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亞利安寶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孩子15種表情背後的真相

2006年11月24日
公開
13

☆★孩子15種表情背後的真相 ★表情一、打人、咬人 孩子總喜歡打人、咬人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原因1:可能孩子對小朋友的安全感建立得不好。所以一有小朋友到身邊去,他就會覺得受到威脅,然後主動進攻。 辦法:媽媽應多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多幫孩子交些好朋友。那段時間我一直在反思,然後就開始行動了。如做了冰淇淋、煮了毛豆、花生,有了水果等都分成幾份,帶著孩子送到小朋友家,有好吃的也叫到家裡一起吃,或拿到別人家吃。禮尚往來,別人也會有好吃的想著我們。這樣關係越走越近,孩子的感覺也越來越好。 變化:不打人了,每次出去,都要去敲人家的門,想見見小朋友。有好吃的分享,還說:他是我的好朋友。 原因2:打是排除的意思。 有時他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可小朋友們總是做些他不喜歡的事情,他想把這個事實排除掉。如:他拿個小碗,用土來做飯。小朋友過來就往他的碗裡放土,但他不想這樣,因為破壞了他原有的計劃和目標。他對小朋友嚷,但人家不聽,他嚷了幾次,發現不管用,就會動手打人了。他的想法本沒有錯誤,只是不想被打擾。但他的舉動是不好的。有時想吃冰棒或做其它一些事情,家長不讓做,他也會用打的方式來解決,只是想把家長不讓他做事的這個事實排除掉。所以我覺得更多時候,孩子打人是排除的意思。包括大人也一樣,樂爸總不聽我的,我也會打他。說不過就打吧。反思一下,其實大人和孩子都差不多。 辦法:加強用語言來解決問題的能力。教他用語言來和別人表達思想。如人家往他碗裡放土打人這件事,媽媽可以告訴他:「如果你不喜歡人家這麼做,你可以直接教他對別人說『不喜歡你往碗裡放土,我正在做飯!』」然後告訴他,打人無法解決問題,打人是不好的行為。他就明白了。當然要達到完全用語言表達還需要一個過程,媽媽要耐心等待他心智成長到這個程度。 原因3:家人可能有打人(或以輕打屁股來逗著孩子玩)的行為。孩子會把所以的待遇反加到別人身上。 辦法:家長要反思自己是否有這種形為,如有應即時改正。 感想:其實孩子打人,根本也不會打怎麼樣,如果別人打自己的孩子倒沒什麼。如果他打了別人,當父母的總會說自己的孩子不對。我的想法是:當他打了人後,要及時根據當時的情況來分析原因,然後告訴他如何用語言來解決。再告訴他打人是野蠻的行為(幼兒園總這麼說,所以我也要家園一致)。然後告訴他媽媽愛他(以免他有種做錯事不被愛的擔憂)。這樣,他既知道自己打人不對,也知道下次該怎麼解決,還知道媽媽無論何時都是愛他的。孩子感覺被愛包圍著,他會向更好的方向發展。無論怎樣,媽媽都應把握一個原則,就是一定讓孩子知道媽媽是愛他的,他永遠都是好孩子,對事不對人,一時行為不對,不能說孩子就壞呀。 有時候孩子不順心,可能會拿媽媽撒氣,我倒覺得挺正常的。因為媽媽是他最親近的人,和最親近的人發洩內心的壓力是很正常的事呀,發洩完了,孩子會更好地調整自己的狀態,也會更加愛媽媽。樂有時就這樣,我就會說:給我捶背呢!給他一個積極的暗示就夠了。多理解孩子,他畢竟還很小,心智還沒有成長到可以自己解決一切問題的程度呀。然後每天大聲對他說:媽媽愛他!或在耳邊輕聲地說:「媽媽告訴你一個秘密,就是『我喜歡你!』」孩子的心情會馬上陽光燦爛、晴空萬里。有時他做些壞事,如把腳放到飯桌上,你越說不行,他越邊壞笑著去做,有時我急了就會問他:你是不是覺得我愛你不夠呀?他說是。我就說:那從現在起,我多愛你一點。他馬上就規矩了。所以有時我覺得對孩子大吼生氣都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最佳的辦法就是:讓他知道媽媽愛他。 ★表情二、插話 孩子打斷別人的談話,這是由他們的年齡特徵引起的,大體在以下幾種情況出現: 1、孩子對講話中的部分內容感到好奇,迫不及待地想解決心中的「疑問」。 2、別人談的或討論的內容,孩子曾經聽說過或有點似懂非懂,產生「共鳴」、激動,急於想「表現」自己,講一講自己的「看法」。 3、孩子獨自玩耍或獨自嘗試著做某件事遇到了困難,這時他急於求得幫助,可能會不顧場合打斷別人的談話。 對孩子的這種行為既不能放任不管,又要注意處理方式。家長應注意以下幾點: 1、「因事制宜」。即針對不同的情況,採取相應適當的方式和方法加以引導。當孩子對大人談話內容提出疑問,或遇到困難求助時,千萬不要因一時惱火而當別人的面訓斥孩子,否則就傷害了孩子的「好奇心」和「自尊心」。家長可以跟孩子講明,談話結束後再解答,還可以再誇獎他一句:「你真愛動腦筋!」這樣孩子是會諒解的。但事後一定要實行諾言,並教育孩子在別人談話時不要隨便地打斷,告訴他這樣做是不禮貌的。 如果大人在閒聊時所談及的內容使孩子產生「共鳴」,孩子因急於想表達自己的意見打斷別人的談話,家長不妨給孩子一個「表現」的機會,先徵求與你交談的對方的意見,然後讓孩子參與進來。不過,談完話後應很委婉地指出孩子剛才隨便插話是不對的。這樣孩子是比較容易接受你的批評的,因為孩子的「表現欲」得到了滿足。 2、「相機誘導」。即家長要利用一切可以用來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機會,對孩子加以啟發和誘導,特別要注意運用發生在孩子身邊的事情來教育孩子,使孩子受到啟迪和提高。例如,爸爸媽媽帶孩子上街玩,看到了別的孩子在其父母和別人講話時插在中間吵個不休而受到批評,就可以問自己的孩子:「剛才那個孩子做得對不對?為什麼?你喜歡他嗎?」讓孩子從中受到教育。 3、「言傳身教」。即做家長的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特別是「行」,這給孩子的影響是很重要的。孩子的模仿性較強,且又缺乏一定的辨別能力,因此父母應樹立起一個禮貌地與人交往的榜樣。 ★表情三、撒謊 你聽我說,我們家有三個電視機。」 「哎呀,太棒了!」「一個是爸爸的,一個是哥哥的,還有一個是我的。」「那你每天晚上都可以看動畫片啦。」「當然啦。一吃完飯,就可以一直看到上床。」「你多美呀!」 當這個孩子的謊話被揭穿時,他受到了母親的斥責。媽媽責備他「撒謊就是當小偷兒的開始。」 兒童的心理分析: 兒童根本不懂撒謊和小偷兒究竟有什麼必然聯繫。對孩子來說,與其說不懂,還不如說這兩者之間根本沒有任何聯繫。 「有三個電視機」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話不能單從表面意思去理解,更重要的是正確理解它的真正含意。 講這句話的孩子當時的心情就是希望「如果我家能有三個電視機該有多好呀!」「如果有了三個電視機,爸爸就不會因為要看夜間棒球比賽而霸佔電視機了;哥哥也不會因喜歡足球賽節目而獨佔電視機了;當然我也就可以獨自看我所喜歡看的動畫片了! 他把這個願望和空想聯繫在一起了,因此,採取了「有三個電視機」的語言表達形式。幼兒的心理結構,往往是主觀與客觀融為一體,這種現象稱為「主客觀未分化心理」,是幼兒心理的一個特徵。 媽媽的高招: 兒童「說謊話」的種類繁多,想像謊話、願望謊話、無知謊話、遊戲謊話、辯解謊話、方便謊話、友情謊話、吸引注意力謊話、復仇謊話、以及欺騙謊話,等等。 幼兒的大部分謊言來自想像、願望、遊戲和無知,偶爾有出自辯解或引人注目的目的。無論哪一種都不屬於真正的謊言,更不至於發展成性質惡劣的小偷行為。 如果不能充分理解這一點,就談不上正確的處理辦法。我們應該認清隱藏在謊話背後的兒童心理,採取與其心理狀態相符的辦法解決。 例如,當你聽到孩子說「我家裡有三個電視機」的時候,你就應該接著說:「哦,是嗎!那太棒啦!」表示理解孩子的願望和心情,然後再說:「真的,如果能有三個電視機,那該有多好啊!」 ★表情四、嫉妒 孩子的嫉妒,是對小夥伴中在智能、名譽、地位、成就及其他條件比自己強或比自己優越的孩子懷有的一種不安、痛苦或怨恨的情感。孩子嫉妒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以下幾種: 1、不許爸爸媽媽親近或愛別的孩子。 2、別的孩子取得了成功,學習上有了進步,或受到教師的表揚時,認為自己不比他差,不服氣,對別的孩子中傷、諷刺、排斥等。 3、別的孩子比自己穿得好,或玩具多,或小夥伴多,就打擊、嘲弄、疏遠,甚至怨恨。 4、別的孩子沒有滿足自己的慾望,就產生對立情緒,或怨恨,或採用另外的形式補償和替代,如別的孩子不借水彩筆給他,他就向別的孩子炫耀自己的玩具,且不借給那個孩子玩,以借此壓倒對方。 一般來說,對孩子的嫉妒只要很好地教育引導,便可以變壓力為動力,激發孩子發奮上進,養成健康的性格和良好的品德。相反,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導,就會影響健康成長。 對於好嫉妒的孩子,家長應採取心理疏通並輔之以思想教育來消除。 1、對孩子嚴格要求。鼓勵孩子勤奮踏實、積極進取、樂於助人;對於浮躁、損人利己的不足的行為要予以處罰、教育,以培養其良好的道德品質。 2、對孩子的讚許、表揚要恰當。既要實事求是,又要使孩子承認自己的成功之中,有周圍夥伴的貢獻和幫助,而不可趾高氣揚,好圖虛榮;同時,要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以防止孩子驕傲自滿,過高估計自己,藐視別的孩子。 3、激發孩子把嫉妒轉化為競爭意識,使孩子在趕、超先進中調整自己的行為,增強適應社會環境的能力,從而使壓力轉變為動力,超越嫉妒。 4、教育孩子誠實待人。要教育孩子心胸豁達,不斤斤計較;學會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理解小夥伴,交流和溝通感情,增強與小夥伴團結共進的氣氛。 ★表情五、哭 「哇……哇……」「好啦,好啦,別哭了。」「哇……哇……」「叫你別哭了,有什麼可哭的,你說呀!虧你還是個男孩子呢。」「哇……哇……」 母親拚命想辦法不讓孩子哭,可是孩子卻越哭越起勁。母親認為,首先應該使孩子停止哭,一切問題要等停止了哭以後再說。可越這樣孩子越委屈,哭哭啼啼就是停止不了。 兒童心理分析: 哭的行為是一種結果,是某些問題表面化的結果。既然有哭的行為表現出來,內心裡一定有某種「感情」在活動。把著眼點放在這一方面,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比如,有時是悲傷的感情在起作用,有時因為寂寞的心情,或者感覺到痛或熱而哭泣。特別是愛哭的孩子,哭,基本上是由於想讓父母安慰自己、同情自己等依賴心理所致。 此外,愛哭的孩子都是膽怯的孩子,當受到小朋友的欺負,不和他玩,不適應朋友關係或集體生活時,就會哭起來。 總之,不管在什麼情況下,不要忘記愛哭的孩子,多半是為了希望父母理解自己的心情才哭的。因此,僅僅勸他停止哭泣的行為,而不解決他內心的感情問題,是止不住哭的。 媽媽的高招: 當孩子哭的時候,不要只說:「別哭了。」而首先應該關心的是瞭解他為什麼哭,哭的原因和心情。 然後,對孩子的悲傷心情或氣憤心情,總之是對孩子當時的感情,表示同情、理解,並把這個信息傳達給孩子,也就是說,把孩子的感情反饋過去。 切記莫用大道理去批評,而無視孩子的感情。你接受了孩子的感情,孩子的心情感到舒暢了,其結果,不僅停止了哭泣,而且愛哭的毛病也會逐漸得到克服。 ★表情六、重複 我發現我五歲的孩子最近有一個奇怪的特點:在看動畫片、圖畫書時,特別喜歡重複。即對看過的動畫片和圖畫書不厭其煩地看了一遍又一遍,而對新的、未看過的反而不太感興趣。請問這樣正常嗎?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兒童心理分析:這位家長對孩子的觀察很細心。四五歲的孩子出現喜歡重複看同一部動畫片和圖畫書的現象並不是個別的,有相當一部分孩子都不同程度地表現出這一特點。孩子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個性的原因。在對待事物的態度上,能表現出人的個性的不同特點,孩子的個性正在形成和發展,這種個性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會表現出來。喜歡重複看同一部動畫片和圖畫書正是一部分孩子喜歡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喜歡重複的個性的一種體現。二是心理發展水平的原因。由於幼兒的認識能力、想像能力和記憶力的發展還很不完善,所以就不可能像成人一樣在較短的時間內接受大量的信息。這樣,孩子如果是每次都看不同的動畫片和圖畫書,就會出現記不住、無法接受的現象,而一次又一次的重複則能避免這一現象,使孩子在重複中檢驗自己的記憶和期望,從中體會到一種成就感。一般來說,隨著孩子心理水平的提高,這種現象也會逐漸消失。 所以,孩子喜歡重複看同一部動畫片和圖畫書的現象並沒有什麼不正常的,一般也不會有什麼害處。如果這種現象的程度非常嚴重時,家長可以適當進行引導。 ★表情七、撒嬌 我女兒特別愛撒嬌,家中的老人說:孩子哪有不撒嬌的?大了就好了;但我姐又不時地告誡我:撒嬌過度就是任性,一定要糾正。我該聽誰的? 兒童心理分析:兩種說法都有道理,具體情況應區別對待。做父母的首先是要學會區分孩子的撒嬌哪些是合乎情理的。例如,孩子生病、身體不舒服時,容易撒嬌;嬰幼兒每天午飯後和晚上要睡覺時會撒嬌;外界擾亂了孩子的生活習慣可能導致孩子吵鬧、撒嬌;孩子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因為不熟悉環境而產生心理不愉快也會撒嬌。另外,專家認為孩子也有生理節律的週期性變化,當孩子情緒低落、心情不舒暢時也容易撒嬌。這些撒嬌是難免的,也是正常的,是親子情感交流的一種形式,父母都應予以理解,並給予安撫。 但是對那些因不順心、不講道理而故意發脾氣撒嬌的孩子,父母就不能聽之任之、百般遷就、百依百順了,否則會養成孩子任性、霸道的性格。 ★表情八、不合群 有的父母生怕孩子出門惹是生非,總是把孩子關在家裡,很多原因久而久之就造成孩子「不合群」 兒童心理分析: 1、寶寶表現為怕生。總是停留在同齡群體之外,鬱鬱寡歡,孤獨沉默。這些寶寶往往不願入托或入園,常因此與父母生氣。 2、是孩子以自己為中心,只要大家不按自己想法去做就會不高興。 3、是由於孩子身上的某些缺點。例如,愛搗亂、愛罵人等原因,小朋友們是不歡迎他加入遊戲隊伍的。 4、體弱多病的孩子也不願意參加集體遊戲和活動。對於他們首先要增強體質,要找大夫診治,把孩子體力恢復起來。有了強健的體魄,你的孩子就會改變過去那種靦腆的、懦弱的、只縮在家裡不敢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習慣了。 5、智力發育遲緩的孩子,總願意跟比自己小的孩子一起玩,這也不奇怪。如果大人硬讓他和同齡的孩子一起玩,由於智力跟不上,他就免不了受朋友們的欺負和排擠,因而造成孩子易怒、粗暴,產生自卑感,收到相反的效果。 6、性格古怪的孩子也不願和朋友一起玩。他們一般不容易在短期內轉變。對於他們,父母一定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恆地和孩子交流感情,努力理解孩子,還要找心理專家和精神科大夫咨詢,以便矯治孩子古怪的性格。 7、住在樓房,本單元上下沒有同齡孩子。 8、大人怕把屋子弄贓,不讓孩子帶同學到家裡玩。 9、擔心出事,乾脆誰家也不讓孩子去。 10、孩子沒常性,與別的孩子玩一會就鬧個不歡而散。 11、不愛和同學說話,總是自己埋頭看書。 12、沒老實勁,不是逗弄這個,就是推倒那個,結果誰也不願和他玩。 父母可以多鼓勵孩子與同齡兒童交往。大人不要在孩子身邊,也不要叮囑太多,甚至孩子們的爭吵,哭鬧等事也讓他們自己去處理,家長盡量不要去干預。讓孩子廣交朋友。同各種類型的孩子交往,不要局限於鄰居親戚家的孩子。盡可能改變孩子的依賴狀況。要讓孩子自己穿衣吃飯,夏天自己洗澡,單獨睡覺,自己起床,自己決定一天的活動等。如果孩子一時離不開媽媽,可將他們寄放到親戚家,讓其適應一下離開媽媽的生活。 ★表情九、摸生殖器 2歲多時,豪豪開始時不時地玩弄自己的生殖器,從小帶大他的爺爺奶奶認為,男孩子嘛,都是這樣,長大自然就好了。有時爺爺甚至還以此當眾逗樂。3歲多上幼兒園後,老師漸漸地發現了他的問題,這才引起父母的重視,但似乎已經來不及了,耐心說服、批評教育、甚至巴掌「伺侯」,軟的硬的都用過了,豪豪卻只不過將原來的公開行為轉為地下。白天躲在沒人的地方玩,晚 上入睡前或早晨醒來後躲在被窩裡玩。更糟糕的是爺爺此時仍不以為然,有時父母教育豪豪,爺爺還充當其保護傘。 兒童心理分析:孩子成長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探索外部世界和自身世界的過程,所以,孩子對性的探索是他們探索未知世界的一部分。理論上講,七八個月時,豪豪的小手就應該偶爾摸到過自己的生殖器,不過這時,如同摸到眼睛、耳朵一樣,他完全是無意識的探索。慢慢的這種探索開始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增多,但仍然不受性慾和性幻想的驅使;他們只產生感官上的愉悅反應,而不會引起各種複雜的情感反應。 不過,探索精神再值得嘉獎,我們還是有責任引導孩子選擇恰當的方式。尤其是如果孩子玩生殖器已經影響到日常活動,就不再是小事一樁了,家長有必要採取恰當的方式盡早糾正。 ★表情十、執拗 在現實生活中,家長們大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可愛順從的小寶寶逐漸變得執拗起來,不太聽話了;有時你讓他向東,他偏向西,帶有一種故意性。基於此,家長們採取了打、罰、哄、物質引誘等方法,但效果也只體現在一時一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出現了副作用。那麼運用哪種行為規範、採取何種溝通方式,才能處理好此類問題呢?對此需要認識以下幾點: 兒童心理分析:我們知道意識是由物質決定的,人的意識就是人腦對特定物質生活環境的反映。孩子從嬰兒到幼兒,大腦開始有一個大的運動過程,換言之,孩子開始用自己思維的獨立性和創造性,去看待世界,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童心、童趣。成人認為孩子執拗,相反,在孩子眼中家長倒有可能是執拗的,這關鍵是個理解、溝通、引導的問題。家長和孩子需以平等的地位相處,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循序漸進地使其明是非、知曲直。 舉例來說,讓一個4歲的孩子寫字一定要非常漂亮,他一定擔心寫不好,因為他不具備這種能力,因此會拒絕,繼而遭到家長的打罵,甚至懲罰,他就會以他的執拗來表示反抗。通過這個例子,應該瞭解,孩子的熱拗、違抗,只是一種表面現象,在它的後面藏著擔心、害羞、缺乏自信、害怕挫折等等。因此,當孩子執拗不聽話時,你應認清原因,注意溝通,正確引導。要克制自己的情緒,不能隨便發火、懲罰孩子,更不要打罵孩子,因為這種沒耐心的專制的做法只會令孩子更加反感,成人的束縛、壓制,會使孩子覺得難為情,受到威脅,他們就會更執拗。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當成人與子女間以民主方式進行交往,可以互提意見時,對孩子的獨立性的培養大有好處,在管束壓抑的氣氛中,是很難培養出創造性人才的。 ★表情十一、發脾氣 在商店玩具櫃台前我們常可見到這樣的情景:孩子要父母買某一玩具,父母不肯,孩子就大發脾氣,吵鬧不止、甚至躺在地上打滾。怕丟面子的父母趕緊以滿足孩子的願望來使孩子停止吵鬧折騰。 兒童心理分析:孩子由此感到,只要我發脾氣,在人前大鬧,父母就會滿足我的願望。於是,每當孩子有新的願望,父母不答應,孩子就大發脾氣,最後家長不得不屈從。久而久之,孩子越來越得寸進尺,脾氣也越來越大,人也變得越未越任性、粗暴。 另一方面,到了會走路的時候,孩子的「什麼都想自己來做」的意欲便開始萌發出來了。例如,吃飯時想自己吃,可因為還不會用調羹,撒掉的比吃進去的還多,結果會變成用手抓著吃了。不過,為了培養孩子的自發性,即便是這樣也不要去阻止他。 開始表現出自發性的孩子,常常想要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而且一旦做不好的話就大發脾氣,不是哇哇叫喚,就是倒在地上打滾,或者是亂扔東西。 對於媽媽來說,這是一個很傷腦筋的時期,於是,當孩子想自己一個人做什麼時,媽媽很可能就不由分說地訓斥道:「不行。」 但是,孩子的這種自己來做的願望正是意欲在成長的表現。因此,媽媽要瞭解1歲左右的孩子就是這個樣子,在孩子想自己做的時候就讓他試著做一做。並且,當孩子因達不到自己的想像而又吵又鬧時,大人要若無其事地應付過去。 愛發脾氣是孩子在1歲前後出現的現象,一旦不如意,便大聲哭鬧、跺腳、打滾。這種「動肝火」不一定是對著別人,有時候還會衝著自己。 希望別人「那樣」,自己想要「這樣」--這些慾望過於強烈,而現實又無法滿足,這時孩子幼稚的心便慌亂起來,在情緒上表現出不安定。想睡覺了、肚子餓了、感到累了的時候,一點小事都可能引起孩子發脾氣。 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應不聲不響地把他抱起來,或者是平靜地注視著他,等待孩子自己安靜下來。除此之外沒有別的辦法。這種脾氣暴躁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媽媽爸爸們需要瞭解這一點。不要覺得孩子這是「變壞了」,去責怪、訓斥他。 ★表情十二、偷竊 不少孩子都有過順手牽羊,偷拿東西的行為。面對孩子的這種行為,家長採取的措施常常是非打既罵,而收效卻甚微。其實對孩子偷東西的行為反應過度和「姑息養奸」都是不可取的。那麼到底該如何幫助孩子改掉這個壞毛病呢? 兒童心理分析:由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偷東西的原因各有不同,所以教導方法也要因人而異。 幼兒園的孩子拿東西很可能是因為他不知道,也沒有意識到這些東西要花錢來買,不懂得不付錢,不打招呼就隨便拿東西是錯誤的。他們還沒有分清楚「自己的」與「非自己的」的概念,道德的概念還沒有完全形成,只是原始意義的「戀物」而已,所以當家長發現他偷拿東西的時候,不要給予過多的責怪。此時的拿還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偷」。但是大人應該通過這件事設法讓他意識到偷竊是錯誤的。告訴他:「如果你沒有經過同意或沒有付錢就把東西拿走,就會給別人造成損害,別人會很傷心。」 如果孩子從超市悄悄帶出了糖果,父母要帶著孩子把糖果還回去。如果他已經把糖果吃了,一定要把孩子帶到超市,讓他向店主道歉,並替他還錢。再次帶他去超市時,就要多注意他的行為,看看他是否又將喜愛的東西放進了自己的口袋。在付款時,對他說:「每一件東西都有價錢,媽媽只有把錢給收款的阿姨,才能拿走,這些東西才能屬於我們。」讓寶寶注意到你付款的細節。也可以讓寶寶拿一件小東西,在收款台前,讓寶寶自己付款,加深寶寶買東西要付款的印象。小孩子對於父母囑咐的事情常常一轉臉就拋到九霄雲外去了。下次他們可能還會犯同樣的錯誤。這時,家長的吼叫、責罵都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家長必須反覆和寶寶講道理,讓他明白這種事情的危害性,他才會逐漸改進。如果寶寶的表現良好,家長則可以在房間裡為他貼上一枚小星星以示表揚和鼓勵。 ★表情十三、恐懼 很多父母難以忘記孩子恐懼的表情,他們經常害怕的說:「那聲音太響了」「夢裡的怪獸」「危險到處都有」「分離」「沒嘗試過,我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兒童心理分析:也許嬰兒經歷的第一次恐懼是由巨大的噪聲和強烈而陌生的刺激造成的。這種恐懼通常出現在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年。因為孩子在出生後失去了母體帶來的安全感。第一年裡,他們剛開始認識外界環境。因此,任何他們不熟悉的刺激、光線、聲音都會使之產生恐懼感。顯然,嬰兒是逐步適應世界上的新事物的。 在2-4歲之間,孩子會害怕動物。父母適當地控制局面能為孩子提供幫助。要讓他們瞭解,有些動物很危險,而有些動物卻很有善。幫助孩子熟悉動物很重要,父母可以給他們看圖片,為他們買動物造型的玩具,給他們講關於小動物的故事,和他們一起查閱展現動物生活形態的資料。父母永遠不能強迫孩子接近他們害怕的動物,這樣只會使他們身心不快,並使他們的恐懼心理變成恐怖心理。 孩子常常會對暴雨、閃電和響雷感到恐懼。在自然環境中,暴雨通常很危險。應該告訴孩子如何保護自己。但是,要注意不能讓孩子的恐懼感變成一種持久的不快。此外,兒童對黑暗的恐懼也很常見。不要忘記,孩子到6歲時往往還不能區分虛幻和現實。如果孩子夜間醒來,應該關著燈哄他入睡。不要讓他們感到恐懼總是伴隨著黑暗。 ★表情十四、害羞 讓媽媽頭疼的是每次家裡有生人來,女兒點點總是顯現出六神無主的樣子;那麼小的人兒,顯出與年齡極不相稱的好靜不好動,每次到朋友家裡串門,她會一路吵著「不去」,即便是到了目的地,也像被釘在地上一樣就是不進人家的家門。 兒童心理分析:由於孩子的天生氣質決定的。例如像妞妞就屬於內向型的孩子,比較不愛動,膽小害羞,而且適應性差,對於新事物或陌生人,經常採取拒絕的方式,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比較容易顯示不愉快的心情。 由於家庭的教養方式有問題。一些父母的性子急、對孩子缺乏耐心;對孩子要求過高、管教過嚴;對孩子指責、約束過多等。有的家庭是爺爺奶奶帶孩子,他們總是陪伴孩子玩,為了安全起見,不讓孩子與外界接觸,使得孩子缺乏與他人交往的機會,變得膽小、害羞、依賴性強。還有的父母經常採用懲罰、體罰、恐嚇等方法教育孩子,對於一些敏感、情緒不穩定的孩子來說,會使孩子的神經長期處於過度緊張的狀態,時間久了,孩子就會變得膽小、孤僻。 作為家長平時要認真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瞭解他們的氣質,並運用正確的教養方法引導孩子,孩子就會變得活潑大方、開朗樂觀,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 ★表情十五、纏人 獨生的兒童由於環境的特殊性,容易產生纏人、磨人的壞習慣。比如:吵著要你幫他找玩具,幫他找出來了,玩了不一會兒,他又丟下玩具拿起你手上的絨線當球踢;你寫東西他也要寫,給了紙、筆還不幹,又要搶你手中的筆等等,很容易讓家長惱火。 兒童心理分析: 1.是缺乏感情的表現。我們可以從嬰兒的行為中清楚地看到這一點,嬰兒啼哭,不光光是因為肚子餓的原故,有時看到大人從他身邊走過來卻不抱他,也會哇哇哭起來,目的是引起你的注意,要你趕快抱他。這是一種感情需要。兒童纏人也出於同樣的道理,問你要東西、跟你搗亂都不是目的,目的是要你注意他,和他交流感情。這種心理在獨生子女身上表現得更為突出。當有人陪、有事幹的時候是不會磨人的,當他東張西望不只做什麼的時候,就會來找你的麻煩了。 2. 是一種心理依賴。有個性、活動能力強、會玩的孩子較少磨人。相反,過於嬌生慣養,樣樣都由父母安排停當,會使孩子養成離開父母就無法生活的習慣。這種依賴性反映在情緒上,就是圍著父母胡攪蠻纏,甚至被父母罵了一通、打了一巴掌,反而安穩了。這種情況正是兒童行為不獨立、內心情緒不安定而採取的一種發洩。挨罵挨打反而轉移了焦慮,被動地穩定了情緒。這就是許多家長常說的"孩子是賤骨頭,好說歹說不行,罵一頓到舒服了。同時越是自卑的兒童越容易纏磨大人。 3. 家庭成員的態度不一。請注意孩子專找寵愛他的人纏,也專找態度曖昧、容易妥協的人纏,因為經驗證明,他們總是在責罵之後滿足他的要求。所以要分清情況分別對待。 要從根本上糾正還取決於對兒童個性的培養。纏人表示孩子缺乏自立、情緒不定,改變這種個性的根本出路,是不要過分保護孩子,而應培養孩子自立能力,多讓孩子自己拿主意,尊重他的選擇。這樣孩子反而對自己的行為會作出負責的選擇,再不會整天磨著你幫他幹這幹那,也不會不知深淺地提出無理要求

幫你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右腦型還是左腦型

2006年11月23日
公開
6

幫你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右腦型還是左腦型 你的孩子是右腦型還是左腦型   下面的試題幫你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右腦型還是左腦型。      (一)右腦型測驗      1.清楚記得初次見面的人的面孔。      2.喜歡用木頭或天然材料造的東西。      3.肚子不餓就不肯吃東西。      4.挨罵後不會悶悶不樂。      5.對新的玩具和遊戲立刻感興趣。      6.熱衷收集組合模型和廢物。      7.清楚記得電視或畫冊上出現人的臉或表情。      8.喜歡模仿大人做運動的姿勢,也想學著做做看。      9.經常想與別人一起進餐。      10.說話時常以動作、手勢來幫助說明。      11.散步時邊走邊東張西望著四周景色。      (二)左腦型測驗:      1.不太記得人的臉型和打扮。      2.對塑料或金屬製品感興趣。      3.每天按時乖乖地吃飯。      4.被罵後,總是氣嘟嘟的。      5.對新玩具或遊戲不太感興趣。      6.喜歡"過家家"或捉迷藏。      7.想出故事情節自己表演,經常把自己所看到的電視劇或童話故事告訴別人。      8.不教他做新的運動時,絕不想嘗試。      9.可以獨自一個人吃飯。      10.說話時少有動作或反應。      11.散步時對其他東西不感興趣,並急急忙忙地走。      符合(一)欄情形多的孩子是右腦型,(二)欄多的是左腦型。(一)欄符合4-6項,說明右腦狀態良好,應加強訓練。(一)欄符合達7項以上,則右腦處極佳狀態。      有一點須提醒父母的是,左腦的培養也同樣重要。前面一直強調左腦的重要性,是因為以往偏重左腦功能的社會,往往忽略右腦的配合,造成了左右腦不平衡的狀況。事實上,左右腦之間需要不斷的相互交流及合作,才能有良好的均衡活動。大腦生理學家強調:"如要使右腦的直覺或靈機閃現,左腦也要經過適當的鍛煉。

想打他的時候,怎麼辦

2006年11月23日
公開
9

想打他的時候,怎麼辦? 想打他的時候,怎麼辦? 孩子已經把我氣得快瘋了,我舉起了巴掌。這個時候,我應該: 一、默念「每一個孩子都有『向上向善』的本能,我的孩子也有許多好處」若干遍,直到我能夠「正確地」看待他。   二、較平靜之後,我開始研判情況,現在的情況是: 1.他造成了立即的危險 2.他損傷了我的尊嚴、干擾了我正在進行的活動 3.他違反了做人的基本道德 4.他違反了我再三告誡過的命令 三、若是第一種情況(例如跑到可能跌下的高處、玩火、攻擊別人等),我採取下面三個步驟: 1.立即以行動(例如以手拉住或拉開)制止他,但不以語言指責,也不以暴力攻擊(即體罰)他 2.嚴肅而堅決地,以非常低(只要他聽得見就可以)的語言說明他行為的不當,以及可能的後果,並確認他已經明白 3.改變態度,對他示愛,並表示對他明白道理的嘉許,和對他不會再犯的信心 四、若是第二種情況(例如對我不禮貌、把水潑在我身上、吵得我不能和別人說話等),我採取下面的三個步驟: 1.生氣地,以非常低(聲音越低越能表示生氣)的聲音告訴他我的感受 2.溫和地,以非常低的聲音說明他的行為何以令我生氣,以及何以對我造成干擾,並確定他已經明白 3.同前三之3 五、若是第三種情況(例如不肯和別人分享玩具、貪得無饜、偷錢、說謊等),我應該: 1.不做立即的處理 2.思考他所違反的道德戒律的種種「理論」(例如人為什麼要和別人分享所有物),並準備對他說明的「講稿」(要用孩子聽得懂的方法說道理) 3.尋找適當的時間和地點,以便能專心地,在平和的氣氛下和他談話 4.和他談話,但不是教訓他,要他提出問題來相互討論(例如為什麼不能拿別人的東西,但又要和別人分享),務必使他的理性思辨能力得到啟發 5.這種談話也許要進行多次,不期望在一次談話中就讓他變得「道德」起來 6.每次談話的最後,都要有一個快樂的結局,也就是三之3 六、若是第四種情況(例如超時看電視、不能如時完成家庭作業等),我應該: 1.不做立即的處理 2.研究我的命令可行性(要考慮孩子所處認知的發展階段),以及他不能達成命令的各種原因 3.試圖改變環境(例如讓家裡變得更安靜、改變家庭作業的份量),以便命令較易達成 4.然後進行前面五之3、4、5、6 的工作 七、我下定決心,使用前述比較「嚴格」、深刻的方法教育他,不用魯莽、粗糙而「不嚴格」的手段體罰他。因為,我對他的愛是真愛,我不偷懶。 (本文轉載自人本教育札記)

媽媽對付女兒挑食的好故事

2006年11月22日
公開
22

分享:媽媽對付女兒挑食的好故事 看到一則媽媽對付女兒挑食的好故事,拿來和大家分享: 吃飯的時候女兒常常會挑食。這時候我就會對著她不吃的東西(比如是菜吧)說:「好可憐的小菜葉,你別哭了」 女兒就會感興趣地問「它為什麼哭呀?」 「因為它多麼想跟他的朋友米飯、肉一起去你的肚子裡玩呀,現在米飯和肉都去了,你只是不讓它進去,當然它要哭了」 「我肚子裡有什麼好玩的?」 「你肚子裡當然好玩了,你的肚子就是它們的遊樂場,它們可願意去了,裡面有蹦蹦床,還有一個大筒筒滑梯呢」 「是真的嗎?」 「當然了,你的胃就是一個蹦蹦床,腸子就是大筒筒滑梯」 現在女兒臉上己經承現出高興的樣子了,並且興趣越來越濃。繼續說「當然這還不是它們最高興的呢!」 「最高興的是什麼?」女兒眼裡閃著亮晶晶的光芒 「最高興的是呀,它們可以進入你的血液,然後到你身體需要的地方去,最後長到你的身上,這樣靚靚就越長越高,越長越漂亮,到時候小菜葉了就變成漂亮靚靚身上的一部分了,你說它高興不高興?」 「高興!」這時候女兒己經自己夾了一大口菜放進自己嘴裡了。 呵呵,這個故事很奏效的,並且現在女兒吃飯的時候也會自言自語的講述這個故事呢。再遇到她不愛吃的東西,你只要說「看xxx又在哭了」她馬上就會夾起來說「別哭了,到我肚子裡來玩吧」

不適合兒童吃的二十四種食物

2006年11月21日
公開
33

不適合兒童吃的二十四種食物 每個小生命的誕生,都是父母心頭的一塊寶!從得知懷孕的那一刻開始,每位父母都希望下一代能獲得最完善的營養。因此,大多數的小寶貝打從娘胎開始,便不斷地接受來自各方的“特殊待遇”。   隨著社會型態的轉變,有愈來愈多的雙薪家庭出現,使得寶貝們從小就跟著爸爸或者媽媽在外解決民生問題。古有雲:“吃飯皇帝大”,對於您的寶貝而言,“吃”不只是一種獲取營養、能量的一種手段、一種動作,更是一門通往健康大道的重要方法。   飲食習慣好坏影響健康   國外研究發現:五歲以下的嬰幼兒會依食物的濃度、熱量,以及自身的飽飢感,自行調整攝食量,以維持一定的總熱量,例如:餐前先給小朋友吃一塊高熱量的蛋糕,則小朋友便會自行減少正餐的食物種類、份量。可是,父母若一昧採用“填鴨式”的飲食方式,不但容易破坏孩子總熱量的平衡,更容易因為錯誤的飲食習慣,種下寶貝日后肥胖的因子,引領慢性病危機因子向寶貝靠攏。   24類不適合寶寶吃的食物   滿周歲寶寶開始學習成人的飲食,但多數的家長會採取“大人吃什麼,小孩就跟著吃什麼”,尤其是終日在外工作的職業婦女,大多會選用以便利性為主的市售食品,如:餅干、糖果、丸子、奶昔、薯條、漢堡等食物。   1.雞蛋:   生雞蛋在雞蛋外殼上容易附著汙物,如:雞屎、谷殼、沙門氏菌等,因此,當雞蛋未充份洗凈,容易使腸胃發育未健全的寶貝生病喔!熟雞蛋每天最多吃3個,過多會造成營養過剩,引起功能失調。   2.口味較重的調味料:   如:沙茶醬、蕃茄醬、辣椒醬、芥末、味素,或者過多的糖等口味較重的調味料,容易加重寶寶的腎臟負擔,干擾身體對其他營養的吸收。   3.生冷海鮮:   如:生魚片、生蚝等海鮮,即使新鮮,但未經烹煮過程,容易發生感染及引發過敏的現象。   4.質地堅硬的食物:   如:花生、堅果類及爆米花等食物,容易使寶貝嗆到,盡量不要喂食寶寶;此外,像縴維多的食材,如:菜梗或是筋較多的肉類,都應該盡量避免。   5.蜂蜜:   是一種天然且無法消毒的食物,因含有(Clostridium botulinum)梭狀肉毒杆菌芽胞,當受肉毒杆菌汙染時,會在腸道內繁殖並釋放出肉毒杆菌毒素,造成嬰兒型肉毒杆菌素中毒,再加上胃腸不易吸收,所以應讓寶寶於一歲過后再食用。   6.經過加工的食品。   7.經過油炸的食物。   8.菠菜:其中含有的大量草酸,在人體內不易吸收,可導致兒童骨骼、牙齒發育不良。   9.果凍:本身沒什麼營養價值,多吃或常吃會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   10.咸魚:10歲以前開始常吃咸魚,成年后患癌症的危險比一般人高30倍。   11.泡泡糖:其中的增塑劑含微毒,其代謝物對人體有害。   12.豆類:含有一種能致甲狀腺腫的因子,兒童處於生長發育時期更易受損害。   13.罐頭:其中的食品添加劑對兒童有不良影響,易造成慢性中毒。   14.方便面:方便面是時下流行的快餐食品之一,是由油炸面條加上食鹽、味精所組成。由於它的特殊風味,所以很多寶寶都喜歡吃,家長便經常作為飲食中的主要食物。然而,方便面最大弊端就在於缺乏蛋白質、脂肪、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而這些恰是兒童各個器官和組織發育時必不可少的養分。   15.葵花籽:其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兒童吃多了會影響肝細胞的功能,引起兒童干燥症。   16.可樂飲料:其中含有一定量的咖啡因,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兒童不宜多喝。   17.動物脂肪:多吃不僅造成肥胖,還會影響鈣的吸收。   18.橘子:多吃易產生“葉紅素皮膚病”,甚至腹痛腹潟,引起骨病。   19.烤羊肉串:兒童常吃火烤、煙熏食品,會使致癌物質在體內積蓄而使成年易發癌症。   20.巧克力:食用過多,會使中樞神經處於異常興奮狀態,產生焦慮不安、心跳加快,影響食欲。   21.豬肝:兒童常吃或多吃,會使體內膽固醇昇高,成年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22.洋快餐:洋快餐因其良好的就餐環境、方式及誘人的風味,特別受到兒童的青睞。因此,家長們不惜慷慨解囊,但不少兒童卻由此而成了小胖墩,與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肥胖腦等多種“文明病”結了緣。因為,洋快餐多高脂肪、高熱量,而維生素含量卻較低。   加之油炸、煎、烤的烹飪方式,致使各種營養素比例嚴重失衡。如通常一份洋快餐提供的熱量可達1000千卡以上,已占3歲兒童每日供給量標準的88%—113%,其中脂肪提供的熱量又占總熱量的40%—59%。如此多的熱量進入寶寶體內,必然超過正常代謝所需,於是轉化成脂肪堆積於體內,使寶寶肥胖起來。   23.精食:很多家長經常給寶寶吃精米精面。醫學專家認為,長期吃過於精細的食物,會由於減少了B族維生素的攝入而影響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而且,還會因損失過多的鉻元素而影響視力發育,成為近視眼的一大成因。   鉻是人體內一種重要荷爾蒙,不足時可使胰島素的活性減退,調節血糖的能力下降,致使食物中的糖分不能正常代謝而滯留於血液之中。最終,導致眼睛的屈光度改變形成近視眼。   24.酸性食物:酸性食物並非指食物的味道,而是指各種肉、蛋及糖食類而言。這些食物往往被家長認為是高營養品,但它們在人體的最終代謝產物為酸性成分,因此可使血液呈酸性,過多食用有可能導致寶寶形成酸性體質。   留意食物的選擇   吃不單只是生理需求,也包含了心理層級的需求,只要家長多用點心,營造愉快的健康用餐環境,讓吃成為一件既快樂又健康的親子互動活動,才能讓孩子在正確的飲食中健康成長。再次提醒您:為了讓寶貝健康成長,只要多用一點心、留意食物的選擇,就能讓您在最少時間內,贏取小寶貝的健康。

【教養觀念9謬誤】

2006年11月21日
公開
26

【教養觀念9謬誤】 現代孩子的物質生活水準提高了,但他們的身心是否更健康、更快樂呢?只怕未必!這是個很值得父母深思的問題。 錯誤1:重餵養,輕活動 對於大多數的都市家庭來說,經濟條件都算小康,加上只有一個或兩個孩子,所以家長都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餵養上,不是怕孩子吃不好,就是怕他們不肯吃。可是專家提醒我們,家長不能僅僅把目光停留在孩子的餵養上,還要安排孩子從事適當的活動,否則容易出現手眼不協調、注意力不集中等感覺統合失調的現象。 所謂感覺統合系統失調,是指兒童的大腦,對身體各器官失去了控制和組合的能力。患有此症的兒童,通常表現為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手腳笨拙,膽小怕羞、社會交往能力差,容易受挫、缺乏自信,脾氣急躁、愛哭鬧,語言發展遲鈍不良等狀況。 感覺統合系統失調,乃是因為孩子缺乏應有的遊戲活動,繼而影響了大腦神經發育。有許多家長疼愛孩子過度,以致讓孩子仿如生活在「真空」裡,吃要吃最有營養的食物,穿要穿最柔軟的衣服,住要住最舒適的環境,整天抱在懷裡,還生怕孩子摔了;但這麼一來,卻使孩子們失去了享受以前打彈珠、滾鐵環、捉迷藏等戶外遊戲的機會,時間一長,即有可能導致孩子身體協調能力發展遲緩和感覺異常。 錯誤2:重生理,輕心理 在爸爸媽媽心中,孩子的健康是最重要的,可是,大多數父母都只注意到孩子生理上的健康,如我家的寶寶是不是和其他孩子吃得一樣多,是不是和別人家的孩子一樣高、一樣壯等等;至於孩子在想些什麼,心理是否健康,恐怕父母們就不大在意了。 有不少孩子在失敗時,從父母那兒得到的不是關懷和幫助,而是責罵,此將致使他的自信遭受到嚴重打擊。所以對於孩子,家長應該報以寬容和理解,因為孩子需要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大人在精神上的支援對孩子同樣重要。相較而言,幫助孩子接納自己,接受失敗,將他的心理建設得健康快樂,可能要比餵他吃多種營養品更重要。 錯誤3:重物質,輕精神 職場上有許多傑出的成功人士,由於工作很忙,所以孩子從小就寄養在爺爺奶奶家或交由褓姆照顧,很少有機會和父母待在一起;而為了彌補對孩子的愛,這些忙碌的父母,經常會為他購給買各式各樣的玩具和漂亮衣服,可是這麼做並不能同時收買孩子的心。 親子關係越來越疏遠,正困擾著不少事業成功的父母,經常可以聽到他們抱怨孩子和自己不親,反而和爺爺奶奶甚至褓姆更親密。雖然這些家長們也曾反思自己,並承認因為工作的關係,沒有太多的時間陪伴在孩子身邊,可是又辯稱自己以滿足孩子所需做出補償了。專家指出,物質的充實並不能滿足孩子「情感上的饑渴」;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很多孩子會要求爸媽反覆講同樣一個故事,這在某些家長看來,實在難以理解,還以為孩子的理解力出現了問題,但事實上,這只不過是孩子希望滿足「精神饑渴」的一種表現,他陶醉在父母溫和的聲音中,並在大腦裡不斷構現出故事所鋪陳的美麗畫面,從而達到一種精神上的愉悅。 錯誤4:重IQ,輕EQ 通常家長大多以「智商高不高」、「聰不聰明」,作為評判一個孩子優秀與否的標準,而由此衍生下去,學習成績就代表了孩子智商的高低。可事實上,與智商(IQ)相對應的情緒智商(EQ),在人一生中所扮演的角色更為突出,有多數極為重要的實際問題,均必須運用EQ去解決,它佔據了成功指數的80%比例。 國外將EQ分為如下幾個部分:同情心和關心他人;能夠表達和理解情感;控制情緒;有較強的獨立性;適應性強;受人喜歡;能正確處理與他人的關係;堅持不懈;善良、友愛、真誠。專家認為,EQ是兒童在日常遊戲活動中發展起來的,因此家長不要輕視遊戲所能帶給孩子的快樂成長機會。 錯誤5:重潮流、輕個性 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可是西元後兩千年的今天,仍有不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無法體認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於是基於「別人都學,你怎麼可以不學?」的比較心態,孩子們就跟著大人的指揮棒,奔波於電腦、外語、繪畫、跳舞等各種才藝班之間。 事實上,我們應該更注重個性教育,因為每個孩子各有所長,家長必須確實瞭解自己孩子的特點,然後針對其強勢優點予以培養。另外,培養孩子的真性情,也是個性教育的重點所在,這可以讓孩子勇於在人前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不會人云亦云,隨波逐流。 錯誤6:批評指責多,讚揚鼓勵少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被別人肯定,孩子也不例外。表揚和讚賞是孩子的基本需求,也是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尤其在孩子還沒有學會正確的行為規範之前,更需要表揚作為他的行動準則。因此,家長若想要孩子按一定的行為方式去做,就要對孩子積極的一面予以肯定,以此向孩子表明自己的態度,鼓勵他繼續朝好的方面發展。 有些家長或許認為,經常表揚孩子會讓他變得驕傲;或者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為,覺得沒有幾件事是值得讚賞的,因而絕不輕易誇獎孩子。其實,對於幼兒來說,做好一些「簡單」的事已經很不容易了,而良好的習慣和傲人的成就,就是由這些「簡單」的行為所累積而成,所以父母慷慨地給予讚揚,不僅不會讓小朋友驕傲,反而會讓他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更有自信,而且年齡愈小的孩子,所需的讚揚愈多,隨著年齡的增長,家長便可逐步提高讚揚的標準。 當然,在某些時候,批評也是需要的,不過專家有幾個要點提醒家長注意:第一,批評切忌情緒化;第二,不要擴大化;第三,不能給孩子下定論。適當的鼓勵和正確的批評,便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搭配。 錯誤7:說教多,自主選擇少 現在有許多年輕孩子,自己從來沒有決定過什麼事情,都是爸爸媽媽給他安排好,他只要照做就可以了,所以他們對父母具有很強的依賴心理,即便是成年以後,也表現出心理上的不成熟。 而我們也常看到有些家長,一方面責怪自己的孩子不自立,另一方面又將孩子的大小事情全部包下,且在教訓孩子的語句中,我們聽到的大多數是「你應該如何、如何」之類的陳述句,而不是「你會怎麼做?」這樣的問句。其實,如果家長自孩子小的時候,便多給他自主選擇的機會,試著放手讓孩子去做他樂於做的事,也許就不會有現在的煩惱了。 錯誤8:重現實功利,輕全人教育 正如我們前面所提到的,很多家長跟隨著潮流風尚,急切地讓孩子學習這樣或那樣才藝,以為那會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對於孩子的培養,並沒有依照其個性擬定一個明確的長遠規劃,於是一看到孩子眼前的學習失利,不是長吁短歎,覺得孩子以後不會有所作為,就是高壓惡補,非逼孩子達到自己的期望不可。 其實,人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培育孩子絕對是一項長年大計,欲速則不達,揠苗助長的結果只會適得其害,更何況,過於片面的教育雖能訓練出專才,卻也可能造就另一個領域的庸才,甚至白癡,這樣的人生對孩子而言,究竟是好是壞?值得父母深思。 錯誤9:動腦多,動手少 動腦和動手經常是緊密相連的,雙手靈巧,大腦才好發號司令。但有些家長卻看不到這一點,寧可讓孩子多背幾篇課文,多做幾道數學題,也不願意讓孩子「浪費」寶貴的時間去摺紙,或做一個小實驗,所以若和西方教育相比較,我們的孩子在動手操作能力上,便比不過西方兒童。 養育一個聰明寶寶是家長的衷心期盼,但無論您採用什麼方式來栽培孩子,都不應該抹滅他真純快樂的本性,畢竟屬於孩子的人生,即使親如父母的您,也無法替他代嚐酸甜苦辣;不是嗎?!

教寶寶語言的五大禁忌

2006年11月20日
公開
26

教寶寶語言的五大禁忌 ★ 一、認為寶寶聽不懂 剛出生的孩子,對成人的話確實聽不懂,但嬰兒的學習能力很強,當媽媽總是沖他微笑,對他說:“寶寶,我是媽媽”。“寶寶,這是奶,你餓了吧!”時間一長,這種語言資訊就儲存在了他的腦子里。隨著他的智力發育,再經過幾十次的語言重復,他就明白,原來總抱著我的人就是媽媽。到了1歲的時候,他可能會叫“爸爸,媽媽”了;當有人對他說:“寶寶,你的球呢?”他會轉身去找,說明他已經明白了話的意思。 ★ 二、過分滿足寶寶的要求 當寶寶已經明白成人的話還不會從口中說出,若寶寶指著水瓶,成人馬上明白這是寶寶想喝水了,於是把水瓶遞給他,這種滿足寶寶要求的方法使寶寶的語言發展緩慢,因為他不用說話,成人就能明白他的意圖,並達到他的要求了,因此寶寶失去了說話的機會。當寶寶想喝水時,你可以給他一個空水瓶,他拿著空水瓶,想要得到水時,會努力去說“水”,僅僅說一個字,你就應該鼓勵他,因為這是不小的進步。他懂得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要求了。 ★ 三、用兒語和寶寶說話 兒童語言發展有其自身的階段性,一般都是經曆單詞句(用一個詞表達多種意思)、多詞句(兩個以上詞表達意思)、說出完整句子這幾個階段,父母對孩子進行教育時,應了解這一規律,但又不能遷就他,而應通過正確的教育引導孩子的語言向更高階段發展。 1歲左右的寶寶,語言處於單詞句階段,寶寶經常發出一些重疊的音,如“抱抱”、“飯飯”、“打打”,結合身體動作、表情來表達他的願望。如說抱抱時,就張開雙臂面向媽媽,表示要媽媽抱。 到了1歲6個月左右,孩子能用二三個詞組合在一起,表達意思,這就進入了多詞句時期。開始時能把兩個詞重疊在一起,如“吃飯飯”、“媽媽抱”。快到2歲時,出現簡單句,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如說出“媽媽抱寶寶”,“寶寶吃飯飯”等。在這些發展階段中,孩子用小兒語是因為其語言發展限制了他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有些家長因此以為寶寶只能聽懂這些兒語或覺得有趣,也用同樣的語言與寶寶講話,這樣做就很可能拖延了孩子過渡到說完整話的階段。 ★ 四、重復寶寶的錯誤語音 剛學會說話的寶寶雖然基本上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願望和要求,但是有很多寶寶還存在著發音不準的現象,如把“吃”說成“七”,把“獅子”說成“希幾”,“蘋果”說成“蘋朵”等等。這是因為小兒發音器官發育不夠完善;聽覺的分辨能力和發音器官的調節能力都較弱;還不能正確掌握某些音的發音方法;不會運用發音器官的某些部位。如在發“吃”、“獅”的音時,舌向上卷,呈勺狀,有種懸空感,而小寶寶不會做這種動作,把舌頭放平了,於是錯音就出來了。對於這種情況,父母不要學孩子的發音,而應當用正確的語言來與寶寶說話,時間一長,在正確語音的指導下,發音就會逐漸正確。 ★ 五、語言環境復雜 有些家庭中父母、爺爺奶奶、保姆各有各的方言,語言環境復雜,多種方言並存,這會使正處於模仿成人學習語言的小寶寶產生困惑,其結果是導致說話晚。因此在0.5~2歲這個學習語言的關鍵期,家人應著重教他正確的語言。

孩子打架,好壞媽媽兩版本

2006年11月20日
公開
9

孩子打架,好壞媽媽兩版本 文/Mark(心理學博士)   孩子之間打打鬧鬧,這本是正常現象,一般情況下大人最好不必干預。讓孩子在相互磨合中,促進瞭解,互相配合,而成為好玩伴。當然有時他們之間的衝突太大,自己無法解決時,老師或父母就應出面交涉,使孩子的火氣降下來,或暫時分開,或遊戲重新開始。不要打罵自己的孩子,更不可打罵別人的孩子,因這既影響孩子又傷害大人自己。 兩個孩子一個叫王平,另一個叫張輝,都是三歲,剛來上小班。幼兒園的林老師說,兩個孩子的個性都比較強、好動、不太聽話。王平個兒矮小點,頑皮些;張輝則高大點,老實些。平時他們在一起玩愛打打鬧鬧,有事老師馬上擺平,然後兩人玩得挺開心。 幼兒園放學後,許多小朋友還不願馬上回家,想在遊樂場多玩一會兒,父母 們也只好在旁邊等著。突然滑梯上,王平和張輝吵起來了,「我先到!」「我先到!」而且兩人還推推攮攮起來,誰也不讓誰先滑。別看王平個兒小,真把張輝推在一邊,自己一溜就先滑下來了。張輝那肯服輸,緊隨其後滑下來,一下把他撞落到地上。王平被撞疼後,哇哇哭叫著,爬起來,扭轉身就打張輝。張輝自然就和王平對打起來。 ★壞媽媽版本: 王平的媽媽看到兒子被人欺負,心裡氣不打一處來,衝上前去把張輝拉開,「你這孩子,太不像話,把人家撞傷了,還要打人,真沒教養!」張輝被嚇一跳,「是王平先推我。」 「看不出,這麼小,你真厲害,打了人還搶嘴。」張輝的媽媽看到一個大人數落她的孩子,好不心疼,「嘿,你這個人,怎麼跟孩子一般見識。」「你沒長眼吶,我的孩子被撞成這樣,還要打人。」「你他媽的是什麼好東西,玩不來就別來玩。」「…… 」 雙方的父母 越吵越烈,誰也不饒誰,一個伸手,一個跺腳,兩個孩子嚇得站在一邊發呆。此時幾位老師迅速趕到現場平息了事態。兩位媽媽還在慪氣,可兩個小傢伙又一起爬上了滑梯。 ★壞媽媽版本: 王平的媽媽看到兒子被人欺負,心裡氣不打一處來,衝上前去把張輝拉開,「你這孩子,太不像話,把人家撞傷了,還要打人,真沒教養!」張輝被嚇一跳,「是王平先推我。」 「看不出,這麼小,你真厲害,打了人還搶嘴。」張輝的媽媽看到一個大人數落她的孩子,好不心疼,「嘿,你這個人,怎麼跟孩子一般見識。」「你沒長眼吶,我的孩子被撞成這樣,還要打人。」「你他媽的是什麼好東西,玩不來就別來玩。」「…… 」 雙方的父母 越吵越烈,誰也不饒誰,一個伸手,一個跺腳,兩個孩子嚇得站在一邊發呆。此時幾位老師迅速趕到現場平息了事態。兩位媽媽還在慪氣,可兩個小傢伙又一起爬上了滑梯。 ★好媽媽版本: 雙方父母 應從理解孩子的情感出發,來處理兩個孩子之間的糾紛。作為王平的媽媽,看到兒子被撞疼了,兒子的心裡自然不好受,他會氣憤,他想報復,且立即動手,這是孩子的自衛心理,一定要明白兒子的這種感受。母親要支援孩子的這種想法,但要制止孩子攻擊別人。應把自己的孩子拉到一邊,安慰他說「兒子,那孩子把你撞痛了,你現在很生氣,對嗎?媽媽知道你的感受,那孩子撞了你,當然不對,但你打了別人,人家也會痛的。」如果孩子得到安慰,心裡平衡了,他就不會計較要如何去報復別人,且會原諒別人的過失。而張輝的母親知道兒子撞了別人後,首先是讓他知道自己撞人是不對的,儘管別人先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但不能傷害人,若是無意的,也要帶孩子向對方道歉。「媽媽知道是別人先推你不對,可是你接著追人,把人家撞了,那就是你的不是了。快去給人家賠禮道歉,和好了,你們還是好朋友。」這樣孩子心服口服,他會高高興興地向人道歉。 ★好媽媽版本: 雙方父母 應從理解孩子的情感出發,來處理兩個孩子之間的糾紛。作為王平的媽媽,看到兒子被撞疼了,兒子的心裡自然不好受,他會氣憤,他想報復,且立即動手,這是孩子的自衛心理,一定要明白兒子的這種感受。母親要支援孩子的這種想法,但要制止孩子攻擊別人。應把自己的孩子拉到一邊,安慰他說「兒子,那孩子把你撞痛了,你現在很生氣,對嗎?媽媽知道你的感受,那孩子撞了你,當然不對,但你打了別人,人家也會痛的。」如果孩子得到安慰,心裡平衡了,他就不會計較要如何去報復別人,且會原諒別人的過失。而張輝的母親知道兒子撞了別人後,首先是讓他知道自己撞人是不對的,儘管別人先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但不能傷害人,若是無意的,也要帶孩子向對方道歉。「媽媽知道是別人先推你不對,可是你接著追人,把人家撞了,那就是你的不是了。快去給人家賠禮道歉,和好了,你們還是好朋友。」這樣孩子心服口服,他會高高興興地向人道歉。 ★好媽媽教程: 正確理解孩子的情緒對處理孩子之間的問題非常重要,父母 既不能過分呵護,也不能過分管制。過分呵護容易讓孩子滋生嬌氣,依靠大人的勢力,欺負或攻擊別的孩子;一旦攻擊性人格形成,不但不易與他人相處,而且常常會滋事惹禍,將給個人和家庭帶來很多麻煩。為什麼也不能過分管制呢?因孩子受到委屈後,他要發洩受氣的情緒,這是人正常的要求,大人可以控制自己,但天真無邪的孩子則不會,他要反擊別人。若父母 強行壓制他,會造成對他心理的傷害,尤其是對他人格的損傷。他不被尊重會變得缺乏自信,他不能實行自我護衛權利,就變得懦弱膽怯。這對他今後健康成長造成的傷害不言而喻。 現在的父母過分呵護自己的小王子小公主,生怕孩子吃了虧,為一點點小事而不惜臉面與他人大打出手。實際上父母 為了子女反目為仇,而孩子們又像好朋友一樣在一起玩耍。可見,孩子的心理是健康的,而父母 的心理實在有點偏激。

外國人怎們教育孩子~~

2006年11月17日
公開
19

外國人怎們教育孩子~~ ●如何管教孩子?美國專家的指點   無論是大發脾氣還是胡亂扔東西,或是早上不肯穿衣、不願洗臉……孩子們總是在不斷地測試你的忍耐極限,深深地吸口氣,不要放棄。   雖然我們已經能克隆出綿羊了,但要哄你的孩子乖乖地穿上衣服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僅就管教孩子問題設立一項諾貝爾獎也不為過。美國紐約州的安德瑞·海絲柯爾談起女兒3歲時的一件事,至今記憶猶新:那天早上,我正準備送基娜去幼兒園,可她死活不穿衣服。我好言相勸、哀求、恐嚇,什麼法子都用了,她不僅置之不理,反而跑回床上蒙上被子睡覺……我簡直讓她氣壞了,拉開被子在她屁股上打了幾下,她就歇斯底里地大哭起來。最後,基娜終於穿上了衣服,不過她的忘性挺大,第二天仍然鬧著不肯穿衣服。安德瑞媽媽卻為此內疚了好幾天,對自己的失去控制感到非常不安!   安德瑞媽媽的行為的確不符合現代育兒觀念,但又有哪一位父母面對無理取鬧的孩子能保持十分理智的態度?尤其是1到3歲的幼兒,都是些自我中心、不明事理、專門考驗你耐心的小東西,幸虧他們很可愛,不然的話,真要令大人們厭煩了。因此,要決定什麼是適宜的行為並教會(而不是強迫)孩子這些適當的行為,一直是困擾著父母們的一個重大問題,即使出版了無數的育兒指南、父母必讀一類的書籍,對此仍是莫衷一是。能不能教導一個9個月的嬰兒不要扯爸爸的眼鏡?能不能指望一個14個月的幼兒懂得與別人分享玩具呢?能不能教會一個2歲的孩子控制自己不亂發脾氣呢?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教授助理維多利亞·拉維尼說:「問題的癥結在於怎樣讓孩子不是強迫地,而是自覺自願地做你認為適當的事情。」   對於1歲以下的孩子採用「管教」的方式讓他們分辨是非實在是不可想像的事。當孩子拽電話,把手指塞進電源插座,用指頭去戳別的小朋友的眼睛時,他並無惡意,僅僅是在探索新奇的事物,而這正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主要任務,做家長的總不能因噎廢食,把孩子限制起來吧?唯一的應對策略是:把東西挪開、挪開、再挪開!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不良行為的發生常常是因為渴求自主,或希望引起他人注意,或僅僅是由於挫折感。孩子的心智尚未成熟,無法分辨是非(大約要到3歲左右才開始分辨是非)。美國紐約大學心理學教授馬丁·霍夫曼認為:18至20個月的嬰兒已經可以對其進行勸說,他們已經開始懂得適應他人的要求了。   以下是一些幼兒的典型行為:   鬧脾氣:專家們認為鬧脾氣是孩子學習表達憤怒和挫折感的正常方式,如果不是鬧脾氣的次數越來越多、並隨著年齡毫無改觀的話,父母無須過分干涉。兩歲半的本·卡洛尼就是一個堅持自己的喜好,對試圖改變他習慣的人吵鬧不休的典型。他母親說:「他堅持以某種方式刷牙,以某種方式爬上椅子,別人倒果汁必須有他幫助……最近,當本謝謝爸爸後,爸爸沒有像往常那樣說:「不用謝」,而是說:「不用,謝謝你,本。」本為此就大發脾氣。專家建議卡洛尼夫婦,當本發脾氣時不要理睬他,與他保持一定的距離,同時試著和他談心,讓他解釋生氣的原因。這種方面有時奏效,有時一點用也沒有。但為了哄孩子把他抱起來或順從他的要求只會使他更加變本加厲。   不願分享:孩子在2至3歲時才開始懂得與人分享東西,但不要指望他們發自內心的樂意,也不必為孩子的你爭我奪而擔心。喬治·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精神學和兒科學教授斯坦利·格林斯潘說:「孩子與其他兒童的相互交往更為重要。分享是通過這些交往獲得的一項成果。」居住在加州的帕蒂·拉爾夫嘗試鼓勵兩歲半的女兒傑西與人分享東西,結果卻是成功失敗兼而有之。帕蒂說:「她固執地不願與人分享自己的東西。」   打人:大人們對孩子動手打人常常是不能接受的。但斯坦利·格林斯潘認為:「不必對此大驚小怪。」有時孩子打人是為了應付他們不喜歡的事情,有時候是從同齡小朋友那兒學來的。住在倫敦的13個月大的美國女孩勞拉·斯科特就是一個例子。一次,勞拉打了另一個女孩之後,她的父親抓住她的手溫和地對她說:「不能打人,不能打人。」從此,勞拉就再也沒有打過人了。   穿衣服:傑西·拉夫喜歡將衣服前後反穿,或穿互不搭配的衣服,或將鞋子左右反穿,還有一次她想穿著睡衣上學,這些都可能演變成為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衝突。傑西的母親說:「她只是在學習如何表現自己的意志,只要不過分,我一般是不干涉的。」   吃飯:在維多利亞時代,孩子進餐時都乖乖地坐著將分給自己的食物吃完;而今天呢?如果能讓一個不足3歲的孩子在餐桌前乖乖地坐上15分鐘以上就是一個奇跡了。父母不斷地與孩子作鬥爭,企圖使他們吃各種不同的食物,這實在是浪費精力。馬裡蘭大學人類發展學教授查爾斯·弗萊特認為:「只要睡覺和代謝正常,孩子偏食不是大問題。」格林斯潘則認為:「正確的方法是父母不要給孩子制定過多的規則,應該使規則適合每個孩子的需求。」   就兒童的行為而言,以上列舉的都是容易對付的。斯坦利·特雷基博士在《難以管教的孩子》一書中指出:那些過度活躍的孩子對父母的耐性是一種挑戰。這類兒童好動、十分任性和固執,注意力難以集中,嚴重的可以確診為兒童多動症。臨床上很少發現3歲以下的孩子患多動症,但問題卻隱藏於這一階段的發育過程中,如果孩子8個月後仍未顯示出有意識的抓取動作、微笑、發聲,2歲時仍未顯示出對較複雜的人際關係的相處能力,這些就會是3歲時導致情緒和智力障礙的前奏,屆時會出現無法分辨幻想與現實,或缺乏適當的認知和語言技巧,這些問題更令人擔心! ●韓國禮貌教育,你好謝謝不絕口   在韓國,老師非常受尊敬。學生們和老師說話一定要用尊敬語, 見了面也要點頭微鞠躬。   我曾在一所外高裡當過老師,那些認識我的不認識我的學生見到我都是鞠躬點頭的,十分尊敬。韓國大學生在教授面前是絕對不敢抽煙,喝酒的, 剛到中國的韓國人,看到中國校園裡教授和學生互相遞煙,眼珠子都驚訝的要掉出來了。   別說上學的學生,就連我女兒這個小小的幼兒園生,每天都在接受尊師教育。 現在她每天去和回,都要和老師問好,這個在韓國叫肚臍問候, 就是雙手要放在肚臍上,做出最尊敬的90度鞠躬, 同時說「你好」、「 再見」。   此外還有一句,就是我找不到合適的中國詞語來說明了,直譯就是:尊你為師, 每天是和「你好」、「再見」這些日常問候語同時說的, 這個可以證明在韓國師長的絕對權威性。   我們古人說的,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在韓國這句話可一點不誇張。 ●外國人眼中:中國父母育兒之不當   如何教育孩子始終是讓父母最為頭疼的事情,怎樣的方式方法才是正確的?在國外很多父母看來,以下是他們認為不合適的做法。   讓保姆、爺爺奶奶帶孩子   很多中國父母以為孩子只要身邊有人看著,沒有生命危險就好。其實從出生開始,孩子就需要和別人交流。我們很多家庭的孩子,是在沒有關注的環境下長大的,永遠缺乏愛的安全感,終生追求那童年時期失去卻永遠追不回的愛。   孩子成炫耀比較對像   中國人一方面愛面子,一方面想鼓勵孩子上進。常常說,你看人家孩子多用功,成績多好,人家又得了什麼獎。這種比較最要不得。況且常常是當著很多人的面說。說難聽點,孩子考試考不好只怪你基因太差。你每一次把孩子和別人比,只帶給他多一份不滿和痛苦,對於事情沒有什麼幫助。   漠視孩子的隱私和權利   父母進入子女房間應該先敲門,移動或用孩子的東西應該得到他的允許,任何牽涉到子女的決定應該先和子女商談。應該尊重孩子的所有權利,把他當一個成人一樣尊重。這個尊重是從出生換尿片開始的。換尿片前,先和顏悅色告訴他要換尿片了,向他道歉,請他忍耐一下。這種尊重的精神是我們社會所缺乏的,導致社會缺乏服務和尊重的觀念。不被尊重的人以後也不知道尊重別人。   按自己的標準塑造孩子   很多父母把自己一生的遺憾寄托在孩子身上。一直逼孩子往自己以為是正確的路走。即使孩子並不適合,或者不喜歡,譬如學鋼琴,譬如出國。在這種壓力下,家庭變得不快樂,親子的愉快時光成了鬥爭大會。犧牲了親子的和諧關係,讓孩子追求一些莫名其妙,也不見得正確的父母的理想。當子女長大後回想起童年時,儘是不快樂的回憶,的確是些失敗父母的作為。   認為越用功越好   很多父母以為學校的成績代表一切。目標訂清楚了,父母剩下的工作,就是用一切威逼利誘苦苦哀求,來達到這個目的。這個科舉時代遺留的過時觀念,仍舊深存人心。其實學校的成績並不代表一切。反而是全面的能力(活力、毅力、性格等),才是影響他們一生的重要因素。   認為早起很好,睡覺懶惰   成長中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目前全國教育界正在集體犯罪,剝奪孩子們的睡眠時間,毀滅中華民族的健康下一代。很多孩子6點就起床,每天睡不足8小時。全國還在推廣早起才健康的錯誤觀念。睡不足會影響發育。腦力會減退。我們的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   父母的愛成最大理由   男女之間,愛並不是為所欲為的借口。或許因為電視劇演得太多了。很多人以為愛就可以當一切的借口。很多父母常對子女說的一句話:我們這樣做,也是因為愛你,為你好啊!想用這句話堵住子女的反駁,這簡直荒謬,要求不合理就是不合理。 ●美國:被寵壞的一代育子格外嚴格   美國佛羅里達的一位心理學家佩雷·巴芬頓今年出了本新書,叫做《父母容易做到的心理技巧》。在這本書裡,巴芬頓向父母講述了怎樣才能避免寵壞孩子。專家們指出,這反映出美國的家庭教育方式有了回歸傳統的趨勢。   美國的家庭教育從上世紀30年代到今天,經歷了從嚴格到嬌慣,再回復到嚴格的變化。上世紀的30年代,美國經濟正處於蕭條期,人們的生活比較困難,父母們受傳統影響較重,因此在家庭教育上比較嚴格。二戰後,美國經濟高速發展,家庭收入提高,加上反傳統和自由化思潮的影響,父母不想讓孩子再過自己幼年時的「苦難」生活,於是,戰後出現的「嬰兒潮」一代,就得到了父母相當多的關愛。   父母們會互相攀比、講究孩子的衣著、玩具,把孩子當朋友,平等對待。然而,事與願違的是,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完全以自我為中心,任意放縱,成了被寵壞的一代。於是,美國社會開始反思,並致力於回歸傳統。而反映在家庭教育上,就是不少父母又實行起了嚴格的教育方式。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著名歌星麥當娜。她年輕時表現出打破一切規矩的形象,而現在她為人母,卻對兩個孩子管教得十分嚴格。嚴禁他們看自己以前放蕩不羈時的電影。而在美國,這並不是個別現象。 ●新加坡提倡孩子破壞玩具有益智商   在過去20-30年中,世界兒童的智商呈提高趨勢,新加坡兒童的智商提高的速度更快。為此,新加坡專家介紹了他們的經驗之一——讓兒童在玩玩具時盡量隨意玩耍,甚至允許他們拆裝玩具或是將玩具搞壞都有利於提高兒童的智商。   新加坡國家教育研究院心理研究部蘇博士表示:我們應該鼓勵兒童破壞玩具,把其中的部件拼裝成為新的東西,而不是強調讓他們按照玩具設計的玩法來玩。另外,蘇博士認為孩子應當玩各種各樣的玩具,因此,父母不應當告誡兒童哪些玩具是專門男孩玩的、哪些是女孩玩的。   根據最近的研究表明,人類的智商有一半是由遺傳所決定的,而另一半是由後天生活環境所決定。父母可以幫助兒童擁有不同的成長經歷而開發兒童的智力。 ●比較:同樣是乖,乖法卻各不相同   最近有華裔學者評論道:華人的孩子一般都特別乖,特別聽話;而美國孩子相對比較大膽。表面看來似乎也有道理。美籍華人學生和中國學生相比,前者顯得更陽光,更大膽,更自信;而後者往往比較沉默。和美國學生相比,差別就更加顯著了。一般人猜測中國人「乖」是從小教育的結果:在家裡,父母都很強調孩子的順從,久而久之,「乖」就成為中國人品性的一種了。   中國學生未必「乖」   但如果以「順服」定義「乖」的話,中國人又很難說真的很「乖」。美國有很多的規矩條文,在美國讀書的中國學生並不十分自覺遵守。比如,學校公用的複印機,說明只可以複印和工作有關的文檔,而有些中國學生卻用來複印個人文檔。其他一些不成文的規矩,比如工作時間不查閱個人電子郵件、不打私人電話等,中國人遵守得也不及當地人嚴格。校園以外的社會,華人社區也多少以精明和不嚴格守法而知名——比如中餐館偷稅漏稅、唐人街僱傭非法移民等都是公開的秘密。   「乖」的不同標準   如此說來,中國式教育出來的人,是乖還是不乖呢?   也許關鍵在於乖的定義和標準不同。華人更加側重人際關係,而在傳統上法制觀念淡些,所以華人教育出的「乖」,主要是在人際交往中不得罪人,尤其是不與人發生正面衝突;而美式教育出的「乖」,則側重於服從法律、尊重主流社會價值觀。傳統的中國孩子往往從眾心理強,擔心自己和別人不一樣;而美國孩子也許在具體問題上敢於表達不同意見,但在核心價值觀上仍然認同主流。   中國的「乖」迴避矛盾   由於各自環境不同,很難說這兩種「乖孩子」孰優孰劣,但自幼被教育迴避人際關係衝突的孩子,成年後由於不知道如何以禮貌得體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同看法,從而不利於與人協作。而我在美國長大的表妹,還在上幼兒園的時候,教材裡就有這樣的一課:我到學校來,同學看到我的筆好看,問可以送給他嗎?我不好意思拒絕就送給同學了,自己回家很不高興。老師教導說,如果你不高興送人,就直接告訴對方,這樣好看的筆你也喜歡,所以很抱歉不能送。   中美都把校園稱為「象牙塔」,但比較而言,中式教育更側重於理想狀態,即「現實應該是怎樣的」;而美式教育比較現實主義,更多告訴學生「現實是怎樣的」。從這個層面上說,中國式的「乖」,有時也許就有迴避矛盾之嫌了。

想懲罰孩子?試試不動聲色的暫停法

2006年11月16日
公開
15

想懲罰孩子?試試不動聲色的暫停法 暫停,是人們很熟悉的一個體育專有名詞。如果寶寶在玩樂過程中被宣佈「暫停」,遠離快樂寶地,離開依戀的玩伴,對小寶寶來說,還有什麼比這更難受的呢?   寶寶兩歲左右時最逗人喜歡,他不但會跟著你的指揮棒團團轉,且能用心觀察你,熱衷模仿你的一舉一動,實足一個可愛的小木偶。但寶寶也會有意無意地做出各種各樣與大人對著幹的事,比如:爭搶、推人、打人、咬人等等。一旦寶寶做出這些「出格」的舉措,父母免不了會呵斥制止,或威脅打罵。這種高壓方式除了奏效時間短、效果不如意外,也顯示了暴力背後你的無能。那寶寶打不得、罵不得,就由他「造反」啦?當然不是,「懲罰」是有技巧的,這就是「暫停」。   比賽中,隊員要重組,再次研究對策,教練會向裁判員請求「暫停」!但如果寶寶在玩樂的過程中被宣佈「暫停」,自己的切身利益直接受損,不但「玩權」被取消,遠離快樂寶地,還必須離開依戀的玩伴,形影相吊地獨自「靜坐」——對小寶寶而言,還有什麼比這更難受的呢?對2歲以上的寶寶施行暫停,你的「懲罰」技術會顯得文明、自信且卓有成效。但在實施前,你還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哦!   實施「暫停」處罰的目的   1、給寶寶一點時間檢討自己的「違規」行為(至少知道自己「做錯了」);   2、讓寶寶學習遵守規矩;   3、提供一個讓他冷靜下來的機會,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對父母而言,你不必對寶寶吼叫、打罵、威脅或打屁股。採用平靜的「冷處理」方法,讓那些精力充沛的寶寶「坐冷板凳」數分鐘,這對沒有耐性的寶寶是一種很大的挑戰和不輕的懲罰!   「暫停」勝過粗暴的處罰   在當今充滿暴力的社會,媒介,包括電視、錄影帶等,都難免會讓寶寶「窺視」到不少暴力鏡頭,他們興致勃勃,躍躍欲試,大人則要千方百計地「除毒」。如果父母自己也擠進這一行列,對不聽話的寶寶採取又打又罵的簡單粗暴手法,那其實是讓寶寶再「耳濡目染」一堂活生生的暴力課。同時,也會給寶寶傳遞一種錯誤信息,那就是:問題是靠武力解決的,強者為王,弱者為寇,這對寶寶實有誤導之嫌。   「暫停」法的實施技巧   ·「暫停」環境   選擇「暫停」環境,以考慮安全因素為先。注意有無電器或易碎品威脅寶寶安全;週遭環境要簡單無趣,讓寶寶感到乏味,提不起「玩」的興致。洗手間絕不是合適的地方,寶寶能從那裡創造出不少自娛的活動項目。如果讓寶寶在玩具室裡「受罰」就更糟,玩具讓寶寶目不暇接,玩性大增,哪裡還記得自己呆這個地方的最初原因呢?   此外,應讓寶寶處於你的視力所及範圍之內,以免讓「小肇事者」感到自己被大人遺棄而害怕起來(效果將適得其反)。   ·「暫停」時間   首先,「暫停」的時間按其年齡計算,如兩歲,罰坐時間為兩分鐘;三歲寶寶,罰三分鐘……以此類推。   其次,寶寶犯錯的問題較嚴重,就多加幾分鐘。如頂嘴、講粗話,「暫停」五分鐘。較嚴重的,如打架,十分鐘。最後,如果寶寶不服從,不願接受,便要「暫停」時間加倍(一次就足夠了)。另外,如果寶寶發脾氣,大哭大叫,就等他停止以後再開始算時間。如果寶寶小聲哭泣,或自娛自樂,或故意弄出些噪音,採取「不理會」態度,照樣算「暫停」時間。如果他弄出的聲音大至影響到別人,或者故意耍手段讓你生氣,就等他安靜後,才開始算。   要把鬧鐘撥好,讓寶寶能看到。時間一到,在簡短提醒他後,便還他「自由」。平時,雖然有的寶寶可能會說「讓我再玩一分鐘」,「再玩五分鐘」的話,但這並不意味著他有確切的時間概念。所以要公正地為寶寶計算「處罰」時間。   但那種「暫停」時間越長,收效就會更大的想法,也是不對的。兩三歲的寶寶還不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行為與懲罰性「暫停」之間的聯繫,他的記憶力很薄弱,大概五分鐘後,便會完全忘記不久前自己所招惹的麻煩。所以,「暫停」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三分鐘。儘管三分鐘對於你來說是「一剎那」,但對寶寶來說,是相當漫長的。   ·樹立權威,言出必行   一旦決定「暫停」,你便要態度堅決,不給寶寶討價還價的機會。對寶寶的請求裝作不理會,不必回答他的話,否則寶寶從中試探到了有討價還價的可能性,以後就會變本加厲地與你爭論,挑戰你的權威。   ·糾正壞毛病,勿操之過急   每次「暫停」,最好能集中在某一行為的偏差上,如果要求寶寶同時改正幾個壞毛病,這樣過高的期望會讓你有挫敗感,因為寶寶的毛病不可能一下子都改掉。如果想糾正寶寶的幾個壞毛病,應先挑一般性的毛病作「暫停」處罰,讓他習慣了你的調教方式後,再來糾正其他較嚴重的毛病。注意,如果想使你的調教方式成功,就要耐心地逐個進行,欲速則不達。   ·對寶寶做關於「暫停」的解釋   首先,讓他知道處罰的目的,是要改進他的不良行為,幫助他下次做正確的選擇。其次,讓寶寶清楚自己犯的錯誤在哪裡,為什麼你不可以接受。最後,解釋鬧鐘如何運作。   ·「暫停」處罰的要求也要與寶寶說清楚   1、不准離開凳子,不准起來走動。   2、「暫停」期間不能說話。   3、坐在凳子上時,腳不能亂踢,不能大聲叫嚷。   4、不准把玩任何玩具及其他任何物品。   5、不准看電視。   即使對各年齡段的寶寶使用「暫停」,寶寶仍然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毛病,兩三歲的寶寶尤其如此。你一定要耐心、反覆指導,多次更正;同時,要允許寶寶犯錯,在錯誤中得到再學習和認識的機會,其行為偏差,才能逐步得以改正。

教養孩子一定有方法 磨蹭:總是拖拖拉拉!

2006年11月15日
公開
18

教養孩子一定有方法 磨蹭:總是拖拖拉拉! 每天早上都在上演同一齣戲碼:小洋總是拖拖拉拉,直到媽媽發火。媽媽還得上班呢!但他們總是拖到最後一分鐘才出門,到了幼稚園也沒時間好好說再見。本來時間應該很充足,卻因為孩子的磨蹭而變得混亂,這並不是一天中好的開始應該有的情形。 這種狀況總是讓父母氣急敗壞。其實,這個問題只是大人和孩子之間的世界無法協調罷了。成人的世界是滴答走的時鐘及計畫好的行程,但孩子的世界則沒有時間感及目標感,似乎所有人都會永遠等待著他。 小人兒一直要到上小學,才會有時間感。在此之前,他們一直都是生活在自己的「這裡」與「現在」,只知道眼前這一刻,無法預做計畫。舉例來說,如果他去浴室時在地上發現一本圖畫書,他會馬上就忘了要刷牙這件事。一直到媽媽問他:「你在那兒呀?」5分鐘之後他才會從書中世界回過神來。 拖拖拉拉引人注意 儘管孩子的世界不像大人的有時間感,您還是要考慮到:在孩子拖拖拉拉的背後是否隱藏著其他因素。也許是因為家中添了小寶寶,您的孩子想引起您的注意;或是他覺得在幼稚園中還不是那麼有安全感。在這種情況下,磨蹭就是在傳達一種訊息──我需要幫助。如果您對孩子磨蹭的情形有所反應,這樣的情況就會有所改善。如果您的孩子磨蹭的原因都不是上述這些情況的話,那麼他可能只是需要多一些時間而已。 您可以這麼做 改善孩子拖拖拉拉的基本規則 •如果磨蹭是一種需要協助的呼喚,那麼您應該多多關心您的孩子;您必須給他更多的時間及耐心。 •把時間提早:這個方法雖然有些困難,但是如果您想要帶著小傢伙又能準時的話,那麼──您自己要早一點起床,或是事先把東西準備好,並為路程多預留點時間,讓孩子可以順便逛逛。 幫助您掌握孩子磨蹭情況的基本規則 •讓孩子對接下來的事產生好奇與樂趣:「幼稚園今天要教小朋友做燈籠哦!」或是「看!前面有噴泉!」這些方法多半有效。 •舉行比賽,看看誰先完成!這個方法可以激勵孩子。如果您的孩子贏了,他會很有成就感。 •發給做到的人點數。不磨蹭的人可以得到點數或星星貼紙,磨蹭的人就什麼都得不到。先蒐集到10點的人可以得到事先約定好的獎勵,例如騎單車去野餐。 •練習時間規劃。讓您的孩子在上小學前一年就要慢慢學習規劃時間,否則他開始上學的早上會變得很混亂。您可以為不同的活動(例如早上起床穿衣服)各設定一個鬧鐘,並訓練他早起及例行流程(起床、穿衣、吃早餐……)。 緊急狀況的祕訣 •讓孩子體驗磨蹭的後果。磨蹭的人會錯過一些事物,像是:他可能不能進幼稚園,因為大門關起來了。孩子常常必須親自得到教訓,才能學會許多事。 不過,如果您早上必須準時上班的話,這個方法當然行不通。還有一個方法,如果您的孩子磨蹭太久的話,也許您可以讓他穿著睡衣或沒吃早餐就出門。 •請保持冷靜,責罵無濟於事。您最好深呼吸,不要緊張。

兩歲孩子

2006年11月14日
公開
28

雖然,在行為能力上兩歲孩子已經獨立許多了,但是,面對逐漸進入「反抗的兩歲」,很多父母都是忙於應付孩子突如其來的情緒發飆問題,或是不能適應乖乖兒一改常態的變成不聽話的小壞蛋,自己的情緒也大受影響。 運用一些符合這年齡孩子的發展特性的相處技巧,以及用「隱惡揚善」原則,來作為幼兒行為矯正的基本概念,相信就能幫助您與您的兩歲孩子順利的度過這一段困難的時期。 1.訂定規矩   兩歲孩子喜歡有固定的形式規則,您可以利用孩子這種喜歡成規的傾向,將一天中叫難處理的幾件事定下明確的規則,使他能順利的進行那些事。例如:一套固定執行的「就寢前儀式」,就可以解決叫孩子去睡覺的難題。 因此,訂立一套實際可行的規矩(避免過度善意和過多細節),並且能夠天天遵循不苟,才是明智之舉。 2.接納他對「一致性」的需求   兩歲孩子很喜歡「一樣」和「重複」,因此,盡量讓他的玩具和其他東西放在他擺的地方;家裏的各種家具也放在他習以為常的地方。一天當中的每一項活動他都喜歡,都要按著既定、預料得到的次序進行,因為他喜歡知道事情的結果,所以,請接納孩子對一致性的需要。 3.設法轉移他的注意力   盡量不要和固執的兩歲半孩子正面接觸。尤其在孩子不願做你要求他做的事時,你得極力避免硬碰硬的衝突。最好是能夠轉移他的注意力。 舉例來說,假如他不喜歡換衣服,你不需要和他爭論不休,只要把他放在一個相當高度的地方,一邊動作迅速幫他換穿衣服,一邊和他談一些待會兒要做的事。 4.接受他尋求安全感的慰藉物   請接受孩子對慰藉物(如:喜歡的玩具、毛毯)的依賴,尤其是在旅行、搬家 在陌生環境中,慰藉物就發揮效用。因此,這些具安全感來源的慰藉物,對兩歲兒具有很大的意義,就連在日常生活中,他們也會偶而出現強烈的需求,藉此獲得安全感受。 5.避免給他討價還價的機會   避免使用「以後」這個的字眼,也盡量避免給孩子有和你討價還價的機會。否則就會捲進一場又冗長又沒結果的拉鋸戰,不如這樣說:「好啊,我們先做好──,再做──。」這可能會讓孩子忘掉他原來的要求。 6.改變話題或離開現場   要打破他的牛角尖,最好的方法是轉移焦點到完全不同的地方。你可以離開現場,或是帶著他離開;也可以用一些新鮮的東西或新出的點子。 舉例來說,孩子心情不好,任何事都逗不了他開心;一個簡單的建議是:改變話題,轉移他的注意力。比如你問他:「咦,你的鞋呢?」這個方法通常效果甚佳。 7.讓生活處處充滿音樂感   這個年紀的孩子需要安閒舒適的氣氛。音樂有撫慰的力量,幾乎任何型態的音樂都能渲染出一片安閒舒適;媽媽的歌聲也有用。當孩子呈現低潮,錄音帶正好可以派上用場,尤其是兒歌錄音帶。有些孩子(特別是男孩)喜歡自己有一架錄音機,他們會把自己的錄音帶放上好一段時間。 8.把重要的東西放在他拿不到的地方   兩歲孩子非常缺乏抑制力。把最貴重、最容易破的東西放在他搆不到的地方,也可以用門或其他的障礙擋住,或是把門鎖上,不讓他去那裏。等待孩子稍微大一點,抑制力比較強時,「口頭教導」及「講道理」才會容易得多,也較為有效。 9.不理會他的大哭大鬧   兩歲孩子大哭大鬧、聲淚交加時,最好的方法是不去理會他,能容忍多久就容忍多久。所以一定要讓孩子及早明白,大發脾氣並不能使他得到什麼,父母甚至連理都不想理他。 不過,上上之策當然還是防範未然。父母需要預知在什麼時候,在那些狀況,孩子最容易出現情緒失控的狀況。 10.運用有效的口頭指令,引發孩子參與的動機。   要求孩子時, 避免出現不留餘地的指令方式,你可以試著運用這些好技巧 ☉說:「我們來做──」這樣的句子。 ☉「這樣做,怎麼樣?」也是一句引發孩子想要參與的問話。 ☉「收拾好,我們就出去玩。」加強的是「出去玩。」,如果「引誘」不了他,你還是得自己挑起大部分的工作。 ☉「積木要回家啦?」收拾玩具的時間到了,這句話也可以使孩子願意把積木歸回原位。若孩子不願配合也沒有關係。 如果上述口頭指令都不能奏效時,請您不必太在意,不妨開個玩笑,改變話題或是離開現場。

與2歲寶寶和平相處的十大絕招

2006年11月13日
公開
17

與2歲寶寶和平相處的十大絕招  雖然,在行為能力上兩歲孩子已經獨立許多了,但是,面對逐漸進入「反抗的兩歲」,很多父母都是忙於應付孩子突如其來的情緒發飆問題,或是不能適應乖乖兒一改常態的變成不聽話的小壞蛋,自己的情緒也大受影響。   運用一些符合這年齡孩子的發展特性的相處技巧,以及用「隱惡揚善」原則,來作為幼兒行為矯正的基本概念,相信就能幫助您與您的兩歲孩子順利的度過這一段困難的時期。 1.訂定規矩   兩歲孩子喜歡有固定的形式規則,您可以利用孩子這種喜歡成規的傾向,將一天中叫難處理的幾件事定下明確的規則,使他能順利的進行那些事。例如:一套固定執行的「就寢前儀式」,就可以解決叫孩子去睡覺的難題。   因此,訂立一套實際可行的規矩(避免過度善意和過多細節),並且能夠天天遵循不苟,才是明智之舉。 2.接納他對「一致性」的需求   兩歲孩子很喜歡「一樣」和「重複」,因此,盡量讓他的玩具和其他東西放在他擺的地方;家裏的各種家具也放在他習以為常的地方。一天當中的每一項活動他都喜歡,都要按著既定、預料得到的次序進行,因為他喜歡知道事情的結果,所以,請接納孩子對一致性的需要。 3.設法轉移他的注意力   盡量不要和固執的兩歲半孩子正面接觸。尤其在孩子不願做你要求他做的事時,你得極力避免硬碰硬的衝突。最好是能夠轉移他的注意力。 舉例來說,假如他不喜歡換衣服,你不需要和他爭論不休,只要把他放在一個相當高度的地方,一邊動作迅速幫他換穿衣服,一邊和他談一些待會兒要做的事。 4.接受他尋求安全感的慰藉物   請接受孩子對慰藉物(如:喜歡的玩具、毛毯)的依賴,尤其是在旅行、搬家 在陌生環境中,慰藉物就發揮效用。因此,這些具安全感來源的慰藉物,對兩歲兒具有很大的意義,就連在日常生活中,他們也會偶而出現強烈的需求,藉此獲得安全感受。 5.避免給他討價還價的機會   避免使用「以後」這個的字眼,也盡量避免給孩子有和你討價還價的機會。否則就會捲進一場又冗長又沒結果的拉鋸戰,不如這樣說:「好啊,我們先做好──,再做──。」這可能會讓孩子忘掉他原來的要求。 6.改變話題或離開現場   要打破他的牛角尖,最好的方法是轉移焦點到完全不同的地方。你可以離開現場,或是帶著他離開;也可以用一些新鮮的東西或新出的點子。   舉例來說,孩子心情不好,任何事都逗不了他開心;一個簡單的建議是:改變話題,轉移他的注意力。比如你問他:「咦,你的鞋呢?」這個方法通常效果甚佳。 7.讓生活處處充滿音樂感   這個年紀的孩子需要安閒舒適的氣氛。音樂有撫慰的力量,幾乎任何型態的音樂都能渲染出一片安閒舒適;媽媽的歌聲也有用。當孩子呈現低潮,錄音帶正好可以派上用場,尤其是兒歌錄音帶。有些孩子(特別是男孩)喜歡自己有一架錄音機,他們會把自己的錄音帶放上好一段時間。 8.把重要的東西放在他拿不到的地方   兩歲孩子非常缺乏抑制力。把最貴重、最容易破的東西放在他搆不到的地方,也可以用門或其他的障礙擋住,或是把門鎖上,不讓他去那裏。等待孩子稍微大一點,抑制力比較強時,「口頭教導」及「講道理」才會容易得多,也較為有效。 9.不理會他的大哭大鬧   兩歲孩子大哭大鬧、聲淚交加時,最好的方法是不去理會他,能容忍多久就容忍多久。所以一定要讓孩子及早明白,大發脾氣並不能使他得到什麼,父母甚至連理都不想理他。 不過,上上之策當然還是防範未然。父母需要預知在什麼時候,在那些狀況,孩子最容易出現情緒失控的狀況。 10.運用有效的口頭指令,引發孩子參與的動機。   要求孩子時, 避免出現不留餘地的指令方式,你可以試著運用這些好技巧 ☉說:「我們來做──」這樣的句子。 ☉「這樣做,怎麼樣?」也是一句引發孩子想要參與的問話。 ☉「收拾好,我們就出去玩。」加強的是「出去玩。」,如果「引誘」不了他,你還是得自己挑起大部分的工作。 ☉「積木要回家啦?」收拾玩具的時間到了,這句話也可以使孩子願意把積木歸回原位。若孩子不願配合也沒有關係。   如果上述口頭指令都不能奏效時,請您不必太在意,不妨開個玩笑,改變話題或是離開現場。

智商高孩子的特點

2006年11月10日
公開
27

智商高孩子的特點 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聰慧一些,可怎樣才能如願呢?專家們提示,大多數智商高的孩子都有以下特點: 1.遠血緣婚配生育的孩子。有資料顯示,父母均是本地人的孩子平均智商為102.45,父母是省內異地者平均智商106.17,而隔省婚配所生子女的智商則高達109.35。 提示異地通婚可提高下一代的智商水平。 2.父母在最佳生育期生育的孩子。一份抽樣結果表明,母親在23歲以前所生子女平均智商為103,而24∼28歲這段時間生育者則高達109,但太晚生育(29歲以后)的子女又低於105。故專家推荐24∼29歲為育齡女子的最 佳生育期。至於男士,30歲左右當爸爸為優。 3.吃母乳長大的孩子。英國劍橋大學營養學家對300名7∼8歲的兒童做了智商測驗,並與嬰兒的食譜相對照,發現吃母乳長大的兒童智商普遍較高,比吃代乳品長大的同齡兒平均高出10分之多。 4.體重適中的孩子。有關專家將超過正常體重20%的肥胖兒與同齡正常兒相比較。發現其視覺、聽覺、接受知識的能力均處於低水平狀態。 5.堅持吃好早餐的孩子。美國斯旺西大學心理學博士戴維·本頓特別強調早餐的重要意義。他的調查資料顯示,吃早餐后參加高難度考試的學生,其得分明顯優於那些空腹參考者。 6.勤於活動的孩子。美國貝魯奇學院紐索拉博士的一項研究發現,凡堅持每次持續20分鐘跑步、健美操的學生,其學習成績明顯優於那些懶於活動者。他強調,鍛煉能使大腦處於最初的活動或放松狀態,想象力會從各種思維的束縛中解脫出來,變得更加機敏,更富於創造力。 怎樣的孩子才超常 通常情況下,確定超常兒童的主要辦法是智力測試,智商在125以上就是超智商兒童了。有些孩子在智力測試中沒有突出表現,但在其他方面具有特殊才能,如音樂、繪畫、體育等,也屬超常兒童。 超常兒童一般具備以下特點: 生理構造優異,說話,走路早、耐力及一般健康指數均超過常態標準。 注意範圍較廣,能察覺一般兒童所不能察覺的事情。 學習迅速,少重復,喜歡接受挑戰。 能成熟地運用各種說話技巧,以表現自己的能力。 對事物能提出較多的問題,想探索深層次的因由,並以學習為享樂。 凡對有興趣的事物,不管是否兒童學習的東西,都不惜耗時而求之。 適應能力強,能熟練地分析自己的能力、限度及問題。 具有高度的獨創性,並能使用優良而不平常的方法與觀念。 具有一種或更多的特殊才能。 不容易因失敗而灰心喪志。 情緒較為穩定,並能判斷別人的能力。 如果你的寶寶具備以上特點,可以確定他是個超常兒童,那麼—— 培養超常兒童,家庭教育怎麼做 超常的耐心 超常兒童一般思維特別活躍,他們思考的問題千奇百怪,遠遠超出了平常孩子的思考範圍。他們的提問量也許會比正常孩子多一倍甚至幾倍,家長應該每問必答,自己不知道的答案,不妨教給他尋找答案的方法,讓他自己去嘗試。 寬松的環境 超常兒童精力旺盛,對周圍的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因此,家長要給他更大的空間,不要有過多的限制,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讓他盡情地探索。 積極地引導 超常兒童的突出特點是記憶力、想像力強,所以在孩子對家長已有固定認識的事物提出異議時,家長應多尊重孩子的意見,並以反問句的形式,引導他的想像力多角度、全方位地發展。 情感的支持 孩子難免會在生活或學習上有各種各樣的錯誤或失誤,在這種時候,家長一定要在情感上給以支持和鼓勵。特別是超常兒童,他們大多十分敏感,所以在他們產生錯誤、失誤時,家長更應注意自己情緒或情感的表達方式。 家教的合力 培養超常兒童,特別注重時機,同時也特別注重家庭教育中的合力。家長要及早商量確定對孩子的培養計划,互相支持,在孩子的教育方向、方式上,不要產生矛盾或者模棱兩可的態度,以免孩子無所適從。 專家說話: 巴甫洛夫:嬰兒降生的第三天開始教育,就遲了兩天。 蒙台梭利:人出生后前3年的發展,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超過人整個一生中的任何階段……我們可以把這3年看作是人的一生。 格侖·多曼:正常的嬰兒出生時都有莎士比亞、莫扎特、愛迪生、愛因斯坦等人那樣的天才潛能,聰明和愚蠢同是環境的產物。

鼻涕/鼻水/咳嗽 簡單有效之療法

2006年11月09日
公開
27

--------咳嗽----------- ●如果是乾咳,試試蜂蜜檸檬茶,或檸檬蜂蜜溫水。不過,1歲以下小孩不可以喝蜂蜜。 ●加味百合粥 適合虛火上升、咽喉疼痛、肌肉微發熱而咳嗽者。不適合寒咳者。 百合2錢、熟地3錢、生地2錢、麥冬1.5錢、生甘草1錢、白芍1錢、當歸1錢、川貝母1錢、元參1錢、桔梗1錢,藥用布包起來,與一杯米,加水煮成稀飯,連續吃幾天。 ●杏仁胡桃茶 適合腎肺兩虛而久年咳嗽的人。 去皮尖杏仁3錢、胡桃3錢、甘草5分為一帖。用三碗半水煮成一碗,煎兩回,分早、晚飯後喝。 ●加味香蘇粥 適合感冒初起而咳嗽喘息的人。不適合乾咳、熱咳者。 香附2錢、蘇葉1.5錢、陳皮1.5錢、荊芥1.5錢、秦艽1.5錢、防風1.5錢、蔓荊子1.5錢、生薑1.5錢、川芎1錢、桔梗1錢、前胡1錢、杏仁1錢、生甘草1錢,藥用布包起來,與一杯米,加水煮成稀飯,連續吃幾天。 ●括蔞文蛤湯 適合熱咳熱痰的人。 括蔞仁一兩、文蛤10個、薑絲,燉煮。 ●白木耳百合蓮子湯 適合各種咳嗽。 白木耳、百合、蓮子各2兩,直接加冷水6碗,煮熟後再加冰糖。每天早晚吃一碗。 ●冬瓜子豆腐湯 適合咳嗽無痰者。 冬瓜子一兩、傳統豆腐一方,冰糖2大匙,小火燉之,喝湯,每天一次,連續吃幾天。 ●豬肺貝麻湯 適合肺虛咳嗽者。 川貝母末2錢、乾薑5錢、麻黃5分、甘草1錢,加上一個豬肺,水8碗,煮熟、去藥渣,一天中分三次吃豬肺及湯,每隔一天吃一次。吃3~7次。 ●加味胖大海茶 適合咳嗽聲啞者。 加味胖2錢、蟬退2錢、冰糖2大湯匙,加水兩碗,煎至剩8分,一日2次,連續三天。 ●銀耳羹 適合燥咳、乾咳、久咳、聲啞者。 銀耳5錢,撕成小碎片,溫水浸泡10分鐘,待發透後,去雜質,撈起放入大鍋中,加水8分滿,大火燒滾後,再以小火燉,泡沫浮現在表面時,用勺子清掉。一直熬到銀耳熟爛汁稠為止。再將200公克之冰糖,加入500cc的水中,置火上使成濃汁。然後將糖汁用紗布濾過後,倒進銀耳鍋中攪勻即成。早晚吃一碗,連續吃幾天。 ●川貝梨 適合陰虛燥咳、肺虛久咳、咳痰帶血者。 買川貝粉末6錢、每次用一錢,與冰糖一大匙,放進已削皮的水梨中心,進電鍋蒸10分鐘即可。不適合脾胃虛弱易瀉或濕痰咳嗽者。 ●止咳梨蜜膏 水梨兩個削皮,切片,生薑一小快切片(如大姆指大),米酒半碗、蜂蜜半碗,加水2碗,小火熬至無酒味且成膏狀,每次用一大匙沖溫開水服下。適合咳嗽痰多者。 ●熱檸檬汁 用新鮮檸檬切半個,擠出汁,再沖熱開水一杯,趁熱喝。每天喝3次,連續幾天。 ●烤蘿蔔 白蘿蔔削皮、切兩半,中間挖空一些,放一匙冰糖,將兩半合起,用鋁泊紙包緊,放進烤箱中烤熟,分3次吃。 ●豆豉蔥蘇粥 豆豉5錢(布包)、老薑3薄片、蔥白一段、紫蘇葉1撮,加水八碗及米一杯煮成粥。最適合因感帽而咳嗽、頭痛者。 ●糖大蒜 大蒜五個去膜切片,加一大匙冰糖,用熱開水泡在磁碗裡1晚,每次一匙溫開水沖服,1日3次。適合百日咳者。 ●豬油蜜糖膏 豬油1碗、蜂蜜1碗、麥芽糖1碗,小火熬成膏,每次將一匙放入口中慢慢含化吞下,1日3次。適合乾咳者。 ●杏仁茶 買現成的杏仁茶,但要加熱再喝。每天喝2次,連續幾天。 ●苦杏仁粥 去皮尖杏仁7錢(皮尖有毒)、用布包起來,與一杯米煮成稀飯。,連續吃幾天。適合咳喘、腳浮腫、小便不順者。不適合乾咳、腹瀉者。 ●甘蔗汁 市場購買現搾不冰的甘蔗汁,馬上小口小口的喝,連續吃幾天。 ●山藥甘蔗湯 山藥一塊手掌大或長條形,削皮切大塊。甘蔗一節30工分長,削皮切小塊,加水5碗,燉煮,滾3分鐘即可,連續吃幾天。適合咳嗽氣喘者。 ●蓮藕茶 蓮藕1根,削皮切薄片,水6碗,煮成暗紅顏色的湯,加點冰糖。每天喝3~4次,連續吃幾天。適合各種咳嗽,可再加一個生蛋白。 ●紫蘇梅茶 買醃漬的紫蘇梅,每次用五個,沖熱開水一杯,攪拌五分鐘再喝,每天2次,連續幾天。 ●豬肺薏仁湯 薏仁1碗,1個豬肺,水7~8碗,煮熟,一天之中分三次吃豬肺及薏仁湯,每隔一天吃一次,吃3~7次。適合肺痿或咳痰中有血絲者。 ●核桃蜂薑膏 生核桃1碗敲碎,蜂蜜一罐,生薑1塊如掌心大切碎,小火熬至膏狀,每日用一大匙溫開水服下,連續吃幾天。適合年老咳嗽或久咳者。 ●麥芽糖梨湯 大水梨1個削皮去心,加一小匙麥芽糖及半碗水,放入電鍋燉熟,喝汁吃梨。每天午飯後吃一碗,連續吃幾天。適合燥咳者。 ●黑豆梨湯 大水梨1個削皮去心,加15粒黑豆,放入大碗中,加7分滿水,置於電鍋中燉熟,喝湯吃梨,或只喝湯。1天2次,連續吃幾天。適合久咳有內熱者。 ●蛋白蜂蜜茶 生蛋白加入一大匙蜂蜜,攪拌後喝下。每天喝一次,連續吃幾天。適合乾咳聲啞者。 ●冰糖燉梨子: 作法一� 梨子一個切薄片+冰糖兩茶匙, 放在磁碗裡加水剛好淹到梨子的高度, 放入大同電鍋, 燉到熟爛. 待溫涼後, 餵寶寶喝即可. 甜甜香香的, 寶寶應該可以喝很多喔. 梨子要削皮去籽. 粗梨比水梨效果更好 作法二� 準備材料:大梨一個(可多準備干貝,雪耳和紅棗) 調味料:冰糖 烹調時間:約半小時 做法: 大梨一個 在梨頭處切一蓋子,用小茶匙將梨的心挖掉, 用冰糖填滿挖掉梨心處,再覆以原切下之梨蓋; 將填滿冰糖的梨蓋好梨蓋置於小飯碗內,用鍋蒸煮約半小時, 待冰糖化成糖水後,讓患者連梨肉一起挖食。 若咳嗽症狀較重者..亦可放入川貝..效果更好。 若要養顏也可加入雪耳(白木耳)和紅棗,功效更佳。 每晚睡前各食一顆,不但能潤肺止咳,且有安眠養顏之效。 小秘訣: 我家的冰糖燉梨不會加太多冰糖..因為梨本身就有甜味(不喜歡吃太甜).. 甜度請大家自行斟酌喔^^ 梨我會燉到完全熟透..只有兩顆牙的寶貝也可以吃的很開心.. ●白蘿蔔切小塊(一公分見方)加蜂蜜淹過白蘿蔔丁 約40分後蘿蔔會出水,取蜂蜜水稀釋給他喝 對化痰很有效 但未滿一歲的不要用蜂蜜 我試過直接煮蘿蔔湯,也是有效,但效果沒那麼快 如果是乾咳(一直咳沒痰的)就不能吃白蘿蔔,可用梨切片+冰糖去蒸 ●痰多而白不黏─「萊菔子杏仁湯」 材料:萊菔子(炒熟)5錢 、甜杏仁(去皮)5錢。製法:將萊菔子5錢,杏仁5錢,加水1碗半,煮成半碗服用。用法:一日服1次,服3至4日即可,需無發燒才可服用。功效:可化痰利氣。 ●咳嗽胸悶、痰少而黏顏色白─「三子利氣豁痰茶」 材料:白芥子1.5錢、萊菔子1.5錢、紫蘇子1.5錢。製法:將以上藥物放入茶杯中,倒入剛沸的開水150c.c,再將杯蓋蓋緊,20分鐘後即可飲用,一次用一劑,早晚各服一次。用法:痰稠咳不停時,連服3日即可。功效:可理氣化痰。 ●咳嗽氣促痰呈黃色─「蘇冬桑芩定喘茶」 材料:紫蘇子1.5錢、款冬花1.5錢、桑白皮1.5錢、黃芩1錢製法:將以上藥物放入茶杯中,倒入煮沸開水150c.c,再將杯蓋蓋緊,15至20分鐘後即可飲用,一次用一劑,早晚各服一次。用法:痰液呈黃色時,連服3至5日即可,但需先經醫師治療後,無發燒者才可服此茶。功效:清熱化痰。 ●喉嚨有痰沒事就咳─「遠志烏梅喉嚨茶」 材料:遠志1.5錢、烏梅1.5錢。製法:將以上藥物放入茶杯中,倒入剛沸的開水150c.c,再將杯蓋蓋緊,10至15分鐘後即可飲用,一次用一劑,早晚各服一次。用法:一周服用3至4次。無咳即止服,火氣大者勿服。功效:安神袪痰。 ●喉嚨乾癢,癢就想咳卻無痰 ─ 「花粉桔梗化痰茶」 材料:天花粉1.5錢、桔梗1.5錢。製法:將以上藥物放入茶杯中,倒入煮沸開水150c.c,再將杯蓋蓋緊,15至20分鐘後即可飲用。一次用一劑,早晚各服一次。用法:一周服用3至4次,本方適用於平日講話多者。功效:養陰止咳。 ●過敏性哮喘,平時容易感冒保養方─「 黃耆粥」 材料:黃耆6錢、米1杯(再來米較好)。製法:先以3碗水煮黃耆至水沸,再以小火煮40分鐘,將黃耆取出,加入米煮成粥即可。用法:早晨起床空腹喝粥,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此方適用於氣喘平時未發作期。功效:可補肺固胃。 ●很多人咳嗽時會買川貝枇杷膏止咳,事實上,川貝枇杷膏涼而滋潤,較適合「風熱型的感冒」,如痰較黃稠、口渴咽痛、脈搏較快等症狀。假如你的感冒會喉嚨痛、鼻塞流清涕、有白色稀稀的痰及白色薄的舌苔,是屬於「風寒型的感冒」,吃了反而會使咳嗽更嚴重,或拖長痊癒的時間,要注意。 ●搞不清楚是熱咳和冷咳 (材料) 1.紅棗15粒(去籽), 2.枸杞~30粒 3.老薑2片 4.黑糖1匙 5.水3碗(750cc) 6.蓮藕粉2匙 (方法) 將材料1-5一起煮 煮滾後轉小火再煮20分 先用冷水將蓮藕粉調勻,再入鍋勾芡 當再次滾時,燜個5分鐘,即可食用 (叮嚀) 止咳蓮藕羹可以補血補氣,不論對熱咳和冷咳都可 白天至少吃一碗,睡前再吃一碗,要熱食才有效. --------流鼻水�鼻涕----------- ●流清鼻水 -- 生薑片貼印堂 不要切太厚, 薄薄一片, 貼在印堂上就好了. 可用3M的透氣膠帶貼著, 大約3~4小時換一次. ●流黃白鼻涕 -- 蔥白貼印堂 做法同上.

0~3歲寶寶發展大補帖

2006年11月08日
公開
35

寶寶的第1個月∼眼睛會自動尋找光源 ※ 寶寶出生的第一個月大部份時間都在睡覺 ※ 俯臥時會試著抬頭 ※ 雙手時常緊握 ※ 雙手或雙腳會同時活動 ※ 哭是他最初的語言 ※ 聽聲音會有反應 ※ 眼睛會尋找光源 ※ 聽到較大聲音時會嚇得手腳伸開或伸出來 寶寶的第2個月∼愛哭又愛笑 ※ 俯臥時能輕輕抬頭及做45度轉動 ※ 眼睛會隨物體移動 ※ 媽咪用鈴聲等清脆的聲音能引起他的注意力 ※ 容易逗他微笑 ※ 會利用不同的哭聲來表達需要 寶寶的第3個月∼嬰兒活動量大了 ※ 這時寶寶的頭可以明顯地抬起 ※ 會慢慢張開手掌玩弄手指、`吸吮自己的姆指 ※ 運動量及活動範圍日益擴大 ※ 有時會喃喃自語,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這時父母可以給他一些回應 寶寶的第4個月∼開始嚐試翻身 ※ 寶寶的活動開始靈活有力 ※ 頸部挺直,且可以開始嚐試翻身 ※ 俯臥時能用手臂支持將胸部抬起 ※ 會自動對人微笑,喜歡和人親近,臉上表情豐富有情緒變化 ※ 因為還不會吞嚥口水,發聲較模糊,但已經會發出牙牙學語 ※ 這時注意力會比較明顯,充滿好奇心,耳邊有聲音出現會轉頭去找 寶寶的第5個月∼會找尋聲音的來源 ※ 會用小手去觸摸和抓握身旁的東西,甚至把東西放入口中 ※ 被抱住時,頭可以撐起,且會向四週注視 ※ 5個月大的寶寶可以像大人一樣能夠清晰地看清楚周遭 ※ 臉被手帕蓋住時會用手撥開 ※ 若從寶寶看得見的地方呼喚他,他會注視並尋找聲音的來源 寶寶的第六個月∼喜歡自言自語 ※ 嬰兒開始會翻身自如,可仰臥、側睡 ※ 可扶著坐,坐的時候會上下跳動 ※ 雙腳已能支撐上半身的重量 ※ 眼睛也會自由運轉 ※ 自己會抱奶瓶 ※ 開始認生,害怕陌生人 ※ 他們喜歡玩發聲遊戲,有自言自語的情形 ※ 聽到自己的聲音會轉頭 寶寶的第7個月∼充滿好奇心 ※ 七個月大的寶寶不需扶持就會坐穩了,也能自己爬行 ※ 會用手掌抓起細小的物件,也會自己拿餅乾吃了 寶寶的第8個月∼開始爬行 ※ 可以用手臂或用腿推動身體爬行 ※ 腿的力量增加,能藉著物體的支撐而稍微站立 ※ 開始對東西產生好惡之心 ※ 開始花很多時間看周圍人事的一舉一動,加以模仿,會注意聽別人說話, ※ 會呵呵大笑或伸手要求抱抱 ※ 對陌生人顯得更加緊張和害羞 寶寶的第9個月∼學習獨立 ※讓他學習自己進食,可促進身體及智力的發展 ※ 也可以讓寶寶習慣自己睡 寶寶的第10個月 ※親子身體接觸會增加身心均衡發展 寶寶的第11個月 ※親子活動提升智慧 寶寶的1歲 ※ 已有創造潛力,可準備各種教材,讓他有更多學習機會 寶寶的第13個月 ※ 會用手及膝爬樓梯,爬上椅子 寶寶的第15個月 ※ 獨自邁步行走、爬樓梯 ※ 會使用湯匙自行用杯子喝水 ※ 可疊起3個積木 寶寶的第18個月 ※ 所發出的聲音多為重疊的單音 ※ 能藉扶持而走上樓梯 ※ 能倒退走 ※ 語言發展常以動物叫聲為其名稱 ※ 常用一個單字來代表整句意思 寶寶滿兩歲 ※ 用手拿茶杯喝水 ※ 可自行上下樓梯、開門、轉門鎖 ※ 不需支持即可踢前來的球 ※ 可以疊起4∼6塊積木 寶寶2∼3歲 ※ 會騎腳踏車、原地跳、脫衣服 ※ 可以用吸管喝飲料 ※ 能依樣畫圓圈及直線

寶寶5到第24個月生長發育情況

2006年11月07日
公開
3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嬰5個月生長發育 寶寶的成長速度很快,腿更加強壯,如果媽媽雙手扶著寶寶的腋下,他(她)可以站立一段時間,這時,他(她)可以輪流抬腳,就好像在走路似的。寶寶已經可以把頭抬起來豎直幾分鐘,有的寶寶可以獨自坐一小會兒。趴著時也可以抬起胸博,翹起小屁股。躺著時,可以看到自已的腳。 寶寶的記憶力得到加強,對物體也有一個完整的概念,當他(她)看到沙發后伸出來一只手,就能知道沙發后藏著的是一個人而不僅僅是一只手,這時如果有東西擋住他(她)的視線,他(她)會試著移開它。 現下寶寶總愛抬起胳膊,期望著你去擁抱他'當願望不能滿足時他(她)會大聲地叫。他(她)開始對陌生人感到焦慮、害怕,有時只允許家人抱。他(她)會緊盯著鏡子中的自己微笑,並與“他”講話,當他(她)不高興時,也能明確地表現出自己的氣憤。 寶寶現下已經能吃一些蛋羹了,你可以把蛋黃煮好后壓碎后喂他(她),因為這時母乳中的維生素和鐵質會越來越缺乏,營養已經不能滿足寶寶發育的需要。除雞蛋以外,豆腐、菜蔬、粥等都可以適當地喂寶寶吃一點。 現下男孩的平均體重為7.79公斤'女孩的平均體重為7.24公斤。男孩的平均身長為66.3厘米'女孩為64.8厘米。 ◆嬰6個月生長發育 半年來,寶寶的身體變化特別大,他(她)從剛出生時的小老頭變成現下白白胖胖的小寶貝,讓你看在眼裡、喜在心頭。寶寶現下與你的感情日益深濃,他(她)的情緒被你的行方左右著,有你在身邊寶寶會很快樂,當你離開時他(她)就變得很煩躁。 寶寶的身體發育比上個月又有進步,男孩的平均體重為8.39公斤,女孩為7.78公斤。男孩平均身高達到69.9厘米,女孩達到68.3厘米。 現下你把寶寶放在床上,他(她)自己會在床上滾來滾去。還可以透過胳膊和膝蓋的推拉向前移動,但這還不是真正的爬。寶寶很喜歡站起來,這時你扶著寶寶的腋下,他(她)可以站得非常穩,當你用枕頭圍住寶寶時,他(她)可以用手撐著枕頭,身體前傾,努力端坐著不倒。 寶寶特別喜歡研究物體的物理屬性。手裡拿著玩具時,他(她)會使勁地用手搖晃玩具,或重重地扔在地上聽玩具發出的響聲,當他的雙手各抓著一件東西的時候,還會考慮如何去拿第三件。他(她)對所有的東西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希望自己都去試一試,寶寶的貪心常惹得你開懷大笑。 成長到6個月大時,寶寶可以運用諸如“ee”、“ay”、“ey”等元音和m、n、b、sh、f、d、l等輔音發出更多的聲音。他(她)會改變音量、音調、語速,並可運用語音來表達高興、舒服、愉快、不高興和不舒服等情緒。 你注意到了嗎?寶寶會模仿你和丈夫的表情了,你對他(她)做鬼臉,寶寶也會學相同的動作,你常常被寶寶逗得樂不可支。寶寶已經能區分不同玩具的功能和聲音,他(她)會追逐喜歡的玩具發出的聲響,當不喜歡的玩具放在身邊時寶寶則表現得無動于衷。當一個玩具從寶寶面前消失時,他(她)會尋找它數秒。當一種聲音或一個動作重複出現時,他(她)會期望這種聲音或動作再次發生。他(她)逐漸記住做過的事,而且在不經提醒的情況下可以重複相同的步驟。 寶寶現下已經可以安穩地睡一整夜覺,並對餐桌上的食物表現出明顯的興趣,特別喜歡自己用手抓著飯菜吃。這個時期寶寶的身體長得很快,因此要隨時注意給他(她)補充鈣質,以免由於缺鈣形成肋外翻及雞胸等症,也可避免缺鈣引起的夜啼。 ◆嬰7個月生長發育 寶寶的小脊背已經挺得直直的,吃飯時可以把他(她)放在童車裡喂飯。寶寶特別喜歡吃手指頭、腳趾頭。媽媽們常常擔心寶寶會把細菌吃到肚子裡,急于制止寶寶的行為,但是這個糾正的過程要循序漸進,只能誘導寶寶的正確習慣。媽媽恢復工作后,要隨時注意寶寶的生理及心理的變化,並及時調整寶寶的生活習慣。 寶寶現下爬得很有章法了,兩只小手在前面撐著,小腿在后面使勁蹬,而且還能用胳膊做支點轉圈或后退。當你拉他站起來時,他(她)會自己用力,平衡能力也越來越強,現下寶寶逐漸能獨自坐穩了,他(她)可以從趴著的姿勢轉變成坐姿。有時,他(她)會趴著轉圈,找自己的腳。 這時寶寶還是用手掌拿東西,但也開始會用手指的前半部分和拇指去撿起較小的東西了,並集中所有的精力去關注手裡拿著的東西。寶寶基本上掌握了簡單玩具的功能,並能按要求去做。他(她)可以用雙手握取東西,並將手中的物體對敲。 從總體發育速度來講,寶寶的身體發育與剛出生時相比已經趨于平緩,現下男孩的平均體重為8.69公斤,女孩的平均體重為8.07公斤。如果男孩的體重在6.77公斤以下,女孩的體重在6.25公斤以下時,需要去做體檢,檢查一下瘦的原因是由於生病還是喂養不合理。現下寶寶的身長男孩平均為69.9厘米,女孩為68.3厘米。一些寶寶已經長出1-3顆牙齒。 ◆嬰8個月生長發育 現下你可以幫助寶寶進行斷奶前的過渡了,多喂寶寶吃一些輔助食品,象面片湯、菜蔬粥、蛋黃等等,到寶寶的飲食習慣與大人一致的時候就可以給寶寶斷奶了。這時應適當地遵循規律,以利于寶寶更多地從食物中攝取營養。到這個月末時,男孩的平均體重為9.00公斤,女孩的平均體重為8.36公斤;男孩的平均身長為71.3厘米,女孩的平均身長為69.7厘米。 寶寶可以獨自扶著家具站起來了,有時站不穩會摔倒。現下他(她)已經能夠輕而易舉地由趴姿變為坐姿,而且獨坐的時間更長了。寶寶的手指更為靈巧,現下他(她)可以拿住細小的東西,有時一次能撿起三個左右的小物件。為了去撿其他物體,寶寶會將一個物體放入口中,騰出手去拿其它東西。現下寶寶的視力已接近成人,視神經也充分發育,他(她)的距離感更加精細,並突然開始害怕邊緣和高處。 8個月末時,寶寶將試著模仿聲音及發音的順序,在傾聽自己和周遭人的說話聲時,開始將元音與輔音結合在一起。他(她)喜歡發出各種聲音,並會說“爸爸”、“媽媽”、“拜拜”等音。如果聽到諸如犬吠的特殊聲音,他(她)會學狗叫,發出“汪一汪”的聲音。他(她)開始厭煩做熟悉的事情,熱情轉向未知領域,當願望達不到時,知道可以用哭聲來吸引父母的關注並獲得安慰。 總的來講,寶寶已經初步有了規律性的概念,似乎知道什麼時候吃奶,什麼時候散步。現下寶寶的胃腸蠕動已經非常有規律,吃奶粉的寶寶每天已經可以定時大便,部分吃母乳的寶寶還沒有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還需要耐心訓練一段時間。健康快樂的寶寶看上去是那么的美好,為了寶寶的福祉,你還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加油吧﹗ ◆9個月嬰兒生長發育 寶寶的生活已經很規律了,每天他(她)都會定時大便,寶寶的心裡現下也有一個小算盤,明白早晨吃完早飯后可以去小區的公園裡遛達,下午天快黑時媽媽就要下班了,時間理念的加強,會促進寶寶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 本月末時寶寶的身體發育情況為,男孩的平均體重為9.22公斤,女孩的平均體重為8.58公斤,如果男孩低于7.20公斤,女孩低于6.68公斤時,父母應該考慮是否因為媽媽恢復工作后,寶寶的飲食受到影響造成的,如果寶寶的精神狀態很好,瘦一點不要緊。現下男孩的身長平均達到72.5厘米,女孩為71.0厘米。 到目前為止,寶寶“喜新厭舊”的速度加快,他(她)特別需要新的刺激,遇到感興趣的玩具,寶寶會試圖把玩具拆開看看裡面的架構,有時會將玩具扔到地板上,並拿它撞擊地板,或著用別的東西去擊打它。對于體積比較大的物品,寶寶知道一只手是拿不動的,需要用兩只手去拿,並能準確地找到存放喜歡的食物或玩具的地方。 現下寶寶已經能聽懂語調,對爸爸媽媽的一些指令能做出相應的動作,當你表示出生氣、不滿或高興的表情時,寶寶的心裡也非常明白,他(她)會搖頭對一些指令或問題表示不同意,並學會擺手錶達“拜拜”。 寶寶二、三個月的時候,如果你手裡拿著玩具給他(她)作秀玩具飛走了的遊戲,寶寶會認為玩具真的飛走了,但是現下,如果你再玩這種遊戲,他(她)會開始積極地搜尋,尤其對于心愛的玩具或喜歡的食物,他(她)會不停地尋找。如果寶寶能執著地尋找被藏起的東西,說明他(她)已經懂得客體永存性,這是一個重要的飛躍。它說明寶寶對于曾經見過而現下又不在眼前的東西,已經有了記憶。客體永存性是抽象思惟的開始,它進一步促進寶寶的大腦運用符號去表述物體的能力,如閱讀和幻想等的發展。 剛出生時,給寶寶洗澡時他(她)會非常快樂,象重溫在媽媽體內的感覺。現下寶寶開始害怕水,他(她)會很不情願地進入水中。對穿衣服的興趣在增強,喜歡自己脫襪子和帽子。現下是培養寶寶獨立性的好時機,從現下開始,你就應該隨時隨地讓寶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他(她)的自理能力,也促進寶寶擺脫倚賴父母的心理。 ◆10個月嬰兒生長發育 寶寶的變化顯而易見,從剛出生時的柔弱無助,到現下的獨立自主,寶寶隨時令你驚喜無限。10個月時男孩的平均體重為9.44公斤,女孩為8.80公斤。寶寶的身體也長高了不少,男孩的身高平均為73.8厘米,女孩為72.3厘米。 寶寶現下經常能自得其樂地獨自坐著玩一會兒,他(她)可以平穩地坐在地毯上玩耍,也能毫不費力地坐到一個矮椅子上,還可以扶著家具邁步走。 對涂畫的興趣是每個人幼年時都喜歡的,當寶寶拿住一根粉筆時,他(她)會畫得到處都是線條,雖然很凌亂,但你也許會逐漸摸出點門道,寶寶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發育程度。開始時寶寶只會畫曲曲彎彎的線,然後慢慢地會畫圓和直線,再后來寶寶就會表達出嘴、眼睛等物,隨著寶寶表達內容的增加,他(她)的手指會更加靈活,大腦也會更聰明。 寶寶喜歡發出咯咯、嘶嘶、咳嗽等有趣的聲音,笑聲也更響亮,並反覆重複會說的字。能執行諸如“請把那個球給我”等簡單指令。 寶寶覺察到媽媽和他是兩個分離的個體,能在鏡子裡分辨出媽媽和自己的不同影像。寶寶的心情開始受媽媽的情緒影響,當你不安或沮喪時,他(她)也會顯得不高興,如果媽媽十分輕鬆快樂,寶寶也表現得很興奮。他(她)會輕撫正在痛哭的另一個孩子,並喜歡看著其他小孩玩耍。當有其他小孩在旁邊或著想分享他的玩具時,寶寶會顯出對玩具明顯的佔有欲。 ◆11個月嬰兒生長發育 這個月寶寶可能會有突飛猛進的變化,也許這個月他(她)就會第一次叫“媽媽”或“爸爸”,第一次邁步走路……這一切隨時都可能發生。 11個月末,寶寶一般出牙5-7顆。男孩的平均體重為9.65公斤,女孩的平均體重為9.02公斤。如果男孩的體重低于7.57公斤,女孩的體重低于7.02公斤,就需要要引起注意。這個月末男孩的身長平均值為75.2厘米,女孩的身長平均值為73.7厘米。 11個月時的寶寶會試著在大人的幫助下邁步爬樓梯,但還不會左右腳交替邁步。願意蹲著玩,可以從站姿蹲下來,也可以從坐姿站立起來,還不是很穩,有時會坐個屁股墩。扶著東西能穩穩地站立,走動,喜歡到處翻看,這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寶寶還喜歡把玩具扔到地上,再讓人幫他(她)撿起來,樂此不疲。精細動作方面,寶寶喜歡拿著一支筆在紙上亂畫;會把東西裝入容器內,再將它取出;會對盒子、瓶子的蓋子感興趣,並試圖打開;會翻質地較硬的書頁。最喜歡小玩意兒,但不能給寶寶太細小的東西,以免寶寶吞進肚子裡。 寶寶這時的認知能力也發展較快,11個月時,寶寶樂于模仿大人面部表情和熟悉的說話聲,自言自語地說些別人聽不懂的話。對寶寶說話時要注意發音吐字清晰準確,用語簡練,多給寶寶一些模仿的機會,鼓勵寶寶發音。寶寶現下已經會聽名稱指物,當被問到寶寶熟悉的東西或畫片時,會用小手去指,大人給予鼓勵時,更能激發寶寶的學習興趣;還會試著學小狗或小貓的叫聲。現下,寶寶開始把事物的特徵和事物本身(如狗叫聲與狗)聯繫起來,對書畫的興趣越來越濃濃。 11個月時,寶寶意識到他(她)的行為能使你高興或不安,因此也會想盡辦法令你開心。他(她)模仿你面部的表情。能很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有時,他(她)獨立得像個“小大人”,而有時又表現得很孩子氣。寶寶自己吃飯的能力進一步提升了。能伸胳膊伸腿配合媽媽給自己穿衣服了。 現下寶寶的消化和咀嚼能力大大提升,如果寶寶的飲食已成一定規律,數量和品種增多,營養應該能夠滿足身體生長發育的需要,就可以考慮給寶寶斷奶了。斷奶不是指不再吃奶,而是指不再以奶類為主食。 ◆12個月嬰兒生長發育 到12個月末,寶寶一般應該已出牙6-8顆,男孩的體重平均為9.87公斤,女孩的體重平均為9.24公斤,男孩體重一般不應低于7.79公斤,女孩體重一般不應低于7.18公斤。男孩的平均身高為76.5厘米,女孩的平均身高為75.1厘米。 快滿周歲了,越來越多的寶寶開始會走路,而一些寶寶仍只會爬。有的寶寶已經會叫“媽媽”,而有些寶寶仍沒有開口的意思。不用著急,每個寶寶的生長發育都有自己的規律,不必急于求成。 現下寶寶站起、坐下,繞著家具走的行動更加敏捷。站著時,他(她)能彎下腰去撿東西, 也會試著爬到一些矮的家具上去。有的寶寶已經可以自己走路了,儘管還不太穩,但寶寶對走路的興趣卻很濃。另外,寶寶開始更頻繁地使用某一只手,可能是左手,也可能是右手,不必強行糾正他(她),順其自然,讓寶寶的左右大腦都得到鍛鍊。現下寶寶還喜歡將東西擺好后再推倒,喜歡將抽屜或垃圾箱倒空,喜歡模仿大人把擰得不緊的瓶蓋擰開。 第12個月的寶寶一般可以比較清楚地說出大約2-3個單音詞,並喜歡不停地重複,就像在呀呀地學說短句,能夠有意識地叫“爸爸”、“媽媽”。如果問寶寶“球在哪兒兒?”他(她)會轉頭在周遭尋找。 這時,寶寶在行動實施之前會有意識。隱約知道物品的位置,當物體不在原來的位置時,他會到處尋找。喜歡嘗試用新方法玩玩具,會嘗試新的活動,並開始深入探究事物的奧祕。對上升與下降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這時的寶寶自我意識增強,開始堅持要自己吃飯,堅持自己拿著杯子喝水。寶寶現下已可以識別許多熟悉的人、地點和物體的名字,有的寶寶已可以用招手錶示“再見”,用作揖表示“謝謝”。會搖頭,但往往還不會點頭。現下的寶寶一般很聽話,想討人喜歡,願意聽大人指令幫你拿東西,以求得讚許,對親人特別是對媽媽的依戀也增強了。 寶寶現下的生活已經很有規律,白天一般要睡兩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但也有的寶寶精力旺盛,白天只睡一次。現下應注意培養寶寶良好的生活習慣,晚上盡量讓寶寶在固定的時間裡入睡,並為此創造條件。 ◆13個月幼兒生長發育 你的寶寶現下是不是已經可以自己搖搖晃晃地走幾步了,如果他(她)還不會走,別著急,也許明天,也許后天,寶寶就會突然自己一個人走出好遠,令你驚喜不已。 13個月的寶寶大約有3/4能夠獨立行走了,也有的寶寶到17、18個月時才會走。如果寶寶還不會走,你可以讓他(她)扶著家具或其他支撐物練習獨自移動腳步。或者用一塊大圍巾摺疊成寬帶系在寶寶腋下,由大人在寶寶身后牽著走。學步車也是讓寶寶學習走路的一種工具,但不是最好的工具,因為在學步車中走路時寶寶的身體四周都有保護,寶寶倚賴性較強,與完全脫離依靠獨自走路的感覺完全不同,最好早些脫離學步車。 寶寶能夠獨自行走了,活動範圍隨之擴大,現下的寶寶對什麼都充滿好奇,所有能夠拿到的東西都要試圖拿到。手眼配合能力及操作能力也提升了,會把一塊塊積木放進大口的容器裡,會緊緊地握住一支勺子放進嘴裡。如果你不小心讓他(她)拿到了一支筆,他(她)就會開始到處塗抹亂畫,而且非常開心。 寶寶現下也能更多地理解大人的語言了,可以聽指令幫大人取東西了,但現下寶寶會說的詞彙仍很有限,有時他(她)會用動作或手勢來表達自己的要求。 1歲的寶寶體重約為出生時的3倍,身長增加了25厘米左右,而1歲以後的寶寶生長發育的速度比1歲前明顯減慢,寶寶飲食的量也有所減少,這是因為寶寶的身體需要減少,自然吃得會少一些,不必擔心。 ◆14個月幼兒生長發育 到14個月末,寶寶體重正常均值為9.6-10.21公斤,身長正常均值為76.96-78.3厘米,出牙4至12顆。 14個月的寶寶活動能力又有提升,會走以後的寶寶更喜歡四處探索,但還沒有危險意識。但當你對他(她)的行為不滿時他(她)能理解,並正在加深對因果關係的認識。現下的寶寶有一個特點,往往是你越不讓他(她)做什麼,他(她)就越對什麼事感興趣,所以一定要確保寶寶生活環境的安全,把有危險的物品鎖起來或放到寶寶不可能拿到的地方。可以在柜子底層特別準備一兩個抽屜專門給寶寶,裡面放一些寶寶的玩具,並不定期更新,這樣也能滿足寶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這時有一些寶寶開始有了自己珍愛的東西,比如一個毛絨玩具、一條小毛毯、一塊小手絹等,睡覺的時候一定要摸著或抱著它才行,這是寶寶情感的慰藉物。不要干涉寶寶的這一嗜好,尊重寶寶的感情,但是要注意這些物品的衛生,經常清洗,保持潔淨。 寶寶現下什麼事情都喜歡模仿大人,自我意識增強,能用自己已經學會的簡短詞語表達自己的需要。吃飯的時候也總願意自己動手,這是讓寶寶學習自己吃飯的好時機,不要錯過。 一般情況下,現下寶寶大便時間已形成一定規律,定時把大便往往能夠成功,但控制能力仍不強,需要大人提醒。現下也可以教寶寶學學坐便盆了,但不必勉強。 ◆15個月幼兒生長發育 15個月的寶寶已明顯表現出不同的氣質類型,有的溫和安靜,有的活潑好動,自我意識進一步增強。喜歡到戶外玩耍,做一些戶外的遊戲,喜歡在小朋友多的地方玩,但一般還是各自玩耍,互不交往。還喜歡做沒做過的事,對物體進行深入“探究”。 一般來說,15個月的寶寶走路已經比較穩了,但自己還不會注意腳下,如果路面不平,則容易被絆倒。而且寶寶還經常會爬到沙發或椅子上,然後轉過身來,自己坐好。他(她)喜歡能推拉會移動的玩具,喜歡玩球,並且能夠成功地把大塑膠球扔出去或踢出去。有的寶寶已會倒退著走。 現下,寶寶能認識到物體放倒了,並將它翻過來。在一定幫助下,會把簡單形狀的東西放入模型中。喜歡蓋瓶蓋子、搭積木,多數寶寶這時已經能夠搭起3塊積木。會翻稍濃的小人書的書頁,但也許一次翻過很多頁,而不是一頁一頁地翻。喜歡看圖畫,會指著圖畫並拍打它們。喜歡用蠟筆亂塗亂畫並模仿大人的筆畫,但通常模仿不成功。喜歡把小玩藝放入容器中再把它們倒出來。 15個月大的寶寶希望被理解,會用手勢表達自己的意思。會在想出門時把鞋遞給你並說“出去﹗出去﹗”,雖然掌握的詞很有限,但是寶寶還是喜歡對著玩具電話模仿大人打電話。當別人問起熟悉的人或物時,能夠很快指出來,會稱呼除爸爸媽媽之外的3-5個親人,如奶奶、爺爺,叔叔等。聽名稱能夠指出身體上的五官及其他一些身體細節。 ◆16個月幼兒生長發育 到16個月末,寶寶體重的正常均值為9.95-10.55千克,身高的正常均值78.73-80厘米,出牙8-16顆。 現下寶寶動作能力又有提升,可以熟練地亂塗亂畫,會搭2、3塊積木,穿衣服時能夠很好地配合,對爬樓梯很感興趣,儘管他(她)現下還不能獨立上下樓梯。指認身體器官也是現下寶寶喜歡做的遊戲之一,還特別喜歡認下巴頦、咯吱窩等在寶寶聽來很有趣的身體部份名稱。 16個月的寶寶開始對挫折和失敗有了鮮明體會,因為他(她)常常不能順利地完成自己想要達到的目標。比如常在上下樓梯時不能正確判斷台階的高度,或在跑來要你抱的時候被自己的腳步絆倒等等。這很正常,人類學習各種技能的過程,往往就是一個不斷失敗並不斷進步的過程,你的寶寶正在為此而努力,他(她)需要你的支持和鼓勵。 這時的寶寶個性已經比較明顯,會有自己的情緒和小脾氣。當外界刺激超過了寶寶的承受能力時,他就需要發洩出來。想讓大哭的寶寶立刻停止哭聲或讓發脾氣的寶寶馬上消除怒氣都是不太可能的,他(她)只有這一條途徑可以發洩自己的不滿情緒。這時大人一定要耐心、要理智,可以安慰寶寶,也可以冷處理,暫時讓寶寶一個人哭一會兒,要允許寶寶把自己的不良情緒渲瀉出來,這是明智的做法。 媽媽和寶寶一起看書講故事是最讓寶寶快樂的事,讓寶寶自己選擇講哪本書中的故事,即使這個故事已經講了一百遍也沒關係,寶寶依舊會興趣不減,你還可以教寶寶認識書中的各種事物的名稱。母子(父子)共讀,其樂無窮。 ◆17個月幼兒生長發育 這個月你可能會發現,寶寶不僅已能自己走得很好,甚至可以“跑”了,儘管跑起來動作還不夠協調,容易角力。更喜歡探索各種事物,寶寶會試著踮起腳尖去夠某樣東西。如果夠不著,會搬來一個箱子或凳子爬上去以達到目的。 如果你有意識地訓練過寶寶,寶寶現下也許已能從一堆熟悉的物品中鑑別出不同形狀、顏色和用途的物品,有了初步的分類概念,比如能夠分出哪個是自己的毛巾,哪個是媽媽的毛巾;能分出哪些是紅積木,哪些是綠積木。 寶寶的語言能力明顯提升,現下會說的話已經很多了,雖然還不會說完整的句子,但也足以表達寶寶的需要。有的寶寶還可能成功地將兩個詞結合起來,比如“吃包包”、“找媽媽”。如果你一直堅持給寶寶說歌謠的話,寶寶不僅對常聽的歌謠很熟悉,而且有的寶寶已經可以正確地接上每一句的最後一個詞或字了,比如你說“小白兔……”寶寶就會接上“白又白。”慢慢地,寶寶很容易就會說整句整首歌謠或古詩了。也有的寶寶說話較遲,差別較大,父母不必著急,只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理解和照料寶寶。 17個月大的寶寶開始表現出對某種食物偏好,也許今天吃得很多,明天只吃一點兒。不要為此過分擔心,也不必刻板地追求每一餐的營養均衡,甚至也不必追求每一天的營養均衡,只要在一周內給寶寶提供儘可能豐富多樣的食品供他(她)選擇,那么寶寶一般就能夠攝取充足的營養。 ◆18個月幼兒生長發育 18個月寶寶體重正常均值為10.33-10.88公斤,身長正常均值為80.4-81.6厘米,出牙為10-16顆。 18個月的寶寶更加好動。走路更穩了,有時還想跑,尤其是在戶外,如果你不注意看護的話,寶寶可能一溜煙跑出去好遠,需要你跑著去追趕。他(她)現下在家裡也經常是爬上爬下,弄得大人懸心吊膽,不敢離開。寶寶喜歡學著大人的樣子踢皮球,也喜歡隨著音樂晃動身體跳舞,還喜歡所有可以按動的開關或按鈕,不停地打開關上,興致盎然。 現下對還未使用過便盆的寶寶,應該進行使用便盆的大小便訓練了。一般情況下,1歲半左右的寶寶在大小便之前已經能夠知道叫人,雖不是次次成功,但說明寶寶已經有了一定的自控能力,這時就可以訓練寶寶大小便時自己去找便盆坐下,逐漸強化,形成習慣。 1歲半的寶寶記憶力和想像力也有所發展。在18至24個月之間,你的寶寶開始思考和記憶那些不是眼前正在發生的事物。比如,如果你把一件玩具藏起來,寶寶不會再認為這件東西消失了,而會努力尋找,如果在他(她)認為可能藏玩具的地方沒有找到,他(她)就會換一個地方再找。 寶寶現下還會有一些特別的生活習慣,比如特別喜歡一個玩具熊,走到哪兒都得帶著,或是喜歡一天到晚嘬自己的大拇指,或者睡覺時不停地玩一條小枕巾等,這些都是寶寶的心理需要,以此來安定自己的情緒。除了吃手的習慣之外,其他不必強迫寶寶糾正。堅持吃手,屢教不改的寶寶,應請教醫生,分析寶寶的心理,採取相應措施。 ◆19個月幼兒生長發育 寶寶現下各方面都更為成熟了,他(她)已經知道做什麼事爸爸媽媽會生氣,有了一定的是非理念。寶寶會發現一些看起來明顯錯誤的事物,比如︰當你故意把長頸鹿叫做斑馬,把鼻子叫做嘴巴,寶寶就會因此而開心地大笑,寶寶很喜歡糾正大人的錯誤。他(她)也能發現自己的布娃娃掉了一只鞋子,發現牆上多了一塊污漬,這說明寶寶的觀察能力也提升了。 寶寶的詞彙不斷豐富,19個月的寶寶一般都能說20至30個詞語,語言能力強的寶寶說出的詞語可能遠超過100個,有時還會說出你並未刻意教過他(她)的詞,令你驚訝不已。很多寶寶已經會把兩個詞語組合在一起用了,並更多地自言自語地說一些別人聽不懂的話。 別看寶寶年紀小,可是現下卻特別喜歡自作主張,自我意識的增強使寶寶越來越多地抗拒大人的管束,要鬧“獨立”。要正確對待寶寶這種獨立意識的萌芽,既要有原則、立規矩,也要尊重寶寶的個性發展,這就需要父母在對待寶寶時講究方法,採用寶寶更易接受的表達模式與寶寶對話,提供選擇而不是簡單制止。 有的寶寶現下特別纏人,不會獨自玩耍,總得有人陪著他才行,搞得大人疲憊不堪,這與大人對寶寶從小的教養模式有很大關係。不妨從現下起,讓寶寶更多地走出家門,接觸更多的人,培養寶寶的社會適應能力和獨立性。但寶寶真正的社交活動將在3歲以後才會開始。 ◆20個月幼兒生長發育 20個月寶寶的體重正常均值為10.69-11.24公斤,身長正常均值為82.2-83.46厘米,出牙12-20顆。 20個月的寶寶應該會跑了,儘管跑得還不太穩。有的寶寶也會自己上樓梯了,但下樓時一般還需要大人的幫扶,否則不太敢自己往下走。寶寶現下也能比較自如地把球用小腳踢出去。大多數寶寶還不會雙腳離地跳起,也不太會雙手過肩拋球,但可以有意識地訓練寶寶這方面的能力了。 這時寶寶對父母或經常照料自己的親人會產生更多的依戀,如果寶寶對你非常依戀,那么你和寶寶的分別會讓他(她)感到難過和不安。事先應告訴寶寶你要離開一段時間,不要突然離去,但是走的時候不要猶豫,不要回頭,否則寶寶會更加不肯讓你離去。 有的寶寶還表現出逞強好鬥的個性,會發生打人、推人、咬人等各種不良行為,以男孩的表現更為常見。對寶寶的這一行為一定要制止,但不要單純用打的模式教育寶寶,這樣有可能適得其反。要平靜而堅決地告訴寶寶,小朋友之間使用武力任何時候都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且是決不能容忍的,打人不是好孩子。 有的寶寶開始對自己的外生殖器發生興趣,就像對其它事物發生興趣一樣,自己總是自覺不自覺地用手去玩弄,對此父母不必大驚小怪,更不要因此在公共場合嚴厲斥責寶寶,只要用其他事情把寶寶的注意力吸引開即可。 ◆21個月幼兒生長發育 這時寶寶的跑動能力有所提升,但往往不容易自己停穩,動作還不是很協調。有的寶寶也能自己扶著欄杆上下樓梯了,住樓房的寶寶學會爬樓梯的時間較住平房的寶寶更早些。 模仿成人做事是這時寶寶非常熱中的一項活動。寶寶可能會把家裡的雪櫃門一會兒開一會兒關,把椅子推來推去,拿塊抹布跟著大人東擦西擦,一會兒也不閑著。喜歡自己洗手,試著自己穿衣服,看到大人刷牙也會要求試一試。如果你給寶寶準備一套專用小桌椅,他會非常高興的。 寶寶愛吃零食的問題。正確的觀點是,零食不是絕對不能吃,而且適當吃一些零食對寶寶是有益的。關鍵是選擇什麼時間,什麼食品作為寶寶的零食。其實所謂零食就是給寶寶在一日三餐之外再加一到兩頓點心。量要少,質要精,要有計畫、有控制。注意一是時間不能距正餐太近,二是以水果、點心為主,避免高熱高糖。 培養寶寶有規律的生活習慣。這時寶寶應該有了相對固定的飲食起居的生活習慣,什麼時候吃飯,什麼時候睡覺,寶寶自己心裡也很有數了,到時候不必大人提醒,寶寶也知道該做什麼了。這對寶寶和大人來說都是一件好事,對寶寶來說良好的生活習慣一方面能夠保證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也能培養寶寶的自我控制能力。對大人來說,寶寶有規律的生活無疑減輕了照料的負擔,也減少了因每天的生活內容而與寶寶發生矛盾的機會。 ◆22個月幼兒生長發育 22個月寶寶的體重正常均值為11.3-11.69公斤,身長正常均值為84.26-85.56厘米,出牙16-20顆。 寶寶現下對自己要做的事已經有了非常明確的想法,凡事有了自己的主意。如果寶寶想做一件事,那么他(她)會有一個目標,並堅持自己獨立完成,不願讓大人幫助。如果做不好,寶寶就會覺得很沮喪,有一種挫折感,如果成功則會很高興。這是寶寶獨立自主意識的萌芽,應予以引導和保護。 常言道︰“初生牛犢不怕虎。”而現下這一時期的寶寶往往都有自己害怕的東西,有的是在真實生活中受過驚嚇,看到過的可怕的人或事;也有的寶寶害怕在故事中聽來的大灰野狼和妖怪;還有一類恐懼心理來自寶寶的想像。不要嘲笑寶寶的恐懼,更不要給寶寶製造恐懼心理,這種恐懼心理對寶寶來說是真實的,甚至會對寶寶的心理產生不良影響。你應該安慰寶寶,告訴寶寶爸爸媽媽會保護他(她),沒有什麼會傷害寶寶。 左手還是右手。你可能會發現寶寶開始更傾向于使用某一只手,這一習慣是先天決定的,不必強行糾正。大約有5%-10%的人是左撇子。約有20%的兒童能夠靈活使用左右手,這能使左右大腦均衡發展,當然更好。 這個時候應該把寶寶的嬰兒床換成小床了,以免寶寶從嬰兒床的圍欄裡翻落下來。因為寶寶個子已經長高了許多,嬰兒床已經嫌小了,寶寶翻身時容易碰到床欄,影響寶寶睡眠。 ◆23個月幼兒生長發育 這個月末寶寶就該滿2歲了,此時寶寶各方面的能力都在迅速提升,每天都可能有新的進步。 近兩個月來,寶寶詞彙量成倍增長,已能說架構比較複雜的句子,會說出主、謂、賓語齊全的句子,能夠用兩三句短語來和大人對話,也能聽懂大人更為複雜的語言指令。一些寶寶已經會說不少童謠,會唱好幾首歌了。一般寶寶在這個年齡開始學會用“你”、“我”、“他”來表達人稱,開始理解反義詞。 精細動作有所發展,握筆較穩,能模仿大人畫出線條、圓圈等圖形,儘管還畫不直也畫不圓,但寶寶往往能根據自己所畫形狀想像出一個近似的物體來解釋自己的畫。現下寶寶也能玩一些簡單的拼插玩具了,搭積木的技巧也有所提升,會熟練地擰開或擰緊瓶蓋,還會把稍大些的玩具螺絲旋進孔中。 細心的父母會發現,寶寶這時更喜歡跟比自己年齡稍大的孩子玩,開始是在一旁很感興趣地觀察大孩子的遊戲,想加入又不敢,總是拉著大人陪著自己和小朋友玩,慢慢地也敢跟著大孩子們跑來跑去了,但一般還不會與比自己大的孩子主動交流。如果你邀請一個寶寶熟悉並喜歡的小客人來家裡玩,寶寶可能會很高興。如果寶寶不習慣的話,說明你為他提供的這樣的機會太少了。 這時的寶寶還有一個特點,情緒波動比較大,一會兒要你抱,一會兒讓你走。這時寶寶既有對親人情感依戀的心理需要,也有獨立自主的個性要求,這是造成寶寶矛盾心理的原因,使寶寶看起來有些喜怒無常。 ◆24個月幼兒生長發育 滿兩歲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新的里程碑,寶寶的身心發展已越來越呈現出幼兒的特徵,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惟、自己的個性和更多的自主行為。 滿2歲的寶寶體重正常均值為11.66-12.24公斤,身長正常均值為86.6-87.9厘米,出牙16-20顆。 20個月以後寶寶的口語詞彙量突飛猛進,到24個月時有可能達到近千個,能叫出日常見到的大多數事物的名稱,與成人交流已基本沒有困難,也開始提出更多的要求和問題。他能準確地說出自己和爸爸媽媽的名字、自己的年齡、性別,如果你教的更多,寶寶還會記住的更多。他(她)已經開始使用“現下”、“一點兒”、“特別”等副詞,來更精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寶寶現下走路早已不成問題,跑得也比較平穩了,動作已協調了許多。而且現下他(她)已能自己觀察路線和道路情況,避開障礙,不像原來那么“沒頭沒腦”地亂闖,那么容易角力了。如果有意識地鍛鍊寶寶,現下他(她)應該已經能雙腳離地跳起,也能向前跳出一小步了,多數寶寶已能自己上下樓梯。現下寶寶吃飯、喝水一般都能自理,但扣鈕扣、穿衣服對寶寶來說還是件不太容易的事。 2歲的寶寶已頗具想像力,他(她)會把所有圓圓的東西都說成像太陽,把彎彎的東西說成像月亮。寶寶的記憶力也有很大進步。已經能夠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如今天和明天、快和慢、遠和近等等,會數1到10,甚至更多。喜歡問更多的“為什麼”。

寶寶出生後1∼17週生長發育情況

2006年11月06日
公開
3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週嬰兒生長發育 當醫生為你的寶寶剪斷臍帶,處理妥當,抱他(她)趴伏在你赤裸、溫暖的胸前,和你肌膚相親時,你是不是已經暫時淡忘了剛剛經歷的那漫長而痛苦的分娩過程。那種奇妙的感覺是否讓你終生難忘︰歡喜、驚異、疼愛、恍如夢中等種種感情交織,還有幾分陌生、幾分不知所措。那種做了媽媽的體驗變得真實而立體,因為與你血脈相連的寶寶就在你的眼前、你的懷中,觸手可及。 剛剛出生的寶寶皮膚紅紅的、涼涼的,頭髮濕潤地貼在頭皮上,四肢好像害怕一樣蜷曲著,小手握得緊緊的,哭聲響亮。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到寶寶盈月,這個小生命已不再叫做胎兒,而叫做新生兒了。正常新生兒的體重一般在2500克至4000克之間,身長在46至52厘米,頭圍34厘米,胸圍比頭圍略小1至2厘米。 新生兒頭部相對較大,由於受產道擠壓可能會有些變形。頭頂囟門呈菱形,大小約2×2厘米,可以看到皮下軟組織明顯的跳動,是頭骨尚未完全封閉形成的,要防止被碰撞,可以用手摸。寶寶的小臉看上去有些腫,眼皮濃濃的,鼻梁扁扁的,每個寶寶都有些相像。這時的寶寶哭聲不算大,呼吸每分鐘40至50次,出生後8小時內體溫約為36.8-37.2度。 一半以上的寶寶出生後2-3天會出黃膽,大多在第7天消退,病理性黃膽則需醫生延醫。臍帶一般在4-7天脫落,要特別注意臍帶護理,以免感染。如果出生48小時還未排出胎便,也要請醫生檢查。新生兒的視力範圍很有限,只能看到15厘米左右的物體,所以要想讓寶寶看到你,就必須把臉湊近寶寶。 新生兒第一次吃奶叫“開奶”,醫生會在你產後半小時到1小時左右就讓你給寶寶喂奶,最晚一般也不要超過6小時,這樣對刺激乳房儘早分泌乳汁,加速子宮收縮復原,幫助寶寶盡快排胎便以避免出現黃膽等,都是非常有好處的。 現下你和你的丈夫需要適應自己的新角色、新責任,新生兒所面臨的第一個任務就是適應外界這個全新的生活環境,與宮內環境相比,外面的世界陌生、寒冷,光線明亮,聲音噪雜,而且四周一下子變得那么開闊。這時的寶寶更喜歡自己被用被子或毯子包裹起來,這樣會讓他(她)感到更溫暖、更安全,像在媽媽子宮中一樣。 ◆2週嬰兒生長發育 這周寶寶正在繼續努力適應這個新的環境,對他來說,外面的世界與媽媽的子宮相比,又喧鬧又明亮,有些不習慣。但是你會發現寶寶每天都在進步,他的適應能力是相當強的。 出生第一周時寶寶體重大多數會暫時下降,這是因為寶寶這時吃奶少,加上胎便和尿液的排出以及皮膚出汗和呼吸使一部份身體水分損失,在出生後2至4天會出現暫時性體重下降的現象,醫學上稱為“生理性體重下降”一般下降不超過300克。隨著吃奶量的增加,寶寶的體重從第4、5天開始回升,這一周即可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 你會發現寶寶的四肢運動是不自主的、無意識的條件反射,比如受到較大聲音的驚嚇時,四肢會下意識地向胸前抱攏,這就是新生兒特有的擁抱反射。到這個月的月末,你將會發現隨著寶寶肌肉控制能力的發展,他(她)的動作逐漸變成有意識的行為。從出生到56天,寶寶還具有一種神奇的本領──行走反射,從寶寶出生第8天開始,可以利用這一先天能力加以訓練,不僅能使寶寶提前學會走路,還能促進大腦發育成熟和智力發展。 有的寶寶呼吸時會發出呼哧呼哧的聲音,這是因為寶寶蓋的毯子、穿的衣物上脫落的棉絨,及更多的空氣中的灰塵,阻塞了寶寶的鼻腔和上呼吸道,但是你不用擔心,寶寶不是感冒了,這個時候的寶寶傷風感冒的可能性還不大,寶寶只是在努力地呼吸。你可以試著用小棉簽沾點兒嬰兒油,幫寶寶把鼻腔中的污物清除,但動作一定要輕柔,小心扶住寶寶的頭,不要讓他晃動。 如果你是用母乳喂養你的寶寶,這周你可能還沒有真正下奶,這很正常,耐心堅持下去,很快乳汁就會多起來。新媽媽往往對自己的寶寶是否吃飽了沒有把握,特別是當寶寶總是哭鬧或者剛喂完奶不久就又要吃的時候,媽媽就會感到很困惑。請參考我們的有關文章,那裡會有詳細解答。 這周的寶寶基本上仍是吃飽就睡,睡醒就吃,吃奶及大小便次數多且尚無規律。這時的寶寶需要儘可能多的擁抱和撫慰,多抱抱你的寶寶吧。 ◆3週嬰兒生長發育 這周寶寶各種條件反射都已建立,當你分開他(她)緊握的小手,用一個手指輕觸他(她)的掌心時,他(她)就會緊緊地握住你的手指不松手;當媽媽把他(她)抱在胸前,準備喂奶的時候,或是寶寶因飢餓因啼哭時,他(她)都會把頭左右搖擺,張開小嘴,拱來拱去地找媽媽的乳頭;他(她)已經可以很熟練地掌握吸乳的要領,小嘴一下一下吸吮得十分有力;當你把手慢慢湊近寶寶眼前,到一定距離時寶寶就會不由自主地眨動眼睛。 現下寶寶已經能夠和你對視,但持續的時間還不長。當寶寶注視你的時候,你應該也很專注地看著他(她),給他一個充滿愛意的笑臉,向他(她)點點頭,輕輕喚寶寶的乳名,這些都會讓寶寶感到快樂。寶寶現下還不會有意識地去觸摸物體,但是他(她)喜歡你給他(她)做按摩操,喜歡媽媽溫柔的觸摸、親切的聲音、和藹的笑臉。這時寶寶的身體還很柔軟,抱他(她)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托住寶寶的頸部和腰臀部。 如果你的寶寶經常不明原因地啼哭和煩燥不安,怎么哄也不管用,嚴重的會產生陣發性的劇哭,每次持續數分鐘後才能安靜下來,那么寶寶有可能是患了腸絞痛。一般來說,大約有20%的寶寶在出生後2至4周的時候開始出現腸絞痛的症狀,發作的時候,寶寶不僅會長時間地啼哭,而且看上去很難受。如果你的寶寶有這種現象的話,今後幾個月你恐怕都會很辛苦的,因為這種腹痛是功能性的,經常會發作,沒有特別好的治療方法,等寶寶長大些自然會好。每次發作時,應該讓寶寶取俯臥位,輕輕按摩寶寶背部,以幫助他緩解疼痛。也可以根據醫生建議,服用小兒鎮靜藥。 這時的寶寶已經初步出現不同的性格特點,有的好哭好動,不易照料,把媽媽累得筋疲力盡;有的文靜乖巧,較少哭鬧,特別省心省事,這是由寶寶不同的神經類型和氣質類型所決定的,你只能去適應寶寶,而不太可能輕易改變他。這就要考驗父母的耐心了。任何一個寶寶都是獨特的個體,要尊重寶寶的個性,讓它快樂健康地成長。 ◆4週嬰兒生長發育 寶寶已經滿3周了,到這週末寶寶就該盈月了﹗寶寶的出生彷彿還在昨天,可是在媽媽看來這個月卻是那么漫長,歷經辛苦,備嘗初為人母的種種滋味,不過,看到寶寶一天天進步,媽媽再苦再累心裡也是甜的。 現下寶寶的頸部力量已有所加強,可以趴在床上或大人的胸前,以腹部為支撐,把頭稍稍抬起一會兒,而且還能左右轉動他(她)的小腦袋。如果你把寶寶抱起來,或靠坐在你的身上,寶寶的頭已可以直立片刻,但時間不要長,以免寶寶疲勞。寶寶胳膊和腿的動作也協調了一些,說明他(她)控制肌肉的能力有所加強。 現下寶寶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睡眠、吃奶和排便規律及習慣,有的寶寶夜裡已能睡4至6個小時的長覺,但寶寶之間的差異很大,有的寶寶夜裡還需要媽媽喂2、3次奶。特別是母乳喂養的寶寶吃奶間隔時間短,因為母乳比較好消化,所以吃母乳的寶寶大便次數也比吃牛奶的寶寶多,需要媽媽更多的照料。 這時的寶寶已能辨別媽媽的聲音和氣味,即使媽媽不在眼前,只要聽到媽媽的聲音,寶寶就會表現出興奮的樣子,如果寶寶正因寂寞無聊而啼哭,聽到媽媽的聲音,寶寶也會很快安靜下來。如果你給寶寶做過胎教,現下試試看給他(她)播放胎兒時期常聽的音樂或故事,寶寶很可能會有明顯反映呢。 現下寶寶已能判斷聲音的來源,聽到不同方向傳來的聲音,寶寶的頭就會轉向這個方向。但聲音的距離不能太遠,應在50厘米以內。寶寶的眼睛現下已能看清近距離的人和物,目光也會跟隨眼前的物體水準移動,特別喜歡看線條較粗,圖案簡單,顏色鮮明的圖畫,尤其是人臉的圖案。 與前幾周相比寶寶已經有了明顯的進步,看起來更加招人喜愛了。盈月寶寶的體重,男孩平均為4.9公斤,女孩平均為4.6公斤;盈月寶寶的身長,男孩平均為56.6厘米,女孩平均為55.6厘米。 ◆5週嬰兒生長發育 新生兒特有的易驚跳、四肢動作不穩定等特點,在盈月後的寶寶身上開始逐漸消失。他(她)的四肢和小手已經比剛出生時伸展開許多,但睡覺時還是像一個小青蛙一樣蜷著四肢,這種姿勢會持續很長時間。寶寶已習慣了外界的各種聲音,也開始能分辨來源。 他(她)可以很專注地凝視著你,高興的時候還會沖你莞然一笑,這時寶寶還不會笑出聲,但是你已經能看出他是在對你笑呢。現下寶寶趴在床上的時候能夠把頭抬起來了,有的寶寶頭頸已經可以豎起來一下了,但不要讓寶寶趴臥的時間太長,趴一會或豎一會兒就要平躺下來休息。 現下當你拿著一個玩具在寶寶的眼前移動時,寶寶的眼神可以一直追視著眼前的物體。但是最讓父母驚喜的是寶寶居然開始“說話”了,寶寶這時會發出“嗯嗯”、“啊啊”、“咿咿”、“呀呀”的聲音來表達他(她)的感情和需要,這時媽媽一定要及時回應寶寶,可以模仿寶寶的發音與他(她)“對話”,儘可能多的面對面地和寶寶“交談”,即使你走開一會兒,到別的房間去時,也可以不停地和寶寶說話,讓寶寶聽到你的聲音,這樣他(她)的情緒就會平靜很多。 現下父母的生活就是不停地給寶寶換尿布、喂奶,伺候完嘴巴伺候屁股,忙得自己吃不踏實,睡不安穩,生活看起來不僅辛苦還有些沈悶,更嚴重的是有些媽媽會患「產後憂鬱症」,需要醫生的幫助和家人更多的關心。別著急,這一切並不是今後的全部生活,只不過是育兒生活的一個階段,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你會看到自己的辛苦換來了寶寶的健康成長,並因此而更加珍愛自己的寶寶。 ◆6週嬰兒生長發育 現下笑容越來越多地出現下寶寶的臉上,他(她)的笑逐漸從原來的無意識狀態變成有意識的行為,他(她)知道自己的笑會讓媽媽也笑起來,讓媽媽高興,寶寶也更開心,更主動地笑了。這樣的笑稱之為社會性微笑,寶寶是在用自己的微笑告訴媽媽“我現下很快樂”。儘管在寶寶社會性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才會主動笑,但是你也可以把他(她)逗笑,比如沖他扮個怪樣,撓寶寶的痒處,出個怪聲,都可能把寶寶逗笑,讓他(她)開心。愛笑的寶寶更健康。 現下寶寶已經能夠把目光集中在一個物體上,而且開始喜歡圖案、顏色和形狀更複雜一些的東西,可以把寶寶的床邊佈置得更豐富更有趣些,吸引寶寶去注視。這些玩具可懸掛于寶寶上方70厘米處,不要一直固定在一個地方,要經常換換位置,以免寶寶總注視一個地方造成斜視或把頭睡偏。透過各種器官輸入給大腦的刺激越多,寶寶將來就更聰明。 如果寶寶頭頸力量有所加強,可以嘗試將寶寶豎直抱起,讓寶寶的頭靠在大人的肩上,看看周遭的環境,告訴他(她)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寶寶會很有興趣的。這不僅對鍛鍊寶寶頸部力量有幫助,還能促進寶寶智力的發展。 寶寶的睡眠差異較大,有的寶寶現下已經可以整夜不吃奶,睡長覺,而有的寶寶一夜卻要醒來好幾次。對于後者,媽媽應該注意,每天下午不要讓寶寶睡的時間過長,每天晚上臨睡前的一頓奶可以適當加量,讓寶寶吃飽,延長胃腸排空時間。如果夜裡寶寶哭或發出其他聲音,先不要急于把他(她)抱起來,稍等片刻,也許寶寶會繼續睡去,並不真的醒來,如果寶寶一出聲就馬上抱,很可能反而真把寶寶弄醒了。盡量減少夜間喂哺的次數,但也不是絕對的,母乳喂養的寶寶喂哺次數相對還是會多一些。 ◆7週嬰兒生長發育 這周起,大約一多半的寶寶已能夠把父母和其他陌生人區別開來,當他(她)看見媽媽或爸爸時,臉上會立刻綻露出笑容,而且還會高興得手腳一齊揮動,顯出很興奮的樣子,嘴裡還會像要說話一樣發出“哦哦”、“啊啊”的聲音,這叫做“天真快樂”回應。 總的來說,寶寶現下對周遭的環境更加敏感了。如果你給他搖動一個小鈴鐺,寶寶可能會做出各種回應,可能會哭起來,也可能會安靜下來,這要看他(她)情緒的好壞。這時也應當給寶寶既柔軟又安全的玩具抓握,發展寶寶的感覺和技能。寶寶現下對音樂有了更多的偏好,不論是你直接唱給他(她)聽,還是放錄音給寶寶聽,他(她)都會表現出明顯的興趣,如果給寶寶聽胎教時常聽的音樂,對安定寶寶的情緒會更有效。此時的寶寶還會把小手舉在眼前,好奇地凝視把玩,或者把小手送到嘴裡去吸吮,這是他(她)自我安慰的行為。 寶寶現下與人的情感交流明顯增多了,高興時會主動沖人笑,你拿玩具逗寶寶玩時,他(她)也會有明顯回應,這是最讓大人開心的。特別是寶寶的笑臉和已經顯示出來的對媽媽的偏愛,是媽媽辛苦的育兒生活的最好安慰。這時還是要注意多抱一抱寶寶,6個月以前,不要擔心慣壞寶寶,身體和目光的接觸對寶寶的心理發展是非常有益的良性刺激。 每天換尿布、喂奶、哄寶寶睡覺等等,日復一日的單調生活內容易使媽媽情緒低落,適當放鬆一下自己,把寶寶交給可靠的親人照料半天或一天,自己不妨外出走走,與寶寶適當分開一會兒,也許會讓你的緊張情緒得以緩和。 現下也可以試著給寶寶把一把大小便了,不求多高的成功率,因為這時寶寶還不具備控制大小便的能力,只是讓寶寶慢慢建立起條件反射,形成一定規律,寶寶身體乾淨舒服,大人也可以減少換洗尿布的麻煩,但注意一定不要強迫寶寶。 ◆8週嬰兒生長發育 寶寶馬上就要滿兩個月了,他(她)已經不是剛出生時那個“縮手縮腳”,除了吃就是睡的“小迷糊”了。現下寶寶每天清醒的時間比第一個月要長了,有的寶寶每天可以有10個小時的清醒時間,那么在寶寶清醒的這段時間裡,如何安排寶寶的生活就格外重要,全面有效的刺激會促進寶寶大腦發育,培養寶寶良好的性格。 現下要多和寶寶說話,看到什麼說什麼,給寶寶換尿布、喂奶的時候也和他(她)說說話,告訴寶寶現下正在做什麼。寶寶用“兒語”應答的時候,大人也可以模仿他(她)發音,跟寶寶做“一問一答”的遊戲。還可以給寶寶說一些上口的童謠,配稱身體的動作,有節奏地搖動寶寶,寶寶會很專注地傾聽。不要以為寶寶聽不懂,寶寶喜歡有節奏、有韻律的語言,這是寶寶學說話的最好開端。 寶寶的動作能力又有了提升,到兩個月末時,一些寶寶已經可以豎抱了,只是頸部力量尚不能十分穩定地支撐頭部,有些搖搖晃晃的,而且豎抱的時間還是不要太長,以免寶寶疲勞。這時的寶寶也會更喜歡被豎抱著,這樣他(她)的視野開闊,能看到更多的東西。更多的寶寶可以做趴臥抬頭的動作了,發育較好的寶寶可以把上半身也支撐起來一小會兒,發育快的寶寶甚至能夠在大人的幫助下嘗試學習翻身的動作了。 ◆9週嬰兒生長發育 滿2個月的寶寶的視力已經能看到1米以內的所有物體。如果你拿著一個新奇的玩具在寶寶的視力範圍內前後移動,他的目光會緊緊跟隨著玩具,頭也會跟著轉動,這對他(她)來說已經不是什麼難事了。 現下寶寶比較喜歡看顏色鮮豔的東西,尤其對大紅大綠更是偏愛,你可以在房間裡或的床周遭懸掛一些彩色的氣球,吸引寶寶去注視,刺激寶寶的視力發育。 寶寶已經能認識熟悉的面孔,媽媽、爸爸的聲音會讓寶寶感到親切和愉快。他(她)開始用簡單的模式表達自己的情感,興奮時與人咿呀作答,飢餓和不安時就會啼哭不止。當他安全地置身于媽媽的懷抱中時,他就會好奇地觀察周遭的人和環境。 寶寶對自己的小手好像有濃濃的興趣,常會把兩只小手舉在眼前端詳,好像在仔細研究,而且兩只手也能在胸前相接觸,這是現下的寶寶喜歡玩的遊戲之一。 ◆10週嬰兒生長發育 寶寶頸部的肌肉日益有力,當他(她)趴在床上時已經可以比較熟練地把頭抬起來支撐一會兒,更多的寶寶已經可以豎著抱了。儘管頭還不太穩,但寶寶卻更喜歡這樣抱,而不再願意被橫躺下抱,因為這樣可以看到更多的景物。 現下寶寶的大部分先天反射性動作已經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比較熟練的自主運動。如果你經常拿起寶寶的小手去拍打眼前的玩具,漸漸地,他(她)就會主動伸出小手去拍打它。這是手眼協調活動,是一種特殊的技能,需要寶寶大腦皮層中的感覺中樞和運動中樞的協調活動。這時,可以在寶寶的小床邊容易夠取的位置,掛上幾件漂亮而結實的小玩具,鼓勵寶寶去夠取和擊打。 寶寶現下特別喜歡品嘗和觸摸,有的寶寶尤其喜歡吮手指,許多媽媽擔心寶寶會由此養成壞習慣,不要過份緊張,這只是他(她)學習和玩耍的過程,經常把寶寶的手指洗乾淨就行了。 ◆11週嬰兒生長發育 這時,健康的寶寶一般哭鬧聲會明顯減少,你會越來越多地聽到他(她)咿咿呀呀地發音。當寶寶心情愉快或躺在床上一時無人陪伴時,寶寶就會發出各種有規律的語音,這是寶寶在與人交流。如果你模仿他(她)並示以歡笑和讚許,他(她)就會越發起勁地與你“嗯嗯啊啊”地“說”個不停,並以此為樂。不妨把你與寶寶的“對話”錄下來,作為珍貴的紀念。 現下寶寶喜歡聽到歡快的音樂,對強烈的有刺激的聲音會感到不安,當他(她)聽到突然的或陌生的聲音時,就會扭過頭去尋找聲源。當寶寶發現自己可以讓玩具發出好聽的聲音時,會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觸動和擊打玩具的動作,樂不可支。動聽悅耳的聲音會讓寶寶心情愉快,也能促進寶寶情感和智力的發育,為寶寶選擇音樂時一定要注意選優美、輕柔、明快的樂曲。 看到奶瓶或媽媽準備喂奶時'寶寶會表現得出異常興奮的神情,他會在你的胸前用鼻子拱來拱去地尋找乳頭。 ◆12週嬰兒生長發育 從出生到1歲,寶寶的腦重量幾乎以平均每天1000毫克的速度增加,6個月內幾乎每分鐘增加腦細胞20萬個。出生後第三個月是寶寶腦細胞增長的第二個尖峰。因此母乳喂養寶寶的媽媽要注意,要適當增加健腦食物,以保證母乳能提供給寶寶足夠的營養,促進寶寶大腦發育。 現下許多寶寶已經可以俯臥抬頭45度甚至90度了,有的寶寶現下可能已經能夠自己從仰臥姿勢翻成側臥或俯臥姿勢,這樣的寶寶一般不會太胖,衣服穿得也較少。一些比較胖的寶寶,或是正值冬季、衣服穿得較多的寶寶,學習翻身就會稍晚一些。大多數寶寶現下還需要在父母的幫助下學習翻身。可以讓寶寶先從練習側臥開始,幫寶寶側身躺一會兒,再逗引並推展他(她)變成俯臥姿勢。 現下要注意堅持給寶寶補充魚肝油,預防佝僂病的發生。如果發現寶寶有好哭、夜驚、多汗、睡眠不安、枕禿等現象,要及時請醫生延醫。 ◆13週嬰兒生長發育 寶寶現下長得很快,身體也胖了許多,體重大約是出生時的兩倍。男孩的平均體重為6.74公斤'女孩為6.22公斤。如果男孩的體重在5.20公斤以下,女孩的體重在4.82公斤以下時,你應該引起注意,檢查一下是否營養缺乏。寶寶現下的身體也長高了許多,男孩的身高平均為62.4厘米,女孩為61.1厘米。 寶寶“顛倒黑白”的生活規律曾讓父母倍感煩惱,但是3個月以後寶寶日常生活一般都會形成一定的規律。現下每天從早6點到晚10點,一共可以喂5次奶,約隔4個小時喂一次,夜裡有的寶寶已不用喂了,而吃母乳的寶寶夜裡還需要喂奶的則比較常見。白天寶寶一般還得上下午各睡1-2個小時。寶寶的睡眠時間相對固定了,媽媽也可以調整好自己的作息時間,保證充分休息。 現下你可以給寶寶把一把大小便,成功的機會也許很少,但形成一定的規律以後,你就會輕鬆多了。 ◆14週嬰兒生長發育 4個月大時,寶寶受驚嚇的情況減少了,已經能適應外界環境。平躺時,他(她)會抬頭看到他的小腳。 趴著時,他(她)會伸直腿並可輕輕抬起屁股。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寶寶會從平躺的姿勢轉為趴的姿勢。現下寶寶還不能獨立坐穩,當他(她)的背靠著被褥坐時,身體要么向前傾,要么左右倒。 隨著神經、骨骼、肌肉的不斷發育,寶寶的運動能力發展迅速。有時你會感到寶寶象個小運動員,醒來以後他(她)總是在不停地動,很少歇一會兒。現下寶寶的手已經開始拿東西了,他(她)的4個手指合併起來,可以與大拇指配合在一起撿東西,就好像戴著一副只有兩指的手套似的。而且在伸手去抓之前,寶寶還會有意識地觀察手與被抓物體,然後用手準確地抓住目標,現下他(她)已經會用雙手握住一個瓶子了。 寶寶身體的協調能力進步了,動手能力也提升了,現下家長面臨的問題就是寶寶的安全。因為寶寶學會翻身以後,隨時都有掉下床的危險,因此,要在寶寶的活動範圍內,加設隔擋的物品。 ◆15週嬰兒生長發育 到百天時,寶寶結束了笑不出聲的時代,現下已經可以笑出聲音了。 不知你注意到了沒有,寶寶現下會呀呀學語並控制自己的聲音,就好像在與人交往,父母要養成與寶寶說話的習慣,用正確規範的語言與他交流,盡量不用“兒語”。寶寶現下非常樂意接觸不同的人,在他人面前,他(她)會非常興奮地移動整個身體,諦聽你的聲音和周遭的音樂聲,這時,可以根據寶寶的情緒適當地播放音樂,讓他(她)在不知不覺中學會欣賞。 當你與他(她)聊天或玩耍時,寶寶常會發出快樂興奮的聲音,並試圖模仿不同的音調,還能識別熟悉的音節,同時,他(她)會以微笑和特有的發聲來為大家作秀。現下即使寶寶看不到你,聽到你的聲音時也會安靜下來或微笑,並將頭或眼睛轉向你。 在這個時期,寶寶的唾液腺發達起來,消化液分泌增多,口水也多了起來。在吃奶時可能出現分心,對桌子上的食物表現出興趣。現下可以添加一些輔助食物,讓他(她)喝一些菜蔬湯,或著把你吃的菜湯用開水沖淡後喂寶寶幾匙,讓他(她)嚐嚐各種味道。但是要注意,不要讓寶寶吃過咸的食物,因為咸食容易引起口瘡,還會讓寶寶多流口水。 ◆16週嬰兒生長發育 寶寶已經明顯地意識到他的行為可能導致某些後果,比如大聲哭泣後媽媽會抱等,有時他(她)喜歡故意晃動玩具,讓它發出聲音以引起大人的注意,這說明寶寶現下已經有了行為意識。 現下寶寶開始有意識地觀察東西'對不同的物體還會表現出不同的好惡差別。比如,他(她)喜歡紅色的汽球,會伸出手撲氣球;而吃藥時,他(她)會扭頭拒絕不喜歡的藥水。觀察力是形成寶寶智力最基礎的原素,從現下起,父母就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寶寶的觀察力,要讓他多看、多聽、多摸、多嗅、多嘗、多玩。還可以與他一起做培養觀察力的遊戲,如藏貓貓、找玩具等。在他(她)接觸不同物品的過程中,把物體的各種特點聯繫起來,從而鍛鍊寶寶對事物的感知覺。 哺育寶寶不是媽媽個人的專利,也有爸爸一份重擔。現下爸爸看到自己的小寶寶健康快樂一定很驕傲吧,雖然沒有十月懷胎的經歷,但爸爸在看護寶寶的過程中也體會到了為人父母的艱辛。許多人愛說︰“養兒才知父母恩”,有一個寶寶會讓你更孝敬父母,也讓自己感到了肩上的責任。 ◆17週嬰兒生長發育 到4月末時,寶寶的視覺已經接近成人的水準,深度的知覺使他(她)能區分遠近物體。他(她)能掃視物體並尋找熟悉的特性,能在頭腦中產生熟悉的人物形象。 現下寶寶會長時間地盯著有黃色、紅色、白色、黑色等顏色的東西看了,而且眼睛、耳朵的功能已能和手腳的運動慢慢協調,協調後的寶寶聽到聲音會轉過頭去尋找聲源。當你拿著色彩鮮豔的物品在他(她)的視線範圍內移動時,寶寶的頭也能隨著物品的運動而轉動。 寶寶吃得很胖,身體肉呼呼的,這個階段男孩的平均體重應為7.36公斤,女孩平均體重為6.78公斤,如果男孩的體重在5.76公斤以下,女孩在5.28公斤以下,就應該引起注意。在4-6個月時,平均每周的體重大約增加150-180克。現下寶寶的身體也長得很快,男孩的平均身高為64.5厘米,女孩的平均身高為63.1厘米。

養成寶寶良好的進餐習慣

2006年11月03日
公開
10

養成寶寶良好的進餐習慣 常聽一些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好好吃飯,一頓飯孩子跑來跑去,要追著喂很長時。還有些孩子偏食、挑食,喜歡吃的就吃很多,不喜歡吃的,怎麼勸也不吃一口。結果孩子可能出現營養不良或微量元素缺乏,愛生病。其實這些都是因為父母對獨生子女過度溺愛,無原則地遷就,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要想小兒身體好,必須從小就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給他定出進餐 規矩。 第一、要養成小兒自食的習慣。從幾個月大讓他抱著奶瓶吃奶,過渡到一歲拿杯子喝水至一歲多就讓他開始學習拿勺吃飯。自食引起孩子極大的興趣,及對食欲的強烈刺激。開始時拿勺喂,慢慢地孩子能自己吃飲時,就不用喂了。兩歲半以后小兒完全可以自己吃飽。 第二、一定要孩子坐在一個固定的位置吃飯,不能跑來跑去,也不能邊吃邊玩,否則進餐時間過長影響消化吸收。如果在飯桌上與大人一起吃,不要讓他成為全桌人注意的中心,大家都吃得很香定會感染孩子,增加他的食欲。 第三、少吃零食,特別在飯前一小時不能吃,因為零食營養價值低,也影響小孩的食欲。有些孩子只吃零食不好好吃飯,造成營養缺乏症。 第四、不許挑食,不能偏食,如果小兒不愛吃什麼東西,要給他講清道理或有講有關的童話故事(自己編的也可以),讓他明白吃的好處和不吃的坏處,但不要呵斥和強迫。家長也千萬不要在飯桌上談論自己不愛吃的菜,這對孩子有很大影響。 第五、不要暴食,好吃的東西要適量地吃,特別對食欲好的孩子要有一定限制,否則會出現胃腸道疾病或者“吃傷了”,以后再也不吃。 除了以上幾點以外,如果要讓孩子吃好,家長還應注意孩子的飲食質量,飯菜的色香味俱全會大大增加孩子的食欲。如果嫌麻煩,每天湊合著與大人一起吃,有些孩子會養成對吃飯不感興趣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