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樺媽Karen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洋蔥真偉大*轉貼

2005年09月19日
公開
9

> 1.洋蔥洗淨切絲. > 2.容器內裝冰水,將洋蔥絲浸於冰水中,置冰箱下層冷藏. > 3. 隔天撈起洋蔥拌蠔油,好吃無辛味的生菜. > > 洋蔥比骨質疏鬆症的藥有效。家庭主婦不愛用洋蔥做菜,處理時會讓人流眼淚, > 很多人也怕洋蔥味。 > > 除非是手藝高超的洋蔥料理,否則真的很難找到洋蔥的熱愛者。 > > 但是想要讓自己骨骼結實、身體長得高、預防骨質疏鬆症的人, > 最好還是乖乖地捏著鼻子吃洋蔥吧。 > 因為權威期刊「自然」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洋蔥是最能夠防止骨質流失 > 的一種蔬菜。 > > 洋蔥預防骨質流失的效果,甚至比骨質疏鬆症治療藥品「calcitonin」還要好。 > > 研究人員讓雄性大白鼠每天吃一公克乾洋蔥,連續四週後,公白鼠的骨質平均 > 增加了13.5-18%。另一組實驗則發現, > 讓大白鼠食用含有洋蔥的混合蔬菜, > 也能夠減少骨質流失問題。第三組實驗則是讓摘除卵巢的雌性大白鼠每天 > 吃1.5公克的洋蔥,結果骨質流失的速率減少了25%。更值得注意的是, > 洋蔥的保健功效在短短12小時內就看得到了。 > > 研究人員認為,洋蔥的效果可能來自於「預防骨質流失」,因此想要利用洋蔥 > 保健的人,每天可能要吃上200-300公克(10盎司)的洋蔥,才能夠預防 > 骨質疏鬆症。 > > 醫食同源,在我們日常食物中,有很多蔬菜水果都具有藥物般的療效; > 像西餐裡少不了的配菜洋蔥,它對身體的好處簡直超乎想像。 > > > 洋蔥炒蛋,或洋蔥炒牛肉,都是美味無比的健康菜;而洋蔥還可以用來生吃或 > 榨汁喝,根據醫學實驗,它更能發揮多種神奇療效。 > > 【洋蔥可以預防膽固醇過高】 > > 據哈佛醫學院心臟科教授克多格爾威治博士指出,每天生吃半個洋蔥, > 或喝等量的洋蔥汁平均可增加心臟病人約30%的HDL > 含量(HDL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一種被認為有助於預防動脈粥狀硬化的膽固醇,也是一種的好的膽固醇。)每天生吃半個洋蔥,或喝等量的洋蔥汁,以保護心臟,這原是個民間偏方, > 克多博士在自己的診所裡對病人進行實驗,證明洋蔥確有提升好膽固醇的療效, > 不過洋蔥煮得越熟越不具效果。 > > 【洋蔥可以分解脂肪】 > > 克多博士讓診所裡的心臟病人每天吃洋蔥,結果發現洋蔥裡所含的化合物也能 > 阻止血小板凝結,並加速血液凝塊溶解。 > > 所以當你享用高脂肪食物時,最好能搭配些許洋蔥,將有助於抵銷高脂肪食物 > 引起的血液凝塊;所以說牛排通常搭配洋蔥一起吃,是很有道理? > > > 【洋蔥可以預防胃癌】 > > 洋蔥和大蒜、大蔥、韭菜這些蔥屬蔬菜,因含有抗癌的化學物質,據研究人員 > 在中國山東省一個胃癌罹患率很高的地方所做的調查發現,當洋蔥吃得越多, > 得胃癌的機率就越低。 > > 【洋蔥可以對抗哮喘】 > > 洋蔥含有至少三種抗發炎的天然化學物質,可以治療哮喘。 > > 由於洋蔥可以抑制組織胺的動, > 而組織胺正是一種會引起哮喘過敏症狀 > 的化學物質;據德國的研究,洋蔥可以使哮喘的發作機率降低一半左右。 > > 【洋蔥可以治療糖尿病】 > 很久以前,洋蔥就被用來治療糖尿病,到F現代,醫學也證明洋蔥確實能夠 > 降血糖而且不論生食或熟食,都同樣有效果。 > > 原來洋蔥裡有一種抗糖尿病的化合物,類似常用的口服降血糖劑甲磺丁胺, > 具有刺激胰島素合成及釋放的用。 > > 【洋蔥還有其他多種療效】 > 洋蔥的妙用還不止上述這些,在日常生活中,洋蔥還可用來防治失眠: > 將切碎的洋蔥放置於枕邊,洋蔥特有的刺激成分,會發揮鎮靜神經、 > 誘人入眠的神奇功效。 > > > 感冒的時候,喝加了洋蔥的熱味噌湯,很快就可發汗退燒。 > > 如果鼻塞,以一小片洋蔥抵住鼻孔,洋蔥的刺激氣味,會促使鼻子瞬間暢通起來。 > > 如果咳嗽,以紗布包裹切碎的洋蔥,覆蓋於喉嚨到胸口,也可以很快抑制咳嗽。

沒有輸在起跑點上這回事!*轉貼

2005年08月16日
公開
3

沒有輸在起跑點上這回事! 【洪蘭(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暑假,又到了補習班肉搏戰的時候了,我家信箱中每天都塞滿了各式各樣的宣傳品,我好奇的拿起來看一下,發現很多宣傳文字不正確,有些觀念需要釐清。 首先,沒有輸在起跑點上這回事,人生是看終點,不是看起跑點。起跑的再快,姿勢再優雅,沒有跑到終點也是枉然。同時人生跟賽跑不同,人生的輸贏很難定義,不像拿馬錶計時那麼簡單,而且就算贏很重要,跑的過程更重要,如果眼光只放在終點,會失去人生最有意義的部分,如果只強調贏,這個孩子會在衝刺到終點後發現除了虛名一無所有,因為親情、友情、愛情都需要時間去培養而這些都比「贏」更重要。 第二,早早送孩子去上才藝班、補習班並不能使他成為天才,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啟蒙計畫及嬰兒健康發展計畫(IHDP)的成果現已有專案報告出來,它的解釋不全然如坊間所言。這兩個專案都是針對0到3歲的社經弱勢兒童提供早期豐富的多元環境,然後長期的追蹤,在這些孩子5歲,8歲,12歲及15歲時去看早期環境對後來表現的成效。也就是說,如果給予高品質的學前教育能否免除早期環境缺乏刺激所造成的智慧低落。結果發現早介入幫忙雖然有好處,但是它並不能使孩子變成天才,這些孩子的智商比起對照組都有升高,但是仍然在一百左右,而一百是全國的平均智商。也就是說,密集教育經驗有好處但只能使孩子原來的能力發展出來,並不能使他們成為天才,而且這個智商上的差異在兩組孩子入學後,慢慢消失,當然早期參與計畫的孩子在留級和中輟比例上少,也就是說,早期的發音、識字閱讀訓練幫助孩子跟得上學校進度,跟得上,自然中輟或留級的機率減少。這個研究最重要的是這些孩子到了十二歲都接受七年正式學校訓練以後,兩組在數學成績及心智彈性(即問題解決能力,也就是所謂的原始腦力)上沒有差別,但是早時有學閱讀的孩子,語文能力好些。早期介入所增加的智商隨著時間的流逝,孩子正式教育的長短而逐漸減少。尤其是在這分報告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即發現母親智商可以解釋十二歲兒童學業成就差異的25%,而早期介入只能解釋6%的差異,也就是說,對一個十二歲的孩子來說,母親的態度、智商、個性,非常重要比早期提供良好的環境更重要。在這個報告所顯現的數據其實是一個我們在日常生活上一直看到的,母親如果受過高等教育,早介入的影響就非常少,以台灣來說,大部分的父母不必擔心孩子會刺激不夠,導致發展遲緩,我們應該擔心刺激太多,孩子承受不了。但是母親的態度有深遠關係這個發現就非常重要了。「十月的天空」這本書是個很好的例子,它的作者為美國西維琴尼亞州礦區的窮孩子。1961年十月的一個晚上,他看到俄國的人造衛星飛越美國的天空,他就跟他母親說他要發射火箭,他母親很支持他,並沒有像別人一樣說,「飯都吃不飽,發射什麼火箭,糟踏錢」,他在母親的鼓勵下,火箭發射成功,拿到了州科展的第一名,使他得到獎學金離開小鎮去念了大學,從此他的人生不一樣。當他從美國太空總署的總工程師位子退休下來時,他寫了「十月的天空」這本回憶錄,裡面講到沒有他母親,他現在跟他同學一樣,在地底下挖煤。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正確態度遠大於送他去補習班、才藝班,因為只有有安全感的孩子才敢去挑戰世界,成就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