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小蓮媽咪

日期

#Tag

小小班

2007年12月12日
公開
2

唱遊:剪刀ㄎㄚㄘㄚ舞 認知讀本1.局部與整體2.長大的秘密 故事時間:紅公雞 剪刀ㄎㄚㄘㄚ舞的歌詞: ㄎㄚ ㄘㄚ ㄎㄚ ㄘㄚ魔術小剪刀剪頭髮妙妙 上面剪一剪下面剪一剪前面剪一剪後面剪一剪 ㄎㄚ ㄘㄚㄎㄚ ㄘㄚ不要害怕剪刀就會剪的快又好 魔術小剪刀剪頭髮妙妙 --------------- 有鑑於這幾天軒都悶在家沒有伴 我決定今天帶他去上課 頂多戴個口罩就是了 不過或許是免疫力湯生效了 昨天還在供共勞的鼻水今天不見了 也不會咳嗽了耶∼ 早上雖然睡過頭 但是我一聲令下:要去采庭家上課喔∼ 軒簡直是用跳的跳起床= = 在換衣服時軒一直說: "去采庭家、湯瑪士" "阿姨家、湯瑪士" "湯瑪士小火車" "玩火車" 很顯然的 軒的心目中只有"湯瑪士小火車" "采庭家"只是順便的= = 甚至我在附近買個早餐而已 軒都不願意 就是只要去采庭家∼∼"玩湯瑪士" 剪刀舞小朋友們還不是很熟悉 後來我們又跳了上次的小花鹿 哈哈∼反應真好 大家都好喜歡耶∼ 後來說故事 認知和整體 我覺得這兩本故事書還不錯∼ 每個小朋友都搶著要操作一下 大家一起猜這是什麼 最後紅公雞的故事也很棒 采庭和大軒好認真的聽喔∼ 不過軒每次都是這樣 故事時間很少看他乖乖坐著聽故事的 真是讓媽咪傷腦筋 明明在家就是很愛聽阿∼ 上完課 小朋友們在客廳看故事書 采庭媽應該覺得很高興 自從把書櫃搬到客廳後 遊戲間的玩具就很少被酷斯拉們破壞了 也不必在下課後還要把一個個玩具歸位 中午我們還留在采庭家吃中餐 采庭媽煮了超營養的愛心粥 連最近食慾不好的軒 都吃得比平常多耶∼ 軒今天真的玩的很開心 這種快樂和滿足 不是平常我和他在家就可以給他的 只要軒沒有生病 我真的很樂意千里迢迢載他去上課呢∼ 不過最後回到家 還是給我鬧辨紐不肯下車= = 傷腦筋∼

時間感,從爸媽作息開始

2007年12月07日
公開
13

時間感,從爸媽作息開始 文�柯寶絢 學前教育雜誌親職專欄作家 4歲的依依從小動作就很慢,換衣服慢、走路慢、連做亂翻抽屜、亂完刀剪等「壞事」都慢慢來…。最近開始上學,天天遲到不講,還因為吃東西太慢,每天中午的餐都用不完,下午三點不到就餓肚子,上課的精神也跟著恍惚起來…。 寶貝動作慢,在剛出生的頭幾年感覺上是「好事」,只要在爸媽眼皮下,幾乎都來得及阻止寶貝突如其來的頑皮,譬如四處倒水或者是觸碰危險物品。不過上學之後,在時間追趕下,壓力緊接著而來,親子關係也常因為一個催快一個慢慢來而緊張。其實,只要慢得「有技巧」,慢吞吞寶貝也可以成為時間的主人。 5歲的時間感逐漸明確 寶貝3歲左右開始有時間觀念,知道天亮了就是白天、天黑了就是晚上。使用詞彙時,也慢慢加入時間相關的詞,譬如「昨天」或者「明天」;但他們並不十分清楚什麼是昨天,即使是上禮拜去動物園玩,也可能說成是「昨天」的事。 一直到5歲左右,時間感逐漸明確,早上起床他會自動跟媽媽說聲Good morning,如果媽媽說:「吃完午飯再帶你去公園玩」,寶貝也能耐心等待。 看錶需要先認得阿拉伯數字,並瞭解數字的大小順序,甚至是5的倍數的加法和乘法,這大概要6歲才能勝任。6歲之前,精確的「10分鐘後再吃點心」寶貝可能沒辦法瞭解,這時就要藉助鬧鐘提醒。多次的10分鐘等待,寶貝就能逐漸建立「10分鐘」的生理感覺,慢慢地他自然能瞭解10分鐘比3分鐘要久、10分鐘大約是多久、他在這時間內可以做哪些事。 規律生活有助於建立時間感 寶貝對理解抽象的幾點幾分較為困難,他們的時間概念通常與具體的生活事件和大自然有關,譬如天黑就是「晚上」,天黑時吃的飯叫做「晚餐」,爸爸回家時就會吃晚餐,吃完以後玩一下下就準備洗澡睡覺,睡醒了「明天」就來了。 規律生活有助於寶貝建立時間感。爸媽可以觀察:由於白天黑夜更替相當規律,所以寶寶學會早上和晚上,相對地比較容易。所以請爸媽從小儘量配合寶貝的作息(而不是讓寶貝來配合我們),該幾點睡、幾點吃飯就確實執行,先幫寶寶植入一個準確的生理時鐘,這樣他就會在規律的時間醒來。 有了規律的生活,爸媽以事件教導時間感也比較容易,譬如「早上醒來,吃的牛奶麵包是早餐」。而不是一下子早起有吃早餐、一下子睡太晚直接吃午餐,這時寶貝很容易混淆:「早上」為什麼不見了? 效率是慢吞吞的特效藥 寶貝的慢動作,或許受限於天生氣質,譬如適應時間比較長,或者注意力分散度低;當寶貝正在專注玩車子,即使爸媽在旁邊催促著:「趕快換衣服,我們要出門囉!」也可能不動如山,因為他根本充耳未聞。所以爸媽要抓住寶貝的tempo,預留足夠的時間讓他做好準備,才不會每次「皇上不急、急死太監」。 另一個可能是因為缺乏練習。有時候趕時間,爸媽實在沒辦法讓慢吞吞寶寶自行打理好吃穿,只好快手快腳地幫他餵飯穿衣。雖然節省了時間,但也犧牲掉不少寶貝練習的機會。熟練也是加快行動的方法之一,趁著假日有空的時候,請爸媽多讓寶貝自己動手,以後才會愈做愈快。 有時候寶貝的拖拖拉拉,是因為做事情的步驟不夠精練,譬如穿鞋子時,沒有先分辨左右腳,或者在第一時間就將腳趾頭儘量往鞋子前面塞,所以後面要花費許多時間調整。爸媽可以給點技巧指導,像是先將左右腳排好,告訴寶貝:「鞋尖突出來的是要裝大腳趾,要擺在中間。」減少錯誤動作拖延的時間。

瞭解你負面的教養方式

2007年12月03日
公開
27

瞭解你負面的教養方式 現在讓我們來談談負面的教養方式。請你閱讀下列的清單,並在自己做過的負面行為上面打勾。 ____咆哮       ____揶揄 ____挖苦       ____打人 ____忽視       ____嘮叨 ____訓話       ____打斷他們的話 ____覺得丟臉     ____翻舊帳 ____批評       ____內疚 ____激怒       ____說謊 ____說其它父母的閒話 ____威脅 ____丟東西      ____否定他們的感受 ____沒耐性      ____不切實際的期待 若是你發現自己在上述項目中打了不少勾,也不必感到太難過。我們會犯一般人都會犯的錯,而且早就犯了一些(甚至不只一些)負面教養方式的錯誤。做出這些行為並不好,而且有些行為還會嚴重傷害到親子關係。 咆哮與打人。再也沒有什麼比咆哮與打人更會導致孩子的偏差行為了。當你咆哮與打人時,只顯示出你已經失控了,所以才會發脾氣。如此當然會帶給孩子不良的示範作用。當然,絕大部份的人都會大吼大叫。過去我曾因為小事而捉著我的孩子,但我絕不引以為傲,而且我希望你能瞭解,過去像我這樣對著孩子吼叫或是打他,等於是在脅迫他們。當你這麼做的時候,似乎只是想讓孩子停止攻擊,然而這麼做的結果通常只有短期有效,而且就長期來看,只會增強孩子偏差及挑釁的程度。咆哮是比打人更常見的問題。在本書第三天的內容中,我將全力幫助父母瞭解自己為什麼會咆哮,以及如何阻止自己不再如此。 批評。若是你發現自己喜歡批評孩子的話,請別再批評了。批評意謂著對孩子的思考、感受、想法、以及�或他們本身做出負面評價。孩子會將對他們的批評,視為貶損的意思。貶損包括了咒罵、嘲笑、評斷及責怪。這麼做真的很傷孩子的心----而且就是這麼容易。貶損對親子之間的溝通十分有害,而且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常被父母批評的孩子會覺得自己受到排拒、不被關愛、無法滿足。 當然,你必須對孩子的行為做出具建設性的回應,即使他們做了什麼,也不要批評他們本身。 嘮叨。嘮叨就是你一次又一次、不斷地告訴孩子同樣一件事。我在辦公室裡見過許多父母自顧自地對著孩子說話,完全不理會他們的反應;而那些孩子只是眼珠子不停地轉呀轉的,根本就沒在聽。俗話說:「左耳進右耳出」,當你對著行為偏差的孩子不斷地嘮叨,就是這個樣子。一旦你告訴過孩子一次,最多兩次,就不要再說了。嘮叨會讓孩子從此不想再聽你的話、變得更不聽話、或是更恨你。從今天開始,從這個十天計畫起步,我將告訴你許多的策略與案例,讓你不用嘮叨就可以讓孩子聽你的話。這個計畫可以讓你增進親子關係的品質,讓孩子更乖,也讓你成為更成功的父母。你將會看到孩子更樂意聽從你的意思,而且做他該做的事,就像是感覺與你很親近。 打斷他們的話。這是一個十分常見的問題。當孩子在說話時,請你在開口之前先讓他有機會把話說完。這是一種基本禮貌。一旦孩子覺得自己在緊要關頭卻無法說話,就再也不會與父母溝通了。 翻舊帳。一旦麻煩或衝突解決後,就別再提了。你應該讓孩子在沒有前科的情況下展開全新的開始。常翻舊帳的父母會讓孩子心存怨恨很長一段時間。同時,孩子必須瞭解一旦問題解決了之後,一切就都過去了。 內疚。就是要孩子站在你的立場,設身處地想像你的感受或其它人的處境。父母常將這種情況推到極限,讓孩子因為父母的想法、感受及�或表現而感到內疚。利用罪惡感來控制孩子的父母,是在冒著與孩子疏遠的風險。我的客戶羅莉塔曾因為鄰居發現她十四歲的兒子哈洛抽大麻,而讓他全身上下充滿了罪惡感。羅莉塔連續十分鐘不斷用言語懲罰哈洛,說出像是「現在鄰居都知道你幹了什麼好事,想想看我現在有多丟臉?」或是「你知不知道你完全辜負了我對你的信任?」之類的話。但哈洛只是變得更激動,也更生氣。我趁這個機會告訴羅莉塔,先把她受傷的自我放在一邊,然後給兒子真正需要的----支持及理解。羅莉塔使用我在書中教她的冷靜、堅定、且不掌控的方式,讓哈洛對她敞開心房。哈洛說,他是因為同儕壓力才會去吸大麻。後來他們重新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而且哈洛很快就離開那些有吸毒問題的朋友了。 使用尖銳的諷刺。當你因為語調與口氣,而讓說出來的話影響了你真正的意思,甚至與你原本想說的意思相反時,就會變成諷刺了。舉例來說,當孩子做了錯誤的選擇,你卻說「咦,你不是很聰明嗎?」諷刺會傷孩子的心。若父母想與孩子建立有效的溝通方式,諷刺他是最要不得的毛病。 訓話。當父母急著給孩子上一堂演講課,告訴他們該如何做事,而不是讓孩子自行去嘗試解決問題,就是在訓話。我敢向你保證,如果你過度指導、或控制偏差的孩子,他絕對不會聽你的話;即使他做了什麼,也會故意逆著你的意思去做。父母告訴孩子該如何解決問題,可能會讓他們認為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最後會認為父母不信任他們,或是會恨你老是叫他們做什麼,結果還是會違抗父母的意思。 威脅。威脅任何一個孩子,尤其是行為偏差的孩子,是最沒有效果的。事實上,威脅常會讓孩子感覺父母軟弱無力而憎恨他們。威脅行為偏差的孩子,只會讓情況變得更糟。 說謊。無論你是否覺得自己是不得已才會說謊,好避免提及像性之類的尷尬話題,請你千萬不要這麼做。你應該對孩子敞開心胸,而且要誠實一點。這會讓孩子對你更開放,也更坦誠。此外,孩子是非常敏銳的,他們非常擅於察覺父母是否是百分之百的坦白,否則這會讓孩子認為父母不信任他們。 否定孩子的感受。當孩子告訴你自己的感受時,重視這些感受是很重要的。舉例來說,若是你覺得孩子「不應該」為輸球而感到難過,最好也別說。在這個例子中,你可以說得更漂亮,說些更有鼓勵性的話,像是「我知道你真的很想贏球。有時輸的感覺真的很不難受。」對年紀更小、四到六歲的孩子,你可以使用更簡單、更具體的字眼(像是「爸比跟我知道,你因為兔寶寶死了好難過」)。孩子的感受需要得到父母的認可。 ----------------------- 把自己照顧好,才能讓自己幫助孩子 前面你已做了一份家長練習清單。你瞭解到自己曾做過哪些事、或說過哪些話很好,而且顯然你還可以做得更好。我知道身為三個孩子的爸爸,自己距離完美的父親還差得很遠。我曾經對這個身份感到「茫然」,還曾多次驚聲尖叫到自己都不敢承認。但是我也知道,透過改變教養態度及行為,現在我已經可以更有效地管教孩子了。現在,我對同樣的結果也會發生在你身上感到很有信心。至於如何改變自己的教養態度及行為的最好起步,就是從照顧好自己做起。 花點時間做些能紓解壓力的事情----運動、跟支持你的朋友共進午餐、看看喜劇電影----並視另一半為你的同盟。你們可以一起出去走走,隨意地談天說地,但就是不要談到偏差的孩子。不要讓自己過度擔心----偏差行為會讓孩子的未來處於困難重重的險境,但若是你能根據我書中的建議,在教養態度與行為上做出重大改變,問題均能迎刃而解。 你必須把興趣花在其它事情上面,而不是全都放在孩子身上,如此一來,管教孩子才不會耗掉你所有的時間與精力。當你在處理孩子的問題時,試著與另一半以外的大人(例如老師、教練等)共同合作,並尋求他們的支持。 放鬆的方法 教養偏差的孩子常讓你處於焦慮的狀態。你永遠不知道下次的衝突或危機會在什麼時候爆發。很多時候你可能會覺得自己被孩子吃得死死的,而且在感情上被家庭綁架。當你感到憂心、焦慮、匆忙、煩擾、身體會感到緊繃。事實上,身體會有這種「經驗」或「戰鬥」的反應是很正常的。身體本來就會因遭受威脅而反應出各種訊號。若是生理上出現嚴重危機,身體會透過攻擊或撤退來保護自己;當緊急情況結束後,則會發出危機解除的訊號,而這時身體會感到放鬆,回歸正常狀態。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經常面臨許多壓力。持續不斷的精神壓力,會讓我們的身體一直保持在緊張狀態,使身體本身也成為一種壓力。你可以透過學習妥善地處理思想與事物來對付壓力,讓它們不再對你產生那麼大的壓力。你也可以學著如何放鬆。當你練習放鬆時,會感到危機全部解除的訊號。當你常收到這類訊號時,就表示你己經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放鬆機制。如此一來,身體就能恢復到正常狀態了。 行為偏差的孩子常讓現代父母感受到沉重的壓力。這種壓力對每個人的影響因而人異,它可能會造成睡眠障礙、疲勞、食慾大增或食慾不振、頭痛、胃痛、注意力不集中、或是易怒。長期性的壓力可能會造成某些疾病,或是讓病情加劇,也會讓免疫系統的功能減低,讓我們對感冒或其它感染更為敏感。以下是兩個經過證實的有效方法,可以讓自己放鬆及解除緊張。 深呼吸 當你感到緊張時,呼吸會變得淺而急促。事實上,多數人無論是否緊張,都不會使用正確的呼吸法。不正確的呼吸會讓你缺氧,而氧氣在淨化身體的同時,能幫助身體產生能量。所幸學習如何正確的呼吸並不難。找一個舒服的地方躺下來,把雙手放在胸腔下方的腹部。剛開始時呼吸要緩慢而深沉。如果你呼吸的方法正確的話,在胸腔鼓起來之前,會先感覺腹部鼓脹起來。每天花五到十分鐘做幾次深呼吸的練習,你會發現自己變得越來越熟練,而且呼吸可以增強一天當中的正常活動。深呼吸技巧的美麗之處,在於不論你是在生氣,或是想咆哮,隨時都可以透過這個小方法來解決。做幾次深呼吸是讓自己平靜的好方法,同時配合呼吸,也可以為你隨後將要使用的各種有效策略做好準備。若是你與孩子正處於爭執之中,同樣也可以用這個方法讓自己冷靜下來。深呼吸可以用來防止、減緩並恢復過於沉重的情緒及衝突。 重溫孩子令人喜愛的印象 現在你已開始想到孩子的麻煩與問題了。細數孩子的優點,並回想過去他種種令人喜愛的印象是很重要的。為了讓你準備好開始進行這個練習,請放鬆肌肉並做幾次深呼吸,然後閉上眼睛,回想孩子過去種種令人欣喜的時刻。可能是一次家庭野餐、度假、或最喜歡的活動。讓自己全然沉浸在美好的記憶裡。看看風景,聽聽聲音,感受一下空氣,聞聞四周的氣味,在那個時刻,你的感官會感覺孩子是安詳和樂、令人想讚美的。這個練習要做十到十五分鐘。 對自己做出承諾來幫助孩子 孩子需要你的協助來克服偏差的問題。父母及家庭成員對孩子的行為、態度及面對生命的方式有絕對的影響力。簡言之,與孩子相處時間最多、以及他們最在乎的人,越容易說服及影響他們。而這些人就是你及其它家人。 偏差的孩子不能再用自以為是、被衝動所驅使的方法來處理情緒。你能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持續使用書中所提供的資訊與策略。許多父母的努力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們過早放棄。當你使用這這些策略時,請記錄下你們的進步,並為此慶祝一番。若是過程中出現一些小缺失----總是會有的----請提醒你自己,最後總是會進步的。從知識中擷取力量,能讓孩子變得更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