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K.K.M.O.M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學習人生重於學習考試 – 丹麥教學

2014年08月28日
公開
47

講者:謝宇程 研究員 一位朋友前往丹麥當一年期的志工,在一所中學擔任助教。雖然有語言上的限制,但是她仍然被丹麥與台灣教育的差別震撼了。 詢問她最主要的差別是什麼,她說:丹麥的教育,是為了幫學生經營一個快樂而健康的人生;反觀,台灣的教育常常為了各種目標,不斷地犧牲人生,甚至長大後也持續下去。 以下,是她所分享的丹麥教育重點摘錄。 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是教育重點之一 丹麥的教育思維中,認真地將「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視為一個重要的課題。在丹麥,大部分的學生都會有一到兩年的間隔年。可能在高中畢業後的任何時間發生 — 上大學前,大學中間,大學畢業,都行。為的是用自己的方式了解世界,了解自己。丹麥對十八歲青年的態度是:你成年了,世界在你眼前,你可以去任何地方。 在丹麥,要自我探索不必壯遊流浪,如果不知道如何做才好,也有學校專門在做這件事。 體育學校最重視什麼?答案:思考 丹麥有一個特別的學校形態,叫市民高校(Højskole, Folk high school),是以交朋友、自我探索、發展自我興趣為主所設立的,這樣的學校招收 18~30 歲左右的年齡層。各市民高校有不同的主軸,從語言、創作、音樂、新聞編輯都有,招生的年齡跨度也很大。在市民高校,學生皆住校,就學時間從三個月、半年、一年都有。 我的朋友當交換志工的地方,是在Bjergsnæs Efterskole這一間高校,是受到højskole 啓發而成立的年輕版 højskole,招收 15-16 歲的學生,共 150 人,也是住校。 該校有四項教學重點主軸:知識、體操、足球、創意。某程度而言,我們可以將它視為一個體育學校。但是,這所體育學校可不是培養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運動員,他們非常重視「思考」。 學習外文,首先把文法練正確嗎? 該校的英文課是這樣教的(注意,是外文課哦),每半年,老師給學生三個主題,內容可能包括了:死刑該不該存在、企業外包有何影響、國際化連鎖餐廳會帶來什麼影響、美國的擁槍權是否合理……等。學生可依興趣從中挑選一個。 英文課的內容,就是用英文去閱讀文章、蒐集資料、調查研究,並最後用各種形式發表想法。他們認為教外語的重點在學生能用英文吸收消化資訊,並且表達自己的想法。 他們都學得很好。但也得承認,他們英文文法的細節是比較弱的。 超想像的數學課和瘋狂實驗課 丹麥數學科重視口試,而不是運算。口試時,老師給學生一個題目,學生描述他會怎麼分析,怎麼列算式。丹麥的數學老師認為,學會列算式、分析問題是最重要的,至於算出答案,這件事情交給電腦就好了。 丹麥學校中,學科之間並沒有嚴格的界限,跨學科的教學,讓各科目的能力與知識交融運用,是老師們所重視的。例如,丹麥文課會給學生藝術相關的作業:給學生幾幅丹麥藝術家的畫作,學生的作業是寫藝術評論。又例如,該校有操作科學課(被戲稱為瘋狂實驗課),在這個課中,學生可以用電窯做陶瓷、做玻璃融接,使用機械做木工,總之就利用物理和化學為基礎,加上各種工藝能力,學習實作。 丹麥老師:我不管理你,我們是同伴 在丹麥的學校中,師生是學習和生活的同伴,而不是上對下的管束關係。日常課後,部分老師會主動發起活動,有興趣的學生就加入參與。其他的學生就自己安排時間。 在宿舍,學生有廚房和客廳,課後可以自己煮食和活動,和一般成人的生活無異。 丹麥中學不會分班,但該校每個導師會負責 7-10 位導生,每周有 40 分鐘的導師課程。在導師課程之中,老師引導學生討論,他們當時面對的各種生活課題。例如:智慧手機該怎麼用才不會影響到別人、影響上課,也談學生學習的問題、未來的規劃等等。導師會帶領學生做靈活的兩兩討論,釐清他們的思考,找到選擇與行動的原則。在課外也可以和老師約專門時間,見面討論問題。 這樣子教出來的學生,和台灣教出來的,會有什麼不同呢?這問題,留給大家思考。 http://edu.innovaradinc.com/denmark_learning_life/

呂秋遠律師接受台大職涯中心的訪問內容

2014年08月26日
公開
55

今天下午接受台大職涯中心的訪問,希望我可以提供學弟妹一些建議。 除了自己「坎坷」的求學歷程外,提綱裡有三個問題我很有興趣。 第一個問題是,在求學生涯中,哪些科目對我影響很大?其實,想了很久,我認為每個學科都有必要性。應該這麼說,不同學門的訓練,對我的思考模式形成,都會有影響。例如大學念財稅、碩士念政治、法律、企管、博士又念政治,對於我而言,大概就是學習商、政、法三個不同學門的思考模式。舉例來說,看到「原燒排隊」事件,學商的人會想到行銷、機會成本,學政的人會想到民眾的從眾心理,學法的人會想到秩序。不同學門看事情的角度會相異,這是我運氣很好的地方,可以學到三種不同的思考模式。 第二個問題是,如果在學閒暇時,可以做些什麼?寒暑假時,又可以做些什麼?我的大學年代比較無聊,手機的普及化,大概是1998年前後,那時候也沒有這麼多的通訊軟體,我在大學時人緣又不好,沒有正妹喜歡,所以大概就是一點點的系學會活動,跟很多點的圖書館。不過我在圖書館,念的書是文學、哲學與歷史,這三門學科很重要,可以決定人生有沒有更深度的思考。大量的閱讀古典與現代小說、瞭解各種不同的哲學體系、理解世界史,應該是對於思想的厚度與文字的運用會有一點幫助。 至於寒暑假,如果家裡不缺錢,那麼就去環島自助旅行,我的意思是,用最少的預算,不論是步行或是騎腳踏車,總之就是花兩個月的時間,把自己與這塊土地的人,有更直接的互動。在安全無虞的前提下,可以睡在車站、民宿、公園,總之讓自己更貼近土地;如果需要賺學費,那麼就去工作,不是那種大企業的實習,而是在合法的前提下,出賣自己勞力,或是畢業以後可能不會嘗試的工作。總之就是讓自己辛苦的賺取每一分錢,體會父母勞動的辛苦。 最後一個問題,就是要我用一句話,給台灣大學學弟妹建議。我本來想說,「一生懸命」,但後來我覺得不適當,台大的學生這麼優秀,人生就不需要太認真了。最後給了論語中我很喜歡的一句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句話實在太普通,也太常聽到。可是我覺得非常適合國立大學的學生,尤其是台灣大學。國立大學裡,中上階層的孩子居多,享受的資源也最好,但這些人,卻最容易忘記別人的苦楚與災難。 不要以為自己很優秀,或者即使自己很優秀,也應該知道這世界上有許多人就是因為先天或後天的條件,沒有辦法像自己這麼優秀。隨時都要記得,自己有這些能力與成就,都是因為別人給的機會,不要以為自己一個人就可以達成什麼目標。如果沒有同理心,不過也就是優秀的怪物而已,如果不能體恤別人,那麼這種優秀,就是一種殘酷與災難。 自己不希望別人這麼對自己,就請不要用這種方式對別人,簡稱就是同理心而已。沒有設身處地的同理,就不會有冷靜的腦,與熱情的心。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775822599125877&id=100000944336615&fref=nf

國際筆友會

2014年08月20日
公開
50

http://www.ipfeurope.com/english/ http://www.worldwide.edu/travel_planner/pen_pals.html Here are some good sites we've found on the Internet to look for pen pals. Some of the sites are also good reference areas. We're always looking for new information sources, so if you have any comments or suggestions, let us know. General Pen Pals Sites ◦Kidlink: - Kidlink is a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that proposes communication, projects and activities on the Internet. There are about 90,000 kids between 8 and 15 years old and educators from 197 countries involved. The participation in Kidlink is FREE and is coordinated by volunteer educators. ◦Intercultural E-mail Classroom Connections: - A free service offered to help teachers and classes find E-mail pen pals from other countries and cultures. ◦International Pen Friends: - International Pen Friends provides postal penpal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in 192 countries. A comprehensive programme is available to Teachers, School Classes and all Youth Groups aged 10-17 years. Over 70,000 students are registered as I.P.F. members. ◦InterPals Pen Pals: - InterPals is a free pen pal site for users of all ages. With over 300,000 active users hailing from over 180 countires, InterPals is one of the largest pen pal sites on the interenet. Vistors can add their profile, search for pen pals, chat, discuss onthe forum, and much more! ◦Mailfriends.com: - Find Penpals & Mailfriends mail friend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for free on the largest penpals community. Including hundreds of Ecards!

正確的教育方向

2014年08月16日
公開
59

中山大學顏聖紘教授 我常常在抱怨大學生研究生的問題,我覺得最奇妙的是每次提到現況問題時,就會有一種人要跳出來說: 難道老師都沒有問題嗎? 老師都不需要檢討嗎? 我忽然想到奇皇后,答納失里拒絕喝下賜酒,然後還跟元順帝說: 是誰讓我變得這麼這樣的人?是皇上你啊~ 總之,就是一個愛怪東怪西就是不怪自己的思維。 我就光明正大地說吧~ 一個大學生或研究生如果不OK,其實要靠大學四年或研究所兩年來救,希望真的很渺茫。從小就沒有把邏輯、表達力學好,十幾年來又不關心這個與那個,整個人都是為了通過考試而生,只有在網路上才有存在感,什麼都是爸媽在代勞,這個不可以摸那個不可以碰,下課就是回家,醒來就在教室裏,這樣過了17-18年,我們在大學裏是要怎麼救? 養過動物的人都知道,有一個形容叫"耽到",就是說一開始壞掉就永遠壞掉了,而且不只是體型體重,還有智力。台灣最愛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所以連嬰幼兒食品都要加一堆五四三讓大腦變得好大喔,結果大腦那麼大是有在用嗎?硬碟和RAM加到飽是有用嗎?沒有啊,都在背東西背到overload,語言區邏輯區裏面連資源回收桶都沒有,等到會考特招完,靠杯就整個一下子清空了啊。是要我們大學教授怎麼教? 有人常說: 你不要這麼灰心,好好講學生還是可以教得起來的。我同意啦,還是有學習能力,但是,我們是基礎科學學系,我們需要的不只是會操作、會拷貝、會短期記憶、會貼上、還有會微笑與順從的人。如果好奇心、探索力、邏輯力、創造力、毅力、細心和見識在從小到大的教育中就不存在,或被封印掉,要我們化腐朽為神奇還真是難為我們了。現在坊間有一大堆貴三三課程都宣稱在教這些,我其實挺羨慕的,好容易就被稱為名師,而且鐘點費遠高於大學教授,而且大家都會覺得你好厲害喔。 所以呢,不知道教育現況,就不要沒事跑出來裝客觀各打50大板,如果真的那麼關心未來,關心你未來有沒有好同事、好下屬、好學生、甚至是比你年輕的好老闆,拜託多多支持願意在國中小學花時間多做一點真正的教育的老師與政策。 什麼叫作真正的教育? (1) 相信老師的專業:同意這世間有很多問題不只有一個答案、不要什麼都要評分標準都要量化,差幾分就靠杯孩子的未來毀了。我們看到一天到晚氣爆和墜機,誰會知道未來是什麼? (2) 不要盲目追求名牌:有些人就是只想擠進名校名研究室鍍個金,但是啊,名校之所為名校,絕對不是因為這種人而變成名校。如果名校裏充滿了這種追求個人功名的人,這種名校的意義又是什麼?所以說,不要只想擠進名校卻對知識沒有熱情 (3) 相信並支持行行都可以出狀元:不要再講什麼"如果唸不下去就開計程車或賣雞排"這種話了,我很不喜歡。每一個行業都有其專業,都有pros and cons,我覺得坐這山望那山,或永遠覺得別人最爽自己好苦是最不可取的。真的那麼喜歡,就努力達成自己的願望,如果你真的看到有些人明明沒在做什麼,上班時間都在上網,也是週休二日經常玩樂,也是人家的命啊。 (4) 這個世界不是圍繞自己的孩子在公轉的:什麼最難教?阿就同理心。同理心影響好多事喔∼不覺得所有的社會教育科技什麼政策都是因為有人沒有同理心,所以亂七八糟嗎?同理心是誰要教?大家一起教。但是誰最重要? 父母。因為大學教授不會陪你小孩搭公車、買東西、上廁所。 (5) 發掘現象與議題比解題更重要:你說現在社會上為什麼有這麼多蠢人在統治我們?因為這些人從來就不知道如何觀察與關心社會,他們都是吃懶人包長大的,連去那個學校唸書都是被規畫好的。只有能看見問題、發現議題、體驗真實人生的人,才能產生創造力,才有可能帶著大家看見新的方向和希望。

104年入學標準

2014年08月16日
公開
68

臺南區超額比序修訂案經教育審議委員會通過,104學年度起入學高級中等學校學生自函頒日起適用 刊登發佈日期:2014/8/14 下午 07:56:06|最後修改日期:2014/8/14 下午 07:56:06 消息內容 教育局指出,為回應各界對臺南區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入學制度之期待,教育局自103年5月起即召開多次會議及說明會,並將所收集意見研擬修正案,後經今(14)日召開之臺南市103年教育審議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決議通過,所通過之方案內容如下: 一、 超額比序之志願序分數提高:超額比序志願序分數由第一志願7分、第二志願4分、第三志願3分、第四志願2分、第五志願1分,調整為第一志願10分、第二志願8分、第三志願7分、第四志願6分、第五志願5分,並維持103學年度五校多志願選填方式。 二、 超額比序項目減少:刪除超額比序生涯發展規劃建議項目、技職證照或資格檢定項目以及均衡學習項目等三項。 三、 競賽類別減少:超額比序競賽成績不列入資訊類以及科學實驗競賽項目。另外,如「國際發明展」等非確實經歷競賽獲得名次之大量金牌銀牌銅牌者,亦不採計。 四、 刪除級分制:多元學習表現獎勵紀錄、幹部任期、社團參與、服務學習、體適能等五項由8分調整為10分,且刪除五級分制,均以原始分數計分。 五、 提高國中教育會考分數:國中教育會考成績最高分數由25分調整為30分,精熟每科6分、基礎每科4分、待加強每科2分。 教育局表示,修訂後之超額比序項目由12項減為9項,符合教育部簡化比序項目的要求。教育局說明,所刪減的項目中,生涯發展應融入國中適性輔導作為;技職證照或資格檢定項目需年滿15歲學生才有資格取得,依據103學年度入學結果顯示,獲此項目學生也不是循免試入學管道升學,因此刪除。至於均衡學習項目,考量現行畢業資格需四領域及格規定還較其嚴格,所以一併刪除。 針對超額比序競賽成績項目,教育局強調,考量現在升八、九年級學生可能已在競賽項目中獲獎,為維護學生權益,競賽分數仍維持20分,但106學年度起,競賽項目將調降為10分。 至於多元學習表現獎勵紀錄、幹部任期、社團參與、服務學習、體適能等五個項目,教育局表示,已同步訂定配套措施,國中期間無功無過者將獲得基本分數;體適能檢測則針對「四項檢測均,或僅一項通過門檻者」給予基本分數等,都將訂於相關法規當中併同函頒。 教育局表示,以上所修訂方案將儘速函頒適用,也會利用新學年度學校班親會時間辦理宣導說明會,務實說明讓學生安心、家長放心。 另外,教育局指出,103學年度入學制度時程冗長,多數學生備受煎熬,考量現行高級中等教育法「先免後特」框架既定,且國中教育會考的鑑別度已足以作為分發依據,建議教育部104學年度廢除特色招生考試,以會考成績一試兩用,用於特色招生考試,以縮短入學時程降低學生壓力以及行政成本。 對於一試兩用,教育局表示,這個主張教育局已向教育部反應過,也是本市高中職校長的共識,而在今日的教育審議委員會中,這項建議更獲致委員們的認同。教育局強調,「一試兩用」是廢除特招「考試」,但特招甄選入學及透過一試兩用的特招考試入學管道仍應保留。 發稿單位:臺南市政府教育局 業務承辦人:課程發展科張世緯 電話:2991111#1251 新聞聯繫人:局本部吳幸樺 電話:2991111#8333 http://www.tainan.gov.tw/tainan/dep_news.asp?nsub=BAA100&ID=%7B184CE529-CA0A-40F5-918D-58BE5B580D64%7D&searchtext=

同事分享的超額比序分析

2014年08月16日
公開
70

各位台南的鄉親們,讓我們一起來檢視一下台南市最新修正版,將在104年免試入學(這屆國三)使用的超額比序項目: (1) 直接針對極有爭議的兩大部分進行修正。其一,被質疑用錢就可以買得到的國際發明展在競賽加分項目被排除了。其二,可經由集體操作而提高的等級分數也改成絕對分數。 (2) 刪除了幾乎沒有鑑別度,只是擾民的三個項目:證照、生涯規劃與均衡學習。 (3) 多元表現學習的部份原本除了競賽比賽外的總分只有40分,現在不需要競賽成績,獎勵紀錄、幹部任期、社團參與、服務學習、體適能等5項若能全拿,就能有50分,在多元學習表現方面不需要競賽成績就能拿到滿分。意思就是說:競賽成績的重要性被大幅削弱,還有今年總分只有90、89就能填上南一中跟南女中的情況應該是不會發生。 (4) 會考的三等級成績從1、3、5分改成2、4、6分,看似提高了會考比重,其實不然,這只是數學上的小遊戲。原因有兩點:第一點是等地與等地之間的差距依然是兩分並沒有改變。第二點是:廢除的三項的分數除了分配給會考外,也讓獎勵紀錄、幹部任期、社團參與、服務學習、體適能等5項由8分調整為10分。 (5) 新的超額比序會在哪一項發生新的爭議呢?新聞稿中,很明顯沒有說清楚的部份就是獎勵紀錄、幹部任期、社團參與、服務學習、體適能等5項從等級分數改成絕對分數後如何計算?如果是採用原本的計算方式,最有可能發生問題的就是在『幹部』的項目。因為其他的項目都是『無限財』,學生或學生的家長只要夠努力,一定可以拿到滿分。在幹部的部份,因為規定每學期每班只能有十個人得到幹部加分,幹部分數就成了『有限財』。而且如果以原本每學期2分的計算方式來計算的話,要做滿5個學期的幹部(意思就是每個學期都得當幹部)才能滿分。 有一個明顯的好消息是:會考成績就能當特招成績使用,意思就是說這屆的國三生沒有人需要熬到七月才可以放暑假。 其實我最想說的是:管他制度怎麼改,反正照我們的想法把自己的學生或是小孩教好就是。 很多神人的台大裡,我相信一定也有廢渣的存在。

Have you ever...& Do you ever

2014年08月01日
公開
67

http://www.usingenglish.com/forum/threads/31422-Do-you-ever-or-Have-you-ever I'd say that it's not all that common with your specific sentence, Kitten. That's because of verb choice and the specific meaning. When we use 'do/does' in this fashion it holds a meaning of routinely/habitually. "Seeing one film" does not seem to hold a routine/habitual meaning so it does sound a wee bit strange. For events that are more habitual in nature, then we often use "Do you ever ...?". Do you ever go to the movies? Do you ever ski at Aspen? Do you ever snowboard/waterski/etc? The meaning for "have you ever ..." is "have you had such and such a life experience" and for "do you ever ...", the meaning is, "is this part of the routine in your life?". ----------------------------------------------------------------- Simple tenses refer to time. Time is important. Below is a dialogue between a lawyer and a client. The lawyer uses "Did you" because she is looking for a specific date. Sam: Did you ever see this film? Pat: Yeah. Sam: When was that? Perfect tenses refer to the act. The action is important. Below is a dialogue between two friends who are picking out a DVD at the video store. Sam: Have you ever seen this film? Pat: Yeah. Sam: Was it good? Note that, for some speakers there isn't a difference between "Did you" and "Have you". They use them interchangeably. For example, Ex: Have you eaten? Ex: Did you eat? To me, however, "Have you eaten?" means, I want to know if you ate, and not when you ate. And "Did you eat?" means, I want to know when you ate: ------------------------------------------------------------------- This 'ever' is not the 'ever' of a lifetime, Harry. It's the 'ever' of one's routine life. Asking "Have you ever ...?" and "Do you ever ...?" raises different concepts in an ENLs mind. Answers to the first include; never/a couple of times/a few times/ several times/ many times/countless times/ etc. Answers to the second include; /never/rarely-seldom/ not often/often/really often/a lot/etc. You can see by the answers that the concept is really quite different, so it's perfectly all right to use 'ever' with PST. ----------------------------------------------------------- Why the confusion? Do you ever . . . ? this means nowadays because it's the present tense Have you ever . . . ? this means in your whole life because it's 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 Did you ever . . . ? can also be used if you want to focus on a finished action in the past because it's using the past simple --------------------------------------------------------------------

Stop Repeating: Better Ways to Memorize

2014年07月14日
公開
57

Repetition Doesn’t Work: Better Ways to Train Your Memory A team of scientists recently discovered that repetition is a terrible way to memorize information—and their findings highlight much better strategies. A new study published in Learning and Memory found that simple repetition interferes with the ability to learn new information, especially when it is similar to a set of familiar facts. This may mean that memorizing facts about an issue through repetition could interfere with the ability to remember a more nuanced version of the same issue later on.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although the ability to generally recognize something is strengthened with multiple encounters, one’s ability to discriminate among similar items in memory decay,” the study says. “In contrast to past beliefs, repetition may reduce the fidelity of memory representations.” In study, subjects said a list of objects either one or three times. Later on, in the recall phase, another set of similar objects ("lures") was snuck in. Those who had seen objects multiple times better recalled the original objects but had a harder time distinguishing the lures. In other words, their memories were stronger but less precise. Over the long run, repetition can be a false temptress, making us think we've learning something when we really haven't. "On your first reading of something, you extract a lot of understanding. But when you do the second reading, you read with a sense of ‘I know this, I know this,’" explain psychologists Henry Roediger and Mark McDaniel, authors of Make it Stick. "So basically, you’re not processing it deeply, or picking more out of it. Often, the re-reading is cursory—and it’s insidious, because this gives you the illusion that you know the material very well, when in fact there are gaps." Here are a few tips for better memory: Pace your studying Not all repetition is bad. It's more accurate to say that cramming is ineffective. “The better idea is to space repetition. Practice a little bit one day, then put your flashcards away, then take them out the next day, then two days later," explain McDaniel and Roediger. Mentally testing yourself on materials generally increases recall days later, even if there's no feedback on how well you actually remember the facts. In other words, just going over the material in your head at regular intervals has benefits. Within academia, there's a raging debate about the optimal spacing between recall intervals [PDF]. One of the original systems, by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con Paul Pimsleur, advocated for a pacing of five seconds, 25 seconds, two minutes, 10 minutes, one hour, five hours, one day, five days, 25 days, four months, and two years after the facts are initially learned. Since then, others have found that a slight delay of 10 minutes in the first retrieval made the task just mentally challenging enough to be beneficial [PDF]. But it depends on the goal; if it's to memorize a speech in a day, you'll probably want to cram more intervals than if you want to remember something five years later [PDF]. I've been experimenting with recall intervals one hour after I read material, then again when I'm at the gym, trying to recall facts learned during the previous three days, one week, and one month prior. The optimal intervals will ultimately depend on your schedule. Use Loci The ancient granddaddy of advanced memory techniques is the method of Loci, which involves placing objects in sequential order in a mentally constructed (imaginary) world. The most famous memory man of all time, Solomon Shereshevsky, who could recall sets of random numbers years later, used to imagine himself placing objects near buildings. World Memory Champion Dominic O'Brien gives practical tips about developing one's own Loci method in You Can Have An Amazing Memory. O'Brien advocates using Loci places of familiarity, like the walk down a familiar neighborhood block or location within your own home. So, for instance, if you want to memorize the words "Duck," "Car," and "Boat," you might imagine placing a duck on the living room floor, a car in the bathroom, and a boat on the patio. For more complicated tasks, it might help to link them together, like imagining a giant duck walking to a car in the bathroom. Connect the dots Understanding is the basis for easier memorization. Chess masters have a much easier time memorizing location of chess pieces than beginners, even though they're recalling the same information. In a study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researchers found that second-year biology students had an easier time learning new information if it was related to programs they were already studying. "If you don't immediately know the answer to a question, you could first try recalling what you already know about that topic. This might help you to come up with the right answer after all," concludes one of the researchers. In other words, the more widely knowledgeable we are about a subject, the easier it is to retain and retrieve information. So, read books and the news widely.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you'll be able to know. http://www.thedailybeast.com/articles/2014/07/12/repetition-doesn-t-work-better-ways-to-train-your-memory.html

費曼論數學教育

2014年07月01日
公開
63

教科書在介紹任何數學題材時,都必須清楚說明何以要介紹的緣由,以及它與世界的關聯。 撰文�高涌泉 這一陣子,由於規劃12年國教總綱的單位打算減少未來高中生所有科目的必修學分數,引發某些學門抗議,其中數學界反對的力道特別強勁,因此媒體以相當篇幅報導了各方對於數學教育的主張。其中數學界一方當然強調數學能力對於學生的生涯發展非常重要,不少科技界大老同聲支持,另有93位中央研究院院士也共同發表〈給政府的建議信〉,認為降低必修時數將「讓台灣失去國際科技競爭力」。不過也有人支持降低數學必修時數,理由是逼迫所有學生去學那些多數人以後根本用不上的數學技巧,只會讓大家更討厭數學而已。 除了到底該上多少數學課的爭議之外,老師到底該在數學課中教些什麼以及如何教,也是大眾必須關注的問題:如果數學課的內容與教法不恰當,更多的上課時數並無助於提升數學能力。美國物理學家費曼早在半世紀前就曾對這問題表示過意見,他的洞見我認為並未過時,值得大家在討論數學教育之時放在心上。 費曼是1964年美國加州課程委員會的一員,花了不少時間為加州小學一年級至中學八年級的學生挑選數學教科書,他後來寫了篇文章〈「新」數學的新教科書〉(New Textbooks for the "New" Mathematics)說明他的心得。 費曼很清楚多數人(例如雜貨店員)在日常生活中只需要用到簡單的算術,但是也有人,例如工程師、科學家、統計師、經濟學家,需要用上較高等的數學,另外還有人從事應用數學的研究,但只有很少數的人會成為純數學家。所以他知道在規劃基礎數學課程之時,除了滿足幾乎所有人的日常所需之外,還要關注越來越多將會使用到高等數學的學生。他說很多教科書花不少篇幅介紹那些只有純數學家才會在意的主題,而且很多題材是以純數學家的態度去看待。他反對這樣的做法,因為一來會成為純數學家的學生很少,二來純數學家在意的是公設間的邏輯關係,而數學使用者在意的是「數學與真實世界的關聯」。所以費曼認為數學課應該更加重視數學的應用。在1960年代,美國數學教育界流行所謂的「新數學」,費曼對於這種做法有所保留,因為新數學的重點正是對於數學概念下清楚的定義以及釐清概念間邏輯關係等純數學重視的東西。費曼說,派得上用場的數學其實都是在1920年之前發展出來的舊數學。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14年第149期7月號】 http://sa.ylib.com/MagCont.aspx?Unit=columns&id=2462

為何要學負數

2014年06月30日
公開
55

我丟給阿廣的問題: 為什麼數學家要訂出正負數的觀念? 到底學這些正、負數對我們的人生有何幫助? 與往後的學習有何關聯? 哪些科目會用到這些概念? (其實,我自己也不清楚…正在努力搞清楚中@@) --------------------------------------------------- Chih Wei Hung 最早的正負數一定是從借錢欠債賒帳發展出來的。正負數就是一個「量」加上一個「方向」。定義正負數是為了處理所有「二元」的問題。資產負債、水位高低、溫度升降都是最簡單的二元。所以正負數是來解決人生中非黑即白的二元問題。所有的理科都會用到。其實關於數的討論可以從正整數(自然數)開始-->負整數-->分數小數-->有理數。最有趣也最具挑戰性的是關於零的討論,0在數學上是很晚出現的概念,『零』跟『不存在』是不一樣的。 ---------------------------------------------------------------- Chiajen Chu 會計用正負,物理的速度與加速度也有正負 --------------------------------------------------------- Dar-Bin Shieh 正電子負電子物質反物質... 負真的是「欠」的概念嗎? ------------------------------------------------------------------ 田光復 方向問題。 水面上為正,最好往水下為負。一叫上x,另一個叫下x,兩者合起來為0。 Kuankuangmom Lee 田光復田爸,可是我搞不清楚,如何把這些自然或生活中的現象,轉化成數線?用意何在? 田光復 這叫抽象化。也就是把會計、往南往北,水上水下,的觀念簡化放在一條直線上。 沒啥用意。 就是單純化。 數線也可以不要。 但要的話,直線比較好。因為在直線上可以以等"距離"為等量。數線上也許記載著豬的體重。數線只是一個工具。因為可以依大小順序記量,而且有刻度,所以可以分辨量的差距。。 ------------------------------------------------------------------ 我真的很幸福,這麼多專家教我數學!

【讀者投書】劉辰岫:十二年國教後中學科學教育的未來走向

2014年06月25日
公開
63

台灣的科技產業一向以代工業為主,這主要源自於70年代,全球半導體產業的興起。站在世界領導者地位的歐美國家,為了降低成本,將電子元件的製造和量產轉向亞洲,身處台灣的我們,受惠於因科技所帶來的富裕與生活便利,因此也特別注重科學教育。 然而,過去這40年來,在這樣的產業環境做為背景之下,我們的科學教育走在一條崎嶇的道路上。學校課堂上所教授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實際上皆以「取得學歷文憑」為目標而設計,並非以學生的健全發展為教育願景。學生也許能夠考進第一志願的學校,但是出了社會之後,很可能連基本的溝通能力都沒有,更不用說獨立思考,或是能「無中生有」的創造力。甚至,在很多台灣人的印象中,這些都是讀理工科的人們最缺乏的能力。 筆者從16歲在台灣念完高中一年級後,便因家父赴英工作而轉學就讀英國高中,一直到研究所畢業,再至德國攻讀博士,前前後後總共在歐洲待了有11年之久。從大學以來,我主修的科目為物理,因為對於科學的熱愛,並且親身體會到國外在科學普及上的成效,驅使我回國後開始走入人群 ,想要將科學知識推廣給社會大眾。 因緣際會之下,去年開始擔任國科會的特約文字編輯,以及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系擔任兼任助理教授,讓我參與了很多科學普及和推廣的相關活動。其中,包括了幫國科會訪談許多熱心於推動科學教育改革的中學老師們,將他們的成果和理念統整起來。 訪問過這些老師們之後,我從他們十幾年來的經驗看到了很多的共同之處,這些包括了成功與失敗的經驗、現今教育體制的缺陷和未來應改革的方向。因此,本文想要把這些現象和想法統整起來,給從事科學教育工作或甚至社會人文方面的老師們參考,同時也給家長們一個「全人教育」的觀念:如果您想要為孩子長遠的將來和人生著想,而不僅僅是希望孩子在國中高中這短短幾年間拿到好成績,就應該停止將考試成績當作孩子學習和老師教學唯一僅有的評量依據。 接下來將敘述幾個未來科學教育演進的主要方向,最後再談談應該如何著手朝往這些方向改革。雖然,本文是以科學教育為主題,但是筆者認為文中大部份的內容也可以做為其他領域的教育相關人士的參考與借鏡。 ● 科學探究 首先,讓我們來談談現在普遍的教學方法。以傳統的教學模式來說,老師在講台上授課,學生在座位聆聽抄筆記,這樣單方向的教學模式早已過時,不但聽者乏味,也很難抓到重點,往往一堂課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都在放空,既浪費時間又消磨學生的學習興趣。 不過,倘若老師能以專題研究的方式,讓學生循序漸進,激發他們有系統地深入探究一個主題,則可以有效地透過學生的主動參與,培養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這種「任務導向式」的學習模式,重點是讓他們親歷探索的整個過程。從一個題目開始,將問題「科學化」,而所謂的「科學化」,其實就是把問題具體地變成可以用科學技巧(包括實驗或計算)來解決。再來就是著手解決這些問題,運用課程內所學的知識和技巧來完成,最後,一個完整的專題必須要有好的總結,包括問題的解答與延伸思考等等,將數據和實驗結果變成有實際意義的文字或概念。 程度好的學生,老師甚至可以考慮讓學生自己去尋找題目,並且只給一個廣泛的情境,譬如說:老師指定「與動物的繁殖相關的題目」,學生可能會選擇做「小雞孵化的環境條件與過程紀錄」;「與交通有關的專題」,學生可能會研究「一個有效改善城市交通的方法」;「大自然中像是藝術的科學」,學生可能會用克卜勒定律透過不同的星球質量和距離,畫出美麗的行星運行軌道。 龍山國中的鄭志鵬老師就已經成功地舉辦了三次的「全國國中科學探究發表會」,提供一個好的平台來讓全國的學生們互相交流[1],近年來由台灣師範大學理學院長賈至達教授等人帶領推廣的「國際青年物理學家辯論賽」,都是提倡透過這樣的探究方式,學習科學的思考方法與態度。 ● 手作學習 國內有一批熱心的老師在推廣手作科學教具[2,3]。與其說「教具」,不如單純地說是「科學玩具」。他們用隨手可得的素材,像是空的汽水瓶、橡膠水管和紙杯等等,用最低成本的方式,設計一套教具,不但在課堂上示範和解說,也讓學生們親手製作。 在2009年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曾經做過一個研究[4],他們讓8年級生(相當於國中二年級生)學習人類活動對於水質的的影響,並將十個班級的學生分為兩組,第一組完全由閱讀教科書來吸收知識,第二組則以親手製作淨水器來學習。最後,兩組共126位同學接受測驗,其結果顯示,第二組的同學們對於知識的吸取明顯地比第一組要來得深入,尤其對於學習語言非母語的學生們來說,進步更是彰顯。 美國史丹佛大學的研究甚至顯示[5],當學習者親手操作過教具之後,比較有能力去理解理論,所以他們提倡「先探索」(Exploration first) 的教育模式,也就是說,在學生閱讀書籍來搞懂他們在做什麼之前,先讓他們用雙手自我探索,這與傳統「先理解,再操作」的學習模式是剛好相反的。學者們認為,動手作實驗或操作器材,可以讓學生對科學的理解更廣泛和深入,也更能使他們更廣泛地瞭解科學在社會的角色和創新應用[4]。 ● 分組學習 許多我訪問過的老師都談及他們用分組的方式,讓每個小組自主管理,分工完成任務,讓組員之間相互幫助,並且強調共好。由於因為每位學生的性向、興趣和天賦都不同,譬如說,有些同學可能有美工方面的專才,但天生對於數字卻不敏感,那麼他可能擔任美工設計的角色;有的同學不喜歡動手,但喜歡閱讀,他可能就負責收集資料。簡單的說,這就像是個社會的小縮影,靠著不同的專才角色之間的互助和合作,完成一項工作。 透過自組學習團隊的方式,還可以訓練同學們的表達和溝通能力,和激發某些學生們的領導潛力。這些都是在傳統的個別學習方式無法接觸到的訓練,但是這些能力到了社會上卻是必備首要,甚至不遜於專業技術上的訓練。 ● 解說學習 教育方式的演進,從最傳統的方式開始,到現在應該改革的方向,依照老師和學生的角色,可分成三個階段。最傳統的第一階段就是老師在台上教學,決定台下的學生要學什麼,而學生做到一字不漏的吸收,就可以拿滿分;第二階段,是以做報告的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學習,也就是說自己當自己的老師;第三階段,是學生自己擔當小老師的責任,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對同儕或是學弟妹們講解。 新竹市光武國中由林茂成老師所帶領的「法拉第車隊」[6],以及台中市長億中學林宣安老師所帶領的「自然解說團隊」[3],在自主學習方面就是國內很成功的例子。 光武國中的「法拉第車隊」從成立至今已有7 個年頭,雖然車隊的名稱,給人的第一印象會是一個運動社團,確實這是他們的核心活動,但是藉由這樣一個車隊的形式,學員們學習了如何自己DIY組裝和維修單車,並且還配合戶外活動,到偏鄉的中小學,由車隊的學生們帶領當地同年紀或更年輕的孩童們學習趣味科學。 而長億中學的「自然解說團隊」雖然不是以運動為號召,但是形式上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團員們解說生活周遭的特殊景觀,例如台中石岡水壩與大安溪大峽谷的生態或地理知識等,清楚地導覽講解。經由這樣的過程,學生不但拓展了知識面,也在學習方法和態度上有所磨鍊,並且真的實際去應用。 許多歐美的研究均指出[7],學生在接受了一段知識訊息之後,倘若再嘗試使用自己的語言,重述解釋給自己或是他人聽,對於知識的吸收會有顯著的效益,而且不僅能夠記得更清楚,還能對於主題能有更深入的瞭解。這個無非就是一個先將知識內化的過程,同時也能強化學生的溝通能力,可以說是一舉兩得啊! ● 差異化評量 前面提到了分組學習中,鼓勵組員們依照不同的興趣和專才做分工,每位學生的個性、資質和興趣都不同,這表示未來的教育制度,對於不同性向的學生們,必須都是友善的。這點除了應該表現在前述的學習方式和過程中,更應該表現在評量的方法和制度上,也就是儘可能地多元化。也許有些學生會畫畫,有的會跳舞,這些多元化才能都應該在學校評量中能被凸顯出來,並且給與學生相等的鼓勵。 ● 掌舵者的省思:老師自主權的加強、評量制度的改進、新一代師資的培訓 未來的方向很明確,我們也看到了走在多元化教育最前線的很多先例,但是如果全台灣的學校都要起而效尤,有幾個重點方向是必須要優先改進的。 首先,在制度層面上必須給學校老師更多的自由空間和自主權,安排適合學生的課程內容與活動,而這些內容與活動,都會因地區而有所不同。記得曾經到屏東縣某所高中做過演講,該學校的原住民比例占了80%以上,教務主任跟我說,他們普遍數理方面的科目都很弱,但是對於音樂、藝術和舞蹈方面的事物就特別有興趣。雖然那次演講的主題是與科學相關,但當我講到著名的台灣原住民舞蹈家布拉瑞揚時,大家的眼睛都為之一亮,反應突然變得很熱烈。 而在同一場演講,同行的主持人問了在場的一位同學:數學、生物和理化中,他最擅長的科目是什麼?他回答說:「數學。」但是,當接下來被問到數學考最高分是幾分?他的回答讓我們差點從椅子上面跌下來:「35分。」可以想像其他自然科學的成績是多麼地慘不忍睹。 如果這位學生會因為數學和自然科學方面的科目表現不佳,而無法進入好的大學享有好的教學資源,那麼台灣就很可能錯過了下一位布拉瑞揚。 所以給學校老師更多的自主權,決定更適合學生的教學內容,是讓他們「適性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 舉例來說,校方表示這些學生沒辦法在教室內坐太久,那麼多安排戶外學習課程;或是一些從舞蹈的觀點講解力學,色彩的觀點講解光學,那麼學生的注意力和吸收能力想必會有很顯著的提升。而以一個中央政府的角度來說,很難能夠做到差異化的教學內容,所以在適當的範圍之內,這個自主權應該下放到地方學校。 教學的內容和方式如果改進了,接下來的問題就是評量方式與標準,這就是第二個必須改進的重點方向。評量制度和標準,必須更多元化,無論是學術專長或是技術專長,都能夠反應在分數中,這些包括:做書面或口頭報告、做作品和分組學習成績等等,與紙筆測驗的方式並重。 幾位曾經接受我訪談的傑出老師們,都異口同聲的對於評量制度的僵化表示無奈。我常會問他們同一個問題:「在採取這樣新式的教學方法後,學生的在校成績有沒有進步?」老師們的回答卻都是非常類似:「沒有,但是如果這樣的教學,不會讓學生的成績退步,而且讓他們上課時更專心、更投入,而且不睡覺,那麼何樂而不為呢?」 這也就很明確地凸顯出現有評量制度的明顯缺陷,為什麼學生在課堂上更投入學習、更專心聽,卻沒有被成績分數反應出來?也因為這樣的情況,這些對教育改革很熱心的老師們常常會覺得很喪氣,家長們覺得孩子在做一些對成績沒有幫助的事情,學校也覺得應該多讓學生練習試卷解題能力,在這種背腹受敵的情形下,還能堅持做他們認為對的事情,顯得格外地令人欽佩。 前述很多改善的作法,都基於讓學生「適性發展」的原則,這個過程中很重要的就是老師對於學生能力和個性的判別能力,和對於外界社會時下的現實環境是否有足夠的瞭解,才能進而對學生做出有用的建議,所以,老師的培訓將顯得格外重要,特別當老師自主的權利變大的時候,這是第三個重點方向。 那麼比起傳統的老師,新一代的師資必須具備什麼不同的特質呢?簡單的說,這些包括了:(一)雙向溝通的能力,必須能聆聽學生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一味地告訴學生自己的想法;(二)判別學生專長和性向的能力,這樣才能透過教學內容的安排,來讓學生適性發展;(三)引導學生學習的能力,讓他們瞭解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或技能,與自己的生活或未來生涯有什麼正面的影響,充分瞭解學習的動機;(四)激勵學生的能力,當個學生的啦啦隊,讓學生在遇到挫折時,對學習的熱情不減少。附帶一提,我認為曾經在學校以外工作經驗豐富的老師,會比較瞭解社會上所需要的人才之多元,在安排教學內容上,也會比較能考量到多元性。所以,新一代的老師,也應該豐富自己的生活,唯有開拓自己的視野,學生的視野才會跟著寬廣。 ● 從傳遞科學知識到傳遞科學精神 近年來全球社會、經濟和產業的變化迅速,伴隨著資訊傳遞工具的革命,老師的角色已經從一位知識傳授者,變成一位引導者、激勵者和課程內容監督者;從教學過程的主角變成配角,而主角則變成學生本身,越給學生主導權,他們越能夠用適合自己的模式去學習,熱情也能延續得更久。 有趣的是,雖然本文所提到的教育是以科學為主,但是上述提到的所有老師,都表示參與這些學習活動並且表現優異的學生,很多上大學後並非都選擇理工科系就讀,而他們自己回想起來,透過這樣的學習方式,讓他們訓練了好的溝通、領導、做事的方法和分析能力等等,是一般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所以,我們中學的科學教育不應該是以教育每位學生成為工程師或數字工作者為目標,而是更廣泛地讓學生學習科學的思考方法和態度,並且能夠透過實際操作來學習。 未來十二年國教的實施,是勢在必行的一件事,筆者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時機來審視現在教育制度的現況,思考能夠做什麼配合與改進的方案。 教育的改革是一條漫長的路,似乎永遠也到不了終點,但是我們必須朝對的方向走。很幸運的,在這一兩年來我看到許多如文中所提的成功案例,很值得政府機關、老師們和家長們借鏡,希望藉此一文能夠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讓更多人一起為台灣下一代的教育努力。 【參考資料】 [1] 劉辰岫。〈科學探究從小開始 – 鄭志鵬老師〉。《科技大觀園》(2013) [2] 劉辰岫。〈讓學生動手做科學 – 王德麟老師〉。《科技大觀園》(2013);劉辰岫。〈科學創意社學的推手 – 謝甫宜老師〉。《科技大觀園》(2013) [3] 劉辰岫。〈從傳遞科學知識到傳遞科學精神 – 林宣安老師〉。《科技大觀園》(2013) [4] “Explo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an Interdisciplinary Water Resources Engineering Module in an Eighth Grade Science Course” Int. J. Engng Ed. Vol. 25, No. 1, pp. 181±195, 2009 [5] “SimSketch: Multiagent Simulations Based on Learner-Created Sketches for Early Science Educ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LEARNING TECHNOLOGIES, VOL. 6, NO. 3, JULY-SEPTEMBER 2013 [6] 劉辰岫。〈用單車學科學 – 林茂成老師〉。《科技大觀園》(2013) [7] Chi, M. T. H., de Leeuw, N., Chiu, M.-H., &LaVancher, C.,“Eliciting self-explanations improves understanding”, Cognitive Science, 18, 439 (1994);Ploetzner R., DillenbourgP., Praier M. &Traum D., “Learning by explaining to oneself and to others”, In P.Dillenbourg (Ed) Collaborative-learning: Cognitive and Computational Approaches. (pp. 103-121). (作者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系擔任兼任助理教授)

從一件小事看台灣的教改

2014年06月18日
公開
53

十二年國教在各種爭議中上路了,建中關心的是如何保留明星高中,一般家長關心的是超額比序,私校關心的是在這亂局中提升自己的升學率,以便跟國立明星高中搶學生。特色招生則越來越像過去的聯招,「學術特色招生」像是過去升學主義的借屍還魂,十二年國教似乎又把剛剛脫掉的緊箍咒給重新帶了上去。 一個高中教務主任感慨地跟我說:「教改越改,學生越辛苦。以前只要一次聯考,現在變成一個 B 段會考和一個 A 段聯考,最高興的是補習班;以前只要拼聯考成績,現在還要拼著到處當義工,參加比賽。」 一個讓人百思不解的問題:為什麼幾十年來教改總是走回頭路? 跟這件大事密切相關的是一件小事:學生為什麼總是不願意在上課前預習?甚至連清大這種頂尖學校的學生都一樣?假如連這小事都改不了,要推動其他的教改就更難了。 教育有一個重要的目標:培養學生自行學習的能力。而預習則是一個必要的練習過程:就像學騎腳踏車,你就是必須要親自學著騎,否則永遠不可能學會騎。 對絕大部分的學生而言,時間都不夠用,因此預習必須有帶來好的成效,才值得去做。但是,傳統的考試只考你擁有多少知識,而不管你有沒有能力靠自己的學習力去獲得知識,因此知識比自習的能力更重要;這就使得自習能力好像是多餘的中間產物,而知識才是最終的目的;偏偏培養學習力的過程往往需要額外花時間,還要面對各種讀不懂時的挫折,因此絕大多數學生更加不想通過自習能力的培養來獲得知識。 此外,在以知識為主的傳統教法裡,很多種人都覺得預習是在浪費時間,所以他們不願意預習:老師講課時間太長,對有自修能力的人而言,連上課都是在浪費時間,更別說是預習;對程度較差的學生而言,他們沒有預習的能力;對中段的學生而言,預習的效果不如溫習或補習。 即使到大學階段,預習仍舊是個大問題。理論上,頂尖大學的學生水準比較高且比較齊,有預習的話課可以講得比較深,充分引導學生發揮學習能力的極限,畢業後才有能力擔任社會上各行各業的領導人。但,事與願違,進大學以前不曾培養過自學能力的人,很高比例會變成一輩子都沒有自習能力。因為,這牽涉到一個複雜的社會互動過程。 一、我當學生時也從不預習 學生時代我一直不知道為什麼要去學校。我喜歡連續好幾小時(甚至一整天或連續好幾天)持續讀同一科,把前後各章節連貫起來去想大架構的問題,所以很討厭上課時間只有數十分鐘,老是只講一個瑣碎的問題就下課。又因為從小學就學會自修,祇要考前讀一次就可以去考試。所以,更加只想自己讀書,而不想浪費時間去上課或預習。 大學時,教授多半不點名,少數很乾脆地規定:「點名不到,一次扣學期總成績一分,最多扣五分」。整學期不上課只要扣學期成績五分,我覺得這很划算,就乾脆大學四年都翹課。翹課的原因很簡單:老師只教課本寫的,而課本寫的我自己讀得懂,而且速度比老師講解的快(老師講三小時,我通常一小時就讀完了),又可以一次讀一整天,搞懂大架構的系統觀念。因此,我寧可整天在成大文學院圖書館讀人文書,每次月考前讀一週就可以讀完機械系所有老師教一個月的內容。 算一算,大學四年花在機械系的課程一共只有每學期三週,四年共二十四週,但是花在人文與社會科學類的閱讀、思考、討論的時間卻絕對超過 120 週(我大學很用功,鬼混的時間每年應該不到 16 週),大概是我花在本科時間的五倍──我的人文素養基本功夫就是這樣來的。 對我而言,如果沒有翹課,就無法完成自我教育。 二、清大學生也不預習 我當老師時,機械系的課堅持不點名。不點名的老師要怎樣讓學生願意來上課?我天真地以為:只要講課本沒講而自修學不來的觀念,講的夠深夠精采,學生就會乖乖來聽。 我擅長教大結構、大觀念的匯通,教學生看到知識背後的系統性。我上課總是扼要交代課本內容後,就開始一步步帶學生深入去看這些知識背後隱藏的觀念與系統架構,教他們做到「讀書要力透紙背,看到書本沒寫的,看到書本背後的觀念和知識結構,讀到有能力把一整本書『系而統之』,『一以貫之』。」 像靜力學這樣的課,我可以教學生只用「合力等於零」這樣一個觀念貫串全書數百頁的內容,一個公式也不需要背。而控制系統理論這樣的課,我可以用兩三個核心觀念貫串全書,順便讓他們了解代數與微分方程之間的分野,數學、物理與工程之間的關係,力學思想史與控制理論觀念發展史,研究的方法與策略等,以及「為什麼現代物理學會殘留著古希臘思辯哲學的痕跡」。 班上程度頂尖的學生都受惠很深,有學生告訴我:聽我課像進入大千世界一樣,終於知道什麼叫做「理工的思維」。但是,也有學生很得意地告訴我:「我是班上極少數有能力一路聽到學期末都還知道老師在講什麼的人。」我問他一共幾人?「不到五人!」我傻在那裡。一個班級選課的人將近五十人,不點名而自願聽課聽到期末的起碼35人,為什麼最後能聽懂的只剩不到五人?仔細跟他們討論,因為他們很多人沒有事先預習,或者剛開始勉強有做到,後來越來越做不到。 於是,我要求學生預習。想盡辦法之後,我發現:很多學生都已經習慣「老師講課,學生抄筆記;不先聽老師講一次,就不知道要怎麼唸。」 那時候,清大動力機械的學生是甲組第 6~9 志願左右的頂尖學生,很多人卻從來沒有學會「自習」。這不是因為他們笨,而是因為他們從來沒練習過,沒被引導過。更準確地說:在聯考制度與師長壓力下,他們根本沒有機會練習自己思考,自己克服閱讀的障礙。 我發現,要克服我所面對的教學障礙,靠我一個人是沒用的:前面中學階段沒教好,後面的老師就難以發揮。我也面對一個非常艱難的抉擇:我到底是要成全班上最頂尖的前五名,讓他們看到做高段學問的方法?還是遷就一般的學生,讓頂尖學生不想上課,只能在出國後才知道什麼叫「學問」? 一番掙扎後,我以為較好的辦法是:有些老師繼續傳統教法,遷就大部分學生的需要;少數老師發揮個人特色,讓學生看到更高、更難的挑戰與學習的目標。如果一個系的老師教法上可以有多樣性,目標有多樣性,對清大學生而言可能是最佳的福音。 三、頂尖大學與普普大學 可惜,校方、教授和學生們並不見得在乎教師的多樣性,以致一位很傑出的袁光亞教授被學生氣走。我看著學生在牆上謾罵的話,也聽過袁教授的課,我知道:是學生的程度跟不上老師,而不是老師沒能力教學生。這樣的老師讓許多學生因為跟不上而痛苦,但只要他不開必修課,就可以在選修課調教最頂尖的學生。 我心裡想著:如果清大留得下袁教授,那麼清大是一流大學;如果這麼有學問的老師卻被學生埋怨聽不懂,而學校又不懂得為最頂尖的學生而把他留下來,那麼清大沒有機會成為一流大學。畢竟,大學不是國民教育,而且每一個國家都至少須要有一兩所大學是從事最頂尖人才的菁英教育,而不可以都是在遷就學生的水準。 但是,學校裡大家習慣於各教各的課,並且輪流教必修課,而不是根據教師的個人特色去組配出系上最佳的授課人選配套。這樣的組織,注定容不下教學難度較高的老師,袁光亞教授終於被學生氣走了,學校一點也不覺得他是寶。我心裡明白:一個學校如果只顧個人教學,而不相互搭配,也不以系所為單位謀思最佳的人員配置,就不再有可能提供全球最頂尖的教育了。 又過了幾年,清大推出「教學評量」,問的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事,為的是「遷就學生普遍的需要」。誤把「學生滿意度調查」當作「教學成效評量」,教授變成循規蹈矩的公務員;又要求每個老師都要符合同一套刻板的教學模式與衡量標準,而不能有個人風格與特色;更壞的是,這個制度變相鼓勵學生不預習,沒有自修能力,還要求老師要照鐘聲上下課。 這個制度是在扼殺頂尖學生的學習機會。這樣的大學只能變得平庸,而不可能培養出最頂尖的人才。 當一個大學的行政體系價值觀錯誤時,老師不可能用孤臣孽子之心去挽回頹勢;當學生價值觀普遍錯誤時,老師很難不做對不起學生的事。 四、教學評量之害,每下愈況 清大推出「教學評量」後,這一項的「成績」很快地變成新進教師升等時的評鑑依據之一。有老師堅持要學生必須預習,絕不妥協。結果學生給的「考績」年年不及格,升等時被以這個理由刷下來;第二年,他被迫放棄自己堅持的理念,遷就學生,學生給他的「考績」變成及格,他升等終於過了。這是不對的事,但這種制度下只有做不對的事才有辦法生存下去。 殺雞儆猴,其他的年輕老師開始認真討好學生,遷就學生。明知每一堂課有所謂「檔修」,意味著學生必須在開學前溫習以前學過的相關功課。但是也明知學生貪懶,不肯溫習。怎麼辦?一個學期的課,前面三、四週幫他們溫習以前別的課程裡學過的相關知識,後面的課每堂要先溫習上一堂教過的。課裡不敢教深的、難的,總要想辦法讓學生一聽就懂,上課不需預習,下課也不需溫習。頂尖學府的頂尖教授變成補習班老師、課輔老師,清大的授課內容在難度上越來越像普通大學。 等這些學生大三修我課時,我不得不去補以前的課該教而沒教好的部份,剩下的時間只能勉強交代課程內容,完全沒機會講較深的觀念和大結構的知識系統。教成這樣子,一點深度都沒有,誰來教都一樣,根本不需要我;更難堪的是,只教課本上的知識,如果我是學生,鐵定翹課去讀自己的書。 據說,中學已經開始有些老師在討好學生,而讓高年級的老師越來越難教;如果中學施行教師評鑑制度,問題只會更惡化。 五、自修與跨領域是研究工作的必備能力 學生有沒有預習其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事,不只牽涉到個別老師的教法與能力,更牽涉到學校制度,乃至於社會普遍的價值觀。如果一個社會普遍地崇拜權威,不相信自修的可能性,你要如何去推動「能力重於知識」,以及自習的重要性? 一個在教育部推動教改很多年的教授感慨地跟我說:「我老被罵不懂教育卻愛管教育,不務正業,外行領導內行。說良心話,我費了幾十年的心血研究教育問題,對教育問題的了解遠超過許多自命懂教育的人。」 我很了解:本行的人不一定內行,行外的人不一定外行。重要的是:你到底學到什麼,而不是你在哪裡學。 我們不相信有人可以靠自修了解一個本行以外的問題,老實講,這就表示我們甚至連碩士班「文獻回顧」的能力都沒有,更別談什麼碩士資格。 認真在碩士班期間靠自己努力去做文獻回顧的人,一定會發現:期刊論文所設定的專業知識深度遠遠超過大學部所學,甚至絕大部分的背景知識都是大學部沒教過的,要念懂這些論文,有沒有先唸過大學部差別實在不大,因為絕大部分都必須要靠自修去補自己的知識落差。 我出國前先自己念完我指導教授的所有論文,和他指導過的所有已出版的博士論文。其中一本博士論文只有一個定理,其他全是預備定理。為了要讀懂這一本博士論文,我必須先懂一本數學系很冷門而難懂的書,據說連博士生都很少人聽過這本書。怎麼辦?我還是只好硬著頭皮搞懂。 做研究時,閱讀本科以外的書並拿來用,還要有創見,這是研究工作中的常事。我退休前的研究是拿醫學界電腦斷層掃描技術(CT scan)來做電路板 3D 檢測,需要用的理論跨越醫學界電腦斷層掃描技術和資電學院的影像處理。 而我們的學生卻普遍地被教成:你不是師大的,不要談教育;你不是經濟系的,不要談經濟;你不是核工的,不要自己亂讀核工的論文,讀錯了怎麼辦。 我們不知道:博士訓練的核心是「探索未知」,所以他的專長是「探索未知」。一個好的博士,當他鐵了心要搞懂一件事的時候,只要他願意拿出當年「文獻回顧」的精神,把這議題相關的文獻給認真讀完,他談核電議題的專業能力就超過不曾認真研究過這問題的核工系教授。 一個人,只要願意把「 2008 年之後經濟學界對主流的 New classical economics 有何反省與批評」當題目,認真地進行期刊論文的文獻回顧,他對經濟學的批評就遠比不曾做過這研究的經濟系教授更具有專業性。 可悲的是,大家普遍地都沒有自修的能力,也不相信別人的自修能力。長年下來,積非成是。所以,我們變成盲目崇拜權威,而沒有能力針對公共議題進行有意義、有深度的討論。我們甚至開始畫地盤,佔山為王,拉幫結派,黨同伐異。 這樣的社會,別說什麼創新的能力,連跟隨世界最新發展的能力都沒有! 這樣的一群人,別說連碩士的水準都沒有,根本連我以前的碩一學生都比不上。 六、一個不相信「自修能力」的社會 網路時代,自修的能力比知識重要。即便純就知識而論:網路時代需要的是寬廣而不需精確的知識背景,以便培養學生廣泛閱讀並活用網路知識的能力;但是傳統考試與教法卻往往會誤導學生去追求精確而狹隘的知識,剛好綁死他們的學習與思考空間,和創造力。 全世界都在追求跨領域的思考與學習,我們卻還在罵人撈過界、不務正業。因為,我們根本不相信自修的結果會比去念台大的效果好。 2002 年時,聯合國的兒童基金會(UNICEF)、教科文組織(UNESC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共同建議各國應幫助中學生培養以下十項核心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批判思考能力、有效溝通的能力、做決定的能力、創造性的思考能力、人際互動的能力、自我覺察能力、同理的能力、抗壓力、處理情緒與情感的能力。沒有一樣有明確的知識範圍,沒有一樣適合傳統教法,沒有一樣是傳統考試能考的。 別說家長和老師不相信「自修的能力」是可以教得會的,連大學教授都帶頭反對「教能力」。 教改喧頭一大堆,說穿了,最重要的核心就是九年一貫所主張的「讓學生培養『可以帶著走的基本能力』,而不需要帶著背不動的書包、學習繁雜的知識教材。」有人反對「教知識而不教能力」,認真想想:假如連自修能力都學會了,要什麼知識還不都是垂手可得(滑一滑手機就有了)?更何況,哪有人連自修能力都學會了,卻沒有在過程中學到相關的知識? 大家相信學問是學校教的,不可能自己學會。結果,這個社會只關心你在哪裡學,而不在乎妳學會過什麼。我們一窩鋒地擠台大,因為大家在乎的是你有沒有唸過台大,而不在乎妳學會什麼。 有人問我教改如何改,我建議:「讓台大每年招收三萬人,但是第一學期就根據學習成果當掉兩萬人,第二學期再當掉五千人,這樣一直當到畢業時只剩一千人或更少。」德國就是這樣:大學的入口寬,出口窄,能畢業靠本事,大家不需要「一試定終生」。台灣則是大學的入口窄,出口寬,能畢業靠入學考試,所以大家都怕「一試定終生」,誰也不敢放手讓孩子去嘗試錯誤,培養自修的能力。 七、雞生蛋與蛋生雞的問題 大學的病病在社會普遍的價值觀,病在中學教育;而中學教育的病,病在家長和老師的觀念,病在不知道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教學生學會自習的能力」;而家長和老師也不是都不知道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教學生學會自修的能力」,問題在於:絕大部分的老師和家長也沒有能力自修,要叫他們如何相信「自修的能力」是可以教得會的? 教改最重要的是要讓家長相信:「能力可以教,有辦法檢測」;即使無法精準檢測,也要讓家長相信:教能力,比學校分發過程是否絕對公平還更重要,因為「重要的是學到什麼,而不是在哪裡學。」 如果家長普遍不相信上面那一段話,明星學校的校長就會堅持要 100% 考試入學的學生,而分不清楚知識和能力的關係;家長就會爭論入學辦法公不公平,以及忙著把孩子送去補習和當義工、參加比賽(徹底扼殺孩子自主學習與練習思考的空間);最後,特色招生就會變成聯考。 要一群被填鴨長大的家長、教師、教授相信能力可以教,猶如「不可與夏蟲言冰」。當大學教授也誤以為建中學生「學術能力」比較強的時候,如何有辦法讓這社會相信「教能力比教知識更重要」? 於是,一大群在填鴨教育下長大的閣員、教授、老師、家長只好繼續相信「知識比能力更重要」,「不是師大的,不要談教育;不是經濟系的,不要談經濟;不是核工的,不要自己亂讀核工的論文」。 這樣一群人,確實只配從事代工產業,繼續跟新興國家在這紅海裡拼毛利,越拼毛利越低還算好,越拼市場越小才是問題。 http://mhperng.blogspot.tw/2014/06/blog-post_10.html?fb_action_ids=891560344191226&fb_action_types=og.likes

亞斯柏格教養分享會心得

2014年06月14日
公開
67

下午,和高二生去聽卓惠珠女士的泛自閉症教養分享會。 卓女士-花媽的兒子已經23歲了,今年剛從大學畢業, 是個亞斯柏格症患者。 她曾當過小學老師,也為了兒子研讀特殊教育, 家長、教師雙重角色,讓她的說法更具說服力,也很貼近現實, 對於星星兒的家長,有實際上的幫助。 花媽分享了許多自家與他人的案例, 雖然她以幽默的方式呈現,但也令人聽了辛酸。 我覺得,這是認真教養的家長,才能體會箇中滋味吧。 雖然談的是泛自閉症的教養,但與一般的教養觀念與做法還是有重疊之處。 尤其是她面對人生一而再的挫折,還能以正面與幽默的態度面對,更令人敬佩, 也值得效尤。 有幾個面對亞斯兒的教養觀念,也很值得遷移運用到一般的孩子身上。 「寬鬆亞斯兒的固執性與侷限」「擴大可能性」 「思考孩子最弱的地方,能否成為最強的地方?」 「弱點無法去除,但可以消弱!」 「主要照顧者,如同星星兒的經紀人,如何規劃,讓別人看見星兒的優勢?」 身為教師,我覺得可以運用到教育現場的地方有: 「遇到孩子的行為問題,不要預設對方是故意的,要以客觀的態度面對分析。」 「協助亞斯兒進入職場,能否做到優勢轉銜?」 帶著高二生聆聽演講,最大的收穫是: 這位缺乏同理心的孩子,看見其他家長、花媽的教養分享, 終於理解了,她媽媽我,為何老是如此囉嗦?哈哈………

張忠謀:大學生要打破三個迷思

2014年06月08日
公開
58

2011-04-13 天下雜誌 410期 文/李雪莉、謝明玲 每次聽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演講或談話,高齡的他卻總有新的學習。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智慧不是上學讀書的產品,而是終身努力追求的成果∼愛因斯坦。 他每天有足夠的閱讀時間,從外文期刊、外文雜誌、社論,隨時掌握時代的脈動與發展。 這樣的持續學習,從他年少開始,特別是十八歲赴美求學後,建立的好習慣。他說,自己在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MIT)求學的經驗,學到兩樣重要的能力,就是懂得如何學習以及獨立思考。 二十多年前,張忠謀創辦台積電時,就清楚,要做一流企業就必然面對全球競爭,而這競爭到了今日,更是白熱化。 去年,他在交通大學新生入學演講時,不斷強調這一代大學生,畢業後會面臨的世界。「我可以保證,這個世界會跟你父親、二十幾年以前,讀大學之後所面臨的世界完全不同。」 他的演講內容大量被轉載。大學生想知道這位德儀副總裁、工研院院長、台積電創辦人究竟如何成功;而為人父母者也轉載他的演講內容,他們想告訴孩子,成功不是偶然,而是當下的努力。 大學生要打破三個迷思 當競爭較以往快速、競爭也較以往全面時(跨國間人才、企業、國家間的競爭),張忠謀提醒大學生要打破三個迷思,才能清楚掌握未來的潮流。 迷思一,認為頂尖大學畢業就是鐵飯碗的保證。二十五年前,台大、交大畢業可能有很高的成功機率,但現在就不一定了,完全要靠以後的努力。 迷思二,以為「自己的競爭舞台只在台灣」。和我們競爭的對手是全世界的人。 迷思三,以為「不必創新也會成功」。過去,即使你模仿、重複以往的模式,如果效率高,還是能維持相當的成功。但現在必須要創新,才會有不平凡的成功。 七十七歲的張忠謀有著豐厚的人生歷練、收納了全球視野;這一代年輕人如果能站在這位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遠。 以下是這次專訪內容: 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年輕人真的要把自己的競爭力增強。不只是要加強自己在台灣的競爭力,也要提升在世界的競爭力。 在全球化的趨勢裡,人力的流動性比起資本或貨物的流動來得緩慢,叫一個人到別的國家工作,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們也可以說,人力在全球化浪潮中,反而是最為本地化的。 話雖如此,你不能忽略國際的競爭力也同等重要。有一天,你也可能到國外工作,外國人也會到台灣跟你競爭工作! 我去年曾分享過「大學生要培養的十一項能力」,分別是:養成終身健康的生活習慣、培養志願、用功學習、學習時要徹底了解、學會獨立思考、學創新、學中文、學英文、學習世界、學辯論與講演、做誠與信的人。(編按:詳見《天下雜誌》三八四期) 其中,我認為一個好的人才,最重要的是要具備正確的價值觀。特別是想在各行各業頭角崢嶸、立志成為領導人的年輕人,更要建立良好的價值體系。 所謂價值觀,指的是誠信(Integrity),讓人家願意信任你,這是一個從未因時代變動而改變的永恆價值。 以上種種都是大學生在求學時,要努力具備的基本知識與態度。 台灣大學生缺少領導能力 大學生也應該有此抱負,自許成為未來社會的領導人。 我曾經問過台積電五十歲左右、多半從台成清交畢業的幹部說,「你們在學校時,有沒有已經立志要成為領導人的?」結果他們回答出乎意外,「喔!根本不講這事,大家就讀書而已。」 正因為這樣,過去台灣訓練的人才中,理工人才佔了大約七○%的比例;可是,在銷售、市場、行銷、財務、會計、人事、採購方面的人才不夠。 但現在時代不同了,台灣很需要各行各業的領導人才。 如果大學生有成為領導人的目標,則必須擁有更全面與通才管理(general management)的能力。 而領導人的培養,絕不是大學裡請幾個世界聞名的教授就能達到的,領導人才必須有通才的學習、生活的學習、同儕的學習;請知名教授或購買更多昂貴的儀器設備,遠不如在學校多蓋幾間宿舍、要求大學生住宿有效;你看哈佛、耶魯的住宿制度,給學生好的生活環境,與同儕和學長姐互動,那是很好又不奢華的學習。 除了基本能力與管理能力,我想跟年輕人分享,一個讓我終身受用無窮的能力,就是終身學習。 終身學習聽起來是個比較抽象的能力,但卻讓我一輩子受用。 終身學習不只是「活到老、學到老」 我認為「終身學習」不同於一般所謂的「活到老、學到老」,因為單純只是「活到老、學到老」太無目標、太無紀律、也太沒有計劃。 什麼是終身學習?很多人把今天看看小說、明天看看文學、後天看看唐詩宋詞,當作終身學習;甚至,有人兩個月不看書,只跟一位有知識的人,聊個半個鐘頭,也當做是終身學習。這也許是學習,卻不是我所認為的終身學習。 終身學習必須是:有目標、有系統、有紀律,而這些是有步驟可循的。 以我為例,今年年初,全球金融危機開始爆發,我就把了解金融危機當作我學習的標的。這是有目標。 有系統指的是,只要是能幫助我了解金融危機的所有的東西,我都拿來看,就包括《華爾街日報》、《國際先鋒論壇報》,還有《經濟學人》、《BusinessWeek》、《Fortune》。儘可能掌握和了解與金融危機相關的知識與影響,了解它為何發生、它如何引爆經濟的不景氣。 至於有紀律,就是每天看。 另外,以美國大選為例,因為我很關心美國大選,並計劃於十一月中旬針對美國大選的意義進行公開演講,因此了解美國大選就成為我另一個學習的目標。除了大量閱讀相關資料外,我每天早上大約七點鐘,會一邊在跑步機上運動,一邊收看CNN的節目「Situation Room」的分析;由於台灣對歐巴馬陣營的接觸不多,我甚至跑到美國與歐巴馬陣營的重要幕僚深談。 此外,「終身學習」依時間的長短還可分為「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 就我個人而言,一生事業都在半導體業中,自十八歲到五十四歲旅居美國的時間中,自己設定的長期終身學習目標,就著重於對美國經濟、政治、還有全球半導體產業動態的了解。 至於「終身學習」的短期目標,可以在一、二年,或再長一點的時間中,得到顯著成效的學習。除了前述金融危機與美國大選兩個例子,我再舉個大學生很關心的如何學好英文為例。 雖說一般人過了二十歲以後要求將英文說得好並不容易,但是若是要在短期內進步到可以輕鬆閱讀英文書報雜誌的程度,透過訂定短期的「終身學習」目標來改善,是很值得大家一試的。 但「終身學習」的目標,不見得一定要如前面幾個例子一樣嚴肅。我們也可以在文學、藝術、音樂當中選定目標充實人生。 培養自己、訓練自己 除此之外,我也想要提醒現在的大學生,專注在學習,注重自我培養。 對台灣的學生來說,進好學校還是困難,但從學校畢業卻很容易;好像上了大學,不見得要用功念書。 我大學時念的兩所學校MIT跟哈佛,同學都很用功,尤其是那個時候,一○%學生拿A(MIT稱做叫O),二五%學生拿B,五○%左右拿C,最後的是D跟E了,E有時會要留級或重修。因為有淘汰制度,大家都很努力。 東方學生太依賴外來的刺激與要求,好像一定要透過外在的系統或規範來訓練自己。 美國是不講這一套,他們比較注重自己培養自己、自己訓練自己(self-development)的能力。這也是為什麼,美國頂尖大學的學生,終身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原因。 如果年輕人能及早建立起有目標、有系統、有紀律的終身學習習慣,在畢業後的日子裡,你依舊會持續的成長。 面對不確定的競爭,我鼓勵學生從十八歲開始就要試著面對世界;不要以為就業才是面對世界,你要及早向外開展,了解世界正在發生什麼、世界如何改變,而這些改變如何影響你與周遭的事物。慢慢從家庭的保護中獨立,才有可能真正習得生活的、學習的獨立。 http://m.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02101

給生科系03級畢業班家長的話

2014年06月08日
公開
59

中山大學顏聖紘教授 各位家長好,我是生科系03級的導師之一。你們的孩子將要離開校園了,而我有些話想要對家長說: (1) 這幾年來台灣發生了很多事,這些事打壞了我們過去對許多人事物的信任與信仰,使得我們必須要面臨許多價值與體系的重建。如果你們的孩子能夠看清且面對龐雜的現實,並理解到自己需要面對的挑戰與努力,希望你們替自己的孩子感到驕傲; (2) 我能理解孩子永遠是父母心中的孩子,所以想要抓住孩子預測未來排除萬難是人之常情,但是若要孩子茁壯長大,那就一定要放手了。所謂的放手並不是撒手不管,而是讓孩子自己做決定,自己負責,並瞭解到人生其實隨時都在權衡ZB得失,都可以為了探索追求不同的價值而轉彎換跑道; (3) 從中山畢業並不保證未來的順遂,只有自己能決定什麼是成功? 什麼是快樂? 什麼是完滿的人生? 你可以跟著大家走,也可以自己披荊斬棘,但所有的決定都會有得有失,人生不可能全拿全贏。希望你們的孩子能夠在一次又一次的人生遭遇後看見自己,體恤他人,然後感到坦然與自在; (4) 你們的孩子或許不會留在這個系的專業領域中,但這個社會本來就有大多數的人"學非所用",所以這個系希望在這四年中帶領學生發展偵測、觀察人事物的敏銳度、分析整合資訊的邏輯力、劍及履及的實踐力,還有關懷社會與他人的同理心,而不只是造就個人的財富與確幸。這樣我們才能說,這樣的高等教育能改變社會,讓我們這個需要被修復的社會有機會能往正面的方向推進。 謝謝大家 --------------------------------------------------------------- "發展偵測、觀察人事物的敏銳度、分析整合資訊的邏輯力、劍及履及的實踐力,還有關懷社會與他人的同理心" 也可以當成家長的教養目標與檢驗指標!

楊照:當補教業者變成權威

2014年06月02日
公開
67

【聯合報╱楊照】 2010.02.01 02:20 am 剛進行完的今年學測,國文科考卷考得特別難,有很長的文章讓考生看不懂。這是這兩天看新聞的人,一致留下的印象。 可是評斷國文科很難的,到底是誰?再仔細看一下新聞內容,從電子媒體到平面報紙,記者訪問、引用最重要的對象,是補教業者。補教業者最關心考試、最了解考試、對考試最敏感(因為牽涉到直接利益啊!),所以第一時間問他們最方便,最快、最容易得到明確的意見。 有考試,相應有了蓬勃發展應付考試的補教業,接著每次考完試,就由補教業者充當權威,透過新聞媒體來對社會評價考試出題的品質,再由這種印象回頭影響下次、下下次考試出題的方向與方式,或者由補教業者整理經驗改變教學生應付考試的撇步,如此環節扣搭,在台灣已經明確建立起來了。 然而,這樣的環節架構中,讓人不忍問、卻又不能不問的是:那教育呢?教育在哪裡?教育的目標,教育的成效在哪裡?考試本來是教育過程中的手段,一來藉競爭刺激鼓勵受教者努力學習,二來用以檢別學習成就與學習潛力,但是現在這種討論考試的態度,口中眼中根本沒有教育了,彷彿考試本身成了目的,所以才會讓補教業者變成了權威,而且幾乎是唯一的權威,他們從事的、關心的,本來就只有考試,沒有教育,他們是靠考試,而不是靠教育賺錢的。 從教育角度,關心學生人格與能力發展的觀點,到哪裡去了?補教業者認為題目太難,我們就統統都該接受作為天經地義的結論嗎?我自己仔細看完了這次的國文考題,我的感覺,跟補教業者的意見,大相逕庭。 考題難不難,牽涉到評量的標準,更牽涉到對學生答題思考的期待。考卷上的引文被視為太長太難,反映的其實是我們對於十八歲青年們的閱讀能力期待大有問題。考題考的,幾乎都只是要同學瀏覽後取得大意,不需字字句句斟酌,才不過一兩百字的段落,沒辦法在一兩分鐘內領略吸收?顯然是因為考生只會一個字一個字謹慎研究,只會背誦記憶自己過去讀過的東西,缺乏真正的閱讀,接觸陌生文本而能快速獲得知識與感應的能力。而這種缺憾,不正就是補教業囂張盛行所帶來的惡果嗎? 國家社會將來需要的人才,是會考試的人,還是擁有閱讀學習能力的人?補教業者希望考題都在有限範圍考很容易準備演練過的答案,討厭測試真正閱讀領悟能力的考試方法,如果我們就盲目接受補教業看法為考試的目標,那多悲慘! (作者為新新聞副社長兼總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