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Blue-field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轉貼]用1-100寫成的情書

2007年09月26日
公開
8

[轉貼]用1-100寫成的情書 親愛的︰   我對你1見鍾情,絕無2心,想照顧你3生3世,因為我偷偷上你的網站4次,你那迷人的5官,總讓我6神無主,一顆心7上8下,9久不能平息,如果我的滿分是10分,你一定不止11分,起碼也該有12分,只可惜我討厭13這個數字,不然你一定有14分,如果再加上你的聰明那又不止15分,16分你一定還嫌少,所以我給了你17分。   我今年18歲,再過幾天就19歲,也就是我還未滿20歲,今年大概會21吧,所以得交22萬的學費,其實我的智商是阿甘的23倍,只是,我24小時都在睡。   我猜你今年未滿25歲,26我也無所謂,27跟我還是很配,28也不過才大我10歲,29的女人據說最美,30我會考慮考慮吧,31我應該沒這麼衰, 32我會開始反胃,33我寧願自己一個人睡,34你敢釣我,我娘也才35歲,但我還是想送你36朵玫瑰,但摸摸口袋我只剩37塊,戶頭也只剩38元,因為跟女友分手在39天前,手機每天得打40塊民眾幣。   永遠記得41天前,寫下42句愛她的誓言,還有43種我想的永遠,卻只換來44CC真情的眼淚,加上45夜輾轉難眠,老實說我打了46句廢言,其實你該從47句開始看,但是你都看到了第48句,只寫49又覺得怪怪的,那就哈啦到50,湊個整數吧﹗   第51句我要說聲我想你,第52句我要說聲我愛你,但第53句我暫時還沒想到,所以直接跳過54句,來到55句,這時我想起56分前的你,不知道你有沒有想起57分鐘後的我?   我在這想了58分鐘又59秒,我總共找到60種想你的念頭,61個愛你的理由,62句適合我倆的情話,還有63段電影浪漫的邂逅,雖然我也找到你64 個小缺點,但幸好我也找到你65個優點,尤其是你的腰只有66公分,這會讓我沈迷67年,與其我愛你說68遍,還不如我愛你寫滿69頁,反正我們還有70 年,這份工作麻煩讓我拖個71個月,你的愛慕者一定不止72位,因為我是那第73位,但我要定下你74年,反正我會付時薪75元,就算要追你追76個月,只要你能陪我過77情人節,花掉我78萬我也心甘情願。   看下這79句真心話,我猜百分之80你會願意當我的女朋友,因為你發現了我81處迷人的地方,還有82個你無法拒絕我牽你的手,就算你有83個逃避的藉口,我也會有84種留你的理由,好啦我加薪加到85,麻煩你陪我到86歲,就算你皺紋是以前的87倍,我愛你還是願對你說88遍。   我們已經錯過民國89年,90年也只剩不到幾天,91年你還好意思不讓我在你身邊,對你訴說我對你那92句不變的依戀,我摘不下93萬光年外的北極星,但我願買下94隻你愛的加菲貓,陪你去看95遍流星雨,也許我不能活到96歲,不能陪著你97年,但同樣的一件事我會做98遍,在你生日那天送上99 朵紫玫瑰,做你心目中的,我想你會喜歡的﹗或者是這個100分的那位。

無聲的力量

2007年09月26日
公開
9

繼帕華洛帝後,另一顆大星殞落...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924/11/l2wt.html 記起一首歌... "想聽得見 用耳聽未必聽見 將心擺耳邊 才驟覺沉默有深淺" ---陳奕迅的歌"想聽" ............................. 無聲的力量 中時電子報/郭至楨 默劇大師馬歇馬叟(Marcel Marceau)於廿二日辭世巴黎,對於馬歇馬叟僅以無聲的肢體動作,卻能細膩的演出生命中的悲歡離合,人世間的萬物百態,精準且富含情感的,把各種不同精神層次的神韻與意念,傳達給每一位觀眾,使之陶醉如癡。 大半個世紀,走遍全球無聲的巡迴演出,讓人們見識到他所呈現表演藝術的偉大,更讓人們領略到,原來,「無聲的力量」竟是如此的強大,「無聲的影響」竟會如此的深遠。 在如今的社會中,有人因無奈而不語;但卻也有人,因深怕自己沒有說話的機會,是而言不及意、是而口出狂語、是而通篇謊言、是而滿嘴屁話、是而口蜜腹劍。 原來政治,正是某些欺世盜名之流,最佳的表演舞台。 當政治人物面對群眾時,總要先審視其當時的目的。為公務,可以輕描淡寫,虛應了事;為私事,當要奮力爭先,利其在我;為選舉,則必須天花亂墜,無所不能;為政策,須擅於含糊攏統,禍不上身;為國家,則因定位搖擺,無以承擔。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絕大部分的政治人物,喜歡面對民眾,大聲詢問:「好不好?」、「對不對?」。透過煽動的言語,將民眾帶入一種狂熱而失去理性的情境。那不僅是一種享受來自於群眾呼應,自我陶醉的迷戀,更是一種卸責於民眾,的欺騙行徑。因為,當所有的政治言語,都經過了民眾所認同與背書時,未來所有的錯誤政策或是不當的行徑,終究要由人民所自行承擔。 原來媒體,是另一種跳梁小丑們,最喜愛的發聲器。 當各類角色群聚一堂,有無的放矢者、有狂妄批判者、有言不及義者、有刻意中傷者、有胡言亂語者、有一無是處,借殼翻身者。 如今在電視上,我們隨處可見所謂的「資深媒體人」四處放言。其身份,可以一會兒是媒體、一會兒是檢調、又一會兒竟變成了法官,可以在節目中因應情境需要,大放厥詞,下了節目拍拍屁股走人,全不當一回事。 南方朔先生曾經翻譯過一本超小書,書名為「放屁」,其中一段如此記載:「說謊的人心中還有真假,他說的話還可能被驗證;放屁的嚴重性就是在於它沒有真假、沒有邏輯,說法前言不對後語,連要查證都沒有一套標準。」 「資深媒體人」原是一種對於新聞專業的尊稱與象徵,只可惜總是有人自貶身分。我們當然不可污蔑這些「資深媒體人」,在電視中所言是為不負責任的謊言,但當實在無法忍受其不知所云,胡言亂語時,歸之以「放屁」,當是最佳的詮釋了。 馬歇馬叟曾說:「語言,不必然能夠表達我們的內心世界」。 在默劇裡,肢體動作所表現出來的,是靈魂最深的渴望。 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卻只能期待,少一點不負責任的政治誑語,少一點不知所云的媒體批判。

[分享] 介紹好網站-國學資料庫

2007年09月25日
公開
13

[分享] 介紹好網站-國學資料庫 瀚堂典藏-最專業的國學資料庫 www.hytung.com.tw 「瀚堂典藏」一個全新的漢學研究平台,給您全新體驗, 讓您減少四處奔波之苦,節省手抄資料之煩,只要動動手指, 立即輕鬆取得資料。查閱古籍文獻,從此不必再辛苦的翻書! 「瀚堂典藏」擁有豐富的內容資源,具有最卓越的超高速檢索系統, 並提供最多元的資訊服務,可滿足多樣的使用者需求。 內容包含了小學工具、出土文獻、傳世文獻、專題文獻等。 (1)小學工具:字書 音韻 訓詁 異體字字典 中國文字 UNICODE字典 類書 (2)出土文獻:甲骨文 金文.青銅器 簡帛 印章 錢幣 石刻 (3)傳世文獻:書目 經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佛教典籍 道教典籍 (4)專題文獻:小說 筆記 戲曲 中醫藥典籍 大家書房 臺灣文獻 數術方技 敦煌文獻 「瀚堂典藏」全庫無造字,可調用的異體字、俗字、古字達到7萬多字, 所有的文字皆可自由地在MS Office上進行複製、黏貼,實現廣泛發佈與流通。 「瀚堂典藏」採用了先進的技術和簡單的介面,使用者不需安裝客戶端軟體, 也不需要太多的學習就可以輕鬆操作檢索。只要透過網路,於任何時間、地點都可以快速即時的利用資料庫進行檢索,查找您需要的資訊。 「瀚堂典藏」擁有專業的團隊,不斷進行內容資料的新增,可以滿足使用者資料增長、資料修訂的要求,免除使用者維護資料及版本更新的困擾。

東京鐵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

2007年09月25日
公開
4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59936 http://movie.atmovies.com.tw/movie/film.asp?action=now&film_id=ftjp90820158 http://www.tokyotower-movie.jp/ 電影主題曲:「東京にもあったんだ」 作詞、作曲、歌手:福山雅治 (Fukuyama Masaharu) 東京にもあったんだ 福山雅治 (Fukuyama Masaharu) 東京にもあったんだ こんなキレイな夕陽が 東京也有這麼美的夕陽 うれしいな 君に見せたいな 好高興啊 也想讓你看看 君は元気かな 你現在好嗎? 東京にもあったんだ こんなキレイな月が 東京也有這麼美的月亮 うれしいな 君も見てるかな 好高興啊 你也看到了嗎? 君に逢いたいな 好想見你啊 いま以上 自分以上に なりたかったんだよ 總想超越自我 急いで 急いで、、、 勝っために覚えたこと 匆匆忙忙為了成功而牢記的事物 この街のルールに 少しだけ染まったよ 這個城市的規則,只明白了一點點 お願いだ 涙は隠さないでくれ 我們都不要再隱藏自己的淚水了吧 お願いだ 心は失くさないでくれ 也不要再迷失自己的心意 ほら ごらん 一緒にさがしてた 看哪,我還一直奔跑在通往明天的路上 明日に 僕はまだ走ってるんだよ 那是我們一起尋找的明天 東京にもあったんだ こんなキレイな夜空が 東京也有這麼美麗的夜空 おかしいね 涙こぼれてる 好奇怪啊 我已經淚流滿面 君に逢いたいな 好想見到你 ときどき忙しすぎて 有時忙過了頭 僕に迷ったり 君にも怒ったり 我會變得迷茫,也會引你發脾氣 生きるために傷つくこと 為了生存而受傷 この街ルールに もう少し 逆らうよ 有些違背了這個城市的規則 お願いだ 涙は隠さないでくれ 我們都不要再隱藏自己的淚水了吧 お願いだ 心は失くさないでくれ 也不要再迷失自己的心意 ありがとう 一緒に泣いてくれた 謝謝陪我一起哭泣的你 君はね 青春のゴールだったよ 就是我青春的终點 ねえ わかってたんだよ ねぇ~~ 我都明白 わかってたんだよ   我都明白 わかってるんだよ、、、 我全都明白 東京にもあったんだ こんなキレイな夜明けが 東京也有這麼美麗的黎明 うれしいな 君に見せたいな  好高興啊 想讓你也看看 君は元気かな 你還好嗎?

一個海外學子回國看到的「醜陋的中國人」

2007年09月24日
公開
7

一個海外學子回國看到的「醜陋的中國人」 蔡真妮 / 2007-08-10   一位加拿大朋友寄來這篇文章,是一個叫Henry Song的人寫的。我自己一直想寫篇這樣的東西,在腦子裡轉很久了,只是一直沒有積攢夠足夠的勇氣。看了此文,覺得不用費事了,這篇文絕對是全面又深刻。   >>> 到中國旅遊,本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尤其帶著孩子,讓他們從小能夠切身體會一下中國的風土人情,到各個歷史景點感受一下中國的文化傳承,真是勝過書本上一萬個對長城,故宮,兵馬傭介紹的文字與圖片。   只是,有所得也必有所失。在讓兒子去感受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熏陶的同時,也無可避免地會讓他們目睹著當今中國社會各式各樣的醜行,弄得兒子常常向我提一些令我尷尬不知如何回答的問題。譬如:為什麼街上的汽車從來不讓行人?為什麼到處都那麼髒,大家隨便往地上扔東西?為什麼人們那麼粗魯沒有禮貌?為什麼又髒又臭的廁所門口總會有人收錢?為什麼人們講話那麼大聲好像在吵架?為什麼那麼多的人不分場合在哪裡都抽煙?為什麼每到一個地方總有那麼多的人撲過來非要賣東西給你而且纏著不走?其實答案不是沒有,只是我不想說,因為我不願意讓他們在心中種下太多對中國負面的印象,儘管我知道我的努力最終可能仍會是徒勞。   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帶他們往中國跑了,目的是趁他們年紀還小,還能夠對我們的安排沒有提出異議時,讓他們盡早地習慣中國的狀況。因為我們看到周圍很多的朋友,等到孩子十幾歲了,認為懂事了,有理解能力,能夠吸收一路的所見所聞了,於是帶著去中國,滿懷期望地想讓孩子去感受中國的歷史與文化,去瞭解自己作為中國人的根,而結果卻往往是趁興而去,掃興而歸。最典型的效果就是,回來後孩子們做總結一般地對父母說:那就是你們出生長大的地方啊!語氣中帶著明顯的失望與不屑,並拒絕以後再去。這個時候,弄得做父母的一隻手伸了起來,不知道是應該抽孩子的嘴巴,還是往自己臉上煽。   中國這幾十年經濟發展突飛猛進,全世界都有目共睹。比如說上海,幾個月不去,就會展現出一片嶄新的市容。記得95年去上海,當空中小姐宣佈我們已經飛臨上海的天空時,我從飛機上向下望去,看到的只是一片漆黑。當我的兄弟接上我,穿過無燈的黑暗,驅車行駛在上海市區那坑坑凹凹高低不平,恨不得能把腸子都顛騰出來的的街道上時,夜色之中,我看到的上海完全是一個龐大無比的建築工地,道路兩旁以至綿延到天邊的全是高聳入雲的腳手架印在空中的影子;幾年後再去上海,夜幕之下,我發現它已經完全成了燈火通明,高樓成群的花花世界了,比紐約還要氣勢!當我一次從上海繞道香港回到美國,向太太描繪這這個嶄新的世界時,太太憑著她八十年代的記憶,完全沒有能力接受,這個在她嘴裡一直是個”破上海” 的地方都快比她的 香港還要繁華了。當然,如果我要是告訴她,上海外灘旁邊的停車場裡幫司機尋找車位的老頭,身上的西服與領帶比微軟總裁比爾。蓋茲穿得還要正式氣派,那還不如告訴她,我從上海到香港其實是腳踏著阿拉伯人的地毯而不是買票坐的飛機,所以我沒有提起。   遺憾的是,中國的經濟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並沒有相應地帶來社會道德的提升。和諧社會的口號之所以如此響亮地提出,也同樣響亮地說明,這個社會多麼缺少和諧。   這幾年往中國跑了不知道多少次了,以我個人的經歷所總結出來的社會現狀讓我實在不敢恭維。這個社會缺少人與人之間的基本的尊敬,缺少人與人之間的起碼的相互信任,更缺少人與人之間最根本的平等相處的觀念。古人曾說:倉廩實而知禮節。看著如今的中國社會,我只能說,我們的古人太天真善良了。   在中國,我每每看到公司裡的主管面對下屬,如何以在美國完全可以被視為人身攻擊的方式進行訓斥和辱罵,而同一個下屬當他�她點頭哈腰地承受了上司如此的辱罵之後,轉過身去便將同樣的待遇拋給他�她的下屬;而在街頭上,則更不用說了。我在北京中關村,曾目擊過一個警察如何像流氓一樣欺辱訛詐一個騎板車的民工,而這個民工卻自始至終滿臉讒笑不敢回一句話;也在浙江義烏的火車站,看到另一個騎板車的民工如何兇蠻地當著眾人的面,狠狠地抽一個應該是比他地位更底的剛進城的鄉下人耳光。   我有時與朋友開玩笑道:中國是一個從上往下煽耳光,從下往上磕頭的社會,這個社會裡人們沒有平等,據說已經消滅了階級,但卻充滿了無數等級森嚴貴賤分明的階層。   為了不用磕頭而可以堅定地站到煽耳光的行列之中,這個社會充斥著種種的荒誕:   這個社會造就了每個人出門時,無論時間場合,都要穿上最漂亮最貴重的衣服,以在公眾場合顯示自己很有身份,從而獲取別人的尊重;   這個社會造就了即便上班騎車也不過十分鐘,開車卻要堵半個小時,而仍然前仆後繼爭相購買私家車的人群,以顯示自己富有與高人一等;   這個社會造就了全民族的小心謹慎,永遠帶著懷疑的眼光審視著周圍的人群,害怕被騙,也常常被騙,有了機會也毫不遲疑地去騙別的傻瓜以顯示自己的機警與聰明;這個社會造就了全民族的狗眼病,在與別人的初次接觸時,每個人都隔著大腦中的門縫細心揣摩對方的身價與身份,在自己心中暗暗排列高低的檔位,然後逐一劃歸屬於要向他�她磕頭的一族,或是將來有機會可以煽耳光的一類;這個社會造就出與人交往時,如果你客氣禮貌地對人說話,人家定會以為你身份卑微,或者有求於人,於是對你橫眉豎眼,不屑正視;而你故意扯起了嗓子,一副土匪的樣子高聲吆喝,別人卻會立即對你點頭哈腰,唯唯喏喏,生怕一不小心得罪了不知道有著什麼背景的何方神聖。   這個社會造就了另一個嚴重的被稱之為紅眼病的流行病,每個人都覺得別人比自己掙到了更多的錢,於是每個人都削尖了腦袋挖盡心思要比別人撈更多的錢,生活的重心彷彿除了錢還是錢。商人為了錢,可以黑著心賣沒有營養的嬰兒奶粉,讓無數喝了它的嬰兒終生殘疾;農民為了錢,可以用各種化學原料施於水果之中讓它們顯得鮮嫩可口,讓吃過的人中毒至癌;醫生為了錢,可以見死不救,除非你底下塞夠了紅包;老師為了錢,可以在課堂上只講一半,另一半得交錢上他們自己家裡開的課後補習班……;而男人們為了所謂的事業,可以理直氣壯地把老婆孩子丟在家裡,沒天沒夜地在外面花天酒地地鬼混,美其名曰:應酬!家裡紅旗不倒, 家外彩旗飄飄,竟成了成功男人的必要條件與象徵。   這個社會中的男男女女都極其好面子,愛炫耀,並且善於抓住任何可以抓住的機會向別人,往往是陌生人,表現自己如何重要,如何身份特別,地位崇高,如何與眾不同。你可以隨便在一家咖啡館裡聽到臨座的兩個人高聲地談論自己如何正在做著上千萬,上億萬元的某個項目,一邊用眼角的餘輝探視是否引來了周圍敬慕的眼神;便是坐公車,你也可以聽到身後兩個人點名道姓地大聲議論著自己公司裡某某如何愚蠢之極,幸虧自己英明能幹才替公司做下了幾百萬的單子;那說話的音量,其實是有意要當做稿子拿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向全世界廣播的。   一次乘飛機從杭州到北京,身後坐著一位不知道何等來歷的中國人,想必自己以為應是有點錢,或是有些權的。從登上飛機的一刻到最後下了飛機的一秒,一路上全機艙裡就聽他大著嗓門哇啦哇啦地不停,把空中小姐呼來喚去地指揮得團團轉,彷彿是在使喚他自己的私家女傭,神氣活現地,覺得自己特有身份,有臉面。其實讓人看著十足地缺乏教養,淺薄可笑。我就忍不住想,如果他真是那麼大牌,何不買個頭等艙的位子,坐到前面讓空中小姐好生伺候著,也般配他有錢有地位的身份,卻要擠在普通艙裡拿腔做勢,真是讓人看著莫名其妙。可以想像這樣的人,平時走在外面是如何自以為是,邁起步子來,一定會以為屁股下面至少抬著八乘的大轎。   這樣的情景在各地我都時常碰到,尤其是在餐館裡,更是經常看到一些人,穿著人模人樣,可一張嘴招呼服務員,那架式就像是奴隸主在吆喝自己的家奴,聲音比那舊時為官老爺在前面開道的衙役還凶猛。可周圍的人們似乎並不以為奇,估計是司空見慣了。據說這樣才特別能章顯出自己是個大爺的身份,請客時在客人面前也顯得面子十足。   而下面的這次的經歷,則讓我深切地體會到,在中國,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多麼可怕的心理鴻溝。   一次去杭州辦事,有半天的空閒,便獨自拿了相機到西湖邊散步,隨手拍拍西湖的風景。這時,看到前面一對年輕男女,互相輪流著在一個景點前面拍照,從言談舉止看,應該是一對新婚夫婦出來度蜜月。心想,一對新人出來一趟,這樣互相照相竟不能留個合影,多可惜。便走上前去,指著那男人手中的相機問道:要不要我幫你們拍個合影?這樣的事情在美國是非常平常的。無論你到哪裡遊玩,如果你是幾個人在互相照相留影,總會有人從旁邊經過時友善地問,需不需要幫你們一起拍個合影。常常有人這樣幫我,我也常常這樣幫助別人。可令我萬分尷尬的是,那兩人聽了我的問話之後,立即驚鄂地圓睜了眼睛看著我,滿臉的疑慮,將我從頭到腳很戒備地打量了一番之後,一步一回頭,將手中的相機緊緊地抱在懷裡匆匆地走了。我楞了半晌,才突然明白了發生了什麼,不由地苦笑了。看看自己手中的相機,怎麼著也得比他們的要貴好幾倍的吧!   這件事時常讓我想起,讓我感歎,是什麼讓他們對別人的友善帶著彷彿已經成為第二天性的懷疑,戒備甚至恐懼呢?   這個問題,在另一次足以表現我是如何成了不可救藥的"美國大傻瓜"的事件之後,讓我多少獲得了一些答案。   事情是這樣的,還是在杭州。一次去那裡辦事,住在世貿大廈酒店,早上到樓下吃早餐,剛坐下,臨桌便有兩個和尚熱情地招呼我與我聊天。我正一個人怪無聊的, 便與他們攀談起來。這兩個和尚自稱是從五 台山來的。五台山當然聽說過,那裡的和尚很有名,至少歷史上如此,於是我便對他們生了些好感。這樣聊著聊著,兩人便講起了他們如何來到了杭州,一路如何辛苦,然後便講他們的大師傅如何得了病,治病把身上的錢全花光了,只好四處化緣籌集回去的路費。然後就說到我了,說能碰到我並聊得這麼開心,顯然很有佛緣,並說一看我就是心底善良之人,求我發發善心幫幫他們。我雖然對各式宗教向來抱著敬鬼神而遠之的態度,但對佛教多少還是有些偏愛的。尤其是兩位長老話說得如此誠懇,又一臉真誠坦然地看著我的眼睛誇我, 讓我的虛榮心十分受用的同 時,便覺得如果不有所幫助的表示,就真是說不過去了。適逢身上已經沒有多少人民幣,沒多想,便從錢包裡拿了一張一百元的美鈔給了他們,問可不可以?兩人不動聲色地接了,向我的錢包裡瞥了一眼,說,能不能再多給一張。這一問,反讓我覺得有些蹊蹺了,心裡瞬間閃過一念:出家之人不知道感謝怎麼可以這麼貪?便和顏拒絕了,沒再多想。   兩人匆匆又吃了幾口飯,便起身告辭。我也吃完了,跟在他們身後出去。   這時餐廳的領班走了過來與我搭話,問那兩個和尚是不是向我要錢了,當知道我給了他們一百美元後,立即讓門口的服務員通知樓下的警衛追了出去。我正一頭霧水,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領班告訴我,這兩個人其實是騙子,已經在這裡多日了。因為他們正正當當地買了餐捲進來吃飯,又看我與他們聊得很開心,便不好過來打擾提醒我。既然我是酒店的房客,現在知道"和尚"拿了我的錢,就要為我追回損失。果然,等領班帶著我走到樓下時,那兩個"和尚"已在正要上出租車前被追了回來,領班把我的一百美元拿回來給我,讓我趕緊離開。至於後來那兩個"和尚"如何處置,我就不得而知了。   事後向杭州當地的朋友提起,他差一點兒笑得背過了氣,道:就你們這些美國回來的大傻瓜才會上這樣的當!讓我覺得,這人世間的幾十年真是白活了。   記得當年剛到美國時,常與幾個朋友嘲笑美國人如何大腦簡單,呆笨無比,一點都不知道轉彎。想不到二十多年下來,我自己反到成了中國人眼裡的美國大傻瓜,笨得不可理喻。   在美國的生活,其實真是很單純,平日從來不會想到有人會成心地騙你,大家說話辦事也都直來直去,就事論事,用不著天天花時間精力說半截話,或是揣摩別人一句話後面是否還有其他的更深的含意,更不用說走到外面還要時時刻刻提心吊膽地防著別人費盡心思設了圈套來坑你。這樣的生活,能不讓人變笨嗎!   只是,我現在不再嘲笑美國人如何笨了,而更是覺得,生活在中國當今的社會之中,中國人聰明得可怕而且可悲。   而美國式的呆笨碰到中國式的聰明,有時候所產生的效果卻非常具有黑色幽默的味道。   這是我西雅圖的朋友在北京的一次經歷。   一次去中國出差,走在北京的街道上,我的這位朋友突然看到前面一個人掉了一個錢包。秉持著美國式的實在,我的朋友馬上過去撿了起來,一邊喊著前面的人就追了上去,而那掉了錢包的人卻似乎沒有聽見,反而腳步越來越快,於是我的朋友也加快了腳步匆匆往前趕。這時,從路旁一條偏街裡就衝出一個人來,做著手勢把他攔下,叫他不要聲張,指著他手中的錢包說,看有多少錢,兩人分了得了;我的朋友一聽這話,哪裡同意,義正詞嚴地批評他怎麼可以如此沒有道德良心,貪別人的便宜,甩下他繼續追趕那丟了錢包的人。那人終於被追上了,收回了錢包,卻並沒有任何感激的表現,反到有些不耐煩的樣子,讓我的朋友十分詫異不解;後來將這件事向當地公司的人說了,經過點醒,才明白,那兩個人原來是同夥,專門在街上做套坑人的。譬如,那錢包裡也許只有兩百塊錢,如果你貪便宜同意和後面那人分了,一人拿了一百,你這裡正分著呢,那丟錢包的人這時就會非常適時地折了回來,把你們兩人抓個正著。那與你分錢的人就會順勢一副改邪歸正息事寧人的樣子, 從口袋裡掏出幾白或幾千元來(要看你有多少的油水可揩),聲稱這 是他分到的一半,如數歸換,而你之前分到的一半,現在卻要變成了幾百或幾千才能還清了,否則人證物證俱在,只好叫警察來解決。   這種中國式的聰明機關得以成功的關鍵在於人們對不義之財的貪婪,據說這樣的套子成功率極高,不想碰到了我這位在外面生活了十幾年的美國大傻瓜,卻竟然讓那兩個騙子徒勞無功。那兩人看著我朋友遠去的背影,估計一定會哭笑不得,恨得牙根發癢以為出門看錯了黃曆的。   仔細想一想,之所以中國會有這樣的坑騙招數,其實不也正說明了社會上有太多貪圖不義之財的人,才使他們的伎倆有實施的市場嗎?不是自己的東西,不可以拿, 這難道不應該是從小父母對孩子們最起碼的 做人的教育嗎?怎麼竟會有那麼多的成年人能夠忘記這個基本教育而使騙子們得以成功呢?   我知道寫這篇文章是會被國內的中國人罵的。其實這本身也是如今中國讓我感到嘆息的另一方面:中國人不能容忍別人批評。你要是說中國一點的不好,那你不是別有用心,就是假洋鬼子。至於是不是真的不好,則不在考慮之列。即便真的不好,他也一定會列出無數別人也如何不好來為自己辯護。也有人會說:你以為你在外面時間長了,就自己覺得了不起了,中國這也不是那也不是,你算個什麼東西!其實,我算什麼東西不重要,也不是這裡談論的焦點。重要的是就事論事。誰能講我說的不是事實嗎?如果不是心裡還有著中國,我完全可以像個局外人一樣,對中國的一切缺陷,幸災樂禍地當熱鬧看,何必費這麼多的口舌。   一個民族,不能正視自己的不足而妄自尊大,與奴顏婢膝、妄自菲薄都同樣可悲。

旅行者們的網站

2007年09月24日
公開
5

從以下的網站,可以再連結到更多的好站! .................................... http://www.wretch.cc/blog/foregg&article_id=8956738 檸檬魚的眼淚 如果沒有親自涉足異域去領略文化上的差異, 你永遠不會知道這世上原來沒有絕對...... http://www.backpackers.com.tw/blog/post/564/7840 http://www.backpackers.com.tw/blog/post/564/8653 .................................. 風言風語 http://www.wretch.cc/blog/wind1717&article_id=8768709 那一夜,我聽了一宿梵唱,不為參悟,只為尋你的一絲氣息 那一月,我轉過所有經輪,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紋 那一年,我磕長頭擁抱塵埃,不為朝佛,只為貼著了你的溫暖 那一世,我翻遍十萬大山,不為修來世,只為路中能與你相遇 那一瞬,我飛升成仙,不為長生,只為佑你平安喜樂 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那一世 那一天 閉目在經殿的香霧中驀然聽見 你誦經的真言    那一月我轉動所有的轉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我轉山轉水轉佛塔呀 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天空中潔白的的仙鶴 請將你的雙翅借我 我不往遠處去飛 只到理塘就回 那一夜, 我聽了一宿的梵唱,不為參悟,只為尋你一絲的氣息 那一月, 我轉過所有經輪,不為超渡,只為觸摸你的指紋 那一年, 我磕長頭擁抱塵埃,不為朝佛,只為貼近你的溫度 那一世, 我翻遍十萬大山, 那一日/ 閉目在經殿香霧中/ 驀然聽見/ 是你頌經中的真言 那一月/ 搖動所有的轉經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長頭匍匐在山路/ 不為覲見/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 轉山轉水轉佛塔呀/ 不為來生/ 只為途中與你相遇 ---六世達賴喇嘛.倉揚嘉措

電影:The Home Song Stories

2007年09月24日
公開
11

http://www.homesongstories.com/ THE HOME SONG STORIES Review Posted by Stefan Posted in Film & DVD Reviews , Drama, Asia, UK, Ireland, Australia & New Zealand. The Home Song Stories made its debut at the Berlin Film Festival earlier this year, and I've waited a long time for it to come to our shores. A joint Singapore-Australian production, it's an autobiographical story of writer-director Tony Ayres' childhood, of what he remembers about his mother, a songstress who uprooted her children and migrated from Hong Kong to Australia, and their struggles to etch a living surviving in a strange land. When watching the film, I can't help but to remember Alfonso Cuaron’s Great Expectations, where Ethan Hawke’s Finn narrated a line early in the movie, stating quite clearly he’s not going to tell the story the way it happened, but rather he’s telling it the way he remembered it. And this rings very true in Ayres’ Home Song Stories. Stories from within are always heartfelt and sincere, and that’s what this movie brings across - the feeling that it’s from deep down, and that of honesty. Like how the movie started with the Chinese oldie “Bu Liao Qing”, mirroring the style the story was told and the narrative being measured, powerful, and very meaningful. What made it work was the excellent acting all round. Of late I’ve enjoyed Joan Chen’s movies these days, compared to her earlier forgettable works (like Judge Dredd or On Deadly Ground). Aging like fine wine, her maturity brings about certain gravitas and also likability as she takes on more adult roles, and it’s no doubt my favourites were her motherly roles in Saving Face, Jasmine Women, and now, Home Song Stories. Here, she plays Rose, one who lives on the fast lane in Hong Kong, with some untold secrets from the past. In order to give her two children the best life she could, she milks her looks for what it’s worth because of her lack of ability and skill, and for some reason, succumbs to her weakness for men quite easily, falling fast and falling hard, flitting from man to man, being unlucky in love, and providing some headache and embarrassment for her children, who do not know what to make out of the “Uncles” that come through the door. And Qi Yuwu, no doubt bolstered by his cinematic appearance in the recently released Singapore film 881, gets a meatier role with dialogue. He stars as Joe the illegal immigrant, the young man whom Rose falls for, and becomes surrogate father to her children, and yet, having this threatening air that he has some ulterior motives set on Rose’s daughter May (Irene Chan). You might think he’s a cad, what with his 70s look and that glint in the eye, but overall, he’s someone whom you’ll compare with Bill (Steven Vidler), the Australian sailor whom Rose comes to Australia for. Putting both Bill and Joe side by side and the choice is obvious for Rose, but alas, the ditzy indecisiveness of womanhood causes great despair amongst her loved ones. More so for her son Tom, played by Joel Lok. The narrative stems from his point of view, and Lok is the absolute winner here, in fleshing out Tom, the kid who lives in his fantasies, a form of escapism to a very confused childhood. You might think that he’s able to take the blows in his stride, but I guess everyone, including a kid, has his own patience. You feel his pain, his confusion, his tears as he struggles to understand his mother’s actions. He loves her, yet hates her, and Lok displays a masterful performance here that you might think he’s a veteran. This kid’s charming, pure and simple. There are many plus points in this movie which makes it exquisite, and the wonderful songs used accentuates the era of that time perfectly. What made it work too was that the characters aren’t forced to speak only one language, highlighting their multi-lingual nature quite naturally as they converse in Cantonese, Mandarin and English, which makes it seem more realistic rather than staged. It showcases growing pains really well, of relationships amongst siblings and with a single parent, and what I thought was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run up to an unforgettable scene, was a reminder that when dealing with people, to always be mindful of the hateful words we use. They might be said in the fit of a moment, but they always hurt bad, because everyone has feelings. Like the Chinese saying goes, once it's uttered, it's extremely difficult to retract, and the consequence of it could be damaging or devastating. At its core, The Home Song Stories evokes painful memories, but also brings about the notion of forgiveness, remembering and honouring those memories. A mother's love knows no bounds, even if she behaves in a manner you cannot quite grasp at the moment. Stay tuned when the end credits roll, as you get to see a little more of Ayres' life and times, and of course, his real mother, put together in a photo montage.

不是天才好處多

2007年09月23日
公開
10

不是天才好處多 摘錄自:《 乖女孩沒糖吃》 作者: 吳淡如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73030   有位朋友的孩子不過一歲半,已經開始補習。每個月的補習費用,高達兩萬元,她身家豐厚,付這樣價錢對她來說不成問題,但是小孩高不高興又是另一個問題。   她強調,孩子補的習是「感覺統合」,可以幫助他成長,請朋友們不要認為她揠苗助長,「我只是希望他將來可以進資優班!」   我開她玩笑說,她的小孩這麼早就有家教老師,真可媲美英國皇族。   經濟能力足夠的父母,都希望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但不久前有一則新聞,讓我聯想到:或許當同年齡的人都還在起跑線後,自己卻比別人早起跑,從長久看來,未必值得慶幸。   有一位從幼年時就有智商一四八的馬來西亞神童張世明,十一歲從小學畢業後,就開始了三級跳的學習生涯。十三歲就進入知名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成為金氏紀錄裡美國大學最年輕的異國學生。他不負鄉親眾望,十五歲又進入康乃爾攻讀博士,雖然博士學位讀了七年,畢業時也不過二十二歲而已。   校園畢竟是一把溫暖的保護傘,他進入了社會之後,問題就來了。無法適應工作壓力及人際關係的他變得孤僻,情緒也一直陷入低潮。   父親發現他不對勁後,接他回馬來西亞,但他的情況持續惡化,被厭食症和憂鬱症圍攻的他,拒絕和任何人說話,不久在糖尿症引發敗血症的狀況下,不治死亡。   天才的凋零讓人惋惜,超人的才智,原來應該享有美好的未來,為世界貢獻自己的才力,但他的生命卻像一朵絕美的蓓蕾,在還沒有全然開放時,就悄悄的枯萎了。良可痛惜。   他並不是唯一的天才早夭的例子。百年來被認定是天才的小孩都活得不好:那些十多歲就從哈佛、史丹佛畢業,或二十歲以前就以超高智商備受矚目的天才(如電影「美麗境界」的約翰•納許——十九歲即是數學天才),後來都有社會適應不良的問題,成年後也備受精神疾病所困擾。   聰明人已經不容易跟一般人溝通,再加上年齡的懸隔,他們在進入社會時面臨的障礙,彷如銅牆鐵壁一般,縱然天才是威力強大的火藥,也無法突破那一堵厚牆。   往好處想,還好我們不是天才。   我們和一般人在同樣的起跑線起跑,有時跑快一點,有時跑慢一些,能夠自得其樂就好。失去那條起跑線,還真不是好事,何必從小就想要超速!

史上最牛女秘書的下場

2007年09月22日
公開
10

史上最牛女秘書的下場 2007/09/14 作者:吳淡如 這是一則曾經在大陸外資企業電子信箱裏廣為流傳的真實故事:  某個晚上,一位被派到北京擔任大中華區總裁的美籍主管,在晚上回到辦公室拿東西,到了門口,才發現自己沒帶鑰匙。當時他的私人秘書已經下班了,他怎麼打電話就是連絡不上。等了幾個小時之後,總裁怒火難抑,在淩晨一點多發了一封電郵給他的秘書,措辭嚴厲,譯文大致如下: 「我曾經告訴過你,做任何事不要只顧自己。今晚你就把我鎖在門外,而我要拿的東西還在辦公室裏!問題在於你自以為是的以為我帶了鑰匙!從今以後,不管是午餐時段還是晚上下班後,你要跟每一位經理都確認沒事才能離開辦公室,明白嗎?」 這封信,同時還發給公司幾位高階主管,讓女秘書非常沒面子。女秘書也不甘示弱,兩天后,她回了一封更嗆的信,大意如下: 「首先,我鎖門是從安全角度考慮,因為一旦丟了東西我承擔不起。其次,你有鑰匙忘了帶,還說別人不對,這是你造成的,不要把自己的錯誤轉移到別人身上。第三,你無權干涉控制我的私人時間,我一天工作八小時,中午和下班後都是私人時間。第四,從進公司到現在我工作盡責,加班無怨言,但工作以外的事我可辦不到。第五,雖然你是上司,但也請注意你說話的語氣,這是最基本禮貌問題……」 這封信,也不只回給總裁,還發到了該公司的北京、成都、廣州、上海分公司全體員工。不久,就造成了轉寄的熱潮,為她贏得「史上最牛(最厲害、最難馴)女秘書」的封號。 雖然有很多外資企業的上班族挺她,支持率高達百分之八十,說她「罵得好」。不過,那麼多人支持她並無益(因為支持她的人都不是發薪水給她的人),女秘書還是因而離職了,媒體訪問她時,她沮喪的說:「這事鬧得太大,我已經找不到工作了。」 這位年輕女秘書當然不是「草莓族」,她是「黃蜂族」,她確實慓悍,問題在於她並沒有從潑辣的反擊中得到好處,一旦刺了人,可能會招來摧毀。總裁的口氣或做人的方法當然也有問題,但是膽敢如此還手,她就得想到後果。好工作總有人排隊,世上也沒有老闆要向員工認錯的道理,員工比老闆手段還狠,徒然逞一時之氣,感情一翻覆,肯定是覆水難收了。現在的資訊傳播得很快,恐怕也沒有別的外資企業敢收留她,除了自行創業,大概沒有別的前途。 老闆總有脾氣,對老闆發脾氣,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如果願意委婉解釋原因,請求諒解,老闆說不定還會覺得對不起。把事鬧大,絕對不利。 為她拍手叫好的人,都不是那些會賞她一口飯吃的人哪。

別人的嘴巴,自己的道路

2007年09月22日
公開
9

別人的嘴巴,自己的道路 一隻可敬的青蛙......... 從前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說的:有一群青蛙在比賽誰能爬上最高的鐵塔,比賽開始了,一大群的青蛙看著那高大的鐵塔異論紛紛:「這太難了!我們絕對爬不到塔頂的……」、「塔太高了!我們不可能成功……!」聽到這,有些青蛙便放棄了。 看著那些仍然繼續爬的青蛙,大家又繼續說:「這太難了!沒有誰能爬上塔頂的……」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越來越多的青蛙退出了比賽。 但有一隻卻越爬越高,最後當其他的青蛙都無法再前進的時候,牠卻成為唯一到達頂點的選手。 其他的青蛙都想知道,牠是怎麼做到的?於是便跑上前去詢問,才發現原來牠是個聾子! 朋友,你知道這個故事告訴你什麼嗎?是的,嘴巴是別人的,但人生卻是自己的! 雖然我們不必做個真正的聾子,但卻要永遠充滿希望、樂觀和積極,不要只聽那些消極、悲觀的話,因為他們只會潑別人的冷水,澆熄你的毅力。要將充滿力量的話,時時記在心裡,因為這將影響你往後的一生。 嘴巴長在別人嘴上,但自己卻要走屬於自己的道路。 在這個現實的社會裡,即便是遭受旁人無情的冷落、批評、否定,甚至排擠,也不能表示你就必須哀聲歎氣、自怨自悲,唯一能否定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因此,絕不能因為別人的幾句批評或冷言冷語,就要難過痛苦,或者氣得跳腳,因為那只會對自己更沒信心而已。 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只要有嘴巴,就會有意見和批評。 太在意別人的批評,不僅越活越痛苦,也會失去自己的看法和堅持,到最後甚至連人生的意義,都將因此而游移、矇蔽,若果真走到這樣的地步,自我變成別人嘴巴的奴隸,豈不是很可悲? 別人的嘴巴,永遠不能幫你走過人生的路,無論是康莊坦途,還是崎嶇難行,都只能自己走,在那當中,如果得到的是鼓勵和支持,就要永遠感恩在心,並同樣的去幫助別人;但是在那當中,若聽到的是批評和閒語,也不要太難過,學學那隻青蛙,不斷的奮勇直前,走好自己人生的大道吧! 生命因為珍惜而可貴,生活因為學習而豐富!

優質人才人人要

2007年09月21日
公開
7

優質人才人人要 2007/09/17 作者:吳淡如 GOOGLE全球副總裁李開複,道道地地的臺灣人,對全世界而言是個傑出人物,在內地甚且成為年輕世代奉為神明的教父。他從微軟的副總裁跳槽到GOOGLE。讓微軟恨恨的為了他和GOOGLE對簿公堂,也引起了全世界科技界的震撼。 為什麼科技業的兩大泰斗都搶著要他呢?今年,他曾來到臺灣征才,說:「在世界被踩平的今天,最有競爭力的人,是把中國傳統的謙虛、服從、忍讓、中庸等思想,和積極、勇氣、熱情、理想結合……華人最有潛力達到這樣的結合。」 聽起來很傳統,與百年前張之洞所提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有類似之處。的確,曾有人問過李開複的幾位同事,李開複最成功的地方在哪里,結果,不分國籍,所有的工程師都說他的優點在於「以誠待人,將心比心」。他也自認為,他和大部分工程背景出身的人最不同的地方,在於態度。 「工程背景的人,個性很直,常會脫口說出:這是個笨主意。」 什麼是西方的熱情呢?這恐怕是他跳槽的最重要原因吧。 他在接受訪問時曾表明,跳槽的原因在於:GOOGLE的人雖然絕頂聰明,絕不會口出惡言,罵人笨蛋,這個群體總往正面看,充滿合作的誠意,他到該公司面試時,裏頭有位年紀很大的老科學家,看來疲憊萬分,卻在對他面試時充滿了熱情。他忍不住反問,為什麼他們六十幾歲還願意到一家新公司工作?老科學家回答,他過去有許多創意計畫,都被認為「不會受市場歡迎」而不獲支持,但GOOGLE卻願意重視他的計畫,這使他覺得,自己的人生事業還沒走到盡頭。 態度誠懇才能繼續成長,堅持希望才能點燃熱情。每個人都知道「世界是平的」了,要成為頂尖人才,要和全世界人競爭,任何優勢都是暫時性的,誠信和熱情,卻仍然是一個成功者必須具備的「基本性格」。也是成功的企業所積極尋找的「優良人才基本性格」! 或許,我們也可好好觀察,是不是所有自怨自艾的失敗者,都具有「不誠不信」「缺乏熱情」的缺點,才使自己不斷陷入困境?

我們還要繼續自廢武功嗎?

2007年09月21日
公開
5

我們還要繼續自廢武功嗎? 【2007/09/21 聯合報╱曾昭旭】 近年來,就在全球興起一股中文熱的時候,台灣島內卻怪異地在進行一波波的去中國化、去中文化,乃至去中國文化化。卻一點兒也不察覺這樣的行為正在挖自己的根,適足以造成島內人民的精神分裂。眼前的愚行效應便是眼睜睜看到全球中文熱風起雲湧,而我們卻正將這機會失諸交臂…… 西方人寄託於宗教, 中國人抒情於文學 這即將失諸交臂的機會是什麼機會?就是真正建立台灣文化的機會。只可惜台灣自廢武功了。 這話是什麼意思?我們得從頭說起。 原來中西文化的交流或說互相取經,早在幾百年前便已開始。取什麼經?我們向西方文化取的當然是科學民主的經,這是百年的主流與顯學;西方人會向東方與中國文化取的是生命哲學的經,這則至今方興未艾。當然在程序上他們會先通過印度、尼泊爾、西藏才到中國,或者說會先接觸比較神祕的密宗、道教,然後才認識儒家(儒、道、佛都屬廣義的生命哲學)。大體上近世的中西文化交流是我們先為了救亡圖存去西方求經,然後才是西方人為了科技與資本主義社會造成環境的破壞與人心的異化而來東方取經。但雙方都是迫於現實需要,不免急切,就不如七百年前馬可孛羅東來的情懷浪漫,也不如三四百年前利瑪竇等耶穌會教士與徐光啟等士大夫見面那麼高雅有深度。據說耶穌會的教士們對中國士人竟然不須信仰宗教就能有如此優美的人格,感到不可思議。原來這正是因為中國文化的精彩處在生命哲學的探究,在身心安頓的修養,在生命性情的抒發。在這一層面,西方人主要是寄託於宗教,中國人則是抒情於文學,究心於人性。 或曰西方人不也托情於文學嗎?則須知同樣是文學,中西文學也自有本質上的差異。在詩、文、小說、戲劇四大類型之中,西方文學的重鎮是在小說、戲劇,這適合去展示人間結構與生命現象。中國文學的精華則在詩文,尤其是詩(所以有說中國是詩的國度),尤其是短詩如五言絕句,這則更適合去呈現生命的純淨意境。所以西方的文學藝術家常是用創作來表顯生命的痛苦掙扎,也藉作品所展示的理想方向與終極嚮往來自我救贖,大體上仍可以說是歸宿於宗教精神。但中國傳統的文人詩人卻不是在生命陷於傷痛時去寫作的,這時他們通常是先實踐地撫平心中的創傷,待生命恢復到水淨沙明的狀態,才去寫詩,所以詩作才會以呈現境界為主,而最終必歸宿於心性修養。 這樣不同的文學特色正表顯了兩種不同的生命存在狀態與思維方式。西方是天人懸隔的,所以語言與思維長於分析(現象結構),重在祈嚮(終極理想)。中國則是天人合一,所以語言與思維善於辯證(出入於言與道之間),要在當下即是,直指本心。因此西方偉大文學家的生命存在狀態,可以是現實與理想有巨大差距的;但中國則要求人品與文品合一。也因此中國文學不那麼強調虛構,而主張修辭立其誠、言必有信。乃因言為心聲,文乃所以明道;所謂誠所謂信,就是直指眼前當下真實統整的存在生命(誠、信都是真實的意思),也就是所謂道。總之,道不在天邊(永恆高懸的理想),道就在眼前(當下獲致的生命真實的存在狀態)。而這個道卻常常是藉著當幾如分的語言來表顯或指點的,這言與意或文與道合一的存在就叫作境界;這種當幾顯道的言就叫作妙,即所謂妙萬物而為言。 中文破碎,自我便也破碎 從上文所述看來,中國傳統的文(包括文字、語言與文學)是具有一種特殊的設計或功能的,那就是特別適合用來表達自我(包括自我的存在情境,由自我流露出來的生命情意等等)。這和拼音文字特別適合用來作概念分析思考大不相同。中文一直保留象形文字是有道理的,就是不希望它過分抽象化,而仍可保留文字的表情和感性。中文一直沒有結構嚴整的文法(不是沒有文法)也是有道理的,就是讓中文一直保持著它的活性與彈性,以便它更能熨貼生命的流動與變化。 與中文相對,西方的拼音文字的確更凸顯他的外在結構性,因此它行文的通不通是直接由文法來決定的;讀者也可以通過文法分析來獲致對文句的理解。但中文的特性是相對的更凸顯它對內在生命的指點性,因此它行文的通不通常是由說話者或行文者能否恰當使用來決定的;同樣,讀者對一個語句的理解也不是靠文法分析而是靠對整個語境的敏感(所謂「語感」),我們反而常是得先理解了這語句然後才能正確分析它的文法。 由於缺乏外在定型結構的支撐,所以中文的使用更與使用者的生命存在狀況息息相關。換言之,中文更容易暴露言說者或行文者的生命實況。當一個人使用的語文破碎,他的自我便也是破碎的;他的話說得粗鄙油滑,他的人便也粗鄙油滑。台灣近年來台面上的人物說話經常鄙陋不通,虛誇無信,我們也大略可以從而知其人品。 理性感性兼通才是圓融人生 那麼要怎樣避免生命流於鄙陋破碎虛假呢?仍是可以從語文的涵養入手。當然相應於中西文化的不同特色,語文也有理性分析與感性抒發兩型。現代人身處東西文化交匯的時代,其實應該兩路兼通,生命才會更圓滿通達;不似傳統中國人雖圓融卻易胡塗,傳統西方人則多精明也易猥瑣。我也常覺得台灣的中學生其實只須國文、數學兩科學好就行,因為國文是人文素養之基,數學是科學思辨之母,兩種基礎奠定,其他都可從此導出。 或者說,我們的學生學習中文與英文,其實應該用不同的方式,掌握不同的重點。學英文其實要專注於文法,分析句子的結構,才能得其精髓。(當然若只求生活、旅遊應用得上,是只須說得溜就行。)而學中文則應當玩味語感,鍛鍊字句,從而體會情意,遊心物外,才能知其精妙。 再進一步說,其實就是現代人最好能兼備精密嚴謹的概念分析,與靈動得中的生命辯證兩種思維能力,以分別掌握東西兩大文化的精華,並融會於一爐,才會有一個更圓融的人生、更健全的人格,而放大到群體社會來說,也才會有更完整更進步的文化。 台灣在融會中西文化上的 優越地位 在這樣的文化理想或人格想像中,試問台灣人應該如何自處或自我期許呢?我在數十年前便認定台灣人在此具有最優越的地位,台灣人也正當在此有最美好的自我挺立、自我認同、自我期許。 原來,當今之世,放眼天下,台灣正處於兩大文化的交界之處。台灣人一方面是中國人之中最先也最了解西方文化的,在中共閉關自守的數十年中,台灣人早已深受西方文化的薰陶了,至今台灣在世界觀、企業管理、民主經驗上仍足為大陸所取法。但另一方面,台灣人又是中國大陸以外(所謂海外)最了解中國文化的。有許多地方甚至連大陸也比不上。例如正體字的保存與使用,例如儒、釋、道三教的宗教生活,甚至連現代文學語言的成熟精練也是台灣作家之功。 因此之故,熱衷學中文的西方人,內行的其實會到台灣,從語文到文學到哲學思想都實有可觀之處。通過與西方距離更近的台灣,西方人其實更容易認識中國文化。 我因此在數十年前就認為:台灣好比是春秋時代的魯國,國力雖弱,文化卻高,魯文化事實上成為中國文化兩千五百年來的主流。則台灣文化何嘗不可能以融會中西文化為一種文化而成為未來世界文化的典範呢? 但可惜的是,近年來的台灣卻一味向西方傾斜,屬於自己本有的文化傳統卻漸漸失落了。這樣數典忘祖、自廢武功的結果,必然導致人格的分裂、自我的異化。 大的不說了,單以當代都會父母拚命送孩子去學美語而輕忽中文來說,就是一種最愚昧的行徑。你難道期望你的孩子將來能以非母語的英文去細膩精確地詮表自己的生命感情嗎?連欣賞文學作品都難透過翻譯了!詮表最幽微的獨特自我能嗎?要真精通一種外文,就是得進入到人家的文化生命內部,多難呀!而精通的基礎奇妙的卻是:一定得先精通自己的語文。人一定是先愈了解自己,才愈了解別人的。中文不好的華人,英文也難好到哪裡。而兩樣都不好的人即猶如邯鄲學步,一定會變得兩邊不是人,也就是所謂人格的分裂破碎。今天居住在台灣的人是什麼人?不是愈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了嗎?這問題的嚴重不在名字叫什麼(叫台灣人當然毫無問題),而在這名字的內涵尤其文化的內涵是什麼?(台灣人身上所涵養承載的台灣文化是什麼?)而文化一定不能是死的(用既有的元素、零件來拼湊),必須得是活的(文化是創造出來的)。而活有兩個要點,其一是自我的立足點,其二是理想的方向。台灣人的文化立足點毫無疑問是中國文化(而不是西方文化),台灣人的文化理想則理當是為融會中西文化以成新文化創造出一個典範。這才是呼應中西文化交流的大時代方向與台灣處中西文化之交的特殊地位所導出的當然結論。 所以,台灣人與台灣文化是有前途的,只要台灣人能及早猛省。而猛省的起點,無妨就從正視台灣人的語文程度切入。

帕華洛帝嘉言摘錄

2007年09月20日
公開
21

(來源:網路) Quotes by Luciano Pavarotti 帕華洛帝嘉言摘錄 People sign a visitors book outside Modena's cathedral where the body of Italian tenor Luciano Pavarotti, pictured in the frame, lays in state, Italy, Friday, Sept. 7, 2007, a day after his death. The body of Luciano Pavarotti lay in state at the city's cathedral Friday as thousands of people queued to pay their respects to the opera singer whose charisma and voice were celebrated around the world. (AP Photo/Antonio Calanni) 2007年九月7日,星期五,人們在安置義大利男高音帕華洛帝遺體的莫德納大教堂外,一本訪客簿上簽名,這一天是在他過世之後隔天。週五,帕華洛帝的遺體安置在這座城市的教堂,而數以千計的人們都排著隊,等著要向這位魅力與歌聲受到全球所稱頌的歌劇歌唱大師致敬。 By The Associated Press Quotes by Luciano Pavarotti, taken from his 1995 autobiography: "Pavarotti: My World," by Luciano Pavarotti and William Wright. 以下的嘉言錄節錄自帕華洛帝和William Wright合著的自傳:<帕華洛帝:我的世界> "I am a very simple person. In spite of all that has happened to me, I have tried to remain the simple person I started out." 「我是一個很單純的人。雖然經歷了這麼多,我一直嘗試讓自己保持最初開始(出發)時的單純。」 "Every day I remind myself of all that I have been given. ... With singing, you never know when you are going to lose the voice, and that makes you appreciate the time that you have when you are still singing well. I am always thanking God for another season, another month, another performance." 「每天我都會提醒自己要(知道)感恩被賜予的一切。… 在歌唱中,你無法知道何時會失去嗓音,而那就會讓你珍惜自己還能作良好歌唱表現的這些所有時光。我總會感謝上帝次賜予了我另一個季節,另一個月的時間,另一場表演。」 "As an art form, opera is a rare and remarkable creation. For me, it expresses aspects of the human drama that cannot be expressed in any other way, or certainly not as beautifully." 「歌劇,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它可說是一種稀有而傑出的創造。對我而言,它可以表達出人類戲劇中,用其他任何方式無法表達出來,或者絕對無法優美地表達出來的許多方面。」 "It is not always a matter of wild ovations and legendary performances. Sometimes you are just happy to get through an opera without trouble." 「唱歌劇並非總是為了得到熱烈起立鼓掌和作出著名的表演。有時你只是很高興能夠沒有問題地,順利完成一部歌劇的表演。」 On the "Three Tenors" concert in Rome in 1990, also featuring Placido Domingo and Jose Carreras: 1990年在羅馬舉辦的「三大男高音」演唱會,還有(由)Placido Domingo和Jose Carreras兩位參與主唱。 "For all three of us, the Caracalla concert was a major event in our lives. I hope I am not immodest to think it was also unforgettable for most of the people who were present." 「對於我們三人而言,這場Caracalla(露天劇院)演唱會是我們生命中的大事。我覺得它對於在場大部份的人而言,也是難忘的體驗,希望我這樣的想法不會顯得無禮。」 "Nothing that has happened has made me feel gloomy or remain depressed. I love my life." 「生活中沒有任何的事情,會讓我感到憂鬱或(持續)沮喪。我愛我的生活。」 英文文章來源: http://news.yahoo.com/s/ap/20070906/ap_on_en_mu/pavarotti_quotes_1 譯後有感: 最近歌劇界「歌王」的帕華洛帝辭世,令我感到很意外,也悼念起一代歌王的殞落。其實自己對古典音樂和歌劇一直並沒有很熱中,但是曾經有一整年代理時任教非自己本科的表演藝術,針對教科書中的歌劇作過一番探究和欣賞,於是聽了很多遍帕華洛帝唱的<杜蘭朵公主>劇中著名詠唱曲 “Nessun Dorma”(「誰也不許睡」;「公主徹夜未眠」),真的讓我覺得歌劇也蠻好聽的,而且在高亢嘹喨歌聲中傳達出戲劇的張力,並且可自成一首首感人歌曲。而後我又接觸了音樂劇的相關影音資料,雖然從音樂劇中發現到熟悉的現代音樂成分(可採用電子音樂、或聽起來像搖滾的音樂),但是歌劇歌手伴隨古典樂演奏,較少借助麥克風,以歌唱實力表現出高亢、渾厚、激昂、悲壯的音樂,真的令人佩服。 這篇帕華洛帝嘉言摘錄中,這段話我覺得頗為發人深省: With singing, you never know when you are going to lose the voice, and that makes you appreciate the time that you have when you are still singing well. I am always thanking God for another season, another month, another performance.

阿公阿嬤的家喔

2007年09月20日
公開
14

沒錯就是"虎尾"啦! ................................ 台糖最後的鐵路運輸-虎尾糖廠 摘錄自: 《台灣黃昏地帶─兩個日本鐵道迷的台灣旅遊筆記》 作者: 米澤光敦、山崎勉 http://www.kingstone.com.tw/Event/0708_aroadway/train_read.asp?actid=A0708roadway 虎尾糖廠     位置 雲林縣虎尾鎮   營運 第一工場1909-;第二工場1909-1962(原大日本製糖興業株式會社虎尾製糖所)   甘蔗鐵路就靠我們守護   二○○四年十二月的一個星期天,我與幾位台灣和日本的朋友一起拜訪了虎尾糖廠。當天因為進行鍋爐定期維修,製糖作業中午就結束,原料列車下午也停駛了。平時,廠內總是列車與卡車交錯來去,一片忙碌景象,只有這一天,時間就在甘蔗香中慢下了腳步。   我們首先拜訪了位於糖廠角落的道班車*車庫。午休時刻的車庫非常安靜。車庫中耀眼的日照,讓人幾乎忘了冬日的寒冷,辦公室裡也吹送著怡人的和風。接著,午休時間結束,大家便利用今天不會有列車開進來的空檔,展開廠內的鐵路維修工作。   有幾個人在糖廠的某個角落,開始合力調整轉轍機*,「卡鏘!卡鏘!卡鏘!」地,調整機械的聲音,一下子響徹原本安靜的糖廠。其他地方還有人負責將略有鬆動的鐵軌鎖緊。這些耗費體力的工作,頗有「甘蔗鐵路就靠我們守護」的氣魄。二○○六至二○○七年製糖期,台灣仍在運作的糖廠中,只剩下虎尾糖廠還使用鐵路運送原料。希望明年,甚至後年,這條縱橫廠內的,與延伸往農場的鐵路都能繼續被細心保養,維持和現在一樣的閃亮風貌。   維修結束後,糖廠又再度恢復寧靜。星期天的下午,悠靜的時間又開始緩緩流去。   馬公厝線,綠蔭樹下   馬公厝線自虎尾糖廠向西延伸,在廣大的甘蔗田中筆直向前,這條鐵路沿線有些個性獨具的樹,堂堂佇立在廣闊的甘蔗田中,它們綠油油的身影,使得黃色的德馬牌*機車更加顯眼。幾十年來,它們看著台灣的製糖產業成長,今後也將繼續溫柔地守護德馬牌,以及利用這條鐵路的人們吧。   再見了,這棵什麼樹   從糖廠起算約四公里處,馬公厝線*越過虎尾鎮,與高鐵交錯,到達與崙背線的分歧點。有一棵大樹剛好長在這分歧點上,我們打趣地把這棵樹命名為「這棵什麼樹」,其實,這名字來自日本一棵電視廣告中的樹。在一望無際的景色中,這棵樹成為原料列車照片取景時相當好的點綴。希望等到高鐵通車,我還能在同一個地方同時拍到「這棵什麼樹」、德馬牌機車和七○○T*。   二○○四至二○○五年製糖期,我們再度拜訪這裡的時候,一下子不敢相信眼前的光景:堂堂佇立的「這棵什麼樹」竟然不見了。打聽之下,才知道夏天來襲的強烈颱風已經將它吹倒,令我們相當惋惜,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   二○○六年十二月,我拜訪了馬公厝線。德馬牌機車和一年前一樣緩慢且強而有力地運行著,而在那上頭,即將正式通車的七○○T*像箭一樣呼嘯而過。之後高鐵將會順利通車,我想著,一定要找一天搭乘七○○T,從時速三百公里的車窗看看這個地方。   甘蔗田裡孤傲的號誌樹   從糖廠起算約十三公里,馬公厝線龍巖附近鐵路與高壓電線交錯的地方,是虎尾糖廠的十二號裝蔗廠。遇製糖期時,遼闊的裝蔗廠裡,滿載甘蔗的卡車不停地來回穿梭,將甘蔗裝上貨車。這一帶眼前所見盡是甘蔗田,不過在裝蔗廠外的鐵路旁,卻有一棵樹高高地指向天空。我把這棵像是號誌機的樹取名「號誌樹」。其實,這棵樹對甘蔗田的成長來說應該是種妨礙,卻不知為何被留下來。在一整片甘蔗田中走近這惟獨的一棵樹,給我一種奇妙的安心感。   「乓!」地一聲,德馬牌機車從十二號裝蔗廠出發。幾分鐘後,我看到在蔚藍的晴空下,今天,德馬牌也領著滿載甘蔗的重車*,英姿颯爽地從「號誌樹」旁駛過。   守護原料列車的行道樹   從糖廠起算十六公里,位於有才寮的十三號裝蔗廠附近,有一段與柏油路並行的鐵路,柏油路兩旁種著整排美麗的行道樹,日本自古以來,在重要的通衢都種有行道樹,為旅行者遮陽、擋雨。因此,當我看到這排漂亮的行道樹時,直覺這條路一定從以前就是運送甘蔗及生活物資的重要道路。現在,已鮮少有人經過這裡,只有在製糖期,原料列車才會一天往返兩次,但不管颳風還是下雨,青綠的行道樹仍然默默守護原料列車的運行。   一台德馬牌機車從十四號裝蔗廠開過來,單機的德馬牌行駛起來出乎意料地快。隨著車輛行駛而過,一陣涼爽的風也吹過這段樹蔭下的道路。

老師二十歲

2007年09月19日
公開
6

老師二十歲◎張曼娟 底下這個Link可以看到每期不同的文章 http://www.prock.com.tw/literary-work-manchuan-crown-01.htm (皇冠雜誌•2007/09) 小學堂夏令營頭一天開課,我是使用助行器緩緩走進教室的。這個出場,實在很特別,坐在教室裡的少年們個個噤聲,一旁的家長議論紛紛。 「我一直在想,應該說些什麼話來激勵國中生,這下可好,我用自己『殘而不廢』的精神,跟各位同學共勉吧。」開學前在夜市狠狠摔上一跤,使我將近三個星期的時間都不良於行,每天撐完十小時的工作時間,只剩下一個強烈的念頭--我要睡覺! 那個星期一,又是開放家長旁聽的始業式,我們將要迎接的是充滿期待、亢奮的學生家長們。孩子常常是被大人逼著來的,剛開始都有點不情不願,幾天後才會欲罷不能。而這些家長多數都是我的讀者,他們的熱情澎湃,有時候會說出這樣的話:「曼娟老師。其實喔,是我超想來上妳的課,可是妳只教小朋友,我只好叫我兒子一定要來上課。」當場上演一齣「代母入學」的新戲碼。 一個熱情家長,旋風一樣的捲進我們的小小辦公室,衝著我大喊:「老師啊!我是妳的學生啊!妳還記得我嗎?」我立刻起身迎接,連助行器也不用,就來到她面前。她看起來,就是學生家長,我無法將她的形象從記憶資料庫中找到。 「妳不記得我了?我是妳文大第一年教的學生啊!那時候妳剛出《海水正藍》,到我們班來上課,好多男生都跑來看妳啊,只好換大教室,還是擠不下啊 ……」文化大學文藝組第一年教的學生,也是我在大學教書的頭一年,那就是1987年的9月。 「二十年了!」我們倆一同驚叫起來。 竟然將滿二十年了。我的老師生涯。 許多畫面、情節、聲音、歡笑、辛酸、苦澀、甜美 ……倏地從眼前一幕幕閃過。我怔忡地站著,不知道該說些什麼。而她立即喚來女兒,與我相見,看見小女孩純真青春的容貌,忽然與她母親二十年前的形象相結合,我的記憶庫閃閃亮起來。「我想起妳二十年前的樣子了。」我輕聲對那個母親說。 剛剛開始在大學教書的時候,我肯定不會是一個好老師,因為不夠專業,歷練不足,再加上太過戒慎恐懼。還記得第一次正式上課,我講了一個神話故事,是和桑樹有關的,並且解釋桑樹與喪禮有同音的聯想,板書時,我緊緊捏住粉筆,竟完全想不起來桑樹的「桑」該怎麼寫?好像一台當機的電腦,只能聽見嘎嘎嘎,硬碟費力轉動的聲音,無助的腦海一片光點。正是他們班的一個男生,走上台來,用粉筆規規矩矩寫下一個「桑」字給我看。大家都原諒了我的緊張,因為台上這個年輕的女老師,比他們大不了多少。但我確實做足了成為老師的努力,我燙捲了長髮,買了有墊肩的套裝,穿上很正式的高跟鞋,還搭配著大型耳環,一切努力都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成熟」些,比較「像」一個老師。 「像」一個老師;「是」一個老師,這中間還有遙遠的距離。 剛剛開始在大學教書的時候,我也是個受寵的老師。課堂上的鮮花、禮物不斷,已經教過的學生會組個小樂團,找到我上課的教室,在門口為我唱生日快樂歌。他們不稱我為張老師,而叫我「曼娟老師」,有的還叫「小曼老師」,親暱得如同姐妹兄弟。他們關心我眉宇間細微的變化,揣測著我是快樂的或是憂傷的;他們與我分享自己最隱密的愛戀與惆悵,知道我可以瞭解並且支持,他們甚且在有人企圖傷害我的時候,挺身而出。 我便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努力蛻變,終於,「是」一個老師,而不只「像」一個老師了。 我不再需要外表的裝飾或配備,不需要維持一個「名人」老師,或是「美女」老師的假象。我試著讓自己更自在,也更自由。 這嘗試不見得成功,有個大學生曾經對我說:「老師。我覺得妳戴眼鏡和隱形眼鏡真的差好多喔。為了妳的形象,還是應該常戴隱形眼鏡的啊。」我知道這是發自内心的諍言,對於成年人來說,「外表形象」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又如何能逢人就解釋,因為乾眼症的關係,戴上隱形眼鏡其實是很不舒服的。 沒想到在小學堂裡,竟是完全不同的景況。我總是戴著眼鏡的,戴眼鏡上課;戴眼鏡談孔子和莊子;戴眼鏡講李白和安史之亂;戴眼鏡陪他們唱詩、遊戲、寫作文。他們從沒挑剔過我的形象,他們只是喜歡和我分享許多事;喜歡倚靠著我撒撒嬌;喜歡把自己愛吃的零嘴送給我。 在我們戶外教學去看兵馬俑那一天,下著雨,為了怕鏡片淋濕了,我特地戴著隱形眼鏡出門,既然戴上隱形眼鏡,也就刷了刷睫毛,順道撲點腮紅。那些小學生見到我,都有點小小的驚奇。我心裡暗自揣測,他們會覺得老師今天看起來精神很好嗎?還是變得比較漂亮了呢? 等到我們參觀完兵馬俑,在出口處等待集合的時候,一個小男生終於發難了:「老師!妳為什麼不戴眼鏡?」我稍稍解釋一下,他聽完之後,下了結論:「可是,我比較喜歡妳戴眼鏡的樣子。」「對啊!」其他幾個男生女生也圍過來:「我覺得妳戴眼鏡比較漂亮,不戴眼鏡怪怪的。」「對啊。我也覺得,老師還是戴著眼鏡最漂亮。」從小到大,從來沒人說過,我戴眼鏡「比較漂亮」的啊。正當我陶醉其中,如同漫步在雲端,一個更小的孩子拚命擠了過來:「老師老師,我覺得妳戴眼鏡的感覺,好 ……好慈祥喔!」慈祥?我的天! 我那天受到的衝擊,大概就像掩埋兩千年忽然被挖出來重見天日的兵馬俑一樣吧! 小學堂的孩子們,讓我明瞭,他們是完全不在意那些成年人在意的事的,名氣啦、形象啦,一點都不重要。他們要的是一個真正的老師,他們只要這個,而這已是我的全部。 我是一個「二十歲的老師」,剛剛成年而已,未來要學的事,還多著呢。

雞犬不能一起升天

2007年09月19日
公開
7

雞犬不能一起升天 2007/07/02作者:吳淡如 (本文摘錄自《乖女孩沒糖吃》) 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也就是說,人成功了,就會庇蔭身邊所有人,讓大家分一杯羹。 但聰明的人都曉得,不是不想恩澤親友,但雞犬升天,把天庭搞得雞犬不寧的話,禍害實在很大,所以一定要有一些治理的方法。 我有一位名人朋友很有趣,為了不要讓兒子成為學校的特別人物,他慎重告誡兒子,不可以跟朋友說爸爸是誰,有一次必須繳交兒子的身分證影本,他竟然要兒子把父親那一欄用立可白塗去,再影印一次,只留下母親的名字。 我笑他:「喂,你寧願讓兒子父不詳呀。」 他苦笑道:「父不詳,也比禍害無窮好。」 他至今給小孩的零用錢每月不超過一千元,其他的必要支出,必須報帳。 報帳並不離譜,我還看過更厲害的父母,有位理財專家的兒子,若要「申請」每一筆開支,都必須照格式寫「企畫書」——別人說他太苛,他並不覺得:「我這是一舉兩得,除了告訴他錢不好賺之外,還訓練了他寫企畫書的本領,以後他要靠自己的本領創業,總要會寫企畫書。」 成功的父母和不成功的父母都有必須處理的問題。 不讓孩子跟著雞犬升天的父母,才是有遠見的父母。 我最近看了一篇文章,寫到宏碁創始人施先生的家教,深受感動。施先生有三個孩子,一個自己創立影音多媒體公司,一個創立運動行銷公司,一個當家庭主婦,他從小就讓孩子們按照興趣發展,雖然自己創下的公司家大業大,卻沒想讓孩子走跟老爸一樣的路。自己退休之後,把公司交給專業經理人,傳賢不傳子。孩子沒壓力,他也沒壓力。他說,他自己是靠理性創業的,但很支持孩子們販賣感性。 孩子也從來不告訴人家自己的父親是誰,所以沒有驕氣,如此才交得到真心的朋友。有趣的是,一直到娶親之前商討婚禮細節,親家才知道女兒要嫁到施家去。 如此做法,真是深謀遠慮。據說,連孩子買一部十萬元的腳踏車,都還會被父母說一頓,因為他認為:人生的價值在於享受生活,而不是奢侈!

有些事情不能講

2007年09月18日
公開
6

幸好有bbh,有一群美媽聽我什麼都講...呵呵...認識大家真的覺得很幸運...^_^ ................................... (來源:網路流傳) 有些事情不能講 因為這個世界的運轉方式,所以有些事情不能講。 有錢不能講,因為會被搶; 沒錢不能講,大家怕你來借。 工作順利不能講,會被嫉妒; 工作不順不能講,人家會覺得你能力不足。 運氣好不能講,會破功; 運氣不好不能講,會被當成掃把星。 愛情順利不能講,走在路上會被很多人怨恨; 愛情不順不能講,會被拉進無奈的單身俱樂部。 減肥成功不能講,人家會問你花多少錢吃多少藥去哪裡當最佳女主角;減肥失敗不能講,因為自己也不好意思講。 想要的東西不能講,人家會覺得你貪得無厭、不知自我長進;不想要的東西不能講,人家會覺得你敬酒不吃吃罰酒。 快樂不能講,人家會覺得你得意忘形; 悲傷不能講,除了節哀不會有其他更新的形容詞。 想要得到指導不能講,人家希望你獨立作業; 想要單機運作不能講,會被抱怨不懂協調、真不合群。 電腦很強不能講,很多人會來拉你去幫他維修; 電腦當機不能講,同學忙著打報告,怕你來借。 吃飽了不能講,可能人家正要請你去吃大餐; 肚子餓不能講,會被以為是要飯的。 很爽不能講,到處都有人不爽; 不爽不能講,沒有人想聽不爽的話。 白天想睡不能講,會被當作被豬附身; 晚上睡不著不能講,朋友怕你打電話吵他。 會什麼不能講,會變成自我吹噓; 不會什麼不能講,會被當作無能。 實話不能講,會被認為不懂圓滑; 客套話不能講,人家會說你真是虛偽。 心裡沒話不能講,會有很多人來跟你講他的心裡話; 心裡有話不能講,因為沒有地方裝。 事實不能講,太多人承受不起; 謊言不能講,誠實是一種美德。 我愛你不能講,講了就沒有退路; 我不愛你不能講,怕自己遭遇不測。 還剩下什麼能講?什麼都不要講了。

好書推薦:余世存的《非常道》

2007年09月17日
公開
9

好個:"久居長安,啖肉讀書;珠環翠繞,腰圓肚凸!"....啖肉讀書和腰圓肚凸!完全是我的寫照啊!...@@ 這本書在博客來已售空,要留email預留! ............................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39545 被歷史忽略的歷史——讀余世存的《非常道》 吳志翔   除了前門莊嚴的地毯,哲學還有一道晦暗的“後樓梯”;除了人來人往的議事客廳,政治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後花園”;除了那能派上正經用場的石料,歷史還有很多被有意無意丟棄的“邊角料”。那磚石鋪成的是車馬大道,人人都從那兒經過,是一種“常道”,由“邊角料”湊起來的當然只能是“羊腸小道”,或者叫做“非常道”了。余世存編著的《非常道》中,收集了一個多世紀裡中國歷史的“邊角料”,帶給了讀者別樣的驚奇。   我不認識余世存,盡管早就讀過他的文字,並且印象深刻。我一直認為這個使命意識超強的同時代人有著非同尋常的襟抱——這也是一種“非常道”。對他來說,寫作似乎不得不成為一件艱難的事情。然而,當讀到這本書的時候,我還是感到了幾分吃驚:一個年輕的急切欲言的人,在這麼一本二十多萬字的著作裡,沒有留下屬於自己的一個文字,他成了一個編輯家,一個不加半句廢言的收集者,或者乾脆稱為一個歷史邊緣的沉默而堅忍的“拾垃圾者”。我時常懸想這麼一個熱血而赤誠的人,是如何耐住自己的性子,捨棄了城市虛假的燈火輝煌,擱置了閒情逸致的鄉村理想,在如同“城郊結合部”似的曖昧地帶逡巡,在似乎見不到自己意志和創造力的工作裡見證自身的“在場”。 當年,魯迅曾勸英文極佳的林語堂多做一些翻譯的工作,林語堂還極不以為然,認為那是創作力衰弱的“老人”幹的事,魯迅為此還生過氣。郭沫若的外文也不錯,他骨子裡同樣看不起翻譯,認為翻譯者不是自己在創作嬰兒,而不過是個“助產士”而已。這兩小塊“邊角料”好像逃過了余世存的視線。但在我看來,余世存的選擇既隱含著苦衷,又包含著慎思的明智。在一個“說,還是不說”、“道可道、非常道”的時代,有時候真實的表達只需要一個回聲,只需要讓曾經存在過的聲音重新召喚在場就行了。   哲學家康德那“哥白尼式革命”的思想大旨無非是,要讓原理、原則、範疇之類走在原始的材料前面,“強迫自然回答它的問題,卻決不只是彷彿讓自然用襻帶牽引而行”。不是把觀念看成是符合對像的,而是對象看成是符合觀念的,對象其實是觀念建立起來的。這就是康德召喚回來的人的“主體性”。沒有自己的眼光和理想,余世存所面對的那一大堆“邊角料”也就無多大意義,所以在選擇、取捨、編輯過程中,余世存其實已經呈現了自己的主體性,已經表達了他自己的“非常道”。這裡早已深刻地打上了他自己的印記。還是魯迅先生,當年就說過,當一個“選家”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選本所顯示的,往往並非作者的特色,倒是選者的眼光。”事情往往是這樣,不著一字,方能盡得風流,不置一評,可以勝過萬言。   而且話也說回來,在話語的製作和流播過程中,其實沒有哪一個文字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我們所寫的、所說的,無非都是前人寫過、說過的話。縱觀今天形形色色的“創作”,又有哪些不是在重複中篡改,在篡改中重複?像余世存這樣,認認真真地再現那些枝節的原貌,反倒還更誠懇一些,至少在“歷史的真實”面前他還不至於顯得過於狂妄。   坦率地說,我對於“歷史的真實”一直心存懷疑。存不存在一個“歷史的本體”?“真實是不是可以還原”?這種問題顯然有些迂腐了,沒有機會過多展開。但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書寫的歷史、敘述的歷史並非歷史的本體,有的書寫和敘述反而使得“歷史”更加遠離其自身。 至今為止,經典的歷史敘事都是遵循著一種邏各斯中心的統轄,在主流價值觀(“常道”)的籠罩之下存活。歷史似乎是內蘊著一種強硬的、必然的、自我證明的、自我合法化的所謂邏輯,歷史的寫法同時也是邏輯的寫法,歷史與邏輯是統一的,歷史就是邏輯的展開。這種黑格爾本質主義的歷史精神統治著我們的思想。因此,成為文本的“歷史”、進入敘事的歷史,必定是要用那結實的磚石砌成一堵合理的牆,鋪成一道充滿獨斷性的道。在這裡,所有“不重要的信息”,所有的“邊角料”,都被排斥、被屏蔽、被淘汰、被篩掉、被掩埋、被遺忘了。歷史彷彿成為一個活物,沿著一條其實是人為設置但被認為自明的線索或“常道”或“進程”往前遊動。經典歷史文本的狹隘和可疑在此顯露無疑,人人習以為“常”的“常道”之“霸道”也可見一斑。那種“歷史”所拒絕的不僅僅是一些細節,而是存在本身的豐富性。因為如果有真相的話,那麼真相的使者常躲藏在細節處,隱匿在宏觀歷史的巨眼和聚光燈照射不到的角落裡。存在本身(或歷史本體)是巨大、無邊的曠野,所謂“歷史”只是在曠野中犁開的一條道路,只是走的人多了,遂成為當然不二的主幹道(常道)。事實上,還有大量的小徑被風沙掩埋,還有大量的支路被有意無意地遺棄,當然,更有許多無路的荒野,在那裡,只有前人留下的幾個若有若無的腳印。余世存的寫作提示了那些小徑的存在,他收拾的雜亂腳印也呈現出了“歷史”的其他可能性。   確實,讀余世存的《非常道》,常常會有一些感到突兀的發現,如同看到了歷史背後的更多秘密,看到了一個完全不同於“前臉”的“後腦勺”。溫文爾雅的蔡元培居然會衝著學生大喊“決鬥”,狂妄的哲學家熊十力竟然在爭論哲學問題時與廢名扭打在地,金岳霖痴情到在林徽因死後多年舉宴為其過生日,沒想到蔣介石年輕時候也曾經歷過那種痛苦的理欲衝突,而代表反動勢力的山陰縣令李鐘岳受到良心折磨以至於在秋瑾被處死後百日自殺身亡,更有吳宓的愛情笑話、戴笠的家鄉受辱……在所謂的正史之外,中國自古就有“掌故”的傳統,那也是被稱為“野史”、“筆記”的,其中也許多多少少有演義的痕跡,但這些有著“山海經”風格的文本有可能更加接近於真實的本體,因為它們並未受到主流價值觀或邏輯常道的無情修剪,它們不是盆景,而是野花野草,自有其不屈不撓自在綻放的生命力。   當然,書中還有更多苦澀的記錄,那種黑色幽默的東西只能存活於如此這般的敘事之中。俞平伯等人被遊鬥時得掛牌,寫上“走資派何其芳”、“反動學術權威俞平伯”等字樣,大家公推俞平伯來寫這些字,“因為他的字最有功力”。田漢在監獄般的醫院裡去世之際,沒有人來跟他告別,而當時的廣播裡卻狂熱地播放著他寫的歌:“我們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會的棟樑”。為保衛北京古城,梁思成和林徽因與吳晗激烈爭吵,梁被罵得哭了,林則在肺病嚴重的情況下據理力爭至於噪子失聲。陳獨秀為保全大氣節在貧病中度過最後時光,臨死前為乞食為一地主抄寫家譜。慈禧竟然自以為是“最聰明之人”,智慧要遠遠過於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皇……諸如此類,讓人苦笑,讓人痛哭,讓人憂憤,更讓人沉思。   記得多年以前,從舍斯托夫的書中讀到托爾斯泰是個逐利的市儈、杜斯妥耶夫斯基是個兇狠貪婪之徒時,從羅素的書中讀到馬丁路德的蠻橫、哥白尼的懦弱時,還有培根的道德缺陷和盧梭的放誕無行時,甚至從種種敘事中發現沈括的小人伎倆和唐伯虎對於“揚州瘦馬”的讚美時,內心裡都深深地感受到人的複雜性、歷史本體的豐富性和歷史敘述的不可靠。我有一種無意中看到“後腦勺”的偷窺之感。真實與否也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們竟然也可能真實。   這樣的信念早該確立起來了:歷史之流絕非清澈而是始終有些渾濁的,歷史之樹絕非如修剪過後那般整齊而是枝枝椏椏的,歷史之路絕非曾經以為的那樣“非如此不可”而是充滿了種種別的可能性的,歷史之牆也絕非嚴整貼合恪守邏輯而是有著許許多不為人所察覺的縫隙的。所謂歷史單調的宏大敘事只是一種人為的架構,歷史的決定論也只是一根強行楔入的木樁,人們借以可以繫住許多東西。而那絕對的真實本體就像“物自體”一樣藏匿,永難得到顯現。但是復調多調的敘事話語可以盡可能地還原本相,對於細小之處、對於支路和縫隙的重視,能夠讓我們朝著真實之境趨近。   人是怎樣與固執的定見相搏鬥啊!   余世存寫作此書,顯然不是純粹出於一種趣味的引導,他其實是在重建一種更健全、更多元的話語。這些話語並無明顯的理性秩序和價值等級,也無所謂什麼中心意旨,它們只是以相對的原生態,呈現出自己的存在,就像大地上野草瘋長,天空中亂雲飛渡,留下的不過是一個痕跡。面對這種全息性的話語,很多時候也許只有一聲嘆息。   其實,無論是登上“後樓梯”,邁入“後花園”,還是瞥見“後腦勺”,在無意中也許都暗合了“後”現代的某種旨趣。至於余世存本人是否有此種自覺,卻無關緊要。 後現代閱讀的範本 蔣 峰   “道可道,非常道”乃老子《道德經》的首句,用《非常道》做書名,在我還是第一次見到。雖然是首見,但一翻開書卷,我就喜歡上了這本非常特別的書。   說它特別,是因為這本書以近代以來鮮見的類似《世說新語》和《閱微草堂筆記》的體例,截取自晚清、民國而至解放後的歷史片段,記錄了大量歷史人物的奇文逸事,分為“史景、政事、文林、武運、革命、問世、人論、英風、意志、性情、骨氣、狂狷、識見、立言、代言、修辭、世道、敬畏、信念、自覺、教化、命運、變異、神傷、限定、虛榮、無情、心志、廉恥、依附、隔膜、荒誕”共32編,無序言,無後記,干淨利落。這本書雖然與《世說新語》、《閱微草堂筆記》的體例相類,也承襲了這兩本書的筆記體寫法,但後二者大抵為文林趣事和筆記體小說,而前者為筆記體歷史片段的記錄,且遠較後二者洗練、簡括、龐雜。這種做法近來只在余k傑的《火與冰》裡見識過,不過那是創作,這裡是編著罷了。   《非常道》的副題為“1840-1999的中國話語”,這就引發了我對這個書名的闡釋興味:“非常道”應該是“不平凡的中國話語”的意思吧。而編者刻意用《非常道》這個書名,大概一來為了避免平實,二來增添些玄虛和底蘊吧。   從閱讀的角度來看,這本書完全打破了傳統讀物從前至後的內在連綴的線性閱讀規則,而呈全方位開放的立體閱讀方式,即你可以從任何一頁任何一則讀起而並不影響單位閱讀的完整性,則與則之間也無任何邏輯關聯性,真正達到了在枕邊、廁上、車裡隨性閱讀的可能性。書中的一則記錄多則花費您一兩分鐘,少則只需數秒就可讀罷。學者王晴佳曾言,在閱讀中,讀者具有從容應對的主動性(而不是囿於事先規定的閱讀秩序)是後現代閱讀的重要特征,而《非常道》的閱讀方式完全符合這個特點,它也與當前高節奏的快速生活方式相契合,因而堪稱後現代閱讀的範本。   說了這麼多形式類的問題,不如我們真切感受一下這本書內容的鮮美吧:先說“虛榮”編中的一則:“吳昌碩在70歲前曾納一妾,不到兩年,即跟別人而行。吳念念不已,自己解嘲,笑著對人說:”吾情深,她一往‘。“於嘲謔中頗見名士的灑脫;再摘”性情“編中的一則:”犬養毅曾問孫中山:“您最喜歡什麼?’孫答:”革命!推翻滿清政府。‘’除此外,您最喜歡什麼?‘孫注目犬養毅夫人,笑而不答。犬養毅催問:“答答看吧。’孫回答說:”女人。‘犬養毅拍手:“很好,再次呢?’‘書’。”從答問中露出偉人的率性與可愛;最後引“識見”編中的一則:“毛澤東在廬山會議期間跟‘秀才’們坦言,他40歲以前肝火大,總覺得正義在自己手中,現在也還有肝火。在江西的時候,有一次他對毛澤覃發脾氣,甚至要動手打人,毛澤覃說:”共產黨又不是你毛氏宗祠‘。“在肝火中竟然逸出歷史的吊詭!   也許有人要說這未免有些流於瑣屑,但它們畢竟是從浩如煙海的史料中剔精抉微而得,能從中窺見不同於高頭講章中大而無當卻萬像雜呈的鮮活的纖毫畢現的歷史細節。其實,體大思精是治學的一路,而洞幽燭微難道不也是求知的一脈?幼時胸闊心遠,立志讀盡天下書,尤其敬畏有龐大體系建構的學說。年屆而立,雖然那份敬畏還在,但終於弄清了自己還是喜歡竹頭木屑,尤其是自命為知道分子之後,終於體認到天地尚且有缺,就嘲笑那些苛責魯迅一生但見雜七雜八小文而無龐大體系建構的妄人之無知與無情,就感嘆難道那些完美、龐大的體系建構在20世紀還為禍不夠慘烈嗎?至今卻還有人整日鑽營於其中,莫非有受虐狂的傾向!何況,以我的閱讀經驗而言,一本書的精華之處往往存於某幾段、一段、幾句、甚至一句話中。這樣看來,讀完一卷《非常道》,就相當於讀了幾十本,甚至成百上千本書啊!包羅宏富不說,節約了多少時間呢!   當然,這本書也不是沒有缺憾,對我等有考據癖的書蟲來說,《非常道》中則則歷史片段均無出處恐怕是個遺珠之憾吧!   但這並不妨礙我幽遊其中的閱讀興味,讀著讀著不覺又開一竅,使我這個從不寫日記的人終於找到了寫日記的偷懶訣竅,不妨在此賣弄一番:“2005年5月7日,師王治國自長沙問詢近況,答曰:“久居長安,啖肉讀書;珠環翠繞,腰圓肚凸!” 關於“類人孩”語——我的《非常道》 文明的鄉愁 余世存   我國的現代化史是一部過於漫長、充滿罪與苦的歷史,閱讀這部歷史,我經常想,為什麼我們中國人要受這麼多的苦難?有什麼能做我們嚮導?對我個人來說,嚮導是有的,那就是文明,是鄉愁。因為這樣的嚮導,使我在翻檢近現代歷史人物的行狀時,常常停留長久。   由於個性使然,我從來關注個體的身心安置,自然以為在現代轉型的成就裡,個體的心智和權利如何是極為重要的標識。他們說過什麼,如何說,他們有什麼喜怒哀樂,成為我研讀並願與人分享的內容。到2002年的時候,我找到了一個詞:類人孩。   我至今記得,無數個炎炎夏日,我坐在蒸籠一樣的屋子裡,整天整天地讀書、抄錄卡片,汗流浹背,常常為一段故事激動地站起來在屋子裡轉圈,又或者為一句話停頓下來靜靜地流淚。現在這些卡片的一部分,就成為《非常道》的來源。 今年跟魯迅,後年就跟“哈哈哈”   現代轉型是一次成人革命。在我國的現代化史上,“五四青年”佔有著重重的一筆,由於轉型的艱難,這些“青年”也最終沒有精進為成人,他們走上社會,仍主動或被動地淪為“類人孩”狀態。   最悲慘的,“類人孩”們永遠在學習,在準備生活,在改變認知,在吃虧後又長一智,如陳獨秀、胡適一生的流質多變不亞於梁啟超和郭沫若。“類人孩”們把每一次獲得的認知都當作真理或終極信仰,今年跟魯迅站在一起,後年就跟哈哈哈站在一起。今天他告訴追隨者,讀薩特讀錯了,應該讀福柯;明天他告訴同胞,市場有著缺陷,管制是必要的。   所以我們在有責任感的歷史人物身上,比如胡適、傅斯年等人的人生選擇裡,能看到“類人孩”般的識見起了關鍵的作用。   孩子在學校裡作文,表演,代聖賢立言:“類人孩”則在社會上作文,表演,代主義和問題立言。“類人孩”跟孩子一樣是站在知識的碎片上,現代文明社會裡個體公民的生存常識在“類人孩”們那裡分布得極為不均、稀薄,知識的污染蒙蔽了他們,知識的碎片教唆了他們,也切割了他們,使他們往往彼此對立,不能交流、調和、妥協、共處。   這也是我願意跟讀者分享的緣由。我們的現代化史充滿了悲喜劇。人當然不能等認識到位了才開始生活,否則一生都要準備著生活,這不是人類的經驗現實;但人也不能永遠在罪錯裡或在“歷史的誤會”裡過活,否則人生失去意義,他永遠長不大,永遠無知於“人生的燦爛”,他和他組成的社會就只能在文明的邊緣徘徊。 告別“類人孩”   我這麼做還有一個理由。李慎之先生,他生前常說太寂寞的時候,我有時去陪他聊天,他會託付我留意一些事,其中之一,就是想辦法讓漢語世界的近現代史寫作有一些可信的材料。本書就是我努力選取的可信歷史。想到像李先生那樣的智者,到晚年仍為“這個體制是剛性的、還是彈性的”一類問題折磨不已,我就會為“類人孩”般的認知品性生發錐心之痛。   當然,“類人孩”有反智、無情、偽信、惡念等等表現,但也有直覺、痴情、篤信、善意等等表現,“類人孩”是一種文明狀態,又是一種人生狀態,他在人生的全部表現並不是全為正面或全為負面。如章太炎,有論者以為是我們現代歷史上最可愛的最有童心的人。但這樣的“類人孩”實在太罕見了。即使像陳獨秀、胡適、梁漱溟、陶行知那樣有著聖賢君子人格的“類人孩”,也是極為稀少的。   正是從文明史的角度著眼,“類人孩”狀態才是我們需要告別的一種生活。是的,“而今始知成人世界的寂寞,更喜歡夢中道路的迷離”(何其芳詩語)。“類人孩”有“類人孩”的人生滿足,但是,無論直覺、痴情、篤信、善意、童心有多麼美好,個體參與合眾的民族社會裡,最值得稱道的是個體能夠免於匱乏和恐懼,是個體能夠與社會有效(文明的成人理性)的交往溝通,是個體有著成人般的關懷和責任,有著成人般的自信和參與。這種現代公民形象或文明人格,大概只有丁文江、魯迅、雷震等有數的幾位先賢具有。   天何言哉?予欲無言。本書撰寫無意中相似於《世說新語》——我國文人寶愛的經典之一,但《非常道》不同於《世說新語》,讀者自會明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