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evon1119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正確幫寶寶戒尿布

2007年04月14日
公開
59

訓練寶寶如廁,絕非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任務,除了要考慮寶寶的發展是否適合之外,照顧者也要提供一個舒適愉快的如廁環境,當然,適度的鼓勵與讚美也是如廁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文�謝雅蕙 指導老師�水蓮山莊成長托兒所所長鄭世儀 參考資料�《跟尿布說拜拜.幼兒的大小便訓練》台灣麥克出版.《新手父母的2歲孩子》.信誼出版 寶寶ready.訓練才開始 美國小兒科醫師貝瑞布列茲頓,曾觀察2,000名小朋友發現,如果照顧者或父母親,等待寶寶具備足夠的條件之後,才開始訓練寶寶如廁,則寶寶抗拒的機率就會大幅降低。 6大徵兆,寶寶ready go! 徵兆1:寶寶一天當中至少有2個鐘頭以上尿片是乾的。 徵兆2:如果照顧者或父母親有發現,寶寶在玩的時候會突然停下來大小便,這就表示寶寶已察覺自己的身體正準備要大便或小便了。 徵兆3:當寶寶能瞭解並遵守簡單的命令時,或者是有時候寶寶會表現給妳,尿片濕了的訊息。 徵兆4:當寶寶喜歡模仿大人的行為(如:想要刷牙或使用刀叉……)。 徵兆5:寶寶可以持續3∼5分鐘的時間乖乖坐在小椅子上聽妳講話或說故事。 徵兆6:寶寶情緒平穩,不是處於情緒大幅起伏的階段。 破解迷思.如廁延後有原因! 1997年,美國賓夕凡尼亞大學醫學院針對健康的學步兒進行一項大規模的調查發現,寶寶學會上廁所的年紀有延後的現象。這個研究結果顯示,隨著時代的進步,有以下3點會導致寶寶如廁成功的年齡隨之延後。 如廁延後的3因子 1.紙尿片的發明:幫助照顧者在換洗尿片與清洗大小便的麻煩減到最低。 2.如廁地點不固定:雙薪家庭的增加,使得現在的寶寶,白天當父母親上班時就是由保母或長輩照顧,到了晚上才由父母親接回,寶寶可能不是一整天在家,就沒有一個固定且熟悉的地方,可以讓寶寶學習如廁。 3.家庭人數減少: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使得寶寶缺乏可模仿與學習的兄姊,如此一來,寶寶缺乏可模仿的對象,也就會延後寶寶如廁的時間。 開始訓練的第1階段 當妳發現,寶寶有以上6個徵兆占了大部分時,就代表著妳將可以開始準備訓練寶寶如廁。不過,當寶寶準備好時,妳也應該確定至少可以有幾個星期穩定又規律的生活,可以訓練寶寶如廁,這樣將可提高效果。 1.選對穩定時機.增進學習效果 盡量避免在家庭生活會出現大變動時訓練寶寶如廁。由於如廁訓練期間,寶寶必須學習並且習慣新的生活模式,所以當他可以不必一再調整自己,以適應不同的環境、不規律的時間、不一樣的人時,他的學習效果會比較好。 【tips】:對於平常忙於工作的父母親而言,可以把握度長假的時光,訓練寶寶如廁,因為此時大家都處於輕鬆的心情,寶寶如廁成功的機率也將會增加。 2.訓練坐小馬桶 小馬桶寶寶坐起來是否舒服,可以觀察寶寶坐下去之後雙腳是否能踩到地板。小馬桶坐得是否舒適,對於寶寶如廁的成功率也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tips】:水蓮山莊成長托兒所所長鄭世儀認為,因為有便意,帶著寶寶坐在馬桶上,可以幫助寶寶將大小便與馬桶輕易地做連結,讓寶寶知道,有便意時就可以蹲坐在馬桶上。 開始訓練的第2階段 如廁訓練是一項循序漸進、按部就班的計畫,特別著重於親子之間的互動與合作。如廁訓練並不求「快」,目的是要訓練寶寶獨立,並且從中獲得成就感與自信心。 1.固定時間坐馬桶 盡量選擇輕鬆的時段(如:用餐後、上午10點多、午睡起來或是洗澡前……),無論選擇哪一個時段,都應要讓寶寶感覺到坐在小馬桶上是很自在、愉快的。 【tips】:若寶寶對於每天蹲坐小馬桶沒有多大的興趣時,照顧者或父母親可以先暫定1、2個星期,每一次坐小馬桶的時間也不要太長,而且最好也避開寶寶正專心於一項遊戲的時候。 2.把握如廁的絕佳時機 抓住寶寶想要大小便的時機,對於訓練寶寶如廁可是一大助力。例如:當寶寶早晨起床或是午睡起來時,尿片是乾的,這就是帶寶寶去坐小馬桶的絕佳時機。 【tips】:在如廁訓練中,父母親的鼓勵與讚美相當重要,可以讓寶寶有自信心與成就感。 3.不包尿片訓練法 為了讓寶寶可以迅速坐在小馬桶大小便,不包尿片是一個不錯的方式,不過,要讓寶寶穿著方便穿脫的衣褲。一旦不包尿片,就必須每隔一段時間(約2個鐘頭)提醒寶寶去坐小馬桶,提醒寶寶如廁的目的,是要幫助寶寶建立成就感。 【tips】:如果妳必須常常催促寶寶蹲坐小馬桶,或是寶寶拒絕聽從一切的提醒,這個時候,不妨就先暫停如廁訓練,就先順應寶寶的發展,待寶寶有意願時再開始。 4.適度的讚美 讚美對於寶寶學習如廁是相當重要的,因為適度的讚美可以讓寶寶覺得,他會坐馬桶是一件很棒、很能幹的事。鄭世儀所長指出,充分的讚美,對培養寶寶的自信心與成就感是有相當大的助益。 【tips】:以長遠的眼光來看,以緩慢穩定的步伐一步步地幫助寶寶學會自己上廁所,是一件比較省事又省時間,又可以培養寶寶自動自發的好習慣。 如廁小幫手 上班族父母如何訓練寶寶如廁 1.保持生活的規律:寶寶若是知道每天的生活節奏都是一樣的,並且都在他的預期之內的話,對於寶寶如廁的訓練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2.訓練寶寶一早先如廁:當如廁訓練正式展開後,第一次練習坐馬桶最理想的時間,就是早晨起床解開尿片之後。當寶寶了解早晨起床後要先上完廁所,才能開始一整天的活動時,如廁訓練的成功率也會因此提高。 3.把握晚上重聚的時間:接回寶寶後,可以先陪伴寶寶15分鐘,安撫好寶寶的情緒,再找出適當的時間讓寶寶蹲坐馬桶。 4.週末也是訓練如廁的好時機:週末假期是大家身心較為輕鬆的時光,假如寶寶發現,週末在家蹲坐馬桶能贏得父母更多正面且沒有壓力的關注,就能更早幫助寶寶達到如廁成功的目標。 【專家開講】 訓練如廁.父母應知道的4件事 鄭世儀所長根據多年的實務經驗以及理論基礎,認為當父母親與照顧者在訓練寶寶如廁時,應有以下5點,是需要知道的。 1.「大便」對寶寶的意義:在訓練寶寶如廁時,應幫助寶寶將馬桶與大便之間做個連結,也就是當寶寶有大小便的需要時,就可以帶著寶寶坐上馬桶,讓寶寶瞭解,馬桶與大便之間的關聯性。 2.家長應陪伴孩子成長:鄭世儀所長強調,在寶寶如廁訓練的過程中,家長應要懂得陪伴孩子走過這段訓練的過程,並且與寶寶一同解決可能遇到的問題,例如:當寶寶已經學會如廁,但是偶爾還是會尿濕褲子或尿床,家長就應帶著寶寶一起收拾,並且去深入瞭解原因(如:正專注於一個有趣的遊戲、寶寶2 歲前的括約肌還沒發展成熟的生理因素……)。 3.馬桶的選擇:鄭世儀所長指出,根據經驗,大多數父母親使用寶寶便盆的時間較短,當寶寶長大,隨著自主力的增強,很快就會不想使用小馬桶,因此,可以利用坊間販售的小型馬桶蓋或是在馬桶前擺放凳子,不但具實用性也省了一筆花費。 4.大寶寶的退化問題:當家有新生兒來臨時,較年長的寶寶會以尿濕褲子或是發脾氣的方式來引起父母親的注意。這個時候,父母親應讓寶寶了解父母親仍然很愛他、重視他,以解決寶寶的退化問題。

【轉貼】寶寶的睡眠

2007年04月13日
公開
53

  孩子是一個尚不成熟的個體,很多的功能都是逐漸發展出來的,睡眠也是一樣。孩子的睡眠型態和成年人有很大的不同,而且隨著年齡在改變,我們如果想瞭解孩子的睡眠問題,幫助他們發展好的睡眠習慣,首先必須瞭解他們正常的睡眠型態,以及發展過程。 =寶寶多大以後,才會睡得較久呢?=   隨著年齡漸大,寶寶的腦神經發育漸趨複雜與成熟,睡和醒之間的轉換不再那麼頻繁,每一段睡眠就會逐漸延長。除此之外,睡眠時間也會逐漸轉移至晚上,白天的睡眠時間愈來愈少,晝夜之分也就漸趨明顯。   三、四個月大的寶寶,一天的睡眠分成約四、五段,其中三分之二都在晚上,而且最長的一段睡眠在晚上,所以七十%的孩子都可以在十一、二點喝過奶後,持續睡五、六個小時,直到天明才起來喝奶。辛苦了好久的母親,這時候才總算可以睡個比較安穩的覺了!到六個月大時,絕大部分的寶寶都可以一覺到天明,而且有些已經可以一覺長達七至八小時。此後,晚上的睡眠仍持續的延長,一歲左右的孩子,可以睡上十到十一個小時,直到四歲以後,晚上的睡眠時間才隨著睡眠需求減低而逐漸減少。 =睡眠的個別差異=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就連睡眠也一樣,幾乎沒有兩個孩子的睡眠習慣、時間、型態是完全相同的。睡眠的個別差異,有些是先天遺傳而來的,有些是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   睡眠的需求有很大的個別差異,前述的一些數字只是一個大概的平均數值,目前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測定不同年齡的孩子需要睡多少才算適當。原則上,只要孩子睡得好,清醒的時候沒有疲倦、煩燥的現象,行為舉止恰當,他的睡眠大致上是足夠的。但須注意的是,年幼的孩子如果睡眠不足,有時候狀況並不容易察覺,只有在延長他的睡眠時間後,發現他比以前更快樂、情緒更穩定、更合作、更能專心,才知道他原來的睡眠是不夠的。因此,如果孩子的睡眠時間,比前述的平均數值少了一個半或兩個小時以上,便可以懷疑他的睡眠是否不足?然後進一步的找出原因,嘗試去改善它。   一個好的睡眠環境,應該是安靜、安全、舒適、黑暗、少干擾的,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會睡得比較香甜。   根據研究,獨睡的睡眠品質,遠比與人同睡來得好。因為一個人在睡眠週期變化中的一些響動,會刺激同床的其他人,改變他的睡眠狀態,使醒來的次數增加。所以與父母同床的小孩子,夜醒的機率比分床的高出很多。而且,孩子一旦有機會與父母同睡,以後要分床或分房時,通常會相當的抗拒。獨睡也有助於孩子發展出獨立的自我,比較能夠忍受分離的焦慮。基於這些因素,讓孩子獨睡會比較好。如果不放心分房,至少要讓孩子有自己的小床,甚至在房間一角打個地舖也可以。如果家裡有多餘的房間,讓孩子睡自己的房間其實是一個不錯的方式。美國的孩子大多從晚上八點睡到早上八點,這對我們來說似乎是神話的事實,主要歸功於分房睡,孩子不但因此睡得比較安穩,而且會學會怎樣自己入睡,夜醒的機會就會減少。至於安全性,只要寢具選擇恰當,並注意使用的安全,應該是不用擔心的;為了方便照顧,也可以考慮在孩子三、四個月大以前,先跟父母同房,等夜裡不必餵奶之後,再換另一個房間。   有不少孩子原本是和父母分床睡的,但是在五、六個月大以後,由於開始有「分離焦慮」,所以行動和表達能力也逐漸增加,就常會在夜醒時,隔著床欄杆咿咿呀呀的叫喚父母親,更大一點甚至會攀爬著欄杆,站起來呼叫。只要有那麼一次,因為不忍心或只是為了「息事寧人」,將他抱上大床一起睡,他就再也不肯獨睡了,每天一定會吵到上了大床才干休。為了預防這一點,小欄杆上可以用小毯子圍著,阻斷彼此之間的視線接觸,更理想的是用隔簾或屏風擋起來。如果孩子呼叫,可以去看看他,哄哄他,讓他知道你就在附近,但千萬不要抱上床一起睡,否則之前為了分床睡所作的努力就全都白費了。   如果在孩子三、四個月大以前沒有及時分房,可能就得延遲到三歲以後了。因為六個月至三歲之間,孩子會有強烈的「分離焦慮」,他們常常將睡覺也視為一種與母親之間的分離,即使和母親同房或同床睡的孩子,也常有抗拒睡覺的現象。如果這段時間內訓練他和母親分房,往往會遇到比較大的阻力。如果剛好有兄姐也要同時分房,倒是可以試試,否則還是等孩子稍大一點會比較順利。一般而言,五、六歲以後的孩子,獨立性都不錯了,獨對他們而言應不是難事。   六個月以下的寶寶,不可以使用枕頭,床上也不能有其他柔軟的東西,連床墊都不能太軟,以避免阻塞口鼻,發生窒息的不幸。   在我們的文化中,總是把孩子包裏得密密實實的,睡覺當然也不例外。其實除了新生兒(一個月以下),因為體溫控制還不很成熟,必須格外注意保暖以外,孩子稍大一點之後,跟成人的保暖需求基本上是一樣的,也就是他們並不特別怕冷。所以,沒有必要給他們蓋厚重的被褥,尤其是六個月以下的嬰兒,行動能力還不夠,厚被子蓋住頭部會讓他們室息的。   未滿三、四個月的寶寶,睡眠不大會受到環境的影響,安靜的臥室和嘈雜的百貨公司,對他來說沒有什麼不同,他的睡眠型態主要是由腦部控制。稍大一點之後,寶寶開始對環境裡的聲音、影像產生興趣,睡眠就可能會受到環境干擾了。   無疑的,在安靜的環境中,一定會睡得比較好。但每一個人的生活環境都充斥著各種聲音,不可能全然安靜。夜裡雖然靜得多,仔細傾聽,仍然有不少聲音,馬路上的車聲、冰箱馬達聲、時鐘滴答聲、風聲、同房人的鼾聲...,這些經常存在的聲音通常並不會影響我們的睡眠,因為我們已經習慣這些聲音了。孩子也一樣,只要環境不嘈雜,也沒有突發的噪音(如飛機聲、火車聲、機器聲等),孩子會習慣於他的睡眠環境,不受那些經常聲音的影響。有些父母在嬰兒入睡以後,禁止大孩子活動,甚至踮著腳尖走路,其實是沒有必要的。孩子一旦習慣了這種刻意安排的安靜環境,反而不能忍受環境中無法避免的一些聲音,而常常驚醒過來。   良好的睡眠型態的發展,主要源自腦部功能的逐漸成熟。但睡眠習慣的養成,是根據父母本身的認知和期待,以睡眠型態做為基礎,逐步引導孩子而建立起來的。 =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孩子的晝夜節奏早些形成?=   孩子晝夜節奏如果能早些形成,的確是父母之福。可惜它的形成,主要靠腦部的成熟,和年齡最相關。早產兒雖然得以提早接觸外在環境,他們的晝夜節奏並不會提早形成,還是要等到預產期之後的三個月左右。因此父母對寶寶晝夜不分的情況要有點耐心。 =小嬰兒的酣睡是否只能順其自然呢?=   也不盡然,父母還是可以幫助他。如果寶寶在白天睡了四個小時以上,就叫他起來吃奶;夜裡則盡量讓他睡,等他吵了再餵。如果寶寶晚上不好好睡,白天卻一覺睡上六個小時,想要四個小時的時候硬是把他叫醒,可能相當困難,此時可以採用漸近的方法,每天早上十五分鐘叫醒他,逐漸縮短他白天的長覺,不多久,寶寶就會改在晚上才睡長覺了。 =應該訓練寶寶規律作息,還是順其自然比較好?=   孩子如果有規律的生活習慣,不但照顧上比較方便,對孩子的身體健康也很重要。因為,人除了睡眠,還有很多生理現象也一樣具有週期性,包括飲食、活動、體溫的變化、荷爾蒙的分泌等。這些生理現象的變化,彼此之間如果能夠協調,我們的身體就會處於一種很調適的狀況。假設每一種生理現象,都沒有一定的節奏可循,可以想像彼此之間要達成協調,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此外,在前文中提到,人的生理時鐘是二十五小時一個週期,也必須靠規律的生活習慣提供訊息,才能將作息週期維持在二十四小時一週期。所以很顯然的,孩子還是過規律的生活比較好。至於回歸自然的方式照顧寶寶,其實指的是出生後的前三個月,繼續下去不但對孩子不利,父母也非常辛苦。 * 摘錄自《育兒秘笈--上床囉!睡眠篇》信誼基金會出版社

教會寶寶三大自理能力-穿衣、吃飯、如廁

2007年04月03日
公開
58

教會寶寶三大自理能力-穿衣、吃飯、如廁 每一個爸媽都希望寶寶學會自己來動手。特別是穿衣、吃飯、如廁三大自理能力,最好在上幼稚園之前就已經有基本的能力。 輕鬆學穿衣 2歲左右,寶寶開始有自主的意識,這時候,他們對穿衣服也更有興趣,爸媽可以趁此機會教寶寶學習穿衣服及襪子。 學穿衣的時機 ☆喜歡自己搭配衣服。 ☆會拿著衣服、褲子往身上套。 ☆有時候會試圖自己脫衣服。 選擇方便學習的衣物 1.衣服 選擇穿脫都很方便的服裝,例如鬆緊帶的裙子和褲子、寬鬆的套頭T恤等。衣服的圖案儘量選擇鮮艷、可愛的圖案,以吸引寶寶的注意。可以挑選正反面比較好分辨的衣服,例如正面有圖案,背面沒有圖案;另外,領口最好大一點,比較方便寶寶一下子就套進去。 2.褲子 在只有鬆緊帶的褲子前面縫上一顆扣子在大約肚臍的位置,可讓寶寶知道褲子的扣子應該和肚臍對應起來,這樣就不會穿錯前後面,寶寶也可以知道褲子要拉上來的高度。 3.鞋襪 建議先從方便、柔軟的布鞋或涼鞋開始練習。可選擇跟部有小拉繩的鞋子,這樣寶寶容易把鞋跟拉起來。最好是有魔鬼沾或小拉練設計的鞋子,以方便寶寶穿脫。至於襪子,則挑選彈性大、好撐開的襪子。 如何教寶寶穿衣 讓穿衣服像遊戲 幫寶寶穿衣時,就像玩遊戲一樣,對他說:「來看小手會跑到哪裡去」當寶寶伸過手來就很驚訝的說:「你看從袖子洞穿出來了」,一邊誇獎他做的真好,寶寶會因此感到高興,覺得穿衣服是件有趣的事。 分散注意力 幫寶寶穿衣服時,要對他講話、唱歌。還可以給他一些好玩東西讓他自己操弄,例如手搖玩具、畫冊、娃娃等等,這樣他就不會注意穿某些衣服的麻煩過程。 說出步驟 給寶寶穿衣服時讓他跟著你說:「襪子,這是襪子,現在來穿襪子」寶寶慢慢就會聽懂你的意思和明白穿衣服的順序。 訓練穿衣技能 當寶寶想要自己穿衣服的時候,可讓他用布娃娃先做練習,給布娃娃脫衣服,然後再穿上。他每完成一項動作就要稱讚他,並讓他有機會多練習。平時可讓他練習扣扣子和拉拉鏈。你要有耐心,不要期望寶寶很快就能學會。 留一手 每次穿衣服時,總留下最後一個簡單的步驟讓寶寶獨立完成,這樣寶寶會比較容易獲得完成的成就感,增加未來自己穿衣的自信。 輕鬆學吃飯 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對寶寶的生長發育很有好處。寶寶自己吃飯時,可以訓練雙手的靈巧,寶寶自己吃飯的過程,也可以加速他手臂肌肉的協調和平衡能力。所以,時候到了,媽媽就可以訓練寶寶自己吃飯了。 學吃飯的時機 ☆每次餵飯時寶寶都喜歡來搶媽媽手中的餐具。 ☆吃飯的時候寶寶喜歡伸手抓食物。 ☆當湯匙裡的飯快掉下來時,寶寶會主動去舔湯匙。 ☆寶寶已經學會用杯子喝水了。 學吃飯前的準備物品 1.圍兜、吃飯衣 圍兜的材質最好選擇有防水層的,因為它可以完全隔離湯湯水水弄濕衣服。有的圍兜使用特殊的EVA防水材質,感覺有點像橡膠,是不錯的選擇。另外,還一種獨特溝槽設計的圍兜,寶寶進食時掉出的碎屑就可以被接住,還蠻方便的。 還有一種吃飯衣是讓寶寶反穿的衣服,後面繫帶子或使用魔術沾,通常採用雙層設計,外面一層是棉布材質,裡面一層是防水層,非常容易清洗。使用它,就不怕寶寶吃喝東西時弄髒衣服了。 還可以直接給寶寶套上一件舊衣服,一樣也能保持寶寶的小衣服不會被弄髒。 2.兒童餐桌椅 寶寶雖小,專人座位卻是必需的,這是養成寶寶良好進食習慣的基礎。爸媽可為寶寶準備一張餐桌椅。市面上餐桌椅有些是分開的,有些則是連在一起的,可分開的餐桌椅能讓寶寶與大人同時進餐,平時又可讓寶寶獨自在小桌邊畫畫、寫字等,不能拆開的餐桌椅很多是輕便型,折疊後體積小,收放很方便。媽媽可根據需要來選擇。 有些餐桌椅帶有餐盤固定的設計,媽媽可以將寶寶的飯菜放在上面讓寶寶進食,能預防打翻。另外,椅上的安全帶則能防止寶寶爬出來,避免危險發生。 3.小碗 剛開始學吃飯的寶寶經常會把碗打翻,媽媽最好選用寶寶專用的吸盤式訓練碗。吸盤式訓練碗有防滑底座設計,碗下面是吸盤,憑寶寶的力量不太容易拿下來。等較大後,更懂得吃飯要領的寶寶就可以改用普通的碗吃飯,但為了避免打破,應使用耐高溫、無毒、無味的PC微波碗。 如果經常外出旅行,也可以使用有蓋子的兒童專用碗。它能將碗完全密封,防止食物流出,方便家居或旅行使用。 4.湯匙&叉子 要選用適合寶寶嘴巴大小,食物又不易外流的湯匙;採用高品質材料製成,耐高溫、不怕摔;有特殊圓頭設計,使用時不會弄傷寶寶自己的口腔,也不會使長牙期的寶寶牙肉受損;手柄要有防滑設計,便於寶寶自己學習。另外,最好是粗、短柄,使用起來更順手。 濕毛巾 準備兩塊濕毛巾,可及時擦乾淨寶寶弄髒的小手、小臉。 如何教寶寶吃飯 讓寶寶幫忙 在餵寶寶的同時,也讓他自己拿一把小湯匙,讓寶寶試著自己舀起來送進嘴中。 不在乎髒亂 如果擔心寶寶把飯吃得滿地都是,可以在吃飯前,在寶寶座位周圍的地上鋪好報紙、給寶寶穿上圍兜衣。等寶寶完全吃飽了,再清理「戰場」,擦乾淨寶寶的手臉。不要嫌麻煩,因為現在的麻煩是為了以後的不麻煩。 及時鼓勵 當寶寶自己吃飯時,要及時給予鼓勵,即使他把飯吃得亂七八糟,還是應該鼓勵他。允許寶寶嘗試,即使飯菜灑到了地上,也不應該太過批評寶寶,更不能因此而制止他嘗試。很快地你就會發現,寶寶能夠靈活地完成動作了,這時就要及時鼓勵他、誇獎他。這樣寶寶也會很開心,自己動手的意願就更高了。 堅持原則 說話要算數,規定好半個小時的吃飯時間絕不能延長到40分鐘,否則媽媽的努力將大打折扣。寶寶剛開始可能會不好好吃,只是「玩飯」,不要管他,也不要擔心寶寶吃不飽,吃飯時間結束就要把食物收起來。上一餐沒吃飽,下一餐自然會努力吃完。 培養習慣 吃飯前,要讓寶寶洗乾淨小手,並經常提醒寶寶養成飯前洗手的好習慣;當寶寶坐到餐桌前時,媽媽要給寶寶圍上圍兜,以免吃飯時弄髒衣服;吃完後,讓寶寶把用過的餐具放在一起,讓寶寶學習收拾餐具的規矩,此外,還應訓練寶寶飯後漱口或刷牙的好習慣,以保持口腔清潔。 TIPS:灌輸營養概念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不愛吃的東西,這時最好教寶寶一些營養知識,讓他明白這些東西對身體有什麼好處。在做飯或去超市購物時,先向寶寶介紹:你看芹菜嫩嫩綠綠的,吃點綠色蔬菜身體好;餐桌上再對寶寶做營養訓練:胡蘿蔔吃了能長高、豬肝吃了嘴巴變紅,寶寶越來越漂亮、多吃魚的寶寶更聰明。漸漸地,寶寶就會知道不挑食的好處。 輕鬆學如廁 如廁學習讓寶寶成長又邁進了一大步,這個過程需要爸媽和寶寶一起來努力,才能成功。從不能控制便便到自己主動上廁所,需要一段時間,且因人而異。為此,爸媽需要做的就是鼓勵加耐心和細心,同時,要先準備一些工具。 學如廁的時機 ☆寶寶可以保持尿片乾爽達2小時以上,或在他們短時間午睡時,尿片仍能保持乾燥。 ☆寶寶在便後能感覺到尿布已經濕了,會透過語言或動作表達不舒服的感覺。他可能會拉扯尿布或者扭來扭去。 ☆寶寶在大小便前能透過語言、動作或者其他方式表示,他需要便便噓噓。他可能突然漲紅了臉,兩腿夾住不動,或者出現特殊的聲音。 ☆寶寶可以將褲子拉下或拉起。 ☆開始模仿大人的行為,對大人如廁感興趣,並樂於模仿。 ☆寶寶可以表達「願意」還是「不願意」,明白一些與如廁有關的辭彙,如尿尿、大便、髒、乾淨、濕了等含義,並能聽得懂一些簡單的指令,如「去上廁所」。 ☆有了要去廁所大小便的概念,或能理解「小馬桶」的含義,可以走過去坐好並樂意坐在上面。 學習如廁的工具 1.坐便器 為寶寶選擇一個合適的坐便器。安全舒適最重要,款式不需要太複雜。也可以選擇直接套在大人馬桶上的小座墊,可省去未來更換便器的步驟。 2.褲子 為寶寶準備幾條適合進行如廁訓練的褲子,必須選用容易穿脫、棉質、吸水性強、易於清洗的褲子,這種質料的褲子能夠讓寶寶強烈地感覺到褲子弄髒後的不舒適感,事後又比較容易清理。 如何教寶寶嗯嗯噓噓 何時開始訓練 大多數2∼3歲的寶寶就可以進行上廁所的訓練。有經驗的爸媽表示,訓練寶寶上廁所可能要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但不管怎麼樣,讓寶寶決定他是否做好了自己上廁所的準備才是最重要的。研究表示,很多在18個月大之前就開始學上廁所的寶寶直到4歲還沒有完全訓練好。但是,從2歲左右開始訓練的寶寶到了3歲就可以自理大小便了。 先做日間訓練 白天的控制通常容易學會,而讓寶寶晚上不尿床,則需要更長的時間。要等日間訓練完全結束後再進行晚間訓練。要培養寶寶入睡前後主動如廁的習慣,如果發現寶寶睡前飲水太多,或情緒特別興奮、身體特別疲憊,凌晨時不妨叫起寶寶,再上一次廁所。 鼓勵的態度 教寶寶上廁所的時候,鼓勵對他非常有用,及時稱讚寶寶,讓寶寶為自己能控制大小便感到自豪,有的寶寶會因此而喜歡上廁所。如果寶寶有時沒能成功控制大小便,也不要因此責怪他,要告訴寶寶這種事情每個人都可能發生,他已經做得很棒了,同時溫和地告訴寶寶:下次要告訴媽媽。 有些寶寶喜歡在坐便盆的時候做些其他事情,例如看書,他已經把坐便盆和他最喜歡的事聯結起來,爸媽不要阻止他。 不要過分關注 不要強迫玩得正高興的寶寶定時小便,結果只會使寶寶哭鬧。寶寶可能會不自覺地利用爸媽過分關注的心理或者消極抵抗或者報假情報來吸引大人的注意。 爸媽可以選擇寶寶喜歡的場所進行訓練。可以透過讓布娃娃坐便盆的遊戲,來慢慢引導寶寶,讓他產生主動坐便盆的慾望。以一種不經意的方式開始訓練,寶寶較容易接受。 細心留意信號 一旦發現寶貝有大小便的跡象,例如放屁、扭動身體、突然漲紅臉、用手摸小雞雞或者小屁股,就馬上問寶寶,是不是要尿尿便便?然後帶寶寶到坐便器上。 教寶寶用語言表達自己想大小便的意願,這樣在他提出要「尿尿」或「大便」時,爸媽就能及時帶他到便器上了。因為這個年齡的寶寶有尿意時都是馬上要尿了,所以便器要就近放置。 退步是正常的 爸媽會發現寶寶在訓練期間出現反覆和倒退現象,例如你一再提醒寶寶「該上廁所了」,他卻說「沒有尿尿」,有時甚至聽而不聞,但幾分鐘後他就尿濕了褲子;例如你昨天誇獎過寶寶在午睡時已經不再尿濕床單了,今天他卻又尿濕床單等。 爸媽此時不要懊惱,也不要懲罰和責罵寶寶,因為這不會有幫助,只會讓寶寶感受到壓力,引發負面情緒,例如膽怯、恐慌等。 找一下讓寶寶發生反覆和倒退的原因,有可能是寶寶生活環境發生變動,如搬家、上幼稚園等壓力事件;有可能是睡前高度興奮或太累使寶寶過分疲憊,無法及時醒來上廁所;還有可能是爸媽訓練寶寶時急於求成,跳過一些步驟,使寶寶的挫折感大增,導致下意識尿濕褲子,不再配合訓練本身的完成。找到了原因之後,爸媽就要及時做調整,以幫助寶寶度過這段反覆和倒退期。 TIPS:能否自理大小便與智力無關 專家指出,寶寶是否能自理大小便,和寶寶的智力無關。智力由頭腦來決定,和控制大小便的膀胱相隔遙遠。 要做到大小便自理,寶寶首先要能識別需要排泄的感覺,並透過語言、動作或其他方式表達這種感覺。其次,寶寶要能在短時間內控制肛門和尿道的肌肉運動。最後,寶寶要能理解並配合在適當的地點排泄。這些,都只有等寶寶生理發育成熟到一定程度才能做到。 ∼轉載至聰明寶寶∼

12個月大嬰兒—各項發展遊戲

2006年12月01日
公開
47

快週歲了,大部分的寶寶都能獨立站立,有些已會扶著東西移步前進。學會走路的孩子會四處走動,個人的發展差異逐漸加大,隨著活動範圍的擴大,真實的智能也開始萌芽。 研究報告指出,給寶寶活動的空間越廣,刺激腦部的機會越多,發揮作用的能力就越佳,到了3-4歲的智能就越好。所以不要讓寶寶在雜亂的空間,或玩具太多的房間內活動,會妨礙他的積極探索,影響智能發展。 週歲的寶寶,有的雖說已會「學走」了,但是手腳尚不靈活,一定要不斷的重複練習,不要限制任何寶寶可練習走路的機會,讓他自己走,不要老是牽著寶寶的手走,在搖搖晃晃及愛的掌聲中,他學會如何平衡及有獨立成長的機會。但要注意周圍環境的安全,注意家具是否有尖銳的角及邊緣,收好危險物品等,讓寶寶在寬敞ˋ安全的空間中成長。 一、推紙箱前進 有些寶寶快週歲了還不太會走路,除特殊情形外,家長不必過分擔憂,可透過有趣的遊戲活動,幫助努力嘗試要站起來的寶寶開始走路。 方法:找一個和寶寶站起來時,可用手撐在上面同高的空紙箱,重量不宜過重。讓寶寶在乾淨的地板上推著紙箱練習走路,媽媽從旁鼓勵、引導他。當寶寶發現他可以自己推著東西前進時,通常會雀躍不已,孩子都很喜歡這個充滿樂趣的遊戲。 二、貼五官 父母可透過這個遊戲讓寶寶認識自己的五官外形,從認識自我開始,再認識動、植物等其他事物。 方法: 1.在厚紙板上畫一個人的頭形及臉形,最好也畫上頭髮,臉部空白留做貼五官用。用紙片製作眉毛、眼睛、鼻子、耳朵、嘴等,用來黏貼。 2.首先,家長指著自己的五官讓寶寶辨認,接著教他用手指出媽媽的鼻子、嘴巴…..等。也可拿出鏡子讓他看,告訴他這是寶寶的眉毛、眼睛、鼻子、耳朵、嘴。 3.父母示範貼圖,有時可故意貼錯,讓孩子指出糾正過來。 4.讓孩子自己貼五官,只要貼對位置就好,不要求貼的比例正確。 三、裝手電筒 手的功能發展能促進大腦的發育,透過寶寶觀察大人拆裝手電筒的過程,讓寶寶自己動手裝手電筒,可培養寶寶的觀察力、專注力及訓練手部操作的靈活度。 方法:家長把手電筒從拆開、放上電池、套上燈泡,栓上蓋子、然後按上開關使燈泡亮起來,每一個步驟慢慢地、仔細地做給寶寶看,寶寶在旁觀看也會學大人的樣子去拆裝,家長從旁可看看寶寶能做到哪一步,寶寶能完成多少就完成多少,不要勉強他。此時也要告訴他,要愛惜物品,不要將手電筒亂扔、亂敲,否則會弄壞燈泡,燈泡就不會亮了。 四、分享好東西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增強,漸漸懂得想佔有或得到一件東西了。教寶寶與他人共同欣賞物品,凡事不能只從自我為出發點,從小培養他與人共享的情懷。當他體會大人願意與他分享事物時,漸漸地他也可能拿出自己的玩具,要與大家分享。 方法:家長在平日應經常和寶寶一同分享生活中的點滴,將身邊美好的事物不論大小,都與寶寶分享。例如:你在摺棉被時,和他一起欣賞被單可愛的圖案:澆花時,和他一起看看美麗的花朵,耐心教他觀察葉子的紋路;出外郊遊時,跟他一起欣賞天上的白雲……等。你對他無微不至的關愛,建立他對他人的信任,長大後也較會替他人著想。@、

適合0∼1歲寶寶的遊戲

2006年11月29日
公開
60

家中有了寶寶後,增添了許多歡樂。但此時,新升格的爸媽們就必須學習如何跟寶寶一同玩遊戲?可以玩些什麼遊戲? 寶寶從出生的那一天起,就需要爸爸媽媽細心的照料與養育,該用什麼方法能有效地激發寶寶的各項潛能呢?答案是——遊戲!它是培養小寶寶良好行為習慣、奠定未來身體健康、氣質性格的最好途徑。 瞭解寶寶身心發展歷程 想要知道什麼樣的遊戲適合自己的寶寶?得先瞭解寶寶在周歲之前各個階段的成長過程: 出生∼3個月寶寶 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開始注意你的臉了,如果你逗弄寶寶,寶寶就會對你笑;寶寶會俯臥抬頭,慢慢地從小角度抬頭到90度,寶寶還會舞動自己的手臂並做出對性稱的動作;而且寶寶會有抓握反射。 4∼6個月的寶寶 寶寶會自動地對你微笑了;慢慢地,寶寶會支撐抬起自己的胸部,從仰躺側翻成俯臥,並從俯臥側翻成仰躺;給寶寶東西,他會用手指和手掌來抓握;如果發出響聲,寶寶會高興地尖叫,並將頭轉向聲源、注視著聲源。 7∼9個月的寶寶 寶寶會自己拿餅乾吃,也會試著抓取離自己身體較遠的玩具;你經常對寶寶說話,寶寶也開始能夠聽得懂了哦;寶寶還會拍打東西,一隻手裡的玩具會轉交到另一隻手中,還會交給你;寶寶坐下的時候,不再需要有東西支撐了。 10個月∼1歲的寶寶 寶寶能爬行,之後你還能看見寶寶自己攀著物體站起來,扶著傢俱移動雙腳;寶寶會用雙手各拿一塊積木,敲打它們或把它們都放到盒子中去;寶寶開始模仿你說單字;寶寶看到陌生人的時候,會有害羞、高興等反應。 適合周歲前寶寶的遊戲 遊戲不僅僅是玩,更有它獨特的作用。知道了每個遊戲背後對寶寶產生的意義,或許你再次帶寶寶一起玩時,就會更帶勁。 出生∼3個月時 ※視覺遊戲:媽媽可以給寶寶看黑白線條組成的圖案,格子的、圓形的都可以。 ※語言遊戲:雖然寶寶聽不懂,但寶寶喜歡你用高高低低的聲音對他說話,或者發出一些奇怪的聲音也不錯! ※音樂遊戲:請幫寶寶準備些音樂吧,多給寶寶聽一些簡短、歡樂的曲子,寶寶喜歡在睡覺前後都能聽到它們。 4∼6個月時 ※運動遊戲:給寶寶一些沒有用的紙,寶寶很喜歡撕紙,很多時候,寶寶能一個人撕得不亦樂乎呢。 ※觸覺遊戲:雖然寶寶還小,可是就懂得享受,寶寶喜歡你能經常為他按摩手和腳,或者搔癢癢也是寶寶很喜歡的。 ※語言遊戲:對寶寶說一些單一語言,寶寶會很感興趣,並且會嘗試模仿你的發音哦。 7∼9個月時 ※語言遊戲:媽媽知道嗎?寶寶想要認識更多的人了,所以,你可以多對寶寶介紹不同的家人,讓寶寶積累經驗。 ※運動遊戲:寶寶愛翻、愛爬、愛運動,這時候,媽媽可別阻攔寶寶,相反地,得多多帶寶寶練習才對! ※聽覺遊戲:寶寶開始對周圍的環境感到莫大的好奇!打雷、下雨聲、動物的叫聲等等,對於寶寶來說,都是那麼的神奇。 10個月∼1周歲時 ※運動遊戲:媽媽帶寶寶去有單槓的公園玩吧,你托住寶寶的腰,寶寶就會雙手抓欄杆,雙腳離地吊起,這樣可以訓練寶寶手腕力量,很好玩。 ※語言遊戲:爸爸上班去的時候,總會對寶寶搖手說再見。媽媽你可以搖著寶寶的小手,嘴裡說:「再見、爸爸再見。」幾次後,寶寶就會明白爸爸搖手和再見的意義。 ※視覺遊戲:媽媽知道寶寶最喜歡的玩具是什麼嗎?你可以讓寶寶看到它想要去抓它的時候,把它藏起來,對寶寶說:「哎呀,不見了!」這時,寶寶就會很賣力地去找尋。

11個月大嬰兒-各項發展遊戲

2006年11月01日
公開
55

為了讓寶寶從出生那天起就能接受刺激,充分發揮潛能,媽媽或照顧者對寶寶而言就顯得格外重要。相對的,也必須有正確的養育方式,並具有無限的愛心和耐心。所有的養育方法都需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愛」,在給寶寶任何活動或遊戲中,要經常讚美、誇獎他的表現。當他接受到愉快的刺激時,腦中的「中腦皮質」系統就會發揮作用,使他學習順暢,因而樂於學習。 研究指出,經常受到適度刺激及關懷的寶寶,遇到困難時,自己就可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積極地付出行動。而有這種能力及行動的孩子,就是聰明的孩子。 這個月齡的寶寶自我意識更強了,很多事情喜歡「自己動手做」,例如要自己拿湯匙吃東西、自己拿杯子….等,不要大人餵他或代勞。同樣,他的認知能力越來越好,模仿能力也很強,身邊親人的一言一行都是他模仿的對象,所以大人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讓他在溫馨、祥和、健康的環境中成長,就是給孩子最好、最永恆的寶藏。 一、好好吃 看到美味的食物人人想吃,寶寶也不例外。他可能迫不及待希望食物趕快入口,但媽媽要把握餵食要訣,一定要注意:食物不能太燙,約近人體體溫即可。平時寶寶自己拿湯匙進食,不但可訓練手指靈活還能培養獨立能力,應多讓他自己來。但如果這種食物是寶寶從未吃過、喝過的,最好由媽媽親自喂他,因為大人要教寶寶用舌尖感受食物的美味。 方法:餵食時,媽媽自己先示範吃一口,邊吃邊說:「真好吃!」然後再說:「啊!」讓他打開嘴巴,給他吃一、二口後,再把食物放在他對味覺最敏感的舌尖,讓他品嘗食物的味道,不要一下子就把食物放入嘴巴的最裡面。 二、找圖遊戲 寶寶喜歡做尋找的遊戲,透過玩而學習新事物。讓寶寶學習把言詞和圖片連結起來,記憶圖片的名稱,練習手的動作和爬行的動作,及增加記憶能力。 方法:在大紙盒上貼一張寶寶熟悉的圖片(如動物、水果、汽車、家人照片….等),和他一起坐在地板上,跟他說這張圖片的特點。例如「小白兔耳朵長長的」、「汽車嘟!嘟!響」、「娃娃在笑,好可愛!」等,讓他好好看一會圖片。熟悉後,再將紙盒轉向,問他:「小白兔呢?怎麼不見了?」寶寶會將紙盒翻來翻去,終於找到小白兔了,他會笑得好開心喔!別忘了讚美他:「你好棒!」、「寶寶真聰明」。如果寶寶不去找,可把圖片再轉回來,重複以上動作。每天玩一次,如果寶寶不願意再玩了,就不要強迫。 玩幾天後,再貼新的圖片在另一面,叫寶寶先找出第一張,再找新的圖片,每次要加幾張,可視寶寶的學習情況而定,這個遊戲可玩好一陣子。 三、盡情塗鴉 讓寶寶開始學習使用蠟筆或彩色筆盡情塗鴉,可發展他手指的靈活性、培養對色彩的興趣,及提供對自我世界的探索。 方法:讓寶寶先看著你用蠟筆在紙上畫些簡單的圖案、塗上顏色,引起他的興趣後,再給他一支蠟筆,讓他把玩一下,告訴他:「這是蠟筆。」教他用全手握筆。開始可手把手教他在紙上畫,最後放開手讓他自己塗鴉。不管他的「傑作」如何,都要誇獎他。 如果寶寶拿了筆要亂塗家具或牆壁,要告訴他蠟筆或彩色筆只能畫在紙上,建立他正確的習慣。 四、選選看 你是否曾有過拿幾樣東西讓寶寶挑選的經驗?寶寶想喝水了,想吃東西了,不要直接拿給他,再拿另一樣不同的東西讓他選,當你的寶寶有機會做選擇時,可能會產生很有趣的「笑」果,及學習思考、認知的效果。在選擇嘗試中,他會學會了解自己的需求及認知各項物品的功能。 方法:利用日常用品讓寶寶做選擇,如他要吃稀飯時,給他一根湯匙及一支小叉子讓他選;喝水時,給他一杯有裝水的杯子及一杯沒裝水的杯子隨他挑選;出門時,問他腳上應該穿襪子還是手套;洗手時,問他該用香皂還是積木……等。 如果他選錯了,那麼就照他選的給他,將錯就錯,讓寶寶自己親身體驗錯誤。就讓他用小叉子吃稀飯;喝沒有水的杯子;腳上穿手套;用積木洗手。在有趣的試行錯誤中,你跟他一起歡笑吧。接著,讓他再選一次,如果他選對了,要讚美他。有時寶寶會故意選錯,對這種滑稽錯誤他感到非常有趣,這時你就幽默一下,跟他開懷大笑吧!@、

10個月大嬰兒-各項成長遊戲

2006年10月01日
公開
47

這個月的寶寶一般都能長時間平穩地坐著玩耍,讓寶寶學會專注地獨自玩耍,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平時不要過分逗弄小孩。你要盡量和他互動,例如和他說話、微笑或從旁關心他,但不要一直有事沒事就逗弄他,以免養成他粘人、磨人、任性及過分依賴的壞習慣。如果他能獨自一人很專注地玩玩具時,就讓他專心的玩,盡量培養他玩遊戲的熱忱,注意不要中斷他的玩耍或強加干涉,應該多多給予誇獎和鼓勵。 父母可從平時遊戲活動中培養他的專注力、思考能力、良好的生活習慣及健全的人格。 一、配配看 一般的積木或組合玩具常會用到重疊、插入、蓋上或拔出等的動作技巧,這些動作可讓寶寶充分運用到手指指尖或手指頭,可增加手指的靈活度及專注力。其實,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物品,也可成為寶寶的最佳玩具,例如:紙箱、紙盒、線軸、瓶瓶罐罐…..等,只要加點巧思,也可運用到以上的操作技巧,就可讓他玩得不亦樂乎喔。 方法:拿個鞋盒,盒蓋上挖2個大小不同的洞,洞口以你要寶寶插入的物品的寬度為準,例如乒乓球和小塑膠碗,讓這2件物品剛好卡在大小洞口,再拔出來。就像小寶寶喜歡把浴缸的塞子拔起來、塞進去一樣。這個遊戲不但可訓練寶寶的手指技巧,亦可讓他學會分辨大小、增加手眼協調,及專注力。 二、交朋友 寶寶看寶寶越看越有趣,寶寶喜歡和同齡的小朋友相處,看到他們會笑、會打招呼。如果寶寶不會和小朋友打招呼,有可能是沒有機會和小朋友接觸。當寶寶開始學站立時,或牽手學走路時,最好常帶他到有小朋友的地方看他們遊戲、跑步等的活動。當寶寶看到別人在學步、遊戲時會特別開心,這會促進他想要參與,而加快想學會走路的慾望,及奠定將來與人相處的良好基礎。 所以家長要帶寶寶和不同年層的小朋友交往,孩子們和孩子們在一起較少怕生,也可互相學習。但家長最好在旁觀察,如寶寶有不好的動作,或模仿他人不良的習慣,都要適時與予改正。改正不是責備,寶寶這時已懂得大人心意,不要嚇著他,以免影響他日後的學習。 三、聽聲取物 這個月的寶寶認知能力發展很快,已經學會聽聲指物,問他熟悉的東西或圖片時,他會用手指指出。讓寶寶透過聲音的重覆刺激,他會更容易學會更多的新事物。 方法:放2-3種寶寶的玩具在他手拿得到的地方,媽媽先教他玩具的名稱,然號說:「把大象拿給媽媽。」如果他拿對了,要表揚及讚美,例如說:「好棒喔!這是大象。」如果拿錯了,媽媽和寶寶一起玩這個遊戲,並介紹這個玩具的特徵。例如,大象鼻子長長的;猴子會爬樹、喜歡吃香蕉;車子會跑;兔子耳朵長長的等,這樣寶寶很快就能分辨清楚了。 四、滾鐵罐 這是很有趣的爬行訓練遊戲,能促進寶寶的全身運動。 方法:在奶粉罐裡面裝些滾動時會發出聲音的小物品,如彈珠、鈕扣等。讓寶寶邊爬邊滾動奶粉罐,物品和奶粉罐滾動發出的聲音,會吸引寶寶一直想滾動它,他會很開心喔!媽媽也可以把奶粉罐先滾到遠處,讓寶寶爬過去再滾回來。 五、蹲下撿物 前2個月的寶寶應學會扶著東西,雙腳分開平衡地站立了;到上個月學會雙手扶著東西學路;接著就可單手扶物向前移動,這時可教他蹲下再站起來的動作。蹲下撿物是應用上下肢協調,及手、眼配合較複雜的運動,每個寶寶的成長規律不同,如果寶寶還不會,只要耐心教導,假以時日也一定學會。記得不要太勉強寶寶喔! 方法:寶寶會單手扶物前進時,大人將玩具放到寶寶的腳旁,引誘他蹲下來檢。他會一手扶著東西蹲下來,另一手去檢玩具,然後再站起來。但有時因想急著檢新鮮的玩具而摔倒,大人要在旁看護。但學步期的小孩幾乎沒有不摔跤的,小孩摔跤時大人要保持鎮定,不然反而容易嚇到小孩。 如果寶寶不敢蹲下來,不要勉強他,可以牽著他的一隻手,另一隻手學檢物,先讓他適應蹲下和站起來的動作,漸漸他就會獨立扶著家具或其他物品蹲下去檢東西了。@、

第八個月

2006年09月01日
公開
54

第八個月 ●生理指標: 滿八個月時,男嬰體重達6.9-10.8千克,身長65.7-76.3釐米。女嬰體重達6.3-10.1千克,身長63.7-74.5釐米,本月可出2-4顆牙。 ●養育要點: 寶寶在飲食方面的愛好可以看出來了,要以其愛好添加輔食,開發盡量多的食物品種,保持營養均衡。在做寶寶副食時,保證衛生是最重要的。在寶寶長牙時期,輔食中添加含鈣和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如蝦皮、海帶、動物肝臟、蛋黃、魚、綠色蔬菜等。可以用副食品代替1-2頓奶。在日常生活中,把教寶寶認識周圍環境與發展語言相結合。繼續進行動作訓練。幫助寶寶站立起來,讓寶寶多爬、多玩各種玩具。教寶寶一些社交禮節動作,如拍手表示“歡迎”,揮手表示“再見”。 ●發育指標: 能夠扶欄杆站起來;可以坐得很好;會兩手對敲玩具;會捏響玩具;會把玩具給指定的人;展開雙手要大人抱;用手指抓東西吃;會用1-2種動作表示語言。 ●特別提示:這個月,寶寶的發病率會上升,不能因為怕感冒就減少戶外活動。提供安全的運動場,清除一切寶寶夠得著的小垃圾。電源插座要加保護罩,熱水瓶放到寶寶夠不到的。母乳充足的母親,不必急於斷奶。只要寶寶願意吃副食品就不要擔心。 讓嬰兒從出生那一天起,給他充分的刺激與良好的學習誘因,是父母的責任。媽媽要給予寶寶足夠的刺激,讓其腦部的神經迴路得以打開,智力才能逐漸發展。而人腦則是產生各種心理現象的重要器官,包括了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像、興趣、性格……等。所以要培育傑出優秀的人才,請擅用智能開發,除了能開發小孩的智能外,還要培育他樂觀進取的態度、契而不捨的毅力、專注的精神,及善良、真誠、寬容等的良好人格。 寶寶從5個半月起,經常用眼睛、耳朵、雙腳、手腕和身體接觸外界,週遭世界對他而言,更加寬闊而具吸引力。不過這個階段的寶寶,記憶能力還不夠發達,所以對各項學習活動要反覆練習,透過遊戲增加他的短暫記憶、專注力及思考能力。父母應經常逗引寶寶,多和他互動,他的智能開發就在你的關懷中茁壯成長。 一、你藏他找 讓寶寶玩各種不同類型的「躲貓貓」的遊戲,可以培養孩子懂得去期待事物發生的能力,提供重覆的刺激,也能有效增加對事物的短暫記憶,而短暫記憶是發展長期記憶重要的基礎。在玩「躲貓貓」或「藏東西」的遊戲的過程中,訓練寶寶記憶媽媽沒蒙上手帕時在哪裡,不見了要如何去找;東西被藏起來了,只要知道在哪裡就能找到。這正是可以訓練寶寶記憶、觀察、思考、等待、探索、語言學習…等能力很好的遊戲。 遊戲方法: 1.可重覆玩前幾個月的「躲貓貓」遊戲,用手帕蒙住自己或寶寶的臉,讓他掀開手帕;或將玩具藏於身後、棉被中露出一小部份讓他去找,遊戲中別忘了要一直和寶寶說話喔。 2.把手帕當著寶寶的面蓋在玩具上,看看寶寶會不會動手去掀開。如果寶寶不會去掀,可換條透明的手巾,因為寶寶還認為「看不見就是不存在了」,看見了自然會去拿。引導寶寶去觀察、探索,短暫記住眼前的事物,如果他辦到了,給他愛的擁抱或讚美,這不但可促進親子心靈的契合,更可讓寶寶感受到被愛的感覺,這種滿足感正是激發他學習新事務的原動力。 二、學會「不行」,懂得「坦然面對」 寶寶自5個月大左右就看懂大人的表情,知道大人是生氣還是高興。這個月他更進步了,能理解大人簡單的詞彙而抑制自己的行動,約束自己的行為,此時應教他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據專家研究在遊戲中或生活當中,同時教他學會等待某事務的發生,習慣了等待,學習等待後就會有愉快的結果,自然就學會遵守規定而學會耐心對待。 1.當寶寶想去做不適當的行為時要制止他,如果做倒你的要求時要讚美他。例如寶寶想去摸插座或碰觸燒燙的水時,要撥開他的手,嚴肅地告訴他「不行!」讓他知道這是不可以做的事。這時媽媽的表情不可微笑,否則寶寶不知道你生氣了。重覆教幾次後,如果他看到這些物品不再去摸了,記得要親親他、摸摸他的頭鼓勵他說:「你好棒,真的不去做….」,及早教他遵守家規是很有必要的。 2.生活中有許多事情是希望寶寶遵守,但他又不容易做到的,這就需要你教他學會約束自己的慾望,而應該學會去「坦然面對」,而且要趁早教比較好,等他長大了就不容易做到了。例如:抑制不想收拾玩具的情緒,學會玩具要好好收拾;沒到看電視時間,要抑制想看電視的慾望,學會遵守規律及等待。一開始時,寶寶可能會任性哭鬧,媽媽要堅持原則,等他感受到因為做對了而被讚美的愉快經驗時,自然就學會了「坦然面對」。 三、扔東西 在寶寶成長過程中有許多行為看似不好,其實是正常現象。例如這個時期的寶寶喜歡把手裡的東西反覆扔到地上,還樂此不疲。在反覆的過程中,其實他就在認識許多新事物,也是一種學習,所以媽媽不要阻止他,應趁機給他更多的刺激,教他認識更多的事物。 方法:準備一些重量、質感不同的玩具,例如積木、羽毛、紙片、耐摔的小玩具、小塑膠碗等,讓寶寶把玩,在寶寶的床下或他經常出入的地方放一個大籃子,逗引他把手中的玩具往籃子裡扔。扔完後,媽媽將物品集中籃內,再一一取出並介紹物品的名稱和用途。一開始寶寶可能扔的不準,媽媽要抓著他的手教他對準。 這項活動可訓練寶寶的注意力、模仿力和掌握空間方向的能力,也能讓他累積對事物特徵的經驗,例如積木會重重落地,羽毛會在空中飄再緩緩落地等。 四、獨自玩耍 專心是需要從小培養的,儘可能不要去打斷遊戲中寶寶的專注情緒,讓他長時間獨自專注於一種遊戲或一個玩具中,時間越長越好,這樣可以培養他的專注力及思考能力。 方法:拿日常隨手可得的東西,如杯子、鍋蓋、木槌、湯匙等,讓他摸一摸、敲一敲,把玩把玩,甚至放倒嘴裡嚐一嚐也可以。一次只給少樣玩具或拿些乾淨的廢紙讓他撕扯著玩,紙張可多樣,由薄到稍厚,由大到小,寶寶只要拿到紙就會撕得精光,玩得十分開心。撕紙遊戲不但可鍛鍊他的小肌肉群,還可培養他思考遊戲意義的能力,及享受獨自玩耍的樂趣。 五、平衡感遊戲 平衡感好的孩子較不易跌倒,也較能做跳躍等體操動作。撐住寶寶的腋下,讓他用腳蹦蹦跳跳;或將寶寶丟高高的遊戲;或抓住寶寶雙腳讓他倒栽蔥的姿勢,都可以培養平衡感。做平衡遊戲時要特別小心寶寶的頸子,可套個頸圈,及注意脖子的保護。 遊戲方法: 1. 丟高高 自己躺下將寶寶往上拋,邊說:「飛高高!飛高高!」速度先快後慢,讓他體驗不同速度的感覺,別忘了邊玩邊鼓勵他喔!這個遊戲適合各種時期,能促進身體平衡,增加運動機能。 2. 倒栽蔥(頭垂直朝下搖動) 如做過前面丟高高遊戲,可進行這項活動。抓起寶寶的雙腳呈倒立姿勢,再緩緩地前後搖晃,在到立及搖晃中就能增強他的平衡感。請記住不要抓寶寶的襪子或鞋子,因為可能會鬆脫,一定要抓他的腳。@、

9個月大嬰兒-各項成長遊戲

2006年09月01日
公開
56

許多家長都知道教育應從零歲就開始。從出生到學會說話大約是一年時間是零歲期,這時嬰兒腦部發展速度非常驚人,幾乎每分每秒都在飛快增長,是提昇幼兒智能的最佳時機。 8個月-12個月大左右屬於寶寶的學步期,當他能腹部離地爬行到扶著東西站立,到自行跨步決定自己的前進目標時,就邁入了另一個智慧階段。寶寶每天忙著探索豐富的世界,他的好奇心超乎你的想像,每一件事物,每一個聲音都吸引著他,所以不要把他關在嬰兒床或特定小範圍內,這會阻礙他們成為天才的機會。將家中危險物品收妥,並告知寶寶「禁區」禁止進入;危險物品不准碰觸,給他一個自由、寬闊、安全無虞的空間,盡情去探索、學習,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及開朗好相處的性格。只要寶寶做到任何事,一定要給他擁抱或讚美喔,這時他最期待的喜悅! 一、爬上爬下 當寶寶學會腹部貼地匍匐爬行,漸漸地他知道要爬得快必須腹部離地、臀部抬高用四肢撐開身體向前爬。學會用四肢爬行的寶寶,已經能有效地應用四肢支撐的力量了,很快就能扶著東西站立。讓他爬上爬下可以鍛鍊足部、手腕肌肉與關節,刺激腦部發展。 方法:在床上放些大枕頭、大絨毛娃娃等大型柔軟玩具,或爸爸、媽媽躺下當障礙物讓爬寶寶從身上爬過去。當寶寶能克服困難爬過這些障礙物時,爸爸、媽媽要立刻給予讚美,讓他體會獨立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後的成就感。 二、刺激腳趾遊戲 讓寶寶光著腳丫訓練他腳趾用力,當拇指用力時,會增加對腦部的刺激。 方法: 1.拉起寶寶的雙手讓他站立,站穩後教他踮腳尖,這時大人仍需扶著他的手,讓他保持平衡。練習時間不宜過長,每天幾次,如果他不願意或臉潮紅時不要勉強。如果學會踮腳尖,可牽著他的手,讓他以腳尖走路前進。別忘了親親他,告訴他:「你好棒!」 2.讓寶寶面對面坐在媽媽膝上,拉著他雙手,他的雙腳頂住媽媽的膝蓋,稍鬆手讓他往後傾,又拉回向前倒,讓寶寶身體一前一後,刺激腳底。也可配合音樂邊唱邊玩喔! 三、拿湯匙 手指的應用也能刺激腦部發育。平時給寶寶拿湯匙或有握把的杯子,或拿些葡萄乾、鈕扣等小東西給寶寶抓一抓也有促進作用,但因東西很小要避免讓寶寶誤吞。訓練寶寶拿湯匙,不但能促進腦部發育,也能讓他享受用餐的樂趣。很多媽媽不讓寶寶自己拿湯匙,是不想弄得到處髒亂、怕麻煩,其實這是剝奪寶寶的學習機會。只要訓練得宜,寶寶也可以自己拿湯匙。 方法:在寶寶正是拿湯匙前,可在平時遊戲中讓他學會用大鏟子鏟東西。拿米粒或砂土讓他鏟來鏟去,久了他就知道要用鏟子的凹面才能將東西鏟起來,及如何拿穩鏟子將盛好的東西再倒入另一個碗中。重覆學會這些動作後,他的手變得有力,漸漸地他就能拿穩湯匙將食物放入口中了。 四、大大與小小 這時期的寶寶好奇心十分旺盛,喜歡到處摸一摸、看一看,媽媽的梳妝台、抽屜,地上的鞋子、箱子等都是他的最愛。這時家長可善用身邊的事物,教寶寶認識這個多采多姿的世界,及各項認知的慨念。 方法:將大人的物品和寶寶的物品,如衣服、襪子、鞋子、枕頭等,大小分明的東西並排在一起,反覆對寶寶說:「這是大鞋子,這是小鞋子」。或是於實際生活當中,給予機會教育教他分辨大小。例如到戶外看到停放的車輛有大卡車、小轎車,就反覆教他:「這是大卡車,這是小汽車」,不斷重覆指出大小對照的物品,漸漸地他就學會分辨大小,及認識物品的名稱了。 五、玩娃娃 這個月的寶寶不但會察顏觀色,也會模仿平日大人的言行,尤其喜歡學媽媽照顧自己的模樣。這時家長要注意身教,及教他學會關懷、同情別人。有些媽媽看到男寶寶玩娃娃就認為不妥,硬是將寶寶的娃娃拿走,這並不是好方法。其實,無論男孩女孩都是應該學會愛惜別人,懂得如何關心、照顧別人的。寶寶愛護娃娃正如你愛他一樣,讓他的愛心滋長,而不是被澆冷水。但是也要注意教導孩子性別的差異,如發現孩子異性傾向行為要及時教導,以免導致孩子日後性別意識上的錯亂。 方法:給寶寶一條可當被子的手帕或手巾,及一個布娃娃,有些寶寶就會玩起拌家家酒的遊戲。他會哄他、抱他、幫他蓋被子等,模仿媽媽照顧關懷寶寶的模樣。娃娃陪寶寶玩耍、陪寶寶睡覺,有時寶寶會跟娃娃說話,是他日常生活中最親密的夥伴。學會關懷娃娃就會關懷其他的人,善待娃娃也是寶寶學習人際關係的重要課題。@、

寶寶長牙期須知...摘自雀巢

2006年08月21日
公開
56

親愛的媽媽: 隨著寶寶成長到一定的階段,小牙齒會慢慢長出,這時,就要多注意寶寶的牙齒保健及生活習慣,為長大後的口腔健康做基礎。可是到底該如何保護寶寶的小牙呢? 寶寶在6個月到15個月大時,牙齒的牙肉上,感覺到有一個硬硬的小突起,牙肉上也會呈現一點點紅腫,此時為寶寶的長牙階段。這階段的寶寶喜歡將東西放到嘴裡磨咬,因此家中小物品要注意收納好,以免寶寶誤入嘴中;當然為寶寶準備的咬合玩具,也可以舒緩寶寶牙床的癢痛,但要隨時注意清潔。 一般來說,寶寶乳牙生長的順序:首先先長下排及上排4顆乳門齒;再來為上、下後面第一乳臼齒;之後是乳犬齒;最後才長出上、下後面第二乳臼齒,共20顆乳牙。在長牙階段,因為初期只長前牙,因此喝玩牛奶或吃完東西,媽咪可以用指套牙刷輕輕刷牙齒表面,而後面沒長牙齒的牙齦則用紗布清潔;到了後期就可以使用牙刷刷牙,並注意宜選擇小頭、軟毛的牙刷,以免傷害牙齦。 這時期的寶寶,所需的的營養素包括:維生素C、鈣(Ca)和磷(P)、維生素D、蛋白質及維生素A。維生素C有促進膠原形成的功用,與牙本質的生長有很大的關係。鈣和磷的攝取對牙齒發育很重要;維生素D可幫助鈣的吸收。而蛋白質及維生素A缺乏時,會使牙齒發育不良。 許多家長錯誤認為孩子在換牙之前出現齲齒沒什麼大不了的,換了牙就好了,再加上其他對兒童口腔保健認知上的誤解或忽視的態度,因此造成我國兒童齲齒比高達80%。

異物入侵,如何解除危急?

2006年08月17日
公開
54

鈕釦、花生米、小巧克力球…,這些容易被寶寶一手掌握的細小物品,其實可能潛藏了意外的傷害,其中最常見的便是阻塞咽喉所造成的窒息事故;然而其他時候,眼睛、耳道、鼻腔等具開放性入口的器官,亦容易是蚊蟲、灰塵、細小日常用品誤入的管道,為了避免傷及寶寶脆弱的器官,懂得正確的處理方式,才能儘快讓寶寶脫離異物入侵的危機。 進了異物怎麼辦? 當異物留置體內而未清除時,很可能引起該部位發炎、化膿的情形,甚至引起其他病症的發生,因此異物入侵的當下若無法以簡單的護理方式取出,則應儘快就醫,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 當「它」進入了靈魂之窗… 眼睛受到刺激時會分泌淚水,因此當有異物進入眼睛時,可讓寶寶閉眼並轉動眼球,讓異物隨著眼淚一同流出;另外也可直接用水沖洗眼睛將異物沖出,不過水量不宜過大,可用湯匙舀水輕輕沖洗5分鐘。若異物可直接進行清除時,應輕輕翻開寶寶的上下眼瞼,用乾淨的手帕、紗布或者棉花棒沾濕擦去,避免徒手進行清除,以免因力道拿捏不當誤傷寶寶,或者因不潔的雙手而使寶寶感染,也要禁止寶寶用手揉眼睛而損傷眼球或黏膜。 當「它」誤入耳道… 耳道中最常見的侵入者為各類小蟲,當小蟲進入耳道時,不可拉扯、拍打耳朵,以免小蟲更深入耳道或耳膜,可用手電筒照射耳內,利用昆蟲的趨光性將小蟲引出,或者滴入潔淨的食用油液以隔絕空氣,使昆蟲死亡後再用棉花棒擦拭或用鑷子取出。若是光滑的豆狀物誤入耳道時,可將頭部略為傾斜,輕輕搖頭,或者加入幾滴甘油以順利讓異物滑出。而未清楚異物位置時,不可一開始就以挖耳杓等尖銳物質掏耳朵,反而使異物更深入耳道或者傷害耳部。 當「它」佔領鼻腔… 先讓孩子在床上平躺,或使用手電筒看清是否真的有異物入侵,若有,可試著用手堵住未被阻塞的鼻腔,並讓寶寶的嘴巴緊閉,讓寶寶像擤鼻涕般用力用鼻子出氣將異物排出。若異物只有部分進入鼻腔而可挑出時,就可直接取出;無法取出時則勿勉強,避免將異物更推入鼻腔內部。 日常預防,讓孩子更安全! 教育孩子的行為 首先要告訴孩子正確的遊戲方式,不要隨意將細小的玩具或物件放入耳道或鼻腔,並告訴他這些行為的危險性,而平時孩子若有這種習慣性的行為出現,一定要予以糾正。對於年紀尚小的寶寶,則要避免讓他有接觸到細小物品的機會,鈕釦等瑣碎、細小的物品,應統一置放在高處或上鎖的抽屜中,不要四處散落在寶寶活動的區域範圍內。 注意居家環境衛生 維持居家的乾淨與整潔,是避免蚊蟲、螞蟻、蟑螂等滋生的基本條件,平時不要在床上吃東西以免遺落食物碎屑引來昆蟲,並應勤加打掃屋內環境;進行野外露宿的活動時,更要注意防護及驅蟲的措施,以免招來不速之客的入侵。 叮嚀 意外的發生都是可以避免的,照護者的細心與關心,是降低意外發生最可掌握的因素,因此父母們在忙碌之餘,也要時時注意小寶貝的舉動,環境的佈置更要去除所有可能導致危險的成分;有時寶寶無法表達異物入侵的狀況,因此當寶寶出現眼、耳、鼻的發炎、紅腫、化膿等症狀時,更要細心觀察是否為外物所引起,因為正確的診斷及治療,才能避免更嚴重的併發症產生!

第七個月

2006年08月01日
公開
71

●生理指標: 滿七個月時,男嬰體重達6.4-10.3千克,64.1-74.8釐米;女嬰體重5.9-9.6千克,62.2-72.9釐米。牙齒2-4顆。 ●養育要點: 添加副食品,使寶寶喜歡。嘗試用副食品食代替一頓奶。預防疾病。六個月後,嬰兒從母體中帶來的免疫力降低了,容易受感染,同時易引起全身性的病變。家長要常帶寶寶到戶外活動,但不要去人多的公共場所。注意衛生,對寶寶入口的器具要進行消毒。幫助寶寶學習爬。爬對寶寶智力發展和身體發育都有促進作用,科學已經證明,不會爬就直接走的孩子容易成為“問題孩子”,在運動、學習中遇到障礙。鍛煉手的精細動作。 ●發育指標: 會坐,在大人的幫助下會爬;手能拿起玩具放到口中;會表示喜歡和不喜歡;能夠理解簡單的詞義,懂得大人用語言和表情表示的表揚和批評;記住離別一星期的熟人3-4人;會用聲音和動作表示要大小便。 ●特別提示: 寶寶長牙時,會咬手指、玩具、衣被,適當吃磨牙食物非常必要,如:牙餅。少坐多爬好處多。不要親寶寶的嘴,不要口對口餵寶寶食物,因為大人的唾液常帶有細菌和病毒。 滿6個月的寶寶多數會坐穩而且學會連續翻身;手更加靈巧了,能頻繁地用手抓東西往嘴裡放,所以不能在寶寶周圍放置尖銳或過小的物品,以免造成危險;跟上個月相比多認識了1-2種新的物品名稱,也會模仿大人做一些動作或手勢,如「再見」、「謝謝」等等。 寶寶的頭腦像個寶庫,你越開發寶藏越多;你給寶寶越多練習與學習,產生的動作效應就越多,腦部的發育就越發達,智力就越高。即使腦部損傷的寶寶,據專家表示只有增加活動頻率及持續時間,就會有明顯進步與變化,所以家長要經常陪著寶寶學習,耐心而親切地陪他們度過人生最寶貴的學習階段。 一、連續翻滾 滾動能鍛鍊前庭和小腦的平衡,如果寶寶還不會翻滾常常是因為大人沒給他練習機會,只是讓寶寶學坐忘了讓他練習翻身。學會連續翻滾是寶寶學會爬之前唯一能移動位置的方法,是很重要的學習項目之一。 方法:在有足夠面積的場地,將障礙物移開,在地板上鋪上毯子或涼席。家長拿玩具誘導,先將玩具放置一側使寶寶側翻;接著讓他從側翻變成俯臥;再從俯臥變成仰臥;最後學會連續打滾。為拿到遠方的玩具,寶寶會連續翻滾向遠方移動。大人可利用皮球、小跑車等引誘他滾到遠方拿玩具。如果有必要大人可協助寶寶,用手輕推他的肩部和臀部讓他順利翻身,有了成功的經驗寶寶就更願意學習了。 二、撿豆豆 讓寶寶用手撿蠶豆般的小東西,藉以訓練拇指與食指的對捏拾取細小的物品,這一精細動作有利於促進大腦功能發展與手、眼的協調。 方法:準備一些乾淨的的蠶豆讓寶寶去撿,大人要在「」一旁看護,避免寶寶將蠶豆吞入口中。如果沒有蠶豆,可用鈕扣、棋子等代替。 三、學手勢 每個家庭使用的手勢都不同,有的家庭先學會「再見」、「握手」;有的家庭先教「親親」、「碰碰頭」等。只要寶寶學會用動作表示語言,哪種先學會都可以。這是寶寶與人交往的開始,家長應鼓勵寶寶做表示語言的動作,家人也要經常對他微笑或做再見等手勢,將來他會比較容易與他人相處。 方法:利用適當時機教手勢,例如當親人要離開時,大人抱著寶寶說「再見」,並抓住他的手做揮手動作,讓他知道這就表示「再見」;寶寶從別人手裡接過玩具或食品時,家長拱起他的雙手上下搖動說「謝謝」,你可示範幾次給他看,要讓他看見你的手勢和嘴型。 四、測觀察力 寶寶在遊戲中發現自己正在玩的玩具被拿走了,會啼哭、亂動或尖叫,就表示他對周圍的事物有反應,已具備觀察能力了。如果寶寶毫無反應,表示他的觀察能力還未發育,較小的幼兒會認為,「看不見,就是沒有了」他也不想去找了;或者他周圍玩具太多了,可悄悄地將玩具拿走,只剩他手中的一件,再當面將他手中的玩具拿走藏起來,試試看他有無反應。如果寶寶開始有觀察能力時,可做另一項遊戲。 方法: 1.將寶寶手中的玩具取走放入口袋中露出一截,他會伸手去將玩具取回。由於寶寶能覺察到自己的東西不見了想要去尋找,大人可進一步和寶寶玩捉迷藏的遊戲。 2.坐在地板上,手裡拿個玩具讓寶寶看,然後把玩具藏在身後或塞到被子下面露出一小部份,說:「玩具呢?」引誘他去尋找。如果他不想去找,再把玩具拿給他把玩一下,或拿他的小手摸一下鼓起的被子,讓他自己將玩具拿出。經過幾次重覆練習,寶寶就知道東西不見了,可以再找回,會試著用手去探索,或掀開被子或摸鼓起來的地方,於是他的觀察力就在他的好奇心中逐漸展開。 五、敲一敲 這個階段的寶寶都喜歡拿起物品就敲,把東西敲響了他就樂了。此時寶寶不但能握穩東西,還能弄出聲音,這是更進一步的表現。 方法:家長給寶寶準備一些小塑膠碗、厚玻璃瓶、木板、積木、響鈴…等之類的東西,讓孩子拿著小木棒敲敲打打;或拿起2個積木對敲,感受敲擊不同質地的物品所發出不同的聲響,並訓練寶寶手的靈巧性。

8個月大嬰兒—各項開發智能遊戲

2006年08月01日
公開
57

讓嬰兒從出生那一天起,給他充分的刺激與良好的學習誘因,是父母的責任。媽媽要給予寶寶足夠的刺激,讓其腦部的神經迴路得以打開,智力才能逐漸發展。而人腦則是產生各種心理現象的重要器官,包括了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像、興趣、性格……等。所以要培育傑出優秀的人才,請擅用智能開發,除了能開發小孩的智能外,還要培育他樂觀進取的態度、契而不捨的毅力、專注的精神,及善良、真誠、寬容等的良好人格。 寶寶從5個半月起,經常用眼睛、耳朵、雙腳、手腕和身體接觸外界,週遭世界對他而言,更加寬闊而具吸引力。不過這個階段的寶寶,記憶能力還不夠發達,所以對各項學習活動要反覆練習,透過遊戲增加他的短暫記憶、專注力及思考能力。父母應經常逗引寶寶,多和他互動,他的智能開發就在你的關懷中茁壯成長。 一、你藏他找 讓寶寶玩各種不同類型的「躲貓貓」的遊戲,可以培養孩子懂得去期待事物發生的能力,提供重覆的刺激,也能有效增加對事物的短暫記憶,而短暫記憶是發展長期記憶重要的基礎。在玩「躲貓貓」或「藏東西」的遊戲的過程中,訓練寶寶記憶媽媽沒蒙上手帕時在哪裡,不見了要如何去找;東西被藏起來了,只要知道在哪裡就能找到。這正是可以訓練寶寶記憶、觀察、思考、等待、探索、語言學習…等能力很好的遊戲。 遊戲方法: 1.可重覆玩前幾個月的「躲貓貓」遊戲,用手帕蒙住自己或寶寶的臉,讓他掀開手帕;或將玩具藏於身後、棉被中露出一小部份讓他去找,遊戲中別忘了要一直和寶寶說話喔。 2.把手帕當著寶寶的面蓋在玩具上,看看寶寶會不會動手去掀開。如果寶寶不會去掀,可換條透明的手巾,因為寶寶還認為「看不見就是不存在了」,看見了自然會去拿。引導寶寶去觀察、探索,短暫記住眼前的事物,如果他辦到了,給他愛的擁抱或讚美,這不但可促進親子心靈的契合,更可讓寶寶感受到被愛的感覺,這種滿足感正是激發他學習新事務的原動力。 二、學會「不行」,懂得「坦然面對」 寶寶自5個月大左右就看懂大人的表情,知道大人是生氣還是高興。這個月他更進步了,能理解大人簡單的詞彙而抑制自己的行動,約束自己的行為,此時應教他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據專家研究在遊戲中或生活當中,同時教他學會等待某事務的發生,習慣了等待,學習等待後就會有愉快的結果,自然就學會遵守規定而學會耐心對待。 1.當寶寶想去做不適當的行為時要制止他,如果做倒你的要求時要讚美他。例如寶寶想去摸插座或碰觸燒燙的水時,要撥開他的手,嚴肅地告訴他「不行!」讓他知道這是不可以做的事。這時媽媽的表情不可微笑,否則寶寶不知道你生氣了。重覆教幾次後,如果他看到這些物品不再去摸了,記得要親親他、摸摸他的頭鼓勵他說:「你好棒,真的不去做….」,及早教他遵守家規是很有必要的。 2.生活中有許多事情是希望寶寶遵守,但他又不容易做到的,這就需要你教他學會約束自己的慾望,而應該學會去「坦然面對」,而且要趁早教比較好,等他長大了就不容易做到了。例如:抑制不想收拾玩具的情緒,學會玩具要好好收拾;沒到看電視時間,要抑制想看電視的慾望,學會遵守規律及等待。一開始時,寶寶可能會任性哭鬧,媽媽要堅持原則,等他感受到因為做對了而被讚美的愉快經驗時,自然就學會了「坦然面對」。 三、扔東西 在寶寶成長過程中有許多行為看似不好,其實是正常現象。例如這個時期的寶寶喜歡把手裡的東西反覆扔到地上,還樂此不疲。在反覆的過程中,其實他就在認識許多新事物,也是一種學習,所以媽媽不要阻止他,應趁機給他更多的刺激,教他認識更多的事物。 方法:準備一些重量、質感不同的玩具,例如積木、羽毛、紙片、耐摔的小玩具、小塑膠碗等,讓寶寶把玩,在寶寶的床下或他經常出入的地方放一個大籃子,逗引他把手中的玩具往籃子裡扔。扔完後,媽媽將物品集中籃內,再一一取出並介紹物品的名稱和用途。一開始寶寶可能扔的不準,媽媽要抓著他的手教他對準。 這項活動可訓練寶寶的注意力、模仿力和掌握空間方向的能力,也能讓他累積對事物特徵的經驗,例如積木會重重落地,羽毛會在空中飄再緩緩落地等。 四、獨自玩耍 專心是需要從小培養的,儘可能不要去打斷遊戲中寶寶的專注情緒,讓他長時間獨自專注於一種遊戲或一個玩具中,時間越長越好,這樣可以培養他的專注力及思考能力。 方法:拿日常隨手可得的東西,如杯子、鍋蓋、木槌、湯匙等,讓他摸一摸、敲一敲,把玩把玩,甚至放倒嘴裡嚐一嚐也可以。一次只給少樣玩具或拿些乾淨的廢紙讓他撕扯著玩,紙張可多樣,由薄到稍厚,由大到小,寶寶只要拿到紙就會撕得精光,玩得十分開心。撕紙遊戲不但可鍛鍊他的小肌肉群,還可培養他思考遊戲意義的能力,及享受獨自玩耍的樂趣。 五、平衡感遊戲 平衡感好的孩子較不易跌倒,也較能做跳躍等體操動作。撐住寶寶的腋下,讓他用腳蹦蹦跳跳;或將寶寶丟高高的遊戲;或抓住寶寶雙腳讓他倒栽蔥的姿勢,都可以培養平衡感。做平衡遊戲時要特別小心寶寶的頸子,可套個頸圈,及注意脖子的保護。 遊戲方法: 1. 丟高高 自己躺下將寶寶往上拋,邊說:「飛高高!飛高高!」速度先快後慢,讓他體驗不同速度的感覺,別忘了邊玩邊鼓勵他喔!這個遊戲適合各種時期,能促進身體平衡,增加運動機能。 2. 倒栽蔥(頭垂直朝下搖動) 如做過前面丟高高遊戲,可進行這項活動。抓起寶寶的雙腳呈倒立姿勢,再緩緩地前後搖晃,在到立及搖晃中就能增強他的平衡感。請記住不要抓寶寶的襪子或鞋子,因為可能會鬆脫,一定要抓他的腳。@、

第六個月

2006年07月01日
公開
62

第六個月 ●生理指標: 滿六個月時,男嬰體重達5.9-9.8千克,身長62.4-73.2釐米;女嬰體重5.5-9.0千克,身長60.6-71.2釐米。頭圍44釐米,長牙約兩顆。 ●養育要點: 繼續添加副食品。預防營養性缺鐵性貧血,及時添加含鐵豐富的輔食:蛋黃、魚、肝泥、肉末、動物血、綠色蔬菜泥、豆腐等。 動物性食物中的鐵吸收利用率比植物性食物高。 提供適宜的玩具。為半歲孩子提供的玩具主要是形象性玩具,分為觀賞性和操作性兩大類。觀賞性玩具一般色彩鮮艷形象生動。操作性玩具是寶寶能拿的,多為能發聲的玩具。 反復叫寶寶的名字,使寶寶對自己的名字有反應,熟悉並記住自己的名字。 教寶寶認識實物,給寶寶指認實物。寶寶已經認識媽媽了,媽媽應多與寶寶在一起,多跟寶寶說話、做遊戲,撫摩寶寶的皮膚,滿足寶寶的親情渴望。經常抱寶寶出去玩,讓寶寶多接觸生人,有助於減緩寶寶即將出現的怕生現象。讓寶寶照鏡子,幫助寶寶認識鏡子中的自己,發展寶寶的自皕N識。 ●發育指標: 手可玩腳,能吃腳趾;頭、軀幹、下肢完全伸平;兩手各拿一個玩具能拿穩;會發兩三個輔音;在大人背兒歌時會做出一種熟知的動作;照鏡子時會笑,用手摸鏡中人;會自己拿餅幹吃,會咀嚼。 ●特別提示: 鍛煉手的精細動作。手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智慧的增長,家長可以讓寶寶玩各種玩具,促進手的動作從被動到主動,由不準確到準確,由手把著手教到聽語言指揮而動。 寶寶越長大活動力越強,越渴望習各項技巧,這時他需要多多練習以獲取經驗,我們應給他合適的環境及充分的機會。不要將寶寶關在遊戲欄、嬰兒床或其他「監牢」中,以免喪失大好的學習機會。寶寶希望與你在一起,及喜歡用自己的能力去探索世界,別忘了多陪陪他給他快樂的學習時光,通過親子之間的遊戲能增進親子感情,對寶寶的智力發展和心理發展方面是大有好處的。 一、學傳手 寶寶能應用拇指與其他4指相對彎曲,就能拿穩東西。寶寶學會單手拿穩物品後,可練習兩手同時握物及將物品由一手傳至另一手。 方法:拿2-3個比寶寶嘴巴稍大又能吸引他的東西,例如小瓶、小盒、小玩具等,但不能太小以免他放入口中,發生危險。要同時拿多個吸引他,如果一次給他一個,他可能會扔掉手裡的東西而去拿另一個。最好不要將他扔掉的東西再還給他,這樣他就會發現扔掉就會失去,於是他漸漸知道在拿新東西氶A就會把手中東西換到另一隻手裡,再去拿。這時大人應給他適當的讚揚和鼓勵,因為寶寶學會傳手是手的靈巧度又進一步了,你的鼓勵會使他更穩定的學習。 二、騎馬聽兒歌 讓寶寶邊聽兒歌邊配合韻律作動作,可培養孩子用動作表現語言。在愉悅的環境中,重覆聽同一首兒歌,同時感受韻律,同時學會把歌詞和動作連結起來,對日後語言及兒歌背誦的學習都有很大的幫助。 方法:抱寶寶和你面對面坐在你的腿上,握住他的手唱兒歌,腿部隨節拍跳動讓他有騎馬的感覺。唱到關鍵字如「飛」、「跨過河」等,就把寶寶舉高;或配合節奏、歌詞使他身體向後傾倒;或動作加大一些。反覆練習幾次,以後只要唱到這些歌詞時,他就會主動做這些動作了。這是讓寶寶很愉快的一個遊戲。 三、學爬行 正常嬰兒在出生幾個月內,便會腹部貼地用手臂與腿的力量,使身體前進,這種動作稱為爬行。當寶寶開始爬,他已進入人生的重要課程之一,他需要多多爬行來促進腦部發育,你要給寶寶一個適合爬行的環境及誘因。 方法:給寶寶穿著易於活動的服裝,讓他俯臥用前臂支撐前身,腹部貼床,你在前面拿玩具逗引他爬行。讓他學會用一隻手臂支撐身體,另一隻手為去拿玩具而繼續前進。不要一開始就放一堆東西在他身邊,他就可能哪兒也不想去了,將玩具放遠些讓他多爬幾分鐘。 寶寶最大的快樂之一就是跟在你後面爬來爬去,專家建議一天最少要有十分鐘你在地上與寶寶在一起, 他會為你的讚美與擁抱而快樂的爬向你。 四、帶寶寶小跑步 這是一項很好的平衡活動,對三度空間發展也有幫助,請在一個安全、可自由活動的地方進行。 方法:將寶寶抱在胸前,小心支撐好他的頸部,帶著他在室內小跑步,讓他體會身體跳動的感覺。專心看寶寶反應,並告訴他你們正在進行什麼活動,注意跑步不宜過大。當他的頸部發育到能撐住自己的頭時,可加快速度並改變姿勢,讓他體會從不同速度與不同角度看事物 姿勢及粗動作發展~ 6~7個月:可做出爬行的動作且可以稍微移動 6~7個月:俯臥時可以肚子為中心轉方向 6~7個月:抱起來站在大腿上會亂跳,蹬 視覺及精細動作發展~ 6~7個月:兩眼動作一致,沒有斜視等兩眼動作不一致的表現 6~7個月:用整隻手的手掌抓握物品 6~7個月:將積木由一手移到另一手 社會互動認知及行為情緒發展~ 6~7個月:會用雙手伸出去抓小玩具 6~7個月:常以雙手握棒的方式拿取物品,但有時會用單手 6~7個月:有時會用腳來幫助取物 聽覺及語言功能發展~ 6~7個月:對自己或他人發出單調但悅耳的母音 6~7個月:會發出雙音節的聲音,如阿兒,爾了,阿如等 6~7個月:玩耍時會開心的大笑,咕咕叫或尖叫

7個月大嬰兒—各項開發智能遊戲

2006年07月01日
公開
60

【大紀元12月7日訊】 滿6個月的寶寶多數會坐穩而且學會連續翻身;手更加靈巧了,能頻繁地用手抓東西往嘴裡放,所以不能在寶寶周圍放置尖銳或過小的物品,以免造成危險;跟上個月相比多認識了1-2種新的物品名稱,也會模仿大人做一些動作或手勢,如「再見」、「謝謝」等等。 寶寶的頭腦像個寶庫,你越開發寶藏越多;你給寶寶越多練習與學習,產生的動作效應就越多,腦部的發育就越發達,智力就越高。即使腦部損傷的寶寶,據專家表示只有增加活動頻率及持續時間,就會有明顯進步與變化,所以家長要經常陪著寶寶學習,耐心而親切地陪他們度過人生最寶貴的學習階段。 一、連續翻滾 滾動能鍛鍊前庭和小腦的平衡,如果寶寶還不會翻滾常常是因為大人沒給他練習機會,只是讓寶寶學坐忘了讓他練習翻身。學會連續翻滾是寶寶學會爬之前唯一能移動位置的方法,是很重要的學習項目之一。 方法:在有足夠面積的場地,將障礙物移開,在地板上鋪上毯子或涼席。家長拿玩具誘導,先將玩具放置一側使寶寶側翻;接著讓他從側翻變成俯臥;再從俯臥變成仰臥;最後學會連續打滾。為拿到遠方的玩具,寶寶會連續翻滾向遠方移動。大人可利用皮球、小跑車等引誘他滾到遠方拿玩具。如果有必要大人可協助寶寶,用手輕推他的肩部和臀部讓他順利翻身,有了成功的經驗寶寶就更願意學習了。 二、撿豆豆 讓寶寶用手撿蠶豆般的小東西,藉以訓練拇指與食指的對捏拾取細小的物品,這一精細動作有利於促進大腦功能發展與手、眼的協調。 方法:準備一些乾淨的的蠶豆讓寶寶去撿,大人要在「」一旁看護,避免寶寶將蠶豆吞入口中。如果沒有蠶豆,可用鈕扣、棋子等代替。 三、學手勢 每個家庭使用的手勢都不同,有的家庭先學會「再見」、「握手」;有的家庭先教「親親」、「碰碰頭」等。只要寶寶學會用動作表示語言,哪種先學會都可以。這是寶寶與人交往的開始,家長應鼓勵寶寶做表示語言的動作,家人也要經常對他微笑或做再見等手勢,將來他會比較容易與他人相處。 方法:利用適當時機教手勢,例如當親人要離開時,大人抱著寶寶說「再見」,並抓住他的手做揮手動作,讓他知道這就表示「再見」;寶寶從別人手裡接過玩具或食品時,家長拱起他的雙手上下搖動說「謝謝」,你可示範幾次給他看,要讓他看見你的手勢和嘴型。 四、測觀察力 寶寶在遊戲中發現自己正在玩的玩具被拿走了,會啼哭、亂動或尖叫,就表示他對周圍的事物有反應,已具備觀察能力了。如果寶寶毫無反應,表示他的觀察能力還未發育,較小的幼兒會認為,「看不見,就是沒有了」他也不想去找了;或者他周圍玩具太多了,可悄悄地將玩具拿走,只剩他手中的一件,再當面將他手中的玩具拿走藏起來,試試看他有無反應。如果寶寶開始有觀察能力時,可做另一項遊戲。 方法: 1.將寶寶手中的玩具取走放入口袋中露出一截,他會伸手去將玩具取回。由於寶寶能覺察到自己的東西不見了想要去尋找,大人可進一步和寶寶玩捉迷藏的遊戲。 2.坐在地板上,手裡拿個玩具讓寶寶看,然後把玩具藏在身後或塞到被子下面露出一小部份,說:「玩具呢?」引誘他去尋找。如果他不想去找,再把玩具拿給他把玩一下,或拿他的小手摸一下鼓起的被子,讓他自己將玩具拿出。經過幾次重覆練習,寶寶就知道東西不見了,可以再找回,會試著用手去探索,或掀開被子或摸鼓起來的地方,於是他的觀察力就在他的好奇心中逐漸展開。 五、敲一敲 這個階段的寶寶都喜歡拿起物品就敲,把東西敲響了他就樂了。此時寶寶不但能握穩東西,還能弄出聲音,這是更進一步的表現。 方法:家長給寶寶準備一些小塑膠碗、厚玻璃瓶、木板、積木、響鈴…等之類的東西,讓孩子拿著小木棒敲敲打打;或拿起2個積木對敲,感受敲擊不同質地的物品所發出不同的聲響,並訓練寶寶手的靈巧性。@、

第五個月

2006年06月01日
公開
65

第五個月 ●生理指標:滿五個月的男嬰體重5.3-9.2千克,身長60.5-71.3釐米。女嬰5.0-8.4千克,身長58.9-69.3釐米。 ●養育要點:添加輔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讓寶寶習慣一種再加一種。一般每週至多加一種新的食品,注意觀察寶寶的食欲、大便。如果消化不了,就暫停幾天。重視感官訓練,使寶寶的視覺、聽覺、語言交往能力在原來的基礎上繼續提高。不會翻身的寶寶,父母多進行翻身訓練。對寶寶進行冷適應鍛煉,逐漸適應較大的溫度變化,增強鼻腔、皮膚的抗病能力。冬天除外,每天應有至少兩小時的室外活動。多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防止寶寶缺鈣。 ●發育指標:能夠認識媽媽,以及親近的人,並與他們應答;大部分孩子能夠從仰臥翻身變成俯臥;可靠著坐墊坐一會兒,坐著時能直腰;大人扶著,能站立;能拿東西往嘴裏放;會發出輔音一二個; ●特別提示:寶寶的床欄上,別放毛巾、衣服等,萬一搭著的東西掉下來,蒙住寶寶的臉,會出危險。即使母乳充足,也要給寶寶添加副食品。 這個月的寶寶會認物和認最親近者的臉孔;頭部大都已能完全挺立,聽到聲音就會轉過頭去;動作也越來越靈活,所以多陪他做些平衡活動或相關遊戲,會有助於腦部發展及各項成長的學習。 一、看吸引他的物品 如果寶寶聽到物品名稱能用眼睛準確地盯住目標,表示他已有認物的能力了。觀察寶寶最愛盯著什麼東西看,再教他認這樣東西,他就會興致勃勃地去學。教他認識感興趣的事物,對寶寶來說是件快樂的事,所以媽媽平時就應多留意什麼東西最能吸引寶寶的目光。 方法:多數的寶寶都喜歡看燈,以此為例作說明。媽媽邊說:「燈,燈」邊把燈打開又關掉,使燈忽暗忽明,使他從注視你的嘴型轉向注視燈。也可拿著寶寶的手摸摸燈罩,然後開燈點亮時告訴他:「燈」。每天至少練習五次,直到你說「燈」時,他就能盯著燈看為止。這已表明他已了解這個字代表的是什麼,這也是孩子學習語言的開始。 二、尋找聲音 寶寶能順著聲音用眼睛找到掉落的物品,表示他的視覺與聽覺靈敏,能循聲尋物了。有的寶寶125天左右就學會尋找落地的響物,多數的寶寶約在155天才有這項能力,你可試著記下自己寶寶的學習天數。 方法: 1.將會發響的金屬湯匙或玩具當著寶寶的面丟到地上,看寶寶是否會循聲尋找掉落物品。 2.媽媽在寶寶房間某處將玩具或物品弄出聲音,邊說:「寶寶聽聽,哪兒有聲音啊?」觀察他是否懂得將視線轉移去尋找聲音的來源。可重覆練習幾次,聲音由強轉弱,由近到遠,並變化不同的方向。 三、舉高降下 將孩子拋入空中然後接住(多數是爸爸在做),讓孩子在大人膝上跳來跳去,這2個簡單的動作,就可刺激孩子腦部的前區庭發育及平衡發展。 方法:用虎口撐在寶寶腋下,讓他面向你輕輕舉起,以便你們能互相看見,並開心的告訴他:「你是一架飛機,飛啊,飛高了!」;放下時告訴他:「降落了,飛低了!」上升時速度不宜太快,以免嚇著寶寶,最好能一直注視他的眼睛,使他有安全感。 如果寶寶已能適應了舉高降下的遊戲,看寶寶的反應可試著玩輕輕往上拋的遊戲,但注意不要做太激烈的動作,不要拋得太高,以免危險和造成寶寶精神緊張。加上孩子的大腦還在發育中,千萬不要做太大動作的刺激遊戲喔 姿勢及粗動作發展~ 5~6個月:會自行翻身 5~6個月:坐著雙手可支撐30秒 5~6個月:頭控制的很好 視覺及精細動作發展~ 5~6個月:會玩弄繫在玩具上的繩 5~6個月:開始會敲打玩具 5~6個月:想抓小東西,如小珠珠.小鈕扣 社會互動認知及行為情緒發展 5~6個月:會尋找失落的東西(看的見) 5~6個月:看見媽媽(或主要照顧著)會主動張開雙手要求抱抱 5~6個月:會拉下蓋住自己或熟識著臉上的手帕或小巾,並發出快樂笑聲或其 動作 聽覺及語言功能發展~ 5~6個月:會發出一些重複的單音節聲音,如噠噠 5~6個月:會開始模仿一些簡單的聲音 5~6個月:聽到媽媽的聲音會立即轉向發聲處

6個月大嬰兒─ ─各項學習遊戲

2006年06月01日
公開
53

【大紀元11月30日訊】 寶寶越長大活動力越強,越渴望習各項技巧,這時他需要多多練習以獲取經驗,我們應給他合適的環境及充分的機會。不要將寶寶關在遊戲欄、嬰兒床或其他「監牢」中,以免喪失大好的學習機會。寶寶希望與你在一起,及喜歡用自己的能力去探索世界,別忘了多陪陪他給他快樂的學習時光,通過親子之間的遊戲能增進親子感情,對寶寶的智力發展和心理發展方面是大有好處的。 一、學傳手 寶寶能應用拇指與其他4指相對彎曲,就能拿穩東西。寶寶學會單手拿穩物品後,可練習兩手同時握物及將物品由一手傳至另一手。 方法:拿2-3個比寶寶嘴巴稍大又能吸引他的東西,例如小瓶、小盒、小玩具等,但不能太小以免他放入口中,發生危險。要同時拿多個吸引他,如果一次給他一個,他可能會扔掉手裡的東西而去拿另一個。最好不要將他扔掉的東西再還給他,這樣他就會發現扔掉就會失去,於是他漸漸知道在拿新東西時,就會把手中東西換到另一隻手裡,再去拿。這時大人應給他適當的讚揚和鼓勵,因為寶寶學會傳手是手的靈巧度又進一步了,你的鼓勵會使他更穩定的學習。 二、騎馬聽兒歌 讓寶寶邊聽兒歌邊配合韻律作動作,可培養孩子用動作表現語言。在愉悅的環境中,重覆聽同一首兒歌,同時感受韻律,同時學會把歌詞和動作連結起來,對日後語言及兒歌背誦的學習都有很大的幫助。 方法:抱寶寶和你面對面坐在你的腿上,握住他的手唱兒歌,腿部隨節拍跳動讓他有騎馬的感覺。唱到關鍵字如「飛」、「跨過河」等,就把寶寶舉高;或配合節奏、歌詞使他身體向後傾倒;或動作加大一些。反覆練習幾次,以後只要唱到這些歌詞時,他就會主動做這些動作了。這是讓寶寶很愉快的一個遊戲。 三、學爬行 正常嬰兒在出生幾個月內,便會腹部貼地用手臂與腿的力量,使身體前進,這種動作稱為爬行。當寶寶開始爬,他已進入人生的重要課程之一,他需要多多爬行來促進腦部發育,你要給寶寶一個適合爬行的環境及誘因。 方法:給寶寶穿著易於活動的服裝,讓他俯臥用前臂支撐前身,腹部貼床,你在前面拿玩具逗引他爬行。讓他學會用一隻手臂支撐身體,另一隻手為去拿玩具而繼續前進。不要一開始就放一堆東西在他身邊,他就可能哪兒也不想去了,將玩具放遠些讓他多爬幾分鐘。 寶寶最大的快樂之一就是跟在你後面爬來爬去,專家建議一天最少要有十分鐘你在地上與寶寶在一起, 他會為你的讚美與擁抱而快樂的爬向你。 四、帶寶寶小跑步 這是一項很好的平衡活動,對三度空間發展也有幫助,請在一個安全、可自由活動的地方進行。 方法:將寶寶抱在胸前,小心支撐好他的頸部,帶著他在室內小跑步,讓他體會身體跳動的感覺。專心看寶寶反應,並告訴他你們正在進行什麼活動,注意跑步不宜過大。當他的頸部發育到能撐住自己的頭時,可加快速度並改變姿勢,讓他體會從不同速度與不同角度看事物。@、

0~6個月的生長表(上隨選日記)

2006年05月17日
公開
44

嬰兒第一個月生長表 語  言 動  作 主  動 大 動 作 1. 除了哭外,開始發出小聲的的喉嚨音。 1. 幾乎所有手掌、手臂及腿部的動作仍是反射動作。仰躺時,姿勢仍是:身體往與臉反方向彎曲;與臉朝同一方向的手伸直,腳彎曲;另一手臂朝上彎,有如鬥劍者姿勢。活動時手臂及腿部用力伸踢。 2. 頭部如無外物支持會前後倒,俯臥時,頭部會左右轉以免窒息;頭可抬起一會兒。 3. 仰躺時,身體可以稍微側翻。 被  動 坐 1. 對聲音有反應。 1. 緩緩被拉起至坐姿時,頭部可直起而與背部成一直線。 精 細 動 作 1. 通常手會保持握拳或稍微打開姿勢,如果扒開嬰兒手指,會抓緊湯匙或搖鈴的把手,但又立即鬆掉。 2. 會注視物體,但不會伸手去拿。 3. 雙眼間配合得比較好了。 * 此表僅供參考,請勿奉為圭臬。寶寶的身心發展是難以預料的,有的快,有的慢,個別差異相當大。   嬰兒第二個月生長表 語   言 動   作 主   動 大 動 作 1. 由小聲的喉嚨音變為:啊啊咿咿咕咕等聲音,但仍不像成熟的人聲。 2. 大部分的以哭啼為主。 1. 有受驚的反射動作(墨爾反射動作),手腳偶爾抽動。 2. 手臂、腿部轉動平穩。 3. 俯臥時,頭部居中。頭部可抬至四十五度角支持數分鐘。 4. 當大人以手臂環抱身軀,身體與地面平行時,會試著抬起頭部。(嬰兒通常很喜愛這個動作,大人帶著嬰兒走動也很方便) 5. 俯臥時,頭會左右轉,每隔一段時間頭會抬起四十五度。 被   動 坐 1. 對聲音有興趣。 1. 坐時,頭保持直立,但仍會不穩擺動。 精 細 動 作 1. 抓握動作發展為由意志控制的行為。 2. 可握著東西數秒鐘,或更能久些。 3. 手臂可能會揮擊物品。 * 此表僅供參考,請勿奉為圭臬。寶寶的身心發展是難以預料的,有的快,有的慢,個別差異相當大。   嬰兒第三個月生長表 語  言 動  作 主  動 大 動 作 1. 發出母音似的音:嗚、啊、哦。 2. 由喉底發出如咯咯、低泣等等聲音較少哭。 3. 大體上發聲不受環境影響。會以發聲作為社交性的回答,如對母親的微笑與交談報以「聲響」。 1. 身體控制由反射動作轉變為意志性動作。「脖子僵硬反射動作」消失。 2. 仰臥時,頭部居中,姿態對稱,可抬頭。 3. 身體一側之手腳一起活動,然後換另一側。或者雙手一起,雙腳一起活動。用力活動手臂及轉頭。被抱起時,身體結實。 4. 俯臥時臀部低,雙腳彎曲。 5. 被拉著站起來時,雙腳貼著地面,短暫支持。 被  動 坐 1. 傾聽人聲。 2. 分辨人聲。 3. 聽出不同字音。 1. 需要人支持才能坐,可稍微維持姿勢。頭會稍微搖晃。 精 細 動 作 1. 手掌大多張開。 2. 抓握反射漸消失。 3. 可能無法握緊物品。 4. 開始揮擊,但也許離目標還差得遠。 5. 以兩手臂一起伸向物品,從兩側開始,至身體前方會合,常以握緊的拳頭碰物。 * 此表僅供參考,請勿奉為圭臬。寶寶的身心發展是難以預料的,有的快,有的慢,個別差異相當大。   嬰兒第四個月生長表 語  言 動  作 主  動 大 動 作 1. 喉嚨發出的咕咕聲有聲調的抑揚變化,維持十五至二十分鐘。 2. 開始牙牙學語,發出一連串不同的語音。 3. 聲音較正常;哭聲堅定有力。 4. 有人對他說适時會微笑,高興地尖叫,咕咕發聲。 5. 可發聲表示愉悅心情達三十分鐘之久-微笑、哈哈笑、大笑、喉底發聲。 6. 模仿數種音調。 1. 墨爾反射動作消失。 2. 仰躺時,頭保持正中。 3. 坐或臥時,頭均可自己轉動。頭部可穩定抬起維持短暫時間。 4. 俯躺時,頭頸可向前撐抬至自看得見手和腳。 5. 俯臥時,雙腳伸展。 6. 可故意彎曲腰以下的肌肉,臀部抬起。 7. 俯臥時,可如「飛機」般搖動,四肢伸展,背挺起成弓形。 8. 可由俯臥或側躺姿勢翻身。 9. 如被拉起站立,雙腿伸展,肩膀至腳在一平面上。   坐 1. 若有人支持可坐上十至十五分鐘,頭部穩定,背部堅實。 精 細 動 作 雙手動較靈敏了,也較多變化。 雙手手指交拉扯。 抓握東西時,手掌與四指在一邊,大拇指在另一邊,不熟練。 1. 揮擊物體仍不準確。 2. 視線可物體游移至手,再回到物體,想抓,但常抓不準,不是抓得太低、太遠就是太近。 * 此表僅供參考,請勿奉為圭臬。寶寶的身心發展是難以預料的,有的快,有的慢,個別差異相當大。   嬰兒第五個月生長表 語  言 動  作 主  動 大 動 作 1. 發出母音,如啊、咦、噢,以及幾個近似子音的聲音(b、d、i、m)。 2. 會對自己、對玩具「說話」。 3. 可能利用咿、啊兒語吸引注意。 4. 專心注視別人說話時的嘴部,並模仿、實驗。 5. 會摸仿音調變化。 1. 俯臥時,頭與胸抬得很高。 2. 仰臥時,可抬起頭部與肩膀。 3. 可拉腳至嘴邊,吸吮大腳趾。 4. 仰臥時,四肢伸展。 5. 俯臥時,會如飛機狀搖擺,四肢伸展,背部挺起彎曲。 6. 可從俯臥翻轉成仰臥。 7. 俯臥時,雙手用力推,膝蓋向前縮起。 8. 可能以搖擺、翻滾、扭動身軀來移動身子;仰躺時則以腳踢平面來移動身體。 9. 很容易就可讓人拉起站起來。被人從腋窩抱住時會站立身體上下動,兩腳輪流踏。 被動 坐 1. 對人聲有較明顯的反應,轉頭,似乎在尋找發出聲音的人。 2. 了解「名字」涵義。 1. 有人支持時,可坐很久(三十分鐘),背脊堅挺。 2. 坐著或被拉著坐起來時,頭部保持挺直。 3. 被拉起時,頭和軀幹可向前彎,腳可縮至肚子。 4. 坐著時,手可抓握物品。 精 細 動 作 1. 顯示出少許大拇指與手掌的相對拉置,以大拇指與食指抓物,手掌稍微翻轉。 2. 若將搖鈴放在他手上他會握住玩耍。 3. 可能會以一手或雙手扶住奶瓶。 4. 看到環形玩具會伸手抓握,方向很準。 5. 物品從另一手換遞至另一手。 6. 用任何一手抓或搖物品。 * 此表僅供參考,請勿奉為圭臬。寶寶的身心發展是難以預料的,有的快,有的慢,個別差異相當大。   嬰兒第六個月生長表 語  言 動  作 主  動 大 動 作 1. 母音開始與較多的子音(通常有f,v,th,s,sh,z,m,k等)合念了。 2. 聲音大小、高低、快慢有變化。 3. 所有發聲仍與成熟人聲不同,但對聲音有控制了。 4. 牙牙學聲,發出興奮聲音時動作也多了。 5. 大多對女人聲音有反應。 6. 發聲表達高興或不高興;會抱怨咆哮、快樂的笑、興奮的尖叫、大笑。 1. 頭部轉動自如。 2. 俯臥時,雙腿抬伸頗高。 3. 可向各方向翻、轉。 4. 可由仰臥翻身為俯臥。 5. 可能以雙手、雙膝支起身體,四肢伸飛以使身體向前躣或向後退。 6. 蠕行-肚子貼地以手支撐向前或後慢爬。 7. 需有力支持才能站立。 被  動 坐 1. 對不同的聲調做不同的反應。 1. 稍予支持,即能坐,平衡良好,可向前或兩邊傾。坐在椅子上時,可抓晃動的物品。上下蹦跳。 2. 可以短暫獨坐,可無支持獨坐小時。但必須前傾以雙手支撐來維持。 3. 從俯臥翻身時能側身彎曲至半坐的姿勢。 精 細 動 作 1. 握奶瓶。 2. 可轉動手腕,將物品拿在手中轉。 3. 以單隻手臂伸向物品。 * 此表僅供參考,請勿奉為圭臬。寶寶的身心發展是難以預料的,有的快,有的慢,個別差異相當大。

7∼12個月之成長報告

2006年05月17日
公開
47

  寶寶到了六個月大以後,從母親那兒經過胎盤接受的抗體逐漸消失,本身免疫系統逐漸發育,自己也開始有能力製告抗體,不過因為生活接觸面逐漸擴大,感染病原體的機會愈來愈多,如體內尚未有對抗該病原體的抗體就會生病了。寶寶生病的頻繁與否決定於接觸病原體機會的多少,如生活在擁擠密的空間,病原體散潘容易,生病的機會自然高些。以下是七到十二個月易發生的疾病:   1.視覺發育   用鋼筆型小手電筒在寶寶前方三十公分處,同時照射其兩眼,若反光點不是同時落在瞳孔中央即為斜視。有些嬰兒天生鼻子較寬兩眼距離較遠,外觀上看起來像是斜視,但長大以後慢慢就會恢復正常,這並不是真正的斜像,歸功於我們雙眼可同時看到一樣東西,如此才會有複雜的現象。真正斜視的嬰兒,但所看到的與閉上一眼看並無不同,這種視覺機能的發育在嬰幼兒時期最重要,若在此發育期間末能矯正,待長大後再矯正,則很難改善其視覺機能。   2.聽力障礙   由於聽覺缺失會引起語言能力異常,導致一連串發障礙,句括各式學習障礙、智能發育遲緩以及身心特質發展的扭曲。平日須多給寶寶聽音樂,多與寶寶說話、刺激其聽覺發展。在二歲以下的嬰幼兒可由其行為觀察且聽力正常與否,在安靜的房間內,把會發聲的玩具置於寶寶耳後觀察其有無驚嚇反射、眼之耳眼瞼反射,睜開眼睛或身體扭動之睡醒反應,在寶寶左右兩方各測試一次,如發現有聽力障礙須至醫院做進一步詳細之聽力測驗。   3.鼻淚管阻塞   有鼻淚管阻塞的嬰兒,大約90∼95%在年齡七至八個月大會通暢,所以在此之前如果有發炎現象,就給予發炎的治療,如果沒有發炎,就用按摩的方式從上往下壓,可使鼻淚管阻塞打開,過了七至八個月以後鼻淚管阻塞,才予以手術將鼻淚管打通。   4.奶瓶蛀牙   牙齒在六個月大左右開始生長,到週歲之刪,以上下各長二顆門牙為標準。長牙的快慢因人而異,毋需拿別人的孩子來比較,擔心還沒有長牙。家長平日須以紗布擦拭維持寶寶口腔的清潔。喝完奶後給寶寶喝些開水並避免含著奶瓶睡覺,以防奶瓶型蛀牙。   5.心臟循環系統疾病   (1)發紺性心臟病:   在台灣最常見的是「法洛氏四合症」,通常出生不久即可發現,當寶寶運動或啼哭之後,嘴唇與指甲會發紫,這是由於血中氧氣濃度降低所引起。大部份的發紺性心臟病都須手術治療,家長平日照顧上須注意「缺氧性發作」,這種情形通常發生於清晨上廁所或哭鬧太久之後,此時須立即抱起小孩,採取雙膝靠胸的姿勢,如此可改善發紺的症狀,然後立即送醫急救,如果不及作業處理,往往會有生命危險。   (2)非發紺性心臟病:   在台灣最常見的是「心室中隔缺損」這一顆的心臟病通常都沒有什麼症狀,必須靠醫師仔細聽才能發現有心雜音,或是出現食慾減低、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皮膚濕冷之心臟衰竭症狀才被發現。目前醫學進步,年齡與體重已不再是決定手術的因素了,要不要開刀或何時開刀主要是看缺損的大小及位置來決定。家長平日須注意控制水份的攝取,牛奶不可餵食過量,副食品也不可太鹹,以免加重心臟的負擔,引起心臟衰竭。    後天心臟病-川崎氏症:此症最易發病年齡為一歲,侵犯對象多為小孩,東方人比西方人多,真正的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可能與自體免疫反應有關。主要的症狀有: 一、發燒五天或五天以上。 二、急性期時手掌足底變紅、手腳變硬腫:恢復期時從指(趾)尖開始膜片狀脫皮。 三、外形性皮膚出疹。 四、兩眼結膜充血。 五、嘴唇紅、草莓舌、咽喉泛紅。 六、急性非化膿性頸部淋巴腺腫大且大於一.五公分。   主要的診斷是根據臨床表現。目前川崎氏症最嚴重的問題是在心臟血管方面,全身的血管都會發生炎性反應,在心臟左邊冠狀動脈更易受侵犯,約25%有冠狀動脈瘤發生。如果愈早治療、急性期愈早使用免疫球蛋白,心臟血管的後遺症愈低。部份的病人會持續有冠狀動脈擴脹、狹窄或阻塞,這是造成日後胸痛、心冗梗塞的原因,家長必須遵從醫師的指示定時給寶寶服藥,並且定期做超音波追蹤檢查。   6.呼吸系統疾病   毛細支氣管炎:   大部份發生於一歲以下的小孩,以六個月大最常發生,男孩比女孩多,並且年齡越小病情越嚴重,病原體主要是呼吸道合體病毒,流行性感冒A及B型病毒及副流行性感冒病毒。本症的潛伏期灼二至五天,初期的症狀與輕型感冒相似,如微熱、流鼻涕及咳嗽等,但是過了些日子以後,咳突然加、易吐奶、不安、食慾減退,呼吸變快且出現咻咻的哮鳴聲,肋間肌肉隨呼吸而凹陷,更嚴重的會因缺氧而嘴唇發紫。這是因細小支氣管發炎水腫引起呼吸道阻塞,產生球瓣效果,使得空氣容易吸入而不易呼,出於是形成了哮鳴聲,通常愈早治療,恢復得愈快。   7.腸胃系統疾病   肛裂:   肛裂常發生於一歲以內的嬰兒,主要是因為大便太乾硬,刮傷肛門口之粘膜所致。大便上可見帶著鮮紅色血絲,或,在尿布上有鮮紅色血跡。治療時主要是避免寶寶便秘,平日多補充水份,牛奶可沖濃一些,必要時給予軟便劑,使大便變軟,以避免裂傷的粘膜再繼續受到傷害。每次排便之後,在溫水中浸泡五到十分鐘得以清除,擦乾之後,再塗上藥膏,約十天左右即可痊癒。     腹瀉:   六個月後,副食品如添加不正確,導致寶寶腸胃消化不好,可能引起腹瀉,只要暫停餵食此類副食品即可慢慢恢復正常。此時也正值寶寶心理發育上的口慾期,寶寶常會把手或東西放入口中,誤食不潔也是引起腹瀉的原因。寶寶腹瀉百分之八十為非細菌性引起,常見如輪狀病毒、腺病毒等,隨著不同的季節及地域性而有不同腹瀉的原因。真正的細菌性腸炎並不如想像中那麼普遍,致病菌有沙門氏菌、志賀氏菌及大腸桿菌,其他如乳糖耐受不良症,牛奶白過敏等也會引起腹瀉。      當寶寶腹瀉時可換吃醫瀉奶粉,其並非真正有止瀉效果而僅是特殊配方之治療性奶粉,通常這些奶粉都不含乳糖,或是採用植物性蛋白,以便腸胃道易於消化,可以補充適當的水份以防脫水現象,當然寶寶腹瀉的處理,最重要的是立即就醫,根據不同的病因加以治療。不可濫用抗生素,因我們腸道內有正常細菌叢,細菌殺掉,細菌間的平衡會受到破壞,將使腹瀉變得比較頑固而形成慢形腹瀉。   腸套疊:   發生率為千分之一到千分之四,男女比為四比一,很少發生在小於三個月的嬰兒,三歲以後發生率較小,最常發生的年齡在一歲左右。寶寶一陣子煩燥不安,一陣子又看起來正常,好像有週期性似的。60%的嬰兒會有類似的草莓醬之大便,大部份都有嘔吐的症狀,吐到最後會含有膽汁的症狀,吐到最後會含有膽汁樣胃液,有時可在右下腹摸到一香腸狀之硬塊。臨床上可用超音波或大腸攝影診斷出腸套疊,在治療上先用鋧劑灌腸之壓力,使套疊部份之腸子回復原狀。如果鋇劑灌腸治療失敗才考慮以手術治療。   8.泌尿生殖系統   陰囊水腫:   單純的陰囊水腫不須吃藥或手術,最晚到二歲左右,淋巴系統將陰囊積水逐漸吸收,自然就會痊癒。     疝氣:   閉性疝氣的發生率在31%左右,這種情況顯示一歲內發生嵌閉的可能性相當高,約為一般年齡層小孩發生率(6%∼18%)的二至五倍。早產兒發生嵌閉性疝氣的機會更要高些,男孩發生率大於女孩,多數發生於右側,與右側睪丸較晚下降有關。     隱睪症:   足月產兒發生隱睪的機率約為2%~3%,早產兒機率更高,接近30%的低體重早產兒發生隱睪,未下降的睪丸會發生組織形態方面的改變,在六個月時,睪丸仍未下降,則其精細胞數量就開始減少。到一歲時,超過90%患有隱睪症的小孩會合併有疝氣,必須在一歲施行手術,同時做養育修補術。   9.運動功能障礙   對於某些此較特別如早產兒,出生時體重過輕、週產期有缺氧情形、高黃疸指數經過換血治療或有家族遺傳性神經障礙等疾病之寶寶,應多加注意評估,以早期發現運動功能障礙。     正常之運動功能發展如下:   七個月 開始學坐,會把東西由右手交換至左手。   八個月 已可坐得很穩。   九個月 會伸長手臂爬行,能用手指與拇指抓東西。   十個月 會扶著東西站立。   十一個月 可扶著東西走路,此時語言理解力更加進步,能指出身體器官的位置。   十二個月 可以獨自步行。     如果寶寶在運動發展上速度緩慢很多或有異狀時,家長就應請小兒神經專科醫師檢查,是否真有神經肌肉方面的疾病,或是腦部本身的問題。通常患右肌肉疾病之孩童,常有肌肉無力、萎縮或者肥大之臨床症狀。若病人只有運動功能發展的遲滯,可以歸類為神經肌肉病變;若伴有語言和社會適應能力障礙時,則考慮大腦病變。     另外,關於骨關節的問題,如先天性髖關節脫臼,會造成寶寶兩腿長短不一,走起路來一跛一跛的,通常愈早治療,預後愈好。早產兒的生長發育不應比照正常嬰兒,應有矯正年齡的觀念,例如,提早一個月出生的早產兒,當滿一歲還不會走路,家長毋需擔心,因為他的矯正年齡僅有十個月。按照發展的里程碑來看,儘量多給他適合年齡的益智玩具,如敲打、撕、畫、玩開關旋轉與手眼協調有關的遊戲等。不管他聽不聽得懂,從出生起就開始多和他講話,多讓孩子出去接觸不同的人事地、活動,以增加他的適應及學習能力。   10.家長注意事項   寶寶在不同年齡,不同季節,容易犯的疾病往往不一樣,家長平日須吸收新的衛教知識,與寶寶一同成長。找一位經過專業訓練、親切細心、值得信任的小兒專科醫師,定期給寶寶健康檢查,若有特殊疾病時,可以做健康諮詢或做適當的轉介。平常家長須多洗手,避免讓生病的人與寶寶接觸;定期打預防針,注意寶寶均衡的營養,如此可以避免寶寶常生病,度過一個健康愉快的童年。

1歲半∼2歲的生活檔案(上隨選日記)

2006年05月17日
公開
44

一歲半到二歲的幼兒,語言能力正在訊速成長中,會努力記住物體的名稱,因此不管看到什麼會問「這是什麼」或「嗯」「啊」,令大人被問的有點煩,此時不適宜責怪他。大人不論問了幾次,回答應該一致,重覆的教導幼兒。對一歲的幼兒,大人最好使用幼兒容易用的嬰兒語言,大人使用成人語言。   一歲半的幼兒階段,完全以自我為中心,比較固執,常常堅持非按自己的意思不可。佔有慾也強,希望每個東西都是他的,雖然東西並不一定喜歡。二歲以後,仍在吸手指是病態的,可以用代替的方法,如提供娛樂性玩具或遊戲,轉移他的注意力。   包括午覺在內,一至二歲幼兒總睡眠時間約十一小時到十二個小時半,應儘量讓幼兒過規律、正常的生活。   1.生長發育   體重增加約一公斤(平均體重由一歲半十一.五公斤到加約四公分(平均身高由一歲半八十二公分到兩歲八十六公分)。這段時期生長增加的比例較一歲以前的嬰兒期平緩,父母不必緊張。如果與平均值差 題。   一歲半幼兒所懂的字彙不多,語言的表達是以自我為中。如有些幼兒,「不要」是他最愛說的字眼,有時會以大人也聽不懂的兒語來表達,但是他已能聽得懂許多的話。   2.一般常見疾病   有很多媽媽在門診時會問到:為什麼二歲小孩常常感冒?比較起來,二歲以前幼兒的免疫系統尚未發展健全,很容易被感染。疾病流行的季節如流行性感冒期,應避免帶到人多、空氣不好的公共場所。幼兒很容易被傳染到家中有哥哥或姐組上幼稚園感染到的疾病。母親自己在家照顧的幼兒,比起年紀很小就上托兒所或一位保母同時帶養許多小孩,罹患上呼吸道感染的機會比較少,病程也較短。   感冒是最常見濾過性病毒的感染,年紀愈小的症狀愈嚴重,發燒也較高,表現出流鼻水、打噴嚏、輕度咳嗽、食慾不振或鼻塞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以「鼻病毒」最常見,而中耳炎、鼻竇炎、肺炎等都是感冒的合併症。一歲半的幼兒表達能力不好,高燒不退、如果有挖耳朵和拍頭不安的動作,可能是合併了中耳炎,細心的小兒科醫師都會用耳鏡仔細的檢查,中耳炎的治療抗生素需給十天以上,防治上應幫忙或鼓勵幼兒擤鼻涕,避免幼兒躺著喝奶。   一歲半到二歲之間,合併小兒鼻竇炎不多。夜咳、慢性咳嗽是因為較微鼻竇炎的鼻涕倒流而引起的並不多見,可請小兒科醫師仔細聽診,呼吸是否有喘鳴聲,是否為氣喘。幼兒發燒畏冷、越咳越厲害或有胸痛、呼吸困難,則要考慮是否合併肺炎,在一歲半到二歲幼兒的肺炎,以濾過性病毒引起的機會較大。一歲半至二歲幼兒的偏桃腺炎大部份是病毒所引起的,少數由鏈球菌引起的扁桃腺炎,絕大多數發生在三歲以上的兒童。因此幼兒感冒生病發燒有一定病程,應注意有無合併症,家長不要一味要求醫生清洗喉嚨、打消炎針,徒然增加幼兒的皮肉之苦。   有些病毒的感染,會出疹子,叫病毒疹。其中最有名的玫瑰疹,常見於六個月到二歲寶寶,而以一歲右最多,寶寶往往連續燒了三、四天,反反覆覆三十九度以上的肛溫高燒,等燒退了疹子才出現,但不會癢,約一兩天才退掉。其它的病毒疹也許燒了一、二天,或有點腹瀉,也會出一、二天不癢的疹子,也好犯在二歲以前幼兒。   庖疹性咽峽炎好犯的年齡是六個月至三歲,幼兒會突然發高燒、食慾差,卻沒有咳嗽、流鼻水感冒症狀,有些父母會誤以為長牙而忽略了。檢查咽候先有紅暈的水泡出現,直到二到三天破裂後留下白色的潰瘍,幼兒會因吞食時感到非常劇烈的疼痛而拒食並流口水。前一到四天高燒期,加強退燒處理和水份補充。至於手口足病,除了口腔有潰瘍,幼兒的手、腳、膝蓋,屁股有水泡。上述病症,一歲半的幼兒因吞食疼痛,可改以清涼鬆軟的食物,如布丁、豆花、豆腐或是冰淇淋等容易入口的食物,也能補充熟量。餵食開水、牛奶、稀飯最好也是涼涼的。   3.久咳或咳嗽有喘鳴聲要懷疑氣喘   幼兒的氣喘並非都有喘鳴現象,往往以持續咳嗽為主要症狀。如果時常感冒不癒、持續咳嗽、夜咳得厲害,或在夜間清晨有氣促、喘鳴等現象,應即早就醫,給予適當藥物治療,避免氣喘嚴重發作。可進一步檢查過敏原、避免幼兒接觸過敏原,如居家環境避免厚重窗帘、沙發、彈簧床和地毯敏治療。統計上,百分之八十的兒童氣喘在五歲以前發病,尤其好發於二歲前的幼兒,許多因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氣鳴到五歲以後大部份會逐漸自然痊愈。      而一歲半以下寶寶的氣管尚未發育良好,罹患急性細支氣管炎時,很細的氣管內徑,加上發炎腫脹的氣管黏膜和分泌痰液增多,咳嗽時也會有喘鳴的聲音,很難和氣喘分別。有部份氣喘病童在嬰兒期就歲左右因為嚴重感冒後才開始喘。由鄉下搬到大都會生活的幼兒,氣喘發作機會比較高,與都市工業社會的空氣污染程度嚴重、塵屘過敏原較多、和病毒感染的機會較高有關。   4.咳嗽像狗吠的幼兒哮吼症   哮吼症好發在一歲到三歲的幼兒。幼兒咳嗽會有狗吠的聲音,聲音沙啞,吸氣性的喘鳴和呼吸困難,令家長十分緊張。有些幼兒突然在晚上 晚上,白天只有少數的感冒症狀,發燒很少見,屬於痙攣性哮吼。有些幼兒則先有一至三天咳嗽、鼻塞、流鼻水、高燒的感冒症狀,聲音沙啞,隨著呼吸道分泌黏液的增加,造成呼吸道的受阻,幼兒咳嗽一陣之後,會倒吸一口氣,發出像狗吠的聲音,在白天或晚上均可能發作,是由於聲門下或聲帶處的水腫所引起,有時候會往下蔓延成氣管炎或支氣管炎,屬於病毒所引起的為主。治療上除了藥物外,充足的水份補充,並給予冷潮濕空氣吸入,如利用家中浴室或蒸臉器瀰漫的蒸氣,每次吸入蒸氣約十五分鐘,可以讓幼兒的呼吸道自然擴張,有助於症狀的解除。如果幼兒呼吸困難的象沒改善,即使是半夜也要送急診。      一歲半的幼兒,吃的太多、消化不好、飲食不潔或感冒快好的時候,會有輕微的腹瀉或泥便,改給予清淡飲食如稀飯、吐司可以改善。如腸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病毒性胃炎,幼兒會突然嘔吐,甚至嚴重到喝水也吐,除給予藥物治療以外,應短暫禁食,少量多餐的即可恢復。夏天幼兒好犯的沙門氏菌感染,嘔吐、腹痛或有發燒以外,大便會有血絲、黏液、惡臭味,可請醫師做糞便的進一步檢查。一歲半幼兒表達力不好,高燒不退、昏睡、腹痛、吵鬧得相當厲害,沙門氏菌引起傷寒(菌血症)或腸穿孔也要注意。冬天好犯的輪狀病毒,先有多次嘔吐或發燒及輕微感冒的症狀,再出現稀繁惡臭的水便,可拉上三到五天。一歲半的幼兒很容易因為腹瀉厲害而脫水,可給予口服電解質液補充流失的水份和電解質,餵食稀米湯,注意幼兒是否有嘴唇乾燥、小便減少,沒有眼淚,精神變差等脫水現象,必要時須打點滴。   5.小兒扁平足和O型腿   剛學會走路幼兒,部份會出現O型腿或以內八字來走路,以一歲半左右的小兒O型腿最明顯,有些到了三歲則會形成X型腿,多數只是幼兒發育中的一時現象,和太早走路、常包尿布沒有關係。一歲左右的幼兒,出現扁平足機會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這些幼兒時期短暫的現象,大多會隨年紀長大,而逐漸形成足弓。

第四個月

2006年05月01日
公開
58

●生理指標: 滿四個月,男嬰體重4﹒7-8﹒5千克,身長58﹒3-69﹒1釐米,女嬰體重4﹒5-7﹒7釐米,身長56﹒9-67﹒1釐米。 ●養育手冊: 發展感覺動作技能,即視覺、聽覺和觸覺與肌肉活動的聯合。如眼睛引導手去拿東西、聽到聲音準確轉動眼睛和身體。多給寶寶聽音樂,和寶寶說話。給寶寶做翻身操,鍛煉寶寶的脊柱及泉水的肌肉,幫助寶寶學習翻身的動作。 逗引寶寶說話,與寶寶做問答遊戲,練習發聲,學習“交談”。 適量加副食品,如雞蛋、米粉、菜泥等。 盡可能堅持母乳餵養。母親工作時,要三小時擠一次,促進母乳分泌。擠出的奶在冷藏狀態下,可以留給寶寶第二天吃。有的寶寶已會翻身,父母更要當心寶寶的安全。 ●發育指標: 俯臥時寶寶上身完全抬起,與床垂直;腿能抬高踢去衣被及踢吊起的玩具;視線靈活,能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外一個物體;開始咿呀學語,用聲音回答大人逗引;喜吃副食品。 ●特別叮囑: 該去復查卡介苗是否接種上了。不必太過糾正寶寶吸吮手指的動作,因為吸吮手指能促使寶寶手眼協調行動。一歲以後,隨著寶寶的成熟,自然會停止吃手。孩子發育的個體差異較大,有些指標不能達到不要緊。 據專家研究報告,剛出生時嬰兒的腦容量是美國國家檔案局的十倍,出生後到三個月大之間,腦部以極高的速度成長,三個月起到六歲間是高速成長,在此之後就非常緩慢了。所以嬰兒從出生起就是學習的黃金時期,寶寶本身也很喜歡學習,家長應保握這段非常珍貴的時機,多給寶寶在遊戲中學習的機會。 滿3個月的寶寶頭圍增大了,腦力更是快速增長,他們什麼都想學,視力、手的抓放能力都進步了;會玩躲貓貓;也會對鏡子微笑了,這時可陪孩子玩相關的遊戲以促進各項發展。 一、看移動物品 寶寶視力進步了,已有調節遠近的能力,不但能看綠豆般大小的顏色鮮豔的東西,也能隨物品移動視線。 方法:讓寶寶觀察快速滾動的線軸、小球,或其他移動較遠的物體,如各種電動玩具車、小火車、街上行走的行人、移動的汽車、正在飛的小鳥昆蟲飛機、嬉戲中的小孩等,不但能訓練寶寶的注意力,也可擴大寶寶的視野和認知d圍。 馴~,常常抱寶寶到室外觀看小朋友玩耍,儘早接觸同齡的小朋友,有利發展同伴關係。這時的孩子還不懂認生,是結識小伙伴的最佳時機。 二、玩躲貓貓 從4個月起的嬰兒都喜歡玩躲貓貓的遊戲。 方法:拿一條大手帕蒙住自己的臉,然後問寶寶:「媽媽呢?」,為引起寶寶的驚奇,當寶寶去找時,媽媽就扯下臉上的手帕,驚喜的說:「喵~」,寶寶會高興的手舞足蹈。當媽媽臉上蒙住手帕時,一定要和寶寶說話讓他知道你在身邊,因為寶寶最怕看不到媽媽會因此而大哭起來。 下次可換個方式,把乾淨手帕輕輕放在寶寶臉上,寶寶第一次被蒙住臉可能會不知所措,這時媽媽就握住寶寶的手幫他把手帕拿開,並說:「手帕拿下來了」,多次練習以後,他就逐漸學會自己拿下手帕了。有些3個月大的寶寶還會自己藏在被窩裡再鑽出來;有的也會抓毛巾蒙自己的臉,逗大人玩,十分可愛! 躲貓貓遊戲使寶寶發現看不到的東西其實還存在,於是會去尋找,拉開手帕探索,引導他主動發掘身邊的事物。 三、找聲音 寶寶對熟悉的聲音會有反應,胎教時在胎內就被呼喊名字的寶寶,此時聽到他的名字會轉頭尋找聲音。在寶寶視力範圍外發出聲音,可以擴大寶寶的探索領域。 方法:當寶寶平躺在地板上時,悄悄走近他,並親切地叫著他的名字。在你出現他的面前時要多叫幾次,然後你停下來等他回頭。如果他沒什麼反應,再叫大聲一點。如果他回過頭來看到你了,就去抱抱他、摟摟他,然後放下寶寶,換個方向再玩幾次。為訓練他的聽力,在叫他之前不要讓他看見你。如果他做到了,別忘了給他愛的擁抱。 四、照鏡子 讓寶寶認識身體各個部位的名稱,有助於日常生活的學習。例如你告訴他「拍拍手」、「洗洗臉」,常會用到這些相關的名詞,如果寶寶對自己的身體部位越了解,越能建立積極的自我概念。也可透過照鏡子的遊戲,讓寶寶很快認識自己。 方法:放一面鏡子抱寶寶到鏡前,指著鏡中的寶寶說:「這是…(他的名字)」,「寶寶笑一笑」等等。摸著寶寶的嘴、鼻子、耳朵、眼睛或其他部位,告訴他這是什麼。經常照鏡子的寶寶,會注意自己臉上的器官,較快學會認識自己;經常照鏡子的寶寶,在照鏡子時,也會有較多的表情,或笑或做鬼臉,或摸摸鏡子裡的人,十分開心。 五、跳、蹬、踢 經常讓寶寶做蹬腿、踢吊球,讓下肢自由活動,有利於將來坐及爬的學習;也可讓寶寶在你腿上跳來跳去,可發展寶寶的下肢力量,為站立作準備。 方法: 1.吊一個寶寶喜歡的有響聲的玩具,扶著他的雙腳教他「踢」,幾次以後就會了。 2.扶著寶寶腋下站立,讓他在你腿上跳來跳去。寶寶在跳躍時會刺激腦部的平衡或前區庭發育,有助於平衡活動。 姿勢及粗動作發展~ 4~5個月:從仰臥拉起寶寶時她會有用力感 4~5個月:從仰臥拉起頭不會向後仰 4~5個月:俯臥時會用扭動方式往後移 視覺及精細動作發展~ 4~5個月:兩手各可抓緊小物品 4~5個月:手腕有旋轉的動作 4~5個月:把玩玩具時會稍微協調手與眼睛,但做的不好 社會互動認知及行為情緒發展~ 4~5個月:對於熟悉的情境(如餵食,洗澡等活動時)會以微笑,低估聲與興奮 動作等表達認得之意 4~5個月:喜歡洗澡以及其他日常生活例行照顧活動 4~5個月:看到玩具會顯得高興,變得活潑 聽覺及語言功能發展 4~5個月:會自己發聲自娛(玩) 4~5個月:會辨認熟悉的聲音並有激動的反應 4~5個月:大人模仿寶寶的聲音時,會高興地從複高聲音

5個月大嬰兒─各項發展遊戲

2006年05月01日
公開
48

【大紀元11月23日訊】 這個月的寶寶會認物和認最親近者的臉孔;頭部大都已能完全挺立,聽到聲音就會轉過頭去;動作也越來越靈活,所以多陪他做些平衡活動或相關遊戲,會有助於腦部發展及各項成長的學習。 一、看吸引他的物品 如果寶寶聽到物品名稱能用眼睛準確地盯住目標,表示他已有認物的能力了。觀察寶寶最愛盯著什麼東西看,再教他認這樣東西,他就會興致勃勃地去學。教他認識感興趣的事物,對寶寶來說是件快樂的事,所以媽媽平時就應多留意什麼東西最能吸引寶寶的目光。 方法:多數的寶寶都喜歡看燈,以此為例作說明。媽媽邊說:「燈,燈」邊把燈打開又關掉,使燈忽暗忽明,使他從注視你的嘴型轉向注視燈。也可拿著寶寶的手摸摸燈罩,然後開燈點亮時告訴他:「燈」。每天至少練習五次,直到你說「燈」時,他就能盯著燈看為止。這已表明他已了解這個字代表的是什麼,這也是孩子學習語言的開始。 二、尋找聲音 寶寶能順著聲音用眼睛找到掉落的物品,表示他的視覺與聽覺靈敏,能循聲尋物了。有的寶寶125天左右就學會尋找落地的響物,多數的寶寶約在155天才有這項能力,你可試著記下自己寶寶的學習天數。 方法: 1.將會發響的金屬湯匙或玩具當著寶寶的面丟到地上,看寶寶是否會循聲尋找掉落物品。 2.媽媽在寶寶房間某處將玩具或物品弄出聲音,邊說:「寶寶聽聽,哪兒有聲音啊?」觀察他是否懂得將視線轉移去尋找聲音的來源。可重覆練習幾次,聲音由強轉弱,由近到遠,並變化不同的方向。 三、舉高降下 將孩子拋入空中然後接住(多數是爸爸在做),讓孩子在大人膝上跳來跳去,這2個簡單的動作,就可刺激孩子腦部的前區庭發育及平衡發展。 方法:用虎口撐在寶寶腋下,讓他面向你輕輕舉起,以便你們能互相看見,並開心的告訴他:「你是一架飛機,飛啊,飛高了!」;放下時告訴他:「降落了,飛低了!」上升時速度不宜太快,以免嚇著寶寶,最好能一直注視他的眼睛,使他有安全感。 如果寶寶已能適應了舉高降下的遊戲,看寶寶的反應可試著玩輕輕往上拋的遊戲,但注意不要做太激烈的動作,不要拋得太高,以免危險和造成寶寶精神緊張。加上孩子的大腦還在發育中,千萬不要做太大動作的刺激遊戲喔!@、

第三個月

2006年04月01日
公開
61

●生理指標: 滿三個月時,男嬰體重4﹒1-7﹒7千克,身長55﹒8-66﹒4釐米;女嬰3﹒9-7﹒0釐米,身長54﹒6-64﹒5釐米。 ●養育手冊:   通過讓寶寶俯臥、豎抱寶寶,幫助寶寶練習抬頭的動作,鍛煉寶寶頸椎的支撐力。用玩具逗引寶寶發音。   訓練聽力,初步培養追蹤聲音來源的能力,感受聲音遠近的能力。鍛煉寶寶的皮膚,只要寶寶的心臟沒有毛病,就可以經常洗澡。寶寶不會爬,但可能從大床上掉下來,大人離開時,別忘了把寶寶放在有欄杆的小床上。寶寶的玩具不能比嘴小。寶寶還小,母親躺著哺乳有發生窒息的危險。只吃牛奶的嬰兒可加果汁,母乳喂養的嬰兒如果喜歡喝,也可以加果汁。 ●發育指標:俯臥時,能抬起半胸,用肘支撐上身;頭部能夠挺直;眼看雙手、手能互握,會抓衣服,抓頭發、臉;眼睛能隨物體180度;見人會笑;會出聲答話、尖叫,會發長母音。 ●特別叮囑:多數寶寶此時應該補鈣了。帶寶寶到公共場所為時尚早。盡早讓寶寶品嘗各種味道,為以後添加副食作準備。 這個月的寶寶手眼開始協調,小手小腳的活動力越來越強,會玩弄小手,也開始想翻身動一動;對外界聲音反應較靈敏了;咿咿啊啊的喃喃自語中開始學發音。此時家長可多陪他們玩些刺激觸覺、聽覺、肢體動作等遊戲或運動,以促進寶寶的腦部發展。 一、伸手抓玩具 讓寶寶反覆練習抓握動作,有益腦部運動。 方法:經常在寶寶床頭放些玩具,讓其俯臥,媽媽可逗引寶寶去抓,或拿起寶寶的手去抓玩具,如果寶寶能抬頭用肘支撐上身,並用其中一隻手去抓玩具,表示寶寶的上肢及頸肌已開始發育。寶寶如能揮動自己的小手去抓玩具,媽媽就要給予適時的讚美,讓他知道你多麼喜歡他這樣做。 二、懸吊鬆手練習 寶寶每次在「抓」東西的同時也在練習「放手」,家長應該多給他練習的機會,懸吊運動就是很好的練習。懸吊能促進寶寶的協調能力及擴張胸部,吸進更多的氧氣供大腦使用。 方法: 給寶寶穿上好活動的T恤與尿片,讓寶寶抓住你的大拇指,然後將他的身體拉離床面幾吋,如果寶寶握不住有鬆手的感覺時,就讓他躺回床上。一天可做好幾回,每回只做一分鐘,一分鐘內可練習好幾次。因為每次寶寶支撐的時間只能五到十秒。 注意: 做任何活動前都應告訴寶寶你要做什麼,除了注意安全外,還要隨時鼓勵他:「你好棒喔!」 三、學翻身 寶寶要先學會翻身才能進一步爬行,移動身體。 方法: 有些寶寶上個月就已學會不必墊後背,或靠他人扥後背就能側翻了。如果寶寶還不會側翻,媽媽可從旁協助扥住背部,輕推臀部,使其容易向另一側翻身。接著學向左右兩側翻身,媽媽在一側逗弄他,或拿玩具吸引他,寶寶為了抓住玩具會順勢翻成側臥、俯臥,此時媽媽要守護在旁。如果寶寶學不會翻身,可能是衣服太厚、太緊或床太軟,妨礙他的行動。有些寶寶對這些練習還是有困難,可延至下個月再進行。 四、和寶寶說話 這個月的寶寶會咿咿啊啊地發出雙元音,此時媽媽應多重複他的「咿咿啊啊」去做回應,並且唇形要明顯地和他「對話」。寶寶喜歡有人跟他說話,你的微笑及聲音會使他感受到你的愛。他由你這兒學到如何發音、笑,以及親近、信賴他人。 這項活動是對寶寶最初的發音訓練,及母子交流的溫馨互動,越早開始越好。在寶寶以後的發展過程中,父母應持續與寶寶「對話」,親切地回應他發出的各種聲音。@、 姿勢及粗動作發展~ 3~4個月:協助做起頭可以固定 3~4個月:手可移到胸 3~4個月:可維持側躺 視覺及精細動作發展~ 3~4個月:俯臥時會有抓或刮的動作 3~4個月:將手抓到物體放入口中 3~4個月:看見移近臉的東西,兩眼會有內向會聚動作(鬥雞眼) 社會互動認知及行為情緒發展~ 3~4個月:餵食時會不眨眼地注視媽媽並流露出滿意的眼神 3~4個月:會將物件或手放入口中吸允 3~4個月:會駐是自己鏡中的影像 聽覺及語言功能發展~ 3~4個月:會將眼睛與頭轉向聲源所在 3~4個月:會無意中發出一些語音 3~4個月:聽到準備餵食的聲音時會有吸允與舔唇的反應

4個月的嬰兒─各項發展遊戲

2006年04月01日
公開
50

據專家研究報告,剛出生時嬰兒的腦容量是美國國家檔案局的十倍,出生後到三個月大之間,腦部以極高的速度成長,三個月起到六歲間是高速成長,在此之後就非常緩慢了。所以嬰兒從出生起就是學習的黃金時期,寶寶本身也很喜歡學習,家長應保握這段非常珍貴的時機,多給寶寶在遊戲中學習的機會。 滿3個月的寶寶頭圍增大了,腦力更是快速增長,他們什麼都想學,視力、手的抓放能力都進步了;會玩躲貓貓;也會對鏡子微笑了,這時可陪孩子玩相關的遊戲以促進各項發展。 一、看移動物品 寶寶視力進步了,已有調節遠近的能力,不但能看綠豆般大小的顏色鮮豔的東西,也能隨物品移動視線。 方法:讓寶寶觀察快速滾動的線軸、小球,或其他移動較遠的物體,如各種電動玩具車、小火車、街上行走的行人、移動的汽車、正在飛的小鳥昆蟲飛機、嬉戲中的小孩等,不但能訓練寶寶的注意力,也可擴大寶寶的視野和認知範圍。 此外,常常抱寶寶到室外觀看小朋友玩耍,儘早接觸同齡的小朋友,有利發展同伴關係。這時的孩子還不懂認生,是結識小伙伴的最佳時機。 二、玩躲貓貓 從4個月起的嬰兒都喜歡玩躲貓貓的遊戲。 方法:拿一條大手帕蒙住自己的臉,然後問寶寶:「媽媽呢?」,為引起寶寶的驚奇,當寶寶去找時,媽媽就扯下臉上的手帕,驚喜的說:「喵~」,寶寶會高興的手舞足蹈。當媽媽臉上蒙住手帕時,一定要和寶寶說話讓他知道你在身邊,因為寶寶最怕看不到媽媽會因此而大哭起來。 下次可換個方式,把乾淨手帕輕輕放在寶寶臉上,寶寶第一次被蒙住臉可能會不知所措,這時媽媽就握住寶寶的手幫他把手帕拿開,並說:「手帕拿下來了」,多次練習以後,他就逐漸學會自己拿下手帕了。有些3個月大的寶寶還會自己藏在被窩裡再鑽出來;有的也會抓毛巾蒙自己的臉,逗大人玩,十分可愛! 躲貓貓遊戲使寶寶發現看不到的東西其實還存在,於是會去尋找,拉開手帕探索,引導他主動發掘身邊的事物。 三、找聲音 寶寶對熟悉的聲音會有反應,胎教時在胎內就被呼喊名字的寶寶,此時聽到他的名字會轉頭尋找聲音。在寶寶視力範圍外發出聲音,可以擴大寶寶的探索領域。 方法:當寶寶平躺在地板上時,悄悄走近他,並親切地叫著他的名字。在你出現他的面前時要多叫幾次,然後你停下來等他回頭。如果他沒什麼反應,再叫大聲一點。如果他回過頭來看到你了,就去抱抱他、摟摟他,然後放下寶寶,換個方向再玩幾次。為訓練他的聽力,在叫他之前不要讓他看見你。如果他做到了,別忘了給他愛的擁抱。 四、照鏡子 讓寶寶認識身體各個部位的名稱,有助於日常生活的學習。例如你告訴他「拍拍手」、「洗洗臉」,常會用到這些相關的名詞,如果寶寶對自己的身體部位越了解,越能建立積極的自我概念。也可透過照鏡子的遊戲,讓寶寶很快認識自己。 方法:放一面鏡子抱寶寶到鏡前,指著鏡中的寶寶說:「這是…(他的名字)」,「寶寶笑一笑」等等。摸著寶寶的嘴、鼻子、耳朵、眼睛或其他部位,告訴他這是什麼。經常照鏡子的寶寶,會注意自己臉上的器官,較快學會認識自己;經常照鏡子的寶寶,在照鏡子時,也會有較多的表情,或笑或做鬼臉,或摸摸鏡子裡的人,十分開心。 五、跳、蹬、踢 經常讓寶寶做蹬腿、踢吊球,讓下肢自由活動,有利於將來坐及爬的學習;也可讓寶寶在你腿上跳來跳去,可發展寶寶的下肢力量,為站立作準備。 方法: 1.吊一個寶寶喜歡的有響聲的玩具,扶著他的雙腳教他「踢」,幾次以後就會了。 2.扶著寶寶腋下站立,讓他在你腿上跳來跳去。寶寶在跳躍時會刺激腦部的平衡或前區庭發育,有助於平衡活動。@、

第二個月

2006年03月01日
公開
53

●生理指標: 滿兩個月時,男嬰體重3﹒5-6﹒8千克,身長52﹒9-63﹒2釐米;女嬰體重3﹒3-6﹒1千克,身長52﹒0-63﹒2釐米。 ●養育手冊: 逐步建立起吃、玩、睡的規律生活;盡量多地與寶寶說話、唱歌、逗樂,培養良好的母子感情。讓寶寶醒的時候處在快樂中;在不同方位用不同聲音訓練寶寶的聽覺;天氣好時帶寶寶到室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觀看周圍環境,進行適當的日光浴;可以讓寶寶俯臥片刻;懸吊鮮艷、能動的玩具,給寶寶看、觸摸、抓握。 ●發育指標: 逗引時會微笑;眼睛能夠跟著物體在水平方向移動;能夠轉頭尋找聲源;俯臥時能抬頭片刻,自由地轉動頭部;手指能自己展開合攏,能在胸前玩,會吸吮拇指。 ●特別叮囑: 在陽光下曬寶寶屁股,可治療“紅臀”;母親發燒38℃以上時應停止哺乳,發低燒(37﹒5℃-38℃)時是可以繼續哺乳的。別讓寶寶過胖。除了夏天外,每天都可以添加三四滴濃縮魚肝油。 已滿月的嬰兒比剛生下來時醒著的時間較長,臉部的表情也開始多了起來,小手小腳的動作也開始頻繁了,力量也慢慢增加。因此對這個時期的寶寶來說,除了繼續給於他視覺刺激和聽覺刺激外,還應增加一些遊戲來鍛鍊孩子體能等。 一.抬頭看玩具 在床上墊一些毛巾或博被,使床不要太軟也不要太硬。將孩子輕輕的放在床上,讓他趴著,幫助他調整一下使他的兩臂彎屈兩手心向下支撐身體。媽媽拿著可發出聲音的玩具〈如小搖鈴等〉一邊搖一邊快樂的叫著寶寶的名字,逗引寶寶抬起頭來看。這個遊戲可以讓寶寶的背部肌肉、手臂、頸椎等處得到鍛鍊,也可讓寶寶感受到快樂的氣氛,熟悉自己的名字。 一般一天一次為宜,一次不能超過兩分鐘,以免寶寶疲累。最好是在餵飽孩子一小時後在進行,以防吐奶。孩子哭鬧時也不宜。 二.抓手指遊戲 剛生下來的寶寶就已經有了本能的反應,只要有東西放到小手心,寶寶的手就會自M收握。2個月大的嬰兒,父母可以通過遊戲來進一步鍛鍊孩子的抓握能力和手腦協調的能力以促進大腦發育。 方法: 媽媽將食指放入嬰兒手心讓他抓握,幾秒鐘後將手收回。反覆幾次後再用食指觸碰嬰兒小手掌的邊緣,看他是否有反應、也去抓。如果孩子能把父母的手指抓得很緊,這時你可以試著將孩子往上提升〈另一手在寶寶身後保護〉,握得緊、比較有力的孩子有時能被提高到坐的姿勢。 一般一天兩次為宜,每次不要超過五分鐘。 三. 散步,“介紹”事物 寶寶醒著時,父母可以在天氣好的時候抱著寶寶出去散散步,讓孩子接觸感受一下外面的環境,並可通過不斷地“介紹”周圍的事物、環境來增進親子關係和刺激孩子的語言能力,這也是早期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姿勢及粗動作發展~ 2~3個月:俯臥時頭可抬起90度 2~3個月:側躺時可以翻回成仰臥 2~3個月:俯臥時手可支持胸部一下子 視覺及精細動作發展~ 2~3個月:雙手可在胸前接觸 2~3個月:會看手中所抓的物體 2~3個月:手會張開,不在緊握 社會互動認知及行為情緒發展~ 2~3個月:認得出媽媽 2~3個月:當抱起來話對他/她說話時會停止哭泣 2~3個月:會轉頭注視附近正在說話着的臉 聽覺及語言功能發展~ 2~3個月:媽媽說話時會以低估聲回應 2~3個月:開心時會發出聲音 2~3個月:會辨別大人說話的語調,對母親不同情緒的語調聲音會有不同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