廚房切菜,他總在一旁低聲禱告:上帝啊,請你保佑我媽媽,不要讓她切到手。 切完了菜,又聽他在一旁低聲感謝:上帝啊,謝謝你保佑我媽媽,沒有讓她切到手。 ● 如今上了小學的他有時會喊我『姊姊』,想像一下有個姊姊的感覺。他還說,真希望認識小時候的我:『那樣我就可以和妳當同班同學了。』 『那我可不可以坐在你隔壁?我想坐在你隔壁。』我知道他不喜歡旁邊坐的是女生。對小男生來說,和女生坐在一起是很糗的事。 他的臉色嚴肅起來。『我要考慮考慮。』 久久,在我幾乎忘了這次談話的時候,他忽然下定決心地開口了,『好,妳就坐在我隔壁吧。』 ● 為了他的社習作業,我開車帶他去碧山巖,因為走錯了路,花了三倍不止的時間才到達。當我在停車的時候,他嘆息著安慰我:『雖然命運在折磨我們,還好,終於到了。』 ● 今天早晨的雲很美,送他上學時,我特別指著一朵看起來有點像香菇的雲給他看。 『它的形狀大概和原子彈轟炸廣島之後的那朵香菇雲一樣喔。』我說。 他注視著天邊的雲,搖頭抗議︰『那朵雲那麼白,看起來就很純潔,它沒有罪。』 ● 我曾經是個不馴的女兒,小時候常常與母親賭氣,所以當我自己懷孕之後,我就開始擔心,如果生下來的孩子脾氣不好怎麼辦?為此我憂心忡忡,天天對著肚皮早晚默誦《心經》,並且時時聆聽巴哈那來自天堂般的音樂,除了祈禱這個孩子擁有剔透的靈性智慧之外,也希望他性情和善,千萬別像我以前一樣難搞。 而他果真像是上天對我的祝福,完全沒有遺傳到我的壞個性,卻彷彿天生就懂得如何體貼母親,心思細膩,乖巧純良。 孩子引動了我內在最柔軟的那個部份,我對待他的方式是溫柔感性的,在他還是個幼兒的時候,與他說話,我總是蹲下來身,讓他的眼睛平視我。我不想成為一個需要他敬畏仰望,讓他害怕的母親。而他回報給我的,是百分之百的愛與百分之百的信賴。 愛是一種甜美的放鬆,在我與孩子之間流動。 我得到了一個夢想中的孩子,甚至比夢想更好。但有時候,我還是會因為小事責備他,而他總是以清澈溫和的眼神看著我,那其中只有深深的關懷,並沒有因為受責備而產生的不悅,看著他那張可愛的小臉,總讓我不禁抱歉起來,覺得自己何必脾氣這麼壞? 也常常,在我愁眉深鎖的時候,他會摸摸我的手,給我一個鼓勵的笑容,說:『媽媽,我在這裡。還有,我要告訴妳一件事,那就是,我愛妳。』 ● 上天給了我一個如此美好的孩子,而這個孩子給了我力量,讓我心甘情願地當一個更美好的媽媽。 和孩子相處的時候,心底總是彷彿有甘美的溫泉汩汩湧出。他那未曾被污染的心思如此純淨,使我有如身處在一個花朵與白雲圍繞的世界。身為一個母親,我知道,這將是此生最甜蜜的一場戀愛。

轉貼:花是不是有臉孔?

2007年04月19日
公開
1

(摘自平安文化有限公司《藝術創意365天》) 花是不是有臉孔? 文◎潘•葛魯Pam Grout 華德.迪士尼在小學的時候,一個好心的女老師看了他在紙邊畫滿的花後,拍拍他的肩膀提醒他:『親愛的華德,你的花畫得真好,但是花是沒有臉的喔。』 華德回過頭來,直直的看著她的眼睛,大膽的說:『我的花有。』 這種自信是我們創造時一定要有的。 除了來自靈魂內心的呼求之外,其他任何人、任何事我們都拒絕去聽。從很小開始,我們就把操控權交給了別人:教練告訴我們是不是夠格加入棒球隊;音樂老師告訴我們是不是有天賦加入合唱團;老師告訴我們是不是夠聰明可以上大學。 美術老師為我們定下了規則:草是綠色的、天空是藍的,而花兒沒有臉。 羅勃.傅剛著名的散文集《我該懂的事幼稚園全教了》,最近被改編成舞台劇上演。在第一幕中有一場戲,老師問幾個剛剛進幼稚園的學生,他們其中有誰是舞者。 『我!我!』全部的人都興奮的大叫。 『那你們有誰是歌手?』老師又問。 同樣的,所有學生又都瘋狂的舉手。 『誰是畫家?』全部學生一起舉手。 『誰是作家?』又是全體都舉手。 等到了四年級,另一個老師對同一群學生提出了相同的問題。結果只有三分之一的學生覺得自己是舞者、歌手、畫家和作家。 到了高中,願意聲稱自己有藝術天分的人,寥寥可數。他們的自信和熱情到哪去了? 可能有一些好心的父母或老師告訴他們,他們並不是畫家。或許是某些打著超準確名號的性向測驗,依分數勸誡他們最好放棄成為作家的不切實際野心;當會計可能比較適合。還有些諮商師發佈新聞說,具有藝術家天分的其實只有少數人。 我們幹嘛聽他們的? 其他人怎麼會知道你的花朵是什麼顏色的?其他人怎麼會知道你應該唱什麼樣的調? 珍妮.鮑伊德在《合調的音樂家》一書中,訪問了七十五個當代的音樂家——從艾瑞克.克萊普頓到布蘭佛.馬沙利都在其中。她發現當今許多成功的音樂家,過去都是一些『異類』,他們在高中時代和團體都很疏離。這種疏離感迫使他們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在團體中經常是容不下這種聲音的。出於沮喪和無所歸屬的感覺,他們被迫倚靠自己的力量。 他們靠著自己的力量,決定自己的花是不是有臉孔。 你就是上帝。你有能力去畫、去寫、去跳舞,所有出自你的一切都是神聖的。甩掉好心的父母和誤導的老師為你戴上的手銬吧。他們知道什麼對他們才是正確的,但他們一點都不懂什麼才是適合你的。只有你自己才知道。 你真的知道。你不需要其他的書、其他的心理輔導來告訴你。想做的就做吧。 至於華德.迪士尼,他的花的確有臉。在他的第十八部卡通『愛麗絲夢遊仙境』中,花不僅有臉,還會說話、唱歌呢! ●找個地方留下你的個人宣言——塗鴉藝術 塗鴉還不簡單,你只要找罐噴漆就行了。但這項任務最重要的部分在於,你想說些什麼。什麼事是你非告訴這個世界不可的?找個好地點(像是公車站、人行道旁的牆上等等),趁沒人看到的時候動手吧。 更多有趣的玩意 利用拍立得相機做一個專題報告。 租一隻頑皮豹的錄影帶回家。 吃兩份甜點。 藝術路上不寂寞 普立茲獎得主安.薩克斯頓在開她的第一堂詩創作課時,怕到不敢自己打電話。結果是她的朋友幫忙打電話和幫她簽的約。

病房記

2007年04月19日
公開
1

早上送妹妹上學後,我直接去榮總,由我姊接妹妹下課!(住醫院真的辛苦嘛!) 我就住在醫院陪兒子! 說是一早七點開刀,但我姊說:八點才做完所有檢查進去手術室,在廣播消息的螢幕上看到是九點才開始做手術。 一直等到螢幕顯示手術結束已是中午十二點,我姊本來想等著看Leo從手術室出來,結果等來等去等不及只好先回家... Leo一直在恢復室睡到三點醒了,院方才廣播通知家屬接他回病房,想到足足三個鐘頭的手術:切除骨頭、鑲鋼片...我只覺得腳軟... 因醫生建議立即開刀,昨晚只剩兩人房,所以自費補貼:1900元,今天轉住標準健保病房:四人房,與一個智障兒同房,不時的叫喊著,看到他媽媽好細心的照顧兒子(大約二十多歲了),一下子換尿布,一下子幫他擦澡、餵食、翻身...做完一天的護兒工序後,晚上還去老人病房兼職當看護,真的好偉大! 同病房還有一個腰骨受傷開刀的先生,和一個背部脊椎處生腫瘤的中學生(他媽媽已經陪他好幾天了),都非常的友善,他們幾乎像一家人一樣互相關照著,在這麼一個應該最充滿憂鬱、牢騷的地方,我反而聽見了許多互相關懷的聲音...領悟良多... 開始是有想過再轉回二人房,問兒子要不要換病房,他說:沒差,聽不見有聲音吵啊!(他有止痛安眠藥吃嘛!) 夜裡智障兒哭喊著找媽媽,大家輪流安撫他,我的醫院第一夜就這麼過了。

轉貼:女人駐顏食療的15妙方

2007年04月18日
公開
1

女人駐顏食療的15妙方 中國醫學認為,容貌美與人體髒腑的功能有著密切的關系。只有當你的五髒精氣充盈、氣血旺盛,面容才可能明亮紅潤,白裡透紅,否則,面色萎黃、斑點滿布。因此,要想延緩容貌的衰老,就必須增強五髒六腑的功能,注意養生,做到“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 1、粥類   ①蘿蔔粥   大白蘿蔔一個,粳米50克。先將蘿蔔丁,和粳米一起煮成粥,隨意食之,可令人面淨肌細。   ②芝麻粥   芝麻炒熟,加上少量細鹽,撒在粥裡拌勻,每碗粥放半兩芝麻,每天喝兩碗。可使肌膚潤美。   ③紅棗粥   取紅棗10枚,與50克粳米同煮成粥,臥前食用。可健脾益氣,養血潤膚。   ④百合粥   取鮮百合30克(干者15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先將粳米煮粥,在粥八成熟時加入百合,再煮至熟即可,每晚食時加冰糖少許即可。可補肺養陰,潤膚容顏。   ⑤豬肉粥   取瘦豬肉60克,切成碎塊,以麻油稍炒一下,與粳米90克同煮熬粥,粥將熟時加入食鹽、生姜、香油少許,復煮片刻即可。有補中益氣,滋養肌膚的作用。 2、湯類   ①黃豆豬肝湯 豬肝、黃豆各50克,洗淨同燉湯食,每日一次。可使面部容光煥發,青春常在。   ②花生紅棗湯   花生米30克,紅棗10枚,同煮爛,加入冰糖適量,吃花生米、棗,喝湯,每日一次,長期堅持可達滋容養顏的作用。 ③核桃仁燉蠶蛹   每次用核桃仁100克,蠶蛹50克(略炒過),隔水純服,每日一次,連吃半月,可使皮膚細膩光滑,並有烏須發的作用。   ④苡仁蜂蜜湯   苡仁米250克,蜂蜜適量。先將苡米研細末,裝瓶備用。每次飯前半小時至一小時內,取10克苡米粉煎成共飲,加蜂蜜適量服用。連服6個月。可使粗糙的皮膚變得細膩。   ⑤金針蚌肉湯   取新鮮蚌肉200克,新鮮金針菇100克,食鹽、料酒、生姜米、蔥花、豬油、味精等調料各適量。洗淨蚌肉、金針菇旺火起油鍋,放入適量熟豬油,油熱時將蔥花、姜米炸鍋10秒鐘,待香味出時加入蚌肉,稍炒,再加入金針菇、料酒、鹽及清水,繼續用旺火煮開,改文火,再煮20分鐘,加味精,起鍋。此湯有促進人體新陳代謝,保護上皮細胞,改善皮膚光潔度,使皮膚變得豐潤、光滑和消除皮膚皺紋的作用。 3、小吃類   ①養顏糕   取牛或羊或豬脊髓約1千克,烘干磨粉,加入炒研的糯米粉拌勻,每用一湯匙,鮮奶衝調飲用。具有滋滑皮膚、駐顏養色的作用。   ②雞肉餛飩   取黃母雞肉150克,蔥白60克,將兩者切細,放入調料,另取白面粉200克,制為餛飩,煮熟即可。具有補脾益胃、養顏的作用。   ③芝麻當歸粉   黑芝麻(炒熟)、當歸250克,共研成細粉,每次飯後吃一勺,每日吃三次。具有滋補肝腎、養血潤膚的作用。   ④姜汁餅   取鮮姜適量搗碎,絞取汁,澄去上層黃液,取下層的濃者陰干,收刮其粉。再以粉適量與面粉拌和,制成餅,蒸熟食用。具有美容駐顏的效果。   ⑤蜜餞姜棗龍眼   取龍眼肉250克,大棗250克洗淨,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改用文火煮至七成熟時,加入姜汁和蜂蜜,攪勻煮熟,起鍋待冷,裝入瓶內,封口即成。每晚睡前吃龍眼肉、大棗各6∼8粒。具有補脾益胃、補血容顏的作用。

轉貼:氣壓計36計

2007年04月17日
公開
1

轉貼:氣壓計36計 文◎郝廣才 問題不在答案是什麼?而在思考能不能展開四方?像如果我們不給孩子空間想,不給他時間問,那他得到的不是『教育』只是『教訓』…… 核子物理學之父歐尼斯特.拉瑟福(Ernest Rutherford),他在擔任皇家學院校長時,有一天剛進辦公室,就接到一位教授打來的電話: 『校長大人,我有一個不情之請,要拜託你幫忙。』 『大家都是老同事,幹嘛這麼客氣?只要不是上刀山、下油鍋,還有不是吃你岳母親手煮的燉肉,儘管吩咐就是啦。』 『是這樣的,我出了一道物理學的考題,給了一個學生零分,但這個學生堅持他應該得到滿分。我和學生同意找一個公平的仲裁人,想來想去就閣下你最合適……』 『對不起,打斷你。那個學生他媽不是當今的皇……』 『不是,不是,如果是,打電話給你的就不是我啦!』 『那好辦,你出的是什麼題目?』 『題目是:如何利用氣壓計測量一座大樓的高度?校長大人如果是你怎麼回答?』 『還不簡單,用氣壓計測出地面的氣壓,再到頂樓測出樓頂的氣壓,兩壓相差換算回來,答案就出來了。當然也可以先上樓頂量氣壓,再下到地面量氣壓。只要前一天沒有吃你岳母煮的燉肉,本校的學生都應該答得出來。』 『對,你猜這個學生怎麼答?他答說:先把氣壓計拿到頂樓,然後綁上一根繩子,再把氣壓計垂到一樓,在繩子上做好記號,把氣壓計拉上來,測量繩子的長度,繩子有多長,大樓就有多高。』 『哈,這傢伙沒有吃你岳母煮的燉肉,但他肯定吃了你岳母煮的燉兔肉。不過,他確實是用氣壓計測出大樓的高度,不應該得到零分吧?』 『他是答出一個答案,但是這個答案不是物理學上的答案,沒辦法表示他可以合格升等到下一個進階的課程啊!』 『你說的也有道理,我建議再給他一個機會,由我來主持他個人的測驗。』 『太好了,就知道你夠朋友。後天晚上來我家吃晚飯,主菜是我岳母特別親手煮的燉蘇格蘭公羊肉……』 拉瑟福第二天把學生找到辦公室,給學生六分鐘的時間,請他就同樣的問題,再作答一次。拉瑟福特別提醒答案要能顯示物理學的程度。 一分,兩分,三分,四分,五分鐘過去了,拉瑟福看學生的紙上仍然一片空白,便問:『你是想放棄嗎?』 『噢!不,拉瑟福校長,我沒有要放棄。這個題目的答案很多,我在想用哪一個來作答比較好,你跟我講話的同時,我正好想到一個挺合適的答案呢!』 『對不起,打擾你作答,我會把問話的時間扣除,請繼續。』 學生聽完,迅速在白紙上寫下答案: 把氣壓計拿到頂樓,丟下去,用碼錶計算氣壓計落下的時間,用x=0.5*a*t^2的公式,就可以算出大樓的高度。 拉瑟福轉頭問他的同事,說:『你看怎樣?你岳母有沒有燉過鱷魚肉?』 『只要你今晚同意來我家幫忙吃肉,我同意給他九十九分。』 『同學,除了燉肉這個缺口外,我看事情就等你同意,便可以圓滿解決。』 『校長,教授,我接受這個分數。另外可以請問鱷魚肉好吃嗎?』 『先別說肉的事,我很好奇,你說有很多答案,可不可以說幾個來聽聽?』 『答案太多了,』學生說:『你可以在晴天時,把氣壓計放在地上,看它的影子有多長,再量出氣壓計有多高,然後去量大樓的影子長度,同比例就算出大樓的高度。』 『好傢伙,還有嗎?』 『還有一種非常基本的方法,你帶著氣壓計爬樓梯,一邊爬一邊用氣壓計做標記,最後走到頂樓,你做了幾個標記,大樓就是幾個氣壓計的高度。』 『這個辦法會不會太「單純」了呢?燉肉應該要加點香料吧!』 『當然有複雜的辦法,你可以把氣壓計綁在一根繩子的末端,把它像鐘擺一樣擺動透過重力在樓頂和樓底的差別,來計算大樓的高度。或者把氣壓計垂到即將落地的位置,一樣像鐘擺來擺動它,再根據「徑動」的時間長短來計算大樓的高度。』 『好孩子,這才像上過皇家學院物理課的學生。』 『當然,方法是很多,或許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氣壓計帶到地下室找管理員,跟他說:先生,這是一根很棒的氣壓計,價錢不便宜,如果你告訴我大樓有多高?我就把這個氣壓計送給你。』 『你還不如說:先生,如果你不把大樓的高度告訴我,我就要用這個氣壓計打死你!』 『啊哈,我怎麼沒想到這招!』學生拍著大腿說。 『我問你,你真的不知道這個問題傳統的標準答案嗎?』 『我當然知道,校長。』學生說,『我不是燉肉吃太多,沒事愛搗蛋,我是對老師限定我的「思考」感到厭煩!』 這個故事是拉瑟福在一九○八年得到諾貝爾獎時,在頒獎典禮上講的一個他親身經歷。 我也有一個親身的小故事,我一個好友的小孩,在學校考試,考試題目是:下列哪一個答案不是植物?A.桃子B.竹子C.麥子D.桌子E.獅子。 小朋友選了獅子,老師說錯,桌子也不是植物。 小朋友不服氣,說『桌子是木頭做的,木頭是樹砍下來的,樹是植物吧,那桌子怎麼不是植物呢?』 老師說:『不是就不是,你想太多了!』 小朋友回家問媽媽,他媽告訴他:『不要想那麼多!』 老師錯了嗎?也未必,因為桌子不一定都是木頭做的,也有鐵的、塑膠的,但問題不在答案是什麼?而在思考能不能展開四方?像釋迦牟尼說的,有八萬四千個法門,每一個法門都是方便法。從哪個門進去,都可以到羅馬。如果我們不給孩子空間想,不給他時間問,那他得到的不是『教育』只是『教訓』。 差一點忘記告訴你,拉瑟福遇到的那個學生名叫尼爾斯.波爾(Niels Bohr),他是丹麥人,他後來果然成為著名的物理學家,在一九二二年得到諾貝爾獎。

台灣之美

2007年04月13日
公開
19

台灣之美:塔塔加 http://blog.chinatimes.com/2266/gallery/1537.html 「台灣」並不存在於報章、電視中,透過親臨目睹、一步一腳印地感受,「台灣」的真實意義,才會逐漸浮現,「台灣」也是一個整體的概念,因此,一定要走出都會看台灣,才能感受台灣作為一個整體的脈絡;有人說「立足台灣、放眼世界」,但是,最起碼的馬步功夫,卻是由每個人的足下開始,當然,走千里路,也要帶著一顆「心」,用「心」看台灣,意趣才會深遠... 苗栗「挑鹽古道」 http://blog.chinatimes.com/2266/gallery/1495.html 下山穿過茶園時,太陽已沉入天際,山頂杳無人蹤,在輕風裡,只剩下古道、古廟,古樹,靜靜地訴說著歷史的滄桑... 苗栗-明德水庫 http://blog.chinatimes.com/2266/gallery/1380.html 很難想像幾天前 這裡還下著傾盆大雨雨 滋潤了乾渴的萬物朝夕間使大地生機盎然雨 灌注了湖水 水光接天 映照著滿山遍野的翠綠... 日月潭 http://blog.chinatimes.com/2266/gallery/1529.html 日月潭是台灣八景之首,它屬於全體台灣人民,它不但應是開放的空間,它的所有美麗與哀愁,都應由全民所共有共享,但是,如今擁有日月潭最美景觀及地段的「涵碧樓」,卻成了有錢有權的達官顯要和巨賈的渡假勝地;今天是涵碧樓,明天又是哪裡,沒錢沒權者免進?如果山水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還有奮起湖、中橫...大家慢慢欣賞吧!^_^

轉貼:你的英文是怎麼學的?

2007年04月11日
公開
31

作者提供了一些不錯的參考書! http://www.wretch.cc/blog/celestechien&article_id=1760387 這是我出社會第二年。也是我正式踏入兒美事業的第二年。以前在高中家教時從沒想過太多。只想:我敎他的,他會,他懂,他記得就好了。現在越來越了解其實方法有很多。但是我不能不懷疑,這些方法有效嗎? 在學任何語言時,文法最普遍的教法就是敎你什麼東西要加在什麼東西後面除非是出現什麼東西。這種非常有規律,但是對我來說沒效耶!所以我才會覺得大多數補習班的這種教法會不會不適合每一位學生呢?一定的吧!當然我很佩服在BBS整天跟人家解釋什麼部定冠詞定冠詞,什麼第幾人稱什麼現在完成式等一些文法規則。因為我很自然的說出來的英文,是不需要經過這樣分析就可以出口的。所有人學語言到一定的程度時也應該不需要經過這些程式就可以脫口而出的! 也難怪我去應徵雜誌社的英文編輯沒錄取。因為我根本不會跟你解釋為什麼什麼字要在什麼的後面。我只會告訴你英文就是這樣,自己慢慢去習慣!也許比較花時間,但是我發現這種方式敎出來的學生說出來的英文會比較自然喔! 當然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適合的學習方式。我目前有四個家教學生,針對每一個人的聽說讀寫都有不同的教法。所以也不見的哪一種是不正確,只是我們教書的人的工作是幫學生找方法罷了。 你呢?你的英文是怎麼學的?

轉貼:人生路,不回頭

2007年04月09日
公開
3

人生路,不回頭 來源:網路流傳 一個多年沒見過的女學生,突然跑來,要我幫忙向她的男朋友求情。 「妳要我去找妳的男朋友,當說客?」我不敢置信地問:「他不是向來對妳百依百順嗎?」 「是啊!是啊!」女學生直點頭。 那男孩子我認識,以前常陪這女生來上課。女生站在那兒畫石膏像素描,男孩就坐在旁邊看。女生畫不好,心急冒汗,男孩過來幫她 擦汗,一邊擦還一邊挨罵。 「現在情況不同了。」女生對我說:「都怪我,還是常發脾氣,一氣就要他走遠點。每次他走,都隔一下就打電話回來,問我還氣不氣。可是前兩個月,有一天,他走了,沒打電話,也沒回來,他再也沒回來找我,老師!你知道我多麼愛他,五年了耶!你看到的。現在他居然不理我了。」 沒辦法,只好硬著頭皮把男孩子找來。 「是不是有人要老師找我?」男孩子居然開門見山地說:「沒用的,她己經托了一堆朋友了。」 「為什麼?」我問。 「因為當我離開她家那天,我就告訴自己,這次絕不回頭。」 男孩子走了,我坐在那兒好半天,心裡很不是滋味,不只為調解失敗而不是滋味,更因為咀嚼他斬釘截鐵的那句話。 「絕不回頭!」多麼熟悉的一句話啊!苦海無涯,回頭是岸。浪子回頭金不換。 從小到大,總聽到要人回頭這句話,好像一回頭,事情就能化解、仇怨就能消除,錯誤就能補償。可是,在同一時間,我們也總被灌輸一種「不回頭」的觀念。 小時候,聽人講鬼故事,說狐仙。 「沒修練到家的狐仙,還一臉狐狸像,後面夾個大尾巴,牠不敢正面衝向人來,只敢從後面拍拍你的肩膀,叫你的名字。」說的人瞪大眼睛:「所以半夜一個人在野地走,有人拍你肩膀、叫你名字,你可千萬別回頭,一回頭就會被牠一口咬斷喉嚨.....」 少年時讀聖經「創世紀」的故事,有個叫所多瑪的城市,因為罪惡深重,上帝要把它毀滅。但是所多瑪城裡有羅德一家好人,上帝就派天使去把羅德夫婦和他們的兩個女兒帶出城,並對他們說「逃命吧!不可回頭看!」沒想到羅德的妻子走在最後面,捨不得家園,偷偷回了一下頭,立刻變成了一根鹽柱。那聖經故事的插圖,我記得很清楚,一尊回頭的石像,直直地立在荒野之中,爬滿了藤蔓。 上大學,看了部當時名演員楊群的電影。片名忘了,只記得楊群飾演個很善良的醫生,因為受人陷害而被判死刑。 「我死了沒關係,可是我半生研究的醫術、藥方,如果不能傳下去救世人,就太可惜了。」楊群臨刑感慨地說。 好心的劊子手就教他:「我不能不殺你,但是可以給你點時間,回你的家,把藥方寫完,再下陰間。記住!當我手起刀落,你心裡默念你家鄉的地名,拼命往前跑,後面會有很多人叫你,你可千萬別回頭。」 醫生的魂魄就這樣跑回家,在他妻子的協助下完成了「遺願」。 大學畢業,在電視公司做了五年記者,每天報黃金檔的新聞,卻覺得愈來愈空虛、愈來愈不足。於是決定辭職,出國進修。我把想法告訴岳父。岳父來回喥著方步,說我人正紅,收入也高,捨不捨得?又有沒有把握在美國念得下去?隔了半天,他說:「我不反對,只是如果你決定了,就再也別回頭!」 岳父淡淡的這句話,真重,讓我背著,硬撐了一段艱苦的歲月,其間,國內的電視公司不知開了多少優厚的條件,我都「沒回頭」。 所以當男孩不聽勸,說他絕不回頭的時候,我怔住了。發現從小到大,我們「不回頭的時間遠比「回頭」的多,甚至可以說我們受到的教育非但不是「回頭是岸」,反而是「絕不回頭」。 今天下午,帶女兒去看星際大戰(Star Wars)這部喬治盧卡斯的「新搖錢樹」,是描述前面三集中男主角「天行者」(Sky Walker)的童年。跟母親一起身陷為奴隸的「小天行者」,有著過人的膽識,居然參加星際大賽車,得到第一名,而能獲得自由。小天行者的母親,送孩子離開的時侯,摟著兒子說:「你要勇敢,不要再回來!不要再回來!(Be Brave!Don't Come Back,Don't Come back!)。」 電影散場了。十歲的女兒突然問我:「爹地!小天行者的媽媽為什麼叫他不要回來?她難道再也不想看到她兒子了嗎?」我對女兒笑笑:「這個問題,爸爸以前也想不通,但是現在想通了。其實我們每個人生下來就不能回頭。想想!妳從媽媽肚子裡出來,能回頭嗎?妳出來就回不去了。」 時間是往前走的,鐘不可能倒著轉,所以一切事只要過去,就再也不能回頭。 回頭是危險的,一邊跑一邊回頭的人絕對跑不快,而且容易摔倒;總是回頭緬懷過去的人,就不容易開創未來。所以,這世界上即使看來像回頭的事,也都是面對著完成的。就好像我們出門發現忘了帶樣東西,你不會倒退著走回家,而是轉身回家。 「我們可以轉身,但是不必回頭,即使有一天,妳發現自己走錯了,妳也應該轉身,大步朝著對的方向去,而不是回頭怨自己錯了。」我對女兒說:「記住!人生路,是不能回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