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格格的媽麻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好文分享-奧福音樂教育及其教學模式(?謝謝Vicki媽麻分享)

2008年04月24日
公開
44

瑞柑國小教師:黃瓊儀 音樂教育的目標就是透過提高人們的音樂素養來造就更多具有完整人格的人。20世紀的音樂教育家們就本著這樣精神與理念,各自主張不同的教學手段,於是形成不同流派的音樂教育法。其中最受國際間矚目的不外乎是達克羅采,奧福,高大宜及鈴木四大音樂教學教育法。故稱之為20世紀四大音樂教學主流。 以下就奧福音樂教學法為主要探討對象,將分別由原始來源,教學法之基本理念,教學模式來分析。 壹、 奧福音樂教學法之來源 自民國58年比利時籍的蘇恩世神父把奧福音樂教學法引進台灣之後,已近30年,在這期間有許多以奧福音樂教學法為號召的私人音樂中心,幼稚園成立,甚至在公家的學校或教育當局也在極力推廣。這當然要感謝許多專家們的全力講學,示範和傳播,但是人們喜愛奧福教學法還不只因為專家們的魅力,更在於奧福教學法本身的特質及所帶給人們的音樂效應。 貳、卡爾.奧福的生平 ★ 1895年7月10日生於巴伐利亞慕尼黑。 ★ 1907年轉學到威特斯巴赫中學,得以擁有較多的時間從事音樂活動。 ★ 1909年寫下第一首鋼琴改編曲,也中輟了高中課程,因而引起家庭的不滿,但後來參加高中畢業考之補試,得以平息眾怒,然其本人認為毫無意義可言。 ★ 1920年受教於Heinrich Kaminski。 ★ 1924年於Guntherschule任教,主要是為該校舞蹈課程作曲。 ★ 1928年Gunild Keetman(凱特曼)加入此學校。 ★ 1928年Karl Maendler,依照Orff的指示,造出第一部木琴供Guntherschule使用。 ★ 1931年與凱特曼女士合作出版第一冊Orff-Schulwerk ,此書並非以後所稱的奧福兒童音樂,但充滿拉丁音樂的節奏感,並以直笛及敲擊樂器來組合表現音樂。 ★ 1935~1936完成Garmina burana(布朗詩歌),大獲成功。 ★ 1936年為柏林奧運會開幕禮作千人兒童舞蹈表演的交響伴奏曲,從此之後受邀於德國各地講演教學法,並停止教學而專心作曲。 ★ 1938年完成Der Mond(月亮) 。 ★ 1942年發表Die Kluge(節儉的婦人),是他最成功的作品。 ★ 1945年Guntherschule被毀於戰火。 ★1948年巴伐利亞無線電台Dr.Walter Panofsky力邀奧福為 電台兒童節目作曲,播放之後,許多人希望有奧福樂器,因而促使Studio49工廠出產奧福樂器,而這工廠也成為Orff-Schulwerk的重要支助者。 ★ 1949年,其較現代的作品Antigonae首演,是一部結合戲劇.舞蹈.音樂於一體的作品。 ★ 1950年第一冊德文版之奧福兒童音樂正式出版,即Music fur Kinder。 ★ 1982年逝世。 (以上奧福生平節錄自本世紀四大音樂教育主流及其教學模式,鄭方靖,民82年,奧福教育出版社,P43~44) 參、奧福音樂教育之基本理念 (一)哲理依據 奧福教學法的最初基本根據不是教育,而是奧福本身對音樂的體認,以及從Guntherschule的工作過程中觀察實驗所得的理念,以後投入為兒童作曲,才仔細深入為兒童音樂教育來思考,以下我們從幾段話來一窺其哲理根據: ★ 音樂必須與律動.舞台及語言相結合才能產生意義。 ★ 什麼是基本要素音樂呢?---包括簡單的連環結構.頑固伴奏.小規模迴旋曲,它是原始的.自然的,甚至只是一個肢體上活動,任何人都可以學習而享受它,因此它適合孩童。 ★ 節奏的訓導必須從幼小時開始。 ★ 教導孩子最自然的起點是屬於孩子的節奏,以及古老到適合於孩子的歌曲。 ★ 缺乏音樂性的孩子是不存在的。 ★ 奧福本身從希臘古文字對音樂的解釋-包含所有藝術表現(說話.語言.律動.樂器.舞蹈.歌唱)-得到兒童音樂的新定義。 (蕭奕燦,明日世界-談卡爾奧福教學)他的這些思想,幫助我們往下理解整個奧福音樂教學的理念。 (二)教學目標 美國名教育家杜威倡導實驗主義式的教育,主張過程重於結果,而奧福音樂教學正是這樣的一種教學,究其教學目標有: 1.幫助學生累積音樂經驗: 不管採用何種方式或經由任何管道,所有的音樂要素最初以其原始簡易的型態展現給學生,學生在經驗中,探索種種音樂現象的特質,然後再漸次推演至更複雜形式的音樂。國內研究奧福音樂教學法的專家蕭奕燦老師,在明日世界一書中,曾提出一些說明「把感性與知性分開來學習,孩子可以經過一段長時間的感性學習(歌唱.語言.律動.合奏…等)確實建立學習音樂的興趣和能力,再給予知性學習(音符.讀譜.樂理.和聲…等」而這裡所提到的感性學習,即指去經驗音樂。不同的年紀,不同的程度,經驗不同的音樂,探索出不同層次的音樂現象與特質,再進一步吸收不同層次的音樂知識。經驗隨著時空的變遷可以是無止境的,孩子若懂得如何在經驗音樂中探索,則其音樂能力的成長也將無止境。其經驗探索的對象包括空間.聲音及結構。 2.幫助學生發展其潛在的音樂性(Musicality): 從奧福本人的思想中,認為每一個人都有音樂性,這種音樂性不但可以引發人對音樂的興趣與喜好,也能帶領在經驗音樂的過程中有更高層次的回應或更深入的探索。甚至最後培養出孩子音樂的即興創作能力。但基本上音樂性建立在表達音樂及理解音樂的兩項基本能力上。 這樣的教學目標,不免令人有過於籠統之感,其實也因如此,教師教學的空間很大,付給教師許多不受限的自由,而學生也在這麼大的空間中經驗,探索學習,任何不留空間給學生經驗,探索的音樂教學活動,都不算是奧福教學法。這正是根據奧福教學精神所延伸出來的音樂教學目標。 (三)教學方法 律動.歌唱(包括說白).樂器合奏與即興創作是奧福音樂教學的主要手段。透過這些方法引導學生經驗,探索音樂,也透過這些手段幫助學生發展出潛在的音樂性。 1. 律動: 包括了舞蹈及律動。由於奧福本身對舞蹈的喜愛,將音樂與舞蹈的方式結合起來,至於律動本身對於人們對音樂感應力的提昇,具有絕對的正面效果。律動在奧福教學的範疇中,是一項最基礎的運作方式,透過它,讓學生來經驗與探索空間,鼓勵學生去感受種種自然動作(如走路.跳.爬…)的重量.力度.方向.形式…,然後給學生一些指導(例如加入呼吸.感覺心跳…),於是學生學習配合老師的指導讓自然的動作更富美感與音樂性。 2.歌唱: 奧福在1948年為巴伐利亞廣播電台寫作兒童歌曲時,才發現歌唱與說白對孩子音樂教學的重要性。事實上,在整個奧福教學體系中,歌唱.說白及樂器同樣是引導學生經驗及探索聲音的主要手段。尤其在孩子還小時,樂器並非適合每位孩童,因而歌唱及說白便扮演著探索聲音的主要角色。不過,除了唱歌.唸童謠之外,也可以由一些口技讓孩子體驗聲音,例如: 因此,在這裡,不妨把唱歌廣義化,較能切合奧福教學法的理念。 3.樂器合奏: 除了人的喉嚨,樂器也是聲源之一,故與唱歌同為探索聲音的主要手段,奧福樂器發展至今,已顯得種類繁多,囊括了天然樂器.自製樂器.身體樂器.及奧福樂器。分別如下: (1) 天然樂器: 生活周遭,可以發生聲音的任何物體。如: 石頭.破鍋子.地板.桌子.杯子… (2) 自製樂器: 奧福的教師喜歡讓孩童們,藉著自製一些樂器來了解樂趣的特質,當然這些樂器也可以用來合奏。 (3) 身體樂器: 從口到手,到腳及身體各部位,只要能拍擊出聲音,都成為教學的工具。 (4) 奧福樂器:包括四大類 甲.有調敲擊樂器: a.片樂器:包括高.中及低音鐵琴.木琴及鐘琴 b.定音鼓 乙.無調敲擊樂器 a.皮質類:手鼓.小鼓.大鼓.曼波鼓… b.木質類:木魚.響棒.響板。 c.金屬類:銅鈸.三角鐵.小鈴.小鐘.雙鈴.沙鈴.鑼。 丙.笛子: 即木笛,有大小不同的木笛,如Soprano recorder,Alto recorder,tenor及Bass recorder等等。 丁.弦樂器: 有吉他.大提琴.低音提琴。 樂器是執行手段的工具,有可能因地域性的差異,而有必要採用本土性的樂器。基於奧福基本要素音樂之原理,本土樂器的採用,只要能配合教學目標,應該是可接的。 4.即興創作: 雖然即興創作可以經由許多方式或管道來進行,例如:唱歌.敲擊.律動.木笛吹奏。不過在奧福教學法,即興創作是探索音樂形式(曲式)的主要手段。因為曲式提供許多即興創作的素材,從一個短短的動機.模式.問答句,樂句到整首音樂。在整個即興創作的過程中,學生接受挑戰,獲得成就與滿足,對每一顆小心靈已只有無比的意義。另外,即興創作亦是幫助老師判定各個學生吸收程度的好方法,不過老師自己也要能即興。儘量發揮其想像力來喚出潛在的創作力,是奧福教學法的特色之一。 (四)教學內容 奧福樹它描述了奧福教學法最概括的教學內容,這棵樹的樹葉可說是奧福教學法所要教給學生的具體內容。 (五)教學法則 奧福教學法在教學內容方面留給教師極大的空間,對於教師實際教學時則主張應有相當機動即興的能力。不過以下幾項法則卻是教師們應遵循的最基本法則: 1. 由模仿到創作--- 模仿是最古老的教學方式,如同中國書法家,在擁有自己風格之前必須經過許多的臨摹練字。在課堂中,教師是學生最主要的模仿對象,也可包括大自然及生活中的種種,當學生呈現更好的能力時,老師便須要開放更多的空間給學生去創作。所以概括的說老師教學引導的方向是 引導學生觀察 誘導學生模仿 讓學生充分的體驗 學生創作 這樣的教學方式對任何學習項目都是一樣的反復運用。 2. 由個別到整體--- 在奧福教學體系中,團體課是上課的主要形式,個人只是整個團體的一部份,雖然聲音.空間.形式都要個人自己去探索與經驗,然這個小社會終會有共同合作的時候,如合奏樂器.合唱.團體表演,因此在任何階段中從個人的學習到團體的合作,必須養賴老師精心設計去引導。 3. 從簡單到繁複--- 以基本要素音樂的理念來說,學生是應從最原始最簡單的的音樂要素來感應。運用到樂器的合奏上來,把底幾組簡單的頑固伴奏型綜合起來,便是一首聽起來複雜的樂曲。就即興創作而言,這個法則依然重要。 4. 從部份到具體--- 每個故事可能可以分成好幾部份,一首樂曲也可能有好幾個樂段,一項完整的理念,也可能拆成幾個小部份來經驗和探索。一位良師應該會帶領學生從小部份所獲的的小能力,累積成完整的能力,從小部份的成就去湊合成完整的成就。 肆、教學模式 ◆音樂教學活動---給低年級的一項音樂活動。 ☆ 教學對象:一年級 ☆ 教學目的:認識 和 的節奏及節奏樂器的音色。 ☆ 教學方法:身體樂器與節奏樂器。 ☆ 遊戲名稱:大風吹。 ☆ 準備器材:各種節奏樂器。例:鈴鼓.木魚.三角鐵.手搖鈴等。 ☆ 情境布置: 1.室內.室外均可,先用椅子圍成一個大圓圈。(空間以寬敞為佳) 2.以小組或團體為圍圈進行。 ☆ 教學進行步驟: 1.引起動機:介紹樂器,讓小朋友分辨各種樂器的聲音。 2.先用椅子圍成一個大圓圈。 3.老師敲樂器例:木魚,小朋友隨著音樂的快慢繞著椅子 走或跑,聽到不同的樂器聲音如:三角鐵,小朋友要趕快坐下來,沒搶的位子的小朋友,換他來敲樂器。 4.若小朋友熟悉這兩種樂器後,可加入第三種.第四種樂器和不同的動作, 由簡至繁,依小朋友的年級而定。 ☆ 注意事項: 1.要讓小朋友熟悉樂器的聲音後,再進行此遊戲。 2.在遊戲進行中,要注意小朋友的安全。 伍、結語 奧福教學法是透過即興表演.舞蹈以及說故事等等的遊戲方式,讓孩子們能夠親近音樂,從而接受音樂,因而奧福一向主張音樂從來就不是單獨存在的,它必須和語言.律動結合在一起,而唱歌.跳舞.奏樂,乃是啟發兒童智慧的泉源,因為「心中的喜悅是兒童生長最重要的因素」。 過程重於結果,做中學是奧福教學令人玩味的精神,事實上最重要的是它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從音樂得到喜樂,就如奧福中心的那一個字 〝 JOY 〞! 奧福教學最具意義的是,它尊重各個民族的性格和地方色彩,老師在教學過程時,應將鄉土文化與孩子親身的生活經歷做連結,讓孩子能在愉快的氣氛下成長。 柏拉圖說:「音樂是一種道德律,它使宇宙有了魂魄,心靈有了翅膀,想像得以飛翔,使憂傷與歡樂有如癡如醉的力量,使一切事物有了生命;它是秩序的本質,使一切成為真善美。」音樂對每個人而言是重要的,如何讓孩童真正喜歡音樂,在音樂中快樂的學習成長,涵養健全的人格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目標。

文章分享-兩歲幼兒如何教才會不抓狂

2008年04月23日
公開
17

兩歲幼兒如何教才會不抓狂 ■摘錄自《2歲幼兒如何教不抓狂》•佐藤真子著 世茂出版社出版 一提到2歲的幼兒,你會想到甚麼呢?「凡事都要自己來.…..」、「甚麼都說不喜歡.…..」但是做起事來卻又笨手笨腳,一定要大人在一旁守候。的確,2歲的幼兒正是這麼一個麻煩的年齡!他們的心理層面已有迅速的發展,但仍限於一個自己不知該如何是好的混亂、掙扎期。 或許有些父母也曾因為照顧2歲幼兒,碰上許多頭痛問題深感困擾,甚至有「置之不理」之感,讓自己也陷入「凡事皆不順心」的煩躁期。雖然有句話說:「如果孩子是2歲,那父母親也是2歲。」但唯有深入「獨立期」的幼兒的內心世界,有耐性地守護著孩子,才能讓親子在各方面一起進步與發展。 ?2歲幼兒的生理與心理發展 在寶寶迎向2歲生日的那一天起,你可以認定他已經完全脫離「嬰兒期」,正式邁向幼兒期。2歲正是走路、跑步、跳躍等運動層面的基本機能,大幅躍進的時期。孩子對於這些逐漸形成的能力,莫不充滿躍躍欲試的衝勁。所以,自我的這些衝勁能充分獲得滿足的孩子,不管是誰到了3歲左右,在走路、跑步、跳躍等動作上,都會有驚人的發展。 對2歲的幼兒來說,上下樓梯真是最佳的冒險遊戲;若在散步途中看到樓梯,即使繞遠路也會故意跑過去爬一爬。就連百貨公司或超市的欄杆扶手,也要攀爬一番,尤其對電梯更感興趣。這時父母親應該多注意孩子的舉動,避免發生危險。等他習慣上下樓梯的節奏感之後,從好幾層的樓梯上跳下來成為新的刺激遊戲。一開始他還有些顧忌,要求父母親助他一臂之力,等他越來越大,膽子也跟著變大,總有一天他自然會成功地從樓梯上跳下來。 2歲的幼兒在心理層面上的發展,遠比生理方面進步更多。例如,他為了強化自我的意識,經常會出現「不要」、「不好」的回應。這時不管是要他收拾玩具、脫掉髒了的衣服,甚至是要給他最愛的香蕉,都會得到「不要」的回應;聽多了總覺得他把說「不要」當作一件有趣的事呢!這時父母千萬不要出現「這個孩子怎麼變得這麼搞怪!」的念頭。其實這種表達「不要」的行動,對孩子在自我意識的建立上,有非常重要的功用。 對一個2歲大的幼兒而言,當自己的要求受到限制或禁止時,要如何堅持自己「不要」、「不好」的念頭,以及說出「好」或接受別人的意見,都是相當寶貴的學習課題。雖然有些老生常談,但在此還是要強調,一個放棄自我意識,完全順服別人的孩子並非「好」孩子。希望父母親多用些心思,輔導孩子找出自我解決問題的方法。 ?大小便的訓練--掌握時機為其要訣 即使你不覺得緊張,但一發現孩子已經2歲了,還是會突然介意他大小便的自理問題。尤其當他的同伴一個個擺脫尿布的束縛後,你不禁也為家裡的孩子著急起來。 或許有很多媽媽之前都有嘗試訓練孩子大小便的失敗經驗,最常見的失敗原因是,孩子還沒有到不穿尿布的時間就開始訓練他,正因為他的腦部還不能充分控制排尿系統,媽媽就急著訓練他,當然不容易成功。至於這個時間是甚麼時候,因個人發展而異,一般最快的話也要1歲半以後。 掌握時機為其要訣,等孩子的膀胱剛好裝滿尿液,再帶他上廁所,他就能順利解出, 但這只是偶爾碰上恰當的時機;大小便的訓練正是為了讓孩子意識到這種偶然性。所以,儘可能瞄準想尿尿的時機,持續誘導孩子去廁所或便器「解決」,才是訓練成功的要訣。像午睡後或早上起床時,都是最佳的時機,而離上次尿尿約2個小時的間隔時間也最適合。不過,要是孩子不想尿,或待了2、3分鐘還尿不出來,就不要勉強他。萬一他過不到2分鐘又尿下去,千萬不要生氣;這可能是孩子比較敏感,不太習慣這種訓練。其他像天氣冷或水喝多了的時候,就要縮短尿尿間隔的時間,常帶他去尿尿。 穿脫衣物--「自己做」是獨立的第一步 孩子一過了2歲,都會想要自己穿衣服或脫衣服。不過,他們穿衣的技巧有待商榷,倒是脫衣服的技術好多了。像洗澡時脫衣服或就寢時換上睡衣,都是他們最佳的表現時刻,即使花很長的時間才脫得掉,仍樂此不疲。媽媽也可在適當的時機教他收拾脫下來的衣物。 而最讓媽媽頭痛的是,明明沒有時間了,他還堅持要自己脫衣服,尤其是早上上學或洗澡時,總讓媽媽忍不住出手幫忙。不過,這種想要「自己做」的意識,決定了自此萌芽的獨立心會成長茁壯或不幸夭折,對孩子日後的性情具有重大的影響。所以,當孩子表示想「自己」做做看時,原則上同意他的要求,尊重他的意思吧!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個性,他們對週遭大人的期望也不盡相同。正如同孩子有自己的特色一般,每對父母親也具有不一樣的特質;再加上核心家庭、大家庭或單親家庭等等不同的生活背景,更造就出性格、脾氣都不一樣的孩子。所以,每一對父母親都應該試著找出最適合自己和孩子的教養方式,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章分享-快樂向尿布說~拜拜

2008年04月23日
公開
55

 每次帶小小孩出門,大人們總是背著大包小包,分量最多的恐怕就是尿布了,所以有些媽媽希望孩子能夠早一點不用尿布,除了省錢,出門也可以輕鬆許多。   林媽媽每次看著育兒的書,總是皺著眉頭,心想:「我的娃娃已經兩歲了,再不學著上廁所,會不會來不及?會不會對他的未來發展有什麼影響?」這是媽媽們的焦慮,也是會看書來育兒的媽媽們所擔心的事情。老媽媽們會說:「以前的孩子學習自己上廁所,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當他的生理發展好了,自然水到渠成,哪需要特別訓練?」但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當時的情境會發現,以前的媽媽在小孩兩歲左右會開始讓他穿開襠褲,孩子要小便,真是太方便了,要大號,似乎也沒啥難的,況且以前的孩子都是在農地上跑或滿山滿野追,所以沒有如廁訓練這檔子事,當然媽媽們也就沒有這些煩惱了。   剛出生的嬰兒,大小便是一種自然的反射行為,吃飽飯胃腸的蠕動、溫度高低的刺激、身體的觸動等,都會讓便便不由自主地自動排出體外。一歲時,隨著身體其他機能的逐步成熟,這種反射動作會逐漸轉弱,因此有利於訓練孩子自己控制排便,尤其是當寶寶有較成熟的肢體動作和學習能力時,便可以開始訓練寶寶自己上廁所。一般來說,嬰幼兒對大便的控制比對小便的控制時機來得早。但是,每個孩子的狀況不一樣,有些孩子的發展快一些,所以如廁訓練的時間也短,有些孩子的發展較晚,所以如廁訓練所需要的時間也較長。   關於如廁訓練多是從我們大人的角度出發,您知道孩子對這件事的想法是什麼嗎?讓我們來聽聽孩子的心聲。   噗!噗!放臭屁。「媽媽,便﹍﹍﹍」,喔哦!快來不及了,我現在三歲已經可以坐小馬桶便便了,以前我不肯坐馬桶大便,媽媽以為是我太懶了,其實,我是不知道媽媽的意思,原來便便臭臭要大在馬桶裡。還好有一天,媽媽和其他的媽媽聊天,準備了一個有小熊圖案的小馬桶,我喜歡小熊,所以有想便便時就坐上去,結果媽媽說我好棒喔! 如廁訓練的時機 從佛洛伊德的人格發展上來看   以佛洛依德的理論來看,孩子在一歲半到三歲之間,稱為「肛門期」,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漸漸能存放大小便到一定的時間再釋放出來,孩子開始可以忍耐一段時間,在適當的時間、地點再滿足生理的需求,以符合未來在社會中生活的需要。   理論上,對孩子如廁訓練的態度會影響孩子未來的人格發展,如果大人的態度過於嚴格,孩子未來對很多事情會要求完美,否則便會焦慮不安,或者有潔癖的傾向,這對孩子未來的發展不見得有利;反之,若放縱孩子自然發展,讓尿布一直包著,可能造成孩子未來我行我素,偷懶及無所謂的態度,也不見得適合在社會中生存,所以如何拿捏如廁訓練的時機,該是爸媽們學習的功課之一。 從孩子的生理發展上來看如廁時機   每個孩子學會控制大小便的時間都不太相同,在一歲半以前,多數孩子的神經肌肉還未發展成熟,也就是身體機能還未準備好,此時若強迫孩子控制膀胱,會妨礙他大小便的正常發展,甚至影響人格的發展。孩子在一歲九個月大時,尿量會自然的增加,膀胱的控制系統也會愈來愈成熟,每次排尿的時間、間隔也會拉長,兩歲半左右,幼兒就可以保持二到三小時不排尿。大部分的孩子會從一天多次排便逐漸減少次數,進而控制到理想的一天一次。   一項由美國醫學院針對496名15至43個月大的幼童所進行的研究發現,一般孩子要花八至十個月的時間去學習何時該大小便、應該怎樣自行處理等流程。而多數一歲半左右的嬰幼兒在白天都能保持褲子乾爽,二至三歲的幼兒在晚上也都能控制得不錯。   有的孩子當他可以不包尿布時感覺很輕鬆;有些孩子雖然不喜歡包尿布,但是有了一、兩次不小心尿溼而挨罵的經驗後,他寧可選擇包著尿布,也不願意脫下來,即使平日不穿,但是出門、睡覺時不包就會覺得沒有安全感。所以到底什麼時候該讓孩子學習如廁?爸爸媽媽們應該先學習準備。 如廁訓練前家長的準備   在您教孩子如廁之前,大人平日的言行,孩子早就已經看在眼裡。但是,第一次正式教孩子上廁所,應該要告訴孩子所有相關物品的名稱和正確的使用方法,用他可以聽得懂得方式說明,並且做正確的示範。而您教過孩子一次,並不表示他立即就會了,您可能還需要教他許多許多次,直到他能內化,成為一種習慣為止。父母的態度不要過於嚴格,也不要隨性,要知道很多事情需要適當的時機才能做,而如廁訓練就是孩子發展其自我控制的好時機。 何時是訓練的時機?   每個小孩發展的狀況不同,一般來說,孩子會用語言或指著自己下腹部來表示自己的需求時,就可以開始訓練了。一歲半的幼兒通常會在小便後,或看見尿尿流出來,或褲子濕了,才告知父母;一歲七個月到兩歲間,孩子已能在排尿前主動向父母表達;三歲的孩子大多能自己控制小便了。不過每個孩子的成長進度可能會有些許差異,父母不宜太過積極的迫使孩子盡早學會自行上廁所。以下有五個父母可以參考的觀察項目,當孩子做好這些準備,再進行如廁訓練,相信一定能水到渠成。 一. 對於孩子便意訊息的掌握與控制: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生理的發展也漸趨成熟,從出生開始每幾分鐘尿一次到能保持一兩個小時不排尿;從尿溼褲子到能事先知道自己要排尿;從少量的尿到每次都能排出相當的尿量等。爸爸媽媽們可以細心的觀察,甚至做記錄,以便正確的了解孩子膀胱發展控制的情形。 二.身體動作的準備:一歲半到兩歲左右的寶寶,身心發展已逐一完成,此時也是孩子準備就緒學習各種事物的時刻,在此時訓練孩子可以事半功倍。配合如廁動作的需要,父母可以觀察幾項重要的指標,1.孩子是否能坐穩?2.他能自然的站起來和坐下嗎?3.孩子的動作協調性,他能自己穿脫褲子嗎。 三.孩子對自己生理狀況的表達:孩子能否表達自己的生理需求,能否與人溝通自己的需要是首要條件。像小嬰兒餓了、睏了、不舒服都會哇哇大哭,藉以表達需求,如廁訓練前也需要掌握孩子的表達能力。 四.對於指示和語言的了解:訓練寶寶如廁要講究方法和原則,訓練前需要先知道孩子是否了解如廁訓練的指示,以及是否有學習成人行為的意願,如此,指導起來才能得心應手。 五.培養自己如廁的意願:對孩子來說,如廁訓練是沒有辦法強迫的,爸爸媽媽們務必尊重孩子的意願,鼓勵並耐心的引導,讓孩子從觀察中學習。   其實,孩子不是要全部的發展都好了才能進行如廁訓練,而是一步一步慢慢進行的。我們先了解了孩子學上廁所需要的動作能力,例如:能坐在馬桶上、走路、能清楚表達自己的生理狀況、拉下或穿回褲子、能收放括約肌等;心智方面,有保持乾淨的欲望、有模仿能力、了解便便或尿尿的訊息等,有了這些預備,如廁就不是一件難事了。 如廁訓練的方法   習慣的養成是逐漸形成的,因此爸爸媽媽不能用強迫的態度,必須採取漸進的方式,一個一個步驟的引導,更要善用一些方法和鼓勵的言詞來引導孩子,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當訓練遇到不順利時,也要保持冷靜和耐性。 一.讓孩子體驗尿片乾淨的舒適感:爸媽在教導孩子自己上廁所時,可先從他能感覺到的部分開始,當寶寶有便便或尿溼了就立即更換尿片,引導孩子慢慢體驗到屁股乾淨的舒適感。 二.從白天的大小便訓練開始:孩子在白天比較清醒,感覺也比較敏銳,所以可以先在白天訓練如廁,讓孩子清楚自己的生理需要和如廁的感受。 三.布置廁所情境:一般廁所都是以大人使用的角度來布置,現在要讓孩子也進來使用,當然要為他們做一些安排。在孩子眼睛平視的地方,貼一些可愛的畫或圖片,讓小男生站著尿或小女生坐著尿尿時,可以有放鬆的感覺。 四.選購適當的便器:有些孩子對一般家用的大馬桶心生恐懼,一方面怕自己會掉下去被沖走,一方面還時常幻想可怕的景象會從馬桶裡跑出來。所以送給孩子一個有可愛圖片的專用小馬桶或便盆,讓他喜歡而不畏懼,是不可缺少的步驟。有些家庭購買幼兒尺寸的小馬桶坐圈,架在大馬桶坐圈上,也可以發揮作用。 五.定時定點的練習:安排孩子每天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及固定的便器上排便,這樣更容易培養出良好的習慣。每兩小時帶孩子去坐馬桶或解小便一次,從定時坐小馬桶便便,進而坐在一般馬桶上大小便,都必須一步一步的引導和鼓勵。夏天較溫暖時很適合進行如廁訓練,因為有時孩子會光屁股幾分鐘後才開始尿尿。 六.良好的示範與觀摩:孩子的學習大部分是靠「模仿」而來, 成人和同儕通常是孩子的主要學習對象。找機會讓孩子看看其他大孩子或爸爸媽媽坐馬桶上廁所的情形,必要時做點特別的示範,例如:坐馬桶的方式、穿脫褲子的動作等,不斷的重複示範,直到孩子願意嘗試,並學到正確的方法為止。把小馬桶放在廁所裡,爸爸媽媽上廁所時讓孩子坐在旁邊的小馬桶,或者是換過來,當孩子有需要如廁時,您也一起陪他上廁所坐馬桶。另外,男孩女孩小便的動作不同,如有大孩子做示範,也是一個好方法,當然,孩子在大小便時,互相觀摩,有時進步會比較快喔。 七.溫馨陪伴:寶寶練習坐馬桶時,爸爸媽媽在旁邊陪他,和他聊聊天、唱唱歌、欣賞廁所裡的圖片、甚至說一段輕鬆溫馨的故事,可以讓他對於上廁所這件事產生好印象,也可以誘導孩子尿尿,此時爸媽還可以順手做一些浴室的清潔工作,不浪費時間,也是一則示範觀摩。 八.鼓勵與獎賞:剛開始,孩子若能在大小便之前先表示出來,就讚賞他。如果孩子能及時地在適當便器中排便,可給予小玩具做為獎賞。訓練過程中遇到阻力是想當然爾的事,但最重要的是應保持耐心和輕鬆,如果孩子今天不願意坐在便器上,不要責罵或譏笑他,明天再訓練也無妨。 九.不要矯枉過正:外出時,不要怕小孩尿溼而不喝水,不少孩子反而造成膀胱發炎,也不要要求過高,讓孩子害怕脫下尿布。 男生、女生如廁的方式不一樣   由於生理構造不同,男孩和女孩上廁所的方式也不同。小男生學尿尿比較快,以前常看見許多來不及的孩子,早就找好一棵樹或小水溝,自己方便起來了。不論小男生是否比較方便上廁所,教他們上廁所的正確地點很重要。 教孩子如廁的步驟 @教孩子表達便意的話語。例如:我要去尿尿、便便、ㄣㄣ、坐馬桶、上廁所。 @了解和熟悉如廁的場所。 @配合小便時間帶孩子在馬桶排尿。 @示範並且教孩子如何使用家裡的沖水設備。 @教孩子脫褲子,請孩子站在馬桶前,雙手大拇指伸入褲子的兩側,並將褲子一件一件的往下拉至膝蓋。 @示範並教導穿衣服,教孩子大拇指伸入內褲兩側,用手將褲子往上拉至腰部,並且將上衣塞入褲子內,整理好衣服。 @提醒孩子上完廁所要洗手。 如廁訓練注意事項 如廁訓練的過程中,每一個孩子間有個別差異,訓練時需注意下列事項: 一.配合個別的發展速度:發展有一定的先後順序,必須同一領域中某一項能力先完成後,才接下一項,即使在適當的時間內訓練孩子的如廁能力很重要,但是由於每個孩子的身體發展速度不一樣,對訓練內容的接受度也不同,所以對孩子如廁訓練的要求也應該不同。例如有些孩子的生理機能發展遲緩、行為過度依賴、成就動機低落、適應能力差等因素,都可能使如廁訓練遭到困難。 二.不體罰:教導孩子學習的方法很多,必須循序漸進及反覆練習才有效,如果遇到孩子反抗或不願意配合,可以用暫緩或其他方法處理,不可以採用體罰的方式,以免由於不當的處罰而造成後遺症,甚至影響人格發展。 三.鼓勵與支持:如廁能力的訓練對嬰幼兒階段的孩子非常重要,顧及季節性、孩子的接受度、良好的氣氛、物質環境的配合、既鬆也嚴的訓練過程、成人的耐心和適切的鼓勵與支持,都是如廁訓練的關鍵。 四.其他問題:有些孩子雖然已經學會大小便控制,卻又因某些因素而尿褲子、尿床、便祕等,例如:家中增添新寶寶、與父母分離、更換環境、時間的緊張壓力等是最常見的心理困擾,如果遇到此種情況,首先要檢視可能影響的因子,並且要設法排除或疏解,才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如廁習慣。 結語:   嬰幼兒的如廁訓練要符合孩子心理和生理的需求,孩子應該要在這個階段學會良好的如廁習慣,為將來上幼兒園做準備。如廁能力不僅是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一部分,更是日後成為一個獨立個體的重要指標,是非常重要的階段性任務,爸爸媽媽能否適時適切的輔導、幫助和支持,更是孩子如廁訓練成敗的關鍵。有人說:「媽媽或爸爸學得越多,孩子就學得越多」,您要照書養孩子或是照著孩子的需要養孩子?您的用心和觀察力是很重要的喔

香港迪斯尼樂園攻略

2008年04月20日
公開
44

出 發 前 學 識 用 Fast Pass 迪 士 尼 樂 園 面 積 大 、 節 目 多 , 故 我 們 在 每 個 樂 園 都 會 為 大 家 細 心 安 排 每 天 行 程 , 只 需 跟 時 間 去 玩 , 保 證 能 玩 到 最 多 最 新 的 機 動 遊 戲 和 表 演 ! 另 外 我 們 會 為 各 種 遊 戲 和 表 演 節 目 給 予 「 刺 激 度 」 或 「 好 睇 度 」 評 分 , 最 高 五 分 , 讓 大 家 更 易 選 擇 行 程 。 不 過 在 出 發 前 , 最 重 要 是 學 懂 用 迪 士 尼 特 有 的 免 排 隊 設 施 「 Fast Pass 」 , 可 以 減 少 排 隊 玩 遊 戲 的 時 間 , 一 定 要 識 ! Step 1 ︰ 找 Fast Pass 機 樂 園 內 最 受 歡 迎 的 機 動 遊 戲 都 設 有 Fast Pass 機 , 通 常 放 在 機 動 遊 戲 入 口 附 近 , 每 部 Fast Pass 機 的 外 形 設 計 並 不 一 樣 , 會 隨 周 圍 環 境 而 設 計 成 不 同 外 形 。 機 上 有 個 時 間 告 示 牌 , 表 示 這 刻 Fast Pass 將 會 列 印 的 時 段 , 一 陣 拿 了 Fast Pass 後 根 據 這 時 段 再 回 來 便 不 用 排 隊 , 逾 時 不 候 。 Step 2 ︰ 取 Fast Pass 只 要 將 迪 士 尼 樂 園 的 入 場 券 插 入 Fast Pass 機 口 , Fast Pass 便 自 動 彈 出 , 離 開 前 記 得 取 回 入 場 券 。 Step 3 ︰ 看 時 間 做 人 這 張 Fast Pass 所 示 的 5:40pm 至 6:40pm 是 你 可 憑 票 率 先 入 場 的 時 間 , 3:24pm 之 後 便 可 取 另 一 張 Fast Pass 。 Fast Pass 上 印 有 兩 行 時 間 , 上 行 時 間 表 示 你 可 優 先 入 場 玩 遊 戲 的 時 段 ; 下 行 時 間 表 示 你 可 以 拿 另 一 張 Fast Pass 的 時 間 ( 在 這 時 間 之 前 , 你 的 入 場 券 會 失 效 , 不 能 拿 任 何 遊 戲 的 Fast Pass ) 。 現 在 拿 了 Fast Pass , 可 以 先 去 其 他 地 方 玩 , 到 時 候 才 回 來 吧 ! 善 用 Fast Pass 攻 略 例 如 在 香 港 迪 士 尼 樂 園 , 10:00am 入 場 後 先 取 「 巴 斯 光 年 星 際 歷 險 」 的 Fast Pass , ( 假 設 Fast Pass 上 列 印 時 間 為 11:00am~12:00nn , 可 取 另 一 張 Fast Pass 的 時 間 是 10:30am ) , 然 後 可 先 排 隊 玩 「 飛 越 太 空 山 」 , 玩 完 大 約 10:30am , 即 可 去 取 其 他 遊 戲 的 Fast Pass , 然 後 等 11:00am 去 玩 「 巴 斯 光 年 」 , 玩 完 又 係 時 候 拿 另 一 張 Fast Pass , 如 此 類 推 , 便 可 用 最 短 時 間 玩 最 多 遊 戲 ! 香 港 迪 士 尼 樂 園 夢 幻 降 臨 10:00am 巴 斯 派 獎 品 入 場 後 , 先 到 「 飛 越 太 空 山 」 拿 Fast Pass ( 等 陣 再 返 轉 頭 玩 ) , 接 去 排 隊 玩 「 巴 斯 光 年 星 際 歷 險 」 。 你 會 坐 上 太 空 船 , 在 伸 手 不 見 五 指 的 宇 宙 中 , 用 死 光 槍 擊 退 敵 人 , 最 後 打 倒 索 克 魔 王 。 如 取 得 99999 分 , 即 會 獲 頒 為 「 銀 河 英 雄 」 , 仲 有 證 書 或 獎 品 收 。 阿 Ken 激 評 : 「 雖 然 美 國 迪 士 尼 樂 園 都 有 這 個 遊 戲 玩 , 但 只 有 日 本 同 香 港 用 最 新 科 技 , 太 空 船 的 死 光 槍 可 取 出 來 射 擊 , 唔 似 美 國 迪 士 尼 固 定 在 車 內 , 而 且 車 內 座 椅 更 可 360 度 旋 轉 , 非 常 free , 必 玩 ! 」 遊 戲 時 間 : 10 分 鐘 刺 激 度 : ZZZZZ 從 太 空 船 取 出 死 光 槍 , 瞄 準 「 Z 」 圖 案 發 射 。 太 空 船 上 會 顯 示 你 的 得 分 。 太 空 船 有 操 縱 桿 , 令 太 空 船 快 速 轉 動 , 選 擇 適 合 角 度 發 射 死 光 槍 贏 取 高 分 數 。 同 巴 斯 光 年 一 齊 對 付 索 克 魔 王 ! 臨 走 記 住 同 門 口 的 巴 斯 光 年 合 照 呀 ! 10:30am 順 便 玩 太 空 飛 碟 可 俯 覽 整 個 樂 園 的 「 太 空 飛 碟 」 。 玩 完 「 巴 斯 光 年 星 際 歷 險 」 然 後 便 去 玩 外 形 像 一 個 星 球 的 戶 外 遊 戲 「 太 空 飛 碟 」 , 在 旋 轉 的 飛 碟 上 , 可 俯 覽 整 個 樂 園 。 阿 Ken 激 評 : 「 呢 個 遊 戲 唔 係 幾 好 玩 , 但 勝 在 唔 使 排 隊 。 」 遊 戲 時 間 : 約 分 10 鐘 刺 激 度 : Z 11:00am 空 肚 玩 太 空 山 玩 之 前 , 切 記 不 要 進 食 , 因 為 這 個 遊 戲 實 在 太 刺 激 , 在 太 空 ( 過 山 車 ) 飛 上 飛 落 , 隨 時 將 未 消 化 的 食 物 嘔 出 來 , 勁 刺 激 。 阿 Ken 激 評 : 「 這 個 也 是 必 玩 遊 戲 , 因 為 這 款 機 動 遊 戲 比 美 國 迪 士 尼 先 進 , 每 部 車 內 都 多 了 音 響 設 備 。 」 遊 戲 時 間 : 約 5 分 鐘 刺 激 度 : ZZZZZ 「 太 空 山 」 有 快 證 , 記 往 先 拿 。 急 轉 彎 的 太 空 過 山 車 。 11:30am 食 中 西 式 午 餐 「 明 日 世 界 」 內 有 「 Starliner Diner ( 火 箭 餐 廳 ) 」 和 「 Comet Cafe ( 彗 星 餐 廳 ) 」 , 前 者 設 計 成 太 空 港 口 , 可 容 納 800 人 , 提 供 快 餐 ; 後 者 設 計 成 外 太 空 環 境 , 提 供 全 球 樂 園 獨 有 的 江 南 美 食 如 叉 燒 飯 , 可 容 納 200 人 。 「 火 箭 餐 廳 」 提 供 魚 柳 包 、 叉 燒 漢 堡 包 ( 全 球 獨 有 ) 、 照 燒 雞 扒 包 、 燒 雞 翼 和 芝 士 漢 堡 包 , 各 售 $35 , 最 奇 怪 是 可 選 擇 配 薯 條 或 「 白 飯 」 。 另 有 芒 果 布 甸 ( $15 ) 和 凱 撒 沙 津 ( $25 ) 等 小 食 。 香 港 獨 賣 芝 士 漢 堡 包 + 薯 條 $35 。 叉 燒 漢 堡 包 + 飯 $35 「 火 箭 餐 廳 」 設 計 成 太 空 港 口 。 一 間 餐 廳 有 米 奇 皇 室 宴 會 廳 樂 園 共 有 九 間 餐 廳 , 不 過 只 有 位 於 美 國 小 鎮 大 街 的 「 廣 場 餐 廳 」 有 卡 通 人 物 陪 你 食 飯 , 想 見 米 奇 就 記 得 預 早 訂 位 喇 ! 以 下 是 部 分 較 具 特 色 的 餐 廳 ︰ 1. 廣 場 餐 廳 ( Plaza Inn ) 有 米 奇 特 色 : 位 於 美 國 小 鎮 大 街 , 有 米 奇 、 米 妮 陪 食 早 餐 , 提 供 300 個 座 位 。 預 訂 了 自 助 早 餐 的 遊 客 , 可 以 在 早 上 九 時 提 早 入 場 ( 比 普 通 遊 客 早 一 小 時 ) 。 有 咩 食 : 由 美 心 飲 食 集 團 主 理 , 提 供 廣 東 菜 及 其 他 省 份 菜 餚 , 如 點 心 和 小 炒 等 。 2. 碧 林 餐 廳 ( Tahitian Terrace ) 賣 雲 吞 特 色 : 位 於 探 險 世 界 , 富 太 平 洋 小 島 風 情 , 有 245 個 座 位 。 有 咩 食 : 提 供 粵 菜 食 品 , 如 雲 吞 麵 、 叉 燒 飯 、 燒 鴨 飯 、 咕 嚕 肉 等 , 售 價 一 律 $40 。 12:15pm 坐 木 筏 上 樹 屋 食 飽 飯 , 即 去 「 明 日 世 界 」 對 面 的 「 探 險 世 界 」 , 沿 途 經 過 「 原 野 劇 場 」 , 先 拿 取 Fast Pass 準 備 一 陣 間 睇 《 獅 子 王 慶 典 》 。 坐 木 筏 過 河 才 能 到 達 「 泰 山 樹 屋 」 , 樹 屋 有 六 層 樓 高 , 可 遠 眺 樂 園 和 酒 店 , 樹 葉 是 全 由 人 手 逐 塊 裝 上 去 , 超 矜 貴 。 阿 Ken 激 評 : 「 要 看 風 景 影 相 就 可 以 去 , 否 則 爬 上 爬 落 一 都 唔 刺 激 , 有 悶 。 」 好 睇 度 : iii 「 泰 山 樹 屋 」 每 塊 樹 葉 都 是 人 手 製 造 , 相 當 矜 貴 , 但 樹 葉 略 嫌 疏 落 。 坐 木 筏 才 能 到 「 泰 山 樹 屋 」 。 「 探 險 世 界 」 演 藝 人 員 制 服 充 滿 獵 人 feel 。 12:45pm 坐 船 入 森 林 探 險 在 樹 屋 快 快 手 影 完 相 , 即 去 玩 「 森 林 河 流 之 旅 」 , 遊 戲 背 景 是 十 九 世 紀 初 , 你 會 坐 船 深 入 非 洲 原 始 森 林 , 受 狂 風 巨 浪 吹 擊 , 還 會 遇 上 大 象 、 猩 猩 , 甚 至 會 被 獵 頭 族 襲 擊 ! 沿 途 有 「 船 伕 」 用 廣 東 話 講 解 和 搞 氣 氛 , 所 講 內 容 詹 瑞 文 都 有 份 參 與 撰 寫 , 例 如 ︰ 「 點 樣 分 斑 馬 公 ? 公 係 黑 底 白 紋 , 係 白 底 黑 紋 。 」 阿 Ken 激 評 : 「 比 美 國 更 好 玩 ! 這 最 後 多 了 個 『 水 神 』 大 戰 『 火 神 』 環 節 , 場 面 震 撼 ! 」 遊 戲 時 間 : 約 15 分 鐘 刺 激 度 : ZZZ 小 船 行 經 森 林 河 流 時 , 隨 時 遇 到 噴 水 場 面 。 連 街 燈 也 充 滿 原 始 味 。 沿 途 經 過 「 歷 奇 噴 水 池 」 要 小 心 , 因 為 會 隨 時 向 你 射 水 。 「 碧 林 餐 廳 」 位 於 「 探 險 世 界 」 內 , 提 供 全 球 獨 有 「 燒 味 」 餐 。 1:30pm 睇 獅 子 王 表 演 《 獅 子 王 慶 典 》 就 在 這 個 有 尖 頂 的 廣 場 內 上 演 。 是 時 候 用 先 前 拿 了 的 Fast Pass 去 看 《 獅 子 王 慶 典 》 了 , 每 日 有 五 至 八 場 ( 時 間 未 定 ) , 由 20 位 演 員 將 迪 士 尼 經 典 動 畫 《 獅 子 王 》 故 事 搬 上 舞 台 , 但 落 大 雨 時 表 演 會 暫 停 。 阿 Ken 激 評 : 「 一 定 要 睇 , 劇 場 的 座 位 會 伸 前 伸 後 , 仲 可 以 欣 賞 到 奧 斯 卡 得 獎 名 曲 《 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 》 。 」表 演 時 間 : 30 分 鐘 好 睇 度 : iiiii 2:15pm 獨 家 睇 睡 公 主 張 床 依 家 去 以 公 主 塔 為 地 標 的 「 幻 想 世 界 」 , 先 到 城 堡 後 面 的 「 小 熊 維 尼 歷 險 之 旅 」 取 Fast Pass , 然 後 便 返 回 「 睡 公 主 城 堡 」 , 城 堡 雖 然 係 完 全 仿 照 美 國 加 州 迪 士 尼 樂 園 的 城 堡 而 建 , 但 香 港 的 城 堡 內 卻 多 了 張 睡 公 主 大 床 , 記 得 入 去 影 相 留 念 。 阿 Ken 激 評 : 「 全 世 界 就 只 有 香 港 的 城 堡 有 高 山 做 背 景 , 完 全 配 合 童 話 故 事 原 本 的 構 思 , 一 定 要 影 相 留 念 。 」 睡 公 主 城 堡 是 「 幻 想 世 界 」 的 入 口 。 入 到 「 幻 想 世 界 」 就 可 以 同 灰 姑 娘 和 睡 公 主 合 照 。 穿 過 城 堡 大 閘 , 又 可 返 回 「 美 國 小 鎮 大 街 」 。 2:30pm 同 卡 通 人 物 合 照 「 夢 想 花 園 」 位 於 火 車 站 旁 邊 , 內 有 五 個 不 同 主 題 觀 景 亭 , 包 括 全 球 獨 有 的 「 木 蘭 亭 」 , 當 然 仲 有 米 奇 及 其 他 卡 通 人 物 等 你 來 合 照 啦 ! 影 完 相 , 還 有 時 間 可 以 玩 「 小 飛 象 旋 轉 世 界 」 、 「 灰 姑 娘 旋 轉 木 馬 」 和 「 瘋 帽 子 旋 轉 杯 」 等 機 動 遊 戲 。 阿 Ken 激 評 : 「 與 其 玩 那 些 普 通 機 動 遊 戲 , 不 如 同 卡 通 人 物 影 多 相 。 」 主 題 觀 亭 , 有 米 奇 、 米 妮 、 布 魯 圖 等 卡 通 人 物 合 照 。 「 灰 姑 娘 旋 轉 木 馬 」 和 「 小 飛 象 旋 轉 世 界 」 最 適 合 情 侶 和 小 朋 友 。 「 木 蘭 亭 」 是 世 界 獨 有 設 施 , 花 木 蘭 和 木 須 龍 會 在 此 恭 候 。 3:15pm 霸 位 睇 巡 遊 一 日 得 一 場 「 賓 虛 」 場 面 的 迪 士 尼 卡 通 人 物 花 車 巡 遊 , 睇 之 前 先 拿 一 張 「 米 奇 幻 想 曲 」 的 Fast Pass , 然 後 便 去 霸 位 睇 巡 遊 。 巡 遊 於 三 點 半 在 樂 園 大 門 口 出 發 , 穿 過 「 美 國 小 鎮 大 街 」 , 行 經 睡 公 主 城 堡 前 面 , 最 後 巡 遊 至 「 太 空 山 」 完 結 , 動 員 超 過 一 百 位 卡 通 人 物 出 場 , 超 精 采 ! 阿 Ken 激 評 : 「 最 佳 觀 看 位 置 是 公 主 塔 前 的 迴 旋 花 園 , 影 相 有 公 主 塔 做 背 景 。 」 表 演 時 間 : 45 分 鐘 好 睇 度 : iiiii 所 有 迪 士 尼 卡 通 人 物 齊 集 的 巡 遊 , 一 定 要 睇 。 4:15pm 與 維 尼 大 冒 險 睇 完 花 車 巡 遊 , 拿 先 前 的 Fast Pass 返 去 玩 「 小 熊 維 尼 歷 險 之 旅 」 , 登 上 大 大 的 蜜 蜂 甕 , 穿 越 百 畝 森 林 , 與 小 熊 維 尼 一 齊 展 開 搵 蜂 蜜 之 旅 。 阿 Ken 激 評 ︰ 「 好 似 置 身 仙 境 般 , 疑 幻 似 真 , 超 正 ! 」 遊 戲 時 間 : 約 5 分 鐘 刺 激 度 : ZZZ 「 小 熊 維 尼 歷 險 之 旅 」 門 口 有 維 尼 公 仔 做 招 牌 。 開 始 坐 在 蜜 蜂 甕 遊 覽 唔 使 行 。 「 小 熊 維 尼 歷 險 之 旅 」 內 部 裝 飾 迫 真 。 維 尼 個 朋 友 Eeyore 。 玩 完 遊 客 遊 歷 完 後 都 感 依 依 不 捨 。 4:30pm 睇 3D 米 奇 接 憑 Fast Past 去 玩 「 米 奇 幻 想 曲 」 , 只 要 戴 上 灰 色 眼 鏡 , 就 可 欣 賞 3D+4D 米 奇 老 鼠 帶 領 一 班 迪 士 尼 卡 通 人 物 , 演 出 極 具 真 實 感 的 立 體 效 果 表 演 , 並 在 觀 眾 身 旁 飛 舞 、 噴 水 , 仲 有 香 味 隨 風 飄 來 飄 去 。 阿 Ken 激 評 : 「 呢 個 係 整 個 『 幻 想 世 界 』 最 好 玩 的 機 動 遊 戲 , 唔 可 以 錯 過 。 」 遊 戲 時 間 : 10 分 鐘 好 睇 度 : iiiii 「 米 奇 狂 想 曲 」 有 快 證 取 , 咁 就 唔 使 排 隊 。 「 米 奇 幻 想 曲 」 內 , 米 奇 、 唐 老 鴨 會 從 大 屏 幕 走 出 來 , 在 觀 眾 身 邊 走 來 走 去 。 場 內 布 景 全 用 藍 色 , 以 配 合 特 別 效 果 。 戴 上 免 費 派 發 的 灰 色 眼 鏡 , 就 可 睇 到 3D+4D 立 體 效 果 。 觀 眾 期 待 全 球 第 二 個 迪 士 尼 樂 園 , 擁 有 「 米 奇 狂 想 曲 」 的 電 腦 合 成 效 果 。 5:10pm 坐 火 車 shopping 到 行 程 最 後 一 站 , 應 該 肚 餓 啦 ! 在 「 幻 想 世 界 火 車 站 」 搭 觀 光 蒸 氣 火 車 「 香 港 迪 士 尼 樂 園 鐵 路 」 , 暢 遊 樂 園 半 個 圈 返 回 正 門 入 口 , 返 到 「 美 國 小 鎮 大 街 」 選 購 紀 念 品 。 5:30pm 瘋 狂 掃 貨 啦 ! 回 到 「 美 國 小 鎮 大 街 」 , 街 道 兩 旁 都 有 商 場 售 賣 迪 士 尼 精 品 , 如 手 表 、 水 晶 擺 設 、 銀 包 、 曲 奇 餅 和 文 具 等 , 你 更 可 以 買 一 頂 米 奇 帽 , 拿 去 讓 店 員 織 上 自 己 的 名 字 。 阿 Ken 激 評 : 「 有 日 本 版 同 美 國 版 精 品 賣 , 全 是 made in china , 曲 奇 餅 包 裝 唔 及 日 本 靚 。 」 6:30pm 夢 幻 煙 花 迪 士 尼 樂 園 在 關 門 前 約 半 小 時 , 便 會 在 睡 公 主 城 堡 發 放 5 分 鐘 的 煙 花 , 雖 然 時 間 短 暫 , 但 依 然 美 麗 , 不 容 錯 過 。 阿 Ken 激 評 : 「 香 港 夏 天 時 六 點 半 , 太 陽 都 未 落 山 , 咁 早 放 煙 花 , 唔 好 睇 ! 」 全 程 : 5 分 鐘 好 睇 度 : iiii 6:50pm 食 最 後 晚 餐 樂 園 關 門 時 間 是 下 午 七 點 鐘 , 但 唔 會 一 夠 鐘 就 趕 人 走 , 一 般 八 點 先 正 式 關 門 。 所 以 仲 夠 時 間 食 晚 餐 , 可 以 到 「 Main Street Corner Cafe ( 大 街 餐 廳 ) 」 食 晚 餐 兼 買 精 品 , 直 至 八 點 離 開 樂 園 , 時 間 好 啦 ! 香 港 特 色 酥 皮 蛋 撻 都 有 得 食 ! 我 食 過 , 味 道 都 OK , 略 嫌 蛋 味 不 足 。 入 場 前 貼 士 ︰ 話 晒 都 係 主 場 , 入 樂 園 玩 之 前 , 除 了 要 學 會 用 Fast Pass 外 , 還 要 睇 定 以 下 貼 士 ︰ Locker 門 口 有 條 大 鎖 匙 。 ( 紅 圈 ) 1. 拿 地 圖 搵 手 指 入 場 時 , 記 得 拿 工 作 人 員 派 給 你 的 樂 園 地 圖 , 因 地 圖 上 除 了 會 顯 示 廁 所 、 餐 廳 、 提 款 機 、 儲 物 櫃 等 位 置 外 , 還 有 一 個 米 奇 手 指 標 誌 , 代 表 米 奇 和 其 他 卡 迪 人 物 出 現 的 地 點 , 每 個 「 世 界 」 都 會 有 一 個 出 現 點 。 還 要 記 得 拿 另 一 張 節 目 時 間 表 , 詳 列 了 卡 通 人 物 出 現 和 表 演 節 目 的 時 間 。 2. 揀 番 個 Locker 「 美 國 小 鎮 大 街 」 右 面 的 市 集 餅 店 旁 設 有 locker , 個 大 門 口 設 計 成 儲 物 櫃 咁 樣 , 好 易 認 , 不 過 租 金 未 定 。 阿 Ken 話 : 「 樂 園 內 的 儲 物 櫃 數 量 比 較 少 , 遲 去 會 被 人 租 晒 。 」 3. 錢 只 有 「 渣 打 」 去 迪 士 尼 樂 園 就 預 了 要 花 錢 , 園 內 唯 一 的 提 款 機 是 「 渣 打 」 , 即 是 「 銀 通 」 的 聯 營 銀 行 客 都 可 以 到 錢 , 使 用 「 銀 聯 」 的 內 地 同 胞 都 可 以 用 , 「 豐 」 和 「 恆 生 」 就 冇 得 , 只 好 拿 多 些 現 金 入 場 了 。 在 大 街 商 店 內 記 住 買 襟 章 。 4. 買 襟 章 作 交 換 入 場 後 , 記 得 在 「 美 國 小 鎮 大 街 」 的 商 店 買 頂 米 奇 老 鼠 帽 同 襟 章 , 將 襟 章 扣 在 帽 上 , 一 來 可 以 遮 太 陽 , 二 來 襟 章 可 以 拿 來 跟 樂 園 職 員 交 換 襟 章 。 阿 Ken 爆 料 : 「 記 住 換 , 唔 使 怕 醜 , 因 為 職 員 的 襟 章 是 非 賣 品 ! 」 美 國 加 州 迪 士 尼 的 襟 章 , 售 價 由 $50 至 $120 不 等 。 交 通 1. 搭 巴 士 全 港 有 八 條 巴 士 線 由 市 區 直 入 迪 士 尼 , 唔 使 轉 車 , 好 方 便 。 以 下 是 出 發 地 點 ( 收 費 未 定 , 以 有 關 交 通 機 構 公 布 為 準 ) ︰ 迪 士 尼 巴 士 總 站 。 DB03R 愉 景 灣 碼 頭 R8 青 嶼 幹 線 收 費 廣 場 ( 循 環 線 ) R11 北 角 碼 頭 R21 紅 磡 海 逸 豪 園 R22 油 塘 欣 榮 街 R33 西 鐵 屯 門 站 R42 大 圍 火 車 站 R8A 迪 欣 湖 水 上 樂 園 ( 臨 時 循 環 線 ) 2. 坐 地 鐵 可 乘 東 涌 線 至 欣 澳 站 到 迪 士 尼 , 每 4 至 10 分 鐘 一 班 , 行 車 時 間 為 3.5 分 鐘 。 欣 澳 站 來 往 迪 士 尼 站 ︰ 頭 班 車 6:00am ; 尾 班 車 1:00am 。 成 人 票 價 $6 ( 八 達 通 $5.6 ) , 最 貴 票 價 ( 由 將 軍 澳 寶 琳 站 到 迪 士 尼 站 ) 成 人 $26 ( 八 達 通 $23.1 ) 欣 澳 地 鐵 站 。 迪 士 尼 地 鐵 站 。 迪 士 尼 公 眾 碼 頭 。 3. 乘 渡 輪 香 港 迪 士 尼 設 有 渡 輪 碼 頭 , 預 計 會 由 中 環 開 出 至 迪 士 尼 , 最 少 每 半 小 時 一 班 快 船 , 遊 人 亦 可 駕 駛 遊 艇 在 迪 士 尼 碼 頭 泊 岸 。 4. 車 迪 士 尼 場 內 設 有 約 910 個 私 家 車 位 ( 其 中 10 個 為 傷 殘 車 位 ) 、 300 個 旅 遊 巴 士 及 50 個 電 單 車 泊 位 , 供 遊 人 駕 車 停 泊 , 但 停 車 場 收 費 未 定 。 買 門 票 香 港 迪 士 尼 樂 園 門 票 分 為 成 人 、 3 至 11 歲 小 童 及 65 歲 或 以 上 長 者 三 種 , 3 歲 以 下 小 童 免 費 ( 詳 見 附 表 ) 。 門 票 可 預 早 三 個 月 在 網 上 以 信 用 咭 訂 購 , 每 張 信 用 咭 最 多 可 買 十 張 門 票 , 持 咭 人 必 需 親 身 到 樂 園 取 票 。 在 網 上 賣 剩 的 門 票 , 將 會 在 樂 園 正 門 入 口 即 場 發 售 。 訂 票 網 頁 : http://www.hongkongdisneyland.com 營 業 時 間 ︰ 每 日 10:00am 開 門 , 星 期 一 至 五 7:00pm 關 門 ; 星 期 六 、 日 、 假 日 及 特 別 日 子 9:00pm 關 門 。 ( 特 別 日 子 包 括 公 眾 假 期 、 7 、 8 月 學 校 暑 假 、 五 一 及 十 一 黃 金 週 , 開 幕 首 天 9 月 12 日 延 至 10:00pm 關 門 。 ) 假 日 包 括 星 期 六 、 日 、 公 眾 假 期 、 7-8 月 學 校 暑 假 、 五 一 及 十 一 黃 金 週 。 如 遇 黑 色 暴 雨 或 八 號 風 球 , 樂 園 會 為 未 入 場 遊 客 安 排 退 票 , 已 進 場 遊 客 的 安 排 仍 商 討 中 。 樂 園 入 口 處 有 職 員 歡 迎 你 。 樂 園 大 門 口 有 十 八 個 驗 證 機 , 記 住 早 些 到 , 因 職 員 會 檢 查 遊 客 的 隨 身 物 品 。 訂 酒 店 香 港 迪 士 尼 有 兩 間 酒 店 ︰ 香 港 迪 士 尼 樂 園 酒 店 ( 提 供 400 間 客 房 及 260 個 私 家 車 位 ) 及 迪 士 尼 好 萊 塢 酒 店 ( 提 供 600 間 客 房 及 110 個 私 家 車 位 ) 。 酒 店 要 到 開 幕 翌 日 ( 9 月 13 日 ) 才 開 始 招 待 客 人 。 房 租 不 包 括 入 場 券 費 用 , 但 酒 店 會 為 每 間 雙 人 房 預 留 最 多 四 張 入 場 券 。 訂 房 中 心 熱 線 : 1830830 ( 9a.m.-6p.m. ) 電 郵 : [email protected] 香 港 迪 士 尼 樂 園 酒 店 。 酒 店 住 客 可 享 用 免 費 車 位 。 05 年 平 安 夜 、 聖 誕 節 和 除 夕 已 沒 房 了 。 1. 香 港 迪 士 尼 樂 園 酒 店 每 間 客 房 和 套 房 均 參 照 維 多 利 亞 時 代 宮 廷 房 間 而 設 計 , 以 下 有 五 種 主 題 房 間 選 擇 : 國 賓 套 房 ( 最 豪 華 , 收 費 由 $5,600 至 $6,800 ) 國 賓 廳 客 房 ( 屬 行 政 樓 層 客 房 , 收 費 由 $2,800 至 $3,400 。 ) 夢 幻 客 房 ( 只 有 這 有 44 間 , 適 合 二 人 世 界 , 收 費 由 $2,300 至 $2,900 。 ) 海 景 陽 台 客 房 ( 有 海 景 、 有 露 台 , 收 費 由 $2,100 至 $2,700 。 ) 海 景 及 迪 士 尼 樂 園 景 觀 客 房 ( 最 經 濟 實 惠 , 望 樂 園 景 , 收 費 由 $1,600 至 $2,200 。 ) 2. 好 萊 塢 酒 店 以 電 影 為 主 題 , 房 租 較 為 低 廉 , 裝 飾 及 設 計 都 較 為 簡 單 , 有 三 種 房 間 選 擇 : 海 景 客 房 ( 最 豪 華 、 望 海 , 收 費 由 $1,200 至 $1,800 。 ) 迪 士 尼 樂 園 景 觀 客 房 ( 望 樂 園 景 , 收 費 由 $1,100 至 $1,500 。 ) 園 林 景 觀 客 房 ( 望 酒 店 園 景 , 收 費 由 $1,000 至 $1,200 。 )

波伽利演唱會

2008年04月19日
公開
11

到會場興高采烈的拿出相機才知道sony相機被格格玩壞了 一早就把相機充電準備好好紀錄,雖然知道演唱時不能攝影錄音照相 但到此一遊照可不能少吧~雖然老何放鴿子,不過還能自拍或是麻煩別人 站在熱鬧非常的會場邊,急的不容易流汗的我汗水直流 怎麼設定都是霧霧的..嗚嗚嗚 很確定是今早格格趁媽麻沒注意亂亂弄,因為昨晚才又錄了幾段影音 那時還好好的 又偏偏老何把新買的輕巧型單眼相機給帶走 實在無言 好加在手機功能不錯,拍出來的照片顯示度佳 否則遺憾喔~ 字型割的還不錯!很有感覺...阿~隴西為著你千里迢迢而來 酷~安檢喲!因為有太多大人物要來了啦!包括帥斃了的馬總統^^ 此時才三三兩兩,不到一小時變成近二萬人 好心的隔壁鄰居幫忙拍的到此一遊 曲終人散也要記錄一下,有始有終嘛 一路站回台北的格格媽,到家後還不忘發揮粉絲精神與曲目單拍拍 演唱會一開始奏樂國歌 全場同一時間起立跟唱,催淚一部曲 難忘的開場 快百年沒聽世界級演唱的格格媽,望見波伽利出場後催淚二部曲 指揮Marcello Rota,女高音Maria Luigia Borsi男中音Gianfranco Montresor 客串演出Heather Herdley搭配完美的演出曲曲動人,催淚三部曲 一抹淺笑不善招呼言詞,卻用連續四首動人心扉安可曲回應掌聲 催淚四部曲 期待Andrea Bocelli下次演出....

轉貼∼益生菌吃多非好(聯合報)

2008年04月15日
公開
55

刺激免疫 益生菌非多吃多好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 2008.04.14 02:58 am 益生菌不見得愈多愈好。馬偕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徐世達研究發現,益生菌進入腸胃道後可刺激免疫反應,改善過敏性鼻炎症狀,但過度刺激反而會「疲乏」,效果也跟著下降。 這項研究針對在馬偕、長庚醫院就診的五到十八歲的過敏性鼻炎患者共一百五十七名,分成四組,除了對照組外,分別給予不同濃度的益生菌服用三個月,其中一百廿二人完成研究,研究結果將於月底在台灣兒科醫學會發表。 最近幾年,含益生菌的保健食品在市場上相當暢銷,不少家長怕小孩胃口不好,影響發育,除了乳酸菌飲料、優酪乳,也有人花大錢買益生菌給小孩服用,小兒過敏科醫師必須不斷面對家長詢問,需不需要給小孩吃益生菌?網路上有關益生菌的討論更是沸沸揚揚。 市售不少益生菌產品都強調益生菌數量,徐世達的研究卻打破「愈多愈好」的迷思。研究發現,每天服用益生菌總數廿億者,改善效果最明顯,但服用數量增加到兩百億,效果反而比較差。 他解釋,益生菌進入腸胃道 ,可以活化調節性T細胞,刺激免疫反應,但過去動物實驗也發現,益生菌數量絕非愈多愈好,過度刺激反而會讓免疫系統疲乏,影響效果。 徐世達也強調,這是針對特定菌種所做的研究,劑量不能一概而論,而服用劑量也跟體重沒什麼關係,並非體重愈重、年齡愈大,就要吃得比較多。 徐世達指出,參與這項研究的患者,過敏性鼻炎病史都超過一年,除了鼻子癢,還有鼻塞、打噴嚏等症狀,在服用三個月的益生菌後,可以看到症狀都有改善,未來將進行更大規模的人體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