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草莓果凍

日期

#Tag

你要判斷一個男生聰不聰明,看他媽媽就知道了(基因決定一切)

2010年05月19日
公開
59

夫妻誰的基因決定了孩子: #身高是誰的遺傳大? ——父母各占一半 在營養狀況下的前提下,孩子的身高有70%的主動權掌握在父母的手裡, 父母的遺傳是決定孩子身高的主要因素,因為決定身高的因素35%來自父親,35%來自母親。 假若父母雙方個頭不高,那就要靠寶寶後天那30%的努力了。 當您父母最高165, 可是您170,那是您有努力於健康生涯 . 長高與年齡不是決對關係,不要被它約束. 與 於健康生涯 有很大關係. 我們健康教育, 沒有這樣教材,養生保健知識太少,日常生活那麼產品毒素毒害不敢列舉......... # 智力是誰的遺傳大? ——媽媽 智力有一定的遺傳性,同時受到環境、營養、教育等後天因素的影響。據科學家評估, 遺傳對智力的影響約占50%-60%,就遺傳而言,媽媽聰明,生下的孩子大多聰明, 如果是個男孩子,就會更聰明。這其中的原因在於,人類與智力有關的基因主要集中在X染色體上。 女性有2個X染色體,男性只有1個,所以媽媽的智力在遺傳中就占有了更重要的位置。 為證明此點,我們首先來復習下高中生物知識:男寶寶和女寶寶是怎樣來的? 男生是XY,X(卵)是來自母親,Y(精子)是來自父親。 女生是XX,X(卵)是來自母親,X(精子)! 是來自父親。 所以生男生女 都是 先生的錯,不要怪罪媽媽的肚皮不爭氣。 請注意: 男生是XY,所以男生的智商全部都是來自母親的遺傳, 女生是XX,所以女生的智商是父親跟母親各有一半影響。 因為女生的智商是父親母親都有影響,所以會有中和的效應。 所以女生智商的分布會呈現自然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 就是倒鐘狀,中間最多,兩邊較少。 然後男生因為是完全只受一方影響,所以男生智商分布會呈現在偏向在兩個極端。 也就是說,男生天才比較多,但是同時,蠢材之中也是男生特別多。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 1. 你要判斷一個男生聰不聰明,看他媽媽就知道了。 可是,你又要怎麼判斷一個男生的媽媽聰不聰明?......。.想不出簡便的方法...。. 2. 然後我們用機率來算: 生男孩的機率= 1/2;生女孩的機率=1/2。 生男孩的時候,母親對於男孩智商的影響力 = 1 生女孩的時候,母親對於女孩智商的影響力 = 1/2 所以說母親跟父親對於下一代智商的影響力(期望值)的比例是 1*1/2 + 1/2*1/2 : 0*1/2 + 1/2*1/2= 0.75:0.25= 3:1= 母:父 所以說,如果你: (a).是男生,如果你覺得你很笨的話。你千萬要娶一個聰明的女生來。 這樣你小孩翻盤的機率還有七成五,人生還是充滿了希望。 (b).是女生,如果你覺得你很笨的話,因為,你翻人家盤的機率有七成五...。 啊,我不能再說了.......。.總之,最近天氣不錯,出去走走。 (c).當你看到一個男生很聰明的時候,則,他父親很聰明的機率是 0% (應該說,就算他父親很聰明,也對他是沒有影響的),可是他母親很聰明的機率是100%。 所以說,如果你在考慮要嫁給一個很聰明的男生的時候,你就要小心他媽媽, 可能會是一個很會算計的婆婆。 反之,當你看到一個男生很笨的時候,沒錯,他通常會很有錢, 這是上帝的安排, 上帝為了不讓人類滅亡,所以他會讓很笨的人很有錢,這樣他才能娶到聰明的女生。 # 性格是誰的遺傳大? ——爸爸 性格是父親的遺傳大。性格的形成固然有先天的成分,但主要是後天影響。 比較而言,爸爸的影響力會大過媽媽。其中,父愛的作用對女兒的影響更大。 一位心理學家認為:“父親在女兒的自尊感、身份感以及溫柔個性的形成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另有一位專家提出,父親能傳授給女兒生活上的許多重要的教訓和經驗,使女兒的性格更加豐富多彩。 # 相貌是誰的遺傳大?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膚色: 總遵循“相乘後再平均”的自然法則,讓人別無選擇。若父母皮膚較黑,絕不會有白嫩肌膚的子女; 若一方白一方黑,大部分會給子女一個“中性”膚色,也有更偏向一方的情況。 眼睛: (眼形)孩子的眼形、大小遺傳自父母,大眼睛相對小眼睛是顯性遺傳。 父母有一人是大眼睛,生大眼睛孩子的可能就會大一些。 (雙眼皮)雙眼皮是顯性遺傳,單眼皮與雙眼皮的人生寶寶極有可能是雙眼皮。 但父母都是單眼皮,一般孩子也是單眼皮。 (眼球顏色)黑色等深色相對於淺色而言是顯性遺傳。也就是說,黑眼球和藍眼球的人,所生的孩子不會是藍眼球。 (睫毛)長睫毛也是顯性遺傳的。父母只要一人有長睫毛,孩子遺傳長睫毛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鼻子: 一般來講,鼻子大、高而鼻孔寬呈顯性遺傳。父母中一人是挺直的鼻梁,遺傳給孩子的可能性就很大。 鼻子的遺傳基因可能到青春期才開始明顯,小時候矮鼻子,成年還可能變成高鼻子。 耳朵: 耳朵的形狀是遺傳的,大耳朵相對於小耳朵是顯性遺傳。父母雙方只要一個人是大耳朵, 那麼孩子就極有可能也是一對大耳朵。 下顎: 是不容“商量”的顯性遺傳。父母任何一方有突出的大下巴,子女常毫無例外地長著酷似的下巴, “像”得有些離奇。 肥胖: 會使子女們有53%的機會成為大胖子,如果父母有一方肥胖,孩子肥胖的概率便下降到40%。 這說明,胖與不胖,大約有一半可以由人為因素決定,因此, 父母完全可以通過合理飲食、充分運動使自己體態勻稱。 禿頭: 造物主似乎偏袒女性,讓禿頭只傳給男子。比如,父親是禿頭,遺傳給兒子概率則有50%, 就連母親的父親,也會將自己禿頭的25%的概率留給外孫們。 這種傳男不傳女的性別遺傳傾向,讓男士們無可奈何。 青春痘: 這個讓少男少女耿耿於懷的容顏症,居然也與遺傳有關。因為父母雙方若患過青春痘, 子女們的患病率將比無家庭史者高出20倍。 腿型: 酷似父母的那雙脂肪堆積的腿,完全可以通過充分的鍛煉而塑造為修長健壯的腿。 倒是那雙腿若因遺傳而顯得過長或太短時,就無法再塑,只有聽任自然了。 這告訴我們....媽媽千萬不要罵孩子笨.因為都是你的錯.... ~轉貼~

日本腦炎第三劑

2010年05月14日
公開
17

今天帶小王子去打日本腦炎第三劑 之前打預防針都是跑到中和的診所去打 為什麼會特地跑去中和打 是因為有人分享那位醫生打針技術不錯.. 不過這次想說反正都最後一針了 因為再來就要等到念小學才會再打了 就想不要跑這麼遠去了(所以寶貝你就忍著點吧..) 再說小王子對今天幫他打針的黎醫生印像不錯.噗 小王子其實好像根本早忘了打針的感杰了 因為己經很久沒有打針了.. 等外面等候時還一直問換我了沒換我了沒.. 心情好的很一直笑 爸爸說我看等等你就笑不出來了~快點乖乖坐好 終於換到小王子了醫生幫小王子做了一些基本的檢查 就到後面去準備......針筒了.. 準備好時走出來時也沒有讓小王子看到 還拿東西分散小王子的注意力 只叫我把小王子的腳抓好 然後叫爸爸在小王子前面假裝要打蚊子(打手掌) 接著醫生趁小王子沒注意(爸爸啪一聲)就下去了 小王子根本來不及反應等到反應過來時 針己經打完了醫生跟小王子說剛剛蚊子咬你 哇塞....寶貝連哭都沒哭柳..太神奇了啦 我說黎醫生你打針的技術也太好了吧.. 早知你這麼利害就不用特地跑那麼遠去打了 事後姐姐問小王子剛剛會痛嗎? 小王子還很天真的說:剛剛蚊子咬我(還假哭了一下) 哈哈....真好~本來還很坦心小王子會哭的很慘 連衛生紙都準備好等他了..結果沒用到..呵呵~ 再來就要等到念小學時再打囉..耶~

LUK上課

2010年05月05日
公開
7

今天是第一次上課時間是50分鐘 使用的教具1:形狀 大該是B4的左右大小的形狀盤上面有 三角形,正方形,圓形,梯形,六角形外加上顏色 是有點類似坎入式的拼圖 老師請小朋友要放不同顏色的形狀 --------------------------------------------------- 教具2:記憶遊戲 老師拿了很多有關食物的教具 餅干,各式形狀的糖果+圖卡 請小朋友記住圖卡上的圖按然後請小朋友幫忙買 老師請小朋友記住三張要買的圖卡然後翻背面蓋住 要小朋友幫忙買圖卡上的東西 ------------------------------------------------------- 教具3:數數 有黑跟白的珠珠+放珠珠的盤子+黑白骰子 老師的白骰子骰到2就請小朋友放2顆白珠珠 黑色的骰子骰到3就請小朋友放3顆黑的珠珠 老師問小朋友是黑色珠珠比較多還是白色的珠珠比較多 然後再問小朋友總共有幾個珠珠(黑+白) 請小朋友自己數一數 ---------------------------------------------------------- 教具4:邏輯圖形的方塊(不知道正確的名稱,下次問老師) 是5*4總共20個小方塊然後有六面不同的圖案 老師轉了一面圖案然後請小朋友找出跟老師一樣的圖案排列 應該是要加強手跟眼睛的協調吧.. ----------------------------------------------------------- 因為上課時間比較長一點小王子有點坐不住的感杰 一直問老師有什麼新的遊戲 每一次老師拿出新的教具時又很心急想要快點拿到教具 老師都還沒解說完就一直想伸手去拿=.= 沒有耐心等待希望上了幾堂課後會有改善 大致上小王子對於今天老師上課的內容反應還算是OK^^

我的基金該停利嗎?

2010年04月28日
公開
11

<我的基金該停利嗎?> 半個月前一位朋友告訴我,他兩年前定期定額申購的精品基金,年初終於出現微幅的正報酬,但是,就停滯在那裡,漲不動了。 我問他是否仍繼續定期定額扣款申購基金,他回答是。這就對了!因為繼續扣款都扣到淨值較高的成本上,所以,當所連結的標的物高點盤整時,基金的整體報酬率就會停滯不動。 我建議他趕緊停扣基金,不要再高點扣款,然後靜等投報率較佳時,再停利贖回。 他接受了我的建議,於前幾天開始跟他的理財專員連繫,希望停止扣款。 沒想到,該理專告訴他,他的基金已經獲利達8%了(可能是歐美股市近期又大漲所致),所以,停利是理所當然的,本行完全同意停利贖回,但因為景氣行情仍佳,故建議再轉進礦業基金與金磚四國基金等標的。 我的朋友告訴這位理專:"我只是要停扣,沒有要停利贖回精品基金。" 這位理專說:"你有獲利,可以適時停利,然後再轉換其它基金比較好。" 我的朋友無法理解這種說法,因此回頭又詢問我的看法。而我則認為,這位理專刻意把客戶的基金停扣要求,當成停利贖回,明顯是希望客戶拿回本金再回頭申購新基金,好創造新一輪的申購手續費,以及該理專的業績績效。這種作法,實在是很令人不齒的行銷手法。 根據我的看法,我認為採取定期定額方法投資基金的朋友,通常是屬於不善於投資者,對於基金進出場時點,並沒有掌控能力。甚至,他們還常被業者誤導要長期投資基金下去,因而錯失最佳的出場點。 為了協助這群可憐的朋友,我於去年二月出版了<不虧損的基金投資>一書,希望循循善誘,讓這些朋友繼續於景氣的低點,採取定期定額扣款法,繼續於底部申購股票型基金。 但是到了今年(2010)元月,我也於本專欄提出建議---股票型基金該停扣了!(停扣,而不是停利) 這麼具體給建議的用意是,我非任何金融機構從業人員,沒有任何利益衝突;我也不是投資專家,無意去幫投資大眾做趨勢解盤。我只是個財經作家,是因為不忍心看到一群定期定額的基金投資人,繼續被業者當無辜的肥羊宰殺,才破例提出具體的建議。(因為我一向認為投資沒有標準答案,也沒有任何人能給其他人正確的投資答案) 我會具體認為,去年一整年,股票型基金的投資人都該定期定額扣款,是因為全球經濟景氣在底部區,而定期定額具有攤平投資成本的效果,因此,應於底部區勇敢執行扣款。 我會於今年初提出基金該停扣的建議,是因為全球經濟景氣已明確進入復甦階段,所以,基金持續扣款只會扣到高成本,故應停止扣款,並讓已有的基金單位數,慢慢坐享淨值隨景氣上揚的好處。 好了,現在問題來了。既然已經到了景氣的復甦期,定期定額的基金都該停扣了,那麼,再單筆申購其它股票型基金,怎麼會對呢? 如果現在是2010年元月,或許我還會建議單筆申購基金,但是,道瓊工業指數都站回萬點了,屬於大眾業餘型的投資人,哪個敢有把握在高點玩基金而不出事呢?理財專員或許敢建議投資大眾繼續申購股票型基金,但要我,我絕對不敢! 如果要我給專業投資人建議,我會認為,全球股市還有續揚機率,姑且冒險一試,或許還可搏得更高的報酬率。這就是我所說的,投資沒有標準答案,有人能於高點捋虎鬚、大賺一票,但有人就沒這門本事。沒本事的人,就請見好就收。 好,這裡就是本文要給定期定額型基金投資人的最新建議---已經停扣基金的人,若有獲利,可以考慮高點贖回1/4--/1/2的部位了! 我不建議您全額停利贖回,是因為,定期定額扣款者,也該定期定額停利出場。你怎麼於底部進來市場,就怎麼於高點出場。所以,停利沒必要一次停利,而可以分批停利。因為景氣尚未過熱而泡沫化,故全額贖回"似乎"為時尚早。(似乎而已,我也不確定,也沒人敢確定) 採取定期定額贖回已有獲利,或獲利績效已可滿意的基金,對投資能力普通的人來說,會是比較好的做法。 但是我也相信,市場上會建議投資人定期定額、分批出場的專家或理財專員,不會太多。為什麼呢?因為進場對金融機構的銷售者有利,出場則對業者不利(這牽涉到手續費、基金經理費等等利益所在),因此,倚附在銷售結構鍊裡的財經專家、行銷者,誰會給投資人真正有利的建議呢? 甚至,當你打電話要求贖回一小部分基金時,還會被銀行理專稱讚你聰明,應該全額停利贖回基金,最後,捧了你一下後,再建議你逢低布局新基金。嘿!看完本文,你不覺得這是業者把你當笨蛋耍的話術嗎? 諸君,只要想想本文作者非名人、非暢銷作家、也沒有金融機構、媒體要追捧我這樣的人,就知道,說真話會受到這個商業社會多大的抵制!所以,你聽到我建議你分批贖回基金,請一點都不要覺得訝異! 至於您若是金融機構相關人員,或者是厲害的投資專家,也別寫信來罵我,因為一者我已被罵習慣了,二者我這篇文章是給投資能力屬於B段與C段班程度看的,不是給高手看,所以,請原諒我武斷地給予這樣直接的停利建議。 我很不喜歡股友社老師帶人進天堂的做法,但迫於社會風氣太壞,我也只好再度破例當一次,具體地建議定期定額型基金投資人,股票型基金可以考慮獲利贖回。至於是否要轉進其他資產?我因為不知道你的需求,所以,真的無法給您認任何建議。抱歉!(話說回來,真正的理專是該聽取客戶需求後,再量身提供建議,而不是每個人都給一樣的行銷明牌) 王志鈞 <不虧損的基金投資>作者 2010/04/24 文章出處 http://tw.myblog.yahoo.com/solonwang/article?mid=4961&prev=4976&next=4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