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樺媽Karen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成功或失敗,都必須自我認可*轉貼許醫師的文章

2005年08月02日
公開
6

要記得跟寶貝說 你是好寶寶 你很棒 可是......做錯ㄌ ************************** 在賽斯書裡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那就是「自我認可」(self-approval),意思是無論何時何地,你獲得成功或失敗,都必須自我認可。對所有人而言,唯有建立起自我認可的人生觀,在生命中才可能擁有真正的幸福感。 以教育子女的過程為例,當父母親逮到孩子說謊或偷竊,這時應該如何處理?是怒聲責備或嚴厲懲戒?無論怎麼做,將人和事分開是最重要的。父母可以告訴孩子,他做了一件錯事或不恰當的事,但卻必須顧及孩子的自尊心,告訴他,他是一個好孩子、很棒的孩子,他正在學習中,甚至經由「做錯事」而學習。如此透過肯定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令他為自己的存在感到光榮與驕傲,再好好地讓他明白他所做的事是不恰當的。這樣的處理方式,孩子自然能接受。 我常說,人是來物質實相中學習的。也許有人事業失敗,有人婚姻、感情失敗,有人學業、考試失敗,有人家庭、親子關係失敗,有人人際關係失敗;人世間有千百萬種的失敗,但以賽斯的觀點而言,卻沒有一個「人」真正失敗了,失敗的是「人的作為」,而非人本身,從古至今,沒有一個人真正失敗過。 這就是賽斯思想的偉大之處。你是個「學習中」的人,藉由人生舞台體驗自己的創造力,無論你創造出的是悲慘的人生畫面、倒楣透頂的一生、病痛纏身的境遇,這都是人生創造力的展現;可以說,你「成功地」創造出自以為悲慘失敗的人生故事。 就存在及神聖內我的偉大角度而言,每個人都活在自己一手創造出來的實相裡。對某些人來說,乍看之下,也許事業失敗了,可是人生才正要邁向成功之路呢!因為事業失敗的結果,令你重拾親情的溫暖,重回家人的懷抱,或許也改正了過去自以為成功的財大氣粗、傲慢自大,甚至已懂得進退之際的謙虛和感恩。 生意失敗、婚姻失敗真的有那麼糟嗎?有些靈魂身心靈成長的成功,似乎是透過世俗的「失敗」而達成的。有些婦女的婚姻失敗了,卻活出獨立堅強的光輝,重新尋回自信的歡笑、自立自強的智慧及勇氣。若從這個角度來看,先前的失敗是負面的嗎? 記得這句話:也許世俗的失敗才正是靈魂成功的開始呢! 我常這樣說:你很好,你很棒,你永遠不是失敗者,你的人生也從來沒有真正失敗過。你是一個養成中的偉大畫家,不要將之前的失敗作品認同為你存在本身。就人而言,你永遠是很棒的;就事而言,你正在努力地學習創作呢! 大家一同來許願吧!願所有人都能認出靈魂精美的禮物──它也許包裹著一層醜陋的失敗外衣,然而你必須永遠的肯定自己及自我接納,且在不斷的學習中用心創造自己人生的每一個面向。

白頭偕老*轉貼

2005年07月27日
公開
19

五十年不吵架的祕訣.. 一對恩愛甚篤的夫婦正慶祝他們的金婚日, 看熱鬧的中年鄰居問老先生說:[為什麼你們可以維持五十年幸福美好的婚姻,打從我出生起, 就未曾聽過你們吵架的聲音,難道你們之間從來沒有任何的爭執嗎?] 老先生說:[“爭執當然是有的,不過都不會擴大,我從蜜月旅行的時候,就懂這個道理了......”] 記得當時交通不便,我們到大峽谷去度蜜月一個人僱了一匹驢子,她的驢子顯然好吃懶做, 走沒有多久就賴在路邊休息,我只聽到我太太冷冷地說:[“第一次.........”]; 驢子第二次想偷懶的時候,她又指著驢子說:[“這是第二次........”] 當驢子第三次不肯走時候,她不慌不忙的掏出她的左輪手槍就把它給斃了! 中年鄰居詫異說:[“尊夫人真是太殘忍了!”] 老先生說道:[“可不是嗎?我看不過去,停在路邊指責她的不是, 她並不跟我爭辯,只是冷冷地對我說:“第一次.....”] 白頭到老的秘訣 聽過黃鴻麟名字的人,我敢說大部分不是因他是沙田基督書院的校長,而是他的愛妻方法,大名遠播。他在千禧年推出的處女作《護妻傾情四十八式》,令男士嘆為觀止,女士心生渴望,渴望自己的另一半仿傚。 書中他分享了48個獨門的老婆秘方,創意十足。創意的背後,是四分之一個世紀的婚姻經驗,還有業餘修讀輔導課程帶來的啟發。 啟示1:芝麻綠豆釀成衝突 婚姻,最難避免的就是衝突。就算拍拖時如何甜蜜如何和平共處,結婚之後,芝麻綠豆的小事也可變成衝突,黃校長想不到的,只是衝突來得如此快……婚後第一頓飯,太太在廚房煮飯,並向客廳正在看報紙的他高呼: 「收拾餐桌啦,準備吃飯呀。」 黃校長以超高速搬走桌上雜物,繼續等上菜,誰知太太從廚房出來,竟然臉色一沉。 「原來她娘家收拾餐桌的定義,不單只要搬走雜物,還要把桌子擦得一乾二淨、擺好餐具。但我由小到大,只知收拾餐桌就是搬走桌上的雜物。」 諸如此類的分歧接踵而來 …… 有次太太對他說:「你不會擰毛巾嗎?」 他很懊惱,活了這麼多年,沒理由連擰毛巾都不懂嘛,原來太太一直是反手擰毛巾,他卻相反。 這一切一切,給他帶來許多啟示:「在生活細節上,會發現彼此有很多不同,如不存體諒包容之心,任何一件瑣事都可以成為衝突的導火線。」 啟示2:別強迫對方改變 一段婚姻,需要夫婦倆不斷學習怎樣體諒、明白、包容一個人與適應。 「我處理過很多個案,發現婚姻破裂,都是因為欠缺這些觀念。尤其人總是偏向主觀,很多時會用自我的標準去衡量或規範別人。」 有天他忘記帶車鑰匙,太太說:「都叫你不要把車鑰匙放在那兒啦。」 事後他跟對方說:「『放在那兒』是我的習慣,如果我把車鑰匙放在你指定的地方,只會有更多機會忘記。」 他發現,很多人結婚後不自覺要改變對方,小至擠牙膏、放物件等,都是有我無你,忽視了應尊重對方。 「很多小事本身沒有對錯之分,反省過後,就會看到背後動機,原來是想控制對方。 這是沒有必要的,因為愛人是要一起好好生活下去,並非要來控制的。」 啟示3:事後溝通最緊要 他也承認,衝突是無可避免,最重要是事後溝通:「如放車鑰匙這個例子,我們了解過彼此的想法後,決定屬於我的東西由我負責擺放,屬於她的由她擺放,到了要用時,只要問對方便可。」 至於擰毛巾這回事,經過他多番驗證,證實反手確是擰得乾淨些,所以他也婦唱夫隨起來。 夫婦間最常說的一句話是:「我要你這樣做,都是為你好。」黃校長認為,凡事要看得遠一點。 「是為對方好,還是為自己好?如果要對方不做這些事,可能會帶給對方更多不舒服、更多壓力,只會造成另一個新問題。」 啟示4:維繫婚姻有如保養玻璃窗 不過,並非所有事都有最後答案。 記得新婚初期,他曾對太太說:「有沒有搞錯!用完廁所竟不把馬桶蓋打開!」 對方的反應是:「有沒有搞錯!用完廁所又不把馬桶蓋放下!」 最後小倆口後取得共識,就是馬桶蓋可開可闔。 「很多問題不在乎結果,只在乎有當時人怎麼看。事實是沒有改變,但了解後便不存在問題了。」 愛一個人,他認為最終可為對方犧牲。 如太太習慣筷子橫放,他習慣直放,遷就一下亦無妨。 不過,如果只有容忍、沒有體諒,婚姻一樣可能會破裂。 「我覺得婚姻問題就好似玻璃窗的灰塵,假如任其累積,清理便艱難;假如任其深化,就如裂痕出現,玻璃窗最終只會破裂。」 愛妻絕招 ◎鳴謝愛妻廣告 結婚20周年紀念日當日,黃鴻麟特地在報章刊登了一篇充滿愛意的鳴謝啟示,感激太太20年來對他的照顧。之後捧著鮮花與報章,親自送到太太的辦公室。 ◎致電訴衷情 黃校長格言:「永遠不在學校做個好丈夫,也從不在家做個好校長。」工作時,他從不致電給太太,但某天開會開到晚上9時,他破例打電話回家,說:「會議仍未結束,但此刻我極度掛念你。」電話另一端即時傳來朗朗笑聲。 ◎電鍋裡的生日卡 某年太太生日,黃校長假裝忘記了,但當太太打開電鍋準備煮飯時,卻找到一張生日卡;之後進浴室,又找到一束鮮花;睡覺前更在睡衣內找到生日禮物。 ◎每日一抱 他在研讀輔導與多年婚姻輔導的經歷後,決定了一項堅持,就是對老婆大人的每日一抱。沒有履行「每日一抱」,不得睡覺。後來發現,這原來是解決夫妻爭執的一大良方妙藥。 太太:欣賞他的小動作 「哈哈!他有時做些小動作,會令我很開心。」黃太太邱楚賢常常笑口常開,不無原因。「好像有次整理床鋪,枕頭底竟放了一份小禮物,在毫無心理準備下收禮物,感到非常非常開心。」 那麼她又會如何回應丈夫的心意? 「沒甚麼特別,作為妻子,最重要是體諒丈夫。好像他工作忙,做太太的都希望丈夫多陪伴自己,但站在他的立場,他是喜歡自己的工作才會這樣投入嘛,換了是我也會如此。」 現在若丈夫不在家,她會自行安排節目,好好享受私人空間。還有,「很多人都會把自己丈夫與別人丈夫比較,其實這只會壓低丈夫。男性最需要太太的尊重,做另一半的要不斷了解、愛護他。」 婚後初期,兩夫婦確是有些摩擦。 「其實我們都在不斷進步,有衝突時,最重要是學習退一步,停一停,怒氣自然會消除。」 吵架的藝術 兩口子還有個君子協定: ◎吵架當天清─ 一項歸一項,絕不拖泥帶水。 ◎絕不翻吵─ 今天的架今天吵,昨天的事不翻吵。 ◎舊事已過便已了─ 每一事件都看作一獨立事件,絕不「株連」。 一般人結婚愈久,吵架時愈喜歡說:你上次 ……你上星期……沒完沒了的罪狀,很容易演變成互揭瘡疤。 幸好,黃氏伉儷平日絕少吵架,每星期必做的,是抽空一起散步,談談內心話。

轉貼給超會庸人自擾的樺爸

2005年07月06日
公開
8

樺爸看起來像50歲 庸人自擾 且你身邊的人也不快樂 受不了有錢又哭窮的人-----樺媽留 ****************************** 煩惱只是投影 在一次聚會中,我認識一個「青春永駐」的朋友。剛看到她的樣子,我猜想她不過是個大學生,但聽她用行動電話處理事情時語調老練精確,我忍不住把她的年齡多猜了幾歲(不然,一定是從小在困苦的環境中磨出的少年老成),答案揭曉了: 她年過三十五,自己擁有兩家業務蒸蒸日上的公司,是個日理萬機的總經理。 光滑的臉龐、樸實的穿著、開朗的微笑和溫柔的語調,只要不談公事,她看來頂多像是個剛出社會的新鮮人。 有人問她:如何青春永駐,喝「歐蕾」嗎? 問的人大約只有二十歲,在她的腦袋瓜裡,三十五「should be」很老很老了。 「我不知道……大概是因為我……沒有煩惱吧!」 「沒有煩惱?」在我聽來,對一個每天要處理這麼多事的人來說,簡直是個天方夜譚。當下我以為她是那種「心裡波濤洶湧,表面故作輕鬆」的那種人。 「從前『年輕』的時候,常常為雞毛蒜皮的事就煩得不得了,連男朋友對我說:喂,妳怎麼長了顆青春痘,我都會煩惱得睡不著覺,心想:他講這句話的意思是不是不愛我了?」她笑著說:「直到……我大哥去世。」我們安靜下來。 「我大哥從小就是個有為的青年,二十多歲就開始創業,他車禍去世前幾天,正為公司少了一筆十萬元的帳煩惱。我大哥一向不愛看帳本,那個月他忽然把會計帳本拿出來瞧,管會計的是他的合夥人,因為這一筆帳去路不明,他開始懷疑兩個人多年來的合作是否都有被吃帳的問題。我嫂嫂說,他開始睡不著,睡不著就開始喝酒,喝酒後就變得煩躁,越煩躁越喝酒,有天晚上應酬後開車回家,發生了車禍,他就走了……他走了之後,我嫂嫂處理他的後事時發現:他的合夥人只不過是把這個公司的十萬元挪到那個公司用,不久又挪了回來。沒想到我哥為了一筆小錢,煩了那麼久……」 開口問,怕傷害了信任;不開口問,又製造了幢幢疑雲。有時我們的頭腦像個碎紙機,一張紙絞了進去,變成占據空間更龐大的紙屑。 她說:「我學到了一件事,不要創造煩惱,不要自找麻煩,就以最單純的態度去應付事情本來的樣子。這也許是我不太會長皺紋的原因吧!」 她總是開開心心,不只是人家願意和她相處,做生意時也會覺得和她合作很愉快。所以,生意做得越來越好。 每個人的周遭一定有一些看來像「煩惱製造機」的人,他們總在為不可能發生的事、不足掛齒的小事、煩死也沒用的事、事不關己的事煩惱,在日積月累的煩惱中,對別人一個無意的眼神、一句無心的話,都有了疑心病,彷彿在努力地防衛病毒入侵,也防衛了快樂的可能。 別人怎樣想我們、沮喪怎樣包圍我們,其實都是我們投射出來的,都是「魔由心中生」。 除非你改變你的態度,一定要在你裡面找到原因。 煩惱只是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