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HELEN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轉貼】說謊

2007年12月11日
公開
47

請你讓我看看你的世界…… 就是我寫這篇稿子的今天早上,我在送女兒荳芽上學的車上,她跟我有一段對話…… 「媽咪,我騙我同學說妳會變魔術,可以把積木放在嘴裡吃掉,變不見………」荳芽很得意的跟我說她做的「好事」。 「妳幹嘛騙人呀?」我笑笑問她。真正會變魔術的是josephine的爺爺,荳芽前天才以很崇拜爺爺的口氣跟我說過這事。 「好玩呀!我同學又不會來我們家,他們不會知道妳不會變魔術,我就把他們騙一『噸』!」荳芽笑嘻嘻的回我。 荳芽才四歲,時常用一些我猛一聽不太懂的單位!「騙一噸」就這麼開心?那可以騙人家「兩噸」不是要樂瘋了?我想著,就笑了。 怎麼不糾正她騙人是不對的行為呀?怎麼不跟她說沒有什麼騙人家一噸、兩噸這種單位用法呀?這個媽媽真是不盡職…… 你--是不是正在這樣想我呀? 沒關係!你這樣想沒錯,我們都是大人嘛。你這樣想也沒錯! 可是,你想的是我們大人的世界。小孩子的世界沒有這種規矩。她覺得說一點點小謊,會很開心,就說了! 她覺得用一噸、兩噸這個字可以看到媽媽聽了開心的笑,就用啦!大人以道德、是非對錯來看世界,小孩只以趣味看世界。 我們的眼睛在不同的地方看,就生出兩樣不同的世界。你覺得以大人的眼睛看到的是絕對真實的世界,小孩也一樣這麼自信的認為他們的世界才是唯一真實的呢! 這世界只是你的眼光而已。 所以,當你家小孩一直跟你說我有一個祕密朋友,他是一隻熊熊,每天我走到哪裡、他就跟我到哪裡,吃飯、玩玩、睡覺都跟我在一起…… 請相信他,熊熊真的存在他的世界。更好一點是,問問他:「你的朋友熊熊今天好不好呀?」 如果你笑他:別說傻話了!哪裡有什麼熊呀? 那麼,你已經關上了一個孩子邀請你進到他世界的門。那個孩子的世界一下就失去了一點點趣味、想像,跟可能的創造力…… 那可真是個天大的損失! 孩子的世界很奇妙--沒有邏輯、你卻不能不信;沒有道理、卻讓人心悅誠服。你只管聽,就會發現每一個孩子都是能說善道的藝術家。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瑰麗的、絕妙的創意世界。 小孩的世界這般有趣,那麼,大人的世界在孩子想像中是什麼樣子呢?應該也不全然是深奧難懂的吧!我想。只是有很多大人很直接的就認定「大人的世界,小孩不懂啦」,或是覺得不要讓孩子這麼早接觸現實的世界。 嗯!這樣說來好像也有道理…… 可是我前幾天看到一個數據,提出來給大人們參考一下…… 「台大醫院兒童心理衛生中心調查發現,台灣約有7%的國中生符合過動症的症狀,無獨有偶,美國羅契斯特大學兒童醫院的調查也出現類似數據……」 現在的小孩顯然正被情緒所苦,很多小孩其實很早就知道什麼是「寂寞」、「死亡」或「失去」。而這些東西原本卻被我們歸類在大人的世界裡! 你以為孩子不懂!於是,只有命令,不說理由。 你以為孩子不應該接觸現實世界的人情世故、生老病死!於是,只有掩飾,不帶領他們討論。 其實,孩子早懂很多很多你不想讓他們知道的事了。 荳芽現在只會說國語跟英語,我想她學台語。她一聽台語發音就咯咯笑不停,每次跟我打馬虎眼。後來我唸了一段報導給她聽:「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識2002年公佈的一項調查報告指出,目前全世界約有六千多種語言,其中有半數正瀕臨消失的危機。而台灣被列為『語言消失的危機地區』之……」 她當然聽不懂我唸的是什麼鬼東西。所以,她問了我很多問題。從聯合國是什麼東西開始,問到台灣跟台語怎麼都有一個「台」 呀?他們是兄弟嗎?我一一回答,最後的結論是--妳住在台灣,不學台語,以後很多人講話妳會聽不懂! 她自己的結論則是:如果我要跟一個「台語人」買糖果,他聽不懂就不會賣給我是嗎? 是是是!我趕緊點頭!不學台語,以後買不到糖吃! 我找到了從我的世界進到她的世界的通關密碼。 你的身高可能160、170或甚至是180公分,你的孩子只有100出頭吧 (四歲的話)!這60到80公分的差距讓大人跟孩子以不同的角度看世界,看到的風景自然也有差異。 孩子再怎麼努力跳高,一下子都跳不到你的高度看,只有我們--大人,可以輕輕低下身來,用孩子100公分的高度看他們的世界,或者雙手舉起孩子,讓他跟你用一般的高度看你的世界。 孩子,請你讓我看看你的世界、也歡迎你看看我的…… 關於孩子說謊這件事…… carol 謝 三歲的小蝴蝶個性機伶靈巧、倔強好勝,才小小年紀,我這做媽的已經看出她是頭難馴的小野獸。這種小孩看來不乖巧、卻會很有趣。帶她長大的過程,得不時跟她鬥法。媽媽有時贏、有時慘敗,趣味就在這日日的「大鬥法」。 有一天,蝴蝶拿著畫筆把沙發當畫布,亂畫一通。畫完走人。 我把她拎在「罪證」前,指著沙發,問她:「這誰畫的?」 蝴蝶氣定神閒地回我:「荳芽!」哇!說謊還這麼鎮定! 荳芽姐姐已經忍不住跳起來。我對她使使眼色,請她稍安勿躁。看我跟蝴蝶鬥法…… 我再給她一次機會,「蝴蝶,這是誰亂畫的?把沙發弄得髒兮兮!」 「荳芽畫的!」她還是很篤定地繼續說謊。 「好!那我來打荳芽。」 蝴蝶不再那麼不當一回事了,臉色有點變了樣。我再問一次誰畫的,她小小聲地回我──荳芽! 還是荳芽!還是繼續說謊! 被誣賴的荳芽快氣瘋了。我對荳芽眨眨眼,故意裝出很兇的語氣,說:「荳芽過來!手伸出來!誰叫妳亂畫沙發!」 荳芽配合著我演戲,乖乖把手伸到我面前,我舉起手作勢要打荳芽手心。蝴蝶一看、急了。哇的一聲哭出來,邊哭邊說:「媽媽不要打荳芽……是我畫的啦……」 荳芽一看蝴蝶哭了,也不忍心地紅了眼眶。想來她剛剛被誣賴的氣也消了。 我當然沒有打蝴蝶。等她哭完了,我們三個不管誰畫的、就是一起認命地拿布開始拼命擦沙發…… 另外一天,荳芽的家教老師annie跟我說了一件好玩的事…… 那天放學回家後,荳芽問她說:「teacher annie,妳會不會寫媽媽的名字?」 annie還在奇怪她為什麼這樣問時,荳芽悄悄地拿出一張數學考卷──八十八分! 原來荳芽意圖讓annie代我簽名,不打算把那張考卷給我看。annie對她曉以大義,說媽媽不會在意荳芽考幾分,只要把錯的地方學會就好了。 後來,我看到那張考卷時,故意問荳芽:「妳會不會寫我的名字?」 荳芽歪著頭看我,很疑惑。「不會呀!」 「那要趕快練習寫我的名字,這樣下次再考不好就不必拜託teacher annie啦!」 荳芽這下明白我在消譴她啦。「唉吆……媽媽!」不好意思地怪叫起來…… 看來carol是個不太糾正小孩說謊的媽媽。正在看我的文章的你一定這樣想…… 嗯!我得承認:我的確沒有教小孩「絕對不可以說謊」、「說謊就是壞小孩」。 當然,我也不是鼓勵小孩多多說謊。我只是希望讓小孩有機會自己去體會說謊的心情。 一個窮得只能買一個便當的媽媽把唯一的飯給孩子吃,自己明明餓昏了,卻還是對孩子說:「你吃吧!媽媽不餓。」這是謊言。媽媽卻說得心安理得。這種謊,令人感動。 說好的謊言時,呼吸順暢,心情平靜,有時還會有暖暖的、溫馨的感覺。 說不好的謊言時,時時擔心被揭發,一點風吹草動就被嚇得心驚膽跳、冷汗直冒。 我告訴荳芽和蝴蝶:「妳要知道妳這個謊該不該說,看妳的心。心不安、跳很快,那妳最好趕緊補救,因為妳說了一個壞謊話……」 我自己偶爾也會說說「心不會不安的謊」,所以我無法要求我的孩子絕對不要說謊。我把我用來判斷這個謊該不該說的標準告訴她們,期望她們用自己的心去決定。 我知道很多媽媽為孩子說謊而困擾、擔憂,也有很多媽媽是一直教孩子絕對不可以說謊。 我也知道很多一直被教導著絕對不可以說謊的孩子因為說了一點謊,就擔心自己會變成大壞蛋、會讓媽媽傷心。 「謊言」就像這世上所有事物一樣,也不是絕對的。我們的傳統教育教我們「謊話像一條嘔心的、醜陋的蟲」,寧願受罰也不要接近這隻蟲;我卻在另一個文化裡見識到「謊言也可能是一隻可愛的小精靈」,我們也有可能和它相安無事地面對。 這個有趣的小精靈就出現在比利時的繪本《謊言小精靈》裡。 我初看到這本書時,真的是忍不住歡呼!終於有人用一個有趣的、可愛的故事來討論小孩說謊這件事了。 故事裡小女孩一說了謊,嘴裡就會飛出一隻小精靈,成天跟著她,提醒她做了不好的事,攪得她心慌意亂、玩也玩不成。更嚴重的是,小精靈會擋在她和爸爸媽媽中間,讓她無法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擁抱和親吻…… 最最吸引我的是結尾── 小女孩說:「小精靈有時候還是會出現一兩隻。我還是沒有辦法每次都把所有的事情告訴媽媽和爸爸。但是我非常努力地不要讓太多小精靈擋在我和爸爸媽媽之間。因為我實在非常非常喜歡爸爸媽媽抱我時、那種溫暖的感覺。」 任何一個人都無法永遠不說謊,只是有時候我們願意為了一個更重要的理念或一個我們更在意的人,克制說謊的壞念頭。 孩子若是理解了這些,說不說謊,我覺得都不必太追究了。

如 何 解 決 衝 突

2007年12月04日
公開
12

如 何 解 決 衝 突 陳秀芬老師演講/ 劉宗慧整理 衝 突 實 例 人物:小皮(四歲)、小皮的媽媽;小華(四歲)、小華的奶奶,兩家互不相識 時間:週日午餐時間 場地:麥當勞遊戲間內 經過: 1. 在遊戲間內,有許多小朋友一起追逐玩耍,混亂間小皮打了小華的背部,造成小華大哭起來。 2. 接著小華跑去找奶奶,奶奶問他怎麼了?他說被人打了,好痛。奶奶一邊幫他揉揉背部,一邊說不痛、不痛。 3. 奶奶又問他是誰打的?小華指著斜對面的小皮,奶奶嘆了一口氣,又幫他揉揉背部,說不痛、不痛,只見小華還是照樣哭得很大聲。 4. 這時忽然聽到小皮的媽媽口氣很兇地問小皮:「是不是你打人的?」一邊問還一邊打小皮的屁股,小皮哭了。 5. 沒多久小皮的媽媽帶著小皮走了,只剩下小華在低聲啜泣。 這是一個真實的例子,在我們身邊的人中間,彷彿也常常看到類似的經歷。我們看到兩個孩子吵架,甚至打起來了,其中被打的人很委屈地哭了,可是奶奶卻說:「不痛、不痛!」讓他一直哭個不停;而打人者的家長,只是打孩子出氣,然後又很沒面子似的拖著孩子離開現場,讓我們這些旁觀者留下一個疑團,到底事情解決了沒有? 問 題 的 歸 屬(Problem Ownership) 談到解決衝突這個主題,必須要先釐清問題屬誰?誰需要出面來解決問題? 我們知道,通常打人的孩子不覺得有什麼問題,他搶到玩具很得意,哪裡會覺得有問題。他沒有問題意識,所以他並未擁有問題;擁有問題的人顯然是被打者,因為他哭了、受了委屈,感到心理不平衡,所以他覺得有問題,他必須出面解決這問題。這不像我們一般所想的那麼簡單,以為打人的小孩有問題,他應該出面解決。 由上面這個衝突的例子,我們來看可能會有三種反應,因此就有不同的問題歸屬: 1. 小皮和小華都覺得無所謂,他們在一起打打鬧鬧地很平常,那就無問題歸屬可言。 2. 被打的小華覺得有問題,他哭得很傷心,那他要學習出面解決他的問題。 3. 第三者─可能是其他的小孩或大人─覺得有問題,想要伸張正義、主持公道。例如,小華的奶奶看到孫子被欺負了,很不忍心,出面處理;或是小皮的媽媽看到兒子打人,老毛病又犯了,出面主持公道。 有時候我們看到孩子們玩笑開得太過火,如拿掉別人的椅子,害別人跌倒;或罵不好聽的話,如「大便、屁股…」等,我們也會制止孩子這種行為,因為我們覺得有問題,這就是第三者的問題歸屬。小女一年級時,學校放學後,有兩位小學生久等不到父母來接,在地下道入口處玩耍推擠,沒想到發生意外,其中有一位被推下樓梯,當場死亡。如果在場有其他家長發揮「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及時勸阻,也許可以避免這種不幸。所以第三者遇到問題時,的確有義務要介入,以免事態擴大。只是第三者介入要有智慧,不可以用濫罵或打架的方式,以免轉變成另外兩個人的衝突。 解 決 衝 突 的 方 式 分清楚問題的歸屬之後,我們就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看,如何正確地解決衝突。 一、行 動 ○ 面對問題,自己解決。 ╳ 坐著哭或跑去告狀。 在行動方面,我們鼓勵孩子自己面對問題,自己解決,也就是教導孩子去應付各式各樣的狀況,遠比我們幫他處理好。因為我們無法永遠陪在孩子身邊,做他的仲裁者,他遲早要學習面對問題,自己解決。 同時,我們不鼓勵孩子告狀、或坐著哭等人來幫忙。愛告狀的孩子通常人際關係較差,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較不受歡迎,這種情況在成人的社會也一樣。除非孩子已經在行動上有所處理了,情況依舊無法改善,此時請求大人幫忙,大人就必須介入。畢竟不是所有事情孩子都可以處理,有時連大人出面可能都無法解決。 所以,原則上是由大人先教導孩子解決衝突的方式,若孩子自行處理無效,大人再出面了解狀況。我家有個小故事,可以補充說明:小女五歲時,全家一起到她的乾爹、乾媽家玩,他們家充滿了高級的古董及家具,什麼都不能碰,實在讓他們姊弟很無聊,沒多久,兩個人就打起架來了,姊姊被弟弟打,哭著跟在場的乾媽告狀,乾媽說:「你去跟媽媽講。」結果女兒真的跑來跟我說弟弟打她。我揉一揉她被打的部位,安慰她一下,然後跟她說:「媽媽沒有打你,是弟弟打你,你應該要去跟弟弟說才對!」她想了一想,也對,就又跑去跟弟弟理論去了。因為女兒已經學過如何處理衝突,所以她跟弟弟說:「我不是給人家打的,你這樣打我,我很痛耶!」只是這樣陳述,也不用弟弟道歉,她就覺得好過多了。 二、表達感覺 ○ 你打到我的手,我好痛喔! ╳ 以牙還牙,打回去。 知道被打的人應該面對問題,自己解決後,首先要義正嚴詞的告訴打人者,你打到我的哪一個地方,我產生什麼後果。譬如說:「你剛剛打到了我的手臂,我好痛喔!手臂都紅起來了。」或者是:「你用腳踢到了我的背部,我很痛耶!」單純的表達自己受到了什麼傷害,有何感覺,簡單明瞭,三歲的孩子都能說出來。切忌使用報復的手段,讓打人者嚐嚐被打的滋味,兩人打來打去,沒完沒了。 三、表達思想 ○ 我不是給人打的。 ╳ 你是個壞小孩,亂打人。 表達完了感覺,如果覺得還不夠,可以再加上表達思想,嚴肅的跟打人者說:「我不是給人打的。」或是:「手是用來工作的,不是用來打人的。」以及「腳是用來走路的,不是用來踢人的。」這樣的表達思想方式,屬於真理的表達,沒有指控的意味,適用於任何人。反之,如果用罵人的方式,說:「你是壞小孩,亂打人!」這樣的表達方式會增加對立和衝突,應該避免。我們大人也要小心,不要亂罵人,以免發生孩子打架,大人也吵架的狀況。 接下來,我舉一個真實的例子,來說明父母應該如何教導孩子,解決衝突。小女三歲時,我被邀請去幼稚園的班上觀察她的上課狀況,我站在門外,隔著單面鏡看她在教室裡的情形,那時剛好是團體時間,大家圍坐在地上一圈,聽老師說故事,沒想到我的女兒被旁邊的大男生推擠了好幾下,當場委屈地掉下眼淚來,老師沒看到這種狀況,所以沒有任何處理,我身在門外,實在非常心疼。中午放學回家後,我問她早上發生的事,她說旁邊的男生Ben(化名)推她,所以她才哭了。我告訴女兒,Ben推妳,妳應該趕快跟他說:「我不是給人家推的。」沒想到,女兒拒絕這樣說。我勸了她好久,她都不肯說。我仔細想想,女兒不說的原因可能是:害怕對方、害羞、或不熟悉英語的表達。因此,我決定跟她來個角色扮演的遊戲,我扮演小女Mimi,她扮演Ben,Ben推了Mimi一下,Mimi義正嚴詞的跟Ben說:「I am not for pushing.」然後Ben很不好意思的說:「I am sorry.」表演完了,女兒仍然興致勃勃地要求再來一次,就這樣,我們玩了好多次,她也聽到我說了好多次I am not for pushing.後來我要求角色交換,女兒演她自己,我演Ben,結果女兒可以很自在地把這句話說出來,以後在學校碰到同樣狀況,她就知道如何處理了。 幾天以後,我和幼稚園老師進行親師座談會,老師解釋這個男孩Ben的自制力很差,常常欺負人,因此要不要把他的位置換掉?我想了一想,說不必了,因為躲避不是辦法,讓女兒在這個幼稚園的小環境,就學習如何面對問題,將來她進入社會,才有適應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結果,女兒果真適應得很好,Ben再也不會隨便欺負她了。 最後,如果你的衝突對象不是經常會碰到的人,「保持距離」也是一種避免衝突的辦法,讓孩子在環境上盡量避開可能發生的衝突。例如在公園或遊樂場裡,避開說髒話或暴力傾向的孩子,以免自己的孩子模仿或被欺負,同時適當的機會教育,教導孩子不宜的行為有哪些?哪些人不受歡迎?孩子自然會有自己的判斷。 小皮和小華的衝突解決之道 從這個衝突實例中,我們看到問題的歸屬有三個:第一個是小華,他被打得很痛,傷心的哭了,所以他可以義正嚴詞的對小皮說:「你打到我的背部,我很痛。我不是給人家打的。」第二個是小華的奶奶,她看到小華被打了,應該要安慰小華說:「好痛喔!是不是?奶奶幫你揉一揉。」然後再鼓勵小華自己去跟小皮談一談,若小華不敢去,就陪著小華去跟小皮說;第三個是小皮的媽媽,她意識到自己孩子打人了,應該要讓小皮去跟小華道歉,並且強調:「如果你再打人,除了道歉之外,我們必須馬上回家,因為你沒辦法跟小朋友好好玩。」 三 種 衝 突 處 理 狀 況 狀況一、自己的孩子打人 大人應先了解前因後果,讓孩子有申訴的機會,或許別人使用言語暴力刺激他,或者他有什麼委屈,要讓他先講出來,安慰處理過後,才帶他向對方道歉。如果孩子不願意說對不起,表示他還有不服氣的地方,試著講道理說服他,如果他還是堅持不肯道歉,就必須使出父母的法寶—拿走他的權利,使他有所損失,讓他自己衡量要道歉還是要權利。例如,孩子很喜歡在麥當勞玩,但他在那裡打人,又不肯道歉,我們就可以說:「如果你不去說對不起,我們就必須離開這裡了,因為你沒辦法好好跟小朋友玩。」或者更嚴重一點的說:「我們從此以後不再來麥當勞了。」看準孩子重視的是什麼,跟孩子鬥智,當孩子知道你是認真的,而且衡量過損失之後,比較會傾向道歉。 有些孩子的自制力及吸收經驗能力較差,會在行為上一犯再犯,例如一、二歲的孩子咬人,告訴過他不可以,他也知道不可以,但是如果別人拿走了他的玩具,他無法表達時,仍然會用咬人的方式。所以孩子一方面需要學習自制能力;一方面需要學習怎麼解決問題。這些都需要時間,不是一、二次教導就學會的。我們要不斷孩子教導什麼是對的,還要他付出一點代價。久而久之,他漸漸會改變。 如果孩子固執犯錯,老是在打人後,無所謂的說一句:「對不起。」沒有一點誠意,這時我們必須教導孩子如何說對不起。請孩子眼睛看著對方,語氣溫柔的說:「對不起,請你原諒我!」如果你覺得這樣還不夠,再加上警告:以後再犯這個錯誤的話,將會有何後果(拿走他的一些權利),然後確實執行。 最後我們可以強調:「你是好孩子,不做這樣的事。」肯定孩子良善的本質,但是打人是不對的行為,勸勉他不做這樣的事。 狀況二、自己的孩子被打 第一時間要處理的是給孩子同理心,讓他知道大人了解他的感受。如果孩子被打,哭著找奶奶說:「好痛、好痛。」奶奶卻回答說:「不痛、不痛。」孩子會感到不被了解,只有哭得更大聲。嬰兒時期的哭聲,代表他發出訊號說他哪裡不舒服;孩童時期的哭聲,則是需要人了解他的問題,需要得到安慰,所以我們必須站在孩子的立場,先去了解他的感受,說:「你被別人打了,很痛也很生氣,是不是呢?讓我來幫你揉一揉。」察看傷處,減輕傷痛感之後,再帶領孩子面對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 請注意,當被打者向打人者表達自身的感覺及思想的時候,不必要求對方道歉,只需表達自己即可。因為每個人的生活背景、家庭、教育方式都不同,我們沒辦法要求別人有同樣的回應。但是,如果是自己的孩子打人,我們應該勸導他去跟別人道歉。或許有的孩子會覺得這樣不公平,為什麼我打人要跟他道歉,他打人就不必跟我道歉?其實,簡單的跟孩子說明,他不道歉是他的事,這是不對的行為。這個社會上有人搶劫、殺人、說謊,我們不必因為別人做錯事,也要跟著做。 尊重別人的親權 我年輕尚未有孩子之前,曾經犯過一個錯誤,要求別人的小孩道歉,結果卻造成大人之間的爭吵。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多年前,我與親戚一起用餐,一個五歲的小男孩打翻麵碗,湯汁留出來,弄濕了他爸爸的整條褲管和我的衣角,我擦好了衣服,就對孩子說:「你弄髒了爸爸的褲子,要跟爸爸說對不起。」小男生不說話,頭低低的,我正想進一步勸說,卻聽到他媽媽說話了:「你不要勉強他,他又不是故意的。」我覺得他媽媽的說法不對,做錯事就要道歉,不管是不是故意的,後來我跟他媽媽就吵起來了,我們各有各的道理,相持不下。事後,我回想爭執的經過,雖然我站在「理」上,卻少了「情」。每個人的家庭都有不同的管教方式,我顯然侵犯了別人的親權,也許他媽媽了解孩子害羞,需要私下處理,不在公共場合給他難堪,所以我不應該越界去管別人的孩子,尤其是他父母在場的時候。 學習饒恕的功課 當孩子受到欺負,心裡十分委屈時,縱使別人立刻道歉,卻仍會有不肯接受道歉的情況發生,這時就是學習饒恕的最佳時機。首先要安慰孩子,給他同理心,讓他知道我們了解他的感受;其次讓他直接和打人者溝通,表達「我不是給人家打的」以及「你打我,我很痛耶!」等等,說出內心積存的委屈,然後再慢慢消化內心的怒氣。 真實例子:教會一位姊妹帶著不到四歲的強強(化名),到會友家參加小孩子的聚會。他們跟著許多人一起進門,強強看見小浪(化名)拿起主人家的火車正要玩,強強就說:「等一下,你應該問阿姨可不可以玩?」小浪不服氣,忽然間打了強強一個耳光,大家在旁看了都很意外。小浪的媽媽把他帶走,私下教導一番,再回來向強強道歉,但是強強說:「我不要原諒你。」強強不僅耳光痛,還有心裡的委屈和羞辱,無法立即原諒對方。回家後,強強的媽媽對他說:「當我們不能原諒別人時,心裡會很不快樂,以後也不想跟對方玩或說話。上帝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和睦相處,如果你不肯原諒別人,只有撒但最高興!」強強聽進去媽媽說的話,打電話跟小浪和好。沒想到,下週日在教會主日學教室遇到小浪時,強強忽然又想起打耳光的羞辱,不肯進教室。媽媽為孩子禱告,並再一次解釋饒恕的意義,孩子終於放下心結,走進了教室,而且也願意跟小浪一起玩了。之後,強強的媽媽告訴我們,強強常常帶玩具去跟小浪玩,心中再無芥蒂,兩人也成為好朋友。這不是一件極美好的事嗎?! 狀況三、別人的孩子打架 如果是在公共場所,看到兩個孩子打架,我們可以介入說:「不要打架。」如果是在幼稚園裡,或是小朋友的聚會裡,雙方的家長都不在,我們可以請兩個孩子坐下來,給他們機會分別講出真實狀況。大人在旁傾聽,偶爾轉述事實(例如:「某某說你剛剛先打他的,是不是呢?」不作仲裁,不加任何判斷,只作協調。因為我們大人往往只看到事情的一部分,沒看到全部,若因此加以仲裁,會產生委屈與冤枉。若讓孩子們自己說,兩個人都心知肚明誰在說真話,誰在說謊話。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談清楚,引導理虧的孩子道歉,若雙方都有錯,兩個人都必須就自己不對的地方向對方道歉,重歸於好。 孩子們的衝突狀況很多,我們不見得遇到任何事情都能處理,但是把握住原則,就事論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見招拆招就對了!其實當父母沒有那麼難的,不是嗎?

傑尼爾說明會

2007年11月30日
公開
27

昆山傑尼爾育英國際幼兒學校 位於:開發區青陽中路286號(國際小學國內部對面) 佔地10000平米,目前共有21個班級。 傑尼爾校長因喬登事件, 特地為喬登過去的學生再增設了一個大班、一個中班。 並且優先聘用喬登原來師資為班級老師。 學費打八折。 參觀後 發現校地是非常足以提供小朋友們的戶外活動! 室內環境部份 教室與寢室是獨立分開的兩個房間, 並且每個班級都有自己的洗手間。 硬體設施方面比起之前是優了許多, 只是不知道教學理念會不會也一樣優~~? 今天許多家長都抱著現金搶著報名入學, 原本是打算回家考慮完後再做決定, 但和老何通完電話後, 認為還是要給典典有比較規律的校園團體生活, 所以最後還是幫典典報名了~~ 希望未來一切都能順利~~ --------------------------------------------- 其實喬登關閉了真的覺得好難過~~ 那裡的環境雖然沒有其他學校好, 但老師對小朋友的愛心包容和適當的指導真的是其他學校無可比的! 對於選擇馬上進入傑尼爾, 總讓我覺得有種說不出來的怪! 那個老闆看起來很市儈! 一點都不像他嘴裡講的宗旨願景那麼有說服力~ 那個園長更是給他有點腦筋不清! 竟然為了收學生, 請家長先把小班生插入小小班就讀..... 我看未來的問題可能會更多吧....=.="

漫長的一天...

2007年11月28日
公開
11

早上八點多出門 直到現在回到家已晚上近十點... 在學校爭了一整天 看盡各種嘴臉與百態 真的是令人好累......... ------------------------------------- 一早上 準八點半 我就出現在震川校內了! 老師全跑去勞動局申請勞動仲裁, 家長們也尚未到校~ 至於教育局的官員跟陳姓負責人更是不見人影... 整個三樓只剩阿姨一名留守替家長開門~~ 跟阿姨聊了半個多小時後, 阿姨一直怕我走掉~ 不斷強調"人多力量就大"!! 之後 家長陸續到了現場,有的還帶著小孩~ 老師們也都回到了學校。 約莫10點多 教育局官員出現 問他為什麼禁止令發的這麼突然? 對方說之前就曾陸續發過禁止令 但校方仍違規開班招生~ 一會兒 陳總先生來了 家長們團團圍住他 問他為何早收到禁止令卻又開班 陳總一律請律師代答所有問題 家長質疑 如果說有禁止令 為何教育局會協助遷校?找校地?? 此時教育局官員說法竟與先前大為不同.. 前後講話不一致,當我們在場幾十個都是空氣嗎?! 家長也紛紛要求提出具體退費方案 但家長們也無法取得共識! 有些認為就按比例退回剩下未履行課程的費用 有些要求全額退費~ 更有些除了全額退費外還要求賠償! 整個上午就這問題反覆爭吵~ 時間漸漸流逝 到了下午 終於律師出來宣佈他們開會結果∼ 願以剩下兩個月未讀完的學費扣除掉教材費後及校車費用一併退回。 培訓班部分,因剩兩節課未上,但願退全額一半! 此時又開始場面鬧烘烘的了! 有人跳出自稱家長代表,強烈要求全額退費! 比較理性一點的,只要求不能扣除教材費用。 畢竟片面停課的是校方,不是學生。 故不能讓學生自行吸收此一費用。 協商再度中斷... 開始出現戰亂中才有的畫面-- 某些陸籍媽媽開始進教室大翻櫥櫃裡的物品, 只是一些砂畫,膠畫勞作材料, 大家競相爭搶! 外面書架上的教材及櫃子裡的玩具無一倖免... 校方再度出面, 一再承諾 願接受合理方式的家長 馬上辦理退費電子轉帳到家長帳戶上。 有些家長為了和其他家長意見不同, 除了言語挑釁外,差點上演全武行~ 此時真令人納悶 到底是合理重要?還是貪婪重要? 最後 我們一些家長共同簽署了一份願意接受合理範圍退款協議, 對方也履行承諾 馬上開始辦理電子轉帳。 可是一些家長們仍堅持說要爭一口氣!不願妥協!! 培訓班某家長還說:850學費對我並沒什麼,我也不缺這850元。 你不全退也沒關係,但我今天會跟你耗到底,即使睡在這哩! (這話真是前後矛盾∼∼不想要錢幹嗎耗??!) 到了最後,這群媽媽的先生陸續下班也趕來, 揚言要搬走空調電腦等物品~~ 拍桌大罵聲此起彼落,還摔東西.... 難道 你們都不知道 你帶去的小孩都會看在眼裡嗎?? 今天真是讓我深深感受到了民族性的不同! 或許從小在共產批鬥的環境下長大, 造就他們個個勇於"據理力爭"(他們自認為~) 可是如此是非不分,只比誰大聲、誰凶狠的態度, 真是孩子的好榜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