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HELEN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轉貼】放任的教養,讓德國父母嘗苦果!引爆歐洲熱烈討論的 一本教養書!

2007年10月24日
公開
34

紀律能治療孩子的行為問題 1882年,美國有一個又聾又啞的二歲小女孩。父母親同情她,悉心照料她,盡可能滿足她的每一個願望,卻使她變得自私自利到了極點。她利用她的需求、願望和侵略性,來折磨她的家人。 無計可施的父母於是請來一位訓練有素的教育人員。這位女老師很快就進入情況,並且展開一場耗盡所有人力氣,而且幾乎是苛求的長期教育過程。在她的權威之下,這位有天賦的女孩終於學會服從。 在這場施以紀律的過程中,女老師試著喚起女孩創意十足的才華。實驗很成功,她教會女孩服從之後,緊接著發展她的天資。 女孩在1904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雷地克里夫學院(radcliffe college),後來成為舉世知名的作家——她就是海倫.凱勒。 這個勇氣十足的實驗之所以成功,是因為蘇利文老師深愛海倫,而這份愛使她有正當的理由強制她服從。 這個罕見的紀律化的故事,蘊含著一個教育的真理,那就是和一個孩子進行紀律與愛的對話。 海倫.凱勒的童年故事清楚地告訴我們,缺乏紀律將使孩子的生活雜亂無章,罹患心理疾病,而一個孩子能透過紀律,重新找到健康正常之路。 海倫.凱勒的啟示 過去幾年來盛行無人管束的教育模式,導致孩子表現出一種令人無法忍耐的、自我中心的挑戰態度,這些孩子很像蘇利文老師出現之前的海倫.凱勒:太多愛,太少紀律。他們始終期盼情感上與物質上的饋贈,沒有學會放棄,他們依照著「我。一切。立刻」的方程式過日子。 這些孩子在很正常的環境裡長大,不缺慈愛的父母,但是他們既不識界限,也不知挑戰為何物,經歷不到紀律與清楚領導的正面影響。父母,多半時候都是無微不至,為孩子們鋪平所有的道路,永遠都支持他們。 兒童及青少年這種染上了濃濃自戀色彩的挑戰態度,是過去幾十年中使人十分惱火的教育現象。缺乏接受嚴厲與樂趣的態度,加上自憐,以及一種無法滿足的消費欲望,使得許多青少年的生活從此成型。成長中少不了的喝酒、吸毒與吸菸,更將他們推向無人管束的境地。 用紀律「治療」青少年問題 許多青少年的案例,都暴露出缺乏清楚領導與紀律的後果。我想舉一個特別明顯因紀律而「治癒」的個案。 有一天,一位十五歲的男孩被送到我這裡,九年級的他資賦優異,卻可能再度留級。我本來要告訴他,因為他不接受管教,加上喝酒的問題,以及懶散的態度,必須離開學校。我們不是沒有尋求過心理諮商,然而已經彈盡援絕了。 看他百般懊悔又無助地坐在我面前,我突然靈機一動,對他說:「如果你願意去上我們最嚴格的英式寄宿學校,一所傳統的男子寄宿學校一年,之後你就可以回到薩勒姆來。」他說好。 他在英國遇到的,是一個階級分明的團體,紀律與秩序凌駕一切,服從乃理所當然;穿制服是義務,違反校規時懲罰接踵而至,成年人的權威,包括學生共治的?#92;能,都是無可爭議的。 所有的休閒活動都屬於義務性質;晨禱為一天揭開序幕,所有人都必須參加,無論信仰的是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或無神論。這所學校符合了一個教育機構的恐怖形象。 待在那所學校造就出一個成功的故事:男孩停止喝酒,蛻變成一位熱情洋溢的越野跑者,開始工作,對新式運動興趣濃厚。他從一個遭受心理打擊的少年蛻變為年輕人,成績不錯,充滿自信,那些過去把他從正途拐走的誘惑,再也靠近不了他。一年後他回到薩勒姆,順利地走自己的路,直至高中畢業。 今日英國寄宿學校的教育風格是他成功的原因——幽默、鼓勵與信心伴隨著嚴格的紀律。 紀律使孩子成長 有一些振奮人心的例子,讓我們知道青少年能在親切關懷但嚴格的領導之下,透過共同參與一項讓他們放手去做並且從中成長的計畫,而贏得自信。 柏林愛樂交響樂團的總監賽門.拉圖和英國芭蕾編舞家馬爾度,與兩百五十個孩子一起排練史特拉汶斯基的《春之祭》,並且把這場演出準備的過程拍成紀錄片《舞在柏林》。那位編舞家最常提到的詞就是「紀律」。 紀律是青少年建立對自己創造力之信心的先決條件。觀眾可以很清楚地觀察到,這些孩子如何在嚴格紀律之辨證,以及編舞家充滿愛的饋贈中得到發展。 這部影片告訴我們,假使有人信任、說一不二地要求孩子,同時讓他們在團體中相互影響,青少年能被引領到何等的高度。每一個從事教育的人,都應該看一看這部影片,了解自己有權力訓練青少年遵守紀律。 (本文節錄自《有紀律的孩子更優秀》第四章) 畢博校長於德國規模最大、最知名的貴族學校任職三十餘年,作育無數菁英。 他以長年投身教育工作沉澱出的心得,懇切呼籲大家鼓起教育孩子的勇氣。 放任的教養,只會讓孩子承受雜亂無章的苦果。 出於愛的紀律,才能賦予孩子真正的自由。 從小學會服從、讓步、負責任的孩子,才能掌握自己的未來。 畢博校長的教育心得: → 我們需要再度為教育鼓起勇氣 → 自由從紀律而來 → 父母的權威影響深遠 → 紀律有治療良效 → 不是每件事都需要和孩子討論 → 雜亂無章釀成早年不幸 → 希望公平教育,就得有處罰孩子的準備 → 家庭不是一切 →「人在玩的時候才是完整的人」 → 只有天份是不夠的

海倫凱勒的演講內容

2007年10月24日
公開
7

1925 年國際年會 1925 年 6 月 30 日美國俄亥俄州 Cedar Point 親愛的獅友與諸位女士: 我想你們都聽過這樣的傳說,機會代表一個善變的女子,她會敲響每一扇門,但是僅只一次,如果這扇門沒有立刻開啟,她將略過它並不再返回。好像事情就該如此。美麗而令人嚮往的女子不善等待。你必須上前攫取。 我就是你的機會。我正敲著你的大門。我渴望被接受。這個傳說並沒有告訴我們,當數個美麗的機會呈現在同一扇門時,你該怎麼做。我猜想你必須選擇一個你最喜愛的。我希望你將接受我,我是這裡最年輕的,我將給予你的是充滿燦爛的服務機會。 美國盲人基金會 (American Foundation for the Blind) 目前只有四年的歷史。它因盲人緊急的需求而產生,同時也靠盲人自己成立。在領域與重要性上,它是全國性的,也是國際性的。針對我們目前已觸及的對象而言,它代表最好也最具啟蒙的思想。它的目標是透過增加盲人的經濟價值,並給予他們參與正規活動應有的歡樂,使他們的生命無論在哪裡都更加有價值。 試著想像如果你今天突然受傷看不見了,你會有什麼樣的感受。想像自己在正午時絆倒,摸索著前進一如在黑夜中;你的工作、你的獨立自主,都不見了。在那樣黑暗的世界中,如果有一個朋友握住你的手,並且告訴你:「跟我來,我將教導你如何做些你看得見的時候所熟悉的事情」,你不會感到高興嗎?「美國基金會」正是要成為國內所有盲人這樣的朋友,如果看得見的人們願意給予基金會它所需要的支援。 你已聽過,如何透過其他人的手指所傳達的簡短話語與其他人的靈魂所投射的一縷光線,觸及我心中的黑暗,讓我因此發現自己、發現世界、發現上帝。也因為我的老師聽說過我,並突破囚禁我的黑暗而無聲的禁錮,我因此而能為自己也為別人工作。我們需要的是關懷,遠勝於金錢。缺乏贈與者同情與關注的禮物是空乏的。如果你關心,如果我們能夠讓國內廣大民眾都付出關心,盲人將真正戰勝失明。 我帶給獅友們的機會是:促進並贊助「美國盲人基金會 (American Foundation for the Blind)」的工作。如果有那麼一天,能夠不再有可預防的失明、輕度失聰與失明的孩童未受教育,也不再有未受援助的失明男女,你不幫助我加速那一天的到來嗎?我呼籲獅友們,你們擁有視力與聽力,你們是強健、勇敢與仁慈的。你不任命自己為對抗黑暗運動的「盲人的武士」嗎? 感謝你。

【分享】簡易料理

2007年10月23日
公開
38

苦瓜鑲肉 (1)絞肉+蔥末+醬油+胡椒+鹽+味精+少量太白粉.拌勻備用. (2)苦瓜切成一個個圈狀再去仔.將(1)鑲進苦瓜圈內. (3)將(2)放入湯鍋+醬油水(要蓋過苦瓜圈)+蒜末.入電鍋蒸至苦瓜熟爛. 醬油水比例:醬油(1):水(4) 這道菜吃起來不會苦(湯汁拌飯很好吃).小孩大都愛吃. *************************************************** 蒼蠅頭 材料: (1) 黑豆豉2湯匙稍洗瀝乾+辣椒數根 (視個人洗好) 切丁。 (2) 碎肉4兩+1湯匙醬油膏+1大匙油拌勻備用。 (3)韭菜花半斤切碎。. 做法: 將(1)下油鍋炒香,再將(2)入鍋炒至8分熟,加入(3)+味精拌炒數下+少許水(一點就好)再快炒至韭菜花熟透即可。 ***************************************************** 梅干蒸肉&梅干肉燥 三層絞肉1斤 梅干菜3兩剁碎 蔥4-5根切末 大蒜10粒切末 調味料 醬油1/4杯+水3/4杯 鹽半茶匙、味精適量 將蔥蒜爆香後加入梅干菜和一茶匙糖炒香,加入絞肉及調味料拌勻放入電鍋蒸爛。 也可用福菜5兩替代梅干菜3兩,又是另一種味道也不錯! 梅干肉燥 材料: (1)三層肉半斤+胛心肉(前腿肉)半斤.絞成中細的 (2)梅干菜3兩剁碎 (3)蔥4-5根切末 (4)大蒜10數粒切末 調味料: 醬油1/2杯+水2杯 鹽半茶匙、味精適量 做法: 將蔥蒜爆香後加入梅干菜和一茶匙糖炒香,加入絞肉炒至半熟加入調味料調味料拌勻.放入電鍋蒸爛。(蒸3次.前兩次外鍋放2杯水.第三次外鍋放1杯水~第一次蒸好時試吃.不夠鹹再加鹽巴) 梅乾菜和福菜在製造過程(曬的時候)會沾有細沙要浸泡10分鐘左右,再清洗3-4次才不會吃起來沙沙的。 *************************************************** 辣椒炒肉 肉絲5兩 大蒜20-25粒5兩拍碎(不要切太碎) 蔥5兩切顆粒狀 大辣椒7-8根切絲(不吃辣可去籽) 熱油鍋將肉絲下鍋炒(中小火)炒至肉中的水分乾了鍋底只剩油(肉絲下鍋炒會有水分)時,加入蔥、大蒜、辣椒同炒,加1茶匙、糖 1/2茶匙鹽、1/4杯醬油、少許香油調味即可起鍋。 **************************************************** 辣椒炒小魚乾 做法同上只是肉絲換為小魚乾,小魚乾洗淨後要川燙5-6分鐘(才不會太鹹)用小火慢爆,爆香後才加其他配料,1/2鹽可不加,除非覺得不夠味。 *************************************************** 魯肉飯的肉燥 材料 絞肉一斤 梅干菜三片剁碎 蔥五根切碎 蒜頭十粒剁碎 糖一茶匙 醬油1又1/2杯 鹽適量 水五杯 做法 將少許的油燒熱,蔥蒜入鍋爆香,加入梅干菜炒一會再加糖炒至梅干菜的香味出來後,再加入絞肉炒到肉五分熟加醬油及水拌勻盛出放入電鍋蒸二次(每次外鍋放兩杯水),若覺得不夠爛可再蒸。 PS:若想湯汁多點,可酌量加水及醬油,其比例是醬油1:水4。 金味王醬油跟四季醬油煮出來顏色美,其他醬油煮的顏色較黑。 紅燒肉及滷豬腳的比例也是醬油1:水4加一點鹽,煮出來的顏色很漂亮。

【轉貼】給爸媽的備忘錄

2007年10月22日
公開
14

在孩子的成長歷程中,如果能站在他們的角度,去瞭解事情,勝於只給予物質的滿足。 女兒在美國唸幼稚園時,曾由學校帶回來一張給爸爸媽媽的備忘錄,讀後深感其中有許多重點正是自己需要被提醒的。 這些全非金科玉律,卻能使為人父者重新審視自己的角色。 記於下,或許也能做為您的參考:  1. 別溺愛我。我很清楚的知道,不應該得到每一樣我所要求的東西。我只是在試探你。                         2.別害怕對我保持公正的態度。它反倒讓我有安全感。 3.別讓我養成習慣。在年幼的此刻,我得依靠你來分辨它。 4.別讓我覺得我比實際的還要渺小。它只會讓我愚蠢的裝出超出我實際年齡的傻模樣。 5.如果能夠,請別在人前糾正我的錯誤。你私下的提醒,會讓我更加的注意自己的行為。              6.別讓我覺得我犯的錯誤是一種罪。它會降低我的人生價值觀。       7.當我說「我恨你」的時候,別太沮喪。我恨的絕不是你,而是那降在我身上的壓力。              8.別過度的保護我,怕無法接受一些「後果」。有的時候,我需要經由痛苦的方式來學習。               9.別太在意我的小病痛。有時候,我只是想得到你的注意。 10.別嘮叨不休,否則有時候我會裝聾作啞。               11.別在倉促或無意中做下允諾。請記住,當你不能信守諾言時,我會是多麼的難過。            12.別忘了我還不能把事情解釋得很清楚,雖然有時候我看起來像是有能力,這也是為什麼我不能事事正確無誤的緣故。 13.別太指望我的誠實,我很容易因為害怕而撒謊。  14. 請別在管教原則上前後不連貫、不持續。它會使我疑惑,而對你失去了信任。 15. 當我問問題的時候,別敷衍我或拒絕我。否則你會發現我終將停止對你發問,而向他處尋求答案。 16.別告訴我說,我的害怕很傻、很可笑。如果你試著去瞭解,便發現它對我是多麼的真實。 17.別暗示或讓我感覺到你是完美、無懈可擊的。當我發現你並非如此的時候,對我將是一項多麼大的打擊。 18.別認為向我道歉是沒有尊嚴的事。一個誠實的道歉,會讓我對你更接近、對你感覺更溫暖。 19.別忘記我最愛做實驗。幾乎每天生活中都離不開它,請容忍。  20.別忘了我很快的便會長大。對你來說,要和我一起成長是多麼不易的事,但請嚐試。 21.別忘了沒有那許多的瞭解和愛,我是不能成長茁壯的, 但是,我並不需對你說出這點,對不? 有時候,我們身邊的孩子所需要的,不只是衣食無慮的生活環境而已,他們需要大人陪伴他去「經歷」他的成長過程。 有句話說:「要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得先蹲下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放眼看世界」。 每一位爸爸媽媽不妨抽個空,用心讀讀這份教養子女的備忘錄。

【轉貼】發燒為良藥

2007年10月21日
公開
29

http://www.lapislazuli.org/TradCh/magazine/200111/20011111.html 孩子感冒發燒是讓父母最頭痛的。在季節變換或是感冒流行時,常常是孩子們一個個的病倒。孩子感冒,大部分的父母都是馬上帶去看醫生,吃藥打針。有些孩子更是長期離不開感冒藥,但常常是愈吃愈糟,身體變得毫無抵抗力。西方醫學的鼻祖希伯拉底(Hippocrates)曾說 ”如果有發燒,我便能治癒所有的疾病”,這種乍聽之下令人無法相信的說法又是怎麼解釋呢? 湯姆•克梭醫生在他的一篇醫學報告”以發燒來康復”(Fever as Healer)中指出:發燒是身體在消滅感染原或毒素同時在修補這些感染原所造成的傷害時所產生的現象,所以讓身體自然退燒是很重要的。身體在消滅感染原及毒素的同時,免疫功能也大大的增加。如果用藥物壓抑而沒有讓發燒的過程自然退燒,則身體會愈來愈弱,最後沒辦法抵抗任何的疾病。 人類智慧學醫生英凱爾認為: 兒童時期是身體成長及變化最快的時候。在這段期間,兒童的身體會經過多次的重建,而這個過程需要將部分繼承的身體破壞才能重新建立更好的身體。這些被損毀的舊細胞組織需要先被清除,身體才得以重建。免疫功能讓身體發燒和發炎來消滅和消化這些陳腐的組織,同時將這些消化後的廢物排出體外。所以小孩子常常有皮膚病或流鼻涕、流膿等,這是因為他們的免疫功能正在辛勤的工作。這些廢物如果不被排出體外,則可能引起過敏或一再的發炎。病菌並不會攻擊我們,但是它們會趁身體在進行損毀及清除舊細胞組織時大量繁殖。所以說病菌並不會引起疾病,它們只是靠疾病生存。 根據研究報告,發燒可以增加白血球的數目。白血球的作用是結合毒素及吸進微生物,進而將它們排出體外。發燒時心跳及呼吸加速,含有大量的氧氣的血液可以到感染的部位。病菌不喜歡在高氧的狀態下生存,繁殖的速度也會減低。同時身體的新陳代謝加速,可以將毒素更快的排出。大部分對身體有害的病菌只能生存在極窄的溫度範圍,身體發燒可以限制它們的生長,而讓白血球將它們排出。 如此說來,發燒確是治癒疾病的良伴。以上醫生建議發燒時如果注意下列事項,則可以讓小孩平安的渡過這個讓身體成長的良機。 儘量讓病人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活動,不要上學。 注意身體的保暖,特別是身體及腿。讓小孩穿天然材質的衣服(棉或羊毛衣等),暖到臉頰是紅的但並沒有流汗,不要洗澡。如果腳是冷的,可以使用熱水袋保暖。 飲食儘量清淡,避免蛋白質的食物,如肉、蛋、奶、堅果類、豆類等。以流質為主,如菜湯、草藥茶、果汁(注意果汁的溫度不可低於室溫)。水果、煮過的蔬菜,稀飯也可以。另外,少食勝過多食,如果孩子不餓,則不要勉強他們進食。通常食慾恢復即是身體開始痊癒的信號,即使在此時,飲食也儘量維持清淡。 發燒時可以使用草藥茶如木賊草(horsetail)、西洋蓍草(yarrow)、甘菊花(chamomile)或貓薄荷(catnip)。另外可以剌激免疫功能的草藥或同類療法的藥品也是很好的選擇。一般的抗生素,阿司匹靈等藥只會 ”冷卻”或壓抑免疫功能產生的 ”火”,它讓身體快速的降溫,卻因此讓免疫功能失去了 ”重建” 的機會。常常使用只會讓身體免疫功能降低,愈來愈弱,而失去了抵抗疾病的能力。 注意觀察病人的狀況,是否神志清醒? 是否有痙攣或脫水現象?發燒所引起的痙攣通常發生在6個月至6歲的小孩,由於快速的體溫上升所致。通常在發燒開始的24小時內如果沒有痙攣現象,則應該不會發生,如果痙攣發生,應儘速送醫。檢查是否有脫水現象可以壓病人的臉或手的皮膚看是否會彈回來,皮膚是否乾燥? 舌頭是否溼潤?如果是新生兒,則可以檢查他頭頂骨未合的部分是否縮進去。 讓孩子知道你關心他,隨時在照顧他,如此可以免除孩子的恐懼和焦慮,進而可以加速康復的過程。 大部分的家長害怕發燒不馬上退燒小孩子的腦子會燒壞。其實即使發高燒到41℃(106℉)也不會造成腦部傷害。有些癌症病人在接受治療時,身體連續2小時被燒到41.7℃(107℉)腦部也沒受到傷害。需要注意的是觀察是否有併發症如腦炎或肺炎。不必要馬上用抗生素或退燒藥來退燒。抗生素是用來救命的,卻沒辦法痊癒疾病。在如今被濫用的情形下,只會造成更多的慢性痼疾。使用抗生素只能暫時壓抑疾病,但是真正的病因如果沒被康復,則免疫系統仍處在衰弱的狀態。 我的經驗是兩個孩子(永為5歲半,永行快兩歲)到目前為止每次發燒都沒有吃過任何退燒藥。記得永為在3歲時發過一次高燒,為期一週。當時我和他回台灣省親,我自己也才剛大病一場,尚未完全康復。他在那一週內,每天都是白天約燒到39.5℃,晚上則高到40~41℃。晚上睡覺每1-2小時則醒來哭鬧一次。到了第三天,我帶他去看醫生,確定沒有任何的併發症。好幾次心力交瘁的我都想讓他服用醫生開的退燒藥,但也都忍下來了,繼續讓他服用從美國帶回去的同類療法草藥,白天蒸梨子水,泡羅漢果茶給他喝,就這樣到了第五天他稍有好轉,第七天總算他退燒了。而他在痊癒之後,可以很明顯的看到他心智的成長,像脫胎換骨一樣換了一個人。事後我很高興能讓永為自己成功的渡過這個成長的過程,而我自己也不再害怕孩子發高燒了。永行在1歲時出了玫瑰疹,先發高燒三天,退燒後身上開始出現紅疹子,不會癢,過了二天就退了。我沒讓他服用或擦任何藥物。在這之前他還感冒過幾次,之後到如今他沒再生病過。 問過身邊的朋友,如何幫自己的孩子渡過病苦,有位媽媽用尿療法,有位媽媽讓小孩在生病期間飲用大量的綠果汁(芹菜、西洋香菜加一點蘋果)。在民間也流傳一些感冒時處理的方法(如喝薑水、蓋大被流汗、括痧等)。其實,目前許多西醫也已經非常了解抗生素濫用之後遺症,非不得已儘量不用抗生素。那麼,希望這一些資訊可以讓願意或希望使用自然療法的父母們做一個參考。

好文轉貼分享--害羞不是缺點

2007年10月20日
公開
33

害羞不是缺點 幼教博士 陳姝伶 著 我常常被問到類似這樣的問題:「我的孩子碰到人都不肯打招呼,怎麼辦?」、「我送孩子去上學,他都只站在一旁看,也不參與,他有沒有問題?」或「我的孩子在家很活潑,又愛講話,去到學校卻不參與課堂上的討論,這是怎麼回事?」 我想這一類的孩子是蠻多的。基本上,這些孩子的個性是屬於比較害羞或小心翼翼型的。個性本身是沒有優缺點之分的。但就像銅板有兩面,有一弊必有一利。我常跟父母們開玩笑,有害羞的孩子,要感謝。因為害羞的孩子通常比較小心翼翼,不會做出危險的行為。對父母來說,可以省了不少的麻煩。 當然害羞和小心翼翼兩者並不完全相同,但在幼兒(五歲以下)階段,這兩者常常一起影響孩子的行為。害羞或小心翼翼的孩子,在碰到新的人、事或環境時,因為心智還不夠成熟去判斷這個人或事或環境對他是不是安全?是不是足夠信任,所以大部分選擇旁觀者的角色。〝觀察〞對幼兒來說是一種學習。透過觀察,孩子開始建構對人、事或環境的認識,總要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才能產生對人、事或環境的熟悉感和信任。只有等他對自己的判斷能力覺得自在了,他才會主動的去與人互動或參加學校活動。小心翼翼型的孩子大部分在六、七歲以後,這些問題會慢慢的消失(當然,總是有個別差異的)。害羞的孩子,因天性的關係,需要更長的時間。 既然我們瞭解孩子的這些現象,是孩子成長的正常行為,做父母的在孩子不肯 和人打招呼或不參與活動的當刻,要能以接受的態度來處理。例如,告訴孩子﹕「你現在不想叫阿姨,沒關係。你覺得想跟阿姨打招呼的時候,再來跟阿姨問好。」通常越逼他,孩子會越退縮。克服害羞的時間反而更拉長。逼迫或勉強孩子去做他害怕或不自在的事,對孩子的另一個傷害,就是打擊了孩子的自尊心。父母的懊惱、生氣或挫折的表情或態度,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個令父母不滿意,事事不能做好,很差的小孩。我想這種不會是父母期待要有的結果。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踫巧是屬於害羞或小心翼翼的小,就請你用包容、瞭解和體諒的心來陪他們長大吧! 除了心態上要調適之外,父母們可以做的是增加孩子的社會性的活動(social activities)。製造孩子和年紀相仿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機會,或多帶孩子到公園、兒童科學館或博物館參觀,都是幫孩子增加對人、事、物和環境的認識的好方法。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去到那些地方,往往沒什麼太強的反應或參與而氣餒。社交活動經驗的累積,我個人認為是孩子突破自己羞怯、害怕的最佳方法。

【轉貼】保護眼睛藥膳

2007年10月19日
公開
43

決明子凍 [材料] 決明子1兩、鮮奶油少許、洋菜粉半包。 [用法] 1.將生的決明子先洗乾淨,再用中火炒熱,一直到聞到香味才盛起來使用。     2.將炒過的決明子放進煮滾的水中,繼續以中火熬煮成兩杯份量的決明子汁備用。     3.用半碗冷水把洋菜粉攪拌均勻。     4.把煮好的決明子汁濾去藥渣,倒入另外一個鍋子裏。     5.把洋菜粉水加入決明子汁後,邊煎煮邊攪動,讓兩種材料充分混合。     6.把調理的汁液倒進模型器內,等涼了以後再放進冰箱裡冷藏。     7.冷藏變成果凍後就可取出食用,食用時可淋上一些鮮奶油。   枸杞粥 [材料] 枸杞子3錢、蓬萊米半碗、雞胸肉半個、蔥兩根、香菇5朵。 [用法] 1.先將香菇浸泡在水裡備用。     2.將洗乾淨的雞胸肉對切成兩大塊,然後放入鍋中,加水、酒、適量的鹽調味,蓋上鍋蓋後用中火熬煮。     3.用熬好高湯加入蓬萊米,用中火燉煮成粥,粥滾後再加入枸杞一起煮,雞胸肉則剝成雞絲備用。     4.將蔥切成蔥末,已經泡軟的香菇切絲,再用2大匙的油一起爆香。     5.粥煮好時,加入雞絲、香菇與蔥末繼續以小火熬煮。     6.當粥再度煮沸後便可食用。 鱸魚球 [材料] 桑椹子1錢、蛋白1個、菊花1錢、美乃滋1小碟、枸杞子3錢、紅蘿蔔1/4條、鱸魚1條、太白粉3茶匙。 [用法] 1.用一碗水將枸杞子、菊花、桑椹子以中火煮成半碗藥汁。     2.將鱸魚的魚骨和魚刺剔除乾淨並切下兩面的魚肉,把鱸魚肉搗成魚泥,之後將鱸魚泥、2湯匙酒、1茶匙鹽、少許薑末、蛋白混合攪拌均勻。     3.把太白粉、煮好的藥汁倒入裝有魚泥的碗裡,充份攪拌均勻,變成魚漿。     4.用手將魚漿擠出成一個一個的魚球,並放入滾水中煮熟。     5.將去皮切片的胡蘿蔔、煮魚球的魚湯一起倒入果汁機內打汁,濾掉殘渣後再加入一小匙的美乃滋攪拌,如此就成了調味醬料。     6.將煮熟的魚球用熱油炸一下,等到顏色變成淡金黃色時撈起來,食用時沾點佐醬即可。

【轉貼】從奢華到簡單( 戴勝 益:王品集團董事長)

2007年10月18日
公開
17

十歲看智力、二十看學歷、三十看能力、四十看經歷、 五十看財力、六十看體力、七十看病歷、八十看黃曆。 生活簡單就是享受 戴勝益◎口述 (戴勝益為王品集團董事長) 讓你的生活之舟,只承載你所需要的東西,例如你只要一個樸素的家和一種單純的喜悅,一個或兩個值得交的朋友。 一些你愛或是愛你的人,剛好足夠的食物和衣服…… 「現代的文明已走到了盡頭, 迷幻的街景也終究成空,心靈在睡夢中覺醒,精神正尋求自己的出路。新儉樸運動,成了後現代的新風尚。」 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王邦雄的這段話一語道破現代人物慾橫流的通病,更點醒了我。 以前,我聘有服裝設計師, 每季付七萬五當作詢問費,每季大採購一次,當然一定是進名牌店買當季服裝,追逐流行。 還有司機幫我開賓士車,我加入扶輪社,為了要能跟人評比,所有大家想得到的貴公子奢侈作為與行頭,我一樣也不少。 然而,這件事徹底地改變了我。 有一位在王品廚房打工的五十幾歲洗碗婦女,每天賺四百元,下了班背著布袋,沿街撿鋁罐維生,為了撿路中央的一個鋁罐,居然被卡車撞死,這給我很大的震憾。 試想同樣在一家公司,有人一天賺四百元,還被卡車撞死,而我卻是極盡奢華。 大約在同時,我接觸到愛琳詹姆絲所寫的生活簡單就是享受(Simplify Your Life)》時,著實給我自己的人生找到一個新方向,原來生活可以如此簡單。 既然立意 要跟著這本書的腳步走,第一步就是先換車。辭掉司機,把賓士換成CEFIRO 2000;由於長期奔走在台北、台中兩地,乾脆坐火車,因此身上永遠有一大疊車票。 第二步少坐車,車程三十分鐘以上,才搭捷運或計程車,不然一律用走的。 第三步換衣服,把名牌衣服收起來,現在身上穿的襯衫,三件一千元,一次買個21件;以前領帶平均一條四千元,大概擁有50條,現在4條一千元,一次買個30條,這很符合「生活簡單就是享受」的原則-大量採購,一次買足,就可節省頻跑商店的時間。 還有絕不過人家在過的生活!尤其看電視! 根據調查, 看電視時間跟成就成反比。任電視擺布二個小時,想必是沒有主見,沒有安排好自己時間的人,換言之也許是沒有目標。 要樂在工作,就像書裡說的,要把嗜好融入工作,因此我的目標: 遊百國、開百店及登百岳,不只我在做,也號召公司裡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來做。另外, 要學著每天大笑一次,剛開始笑不出來,可以先假笑,漸漸就會懂得去笑,笑開懷的感覺會互相感染,而且開會時最好脫掉西裝,「虎皮會有虎威」,脫掉那層虎皮後,物質上變得easy,似乎也帶動心靈的easy 。 以前我在乎別人怎麼看,也很喜歡影響別人的想法。如果有人來哭訴自己的感情遇到什麼波折,我不僅當場給意見,還很雞婆地打電話問人家有沒有照著做?結果忙碌混亂的滿足感充斥生活中,卻常有種「好心卻被雷打」的失落感; 現在我知道,關心有很多方法, 不能用自己的價值觀去強加在別人身上。 同時,要懂得說不,要求的人太多,如果每一次都做,只是忙忙碌碌別人的事,實在沒有意義。 也許剛開始的「不」字,讓雙方都不太習慣,但久了,這就是我的風格,也不會有人覺得你冷漠無情。這本書裡提到 一個有趣方法:什麼事也不做。 也許一天 發呆個三、四個鐘頭,真的不錯,不是完全放空冥想, 而是放下手邊的工作,走路也好,坐在位子上也好, 有時靈感就會莫名其妙的跑出來。 那些無解惱人的問題,頓時靈光乍現,得到答案。不過,這也發生了一個小笑話。 以前還是小公司時,我很憂心地坐在辦公室裡,皺眉認真地想怎麼解決問題才好,同事總會問說:「老闆,你幹麼坐在位子上發呆?」現在公司變大了,坐在位子上發呆,同事卻說:「老闆,你好認真,想公司的未來呀?」 《生活簡單就是享受》 一書裡總共介紹, 一百招讓生活簡單。 細數一下,我已經做了28招,其中「保持旅行的習慣」,「每年度假一次」是最徹底的執行。 度假一定帶著家人,旅行隨時可走,我想每天我們上班下班,做很規律的事情,如果現在要你回想一下 三月十日 至三月二十日,你做了什麼?相信你什麼都記不起來,因為每天都一樣,但如果那段時間是去衣索比亞旅行,你一定會記得吧。 不同的環境,會產生不同的刺激,才會有不同的方法去思考; 旅行,也是可以讓你找到自我的有效方法之一」,不過,出國旅行千萬不要買禮物,因為不患寡,患不均,過去每每旅行回來的禮物,總有人被遺忘,或者不喜歡你送的禮物,反而大傷感情。 因此,現在我出國都簡便輕裝,絕不買禮物,也省卻煩惱買什麼送人的時間。 生活可以簡單, 但要做到「享受」這份簡單,並不太容易。 這本書的作者愛琳花了三年時間, 成功地簡化自己的生活,讓她又回歸「享受生活」的世界,而我也整整花了兩年的時間去適應。 以前很喜歡跟人比來比去,不喜歡被打敗的感覺,記得一次在經建會開完會後,所有企業主在門口一排的黑頭車等著接送, 有老闆問到:「戴董,你的車那一部?」 我只是笑笑回說,「我坐計程車啦!」現在,我領悟到:「我退出戰局了呀!」不再為別人而活, 不再在意別人的眼光,就像書序引述老子的話「自勝者強」但「知足者富」。 克制我心狂野,才是真正的強者,回歸內在的純真,才是真正的富有。對於別人的不理會,我一笑置之,至於別人的戰場,又何必去插一腳。 簡單幾步做到 『生活簡單就是享受』 住小房子吧! 否則你會疲於打掃房子。 衣櫥不要太大, 大了就想多買衣服。 關掉電視吧! 因為它占掉我們太多時問了。 不要電話一響, 就反射式地急著接。 檢討你的購物習慣, 不要為買而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