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佑元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轉貼~孩子一定要背單字嗎?

2005年10月07日
公開
12

在凱斯網路書店的教學網站上最近開放家長們提問,有好多家長們提出了英文學習與英文單字背誦的問題,有許多的家長覺得孩子的英文能力要好,就需要累積很多的單字,因此覺得孩子多背無害,就像自己當年學英文時「苦讀」的方式去學• 但是,其實就孩子而言,單字的背誦記憶是有階段性的,如果只因為孩子會英文字母就叫孩子去死背單字的拼法其實是揠苗助長,不但沒有意義,還容易讓孩子失去興趣• 英語是表音文字,孩子若能將字母的聲音與字母本身結合,對於字彙的拼讀是很有幫助的,建議爸爸媽媽在開始要求孩子去背誦字彙之前,先讓孩子去學習自然發音(phonics),讓孩子學習字與音的結合,除了常常運用歌謠與韻文去加強孩子對聲音的敏感度,加強phonemic awareness,也可結合字卡與童書的閱讀讓孩子有許多閱讀經驗,慢慢的,孩子會自然而然的學會拼讀字彙,嘗試把字讀出來;另外孩子一開始閱讀時,其實會去記單字的外型,就像學認中文字一樣,爸媽們也可將孩子所學的單字的外框框起來,例如 “toy”這個字就會上凸下凸,孩子可能看久了就會記得這個字的「高矮胖瘦」,記得這個字的前後兩個字母第一個長得高、最後的腿很長,自然而然的記起這個單字•我認識的一位認真的媽媽就曾嘗試在家裡放了好多的字卡,孩子開門就看到 “door”,照鏡子就看到 “mirror”,媽媽也不會刻意的去要孩子認讀,只是想到了就會請孩子一起指字複述一遍,這個方法就像孩子看陸上招牌認字一般,看多了就慢慢累積許多的字彙• 當然,若是已有自然發音的基礎,孩子就可以嘗試把字唸出來,因為大部分的英文單字的拼法都是有規則的,爸爸媽媽可以嘗試帶著孩子從簡單的繪本切入,讓孩子從單字到簡單的句子得到閱讀的成就感,而繪本的插畫與故事內容也可增加趣味性,讓孩子對於閱讀產生興趣,進而增加字彙的累積,這樣的學習一定會比一直猛背單字來的有趣還有效喔! 吳敏蘭 美國哈佛大學雙語教育碩士 建國跨文化雙語幼稚園教務長 台北英國學校雙語教學指導老師 台北凱斯英語學校 教務長

吃喝玩樂過日子~

2005年10月06日
公開
8

今天佑佑又缺課了... 因為自從主任跟媽咪說臨托1天1千不含註冊時, 媽咪就突然覺得學費蠻貴的. 因此, 心態也跟著大逆轉, 凡事都拿一千元來當衡量標準, 跟以往閑著沒事就遲到或請假的情況截然不同. 比如說, 佑佑昨天沒去上學, 媽咪為他買了一張900元的巧虎公演票, 心裡還感覺省了100元. 雖然這種心態蠻奇怪的, 不過也莫名奇妙很自然就出現了... 這幾天, 媽咪突然轉變了自己的想法, 就是 - 佑佑目前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到處吃喝玩樂. 不過偶爾還是要回學校, 和老友們敘敘舊以及學習一下團體生活. ****************************************************** 早上媽咪不到6點就被佑佑吵醒了... 一開始也在掙扎是否要放自己一天的假, 讓佑佑去上學. 不過想了想, 最後還是決定自己陪伴佑佑. 佑佑扛著他心愛的扭扭車到一樓中庭, 開心的到處狂飆. 由於他的藝技精湛, 贏得眾人稱讚及一致好評, 也因此當場為家樂福推銷出幾台同款的扭扭車. 就這樣連同吃早餐, 玩到近10點才一身汗淋漓的回家沖澡. 為了讓佑佑維持午睡的好習慣, 媽咪還是依照學校午休的作息時間哄他入睡. 充電過後的佑佑精力充沛隨著"綠野仙蹤"的音樂起舞, 而後便和媽咪再度前往圖書館看書. 可能是因為人比較少吧! 佑佑今天閱讀的專注力比昨天進步許多. 我們到近6點才起身離去, 順便逛逛夕陽照射的公園和吹吹風, 感覺很舒服悠閒. 晚餐媽咪帶佑佑到"石山"吃日本料理, 鮭魚蒸飯及鮮魚湯的味道還不錯! 才剛喝完210C.C.的佑佑, 又吃了一碗的海鮮烏龍麵及半碗的鮭魚蒸飯和魚湯. 果真有乃母之風! 孺子可教也! ^^石山日本料理 - 海鮮炒烏龍

轉貼 : 一歲半∼二歲寶寶的發展

2005年10月04日
公開
39

一歲半∼二歲寶寶的發展 肢體動作 一歲半,他喜歡玩積木,並開始堆高。 20個月,寶寶就可以練習踢球。 開始嘗試握著湯匙,想自己把食物放進嘴裡。 即使經常是失敗的,到達嘴裡的湯匙經常沒有東西, 仍然會興致勃勃,堅持自己動手。畢竟,這自己餵食的動作, 是一連串複雜的精細動作肌肉控制呢。 快兩歲時就會脫鞋襪和衣服,只要沒有複雜的帶子或鈕扣。 同時,這個時候大約就可以看出寶寶慣用的是左手還是右手。 更大些,就會橫著走或倒退走,還會學兔子蹦蹦跳喔。 逐漸可以在白天自己控制大小便。 感官知覺 大約一歲半就和聽力大人差不多, 也更精準的辨認聲音來源以及距離。 視覺持續發展中。 認知 一歲半的嬰兒,也能夠讀出某人做某動作背後的意圖, 知道對方想做的是什麼。 扮演遊戲的產生,代表寶寶想像力正在萌芽中。 這不但要知道物品在真實生活中的功能, 還能延伸其特性或象徵意義在遊戲中用不同的東西呈現。 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會導致某些結果, 對未來時間概念也在發展中, 當看見你走到鞋櫃那兒,就會坐在門口等你。 語言 通常用一個字來表達整個句子以及自己的願望。 配合手勢、表情、聲調的起伏,表達出完整的意思 ,說「車車」時,可以用身體語言表示 「我要坐車」的意思。 他會先說出感興趣的東西名稱,有時會學小貓小狗叫。 開始聽簡單的故事。 情緒與社會能力 一歲半的寶寶,便有耍性子的情形。 開始有自己的意見,想要獨立。 另一方面是挫折感的產生。這是孩子獨立與依賴抗衡的時期。 喜歡用較強烈的行為表現,引起別人注意,尤其你的是讚美。 也喜歡和人有親密感,會自然和爸媽擁抱或親吻。 很喜歡幫忙作家事。遊戲時,寶寶在意的是大人的反應, 偶爾會和別人搶玩 具,還並不是長時間的一起遊戲。 佔有慾仍是這個年齡孩子的重要特質, 必定隨身攜帶屬於自己的物品。 直到接近兩歲時,才會逐漸明白有些東西是同時屬於他人的。 孩子若緊抓著某個玩具不放,不是不懂事、霸道或想要搶來, 而只是表達真的想要擁有它。

轉貼 : 兩歲前的心智動作發展

2005年10月04日
公開
48

兩 歲 前 的 心 智 動 作 發 展 臺大醫院小兒部新生兒科主治醫師/周弘傑 人在出生後,腦神經細胞的數目已固定,但是腦的重量卻是快速增加,其主要增加的部份是來自於神經細胞間的髓鞘化。髓鞘化簡單的說,就是建立腦細胞間的快速聯結通路,也就是所謂的潛能的開發。 初生的嬰兒就像是一張白紙,這白紙最後會是什麼樣,頭幾年的刺激非常重要,難怪有句話說,三歲定終身一點也不為過。 評估腦功能的發展,端視是否按照該出現的發展里程碑,所謂的發展里程碑,是指在某個年齡下,多數的人已經出現了某些動作,這背後代表著心智的成熟度。底下介紹一些二歲前的心智動作發展里程碑。 零至一個月 這時的小嬰兒隻身來到這世界,第一要務是建立起有效的呼吸、循環與進食,其次則是建立人與人的信任感。如何建立?靠的是生理需求的被滿足,這時的生理需求不外乎吃、喝、拉、撒、睡。有這生理需求時便以哭來表達,大人們就要滿足我,有人研究將來小孩的脾氣與此時父母的態度有相當關係。此時視覺於水平方向可以追蹤亮光。 一至兩個月 這時已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相信自己不會被忽略。這才有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媽媽也開始覺得有被愛的感覺,與小嬰兒的關係不再只是餵奶、換尿布而已,小嬰兒會發展出社會性的微笑,這發展常是腦部受傷的小嬰兒落後的第一個指標。此外,小嬰兒在你說話時會看著你,這時如果有人在他背後出一點聲音,他會想要尋找這聲音的來源。 此外,開始出現頸部的力量,趴著時,已能稍抬頭並轉邊。 三至四個月 雙手會碰在一起看、一起吃,在這之前,小寶貝總是只注意一隻手,三個月大則認識到他有兩隻手的存在。此時牙床開始癢,所以常流口水、也常同時塞兩隻大姆指於口中。認識到他有兩隻手的存在以後,便開始用兩隻手去探索這個世界,就在此時,他會覺得這世界太有趣了,不再是要吃飽,而是吃個半飽就想玩,這就是所謂的厭奶期。 頸部的控制更為成熟,趴著時,頭可抬高約九十度,將小嬰兒拉起時,頭已可以隨 身體而起,不再軟趴趴。四個月的小孩要學會翻身,但是冬天的小孩會因穿多點的衣服而限制其翻身。 六個月 六個月的小嬰兒在躺著時能看到、玩到、甚至吃到自己的腳。這動作代表的是他已經認識到雙腳的存在,認識到雙腳的存在將來才會去用他的兩隻腳。此時已能將左手的東西交給右手,也能將蓋住臉上的毛巾輕易地用手掀開,而不再是用身體扭動來擺脫。小朋友也常有類似仰臥起坐的動作出現,當我們用手撐在他腋下時,身體支撐重量已顯現相當的穩定度,不再搖搖晃晃。 這時的小孩有些開始有分離焦慮,睡覺就是最大的分離,所以有些媽媽會抱怨小孩之前已經可以一覺到天亮了,這段時間卻又得醒來哼哼幾聲,其實,他只是要確定父母在他身邊罷了。 這時的小孩也開始有所謂的自我概念,這來自他學會玩自己的肢體、聲音,而透過此動作可以每次都得到快樂,而我哭時,媽媽有時來有時不來,不是我能控制,所以媽媽是非我。 九個月 六個月時已經認識了兩隻腳的存在,在這一個發展階段目標就是要利用這雙手雙腳來爬、拉東西站起來,從四腳動物變成兩腳動物。這時小寶貝會扶著傢俱邊緣側走,探索的範圍會變大,小腦也在此時快速發育,爬行對於雙手雙腳的刺激對於小腦的發育多少有些影響,所以感覺統合的人認為若是沒有經過爬的階段,將來的平衡會較差。精細動作則是會以手指頭,甚至是指尖拿、撿東西。 九個月在認知發展上重要的是發展出物體恆在觀念,沒看到的東西不代表不在,如此對這世界的認識才有記憶性的累積,此時也可玩躲貓貓遊戲,對東西的認識則為敲一敲,再放到嘴巴咬。語言方面則是出現了ㄅㄚ、ㄇㄚ的音。此時認生非常厲害,不認識的人抱會大哭。 一歲 一歲左右的小孩開始想跨出自己真正的第一步、說出第一個有意義的字,在跨出第一步前,會顯得燥動易發脾氣,再來則是內心的慾望會受限於現時身體狀況而無法到達,也會顯得容易鬧情緒。此時期看書是很好的親子活動,一方面可以增進認知、語言的學習,另一方面則是定性的培養。雖然大部分小孩是在撕書,但撕書也是展現精細動作的活動,況且培養與增進也須靠常年的累積。 一歲半 此時期的大動作發展得已差不多完成,走路更為穩固,之前的寬步態趨於正常、手也從屈曲搖晃而變成自然下垂搖擺但因常想快步而易跌倒。探索的範圍擴大,而探索是基於像衛星般圍繞父母身旁,因為此時期特別的黏人,父母常說連上個廁所也要跟。 認知方面則展現出控制的慾望,吃飯要自己吃是一種表現。此時期父母的一大問題就是不吃怎麼辦?另外一個認知的發展則是真正自我的出現,照鏡子已知鏡子裏的人是他而不是另一個人,這出來之後,他覺得全世界以我為中心,因為自我出現、活動範圍增加、黏人與控制的欲望,稱一歲半的小孩是隻野獸是非常貼切。社會規範在此時期漸漸建立,該教的還是要在此時期開始教。他們會探測父母的底線、我的底線在那裡?有些小孩會有些撞頭的舉動來藉此要脅父母。此時期的教養並非打罵,你打他,他學到的就是打人,我常說父母的優勢就是不要理他,因為他們最怕人不理他們。 語言方面則是嘰嘰喳喳、愛講電話,卻不知所言為何,但他卻不以為意,多的話會出現兩三個字的片語。近年來,因多小家庭為主,小孩少、又不像以前大小孩帶小小孩,所以現今小孩語言發展較古老小孩慢些。 兩歲 兩歲的小孩語言發展有戲劇性的成長,加上社會規範在與父母的拔河下已知何者可做何者不可,因此他們漸漸脫離野獸期而變成乖巧的小孩。會出現解決問題的能力,扮家家酒與說故事是此時期不錯的活動,既可藉角色的扮演增加認知的成熟度,亦可看看他們如何解決問題。 了解您小寶貝的發展,您將了解到陪他成長的樂趣,也避免不必要的挫折與憂慮,畢竟他們的成長只有一次,更是希望萬一您小寶貝的動作發展真的落後,能儘早就醫,儘早幫助,這也是目前政府在做的早期療育的工作。

轉貼 : 如何教2歲孩子

2005年10月04日
公開
35

(內容改編整理自Thomas Armstrong博士所撰寫的”50 Ways to Bring Out Your Child''s Best) 傳統的智力評量大多是以單一智能的方式進行。美國哈佛大學Howard Gardner教授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證實,幼兒的智能會展現在不同領域(包括:語言、邏輯數學、空間、音樂、肢體動覺、人際、內省、自然觀察等智能)之中。在現在多元化的社會中,也需要多元的人才,各自發揮不同的智能。 兒童的發展有兩個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一是遺傳,另一個則是環境。遺傳受到父母親的基因決定不可控制,但遺傳還需要在對的時間,有適合的環境做配合,才能將幼兒真正的能力展現出來。義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博士認為幼兒並不需要成人的教導。成人要做的只是為幼兒預備一個對的環境,在這環境中的空間佈置、成人、玩具等所有的一切都會對幼兒的發展造成關鍵性的影響。在此提出以下幾點給父母的建議,希望每一位孩子都能因為父母的幫助,而有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1.讓你的孩子有機會探索自己的興趣。(認識自己) 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法單向的學習方式讓大部分的人習慣於接受,無法從學習中發覺自己的興趣所在。培養個人的興趣可以為生活帶來許多樂趣。所以,成人應提供孩子豐富的環境,同時允許孩子依自己的方式及步調去學習與探索。在學習的過程中成人避免為孩子帶來壓力造成反效果.營造愉快的學習經驗,先引發孩子對於學習的動機才能找出真正興趣所在。 2.讓孩子接觸各種類型的活動,激發孩子潛在的天賦。(潛能開發) 提供幼兒接觸各種不同類型活動的機會,如﹕音樂、藝術的欣賞、動植物的照顧、天文地質的探索、身體律動的練習等,不要預設孩子該學得多少的結果,成人可以從旁觀察在不同領域的學習活動中去發覺幼兒的潛在能力。如:在進行音樂欣賞時,對於旋律節奏特別有反應的孩子,可能代表他在音樂方面是有潛能的。而常常蹲在路邊觀察昆虫活動的孩子,可能對於動物部分的學習是特別敏銳的。 3.允許你的孩子犯錯。(培養正確的判斷力) 幼兒由於擁有的知識不夠豐富加上邏輯思考能力不成熟,因此常常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但隨著身心的成長及知識的增加,孩子也能擁有能力做出正確的決定。在這個過程中經驗的累積是很重要的,也就是孩子必須有機會練習如何做決定。但在練習的過程中一定會發生做出錯誤判斷的情況,如:在寒冷的冬天卻選擇穿短袖的衣服等.在成人適當的輔導之下,這些錯誤的經驗將會是幫助孩子有一天能做出正確決定的重要基礎。 4.經常對孩子提出開放式的問題。(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 問題可以引發孩子對於週遭環境的好奇心,讓孩子動頭腦思考。但問問題的方式很重要。Yes�No類型的問句無法真正助長幼兒進行思考,如:是不是這樣?對不對,好不好?最好的提問方式應該是採用開放式的問句,如:你覺得怎樣呢?你有沒有什麼辦法?為什麼會出現彩虹?開放式的發問方式可以從孩子的回應中知道孩子是否真正了解問題的意思並達到幫助幼兒思考的目的。 5.計畫一項特殊的家庭專案。(促進親子關係及開發孩子的創造力) 利用節慶,,特殊的日子或是想一個大家都有興趣的主題,全家人共同設計進行一個活動,如:說故事接龍,角色交換日等,分享全家人的創造力,也可以喚醒和開發孩子另一方面的潛能。 6.不要強迫孩子學習(建立愉快的學習經驗) 現代的父母都期待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好,每天幫孩子排滿了各式各樣的課後輔導課程及才藝的學習。卻沒有問過孩子是否有學習的意願。主動的有意願的學習才能讓孩子發展出專注力,而專注力是學習的重要條件,被威脅強迫的去上各種課程非但對於孩子沒有任何幫助還可能有不愉快的經驗影響日後的學習。因此,成人要做的不是強迫而是鼓勵,引發孩子對於學習的興趣進而主動學習。 7.你可以對孩子有期待,但是必須是合理的。 (依幼兒自己的步調成長)每一位父母親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自己的孩子有高人一等的優異表現與成就,因此容易對孩子產生過高的期望。超越孩子能力太多的期待一下子就讓孩子看到自己的無能便會放棄,如果父母親能了解自己孩子的實力給予適當的期待,等孩子達到目標之後再提升標準,很容易便可以達到目標。 8.與孩子分享你的工作。(促進親子關係) 在美國的許多城市設有爸爸日媽媽日.。在這一天讓爸爸媽媽帶著他們的孩子一起去上班,讓孩子有機會了解父母工作的內容及辛苦,對於親子關係的互動有很大的幫助。父母認真的工作態度也會成為孩子的典範。另外也會讓親子互動增加許多的話題。 9.為孩子提供一個感官豐富的環境。(敏銳的感官能力) 0-4歲是幼兒感官發展最敏銳的階段,需要各種的感官刺激幫助其概念的發展。父母在家中可以提供孩子各種運用感官(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探索環境的機會,如:引起視覺探索的圖形,可供觸摸的不同材質的地板或牆面,能夠動手操作的各種玩具教具及日常用具,聽得到各種不同的聲音刺激,豐富的感官刺激經驗是幼兒在未來發展抽象化概念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依據。 10.保持你自己的學習熱忱,孩子會受到你的影響。 (培養正確的學習態度)許多父母常一天到晚叮嚀孩子要唸書要認真,卻不見得有效果。最好的方式其實是透過身教影響孩子。父母本身能夠常常保持對於學習的熱忱及新知探索的渴望,將會透過身教深深的影響孩子的學習態度。 11.不要給孩子貼標籤。(自我概念的發展) 學齡前是幼兒自我概念發展的關鍵期,還未清楚建立自我概念的幼兒很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響.因此,隨便給孩子貼上標籤(如:你還小,等你長大就會了),很容易讓孩子的能力及發展受到限制。 12.全家人經常一起玩遊戲。(促進親子關係) 幼兒的生活即遊戲,遊戲即生活。他們天生就具備有遊戲的能力。透過遊戲幼兒可以展現他的能力並進行學習。成人在參與幼兒遊戲的過程中,可以透過觀察了解幼兒的能力及針對其需要協助的部分進行輔導。 13.親子共讀。(培養良好的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必須從小養成。根據一項研究,在孩子童年早期經常有機會坐在成人膝上聽故事、看故事的孩子,長大之後較容易有良好的閱讀習慣。 14.使用一些幽默,笑話和有趣的故事以激勵孩子的創造力。(發展創造力) 15.不要對孩子做的事情有過多的挑剔和評斷。(增強孩子好的行為) 當孩子拿著他的作品與你分享,滿心期待能得到你的肯定時,千萬不要用成人的高標準來評斷。學齡前的幼兒尚未脫離自我中心的階段,成人任何一句批評的話都可能對孩子造成嚴重的傷害。成人應學習多使用能傳遞正向訊息的語言(如:你用了好多的顏色、有紅色、藍色和黃色。色彩真豐富),盡量減少使用負向語言(如:你怎麼畫得這麼亂,顏色太多了。)正向的訊息能讓孩子獲得鼓勵,繼續表現良好的行為。但負向的訊息卻會讓孩子停滯,退縮不敢往前進。 16.幫助孩子學習使用家裡,學校和公共圖書館的電腦設備。(增進學習的能力) 在這個科技進步的時代中,若能善加利用媒體科技,即使不出門也能知道天下 事.學齡的孩子可以學習使用電腦,運用科技的進步讓孩子的視野觸角伸得更遠更廣。 17.與孩子談話並學習傾聽。(情緒的抒發) 每天花一點時間與孩子談天是很重要的。藉由談天的過程了解孩子的想法及需要。在這過程中成人需要學習傾聽的技巧,許多的父母還沒有等孩子把話 說完就急著要糾正孩子錯誤的觀念。這種舉動會讓孩子不願意再與你分享她的想法,造成親子之間的隔閡。 18.當孩子完成家事,給予肯定。(培養責任心) 2-4歲的孩子喜歡模仿成人的行為,因此開始對做家事充滿了興趣,成人若能為孩子預備適合的工具(如:小尺寸的掃把托把吸塵器等)並且給予孩子適當的工作範圍(幼兒能力可以完成的部分)。孩子可以從做家事中逐漸發展出責任感。 19.全家一起外出遊覽新的地方。(擴大孩子的視野,增廣見聞) 放假時全家一起外出旅遊,除了可以藉由愉快的氣氛增進親子之間的關係之外,旅途中的所見所聞也能擴大孩子的視野,豐富孩子的知識.為了讓每一次的旅行都能讓孩子收穫滿滿,建議成人在一開始就讓孩子參與旅行的計畫,全家人一起收集資料,討論行程的路線,並事先對於當地的文化做一番了解.真正抵達時當地對於一定會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在行程中成人也應該鼓勵孩子多運用其感官做觀察及比較並發現異同以培養孩子的邏輯思考能力。 20.提供孩子扮演類型的玩具。(促進社會行為及想像力的發展) 如:洋娃娃、絨毛動物、偶、廚房用具、各行各業的工具及服裝等,幼兒透過扮演遊戲中角色的扮演學習社會性行為,了解社會真實的樣子。成人可以在家中的一個角落為孩子佈置一個扮演區,只需用矮櫃做一個簡單的區隔或找一個裝大型電器用品(如:冰箱)堅固的紙箱,在其中擺放幼兒扮演所需的道具,(道具必須是孩子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幼兒才會知道如何使用) 21.給孩子自由的時間可以做白日夢和幻想。(激發創造力) 允許孩子有成人期望以外的答案,這些答案很很可能是創造力的來源。 22.和孩子一起分享成功人士生平的勵志類故事。(提供好的學習模範) 幼兒吸收性心智的特質讓幼兒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環境中所提供的成功典範故事分享,在不知不覺中開始影響幼兒的思考模式和行為表現。 23.不要用酬勞賄賂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幼兒需要鼓勵以促進良好行為的表現,鼓勵可以透過許多不同的型式。其中最不適切的則是用物質來鼓勵孩子。這樣的鼓勵方式會讓幼兒產生錯誤的價值觀,而且人對於物質的慾望是無止盡的。 24. 建議孩子加入他感興趣的小團體。(促進社會行為發展) 團體生活可以幫助孩子脫離自我中心的想法,調整自己的態度,表現出符合社會期望的行為。成人可以協助幼兒選擇一個團體,如:教會中的主日學學校、幼兒音樂班或社區中所成立的親子互動團體。透過團體的互動幼兒漸漸發展出社會生活的技巧並達到社會化。 25.和孩子討論新聞以激發他的興趣。(關心社會) 以適合幼兒的方式與其討論新聞時事,能幫助幼兒融入社會生活,了解自己也是社會的一員五花八門的新聞內容能引發孩子對於社會的關心。不過在引導幼兒關心社會的同時,成人也要注意到有些未經處理的新聞畫面及題材是否會對於孩子造成心靈上的傷害.。 26.不要有刻板性別印象。(兩性教育) 在現代的真實生活中有許多打破傳統刻板印象的事情,許多在以前由男生擔任的工作現在也可以由女生來做(如:火車司機),許多女生從事的工作現在也可以由男生擔任((如:護士)。成人提供給孩子的玩具和遊戲不要過分強調刻板性別角色,以免與幼兒在現實生活中所見有落差,同時也讓孩子發展正確的兩性關係。 27.避免拿孩子與其他人比較。(尊重個別差異)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其獨特的能力與性格。因此沒有任何一套標準可以適用在所有孩子的身上,成人更不應該拿孩子做比較。父母只要幫助孩子與自己過去的行為作比較即可。 28.做一對有原則的父母親。(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年齡小的孩子由於環境都很陌生,因此需要一些簡單明確的規則可以依循,特別是有關常規的建立。孩子是否能夠清楚知道規則與父母是否能堅持自己的原則有密契的關係。成人若能堅持原則就可以清楚的讓孩子知道對與錯。 29.給孩子買一些能展現其優點的禮物。(增進自信心) 能展現幼兒優點的禮物,可以為幼兒製造成功的機會,增進幼兒的自信心。 30.鼓勵孩子思考他的未來。(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成人可以啟發他的思考,但不要直接告訴孩子該如何做。 31.把家裡變成學習的地方。(促進心智的發展) 幼兒的心智發展必需從做中學。因此應善加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機會,幫助幼兒有效的學習。例如:廚房可以是很好的學習數學及科學的地方,洗澡時可以學習浮與沉的概念,照顧動物的活動讓幼兒能認識動物的構造和習性。 32.教導孩子相信自己的直覺和信任自己的能力。(自信心的建立) 在日常生活中成人要多多讚美幼兒並肯定其能力。當孩子知道自己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就會充滿自信。 33.給孩子選擇的權利。(培養幼兒做決定的能力,和獨立自主的能力) 選擇的項目不需要很多,太多的選項容易讓孩子不知道該如何做決定。當孩子做出錯誤的決定而導致不好的結果時,孩子會從失敗的經驗中學習如何做出正確決定的技巧。 34.在家裡設置一個放置孩子作品的角落。(表現自己) 固定的作品展示區讓孩子學習大方的表現自己的能力,和他人討論自己的作品,增加與他人互動的話題及語言學習的機會。 35.鼓勵孩子處理他遇到的困難,幫助他學習如何解決遇到的困難。(培養邏輯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大多數的孩子遇到問題時都會直接尋求成人的協助,太會幫助孩子處理問題的成人往往教出依賴心很重的小孩。成人不要小看孩子的能力,他們也能夠自己處理一些不太複雜的問題。因此成人應該從旁輔導,給孩子機會自己學習解決問題。 36.能接受孩子的一切,包括優點與缺點。(學習尊重及欣賞每個人的差異) 重視幼兒的個別差異,尊重每一個孩子的不同之處,學習去欣賞每一位孩子的優點,如:莉莉在記憶方面的學習成果雖然不佳,但他在理解力的部分表現良好,並包容及幫助孩子改善其缺點。花些時間想一想這些缺點真的非改不可嗎?有時候換一個角度思考會發現其實也沒有想像中的嚴重。

第4次上游泳課

2005年10月01日
公開
7

想不到吧! 媽咪今天可是開車載佑佑去上游泳課的呢... 哇哈哈哈哈哈哈哈∼ 不過今天跟平時不一樣的地方就是 - Daddy也有到場喔! 雖然這是一般家庭看似平常的狀況, 但在我們家可是難得的景象... 媽咪本想讓Daddy陪佑佑下水, 讓他們多些時間培養父子親情, 誰知被無情的Daddy一口回絕, 真是...... 哼~ 不過念在他昨晚值大夜班, 而後從宜蘭直奔回台北的份上, 媽咪就不跟Daddy計較了. . . . ( 馬鈴薯 : 媽咪! 你還打算隱瞞多久... ) ( 媽咪 : 好啦! 絕大部分都是Daddy在旁指路啦∼ 嘻! :P ) ( 馬鈴薯 : 我看不只這樣而已吧! 別以為嬉皮笑臉就可以偷偷帶過.) ( 媽咪 : 我...我...我承認要Daddy下水不是要讓他培養父子感情啦~ 是想要偷懶一下啦~ >_< ) ************************************************ 跟往常一般, 佑佑最愛的戲碼還是跳水. 雖然佑佑不怕水, 但就是不懂得在浸入水裡以前要先將嘴巴閉緊. 真不曉得是還沒體認到訣竅還是遺傳因素...唉!!! 課程結束時, 燁爸教燁燁用嘴在水面上吹氣. 這招果真管用, 好幾次燁燁和佑佑都有將嘴跟鼻浸入水中吐氣. 真棒! ^^ 游完泳, 2個小孩不約而同的爬上岸朝滑梯的方向衝去(滑梯...嗯! 好敏感的字眼喔~). 不過今天比較特別的地方是, 一向最愛溜滑梯的燁燁, 對滑梯有些卻步. 而最近佑佑也變得很愛吃醋, 見到Daddy牽燁燁的手, 馬上在滑梯上抗議並且趕緊爬下樓梯要爭回他的主權. 真是越來越小氣了. >"

第1次看劇團表演 - 綠野仙蹤(日本劇團飛行船)

2005年10月01日
公開
13

感謝燁媽的好康道相播! 自從了有上次倉皇逃離電影院的經驗後, 媽咪就不敢輕易嘗試帶佑佑觀賞電影或現場節目表演. 沒想到這次會這麼成功, 佑佑從頭到尾看得目不轉睛, 而且意猶未盡, 顯現出難得的專注力... 不僅如此, 佑佑回家後像是被催眠一般, 只要一聽到"奧茲"這2個字或是播放綠野仙蹤劇團CD, 就算他已經進入憨眠的狀態, 也會馬上驚醒開始舞動身體. 由此可見, "奧茲"魔法師的法力多麼強大了. ************************************************** 既然佑佑這麼愛看劇團表演, 媽咪以後一定會多帶佑佑觀賞. 目前已決定要參觀的有: 1. 12/18的嚕嚕米 2. 12/24的巧虎公演 (佑佑2歲生日禮物) 耶! 耶! 耶! ∼ -------------------------------------------------------- 日本劇團飛行船秋季巨獻-綠野仙蹤 主辦單位:童歡藝術有限公司 2005秋季巨獻 日本飛行船劇團全省巡迴演出-『綠野仙蹤』 精采的冒險故事、創新的舞台特效,看桃樂斯的房子是如何被龍捲風吹向奧茲國!日本飛行船劇團再創兒童舞台音樂劇高峰,結合精心設計的燈光及音樂效果,以真人戴上面具著戲服現場演出!全劇並配合劇情,穿插十幾首弦律動聽的歌曲,其專業的演出水準與豪華的佈景道具,讓每個人都彷彿也置身於童話王國的夢幻世界  https://bb5.babyhome.com.tw/UPLOAD2/40211/40211.7997250.56968.wmvhttps://bb5.babyhome.com.tw/UPLOAD2/40211/40211.7918590.81418.wmv

轉貼 : 開發幼兒右腦, 資優下一代不是夢

2005年09月29日
公開
28

國外許多嬰幼兒發展研究顯示,人腦左右半球在學習語言、接收音樂及思考問題方面,有著「男左女右」的傾向,更需左右協調,如同兩性共治,才能完美演出。   大腦高階功能是「男左女右」嗎?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丁綺文解釋,並非男人左腦發達,女人右腦發達之意,而是無論男女兩性的大腦,從神經解剖學及神經生理學的研究得知,左腦主司邏輯、分析、抽象、數理及語言等功能,偏向男性特質,也可說「理性的左腦」。右腦則主司空間、情緒、影像、感官等功能,偏向女性特質,也可說是「感性的右腦」。   右腦是相輔相成的嗎?丁綺文舉出人類的語言發展來說明,大腦的左右協調,兩性共治是如何運作的。嬰兒剛出生時,左右腦不分工,一起處理。此階段如果單側腦受傷,另一側會代償,爭取主控權。當腦部發育逐漸分化成熟,左半球專長的是文法和字彙,表達意思絕無問題,但是如果右腦受傷,說話會音調平平,非常呆板無趣。為什麼呢?因為右半球負責替語言潤色,它擅長社會性的語言表達,例如說故事,講笑話,使音調出現抑揚頓挫。沒有右腦襄助,人類說話將像機器人。   大腦發育的關鍵期為何?丁綺文醫師說,零至六歲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期。初生嬰兒腦神經細胞的數目和大小,和成人相同,腦重量卻只有成人的四分之一強。嬰幼兒期快速發展,六歲時達到成人的90%,這期間增加的重量,主要是神經細胞的樹突和細胞間的連結。這些連結受到外界環境刺激的引導,使腦質各部精密分工和合作。這就是為什麼近年的嬰兒研究如此蓬勃且受到重視。因為我們都希望下一代更強,這些研究可以指引我們何時開始教育,採用什麼方式,效果最好。   最後丁綺文主任提醒大家,對大多數慣用右手的人們而言,左腦是較常被操練的。以往重視認知能力的幼兒教育模式,恐怕也造成左腦功能向上提升,右腦功能向下壓抑的結果。新的幼兒教育觀念,從零歲開始,提供多元多向度的學習情境,讓幼兒均衡的,自然的發展。父母親不需要過度重視幼兒說話認字的能力,而要增加體能活動和音樂薰陶的比重,相信這樣的觀念培育出來的,將是潛能發揮,創意提昇的資優下一代。 ∼本文摘自OHAYO元氣早安健康生活網∼

轉貼 : 創造力從小培養

2005年09月29日
公開
30

 社會變得豐富多元,以前的教養方式已經不適當了。現代爸媽重視創造力的問題,因為那是適應未來快速變化社會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知識可以慢慢的累積學習,但思考的方式如能從小培養,孩子的一生將會受用無窮。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提供一個可以讓孩子盡情玩耍與探索的環境   在安全無虞的條件下,不要給孩子太多約束,生活中有太多事物都是激發創造力的泉源。另外,還要提供足夠的遊戲與學習素材,例如:畫紙、彩筆、各式玩具等,都是輔導孩子發展創造力的重要工具。 ◎面對孩子的「為什麼」,先反問他自己的看法   孩子喜歡問「為什麼」,正是學習的最好時機。爸媽都知道要耐心回答孩子的問題,但其實最好的方式是先問孩子自己的答案,讓他有機會先思考,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資訊。爸媽可以針對孩子的回答再繼續提出新問題,藉此來引導孩子發掘出更多的想法,並一步步找到答案。 ◎接納孩子的邏輯觀,而非要求孩子習慣成人的思考架構   由於尚未受到太多社會價值觀的影響,孩子的想像力本來就天馬行空,爸媽要試著欣賞孩子的創意,多鼓勵他發表自己的想法。 ◎孩子闖禍時,先問問他這麼做的理由   有創造力的孩子通常比較調皮,也比較有破壞力。如果孩子把玩具汽車支解了,爸媽不妨先壓下自己的脾氣,在開罵之前問個清楚,也許他只是想要知道小車子裡面是不是有和爸爸的大車一樣的引擎罷了。然後試著體諒,孩子才能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盡情探索。 ◎不要以既定的標準來衡量孩子的創作   當孩子畫了個四不像,千萬不要說「沒有人這樣畫畫的」、「根本就不像」,要知道,就是因為「沒有別人」這樣畫,才顯出孩子的創意啊! ◎和孩子玩說故事接力   故事接力是培養孩子想像力與創造力的有趣方法,因此,平日除了說故事給孩子聽以外,還可以運用故事接龍的遊戲方式,鼓勵孩子自己編故事,創造出新的故事情節。 ◎和孩子玩想像遊戲   給孩子一個問題情境,問他想要如何來解決問題;或給他一個再尋常不過的物體,要他想想這個物體除了平常的用途外,還能拿來做什麼。這主要是幫助孩子跳脫傳統的思考模式,以另一種角度看事物。   在傳統教育下成長的爸爸媽媽們必須了解,孩子所面對的,是一個更多變、更難以預料的未來。及早為創造力打下基礎,孩子在面對各種挑戰時,都將無往不利。 ∼本文由社團法人中華熊媽媽保母公益協進會前秘書長、親職作家暨資深幼兒園園所長 席晴懿老師提供

轉貼 : 開啟寶寶的第三隻眼

2005年09月28日
公開
25

  有人說,藝術家有「第三隻眼」,他們創造的另類世界是如此地絢爛、神奇。藝術家說,孩子是天生的藝術家,只要他們的創造不被大人否定,不受成人制約。人類存活在一個有限的空間裏,卻用無限的想像力創造出更美的世界。視覺空間智能是人類享受和駕馭高品質生活的一種能力,有了它,生活可以更美麗! ★觀念篇 ■空間智能理論及發展階段   視覺空間智能是指準確地感覺視覺空間,並把所知覺到的表現出來的能力。   這項智能包括對色彩、線條、形狀、形式、空間及它們之間關係的敏感性,也包括將視覺和空間的想法具體地在腦中呈現出來,以及在一個空間的矩陣中很快找出方向的能力。視覺空間智能高的人對視覺非常敏銳,哪怕是在色彩、形狀上的一些細微變化,在他們的眼中也無可遁形。 ◎視覺空間智能幼兒喜歡: ˙複製、塗鴉、描畫和繪畫 ˙塑形和建造 ˙混合同一色系的顏色和物品 ˙選擇穿著 ˙看錄影片和照片 ˙玩字謎 ◎視覺空間智能幼兒長大後喜歡: ˙可以隨心所欲地創作、塗鴉、描畫和繪畫 ˙玩字謎或者複雜的迷宮 ˙玩一些數學模型 ˙設計服裝、建築物和城市 ˙製作字謎以及迷宮 ˙拍照 ˙看地圖 ˙把東西拆開來,有時也能成功地把他們再組裝起來 ■空間智能的重要性   如果沒有色彩感,也許眼前很難看的搭配會被認為是「絕配」;如果沒有方向感,走在陌生的地方,迷路是常有的事……,作為多元智能中的一員,發展空間智能還有其他的重要性: ˙有利於發展觀察能力,促進孩子視覺的敏感性和準確性。 ˙有利於發展思維的形象性,培養孩子富於想像、善於想像的能力。 ˙有利於促進對空間關係的把握,發展方向感,發展二度及三度空間的轉換能力。 ˙有利於培養藝術素質,發展、發現美的能力。   生活上,視覺空間智能是必不可缺少的能力,而對於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和修養,空間智能的發展也大有助益。 ■空間智能發展4階段   兒童的視覺空間智能發展過程,是由靜態空間感知進階到動態概念空間,所以培養孩子的空間智能,需要根據每個階段孩子發展的特點來進行。 《階段1》 0∼1歲   在此時期,雖然寶寶並沒有明確的空間概念,視力也不是很好,但他出生時就有聽覺,循著媽媽的聲音及求生的本能去尋找乳頭吸奶,就是最初的空間概念表現;等他會抬頭、轉頭時,就會開始積極地尋找聲源,此時就可以運用聲音幫助孩子建立方向感。 《階段2》 1∼2歲   這一時期的孩子能?熟練地爬行,並且開始蹣跚學步,樂此不疲,對於周圍的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父母可以給孩子創造一個安全爬行和學走的環境,多多鼓勵孩子爬和走,如此一來,寶寶對空間的概念將會更明確。 《階段3》 2∼5歲   2∼6歲是幼兒空間智能發展最快的一個時期,尤其是在3歲以後。經過這段時間的發展,孩子能?對物體的大小、形狀、上下、前後、左右、遠近?生準確的空間概念,並能透過自身的運動來確定物體的空間位置關係。   這一時期,孩子空間智能的發展主要分?兩個方面,即理解空間和表述空間。家長可以讓孩子畫畫,透過畫畫可以幫助孩子建立大小、形狀的概念;也可以讓孩子搭積木、捏黏土等,以促進孩子形成對前後、上下、遠近等有關空間智能的概念;父母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指點孩子,比如「這兩棵樹哪棵高、哪棵矮」、「你喜歡走在媽媽的左邊還是右邊」等等。這些工作都可以在孩子3歲以前就開始。 《階段4》 5∼7歲   這一時期,幼兒的空間智能又往前進了一大步,能?利用明顯的標記或路標對物體定位,並開始學習利用較?複雜的標記。家長可以指導孩子去感受、體驗行走的路線和認明標誌物,如熟悉去幼稚園路程、看公園遊覽地圖等,發展其空間定位能力。 ■提升空間智能5方法   幼兒空間智能的發展有以下一些特點,而所有發展孩子空間智能的方法,都是建立在這些基礎上。 ˙圖像思維,可清楚說出視覺表象。 ˙能輕鬆看地圖及其他圖表。 ˙喜歡畫畫、雕塑等藝術。 ˙喜歡拼圖、下棋、走迷宮及類似的遊戲。 ˙喜歡想像,並創造出內心的表象。 ˙喜歡看電視、電影或其他視覺上的表演。 ˙有較好的色彩感覺。 ˙經常用圖像來記憶。   在這些基礎上,專家提出了一些簡單易行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家長培養孩子的視覺空間智能。 ☉方法一:亂塗亂畫   每個孩子都是繪畫天才,所以不要在意他畫的是什麼,畫得像不像,儘管提供充分的機會讓孩子畫畫、著色、塗鴉,並用不同的繪圖用具,讓孩子體驗到不同色彩的運用、搭配會呈現出不同的效果,進而學習運用色彩、線條、圖案來表達內心的想法和情感。 ☉方法二:看圖畫   面對一幅圖畫,走出迷宮;找出兩個圖畫中的不同之處;找出圖畫中隱藏的圖案;找出圖畫中不同的形狀……,這些遊戲都能讓孩子們樂在其中,同時培育其敏銳的觀察力,使他注意到事物中的細微差異,並辨識許多相同與不同的形狀、圖案。 ☉方法三:拼圖   拼圖遊戲可以培養孩子邏輯推理和視覺判斷的能力。而除了市售的拼圖之外,家長還可以利用舊的月曆、海報來製作自己的拼圖,這樣你們就可以隨時更換新的拼圖,面對新的挑戰,孩子自然不會玩膩。   只是,拼圖的難度要適合孩子,最開始時以5∼10片為宜,隨著年齡和知識增長再逐漸增加難度;否則,太過簡單的圖樣,孩子可能會提不起興趣,也達不到提升智能的效果,太難的又容易讓孩子有挫折感。 ☉方法四:積木和模型   可以訓練孩子的邏輯推理與手眼協調能力,培養視覺判斷與敏銳的觀察力。   不論是用傳統的積木搭建一座小小的城堡,還是用樂高拼裝出小車、小床或其他的東西,沒有一個小朋友不被其吸引;如果你的孩子動手能力很強,甚至可以買模型給他組裝。 ☉方法五:紙黏土   孩子在玩紙黏土時,會利用不同的手法做出不同形狀的東西,並依照他們對色彩的感覺組合起來,如此一來,不但訓練了精細動作,也發揮了孩子的創造力,還可以加強他對美的鑑賞力。 -------------------------------------------------------- *兒童繪畫提升視覺空間智能   空間智能佳的兒童在學習時是用意象及圖像來思考,這項能力將有助於孩子學習色彩、線條、形狀、形式、空間、解讀圖形訊息等。視覺空間智能是透過對外在的觀察(運用肉眼)與對內在的觀察(運用心眼)來學習的,作為家長的您可以從培養孩子對繪畫的興趣,增強他的視覺空間智能。   幼兒的繪畫作品永遠是那麼奇異古怪,當大人用「像」與不「像」去衡量他們作品的好壞時,會發現這個標準似乎就變得不那麼標準了。你究竟要如何才能讀懂孩子的繪畫作品呢?學前教育專家研究發現,每個孩子都是一個極富想像力的小小畫家,對他們來說,繪畫技巧可能是次要的,想像力、創造力及認識世界的審美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家長提升孩子繪畫能力的關鍵,應是鼓勵孩子將心想的東西表現出來。 ■幼兒繪畫第1階段: 塗鴉期(1歲半∼3歲左右)   你很難想像吧,1歲左右的小寶寶就有著極佳的創作欲,塗鴉是他最喜愛的一種遊戲;儘管一開始他還不知道筆和紙的用途,可是他的創作欲望絕不亞於任何一個繪畫大師。 ˙無控制塗鴉   這是塗鴉期最開始的階段,第一個學習任務是認識紙和筆。寶寶第一次拿筆(不,對他們來說應該是抓才對),會將筆放在嘴裏嘗嘗味道,當他在大人的指導下,知道這樣東西可以隨心所欲地畫出各種圖形時,很快就喜歡上這種新型的「玩具」。   在一開始的「創作」中,他會覺得很費力,因為他還不懂得靠手腕的力量來控制工具,手眼協調的能力也不佳,因此你所看到「作品」,大多是由一些沒有方向感的線條組成。由於他一心一意沈醉在線條繪畫的創作中,還沒有意識到顏色對於作品的重要性,所以在適當的時候,你可以鼓勵他換其他顏色的筆試試看,讓他對色彩有粗淺的認識。 ˙有控制塗鴉   經過一段時間無控制塗鴉的練習,這時的小寶寶已開始懂得如何握筆,並輕巧地使用工具,而他的手眼協調能力與前一段時間相比,也大大增強了。這時,你會看到他的作品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原來只是一些沒有方向感的線條,現在已經被有方向的線條取代,甚至出現了一些頭尾不相接的圖形,如三角形、圓形、橢圓、正方形、十字形……等;如果你稍稍留心,會發現圓形是他作品中最常出現的一種圖形,但畫一個圓並非那麼容易,它需要極佳的手眼協調能力。 ˙命名塗鴉   進入命名塗鴉階段後,寶寶會開始將他所畫的和生活中的事物、情景聯繫起來,但由於他的認識能力和繪畫技巧很有限,所以呈現在紙上的,還是一些你看不懂的圖形和符號。不過,此時他的語言智能正好發展到足以表達想法的時候,所以當你面對著滿紙奇怪的圖形與符號時,可以問問寶寶他畫的究竟是什麼,並認真聆聽他的解釋。 ※聰明錦囊:讓孩子盡情揮灑   這個時期正是寶寶創作欲最旺盛的時候,當他們了解畫筆的用途後,便會在各種你意想不到的地方留下他們的「大作」;所以你應該適時地為寶寶準備一個專門放著筆紙的小抽屜,教他在紙上塗鴉;你也可以在牆上釘一塊小黑板,讓寶寶在上面盡情創作;有時間的話,家長和孩子一起塗鴉也是培養孩子興趣的好方法;只要你留意,身邊的很多東西都可以成為你和寶寶繪畫創作的工具,生活中,美無處不在。在這個時期,你要教會孩子從各種材料中獲得創作的快樂。 ■幼兒繪畫第2階段: 象徵期(3歲半∼5歲左右)   幼稚園小班或中班的小朋友,一開始描繪人或物的形狀時,常常會用一種圖形象徵一切事物,他們會將各式各樣的圓組合起來代表人、水果或車子等事物;而隨著他們認知和繪畫技能的提高,此象徵一切事物的圖形會慢慢發展到只象徵一類事物,最後到個別事物。   在象徵早期,孩子還沒有清楚地認識到空間方位感,也還不會處理物與物之間的關係,所以作品的構圖是隨意安置,畫面上的事物都屬單獨存在,沒有任何聯繫,因此在大人看來,這些作品就如同天書一般難以理解;再加上孩子以他們的視角所見為重,在描繪時往往不自覺地誇大這一部分,這又讓大人更難以讀懂他們的作品。   到了象徵後期,擬人化是孩子最經常使用的一種形式,在他們的筆下,小貓、小狗雖然都具有動物的明顯特徵,卻以人形出現;除了動物之外,太陽、月亮、樹也會被孩子賦予人類特有的表情和動作,且在老師的指導下,他們對於空間方位感也已有了一些認識,所以你會發現太陽、月亮、雲、小鳥等物被他們畫在圖畫紙的上端,而小花、小草、蝴蝶、蜜蜂也自然地停留在畫紙的下半部分。   幼稚園小班的小朋友,對於顏色已經有了簡單的認識,也有了自己的顏色偏好,一開始他們或許只會挑選喜歡的顏色來著色,但當他們觀察到有些事物有自己的顏色時,便會慢慢學著按物著色。 ※聰明錦囊:跟孩子一同創作   象徵期的大多數作品都是由圖形所組成,所以你在這時可以和孩子玩一些拼圖遊戲,開發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也可以試著用各種不同的材料組拼成不同的圖案。這個時期的孩子已可接受、欣賞大師級的作品,你不妨挑選一些與孩子繪畫特點相似或相近的大師作品,與孩子一同欣賞;你無須擔心自己或孩子的欣賞能力,能看懂多少就告知孩子多少,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為什麼要畫成這種形狀為什麼要用這種顏色等等問題。 ■幼兒繪畫第3階段: 圖式期(5歲∼7歲左右)   隨著認知的發展,圖式期孩子繪畫的主題擴大了,這時的孩子不再滿足於描繪身邊的人或物,他的視角開始伸向了社會,所以畫面上的人物也不僅只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舉凡醫生、警察、老師、小朋友等都成了他所描繪的物件,且除了現實生活的場景,一些孩子更樂於畫出他想像的世界。   在圖式期,你通常會看到孩子的作品是由一條線條簡單勾勒成,且除了事物的基本部分、主要特徵外,這時小小畫家也開始留意到人和物的細節,並力圖表現。他們這時所認知的空間關係,已不再是簡單的上下左右,而開始注意到複雜的透視、遮擋、遠近等關係,畫面上的層次感也開始顯現。 ※聰明錦囊:帶孩子出外寫生   帶孩子外出隨處寫生,是這一時期培養孩子繪畫興趣比較好的方式,也可以提升孩子的觀察能力。你可以這樣訓練孩子:讓他看看桌上有什麼東西,然後讓他背過身去,想一想,並講出剛才看到桌上有什麼東西?這種觀察能力、形象記憶能力的培養,對孩子日後的繪畫有很大助益。 ★提升空間智能的5個小遊戲 1.遊戲名:聽聲音找媽媽(同時發展人際智能) 適合:1歲前的寶寶 做法:把寶寶的眼睛蒙起來,然後在不同的位置叫他的名字,看看寶寶能不能分辨出聲音的方向。   說明:讓寶寶透過分辨聲音的不同方向,培養方向感。 2.遊戲名:寶寶分果果 (同時發展數學邏輯智能) 適合:4~6歲的寶寶 做法:在桌上放幾堆數量不等的糖果,讓寶寶挑出最多的一堆和最少的一堆。剛開始,不要讓寶寶一顆一顆地數,而是讓他看著猜;然後再讓寶寶數數看,到底哪堆多。對於小一點的寶寶,每堆的數量差別要大一些,這樣可以很容易地看出;至於大一點的寶寶,每堆的差別就不必那麼大。 說明:這個遊戲可訓練寶寶對空間和數量之間關係的理解能力。 3.遊戲名:回家的路(同時發展肢體運動智能) 適合:2~4歲的寶寶 做法:帶寶寶去幼稚園的時候,除了走老路,也可多嘗試一些新的路線;如果換一條路走,寶寶還能認得回家的方向嗎?寶寶能認出沿途走過的十字路口、公園、大商場等標地建築嗎?  說明:如果幼稚園離家很遠,可以從車站開始讓寶寶自己走回家試試。 4.遊戲名:記憶風景畫(同時發展內省智能) 適合:4~6歲的寶寶 做法:給寶寶看一幅有山、有水、有樹的簡單風景畫,幾分鐘後把畫拿掉,讓寶寶在紙上畫出他所看到的東西,看看寶寶能畫出多少。   說明:空間智能比較強的寶寶,可以在紙上根據自己的回憶和想像,畫出山、水、樹,並合理安排它們的位置;而空間智能比較弱的寶寶,很可能什麼也畫不出來。  5.遊戲名:聞香識花草(同時發展自然智能) 適合:2~6歲寶寶 做法:馬路邊、公園裏、社區的花圃中都有各色花花草草,請讓寶寶用鼻子聞一聞花香,說說葉子與花瓣的顏色、形狀;看看花開在哪裡,樹長得多高;數數掉在地上的樹葉和花瓣。   說明:培養寶寶對周遭的觀察力,這樣他才會有很好的空間感知能力。 ∼本文"聰明寶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