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K.K.M.O.M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排名的意義

2016年07月22日
公開
86

在討論區,看到不少孩子成績漂亮的家長,頗喜歡在討論區談論校排名。我可以理解,因為孩子成績優秀,為人父母內心的喜悅,但以過來人來說,我覺得校排可以有意義,也無意義。 有意義的是,它可以用來衡量,當時孩子在這個學習範圍的熟稔度,大約是在該團體的位置。但無意義的是,學校排名,甚至是模考排名,並不是學測或指考成績亮麗的保證。 以今年指考為例,第三類組分數能達到台大醫科預估分數的排名,必須是在英數物化生五科總分455左右。大概就是這五科總分的前75名, 我稍微上網查詢了一下,建中約3人,桃園高中一人,嘉中8人,雄中是以去年451估計有15人,再加上其他幾間名私中,一校最多一人,其餘的人次分散到各大重考名補習班。 南一中和南女中都掛零,如果排名是保證,那請問:南一中科學班這些學科都超前的學生,校排排名在前三前五的學生,為何連一個都考不進全國前75名? 如果科學班這麼強,那全南一中該屆學生的學測成績,為何不是全班都75級分?指考成績不是全班都455以上?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分析看看。 我自己的孩子,沒在自己就讀的學校,遇見讓他佩服的神人。但出去參加校外競賽,讓他開了眼界,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對於自己的學習成績,一向的回答,都是:「還好!」連他考指考最好的物理一科,考完出教室,就說:「我寫到想吐!」考完對答案,也都很淡定,就是不說大約估幾分。直到成績公布98分,被我臭罵一頓,讓我窮緊張好久。 因此,讓我很納悶,討論區為何有家長,還是執著在科學班、數理資優班。這些班級,絕不是學測、指考成績亮眼的保證。 令我更訝異的是,有家長竟然可以以孩子國中的成績排名,預估孩子將來可以上台大醫學系。我都不清楚,她預估的參照點在哪裡?更何況只是間私中的排名,一直以來,台大醫學系的學生,有絕大多數都是公立國中、公立明星高中上來的孩子。個人覺得,真正優秀的學生,大多數是國高中都就讀公立學校的學生。 我自己的大兒子,國高中六年都讀私中,但我喜歡客觀分析,不喜歡讓個人感情影響判斷。那為何我兒子要選擇直升呢?因為他不夠頂尖,可以在明星高中贏過科學班的學生。在私中,反而讓他勝出,可以出去參加教育部的學科競賽,也才有機會得獎。這是種策略,不是因為私中的學習環境好。 與其相信這些美夢與幻想,不如實際去研究:如何協助孩子規劃中學六年的學習生活?如何促進孩子的前額葉成熟?如何培養後設認知的能力?如何提升孩子的心理素質?一旦孩子的心理不健康,學習也很容易隨時崩盤。也許這樣,才能更趨近成功。 當然最重要的是學習的本質,因為過於專業,就不談了。

回應"數學要不要超前"

2016年07月21日
公開
93

嗯,本來還在想,是否要做回應,後來想想,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給某些徬徨的家長參考。 我有兩個孩子,兩個孩子的天資,簡直是天壤之別。 大兒子是個「普通資優生」,從學齡前到小學這個階段,對數學充滿熱忱與興趣。 大約小二時,偶然間,發現他有了分數乘法的概念。 當時很害怕,不知道怎麼帶他,更不敢把他丟給補習班,就這樣慢慢呵護他的學習力。 他熱愛數學的程度,可以為了解題解到半夜一點還不睡覺。 可以在媽媽與朋友聚餐的兩個小時,默默把一整本奧林匹克的數學題本算完。 但又怎樣呢?到了國中後,他慢慢對數學失去興趣了。 興趣轉換到物理、化學和生物, 為了搞懂一個物理觀念,他上網找到美國中學的網站看英文的解釋, 為了看英超足球賽,上網看英文的球賽報導,收看英文的球賽轉播。 為了聽懂球賽,拼命適應主播的印度腔英語, 為了聽懂訪問球員的內容,他得適應西班牙腔英語….. 因為興趣,練就了他適應各種腔調英語的能力。 但我這個媽,想幫助他超前英語,被他有一搭沒一搭的態度給軟性拒絕了。 因為興趣,自己廣泛大量閱讀許多科普書籍, 雖然早早設定了目標,但還是被充滿誘惑的多元興趣給拉走。 去年,應屆第一年學測,考了71級分,馬上決定參加指考。 國中高中六年,完全沒補習,也沒超前。 第一個月,拼命地啃完選修物理的課本,可以感覺第一個月他很焦慮, 啃完課本後,他終於安下心來,拼命寫題本。 數學和英語是他較沒興趣的科目,就變成有一搭沒一搭的複習著。 指考分數出爐,因為物理考了許多量子物理,是他的強項。 物理拿了98分,生物和化學都考了85分上下。 栽在英、數,都只考了75分左右,差五分可以上醫學系。 填志願時,我試探過他,物理這麼強,不然讀物理系好了。 他馬上回絕我,物理不是他的最愛,醫學系才是。 他打算重考半年,就要達到他的目標。 重考這半年,是他生平第一次補習,也是他第一次乖乖坐在書桌前讀書,呵呵。 很認命的把高一高二的科目重新複習一次,終於如願,於今年申請上成大醫學系。 我曾經與外子閒聊過, 如果我們野心夠大夠強,似乎應該早把孩子送到補習班或請家教超前, 他應屆就能上醫學系了。 但又怎樣,我們的孩子因為重考,反而更謙虛更成熟。 而且在沒有成人介入的情況下,摸索自己的目標,培養自學的能力。 如今,他達到了他的短期目標,準備朝下一個目標繼續前進。 小兒子資質不如哥哥,就算聽話想超前,也沒那個能力。 但我們還是堅持著一個理念,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與反芻的習慣。 他想補習,就讓他去補習,讓他找自己聽得懂的補習班。 但還是在一旁陪伴,慢慢引導他自學的方法,培養學習力。 我想,不管有無超前,有無借助補習班,或有無借助家教都不是重點。 孩子有無養成自學與反芻的習慣與能力? 有無邏輯推理的能力?有無歸納統整的能力? 有沒有自己的主見與目標,才是父母該去關注的重點! 至於學校排名,看看就好,不用太在意。 大兒子高中時的國文,總是在班上排名倒數一、二名。 應屆學測國文15級分,重考那年14級分。 學測考的是語文邏輯推理的能力,學校小範圍的考試很難測出啊。 ------------------ smallfishyy的女兒的學習態度一定很好, 但要把國中三年各學科的科目融會貫通學好, 對多數孩子來說,並不件容易的事。 請看這則討論: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topic.php?style=education&bid=28&sID=4617300 再者,寫考古題和現場實際應戰,還是有很大的區別。 即使考了五科A++,也不一定能保證高中的學習能步步青雲喔。 會考的五科A++與基測時代的PR99相當, 我大兒子的國中同學,有兩位當年基測都考408。 大學學測應屆都考72,今年重考,一位還是72;另一位落到71。 明天指考放榜,不知道71那位同學指考的結果如何? 雞婆的我,分享一下大兒子準備大考的方法。 他每一個科目,都會詳讀課本勤作筆記。 我們應他要求,買給他專屬的筆電,把整理的資料都放在電腦。 有需要再列印出來複習, 我在陪考時,看他拿了一堆他整理的筆記,考前再翻閱一次。 重考時,他直說:「厚,原來補習班早就幫考生整理好詳細的資料了。 我整理了國文筆記,整理了整整半年啊!」 但我認為,在整理的同時,必須理解、歸納, 以後寫題目時,才能將這些歸納的知識演繹出來。 這還是與直接研讀補習班整理好的資料,有程度上的差別。 另外,我不太懂,為何版上的不少爸媽想讓孩子進科學班、參加競試? 是有哪些考量?還是孩子真的很喜歡基礎科學? 以過來人的經驗,如果我在大兒子閒閒沒事做的時候, 應該積極一點,讓他多參加一些與口才訓練有關的活動,訓練他的口條,呵呵。 ---------------------------------------- 家有怪咖媽媽(?),能了解您的感受。 我覺得妳這句話說得真好:「孩子一旦習慣加深加廣的學習方式,就像點燃的火車,會自己不斷超前學習,專注投入到某些特定領域中,然而現在的升學制度是要各科平均發展比較有利,如果不是尊重我兒子自己的興趣,我有時候也會有一股衝動,想勒令他不要再讀生物、物理,這些時間拿去讀國英,學測可以多比較多分吧!」 只有親身帶過這樣的孩子,才能理解箇中滋味,也才能體會,生養到這類型孩子的父母之辛苦與擔憂。 想要支持孩子的理想與天分,又會擔心未來發展。畢竟,在台灣的升學制度,對這類型的孩子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我的孩子貴人運很強,曾在小學時,接受數學教育系的教授親自指導數學。也曾經思考過,要不要走競賽的路。考量到要打競賽,需要花很多的心思與時間在訓練,孩子又非超級資優的資質,於是放棄走這條路,讓他自由發展。 後來,他早早覺得,自己對醫學很有興趣,從國中時,就開始準備這方面的探索與規劃。 他高中時,曾經懷疑自己也是AS,研讀了不少國內外的資料。 之後,他告訴我,以後想研究腦科學,想透過腦科學,深入了解AS,並進而幫助這些孩子。 「.家中有跳跳虎(過動)或外星寶寶(亞斯)的媽媽,很容易因為小孩狀況太多疲於收拾殘局,而放棄孩子的學業,其實他們只是需要比較獨特的教學引導方式,我自己研究了很多小技巧,有機會可以分享給辛苦的媽媽們」 -->妳把孩子帶這麼棒,應該多寫寫妳的心得,讓其他新手媽媽們參考啊,期待妳的進一步分享! ------------------------------------------------------------- 童爸, 「教」,沒甚麼不好啊!更何況是有能力教自己的孩子,況且,你的孩子都乖,肯讓你教呢。 大家都是認真的父母,誰沒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思呢? 只要不是想走學術界的路,高分通過升學考試,都只是個手段。 如果想走學術界,培養鑑別知識的品味,與建立知識架構的能力,就很重要了。 節錄顏聖紘教授說的一段話: 「我們的國高中教育,不管是課綱還是課本,其實都不重視各個學術領域從發想、理論成型、技術發展、議題分眾,到連接現今人類生活、產業與地球環境的發展歷史。」(http://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7492/1838547) 自己無法克服台灣中學教育與大學教育的落差,不幸走上偏學術傾向的科系,會是條荊棘滿佈的道路,畢業後,又容易與業界脫節,感覺人生無望,無所適從。 老實說,我對大兒子有比較高的期待。因此,才會放手讓他摸索,堅持不補習。為的就是希望,他能培養出對知識的品味,即使因此而慢一年上大學,也值得。 回到現實面,今年大學指考公布成績了,我好奇上網搜尋各高中的戰果,看了許多第三類組各校榜首的報導,並觀察孩子重考班好友考出超高分者,個性中都有些相同點:沉穩、專注,最重要的是耐力與意志力,也就是讀書的「霸氣」。 不管父母付出多少,孩子多配合,在重要考試這年,就像跑馬拉松一樣。「永不屈服」的心理素質,才是決勝關鍵,而這心理素質如何得之,就耐人尋味了。

[轉貼]只抄制度不改文化,台灣教育別再盲人摸象了

2016年07月11日
公開
66

教育向來是一個國家的政治必爭之地。台灣作為一華人(為多數)之國家,承襲了許多的教育文化傳統,這些傳承的優劣利弊常是政治口水戰的重要議題。很巧,因為近代的歷史淵源,台灣菁英多在海外留學,台灣的教育常常被拿來跟歐美國家比較,而很不幸地,這些比較通常都基於一種「國外的教育較台灣優」之成見。由於評論方向原本就存有相當嚴重的偏差,許多缺乏邏輯性、過度神化國外教育的文章層出不窮,冥冥之中助長了一種 「吃碗內看碗外」的盲從心態,使教育改革不力。 美國的教育正是被不當比較、過度神化的一例。 敝人在美從事教育相關社會企業、教育科技研發至今約八年,曾在教育科技研究中心任職,後透過創辦社會企業幫助美國各州公立中學建置互動式學習平台,現致力於美國研究試辦雙語科技化微型學校,可望提高教師薪資與降低學校科技化之成本。敝人希望能透過分享一些相關經驗來拋磚引玉,希望能促使大家對台灣教育制度與文化有更務實的反思。 求證偏見 出自科學背景的朋友對求證偏見(Confirmation Bias)應該都不陌生,其意義在於趨勢與資料之觀察者常因自身的立場而只關注對自己的假設有利的人事物。台灣人在看待美國的教育時,可能是為了創意、培育技術人才或產業發展尋找個簡單明瞭的答案,而單單挑出些片面的現象與數據來討論,將一些無關緊要的現象硬定位成解藥。 舉個例子好了。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了這篇文章「我在 CMU 交換的那半年,看見美國、台灣電腦科學教育的巨大鴻溝」(上、中、下),作者對於 CMU 跟交大最大的不同就是 CMU 要求學生讀更多課本文獻、CMU 很操、CMU 使用 Git 與 Piazza 來管理課程,因此奠定了 CMU 在資訊領域的地位。敝人以為,這種說法很弔詭:如果原作者在乎的這些瑣碎事就是 CMU 的實力基礎,那是不是若交大要求學生多讀課本文獻、多出點功課專題、改用版本管理系統和論壇管理系統,就能在資訊領域稱霸? 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很巧的是,敝人是 CMU 資訊科學學院校友,大學期間曾在台大與交大的資工與統計研究室中實習過。其實 CMU 校內用過不只一套學習管理系統和論壇管理系統,但這些平台在校內的使用率並不高。甚至有很多教授還是以個人網站發佈作業,然後要求用電子郵件或 FTP (檔案傳輸協定) 交作業。而在 CMU 讀書時,學生不但沒有每天在 K 書,反而是越聰明的學生翹課和抱佛腳的頻率越高。同儕之間都會關注一些很天才的同學每天無所事事、每天翹課,但是卻什麼專題都提早交件,課堂上看似心不在焉卻還能糾正教授。台灣過去出國留學生人數之多,更有許多教授是自國外學成歸國任教,所以要論教材或是教學方法,不見得跟美國的大學有什麼根本上的差異。若純粹論讀書的用功程度,CMU 學生也不見得會比台大交大的學生用功。但課堂外,CMU 許多學生都有自己獨立發起的專題和興趣。畢業後,許多同儕的事業都結合了資訊和其他的興趣,敝人一半以上的同學畢業三四年後都相繼創業、或進入新創公司任職。 如果一個人本身對於高等教育的定義就是在讀書,那不管去了多少地方、看了多少東西,最後的感想還是跳不出課堂管理、課本文獻、作業專題幾樣。 然而,杜林獎得主 Herbert Simon (註:CMU 鎮校教授之一)曾說"Learning results from what the student does and thinks and only from what the student does and thinks. The teacher can advance learning only by influencing what the student does to learn."(意譯:學習是學生思考和實作的結果,除此以外沒別的。老師只能透過引導學生的做事風格來促進學習。) 這告訴我們,老師最可貴的就是創造學習的環境和風氣,而教育的成功源自於好的老師提倡良好的學習模式和學習風氣。 我們台灣人在看待教育時最大的問題就是只在乎「物」,對於教育的「精神」層面太過於漠視。 美國很大、教育分布極不平均 講完了驗證偏見,我們順道討論一下所謂的「美國教育」的前提。 美國,真的很大。 美國國土比中國大、人口世界排名第三、工業產值世界最大,比台北市年產值高的城市有十個,而紐約、洛杉磯、芝加哥個別生產毛額比整個台灣加總還高。美國的人種多元、政治意識形態分歧、貧富差距、城鄉差距更是世界少有的。 相對於美國,台灣是個同質性相當高的國家。在台灣論 「台灣教育」 若都嫌籠統,用同樣的眼光看待 「美國教育」 就更容易以偏概全了。美國的基礎教育並沒有全國性的統一綱領,幾乎是每個州都有自己的教學標準。麻州有令人稱羨的基礎數理教育,肯薩斯州卻曾嘗試將進化論從基礎教育課綱中移除。美國有不少私立貴族預備學校、富裕社區的近郊公立學校、私人管理的特約 (charter) 公立學校,但同時也有落後的都市公立教育系統,並非像台灣一樣有穩定且高質量的公立教育。 論高等教育,美國的大學指定測驗 SAT (註:美國不只一種大學入學測驗) 州與州之間的分數和參與度差距之甚難以想像。而各州的高等教育普及率,最大差距 (麻州的 54.3% 與內華達州的 28.4%) 幾乎整整一倍。論美國全國大學普及率僅約三成,是台灣的一半。 美國頂尖大學以私立學校居多,長春藤、杜克、麻省理工、芝加哥大學、紐約大學等皆為私立。由於許多私立大學一年學費 (約五萬) 幾乎等同美國平均家庭收入,因此私立大學學生許多家庭狀況相當富裕,但亦有部分透過申請獎學金及學貸進入就讀的學生。公立大學則有過半 (一般都在七成以上) 名額保留給該州州內學生,並將學費分為本州 (五千到兩萬美金之間) 與外州 (與私立學校同等)。 要論學校數量,美國擁有兩千四百多所四年制大學,論密度並不比台灣低,其中自然有許多低質量的學店。 因此在討論美國的教育時,第一個問題應該是:你討論的是誰?美國的名校學生和美國公立學校系統之間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太明顯的邏輯關係。 美國的高等教育不是只有一種 許多台灣人在看待美國教育時,已假設美國的教育體制比台灣更注重創意或是更注重實用性。 就好像台灣有台清交成,也有師大政大藝大,各種學校的性質都不盡相同。而美國的高等教育分布更廣、性質差異更大。 台灣人關注美國大學時,其實都只關注大型研究型大學 (Research University),除了上述之長春藤、杜克、麻省理工、芝加哥大學、紐約大學等,UCLA、柏克萊、史丹佛、普渡、艾默里等皆為研究型大學。這些大學受台灣人重視的原因是他們和台灣的知名大學性質最相近。要論實用性,美國最知名之研究大學除工程導向學府除外,幾乎都是文法商和博雅教育 (包含基礎科學) 主導。 此外,美國高等教育有另一大宗,那就是博雅教育學院 (Liberal Arts Colleges)。所謂博雅教育,字面上就是 「自由的教育」,顧名思義,這些四年制學院的目標是教育學生成為能夠獨立思考分析且具有創造力的人。一般來說美國的博雅教育學院沒有什麼專業科目 (如化學工程、行銷等),只有基礎科學、社會科學、藝術、音樂等科目。美國知名之博雅教育學院有 Williams (註:王力宏母校)、Amherst、Bowdoin等。 所以說,在看待美國的高等教育,很全部用 「實用」 或 「創意」 蓋而論之。應該深入了解美國各種學術體系的優缺點。 沒有教育問題,只有社會問題 線上教育不會拯救世界,翻轉教室 (flipped classroom) 也不會拯救世界。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世界上沒有教育問題,只有社會問題。所有教育需要解決的基本問題,都必須從社會層面著手。 在研究教育時,我們常犯的一個慣性錯誤,就是以為教育就是看書、聽講堂、考試。而教育不是只有內容學習,而是除了背誦型知識、程序化知識等傳統教學內容外,還有邏輯性知識和元認知知識(Metacognitive Knowledge)。 很不巧的,好的和差勁的學生最大的差異不是誰知識淵博、誰做事效率高,而是誰有辦法深入分析、靈活創造,以及誰能夠督促自己、妥善管理學習資源、規劃自己的時間。前者需要的是邏輯性知識,後者則是元認知知識。這兩種知識最難教,也是最難標準化的知識。 很多人以為只要將課本、講義等開放化並且降低學費就能夠提供全世界均等的教育機會。然而在台灣我們可以明顯看到,弱勢學生考上公立大學的比例越來越少。這種現象在美國也差不多,即便提供線上教學和更多的內容、科技經費,富裕家庭與中產階級 vs. 弱勢族群的差距依然沒有明顯縮小的趨勢。 原因就在於最難教的邏輯性知識與元認知知識,說白話點就是學生的分析能力、創造能力和學習習慣。而這兩種知識的產生往往和學生的生活環境有關,弱勢生由於家庭經濟壓力大,可自我支配的時間和資源較少,往往沒有時間與機會去進行探索性的學習活動。而由於弱勢生生活圈中通常缺少在學業與事業極成功的長輩,因此在學習動力、學習習慣上的養成都從小注定將大打折扣。最嚴重的要算是所謂的成見威脅(Stereotype Threat),使弱勢生可能因為社會其他人的成見而相信自己的膚色、血統、所在族群有不可改變的先天缺陷而無法在學業上與事業上成功,因而放棄在學業上努力。 過去幾年美國線上教育提供商(與非營利組織)如 Coursera、Khan Academy、EdX 等崛起,透過科技業向全美國誇耀線上教育即將帶來的教育機會均等。然而,這種趨勢帶來的極大的負面影響:與其深入了解弱勢族群的社會問題,越來越多中產階級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問題,認為只要提供教學資源後就只是個人努不努力的問題了。 講句實在話,一個人努不努力,除了少數個例外,常常都是所在的族群對個體的期許和支持所至。弱勢族群缺錢,但是他們更缺富裕家庭和中產階級認為理所當然的自信和社會動力。 線上教育和翻轉教室捍衛者若不願意深入跟學生實際接觸、解決其面臨的社會問題,終究是治標不治本。說穿了,許多線上教育提供者根本不能被稱為教育上的突破。 為什麼? 因為沒有任何一位教育家,能夠像 Khan Academy、Coursera 一樣,在九成以上的學生無法順利完成課程,還可以把問題推給學生的。教育家必須要對每一位學生負責,並且未因為每一位學生找出適合的教學方式,而不是像現在的線上教育平台一樣只挑好教的學生。 線上教育和翻轉教室在美國炒作已久,卻受許多教育家質疑沒有解決問題。對此,不是美國主流媒體報導甚麼就是最好的選擇,應深入了解教育和學習的過程以及各種趨勢現象對教育的影響。 制度問題與文化問題 台灣人看待美國教育另外一個層面的問題,就是常常停留在制度上。然而這種審視態度又充分說明了台灣人秉持一切用「物」的角度去看待問題,而不會去探討精神層面的問題。 而所謂精神層面的教育問題,就是「教育文化」,乃至「社會風氣」的問題。(可參考敝人教育與創意一文) 台灣的教育制度過去或許承襲了許多軍國式訓練,但是越改越像美國。不管是學測、推甄、指定考等改制,都是從過去的聯考制度鬆綁,改為美國民營化的多元入學。 然而,大家或許比較少思考的是,很多人拿來說嘴的美國青少年科展、運動等,其實對台灣來講也不是甚麼新制度。台灣的教育提倡德、智、體、群、美五育,有科學展覽展、美術展覽等,也有公民、健康教育等科目,制度上並沒有明顯的缺陷。 然而,了解美國和台灣在這些制度的運行上就可以看到很明顯的文化差異。雖說制度類似,但是在台灣,老師可以因為段考而取消基本學科外的體育課、美術課、分組活動、倫理、健康教育等。而科學展覽和藝術展覽在台灣由於獎狀能影響學生的未來(拿市長獎、蒐集獎狀以備升學等),變成家長高度參與而扭曲了其探索式學習的本意。台灣人常常歧視體育班學生「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又將音樂課、美術課定位為「才藝」,在考試升學之餘可視情況犧牲。 所以說,台灣的教育和社會風氣問題有多嚴重? 換個比較輕鬆的話題好了,台灣人聊街舞和設計好像在研究科舉制度一樣。很多台灣人提到台灣的街舞舞者,常常都喜歡講台灣的舞團在"世界街舞大賽"得過名。而對街舞稍微有點概念的朋友聽了應該很不自在,甚麼叫作"世界街舞大賽"?有多國舞者的街舞賽事太多了,Juste Debout、Battle of the year、World of Dance 等知名的,到紅牛(Red Bull)贊助的各種街舞比賽,幾乎所有都是跳舞人關注的世界街舞比賽。除此外還有有大量經費炒作的 Dancing with the stars、America’s best dance crew 等競賽型電視節目,到底"世界街舞大賽"的頭銜有甚麼意義? 對於美國人來說,獎項和名次是對自己實力和努力的肯定;但是對台灣人來說,獎項名次則是努力的目標。這就是兩地文化最大的不同。 而台灣人論教育時最大的陋習,就是碰到甚麼都是在制度上開刀,最喜歡叫板教育部長、老師,甚至行政院長、總統。實施聯考錯了,實施指考、學測、多元入學讓學生除了補習學科還要補習才藝又錯了。菁英化高教錯了,廣設大學讓大學學歷太普及又錯了。只有國立編譯館課本錯了,一綱多本後因為準備考試還要另外買書又錯了。(註:本來教學和升學就是兩回事,為什麼教學一定要教會升學考的東西?)現在,技職教育升上大學,現在大學生出來工作難找又要改回技職教育? 反正發生甚麼事情,台灣大眾就是只會在制度上動手腳。要論基礎教育的學力,台灣在 PISA 國際評比早在 2006 年第一次參與就贏過台灣人喜歡拿來說嘴的芬蘭,過去也一直都在世界前十名內。但是多數台灣人都對台灣的教育不滿意。 請問這樣還能把問題都推給制度嗎? 而到底有多少人憑良心問過:大學普及化應該代表博雅教育和理論知識可以帶動主動思考和創意培育,但是為什麼台灣人只注重找不找得到工作?多元入學的原意是希望在主要學科外有其他才華(如體育、藝術、音樂等)的學生也可以升學,為什麼到了台灣人眼裡變成一定要逼迫自己小孩去補習才能「正常升學」? 製造出這些問題的真正元凶,不是老師、不是教育部長,更不是推動類似制度的歐美國家,而是台灣的家長、台灣的人、台灣的社會。 不管是甚麼樣的教育制度,在一個功名利益主導的極端社會中,能產生的就只是一個功名利益主導的教育系統。 教育填補不了台灣的世代思想斷層 台灣的教改不管如何罷黜聯考、國立編譯館等威嚴時期產物,卻都是換皮不換骨。真正最難改變的,是長久以來的文化主體和社會常態,讓我們本體相離,說一套,信的又是另外一套。沒有經歷過戒嚴的Y世代,和目前主導台灣政經體系的長輩們,中間有著一道鴻溝,一道隔離了正義感和社會潛規則的鴻溝。 這道鴻溝,是認為國家應該保障人民(或是自己?)的權益,但是卻不認為公民、倫理是重要的教學科目;是認為台灣的教育不夠實用,但是卻把專業人才請來打雜;也是認為創意很重要,但是卻喜歡用單微度的分數和名次來衡量創意;更是認為社會公義和機會平等很重要,但是卻認為成績較差的學生不應該上大學,硬要其轉入技職體系。 所以別老是一直依樣畫葫蘆地今天學美國、明天學德國、芬蘭,後天轉頭又覺得中國的教育很不錯,制度朝令夕改。 如果台灣的學生的國際評比成績都如此耀眼時,卻還是被我們批評沒創意、沒主見、沒熱忱,那是因為台灣的社會已經給學生創造了一個非常惡劣的學習和成長環境。請記得:沒有教育問題,只有社會問題。要對台灣教育負責的不只是教育部長,而是家長、社會和造就延續我們社會文化的每一個人。 -------------------------------------------------------------------- 我最喜歡這幾段: "很不巧的,好的和差勁的學生最大的差異不是誰知識淵博、誰做事效率高,而是誰有辦法深入分析、靈活創造,以及誰能夠督促自己、妥善管理學習資源、規劃自己的時間。前者需要的是邏輯性知識,後者則是元認知知識。這兩種知識最難教,也是最難標準化的知識。" "原因就在於最難教的邏輯性知識與元認知知識,說白話點就是學生的分析能力、創造能力和學習習慣。而這兩種知識的產生往往和學生的生活環境有關,弱勢生由於家庭經濟壓力大,可自我支配的時間和資源較少,往往沒有時間與機會去進行探索性的學習活動。而由於弱勢生生活圈中通常缺少在學業與事業極成功的長輩,因此在學習動力、學習習慣上的養成都從小注定將大打折扣。最嚴重的要算是所謂的成見威脅(Stereotype Threat),使弱勢生可能因為社會其他人的成見而相信自己的膚色、血統、所在族群有不可改變的先天缺陷而無法在學業上與事業上成功,因而放棄在學業上努力。"

[轉貼]楊定一:內在寧靜,外在一定會平安

2016年07月09日
公開
61

Q現代人面臨種種變動、無常,常覺得無法掌控,該怎麼面對? A 每個人每天有各種念頭,不是活在過去、就是未來,透過念頭記得比如那天誰對我怎樣、讓我受委屈,及我傷害誰,沒完沒了。 透過過去,再投射到未來。例如安排規劃小孩念書也是為了未來的就業、機會,籌劃生活的種種安排,都是透過過去在尋找未來。 很不幸的,過去與未來中間的橋梁,是現在、這裡(here and now)。 你不可能不通過現在、這裡,每天由許多個瞬間組合而成,只有這個瞬間是真的。仔細觀察,過去是念頭所組成,未來還沒有到,未來是投射,要透過這裡、現在才能表達,才會在人間出現。 但我們沒有一個人活在這裡、現在。人在這裡、現在,心卻不在。我們在別的地方、別的瞬間。本來這個瞬間就不順,瞬間帶給我種種痛心、悲哀,所以我們才想去找其他的瞬間、其他的地方,或未來。 瞬間像個樓梯,踩踏一步是為了未來。我們把瞬間視為一個工具、一個經過,卻把整個生命最真實的點給忘了。只要把這個點找回來,生命就解答了,就那麼簡單。 Q怎麼才能找回瞬間這個點? A 容納、接收、包容一切瞬間帶來的變化。比如在這個瞬間,我聽到不滿意、不順,甚至處理很煩惱的事,在那瞬間也只是那樣子,瞬間過了就過了。但在這個瞬間中,我是否能容納一切?再怎麼嚴重也不過如此,再怎麼不順,也就那個瞬間不順,不需要那麼認真。 我們只是生命、宇宙的一部分,假如相信自己是宇宙的一部分,是否可以相信真理、宇宙,相信瞬間帶來的任何變化?答案是yes。 如果相信,為什麼還要抵抗、對立這個瞬間?如果我們樣樣都能接受,自然會發現在無常中,有一個寧靜。 這個靜很有意思,會讓我們自然投入生命,發現原來透過靜,我可以看到一切,可以欣賞到人間帶來的種種變化。透過寧靜可以看清楚,不需要反彈,一切就這樣了,瞬間過去就過去了。而最不可思議的是,透過瞬間與瞬間當中,會發現不順的也就順了;你認為不滿意、不完整的也就圓滿了。不用做任何事、任何動作,只是讓生命、瞬間存在,讓一切變化無常存在。 透過人生很多體驗,我們會知道人生有更大的藍圖。地球變化太快,一句話造成對立、抗爭、毀滅,但在這之中覺醒的機會就來了。 重點是這裡、現在,其他都是念頭,而且每個人都可以做到…(

備審資料的準備

2016年07月09日
公開
73

看到有家長提到坊間不少幫忙做備審資料的,而且收費不便宜,覺得根本是冤大頭的選擇。 首先,有心想靠申請進自己心儀的學校與科系的孩子,自然就會去蒐集相關的資訊,從高一開始,就慢慢把需要的備審資料逐漸備齊,等學測成績出來,申請入學第一階段通過,再來把這些資料整理都還來得及。 根本不需要花錢請人代製,因為現在大考中心會要求將資料上傳,有檔案大小的限制,不太需要花俏的美工,而自傳有字數的限制,還必須對自己的自我與生涯探索深入了解,才能在自傳的部分突顯自己。 我在幫助我家孩子著手寫自傳時,是擔任他的顧問。因為從他小時候,我就寫部落格,把他的學習點滴記錄下來。於是,他在寫自傳時,不時會傳line詢問我,他小學、國中時,有哪些豐功偉業,哈哈。請問,還有誰會比父母,更清楚了解自己孩子的優、缺點? 每年大學申請前,都會有許多文章,教高中生如何準備備審資料與面試,家長可以先注意這些訊息,把中意的文章存檔。(不然保留這裡是要做啥的?) 孩子需要知道自己中意的學校科系所在乎的點,自己的自傳和備審資料,才能依對方所好而準備。 不要小看這些大學教授,是不是自己的東西,他們都看得出來。 如果連這些最基本的東西都要靠外製,那你的孩子也不用讀大學了,根本是浪費錢!

[轉貼]被國中老師說「美術平平」,卻為CK、DIESEL設計服飾...3個方法找出孩子隱藏的天份

2016年06月14日
公開
51

許多父母會困惑:孩子是否在某個方面有才能?要不要投入時間、金錢培養呢?我想用一個故事來回答。 25歲那年,Alison拿到物理治療碩士學位,並且在醫院做物理治療師。這一年,她做了一個決定:報考設計系夜間部,重讀大學一年級。八年後,她以專業服裝設計師,在紐約開業,在歐美各地展覽、教學。 為什麼她要繞這麼大一圈?關鍵在國中老師的一句話:「她天分平平而已。」 天分果真平平? Alison從小愛做紙娃娃,幫娃娃畫衣服,常常往裁縫阿姨家跑,撿碎布幫芭比做衣服––這一切都是她主動想做的。同樣是美術或設計,對於產品或建築其他門類,就完全沒有興趣。 升高中時,她想考美術班,這時候父母反對。當時,她成績不錯,父母希望她就穩穩地讀上去,將來有安穩的工作。他們認為學畫很花時間,可能會影響成績,當時大眾普遍認定美術或設計是無法謀生的。 雖然如此,她父母並沒有武斷地阻止她考美術。他們問美術老師Alison有沒有美術的天分。老師說:「天分平平。」 這個回答讓Alison死了心,打消念頭,從此再也不碰畫筆。上了普通高中讀三類組,讀物理治療系、研究所,拿到執照成為合格的治療師,正式執業。 逆勢進攻 當初讀物治系,Alison不討厭也不喜歡,不擅長也不笨拙,一直都保持著「花最少心力應付」的心態,在班上功課常墊底,執照考試也是低空過關,總覺得有個「穩定而社會地位高」的工作就好。但臨床實習之後,她發現這個物治工作每天的生活與工作的真實面貌,會讓她喘不過氣。她知道自己不適合醫療工作,而且這個想法日益強烈。 研究所一年級的時候,她開始思考重回青少年時期的愛好:服裝設計,但在這個時候,她除了「愛好」之外,什麼都沒有。這時,她發現實踐大學有進修夜間部,她從頭開始準備申請。 即使是實踐服裝設計系夜間部,錄取率也只有8%,競爭對手不少是復興美工背景的科班生。Alison研究所畢業以後,再花不到一年的時間大量自修和練習,磨練藝術表現的技法,做了大量的創作,終於在研究所畢業後的第二年如願考上實踐。 身為一個醫療人員,而且還是照顧癌症病人,上班已經很辛苦,下班後還要去上課,周末被作業填滿。一年半之後,她決定休學,並考慮直接申請國外研究所。既然沒有學歷,就需要其他的「實力證明」才行。 脫穎而出 2010年,她報名「台灣時裝設計新人獎」,這比賽通常是設計系應屆畢業生甚至年輕設計師參加。Alison一邊上班一邊準備,在三月的時候繳交設計圖以及一套初步作品,得到入圍,之後,做出六套系列成品,最後成績出來,她以「設計系輟學生」身分,得到了當年第一名,不但破天荒,而且跌破所有參賽者眼鏡。 Alison正式走上設計之路,辭掉醫院的工作,申請上在服裝設計領域排名第一的紐約 Parsons服裝設計研究所,她是第一個被錄取的台灣人,而且得到一半學費減免的獎助金。 雖然入學時基礎比許多科班同學薄弱,但因為她極有特色,而且拼命學習,在Parsons的兩年實力起飛。在畢業後幾年,她也遇到頓挫,也不斷面對難關挑戰,終於在高手雲集、競爭激烈的紐約市札下了根,建立自己的設計師事業。 畢業的三年內,她參加義大利的ITS世界設計大賽,進入前十強;在畢爾包藝術時尚大賽之中得到第一名首獎,設計作品在大西洋兩岸得到許多展出機會,並且和Calvin Klein、DIESEL等廠牌合作設計服飾,和三星合作設計平板電腦皮套。最近半年,她曾有機會在Parsons擔任教職,但她放棄了,選擇開創自己的設計教育/顧問事業。 對照國三時被老師評為「天分平平」,顯得非常諷刺。 天賦的「症狀」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孩子是否在某方面有特殊才能?要不要鼓勵(至少尊重)他投入時間、金錢發展呢? Alison用她的人生做了一個實驗:小時候可能有某個特殊天分,但卻忽視了這個天分,等到內心的想望再也無法壓制,雖然比別人遲了很多年,最終仍然回到了這條路,而且用結果證明,她的天分才能是無可忽視的。 我看過不少有特殊天分的年輕人,從他們的故事我整理出以下3個「症狀」,有的話,表示他的天分值得認真看待: 一、他喜歡做的事情是一般同齡孩子不會喜歡,或不會做得那麼深入。例如,愛看電影不是天分,但研究劇本、分析角色、主動爭取在家族聚會中表演,就是天分。 二、他不但喜歡做,而且不斷嘗試做得更完美,並且發掘其中的原則、學習新的方法和技巧。甚至,你給他限制和困難,他還會努力克服。 三、當這樣的年輕人認識真正的專家,雙方能有超齡的交流,而且對方會希望這個年輕人繼續努力下去。 願天下有才者,終成大師。

[轉貼]你並不是「找到」你生命中該有的真正天職,而是要拼了命的努力才能得到它

2016年06月07日
公開
61

http://tedxtaipei.com/articles/httpideas-ted-com7-lessons-about-finding-the-work-you-were-meant-to-do/ 不論是從書本、講座、或是學校裡的性向測驗課程,我們或多或少都聽過「找到你的命中註定的工作」「做你真正想做的事」的說法。 當然,我們肯定不會選擇自己痛恨的工作當作職業,但找到一份真正屬於自己的「天職」(calling),似乎又是另一個困擾無數人的問題。 StoryCorps的創辦人Dave Isay認為那是因為「尋找天職」這句話錯了。 「天職並不是就待在某處被你『找到』」他這麼說。 「天職常常是在我們做出困難的決定,或一定程度的犧牲後,才真正得到的成果。也就是說,你必須努力後才能得到它。而這樣探索的過程也絕對值得。」 「對自己的工作懷抱熱情的人像是心中有一把火,他們每天早上都迫不及待地起床,準備完成今天的工作。」 Isay是2015年TED大獎的得主,他的StoryCorps網站以個人口述自己經歷的方式,蒐集了數以萬計人的真實故事,希望藉此成為一個保存人類智慧和人性的大型資料庫。 而在聽了StoryCorps這麼多的故事後,Isay注意到人們在生涯探索上有許多豐富而相似的故事。他蒐集了這些故事,整理成一本新書《Callings: The Purpose and Passion of Work》(暫譯:天職-人生目標和工作熱情的源頭),他提供了幾個關於「尋找天職」的故事。 「天職」會是三個條件的交集:你擅長做的事、讓你覺得被重視、相信所做的能幫助到別人 「當這三個條件都齊備,你會感到像發光一樣」這裡並不是說,一定要像醫生那樣醫治病人才是幫助人幫顧客解決問題;讓顧客感到開心的服務人員也符合這個條件。那麼又怎樣確定這些條件都達到呢?「你必須先暫時不去想朋友、父母、社會從他們的角度告訴你,你必須怎麼做。誠實地問你自己,你會得到答案。」 天職可能來自不太好的經驗 這樣的探索並不總是來自很好的經驗。Isay的故事中曾經訪問過一位教師「他原本就讀的是醫學院,在他父親遭到殺害後,他才瞭解到他真正想做的是一名教師,去感化更多孩子,每當他走進教室,都會感覺他的父親與他同在。」 某些痛苦的經驗可能對你造成很大的影響,並改變你人生中的優先次序—而那並不總是壞事。 天職可能是需要勇氣甚至是讓人不愉快的 另外的故事是關於第一位非裔美人賽車手Wendell Scott,他的職業生涯中不斷受到各種歧視和威脅,但他仍不放棄;Isay說:天職有時開始於勇於站出來,去對抗不公平的現況,而且致力於挑戰突破。「這種天職始於對未來的希望,而目標和毅力讓它能持續進行。」 天職可能來自別人的臨門一腳 Sharon Long人生中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打零工,當她的女兒上了大學,和學校顧問進行諮詢時,她隨口提了她也想上大學,「那還不算太晚」顧問說。於是她報名了一項藝術課程,並以法醫人類學作為選修——只因為那是最簡單的科學選修。 但當她開始上那門課後,她馬上發現,這就是他最想做的事。也就是說,天職雖然可能一開始只關乎個人的選擇,但意想不到的貴人和機會,也有可能帶來不一樣的收穫。 找到天職後只是開始 「找到天職」讓人覺得天職好像是有待挖掘的寶藏,找到了以後,就能有完美的結局。但其實天職是個持續的過程。「了解你的天職是什麼,和投注你的心血並實際去做,是兩回事。」要完成你的天職,你可能會因此需要重新回到學校、需要找專家幫忙、甚至需要開一家公司! 天職和年紀無關 Isay在他21歲時訪問了一場暴動中的參與者「在我做記錄時,我了解了,成為一名記者並進行訪問,就是我想做的事,我很幸運在很年輕的時候就領悟到這件事」。但在蒐集其他人的故事時,他也發現:你可能在人生的任何階段找到你的天職。 在他的書中,有人15歲就決定要成為一名NBA的裁判;也有位做了30年的會計,發現處理燻鮭魚並切塊是他最熱愛的事情。 天職不一定會帶來好收入 另外一個Isay注意到的現象是,他發現許多人的情況是離開了高薪工作,去選擇了一個較低薪卻更有成就感的工作。 「提到好工作,許多人會提到錢多事少,好像符合這些條件就可以稱得上是份好工作。」但我們在這些受訪者中發現,工作中更值得的報酬是願意為此承擔風險,並且去實現你所相信的事物。 Isay最後這麼說:「不是百萬富翁、不是超級名人,只有故事可以告訴我們如何讓生命活得更精彩而有活力。」「找到你命中註定該做的事並實現它,將是你人生中最滿足最特別的經驗,持續地去追求它吧!」 原文:《7 lessons about finding the work you were meant to do》

【轉貼】善與惡的頻率

2016年06月06日
公開
34

善與惡的頻率 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說明:「物質就是能量」。物理學家已經證明,我們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固體,都是由旋轉的粒子組成的。這些粒子有著不同的「振動頻率」,粒子的振動使我們的世界表現成目前的樣子。我們的人身也是如此。科學家已經測量過,人在不同的體格和「精神狀態」下,身體的振動頻率,結果讓人大開眼界。 大衛霍金斯(David R. Hawkins, Power vs. Force)通過20多年的研究表明,人的身體會隨著「精神狀況」而有「強弱的起伏」。他把人的意識映射到1-1000的範圍。任何導致人的振動頻率低於200(20,000Hz)的狀態會削弱身體,而從200到1000的頻率則使身體增強。 霍金斯發現,誠實、同情、慈悲和理解能增強一個人的意志力,改變身體中粒子的振動頻率,進而改善身心健康。 死人的頻率沒有意義。「邪念」會導致最低的頻率;當你想著下流的邪念,你就是在削弱自己。漸高依次是惡念、冷漠、痛悔、害怕與焦慮、慾望、發火和怨恨、傲慢,這些全都對你有害。但信任在250是中性的,信任有益於你。 再往上的頻率依次是溫和、樂觀、寬容、理智和理解、關愛和尊敬、高興、安詳、平靜與喜悅在600。 開悟(enlightenment)在700-1000。 他遇到過的最高、最快頻率是700,出現在他研究特瑞莎修女的時候。當特瑞莎修女走進屋子裏的一瞬間,在場所有人的心中都充滿了幸福,她的出現使人們幾乎想不起任何雜念和怨恨,這就是「慈悲與德行」。 1000被稱為是最高的意志或精神,這是絕對力量的頻率,甚或更高。傳說佛陀在村子裏出現時,使圍上來的人們,心裏除了佛陀什麼都沒有。 摘錄自無畏上師編輯之清心集清心篇一書

[轉貼]呂秋遠的文章---貴人

2016年05月29日
公開
74

到目前為止,我當了36年的學生,現在還是,因為EMBA的碩士論文寫不出來,處於休學狀況中。這一路從和平國小、中正國中、建國中學、政治大學學士、台灣大學碩士、台灣大學博士、東吳大學碩士、台灣大學碩士,除了最後一個EMBA碩士還沒拿到(只怕我是拿不到了,能用小說抵論文嗎?)對於畢業典禮,我已經習以為常。一路上照顧我的老師很多,景仰的老師也不少。 在中正國中的校慶典禮上,我談到了國中時代的國文老師林永芬。 其實,說人家霸凌我,也不盡公平,畢竟我當時就是個喜歡作弊的孩子,抽換成績單的方法,就是一種另類作弊,而且我做了不只一次,老師每次都會知道,我大概就會被狠狠的懲罰。一開始的懲罰是打耳光、罰跪之類的,後來大概就是把我調到教室第一列中間的講台第一排位置。我後來才知道,這招非常厲害,這種方法叫做標籤化。因為教室的座位是依照高矮排列,越高就可以坐越後面。當時我的身高不算矮,把我安排在第一列,很明顯就是要讓所有同學知道,我是罪犯。 我在國中時期,幾乎沒有朋友、毫無臉面。不過,國中的國文老師,卻是我當時唯一的希望。她很漂亮,一直很有氣質,我承認國中的時候最喜歡上她的課,達到了一種暗戀的地步。 她當時應該是二十五歲上下,教學非常認真,對於同學的成績要求非常高。但是,我的專長之一,剛好是國文,例如閱讀測驗,我大概不用看文章,可以直接寫題目;作文,每次大概都可以貼到布告欄上供同學觀摩,所以我很喜歡她,特別是她有笑容的時候,因為平常她很兇悍。 在國中一片灰暗、毫無自信心時,她獨排眾議,讓我去參加基隆市的國中作文比賽,而且拿到優勝,這件事情讓我在憂鬱少年時期,還能勇敢的活下去,而且覺得人生總是有點希望的。她從來沒有問過我,為什麼要這麼做,但是她一定知道,我當時做的所有錯事。她給我的溫暖,相較於當時候的所有冰冷,讓我覺得她在我的生命中,就像是陳淑樺在歌壇上一樣的重要。 如果沒有她當時給我的肯定,或許我會冷死在寒冰地獄裡,再也不能回溫了。 所以,我這輩子都很感謝她,即使她早已退休,但是她一樣是我永遠的老師。 每個人,都會不經意或是刻意的時候,成為某個人的貴人。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都會是別人的老師,也都一直在以身教或言教提供別人做參考。所以,勉勵自己可以幫助別人、溫暖別人,這是最重要的事情呢! 林永芬老師,謝謝您過去給我的溫暖。希望我現在的一切,沒有讓您失望。 --------------------------------------------------------------------- [每個人,都會不經意或是刻意的時候,成為某個人的貴人。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都會是別人的老師,也都一直在以身教或言教提供別人做參考。所以,勉勵自己可以幫助別人、溫暖別人,這是最重要的事情呢!] 身為老師,更要以此常常警惕提醒自己,自己的一言一行,皆會影響學。生成為貴人、惡人,全在一念之間。

[轉貼]如何閱讀科學報告

2016年05月29日
公開
67

http://www.sciencemag.org/careers/2016/03/how-seriously-read-scientific-paper?utm_source=sciencemagazine&utm_medium=facebook-text&utm_campaign=seriouspaper-3110 How to (seriously) read a scientific paper By Elisabeth PainMar. 21, 2016 , 1:15 PM Adam Ruben’s tongue-in-cheek column about the common difficulties and frustrations of reading a scientific paper broadly resonated among Science Careers readers. Many of you have come to us asking for more (and more serious) advice on how to make sense of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so we’ve asked a dozen scientists at different career stages and in a broad range of fields to tell us how they do it. Although it is clear that reading scientific papers becomes easier with experience, the stumbling blocks are real, and it is up to each scientist to identify and apply the techniques that work best for them. The responses have been edited for clarity and brevity. Do you have your own tips or other questions you’d like answered? Leave them in the comments section. How do you approach reading a paper? I start by reading the abstract. Then, I skim the introduction and flip through the article to look at the figures. I try to identify the most prominent one or two figures, and I really make sure I understand what's going on in them. Then, I read the conclusion/summary. Only when I have done that will I go back into the technical details to clarify any questions I might have. - Jesse Shanahan, master's candidate in astronomy at Wesleyan University in Middletown, Connecticut I first get a general idea by reading the abstract and conclusions. The conclusions help me understand if the goal summarized in the abstract has been reached, and if the described work can be of interest for my own study. I also always look at plots/figures, as they help me get a first impression of a paper. Then I usually read the entire article from beginning to end, going through the sections in the order they appear so that I can follow the flow of work that the authors want to communicate. If you want to make it a productive exercise, you need to have a clear idea of which kind of information you need to get in the first place, and then focus on that aspect. It could be to compare your results with the ones presented by the authors, put your own analysis into context, or extend it using the newly published data. Citation lists can help you decide why the paper may be most relevant to you by giving you a first impression of how colleagues that do similar research as you do may have used the paper. - Cecilia Tubiana, scientist at the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Solar System Research in Göttingen, Germany If I’m aiming to just get the main points, I’ll read the abstract, hop to the figures, and scan the discussion for important points. I think the figur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paper, because the abstract and body of the paper can be manipulated and shaped to tell a compelling story. Then anything I’m unclear about, I head to the methodology. If I want to delve deeper into the paper, I typically read it in its entirety and then also read a few of the previous papers from that group or other articles on the same topic. If there is a reference after a statement that I find particularly interesting or controversial, I also look it up. Should I need more detail, I access any provided data repositories or supplemental information. Then, if the authors' research is similar to my own, I see if their relevant data match our findings or if there are any inconsistencies. If there are, I think about what could be causing them. Additionally, I think about what would happen in our model if we used the same methods as they did and what we could learn from that. Sometimes,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pay attention to why the authors decided to conduct an experiment in a certain way. Did the authors use an obscure test instead of a routine assay, and why would they do this? - Jeremy C. Borniger, doctoral candidate in neuroscience at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umbus I always start with title and abstract. That tells me whether or not it’s an article I’m interested in and whether I’ll actually be able to understand it—both scientifically and linguistically. I then read the introduction so that I can understand the question being framed, and jump right to the figures and tables so I can get a feel for the data. I then read the discussion to get an idea of how the paper fits into the general body of knowledge. I pay attention to acknowledgement of limitations and proper inference of data. Some people stretch their claims more than others, and that can be a red flag for me. I also put on my epidemiologist hat so that I can try to make sure the study design is adequate to actually test the hypotheses being examined. As I go deeper into the argument framing, figures, and discussion, I also think about which pieces are exciting and new, which ones are biologically or logically relevant, and which ones are most supported by the literature. I also consider which pieces fit with my pre-existing hypotheses and research questions. - Kevin Boehnke, doctoral candidate in environmental health sciences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My reading strategy depends on the paper. Sometimes I start by skimming through to see how much might be relevant. If it is directly applicable to my current topic, I’ll read the paper closely, apart from the introduction that is probably already familiar. But I always try to figure out if there are particular places or figures that I need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and then I go and read the related information in the results and discussion. I also check if there are references that I may be interested in. Sometimes I am curious to see who in the field has—or more likely has not—been referenced, to see whether the authors are choosing to ignore certain aspects of the research. I often find that the supplementary figures actually offer the most curious and interesting results, especially if the results relate to parts of the field that the authors did not reference or if they are unclear or unhelpful to their interpretation of the overall story. - Gary McDowell, postdoctoral fellow in developmental biology at Tufts University in Medford, Massachusetts, and visiting scholar at Boston College When reading papers, it helps me to have a writing task so that I am being an active reader instead of letting my eyes glaze over mountains of text only to forget everything I just read. So for example, when I read for background information, I will save informative sentences from each article about a specific topic in a Word document. I'll write comments along the way about new ideas I got or questions I need to explore further. Then, in the future, I’ll only need to read this document instead of re-reading all the individual papers. Likewise, when I want to figure out how to conduct a particular experiment, I create a handy table in Excel summarizing how a variety of research teams went about doing a particular experiment. - Lina A. Colucci, doctoral candidate at the Harvard-MIT Health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program I usually start with the abstract, which gives me a brief snapshot of what the study is all about. Then I read the entire article, leaving the methods to the end unless I can't make sense of the results or I'm unfamiliar with the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and methods sections allow you to pull apart a paper to ensure it stands up to scientific rigor. Always think about the type of experiments performed, and whether these are the most appropriate to address the question proposed. Ensure that the authors have included relevant and sufficient numbers of controls. Often, conclusions can also be based on a limited number of samples, which limits their significance. I like to print out the paper and highlight the most relevant information, so on a quick rescan I can be reminded of the major points. Most relevant points would be things that change your thinking about your research topic or give you new ideas and directions. - Lachlan Gray, deputy head of the HIV Neuropathogenesis Lab at the Burnet Institute and adjunct research fellow in the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 at Monash University in Melbourne, Australia What I choose to read is based on relation to my research areas and things that are generating lots of interest and discussion because they are driving the way we do psychology, or science more widely, in new directions. Most often, what I am trying to get out of the papers is issues of methodology,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so for me, the most important section is first what the authors did (methods) and second what they found (results). It can also be interesting to understand why the authors thought they were doing the study (introduction) and what they think the results mean (discussion). When it is an area that I know a lot about, I don't usually care much about these sections because they often reflect the authors' theoretical predilections and one of many ways to think about the method and results. But when it is an area that I know very little about, I read these closely because then I learn a lot about the assumptions and explanatory approaches in that area of research. - Brian Nosek,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and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Open Science in Charlottesville First I read very fast: The point of the first reading is simply to see whether the paper is interesting for me. If it is I read it a second time, slower and with more attention to detail. If the paper is vital to my research—and if it is theoretical—I would reinvent the paper. In such cases, I only take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n work out everything else on my own, not looking into the paper. Sometimes this is a painfully slow process. Sometimes I get angry about the authors not writing clearly enough, omitting essential points and dwelling on superfluous nonsense. Sometimes I am electrified by a paper. - Ulf Leonhardt, professor of physics at the 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in Rehovot, Israel I nearly always read the abstract first and only continue on to the paper if the abstract indicates that the paper will be of value to me. Then, if the topic of the paper is one I know well, I generally skim the introduction, reading its last paragraph to make sure I know the specific question being addressed in the paper. Then I look at the figures and tables, either read or skim the results, and lastly skim or read the discussion. If the topic is not one I know well, I usually read the introduction much more carefully so that the study is placed into context for me. Then I skim the figures and tables and read the results. - Charles W. Fox,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Entom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Kentucky in Lexington It is important to realize that shortcuts have to be taken when reading papers so that there is time left to get our other work done, including writing, conducting research, attending meetings, teaching, and grading papers. Starting as a Ph.D. student, I have been reading the conclusions and methods of academic journal articles and chapters rather than entire books. - Rima Wilkes,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Vancouver As editor-in-chief of Science, I have to read and comprehend papers outside of my field all the time. Generally, I start with the corresponding editors’ summaries, which are meant for someone like me: a science generalist who is interested in everything but dives deeply only into one field. Next, I check to see if someone wrote a News article on the paper. Third, I check to see if there is a Perspective by another scientist. The main goal of a Perspective is to broaden the message of the paper, but often the authors do a great job of extracting the essence of the article for non-specialists at the same time. Then I tackle the abstract, which has been written to broadly communicate to the readership of the journal. Finally, I move on to the paper itself, reading, in order, the intro, conclusions, scanning the figures, and then reading the paper through. - Marcia K. McNutt, Editor-in-Chief, Science journals What do you do when there is something you don’t understand? I like to read online so that I can easily cut and paste words I don’t know into a browser to check what they mean. - McNutt If it's only a few things in the article, I'll make a note to look them up later. If I am really struggling to proceed through the paper, I try to look up a review article or a textbook chapter to give me the necessary background to proceed, which I generally find much more efficient. There are a lot of acronyms and jargon that can be subfield-specific, so I usually don't wade through the details unless it's for my own research. But I always try to take my time to really understand the methods being used. - Shanahan I will typically pause immediately to look up things I don’t understand. The rest of the reading may not make sense if I don’t understand a key phrase or jargon. This can backfire a bit, though, as I often go down never-ending rabbit holes after looking something up (What is X? Oh, X influences Y. … So what’s Y? etc…). This can be sort of fun as you learn how everything is connected, but if you’re crunched for time this can pull your attention away from the task at hand. Sometimes, all the jargon in a paper can cloud the whole point of the experiments in the first place. In such cases, it helps to ask yourself, “What question were the authors trying to answer?” Then you can determine whether they succeeded or failed. - Borniger It depends on how much the non-understandable bits prevent me from following the main ideas. I usually do not try to understand all the details in all the sections the first time I read a paper. If non-understandable parts appear important for my research, I try to ask colleagues or even contact the lead author directly. Going back to the original references to get all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is the last resort, because time can be limited and collaborations and personal contacts can be much more efficient in solving specific problems. - Tubiana Sometimes, you can just read through a paper and any terms you're not familiar with will become clearer by the end. If it is very heavy going, then stopping and seek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is usually the way to go. I do a quick Google search on the topic, theme, method, jargon, etc. If it is a very dense article, sometimes it will require a few read-throughs before it all starts to make sense. - Gray The question I ask myself is, “Do I need to understand what that means in order to get what I need from this paper?” I now read articles in research areas well outside of my expertise, and I often don't need more than superficial knowledge of the substantive content. If I can't do anything with the paper unless I don't understand that depth, then I do more background research. - Nosek Lately, I have had to read a number of papers outside my area of expertise with a lot of unfamiliar jargon. In some cases, I am able to directly extract the information I need from the results or figures and tables. In other cases, I use Google searches to define terms and concepts in the paper or read the cited reference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points being made. Occasionally, papers are so incomprehensible (to me, at least) that I don't bother reading them. - Fox Do you ever feel overwhelmed reading papers, and how do you deal with that? All the time. If the paper is relevant to a problem I am trying to solve, you can be sure that there are key things in the paper that I do not understand. That confusion is not a threat; it is an opportunity. I am ignorant; I need to become less ignorant. This paper may help me. Simultaneously, some papers are written terribly and are not worth the effort. Someone else has surely written about the concepts more clearly so that I can keep my confusion focused on understanding substance rather than poor grammar. - Nosek I especially get overwhelmed if it's not in my subfield, if it's long, and if it's full of technical jargon. When this happens, I break it down into chunks and will read it over the course of a few days, if possible. For really difficult papers, it also helps to sit down and work through it with a colleague. - Shanahan Yes, many times. This is why I developed my own reading strategies, by talking to other scientists and by trial and error. I also have thrown up my hands in frustration and tossed the offending papers away, never to read them again. - Boehnke Yes, and in these cases you have to realize that some papers are the result of years of work by dozens of scientists. Expecting to digest and understand everything in it in one afternoon is a far-fetched idea. - Borniger I have often felt overwhelmed! But certain sections might not need as deep an understanding as others. You also need to know your own limits: Are there some parts of the paper that you would like to emulate but are not part of your expertise and might become “accessible” through collaborations? - Tubiana If I feel the paper is very important to what I’m doing, I’ll leave it a while and go back to it again a couple of times. But if it’s too overwhelming, then I have to leave it aside, unless someone among the colleagues I have contacted has been able to interpret it. - McDowell Do you have any other tips you’d like to share? If there is a seminal paper I want to thoroughly understand, I find some way to give a journal club-style presentation about it. Speaking about a particular paper and answering questions is the best way for me to learn the material. Also, get a good reference manager. Mendeley helps me do my research, read literature, and write papers. - Colucci At the beginning, new academic readers find it slow because they have no frame of reference for what they are reading. But there are ways to use reading as a system of creating a mental library, and after a few years, it becomes easy to slot papers onto your mental shelves. Then you can quickly skim a paper to know its contribution. - Wilkes Be patient. Don’t be afraid or ashamed to use Wikipedia or other, more lay-audience sources like blog posts to get a feel for your topic. Ask many, many questions. If you can’t get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paper, talk with people in your circle. If you are still confused and it's really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concepts, email the authors. - Boehnke Don’t hesitate to talk to more experienced scientists. You will be doing THEM a favor by having them explain to you in terms you understand what a complex paper means. All scientists need more experience translating complex concepts into common terms. - McNutt If at all possible, read often. Try to keep a bibliography file with a summary of the article, any important points, even a figure or two, along with citation information. Pay attention to different ways of structuring an article, and pay attention to different styles of writing. This will help you develop a style that is effective and also unique. - Shanahan Posted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 Advice DOI: 10.1126/science.caredit.a1600047 Elisabeth Pain Elisabeth Pain is contributing editor for Europe. J Twitter Please note that, in an effort to combat spam, comments with hyperlinks will not be published.

[轉貼]呂秋遠文---傑出校友演說

2016年05月28日
公開
55

明天,我會接受第一個榮譽校友的稱謂,來自於基隆市中正國中。以下是我可能在明天會說的話: 「我從來沒想過,今天會站在這個地方,成為母校的榮譽校友,我只是個和平島漁村長大的孩子,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家境一般、就讀國小一般、沒有補習,就是一個在海邊長大的孩子而已。 不過,我在十二歲那一年,進入了這個學校,開始我悲慘的三年,以及人生很大的轉捩點。 在這個場合裡,說進入這個學校很悲慘,大概是很政治不正確的事情。但對我而言,這確實是人生中很特殊的事件,因為我進入了所謂的「民俗體育班」,也就是以練習民俗體育為名,行菁英升學之實的班級。這個班級所進來的學生,除了我以外,大概是基隆市成績最優秀、家庭背景很好、能力也最強的孩子。他們有些人在小學就已經可以跟外國人進行英文對話、學過各種才藝,而我,就是一個普通與平凡的孩子而已。 所以,因為我媽幫我報名考試,我僥倖的以吊車尾的名次進入這個班級,以後的成績也不好,即使我再怎麼努力,也只是盤旋在十五到二十名上下,偶爾會進入前十名。可是我爸對我的期望不一樣,他希望我可以維持國小的優秀成績,根本不知道這個班級裡面,充斥著各種優等生,我很難跟他們競爭。 我過得很痛苦。於是,我開始作弊。我作弊的方式很特別,有智慧型犯罪的味道。我不做小抄,也不翻書。我總是規規矩矩的考完試,發成績單之後,把第五名的格子跟我是第十五名的格子用刀片割下來互調,拿這張新的成績單影印後回家交差。 不過,還是被老師發現。我被狠狠的打了一頓,老師還威脅我要把我調離這個班。 何止要把我調離這個班級?坦白說,當年的同儕壓力,才是真正的可怕。對同學來說,我的品行不好、成績不好、家境不好、體能不好,不欺負這個人都不好意思了。 霸凌,最可怕的不是毆打,而是有意的排擠與忽視。同學看你就像是瘟神,避之唯恐不及。當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大概就是當大家在寫畢業紀念冊時,一個自己以為最親密的朋友,在別人的卡片上寫著,「呂秋遠其實是我最討厭的人。」無意中看到這張卡片以後,我只能沈默,這是我第一次知道臉上火辣的恥辱感是什麼。 那又如何呢?三年畢業後,考上建國中學,接著進入政治大學、台灣大學,拿到了幾個碩士與博士,當了律師。僥倖成名以後,偶爾作夢還會想起國中時不同的老師對我的羞辱、眾多的同學對我的排擠,有時候我會問我自己,我還會在意嗎? 我當然在意啊!那是我最悲慘的少年時光,沒人愛我,成就感低落。如果往後的日子裡一不小心失足,我可能就會墜入萬丈深淵,永不見天日。我之所以還能在這裡笑著寫文章,是因為現在我是社會中的所謂「優勢者」。但是,如果我不是,我還能夠在這裡談笑風生的論過去嗎?說不定我會找三百個理由,辯解我自己,為什麼我在國中被霸凌以後,就一蹶不振。 我需要在意嗎?不用啊!因為我活下來了。後來我開始感謝過去那一段經驗,如果不是如此,我永遠沒辦法體會,弱勢者在面臨孤立無援時,會有多難過。我會捨不得看到別人掉眼淚,因為我曾經如此倉皇失措的找不到方向,以為自己沒有資格活在這個世界上。我不是生來就是強者,而是慢慢的知道,真正的強悍,是隱藏在溫柔之中的。 我是凡人,非常平凡的孩子。我會犯錯、會白目,我的看法不會總是對的,我也不會想強求別人跟我一樣。但是我知道,透過不斷的修正,人就會更好。我做過的荒唐事,不會比別人少一件,只是運氣好,讓我有機會一直站起來而已。如此一來,我還需要記得什麼?我還能夠自在的呼吸、心跳,還能夠利用自己的天賦幫助別人,不就已經是上天給我的回報,我還去記得那些陳年舊事做什麼? 所以我學著感謝那些曾經對我丟過石頭的人,因為如果不是如此,湖面上不會泛起美麗的漣漪。 我希望各位學弟妹,永遠要記得,你們可以有選擇,可以選擇成為一個好人,這個好人,不是很有成就的人,而是找到自己的天賦,發揮自己善良的本性,照顧好自己與身邊的人。你現在或許很悲傷、很無力,但是要相信,這世界給我們最好的禮物就是,只要你不放棄自己,就會有好轉的機會。 我一點也不傑出,只是個平凡人而已,如果真要說,我今天可以上台的理由,大概就是這個學校曾經差點不要我,但我卻成為所謂的傑出校友。 最後,我要感謝林永芬老師,沒有她當時對我作文能力的鼓勵,我大概不會有臉書上27萬人的追蹤。我一直很尊敬她,謝謝她沒有放棄我。 傑出是可以選擇的,而善良是上天給我們的唯一禮物,讓我們一起堅持下去。」 ---------------------------------------------------------------------- 大推這段話: "我希望各位學弟妹,永遠要記得,你們可以有選擇,可以選擇成為一個好人,這個好人,不是很有成就的人,而是找到自己的天賦,發揮自己善良的本性,照顧好自己與身邊的人。你現在或許很悲傷、很無力,但是要相信,這世界給我們最好的禮物就是,只要你不放棄自己,就會有好轉的機會。"

[轉貼]學好數學,非知不可的五大關鍵能力

2016年05月28日
公開
64

文:林芝安 「四個象限共同發展,才會具有數學力,」師大數學系助理教授楊凱琳認為這四大象限包括數學知識(概念與程序)、思考(解題、策略、推理、邏輯)、情意動機(信念、相信數學可改變)及自學能力。父母如何培養好孩子這些基礎能力?以下是專家的建議。 思考力 利用生活情境,訓練孩子找出解決問題方法 「學數學,就是要學會思考、會閱讀(要有閱讀策略,不論語文、圖表、圖形,都要靠數學來閱讀),」林福來表示。 林福來強調,現在的科技工具相當便利,手指按一按,答案就出來了,所以不能再讓孩子停留在程序性的運算學習層次,而應該培養孩子學會思考,懂得自己找概念、找方法去解決問題。畢竟,生活中到處都需要解決問題。 林福來建議「多利用生活情境」。好比星期天,全家人去大賣場買東西,買完大包小包後推著車子準備排隊結帳,一看,眼前有兩排人在兩個結帳櫃台準備結帳,這時父母可以引導孩子觀察,問孩子我們要排哪一排?並且說出為什麼? 「有兩排人在大賣場買東西,這排有三個人在排,但他們的籃子裡只有兩三件東西,另外那排只有兩個人在排,可是推車裡堆了很多東西,所以要排三個人的這排,會比較快,」這是林福來目前就讀國小三年級的孫子的描述。 林福來說,這就是數學中有關「量」以及「比較」的概念,當孩子在邊思考邊推敲到底要排哪一排比較好的時候,小腦袋瓜就在做推理了,這是日常生活中很常遇到也很簡單的應用,「不需要實際去運算,生活上,估算比精算還重要,有概念變成是重要的,這是我們需要培養孩子的能力。」 觀察力 最關鍵的起步,從龐雜現象中找秩序 著有《跟孩子一起玩數學》,在體制內外累積十多年數學教學經驗,唐宗浩擅於化繁為簡,把生活與數學結合,對他來說,學數學是在學四件事情:觀察秩序、建立模式、解決問題及精準溝通。 尤其,「觀察力最關鍵,」唐宗浩說,因為觀察可維持主動性,主動探索,設法在各種龐雜的現象中找出共有的秩序,這在數學學習中很可貴。邊觀察,就在思考了。唐宗浩的孩子才1歲多,走到公園時發現路面落差大,會自動停下腳步,因為怕受傷,不敢走過去。 觀察力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看到新事物,去想一想,分析一下,接著進行綜合、歸納整理、組織,提出假設,然後去驗證,去做邏輯推理,也因此唐宗浩認為,沒有觀察,就不會有後面一連串的學習過程。 精準表達 先練習記錄,再對問題下定義 唐宗浩認為練習精準表達與記錄,是培養邏輯力的基礎。 例如帶孩子學做菜,類比式的作法是,大人在廚房邊做菜邊跟孩子解說過程,幾次之後,大人把做菜步驟交給孩子,讓孩子自己去摸索。但如果要變成比較邏輯式的作法,那就得把步驟寫成食譜,先放哪個食材、後放哪個佐料或米酒悶煮、悶多久、鹽巴1小匙、洋蔥1/2顆、八角3粒等,透過轉換成「有程序性與定量的記錄練習」,再慢慢去培養邏輯推理能力。 唐宗浩舉自身經驗:他連續半個多月每天做飲食記錄,幾點幾分吃哪種食物、吃多少量、觀察身體有什麼感覺、睡眠狀況如何、體重等全部記錄下來,接著就可以進行歸納(或歸因),從中找出有趣的現象。 他發現,原來吃一碗米粥,看起來量不多,竟然可以五個小時不會餓;晚上吃少一點,睡眠品質果然比較好。「我曾看過一些書這樣寫,吃少一點可以改善睡眠,我透過記錄跟觀察,再去推理、繼續實驗,找出自己體質與飲食的關聯性。」 從觀察整理、歸納、提出假設再去驗證,這是一種精煉化的思考能力,而前面提到的基礎─精準表達,其實就是在練習對問題下定義,把事情說得精準,讓聽的人不容易誤解,自己也不會糊成一團,有助於解決問題。 邏輯推理強的人,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強,關聯在於,能在第一時間勾勒出問題的範圍(到底要解決什麼問題),清楚如何依序解決。 推理力 玩「剪刀石頭布」也可以訓練推理能力 楊凱琳發現,台灣學生經常用套(公式)的方式解題,題型稍微一改,就卡住了,「缺乏類推的能力,不是一個片段、一個片段學,不知背後有共同的連結性,可以串起來,學數學才會有系統。」 如何訓練類比、類推的能力?可跟孩子玩「剪刀石頭布」。例如,媽媽先說:「我今天都不出石頭,你要出什麼才能贏我?」曾經跟不同的孩子玩過這遊戲的楊凱琳笑說,孩子玩了幾次就會覺得不對勁,會去思考怎樣才可以贏,調整贏的策略,很可能最後就知道,只要一直出「剪刀」就有可能會贏,頂多跟媽媽平手,絕不會輸,「這簡單的遊戲,背後就在推理,」楊凱琳說。 此外,楊凱琳曾做過數學閱讀策略的研究,她請學生先做題目,做完後,讓自己靜下來,重新閱讀內容一遍,再做一次,結果發現有顯著差異,第二次比第一次好。這是因為人的認知負荷有限,如果先備知識不那麼熟,看不懂時,很自然會跳過去,如果強迫自己再讀一次,有時候就因此把意思串起來了;如果還是不會,那麼再去讀一次,去想這個作者在說什麼,設法跟自己的想法做聯結,再用自己的話說出來。 閱讀力 用數學繪本陪讀,增加學習興趣 教授鍾靜長年研究數學繪本閱讀與教學,她發現,大家太侷限透過課本、習作或參考書去認識數學,不只孩子怕,往往連家長一聽到數學也猛搖頭,「家長會買書給孩子,但是不會陪著孩子一起,尤其有數學成分的書,所以我建議從數學繪本入手,融在生活情境中,學習數學。」 她認為,數學繪本是指有故事情境的書,而不是用圖跟文去包數學題,充其量只能說是有圖有文的教科書而已。在數學繪本的故事脈絡中,遇到的情境都與日常生活有關,中間需要一點時間思考與討論,所以需要父母跟孩子對話,慢慢把隱藏在故事脈絡裡的數學小概念給引出來。 帶孩子讀數學繪本時,不是替孩子講故事內容,而是問問孩子:「這個故事裡面有哪些人」、「他們發生了什麼事情」,跟孩子談繪本裡面的人事時地物,數學的概念就自然跑出來了。不要問孩子:「你告訴我,這本書在講什麼數學。」這樣孩子很快就沒興趣了。 以《我的比較好》數學繪本當例子。這裡面有三個小朋友,傑夫、珍妮跟吉兒三姊弟,他們在生活中不管任何事情都喜歡比,有一天,全家搬入新家,他們又開始在比誰的房間比較大,誰的窗戶比較大。這時,媽媽先跳出來說,如果你們要比誰的窗子大,可以用這張紙去比,就能知道誰的窗戶比較大。結果姊姊珍妮的窗子是3張紙×4張紙大。到了哥哥傑夫的房間,哥哥說自己的窗子比較大,一量,是2張紙×6張紙(其實三人的窗子一樣大)……。 鍾靜建議,陪著孩子讀完後,父母可以問孩子:「以後知道怎麼比面積了嗎?可以用紙去排呀!」如果孩子問:「那為什麼要3×4?」父母可以回答:「因為一排有三張紙,有四排,所以……」用很具體的方式讓孩子懂,同時也能接上學校的數學內容,其實只是把幾張紙換成幾公分,單位面積的概念就出來了。 作者介紹: 陳姝伶,台大社會系、社會研究所畢業,奧瑞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幼兒教育系博士,專攻幼兒認知發展及親職教育。1991 年在舊金山灣區成立親子樂園,義務解答華人父母在教養上的疑惑,帶領讀書會和父母成長班。與余怡菁合著有《教出這樣的好孩子》、《開心聊天教出好孩子》。 http://www.gvm.com.tw/webonly_content_9318_3.html

[轉貼]訓練「獨立思考」最好的方法是寫作,而不只是閱讀

2016年05月14日
公開
54

http://www.managertoday.com.tw/columns/view/52205 我在許多企業教授創新課程的時候,常常這樣告訴現場的同學們,「其實創新思維是一種面對困難的獨立思考能力」,大部分的工作都是「要解決某些問題,同時面對某些困難」,例如要解決銷售不佳、績效不好、客戶不滿意等等的問題,同時需要面對資源不足、流程複雜等等的困難,所以你需要獨立思考的能力來完成工作,於是有些同學接下來會問我如何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我的回答很多時候也常常會讓他們非常驚訝,為什麼呢? 我認為,訓練獨立思考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寫作,而不只是閱讀。 你是否常常發現身邊的人總是訂閱了數不清的電子報,追蹤並閱讀了無數的必讀網站與文章,被資訊不斷的轟炸,卻大多看過就忘。 愛因斯坦說:「任何人閱讀太多,但是實際應用太少,就會淪落為懶惰思考。」也就是說,除非你閱讀的每項內容都有花足夠的時間進行消化、連結甚至應用,否則你會發現你開始同意每一件你讀到的資訊,甚至習慣全盤接受,停止質疑、停止問問題。 而有效轉化閱讀,並讓自己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方法,就是定期強迫自己寫作。這裡有兩個關鍵:「有效轉化閱讀」、「形成自己觀點」。 「有效轉化閱讀」的關鍵是反思,當我們閱讀重要文章或是研究報告的時候,你至少需要反思以下四點才能有效轉化閱讀: 一、為什麼會從這個角度切入? 二、如何形成這個結論? 三、這個結論有什麼缺點? 四、如果我來寫如何可以更好? 「形成自己觀點」的關鍵是持續寫作,寫作會強迫你吸收閱讀的精華、丟掉多餘的資訊,再加上你自己獨特的觀點。寫作更是確保獨立思考的好方法,因為這是一個設定主題尋找答案的過程,這個過程至少包括四個步驟: 一、定義對的問題 二、決定切入問題的角度 三、分析各種角度的優缺點 四、形成自己的結論 經過這四個步驟,你所學到的東西才會深深烙印在你腦中,並形成觀點影響他人。

[轉貼]熱忱來自興趣

2016年05月14日
公開
46

By 呂秋遠律師 有個大三的同學問我,要不要休學準備轉學考,因為當年選填志願,好像不是自己喜歡的科系。現在有兩個選擇,第一,趕快畢業不要轉學,以減輕父母的負擔;第二,休學考上自己喜歡的科系,但會延緩賺錢幫助父母的時機點。 孩子,你有這份孝心很好,但你應該選擇的,是自己的熱情。 在遙遠的康熙年間,大概是我高中的時候,當時進大學只有聯考一種制度,所謂聯考,就是一群小孩子公平的在考場上考好多科目,然後加計總分填志願,按照分數分發,只有一次機會,錯過明年再來。至於選填科系的問題不大,在康熙年間,所有科系的名稱一目了然,例如:考古學系,就是考古;營養學系,就是學習營養;圖書館系,就是跟圖書館相關。但是現在老子都不老子了,當然很難選擇。 我的少男時代,念的是社會組,當時還要考三民主義,就是背誦一堆孫文的名言,大概就是現在的「在非洲,過了一分鐘,就等於台灣的六十秒」之類的。我的三民主義非常強,數學則是超爛。但那次的考試,我的數學第一次及格,三民主義則是一塌糊塗。選填志願的最後一個晚上,我輾轉難眠,按照我的分數,大概可以上台大圖書館系,但是也可以上政大財稅系。第一時間,因為虛榮,我把所有的志願都填台大,接著才是政大,然後安心的去睡覺。 But,人生最重要的but又出現了。當晚在床上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著,因為我覺得我對圖書館管理應該沒興趣。雖然心裡總想著,以後再轉系就好。但是,心裡另一個聲音在吶喊,萬一要是轉不過,那麼我豈不是要去當國家圖書館館長。雖然這也是很棒的志向,但是總不是我的興趣。 我的興趣是什麼呢? 當時的我,年幼無知,以為學商,就是賺錢。錢,誰不喜歡呢?可是我的分數又進不了政大的商學院,剛好看到財稅,竟然落點是差不多的,我就把台大文學院的科系全部塗掉,改成「看起來」喜歡的科系,而我就這麼進了財稅系。 所以我是選校還是選系?是選系,但是我選錯了,因為我根本不曉得,自己喜歡的是文學、史學與哲學,不是商學。或者說,我是曉得的,但是我為了大人們的期望,所以選了「看起來會賺錢」的科系。想當年,我總以為念企管就是老闆、念法律就是律師、念政治就是政客、念哲學就是哲學家,所以我就去念了財稅,因為有個「財」字,看起來很有錢,而且我想念商學院,其他商學院的科系我填不上,「財」看起來又像是「商」,我就這麼進去這個科系了。結果,進去才知道,這是法學院。畢業的時候,系名又從財稅系改成財政系,最後改隸屬社會科學院。 有沒有這麼悲情,畢業的時候,只有校名還一樣,其他都變色了。 為什麼說「我是曉得的」?因為我在高三升大一的暑假,在書店買了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法學緒論來看。你們猜哪一本書我先看完? 答案是萬曆十五年、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柏楊版資治通鑑。 往後的故事,大概就是這樣了。財稅系的課業勉強過關,但是從大二開始,我就認真的開始修政治系的學分。別人覺得很無趣的政治思想史,我覺得那簡直就是天籟。也就是我唸兩個星期的會計學,比不上同學念兩個鐘頭;但是我唸兩天的政治學,比得上同學唸兩個月,所以我在大二就決定要報考政治研究所。沒天分就是沒天分,還是早點洗洗睡比較實際。當時我覺得,政治系的課程,每個學分都好可口,只是因為我當了財稅系的系代表,總覺得一日是財稅人,終身財稅人,基於不能背叛祖國,所以我等到研究所才跳槽。 我報考了五間研究所,錄取率百分之百,順利進入台大政治所,而且在一年半以後拿到碩士,於同年考進博士班,四年半以後拿到博士。 往後的唸書就更都是興趣了,我喜歡法律,所以去念了東吳法研所、考律師。我覺得財務金融還是很重要,所以去念了台大EMBA。總之從我複雜的求學歷程中,我體會到一件事情: 「興趣,是人生中不可缺的熱血。沒興趣,那麼早點洗洗睡,硬拼絕對不會成功。但是如果有興趣,那麼成功的鑰匙就在其中,你會發現任督二脈突然打通,突然增加一甲子神功。」 學校跟系所一樣,沒有這麼重要。不然你以為郭台銘是台大畢業的嗎?那不過就是一張車票,有車票就能搭上車嗎?那可不一定。不喜歡唸書,或是學校排名不夠好,那又怎樣?學校不會對你的人生負責,自己的人生,還是得靠自己燃燒熱情去實踐,你的學校名稱,不會養你一輩子的。在社會上獲得尊重的人,許多沒有耀眼的學歷,但是他們有過人的精力,這精力,就來自於興趣,而不是來自於學歷。 進入什麼科系,基本上與未來要從事什麼工作,確實是相關的。但是我只能說,所有的科系,教導學生的,並不是飯票,比較像是思維模式。我們透過這些科系,理解自然或社會科學的邏輯,以我唸過財稅、政治、法律、企業管理、財務金融等不同的背景來說,科系真的不重要,而且不要逼迫孩子去念他沒興趣的事情。認真的發掘孩子喜歡的科目,例如討厭數學就不要去念商學院、討厭國文、社會科學就不要念法律,讓孩子熟習且喜歡這些科系的邏輯,遠比出路重要多了。 所以,想不想轉學,我不能給你答案。幫助你自己一生的,是思維,不是出路。而科系,只是個名稱,進來以後,學多少;出去以後,忘多少,這都是看自己的本事啊。 至少,五月二十日以後的行政院長,他可不是政治系或法律系出身,他可是我念大學時的財稅系主任啊。 ------------------------------------------------------------------ 我非常喜歡呂律師的這篇文章, 尤其是這些觀點: 1.「所有的科系,教導學生的,並不是飯票,比較像是思維模式。我們透過這些科系,理解自然或社會科學的邏輯」 2.「科系真的不重要,而且不要逼迫孩子去念他沒興趣的事情。」 3.「認真的發掘孩子喜歡的科目,例如討厭數學就不要去念商學院、討厭國文、社會科學就不要念法律,讓孩子熟習且喜歡這些科系的邏輯,遠比出路重要多了。」 有熱情,孩子才會於選擇的領域中深入探索,才有機會發展出別人無法取代的能力。 這也是「讓孩子天賦自由」的本質! 不過,沒有幾成家長聽得進去,尤其是直升機父母,會當這種論調是屁~

15歲少男研究星象 意外發現馬雅遺址?!

2016年05月13日
公開
49

http://news.cts.com.tw/cts/international/201605/201605111750412.html#.VzWE4Gtf1jp 2016/05/11 19:59 馬慧娟 綜合報導 / 加拿大 加拿大魁北克一名年僅15歲的少年賈杜里(William Gadoury),因為喜歡馬雅文明,深入了解後發現,馬雅遺址和星座有關連,在這個推理下,他投入星象研究,意外發現一座尚未被挖掘的馬雅遺址。 據加拿大《CBCNEWS》報導,賈杜里從2012年開始對馬雅文化著迷,想了解馬雅人選址建造城市的方式,他說「馬雅人精於建造,但他們選址的地方對一般人來說很不實際,因為他們遠離河流與沃土,對一個充滿智慧的文明來說,似乎說不通」。賈杜里了解馬雅人善於觀星,於是他也深入星象研究,果然找到馬雅人的選址的秘密。 賈杜里比對馬雅人22個星座分布,全符合所建造的117個城市分布,不過,還有一個城市至今未被發現,卻苦無方法證明,即便用Google地圖也無法辨識。2014年,賈杜里贏得學校科學比賽,得以訪問加拿大太空署(CSA)時,因為這位少年的研究,引起太空署人員的興趣,他們就提供賈杜里衛星定位照片,果然幫他找到馬雅金字塔遺址,專家認為這可能是馬雅第5大的古城。 目前衛星照片可見四方形外觀被叢林埋沒,賈杜里的理論初步已獲證實,未來還需要實地考察,但15歲少年的組織能力和研究精神,令人佩服。(圖片翻攝自每日郵報) --------------------------------------------------------------------- "組織能力"與"研究精神",正是我們的學生最缺乏的部分!

唯有頂尖,才能生存

2016年05月13日
公開
59

這是某個網友的論點: (4)李開復最近受訪表示,人工智慧發展後,最先受衝擊的行業就是金融、醫師、律師及老師。建議數理能力優的學生還是從事其他更適合其專長的行業吧! ------------------------------------------------------------------------------------------------------------ 不好意思針對這點我做了原文搜索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5945 也節錄了以下部分: 問:哪些職業會最先受衝擊? 答:金融一定是最先,還有醫師、律師、教師。這四個行業,我覺得一半的人被機器取代,應該都是必然的。因為這四種行業的財務回報高。你們新聞業還不用太擔心。 問:先談談金融業。 ----------------------------------------------除非你是頂尖,基於多年經驗的累積,或是有獨家資訊,或者是你人就是特別聰明。 金融專家,有深度知識(high level knowledge),幾乎沒辦法複製,也不願意對人分享,或者是推理不出來,那你就是華倫巴菲特,可能就沒有辦法以機器來代替。分析師、交易員會愈來愈少,只有最頂尖的才能生存下去,而且最頂尖的人也會把機器作為工具,讓自己變得更厲害。 “唯有頂尖,才能生存” 問:律師不是都要出庭辯護,怎麼可能被機器人取代上法庭? ----------你要炒律師魷魚,讓機器來替你辯護,當然不太可能,律師出庭雄辯滔滔的時間其實很少,他們最常需要做的事是,針對各種案件研讀以前的判例、準備大量的文書工作。律師就可以AI為工具、助手,所以有些資淺律師就沒用處了。 問:AI取代醫生,我們就更不能理解了。病人會願意讓機器人看病嗎? -答:------------還有,用基因排序,每個人的治療可以是個人化的,一組基因排序就是一個天文數字,醫生不可能看得懂,所以醫學的判斷,也會走向AI化。 很厲害的醫生會以人工智慧為工具,差一點的醫生就會面臨挑戰、失業。 更即時、更客製化的服務 – 「唯有頂尖,才能生存」這是我看到的部份,也值得深思。 怎樣才能頂尖?唯有讓天賦自由,才有辦法吧。

回應「請教升大學申請二階 英檢中高級需通過複試嗎」

2016年05月11日
公開
87

擷取自討論區的發文 「請教升大學申請二階 英檢中高級需通過複試嗎」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topic.php?bid=28&sID=4630394&style=education&page=2 版媽原po: 目前的想法是學測五科中,文科佔了三科,有可能總級分不夠考上目標校系 (或許是工科、基礎科學、或醫牙,還不確定)。文科級分掉太多, 自然變成指考戰士。指考文科剩英文、國文(醫牙大部分不採計), 數、理、化、生(醫牙採計)。這時候如果選擇醫牙,會增加一科生物、 減少一科國文,理科佔比大幅提高。如果孩子有意願,他在理科方面 的能力應該沒有困難。 我知道這有幾個風險: 指考名額縮減、英文不能掉。 指考目前前面的工科名額極少,醫牙還有四百多個名額,但三年後可能更少。 英文就我先前考托福多益的經驗,三年努力是足夠的。 ----------------------------------------------------------------------------------------------------------------- 因為個人很不喜歡不引導孩子做生涯探索,反而以投機的方式, 讓分數決定科系選擇的做法,因此,決定寫在個人部落格,不想與他人筆戰。 (也不喜歡自己的孩子,從沒參與過個人申請,倒很喜歡在討論區大大發表感言的作法。然後又說是孩子誰誰誰的經驗, 補習班誰誰誰說的…,還不是以訛傳訛。) 因為自家只有醫學系個人申請的經驗,加上孩子是重考生,也經歷過指考。 指考分數就栽在英、數兩科,只考七十幾分。生物與化學都在85分上下, 物理考運好,量子力學考很多,考了98分。 沒補習過,應屆時也不是很認真讀書。去年大約2月底開學後, 才全力準備指考,差5分上中國醫學系。今年去中國個人面試, 才慶幸自己去年沒上而且重考。 因為選讀醫學系是自己的抉擇,而非父母的決定,因此不覺得重考辛苦。 回到醫學系的實際面: 台陽成的醫學系個人申請名額比指考名額少,最多一半一半, 像成大醫學系。 私立醫學系的指考名額較少,但有可能申請名額會回流。 像今年馬偕回流18個名額,長庚回流16個名額,中國回流8個名額… 加上公費生名額回流,大約有75個空額回到指考。 重考能不能成功,只決定在兩個重要因素: 一、孩子的讀書方法正不正確。 二、孩子的決心與毅力,不是靠父母的期望。 我自己的小堂弟,當年考上南二中而已,敗在英文,後來去讀私中, 高中畢業在力行待了兩年,後來如願,指考考上高醫牙醫系。 但我的外甥女,當年上南女中,英文超強,父母一直希望她上醫或牙, 但她心不在此,重考兩年後,依然只能上台大復健系職能治療組。 我不否認,英文非常重要;但不贊同,英文無法在一、兩年內補起來這種說法。 只要方法對,又肯努力,絕對可以補上。 孩子的某位學長,是典型的數理強,文科弱。應屆時,學測考了69, 指考物理96數學100英文60(完全沒補習過)。 在補習班半年,重考時英文就15級分,全心放在指考,因此社會科沒準備。 總級分72級分,申請上中山牙醫系正取。 高雄某大名補習班的總裁,就明白告訴家長: 如果孩子沒有意願讀醫學系,就不要強迫他,因為沒有決心與毅力, 考幾年都有可能考不上。

[轉貼]在歐洲,英文不等於「國際共通的語言」

2016年04月30日
公開
56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6449/ 我柏林家的隔壁是一家土耳其人開的水果攤,瓜香果豔,我是常客。柏林觀光客多,水果攤老闆說德文與土耳其文,但不說英文,面對各種國籍的旅客秤斤算錢時,手擺腳動取代語言,英文、西班牙文、中文、德文、法文、日文都出現過,水果攤每天都非常「國際化」。外語有時是溝通飛蚊,叮人滿頭包;但溝通有礙常常也是樂趣,拘謹的文明身體都忽然必須開始演戲,光是微笑哪足夠,快快召喚梅莉•史翠普來附身,舞動肢體,只求跨過洶湧的外語河。 一次我來買菜,前面的客人與土耳其老闆正身陷語言迷宮裡,客人說著文法亂、有濃重口音的英文,老闆則一直以德文回覆,客人的焦急燒著,都快把手中的綠芒果給催熟了。老闆看到我,急忙請我幫忙,有我這個臨時口譯當橋,兩人終於達成買賣理解。 這位說英文的客人向我道謝,接著問我:「為什麼他們都不會說英文呢?好奇怪。」我答:「因為你在德國。這裡,人們說德文。」 其實,我面前這位買水果客人,本身英文也紊亂,口音濃重,文法錯亂,但他卻覺得在德國柏林賣水果的老闆應該要會說英文,這邏輯很奇怪,自己都不太行的事,怎麼會要求人家一定要做到呢?我想,這位先生大概就是覺得「英文是國際共通語言」,而忘了去尊重每個國家對於自己母語的保有與使用。 幾年前,我在柏林採訪台灣某知名大學校長,他或許是旅途勞累,態度有些傲慢。問他這幾天在柏林的經驗,他皺眉抱怨:「怎麼德國英文標示這麼少?這樣誰看得懂啊?」那時我才發現,原來我們一直重視英文教育,到最後卻培養出了只以英文為世界中心的人才,他們把英文當做是唯一合理的外語想像,來到柏林看不懂標示,卻沒想過,這些標示其實主要是給本地人看的。 我不禁想,學外語,不是為了培養大家一天到晚強調的「國際觀」嗎?不是為了跟國際接軌嗎?不是為了讓自己世界更開闊嗎?怎麼這位校長,人身在德國,心中卻只剩下了英文? 大學時打工賺生活費,我當英文家教,也在補習班教兒童美語,因此眼見過許多心急的家長,擔心自己的小孩英文學不好,會被全球化浪潮給遠遠拋在後,長大後一定會被徹底淘汰,因此督促小孩努力背英文單字。有位媽媽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她的小孩上的幼稚園是標榜雙語的幼稚園,上小學後請美國人來家裡當語言家教,小孩放學後還來補習班學英文。我發現這位小孩的確是會說英文,乍聽似乎是不錯流利的英文,但文法組織破碎。在課堂上,這位小孩的讀寫完全不行。 幾堂課之後,我發現他的中文也很差,母語句構紊亂,英文也沒學好,語言築起了成長障礙。我跟媽媽聊天,我覺得讓小孩停學英文一陣子,先好好把自己的母語的城堡蓋得穩固,再來學英文根本不遲。我說:「我十三歲上國中才開始學英文啊,其實學外語這件事跟起跑早晚並沒有一定關連。」但媽媽不聽,只想要換掉美國家教。我想介紹一位朋友去應徵,但朋友是美國華人,媽媽看了,竟然跟我說:「我只想要請美國人。」原來在這位媽媽心中,美國人就等於白人,其他皮膚顏色的都不算。心胸狹隘的媽媽,想把小孩推向全球,其實,卻只教育了偏見。 學英文當然很重要,英文的普遍性不用多說,英文學好,可以讀的書倍增,聽到的聲音也不會只限於母語,世界可能會因此更遼闊。尤其時台灣此時此刻,媒體失靈,新聞台狂播瑣碎雜事,埃及的動盪在電視上出現的頻率根本比不上某位小明星的情事,如果擁有英文能力,就能透過網路接收英文媒體的資訊,自己主動去了解這世界正在如何轉動。 但是,外語,並不等同於英文。這世界上,還有許許多多的語言,影響力不見得比英文小。若有機會學習英文之外的外語,一定會發現不同的語言會有不同的境地與角度。例如,美國出兵伊拉克,以美國為主的媒體就會使用「解放」,但其他國家的媒體使用的字眼卻是「侵略」或「攻擊」,動詞不同,歷史的角度就徹底翻轉。 台灣是個島國,政治位置孤立,對於「國際觀」我們有一定的焦慮。我們努力申請舉辦國際賽事,全民學英文。島嶼四處都有英文標示,但拼音紊亂,錯誤百出。我們一直努力拼觀光,英文標示堆疊,但就算全島都有精良正確的英文標示,就會吸引大量的國際觀光客前來嗎? 我記得我拜訪過的義大利的海邊小鎮、法國南部的小山城、還有捷克湖邊小村,當地沒有任何英文標示,菜單沒有英文版本,居民說著自己當地的語言,但,卻還是有源源不絕的訪客前來。因為這些地方有驚人的人文景觀,文化底蘊深厚,他們根本不用急著「國際化」,照自己生活步調過日子,煮家傳的菜,唱奶奶教的歌。 其實,「國際觀」就是理性的好奇心,不是八卦獵奇,而是以尊重理解的視角,願意花時間去了解世界上正在發生的那些殘酷戰事、出版了哪些文學書、拍了什麼反應社會的電影、選出了什麼政治人物。因為世界很大,語言繁星,傾聽世界之後,或許,我們終於也願意去為世界做點無私的奉獻。 但其實不見得一定英文好才會有所謂的「國際觀」,我身邊就有幾位柏林或台灣朋友,真是沒天份學外文,學英文等於被抓去撞牆。但他們勤讀翻譯書籍,知曉的世界,絕對比認為「英文標示等於國際化」的校長還要寬廣。 所以,勤奮學習但卻依然無法駕馭英文,其實不是悲劇。重點是好奇心沒被磨損攪碎,不懂沒關係,還可以翻字典或讀翻譯。不是英文考一百分,腦子就會長出「國際觀」區塊。「國際觀」是了解,讓我們學習從他人的角度來看世界,於是我們不自大,因為耳朵裡不是只有自己的獨白。 隔壁的水果攤依然每日上演語言戲碼,他繼續說著德文或者土耳其文,回答各國旅客。問他要不要學英文?他說:「英文不是問題,西瓜甜不甜才是問題!」 說的好。

[轉貼]當競賽的結果成為一種工具,學習的初衷還在嗎?

2016年04月24日
公開
59

我從小二做科學展覽一路做到高二,在那個科展學生不能保送也沒有任何升學優待管道的年代,我真的覺得所有參加科學展覽的學生與老師們對科學的熱愛是很純粹的。小時候之所以參加科展,或是實驗能力競賽,其實都不是為了想要奪牌和爭光,那些都是大人們的面子和計較 (尤其是一些需要使用學生成績來作為晉升佐證的老師與校長),參加是為了交朋友,找到可以對話的人。 為什麼需要有人能夠對話呢?以前沒有社交介面,沒有網路,所以如果你想要知道這個國家社會中,有沒有另一個人和你關切一樣的議題,好比是西藏獨立、稅制改革、陽明山的某種花什麼時候開、或是螞蟻如何留下自己的氣味,你得自己想辦法。電視節目很少,例如兒童天地。科普雜誌很少,例如少年科學、小牛頓、哥白尼。關心小孩子的報紙也只有國語日報。如果你有問題,你可以去翻電話簿,打104問查號台”台灣大學動物系的某教授幾號”,然後看看打過去別人是否鳥你。 再不然就是寫信了。把自己想得到的問題都寫下來,然後寄過去。如果收到回信,就會如獲至寶。因為你知道原來這個社會裏有人和你思索著一樣的問題,而且對方就算與你的年紀相差甚大,都樂於為你解讀,指點迷津。 泡在隨便一個圖書館裏一整天把能找能看的書都找來看,會覺得有收獲,而不是為了打發時間而打發時間。 這麼做有目的嗎?沒有。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想做什麼實驗和探索,就想辦法去找到願意幫忙的老師,然後就做。就算被罵也不退縮。 這是當時小小年紀無畏的心。 但是到了高中要升大學的時候,我第一次領悟到什麼叫升學壓力。從小到大做了那麼多小研究,得那麼多獎,到頭來被某些老師拿來當成數落我的話題。因為他們認為我這種人一定考不上學校。如果國英數理化都考不好,那人生就完蛋了。所以一直到高三,我才忽然覺得:如果我的國際科展經歷,如果我的中研院生物資優生經歷,可以讓我拿來保送大學該有多好。 從那一刻起,我變得很困惑了。我從小做這些事情,都只是為了探索自己想探索的世界,結果看起來害死了自己,變成一個沒有學校可以唸的人。當時老師們都說,你應該要兼顧功課啊,不能一直做這些研究而荒廢學業。然後我從那一刻起才知道,原來”兼顧”是多麼難的事,然後我也才真正發現,那些又能參加比賽得獎,成績又好,老師都超稱讚的學生才是真正的天才和資優,我其實就是個普通人。 還記得那個科展學生沒有保送資格的年代,我媽媽其實有寫了一些陳情信,請教育部的特教司考量我們這類學生的狀況。詳細狀況我有點忘了,我不知道當時教育部怎麼回覆的。但是總之我在當時被認為是不夠好的學生,在保送營的時候被一群教授臭罵一頓(台大植物系、台大動物系、師大生科系等)。感覺自信心被打垮了,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所以就摸摸鼻子去報名補習班,去補習班窩了一年 (結果都在鬼混,到處逛寵物店)。 我現在回想起這些事,雖然還是覺得尷尬,但是我又對這樣的遭遇充滿感激。還好當年沒有完善的保送制度,還好當時我沒有直接去唸心目中的第一志願台大植物系,還好當年非常不順利。如果我當時就在眾教授的呵護下進了台大植物系,說不定我就唸不下去了,然後我認為以我的本領我在植物學界應該混不下去,而且因為太順利了,就會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困境。 那現在呢?多元入學的管道很多,競賽也多,學生可以彰顯自己的能力的方式也很多。我深信許多學生都有天份,很努力,很上進,也有貴人相助,也遇到了好老師,還有明理開放的父母。但是當這一切的努力和參與,最後還是要進入升學策略的算計之中,我認為那個初衷就變質了。 我已經不只一次在進行生物奧林匹亞國手選拔的口試中聽到學生親口告訴我:”其實我不想當國手”、”其實來拼生奧是因為學測考差了”,”其實考生奧並不表示容易進到自己理想的校系,我只是想試試看自己的能奈”。我可以感受到這些優秀高中生的矛盾與困窘。明明知道國家沒有那個必要與義務為自己提供一個康莊大道,但又覺得”難道沒有更有效的方法讓自己進入想去的科系嗎”? 學生想去某個校系,校系也選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也沒什麼好不理解的,但是如果希望學生(還有家長)具備這樣的心理素質和坦然,不要覺得”我這麼優秀我怎麼可以不上台大(或任何名校)”,那麼我想,我們大概應該這樣做:(1) 如果一開始,就認定自己是個被挑出來培訓的選手,就好像電影裏那種從小被訓練的殺手一樣,自己也願意被訓練,還把那個當成生命般重要的事,就去吧,就去奪牌吧。但是你知道,這和體育競賽的獎章不一樣,沒有人保證你拿了金牌以後就會進入名校,還變成科學家或教授。這行從來就沒有這種保證,請一定要記得;(2) 如果你認為自己對科學的愛好是渾然天成的,你不管做什麼都只是試試看,為了自己的好奇心,或只是交朋友,那麼就不要有太多的得失心。因為得不得獎,有沒有被選上什麼,都和之後的求學、求職與人生之路沒有任何的必然關聯。或許當這些興趣、嗜好需要被整理成一本本資料拿去獲得點什麼時,變成工具,被表揚,被賦予很多的期待,但初衷不在時,你或許會有點痛恨這個複雜的世界,大概也會感到自我懷疑。 但是有沒有萬無一失的制度呢?沒有。但是能在這個年紀遇到這樣的瓶頸或許是一種幸運。如果你能看穿那迷霧的話。 然後啊,或許你可以想一想,除了這些競賽與比賽與練習外,你的人生到目前為止最珍貴最有意義的部份是什麼?希望不會是空的,或不值得一說的。 中山大學顏聖紘教授

心得

2016年04月23日
公開
72

對於今年申請上南部國立醫學系的兒子呆呆, 我曾問過他,我的教養方式哪點對他最受用? 我離開這裡一年多了,最近回到國高中討論區翻文, 看到了許多家長很認真地從小盯著孩子的學習, 不外送到補習班,大量寫評量測驗卷,甚至超前學習。 除了因為考量呆呆是個缺乏生活感受能力的孩子。 他小時候寫新詩,把雨後的味道形容為屍臭味,當時就深感不妙了。 基於學習的本質和應付基測、學測的作文考試的現實考量, 我聘請了和自己教育理念相似的師大國文系畢業的學生, 擔任他的作文家教,為他量身訂做適合他的作文課程。 以觀看影片、閱讀書籍、文章後的討論與書寫心得為主, 慢慢打下他的作文基礎。 高中三年,他的國文成績常常在班上(資優班)倒數一、二名, 卻可以在學測考出14級分, 全憑我從小刻意幫他培養的思考邏輯能力與自學能力。 數學、物理、化學、英語、社會等科目,從小學到高中從來沒補習過, 也沒有請過家教,全憑自學。 我們跟許多充滿野心的家長相比,真的幸運許多。 回到正題,呆呆覺得,我的教養方式哪點最受用? 他說,我從小就帶他培養閱讀的習慣對他最受用。 他以後也要讓他的孩子,從小就養成閱讀的習慣。 後來,我看到了顏大許多的文章,發現實驗操作並不是重點, 重點是邏輯思辯能力。在操作前,有無發現問題、思索可能解決的方法、繼而思考實驗設計驗證? 邏輯思考與思辯能力才是王道,閱讀量夠,才能發展對知識的品味。 這次成大醫的面試,有一關就是問考生做過哪些相關的研究及研究過程。 呆呆就在這關與面試教授相談甚歡,可能也因此拿到高分。 除了感恩諸位幫過我和孩子的貴人、神明, 也感謝自己的堅持~

會讀書等於有「學術傾向」?「技職傾向」就不必會讀書?

2015年06月20日
公開
58

中山大學顏聖紘教授 先前12年國教爭議中有個名詞常常被提到,也就是「學術傾向」。這個名詞總是和「技職傾向」相伴,但經常被某些論述塑造成對立面,而更糟的是,所謂的學術傾向似乎永遠高技職傾向那麼一截,而且總是比技職傾向更被容易認為是菁英。當我看到學術傾向這四個字的時候,我是有些疑慮的。 ◾我知道這四個字對應的英文原文其實是academic performance或academic achievement,我也理解所謂「學術傾向」的評量是怎麼做的。但是啊,我們要不要先談清楚,學術與技職傾向的分野究竟是怎麼來的?我們是不是把人的才能、潛力與特質使用這兩個名詞就分成兩組?然後又過度簡化地把會唸書愛唸書,稱為學術傾向?然後把不愛唸書,考不好的就掃進技職傾向去?之後再使用偏重記憶、解題、與快速反應的試題來篩選出一些學生,把這樣的學生稱之為「高學習成就」者,最後建議他們進入真正的「學術殿堂」。 ◾如果真的是這麼棒,邏輯這麼順,那麼為什麼我們在大學和研究所中,會看到那麼多「在中小學有高學習成就」,但是在大學中卻見不到真正的「學術潛力」的學生呢?然後,技職體系都不需要唸書嗎?彷佛好像什麼腦都不需要動,只要勞力就好,只要能依據基本原理和流程把東西製造出來就好,是這樣的嗎? ◾我絕對相信很多老師和體系都在想辦法,讓學習變得有趣,讓學生從日常生活和社會中發掘議題,鼓勵學生思考與討論,然後也儘可能施行多元評量。但是但是,如果我們的課綱本身缺乏科目間的合作與協調,大家各教各的;有些面對所有知識都需要的能力(例如歸納、演繹、論述、辯證、觀察、驗證、懷疑、模擬、預測)沒有任何一個科目要教,或是以為A科目要教,但A科目卻沒時間教(例如有人以為邏輯是數學的事),最後又因為試題設計和出題委員的口味,通通回歸到「標準答案」與「快速解題」的話,那很多創新教學做了半天就是假的,白忙一場。我們不會從這些教法的改進中找到真正具有「XX傾向」的學生,只會篩選出「有辦法在那個評量方式下獲得高評等」的學生。 ◾既然會讀書不表示有學術傾向,那技職體系就不需要會唸書?還是不會唸書就適合技職?不是這樣的吧。我先問問各位的意見,你認為是否往學術研究道路上走,和不走學術道路有什麼差別?你被勸進考大學或研究所,是因為某幾科考得好?還是你自己真的很在乎那個議題?超有好奇心?非常想要知道WHY與HOW?而不只想知道WHAT?WHICH?WHEN?WHERE?WHETHER?WHO?你甚至不會只想在現有的知識基礎回應一個簡單的問題,而是有本事引發新的思維與創造新的議題面相?那技職呢?會不會太被化約成操作,還有為產業加工?應該不是的。難道修理引擎不需要有物理學、機械和電機的基礎?難道給貓狗美容不需要一點觀察能力和貓狗行為學的知識?不管做什麼行業,如果想要精進,難道不需要閱讀,吸收新知?難道在技職體系中,就沒有人會站在知識與技術的浪尖上嗎? ◾其實仔細想一想,學術道路與技職道路真正的最大差別在於與產業的遠近,與一般人茶米油鹽醬醋茶生活的遠近,但是沒有學術研究的基礎,就不可能有技職應用的發展,沒有技職應用的開發,學術研究也可能缺乏工具。 我的想法是,我們的教育體系本身對於什麼叫academic什麼叫technical沒有非常清楚的思索,就算有多麼遠大的理想,希望學生能夠發揮專長,但是在課程設計與評量上,仍然可能讓學生誤解的自己的能力,這讓一些只會考試的學生誤以為自己有學術天份,讓一些被不當的評選機制刷下來的學生,以為自己與學術道路無緣。然後技職能力被簡化成操作,這其實才是產業與科學發展的災難不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