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昕昕馬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如 何 解 決 衝 突

2007年04月17日
公開
43

本來我對於這個問題也很困擾 後來我看了這篇文章覺得很好 給媽咪參考 [轉貼] 如 何 解 決 衝 突        陳秀芬老師演講 劉宗慧整理 衝 突 實 例 人物:小皮(四歲)、小皮的媽媽;小華(四歲)、小華的奶奶,兩家互不相識 時間:週日午餐時間 場地:麥當勞遊戲間內 經過: 1. 在遊戲間內,有許多小朋友一起追逐玩耍,混亂間小皮打了小華的背部,造成小華大哭起來。 2. 接著小華跑去找奶奶,奶奶問他怎麼了?他說被人打了,好痛。奶奶一邊幫他揉揉背部,一邊說不痛、不痛。 3. 奶奶又問他是誰打的?小華指著斜對面的小皮,奶奶嘆了一口氣,又幫他揉揉背部,說不痛、不痛,只見小華還是照樣哭得很大聲。 4. 這時忽然聽到小皮的媽媽口氣很兇地問小皮:「是不是你打人的?」一邊問還一邊打小皮的屁股,小皮哭了。 5. 沒多久小皮的媽媽帶著小皮走了,只剩下小華在低聲啜泣。 這是一個真實的例子,在我們身邊的人中間,彷彿也常常看到類似的經歷。我們看到兩個孩子吵架,甚至打起來了,其中被打的人很委屈地哭了,可是奶奶卻說:「不痛、不痛!」讓他一直哭個不停;而打人者的家長,只是打孩子出氣,然後又很沒面子似的拖著孩子離開現場,讓我們這些旁觀者留下一個疑團,到底事情解決了沒有? 問 題 的 歸 屬(Problem Ownership) 談到解決衝突這個主題,必須要先釐清問題屬誰?誰需要出面來解決問題? 我們知道,通常打人的孩子不覺得有什麼問題,他搶到玩具很得意,哪裡會覺得有問題。他沒有問題意識,所以他並未擁有問題;擁有問題的人顯然是被打者,因為他哭了、受了委屈,感到心理不平衡,所以他覺得有問題,他必須出面解決這問題。這不像我們一般所想的那麼簡單,以為打人的小孩有問題,他應該出面解決。 由上面這個衝突的例子,我們來看可能會有三種反應,因此就有不同的問題歸屬: 1. 小皮和小華都覺得無所謂,他們在一起打打鬧鬧地很平常,那就無問題歸屬可言。 2. 被打的小華覺得有問題,他哭得很傷心,那他要學習出面解決他的問題。 3. 第三者─可能是其他的小孩或大人─覺得有問題,想要伸張正義、主持公道。例如,小華的奶奶看到孫子被欺負了,很不忍心,出面處理;或是小皮的媽媽看到兒子打人,老毛病又犯了,出面主持公道。 有時候我們看到孩子們玩笑開得太過火,如拿掉別人的椅子,害別人跌倒;或罵不好聽的話,如「大便、屁股…」等,我們也會制止孩子這種行為,因為我們覺得有問題,這就是第三者的問題歸屬。小女一年級時,學校放學後,有兩位小學生久等不到父母來接,在地下道入口處玩耍推擠,沒想到發生意外,其中有一位被推下樓梯,當場死亡。如果在場有其他家長發揮「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及時勸阻,也許可以避免這種不幸。所以第三者遇到問題時,的確有義務要介入,以免事態擴大。只是第三者介入要有智慧,不可以用濫罵或打架的方式,以免轉變成另外兩個人的衝突。 解 決 衝 突 的 方 式 分清楚問題的歸屬之後,我們就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看,如何正確地解決衝突。 一、行 動 ○ 面對問題,自己解決。 ╳ 坐著哭或跑去告狀。 在行動方面,我們鼓勵孩子自己面對問題,自己解決,也就是教導孩子去應付各式各樣的狀況,遠比我們幫他處理好。因為我們無法永遠陪在孩子身邊,做他的仲裁者,他遲早要學習面對問題,自己解決。 同時,我們不鼓勵孩子告狀、或坐著哭等人來幫忙。愛告狀的孩子通常人際關係較差,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較不受歡迎,這種情況在成人的社會也一樣。除非孩子已經在行動上有所處理了,情況依舊無法改善,此時請求大人幫忙,大人就必須介入。畢竟不是所有事情孩子都可以處理,有時連大人出面可能都無法解決。 所以,原則上是由大人先教導孩子解決衝突的方式,若孩子自行處理無效,大人再出面了解狀況。我家有個小故事,可以補充說明:小女五歲時,全家一起到她的乾爹、乾媽家玩,他們家充滿了高級的古董及家具,什麼都不能碰,實在讓他們姊弟很無聊,沒多久,兩個人就打起架來了,姊姊被弟弟打,哭著跟在場的乾媽告狀,乾媽說:「你去跟媽媽講。」結果女兒真的跑來跟我說弟弟打她。我揉一揉她被打的部位,安慰她一下,然後跟她說:「媽媽沒有打你,是弟弟打你,你應該要去跟弟弟說才對!」她想了一想,也對,就又跑去跟弟弟理論去了。因為女兒已經學過如何處理衝突,所以她跟弟弟說:「我不是給人家打的,你這樣打我,我很痛耶!」只是這樣陳述,也不用弟弟道歉,她就覺得好過多了。 二、表達感覺 ○ 你打到我的手,我好痛喔! ╳ 以牙還牙,打回去。 知道被打的人應該面對問題,自己解決後,首先要義正嚴詞的告訴打人者,你打到我的哪一個地方,我產生什麼後果。譬如說:「你剛剛打到了我的手臂,我好痛喔!手臂都紅起來了。」或者是:「你用腳踢到了我的背部,我很痛耶!」單純的表達自己受到了什麼傷害,有何感覺,簡單明瞭,三歲的孩子都能說出來。切忌使用報復的手段,讓打人者嚐嚐被打的滋味,兩人打來打去,沒完沒了。 三、表達思想 ○ 我不是給人打的。 ╳ 你是個壞小孩,亂打人。 表達完了感覺,如果覺得還不夠,可以再加上表達思想,嚴肅的跟打人者說:「我不是給人打的。」或是:「手是用來工作的,不是用來打人的。」以及「腳是用來走路的,不是用來踢人的。」這樣的表達思想方式,屬於真理的表達,沒有指控的意味,適用於任何人。反之,如果用罵人的方式,說:「你是壞小孩,亂打人!」這樣的表達方式會增加對立和衝突,應該避免。我們大人也要小心,不要亂罵人,以免發生孩子打架,大人也吵架的狀況。 接下來,我舉一個真實的例子,來說明父母應該如何教導孩子,解決衝突。小女三歲時,我被邀請去幼稚園的班上觀察她的上課狀況,我站在門外,隔著單面鏡看她在教室裡的情形,那時剛好是團體時間,大家圍坐在地上一圈,聽老師說故事,沒想到我的女兒被旁邊的大男生推擠了好幾下,當場委屈地掉下眼淚來,老師沒看到這種狀況,所以沒有任何處理,我身在門外,實在非常心疼。中午放學回家後,我問她早上發生的事,她說旁邊的男生Ben(化名)推她,所以她才哭了。我告訴女兒,Ben推妳,妳應該趕快跟他說:「我不是給人家推的。」沒想到,女兒拒絕這樣說。我勸了她好久,她都不肯說。我仔細想想,女兒不說的原因可能是:害怕對方、害羞、或不熟悉英語的表達。因此,我決定跟她來個角色扮演的遊戲,我扮演小女Mimi,她扮演Ben,Ben推了Mimi一下,Mimi義正嚴詞的跟Ben說:「I am not for pushing.」然後Ben很不好意思的說:「I am sorry.」表演完了,女兒仍然興致勃勃地要求再來一次,就這樣,我們玩了好多次,她也聽到我說了好多次I am not for pushing.後來我要求角色交換,女兒演她自己,我演Ben,結果女兒可以很自在地把這句話說出來,以後在學校碰到同樣狀況,她就知道如何處理了。 幾天以後,我和幼稚園老師進行親師座談會,老師解釋這個男孩Ben的自制力很差,常常欺負人,因此要不要把他的位置換掉?我想了一想,說不必了,因為躲避不是辦法,讓女兒在這個幼稚園的小環境,就學習如何面對問題,將來她進入社會,才有適應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結果,女兒果真適應得很好,Ben再也不會隨便欺負她了。 最後,如果你的衝突對象不是經常會碰到的人,「保持距離」也是一種避免衝突的辦法,讓孩子在環境上盡量避開可能發生的衝突。例如在公園或遊樂場裡,避開說髒話或暴力傾向的孩子,以免自己的孩子模仿或被欺負,同時適當的機會教育,教導孩子不宜的行為有哪些?哪些人不受歡迎?孩子自然會有自己的判斷。 小皮和小華的衝突解決之道 從這個衝突實例中,我們看到問題的歸屬有三個:第一個是小華,他被打得很痛,傷心的哭了,所以他可以義正嚴詞的對小皮說:「你打到我的背部,我很痛。我不是給人家打的。」第二個是小華的奶奶,她看到小華被打了,應該要安慰小華說:「好痛喔!是不是?奶奶幫你揉一揉。」然後再鼓勵小華自己去跟小皮談一談,若小華不敢去,就陪著小華去跟小皮說;第三個是小皮的媽媽,她意識到自己孩子打人了,應該要讓小皮去跟小華道歉,並且強調:「如果你再打人,除了道歉之外,我們必須馬上回家,因為你沒辦法跟小朋友好好玩。」 三 種 衝 突 處 理 狀 況 狀況一、自己的孩子打人 大人應先了解前因後果,讓孩子有申訴的機會,或許別人使用言語暴力刺激他,或者他有什麼委屈,要讓他先講出來,安慰處理過後,才帶他向對方道歉。如果孩子不願意說對不起,表示他還有不服氣的地方,試著講道理說服他,如果他還是堅持不肯道歉,就必須使出父母的法寶—拿走他的權利,使他有所損失,讓他自己衡量要道歉還是要權利。例如,孩子很喜歡在麥當勞玩,但他在那裡打人,又不肯道歉,我們就可以說:「如果你不去說對不起,我們就必須離開這裡了,因為你沒辦法好好跟小朋友玩。」或者更嚴重一點的說:「我們從此以後不再來麥當勞了。」看準孩子重視的是什麼,跟孩子鬥智,當孩子知道你是認真的,而且衡量過損失之後,比較會傾向道歉。 有些孩子的自制力及吸收經驗能力較差,會在行為上一犯再犯,例如一、二歲的孩子咬人,告訴過他不可以,他也知道不可以,但是如果別人拿走了他的玩具,他無法表達時,仍然會用咬人的方式。所以孩子一方面需要學習自制能力;一方面需要學習怎麼解決問題。這些都需要時間,不是一、二次教導就學會的。我們要不斷孩子教導什麼是對的,還要他付出一點代價。久而久之,他漸漸會改變。 如果孩子固執犯錯,老是在打人後,無所謂的說一句:「對不起。」沒有一點誠意,這時我們必須教導孩子如何說對不起。請孩子眼睛看著對方,語氣溫柔的說:「對不起,請你原諒我!」如果你覺得這樣還不夠,再加上警告:以後再犯這個錯誤的話,將會有何後果(拿走他的一些權利),然後確實執行。 最後我們可以強調:「你是好孩子,不做這樣的事。」肯定孩子良善的本質,但是打人是不對的行為,勸勉他不做這樣的事。 狀況二、自己的孩子被打 第一時間要處理的是給孩子同理心,讓他知道大人了解他的感受。如果孩子被打,哭著找奶奶說:「好痛、好痛。」奶奶卻回答說:「不痛、不痛。」孩子會感到不被了解,只有哭得更大聲。嬰兒時期的哭聲,代表他發出訊號說他哪裡不舒服;孩童時期的哭聲,則是需要人了解他的問題,需要得到安慰,所以我們必須站在孩子的立場,先去了解他的感受,說:「你被別人打了,很痛也很生氣,是不是呢?讓我來幫你揉一揉。」察看傷處,減輕傷痛感之後,再帶領孩子面對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 請注意,當被打者向打人者表達自身的感覺及思想的時候,不必要求對方道歉,只需表達自己即可。因為每個人的生活背景、家庭、教育方式都不同,我們沒辦法要求別人有同樣的回應。但是,如果是自己的孩子打人,我們應該勸導他去跟別人道歉。或許有的孩子會覺得這樣不公平,為什麼我打人要跟他道歉,他打人就不必跟我道歉?其實,簡單的跟孩子說明,他不道歉是他的事,這是不對的行為。這個社會上有人搶劫、殺人、說謊,我們不必因為別人做錯事,也要跟著做。 尊重別人的親權 我年輕尚未有孩子之前,曾經犯過一個錯誤,要求別人的小孩道歉,結果卻造成大人之間的爭吵。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多年前,我與親戚一起用餐,一個五歲的小男孩打翻麵碗,湯汁留出來,弄濕了他爸爸的整條褲管和我的衣角,我擦好了衣服,就對孩子說:「你弄髒了爸爸的褲子,要跟爸爸說對不起。」小男生不說話,頭低低的,我正想進一步勸說,卻聽到他媽媽說話了:「你不要勉強他,他又不是故意的。」我覺得他媽媽的說法不對,做錯事就要道歉,不管是不是故意的,後來我跟他媽媽就吵起來了,我們各有各的道理,相持不下。事後,我回想爭執的經過,雖然我站在「理」上,卻少了「情」。每個人的家庭都有不同的管教方式,我顯然侵犯了別人的親權,也許他媽媽了解孩子害羞,需要私下處理,不在公共場合給他難堪,所以我不應該越界去管別人的孩子,尤其是他父母在場的時候。 學習饒恕的功課 當孩子受到欺負,心裡十分委屈時,縱使別人立刻道歉,卻仍會有不肯接受道歉的情況發生,這時就是學習饒恕的最佳時機。首先要安慰孩子,給他同理心,讓他知道我們了解他的感受;其次讓他直接和打人者溝通,表達「我不是給人家打的」以及「你打我,我很痛耶!」等等,說出內心積存的委屈,然後再慢慢消化內心的怒氣。 真實例子:教會一位姊妹帶著不到四歲的強強(化名),到會友家參加小孩子的聚會。他們跟著許多人一起進門,強強看見小浪(化名)拿起主人家的火車正要玩,強強就說:「等一下,你應該問阿姨可不可以玩?」小浪不服氣,忽然間打了強強一個耳光,大家在旁看了都很意外。小浪的媽媽把他帶走,私下教導一番,再回來向強強道歉,但是強強說:「我不要原諒你。」強強不僅耳光痛,還有心裡的委屈和羞辱,無法立即原諒對方。回家後,強強的媽媽對他說:「當我們不能原諒別人時,心裡會很不快樂,以後也不想跟對方玩或說話。上帝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和睦相處,如果你不肯原諒別人,只有撒但最高興!」強強聽進去媽媽說的話,打電話跟小浪和好。沒想到,下週日在教會主日學教室遇到小浪時,強強忽然又想起打耳光的羞辱,不肯進教室。媽媽為孩子禱告,並再一次解釋饒恕的意義,孩子終於放下心結,走進了教室,而且也願意跟小浪一起玩了。之後,強強的媽媽告訴我們,強強常常帶玩具去跟小浪玩,心中再無芥蒂,兩人也成為好朋友。這不是一件極美好的事嗎?! 狀況三、別人的孩子打架 如果是在公共場所,看到兩個孩子打架,我們可以介入說:「不要打架。」如果是在幼稚園裡,或是小朋友的聚會裡,雙方的家長都不在,我們可以請兩個孩子坐下來,給他們機會分別講出真實狀況。大人在旁傾聽,偶爾轉述事實(例如:「某某說你剛剛先打他的,是不是呢?」不作仲裁,不加任何判斷,只作協調。因為我們大人往往只看到事情的一部分,沒看到全部,若因此加以仲裁,會產生委屈與冤枉。若讓孩子們自己說,兩個人都心知肚明誰在說真話,誰在說謊話。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談清楚,引導理虧的孩子道歉,若雙方都有錯,兩個人都必須就自己不對的地方向對方道歉,重歸於好。 孩子們的衝突狀況很多,我們不見得遇到任何事情都能處理,但是把握住原則,就事論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見招拆招就對了!其實當父母沒有那麼難的,不是嗎?

幼童看電視,越看心越散

2007年04月17日
公開
44

幼童看電視,越看心越散 美國最新一項研究指出, 1至 3歲的幼童,每多看一個小時電視節目(每日),到 7歲時出現集中力不足問題(包括過度活躍症)的機會,便較不看電視的幼童多一成,即若看 3小時,集中力受損機會便多三成。研究人員懷疑,是電視畫面過度刺激正處發育期的幼童腦部所致,呼籲家長小心。 倡兩歲下勿看電視 廣告少看 是次研究,進一步支持電視對幼童注意力有不良影響的理論,美國兒科學會(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早於 1999年已建議,兩歲以下幼童不應看電視。 香港中大精神科學系教授李誠亦建議,幼童不應看太多電視,特別是廣告。他解釋,除了是部分廣告意識不良外,亦因為每個廣告時間太短、畫面轉換太快,恐怕會影響幼童集中力的發展。 至 7歲集中力受影響 李誠補充,幼童適量看有益的教育電視節目,應該無礙,但暴力卡通等節目應少看,以免幼童模仿,家長亦宜陪伴幼童看電視作指導。 美國西雅圖多間大學的學者,近年研究了 2500名幼童的看電視習慣,發現幼童 1歲時,平均每日看 2.2小時電視, 3歲時平均日看 3.6小時,有小孩甚至每日看 12小時或以上。這些小孩到 7歲時,研究員再詢問這些孩子的家長,小孩是否有集中力不足的問題。 研究結果發現,這些幼童倘於 1至 3歲時每日多看 1小時電視,到 7歲時出現集中力不足問題(包括過度活躍症)的機會便多 10%。舉例說,每日看 3至 4小時電視的幼童, 7歲時有集中力不足問題的機率,比不看電視者即高 30至 40%。 「每一小時都有額外風險」 不過,至於何謂看電視的「安全」水平,研究學者說不可能下定義,但聲稱對 3歲以下幼童而言,「每(看電視)一小時,都有額外的風險」。 疑畫面過度刺激小腦袋 學者承認調查有不足之處,例如沒詢問家長其子女觀看電視節目的具體內容,但學者堅持,家長必須留心 1至 3歲幼童看電視的風險,因正藉發育期的腦部若受電視過度刺激而影響集中力發展,其損害有可能是永久的。 著名兒童教育電視節目《芝麻街》發言人 Kotler則質疑,研究結果是否適用於有益、具教育意義的電視節目。她指公司不會忽略這科學研究,但強調電視節目對幼童的衝擊( impact),尚受到很多其他因素影響,例如節目內容,以及是否有家長陪同幼童看電視等。

說故事技巧大公開---張大光

2007年03月30日
公開
39

去聽故事屋創始人張大光演講, 起因於好奇~~ 記得當初聽到故事屋成立时,還有夢幻式的童話屋, 很想去聽一次看看, 可知道票價一小時300元..哇.. 這是專門服務有錢人的地方ㄟ. 300元?? 我寧願拿去買2本繪本 更實用,加上自己也會說故事...就算想進修想聽故事, 圖書館/ 貓頭鷹/ 各書店 多的是聽故事的地方...不需路途遙遠跑去故事屋聽... 市圖舉辦故事媽媽進修課程, 想著-- 能把故事拿來賣錢的人, ㄧ定有兩把刷子~~ 雖然很忙, 開完家長日還得趕過去, 還是要趕場~~ 很不錯的演說, 又增進些新觀念~~ 有收穫的演講 就是好的演講~~把張大光的演講結合自己的經驗. 紀錄如下 1. 用問問題方式來帶故事-- 愛聽故事的年齡 從3-8歲之間, 也就是小二以下的孩子最愛, 但就故事現場而言, 傳統的說故事方式都是拿著故事書坐在前頭講故事,但是書那麼小,看得到書本的,永遠只有坐在前面的小朋友;一旦小朋友沒有「參與感」,就沒興趣聽了,可能五分鐘、十分鐘後大家就跑來跑去。 張大光就想著如何解決這問題-- 最直接的方式 當然就是有本大大書嚕~~ 可這本大大書請專人掃圖製作一本要價2000~3000元, 我的建議 --太貴?? 個人建議可以自己動手做大書, 不難的就是要花時間, 或者 自制故事紙偶 (這又比做大書簡單多了) 或挑繪本盡量挑 書大圖大的繪本 (巧克力女孩 / 班碼花花 都有大書, 大書開始量產了,大書店開賣了 ) 更簡單的方式 -- 不帶繪本, 單純說故事, 利用音調變化 和用問問題的方式來帶故事... 簡單說就是類似萃萃阿姨說故事方式, 或像我 拿布偶 利用聲調角色扮演 --演故事... 2.圖書館或書店說故事, 孩子座位的控制, 要引導聽的懂故事的孩子坐前面 (4歲起 ), 小小孩反而應該坐旁邊, 避免 小小孩聽不懂沒耐心走動, 和媽媽陪坐 太高了, 檔到後面小朋友的視線, 坐旁邊 孩子躁動可以立刻離開... 況且 小小孩會模仿大孩子, 前面乖乖坐 後面也會安靜些~~這個好 多學了些~~ 3. 遇到有些孩子 聽故事 愛插嘴 或罵髒話 說反話--- 千萬不要罵孩子, 只要先提醒一下, 你再說話我就沒辦法說故事了..我會停下來不說喔... 當然 這種孩子通常會再挑戰的, 此時請採取 微笑的沉默..停下故事, 微笑的眼神直盯著說話的孩子...通常要維持沉默30秒以上到2分鐘--直到這孩子侷促不安不好意思.. 這可以學起來, 有機會試試看~~ 但依情況, 有時不是一次就好, 可能需要再三的制止.... 我的意見-- 在學校我通常是事先約法三章的, 先把規矩每次課堂都提醒一下, 通常秩序就 不錯, 圖書館 通常陪同的媽咪會自制... 4. 選故事的方法 -- 要注意挑故事書應先以圖片為主,若光看圖片即可了解整個故事大網,即是好的故事書,因為小小孩是圖畫閱讀的, 孩子會細細看圖, 不像大人是文字閱讀 .圖畫往往瀏覽 就算看過.., 挑書要以孩子的眼光來挑, 挑好故事, 當然自己要先閱讀過, 閱讀方式 先只有看圖, 看看自己能否 看圖說故事...不會?? 再看文字...這樣自己腦海中就有圖畫印象, 個人看法-- 閱讀圖畫印象 能幫助記憶故事, 故事研習时 有上過 圖像大綱記憶故事 5. 說故事要 --注意措詞,傳達故事的精神面 -- 也就是有時需要修改故事細節 舉例--小美人魚的故事是但這會不小心傳達給小朋友一個概念..看到一個男生,女生很帥或很美,就可以喜歡他..但其實這是錯誤的.所以呢!!要改敍述為

三歲前就是要玩--遊戲是幼兒最自然的學習

2007年03月30日
公開
40

遊戲是孩子體育啓蒙的第一課,遊戲可使孩子聰明伶俐、身體健康。遊戲的目的不僅在於增強體力,使孩子們的四肢得以均衡使用,從而有效地彌補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因爲單一的活動對大腦的不均衡刺激,促使大腦發育。尤其是在嬰幼兒快速生長時期就更爲有利,將使孩子終身受益。嬰幼兒遊戲的選擇:   一、 娛樂性、趣味性、模仿性強的遊戲。  培養參加體育運動的興趣、激發經常鍛煉的積極性、養成體育衛生習慣。可選擇模仿各種動物行走的遊戲,如兔跳、螃蟹行、蚯蚓爬、狗跑、鴨步。   二、適合此年齡段孩子身心特點的遊戲。  嬰幼兒大腦皮層中興奮過程佔優勢,並易於擴散和轉移,情緒波動大,心理狀態不穩定。如貪玩、好動、注意力及易分散、理解能力差,因此,應選擇動作簡單、節奏明顯和說、唱、領、動相結合的遊戲。   三、集體性遊戲。  嬰幼兒從整天圍著家長或阿姨轉逐漸發展到對同齡兒童表現出強烈的興趣,集體性遊戲可促使他們要考慮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學會如何更好地與同伴協作。可選擇傳遞球遊戲、接力遊戲、追逐遊戲、攻防遊戲等。   四、選擇多種器官共同作用、共同完成的身體活動遊戲。   1—6歲是幼兒感覺運動發展的最佳時期,此時有目的、有計劃的發展幼兒的感覺和運動,不僅對大腦是良好的刺激,以提高大腦對全身各器官系統的支配能力,還能促進運動神經的發展。其中:   1—3歲可選擇眼、手協調的遊戲,如投水平目標、投垂直目標、手指體操、捏橡皮泥等;眼、腳協調的遊戲,如踢定點球、踢滾動球、踢球打目標等;聽覺遊戲,對語言、音樂等刺激作出反應等;本體感覺遊戲,如側滾、馱物爬、兩腿兩足夾物走、拍球等。   3─6歲可選擇身體協調性、柔韌性的遊戲,如各種曲線跑、各種躲閃遊戲、跳皮筋、伸展性體操等;平衡性遊戲,如單足站立、在低平衡木上走、學騎自行車等;彈跳性遊戲,如跳起摸高、腳猜拳、跳房子、跳繩等。  身體活動遊戲中的注意事項:  ◎在老師或父母的指導下進行。  ◎遊戲前做一些適應性的準備活動。  ◎掌握並及時調節活動量,避免過度疲勞。  ◎注意安全,選擇平整鬆軟的場地進行。   十九世紀學前教育之父福錄貝爾提出對幼兒進行遊戲教育的主張。在他創立的世界上第一所幼稚園裏,實施以遊戲爲基礎的教育取得好效果。60年代以來,各國教育心理學家在對幼兒發展規律的研究中,對遊戲教育有一致看法。他們指出:幼兒期蘊藏著豐富的發展潛力,這些潛力可在遊戲中挖掘。因此,爲使孩子成長爲一個完整的人,實施教育的正確途徑與方法是組織好遊戲活動。    一、樹立正確的遊戲教育觀    年輕父母應怎樣看待遊戲教育呢?對此,我曾向幼兒和父母作過調查。我以兩位媽媽的教育行爲爲例,星期天,小明媽帶小明去公園玩,小冬媽帶小冬去學外語。問:哪個媽媽好,你喜歡誰?中班83.7%的孩子認爲小明媽好,理由是他們喜歡去公園玩;而大班60%的孩子讚揚小冬媽,理由是“好孩子是不玩的”。不過,這些天真的孩子仍表示,喜歡去公園,喜歡玩,只是大人不讓他們去。調查反映出不少父母對遊戲的不正確態度,他們認爲遊戲並不重要,只有學習、上課才是重要的。     兒童以遊戲爲生命,遊戲是幼兒的正當權利     遊戲對幼兒具有特殊的意義。這是因爲他們在生理上發育還很不成熟,表現在他們以遊戲爲生命,遊戲是他們生活的方式,學習和工作的方法。幼兒就是在遊戲中生活,在遊戲中學習,在遊戲中成長的。因而,有遊戲生活的兒童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兒童,也只有在遊戲生活中成長的兒童才會是身心健康的兒童。遊戲是兒童的正當權利。對於兒童,社會將以法律的形式保護他們的遊戲權。因此,不讓孩子玩的做法是極其錯誤的。     愛玩、會玩是評價好孩子的標準之一     當前在嬰幼稚教育中,遊戲行爲往往不被鼓勵,愛玩的孩子常被看作是淘氣、調皮搗蛋、不用功、沒出息的孩子。喜歡不喜歡玩,會不會玩,對大人也許不那麽重要,可對幼兒卻是件大事,它是衡量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標誌。由於幼兒遊戲水平反映著他們的身心發展水平,因此,會玩的孩子總是聰明能幹的、身體健壯的、善於交往合作的好孩子。英國有句諺語說得好:整天用功不玩耍,聰明孩子也變傻。     遊戲是幼兒最自然、最有效的學習     遊戲與學習對立是實施遊戲教育的重要障礙,其實,遊戲的對立面不是學習而是不遊戲。在遊戲中學是幼兒學習的特點,遊戲的過程就是孩子的學習過程。你看見孩子玩玩具嗎?他們在充滿新奇、幻想和奧秘的玩具世界裏,小腦袋不停地問,並努力去擺弄、操作以期得出答案。不倒翁爲什麽不倒?陀螺怎麽會轉?火車怎麽會叫、會冒煙?這些問題不僅激發孩子豐富的想象力、思維力,同時也成了孩子認識世界的工具,啓迪他們智慧的教科書。著名動畫片藝術家萬籟鳴,從小喜歡和母親玩手影遊戲。他常被牆上晃動耳朵的“兔子”、汪汪叫的“小狗”迷住。形態生動逼真的手影遊戲,激發了他對動畫藝術的興趣,長大以後他製作了我國第一部彩色動畫片《大鬧天宮》,成了著名藝術家。美國語言學家斯特金娜夫人,她常和女兒維尼玩語言遊戲、表演遊戲。維尼3歲就會寫詩,4歲寫劇本,5歲出詩集。由於遊戲爲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輕鬆愉快、具有豐富刺激的、能鼓勵幼兒自己學習的良好環境,使他們獲得安全感、自尊和自信,獲得對學習的持久熱情,從而終身受益。而一些父母力圖讓孩子提早學習,其結果很可能適得其反。因此,遊戲是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應充分發揮它的教育作用。     二、父母應研究幼兒遊戲     幼兒玩哪些遊戲     3—6歲幼兒玩的遊戲內容是極其豐富的。 3歲孩子開始還玩0—2歲孩子玩的遊戲(感覺運動遊戲),如拿小鈴反復搖晃,跟著小球跑,把盒子裏的東西倒出、裝進等。在這些遊戲中,充分發展了他們的感官,到3歲時逐漸過渡到象徵性遊戲階段。     1、角色遊戲。孩子假扮媽媽餵養娃娃。他們用自己去替代角色人物,用玩具去替代真實用具,這一切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礎上,通過角色扮演進行的。角色遊戲是幼兒期最爲典型的遊戲,是促進幼兒社會化、發展語言的重要遊戲。     2、結構遊戲。孩子們喜歡玩搭積木、串木珠等構造活動的結構遊戲,從中他們認識了物體的形狀、色彩、大小、輕重等特徵,得到了關於結構造型方面的知識技能,培養了審美情趣。   3、表演遊戲。表演童話、故事,玩木偶戲、影子戲。這些表演遊戲從小培養幼兒對戲劇活動和文藝作品的興趣,培養未來小觀衆和小演員。以上這些遊戲都屬於一種創造性遊戲,是孩子們自己獨立自主、創造性地開展的活動。    4、由成人編制的有規則遊戲。如以唱歌、跳舞爲內容的音樂遊戲;以走、跑、跳等基本活動爲內容的體育遊戲;以觀察、注意、想象、記憶和思維等爲內容的智力遊戲。這些遊戲都有明確的發展目標(如發展動作,發展智力,培養藝術審美能力),是成人根據一定的教育要求,用規則編制而成的。除此以外,那些民間遊戲也是幼兒喜愛的。      幼兒怎麽玩      1、依靠玩具玩。幼稚教育家陳鶴琴指出:“小孩子玩,很少空著手玩的。必須有許多東西來幫助,才能玩得起來,才能滿足玩的欲望。”如玩騎馬至少需要一根竹竿,才能跑來跑去地玩起來。玩具是遊戲的工具,是兒童的天使,是啓蒙的教科書。有的父母不准孩子玩那些瓶瓶罐罐的玩具,是不對的。沒有玩具,遊戲也就中止了。      2、依靠想象玩。遊戲都是一種假想的行爲。當“醫生”假裝看病打針、當“司機”假裝開車。大人稱這些是“兒戲”,並不當真。這些兒戲建立在假想基礎上,它使孩子的想象力豐富、思維活躍、創造力強。      3、獨自專心玩,與夥伴友好合作玩。3歲幼兒由於能力較差,所以,個人遊戲很多,他們常把布娃娃當物件,和它說話,玩耍,然後再過渡到和小朋友一起玩。不過最初的集體遊戲只是一種在一起玩的形式,而無合作的內容。真正有分工、有互助、有協調的合作遊戲要到大班才出現。所以,3歲時和鄰居孩子玩,往往玩不好,到6歲,孩子們已很能幹,協作合群能力提高,他們可以玩很長時間的集體遊戲。當然,獨立性也更強了。      4、在規則的指導下玩。遊戲都有規則,只不過有的規則明顯,有的隱蔽。遊戲規則是根據遊戲目的提出的,它能在遊戲中起組織、約束、調整幼兒遊戲行爲和相互關係的作用。孩子們爲了玩,願意遵守規則。      三、父母應掌握指導遊戲的技能      孩子們玩遊戲需要成人指導      不少父母給孩子買玩具從不計較數量和價格,但不關心孩子的玩。他們認爲孩子玩就玩吧,只要不闖禍就行。其實他們不知道遊戲有好與壞之別,不是任何遊戲都具有教育價值的。如孩子玩“死人”的遊戲,反映迷信的內容,就是不好的遊戲。玩好遊戲時,如缺乏正確指導,同樣也會給孩子以不良影響。如運動量過大的遊戲會損害健康,不掌握玩具操作技能的遊戲會危及生命,在遊戲中常處於被支配地位的孩子會形成膽小、軟弱的性格,而那些霸道孩子在遊戲中如得不到指正,將會形成自私、驕橫的性格。這些個性品德上的問題將會影響他們一生。遊戲中的教育因素需父母去引發才能達到遊戲教育的目的。如玩水,父母給孩子一塑膠袋,讓他將水裝進袋內,並用小針紮幾個小洞,父母指導孩子觀察水的流動,引起孩子對水流形成的興趣,發揮玩水遊戲的教育價值。若不指導也許只是玩玩而已。      同時,指導遊戲需要父母的愛心。對遊戲的指導是一門藝術,它是建立在父母愛心基礎上的,這種愛表現爲對孩子的遊戲的仔細觀察、瞭解,對孩子的尊重,表現爲父母作爲孩子的遊戲夥伴,平等地參與遊戲。      具體指導方法      1、親子共玩的技巧。教給孩子玩新玩具的方法:將新玩具給孩子時,應讓他們自由地探索一會,邊觀察邊和孩子談話,積極向孩子提出問題和回答他們提出的問題,如這是什麽玩具,它叫什麽名字等。之後在孩子要求下才演示玩法。指導孩子玩舊玩具時,要鼓勵他們想出新玩法,如玩“小熊吹泡泡”,玩時可建議他們去追捉泡泡,觀察泡泡上天化了的有趣現象。一物多玩也需要啓發。親子共玩時要注意與孩子間合作、交流,引發孩子感情,産生共樂的效果,如父母可作爲觀衆觀看孩子表演,拍手評價産生共樂。  2、選購玩具的學問。選購玩具雖有許多要求,如教育性、藝術性、經濟能力等等,但最主要的還是要考慮爲什麽買、買給誰,考慮玩具的功能對孩子的影響,否則你就花冤枉錢。其次,要識別玩具的好壞,那些製作精細、技術先進、功能單一、操作簡便的玩具常常不是好玩具,它的欣賞性只能帶給孩子一時快樂,不會對遊戲産生長久影響。而一些傳統玩具如娃娃、積木,還有那些廢物當玩具的,由於它能激發想象,有多種用途,能充分給孩子自己動手機會,孩子百玩不厭,他們對用這些玩具所開展的遊戲傾注極大熱情。買玩具不如做玩具,孩子喜歡成人做的玩具,同時更喜歡自己做的玩具,那些動手折疊的手槍和帽子曾使孩子威風了好一陣子。      3、遊戲角——孩子遊戲的小天地。要給孩子安排一個玩具箱或玩具櫃,最好能給他們一個玩具角,使他們有一個自己的遊戲王國。在這個天地裏,要求他們做小主人,愛護玩具,場地整潔,培養責任感和勞動技能。當然做這工作是不容易的,父母要記住,一要對孩子嚴要求,二要教會孩子整理技能,三要運用表揚批評鼓勵與懲罰手段去督促他們的行爲,四要學會有耐心和堅持。成功總是屬於認真的父母。 

爸爸對女兒性格影響更關鍵

2007年03月30日
公開
30

“女兒是媽媽的貼身小棉襖”,“女兒大了自然就會和爸爸疏遠”,這是我們常常能聽到的描述女兒與父母之間關係的話。但是,心理學家卻指出,儘管母親在生活層面上更多地影響了女兒,父親卻會對女兒的性格和一生的幸福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為什麼爸爸會對女兒有那麼深刻的影響?爸爸又在哪些方面深刻地影響著女兒?教育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以下幾個方面父親對女兒的影響是母親無法替代的: 第一,父親奠定了女兒心目中最初的男性形象。 父親是女兒生命中出現的第一位男性,她對男性的最初印象都源于她的父親,不管這最初的印象是好是壞。如果父親給予女兒的是積極的影響,女兒會感受到爸爸的責任、堅強,這樣爸爸既可以成為女兒的榜樣,也可以幫助女兒明白她作為女性和男性不同的家庭位置。 第二,父親的肯定更能幫助女兒建立自信。 父親給予女兒的認可和贊同不同于母親所給予的。母親與女兒呆在一起的時間較多,正因為如此,父親對事物的評論和反應對女兒的影響更大。為什麼呢?因為父親的表達是通過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並且次數很少。他的積極介入有助於抑制女兒對母親的過度依賴。父親對女兒及其能力的信任會逐漸給她自立的信心。特別是在女兒處在青春期的時候更是如此。因此,作為父親,千萬不要吝惜在別人面前驕傲地介紹:“瞧,這就是我的女兒!” 第三,和媽媽的愛相比,爸爸的愛對女兒具有不同的價值。 一般來說,媽媽表達愛的機會更多,媽媽更多給予孩子的是一種無條件的愛。爸爸只有在孩子取得成績的時候才把愛作為一種獎勵給孩子。女兒的心靈是細膩敏銳的,爸爸的這種不善於表達會被女兒看作是爸爸不愛自己。如果一個女兒有一個善於表達深沉父愛的爸爸,那真是她最大的福氣。 第四,父親對女兒女性氣質的培養更重要。 女性氣質對一個女人是非常重要的。女性氣質雖然是在人一生中不斷塑造的,但她早期與父親的交往卻會促進或阻礙這種氣質的發展。如果爸爸欣賞女兒的女性氣質,比如當女兒注視爸爸的時候,爸爸能夠以微笑的眼神回應,如果女兒的新髮型、新衣服或者新鞋子被爸爸讚賞,那麼,她的女性特質都會倍受鼓舞。女兒對性別的自我認識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父親對她如何反應的影響。 以上四個方面都是母親無法像父親那樣給予女兒的。同時,這四個方面的影響會帶給女兒兩個影響其生活成功和幸福的重要因素:一是她的自信,一是她對自己女性特質的認識和認同。 爸爸對女兒的性格和一生幸福會有很大的影響,那麼,如何成為女兒的好爸爸呢? 1、父親應時常陪伴在女兒身邊。 父親往往是家庭中最忙碌的角色,但是再忙也應拿出一定的時間陪伴在女兒身邊。父親更容易給女兒帶來安全感,這在她們的成長中是非常必需的。女兒如果從小缺乏這種安全感,在她將來的人際關係中就會不斷地去尋找“父親”,這會導致心理障礙。 其實,爸爸可以和女兒一起從事很多“工作”,一位近40歲的女兒很懷念地描述了她和父親在一起的情景:“爸爸常想出一些好的能夠消磨時光的事情,比如集郵、集幣之類的,叫我跟他一起忙。一方面是為了培養我的興趣;另一方面,更是創造我們父女可以在一起的機會。” 2、父親應該關注女兒的異性交往,給女兒以正確的指導,這一點是媽媽無論如何也無法替代的。 在女兒到了開始異性交往的階段,爸爸一定要能夠在這個過程中起積極主動的作用。很多父親覺得自己作為異性,不方便對女兒談這樣的話題,其實爸爸從異性的角度給女兒的建議以及如何處理異性交往中面對的問題對女兒更有指導意義,這和媽媽從同性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有著本質的區別。 3、爸爸需要尋找一些“情感辭彙”,這樣,他與女兒的溝通就可以由事實層面上升到情感層面。 中國的爸爸通常不說或是很少說一些充滿情感的辭彙。但是在美國,父親向女兒說“我愛你!”“我為你感到驕傲!”卻是很常有的事情。中國爸爸在這一點上要向美國爸爸學習。當然,由於兩國的文化背景是不一樣的,中國的爸爸可以尋找更適合自己和女兒溝通的方式。 對於“女兒大了,慢慢就會和爸爸疏遠”的觀點,教育心理學家表示並不同意。父親也許會在身體接觸上有意識地與女兒拉開距離,但是,請注意,爸爸永遠不應該在情感上與女兒拉開距離。他永遠要讓女兒感到他的認可和接受。

不傷孩子的聰明懲罰

2007年03月30日
公開
44

從錯誤中學習 文�沈蔚穎 專家�高麗芳 學前教育專家 懲罰是多數家長都會用到的一種教育孩子的方式。 但懲罰不像表揚,如果方式運用不恰當,不僅會失去原有的效果, 還會給孩子的心靈帶來傷害喔! 小孩子都會犯錯,受到家長的懲罰也是在所難免,可是家長要如何懲罰,這其中的學問可就大了。我們就先從一段小故事開始,看看怎樣的懲罰才是聰明父母該做的。 祖沖之小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有一天,父親出門拜訪好友,讓他在家好好讀《論語》,並告訴他回來後要抽查讀書的情況。父親前腳剛走,小沖之就和夥伴們玩耍去了。父親回家後,讓他背誦書中一段。小沖之吱吱唔唔一行也背不下來。父親見狀不禁大怒,把書摔到地上罵道:「像你這樣不求上進的孩子,長大是不會有什麽出息的。」並罰小沖之不准吃晚飯,直到把書背好。 孩子的哭聲引來了祖父,他對兒子的教育方法很不滿意,於是說:「你以前犯錯,我難道是這樣教育你的嗎?雖然你是爲他好,但粗暴的責駡和處罰是起不到好的教育作用,多了還會使孩子變得更頑劣。」接著,祖父轉過頭來對委屈的孫子說:「你好好想想,今天父親這樣罵你有沒有道理?你就到農田裏幫我幹活,當作懲罰吧。」於是,小沖之每天跟著爺爺下田幹活,聽爺爺講四季自然變化。他對天文曆法産生了濃厚的興趣。爺爺告訴他:「如果你不喜歡讀經書,家裏還有很多天文曆書。這樣你就會知道很多你想知道的事情了。」長大後,愛好自然科學的祖沖之,比歐洲早了一千多年推算出了圓周率,。 這個智慧的老人,運用懲罰不僅糾正了孫子的貪玩,還幫助孫子找到了自己的愛好和興趣。可以稱得上是懲罰教育當中的典範。 瞭解懲罰的作用 教育學者一再強調,在幼兒的家庭教育中,正向的表揚和鼓勵是家長應當經常採用的方式,可是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很多時候對於犯錯的孩子不得不採取一些強制性的懲罰手段。當孩子有意或無意犯下錯誤,你決心要懲罰他之前,首先要心裏明確你的懲罰要達到哪些正向作用: *懂規矩、辯是非 如果屢次說教都不行,那麽你給他一點「顔色」瞧瞧,是最快達到目的的方式和途徑。一次教訓可以讓孩子更加主動地瞭解行爲界限,明確什麽事情是可以,什麽事情是不行。 *促進和激勵 適當的懲罰可以促進犯錯的孩子覺醒,使孩子知恥;制止他的不良行爲,也能激勵他奮發向上。 *教育和警戒 當正向的表揚和鼓勵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時,懲罰就有了教育和警戒作用,能遏制孩子不良思想行爲的發展。 *維護家規和紀律 懲罰也是一種管理手段,爲了使孩子改正錯誤而給他一定的刺激。有了懲罰,會讓孩子知道了家規和紀律的存在,不可以隨心所欲。 懲罰前牢記4大原則 無論何種懲罰都是一種負向的教育方式,家在採取之前都要慎用、慎選。不要因爲愛孩子而傷害他。因此在懲罰小孩前,要注意以下4個原則: 原則1 合理要求,適度懲罰 孩子是不可能不犯錯的,這一次的錯誤也許就是他下一次成功的起點。所以對於孩子的期望值不要太高,應該給孩子一個寬鬆的氛圍。你將會發現,當你降低要求,他犯錯和受罰的機率也就降低了。 如果你覺得孩子一定要受到教訓才不會再犯,那麽接下來你要考慮的就是懲罰的程度。在家規中你可以制定出不同程度的懲罰方式。實施懲罰前先想想孩子在體力和精神上是否可以承受。能不用刺激強度大的懲罰,最好引而不發,讓孩子在被懲罰前自覺終止不良行爲。 原則2 及時提醒,明確原因 當孩子第一次犯錯,在「犯罪現場」你就要及時地批評提醒。學齡前的孩子沒有大錯,都是一些小錯,小錯如果不抓就會變成壞習慣。 懲罰孩子也不能沒頭沒腦,要讓他知道受罰的原因和應有的正確行爲。一位父親懲罰完犯錯的孩子,問他「你知道我爲什麽要懲罰你嗎?」孩子回答說不知道,父親說因爲他打了比他小的孩子。孩子聽完,不料更覺委屈,問父親 :「我比您小,您爲什麽要打我呢?」父親費了一肚子力氣,可是孩子仍不明白自己爲什麽要受罰。所以在懲罰孩子時,一定要針對受罰的行爲給孩子講明受罰的原因,這樣才能達到懲罰的效果。 原則3 就事論事,不情緒化 孩子受罰總是因爲某件具體的事,所以你在懲罰孩子時也只能是就事論事,切忌無休無止地重提過去的錯誤,或者拉拉扯扯將其他的事情引進來,最後懲罰變成了對孩子的「人身攻擊」。 處罰孩子的時候,首先你要讓他明白,你是對他做錯的事進行的否定,而不是針對他「這個人」,這樣在幫助他進步的同時也不會打擊他的自信。 犯了什麽錯就要受到什麽樣的懲罰,在你的心中要有一個標準,不能因爲你情緒好壞而變化。如果你以情緒來懲罰孩子,孩子就會成爲你的出氣筒。 原則4 看準時機,依據性格 懲罰也要看準時機和場合。在人前,當孩子有不良行爲,你可以打手勢或表現出不快的表情以示懲戒和提醒,維護他小小的自尊。 不同的孩子個性不同,你要掌握好自己孩子的脾氣特性。如果是屢教不改,懲罰方式可以重些;如果孩子內向、自尊心強,懲罰時你就要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儘量避免給孩子帶來精神傷害。 父母5招聰明懲罰法 一說懲罰,家長就想到打和罵,其實懲罰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種,聰明的父母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特點,巧妙使用懲罰。 1.語言批評 語言批評一般是針對3歲以後的孩子。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語言系統已經初步建立,你可以通過語言告訴他剛才的行爲媽媽是不喜歡的,應該如何做。 提醒:採用語言批評時,要注意切莫因爲孩子犯錯,自己情緒激動不顧後果地「胡言亂語」。 2.自然後果法 這是18世紀法國教育家盧梭最先提出來的。主張孩子犯錯後,家長與其給予人爲的懲罰,不如讓孩子在錯誤所造成的直接後果中去體驗不快或痛苦,從而迫使其改正錯誤。比如孩子喜歡亂撕書本,家長就不再給他買新的。 提醒:家長採用的自然後果法時先要考慮到,孩子在身體和精神上是否能夠承受。 3.皮肉之苦 有時候,你會感到給孩子講道理無異於對牛談琴。比如對一個2歲的孩子講不要亂碰插座的道理,還不如在他犯錯之後給他一點點「皮肉之苦」的教訓。他會記得亂碰「那東西」,自己會很痛。 提醒:「皮肉之苦」的目的是讓孩子不就犯,不能成爲家長隨時打孩子的理由。 4.冷處理 一段時間內不理睬犯錯的孩子,讓他因爲受到大人的冷落而感到難過,明白自己的行爲是不被大人接受的。 提醒:家長冷處理的時間不宜過長,之後告你要告訴他,你這樣做是不喜歡他的行爲,而不是他這個人。 5. 面壁思過 年齡稍大的孩子犯錯後,可以罰他去一個僻靜的角落自我反省,訓練他的內省智能,同時認識自己的錯誤。 提醒:孩子受罰時,家長要注意觀察,不要因爲有其他的外物而干擾了孩子的注意力,達不到懲戒的效果。 父母不應該說的3句話 1. 如果你再怎樣怎樣,我就把你送掉…… 一些父母喜歡對犯錯的孩子說這樣恐嚇威脅的話。雖然只是大人的一句氣話,可對於小年齡的孩子來說並不是這樣,他們會信以爲真認爲爸媽不喜歡自己了。家長的這句話於是就成了對孩子的精神懲罰。經常用這樣的話來恐嚇孩子,會使孩子的性格變得膽小、怕事,一些小事就會令他煩躁不安,敏感多慮。 2.我看你就是這樣子,長大也不會有太多的出息…… 恨鐵不成鋼的父母氣頭上常會對孩子這樣說。因爲一次錯誤故意輕貶孩子所有的能力,甚至用孩子的短處比他人的長處。從父母的角度來看是想激勵孩子進步,但這種語言所帶來的負面效應比正面效應要大得多,不僅影響親子關係,還造成孩子從小自卑,與同齡人在一起時容易産生自我否定。 3.你做得不錯呀!還要再來一次嗎? 孩子犯錯了,家長用成人尖刻的語言奚落,諷刺、挖苦孩子。這種語言不僅僅是懲罰,而且還是一種精神虐待,對孩子的自尊心是嚴重的挫傷,容易導致孩子學習困難,嚴重的甚至還會造成孩子行爲問題。 Smart Tips美國父母是這樣看待懲罰 合理的懲罰孩子是告訴他們行爲的標準,分辨什麽樣的事情可以去做,什麽樣的事情不能做。當孩子犯錯,不得不進行懲罰的時,家長一定要有權威性,讓孩子知道你是嚴肅的,而且你們提的要求是將伴隨懲罰或獎賞的。 懲罰孩子的必須告訴他們你提出要求的原因,父母的態度也要保持一致,這樣孩子才可能建立統一的行爲標準。即使彼此的方式方法有異議,也最好在孩子不在場時再與他進行討論。這樣做,也可以樹立起父母雙方的權威性。懲罰不能太多,不可從生理和心理上虐待孩子,當他有進步,就要給予獎勵。

提供12 個訣竅,讓你養育出一個快樂的孩子 !!

2007年03月30日
公開
40

研究發現,快樂的孩子擁有一些共同的特質,包括:較有自信、樂觀、有自制力。 我們整合專家意見,提供12個訣竅,讓你養育出一個快樂的孩子。 1. 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規則: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課程。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唯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的想像力無拘無束的發揮,讓他們可以悠閒的看蜘蛛織網、研究螢火蟲如何發光??,以他們自然的速度去探索他們所好奇的世界。也許,有時你也該放慢你的腳步,拋開你的行程表,跟著孩子的節奏享受生活。 2. 教導他關懷別人: 快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了解到他對別人的意義。 要發展這種感覺,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人接觸。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舊玩具,和他一起捐給慈善團體,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也可以鼓勵孩子在學校參與一些義工活動。專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齡,都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並養成喜歡助人的習慣。 3. 鼓勵他多運動: 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等,多運動不但可以鍛鍊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生活可以適度紓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並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並從運動中發現樂趣與成就感。 4. 笑口常開: 常和孩子說說笑話、一起編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開懷大笑,對你和孩子都有益處。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運動。 5. 有創意的讚美: 當孩子表現很好時,不要只是說:「很好。」讚美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指出有哪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動跟警衛伯伯說早安,真的很有禮貌。」不過,讚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成孩子錯誤的期待。有些父母會用禮物或用錢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為上。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發現,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質報酬來獎賞他。 6. 確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飲食,不僅讓孩子身體健康,也能讓孩子的情緒較穩定。不論是正餐或點心,儘量遵循健康原則,例如:低脂、低糖、新鮮、均衡的飲食。 7. 激發他內在的藝術天份: 雖然科學家已證實沒有所謂的「莫札特效應」,但是多讓孩子接觸音樂、美術、舞蹈等活動,依然可以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專家發現,當孩子隨音樂舞動、或是拿著畫筆塗鴉,其實都是孩子在抒發他內在世界、表達情感的方法。孩子喜歡畫畫、跳舞或彈音樂,也會對自己感到比較滿意。 8. 常常擁抱: 輕輕一個擁抱,傳達的是無限的關懷,是無聲的「我愛你」。研究發現溫柔的撫觸擁抱,可以讓早產兒變得較健康、較活潑,情緒也較穩定。對於大人而言,擁抱也能讓人減輕壓力,撫平不安的情緒。 9. 用心聆聽: 沒有什麼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心。想要當個更好的傾聽者嗎?不要只用一隻耳朵聽,當孩子對你說話時,儘量停下你手邊正在做的事情,專心聽他講話。要耐心聽孩子說完話,不要中途打斷、急著幫他表達或是要他快快把話說完,即使他所說的內容你已經聽過許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學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覺時,是最佳的傾聽時刻。 10. 放棄完美主義: 我們都期望孩子展現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時候太過急切糾正或改善他們的表現,例如,嫌棄他們沒把桌子擦乾淨,乾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糾正他們一定要把東西擺到一定位置。 事事要求完美,會減弱孩子的自信心與不怕犯錯的勇氣。下次當你忍不住想要參一腳,急著幫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時,不妨先想想看:「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關嗎?」「想像10年之後,這件事還有這麼嚴重嗎?」如果答案是No,那麼就放手讓孩子去做吧。 11. 教導他解決問題: 從學會繫鞋帶到自己過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邁向更獨立的里程碑。當孩子發現他有能力解決面對的問題,就能帶給他們快樂與成就感。當他遇到阻礙時,例如:被玩伴嘲笑或是無法拼好一塊拼圖時,你可有幾個步驟來幫助他: 1.確認他的問題。 2.讓他描述他想到解決方式。 3.找出解決問題的步驟。 4.決定讓他自己解決這個問題或提供一些幫助。 5.確定他能獲得需要的協助。 12. 給他表演的舞台: 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賦,何不給他們機會表現一下?如果他們喜歡說故事,鼓勵他多說故事給你聽。如果他對數字很擅長,帶著他去逛街,讓他幫你挑選價格便宜的東西。當你能欣賞孩子的才能,並表現出你的熱情時,孩子自然會更有自信心。

密室曬衣 敏感證上身 2007-01-06世界日報

2007年03月28日
公開
8

密室曬衣 敏感證上身 2007-01-06世界日報 【本報香港訊】長期關閉門窗在密室晾衫,會導致有害物質積聚單位內,等同自製「毒氣室」。一名港女在過去半年長期關閉寓所門窗,並在客廳中曬晾洗滌後的衣服,終於兩個月前患上多種敏感症,被專科醫生斷定肺部功能老化。環保專家在單位測試時錄得大量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較環保署室內空氣指標超標最少22倍。 因密室晾衫患病的琦琦,去年10月底出現皮膚敏感、鼻敏感,更開始每晚咳嗽,咳至出血及骨膜發炎,其後被醫生斷定為氣管敏感,但卻找不出致病成因。環保專家邱耀雄在她家中量度到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達5.8ppm,而客廳近晾衫位置更量度出7.2ppm,是環保署室內空氣指標的27.5倍。 邱解釋,洗衣粉、柔順劑等消毒劑,大部分含有陰離子表面活性劑、聚磷酸鹽軟水劑、漂白劑、增艷劑,甚至香精等成分,該些物質於蒸發過程會產生揮發性有害物質,如經常關上門窗,有害物質便會積聚單位內,市民在室內晾衫須開啟窗戶,有害物質才會流出屋外。 ------------------------------------------------------------------------------------------------------------------------------------------ 台灣IAQ法規推行者回應: 香港對室內空氣品質有十二項標準,日本建築基準法規定光化學室內物質限制就有十四項,而且都及於一般住家室內,像上文可能是我門台灣一般大眾完全不知道在家裡曬衣服也會有化學污染物會影響健康,我看連台灣的醫生都不知道居多,我光說裝修污染都說的很辛苦,更別說居住行為模式所產生的一切室內污染更是大家所欠缺的知識,前一陣子有環境文教基金會抽測台灣的衣物清潔劑,幾乎都含大量有害環境賀爾蒙跟化學物質,雖然大家衣服喜好後或許是曬在室外,但是當您收到家裡面跟穿在身上時,化學污染物就開始從您的呼吸道跟皮膚侵蝕全家人的健康。 室內污染所產生的化學污染物在我們室內不只有甲醛而已,因為不同的原因與污染源,會產生許多對我們身體健康嚴重的影響,這五年來我們檢測發現台灣各種室內污染非常嚴重,我們卻鮮少在台灣看到相關報導或訊息,上文中的內容我也在台灣講了好幾年了,雖然在各處不停推動說明,但畢竟力量有限,政府短時間內是不會管到裝修污染這一個區塊(因要管公共場所都不知道要等到民國哪一年),這也是我擔心我們國民再來很多人會得癌症的原因,希望政府與民間一起加油來保護全體國人健康,避免大家生命與健康一直受到嚴重傷害卻不自知。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現在是要用健康換金錢,還是要用金錢換健康,免得將來再有錢都換不回健康。 裝修完成五年內或有新購傢俱放入屋內後,如有任何身體不適(包含癌症)就醫時,請告知醫生家中曾經裝修及添購傢俱,並檢測家中室內空氣品質,跟請專業人員作室內污染防治建議或作業,以免醫師無法對症下藥及因未消除室內污染源而造成更嚴重後果。 請注意家中防潮!以免黴、病菌產生及增加空氣中污染物濃度!勿因天氣冷而緊閉門窗!保持流通空氣,以免發生危險與影響健康! (以上文章轉載於http://home.url.com.tw/index.php?func=forumbody&f_no=24&cat_en=community124)

看房子

2007年03月18日
公開
7

在阿公阿媽及姨婆的大力勸說下, 舅舅這一個月的假日都很認真的去看房子 昨天考完試, 舅載著女友及我們一家三口去看了他原本中意的房子 第一個是在重慶路的歐洲... 還在蓋,預計七月完工可交屋, 一坪約23~24萬...網友有買到20.5/坪的 所以今天跟銷售小姐殺價, 小姐沒有說可不可以, 舅舅說真的有確定要訂了才要跟她殺, 真是有良心的客戶啊~ 這一間的缺點 1.媽咪覺得很擠...雖然是看33坪的...主卧室超小...一點也沒有主卧室的感覺... 2.離捷運站不近耶...據小姐說搭公車二站就到了...重點是..等公車的時間可能比搭公車的時間還長咧 3.可能是新屋,所以覺得貴...平面車位140起跳 優點 1.除了是新房子,不然不覺得優點在哪裡,有啦~跟麗池那個建案比是比較近台北市 第二個是浮洲橋下的麗池花園(嗎??) 剛蓋好,使用執照下個禮拜會下來,一坪20萬,約19萬可成交 缺點: 1.離台北市更遠了 (現在住的地方約七點半出門,晚上七點半回到家,如果搬到那邊...就大概八點到家吧...真想哭) 2.買房子一定要買車位(不過對舅沒差) 優點: 1.相較歐洲..那一個,房間大很多,格局感覺上也比較好一點,有充分利用到每個空間 媽咪是比較想找近台北市十年內的中古屋,厚...不然上下班會累死啊~ 不過,是舅要買的...看舅啦~

不要問畫畫中的孩子「你在畫什麼?」

2007年03月17日
公開
30

宋嘉行(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課程與教育研究所博士生) 孩子到了3、4歲的年紀,漸漸開始懂得用各種象徵形式與符號來表徵這個世界,其中一個方式是繪畫。當孩子畫畫時,不知您有沒有留意到自己對他說話的內容呢? 成人的介入 當我在學校附屬的幼稚園實習時,有一件這方面的「小事」讓我記憶深刻。 有一天,我看到3歲多快4歲的Nathan正在用色筆畫畫,很自然地就順口問他一個幾乎每個旁觀者都會問創作者的問題:「嘿!你在畫什麼?」結果得到的是小畫家無言的回應。為了打破這沈默的尷尬,我接著問他「要不要看看我畫的?」然後我就去拿了一些紙和畫筆,秀給他看一些我畫的東西。 沒想到,我的一舉一動都被班上的Fati老師看在眼裡。她趕快跑過來阻止我,叫我不要幫他們畫畫,因為他們會模仿我的畫法。讓孩子可以自由自在表達自己是最重要的,成人好意的示範往往是造成孩子失去創造力及否定自我的原因之一。聽完她的理由,我有點愣住。有這麼嚴重嗎?成人的「介入」真的都是壞事嗎?將孩子的世界與成人的世界劃分得這樣清楚,一定對嗎?還有,孩子難道沒有判斷力?在這種情況下,他一定會模仿大人,然後告訴自己:「我是笨蛋?」這裡其實涉及到我們如何看待成人與兒童這兩種本質的假設,也牽涉到成人與兒童間關係本質的假設,本來就各有立場、公婆都有理,不容易爭辯出結論,我也就不多說什麼。 成人的問題 經驗老到的她,接著指出我在與Nathan互動時所犯的第二個錯。她說,當我們在看孩子畫畫時,要避免問「What are you drawing?」這樣的問題。因為這對他們來講有時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3、4歲的孩子不見得時時刻刻都知道自己在做的每件事「是什麼」。更何況畫畫這種偏向抽象與藝術創造方面的活動,她們更不容易確定她們在畫什麼,或一定要畫什麼。換言之,「是什麼」、「畫什麼」、「做什麼」……等這種種指涉行為目標內容的問題,是屬於成人式的問題。孩子的世界往往是重視過程更甚於目的的。先設想好一個目標、然後按部就班去達成,是成人(科學)世界的理性邏輯。孩子隨性之所致的天馬行空,當然對不上成人的思維方式,也就不會給我想要的答案。因此,問小朋友這樣的問題,很容易造成溝通的無效與中止。 而且,問這種問題還有另一個缺點,就是很容易將答案侷限在固定的一對一(也就是一個符號指稱一個被指)答案模式。這種問題不容易引發有彈性的對話。比如他一定要回答:「這是……」。假設他回答:「這是蝴蝶」,或「我在畫蝴蝶」,觀者很自然地就會在心中將他畫的蝴蝶與真實世界的做對比,而這一比就很容易做出一種以真實世界的蝴蝶為「標準答案」的評論,特別是相像與否的評論。而以孩子有限的技巧,當然獲得「好像不太像喔」這樣的評論。這樣一來,就很容易就結束對話,因為一方面孩子被否定了,一方面以她有限的思考與辭彙,她也不知該如何辯駁。即便畫得很好、很像,妳相反地給她讚美,通常小孩也不會對妳的讚美做出太多回應。溝通還是很有限。 「談談妳的畫」 那麼,該怎麼樣引導繪畫中的孩子多說一點話呢?Fati老師告訴我,「談談妳的畫」(「Tell me about your picture」)是一句很有用的開場白。聽到大人問這樣的問題,孩子多半會比較願意與妳談。此外,我們還可以試著對孩子畫中的形狀、線條、顏色等做出鑑賞。例如,「你的畫裡有好多又紅又大的圓圈圈喔」,或者「你用了好多藍色呀……」再者,多使用「妳認為……」、「妳想……」或「妳覺得……」這樣的句子。用這樣的提問法,通常預設並暗示「你一定有東西要說」或「這作品一定有什麼故事性(story)」的立場。即便孩子原本作畫時根本沒想這麼多,卻會因為受到問題裡的暗示,而自然引發思考與回答。而這回答當然就包涵各種千奇百怪的可能性了。 如果,當妳不能避免一定要問她她在畫什麼時,也不要直接問「這是什麼?」,而可以試著拐個彎,加一個「認為」在問題裡,變成「你認為這是什麼?」這樣的問句,在心理上會拉開孩子與作品的距離,幫助她退後一步,站在高一階的視野去審視自己的畫,讓她從創作者主觀的角度換成觀賞者客觀的角度,這樣轉換心理視角的小暗示,對孩子的思考和語言來說是較具難度的訓練,能幫助她抽象概念的發展。 申論題的對談方式 孩子的認知能力發展,在3、4歲時已經略具成人式的常民思考的雛形,這段時間是抽象思考與豐富心靈世界將大幅進步的開始。然而,她們知道的遠比她們所能表達的多。因此,與她們對談時,多使用「認為」(think)、「想像」(imagine)、「相信」(believe)等指涉內在心理狀態的字眼,也能促使她認知到自己複雜的內在世界,更有受大人尊重的感覺。將這些容易引起對談的小技巧用畢後,最後才是記得要去讚美孩子的創作:「太棒了」、「妳畫得很好」、「我很喜歡」等等,然後結束交談,讓她繼續自由發揮。這一切其實說穿了很簡單,就是多用申論題的方式去與孩子說話,而不是用簡答題,甚至是非題的方式,扼殺孩子練習表達的機會。我這才進一步了解,Fati老師並不是不願意與孩子互動,而是希望我們大人在與孩子說話時,能時時刻刻注意到自己的言行,提醒自己對孩子具有的無形影響力和權力。在沒有標準答案與正確答案的藝術活動上,成人更要謹記,用對等的立場,理解孩子獨特的思惟方式,用有效的溝通方式去引出(elicit)孩子活潑豐富的言語和思考,這才是幫助孩子發展的真諦。至於,將孩子的畫與真實世界做「比較」,或者將孩子的畫與老師的畫做「比較」,然後讓她向真實世界趨同,向大人老師看齊,除了只能讓她增進「繪畫技巧」之外,並無助於人格與心靈的全面發展。 在天馬行空的想像國度裡,問「這是什麼?」、「那是什麼?」或「妳在畫什麼?」其實是很煞風景的一件事,讓人完全沈浸不到創作的樂趣裡頭去。管她畫的是什麼東西呢?孩子有沒有因此得到樂趣、有沒有學到抒發情志,好像是更值得我們關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