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K.K.M.O.M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念數學系與資工系的差別

2015年05月09日
公開
64

剛剛針對了一則新聞你自己選吧:當工程師不需數學好,但神級工程師的數學都很好 在 FB 發表了一則動態,寫寫我念數學系的感想,意外有很多人轉,所以我決定也重新發表在這裡。 會想寫下這些的原因是,每當看到不少文章推薦數學系的價值「念數學系,能夠深刻的學到許多演算法與基礎理論,將來有較寬廣的路,寫程式比較不會撞牆」。看到這些說法,我心裡就會堵爛。這些寫文章的人一定不是念數學系的,把念數學系的好處講得枯燥萬分,反而讓人實在缺乏動機去念。(前文網址作者也是 CS 的,他也只是覺得自己踢到鐵板,別人以後寫程式之前應該需要去念數學。) 我想說說我從數學系得到的是什麼。(除了「許多演算法與基礎理論」之外的事) 我從數學系教育裡面得到的最大一個收穫其實是: •抄捷徑蠻幹會被懲罰。 •想清楚再做事。 以前常有人問我數學系跟資工系有什麼不一樣:其實我沒念過資工系所以我不太清楚。不過我認為念數學系的同行,都有一個特徵:就是會把事情想透再動手。而念資工系的同行似絕大多數有蠻幹的傾向。 所謂大學數學和高中數學很大不同的一點是,高中數學你只需要熟悉解題技巧,一直解一直解。但是大學數學幾乎 95% 以上的課程是「了解 How it works」與「動手證明」。 這就是為什麼數學系的很多學生在大一大二時課業成績會受到重大挫敗。因為這跟我們過去 12 年來受到的訓練截然不同。用句比較精確的比喻我們必須要在一年內學會忘記過去十二年學的數學,再重新學一遍「怎麼作數學」,大學被當到剩半條命很正常。 而測驗的方式也讓學生深刻領受到:1. 不准使用暴力法抄捷徑解題(證明跳掉後面的分數全不算)2. 沒想通就是 0 分。(大部分的高等數學,必須要真的懂 How it works 才有辦法解,那不是硬背解題技巧就有辦法辦到的事。)。 這深刻影響了我出社會時的做事和學習方式。 我雖然常覺得其實不需要人人念大學,或者念大學浪費時間。但坦白來說,如果真的必須要念大學,又再讓我選一次系,我想我還是會選數學系。 補充 補充:(網友 Sean Wonders 留言 ) 我覺得你用 how it works 會有理解陷阱 XD,你說的 how it works 比較是 operator 的定義,用代數的比喻就是 element 之間的 operator 的定義。如果是向量加法,就是要先弄懂「向量加法」這個運算子的定義。大二用的抽象代數教科書,作者序寫了兩頁,兩頁都在講「定義」的重要性。這也是為什麼數學系出來的,都很愛問:「你剛才講的"所謂"的XX定義是什麼?」 沒有受過這種地獄般摧殘的,都習慣你所謂的蠻幹,其實不只資工系,很多不同學科來寫程式也都這樣。因為他們沒有體會過沒搞清楚『 operator 定義』就動手的下場是什麼。他們不是急著動手,而是內心都對名詞或動詞就自己過往經驗或是隨便猜的想像,然後基於這個想像去動手做事情。 所以數學系訓練出來的,大部份會有一份氣質,就是要進入你的領域做事情之前,會先問你問清楚:在你這個領域裡的這些名詞動詞,定義是什麼? 另外,高中以前的,應該叫做算術,應該不是數學。 http://smalltalk.xdite.net/posts/263157-difference-between-mathematics-and-cs

顏大在東海生科系演講的摘要

2015年05月02日
公開
642

關於昨天(5/1)應東海生科系系學會同學邀請到基礎科學館演講的內容,如下簡述: (1) 演講的基礎是"東海生科的同學一定要修專題研究,也就是學士論文”。 (2) 雖然觀察、提出問題、研擬假說、設計實驗、形成結論這樣的科學過程大家琅琅上口,但真的要執行的時候卻困難重重,而這些原因,也就是上大學前後教育的落差,可能是我們大學教授在一邊教一邊觀察的過程中才能理解的。 (3) 我並沒有直接進入"如何做專題"這事,而是先問一個問題:如果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會走學術路線,那為什麼還要修專題搞得那麼累?(學生做專題老師也很累呀~) 我先繞一個圈子問幾個問題:(A) 你的世界觀是甚麼?(B) 你認為世界有界限嗎?(C) 你願意面對世界的複雜嗎?(D) 你如何看待理性與感性在知識中的角色?(E) 你想不想要學習面對生命中的未知與複雜,並理性看待? 如果你曾思索以上的問題,那麼"做專題"就不只是"為學術研究服務"而已,而是一個讓自己學習"面對複雜議題、抽絲剝繭、模仿、創新,還有好好完成一件事情”的機會。 (4) 好,回到做專題時會發生的狀況: (A) 不理解老師為何對某個現象與議題那麼興奮、 (B) 不知道怎麼找資料、 (C) 不確定自己究竟有沒有讀對方向、 (D) 不確定自己有沒有看到知識的輪廓、 (E) 隨便寫個報告都被老師罵得要死但是為什麼從架構、邏輯、內容、用詞、語法、語感、標點、引用全錯了? (5) 我的建議並不特別: (A) 要重新燃起自己對世界的好奇心,到了大學不要再讓拿到學分與否來左右學習興趣與評估學習成效; (B) 若有好奇心,請問問題,問一個How或Why的問題,然後想辦法找資料,然後你不能預期一定會有令你滿意的答案; (C) 你要同意知識是一直演進的,不可能停滯不前,你會因為知識的變革而興奮,而不是抱怨"怎麼又變了"; (D) 出自自己需求的閱讀才是有意義的; (E) 有了廣博與精要的閱讀,有了一定的知識背景,當你看到現象,聽到說法,才能體會、連結、產生共鳴。如果甚麼都不知道,當然就無法明瞭老師為什麼興奮,為什麼解決那樣的問題是一種成就。 (6) 然後呢,就如同給中山生科同學一樣的建議:讀到甚麼看到甚麼就寫吧,寫自己的部落格,寫自己的網誌,樂於分享並接受批評。大多數學生上一次認真寫作文是高三上,而且還是別人給的題目,但是到研究所快畢業前的一兩個月才忽然想要寫論文,中間全部是空的,這樣怎麼可能會有任何的文字表達能力呢? (7) 最後我還提醒同學"人的老化真的很快,不要以為自己才20歲還小喔"。

4 種方法,培養出有責任感的小孩

2015年05月02日
公開
56

我的小孩最近常說的三個字是「誰叫妳...。」譬如說有一次,我帶他去踢足球,有好幾次他都接不到球,一時說媽媽站太遠,一時說媽媽踢太用力,最後他生氣的在發脾氣。我想要安撫他的情緒,他不但不領情,還生氣的邊打我邊說:「都是妳啦!」我沒好氣的說:「你不可以打媽媽,請妳說對不起!」 經過了一番掙扎後,他才小聲的說:「對不起!」接著他突然變得理直氣壯地說:「但是,誰叫妳把球踢哪麽遠...」當時我還不以為然,想說他可能在氣頭上,所以硬要跟我爭辯。到了晚上,當一切都過去了,我們躺在床上聊天 (我們習慣在睡覺前把一天發生的大小事情回顧一次),當我問到他生氣打我的事情時,想不到,他還是認為是我的錯。那時候,我真的感到很懊惱。其實類似的情況已經發生過好幾次,雖然每次到最後他都會道歉,但是他好像都不認為自己有錯。不管我怎樣跟他解釋,他都會為自己的行為找藉口,「但是是妳先不對」、「但是是他一直要搶我的球」,他總是把責任推給別人。我不希望我的小孩長大後成為一個只會推卸責任,沒擔當的人。我們當父母的,必須要教導小孩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會懂得控制自己的行為,不敢任意妄為。 小孩為什麽想要把責任推給別人呢? 美國行為治療師 James Lehman, MSW 認為,小孩為自己的行為找藉口的原因是: 1.小孩不想要被罵 其實我們大人也一樣;自己遲到了,卻怪天氣、怪交通,重點就是不想被老闆罵。 2.不想承擔後果 不管是要他們道歉或是處罰,都是小孩不願意承擔的。 3.不想要被否定 如果小孩經常的被說這個不對,哪個不是,是蠻令人沮喪的。 但是原來小孩發展出「為自己的過錯找藉口」是從父母或照顧者第一次問他「你為什麽這樣做」開始。試問哪一個父母沒有說過這句話? 有時候小孩答不出個所以然來,父母還會幫他們找理由:「是因為妳覺得很好玩嗎」、「是因為你不知道危險嗎」。原來我們一直在「訓練」小孩為自己的過錯找藉口! 原來當小孩說「對不起,但是...」時,他們其實是在說「對不起,但是都是你 (或是其他人) 的錯」,或是「對不起,但是不關我的事」。他們道歉只是為了要安撫大人,希望大人不會生氣,其實他們並不想要承認或是認為自己有錯。他們會在「對不起」後面加上他們的解釋或藉口,讓自己的行為合理化。慢慢的,小孩會習慣性的把自己的過錯都推卸給別人,變成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 所以當小孩做錯事情時,我們應該怎樣做才可以避免他們把責任推卸給別人,讓他們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呢? 1.不要問小孩「為什麽」 如果我們問他「為什麽」,只會給他機會為自己的行爲辯護。父母應該針對小孩的問題和小孩溝通,讓他們知道不管他們的理由是什麽,有些行為都是不被允許的。「我看到你推妹妹,你這樣做是不對的,你覺得現在應該怎麽做?」以我自己的例子,如果要我忍住不問「為什麽」其實有點難,所以我會改問「發生什麽事」。因為當我問「發生什麽事」時,我是希望小孩只要把事情發生的經過說給我聽,不需要他加入任何自己的解釋。「我在玩玩具,妹妹突然跑過來搶我的玩具,然後我把她推開。」雖然當時的情況是情有可原,但是小孩推人的動作還是不應該,所以還是需要為了他的魯莽行動而道歉。 2.讓小孩面對自己的問題 當小孩做錯事情時,通常我們都會要求他們道歉。有些小孩會毫不猶豫,甚至嬉皮笑臉的說「對不起」,但是我們會懷疑他的誠意。也許他常常被要求說「對不起」,所以已經麻木了;而且他知道只要他說「對不起」,他便可以離開哪個狀況。他已經把「對不起」當做是逃避的工具,應付大人的伎倆。在這樣的情況下,小孩根本沒有辦法學習承擔責任;道歉對他來說也沒有任何意義,很快的,他又重犯。如果說「對不起」已經變成一種形式,再多的道歉都沒有用。小孩應該學習面對自己的問題,指出自己的過錯,譬如說「我不應該弄壞妹妹的玩具。我下次會好好的問妹妹借玩具,而不會用搶的。」當小孩說「我不應該...」時,他承認他有過錯;當他說「我下次會...」時,他的腦袋裡有認真的思考解決的方法。對於小孩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經驗。 3.不一定每次都要道歉 有時候「對不起」三個字真的很難說出口,特別對於年紀比較大,或是個性比較好勝、倔強的小孩,說「對不起」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很丟臉的事。他們寧願接受處罰,也不願意承認自己有錯。但是他們不認錯,並不代表他們不知道錯。同樣的,我們也不希望有一個常常把「對不起」掛在嘴邊,但是卻從來沒有真心悔改的小孩。我們的目的是希望他們可以自己思考解決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要求他們道歉。「你不一定要道歉,但是我希望你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麽,下次應該要怎樣處理。」有時候我們會太執著要求小孩道歉,卻沒有顧慮到小孩的自尊心。我們可以從小孩的表情知道,其實他們自己也知道錯,但是因為在氣頭上,所以嘴巴打死都不要承認。通常我會把小孩帶到房間,讓他先冷靜一下,等他情緒好一點後,再和他慢慢溝通,了解當中是不是有什麽委屈。 4.不要讓小孩養成推卸責任的習慣 有時候小孩不只在道歉時會為自己找藉口,意圖逃避責任;在日常生活中也會發現他們常常怪東怪西。譬如,小孩起床起得晚,卻怪媽媽開車開太慢,所以害他遲到;或是,小孩積木拼不好,就覺得是積木有問題。他們不會反省自己有沒有不對的地方。在這樣的情況下,父母便要多訓練小孩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小孩哭鬧,或是因為拼不好積木而發脾氣時,父母可以對他們說「這樣是沒辦法解決問題的」或是「我們試試看用這樣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等,讓小孩從小建立起解決問題的概念。我們也可以直接問小孩「問題在哪裡」,給小孩思考的機會,訓練小孩找出問題的所在,然後面對它。我們從生活中的小事情開始教導小孩,當他們遇到問題時,才知道應對的方法,而不會只懂得哭鬧或是推卸責任。 其實我覺得小孩有不當的行為,父母本身要負很大的責任,是不是我們平常太遷就小孩? 我們自己有沒有愛找藉口的習慣呢? 有沒有給小孩學習面對問題的機會? 或是每次遇到問題,我們都搶先去為小孩解圍? 這些都是我要反省的問題。我很明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變過來,所以我會把握每次小孩「發難」的機會,希望可以慢慢的把小孩的行為和觀念糾正過來。 http://babynews.in-mommy.com/2014/02/Dont-Ask-Kids-Why.html

感謝的具體方法

2015年04月25日
公開
51

三、睡覺前,感謝一個「人」 存在主義治療大師 Yalom 說,生命有四大課題:面對死亡、忍受孤寂、為自由負責、追尋意義感[1]。其中,孤獨是我們這一個世代最想逃避,卻也最躲不掉的事實。我們從誕生的哪一刻起就必須接受一種沈重──我們獨自地存在,最終也必須獨自地離開。其他人可能分享、經驗你的生活,但卻永遠無法經驗你的生命。這種存在性孤獨,是一輩子也無法逃脫的事實。 但這並不表示我們就註定孤絕一生。人類用來解決存在性孤獨的最佳方式,就是與他人建立連結,產生關係[4]。一個最簡單的啟動方法,就是感謝你身邊的人,把握三個要點:具體、感受、表達。 A.具體:感謝的事項要清楚,不可以模糊帶過。例如:我很感謝同事 May 對我很好→May 今天幫我帶了 Double Mocca,讓我的一天有一個還算溫暖的開始(你可以把這句寫下來,或在心裡默想)。 B.感受:用心去感覺他的協助,或是他給你帶來的改變,就算是小事情也一樣。例如:我想謝謝他今天來接我回家→今天下雨,他還風塵僕僕地趕來,想到他下班前匆忙收拾東西、咬著晚餐去牽車的模樣,就覺得很幸福。你也可以重溫那件好事發生的過程(他載你回家的風景),在睡前讓感恩溫暖你的心。(延伸閱讀:感受身邊的人事物:自我覺察的簡單三步驟) C.表達:如果這世界逐漸崩壞,不是因為我們彼此疏離,而是因為明明在乎關係,卻無法開口說愛。向對方說出謝謝或許不容易,但你可以先練習A.B.兩項幾天,等到累積足夠的勇氣再向你當天的「恩人」表達。然後你就會嘗到,一份感恩可以蘊含兩份的快樂。 實作小錦囊|我的作法是寫日記,把我每天要寫得感謝的人,寫在日記的最後一行。如果你懶得買本本,用線上日記或女人迷的 toetoe 功能也很棒。

反抗階級的《愛琳娜》──鼓譟革命時代(下) 性別�階級─跨國婚姻

2015年04月18日
公開
47

重點節錄 新移民家庭的出現,與那個魯蛇又不願意下嫁、上娶不可能的婚姻市場接壤,那代表的是勞動底層的男人無法找到婚配,卻又不得不面對傳統長輩的壓力,而出現婚姻需求的缺口;同樣地,女性的未婚率也因此不斷成長,無法對應的男女期望,是愛情與婚姻之間的斷層落差,無法有經濟能力養育下一代的人們,對於自身已經不抱太多期待。 - See more at: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3952#sthash.vMdUswJU.dpuf 誰是魯蛇?誰又是掌權者? 整部片集結了各式魯蛇(或者弱勢的一群人),包含新移民家庭、魯三代的工人家庭、底層警察、打工仔、去技術工人、小頭家等,對立的另一邊是掌握權力的律師、醫生、地方政治勢力等,有權者構築了人們對於社會的想像,相信自己應該就只要有小確幸跟自我催眠就好的人生,他們打從出生就注定當人生勝利組,無須奮鬥也都會擁有相同結果;相反的工人階級子女奮鬥一生最終還是會回到工人階級的位置上,過著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壞的人生,繳稅給上階層花用,這是藉著品味的傳承所造就的階級複製悲歌。 - See more at: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3952#sthash.vMdUswJU.dpuf 大哥的無力、二哥的無奈、三哥的破產都是隱喻一個時代精神的垮台,努力就會有收穫不再是真實,改變階級的機會消失,刻苦打拚不見得有好結果,而還信奉著這套努力求上進邏輯而不思考自己時代狀況的人們,將會一個個遭遇以同樣模式去迎擊不同未來時的巨大挫折,這也是當代魯蛇的最大困境。 - See more at: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3952#sthash.vMdUswJU.dpuf 後現代的鼓譟,反文化的阿Q勝利法 「唯有瘋了,才能清醒」是看穿這個時代的人們之內心寫照,對於一切的壓迫與不滿,如果你都只是默默吞下與忍受,並且努力過活,那才真的是有問題的,「這個時代,不瘋才是瘋子」、「沒有一點憂鬱症,哪叫現代人」,這些都表現出我們的自我壓抑,對於反抗的無法,造就各種遷就的扭曲性格。 懷孕新生,卻不見得是歡喜;對應的是父親的倉卒中風瀕死,都讓愛琳對於人生的想法開始大轉變,進入前所未有的躁動狀態。而能夠宣洩這股躁動的,唯有反叛,讓她想起早年曾經讓她扳回一城的經驗,扮起女俠愛琳娜,到處快閃拉琴、聲援各種抗爭場合,直到自己的家要被拆遷。 女俠的符號意義或許老套,與義俠廖添丁的概念是整個片中對於時代精神的反撲,希望藉著這種力量去突破現有的不滿情緒,而實際上女俠聲援的場合也是古舊以來的工運,聲援工運本質上來說就是愛琳娜力量的展現,愛琳娜自身作為一名底層勞工,對於同為勞工的朋友們有著悲憫的心,這是整個受薪階級的鬥爭,也才在片中傳唱起了「憤怒的火焰」為了「奪回咱的權利,這群禽獸不饒赦」,當然,這也是工人階級「最後的鬥爭」,是愛琳娜帶著整個階級的衝撞,靦腆而深層的反抗,以一種符號意義展現出來擴散出去。 - See more at: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3952#sthash.vMdUswJU.dpuf 貌似俗套的生活故事,其實背後隱藏著的是對於整個時代的不滿,那是逐漸步入中年的青年族群,在低薪年代當中苦悶的累積,以及對於未來的蒼茫之感的描繪,當中片名《愛琳娜》其實透露出左翼思想底下馬克思的繼承,因為馬克思最出色的女兒,就叫做愛琳娜。 最具當代議題的都更案刻劃,是片中那美滿幸福的建案「尋夢園」,人們的夢想與擁有一個家,卻是要藉著毀滅他人的家來完成,看似為了多數人利益的都更,其實只是建商財團的炒作牟利行為,對於不斷發生事件,從壓迫的歷史共業案、到都更釘子戶等,都是身處在當代的共同經驗,一個壓迫的現代性事件。 電影選用的敘事主體是成為電台主持人的計程車司機俊明,彷彿在述說著一段廖添丁神話故事的口吻闡述了《愛琳娜》這齣戲,從底層的視野出發,去描繪這些平凡(工人、勞工階級)的人生狀態,也透露出對於各式議題的關懷,作為一個後設的媒體形構論述,電影確實傳遞出來自基層的觀點。 本土的台灣是什麼?鄉土又是什麼?作為主體的台灣存在,片中出現文化象徵像是佛畫像、山水畫、二胡嗩吶、台語、廖添丁廣播劇等元素,構築出在地意義下的文化樣態,與外來他者的建構是不一樣的,廖添丁是抗日時期的神話象徵,是人們心中的希望,在廣播劇當中用各式笑料來反諷目前與日本時代的相似性,也十分具有說服力。 臺灣的勞工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恐怕是生活在這個世代的你我,最瞭解不過的狀態,《愛琳娜》描繪出一幅當代受薪階層的浮世繪,女兒是父親前世的愛人,而愛人同樣也是自身的觀照,父親與女兒兩代的怨氣,以及不知道會不會出生的下一代,都是臺灣人生活的輓歌,重要的是我們在體驗過之後,能否起身做點什麼。 - See more at: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3952#sthash.vMdUswJU.dpuf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3952

39 Commonly Misused Words and How to Use Them Correctly

2015年03月07日
公開
63

http://time.com/3730669/39-commonly-misused-words/ Easy to get wrong. Fortunately, not that hard to get right Inc. logo This post is in partnership with Inc., which offers useful advice, resources and insights to entrepreneurs and business owners. The article below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at Inc.com. Where the mechanics of writing are concerned, I’m far from perfect. One example: I always struggle with who and whom. (Sometimes I’ll even rewrite a sentence just so I won’t have to worry about which is correct.) And that’s a real problem. The same way one misspelled word can get your résumé tossed onto the reject pile, one misused word can negatively impact your entire message. Fair or unfair, it happens all the time–so let’s make sure it doesn’t happen to you. My post 30 Incorrectly Used Words That Can Make You Look Bad resulted in readers providing a number of other examples of misused words, and here are some of them. Once again I’ve picked words that are typically used in business settings,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words that spell checker won’t correct. Here we go: Advise and advice Aside from the two words being pronounced differently (the s in advise sounds like az), advise is a verb while advice is a noun. Advice is what you give (whether or not the recipient is interested in that gift is a different issue altogether) when you advise someone. So, “Thank you for the advise” is incorrect, while “I advise you not to bore me with your advice in the future” is correct if pretentious. If you run into trouble, just say each word out loud and you’ll instantly know which makes sense; there’s no way you’d ever say, “I advice you to…” Ultimate and penultimate Recently I received a pitch from a PR professional that read, “(Acme Industries) provides the penultimate value-added services for discerning professionals.” As Inigo would say, “I do not think it means what you think it means.” Ultimate means the best, or final, or last. Penultimate means the last but one, or second to last. (Or, as a Monty Python-inspired Michelangelo would say, “the Penultimate Supper!”) But penultimate doesn’t mean second-best. Plus, I don’t think my PR friend meant to say her client offered second-class services. (I think she just thought the word sounded cool.) Also, keep in mind that using ultimate is fraught with hyperbolic peril. Are you–or is what you provide–really the absolute best imaginable? That’s a tough standard to meet. Well and good Anyone who has children uses good more often than he or she should. Since kids pretty quickly learn what good means, “You did good, honey” is much more convenient and meaningful than “You did well, honey.” But that doesn’t mean good is the correct word choice. Good is an adjective that describes something; if you did a good job, then you do good work. Well is an adverb that describes how something was done; you can do your job well. Where it gets tricky is when you describe, say, your health or emotional state. “I don’t feel well” is grammatically correct, even though many people (including me) often say, “I don’t feel too good.” On the other hand, “I don’t feel good about how he treated me” is correct; no one says, “I don’t feel well about how I’m treated.” Confused? If you’re praising an employee and referring to the outcome say, “You did a good job.” If you’re referring to how the employee performed say, “You did incredibly well.” And while you’re at it, stop saying good to your kids and use great instead, because no one–especially a kid–ever receives too much praise. If and whether If and whether are often interchangeable. If a yes/no condition is involved, then feel free to use either: “I wonder whether Jim will finish the project on time” or “I wonder if Jim will finish the project on time.” (Whether sounds a little more formal in this case, so consider your audience and how you wish to be perceived.) What’s trickier is when a condition is not involved. “Let me know whether Marcia needs a projector for the meeting” isn’t conditional, because you want to be informed either way. “Let me know if Marcia needs a projector for the meeting” is conditional, because you only want to be told if she needs one. And always use if when you introduce a condition. “If you hit your monthly target, I’ll increase your bonus” is correct; the condition is hitting the target and the bonus is the result. “Whether you are able to hit your monthly target is totally up to you” does not introduce a condition (unless you want the employee to infer that your thinly veiled threat is a condition of ongoing employment). Stationary and stationery You write on stationery. You get business stationery, such as letterhead and envelopes, printed. But that box of envelopes is not stationary unless it’s not moving–and even then it’s still stationery. Award and reward An award is a prize. Musicians win Grammy Awards. Car companies win J.D. Power awards. Employees win Employee of the Month awards. Think of an award as the result of a contest or competition. A reward is something given in return for effort, achievement, hard work, merit, etc. A sales commission is a reward. A bonus is a reward. A free trip for landing the most new customers is a reward. Be happy when your employees win industry or civic awards, and reward them for the hard work and sacrifices they make to help your business grow. Sympathy and empathy Sympathy is acknowledging another person’s feelings. “I am sorry for your loss” means you understand the other person is grieving and want to recognize that fact. Empathy is having the ability to put yourself in the other person’s shoes and relate to how the person feels, at least in part because you’ve experienced those feelings yourself. The difference is huge. Sympathy is passive; empathy is active. (Here’s a short video by Brené Brown that does a great job of describing the difference–and how empathy fuels connection while sympathy drives disconnection.) Know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ympathy and empathy, live the difference, and you’ll make a bigger difference in other people’s lives. Criterion and criteria A criterion is a principle or standard. If you have more than one criterion, those are referred to as criteria. But if you want to be safe and you only have one issue to consider, just say standardor rule or benchmark. Then use criteria for all the times there are multiple specifications or multiple criterion (OK, standards) involved. Mute and moot Think of mute like the button on your remote; it means unspoken or unable to speak. In the U.S., moot refers to something that is of no practical importance; a moot point is one that could be hypothetical or even (gasp!) academic. In British English, mootcan also mean debatable or open to debate. So if you were planning an IPO, but your sales have plummeted, the idea of going public could be moot. And if you decide not to talk about it anymore, you will have gone mute on the subject. Peak and peek A peak is the highest point; climbers try to reach the peak of Mount Everest. Peekmeans quick glance, as in giving major customers a sneak peek at a new product before it’s officially unveiled, which hopefully helps sales peak at an unimaginable height. Occasionally a marketer will try to “peak your interest” or “peek your interest,” but in that case the right word is pique, which means “to excite.” (Pique can also mean “to upset,” but hopefully that’s not what marketers intend.) Aggressive and enthusiastic Aggressive is a very popular business adjective: aggressive sales force, aggressive revenue projections, aggressive product rollout. But unfortunately, aggressive means ready to attack, or pursuing aims forcefully, possibly unduly so. So do you really want an “aggressive” sales force? Of course, most people have seen aggressive used that way for so long they don’t think of it negatively; to them it just means hard-charging, results-oriented, driven, etc., none of which are bad things. But some people may not see it that way. So consider using words like enthusiastic,eager, committed, dedicated, or even (although it pains me to say it) passionate. Then and than Then refers in some way to time. “Let’s close this deal, and then we’ll celebrate!” Since the celebration comes after the sale, then is correct. Then is also often used with if. Think in terms of if-then statements: “If we don’t get to the office on time, then we won’t be able to close the deal today.” Than involves a comparison. “Landing Customer A will result in higher revenue than landing Customer B,” or “Our sales team is more committed to building customer relationships than the competition is.” Evoke and invoke To evoke is to call to mind; an unusual smell might evoke a long-lost memory. To invoke is to call upon some thing: help, aid, or maybe a higher power. So hopefully all your branding and messaging efforts evoke specific emotions in potential customers. But if they don’t, you might consider invoking the gods of commerce to aid you in your quest for profitability. Or something like that. Continuously and continually Both words come from the root continue, but they mean very different things.Continuously means never ending. Hopefully your efforts to develop your employees are continuous, because you never want to stop improving their skills and their future. Continual means whatever you’re referring to stops and starts. You might have frequent disagreements with your co-founder, but unless those discussions never end (which is unlikely, even though it might feel otherwise), then those disagreements are continual. That’s why you should focus on continuous improvement but only plan to have continual meetings with your accountant: The former should never, ever stop, and the other (mercifully) should. Systemic and systematic If you’re in doubt, systematic is almost always the right word to use. Systematic means arranged or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a plan, method, or system. That’s why you can take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r do a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customer revenue or a systematic assessment of market conditions. Systemic means belonging to or affecting the system as a whole. Poor morale could be systemic to your organization. Or bias against employee diversity could be systemic. So if your organization is facing a pervasive problem, take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dealing with it—that’s probably the only way you’ll overcome it. Impact and affect (and effect) Many people (including until recently me) use impact when they should use affect. Impact doesn’t mean to influence; impact means to strike, collide, or pack firmly. Affect means to influence: “Impatient investors affected our rollout date.” And to make it more confusing, effect means to accomplish something: “The board effected a sweeping policy change.” How you correctly use effect or affect can be tricky. For example, a board can affect changes by influencing them and can effect changes by directly implementing them. Bottom line, use effect if you’re making it happen, and affect if you’re having an impact on something that someone else is trying to make happen. As for nouns, effect is almost always correct: “Employee morale has had a negative effect on productivity.” Affect refers to an emotional state, so unless you’re a psychologist, you probably have little reason to use it. So stop saying you’ll “impact sales” or “impact the bottom line.” Use affect. (And feel free to remind me when I screw that up, because I feel sure I’ll backslide.) Between and among Use between when you name separate and individual items. “The team will decide between Mary, Marcia, and Steve when we fill the open customer service position.” Mary, Marcia, and Steve are separate and distinct, so between is correct. Use among when there are three or more items but they are not named separately. “The team will decide among a number of candidates when we fill the open customer service position.” Who are the candidates? You haven’t named them separately, s oamong is correct. And we’re assuming there are more than two candidates; otherwise you’d say between. If there are two candidates you could say, “I just can’t decide between them.” Everyday and every day Every day means, yep, every day—each and every day. If you ate a bagel for breakfast each day this week, you had a bagel every day. Everyday means commonplace or normal. Decide to wear your “everyday shoes” and that means you’ve chosen to wear the shoes you normally wear. That doesn’t mean you have to wear them every single day; it just means wearing them is a usual occurrence. Another example is along and a long: Along means moving in a constant direction or a line, or in the company of others, while a long means of great distance or duration. You wouldn’t stand in “along line,” but you might stand in a long line for a long time, along with a number of other people. A couple more examples: a while and awhile, and any way and anyway. If you’re in doubt, read what you write out loud. It’s unlikely you’ll think “Is there anyway you can help me?” sounds right.

如何避免肚臍眼英文

2015年02月11日
公開
49

如何避免肚臍眼英文 有些人寫起文章來每一句的開口都是"我",文章讀起來,就是「我我我我我」,這種人叫做「肚臍眼作家」。講英文的時候,假如你講的每一句話都是"I"開頭,講一段自我介紹,超過10個I,就是不折不扣的肚臍眼英文。 避免肚臍眼英文,方法很多,以下有十二個句子,是很好的開場句,用熟了就不必耽心你自己講的是肚臍眼英文。 1. 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不可否認的...) 例句: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the qualities of our living have gone from bad to worse. 不可否認的,我們的生活品質已經每況愈下。 2. An advantage of ~~~ is that(...的優點是...) 例句:An advantage of using the solar energy is that it won't create (produce) any pollution. 使用太陽能的優點是它不會製造任何污染。 3. On no account can we.....(我們絕對不能...) 例句:On no account can we ignore the value of knowledge. 我們絕對不能忽略知識的價值。 4. It is time ..... (該是...的時候了) 例句:It is time the authorities concerned took proper steps to solve the traffic problems. 該是相關單位採取適當的措施來解決交通問題的時候了。 5. be + forced/compelled/obliged to.....(不得不...) 例句:Since the examination is around the corner, I am compelled to give up doing sports.   既然考試迫在眉睫,我不得不放棄做運動。 6. It is conceivable that ..... (可想而知的) It is obvious that ..... (明顯的) It is apparent that ..... (顯然的) 例句:It is conceivable that knowledg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 life. 可想而知,知識在我們的一生中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 7. That is the reason why..... (那就是...的原因) 例句:Summer is sultry. That is the reason why I don't like it. 夏天很燠熱。那就是我不喜歡它的原因。 8. It pays to ..... (...是值得的。) 例句:It pays to help others. 幫助別人是值得的。 9. Spare no effort to.....(不遺餘力的) We should spare no effort to beautify our environment. 我們應該不遺餘力的美化我們的環境。 10. Get into the habit of .....= make it a rule to..... (養成...的習慣) We should get into the habit of keeping good hours. 我們應該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 11. Leave much to be desired (令人不滿意) 例句:The condition of our traffic leaves much to be desired. 我們的交通狀況令人不滿意。 12. do good to (對...有益),do harm to (對...有害) 例句:Reading does good to our mind.讀書對心靈有益。 Overwork does harm to health.工作過度對健康有害。 練來練去還是擺脫不掉肚臍眼英文,那只能用一對一來調了!  加入一對一 http://www.core-corner.com/Web2/index.php?stat=ienglish&cat=1

成為有觀點的強者!不是靠工作,而是好好生活

2015年01月25日
公開
47

2004年某天晚上,我跟幾位同事下班前在座位上閒聊,我問他們:「除了工作之外,你們平常會做什麼活動?或是有無什麼休閒?」我並不是想去探他們的私生活,只是想了解他們自己對於平常生活時間是怎麼利用。其中一位回我:「回家就趕快休息、睡覺啊。」另外一位說:「我也差不多,沒什麼,如果有朋友找就跟著去,其他事情很少做。」 「那你們平常都沒有什麼休閒嗎?我指的是看電影?看書?運動?或是任何休閒?」我越是好奇的問,答案就更是耐人尋味。「電影?我不大看電影,書也很少看,最多就是偶爾跟朋友去唱歌,到了假日就是去逛街,沒什麼特別休閒」一位同事說。另外一位接著說:「我會看小說,不過好久沒看了,之前是計畫要進修英文,不過講了好幾年都沒做。電影我也不看,運動的話偶爾為之。」 幾年工作下來,在不同的環境、遇到不同的人,我都會問著同樣問題。 曾經,在我剛出社會時,總經理對我說:「堆砌你人生的不是在工作中做了什麼,而是在工作之外,你從生活中累積了什麼。」他這句話烙印在我心裡。年紀輕聽不懂,我還特別問他什麼意思。他回:「一個人內涵蘊藏多少,全從他平常對生活的發現開始。好比興趣或休閒,這對一個人的內在養成影響至深,從中可以看得出他的品味、格局、耐心、專心與細心。」 總經理問過我:「平常下班後最常做的休閒活動是什麼?」我回他:「玩線上遊戲吧。」通常,我以為這麼回答應該會換來一些負面的評價,畢竟大多數長輩對遊戲的觀點並不是太好。他說:「很好啊,那你要繼續下去。」完全不懂為什麼他會這麼回我,出乎意料的回答,令我沒法反應。「為什麼?玩線上遊戲你不會覺得不好嗎?」他反過頭來問我:「你玩線上遊戲是為了什麼?」從沒有想過這問題,不過就是因為好玩不是嗎?於是我回他:「殺時間吧,給自己一個專注的理由。」 「那我問你幾個問題,你試著回答看看,好嗎?跟線上遊戲有關的。」總經理微微的笑著。點了個頭,示意沒問題。他開始問我問題。「你能不能告訴我那遊戲有哪些特色?」當時我玩的遊戲是「Final Fantasy 11」,我說:「遊戲職業變換自由,內容劇情挺豐富的,而遊戲中的道具跟裝備很多,然後角色人物個性設定的很鮮明,配合著劇情或是任務去跑,可以玩到蠻多新鮮的東西。比方說打一些數十人打好幾小時都打不過的怪物,或是得喊破喉嚨才能組隊一起去打怪的團體活動樂趣。」 他又問:「那你能不能告訴我,用簡單的幾個類別來區分該遊戲具體在做什麼?」我回他:「職業、任務、裝備、系統、交易、社交、角色、場景、歷史、劇情。」總經理聽了後眼睛為之一亮,他又說:「那你能不能一一細數每個類別下各自有哪些特色?每個類別只要三個就好了。」我聽了後,順著他的話回答,將每個類別下特色說給他聽。他邊聽邊點頭,一直笑笑的看著我。我實在不了解為什麼他會問這些,問到:「總經理你是有興趣想玩嗎?」 他說:「其實,你已經是個遊戲企劃的入門人員了,你有發現嗎?」 聽他做這回應是有些驚訝。他繼續說:「從你剛剛說的過程,你好好想想,將這些你所說出的、你所觀察的、你所了解的,把這些寫下來,然後一個又一個章節的寫清楚,一套遊戲之於玩家之間的觀點,不就被你寫成一份企劃案嗎?」聽他這麼一說似乎有其道理在。「這就是我跟你說的生活中累積之事物。每個人做每件事情都有他的意義與道理,重點是人們知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最可怕的是什麼都沒有做,純粹就是消耗。」 「什麼叫做消耗?我玩線上遊戲不是嗎?」他回我:「你在玩的時候,其實是有在動腦筋思考、花心思注意、用心去觀察,這些對你來講會變成無形的累積,可有些人他可能玩遊戲時,純粹就是放空,真的就是殺時間而已,最後什麼都沒有剩下,僅有被消耗掉的時間與生命。」「像我們從事的工作,需要相當豐富的想像力,平常沒有去刺激腦袋,用本能去接受外界事物的資訊,會造成『事到用時方恨少』。特別,刻意去想一定很痛苦。」 他又舉個例子,換他跟我分享休閒嗜好。「平常我的休閒就是去公園跟陌生人下棋。你覺得這是不是也很殺時間?」聽他這麼一說,似乎如此。他說:「我去公園下棋快要20年了,這麼多年來,我跟不知道多少人下過棋,過程中,我可以看到每個人下棋的邏輯,還有聽到他們的生活大小事,甚至得到很多我所不解的社會時事觀點。但更有趣的是,從他們的團體中,你能發掘到很多人與人相處道理。例如老一輩對年輕一輩的看法,而其中彼此的互動又是什麼。」 「你知道嗎?做生意的道理不是每天去想就通,有時候得給自己足夠的時間與空間才能頓悟,支撐著這存在的依據就是平常你對生活的看法跟作法,你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就決定你是什麼樣的人,要是你平常就是個枯燥乏味沒有興趣、沒有嗜好、沒有什麼驅策動力的人,那你的生活必然會反應到工作表現,即使你對工作企圖心再強,沒有找到平衡生活的重心,那只會讓你每到休息時就像是個洩了氣的皮球,消氣後什麼都沒有,直到要上班在來硬打氣進去,久了,人會變得不健康、態度與想法也會變得消極,消氣消極是這樣來。」 總經理那次談話,促使我往企劃領域邁進,也讓我後來用他的這種態度去面對生活中大小事。多年下來,透過不同興趣養成或是持續某些休閒活動,擴大了些我看事情的觀點,而他公園那一說,激發我專注在人們的各種行為上。誠如過去一位創意總監說過:「生活平乏無趣的人,做出來的作品大半部一定也是無聊透頂。」我記得某本書也提過類似的觀念,生活大小事,堆砌出人生種種大小事。 令人們變得更強的不是無所事事,是藉由生活中的各種覺察、體會而來,不論現在自身的狀態、專業或經驗在什麼階段,最重要的應該是自己有沒有意會到應該做些什麼、去理解能做些什麼、去嘗試採取行動實現什麼,過程中每一件事情的反饋就像總經理說的,那都會成為人生中的累積、堆砌,也是這一切才造就一個人對事情的態度、觀點、甚至是存活意義。 http://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38862

未來的趨勢

2015年01月25日
公開
55

以下是在FB與大學長的對話 ---------------------------------------------------- me:學長,漢字真的很難學,好多學問啊..... 學長:影像字vs聲音字,用不同思維。很有趣 me:是啊,可是小學教孩子認字時,都不教這些文字演化的過程與由來,讓那些喜歡問為什麼的孩子不斷地"折磨"父母親,追問到底.....我就是苦主之一,為此,家裡進了不少文字學的書籍啊........ 學長:教方塊字的方法需要有專家去研究看看怎樣學的效能最好。就像背聲音字有些根據腦生理學為基礎的學法一樣。甚至被開發成app me:學長"背聲音字有些根據腦生理學為基礎的學法"這是指英文的字彙嗎? 學長:人類短中長期對聲音的記憶有些模式,詳細要問記憶分子生理學方面的專家。但有些app利用回饋與複習時間點控制來在最短時間內達成最大與最深度記憶,過去在間諜訓練,犯罪心理學等領域,某些國家累積了相當基礎 me:為什麼台灣在國語言教學上,都不應用科學研究的結果,總是讓學生死記死背,把孩子學習的胃口都弄壞了........ 學長:有些研究與大數分析進行中。希望很快能演繹出更好的系統,給我小孩未來實驗看看。 歐巴馬已宣告腦科學將是美國繼柯林頓宣告的奈米科技後下一個國家級重點研究領域。未來十年腦內革命很熱鬧 只是,腦內革命蠻在地的。牽涉到文化人文議題與價值,非常有趣 希望未來的學習又快又有趣,人人成為天才 然後多點時間可以一直玩一直玩 --------------------------------------------------------------- 題外話: 那天XX師公會聚餐,我坐學長旁邊, 與他聊天後才知道, 原來學長是個資優生,小一小二時,早就跟著大學教授上課. 難怪會有現在如此優秀的表現, 學長說別羨慕資優生, 他從小到大的壓力都很大, 而這壓力都是自己給的......

「K了3小時書」比不上「每段筆記仔細讀三遍」:五個小秘訣教你如何快速學習

2015年01月15日
公開
57

快速學習難道只有聰明人辦得到嗎?當然不是,尤其在掌握高難度的知識或技巧,連聰明人也要靠笨功夫。之前看到Lifehack介紹了「加速學習法」的五個基本概念,發現以前自己就是用這方法練過古典鋼琴,卻沒想過用同樣的方法念課文。在此翻譯並加以編輯,希望對各位有用。 1. 注意重複的「次數」,而非「時間的長短」 當我們說「我花了整整八小時K書」,八小時當中真正專心的時間有多少?關鍵不在於我們花了多少時間,而在於我們反覆練習的次數。 重複練習就像重複寫字一樣,能夠加深神經元的連結。所以運動員、音樂家、軍隊都會經常反覆練習,直到熟練。專注完成每一次的反覆練習;與其說「我要花兩小時讀整本筆 2. 把大事情拆解成小片段 才能專家Daniel Coyle在《The Talent Code》這本書中提到:「每一個小片段的價值就如同字母之於語言。它們單獨沒有什麼用處,但組合起來就能成為複雜又美麗的句子。」 我們大腦的學習方式也是「模組化」,將每一個小塊充分理解之後,就能靈活組合。所以,在學習新事物時,要先把大塊的知識或工作拆解成小塊訓練。 記」,不如說「我要仔細把每一段筆記讀完至少三次」。 3. 把每個小片段練好,再組成一個「片段鏈」 把大題目分為小段落後,就能分別一一重複練習;每個小片段讓我們能夠增加練習次數,也就能加快練熟。每一個段落練熟後,就能把它加入「片段鏈」中,開始建立片段之間的關係。 這麼做讓我們熟練的速度,會遠比每次從頭到尾練習要來得快。而當我們建立了片段鏈,理解了每個片段之間的關係,更能夠幫助我們了解全貌,靈活思考。 4. 把學習過程當成遊戲,建立規則和獎勵 大腦喜歡遊戲的刺激,所以若要學習新東西,可以先思考如何把學習過程變成一種遊戲,設定目標、關卡、以及獎勵。獎勵是養成習慣的根基。一旦行為成為了習慣,我們就能更輕易快速執行它。好玩的遊戲不能太簡單,總應該有一點挑戰,但又不會太難,而每個關卡之間不會間隔太多,讓你有喘息時間。任何學習過程都一樣。 5. 短時間高度專注,加上短時間休息,比較有效率 大腦需要適當休息才能維持專注。幾乎每個學生都曾經藉著咖啡因提神深夜惡補過,感覺好像一個晚上能學到很多,但其實那效率不佳,學完就很快忘得一乾二淨。 如果我們想在短時間內學習,必須選擇大腦狀態最好的時候,讓我們能全神貫注,而一旦發現效率降低,就該立刻休息充電。專注、充電、反覆循環,比較能讓你快速學習。把自己當成運動員,規劃好自己的體力和腦力,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學到了該學的,也不會那麼累。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76673/

台灣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有問題,這其實會影響台灣的經濟發展啊!

2015年01月12日
公開
132

台灣經濟發展和研發的關係 全球科技日益發展之下的高度技術化知識經濟社會時代,台灣經濟發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研發。我們必須要從傳統的代工製造,轉型為具創意及有研發能力的高科技產業,從價格競爭轉型為高附加價值的國家競爭力。 曾擔任國科會科學教育發展處處長的林福來教授強調,國家競爭力受到研發人員的人力與能力直接影響,台灣高等研究人力雖然有成長,但是比先進國家還是落後,在知識經濟時代中,我們的研發創新能力將會繼續落後。 在目前經濟蕭條下,我們應該傾力培植研發人才,唯有優秀研發人員──尤其是數學人才──才能解決科技問題,研發設計出顧客滿意的新商品,全面取代舊有領導品牌,在市場中產生破壞性創新,讓經濟邊際效益大幅提高。 研發倚重數學 筆者曾在英、美、澳共八年取得工程碩士及數學博士,也曾在澳洲任教兩年,在此期間從事涉及通信工程(編碼與解碼、密碼)、藥物設計、基因調控網路、代謝網路以及汽車控制系統的數學方法之研發。發覺研發必須運用數學專長人員建立的數學模型,舉凡生物醫學、生物科技、綠能科技、奈米科技、資訊科技等科技產品以及電子、機械與各種工程產品的開發設計都需要不同的數學領域的知識。 科技產業開發創新製程與產品時,研發人員需要更強的數理能力來應對,畢業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電機電腦研究所的楊光磊博士(曾任台積電研究發展基礎專案處處長,目前擔任台積電美國處長)認為,從代工產業走向創新研發,遭遇困難就要想出新的模式解決問題,此時數學能力就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台灣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有問題 在英國和澳洲期間,我指導解決了一些從台灣來的碩士生及博士生的問題,這些研究生從事工程、科技研究開發的主題,他們的共同問題就是缺乏具體、完整的數學概念。 去年,我曾為四位考進三所台灣頂尖大學工程學系的同學教授微積分,發現他們缺乏許多數學的根本概念。我們的大學入學考試引導學生走向嚴重錯誤的數學學習過程,日後即使有強大的工程或科技背景,在進行研發時,將會為不知如何運用數學或不知運用什麼數學方法所困。我已經教國際學校、外語學校和本地高中的數學課程兩年了,他們和本地學校的同學一樣很會解題,遇到大範圍考試的實用問題就經常不知道運用什麼數學方法解決。顯然,這些同學學數學時,並沒有周延地學習。 高等數學的基礎在高中數學 大學所學的數學,不只是運用到高中數學的公式而已,具體、周延的數學概念更是重要,高中數學一定要以清晰的表達教授這些數學概念,才能避免繼續以不完整的方式學習大學數學。我們應該植入完整而又確切的數學理念融入學生的數學認知過程,作為學習大學數學的根基。 日前新聞報導中,台灣幾位大學數學教授都指出,目前高中生沒學好高中數學,到大學修微積分時,老師還要再教高中數學。 調整高中數學教育方式 正確的數學學習方式應該是: (1)將數學名詞定義翻譯成清晰口語 (2)仔細證明與說明定理、公式 (3)熟悉符號的操作 (4)聯繫各個單元和各個主題 (5)先學解析才學解題 (6)透徹瞭解代數式子與幾何圖形在一維、二維、三維空間的各自不同關係 錯誤的數學學習方式如下: (1)背公式、抄答案、背解答步驟、背題型 (2)背特殊公式、背特殊解法、不斷解習題而省略思考過程。 作為高等數學(理、工、財、經、商、管)基礎的高中數學,應該教給高中同學基本的數理邏輯(或符號邏輯),並且由不同領域的數學方法看同一個問題,以便訓練思維延展性以及尋找解決問題的各種可能性。 以優良高中數學教育奠基經濟發展 科技產品的研發是專門知識、夢想、瘋狂的點子與數學的總和,而最終也最關鍵的就是數學。大學數學課程份量很大,老師不會教基礎高中數學,為了奠定台灣經濟發展的基礎,在高中數學課程中,我們要將完整而又確切的數學理念植入高中同學,將來銜接大學數學時,才能被培植成為能自主思維的優秀研發人員,設計出優良新商品,使台灣成為具國際競爭力、產出高附加價值產品的經濟體。 (本文:想想論壇授權,原作者:劉俊明,不得轉載。)

向大陸看齊!  英國教育部長:英國應該用填鴨式教學?

2015年01月04日
公開
60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1117/427027.htm ▲英國教育部長尼克•吉布(Nick Gibb)主張英國應改採填鴨式教學。(圖�翻攝自每日郵報)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我希望英國能夠用填鴨式教學授課」,這句話出自英國教育部部長尼克•吉布(Nick Gibb),英國南安普敦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最近一項研究顯示,大陸南京9-10歲小學生的數學成績比英國同齡小學生高出20%-30%,因此吉布才會有此番言論。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在1950年以前,英國填鴨式教學當道,但是最近40年英國改以「自主學習」為主要教學方式,讓老師成為配角,學生在課堂上單獨或分組自主學習,進度也都是自己擬定,老師只是輔佐的腳色。 吉布日前公開反對「自主學習」的教學方式,他希望特別是在數學和科學這兩門科目裡,以大陸及台灣慣用的填鴨式教學為主,不要再用自主學習的教學方式。 南安普敦大學做了一項研究,調查英國南開普敦和大陸南京562名9-10歲的小學生,意外發現填鴨式教學讓學生有72%的時間和老師、全班同學互動,28%的的時間單獨或分組學習,而自主學習方式則剛好相反,和全班互動的時間只有24%,單獨或分組學習時間則高達48%。 吉布還特地帶著70名英國小學數學老師前往上海取經,希望他們學習到上海填鴨式教學的精華,吉布說,他希望全英國的學校都能夠實施填鴨式教學,尤其在數學相關科目上;吉布指出,上海15歲高中生的數學程度等同於英國18歲的學生,世界排名第一。 南開普敦大學的研究結論指出,填鴨式教學讓老師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與學生互動,而不是讓學生自主學習,老師只是輔助角色;研究者之一的戴維•雷諾斯(David Reynolds)說,填鴨式教學能有效的提高學生們的成績,他很失望英國的學校沒有使用此種方式。 ---------------------------------------------------------------------------------------- 我在臉書轉貼這篇文 我的長輩網友,台大數學系退休教授田光復教授說: 「其實數學與科學像是練武功,很多事是無法立刻懂的。」 後來我家老頭的大學長(成大奈米計畫主持人,陽明大學傑出校友,得過中研院傑出學術研究獎,論文屢屢登上國際期刊)也轉貼這篇文,然後寫了些心得: 他說: "我們的學生在講求高效率解題的填鴨下,根本缺乏思考的時間。體悟一個解題方法是需要去發想的,而這種發想的練習才是未來重要新發現的基石。不幸的,一切講求速成的飼料雞時代養不出未來懂得解決未知問題,創造新概念的人才!" 數學不是不需要練習,而是要給孩子正確的練習方法。 讓他從發想解題方法中,去發現、去統整、去聯想………. 如果家長自認為了不起,硬是要把孩子這樣主動自發發想的過程給抹煞掉, 硬是要教他高階的解題方法,而這些方法,是過陣子或進化後,自己就會的方法。 大人卻因虛榮心作祟,覺得自己的孩子資優就提早傳授給他, 這中間的過程,優質的孩子會失去的東西與錯過的精采, 就由大人與孩子往後自己去承受吧! 話說到此,我已經不想繼續說些甚麼了………覺得這個地方真的很可笑! 但不失為紀錄的好地方,因為部落格使用方便。

【半自助旅行】你一定要知道的另一種自助旅行方式!

2014年11月28日
公開
43

總是羨慕別人開心又勇敢的去自助旅行嗎? 羨慕那些去歐洲、埃及遙遠國度自助冒險的人嗎? 還在因為擔心語言、旅遊安全性、昂貴的旅費、繁瑣的行程規劃和交通安排而踟躕不前嗎? 在目前眾多的自助旅行方式中,有一個在國內比較少被大家提到但在國外早已行之有年的方案,它方便有趣也安全,能讓荷包不滿的小資族及年輕朋友們開啟前往歐洲自助旅行的第一步:它是『Contiki國際青年半自助體驗旅行』。『Contiki國際青年半自助體驗旅行』是一家全球性的旅行公司,顧名思義,成立於1961年的『Contiki』是專門為年輕人量身訂做的旅行方式,它歡迎18~35歲充滿冒險精神、熱情、好客及勇敢逐夢的年輕人參與。 除了專門是讓年輕人參加外,Contiki還有一項很大的特色:它可以在短時間內提升你的英語能力及結交到來自全球各地、形形色色的國際青年團員們,有些團員來自的國家可能在台灣是一輩子都沒有機會遇到。團員們年紀相仿又持著相同的信念來旅行,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下,非常容易提升英語能力與交到好朋友。 但Contiki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行程跟該如何參加呢?首先,若你想要參加Contiki,你必須先找到Contiki在當地配合的旅行社來瞭解有哪些行程可以參加。Contiki的行程從亞洲、美加、紐澳甚至到歐洲(包含土耳其及埃及)都有,旅遊天數則依據旅遊型態的不同從最短的4天到長達一個月不等。 以下幾點可能是你會想先初步瞭解Contiki的事項: Contiki為什麼叫半自助體驗旅行? 自助旅行代表的是我們需要自己花時間安排好全部的行程、交通跟食宿;然而在Contiki旅遊中,交通和食宿這部分Contiki已經為你安排好。雖然Contiki已為你規畫好部份安排,但仍有很大一部分行程是需要你自己事先規劃。比如說:當你選擇好要參加的行程後,你需要自己安排交通,在指定的時間抵達當地的機場與其他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集合,準備出發。又比如說:在Contiki規畫的行程中,每天只會有簡單的城市導覽,剩下的全部都是自由時間,因此出發前你一定要做足功課,瞭解該如何使用當地的交通工具移動和哪些景點是一定要去參觀和朝聖。 Contiki跟一般旅行社到底有什麼不同? 雖然Contiki跟一般旅行社一樣要繳交一筆固定的團費,但Contiki的團費和行程會因你選擇的旅遊型態而有差別。不同於旅行社,Contiki只會幫你安排好全程的交通、住宿和部分食宿,Contiki也沒有像一般旅行社有shopping和壓縮緊湊的行程,Contiki每日只會由當地導遊做簡單的城市介紹,剩下的就完全是團員們的自由時間。Contiki的旅遊型態分為三種:風雅旅遊(Time out)、概念旅遊(Concept)和露營旅遊(Camping)。你可以先依照自己的預算來決定想參加的型態,再選擇要去哪一國旅行。基本上『風雅旅遊(Time out)』是以住1~3星級的飯店為主、『概念旅遊(Concept)』則是住酒莊或小木屋等傳統特色建築,而『露營旅遊(Camping)』顧名思義就是住在營地,需要自己搭帳篷。Contiki畢竟是以自助旅行為概念出發,當然住的地方就不會是高級的五星級度假飯店,但不用擔心,無論Contiki提供哪種住宿型態跟環境,都是安全、乾淨及設計完整的。 除了團費,Contiki還需要支付其它的費用嗎? 要的。Contiki的團費是不包含來回機票、保險、自由活動時的費用(例如:每日的午餐、晚餐不一定、交通費、景點參觀門票費)和自費行程。機票部分,如開頭提到,你必須自己準備好去程及回程機票(例如:如果你是參加德國團,你就必須自己訂好機票,在指定時間內抵達法蘭克福機場集合)。基本上,Contiki的運作還是以自助旅行為概念,因此每到一個地方當導遊初步解說完後,之後就都是自由活動。因此事先瞭解在當地的交通方式和想參觀的地點和資訊是絕對必要的,當然午餐也因此是不包含的,在預估旅費時一定要記得加入上述這些費用。除此之外,Contiki在旅途中也提供多元的自費行程,團員可以自由選擇是否參加。 我英文沒有很好,可以參加Contiki嗎? 可以的。英語雖然是主要的溝通工具,但其實不用太擔心,畢竟是團體,隨隊都有導遊一起行動,而導遊都是有經驗又幽默的專業人士,每天也會有不同的互動小遊戲和有趣的團呼,對增加英語能力頗有幫助。基本上,英語最主要是在跟其他團員溝通跟自由活動時使用,所以具備基本的英語對話能力即可。參加Contiki最重要是願意敞開心胸溝通,因為團員都是來自全球各地的青年,有些國家也不是以英語為母語,微笑是國際間最好的溝通工具,當逐漸熟稔後,就能自然的打開話匣子。 一個人適合參加Contiki嗎? 絕對可以。如果你天生是個不怕孤單和喜歡冒險的人,一個人絕對是參加Contiki最好的方式,而絕大部分參加Contiki的人也都是單獨參加。結伴參加,你可能覺得比較安心和放心,但一個人參加,你會非常快的融入團體,結交到不同國家的朋友,同時英語能力也會進步神速。當參加Contiki較長天數的團隊時,在朝夕相處的氛圍下,通常結束時會產生好幾對情侶跟依依不捨的好朋友,他們也會約定好要繼續參加下一次的Contiki旅遊。 旅行型態有百百種,自助旅行也有許多不同的玩法和選擇。當你在計畫下一次旅行時,先想好這次旅行想怎麼玩跟想有哪些收穫,如果你又想玩自助又想結交異國朋友,那麼Contiki可能會是你列在選單中的選項之一。 http://travel.talk.tw/Article.aspx?Article_ID=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