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Blue-field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Fujifilm FinePix F31fd

2007年01月04日
公開
14

謝謝Carrie的"報料"...^_^她那台相機果然棒! 下文摘錄自:http://hk.myblog.yahoo.com/jw!KT4fPTyAFROjzxHftoWl5ow-/article?mid=997 到底這CCD有多利害?就是它的雜訊處理能力 (Noise Reduction)!! 簡單的說,當F31 fd用ISO 800拍照的時候(最高可達ISO 3200),基本上和其他輕便照相機的ISO 100擁有同樣的雜訊處理能力,也就是說微粒差不多啦!! 還有它的色彩還原能力,雖然不是最好的,但說它還原能力強是絕對可以的,尤其以人物面色還原表現∼ 而且它的CCD尺寸還有1.7吋,實在比一般的照相機要來得好,解象度當然高啦∼ 當然,它也是有弱點的: 一、沒有防震功能。不過小弟以為,高ISO是絕對能彌補這問題的∼ 二、最廣角只有相當然135mm相機的36mm,比起坊間某些相機的28mm實在是差了一點..不過,輕便相機要又廣又遠(即變焦倍數高)實在上只會影響鏡頭質素,對我來說36mm其實也不錯了.. 三、記憶卡是專用的xD。不是廣為人用的SD或CF,實在有點可惜,不過現在記憶卡那麼便宜,擁有一張1GB的xD高速卡也只是2oo多元,實在不是問題嘛∼ 四、用者介面不夠user-friendly。我試用過後覺得的確是比其他的差了一點,不過說實在,習慣便沒有問題了.. 當Fujifilm推出F10的時候已經很喜歡,可惜它的外觀實在不討好,然後是F30、F20再來就是今天的F31 fd,外觀改進了很多,不錯不錯,比起F30還加上了Face Detection,對於輕便照相機實在是很有用的∼

轉貼:「敗犬的遠吠」書摘

2007年01月02日
公開
3

http://phyllischan.blogspot.com/2006/12/blog-post_27.html 「敗犬的遠吠」書摘 「美麗又能幹的女人,只要過了適婚年齡還是單身,就是一隻敗犬;平庸又無能的女人,只要結婚生子,就是一隻勝犬。」─酒井順子 這幾天由於出版社和新聞媒體的炒作,「敗犬」二字頻頻出現。這當然是日本女作家酒井順子寫於2003年底的暢銷書-「敗犬的遠吠」的中文版,終於在台上市的緣故。我因為工作的關係,在兩小時內匆匆瀏覽了此書,還記下內容摘要,對此書感到好奇的人,不妨參考一下。 成為敗犬的原因 現代社會婚外情的普遍發生。(日本人還真不倫!) a. 對婚姻不信任。 b. 對婚外情抱持不在乎的態度。 c. 因為婚外情而拖延了結婚的時間。 d. 習慣婚外情對象的經濟能力而無法與同年齡的男性交往。 害羞的個性。 a. 沒臉去做勝犬為了達到結婚目的而耍出各種賤招的無恥行為。 b. 怕被女性朋友厭惡。 敗犬產生的原因 日本人「長大成人」的時間點越來越遲。35歲才算成人。 經濟不景氣。在泡沫經濟時代成長的世代,有不想長大獨立成家的心情。 男人依舊傾向「低方婚」,即女方的各種條件都得比自己差。偏偏統計數字顯示,高學歷女性(高收入)與低學歷男性(低收入)的未婚人口偏高。 「宅男」數量龐大。御宅族只對動漫美少女感興趣,對實際肉體卻產生不了慾望。 都會區較易孕育出敗犬。 a. 都會敗犬。都會人和鄰人互不相識。年過三十未結婚,也不怕被說長道短,外在壓力不足,讓都會敗犬繼續悠閒度日。 b. 會離開家鄉前往都會的敗犬,多半具備嚮往自由與成功的敗犬特質,回到家鄉反倒常被親友逼婚。 敗犬無需負擔家計,不需為了生活汲汲營營,能盡情享受生活。 獨居生活自由自在。因為太自由了,所以無法與男性維持長久的關係。 有了裝潢品味良好的房子,也養了貓,更加不需要男人。(呃?!) 「BJ單身日記」、「艾莉的異想世界」、「慾望城市」等知名電影與電視影集,讓人對時而優雅時而性感的敗犬生活感到嚮往。 敗犬的特徵 1.敗犬可以靠自己的力量達到某種程度的收入。全心投入工作,離婚姻也越來越遠。 2.敗犬很在意與異性邂逅的方式。喜歡自由戀愛更勝於相親,因為敗犬將自己的價值感與被他人喜愛、受歡迎的程度劃上等號。 3.興趣狂熱(舞蹈、旅行、樂器、手工藝成癮症)。三十歲世代所發起的日本文化回歸現象興盛。因為經濟不虞匱乏,對許多原本年紀較大時才有金錢與時間餘裕去做的事,也能即刻去做了。 4.敗犬的裝扮既不寒酸也不邋遢,斥資不菲、有品味正是最典型的敗犬裝扮。跟那些與社會目光幾乎絕緣的家庭主婦不同,敗犬長期處於「被觀察」的狀態,並在社會目光的注視下活到現在,因此練就一身完美的裝扮工夫。 5.生活模式類似老年人。 6.既可怕又天真。嫉妒年輕人。 雄性敗犬的特徵 1.對活生生的女人沒興趣。 宅男(御宅族男性):在電腦、雜誌或妄想中滿足對女性的慾望。Ex. 電車男。 2.對女人有興趣,但是討厭負責任。 鬆散男:和常人一樣的和女性交往,但是無法維持長久的關係,就算交往也極少主動聯繫。 3.對女人有興趣,但是唯獨對雌性敗犬沒興趣。 貶女男:有結婚慾望,但自不量力,年紀居於38-46歲之間,卻想娶20多歲的老婆。傾向「低方婚」,有根深柢固的男尊女卑觀念,無法接受條件比自己好的敗犬。 4.對女人有興趣,但是自己完全不受歡迎。 醜男:外貌不受一般人青睞,個性內向,少年禿,農家繼承人。 5.對女人有興趣,但是自己卻完全不長進。 無用男:暴力、脾氣差、賭博、酗酒、吸毒、玩女人、遊手好閒、戀母情結…。 不成為敗犬的十大準則 1.不跟有婦之夫搞婚外情。只是玩玩的好奇心,會導致妳走上冤枉路。 2.不使用男性專用的語法。不要太男性化。無論多受歡迎,「老娘」這種字眼絕對要避免出口。 3.不將雙手交叉於胸前。不要讓人覺得「我處於警戒狀態」、「我在自我保護」。 4.要閱讀女性雜誌。選擇閱讀勝犬派的雜誌。這類雜誌教導勝犬們不要思考或者回想對別人而言不具任何意義的問題;要堅信只要得到「先生、孩子、金錢、打扮」就等於得到幸福。 5.經常選用膚色褲襪。穿著膚色絲襪就是要昭告世人:「我是個普通的女人。」 6.不獨自旅行。學習不要獨處,以免過度沈溺在這種狀態,會變得無法與別人相處。 7.不害怕被女性朋友厭惡。在同性間的人緣再好也無法讓妳的父母抱孫子。博取男人歡迎的賤招就盡可能的使出來吧。 8.不讓別人稱呼自己的姓氏。想成為勝犬的話,每到一個新環境就要厚著臉皮的自動說出:「請叫我順子就可以了。」要盡可能凸顯自己的女性特質。 9.不說「沒問題」。別逞強。別主動付錢。這種態度會讓男性反感。 10.要以長遠的眼光看事情。要以結婚為前提,堅定而執意的去完成它。 成為敗犬後的十大信條 1.不與過於悲慘的敗犬前輩交往。儘量和過著快樂生活的前輩交往。 2.要擁有崇拜者。要擁有崇拜自己的人,但雙方要保持清白的交往關係。 3.不吹噓性經驗。不要對性方面的問題過度執著。 4.研究走出低潮的方法。例如:與特定的人見面、運動、拼布…等,但不要成癮。 5.保持適當的外表。不要放任自己老化。 6.不與固定的敗犬交往。轉換一下氣場吧! 7.不計算未出生的小孩的歲數。計算分手男人的歲數也是毫無意義的行為。 8.要鍛練身體。獨居的敗犬生病也沒人可依賴,因此必須特別注意疾病的發現與預防。 9.要發洩賞玩的慾望。養小動物、種植觀賞植物…。轉移對年輕男性的下手慾望。 10.努力超越現狀。敗犬的能力多半很強,而層次越高自信心反而越低落,因為找到對象的機會更小了。與其一味沈溺於工作,不如放手一搏做些改變吧!不要只是換個髮型而已。

《丈量世界》

2007年01月01日
公開
3

摘錄自: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50255 今年最奇怪的小說,打破你的想像極限 繼徐四金的《香水》之後,20年來最暢銷的德語小說 上市即打敗《達文西密碼》與《哈利波特》,德語版銷售破百萬,35國轟動跟進 盤據明鏡週刊文學類暢銷書榜冠軍逾30週,獨霸文學排行榜前三名60週 德語現代小說裡前所未見的機智幽默之作 數學天才遇上科學頑童,奇怪的世界冒險即將啟航! 德語文壇新銳奇才,2006年德國讀者的最愛 各家媒體評論:   《丈量世界》是近幾年來最成功的一本德語小說之一,也可說是從戰後、甚至是從人類懂得「丈量喜好」開始,最成功的小說之一。   德語文學裡前所未有的「敏銳、智慧、幽默」的娛樂之作。角色描寫與對話處理得優雅俐落,唯有具有高度文學藝術的作家,才能寫出這樣的作品。 ——法蘭克福匯報   讀者喜歡它,評論家也愛死它。內容很滑稽,但也不至太過;也會令人多愁善感。滑稽和多愁善感結合在一起,竟然能讓人很高興,簡直是不可思議。 ——德國時代週刊   具有專業水準——簡單說就是「寫得好」,所以受到重視。 ——世界報   這本書能增加人汲取新知的熱忱,讓人藉以探索未知的新世界。 ——德語文壇泰斗安森伯格

信仰:一種生命的呼喚

2006年12月29日
公開
2

前天美媽們給的禮物中,赫然有一本書:《前世今生》,這是我十多年前在香港看過的書,深夜裡重新閱覽,時移境遷,更有一番對人生的感悟... 於是我上網搜尋關於這本書的討論,然後無意中得見這篇好文章(如下),我相信我們在凡塵俗世中的福份,冥冥中有其定數,若能學習放下貪嗔愛怨的罫礙,心即能安,心安了,日子便過得自在安然... "每件事在該來的時候就會來,人生是急不得的,不能像許多人希望的時間表一樣。我們必須接受凡事來臨的時間,不要強求。但人生是無盡的,我們不曾真的死去,也從未真的出生,我們只是度過不同的階段,沒有終點。人有許多階段,時間不是我們所看到的時間,而是一節節待學的功課。" ---《前世今生》 不禁思量起:上輩子我定是個怠惰的學生,是以今生老天爺交給我的作業,比其他人多了點"份量",既然注定"重修",就更要投入學習今生的課程...^_^ ........................... http://docs.google.com/View?docid=dfz629f5_5f5thqf 節錄自:一個黑戶佛教徒的自白/郝明義 觀世音菩薩,是東土最為人熟悉的菩薩。〈大悲咒〉,是所有佛教徒都朗朗上口的咒語,走入大家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 在這麼長的歷史中,觀世音菩薩與〈大悲咒〉走入那麼多人的生活,徹底平民化、生活化之後,也不可避免地被庸俗化,被消費化。 無數的廟宇、塑像,以觀世音菩薩為光環,或號召。 無數的符咒、香灰,以觀世音菩薩為加持,或假借。 無數的大師、法師,以觀世音菩薩為背書,或自許。 不論是佛教徒還是非佛教徒,總可以在那麼多方便的場合,與觀世音菩薩和〈大悲咒〉遭遇。〈大悲咒〉成了每一個人的功課,也不成功課;走入了每一個人的生活,也消失於每一個人的生活。 在最大的方便中,最頻繁的使用中,觀世音菩薩為安樂眾生而發願宣說〈大悲咒〉時,要求誦持者「惟除不善,除不至誠」這一點,則為人淡忘。 有一天,當J還在T醫院加護病房,我在房外等候開放探視的時候,看到一個婦女手裡拿著一張紙條,來來回回地走,口中念念有詞。 聽了一會兒,原來是她在叫一個人的名字。誰誰誰,你趕快回來啊,誰誰誰,你趕快回來啊。 她一面拿著紙條,一面走來走去,一面念。 當時,我好想跟她說:你這樣呼喚是沒有用的。你不是在祈禱。你不是在呼喚。你不是在背誦。甚至你不是在讀那張紙條上的字。你只是在「念念」,你只是在「有詞」。 你要呼喚一個人回來,必須用你全部的生命呼喚。 電影《戰火浮生錄》裡,一個上了戰場的人,給他妻子的家書中引用了一個詩人的話: 如果你肯等待,我將歸來,但你必須全心全意地等待。 等到天下黃雨,下紅雪, 等到所有的希望都已破滅, 等到所有的等待都已停止。我將歸來。 對一個心愛的人的禱告與等待,都須如此,何況觀世音菩薩。 那個超越一切具象廟宇、塑像、符咒、法師之上,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的觀世音菩薩,祂需要我們的,不是只會念那些難以理解的文字。 不是只會背那些文字。 祂需要的,不是我們去上香。 祂需要的,不是我們去求符。 祂需要的,不是我們去頂禮各種借祂之名的代理人。 祂需要的,不是我們去膜拜以祂為名的各種塑像。 祂只是要你真心地相信,用全部生命地相信,祂是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的存在。 祂只要你,把祂當初在補陀落迦山的宮殿裡所宣說的承諾,用至誠的心,跟祂再訴說一遍。 當我們生命被逼到萬丈懸崖的最後一角時;當我們在沼澤中漂盪到最深沉的黑暗中時,我知道,祂需要的,只是如此而已。 有一本克雷門斯•庫比寫的書:《邁向另一境界》。 庫比是德國綠黨的創始人,因為同志背叛了他的理想,選擇跳樓自殺。跳樓之後沒死成,卻摔斷了脊椎。 然而,在醫學認定他只能以下半身癱瘓度過餘生之下,庫比卻在無意中發現了一種奇特的方法,在四個月之內就讓自己的腿部重新活動自如,進而全部康復。 他這麼描寫當主治大夫看到他腿部重新活動起來的情況: 他走到我的右邊,雙手緊緊握住我的手,既溫柔又嚴肅地對我微笑,然後很威嚴地看著他那個大約由三十個來自世界各地的醫生所組成的白衣團隊,請他們安靜一會兒, 大家都盯著他看,病房裡一片寂然。 他將我的手放回棉被上,然後跪到我的床邊,閉上雙眼,兩手交握,開始大聲地禱告起來,隊裡的幾個人也直覺地握住雙手並把頭低下來,帕耶斯拉克醫師念道: 「感謝你,無所不在的偉大天父!你←在這個人,克雷門斯•庫比的身上所實現的復原奇蹟,讓我們看到了你無以比擬的善意與力量,因為他可以再次像正常人一樣地行走,並不在我們的能力與知識範圍內,我們感謝你,因為善良、偉大、來自我們心中、永恆的神,阿門!」 信仰基督的人,見證、讚美上帝的神蹟,總是那麼自然。 今天的佛教信眾,很多人歌頌、膜拜上師的慈悲,但是卻比較少人見證、讚嘆超乎一切力量之上,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的觀世音菩薩。 多年來,一向不外示自己是佛教徒,一向不與人討論佛法,一向以一個黑戶佛教徒身分而暗自矜持的我,不能不公開我的身分。 如同那位醫生那麼坦然地跪下來,禱告、讚美神的力量,我也坦然匍匐在地,禱告、讚美觀世音菩薩的力量。 我感謝祂在一個又一個無盡的黑夜裡,聆聽我們最微弱的呼喚。 感謝祂以超越一切風暴之上的光亮,指引我們渡過狂亂的波濤。 我感謝祂以超越一切力量之上的牽扶,無形又微細地帶引我們走過一段又一段最深沉,最黑暗的沼澤。 我感謝祂,慈憫地垂視一個殘損的軀體,一個桀驁又粗魯的心靈,如此走到他人生的這一步。 祝願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宗教信仰。 平時與你人生信念相結合的宗教信仰。 關鍵時刻,不惜粉身碎骨也要堅持的宗教信仰。 你的信仰,會聆聽你。

《那一百零八天 》

2006年12月29日
公開
40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4150251524&LID=123 內容介紹 從2006年初起,出版界私下流傳著一個消息,有關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的妻子患了一場很奇特的病… 又有一些消息說,郝明義已經著手在寫一本有關這個過程的書…… 但是傳言歸傳言,郝明義仍然一如平常地進行他的工作,從沒有在公開場合談起過這件事。事隔一年之後,郝明義終於一次把他這一年的記錄,整理成一本完整的書,公開給所有曾經與未曾耳聞這件事的讀者。一場突如其來的病,一場曲折的經歷,一本藉由愛與宗教的力量走出與不知名病症搏鬥的經驗分享,一本以病人家屬身份,提醒你也提醒你所愛的人重視與自己切身相關的醫療提醒;引起感動、平息憤怒、揭露質疑,透過郝明義寫下的真實故事,了解生命真諦,看見光亮! 郝明義以病人家屬身份側寫太太發病的真實過程,不知名的病症襲捲原本平靜無波的家庭生活,幾經轉診及多向求醫而無改善的情況下,逐漸走進一個混合了驚悚與推理小說類型的生死經歷。清澈記實的筆觸不改以往,書中不少驚險萬分的場景,令人咋舌,語調之中卻又溫情滿載,讀來令人感動;鉅細靡遺紀錄事件發生的過程,深刻的經歷也促使郝明義寫下給讀者兩個有關疾病的提醒-一是有關「自體免疫」問題的疾病脈絡,提醒讀者這愈趨近檯面的現代疾病;一是「醫源性」問題,書中更以完整的章節探討,在在深刻提醒讀者與大眾留心自身病症與求助醫療時易發生的狀況,並歸納出13項使用醫療體系的注意事項。 郝明義在這本書裡也第一次公佈了他從不為外人所知的宗教信仰,寫出了「一個黑戶佛教徒」的自白,與讀者分享他在十六年前曾經有過的神祕經歷,以及在這次妻子住院期間又深深受到的震撼。 郝明義希望讀者能透過他們在生死關前掙扎這一百零八百天的經過,為讀者提醒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和兩個疾病有關。其中一個是越來越多人患得的現代病,「自體免疫」。另一個是任何使用醫院的人都可能避不了的「醫源性疾病」。現代人常因身心壓力,莫名病痛容易找上門;而若病人與醫生之間又疏於溝通無法真正掌握病情,就更容易判斷錯誤,這些問題根深於整個醫療環境生態,也讓郝明義急欲呼籲大眾與醫療體系必須相對負起責任,勿無病卻犯了愛上醫院的習慣,造成台灣社會大量「消費醫生」的惡性循環。

轉貼:家庭的品德教育

2006年12月28日
公開
39

【本文摘錄自《道德:幸福的必要條件》寶瓶文化出版】 家庭的品德教育 文/林火旺(台大哲學系教授) 我從小在農村長大人父母沒有受過教育,由於家庭窮困、子女眾多,父母能分給每一個子女的時間和心力,實在非常有限。但是現代社會經濟富足,子女較少,大部分父母都受過國中以上的教育,對於子女教養幾乎是現代父母最重視的課題。我常常說自己「生不逢時」,因為小時候的教育要求我們要「孝順父母、尊敬老師」,好不容易自己熬到為人師表、當人父母,可是時代卻變了,現在要求的是「孝順子女、尊重學生」。這雖然是一個玩笑,卻可以說明當前父母對子女的關注遠甚於往昔。 扭曲的教育 天下父母心,沒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將來能夠幸福美滿,但是在功利價值觀的引導之下,許多家庭在教育子女的方向和方法上,常常和幸福背道而馳。幸福人生最重要的是價值觀,尤其是品格的培養,但是現代父母關注的,幾乎都是孩子是不是能夠「出人頭地」,而出人頭地的標準幾乎都是學業。 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許多父母擔心自已的子女輸在起跑點上,所以非常重視下一代的教育。坊間各種才藝班林立,包括鋼琴、珠算、心算、作文、美術、電腦、英文、舞蹈、書法等琳琅滿目,這不但反映社會實際的供需,也反映出現代父母流行的教育觀。許多兒童在小學前,除了正常作息之外,幾乎每一分鐘都在學習,父母深怕任何一分鐘的浪費,自己的小孩就會不如人。 童年幾乎是一個人一生當中唯一不需要憂煩愁苦的階段,讓孩子從小就感受競爭的壓力,剝奪其本來應該是充滿歡樂的時光,這樣的學習有沒有實效?會不會對往後的學習反而有不良的影響?無論如何可以肯定的是,這樣的童年不會是一個美好的回憶。事實上除了極少數的天才,很少人真的能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所謂「梧鼠五技而窮」自古即有明訓,現代父母難道不懂? 其實要孩子學習才藝,目的也不是為了培養孩子藝術氣質,或增加孩子的人文修養。一位朋友送他的兒子去學樂器,至於樂器的名稱實在太不通俗,我已經忘了,記得當時我曾經問他說:「為什麼學這種樂器而不學鋼琴?」「因為鋼琴太多人學,不容易被當成特殊才藝。」他的回答有點出乎我意料之外,這位朋友的出發點是希望兒子學點特殊才藝,這對將來升高中會有所助益。 這些年來教育改革的結果,類似例子應該不少。以高中的多元入學為例,這個方案實施的結果,不但傳統的學科補習班照樣生意興隆,連音樂、美術、體育都有人補習,「五育並重」的教改理念,在實踐上似乎只造就了更多的「五育補習班」。而更諷刺的是,五育均衡並沒有真正成為升學的主要依據,對一些「明星高中」來說,由於對其他才能的考核只用簡單的量化,所加的分數和學測總分相較實在極為有限,因此申請入學最關鍵的參考,還是基本學力測驗的成績,幾乎喪失「多元」入學的精神。 再加上教材一綱多本,當然只有補習班才有能力整合各類教材,這也間接助長補習風氣。根據調查統計,教改實施十年,全國各類補習班成長五點八倍,以升學為主的文理補習班的成長率更高達八點一倍;至於參加補習的學生數以台北市為例、國小學生的補習人口高 達百分之七十四點一三,而國中生也有百分之六十三點一一五。補習情況嚴重,不但使窮苦家庭的小孩升學機會減少,也完全背離教改的初衷。 單一的價值觀 其實教改失敗、補習班盛行最大的隱憂,是支持這個趨勢背後的價值觀,這個價值觀也是造成現代社會總總病態現象的動因,那就是只重外在成就、不重內在品德的價值觀。我的兒子小一升小二那年的暑假,因為母親要到美國進修一年,所以二年級在美國就學,三年級回台灣轉到離家較近的另一間小學,班上同學一個也不認識。三年級下學期他們班上選模範生,結果我的兒子居然當選了,老師卻當著全班同學面前說:「你們怎麼選這種人當模範生?」言下之意是這個同學成績又不是很好!四年級我將兒子轉出這所學校。 「功課好才能當模範生」好像是理所當然的事,「學業成績好」似乎是教育體系裡唯一的價值,這種荒謬、錯誤、一元的觀念,其實就是教育最重的病根。我兒子的老師幾乎從來沒有想過:一個新轉來的學生,不到一年就可以選上模範生,一定有他的長處。也許她想過,但是在她的價值觀裡,除了成績以外的長處,似乎不值得當別人的表率。 許多小朋友從小功課不好,老師或家長對他的評語是:「沒出息!」但是有人喜歡功課不好嗎?有人能選擇自己的智商要高還是低嗎?如果我們天生的資質無法自己決定,有什麼理由譴責一個孩子,只因為他書讀不好?這樣的孩子從小就被羞辱,長大以後怎麼不會對社會充滿敵意? 父母如果真正關心子女的幸福,應該鼓勵孩子發揮自己的潛能,不需要用單一的價值觀(學業成績)要求孩子。如果父母或學校不能改變「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升學主義風氣不可能遏止,教改不可能成功,而孩子也不會快樂。事實上真正決定孩子幸福、而且不受先天條件影響的因素並不是學業,而是品格。 幸福有排行榜嗎? 記得小時候能有醬油拌飯,已經是人間美味。一直到高中畢業,唯一的衣服就是學校的制服。我的父母沒有受過像樣的教育,他們對我最大的期望是:賺錢以改善家境。但是儘管如此父母對我們的品德卻非常重視,許多淺顯的為人處世道理,父親都是透過聽來的裨官野史傳達他對我們的期待,聽了不知多少遍的知足常樂的故事,是我貧苦中最佳的慰藉。在我的印象中,四十年前的台灣雖然普遍貧困,社會卻一片和諧,人與人之間熱情友善,地方上受人敬重的,不是土豪劣紳,而是年高德劭、熱心公益的有德之士。 現代社會功利主義盛行,倫理隳壞、道德淪喪,許多人都把這個失序的狀態歸咎於政治人物、大眾傳播媒體。事責上一般家庭對子女有形成就的重視,而完全忽視其人格和德行的陶冶,才是功利氣息最重要的推波助瀾者。現代社會大多數人汲汲營營追求的,不是名就是利,為了名利,任何手段都可以合理化,所以以往認為寡廉鮮恥、傷風敗俗、禽獸不如的行徑,現在只要是有利可圖,照樣趨之若鶩。其實現代父母教育子女的觀念,就是鼓勵子女爭強鬥勝,他們心中所謂的「出人頭地」,就是功成名就、富甲一方。 如果一個人一心一意追求功名利祿,由於名利具有某種程度的排他性,為了成功,常常是「有他無我」、勾心鬥角、無所不用其極,這樣的價值觀和處世風格蔚為風尚所造成的影響是,人彼此成為工具、相互利用,人際間猜疑日深、人情澆薄、人味盡失。 此外有名有利就代表幸福嗎?如果幸福和金錢多寡成正比,現在應該有一個幸福排行榜,第一名是郭台銘,因為他是台灣最有錢的人;如果幸福和名位相對應,那全台灣最幸福的人就是陳水扁,因為他職位最高。但是真的是這樣嗎?郭台銘是否幸福我不得而知,但是我肯定他不是台灣第一幸福的人。至於政治人物雖外擁有高知名度,但是人民對他們的評價幾乎都是負面的,而且他們彼此之間為了爭取名位,互相謾罵、攻訐、羞辱,這樣的生活應該也稱不上幸福。 事實上很少人滿意目前台灣的社會風氣,大部分人都在抱怨社會功利主義氣息過濃,可是很少人意識到自己其實就是功利心態的奉行者;大家只會拚命詛咒社會的黑暗,卻完全忘記自己的污穢;每一個人都在期盼美麗的天堂,卻很少人警覺到天堂不會自己掉下來,而是需要人們用心血經營創造。 獨裁者的不幸 其實一個美好的社會需要優良品質的公民,沒有人能活在一個私欲橫行的社會而能美滿安適。基於這樣的理念,我認為對下一代的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才藝的雕琢、知能的充實,而星高尚人格和品德的陶鑄。培養子女良好的品格,就像給他們一筆無形的財產,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因為一個具有良好品格的人,會被別人相信、尊重,也是人們願意合作、幫助的對象。 柏拉圖在《理想國》中就證明,最不道德的人是最不幸福的人,他舉的例子是獨裁者。獨裁者為了滿足其貪婪和物欲,毫不猶豫地採取任何手段,欺騙、暴力、謀殺等,任何無恥的行為都百無禁忌。柏拉圖認為這樣的人在世間沒有任何朋友,他的追隨者都是阿諛諂媚的人,他雖然擁有一切的權力,但只是表面上看起來是幸福的,其實他的內心是最悲慘、最不幸的。因為他每天都淹沒在恐懼當中,他不敢相信任何人,經常擔心那些被他奴役的人會反叛和攻擊,所以自己反而變成奴隸:他不敢出外旅行、不敢參加節慶,只能躲在自己的家裡,他的家就像是他的監獄一樣。 《理想國》最重要的論證就是要證明:幸福和道德是成正此的,越有道德的人越幸福。 柏拉圖的論證不一定能完全說服現代人,但是他對道德和幸福之間的看法,確實有一定的道理。所以任何一個希望子女未來生活幸福美滿的父母,對於品德教育都不能等閒視之。 心中常有別人 對子女進行道德教育,最忌諱的是喊口號,所以我認為每一個家庭都應該有一套自己的家訓,作為品格培養的主軸。碰到任何道德問題,都從這個主軸去推衍和解釋,反覆推敲,加深子女的印象,尤其自己要以身作則,這樣才會有說服力。我們家的道德主軸是「心中常有別人」。 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關鍵在於去除私心,基於人的自然本性,小孩子在面對事情時,很容易用「我要如何如何」、「我喜歡什麼」之類的理由,合理化他們的行為。只要我認為他們所要的或喜歡的不合道德,我最常用的方法是反問他們:「如果你是別人,你會怎麼樣?」 我女兒小時候和小她四歲的弟弟爭執時,我會問她:「妳喜不喜歡和一個只為自己著想的人在一起?」「自私自利的人可不可愛?」她的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然後我會藉這個機會告訴她:「如果妳不喜歡只為自己著想的人,妳就不應該只在乎自己的快樂而不在乎別人的感受。一個會被別人喜愛的人,是因為他常能為別人設身處地,所以可愛的人是心中常有別人。」 雖然對一個幼齡的孩子而言,並不能一下子就領悟「心中常有別人」的深意,但是只要實際生活中一有機會,我會透過不同的說詞和事例,不斷重複這樣的觀念,到現在,任何人只要問我女兒:「妳父親最常告訴妳做人應該怎麼樣?」她一定能立即回答:「心中常有別人。」儘管在日常生活中,我女兒仍然難免會表現出自我中心的舉止,但是只要我稍加提示,她馬上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我兒子在國中一年級的寒假,主動響應學校的徵召,每天到學校清理環境。那年冬天幾乎天天下雨,天氣又溼又冷,落葉沾著雨水,在水泥地上像是黏上去的一樣,不但很難清掃,而旦堆積到垃圾桶以後又特別沉重。和我兒子同組的是一位女生,她因為力氣不足,搬這些垃圾顯得極為吃力,所以每天最吃重的倒垃圾工作就由我兒子負責。回家常常聽兒子抱怨說:「那個女生都抬不動垃圾,每次都是我幫她!」抱怨歸抱怨,他每天仍然會自動去幫她。其實我兒子深知父母喜歡他幫助別人,抱怨只是「告知」我們,他應該受到鼓勵而已! 到現在為止,我們家的小孩從來沒有一次在外面亂丟垃圾,因為他們從小就常常聽我們這樣說:「沒有人願意活在一個髒亂的環境,所以只為了自己方便亂丟垃圾,就是沒有想到別人。」我記得我兒子在讀幼椎園的時候,有一次全家到宜蘭羅東的運動公園,他邊走邊撿垃圾。其實就是這樣的品德要求,所以他在小學三年級剛進一個陌生的學校,不到一年就可以選上模範生,因為一個常會替別人設想的人,一定會受到別人由衷的喜歡。 現在我的女兒在讀大學,每次回家都會告訴我們一些同學的生活瑣事,最常聽她提到的是:「某某同學太自我中心,每次都只想到自己,我不喜歡她。」可見她對朋友的好惡,是以「是否為他人設想」為標準,顯然「心中常有別人」的家訓,已經融入她的生活之中。 誠如亞里斯多德所言,品德就是一種習慣和氣質傾向,我也希望「心中常有別人」成為我子女習慣性的警語,我認為不論將來他們事業是否有成、物質是否豐厚,「心中常有別人」就是一個令人喜愛的性格,而這種性格也會成為一筆無形的資產。與其功成名就卻缺乏他人真誠的關懷,我寧願自己的子女精神富足、廣結善緣;與其才能出眾而心高氣傲、目中無人,我寧願他們資質平庸卻溫柔敦厚、正直善良。 功成名就的人會讓人羨慕,但是品格高尚卻會讓人尊敬;讓人羨慕的人通常是他的地位、事業或財富高人一等,別人羨慕的是這些有形的成就,是想取而代之他的身分,而不會關懷他這個人;而讓人尊敬卻是活在別人心中,別人真正關心的是這個人,別人會在乎他是快樂還是痛苦。我寧願我的子女將來被人尊敬,而不是讓人羨慕,因為我寧願他們將來能被別人真心關懷,而不是成為別人想要取而代之的對象。 有品德的人當然比較接近幸福,所以品德教育應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轉貼:珍愛自己

2006年12月27日
公開
12

珍愛自己 農晴依 (世界日報 “家園” 04-26-2006) 台北最近高中男生情殺明星學校資優女生的事﹐鬧得沸沸揚揚﹐又見專家學者出來說一大堆其實於事無補的話。這些年﹐我們在社會版上﹐這樣的新聞實在看得太多了﹐我們做父母的﹐其實比學者專家更焦慮。我們的年輕孩子不會處理感情問題﹐那是我們文化上的弱點﹐是我們整個社會的責任。 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裡﹐三綱五常、四維八德﹐規範了許多大道理﹐但我們沒有在一個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教他怎樣從內心深處﹐真正珍愛自己、愛惜生命。我們教他很多大規矩﹐教他很多外在的東西﹐但他卻不會跟內心最深處的自我相處。不懂得好好愛自己的人﹐是不可能懂得怎樣去愛人的。成熟的兩性關係﹐需要一個人從內心珍愛自己出發﹐這種自愛﹐絕對不是自我中心的自私﹐而是學會愛的真諦﹐學會珍惜。既能這般珍惜自己﹐就會明白如果事情不如所願﹐應該放手﹐因為不放手﹐只會傷害自己﹐這是很不值得的。 有位朋友﹐是我見過最有智慧的母親﹐她的女兒在十二歲那年﹐問她﹕‘如果我碰到一個我真心喜歡的男生﹐我可以跟他有親密關係嗎﹖’這個媽媽﹐沒有像傳統的中國媽媽般大驚小怪、嚴辭告誡女兒貞操之重要﹐說些妳如果跟男生有過了﹐他就不在乎妳了﹐這一類單方面混肴損害女性自我價值認同的不智論調。她當時跟女兒說﹕“妳是爸媽的珍寶﹐妳受任何傷害﹐即使只是擦破一小塊皮﹐爸媽都會非常心疼。媽媽這樣告訴妳﹐是要妳知道﹐我們這樣愛妳﹐妳也要這樣愛妳自己。Virginity 對女孩子而言﹐是屬於完整自我的一部分﹐所以它這麼可貴。如果妳今天決定把它給出去﹐那妳一定要有心理準備﹐對方不一定像妳自己這般珍惜它。如果碰到那樣的情況﹐妳如何面對﹖這點沒想清楚前﹐千萬不能給出去﹐這點想清楚了﹐那就勇敢做決定﹐也準備承擔結果。結果如果不如己意﹐那也是人生必需take risk 的一部份﹐妳損失了自己認為最珍貴的東西﹐但是妳整個人的價值並沒有損失﹐妳只是學了一課﹐人生就要往前走了。不只是Virginity﹐其實只要是親密關係﹐對女性的意義都是這樣重要的﹐妳愛自己﹐就要慎重處理它。如果覺得受到了傷害﹐要記得媽媽今天跟妳講的話﹐我們這樣愛妳﹐妳也要這樣愛妳自己。真正愛自己﹐妳就能修正任何錯誤﹐勇敢往前走。” 朋友的女兒﹐後來交男友、選擇伴侶﹐也在情感顛簸中學習成長﹐但終於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人﹐擁有一個幸福的婚姻。這個女孩兒﹐從小是資優生﹐唸書從不用父母操心﹐但是在感情學習的道路上﹐她的資優﹐不能給她任何超越旁人的優勢。她只是非常幸運﹐有一位極智慧的母親﹐很早就教會了她這門人生最重要的功課。 這是我聽過一位母親跟女兒講的充滿愛心、最有智慧的話。如果每一位母親﹐都能讓女兒從小就明白這個道理﹐我們的青少年交友問題就會少掉一半。 發表於 2006/04/29 02:00 PM

《一刀未剪的童年》

2006年12月26日
公開
4

一刀未剪的童年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48850 中文版序 歐各思坦.柏洛斯 二○○六年九月寫於美國麻州安默斯特   自從《一刀未剪的童年》於二○○二年在美國出版後,常有人來跟我說,「我的童年也是這樣。」或者:「雖然我的童年和你的不同,但其中有許多感受和想法,都非常類似。」   我從來不知道,世界上竟然有這麼多人,在成長階段覺得自己的人生與眾不同。但我學到了一點:這世界上並沒有所謂的「正常的童年」。   我這輩子所獲得的最棒禮物,並非物質上的成功,而是讓我能看出,人人其實大同小異。   人生面臨的挑戰可能異常艱鉅。它可能讓人傷痕累累,更可能醜陋不堪。但從中存活下來的凡人將充滿力量。我也深信,不管深陷於何種困境中,我們仍然能找到快樂的。   很榮幸知道《一刀未剪的童年》即將在台灣出版。我知道我的故事如今已經成為全球數百萬人共同的故事。比我所能想像的更多人,也體會了我童年回憶錄當中的種種情緒。雖然我曾在成長階段感覺孤單無助,但如今我發覺自己並不然。因為這世上到處都有人和我有非常類似的經驗。當時我們並不認識彼此。而如今,我們──這些邊緣人──至少共同擁有這本書。

轉貼:穆罕默德的後裔

2006年12月25日
公開
3

本文摘錄自《聯合報•副刊》2006-7-8 蘭心慧語-穆罕默德的後裔 文/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當大腦都不管你原來是豬的細胞還是老鼠的細胞時,我們為什麼要去計較你是五十年前來台灣還是五百年前來的呢? 最近美國很流行尋根,編族譜,有好事者發現老牌電影明星亨佛萊鮑嘉(Humphrey Bogart)及凱瑟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是回教教主穆罕默德的後裔。原來,穆罕默德有個女兒法蒂瑪,法蒂瑪有個兒子哈珊,哈珊的第九世孫移民到了西班牙的塞爾維亞,鮑嘉和赫本就是西班牙這一支的後裔。我的學生在網路上看到了這個新聞很興奮,記起了上課時,我講到的一本書《夏娃的七個女兒》,作者從粒線體去追蹤人種起源,發現整個歐洲人可以歸納成七個女人的後裔。學生便來問我是否可以追出他們的祖先是漢武帝或唐太宗,如果是帝王之後,追女朋友容易些。說笑一陣後,學生離去,我頗有感觸。在生物科技這麼進步的現代,再來提種族、省籍真的是不智之舉,因為科學上已經看到,只要活得夠長,間隔的年代夠久,就會有一堆子孫散布在地球的各個角落,科學家估計世界上有一千六百多萬人身上帶有成吉思汗的基因。古人說「民胞物與」,用現在科學眼光來看是很對的,論起來,人最終都源自同一祖先,所以用種族劃分是不合理的。 若用省籍劃分那就更不合理。人本來就是到處遷移,尋找最肥美的土地,讓自己的家人有最好的生活,增加自己基因傳下去的機會。為了這個目的,大自然賦予我們兩個法寶:可塑性和適應性。這兩個原則不但在行為上看到,連大腦中也是如此。美國沙克生物研究所的Fred Gage將豬的胚胎細胞移植到成鼠的大腦中,結果發現豬胚胎細胞不但發展得跟老鼠細胞一樣,連功能也一樣。Dennis O'Leary把老鼠胚胎皮質切一塊下來移植到新的地方去,結果發現移植的皮質長得跟附近的鄰居一樣,連當時移植的邊界都消失了。 這個研究讓我們看到大腦有很大的彈性,為了生存,必須入境隨俗,西諺說,到了羅馬,就要做羅馬人做的事(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只有盡快融入當地社會,變成當地人,才不會被排斥,才能把基因傳下去。不論什麼原因離開了家鄉,到了陌生地方,就要努力適應新環境的習俗,完成大自然賦予的使命。他鄉可以是故鄉,端看自己的心態,「埋骨何需桑梓地,人間到處有青山」,所以演化要我們向前看,不要再去追究原來是哪裡來的,因為過去已經不重要了。 最近政府弊案連連,執政者聲譽下降,執政黨為了挽救,便又祭出族群大旗,挑撥省籍情結,企圖從對立中獲取漁利,看了令人感嘆。人從什麼地方來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對這個地方有沒有貢獻。在二十一世紀的現在,打族群牌是落伍兼不道德,挑起族群對立會禍延子孫。當大腦都不管你原來是豬的細胞還是老鼠的細胞時,我們為什麼要去計較你是五十年前來台灣還是五百年前來的呢?

轉貼:從尊重做起

2006年12月22日
公開
7

從尊重做起 文╱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一個孩子隨著訪問學者的父母回到臺灣讀了半年的臺灣學校,回去時,大家為他們餞行,我問這個孩子:「你覺得臺灣學校和美國學校最大的不同在哪裡?」他想了一下說:「尊重。」我很驚訝,我以為他要說「功課」。  我問他為什麼?他說臺灣的小朋友不尊重隱私,要借東西,沒有問過他就直接從他桌上拿走,或甚至去他抽屜裡翻;老師也不尊重學生,常常檢查學生的書包;他在校園中常會被老師喝住,因為他犯錯,但是他不知道什麼地方不對,老師罵得太快了,他聽不懂;他最不喜歡的是老師在課堂中罵人,令他覺得很丟臉,即使不是罵他,他也覺得不舒服,一整天心情不好。  他的話使我想起最近看的一本書,那是一位美國老師的教學日誌,他發現尊重孩子常會得到比高壓更好的效果。孩子在班上都喜歡講話,所以他與孩子約法三章,當他在黑板上寫 Quiet (安靜)時,學生要立刻安靜下來。他會 故意慢慢寫這五個字母,讓孩子把未說完的話趕快說完,結果他發現因為給了孩子一點緩衝期的尊重,學生會在他寫完最後一個字母「t」時,全班安靜無聲,反而比很生氣大聲說「安靜」效果好。很多時候給別人一點尊重, 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尊重是人與人相處的基本條件,必須從小教導,因為有尊重才有自重,有自重才有自愛,自重自愛才會交得到朋友,也才能在社會上立足。  很多父母不耐煩跟孩子溝通,在孩子小的時候用高壓的方式管教,一旦孩子長大,壓不住時,問題就來了。權威高壓的方式只會得到表面的服從,內心的不滿會像火山一樣,一旦爆發便不可收拾。所以小時候被權威高壓管教的孩子長大容易叛逆,這個叛逆其實是積壓已久的火山出口。很多青少年常因一點小事打人殺人,這些有暴戾行為的人,基本上,從小不曾被人重視過,所以長大也不會去尊重別人。  這個不尊重別人的惡風在社會上已經很久了。我們看到銀行或公家機關的人員,將客戶或人民的個人基本資料賤賣給詐騙集團;在電影院、音樂廳大聲打手機;在公共場所縱容孩子亂跑,大聲喧譁;車子隨意停放阻礙交通等等。   這種不尊重人的情形連政府都如此。報載經建會決定封山,結果說封就封,不顧山上還有未收成的高麗菜,也不顧還有尚未搬遷下來的居民,那些菜因無法運送下山而爛在田裡,農民血本無歸,孩子上學也沒錢繳學費。前幾天,一輛臺電工程車去德基水庫送補給品,不幸翻落山谷,兩人死亡。一個本來只要兩個小時的車程,因為封山不修路,必須繞道宜蘭,多花八個小時,天雨、路滑、人倦,兩個壯年人就無辜送了命,令人惋惜。政府應該尊重人民,先溝通,再作決策,作了決策也要給緩衝期;人是慢慢適應改變的,大部分人無法接受突然的改變。  尊重要從小教起。當孩子從小被尊重時,他長大自然不會叛逆;當人民被政府尊重時,他自然不會出草去抗爭。  我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精緻,但是我們的行為卻越來越不像文明人。聽到這個孩子的話,我很慚愧,從政府到老百姓,我們都沒有給孩子立個好榜樣。 新的年剛剛過,或許我們就從尊重別人做起吧!

《微塵世事 》說香港

2006年12月20日
公開
11

這一篇文章勾起了我的微塵"舊"事... 我曾住香港多年,卻不敢說看清了它的真貌,這顆東方之珠有著千百種幻影,令人即使置身其中也無法看個真確;等我離它遠了,以為已將它覆蓋在記憶裏,它竟又自行在我心底深處旋轉出它的光芒...那光芒來自一群美媽的友誼,像千萬道絲線,而我一直圍繞在其中...一份美麗的繫念和深深的感激! ...................... 轉貼自:塵翎部落格http://blog.roodo.com/ningville/ 《南方都市報》香港雜誌12月號 欄名:微塵世事 撰文:塵翎 移動的海岸線 香港香港,迷人之處,也就是那維多利亞港。到香港,不管是長居還是短遊,總得坐一程渡海輪,晃晃蕩蕩,從此岸到彼岸,從中環或灣仔到尖沙咀,也不過十分鐘內的事。是情調,也是遊逛城市的上佳方式。 只是最近中環舊天星碼頭要拆卸了,民間抗議聲音不絕,令這程本來是要叫人閒適下來的渡海之旅,添加了一點怒氣與怨言。 城市太小,空間不夠,重建加建本來也無可厚非,開山和填海都為了闢地建設,只是一旦規劃不當或建設太霸道,倒把空間的美感一併摧毀掉。就說填海,站在灣仔會展外的金紫荊廣場,眺望對岸的尖沙咀,難免感歎咫尺得過份,多少犧牲了海水遙遙的情調。灣仔老街坊都說,從前不是這樣的。「從前」,其實僅是十年前。 中環其實也早已變樣了,海岸線已給逐點逐點推前拉直,但只要舊天星碼頭一天還在,皇后碼頭一天還在,從大會堂看完戲劇或音樂會出來還能沿著岸邊走,吹著海風,看著對岸夜色和靜靜流淌的波光水影,似乎就仍能在喧囂都市中尋著可喘息的空間。 不必說到城市記憶這麼抽象的層次,僅僅是關於城市的空間與生活的情調,這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末的舊天星碼頭與鐘樓就已值得留戀。其建築線條簡約,色調是素樸的綠與白,與建於同年代的大會堂相呼應,空間比例勻稱優雅,十分耐看,可算是中環這處充斥著現代建築的商業中心之綠洲。 反之新碼頭乃維多利亞式建築,仿古得來太造作,一時間也不易積累感情分。這關乎建築的品味,暫且不說。最令我介意的,卻是碼頭的搬遷意味填海的工程又將展開,原來的海岸線又得重整,渡海輪還是渡海輪,但航程已經愈縮愈短,趣味性大減——無休止地填海,幾乎可把香港島的中環跟九龍半島的尖沙咀的陸地連接起來。但沒有了維多利亞港,香港還是香港嗎?或者說,愈來愈窄的維多利亞港,還是維多利亞港嗎? 外地朋友來港,總愛帶他們去搭乘渡海輪,觀賞海港兩岸景色,又特別喜歡從中環坐到尖沙咀,在文化中心前的海濱漫步,回看由一幢幢摩天大廈組成的天際線(skyline):貝聿銘操刀的中國銀行大廈,Norman Foster設計的匯豐銀行總部,高聳入雲的國際金融中心(IFC)……。如果是晚上,滿目燈光璀璨,確實折射出一片繁華的景象,映襯出城市的大都會氣氛。而那個小小的綠色碼頭,雖然不夠現代不夠新潮,卻在萬廈叢中顯得份外靜美。 我的異國友人,常為此趟維港船程驚訝,大讚此城的空間漫遊層次多趣味多。若他們知道這個碼頭的故事已成歷史,一定會難過。而還沒來過這裡的,還不知道他們錯過了甚麼。 (2006/12/14)

轉貼:安慰自己的6種情緒

2006年12月19日
公開
6

安慰自己的6種情緒 康健雜誌64期  文�吳若女  1當我覺得——沒有自信,總覺得不如人。 我應該這麼做—— 1.停止批評和責難自己。 《肯定自己•欣賞自己》一書的作者克萊基荷芬解釋,會不斷苛責自已,說喪氣話的人,通常是對自己不夠肯定的人。「要對自己溫柔點,停止猛烈的批評,是建立自信的第一步,」她建議,拿枝筆列出你不斷在責罵自己的話語,並且自問看到這些話會有什麼感覺,這樣的責罵是否對自己有好處。 老實說,當然是沒有好處,因此,一定要下定決心停止這種責難。如果一時還做不到,不妨先把注意力放在已經做好的部份,告訴自己做得有多好。 2.學習積極正面的自我對話。 我們的內心都有一部投影機,每天讀出成千上萬的畫面與情緒,除了要停止負面的批評,還要積極輸入一些正面的鼓勵。寫一張自己的履歷表,把所有的優點都列上去,每週瀏覽一次,做為自我對話的腳本,在忍不住要責罵自己之前,先想想看自己還有哪些優點,沒有想像中的糟。 3.每天問自己兩個問題:「我的人生有什麼是好的?」、「還有什麼事可以做?」 心靈文學作品《自尊心的六根支柱》作者布藍登則進一步建議,從這兩個問題啟發自己更有創意的對話,找到自己的價值,才能更肯定自我。 4.停止和別人比較,珍惜自己所擁有的。 別再羨慕別人的太太比較漂亮,或嫉妒別人比較會賺錢,許多痛苦和不平就是從「跟別人比較」開始的,不只是拿枝筆寫下自己的優點,也列下自己所擁有的,和自己比,也學會珍惜。 心靈補帖:肯定自己,珍惜自己所擁有的 我們永遠不會像自己想像的這麼幸福,也不會像自己想的這麼不幸。 ——作家拉勞士吉 一個人應養成信賴自己的好習慣,即使再危急,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氣與毅力。 ——拿破崙 -------------------------------------------- 2當我覺得——挫折倒楣,負面念頭縈繞於心。 我可以這麼想—— 1.多看看壞事的光明面。 英國心理學家韋斯曼博士曾花了很多年的時間,研究上千名幸與不幸的人,最後他驚訝地發現,運氣是一種心境、思考和行為模式,一個人的態度或想法會決定他是好運或歹命。因此,他在《幸運的配方》中建議碰到爛事的人,要先在垃圾中挖挖寶,「想一想事情本來有可能更糟」、「這不幸的事是否真的那麼重要?」、「想一想還有比自己更倒楣的人」,這些都足以讓自己對目前的境況釋懷。 2.相信事情會否極泰來,甚至因禍得福。 韋斯曼也發現,好運的人會看得比較長遠,不會因壞事而氣餒,甚至會發揮想像力,相信上天是要利用這個踏腳石,給自己帶來更大的好運。例如,沒得到這個工作,也許是有更好的工作等著你。 3.別自怨自艾。 其實,再幸運的人也會碰到挫折,他們也會哭泣,但最重要的是,他們會快快把爛事或厄運拋諸腦後。做些事分散注意力,像是上健身房運動流汗、看個搞笑的電影,或花20分鐘想曾經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好事,回憶一下,給自己正面的感覺。 4.用建設性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最後,如果是需要進一步解決的事情,而不只是轉換心情,韋斯曼建議,別一開始就認定自己對整個局勢無能為力,要下定決心採取主動。接著,發揮創意,列出可能的解決選項,甚至和別人有些腦力激盪,問問他們:「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處理這件事?」好好斟酌所有可能的方案。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專心解決問題,而不是沉溺在問題中。 心靈補帖:翻個面看一看,讓自己更好運 你怎麼想自己,也就決定了你的命運。 ——文學家梭羅 一個人成天想什麼,就會變成那個樣子。——美國總統林肯 ----------------------------------------------- 3當我覺得——傷心難過時,如何為自己打氣? 我可以這麼做—— 1.開懷大笑。 最新一期的《O雜誌》(美國知名的脫口秀主持人歐普拉)建議心情不好的人可多做以下幾件事,因為有愈來愈多的科學研究證實,它們能改善鬱悶的心情。像是租一大疊喜劇的DVD回家,讓自己開懷大笑。笑,能改善人的心情,即使是強迫的,也有同樣的效果。 2.快走或跳個有氧舞蹈。 科學家早就發現,運動能紓緩鬱悶,改善心情,1999年的《內科醫學文獻》早已證實,運動和治療有一樣的效果,因為它能刺激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像是腦內啡、血清素和多巴胺。 3.聽聽瑪丹娜的音樂,大聲地唱,用力地搖擺。 也有研究證實,聽音樂能刺激腦部分泌腦內啡。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最新發現,聽大聲的音樂能活化部份的內耳球囊,它們連接與愉快感覺有關的腦部組織。 4.上街為自己買束花吧。 美國羅特格爾大學在2001年的研究,72%的年長者如果經常收到花長達六個月,會比那些從來沒收到花的人快樂。另一個研究也發現,花束比其他禮物更能帶來喜悅與快樂。 5.找朋友聊聊天。 孤立的人容易鬱悶痛苦,許多專家都建議,發生事情或心情低潮時,一定要有朋友在旁邊。密西根大學的研究則進一步指出,不只是找到支持的力量,還要有歸屬感,要找那種可信任、可依賴的朋友。 6.找隻狗玩玩。 1999年的兩個研究都證實,寵物能給愛滋病人和老人帶來快樂與安慰。另一個研究也發現,養寵物的人比較不容易得心臟病,這都是因為心情紓緩的緣故。抱抱狗、逗逗牠,都能帶來快樂。 心靈補帖:買個花、逗逗狗、笑一笑 我們不是因為快樂而唱歌,而是唱歌使我們快樂。 ——美國哲學家威廉.詹姆士 如果你不開心,唯一能變開心的方法是,開心地坐直身體,並裝成很開心的樣子說話和活動。 ——心理學家約翰.詹姆士 ---------------------------------------------- 4當我覺得——容易擔心憂慮。 我應該這麼做—— 1.保持忙碌。 以領導管理與人際溝通聞名於世的卡內基,也曾以《如何停止憂慮.開創人生》一書幫助許多人走出低潮,克服憂慮,其中第一個方法就是保持忙碌。忙碌,使人不再有憂慮的空間,一個人不可能很興奮地做某件事,同時又很煩惱。在工作上保持忙碌,休閒時也可以多安排一些活動,特別是戶外的爬山、運動或打球,讓身體動一動,也讓腦子多想一下的機會都沒有。 2.用或然率來排除心中的憂慮。 想想看:「這件事發生的機率究竟有多少?」仔細研究,你會發現,99%所擔心的事從來沒有發生過,很多是來自自己的想像,而非現實。 3.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實。 卡內基建議,如果真是碰到困境或瓶頸,不妨利用以下幾個步驟克服心中的憂慮。先問自己:「最壞的情況是什麼?」分析出最壞情況後,接受它,會立刻產生不一樣的效果,那就是馬上使自己放鬆,得到心中的平靜,此時,才有餘力進一步思考:「我能不能在最壞的情況下做些改善?」因為,一直憂慮下去,永遠想不出好辦法。 4.為憂慮訂下「停損點」。 進場從事股票交易的人都知道,最聰明的交易原則是為自己訂一個停損點,當股價跌落到某個點時,就自動賣出,不再損失。卡內基深諳此道,也為自己的煩惱訂下停損點,「我所擔憂的事對我到底有多重要?」、「我所付出的煩惱是否已經超值?」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求取心靈的寧靜。 心靈補帖:跳出來,做點別的 我知道生命中有許多麻煩事,但這些事大多數並沒有發生。 ——作家馬克吐溫 能解決的事,不必去擔心;不能解決的事,擔心也沒有用。 ——西藏諺語。 ------------------------------------------ 5當我覺得——憤怒生氣 我可以這麼做—— 1.先深呼吸。 「吸-呼」「吸-呼」,把氣吐出來,也把氣緩下來。從一數到十,看看自己要數幾次,才能把氣緩下來。 2.區別輕重緩急。 稍微紓緩後,再問自己:「我需要生這個氣嗎?」想想發怒的原因。或是「我有必要這麼生氣嗎?」區別此事對自己的輕重緩急。 3.培養同理心。 再想想,「如果我是對方,我會說同樣的話、做同樣的事嗎?」如果會,大可不必這麼氣,試著從對方的角度看事情,試穿別人的鞋子,培養同理心。 4.原諒對方。 如果還是怒氣難消,難保平靜。《別為小事抓狂》的作者、也是美國心理諮商專家卡爾森建議,可試著問自己:「如果這個人今天晚上就死了,我還會不會生氣?」了解人生無常,別太計較,學著原諒對方,更別讓自己帶著怒氣上床睡覺。 5.善待自己。 最後再想想,有必要拿別人的錯來懲罰自己,損害自己的健康嗎?所以,也就別氣了。 心靈補帖:緩口氣,試穿別人的鞋 不可含怒到日落。——《聖經》 仇恨的怒火,將燒傷你自己。——莎士比亞。 ------------------------------------------------ 6當我覺得——壓力大,喘不過氣來。 我可以這麼做—— 1.暫停一下。 壓力管理大師戴維森在《完全傻瓜手冊──如何紓解壓力》一書中建議辛苦的現代人,在被壓得喘不過氣時,要善用「策略性暫停」。也就是,讓自己有機會做幾個深呼吸、喝杯水、安靜的坐一下,甚至是發呆,讓腦袋空白。 2.想想愉快的事。 在腦袋停下來之後,還要繼續想像愉快的場景或事情。閉上眼睛,回憶過去一次愉快的旅行,像是美麗的溪水,寬廣的步道。或是回味一下小孩的童言童語,另一半的愛意與溫暖。研究發現,愉快的感覺能重新調整內部的生理時鐘,獲得短暫但直接的休息。 3.求助於外。 如果是因為事情常常做不完所帶來的壓力,那麼得考慮去找人幫忙,要記得,自己可不是萬能,不必做一天有48小時的超人。找出事情的優先順序,把事情簡化,也都是紓緩壓力的好方法。 心靈補帖:暫停一下,想像愉快的畫面 停下來,好好享受這個下午,你可沒有辦法把它打包帶走。 ——迪拉德 你不必是每天48小時的超人。 ——壓力管理大師戴維森

《別讓我走》

2006年12月18日
公開
7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49543 「作者觀察細膩,即便是最為平凡的事物與人際互動,也能賦予充滿洞見、活躍生動的超凡想像。同時,這個反烏托邦的故事為本書積蓄特殊電荷……這是一個史詩般的倫理恐怖小說,體現有如椎心之痛的經歷故事……石黑一雄創造出了一本筆鋒嚴厲的警世小說,諷喻超越倫理綱常的科學。」 ──《出版人週刊》重點評論(Publishers Weekly, starred review) 「本書無疑是創作先驅,堪為本年度最為不凡的小說作品。」 ──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 http://marketing.soidea.com.tw/read/200612/1210.htm 專文推薦》依然在追問生命的意義-蔡詩萍 人,失去什麼,才最令她(他)痛苦呢? 也許,石黑一雄在他的小說中,要回答的,就是這麼簡單的疑惑吧。 但這回,他把追尋這疑惑的主體,放到一群在人類眼中不該具有主體性的「器官捐贈人」身上。甚至,這群名稱聽起來有點「公益性質」的「器官捐贈人」,能否稱之為「人」,在一定程度上,都還是個疑問呢。 在尚未讀石黑一雄的《別讓我走》之前,我腦海裡總縈繞著《長日將盡》裡的畫面:大英帝國日落西山前一片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陰鬱,而一位偏執中年男管家卻面臨最後愛情機會即將消逝的猶豫徬徨。那是一幅絕佳的虛構場景,卻迫使讀者不得不去思索個人在時代帷幕下,千絲萬縷的連動關係。 在讀了石黑一雄的《別讓我走》之後,我腦海中則聯想到電影《銀翼殺手》( Blade runner , 1982 )。只不過電影裡的殺手,專司四處緝捕、殺戮想逃竄的複製人,這些複製人被複製來執行的任務,則是充當人類殖民外太空的「智慧奴工」,科幻電影的聲光效果之下,原著小說依然試著拋出了一個很人性的問題:複製人有完成使命的技能後,他們也有靈魂,有愛恨、嫉妒與恐懼嗎?他們逃避追緝,目的是想活著,然而複製人活著,本身有「生存的意義」嗎? 石黑一雄筆下的「這群人」,可沒有殺手追殺他們,但他們生來注定要扮演重複捐贈器官的任務,而後漸漸死去。他們又與《銀翼殺手》裡的「複製人奴工」,有多大差異呢? 石黑一雄不是科幻小說家,他寫出《別讓我走》,與其說是在探討複製人問題,不如說他更大的意圖,仍在探索生命的意義,以及個人置身撲朔迷離大環境中那種似懂非懂的「存在疑惑」。 複製人議題,最迷人之處,是造物者與被創造者之間的關係;複製人議題,最難被合理解答者,又莫過於形體可以複製,但「靈魂」,可以被複製嗎?有了靈魂的複製人,在不斷執行被交代、賦予的任務後,他們難道不會有累積的記憶;而後又在累積的記憶基礎上,他們難道不會有了思索,有了對存在意義的思索嗎?人類行使複製工程時,僅單純希望複製出「功能俱在」的簡單心靈,然而,當人類發現這群「簡單心靈」也有情緒,也有記憶,也有追尋生命價值的心靈能量時,人作為造物主,又該怎麼辦呢? 石黑一雄不是科幻小說家,他亦無意這麼做。但他選擇了一個二十一世紀,顯然不能閃躲的敏感問題,如果人類可以「複製生命」,並以之作為延續人類生命的「維修品」,那人類會如何「豢養複製品」,而被豢養的複製品,有朝一日突然「靈魂開竅」時,又是怎樣的一個局面呢。 《別讓我走》裡很感人的情節是,幾個「器官捐贈人」,多年後相聚,並相伴回到他們成長的學校,其實也就是他們被豢養的地方,重新追尋並且綴拾記憶的拼圖。他們彼此調侃小時的記憶,去捕捉個別生命過往中已然模糊的片段,並尋求別人記憶的補充。最終,他們還是不斷問到:我們是誰,我們有靈魂嗎,我們不斷的充當別人的器官維修品,我們的意義在哪? 跟人類一樣。當複製人填補了記憶的空缺,滿意的接受了自己存在的目的後,他們的焦慮平息,生命的騷動復歸於平靜。當複製人之間,對即將告別的友人,亦輕輕呼喚著「別讓我走」時,石黑一雄亦充分完成了他小說家的人文終極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