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亮亮媽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引導孩子合理消費,讓花錢更有節制

2011年11月21日
公開
34

程靈錕◎著 說起孩子,大家紛紛唸起了「孩子經」。杜新說,他兒子上個月過生日,他拗不過孩子的要求,花了 七百塊錢為他買了一輛遙控車。他有些無奈地說:「現在的孩子還真拿他們沒辦法,逢年過節就是吵 著要禮物,而且還要買貴的,說什麼用便宜貨會讓他在同學面前沒面子……。」對於杜新的無奈,我 們大家感同身受,現在的家長花在孩子身上的支出,確實讓我們有些無法承受:一個三十幾塊錢的奶 嘴、四十多塊錢的奶瓶、一百多塊錢的娃娃車、一雙要二百多塊錢的童鞋、一台七百多塊的遙控車、 一套名牌童裝九百元有找……花在孩子身上的開銷,逐漸成為家庭當中最大的支出。 但是在我看來,為孩子的消費應是有選擇且要適度的。不加選擇地滿足孩子所有的消費要求,容易使 孩子形成鋪張浪費、缺乏節制的不良習慣,不符合我們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的初衷。所以,我和 他們分享了我在引導孩子合理消費方面的一些經驗。 盡可能滿足孩子的合理需要 孩子所處的「成長」階段,是長身體、長知識、學做人的黃金時代。身體需要足夠的營養,長知識也 需要基本的學習費用。所以,要保證孩子們的基本生活費用和學習費用,相關的文具用品要實用、齊 備,家長們本就不該去購買超過孩子能力以外的學習用具。 平時還要加強和孩子的溝通,瞭解他可能出現的合理支出。在一般情況下,我們都大力支持孩子參加 各種有意義的校外活動,比如認養樹木、慈善捐款等,並且及時幫助小孩交付相應的費用。如果孩子 要送好朋友禮物,在他告訴我們正當的支出理由後,我們也會幫他付清活動費用。只有能夠滿足孩子 的合理消費需要,他才不需為了生活和學習的基本需求而去過度分心,影響學習能力與在學的社交活 動。我們也才能夠及時掌握他的消費情況,幫助孩子養成正確的消費觀念。 傳授孩子「計畫」消費的方法 有人曾經借用新聞寫作的「5W」標準,總結出讓孩子計畫消費的「5W」心法,我個人也覺得這個論 點非常實用,而這「5W」分別是:(1)想要買什麼?(What);(2)為什麼要買?(Why); (3)什麼時候買?(When);(4)在什麼地方買?(Where);(5)用什麼方式購買? (How)。 讓孩子每次消費之前,首先考慮為什麼要買?這樣東西有必要買嗎?東西實用嗎?其次才是什麼時候 要買?也就是是否真的是有急需的問題,如果自己現在沒有這麼多錢買,那你勢必要讓孩子懂得評估 輕重緩急,理性消費。當每一次用錢時,建議孩子都要先正確回答這五個問題,如此一來就有可能做 到不必買的不買,暫時用不到的不買,懂得量入為出,進而養成勤儉的好習慣。 幫助孩子計畫結算,檢查開支是否合理? 當孩子給予合理的消費理由時,我們把錢交給他們,這可以讓孩子嘗試獨立開支,並且要求他們必須 詳細、準確地記賬,培養他們獨立計畫用、支配金錢的能力。 在一定時間過後,我們還要和孩子做一次總結,看看他的各項開支是否合理?如果消費支出合理,那 我們應該及時表揚和肯定,甚至還可給予一定程度的獎勵;但反之若有不合理的支出出現,那我們應 儘量以商量的口吻指出錯誤,進而讓孩子從中累積計畫用錢的經驗。

態度的培養。

2011年11月17日
公開
40

話說學校老師的標準算高,在安親班老師過目的作業, 隔幾天回來訂簽時候,老師總會用紅筆請小孩訂正。 昨晚小孩說作業花了很多時間寫, 媽媽告訴她,因為現在寫國字了,花的時間多是正常的, 如果還是像以前一樣快,那就表示沒認真寫。 功課的造詞裡有:向→向ㄑ一ㄢˊ(前) 媽媽看了提醒小孩,〝前〞這個字教過了,就要改寫國字。 現在正是在打基礎的起步,有些筆劃多的字, 小孩寫起來的確吃力許多,例如〝腳〞。 這也是上次被老師要求訂正最多的字,因為筆劃多, 小孩總寫得像分家般似的,媽媽請她花多一點時間看老師紅筆的示範, 不要急著訂正,看一下老師寫的位置、大小,這樣才不用花更多的時間再修改。 小孩修改之後請媽媽看,若是媽媽說不行,總會一附沮喪樣, 媽媽實在不想被當成老媽子一樣,也不想總拿著橡皮擦跟在小孩屁股後頭, 所以,請小孩想像自己就是老師,上學也一段時間了, 自己應該知道老師的標準在哪裡,若是看到學生繳來的作業本是這樣, 會請學生訂正哪些字呢! 媽媽告訴小孩,自己的功課,要自己負責任,自己都覺得不OK的, 要自己修改,不用等媽媽的答案,有自信了,再請媽媽幫忙看一下。 原本已經告一段落的功課,媽媽請小孩整理書包、鉛筆盒, 過了一會兒,轉頭發現小孩仍坐在書桌前,媽媽湊前一看, 小孩正在修改兩個〝腳〞字(這還是媽媽說不用修改的), 馬上給小孩大大的鼓勵,告訴她這樣的態度是對的。 〝要求自己〞就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文章。奶奶說,怎麼當個好女人

2011年10月15日
公開
6

【文章一:奶奶說,怎麼當個好女人】 奶奶說,生氣的時候不要吵架,可以不說話,不洗他衣服,但是,不要和他吵架。 奶奶說,和男人吵架了不要跑到外面去張揚,他向你邁進一步,你就向他走兩步。 奶奶說,家是女人的大本營,發生什麼事情都不要走。因為,回來的路很難。 奶奶說,兩個人在家不要老想著面子,兩個人過日子,面子很重要?那在外面怎麼生活? 奶奶說,不管一個男人多有錢,他還是希望可以看到乾乾淨淨的你 , 在乾乾淨淨的家等他。 奶奶說,好男人很多,他不會去抱別的女人。但是這社會,很多壞女人會伸手去抱你的男人。 奶奶說,女人一定要出去工作,不管錢賺得多或是少,工作就是自己人生價值的體現。你一直在家, 就讓男人有機會在你面前說:“是我在養你。” 奶奶說,你在外面工作,家裡的事情再忙也要做,不然就花錢請個工。家裡的事情一定要好好做,小 孩也要好好教。 奶奶說,他為你做了意想不到的事情,你可以感動,可以誇獎,千萬不要嘲諷的說“太陽從西邊出來 了”,如果這樣,也許以後他不會為你做任何事情。 奶奶說,誰都不是誰的另一半,你的想法不說出來誰會了解?需要什麼感受,討厭什麼事情,你告訴 別人,別人才會懂。 奶奶說,他的父母也是你的父母,就算他的父母對你不是很好,你也要對他們好。因為他們是他的父 母。 奶奶說,決定和什麼人在一起了,就不要去埋怨苦日子,既然你選擇了他,就不要去埋怨他。 奶奶說,那麼有錢有什麼用,人呢?人在哪裡? 奶奶說,我們這輩子能花多少錢?不要買什麼奢侈品,過得幸福就好。 奶奶說,不要唬小孩“ 媽媽不要你”,不要生氣地時候把小孩推出門,如果他真的不見了,你會很痛 苦。 奶奶說,盡量不要打小孩,更不要在外面打。 奶奶說,什麼都是緣分。 奶奶說,生命無常,要好好珍惜每一天,珍惜自己的家庭。 奶奶說,她年輕的時候,她外婆總是教她怎麼做好一個女人。 奶奶和爺爺在一起有五十多年。她說,她是先結婚後戀愛的。 奶奶說,爺爺年輕的時候很窮,別人給他一顆糖,他都小心翼翼帶回來,拗一半給她吃。 奶奶說,她年輕的時候不懂什麼是好,覺得爺爺本來就應該這樣。 奶奶說,有一次有人想欺負爺爺,她生氣的衝過去拿掃把打人一頓。* 她說的時候哈哈大笑,我感動得雙眼模糊…… 【文章二:男人給男人的話:自己的老婆自己疼】 老婆為女人時, 生活在娘家, 從小沒吃我們家一粒米,沒喝我們家一口水, 就為一個“情”字,離開自小拉拔自己成人的父母, 把自己的大半生託付給我們,嫁給我們為妻, 以我們的父母為父母,以我們的兄弟姐妹為兄弟姐妹, 你說,我們不對她好,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嗎?人要有良心啊! 想一想, 老婆十月懷胎是多麼不易, 如果沒有即將做母親的喜悅作為精神支柱在那兒撐著, 任誰給他裝上那麼大的肚子也忍受不了。 好不容易撐到分娩, 大命換小命,盼來個母子平安, 孩子還得跟我們姓。 你說,我們不對她好,能對得起她為我們做出的付出嗎? 人心可都是肉長的! 男人女人都會“敏感”, 但男人是對事敏感,一件事覺得不對,事後越想越不對,生氣; 女人是對話敏感, 一句話聽的不舒服,越琢磨越覺得不對味,生氣。 所以,作為男人,委屈一下, 多挑老婆愛聽的說,哄哄她, 讓她高興,我們也高興,何樂而不為。 世上美女多得是,結婚了,就要心無旁騖, 並且,千萬不能拿自己的老婆與別的女性做比較。 貂禪漂亮,但你也得有呂布的英俊模樣和超群武藝, 如果沒有,那還不是空尋煩惱 ? 如果你和老婆一起上街, 看到一位年齡、身材與老婆差不多的女士穿了一身漂亮衣服, 那你一定千方百計鼓動她也去買一套, 事後你一定會有額外驚喜。 人活一世,環境不同,家教不同,遭遇不同, 造就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同性格和習慣, 到結婚年齡的人,性格、習慣已經形成了。 古語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男人結婚後, 不要老想著按自己的要求和模式去試圖改變妻子的缺點、 不足和習慣, 聰明的做法是從自身做起,按照老婆的喜好改變自己, 這樣堅持下去,久而久之, 她會感到與你一起生活是最好的,是最適合她的, 她就會把你當成最可信賴和最依靠的人,想讓她不對你好都難。 現代女性大多是工作女性,在外工作一天, 特別在每月那特別的幾天,女性比我們還疲勞, 一定要做到共同承擔家務。 家務繁瑣但不重,每天周而復始,做久了,是一種心理疲勞。 我們通常說:男女搭配,做事不累,這個辦法在家中同樣適用。 自己的老婆自己疼, 如果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人比你還疼你的老婆, 那你就離麻煩不遠了。

我不笨。

2011年09月28日
公開
6

每每到了週三的夜晚,就是母女倆英文單字衝刺的夜晚(安親固定週四測驗), 自從第一次引導亮亮如何背單字之外,目前媽媽已經開始讓她自己復習, 畢竟找到學習的方法才是重要的,用自然拼音的方式,才不會背了就忘,或者久久之後忘光光。 目前媽媽的工作就是在旁輔導單字自然拼音的重點,偶而母女倆也會互考, 所以媽媽自己本身也要熟悉那些單字才行,萬一抽問時,才知道小孩回答的是否正確呀! 也或者小孩反抽問媽媽時,媽媽才不會漏氣。(哈) 晚上復習其中一個單字“hen”,亮亮說是“手”,但媽媽記得手的英文不是hen, 請爸爸幫忙查一下,結果爸爸回答時,亮亮誤聽成爸爸說她“笨”! 媽媽確認10個單字是否都正確寫出來時,亮亮卻站著紅著眼眶, 等媽媽檢查完後(都寫對了),亮亮難過地抱著媽媽說『爸爸剛剛說我笨!』 於是,媽媽問了爸爸,剛剛是說了什麼?亮亮怎說是『笨』呢? 爸爸解釋一番後,媽媽抱著亮亮,告訴她剛剛是她自己聽錯了, 爸爸比媽媽更愛她,怎可能會說亮亮笨呢? 亮亮才稍稍平復心情。 媽媽安慰亮亮,告訴她,課業上的表現,媽媽一直很肯定她, 從幼稚園開始,亮亮在課業的表現,雖不敢說是頂好,但是一直是很平穩的, 上課的表現一直都是老師讚美的重點,媽媽希望她可以一直這樣保持下去。 她聽了之後開心地笑了一笑,就沒事了。 p.s.可憐的爸爸差點被女兒記上一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