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小紘紘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肝的救星

2008年11月10日
公開
7

上班泡一壺就可以喝一整天囉~ 女生冬天要多喝,喝完就會粉粉的唷~ 保護您的肝,天然的紅棗最好!【摘錄自康健雜誌第16期】 最近中國醫藥研究所的最新答案就是吃大棗,也就是國人常吃的藥膳材料紅棗與黑棗。 國人長期以來一直有B型肝炎罹患率增加的情形,其他如肝硬化、肝癌的症狀也常發生, 因此各種的保肝藥物或是一些來路不明的保肝產品非常的多,造成許多不良的副作用產生 而危害人體健康。 有鑑於此,中國醫藥研究所研究員林雲蓮鼓勵大家可以在日常多吃一些天然的紅棗來保肝。 因為根據她最新的研究發現,紅棗、黑棗內含有三帖類化合物的成分,可抑制肝炎病 毒的活性,其中又以紅棗抑制B型肝炎病毒活性的作用比黑棗佳,所以對於患有慢性 肝炎帶原的病患,除了要定期由專業的醫師診療外,可於日常再配合吃紅棗來保肝。 光田醫院內科主任柯萬盛醫師指出,台灣成年人每五人之中就有一人是B型肝炎帶原 者,而成年人正值擔負家庭及社會的重擔,但因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有免疫的缺陷, 所以在生活起居上應要比正常人有更多的休息。 枸杞+紅棗(量隨你抓,但煮過會比用泡的效果好!) 枸杞最適合用來消除疲勞枸杞能預防動脈硬化及防止老化;還具有溫暖身體的作用。 驚人的療效令人讚歎! 枸杞是一種具有強韌生命力及精力的植物,非常適合用來消除疲勞。 它能夠促進血液循環、防止動脈硬化、還可預防肝臟內脂肪的囤積;再加上枸杞內所 含有的各種維他命、必須胺基酸及亞麻油酸全面性地的運作,更可以促進體內的新陳 代謝,也能夠防止老化。 枸杞可分為三個部分來使用:枸杞葉可用來泡「枸杞茶」飲用;紅色果實「枸杞子」 可用於做菜或泡茶;枸杞根又稱為「地骨皮」,一般當作藥材使用,因此,實在稱得 上是物盡其用。 而且長期食用枸杞或飲用枸杞茶,也不會有副作用。 它的藥效十分廣泛,具有解熱、治療糖尿病、止咳化痰等療效,而將枸杞根煎煮後飲 用,能夠降血壓。 至於枸杞茶則具有治療體質虛寒、性冷感、健胃、肝腎疾病、肺結核、便祕、失眠、 低血壓、貧血、各種眼疾、掉髮、口腔炎、護膚等各種效果。 但是,由於枸杞溫熱身體的效果相當強,患有高血壓、性情太過急躁的人或平日大量 攝取肉類導致面泛紅光的老饕們最好不要食用。 相反地,若是體質虛弱、常感冒、抵抗力差的人?? 好每天食用。 『紅棗』保護肝臟經常熬夜的朋友要多多服用哦!小小一顆紅棗,功效卻很強。 紅棗不僅營養非常豐富,而且還能保護肝臟。在平時的養生中,善用紅棗,對身體的 助益很大。 中國的草藥書籍「本經」中記載到,紅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 神、緩和藥性的功能;而現代的藥理學則發現,紅棗含有蛋白質、脂肪、醣類、有機 酸、維生素A、維生素C、微量鈣多種氨基酸等豐富的營養成份。 現代的藥理學同時還發現,紅棗能提高體內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的吞噬功能,有保護 肝臟,增強體力的作用。 這個發現和中醫用紅棗組方「養肝湯」來養肝排毒的方法不謀而合。 醫星球醫星顧問莊淑旂博士大力推薦剖腹產的婦女產前應喝養肝湯,她認為剖腹產的 婦女,喝養肝湯不僅可以排解麻藥的毒性,保護肝臟,減輕手術後的疼痛,而養肝湯 的作法:紅棗七顆洗淨,每顆以小刀劃出直紋幫助養分溢出,然後用滾水兩百八十西 西加蓋,浸泡八個小時以上,接著再加蓋隔水蒸一個小時即成。 紅棗有如此奇妙之功效,同時又物美價廉,民眾應該多加利用。 『紅棗』補氣養血小小一顆紅棗,功效卻很強。 中醫的方子裡?A 常常見到它的蹤影,因為紅棗有緩和藥性的功能﹔紅棗能補氣養血, 是很好的營養品。 紅棗常用硫磺薰紅及殺蛀蟲,所以煮前先泡水20分鍾並將水倒掉。

選一間鬼屋 -- 看你適合什麼工作?

2008年11月06日
公開
7

你在旅行時不小心在荒山野嶺迷了路,這時天色以晚,你發覺到附近只有一間小屋子, 逼不得已只好向主人借宿。可是屋主老夫婦卻告訴你房子的 四間房間都有鬧鬼;一定 要 住下來的情況下,你會選擇哪間房間? A.有個人頭從窗外惡狠很瞪著你睡覺的房間; B.廁所會傳來開關門聲和女人嘆息聲的房間; C.你一睡上去床就開始搖晃不讓你睡的房間; D.半夜醒來看到一個無頭鬼坐在床邊的房間。 測驗結果 這個測驗主要是看你的工作適性。每個人長大獨立之後,面對生活開銷或是家計 壓力都不得不到外面去工作賺錢。可是當你面對報紙上、網路上密密麻麻、多如牛毛的工作機會,常常會一下子就迷失了,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到底在哪裡?究竟自己比較適合從事哪方面的職業? A.有個人頭從窗外惡狠很瞪著你睡覺的房間 你比較適合SOHO一族,或是醫生、律師等職業。這類型的工作多半是擁有自己的專屬 空間,有一定的收入來源,而且比較固定不容易被外界所影響者。有人從窗外瞪你也 代表來自於週遭對你的不滿和異樣的眼光;在窗外代表不容易對你造成影響。例如老師的工作,不管你教得再爛,甚至被批評到一文不值,可是並不會讓你因此丟了飯碗。其他例如公務員的肥缺也都可以歸類於此。 B.廁所會傳來開關門聲? M女人嘆息聲的房間 你比較喜歡的是一份很穩定的工作,尤其是公司的主管(員工)等比較不需要到外面 拋 頭露面的內勤工作。廁所會傳來開關門聲和女人嘆息聲代表你會受到來自於上級的壓力或是主管的責罵;比較起來,你寧願整天待在辦公室裡吹冷氣也勝過到外面去忍受風吹日曬;其他諸如高科技產業的技師或工程師,企業的網路工程師或是會計等等也都是屬於此類。 C.你一睡上去床就開始搖晃不讓你睡的房間 你比較適合從事業務的工作。你的個性比較好動,無法整天坐在辦公室甚至悶出病來,你也不喜歡受拘束,所以你的職業也比?

父 母 親 的 一 百 句 好 話

2008年11月04日
公開
37

我該學習著如何教養小孩.. 以前總以為罵打有用... 造成紘愈來愈兇.. 愈來愈故意... 另個方法試試看吧! 父 母 親 的 一 百 句 好 話      與孩子相處時,用心觀察;孩子的好處,誠意的讚賞與肯定,雖然只是隻字片言,可知會給孩子多美妙的影響 ◎   了不起 ◎   太好了 ◎   做得好 ◎   你學得真快 ◎   極佳的表現 ◎   你辦得到的 ◎   繼續試試看 ◎   做得好極了 ◎   那就是了 ◎   好主意 ◎   好多了 ◎   恭喜你 ◎   真好啊 ◎   好可愛 ◎   好極了 ◎   你做對了 ◎   真是傑作 ◎   真令人驚訝 ◎   太奇妙了 ◎   進步真快 ◎   好優秀啊 ◎   那就對了 ◎   你很能幹 ◎   你做到了 ◎   很突出 ◎   你真懂事不少 ◎   很不錯呢 ◎   繼續保持 ◎   多美妙啊 ◎   我好愛你 ◎   這正適合你 ◎   就是那樣做 ◎   記性真好啊 ◎   妳還記得呢 ◎   哇:看你的了 ◎   你走對路了 ◎   我真以你為榮 ◎   你快要做到了 ◎   那實在太好了 ◎   我很喜歡那樣 ◎   真令人感激 ◎   你做得很順手嘛 ◎   你以前做到了 ◎   你真是小神童 ◎   好﹙豎起大姆指﹚ ◎   你想出好辦法了 ◎   你真是好幫手 ◎   你一定練習很久了 ◎   你做得漂亮極了 ◎   你真讓父母開心 ◎   進行得很順利嘛 ◎   真是個聰明的孩子 ◎   你真是可愛﹙美麗﹚ ◎   真高興你如此表現 ◎   我就知道你能做到 ◎   你今天做得好認真 ◎   你每天都有進步哦 ◎   那件事你做得真好 ◎   我很感激你的幫忙 ◎   你下次會做得更好 ◎   這才是我的好孩子

教養寶典

2008年11月04日
公開
41

寶寶到了2歲左右,一般就會出現不聽話的現象,這是幼兒發展的必經階段,是寶寶認識到自我,獨立性開始萌芽、生理心理發展正常的重要表現。雖然很多家長知道這是正常的,但遇到寶寶不聽話時,還是不知所措。   有幾位媽媽,在寶寶的反抗期經過摸索,找出了一些有效的應對方法。   商量著來   陽陽是個小女孩,2歲以前,陽陽非常乖,父母一直覺得,女孩就是省事,不淘氣,又好帶。可自從陽陽過了2歲以後,就開始越來越不聽話。她學會了說“不”。到了吃飯時間,媽媽說:“陽陽,來吃飯了。”“不吃!”陽陽回答。到了洗澡時間,媽媽說:“趕緊洗澡,洗完澡上床睡覺。”陽陽又是:“我不。”最可氣的是有一次媽媽要帶她去外婆家,臨出門了,就是不穿鞋子,媽媽說:“你要是不去,那就一個人在家了,行嗎?”“不行!”陽陽媽媽氣得不知如何是好,來強硬的,孩子哭一場,大人也生氣,可如果不來硬的,又如何制服這個小傢夥呢?   應對措施:   2歲的陽陽,不再總聽大人的話,她有了自己的想法,因此,遇事要和她商量,把她當作一個小大人看待。說話時,要注意不能強制要求她做什?,而要給她選擇的機會——   1.寶寶經常是吃飯時間到了,卻怎?叫也不吃,這時,媽媽可以端著飯碗故意讓她看看,寶寶一看到媽媽碗中的飯菜,會勾起吃飯的欲望,於是放下手中的玩具就跟媽媽一起去吃了。   2.有時到了洗澡的時間,寶寶就是不去洗。這時媽媽可以找出幾件戲水的玩具,放在澡盆裏,讓寶寶看看。寶寶一看到玩具,就來了興致,在洗澡間裏玩起來,媽媽借機在澡盆中放上水,讓她一邊玩,一邊在水中洗澡。   3.要出門的時候,媽媽不要跟寶寶說“再不出去你就一個人在家”之類的話,而是問寶寶:“你穿哪雙鞋子,是這雙白色的皮鞋還是粉色的旅遊鞋。”這時寶寶的注意力在選擇穿哪雙鞋上了。   注意力轉移法   天宇有20個月了,以前一直是個情緒快樂的可愛寶寶。可是最近1個月來,他總愛發脾氣,任何事都要滿足他的願望,不然就哭鬧得沒完沒了。有一次,媽媽給他洗澡,洗完後,水有些涼了,媽媽要天宇起來穿衣服,可天宇只顧玩水,就是不起來。說了幾次也沒用,媽媽急了,硬是把他從水中抱出來。天宇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哭得氣都接不上來,足足哭了20分鐘。吵得鄰居都來敲門,問天宇出了什?事。有了這次教訓以後,天宇媽開始研究起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面對這些難題,天宇媽媽發現只要掌握方法,就不是難事了。   應對措施:   寶寶一般喜歡玩水,所以抱他出來時,他不高興。這時,採取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往往比強硬態度更有效——   1.小孩子的注意力是很容易轉移的,當他玩水不肯出來時,媽媽拿一件好玩的玩具讓他看,但不要是水中能玩的。寶寶看到另外的玩具,也想要,這時媽媽就借機讓他先出來,到床上再玩。   2.告訴寶寶,快點洗完,媽媽獎勵一朵小紅花,得小紅花的寶寶,都是做得好的乖寶寶。   3.對寶寶說:“如果聽媽媽的話,洗完就出來,媽媽給講故事,如果洗得時間長了,就沒時間講了。”   做個旁觀者   樂樂2歲生日的時候,小姨送給他一套積木。這套積木?色鮮豔,有各種形狀,寶寶的手也得抓得握。自從有了這套玩具以後,樂樂就喜歡上了。每天一睜眼,就拿著積木盒子對媽媽說:“打開,玩!”於是媽媽幫他打開,讓他自己玩。樂樂總是瞎玩一氣,往上壘積木,卻把小塊放底下,剛壘到第3層,積木就倒了。媽媽看他實在著急,就告訴他:“把大塊放在底下,小塊放上面。”樂樂反而生氣了,把積木一推,不玩了。有時,自己壘不上,就又生氣又發脾氣,把積木使勁往地上、牆上扔。家裏人都覺得,樂樂的脾氣怎?這?壞,不虛心還沒有耐性,總這樣下去長大能幹成什?事?   應對措施:   這?小的孩子,不用擔心他的虛心和耐性,這只是反抗期的典型表現,過一段時間就會好轉。積木對成人來說是非常簡單的玩具,對小孩子可就不一樣了。他需要不斷嘗試、學習,才能掌握正確的玩法——   1.做寶寶的玩伴。寶寶玩積木的時候,和寶寶一起玩,不要硬去糾正他的錯誤方法,只是讓寶寶看到你怎?玩,寶寶的模仿力很強,看幾次就會了。在玩的過程中,有時寶寶玩不好,你也可以借機幫助他。   2.指導方法要得當。這個時期的寶寶,不能硬叫他聽你的,而要耐心地對他說:“你看看,要是把大塊的放底下是不是更好一點,樓就不會塌了?”引導寶寶嘗試。如果寶寶不聽,也不要緊,沒必要非要寶寶按照你的要求做,自己玩最終他也一樣會找到正確的方法。   3.及時鼓勵。有時寶寶拿出個幾個長條形的積木當火車,或者用半圓形拼成一個太陽,這時家長要及時鼓勵,讓他有自信心。   4.先從簡單的玩起。比如壘不好高樓,可以先搭一座橋,蓋個小房子等等,只需三四塊積木就能完成,讓寶寶從中感到成就感。慢慢就會有興趣,有困難也不會起急了。   給個實踐機會   一個休息日,蕊蕊的媽媽正在用手洗襪子。蕊蕊上衛生間,看見了,蹲在媽媽身邊不走了,把小手也放在盆裏,洗起來。媽媽擔心她衣服沒洗了,水倒灑一身。於是,勸她和爸爸出去玩。蕊蕊怎?叫也不動,就是要和媽媽一起洗衣服。   應對措施:   在大人看來,洗衣服是家務勞動,在小孩子看來,這是有趣的遊戲,看著許多泡泡在水中越洗越多,他們覺得非常好玩——   1.父母應當尊重寶寶,給寶寶學習和鍛煉的機會。比如,可以給寶寶一個小盆,一塊手絹,讓他自己洗洗看。在洗的過程中,媽媽要教他先沾濕手絹,塗上肥皂,兩隻手握住、揉搓等等, 使寶寶在玩中鍛煉動手能力。   2.寶寶的皮膚嬌嫩,當洗完後,讓寶寶用清水洗淨雙手,然後把手絹晾起來。   3.在洗的過程中,寶寶的衣服容易弄濕。這時可以在洗之前,把寶寶的袖子往上捋一捋,提醒寶寶不要把水灑到身上,這樣就不容易弄濕衣服了。   有事可做   都都2歲多了,媽媽發現他現在變得不聽話了。以前父母說什?是什?,現在可好,你說東他就說西;你說不讓他動的東西,他非要碰一碰;你說讓他把水果吃完,他偏一口不動。一個下雨天,都都和媽媽都在家裏。在屋裏呆的時間長了,都都不幹了,非要出去玩。媽媽說:“你看,外面下著雨,怎?出去?”“不行,就要出去,就要出去!”“出去容易淋感冒,還是不出去。爸爸新給你買的車呢?”“不玩,就出去。走!走!”說著就拽起媽媽的手,拉著往外走。   應對措施:   在家中呆得久了,小孩子會感到沒興趣,所以鬧著要出去——   1.如果雨實在太大,就抱著寶寶到窗前,讓他看看雨,聽聽雨的聲音,看看窗外的景象。轉移了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也就不再鬧著要出去了。   2.孩子感到無趣,才想出去玩,這時媽媽要想一些好玩的遊戲,讓寶寶玩。比如,可以讓小動物們坐成一圈,和寶寶一起玩丟手絹的遊戲,寶寶會認?所有的小動物都和他一起玩,因此會感到很快樂。   3.如果雨很小,不妨就帶寶寶出去,撐把傘,讓他呼吸雨中的新鮮空氣,體驗一下下雨的感覺。   總之,對付這一時期的小淘氣,成人要用智慧戰勝他們,而非強制與武力。 聰明媽媽4應對策略 方法1、該出手時就出手 當你在寶寶那裏碰了一鼻子灰的時候,不要太惱,也不要和孩子鬧對立,聰明的就采取回避的措施,當孩子想做好可又完不成的時候,他自然會回過頭來向他聰明的媽媽求教,這時候你就可以幫助他了,引導他向困難挑戰。成功之後,你可以誇誇孩子能幹,這時候孩子自主能力不僅會高漲,他同時也明白適當的時候請媽媽幫助也是一個很不錯的主意。 方法2、尊重小傢夥自己的意願 反抗期,是孩子向你表示“我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無論是穿衣服,還是穿鞋子,還是玩游戲都想獨自完成,對此家長要有思想準備,如果孩子對你的幫助說“不”,那就尊重小傢夥自己意願,放手讓他獨自去做就是了。 方法3、堅持你的原則 面對反抗期的小寶寶,你一方面要尊重小傢夥的意願,另一方面大人的原則性也不能喪失。例如,上街前,你同小傢夥講好,不買東西,可是一路過玩具店,他就走不動了,非要你給他買一個自動小汽車。這時候你可不能心軟,給他講明道理,?將他及時帶走。幾次之後,小傢夥就會明白,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用哭鬧可以得逞的,在生活裏還有很多“不可以”、“不行”。 方法4、轉移注意力 處在反抗期的孩子,?不瞭解自己的能力,所以常常會做一些他們幹不了的事情讓你哭笑不得,你不妨表揚他能幹,另外分派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轉移他的注意力。 面對寶寶的反抗期的錯誤態度 錯誤1、以粗暴對待粗暴 這種態度最可怕,你如果認?孩子翅膀還沒有硬就這?不聽話,不明就理以粗暴對待粗暴,這樣很容易傷害小小孩的自尊,逐漸失去學習成長的熱情。另外你的這種粗暴的態度還會影響與孩子的親子溝通,讓孩子失去對你的依賴和安全感。 錯誤2、放任和溺愛 雖然不能用粗暴對待孩子的反抗,但是放任和溺愛也是不可取的。當孩子一次又一次向你提出的“媽媽我要買這個”、“媽媽我還想要吃那個”這樣的物質要求時,你就必須認真思考?加以限制了。若是你總是無止境地滿足孩子物質上的要求,那他很快就會變成一個任性的孩子,讓你覺得更加頭痛。 錯誤3、限制孩子的發展 孩子因?能力有限,自己處理日常生活時可能會花費更多時間。你不能因此包辦代替,這樣只會挫傷孩子的學習熱情,變得順從和依賴,缺乏自立能力。

故意的紘紘

2008年11月03日
公開
16

最近對紘紘真的開始嚴格, 但我也不懂..為什麼小孩愈來卻愈故意.. 累.. 六十秒鐘媽媽息怒紀律法則 60秒之前,孩子第N次犯錯;   60秒之內,聽不到哭鬧,聞不到硝煙;   60秒之後,媽媽不再生氣,孩子乖乖聽話,這是個魔法嗎?   不,這只是我們送給媽媽們的一個管孩子的好辦法。   兩歲的兒子用你的口紅在牆上畫了比武的小人兒;在你第五次重申“今天不許吃巧克力”之後,4歲的女兒依舊掀開了她的糖盒子;你在孩子5歲生日那天發現他學會了撒謊……“那一個瞬間,覺得自己肺都快炸了!”我的朋友這樣描述她當時的感受。和她一樣,很多母親的第一反應是雷霆大怒,而發作之後的結果往往是媽媽筋疲力盡,孩子無比委屈,最後兩個人抱在一起,都哭得很傷心。然後呢?然後就是你懊悔、道歉,第101次下決心——要鎮定,對孩子要有耐心。   所以你需要一種方法來控制自己的情緒。   所以你需要知道當孩子再次挑戰你的家規或者將自己的健康安全視作兒戲,你正確的第一反應應該是什麼。   所以,請仔細閱讀下面這個60秒紀律法則。   能夠做到下面的6個步驟並不簡單,需要你付出很多的努力。比如要了解自己教育孩子的目的,同時鍛鍊自己的自制力。其實,規範孩子行為的目的不是讓他不往地上扔蛋糕,不在墻上亂塗亂畫那麼簡單,而是在向他傳遞你的價值觀,並且讓孩子學會像你那樣自律。總則:狀況發生時,你首先應該關注的不是孩子犯了什麼錯誤而是自己應該做出什麼回應。   期待值:你不再大動肝火,孩子會清楚知道自己犯錯的後果,你可以準確地告訴孩子你對他的希望是什麼。   做法:只需要做到以下6步: 0∼10秒:快速反應   你的第一反應應該是趕快把口紅拿走,把兩個扭打在一起的小孩分開,把兒子從窗臺上抱下來……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你應該馬上採取行動進行干涉,而不是站在那裏大聲喊“停!”然後等待孩子服從你的命令。   “安全第一”是與孩子相處的首要原則,任何情況都不例外。所以如果孩子的違規行為危及他的安全,你的快速反應就絕對重要。你要馬上將他帶離危險地帶,或者拿走他手中的危險物品。   快速反應的另一個目的是讓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你或者是你想要和他談論的問題上來。而他正打算一口吞掉的巧克力或者是在一旁糾纏不休的小朋友可能會分散他很多的注意力。   如果必要,你還可以先將孩子帶離“事件現場”,這樣做對你自己也有好處,在遠離了灑滿餅乾的臥室或者被塗得一踏糊塗的墻壁之後,你就會比較容易做到不發脾氣,不說那些以後會讓自己後悔的話。 10∼20秒:保持冷靜   搭過飛機嗎?還記得飛機上的安全手冊是怎麼說的嗎?“當需要使用氧氣面罩時,首先戴好自己的氧氣罩,然後再幫助你的孩子。”同樣的法則在處理情緒問題上也適用——先安頓好自己的心情。   心裏默念“我不生氣”往往只是給自己安排了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反而會讓心情更糟糕。孩子們也會比你想像的更敏感,甚至能夠察覺你努力隱藏的怒火。所以我們希望你做到的只是學會處理或者是控制自己的怒氣。發作沒有關係,但發作的方式很重要。如果你想大喊,千萬別喊:“你這個討厭鬼!”你可以喊:“啊——”,或者是“天哪!”這樣你既發洩了自己的怒氣,又不會令孩子覺得受了傷害和侮辱。   冷靜不僅能幫助你更好地解決問題,而且更容易讓孩子聽你的話。面對一個大喊大叫的媽媽,孩子更多注意的是媽媽怒氣沖天的狀態,而根本聽不到她到底喊了些什麼! 20∼30秒:情勢評估   用幾秒鐘時間想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這對你非常重要。   我聽過一個朋友的故事:她2歲的兒子有一次用紫色的水彩筆在客廳中間畫了一條粗粗的線。這條線穿過朋友心愛的地毯,爬過她剛剛洗乾淨的沙發罩。“我當時氣極了,盛怒之下甚至折斷了兒子的筆。”朋友回憶說,“而孩子當時看我的眼神卻充滿了驚訝和無辜,似乎根本不能理解我為什麼這麼生氣。”事情過後很久這位母親才發現,兒子當時之所以那樣做是在模倣他剛看完的圖畫書——《我有一支紫蠟筆》。在小男孩看來,他所做的是一件非常有創意的事。“我當時要能冷靜地想想就能早發現這個事實了。“朋友懊悔無比。   早發現這個事實當然並不能挽救漂亮的地毯,但卻能完全改變你看問題的角度。   可是怎麼能夠讓自己的頭腦保持足夠清醒,來對事件做出準確的判斷呢?我們來假設這樣一個場面:你無意中發現孩子在撒謊。那一刻你的第一反應是:這已經是他第四次撒謊了,隨後你想到他今後會成為一個不誠實的孩子,他會習慣於欺騙和編造,他長大了會因此遭人唾棄……你越想越生氣,越生氣想得越多,於是你給了孩子一巴掌。   所以,你一定努力使自己只考慮事情本身,而不要去想孩子過去做過些什麼或者將來會有什麼影響,這樣做只能讓怒火越燒越高。   除了冷靜地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你還要弄清楚“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比如,一個3歲的孩子開始蠻不講理地吵鬧有時只是因為他覺得餓了,而6歲的孩子拒絕吃早餐可能是因為他昨天晚上睡得不夠。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應該問問自己該做些什麼來防止同樣情況再次發生——比如嘗試調整一下孩子的作息時間,而不是對孩子嚴厲地訓斥——“我都跟你說過多少遍了……”其實對小孩子來說,有的事情你說一百遍也不管用,你需要重複,再重複。 30∼40秒:對孩子說什麼?   “我數到三,你把手裏的東西放下!”“不准在牆上畫畫。”類似這樣的話,不管你說得再聲色俱厲,其作用也只是讓孩子覺得他被迫做了什麼,而無法讓他學會如何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所以,更有效些的方式是告訴孩子你為什麼不允許他那樣做以及他那樣做會導致什麼後果——比如彩筆在牆上畫的痕跡就再也擦不掉了。   解釋緣由的時候,你的語言要儘量簡潔——孩子越小,你就要說得越簡單。你要蹲下來,平視孩子的眼睛。孩子除了需要了解自己做錯了什麼,他還得知道怎樣做是對的:“我們一般都不畫在牆上,而是畫在紙上。”或者是“你不能再吃巧克力了,因為你今天已經吃得太多了。不過你可以吃個蘋果。”   說完這些,你就該就此打住。讓這件事這樣過去吧。小孩子的接受能力有限,簡單的話往往容易給他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而說得太多反而讓你想傳達的資訊變得模糊和容易忘記。   “如果孩子拒絕聽話或者堅決反對怎麼辦?”——那就另找時間再跟他談,那時大家的心情可能都會比較好。 40∼50秒:需要給孩子留個教訓嗎?   有的父母認為處罰對管孩子非常重要,但專家們卻不同意,認為處罰只有在你所有的解釋和說服都不管用的情況下才需要,而這種情況其實很少見。通常,你只要把孩子手裏的巧克力拿走,同時告訴他:“今天不可以再吃巧克力了。”就能達到目的了。而所謂要給孩子留個教訓或者讓他長點記性的處罰方式都沒有必要。如果孩子在客廳裏扔球,你只要把球拿走就行了,而不需要再處罰他。如果孩子觸犯的是一些你認為很重要的原則,那麼你可以換個大家都比較心平氣和的時間再跟孩子談。   只有某些特殊的情況你需要給孩子一點小小的處罰,比如孩子故意犯錯,並且對你明確的制止毫不理會。而最有效的處罰就是讓孩子嘗到他的不聽話的行為的直接後果——比如他打了其他小朋友,那麼他就不能再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了。 50∼60秒:強化效果   兒童教育和心理專家們那裏流傳著做父母的8字箴言:“始終如一,說到做到”。別看孩子小,他們的思維方式可是很有邏輯性的。他們會認為:“如果爸爸媽媽沒有說到做到,那他們的話也就可以不聽了。”所以,在規範孩子行為方面,你的規則可以很少,但一定要堅持貫徹到底。   記住永遠不要對孩子說一些你根本不會做到的威脅的話,什麼“你從今以後再也不能吃巧克力了!”“你這一年都不能看動畫片了”等等。這樣做的結果只可能是傷了孩子的心又降低了你自己的威信。   好了,60秒的滴答聲已經響過,你有收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