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蘋果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好站推薦

2009年10月15日
公開
114

常常去綺文家的網站晃晃 http://goodsimplelife2009.blogspot.com/ 和綺文的因緣很有趣 剛開始是很早的時候常聽爸媽提起他先生 吉仁 一位鳥友 後來在華德福的圈子裏 不時還是聽到有人提起她們夫妻 當時 她們是住在花園新城 感覺上就是一個很有自己想法的生活實踐者 不過聽到的總是輾轉耳聞第二手第三手的資訊 今年她們搬到宜蘭 展開另一段新的人生 綺文開始寫部落格 分享她們的生活 有幸終於可以看到當事人即時的生活點滴 沒事就上去晃晃 總有許多感動 下面是看了他一篇文章後很有感觸寫的留言 和他的回覆 綺文的提醒沒錯 家庭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這一年半年 性急的我一直往前往外衝 對家庭 對自己內在 究竟真的照顧了多少 只能打個問號 還是要慢慢練習 先把自己的腳步站穩 最近發現 還有好多功課要練習 加油吧 也謝謝綺文的提醒 ===================================== http://goodsimplelife2009.blogspot.com/2009/10/blog-post_10.html?showComment=1255592554243#comment-c4201222787496838232 綺文 每次來這裡 總有許多感動 許多收穫 還有很多的羨慕 如果台北慢慢也能有這樣的社群 該有多好 現在的伊帝馬 也正有一個小小社群的開始 不過當看到一個個畢業生離開 開始面對體制內學校的衝擊 大家心裡總有許多的不捨 心裡事實上會很急 很想能為孩子們辦個小學 很想能有個社群 大家能彼此支持共長 不過 台北用腦用得利害的人好像更多... 內心不時會浮上一些些的無力感~~ 很想聽聽妳的想法 也許有些經驗可以與我們分享 2009年10月15日 下午 3:42 綺文與吉仁 提到... 芝如 任何能分享給你的,不用客氣,請告訴我們!我們這兒才正要起步,為了地球,環境,孩子們,及全人類,我們願意付出努力!並且樂於與你分享! 2009年10月15日 下午 9:57 綺文與吉仁 提到... 芝如 請相信秋香老師的話,家庭生活重於學校生活!幫助孩子選擇至少一位學習同儕,一起在課餘共學,安排藝術性活動,學校生活只求和諧平安,下課後,我們大人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試試看!別讓辦小學這件事,干擾了你跟兩位幼兒的生活質感! 2009年10月15日 下午 10:15 綺文與吉仁 提到... 芝如 我們先從自己居家做起,我已經聽秀真說起你是一位落實生活的實踐者!將我們所學,所悟,及一切感動,放入我們的家庭生活中,建立自己家裡的生活節奏,增加孩子跟我們之間的溝通管道:正如帶著孩子作家務,作手工,畫畫,捏蜜蠟....,這是真正屬於我們跟孩子之間的親密對話!一定要保有!不管孩子多大!

子芽兒講座

2009年10月11日
公開
9

【子芽兒親子成長空間華德福教育系列講座】 人智學健康社群協會 召募 “台北地區非學校型態教育(共學計劃)”及”北台北地區華德福幼兒園計劃” 為讓台北地區有意推動華德福學校教育的老師們及家長們, 可以共同合作逐步地實踐未來理想的華德福學校在台北市(縣)中成立。如此, 台北地區喜愛華德福教育的家庭可以不用為孩子舉家遷他縣市, 可以在台北地區中就近學習就讀。同時有意也為在台北地區推動華德福教育的老師們可以有實踐並落實理念的場所。 為了實踐史代納博士所提倡的三元社會理念, 在經濟領域上達到同胞愛, 在政治行政制度上達到人權的平等, 以及在文化精神的領域上達到精神的自由等三大目標。而學校的屬性為文化精神的領域,努力的目標為人類的精神朝向自由。因此, 學校的經營不以營利為目標, 讓學校在專業教師群的共同合作下, 與家長協同經營與管理一個可以滋養學生的教育環境。朝向在文化精神的領域中得到自由。 為了這個理想, 以人智學健康社群協會台北華德福學校創校小組, 將在十月十一日(週日)下午二點, 在子芽兒親子成長空間, 將舉行召募會員及創校基金入股召募說明會。 短期目標: 一. 以人智學健康社群協會中成立台北地區推動華德福學校小組, 招收協會會員 並募款(或成立學校基金, 以無息無償入股的形式募集)。 二. 2010年3月中旬,提出申請計劃, 預定在同年九月開學,第一階段學生招收目標十二個家庭, 低年級的孩子(以一年級為優先) 三. 未來的一年中, 在台北市的士林、天母或北投、關渡地區成立以社團法人為基礎的華德福幼兒園。第一階段招收十二個家庭( 4至6歲的幼兒)。 希望有意讓孩子在華德福教育滋養的台北在地家長, 包括幼兒園及小學低年級共同與會, 為在有限時間內可以有效率的開會討論, 請將孩子留給家人照顧。期盼您的共同與會。 ◎ 日期:98年10月11日(日) ◎ 時間:下午2:00–4:00 ◎ 主持人:蕭志暉 老師 ◎ 費用:自由捐獻 ◎ 地點:子芽兒親子成長空間(台北市杭州南路二段61巷25-2號1 樓) ◎ 報名方式:Email 至 [email protected] 或電話02-2392-2739 , 來電時間:週二∼週五AM11:30~PM17:30;無人接聽時請打行動電話0910-021-149江琇瑩) 報名表

板橋華德福讀書會

2009年10月09日
公開
6

沒時間整理 只寫下重點 不過感覺收穫很多 的確 很多事情是要找到最後的根本 老是說脾氣要改 要收斂 卻沒想到應是去找 為何要生氣 回家後正好看到BUBU寫的文章 也是寫同樣的東西 母親的快樂 http://www.wretch.cc/blog/bubutsai/16118927 ======================================= 小天使 小精靈 是不同的 氣從哪裡來?? 內心累積 沒有效率的生活 減掉對的量 時間安排不當 期待不當 誰創造情緒 心裡太多東西 心裡太多東西 日常生活沒有料理好 哪裡出問題 多少能力 多少時間 晚上不要吃太多 沒有對錯 如何調整 安排時間 幼兒教育 先把自己生活條理好 生活內容要清楚 那裡卡住 請求支援 如何整理生活 集思廣益 娜塔莎的老奶奶 每天都在度假 常規之外 接受出現的不正常 外在因素 常態中的不尋常 也是一個生命的無常 也是減少生氣的方式之一 大家要互相鼓勵 一切都會影響到小孩 期望 不再對外 而是分享 生活生命的影響 正面的支持 而非手工的分享 改變 要慢慢來 例如 早餐 晚餐 晚上不用太多 肉也不多 安排與調整 準備很重要 孩子 becoming 一切都是過程 需要時間 大人的觀念 不當的期待 也會因起生氣 因為不了解生命 孩子的發展 孩子個別的特質 生氣也有可能是對自己不滿 分享 找尋生氣背後的源頭 但團體要保密 互相支持 收東西的原則 媽媽的東西 地上 布 結束圈後再收布 季節桌 買方形盒子 季節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