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HELEN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轉載文章 -- 不動怒•才能教出好孩子

2008年03月25日
公開
40

轉載自 bobo 小天才雜誌 父母是孩子學習模仿的對象,也是兼具言教與身教的第一位老師,情緒的好壞直接影響孩子的外顯個性及未來的處事態度。雖然,教育孩子的確不是容易事,要達到不動怒的境界,需要父母更多的堅持與耐心。 對一歲前的嬰幼兒而言,因行為能力有限,處處需要照顧者的照顧與關懷,而建立出與照顧者必須建立一套緊密的依附關係,照顧者如果每天都處於不穩定的情緒狀態,自然會讓孩子感受到惶恐不安的情緒,而對其失去安全感。慈濟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助理教授沈玉培表示,成人擁有自己的情緒,可以運用智慧加以控制,但對年幼的寶寶來說,天性與情緒自然連結,對外在旁人的情緒敏感度高過成人,如果經常感受來自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的情緒波動,自然也就跟著躁動不安,容易緊張。她提醒,當主要的訊息來源屬於不安定的狀況,這樣的情緒連結就會跟著孩子一起長大,進而影響他的發展與未來的處事態度。 情緒•影響後日後發展及表現 即便是在胎兒階段,母體對外界的情緒反應就直接影響腹中胎兒的胎動情形,出生後的情緒發展則是透過模倣仿學習而來,即使視力仍舊模糊(初生不久後的嬰孩的視力就能看到了,不至於是模糊),依然可以感受到週遭人物的不同情緒表達,也因此,嬰幼兒期的環境、照顧者的教養方式及親子互動的模式與他自身的特質等,都會影響日後的情緒表現及未來的發展狀況。 沈玉培指出,孩子年幼時經歷事件的感受,即便雖無法透過意識回憶起來,但仍儲存在人的大腦中的一個區塊中有一組專司記憶的區塊,這會讓孩子在長大後仍能依稀感應2歲以前的情緒反應,而孩子的成長認知主要就是依靠情緒的連結,一旦連結出當時情境屬於不安且躁動的環境,自然會讓他日後產生保護自己的意圖,如此一來,會導致易養成凡事不願意冒險與挑戰的性格,一切以穩定自己為優先考量。 她說,雖然這樣的孩子美其名是「固本」,但卻大大侷限了日後的發展。由於孩子的大腦神經需要不斷地接收刺激,以複製並連結腦神經網路讓其功能日漸發揮,這就如同每個人都具備基本的跑步能力,但卻有人能夠發揮到極限,讓這項能力充分發揮。而大腦也是如此,如果缺乏刺激,自然會影響日後的學業表現。這也是許多學理強調大腦情緒發展的關鍵期是在三歲以前的原因所在,而這個階段,父母親就扮演著相當重要的引導與被模仿學習的角色。 Tips情緒出口要適時宣洩情緒 沈玉培提出情緒的「火山理論」,提醒父母要注意讓適時釋放自己及孩子有宣洩的負面情緒的機會,以免因累積過多,又不及時疏通,屆時若爆發就會一發不可收拾;,她說,誰都無法預料自己的情緒臨界點,但如果能在平日就慢慢釋放,就可以能降低一次爆發的可能性。至於如何紓抒發情緒,她建議爸爸媽媽,可以利用撕紙、寫日記(或網誌)、拿枕頭亂打等方法,來以宣洩情緒,舒緩心情。 五大要訣•可減少亂發脾氣 沈玉培強調,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擁有自己的思維,父母要掌握他的情緒的確不易,因此建議必須從改變自己的脾氣做起,讓寶寶能學習正確的情緒管理。至於要如何才能避免亂發脾氣?可以試著學習五大要訣,降低不自主的發怒機率。 •要訣一:觀察寶寶的天生特質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天性與氣質,事先了解有助於先做準備與防範,沈玉培說,只要多一分對孩子個性的了解,就可以知道並應對他的行為模式,並避免因孩子的情緒爆發而影響自己的心情。 •要訣二:了解寶寶的發展狀況 (一)各階段擁有不同的發展能力:很多人以為二歲小孩就是調皮,難以教育,沈玉培說,這個階段的寶寶的正處於小肌肉持續發展時期,自主能力增多,喜歡運用自己的能力做新的嘗試,更利用探索的方式去了解自己的能力與外界的新事物,這不是調皮,父母反而該慶幸孩子能藉由不斷地探索,去發揮既有的能力,因此,不要給予過多的限制,才能了解他的能力與優勢。 (二)語言與認知理解尚不成熟:直到寶寶進入學齡階段,語言與認知能力發展雖已有長足進步,但往往仍無法理解成人世界中的事物,卻因此被歸類為「不聽話」,沈玉培表示,有時這種反應不是故意,而是他根本不了解父母想表達的重點何在。 (三)專注力不夠:寶寶的專注力不比成人,但父母總是因為孩子不能規矩地「做完一件事」而生氣,其實這是因為不了解孩子的專注能力,也就是說,長篇大論對專注力不夠的孩子實在沒有多大用處。 •要訣三:熟悉孩子的日常作息 熟悉孩子的日常作息,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怒氣,例如:平日下午一點該是孩子倦了該午睡的時刻,父母卻硬要他吃飯或洗澡,當他處於需求沒被滿足時,自然就容易跟父母鬧脾氣,因此,沈玉培提醒,了解孩子的作息,並在固定的時間滿足生理需求,就能降低「起番」的機率,自然就不會影響自己的情緒了。 •要訣四:讓自己有喘息的機會 教育的確需要花費很大心力,不論是全職媽咪或有工作的職業婦女,一定會累積壓力與情緒,但如果沒有事先照顧好白天所累績的情緒,讓自己也有喘息與宣洩的管道,就容易在寶寶面前爆發,沈玉培建議,父母一定要擁有獨立的自我空間,及適當的休閒活動,定期好好地抒發自我情緒。 •要訣五:體認自己的情緒罩門 父母若能自覺情緒罩門何在,預先為情緒地雷做準備,就能知道生氣時該如何面對與處理。沈玉培說,父母必須時時提醒自己,到底哪些行為是可以容忍的?在出現這些行為時,又有無讓步空間?尤其,情緒對孩子的影響深遠,在得失之間,必得再次衡量所堅守的原則對孩子的幫助有多大?唯有自覺後,才不會讓孩子一直誤觸自己的地雷,不斷上演爭執戲碼。

轉載文章 -- 管教的藝術

2008年03月25日
公開
15

社會變化得很快,孩子的思想行為也變化得很快,快得讓家長受不了,讓老師們束手無策。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爸媽只要給我一個眼色,我就知道該怎麼做,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打不屈服 記得和兒子最激烈的一次爭吵,是在他念國三的時候。當時,他非常叛逆,也愛頂嘴,不管跟他講什麼,他永遠有各種理由反駁。他最愛聽西洋饒舌歌曲,乒乒砰砰,聽得我頭皮發麻。 隔天就要段考了,他卻把音樂開得震天價響,半躺在沙發上,我忍不住大聲斥責他:「音樂轉這麼大聲,真的看得下書嗎?」 一回頭,發現他站了起來,雙手握拳,瞪大眼睛說:「我就是要這樣才讀得下!」 身為父親,我怎能忍受孩子挑釁的態度,「你現在這種姿勢是要跟我打架嗎?」我問他。 他生氣地衝回房間,「砰」的一聲,把房門重重關上。 那時,我已失去了理智,拿著雞毛撢子就衝進房間。 他立刻識相地起身,伸出手,把頭轉向另一邊。那種倔強的態度實在讓我忍無可忍,便開始動手打他。 見他不哭也不求饒,我心裡出現一個聲音:「今天不打到你哭,我就輸了;我一定要打到你哭、你求饒才行。」 我把他扭出房門,要他雙手撐在走廊的牆上,開始沒命似地打他,每打一下就罵一句:「乎你死!」 那天,他穿著一條短褲,不久,雙腿就布滿一條條鞭痕,不僅紅腫,還流出些微血絲。我轉而抽打他的小腿,這時候,終於聽到哭聲了,是太太和女兒的哭聲。 太太跑過來護衛他,我冷冷地對她說:「我在教孩子,你不要管,他才國中而已,就管不了,以後怎麼教!」 女兒也哭喊著:「爸爸,求求您不要再打了!弟弟,求求你趕快說對不起!」女兒一邊求、一邊哭,他卻默不出聲,彷彿事不關己。 打累了,我把雞毛撢子狠狠摔在地上,進他房間拿出了他的書包,用力地往門口一甩說:「你有種就給我離開這個家!一輩子都不要回來!」沒想到,他真的穿好衣服,繫上鞋帶,拾起書包,背著就往外走。我氣不過,衝出去又把他拉回來揍了一頓。 ◆主動道歉 晚上,我根本沒心情吃飯。躺在床上,雙眼直望著天花板。心?媟Q著:為什麼孩子會變成這樣?我的教育究竟出了什麼問題?明天,我要怎麼面對兒子?要不要跟他道歉?哪有父親跟孩子說對不起的?……一整夜,翻來覆去,輾轉難眠。 清晨五點多,半睡半醒之際,我看見房門被推開,兒子走到床前,跪下來放聲大哭:「爸爸,對不起!」我趕緊下床,緊緊抱著兒子,勇敢地告訴他:「爸爸對不起你。」 站起來的瞬間,我猛然察覺,孩子已經長大了,不但比我高,連肩膀都比我寬,而我卻只會拿大人的權威去壓制他。我為前一天的行為感到很後悔,不解自己為什麼要發瘋似地打他?真的是「打在兒身,痛在父母心」啊! 見他傷痕纍纍,我去拿了一瓶碘酒說:「爸爸幫你搽藥好不好?」他說:「不要,現在搽會很痛。」 夏天是穿短褲校服,我只好建議他改穿長褲去上學,他點頭說:「好。」 當他背起書包,離開家門那一刻,我望著他的背影,忍不住又掉了一次眼淚。 我心裡想,昨天的他是如此叛逆,今天怎麼會主動來道歉?太太為了解決我的疑問,從兒子房間拿出一封信,上頭寫著:「親愛的兒子,你是我們的唯一!爸爸媽媽永遠愛你,不論你犯了什麼錯,爸爸媽媽永遠會原諒你!媽媽求求你,找個機會跟爸爸說對不起。」 簡單幾個字,敵過我用棍子傷害了彼此。 回想過往,仍感到懺悔不已,真的如同證嚴上人所言:「孩子不是反對父母的教導,而是反對父母教導的方法跟態度。」 ◆愛的智慧 上了高中,兒子依然沒有放棄他喜歡的熱門音樂。但,我已經懂得怎麼包容、接受,我跟著他聽饒舌歌曲,試著去了解那些吵鬧的音樂。 有一天,他要我幫他向學校請兩個小時假。我問他要做什麼?他拿出一張CD說:「我想去參加這位饒舌歌手的簽唱會。」 聞言,我心裡雖不同意,但想到一味地反對,只會造成反效果,於是,就幫他寫了一張請假單。第二天,他興高采烈地告訴我:「爸爸,謝謝你!老師已經准假了。」看著他臉上綻放的笑容,我想,這或 許是個對的方式。 簽唱會那天,我告訴他:「爸爸今天請了一天假,陪你去參加。」他不解地問我:「我自己去就行了啊!不用您陪啦!」 我告訴他:「你只請兩個小時假,搭公車會來不及上第三節課,我載你比較快。」 到了西門町,離預定時間還有一小時,隊伍已經排了 五百公尺 遠。我們等了很久,一點動靜都沒有。我走到前面,問清原委,主辦單位說:「已經發出三百個號碼牌,簽完這三百個,歌手就要走了。」 我穿越人群,告訴兒子這個消息,他不相信,我又陪他走了一趟,確定之後,他非常失望地回到他用書包占的位置。 我請兒子看看隊伍中的青少年,他們鋪著報紙,有人躺在地上睡覺、有人在抽菸、有人在打牌……我摟著他的肩膀說:「兒子呀!你不希望自己就是其中一個吧?」 他默默無語,背起書包說:「爸爸,您帶我回去上課好了。」到了學校門口,要下車那一刻,他回頭對我說:「爸爸,您放心好了,以後我不會再做這種傻事了。」 從那時候起,我知道孩子對我產生了信任感,因為他知道我們是「同國」的。 和孩子有了更多共同話題,也讓我更加確信,用愛心與耐心陪伴孩子,才是「愛孩子的智慧」。 上了大學,兒子開始用電腦創作饒舌歌,還將我常聽的北管音樂拿去搭配。那時,剛好新聞局在徵選歌曲,沒想到竟被選為佳作,得到了五萬元獎金。 二○○五年,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有一百五十個樂團報名參加,兒子組的團「拷秋勤」榮獲前十名,受邀上台演出。 表 演當天,由於沿途塞車,我 和 太太開了四個多小時才到貢寮。現場只有我們兩個人是「LKK」,年輕人都穿著比基尼、泳褲,兒子站在台上就像個指揮官,請台下的人舉起右手,大家就跟著舉右手,跳左陪兒子看喬丹打籃球、看王建民打棒球,從不了解到逐漸熟悉,我邊,大家就跟著跳左邊,那時我才了解年輕人的精力要這樣發洩。 後來,新聞局想錄製一片專門收錄年輕人創作的CD,與國外作音樂交流,兒子有兩首歌被收錄在其中,讓我們感到很驕傲。 成長過程中,兒子始終不放棄他的興趣與理想。如今,他就讀台北藝術大學碩士班,雖然依舊熱愛樂團,但也同時擁有好成績,讓我們感到很放心。 我暗自慶幸,還好當時轉變了想法,改變了對待的方式,化解了我們親子間的衝突,而不是掉進不可自拔的漩渦。 每個人都是在為人父母之後,才開始扮演這個角色、學習其中的奧妙;愛,不代表了解,所以更要用心陪伴。試著去了解孩子的行為,那麼,在親子關係上,「雖不中,亦不遠矣」。 《幸福密碼》同理心就是站在孩子的高度去看世界。

培養中文力,跟著閱讀列車出發

2008年03月24日
公開
18

國內提倡閱讀多年,但是近日的國際閱讀素養評比結果顯示,台灣小學四年級學生不算會閱讀,特別是讀出字裡行間的推論。向來就懂得和孩子一起共讀的你,要如何掌握語文發展和學習的特性,正確地培養孩子的中文力? 從70年代起,信誼基金會帶頭在台灣提倡「親子共讀」的觀念,鼓勵爸媽陪伴孩子閱讀,讓圖畫書伴隨爸媽的聲音變得更有溫度、更有滋味。30年來,信誼陸續推動了幾項重要觀念和作法,包括:呼籲尊重幼兒讀好書的權利、推廣「多元閱讀」的概念,期盼透過不同的閱讀形式及更多元的內容,擴展孩子的閱讀經驗、享受閱讀的樂趣,從2000年起,更提倡「適齡讀好書」的概念,並走入「分齡」的出版與閱讀推廣。 3∼8歲學會閱讀基本能力 0∼3歲講求的是親子共讀,先讓寶寶親近書本、愛上書本,做一個小小愛書人;3歲以上就可以很有計畫性地選擇好故事培養孩子的中文力。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所長柯華葳指出:「閱讀是要學習的。」依據美國哈佛大學學者J. Chall的閱讀發展理論,小學三年級以前要學會閱讀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如識字、辨識文體、因果推理等。四年級開始,要漸漸透過閱讀學習知識。這也就是為什麼國際閱讀素養評比以小學四年級學生為對象,來檢視是否已啟動透過閱讀而學習的能力。如果離這個能力還有差距,就要進一步探討先前的基本能力是否足夠,萬一不足,盡快加強還來得及。 家庭環境最能影響閱讀成就 「但是,基本能力的形成需要家庭同心協力。」柯華葳強調。孩子在3∼8歲(學齡前到小學三年級)是學習閱讀的關鍵期。根據國際閱讀協會的報導,與學童閱讀成就最有關係的環境條件是「在家中的閱讀」情況——當家中成人常常閱讀、喜歡閱讀,且家中有相當的藏書量使孩子從小就接觸閱讀,長大也常常並喜歡閱讀,這些都會促成孩子閱讀的技巧和學習表現。 閱讀的基本功大略可以分成「音」、「義」、「法」和「用」。一開始是以音對應字,形成「一字一音」的概念;漸漸分辨同音字,進而知道詞彙的用法,懂得語法和文體,並能恰當地使用所學到的「音」、「義」、「法」。 示範與練習,提供好學習 信誼基金會除了多年前已發展一套適合7∼9歲的《兒童閱讀列車》,近日又從語文發展與學習角度,邀請柯華葳教授擔任監製,推出信誼《寶寶閱讀列車》和《幼幼閱讀列車》,考慮年齡,依明顯的「音」、「義」、「法」、「用」語文特色,為3∼5歲和5∼7歲孩子在既有的出版物中挑選好書,搭配有經驗的老師提供導讀和語文活動(練習),希望幫助幼兒透過閱讀,不但學「語文」、學「內容」,也學到閱讀的方法。 柯華葳認為:「學語文關鍵在環境中要『有示範』與『有練習』的機會」,換句話說,如果孩子語文能力低,顯見是語文環境不佳。因此,出版好的讀物很必要的,它兼具雙重作用:「示範」與提供有「方法」的練習。柯華葳指出,3∼5歲特重語音的學習,包括韻和狀聲字詞,幫助幼兒熟悉字與音的關係。5∼7歲則加強複雜的描述,幫助孩子學習使用字詞和語法。自然與社會人文知識也要均衡。 親子閱讀後,透過對談或遊戲,自然而然地增加「重點」重複出現的機會,也就達到練習的目的了,不過,要提醒爸媽,閱讀第一,練習其次,不要本末倒置,孩子才會有興趣一讀再讀喔!

轉載~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件事(很感人的故事)

2008年03月21日
公開
32

1953年十一月十三日,丹麥首都哥本哈根。 消防隊的電話總機在清晨三點收到一個電話。二十二歲的年青消防員,埃裡希在值班。 「喂喂!這裡是消防隊」。 電話的那端沒人回答,可是埃裡希聽到一沉重的呼吸聲。 後來一個十分激動的聲音,說:「救命,救命啊!我站不起來!我的血在流!」 「別慌,太太」,埃裡希回答,「我們馬上就到,您在那裡?」 「我不知道。」 「不在您的家裡嗎?」 「是的,我想是在家裡。」 「家在哪裡,哪條街?」 「我不知道,我的頭暈,我在流血。」 「您至少要告訴我您叫什麼名字!」 「我記不得了,我想我撞到了頭。」 「請不要把電話掛掉。」 埃裡希拿起第二具電話,撥到電話公司。回答他的是一個年老的男士。 「請您幫我找一下一個電話客戶的號碼,這客戶現在正和消防總隊通電話。」 「不,我不能,我是守夜的警衛,我不懂這些事。而且今天是星期六,沒有任何人在。」 埃裡希掛上電話。他有了另一個主意,於是問那女人:「你怎樣找到消防隊的電話號碼 的?」 「號碼寫在電話機上,我跌倒時把它給拖下來了。」 「那您看看電話機上是否也有您家的電話號碼。」 「沒有,沒有別的任何號碼。請你們快點來啊!」那女人的聲音愈來愈弱。 「請您告訴我,您能看到什麼東西?」 「我…我看到窗子,窗外,街上,有一盞路燈。」 好啊-埃裡希想-她家面向大街,而且必定是在一層不太高的樓上,因為她看得見路燈。 「窗戶是怎樣的?」他繼續查問,「是正方形的嗎?」 「不,是長方形的。」 那麼,一定是在一個舊區內。 「您點了燈嗎?」 「是的,燈亮著。」 埃裡希還想問,但不再有聲音回答了。 此人已無任何反應 但電話仍未掛上.......... 需要趕快採取行動!但是做什麼? 埃裡希打電話給上司,向他陳述案情。 上司說:「一點辦法也沒有。不可能找到那個女人。而且,」 上司幾乎生起氣來,「那女人佔了我們的一條電話線,要是哪裡發生火警?」 但是埃裡希不願放棄。救命是消防隊員的首要職責!他是這樣被教導的。 突然,他興起一個瘋狂的念頭。上司聽了,嚇壞了:「人們會以為原子戰爭爆發了!」 他說。「在深夜,在哥本哈根這樣一個大都會裡!…」 「我懇求您!」埃裡希堅持,「我們必須趕快行動,否則全都徒勞無益!」 上司在電話線的另一端靜默了片刻,而後埃裡希聽到答覆:「好的,我們就這麼做。我馬上 來。」 十五分鐘後,二十輛救火車在城中發出響亮的警笛聲:每輛車在一個區域內四面八方的 跑。 那女人已經不能再說話了,但埃裡希在電話中仍聽到她那急促的呼吸聲。十分鐘後埃裡希喊說: 「我聽到電話裡傳來警笛聲!」 隊長透過收發對講機,下令:「一號車,熄滅警笛!」而後轉問埃裡希。 「我還聽到警笛聲!」他答說。 「二號車,熄滅警笛!」 「我還聽得見…。」 直到第十二輛車,埃裡希喊說:「我現在聽不見了。」 隊長下令:「十二號車,再放警笛。」 埃裡希告知:「我現在又聽到了,但越走越遠!」 「十二號車掉回頭!」隊長下令。 不久,埃裡希喊道:「又逐漸地近了,現在聲音非常刺耳,應該剛好到了正確的路上。」 「十二號車,你們找一個有燈光的窗戶!」 「有上百盞的燈在亮著,人們出現在窗口為看發生了什麼事!」 「利用擴音機!」隊長下令。 埃裡希經由電話聽到擴音機的聲音:「各位女士 和 先生,我們正在尋找一個生命有嚴 重危險的婦女。我們知道她在一間有燈光的房間裡,請你們關掉你們的燈。」 所有的窗戶都變黑了,除了一個。 過了一會兒,埃裡希聽到消防隊員闖入房間,而後一個男音向對講機說:「這女人已失 去知覺,但脈搏仍在跳動。我們立刻把她送到醫院。我相信有救。」 海倫.索恩達--這是那女人的名字--真的獲救了。她甦醒了,幾個星期後,也恢復 了記憶。 "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件事, 你一定會找到一個方法;如果你不想做一件事, 你一定會找到一個藉口

出門就關電腦吧!

2008年03月13日
公開
34

出門就關電腦吧! 我們能夠為社會作多少事? 抗暖化行動 ~一台電腦徹夜沒關,一晚上所消耗的電力有多少 ?? 有鑑於全球暖化越來越嚴重,能源消耗越來越多,工業污染大量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從沒減少過, 大家應該要更認真更正視這個問題了,如果,還不面對這不願面對的真相,那你就真的是落伍了... ! 據統計,一台電腦徹夜沒關,一晚上所消耗的電力,『足夠印表機印出一萬張的的文件 』這是個非常嚇人的數字! 其實每個人是可以為這世界做一點貢獻,希望發信提醒每個同仁隨手關燈,上下班離開公司時請隨手關掉桌上電腦的電源,或是其他沒有使用的設備,以節省能源與減少公司的開銷。 如果每個人都節省一點,相信加起來的力量是驚人的,希望大家重視這個問題,也督促你身邊的親友囉! 預測世界現存的 22,000 隻北極熊會在 45 年後絕種, 2050年左右,阿爾卑斯山上的滑雪聖地有 70% 不再有雪可滑, 世界最大的珊瑚族群大堡礁,可能在 2100 年之前消失, 同時間台灣包括台北盆地內的台北車站、國父紀念館,甚至 101 大樓 4 樓將完全淹沒, 而中國北京將被沙塵暴掩埋。 抗暖,是人類的第三次世界大戰,你我他都不能幸免! 以下抗暖化錦囊由國家地理頻道提供,請從當下開始勵行吧! 一、 下班電腦關機:一台電腦持續開一整晚,消耗的能源可列印 10,000 張資料。 二、 每使用一公升汽油,會產生 2.4公斤 二氧化碳。 而撘乘大眾運輸系統使用的燃料,每 1.6 公里只有汽車消耗量一半左右。 三、 隨時保持輪胎在充氣狀態,能減少 6%汽油消耗。 定期保養引擎,能減少 15 % 至 50 %汽油消耗。 四、 手機充好電,立刻拔掉充電器插頭,只要全球 10%行動電話使用者做到,省下的能源,相當於 6萬戶歐洲家庭耗電量。 五、 每天煮東西加鍋蓋,所需要的能源消耗量能減少多達 90%。 六、 只要回收一公噸重的紙,就能節約: 17 棵樹; 2 桶油; 足以供應一戶人家 5個月所需的電力;或減少 25公斤 的空氣污染。 請從每一個我開始, 並鼓勵您的所有親友一起投入抗暖化行動吧! (以上資料摘自 1013期商業周刊)

退燒藥易引發腦性麻痺

2008年03月09日
公開
52

5個月的小康,高燒不退,媽媽讓他服下阿斯匹靈退燒藥,導致腦性麻痺,11年後小康再度發燒,媽媽讓他睡冰枕,再誘發呼吸衰竭,送醫後遠離冰枕,病危的小康才撿回一命…。 這是發生在台大醫院的實際案例,因家長錯誤使用退燒方法,竟導致孩子終生傷害。 醫師強調,一般孩童體溫若無超過39度,而有心肺疾病幼童體溫若未超過38度,且活動力尚可,家長實在不必積極為孩子退燒。 李秉穎說,照顧發燒病童有4項重點,一是觀察病童活動力,至於體溫只是參考值,孩子活力、食欲差,不管有無發燒,都該就醫,而適度發燒,可能提升人體免疫力,有時不必積極壓抑。 第二個重點是讓孩子多休息,少進行會發汗運動,以免造成不必要心肺負擔,不利預後。 第三個重點是注意保暖, 如果發燒病童,手、腳冰冷、臉色蒼白,代表孩子處於寒冷狀況,為免其發抖增加負擔,應為其添加衣物; 若孩子是滿臉通紅、身體發汗,應為其脫衣服,減少能量消耗,等症狀解除後,再為其加衣。 第四個重點是別讓孩子睡冰枕、使用退熱貼等物理性退燒法,增加無謂寒冷與代謝負擔。 李秉穎說,台灣可能是最愛用退燒藥的國家,而坊間退燒藥常含阿斯匹靈, 可能加重孩童肝腦負擔,上述小康為此罹患雷氏症候群,終生腦性麻痺、不良於行

5歲女童翻跟斗 脖子歪成90度 醫師籲危險遊戲勿輕嘗

2008年03月08日
公開
31

5歲女童翻跟斗 脖子歪成90度 醫師籲危險遊戲勿輕嘗 更新日期:2007/11/13 16:50 記者:記者黃綺玟、蔡雙全�高雄報導 如果您家裡的小朋友喜歡翻跟斗,做家長的可要特別當心。高雄市一名5歲女童在幼稚園和同學玩翻跟斗的遊戲,結果一個不注意,扭傷脖子扭成90度,幾乎無法動彈,醫師緊急將她麻醉之後,把骨頭移回原位,若延遲就醫,甚至可能因此癱瘓,或因為吸不到空氣而死亡。 醫護人員:「手不要動喔,叔叔在用的時候妳不要動喔,不然等一下會痛兩次…」,女童坐在手術台上,雙眼紅腫不停啜泣,因為她兩節頸椎脫位,害得她維持向右看的姿勢,動彈不得,醫師讓她躺在手術台上注射靜脈麻醉劑,才替她將頸椎矯正回來,小女孩嚇得直說,以後再也不敢翻跟斗了。 復健科醫師朱家宏:「第一節頸椎和第二節頸椎,有旋轉性的半脫位,我們在給她一個靜脈注射麻醉,讓她睡著之後,幫她把骨頭調回來。」 5歲的周小妹妹在幼稚園和同學玩翻跟斗遊戲時,一不小心摔傷導致頸部寰樞關節脫位,痛得嚎啕大哭,醫師提醒家長,盡量別讓孩子玩翻跟斗這類危險遊戲,萬一摔傷頸椎要及早就醫,否則嚴重的話可能造成癱瘓,甚至因為無法呼吸而死亡。

溫差大久嗽兒咳不停

2008年03月07日
公開
38

體弱兒童一感冒就咳嗽,不但晚上睡不好還影響白天精神及注意力,醫師建議,要增強抵抗力,先改善體質。  最近幾周氣溫下降,兒科門診的「易感兒」與「久嗽兒」的小病人增多了約2成。中醫師建議,不妨針對個人體質,運用中藥來增強小朋友的抵抗力,並達到改善體質與預防疾病效果。  每當氣候改變,常看到父母帶著小朋友四處求醫院。一群是經常感冒、打噴嚏、流鼻水、咳嗽,引發氣喘的體弱幼兒稱為「易感兒」。一群是一感冒就咳嗽,拖了好幾周遷延難癒,晚上也睡不好而影響白天的精神及注意力「久嗽兒」。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申一中說,「易感兒」與「久嗽兒」除了常感冒或久咳不癒,臨床上還有易盜汗,胃口差、食量小等症狀,這類小朋友常帶著兩個黑眼圈看起來像隻「小熊貓」。  申一中說,「易感兒」與「久嗽兒」都屬過敏體質,中醫治療原則是「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若是小朋友平常很容易流汗易感冒,反覆難癒,怕冷惡風,飲食減少,大便軟易拉肚子,舌淡紅苔白,脈浮無力,則屬「營衛不和」,應益氣固表,調和營衛。以黃耆、桂枝、白芍、甘草、生薑、大棗、並且加點麥芽糖等加減治療。  申一中說,若是小朋友經常感冒,活動力差,胃口差食量小,乾咳少痰,口乾咽痛,自汗盜汗,大便秘結如羊大便,脈細數無力,則應以益氣養陰的方式治療。以木香、砂仁、黨參、白朮、茯苓、甘草、半夏、沙參、麥冬等加減治療。只要適時選擇針對個人體質運用中藥來調理,即可達到改善體質與預防疾病效果。

老化從腿開始

2008年03月06日
公開
23

健走可以減緩老化,因為鍛鍊的部位主要集中在下肢部位。 > > >人體全身有近五百條肌肉,三分之二集中在下半身, >肌肉的持續力會隨年齡增長日漸衰退,握力、臂力、背力等 >上半身肌力到了六十多歲仍可以有二十多歲時的七成左右能力, >但下半身腿力卻只剩下約四成。 > > >故美國總統艾森豪的心臟外科主治醫生保羅.懷特博士, >首先提出「腳是第二心臟」的說法;常言也道:「老化從腿開始。」 >下半身肌肉不夠強健,上下樓梯、跑步都會體力不支、氣喘如牛, >因為運動全靠大腿、小腿的肌肉操作,一旦這些肌肉衰萎, >人不僅無法維持正確姿勢,而且易有疲勞、膝痛、腰痛等現象。 > > >鍛鍊雙腿肌肉是預防體力衰退的最佳方法, > > 健走就是最理想、效果最大的運動。 > > >健走時,配合緩而深的呼吸、雙臂擺動、大跨步快速前進等, > > 更可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健走的好處,可以歸納為塑身與健康兩方面。 > > > >【走出好身材】 >肥胖是百病之源。即使輕鬆地走,也能消耗平常10倍以上的脂肪。 >為了消除體內多餘的脂肪,在自然呼吸的情況下步行, >讓心跳維持再最高心跳數的50∼60%之間,就能提升有氧運動的效能。 >健走有效消耗身體熱量時速 (km/hr) 消耗 300卡所需時間(min) >每分鐘消耗熱量(卡 ) > > >蹣跚走 ==>時速 3(km/hr) 3(min) 消耗 300卡 每分鐘消耗 2.7熱量( 卡) >散步走==> 時速 3.6(km/hr) 100(min) 消耗300 卡 每分鐘消耗 3.0熱量 (卡 ) >自然走==>時速 4.5(km/hr) 90(min) 消耗 300卡 每分鐘消耗 3.3 熱量(卡 ) >健步走 ==>時速 5.4(km/hr) 70(min) 消耗300 卡 每分鐘消耗 4.2熱量 (卡 ) >全力走==> 時速 7.2(km/hr) 38(min) 消耗300卡 每分鐘消耗 2.7熱量( 卡) > > >提起健走,飛躍羚羊紀政就眉飛色舞:「走路的感覺真是太美妙了。」 >前幾年由於事業壓力、婚姻亮紅燈、自己沒注意等因素, >紀政不知不覺竟然發福,衣服從10號尺碼,改穿16號,腰粗腹大臀也寬, >她意識到自己過胖,也感到體力、健康都變差,1997年末她下定決心減肥。 > > >她找出以前朋友送的一台簡易跑步機,每天工作完後回到家, >再累也要邊看電視邊雙手擺動、大步走跑步機, >半年之內,她不花一毛錢瘦了20公斤, > > 重新找回那充滿自信、高瘦苗條的標準身材, >穿上胖的時候不敢穿的漂亮衣服、T恤可以塞進褲子裡, >而且尿失禁的困擾不藥而癒,還能夠一口氣爬上大武山巔。 > > >從此以後,紀政逢人就鼓吹健走的好,每天上班爬三層樓梯進辦公室, >但為保護膝蓋,坐電梯下樓。下班後回家, > > 她仍是先走走步機,走出一身大汗, 沖過澡才簡單吃點稀飯, > > 然後讀書入睡, 「每天都要走,就像每天都要吃飯一樣,」她說。 > > >假日她大多到野外如觀音山、水返腳(汐止)大尖山等,參加健走活動, >一邊運動一邊接近大自然,聽溪水淙淙,鳥鳴啾啾, >「聽到生命之歌,聽到入神,一點也不累,」她說。 > > >以健走減肥的秘訣在於每天至少走一萬步以上 。 > > >因為健走雖是有氧運動,一開始卻是以糖分為主要消耗能源, >大約20分鐘後,才會正式燃燒脂肪, > > 而且以成年男性平均每天攝取約2100大卡的熱量計算, >人體基本新陳代謝與在職場中消耗的熱量共約1800大卡, > > 意即有300大卡會堆積在體內, >消耗1大卡約需走30步,才能消耗完300大卡。 > > > > > >【走出健康來】 >桃樂絲是美國蒙大拿州一位退休護士,她的雙親都在五十多歲時死於癌症, >而她自己也一直為哮喘及肺病所苦,一年平均住院兩次。 > > >即使服用抗生素,病情依然不見改善,桃樂絲覺得沮喪、失望, > > 甚至感覺正一步步邁向死亡。 > > >偶然一次,她參加一項健康講座,主講的運動生理學家提到, >運動──尤其健走,有助於解決她的困境。 > > >從來沒有運動習慣的桃樂絲,決定從散步開始嘗試, > > 逐漸練習到快速的健走。 幾年後,不僅肺變得健康, > > 與疾病、抗生素說再見,她還成為馬拉松選手。 > > >「健走是我的生命,」有一次走在落磯山分水嶺的稜線上時, > > 82歲的桃樂絲這樣對同伴說。 > > >健走讓她感覺年輕25歲以上,可以擁有更多采的生活。 > > >多走路,多用雙腳,腦力、體力都會更好。 > > >身體下半身包括背、腰、臀、大腿、小腿等肌群, > > 都與大腦、脊髓、神經互通訊息, >且與腦幹有密切相關。 > > >健走可以預防疾病 >健走這「藥方」,如果每天服用, >可以減少20%罹患乳癌、30%得心臟病、50%罹患糖尿病的機會, >而且幫助你活得健康、活得長壽。 > > >最平凡的作為,常常有最不凡的效果。 >健走可以增加人體的心肺功能,增加骨頭、肌肉力量, > > 解除緊張、控制體重, >最重要、最基本的是,健走讓人感覺很好。 > > > > > >【遠離乳癌威脅】 >據美國和《護理健康研究》(N urse's Health Study) > > 一項長達20 年的統計研究指出, 一週運動7小時上, > > 可以降低20%的乳癌罹患率,而最理想的運動就是健走。 > > >【預防心臟病】 >人人都害怕自己是下一個心臟病患,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報導, >一週健走3小時以上,可降低35∼40%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美國醫學學會也肯定,每天健走30分鐘,可維持心肺功能的健康狀況。 >即使沒法每天空出一段時間健走,利用短時間走路累積也可有一定成效。 > > >【走離老年痴呆】 >美國《自然》雜誌報導, 60歲以上銀髮族,一週有3 天, > > 每次45 分鐘以上的健走運動, 有助於維持較好的認知功能。 > > > > 人體中最耗費氧的部位就是腦神經細胞,深呼吸可提供充分氧氣給腦部, > > 促進腦神經細胞功能活化,一邊健走一邊配合呼吸, > > 可以獲得全身血液活絡與腦循環順暢的雙重效果, >腦血管重返強韌,自然就能預防健忘與痴呆。 > > >【健走能降血壓】 >人入中年以後,血壓多半會上升,但步行可以減少荷爾蒙分泌 > > (因荷爾蒙促使血壓上升), 因而減少血壓上升的機會; > > 其二是步行會增加牛膽酸的分泌,而牛膽酸具有降低血壓的作用。 > > >為了安全起見,高血壓患者應先跟醫師溝通了解身體所能負荷的狀況, >從散步開始,逐步進展到健走,但每次還是要持續30分鐘以上。 > > > >【預防動脈硬化】 >現代人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使得體內血液中的膽固醇與中性脂肪異常增高。 > > >血液中膽固醇量過多,會逐漸滲入血管壁,動脈因此變硬變脆變狹窄, >血液流通不量,容易誘發心肌梗塞、腦梗塞等病變。 > > >膽固醇有好HDL、壞LDL之分,好的HDL會把多餘膽固醇送往肝臟, >預防動脈硬化,持續20分鐘以上的健走, > > 有助分解燃燒體內中性脂肪,增加HDL的量。 > > >【預防治療糖尿病】 >造成中老年人罹患糖尿病的原因多半是因飲食過量、運動不足和壓力, >而限制飲食量、減少積蓄在體內的糖分, >再用運動把存在肌肉內當做能源使用的葡萄糖大量消耗掉, > > 就可降低血糖值。 > > >美國《護理健康研究》刊載,一天輕快健走1小時, > > 對第二型糖尿病,有50%的預防效果。 > > >糖尿病患者特別要注意配速,同時最好隨身攜帶點心, > > 補充能量防止低血糖。 > > >【健走避免脂肪肝】 >研究人員發現,常走路的人血液循環較好, > > 血可以流到聚集在肝臟的眾多微血管末端,肝的代謝功能就好 > > >【走出好骨質】 >年紀愈長,骨質流失,骨頭裡面變乾變脆,就容易骨折或腰痛。 >預防骨質疏鬆症其實不難,除了多攝取含鈣食物外, > > 運動不可減,健走更理想。 >需持續的走,朝每天一萬步的目標邁進。 > > >【改善腰、肩、頭部疼痛】 >平常行走坐臥你總是彎腰駝背?頭部重量約佔體重十分之一, >由頸椎與覆蓋頸部到背脊的僧帽肌所支撐,如果駝背或姿勢不良, >僧帽肌的負擔過重,肩膀就容易僵硬痠痛。 > > > > 最有效治療的方式就是健走,因為健走必須抬頭挺胸、雙臂大幅擺動、 > > 大跨步前進,自然拉直背肌與僧帽肌。 > > > >【消除壓力,幫助睡眠、紓解憂鬱】 >多用雙腳,能改善體內自律神經的操控狀態, > > 讓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切換更靈活,有助於消除壓力,更容易入眠。 > > >除此之外,任何一個常健走, > > 喜歡步行的人都能滔滔說出這項運動的附加價值: >增進自尊、自信與樂觀。 > > >不過,有心臟病、氣喘或是心肺功能不佳的患者, > > 健走時必須特別注意身體狀況,一感到不舒服就要停止, > > 膝關節較弱容易痠痛的人,也不宜快走, >不妨調整運動量,慢慢走、走久些,也是理想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