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950725股基資訊

2006年07月25日
公開
9

全球股市 陷低潮■ 記者謝佳雯�報導  全球股市陷入盤整,國內投資人的信心指數跟著倒退。摩根富林明投信調查發現,下半年,台灣投資人信心指數由樂觀掉到持平;但有六成投資人自認為是保守型,卻期待年報酬率達三成;另外,上半年約有27%的投資人賠錢,資產縮水。  摩根富林明集團在6月12日至7月8日電話訪問國內1018位20歲以上最近一年內有買賣股票、基金、選擇權或房地產的投資人,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3%。  調查指出,投資人信心指數由五月最樂觀的115.9之後,在七月下降到102.8。  過去,買賣股票一直是國人最常用的投資工具,不過,今年以來,買投資型保單和基金的投資人倒是變多了,約增加5%至6%,亦比去年同期增加近一成。  針對今年投資報酬率的期許,有24.4%投資人擺在10%,占最多數;其次有15.5%期待至少5%;期望獲利20%∼30%的投資人各有一成左右。  國人雖愛搶短線,卻有高達63%自認是「保守型」,其中又以女性居多,占七成;自認是穩健型的投資人約占25%,積極型才一成左右。  但是,保守型投資人對報酬率期待倒是頗高,有8.5%期望今年投資至少賺三成,希望賺二成以上的有一成。  今年上半年的戰果如何?調查顯示,仍保有正報酬的投資人有44.5%,獲利二成以下的最多;能賺到定存利率十倍的,不到10%;賠錢的人約27%,其中有7.7%賠了超過兩成,白忙一場的也有二成。 【2006/07/25 民生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全球經濟後市轉趨悲觀 投資股票有竅門 專家操作五原則 穩健保本 2006.07.25  工商時報 @林明正/台北報導  華爾街日報最近報導,在全球經濟後市轉趨悲觀下,投資專家的操作已有回歸保守趨勢,這些專家們的最新操作原則有五,值得投資人參考:首先是投資標的應改為選擇波動性較小的股票,其次是降低消費性類股的持股,第三是大型股會比小型股穩健,第四是可留意體質較佳的海外市場,最後一項準則是要提防美元貶值的風險。轉進發展中國家  紐約Julius Baer Investment Management公司的全球股票投資部門主管布萊特.葛拉格(Brett Gallagher)說,如印度等一度備受追捧的市場,已是他目前拋售對象,轉而追尋的是他認為長期前景較好的發展中國家的股票,如波蘭等國家。  尤其資金快進快出的對沖基金偏愛的投資對象,他也都不予考慮,葛拉格認為,這些對沖基金對標的而言,「只是租戶而非房東」。他青睞的是表現穩健的股票,如美國通用電器公司(GE)等。  面臨全球戰火蔓延,通膨加速,美國聯準會持續升息等環境之下,投資專家似乎已開始思考,揚棄以往一味追求高風險、高報酬性資產,轉而比較腳踏實地的追尋穩健保守性的獲利商品。  資金流入較保守性資產  美林證券最近也持續告知客戶,要多留意體質佳,能配發高股息股票的發展潛力,原因就在於全球投資環境有惡化跡象,投資人對未來的企業獲利預期也有轉趨悲觀情況,因此,把資金轉而投入較保守性資產將是現階段較為穩健的操作方式。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最新報導──「投資專家回歸保守」指出,紐約的Malley AssociatesCapital Management的總經理蘇珊.莫莉(Susan Malley)最近就改變了她去年對經濟發展的預期。莫莉降低對小型股及那些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股票的持股,其中包括Diamond Offshore Drilling等石油勘探公司、通訊晶片生產商Broadcom等科技公司,以及軟件公司Cognos等。  華爾街日報並依照投資專家現階段的因應措施,歸納出五大準則供讀者參考,首先是投資標的應改為選擇波動性較小的股票,其次是降低消費性類股的持股,第三是大型股會比小型股穩健,第四是可留意體質較佳的海外市場,最後一項準則是要提防美元貶值的風險。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投資專家開始降低消費性類股的持股,華爾街日報理財專家布朗尼(E.s. Browning)說,手提包零售商Coach和女裝零售商Chico's FAS的股票、電腦晶片生產商的股票,如Broadcom和National Semiconductor,以及地區性銀行的股票,都是投資專家目前減持的對象。  以業務多元化的大公司為標的  那獲利了結後的資金轉進哪些標的?布朗尼指出,通用電器(GE)、波音(Boeing)、甲骨文(Oracle)和卡特彼勒(Caterpillar)等公司的股票,以及和能源、工業和建築業相關的美國基礎建設類股票,還有那些擁有海外收入、業務多元化的大公司,如花旗銀行(Citibank)等標的,成為目前投資專家青睞的對象。 ………………………………………………………… 名家理財 調整投資EQ 樂觀看待後市 2006.07.25  工商時報 @葉昭昆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20507+122006072500463,00.html ………………………………………………………… 單一國家基金 波段操作保平安 2006.07.25  工商時報 @陳欣文/台北報導  多頭市場下較能創造主動報酬的單一國家股票基金,為提高整體資產報酬「加分」;但在選擇國家地區與投資比重上卻更為重要,因它可能成為整體資產配置成敗關鍵,因此建議習慣以單一國家基金來衝衝衝的投資人,應多費心留意停損或是進行波段操作。  單一國家股票型基金有多迷人?以近年來飆漲的印度基金為例,國內核備的六檔印度基金,平均三年績效達二三二%,遠高於全球股票型基金三年平均四十九%的報酬。這樣的數字固然誘人,但是真正能賺到數倍報酬的人並不多,主要就是因為單一國家股票型基金也伴隨著高度的波動性,沒有適當操作或是停利的話,還可能賠慘!  過去三年投資印度市場的股票型基金,分別均有著二00%以上的報酬率,看起來非常可觀。但是今年五月以來全球股市修正,印度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報酬在理柏(Lipper)六月份基金排名裡,反而成了倒數幾名。  保誠投信表示,新興市場股市暴衝的快、跌的也快,投資人在作投資決定時,需要考慮的是這個市場的投資屬性及本身風險忍受程度,另外要考量的就是目前手上資金的運用是否為全部單押、抑或是定時定額投資,有的投資人無法忍受股市修正時一天兩、三百點的跌幅,因此會建議他選擇作定時定額小額投資,以分攤投資時點的風險及掌握印度股市長線可觀的報酬。  因此投資單一國家股票基金時,不應只注意報酬,其波動程度更應留意,投信業者建議從標準差來衡量相對風險。  保誠投信指出,標準差主要是用來衡量報酬率的波動程度,也是常用的風險衡量指標。標準差愈大表示報酬好的的時候與報酬差的時候,數值相差愈大。根據理柏資料統計,這些印度股票型基金過去三年下來的年化標準差平均就有二四.四四%,相較於環球新興市場股票基金的標準差一五.九八%來得高許多。  摩根富林明JF全球平衡基金經理人陳敏智認為,在市場多頭時,單一國家基金較能創造主動報酬,為整體資產組合加分的機率大大提升;但是因為市場多空掌握不易,投資人也需要留意這一類投資商品的波動度較大,風險較高,若是有固定收益商品作為後盾,至少不會蝕掉老本,也能降低虧損。  因此,對於保守型投資人而言,單一國家基金不是不能投資,而是要慎選國家地區以及投資比重。舉例來說,投資歐美股市與印度股市基金,後者因為新興市場屬性,波動率相對較高,保守穩健型投資者若要加入單一國家基金,應該選擇成熟市場的歐美股市較適合。 ………………………………………………………… 三年賺200% 好康不會年年有 嚴控投資比重 不會慘賠 2006.07.25  工商時報 @陳欣文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20507+122006072500465,00.html --------------------------下一則-------------------------- ★摩根富林明調查★ 3成投資人 近一年買賣過海外基金 2006.07.25  工商時報 @徐秀美/台北報導  台灣股市低迷,投資人信心驟降,根據七月摩根富林明台灣投資人信心指數調查,國人信心指數自一一五.九下跌一○二.八,所幸還維持在信心水準之上,上半年有四成的投資人有斬獲;也因台灣股市沒搞頭,國人佈局海外市場比重增加,超過三成投資人最近一年有買賣海外基金,高於國內基金的二年。 台灣人有六成投資人自認是保守型的投資者,其中以女性居多,佔了七○%;此外約有二五%投資人認為自己的投資屬性屬於穩健型,男女比率差不多。  多數期望報酬一成  有趣的是,自認為保守型投資人中,有八.五%期望今年投資可以賺至少三成以上,期望報酬至少二成以上的保守投資人也有一成,這類投資人搞不清楚,自己的投資屬性與認知,自以為是保守投資人,卻要求高報酬。  雖然目前台灣投資人面臨內憂外患,內有政爭,外有中東戰爭、美國科技股獲利預期不佳,全球股市震盪,但調查報告顯示,多數投資人期望今年投資報酬率至少一○%,還有八.五%的保守型投資人,希望今年投資報酬可至少三成以上,不難看出,投資人還是對下半年經濟走勢樂觀。  上半年賺多賠少  從調查報告上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投資人賺多賠少,賺二成的人達四四.五%,不賺不賠,白忙一場的也達二成多;賠錢的二成七。顯見台灣投資人經過前波股市的修正,仍保有一定的投資戰果。  目前國人對「台灣股市指數」和「台灣整體政治與投資環境與兩岸關係」信心大幅下滑,對台灣的政治和兩岸關係最感到憂心,不得提高海外資產的比重。  過去「買賣國內股票」一直是台灣投資人最常使用的投資工具。不過,今年以來選擇「買賣投資型保單」、「買賣海外基金」的投資人比重明顯增加,七月份「買賣海外基金」與「定期定額投資基金」兩項工具增加幅度最大,約增加五%至六%,若與去年同期相比,則有將近一○%的增幅。  摩根富林明投信副總經理石恬華表示,調查結果顯示國人投資行為逐漸全球化。由於國人目前可以接觸到的投資工具五花八門,從趨勢研判,未來投資海外基金的人數將會不斷超越投資國內基金的人數。 ………………………………………………………… ★境外基金系列★ 誠信績效服務 選境外基金三大考量 2006.07.25  工商時報 @本文由投信投顧公會提供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九十四年八月二日所頒布之境外基金管理辦法中,除單一總代理人制度特色外,就是投資人可申購境外基金管道變多了!  依境外基金管理辦法規定,總代理人得委任經核准營業之證券投資信託事業、證券投資顧問事業、證券經紀商、銀行或信託業擔任境外基金之銷售機構,辦理境外基金之募集及銷售業務,也就是說投資人除可透過舊有的銀行或券商通路下單外,也可以到投信、投顧公司申購銷售境外基金,使投資人可從多元的投資管道中,依其所提供的各項服務來做比較與選擇。  境外基金管理辦法實行後,境外基金除銷售機構的增加外,亦增加另一項利器,即是可以從事境外基金的廣告及促銷,使境外基金與國內投信基金獲得公平的競爭基礎,投資人將可接受到更多境外基金相關廣告及促銷售活動資訊,但投資人可別受這些五花八門廣告文宣給輕易誤導,投資人應避免短視近利,忽略投資背後的風險,因此要如何選擇一支好的境外基金,是所有投資人在投資前應深思熟慮的重要課題。  首先,應選擇正派經營、誠信佳的境外基金機構,境外基金經營團隊應以廣大投資人之最大利益為依歸,才不致發生如短線交易或頻繁交易等有損長期投資人權益之情事發生,此點可以從該機構是否屬合法設立之投資公司、有無受當地主管機構處分之紀錄,及該機構在市場上評價等方面來加以判斷。  其次,境外基金的投資首重其績效表現,然而績效表現優劣往往取決於該機構是否有專業投資研究團隊,始能夠精確掌握國際經濟脈動、金融訊息等,以因應瞬息萬變的市場變動,因而成就出一支績效好又有口碑的基金。  當然,除前述誠信和績效二項選擇指標外,另一個很重要的考量因素就是服務,因為投資人現今面對的是變化迅速全球投資市場,及不斷推陳出新的相關金融商品,更應審慎判斷並妥善因應,此時無論是境外基金機構、總代理人或銷售機構等,都要有一流的服務和充足的資訊,以提供投資人做正確的判斷。 --------------------------下一則-------------------------- 新興市場股票基金 退燒■ 記者許韶芹�台北報導  新興市場基金的募集不如預期,下半年投信業者改變募集策略,轉往強調穩健的固定收益、債券基金或貨幣基金商品。  復華投信、玉山投信和金復華投信都已向證期局申請募集債券組合基金,國泰投信準備要募集一檔貨幣型基金。  從投信的基金募集策略可以觀察投資人的投資傾向,經過全球股災的衝擊,較穩健的投資人已提高對風險較低商品的興趣。  投信界年初看好新興市場,今年紛紛發行新興市場股票基金,不料第二季新興市場大幅波動,跌時,跌幅超乎預料,投資人擔心風險加大,不敢再大舉投入新興市場基金。  摩根富林明投信新興35基金上周五報請成立,成立時的募集金額只有32億元,和年初募集絕對日本基金無法相比。絕對日本基金募集第一天就跨越成立門檻,最後募集了145億元。  寶來全球新興市場精選組合6月底報請成立,寶來看好市場,設定募集上限達100億元,最後僅以20.5億元成立,剛好跨過20億元成立門檻。  近期即將展開募集的匯豐中華新鑽動力基金,同樣投資全球新興市場,看到先前各檔新興市場的募集成績,該公司決定修改募集規模上限,由送件時的200億元,改為150億元。基金成立門檻按上限的兩成計,匯豐下修募集上限,也等於降低基金成立門檻。  匯豐中華投信投資研究部協理朱挺豪分析,公司上半年的新基金募集計畫早在去年底就已擬定,當時新興市場股市多頭已經走了兩、三年,但就各方面數字來看,企業整體獲利能力都還在提升、經濟成長率還不斷向上,業者都認為新興市場股市很有機會,「沒有理由不排到今年的募集計畫裡。」  不過,即便投信基金經理人總體經濟看得準,基本面研究得勤,但終究還是不敵不確定因素,以黎紛爭、北韓試射飛彈、印度連環爆炸等事件、還加上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柏南克一下強硬、一下溫和的閃爍言詞,眾多「突發」因子都嚴重衝擊市場信心,也讓原先預測的投資展望,全部失效。 【2006/07/25 聯合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葛洛斯:美債多頭行情啟動 2006.07.25  工商時報 @劉聖芬/綜合外電報導  人稱「債券天王」的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創辦人葛洛斯(Bill Gross)預測美債多頭行情已經發動。根據瑞銀證券調查,美國十年期指標公債在過去十八年間,價格於七月底到十月的第一週呈彈升走勢的有十四年。  Pimco為全球最大債券基金管理公司,葛洛斯目前管理該公司資產規模達九三○億美元的完全報酬基金(Total Return Fund)。根據彭博社指出,向來只要葛洛斯預測美債將翻多,行情總是照著他的意思走。現在他又看好美債而一路買進如二年期的短期公債,他表示美債價格可望因聯邦準備理事會即將暫停升息而躥升。  瑞銀證券調查也顯示,從一九八七年開始,美債在從七月底到十月的第一週這段為期十週的期間,與價格呈反向變動的殖利率平均下跌三十個基點。  康乃狄克州格林威治的RBS Greenwich Capital也注意到類似的美債殖利率季節性下跌走勢。該公司指出,在過去六年,十年期公債殖利率於五月到九月中旬這段期間平均約下跌五十一個基點。RBS的利率策略師林根(Ian Lyngen)表示,他們找不出這樣的走勢,今年不會重複的理由。  林根指出,過去幾年美債價格在上述期間彈升有以下幾個原因:日本投資人於四月份邁入新會計年度而增加購買美債;公司債新發行量於第二季減緩,導致供應減少;以及股市表現不佳。  美國十年期公債於上週上漲五�三二點至一○○又二○�三二點,殖利率下滑二.二個基點至五.○四%。  聯準會主席柏南克上週一席「聯準會必須避免升息過度」的談話,被解讀為該央行自二○○四年六月起連續十七次升息的動作將告一段落,為美債投資人打了一劑強心針。本週美債投資人將觀察美國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GDP)的變化。根據彭博社的調查,分析師預測美國第二季GDP成長年率為三%,低於第一季五.六%成長率。 ………………………………………………………… 債市天王加持 美債送暖 七月台債偏多操作 2006.07.25  工商時報 @詹靜宜/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一席話,市場解讀美國八月將不會升息,點燃美債多頭氣氛,台債亦感染美債多頭氣氛,債券業者普遍預估,七月台債可偏多操作,原因在於美國八月份公布升息與否,再來則待十月才會受升息題材干擾,國內中央銀行則是於九月底才會決定利率政策,短時間之內,美債和台債多頭氣焰不會因升息題材澆熄。  債券業者坦言,國內債市受到籌碼面問題影響所致,台債波動率偏低,惟籌碼面集中原本偏多頭走勢,再加上國內債券市場沒有偏空因素的話,台債本月宜偏多操作。  國內二十年期長債將於八月推出增額券,八月初增額券將進入發行前交易,對國內長債利率將有比較意味,市場人士透露,二十年期長債發行前交易利率不會高於市場利率的話,顯示台債上檔幅度有限也會順勢牽動十年期長債利率,兩者間的利差約在十個基本點上下,昨日二十年長債利率收在二.二七%,十年期長債利率收在二.一三%,兩者利差為十四個基本點。  據債券業者預期,台債十年期長債利率中線區間約在二.○八%至二.二○%;五年期公債利率中線區間則在二.○%至二.一二%。儘管債券業者本月紛紛看多台債走勢,不過仍提醒近期原物料價格持續走高,尤其是原油價格居高不下,中東戰局又尚未明朗,原物料價格將會影響美國物價,進而左右美國升息政策,成為近期全球債市的重要變數,值得持續留意。

news-三伏天穴位敷貼 持續3年即可

2006年07月25日
公開
14

三伏天穴位敷貼 持續3年即可 【記者林進修�報導】  過了小暑,又到了三伏天穴位敷貼的季節,各醫院中醫門診的就診病患逐漸增加,其中不乏熟面孔,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每年一到此季,就會如候鳥般回籠,少有例外。  中醫向來將時令節氣視為治病的一個重要環節,其中又以氣喘的「冬病夏治」最具代表性。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科醫師許毓芬表示,三伏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炎熱、陽氣最旺的三天,介於小暑及處暑之間,今年分別是7月20日、30日及8月9日,氣喘病患前往中醫門診接受減敏、平喘及化咳止痰等中藥的穴位敷貼,就可達到溫肺驅寒的效果。  中醫院區推出三伏天穴位敷貼服務,已有6、7年之久,累積近600名病患。許毓芬表示,穴位敷貼並不適合所有氣喘病患,部分仍處於急性發作期的病患,她都會建議先去看西醫,或口服中藥並配合針灸的治療,等症狀緩解後,才來接受預防性的穴位敷貼治療。  這些年來,她發現部分病患每年入夏後就準時來報到,一如候鳥。經仔細檢查顯示,他們的症狀都已獲得改善,不僅氣喘發作頻率明顯減少,發作時的嚴重程度也下降,其實已不需要繼續接受穴位敷貼的治療,但他們還是一來再來,只求心安。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中醫科醫師李靜姿說,根據中醫古籍所述,三伏天的穴位敷貼,一般只需持續3年即可,做得再久,所能獲得的效果已相當有限。面對這些一來再來的病患,她不忍拒絕,只能被動配合,好讓他們有「保平安」的感覺。  許毓芬表示,穴位敷貼的效果雖好,但氣喘病患還是要留意日常生活狀況,少碰冰品,西瓜、哈密瓜、火龍果及奇異果等寒性水果平常應少吃,一旦急性發作時,更應避免,如此才能確保氣管健康,不會動不動就喘個不停。 【2006/07/25 民生報】 @ http://udn.com

950724股基資料*

2006年07月24日
公開
10

獲利成長股 打敗大盤 2006.07.24  中國時報 @劉宗志/台北報導 近期台股隨著美股財報起伏,惟外資仍處於賣超狀態,預期短線大盤仍是震盪整理格局,法人認為,近期逆勢上漲個股不少多有基本面題材支撐,在短線台股交投清淡下,業績成長股表現將持續優於大盤。 台股在上周一盤中大跌跌破6286前波段低點後,開始出現反彈走勢,惟周五收周線,仍收低約8點。只是周線因台股觸底反彈,拉出一根188點的長下影線,法人預期大盤短線跌破6200點機會已不高。 中低價業績股 走強 摩根富林明投顧表示,雖然區域政局依舊緊張,但台股已由先前的歇斯底理轉為理性。屢創新高的國際原物料價格,因獲利回吐而走跌,股票市場也在空單回補,及低檔承接的力量下,止跌反彈。另外,近期國內密集的企業財報公布,更吸引投資人的焦點,也顯示市場秩序已重回基本面。 盤勢即使不佳仍有個股逆勢突圍,法人篩選上半年獲利呈現大幅成長或轉虧為盈之個股,觀察其股價多有亮麗表現。這些逆勢上漲的個股族群性不明顯,散佈在各產業中,可看出「個股表現」趨勢越漸確立,且這些個股價位普遍是低於50元的中、低價股,也是在目前台股偏空氣氛下,投資人較「下得了手」的原因。 日盛投信指出,國際中東戰事危機再起,油價居高不下,再者,美國重量級公司包括AMD、Yahoo、朗訊等第二季財報獲利不如預期,國內則政治紛擾不斷、經續會對兩岸經貿政策再走緊縮回頭路,及電子業下半年需求有隱憂等因素干擾,台股上檔反壓已從6900點下移至6650點,短線大盤要有大行情不易。 防禦性績優股 看俏 法人表示,由於目前外資對台股仍是賣超格局,影響投資人持股信心,加上量能萎縮,短線大盤仍難擺脫整理格局,將維持「個股表現」。現階段進入半年報揭露高峰期,財報的好壞攸關個股強弱勢的情況下,建議擇防禦性績優股,或擇財報優於市場預期,股價與今年漲幅相對偏低的個股區間操作。 --------------------------下一則--------------------------  6小型IC股 預約Q3錢景 2006.07.24  工商時報 @黃邦/台北報導 雖然第三季電子業旺季成長力道有壓縮之虞,但小型IC設計股中,包括安國(8054)、原相(3227)、合邦(6103)等,以及類比科(3438)、茂達(6138)、富鼎(8261)等類比IC族群,在新產品、新客戶、大訂單,或第二季基期較低等效應下,預期都有較第二季大幅成長的實力。 安國在新產品陸續展現效益下,第二季就有創歷史新高亮麗表現,六月雖有盤點因素,還是寫下一億三千二百萬元新高。據了解,該公司七月業績約可維持高檔水準,但大拇哥控制晶片出貨逐月增長,八月份插卡式MP3與另一重量級新產品出貨量也將邁大步,法人估計營收可望突破一億五千萬元,熱度也將延續到Q4(記憶卡晶片將大量出貨)。 六月正式跨過損益平衡點的合邦,第二季月平均營收為一億二千六千餘萬元,該公司接獲中國一線MP3廠新推出附加MP3功能之掌上遊戲機晶片大訂單,預計於八月份開始出貨,初期每月出貨量達一百萬顆,對業績貢獻卓著,法人估第三季單月營收高峰可突破二億元;原相上半年受手機市況不佳影響,表現不如預期,不過第三季起有任天堂遊戲機訂單挹注,PC Cam、玩具產品都提供成長動力,加上手機產品回溫,估計會有明顯的成長表現。 類比科第二季起,在LCD整合型IC新產品效應下,吸引新舊客戶加碼下單,業績有突破性進展,第三季電源管理打進國內與中國面板廠,數位相機大客戶華晶科也進入出貨高峰,估計單月營收有突破一億元機會。 茂達與富鼎二家PC比重較高的類比IC設計公司中,第二季月平均營收掉到一億三千餘萬元的茂達,第三季PC客戶需求有升溫現象,該公司的音頻放大IC在LCD顯示器與NB市場都大有進展,七月營收可望衝到一億千千萬元以上,八月後則將重回二億元之上,成長幅度可觀;富鼎董事長鄧富吉也指出,目前客戶庫存低,在MB市況好轉、LCD市場也「動起來」,以往年上下半年四比六的歷史經驗來看,第三季業績有較第二季成長三成以上的條件。 --------------------------下一則--------------------------  CPU降價 樂了DRAM族■ 記者何易霖�新竹報導 英特爾(Intel)、超微(AMD)兩大廠微處理器(CPU)降價在即,對刺激PC(個人電腦)市場買氣,也直接刺激DRAM銷售量。法人預期,包括DRAM上游晶片製造廠及後段封測廠都將雨露均沾,營運也有持續走揚力道。 兩大微處理器廠將調降微處理器售價,DRAM業者已摩拳擦掌迎接即將而來的市場強烈需求。而從近期DRAM價格走勢來看,DDRII合約價在過去一個月的持平後,7月下旬起開始回復成長力道,DDRI則延續6月以來漲勢,持續走揚,透露OEM廠已開始積極備貨,對未來市場走勢看好的態勢。 外資券商德意志證券也樂觀認為,半導體類股底部已近,在族群陸續反彈之際,DRAM類股會是下半年表現最為優異的一群。 DRAM業者普遍預期,伴隨傳統旺季來臨,下半年景氣延續高檔行情無虞,而隨需求面增加,原本供應就已吃緊的狀況將更惡化,可能缺貨,價格走勢仍有上揚力道。 南科便指出,近期客戶端下單狀況已更加積極,整體來看,以DDRI來說,供給面仍持續衰減,部分客戶為求貨源穩定,已提前下單預定年底前的DDRI產能,在需求仍上揚、供給面卻持續減少下,第三季DDRI仍會維持漲勢。 DDRII則在微軟Vista準備機種出貨量放大,需求同步增加,在7月下旬價格開始反彈後,8月價格走勢也是「漲定了」,未來8吋廠陸續除役,供給大量減少,恐會有一波缺貨潮。 DRAM廠第二季營運擺脫傳統淡季束縛,已揭露財報的南科(2408)、華亞科(3474)營運均寫下歷史新高。力晶(5346)今(24)日將公布上半年財報,預估第二季獲利也有較首季倍增的實力。 模組廠威剛(3260)也認為第三季記憶體景氣「相當樂觀」,而且會由DRAM率先揭開景氣走揚的步調,預期在CPU降價後到8月中前,DRAM會率先拉出一波小多頭走勢。 而在上游晶片廠出貨暢旺帶動,加上國內外DRAM廠目前90奈米轉換順利,陸續進入大量量產下,後段封測廠訂單也隨之增加,甚至排到第三季底,相較於以邏輯IC為主封測廠,包括力成(6239)、南茂、泰林(5466)等國內記憶體封測廠營運也有推升力道,第三季走勢更加強勁。 【2006/07/24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DRAM行情報喜 六大外資齊喊進 2006.07.24  工商時報 @彭暄貽/台北報導 近期報價開始揚升的面板、DRAM成為下半年選股主軸。在南亞科(2408)、華亞科(3474)及模組廠威剛(3260)亮麗半年報,為下半年活絡行情揭開序幕下;包括美林、德意志、瑞信證券、荷銀、瑞銀證券、巴黎證券等六大外資齊聲推薦喊進,其中美林、德意志證券給予南亞科目標價各達三十二元、三十一元,烘托DRAM族群氣勢,展現逆勢攀揚力道。 台塑集團旗下DRAM雙雄南亞科、華亞科,在十二吋廠、DDR2佈局策略下,交出上半年合力囊括一百二十億元的豐沛獲利;下半年配合新增產能持續開拓,以及DRAM現貨、合約報價同步看漲的利多趨勢烘托,奮力朝全年合計獲利二百五十億元目標邁進。 另外,週一召開法人說明會。據了解,力晶(5346)第二季毛利率約二五%,單季獲利約三十五億元,比首季增加二.五倍之多;上半年獲利達四十億元至四十五億元水準。 在Intel與AMD大幅調降CPU的價格後,配合Vista在今年底與明年一月上市,PC換機潮將在第四季浮現,加上八吋廠產能退役情況逐步浮現,為今、明兩年穩健行情,再掀風潮。 美林證券認為,南亞科將重心放在DRAM上,股價疑慮比力晶還要小,未來三年每年EPS可望達二.五元以上水準。巴黎證報告則指出,南亞科第二季毛利率、EPS表現均優於預期。雖然南亞科當前八吋廠能不足彌補十二吋廠的產能攀升動力,惟南亞科九○奈米製程順利轉移,加上華亞科仍有十二吋廠新增產能挹注,有利於維繫南亞科首座十二吋廠興建產出之前的營運動能。 瑞銀認為,INTEL調降CPU售價及非PC相關產品應用刺激,推估第三季DDR2需求量約增加一四%至一五%。DRAM廠十二吋廠供應的數量,連近期八吋廠退出後的缺口都彌補不了,更別提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從今年下半年到明年第一季為止,均有利DRAM行情高檔表現。 ………………………………………………………… 陳政隆:DRAM族群 年底前近三成漲幅可期 2006.07.24  工商時報 @張志榮/專訪 港商德意志證券半導體分析師陳政隆昨(二十三)日指出,若將投資期間拉長,過去一年DRAM族群股價幾乎沒有什麼漲,預估年底前應有二○%至三○%漲幅可期,成為半導體類股中較有看頭者,至於其他次族群,建議佈局龍頭股或轉機股,如台積電(2330)、聯發科(2454)、日月光(2311)。 陳政隆表示,由於第二季末端需求出問題,許多晶圓代工與IC封裝測試大廠的客戶,到現在還得消化庫存,因此,下半年營收成長動能不會太好,僅DRAM業者較不受庫存的影響,股價表現會相對突出,以下是他接受專訪紀要。 問:特許半導體第二季財報對台積電的影響? 答:我認為應以個案視之,特許先前給予外資法人的數據太過樂觀,算是預期控制失當,我不認為市場會因為特許的說法、對台積電看法轉為保守;至於特許看第三季為PC好、手機與網通不佳,我覺得特許PC之所以好,是受惠於超微單一客戶的CPU訂單所致,並無特別之處。 問:如何建議佈局下半年半導體股? 答:由於除了DRAM產業外的其他次族群幾乎沒有什麼利多題材可言,加上DRAM類股股價過去一年來的股價表現只能說是持平,年底還有二至三成的反彈空間可期,我較看好華亞科與力成;至於其他次族群,則建議以龍頭股(如晶圓代工的台積電與IC設計的聯發科)或轉機題材股(如IC封裝測試的日月光)為佈局主軸。 問:看好DRAM族群已是共識,你的觀點如何? 答:PC需求轉強,帶動以華碩為首的主機板廠商成長動能,我們預估華碩上下半年出貨比可能有三五%比四五%、甚至三○%比四○%,這與從DRAM模組廠看到的庫存狀況相當吻合,我認為不應該忽視接下來Vista所帶動的效應。 問:台灣DRAM廠在這波景氣循環競爭力如何? 答:我給個數據,台灣DRAM廠十二吋比重非常高,以晶圓出貨比例計,台灣十二吋佔了其中的七成,全球則有六成的出貨比重在十二吋,這項數據包括台灣DRAM業者在內,也就是說,扣除台灣DRAM業者,全球十二吋產能比重仍不到六成,以十二吋的成本優勢來看,台灣DRAM業者若能抓到這波多頭景氣,將很有爆發力。 --------------------------下一則--------------------------  法人銀彈 轉向MB與DRAM■ 記者周慶安�台北報導 手機、LCD在風雨過後基本面尚未大幅好轉,目前多空消息雜陳,法人資金轉向MB、DRAM與非電子族群,本周由券商投顧共同票選的潛力股計有華碩(2357)、碁泰(2538)、寶成(9904)、創見(2451)與聯成(1313)。 華南投顧表示,華碩95年第一季獲利42.16億元,每股稅後純益1.44元(以292.45億元股本計算)。受惠蘋果Macbook大量出貨,及主機板需求回溫,華碩6月營收406億元,創歷史單月新高,月增率28%,年增率68.1%,上半年營收2004億元,年增率30%,預估95年全年每股稅後純益7.52元。 PS3確定將在11月中問世,新力把第一批400萬台的訂單交給華碩負責,對華碩下半年營收將有極大貢獻。 元富投顧則看好基泰,6月營收1.51億元,單月稅前盈餘4,284萬元;上半年營收4.0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3%,上半年稅前盈餘1.5億元,每股稅前盈餘約0.6元。 基泰發行的REITs於7月正式對外募集,該公司表示,一旦順利募集,最快8月將認列兩棟大樓的銷售營收和利益,預估挹注營收24.45億元,處分利益約4億多,預計今年的入帳高峰將在第三季,今年在REITs入帳和部份個案完工入屋認列營收下,EPS上看2元。 寶來證券則看好中概股寶成,認為奧運以及中國內需市場持續擴張為長期趨勢,預期寶成在鞋業維持成長。電子事業上,LCD事業部雖然持續虧損,但不至於影響寶成成長,預期寶成年複合成長率11%,長線趨勢向上,投資建議中立調升至加碼,以2006年稅後每股稅後純益3.05元,10倍的本益比,股價仍有15%漲幅。 聯邦投顧推薦聯成,由於可塑劑(DOP)與 酸酐(PA)原料近期現貨價格大幅上揚,每噸均達到1,400美元以上價位,而兩岸間最大可塑劑供應商聯成,可望因此有助於營運表現。 加上考量到台灣及大陸廠部分因擴廠效益逐漸顯現,業外轉投資神達對母公司獲利貢獻可望穩定維持,聯成2006年獲利可望大幅成長120%,故建議買進 金復華投顧看好創見,認為隨著傳統旺季到來、創見市占率提昇、加上全球市場對NAND Flash與DRAM產品需求持續攀升等因素運作下,營運狀況非常樂觀。 【2006/07/23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 面板DRAM族群 擇優低接■ 金鼎證�提供 上周五台股在美國半導體大廠Intel財報欠佳,拖累Nasdaq與費城半導體同步重挫走低,以及金管會對中信金投資兆豐金缺失,祭出行政重罰壓力下,電子與金融股同步走弱,導致台股跳空開低。 不過因摩托羅拉財報表現佳,激勵國內手機組裝與零組件個股走揚,加上奇美電、南科等雙D指標股續強穩住盤勢,大盤全天開低震盪走高,終場僅小跌23點,以6,420點作收,成交量縮為654億元。 就技術面來看,長線指標9月KD正式交叉向下並持續走低,且10年線6,523點也遭長黑摜破,大盤長線趨勢偏空;不過台股自7,476點回檔已達52個交易日,本周進入關鍵時間轉折,9周KD也來到相對低檔區,因此中、短線跌深後,行情將浮現反彈利基。 在操作策略與選股方面,儘管近期國際股市出現強彈,有利台股短線表現;但畢竟股市外在大環境並未明顯改善,因此對於台股近期走勢,應以「反彈」機率重於「回升」。 在8、9月間景氣可望落底的TFT面板與零組件個股,產品報價走穩的DRAM,皆可擇優低接,只是反彈逢壓時,仍以逢高調節為宜。 【2006/07/23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歐股氣色佳 魅力難擋■ 記者張

回答三伏貼

2006年07月24日
公開
11

Q1∼ 小媽您好^^ 網站上很多人討論三伏貼, 有的也說效果很好, 想請問三伏貼是針對過敏的人做的嗎? 還有你們是去那裡做的?費用?效果? 打擾您囉~ 回覆: 主要是對過敏性鼻炎,氣喘這些 我兒子和我在鼻子這部分有過敏,我先生是皮膚過敏 但我們三個人都有做 因為小孩做第一次只有貼,不必喝中藥,一次350 大人第一次做還要喝三天份的中藥,一次650 我是在台南的高堂中醫做的 因為是第一年做,效果還不清楚....醫生說今年做完,秋冬感冒會很少~~重點是我不要再在早上打噴涕了...而且我和兒都有吃LP33,效果我個人覺得還好而已...有效是有效,但還沒有我想要的很好的那種啦~ 謝謝媽咪回覆喔~ 我老公也是過敏性鼻炎,兒子的過敏不是很明顯, 只有冬天的時候會有一點點的症狀, 但是我老公就真的是氣象台, 能否告知高堂中醫在哪兒? 回去再說服老公試試,畢竟中醫對身體的副作用較少, 不然我先生現在都是吃西藥,很怕過敏沒好卻傷了身體^^" 回覆: 你住台南嗎?? 他們在全省有分院哦 回覆資料: 在大同路二段....89號的樣子,對面是大林國宅 不用健保卡,因為那是自費的,現場去掛號排隊就OK了,他會叫我們趴著,先在背上點香=我覺得像香菸,趴了十分鐘左右會再貼藥,背部四個,喉嚨一個,大人要貼二小時左右,小孩貼半小時就可以,大人回去還要喝中藥/隔水溫熱=像喝補的一樣啦 小朋友若有過敏的話,早做效果會比較好哦~ 我找到資料,是89號沒錯,電話2146969 祝健康!! 貼二個小時喔~ 是貼著就可以回家,然後等二個小時拆掉, 還是得在那裡等二個小時, 謝謝媽咪提供的資料喔~ 回覆資料: 弄完拿藥後就可以回家了,只要不直接照到太陽都可以,我們昨天做,做完回家玩再午睡,,就睡到醒來再弄掉都已三個多小時了...如果覺得貼久了皮膚不適,如紅/都會紅啦...起水泡,他有附藥膏可塗在紅點上,我們是沒塗啦..等下一週再去做第二次 Q2∼ 有三伏貼這種東西ㄚ? 我沒聽過書 只要是中醫診所都有在做嗎? 那我過幾天天氣好去問看看好了~ 回覆: 這是這二年最熱門的了,就是冬病夏醫,夏病冬醫,以前就有,只是這二年比較流行,我自己和小兒有吃LP33,總覺得效果有限,那種東西我們公司自己有賣,可是居然限制我們買...豬...而且要吃就要持續吃一個程3-6個月,之後再隔天吃或一週吃二三次即可,可是我兒子真的我耐心讓他吃了五個月,可是效果是早上鼻水少了,但還是會有其他症狀啊...所以才想說試三伏貼..一次不便宜,但至少比吃那種LP33還好吧...如果連做三年能有八成效果也好!! 我們這邊的中醫是說在0720-0809之間的日期做都可以哦~~要做三次,中間可能要隔幾天,做的當天不能吃冷/寒性食物,像瓜類和冷飲...我是這二天早上又打連續哈啾,想想花點錢看能不能根治好了,不然真的天氣一變,鼻子也要變,很痛苦!!我國高中時有吃中藥好了,可能後來喝太多冷飲吧,這些年又有點發作的說...年紀愈小,做的效果愈好哦~ 我剛看了妳貼的報導 結果他說皮膚易過敏易長水泡的都不能貼 這講的不就是我們家嗎? 那我家全不能弄三伏貼了 因為我們都是那種皮膚敏感的人啦 又要失望了......>"< 回覆: 我尪是皮膚會過敏,這次也是有去做,他有給一個黃蓮藥膏,說有紅及水泡要抹,不過我們都沒有抹 你要不要去問你認識的中醫呢??

news~三伏天穴位敷貼 小暑到立秋

2006年07月23日
公開
9

三伏天穴位敷貼 小暑到立秋 【記者林進修、詹建富�報導】  中國醫學向來講究「天」「人」合一,自古以來就有將「時令節氣」與「穴位療法」搭配在一起,尤以「冬病夏治」是中醫的重要理論之一;在時序進入小暑後,各醫療院所紛紛推出三伏天穴位敷貼的預防性治療,及早為氣喘、過敏性鼻炎及慢性咳嗽等患者,減少在冬季發作的頻率,進而預約一個無病無痛的冬天。  新店耕莘醫院中醫科主任陳宇輝表示,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熱且陽氣最旺的三天,人體的陽氣順應天氣而旺盛,皮膚腠理開泄,藥物容易從皮膚滲入穴位經絡直達病所。此時,如果把具有減敏、止咳化痰及平喘等藥材,敷貼在有溫經散寒、化痰平喘作用的穴位,即可達到溫肺驅寒的目的。  衛生署台北醫院中醫科醫師謝抒玲表示,所謂「三伏貼」就是將中藥細辛、辛夷、白芥子、甘遂、甘草、延胡索、當歸等藥,以薑汁糊成約銅板般大的藥餅。適合罹患過敏性鼻炎、氣喘、異位性皮膚炎、慢性支氣管炎緩解期、或老人哮喘、肺氣腫、上呼吸道易感染者,可收到緩解發病頻率並減輕過敏嚴重度。  今年的三伏天,分別是國曆7月20日(初伏)、30日(中伏)及8月9日(末伏)。然而,是否非得選在這三天進行穴位敷貼不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內科醫師許毓芬認為未必。她表示,只要過了小暑,進入夏季,隨時都可敷貼。不過她也強調,三伏天的穴位敷貼仍有期限,最晚不宜超過立秋;合適的穴位敷貼日期,從小暑的7月7日持續到立秋的8月7日,前後約一個月。  即使如此,許毓芬還是建議民眾選擇庚日及辛日為之。因為天氣較熱的庚日及辛日,穴位對藥物吸收能力較強,加上這兩個日子屬肺,有助於肺臟,穴位敷貼效果較好。  不過,陳宇輝和謝抒玲強調,並非人人皆適用三伏貼,例如有感冒、肺部感染、發燒、咽喉發炎、曾有藥物過敏史、皮膚容易過敏、傷口感染、皮膚破損,或者皮膚容易起水泡者、嚴重的心肺功能不足,孕婦以及一歲以內嬰兒,都不應接受三伏天灸療法。 【2006/07/18 民生報】 @ http://udn.com

950721股基資訊-欠著

2006年07月21日
公開
10

DRAM法說會爆滿 股價到頂時? 2006.07.21  工商時報 @涂志豪、李純君/新聞側寫 去年第四季以來,DRAM價格一直沒有太大變化,雖然國內DRAM廠今年前二季度的營收及獲利均很不錯,但是DRAM股一直沒有得到法人青睞,股價表現也一直平淡無奇,沒有過去幾年在一週內連拉數根漲停板的大漲表現。直到近期股市大回檔,DRAM股「相對穩定」的產業前景,以及微軟VISTA將於明年初上市,未來需求成長再度「充滿想像」,也讓昨日南亞科及華亞科法說會大爆滿,逾百名法人湧入小小的南亞科餐廳。 相較於昨日法說會的爆滿人潮,南亞科前三次的法說會,因當時整個股市的交投重點不在DRAM股身上,所以前來參加的法人一直不多。南亞科及華亞科的高階主管們,當時就私底下自我解嘲地說,DRAM股的交投有沒有熱絡,看法人來的多寡就知道,而且每回法說會之後的股價走勢,一定跟來的法人人數成反比。 舉例來說,南亞科去年十二月中及今年四月中舉行法人說明會,來的法人頂多四十餘人左右,而對照當時股價,其實都在十八元至十九元的低檔區;但是若對照到去年七月下旬,當時南亞科法說會也是逾百人以上法人參加,但股價其實已在二十五元以上高檔區。也難怪許多業內人士都說,DRAM廠法說會人來得愈多,代表股價已經在相對高點,該是賣股票的時候了。 其實說穿了,DRAM廠在每年法說會中,都會對整年市場有展望預測,但這幾年下來已經開始「制式化」了起來,且有一定的「季節性變化」及「標準化流程」可供參考。比如每年一月及二月時,一定會提來自大陸農曆春節的採購潮;時序走到四月及五月,好像很容易發生DRAM廠製程不順問題,所以大陸五一長假會大補貨;七月時則會提一下歐美市場的返校採購需求,以及大陸市場的暑假促銷(summer promotion)需求;九月十月則會有大陸十一長假大需求要補貨,至於十月後則是歐美市場的聖誕節旺季到了。 但DRAM廠每年展望都「照本宣科」,其實也是反應了現在DRAM產業的變化。過去DRAM價格變動劇烈,現貨價在一天內大漲一○%至二○%是常有的事,在未來獲利充滿想像空間的情況下,股價也是一路飆漲;但是近幾年來DRAM價格波動不大,雖然有利於DRAM廠維持穩定獲利,但沒有了想像空間,股價似乎也飆漲不易了。 所以仔細想一想,各家DRAM廠法說會中說的內容,早就是都是市場上知道的事了,但參加的法人卻是時多時少,這與DRAM股受不受股民及法人青睞有關,但若由中長線波段漲跌的角度來看,法人少時是買點,法人多時是賣點,成功率似乎也是十之八九,對賺穩定財的股民來說,或許也可當個小小的參考指標。 ………………………………………………………… 華亞科看好DRAM 連續旺三年 2006.07.21  工商時報 @彭暄貽、李純君/台北報導 南亞科副總白培霖二十日指出,在需求回溫激勵下,第三季起DDR已經缺貨,至於DDR2預估到八月份也會有供給缺口,所以八月的合約價漲定了,漲幅甚至將超過五%,此外,他也認為此波DRAM價格上漲的趨勢延續到十月沒問題。另外就長線來說,華亞科技總經理高啟全認為,適逢八吋轉入十二吋過渡期,在八吋廠除役前提下,供需缺口將會惡化,今、明年都是DRAM好年,至於後年應該也不錯。 白培霖指出,南亞科第二季DRAM的平均報價約上漲一二%,其中DDR五月及六月需求很好,因此報價自五月下旬起漲到到六月,至於DDR2自今年過完農曆年後,需求便已明顯轉強,因此四月及五月價格不錯,但是進入六月後價格便明顯走滑。 現已進入真正的傳統旺季,以DDR來說,供給面仍持續衰減,因此近期已經有供給不足的問題,預估在需求仍上揚、供給面卻持續減少的前提下,七、八月價格都可維持現在的高檔水準,白培霖透露,近來客戶端甚至已經搶先預定到年底前的DDR產能。 至於DDR2部分,尤其是667 MHz規格產品,已確定在下半年成為市場主流,雖然價格在七月上旬有五%到七%的跌幅,但隨需求面的提升,尤其歐美客戶端因季底作帳行情增加採購量,因此七月下旬DDR2價格已經上漲三%到五%,相較七月上旬下跌後的價格短線漲幅超過一成,而若以整個DDR2的七月報價來說應該是持平的。 就DRAM的長期供需來說,高啟全分析現階段DRAM的產出中,有五成來自八吋廠,其餘五成來自十二吋廠,但隨著今年下半667 MHz的DDR2成為主流,八吋廠因為無法產出高頻率DRAM規格產品,將加快其除役的速度,此外十二吋廠產能開出速度又無法適時填補上原先八吋廠的供給量,屆時市場不但供需失衡缺口也擴大。 高啟全也說,今年似乎重演一九九四年DRAM業者自六吋轉入八吋廠的戲碼,當時不單DRAM市場大缺,報價也連著三年都持穩;而高啟全甚至預測,今、明兩年DRAM景氣都會相當不錯,甚至好到○八年都不成問題。 南亞科、華亞科今年受惠十二吋吋廠、九○奈米製程挹注,第三季新增產能約達五%,第四季呈現二位數增長,年度獲利雙雙企圖挑戰一百二十億元、一百三十億元目標。 明年,南亞科、華亞科十二吋吋廠進度接續積極起飛;其中,南亞科單由華亞科產能挹注,即有三○%的產出增長,首座獨資十二吋吋廠預計明年第一季完成潔淨室建構,第二季遷入新機台設備,第三季試產,第一階段建置月產能三萬片,最大產能可達六萬二千片規模。 --------------------------下一則--------------------------  日股大漲 亞股後市看好■ 記者許韶芹�台北報導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柏南克暗示升息周期接近尾聲,投資人喜出望外,亞洲股市應聲上揚。日經225指數收盤大漲446.58點,以14946.84點作收,創下逾四年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  摩根富林明新興日本基金經理人呂靜怡指出,接下來市場焦點除繼續關心中東地緣政治風險變化、美國通膨數據與企業財報消息外,日本下周起將進入企業業績公布高峰,到時候還要觀察企業財報結果與盈餘上調程度對盤面的影響。  呂靜怡也補充,目前日股融資餘額水位仍持續修正,已自5月中旬的5.7兆日圓高峰,降至7月7日當周的4.7兆日圓,為去年12月2日以來的最低水位,融資減幅約19%,融資浮額清理有利後續籌碼穩定、和中小型股信心回溫。  昨天不僅日股演出大漲行情,台、韓股市也很給面子,同步大漲。群益亞太投資小組總召集人李祖任,就很看好亞股後市。  他指出,根據統計,過去聯準會曾在1989年、1995年、1998年、2000年停止升息後進入降息階段。觀察後半年MSCI亞太指數表現,除了2000年因網路泡沫化股市下挫,亞股共小跌0.23%外,在其他幾年停止升息後半年,亞股分別有9%到25%不等的漲幅。  李祖任認為,亞洲市場受惠於成長及題材性等各項利多,在來自外銷及內需的帶動下,使得亞太地區經濟成長率長久來皆大幅超越歐美等主要經濟體。美股釋出升息近尾聲的訊息後,在配合亞洲中長期經濟基本面並未改變且成長仍強勁下,亞股後勢表現仍可期待。 【2006/07/21 聯合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股市變「魚市」 買基金好時機■ 記者李國煌、謝佳雯�報導  熊市、牛市,你聽過「魚市」嗎?  股市一路大跌、一跌2、3年,市場稱為熊市,行情走大空頭,像2000年到2002年,那三年的慘痛經驗,很多人都經歷過。  相反地,股市一路大漲、一漲好些年,市場稱為牛市,行情走大多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股從1990年一路漲升到2000年,走了十年大多頭。  至於2002年以來,一些新興股市連漲數年,也是大多頭行情。  不過,近年來的行情,上上下下,既沒有一路走揚、展開大多頭的牛市氣勢,但是,也沒有一路走低、陷入大空頭的熊市味道,有證券圈人就戲稱,這是:魚市。  一條魚活蹦亂跳,彈上去、又跌下來,摔下去、又跳起來。  投信人員說,這種環境下,買基金最合適,通常,股市一路上漲,或是像魚一般、上下大區間波動,經理人最有發揮空間,投資人只要定期定額買、中長期持有,賺錢機會很大。  自己挑股票,如果挑對了當然很好,報酬率比買基金高,但是,萬一選錯股票,那就很難翻身,投資還是安穩一點的好。 【2006/07/21 民生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飛行理財術 賺錢並不難■ 記者楊雅婷/台北報導  最近全球股市走勢震盪,油價在高檔盤旋,央行不斷升息以抵禦通膨等種種利空衝擊下,一有風吹草動,股市就容易暴起暴落。新加坡大華銀投顧認為,投資理財就像是飛行,只要事先設定好終點站,確認航道,保持飛行速度,雖然途中也許會遇到亂流,只要臨危不亂,要平穩落地其實很容易。  飛機在跑道上衝刺,累積起飛的動能,就像年輕人剛出社會一樣,工作衝勁十足。道理同樣可應用在理財上,年輕時,可把所得薪水的一部份以定期定額方式,投資在風險可能較高,但收益亦較高的金融商品上。如以基金為例,產業別來做區分的話,可選擇較積極型的科技基金、黃金基金等,國家別來做區分的話,就可選擇新興市場或單一國家來投資,因其波動較大,但因定期定額投資本身有分散風險的效果,即在淨值滑落時可以購買較多單位數,淨值回升之後便可獲利更多,所以建議在年輕有本錢衝刺的時候,多利用此種方式賺取較高的收益,累積第一桶金。  而後飛機逐漸攀升,亦如工作慢慢步上軌道,往人生目標邁進,此時進行的投資策略可轉為定期定額與單筆投資兼具的方式,其單筆投資應隨著景氣的變動做適時的動態調整,貼近市場靈活操作。  飛機慢慢升到高空時,通常代表工作正步入其黃金璀璨時期,逐漸可看到一番成就,此時的投資方式,亦可採用穩定中求取勝利的方式來進行,以投資經濟持續穩健成長的已開發國家為首選,緩步增加資產規模,當然,飛行旅途中,也許偶爾會遇見亂流,但是短暫性的風險,並不會改變長期成長的行進路線。  最後旅途航向終點,飛機緩緩下降,象徵工作也將漸漸放下,人生步入退休時期,此時應採取較保守策略的投資,其中以抗通膨的金融商品為最佳,防止未來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資產縮水,令往後生活無以為繼。投資可選擇不動產證券化基金、或抗通膨債券基金等來保持資產價值,維持經濟穩定。 【2006/07/21 聯合晚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荷銀:新興市場 漲多回檔正是買點■ 記者周慶安�台北報導  新興市場該拋還是該接?荷銀全球策略分析師克利斯堤(Christian Goldsmith)表示,Fed升息政策漸趨明朗,本益比低廉、成長性較高的新興市場股市仍是投資人對抗通膨的首選,長線動能不虞匱乏,現階段建議強化能源及拉丁美洲投資。以下是本報專訪。  問:Fed可能的升息政策為何?  答:美國房地產成長力道下彎,將使得美國消費成長疲弱,所幸美國公司營運狀況尚稱良好,現金部位提高後,公司也願意買回庫藏股提高股東權益,我們認為美國經濟軟著陸機率較大。  在經濟趨緩的前提下,預計Fed升息將走到盡頭,我們估計5.5%是升息頂點,也就是8月升息即將暫時畫下句點。  問:近來市場動盪不安,你建議的投資策略是?  答:事實上,我自己的投資也遭受了一些損失,但在長線保護短線的思考下,我並不擔心新興市場未來投資前景,這次漲多回檔反而提供投資人一次絕佳買點。  國際原物料行情走勢就供需部分來看仍處樂觀,建議投資人將資金配置在拉丁美洲市場以及能源相關基金以確實掌握獲利契機。  問:能源和拉丁美洲會不會有漲多風險?  答:原油需求持續成長,1980年代的能源泡沫使得當時產業投資金額急凍,OPEC國家閒置產能仍在谷底,短期內能源仍是供不應求,泡沫可能性不高,在中國、印度需求持續上升之際,能源產業將是投資人不可或缺之投資選擇。  拉丁美洲搭上原物料列車,出口有助減輕財政負擔,又有外債占GDP比率逐漸減少的體質改善題材,內外兼修加上本益比先前大幅修正,拉丁美洲會是我目前投資首選。 【2006/07/21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組合債吃香 百家爭鳴■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債券組合基金受歡迎,ING全球複合債券基金於昨(20)日改型為ING全球債券組合基金,希望為投資人追求全球債市的投資契機,減少投資人看對市場卻選錯基金的遺憾。  雖然美國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再度飆高,但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柏南克19日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升息效應將持續發酵,且因美國經濟成長將趨緩,預估明年通貨膨脹將會回落。由於柏南克談話暗示本次升息循環將於近期終止,股債市以上漲因應。  不過,無論Fed是否於8月升息,市場人士普遍預期Fed升息已到尾聲,這些都為固定收益特質的各式債券,營造相當好的投資環境,國內投信也將發行債券組合基金列為下半年的重點。  目前國內已有七檔債券組合基金,預期年底前還有富鼎、金復華、玉山、復華和統一等五家投信要發行全球債券組合基金。  彭博資訊統計,全球股市自5月8日下跌以來,風險性最高的新興市場跌幅最重,迄今資產縮水19.27%,亞太市場也有14.79%的跌幅,日本走低16.51%,美國及歐洲市場跌幅較輕,分別為6.63%及9.51%。  ING全球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李正和表示,新興市場債雖然也因風險較高而遭逢部分賣壓,但跌幅遠小於股市。此外,由於投資人心態轉趨保守而轉進美國公債,美國公債成為股市震盪期間的避風港。  由於不同類型的債券在總體經濟環境不同時表現互異,ING彰銀安泰投信因而決定將原本只投資於亞洲債券與歐美投資級公司債的ING全球複合債券基金,申請改型為投資債券子基金的ING全球債券組合基金,以達到收益極大化、風險極小化的目的。 【2006/07/21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 全球股債基金 資金進駐■ 記者徐慧君�台北報導  全球局勢詭譎多變,經濟指數忽高忽低,股市大跌大漲,投資人的投資型態趨向保守,紛紛布局全球風險較低的投資標的,資金湧入全球股票型、債券型基金;先前資金大量流出的新興市場,也見回籠。  根據EPFR(EmergingPortfolio.com)統計至本月12日為止的一周,全球股票型基金已經連續三周資金淨流入,全球債券型基金也持續吸金。  此外,根據EPFR統計,今年5月才剛給投資人上過一堂震撼教育課的新興市場股市,在低迷八周後也吸引資金回籠,流入資金超過10億元,區域遍布拉丁美洲、東歐與新興亞洲。富蘭克林投顧建議投資人可以把握第三季的低檔,逢低分批或定期定額介入拉丁美洲與東歐股票型基金。 【2006/07/21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950720股基資訊

2006年07月20日
公開
14

摩根士丹利證券何資文:買台股?第3季下半旬再說 2006.07.20  工商時報 @張志榮/台北報導 瑞銀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陳安認為第三季台股指數將在六四○○至七○○○點間區間盤整的看法,對摩根士丹利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何資文而言,顯然有點太樂觀,何資文評估,台股指數未來兩個月僅會在五五○○至六五○○點進行盤整,但國際資金不至於會放棄台股,第三季下半旬可以找買點。 何資文用三大理由,道盡台股近期漲不上去的原因:一是全球通膨隱憂造成貨幣政策緊縮、資金動能趨緩;二是科技業存貨問題還在、企業獲利將持續下修;三是金融產業欠缺利多;現在就只能期待下半年最起碼的季節性需求,以及兩岸政策何時能見光明、進一步開放。 何資文的看法,足以證明近期國際資金心態的保守,外資法人昨天賣超台股金額依舊逾四六億元,金額雖大,但並非賣出金額高,而是買進意願更低,昨天買進金額甚至連百億元都不到,摩根大通證券董事長林照寰認為,「無量下跌」就是這陣子台股指數暴起暴落的原因。 由於現在外資圈還在針對企業獲利進行調整,何資文認為,佈局科技股的最佳時間點,應該會落在第三季下半旬附近。 可以想見,對於部分外資圈sell side分析師而言,確實存在著投資價值貴不貴的考量,原因很簡單,目前正處於上下半年交錯時期,究竟要拿今年還是明年獲利當作投資價值評估基礎,其實是見仁見智,各自有理。 何資文相信,值此指數上漲空間較小空窗期,除了繼續維持一○%的現金部位外,建議操作高現金收益率題材,也就是說,未來兩年現金收益率可達五%的個股,這陣子的表現會相對突出,如電信族群、台塑化、台泥、亞泥、華紙、統一超、兆豐金控等,都是不錯的標的。 --------------------------下一則--------------------------  美林:IC設計族群評等 調升 2006.07.20  工商時報 @張志榮/台北報導 下周將進入台股重量級企業財報周,從半導體產業角度觀察,美商美林證券亞太區半導體首席分析師何浩銘(Dan Heyler)昨(十九)日指出,IC設計族群的基本面將最先落底;因此,將IC設計族群投資評等調升至「表現與大盤相仿」,但股價爆發力還是比不上DRAM族群,他看好聯詠(3034)、盛群(6202)、立錡(6286)三檔個股。 何浩銘針對半導體次產業的第三季展望進行預測:首先是晶圓代工族群,他認為第三季營收成長頂多是平平,但還沒有到讓市場失望的地步,爆發力最強的應該是特許,第三季營收成長率可達一八%,此外,台積電六%的成長率,在外資圈裡頭也算是高標! 至於IC設計族群,何浩銘認為,台灣前五大IC設計廠商中,高達四家無法達到第二季營運目標,但考量到股價已逐步將庫存與投資價值偏貴兩大問題反應進去,因此將投資評等調升至「表現與大盤相仿」,可以開始進入選股,他較看好聯詠、盛群、立錡三檔個股,但從第三季營收爆發力來看,聯發科(2454)與聯詠應較大。 IC設計與IC封裝測試兩大族群都是美林證券今年元月就將投資評等調降至「減碼」者,但這回沒動到後者的投資評等。何浩銘表示,是因為IC封裝測試業者下半年的季節性成長幅度可能會比以往的平均值要來得低,可能僅有頎邦(6147)的第三季營收成長率可達兩位數。 記憶體股應是現階段何浩銘最為放心的族群,尤其是DRAM,第三季營收成長表現應該會比NAND還要好,甚至第四季都會有如此好表現,DRAM族群第三季表現將會優於其他次產業族群,包括晶圓代工、IC設計與IC封裝測試在內。 --------------------------下一則--------------------------  黃素麗:中概內需族群看好 8月以後可低接電子 2006.07.20  工商時報 @楊穆郁/專訪 保德信投信大中華基金,上半年累計報酬率一四.九二%,表現為所有跨國投資基金中稱冠,該基金經理人黃素麗表示,由於大陸人民幣政策可能持績放寬,因此,看好中概內需族群,另外,預計台股科技股第三季末到第四季會漸入佳境,整體台股也可望在第四季有不錯的表現;以下為訪談紀要: 問:保德信大中華基金上半年績效良好,報酬率近一五%,主要投資、佈局策略為何? 答:這檔基金主要以投資台灣、香港、新加坡三地股票為主,今年上半年整體持股比率都維持在八○%至九○%間,三地的佈局則分別為:台股在四○%至四五%之間、港股三○%至三五%之間,新加坡則不到一成。 至於上半年績效穩定,主要是因為第一季時台股科技表現不錯,在手機、半導體的持股,加上香港地產股,都對基金貢獻不小;但第二季為科技業的淡季,基本面雜音較多,因此,我們減碼台灣電子股,進行部份獲利了結,另外,鑑於香港、新加坡最近幾年房地產上漲的經驗,在台股加碼內需、營建股,也避開了電子股下跌的衝擊。 問:這三個地區下半年經濟暨企業獲利展望的分析為何? 答:台灣地區今年企業整體獲利可望成長二至三成,下半年展望樂觀;香港、新加坡雖然沒有台灣這麼高,但仍可以維持成長的表現。 總經方面,三個地方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升率,大概都在二%左右而已,通膨壓力不大。經濟成長率部份,台灣全年可望逾四%,新加坡的GDP成長率則可望達六%至七%,香港已公布的首季GDP成長率超過七%,全年可望比台灣還好,整體看來,這三個地區的經濟情況,還是樂觀的。 問:怎麼看這三個地方下半年股市行情? 答:台股電子股佔權重大,且電子業通常下半年業績優於上半年,但七月底美國超級財報周之前波動會比較大,八月又有台股半年報揭露的因素,因此,可能要到第三季末以後才會比較明朗,第四季則有機會再見多頭走勢。 至於營建股,從香港、新加坡的經驗,長線看好,但第二季漲幅已大,可能要先做箱型整理。 香港的地產股,若能獲得美國停止升息的挹注,則下半年可望再有表現,不過,由於基期已高,漲幅可能沒有過去幾年大。倒是大陸人民幣政策可望持績放寬,人民幣有機會再升值,這點對包括台股中概股在內,經營大陸內需產業或零售通路的企業有利。至於新加坡股市,則以大型工業股及觀光類股,後市比較看好。 --------------------------下一則--------------------------  金融股穩當 外資捧場■ 記者呂淑美�台北報導 金融股今年以來表現相較大盤及電子股強勢,應全都歸功於外資。根據統計,大盤、電子股今年以來出現下跌,金融股則逆勢上揚逾4%,外資紛紛將資金轉戰至股價相對安全的金融股,持有金融股整體比率從去年底的17%多拉升至二成以上,到7月18日時持股比率更達20.54%,為近年來難得一見的高持股比率。 至於外資今年以來加碼最多的金融股,首推台新金(2887),持股躍升至36.19%,增加逾23個百分點,其次為彰銀(2801),持股拉高到22.89%,也增加有16個百分點以上,中壽(2823)持股比提高到24.67%,增加逾14個百分點。 竹商銀(2807)、新光金(2888)、大眾銀(2847)、萬泰銀(2837)、遠東銀(2845)、國泰金(2882)、建華金(2890)、中信金(2891)、寶來證(2854)及群益證(6005)等,外資持股都增加超過3個百分點。 一位資深外資分析師表示,外資今年大舉加碼金融股,主要是許多外資共同基金一定要布局台股,但電子股風險又比金融股大,且金融股在合併題材下,被合併個股股價相對看好,比如前一陣子傳出匯豐集團將入主遠東銀、台新金要加碼彰銀等,都是激勵外資買盤的重要因素。 外資分析師表示,金融股自去年受到卡債風暴後,已經率先回檔一陣子,從未來預期獲利來看,金融股獲利的可預期性是比較好的,尤其是銀行類股;在台灣受政治影響較大的情況下,外資目前要看的是個股,以及其基本面表現。 根據統計,台股今年以來下跌約4%,電子股下跌幅度高達9.7%,也就是說,今年以來大部分的投資人都白玩一場,尤其是買電子股的投資人,更輸掉了將近一成;不過,今年以來金融股在外資大力捧場下,指數不跌反漲,上揚約4.2%。 外資目前持有金融股比率已突破二成,除上述個股加碼幅度較大外,兆豐金(2886)、復華金(2885)、開發金(2883)、第一金(2892)等的持股比率,也增加了1、2個百分點。不過外資也調節了一些金融股,如高雄銀(2836)、台企銀(2834)、富邦金(2881)、華南金(2880)、統一證(2855)、元富證(2856)、金鼎證(6012)等。 【2006/07/20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全球股市轉空 宜「錢」進避險商品■ 記者林韋任�台北報導 全球股市投資氣氛有轉空的味道,投顧業者說,全球股市進入今年來的第二段修正波,建議資金應轉入避險性商品,如貴金屬、美債及現金。 經歷5月的大回檔之後,市場原本冀望美股超級財報周可以激勵盤勢,沒想到大盤「利多不漲、利空大跌」。普羅投顧強調,目前打壓股市持續走低的有三大利空:一是全球資金環境持續緊縮,繼美國之後日本升息,接著是歐洲;二是地緣情勢的動盪不安,例如中東的緊張情勢;三是地緣情勢引發的油價大漲。 普羅投顧建議投資人應減碼股票,把資金轉入避險性商品。抱持同樣看法的包括全球債券天王比爾•葛羅斯(Bill Gross),他所負責的PIMCO債券旗下共有2600億美元的基金,而PIMCO前天加碼美債,是8個月以來首見。 根據摩根富林明投顧的內部報告,今年5月全球股市大漲之前,就有全球投資策略團隊提出警告:「最近風大,投資人要把帽子拉緊」,全球股市在5月中旬果然經歷一番大修正,報告評估,風大可能要吹3到5個月,換句話說,全球股市的動盪至少在夏天前恐怕都難以平息。 普羅投顧指出,全球股市的跌勢在6月中旬暫時止穩,而且開始強勁彈升1至3個星期,不少投資人也開始冀望全球股市,至少可在美股超級財報周登場的帶動下延續上揚行情。不過,美國所公布的企業財報不但無法成為激勵盤勢上漲的動能,各種消息反而成為投資人拋售股票的藉口。 普羅投顧說,歐美亞股市均已進入了向下修正的波段,未來幾周內可能會再次下探6月中旬的低點,估計歐、美、日股市短期續跌的空間至少在10%左右,新興市場下修幅度料將更大,建議投資人此刻應減持股市。 摩根富林明投顧表示,若把市場粗分為具高度成長性(具有爆發力)與價值型(相對穩健保守)的市場來看,未來一年成長性市場的獲利報酬會比價值型來得好。摩根富林明認為具有成長性題材的市場包括日本、印度及中國大陸。 【2006/07/20 聯合報】 @ http://udn.com ………………………………………………………… 分散風險 資產配置多樣化■ 記者周慶安�台北報導 究竟該拋還是該接?股災過後,Fed升息政策未明、中東戰火越演越烈,不確定性越來越高。瑞銀投信表示,大難過後,投資人應該重新思考資產配置的價值所在。 5月股災過後,股市不確定性非但沒有減少,在地緣政治緊繃下,利空反而一樁接一樁。 目前一年期銀行定存利率平均大約2%,相較於不斷長大的CPI巨獸,這樣的定存利率實在顯得渺小,想要對抗通膨,除了投資,別無他法。 瑞銀投信指出,市場漲跌趨勢不明顯,資產輪動快速,此時投資應朝全球化、持有多種資產、分散風險的角度思考,這也正是資產配置概念。 瑞銀投信表示,市場紛擾不斷,此時若不透過資產配置,每天都得提心吊膽。先看油價,中東戰火再起,油價飆漲,但美國零售汽油需求絲毫不見影響,然而石油庫存下降幅度卻略快於往年平均速度,加上投機買盤趁機炒作,油價高檔在所難免。 再看景氣放緩的憂慮,由於美國房地產熱度退潮,消費成長小幅走弱,亞洲內需市場抬頭,但除了香港、南韓與馬來西亞外,亞洲內需市場力道仍不足,市場變化之快連投資機構都難以掌握全貌,何況是一般投資人。 瑞銀投信說,除了市場多變令投資難度提高外,國內投資機構看多單一市場的背後也都有些許產品相關因素,更令投資決策變得複雜不已。 與其由個人獨力參與投資,不如將資金交由專業機構,以資產配置概念進行靈活分配,既可參與多頭市場漲勢,一旦情勢急轉直下,也可事先預防,防止恐慌性殺出,一切交由專人負責,透過「分散風險」及「長期投資」,一般說來都能有不錯報酬率。 【2006/07/20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小額資金不宜投入外幣定存 2006.07.20  工商時報 @林明正/台北報導 金管會新規定,組合式外幣存款自七月一日起不再獲存保的新台幣一百萬元理賠保障。此舉已使得原本就不適合一般小額資金操作的外幣定存業務,更不利一般民眾的投資。 寶來證券(香港)總經理劉宗聖說,市面上「保本不保息」商品其實可概分為二類,一類是組合式外幣存款,也就是所謂的投資型定存,另一類是保本型商品(PGN,Principle Guaranteed Notes)。 金管會新規範的商品就是投資型定存如中國商銀、花旗銀行都很搶手的優利(premium)外幣定存業務。 劉宗聖指出,組合式存款其實是一種定存,所以市面上又叫做投資性定存,和保本型商品通常是以類似「債券」的型式發行而有所差異。組合式存款的商品設計較單純,定存在契約期間也不領息,到期時,再將本金和利息一起領出。 契約期間在這二類商品中有很大不同點,組合式的外幣存款其契約期間都非常短暫,少有超過一年的情況;但相對的保本型商品的契約期間往往長達七、八年甚至到十年。 由於保本型商品的投資期間很長,且又結合衍生性商品,因此,預期的收益率往往可高達近五○%,如此之高的報酬率比起一般定存區區的二%水準,簡直是天壤之別,導致不少無知的民眾被理專所矇騙,只看到高報酬的單方面,卻忽略了必須要被鎖住七、八年甚至十年的關鍵性。 相對的,金管會這次規定了組合式外幣存款不再受存保的保障,但中國商銀協理孫蘭英認為,這類商品的投資人原本就多屬於大額資金者,如此大額的資金因必須用於營業現金,不能長期定存於銀行,因此,適合幾個月的短期穩健投資操作,既可賺取比一般定存高的收益率,也因投資時間短,而不必過度擔心銀行倒閉的存保不保新規定。 另外,組合式外幣存款較適合有台幣以外貨幣收入的投資人,若一般只有小額新台幣資金的民眾,原本就不適合投資此商品。在金管會新規定出爐後,銀行也會明確告知客戶,在不受存保的最高新台幣一百萬元保障之下,如此將更增添小額資金客戶的風險。 ………………………………………………………… 投資要冒險 功課得做足 2006.07.20  工商時報 @林明正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20507+122006072000474,00.html

950719股基資訊

2006年07月19日
公開
9

投信:台股若急殺至6千點 買點浮現■ 記者曾桂香/台北報導 中東情勢致國際股市全面重挫、油價飆漲,全球股市開始進行修正,原受季線反壓的台股也進行修正,國際投信表示,7-8月台股增資股出籠以及半年報效應,信心原本就比較疲弱,此次又受全球股市拖累,以及國內政治之紛擾,預估指數將再下探6000點尋找支撐,不過只要守住5900-6080點,台股多頭格局仍是存在,因此建議短線雖保守,但只要指數急殺至6000點附近,反而不失是好買點。 今年上半年台股指數一路看回不回,電子股由於反映第二季淡季不淡,營建資產抗通膨及景氣回溫,傳產、電子齊漲創下7476點新高點,而在全球股市修正以及台灣政治紛擾指數也在6/9日來到6268低點,就電子景氣來看,7月份由於美股財報陸續公佈加上國內半年報公佈,7月指數應難有大行情,橫盤整理格局為高,而預估電子族群PC相關、面板以及手機等9月庫存陸續調整完畢,因此近期指數再修正,此些族群反而出現中長期佈局好機會。 【2006/07/18 聯合晚報】 @ http://udn.com ………………………………………………………… 投信:雙D 等指數止穩■ ■元富投顧 台股破底後該如何操作技術面上利空再測,台股破底,惟指標低檔牛市背離,市場悲觀氣氛已達相對高峰,隨時出現止跌反彈機會,只要指數一止穩,可能就會由電子雙D族群來啟動。至於籌碼面上,融資減幅不若指數跌幅,籌碼仍需修正。 反映在類股上的表現上,當經續會淪為政治議題的工具,傳產股難有表現機會,反倒是電子股之DRAM及面板,表現的相對穩健,因此,只要指數一止穩,可能就會由雙D來啟動,另外PC相關的主機板及NB也相對強勢,代表現階段電子股的主軸方向就在PC相關,所以包括DRAM、MB及PCB等較有機會表現。當市場陷入悲觀氣氛中,尤其在指數重挫之際,應該是準備找標的的買點時機,本益比偏低的PC 相關個股值得留意。 (記者葉憶如整理) 【2006/07/18 聯合晚報】 @ http://udn.com ………………………………………………………… 投信:布局 還是穩字訣■ ■摩根富林明投信副總吳淑婷 近期美國股市表現不佳,使全球股市投資氣氛跟著低迷,尤其進入7月後,仍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影響全球股市投資信心,使一度止跌反彈的全球股市走勢受挫。上周五MSCI亞太指數在日股收盤後下挫達2.6%,是6月13日反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周一亞股依舊是跌多漲少,明(19)日美國將公佈6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將是近期觀察重點。 油價今天早盤一度創下歷史新高78美元,而以色列與黎巴嫩軍事衝突一觸即發,是推升這幾天油價屢創新高的主因,而且隨夏季用油高峰與颶風季節到來,油價可能維持在70-80美元的高檔。 現階段的投資策略,對穩健型投資人而言,可選擇佈局採取主動管理的全球型基金,藉由資產分散配置降低波動風險,對於有意趁低檔佈局新興市場的積極投資人而言,建議選擇全球型新興市場基金,以掌握各新興市場反彈空間,並適度降低波動風險。 (記者楊雅婷整理) 【2006/07/18 聯合晚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股市跌時 伺機找買點 2006.07.19  工商時報 @徐秀美/台北報導  原本以為美國升息疑慮帶來的股災就要過去,投資市場將現出曙光,沒想到中東戰火又新來了一片烏雲,全球股市再度愁雲慘霧,應驗了「天有不測風雲」,投資市場唯一不變的就是「變」。投資專家建議,中東戰爭開打,油價飆升,股市震盪,投資人選擇防禦性資產為佳,並伺機尋找買點。  中東戰火開打,全球股市皆應聲下挫,連台股也不例外。新加坡大華銀投顧建議,投資人可先行佈局防禦性資產,並待市場沉澱後,尋找超跌買進訊號,是逆向操作者擁抱超額獲利的關鍵。  過去歷史經驗顯示,戰爭爆發後,若買進股票而持有一年上漲的機率還是比較高,戰爭直接的衝擊就是油價的波動,若戰事造成石油供給中斷,進而引發能源危機,股市幾乎都以下跌作收,一九七三年與一九八○年就是最明顯的例子,一九七三年中東爆發十月戰爭,阿拉伯宣佈禁止石油出口,一九八○年伊朗與伊拉克衝突也同樣導致石油供應中斷。  除此之外,中東戰事開打後一年,股市都是上漲的走勢,歷史經驗當然可做為參考,再搭配目前景氣動向,將更為嚴謹。  由於美國財報週密集登場,已有市場分析師看衰美國科技股,投資人不得不小心,與美國科技股連動甚深的台灣科技股,短期內要謹慎投資。  但站在長線而言,大華銀投顧指出,科技股面本面仍看好,科技股景氣確定第二季落底,下半年景氣一定會比上半年好,建議在短線不確定因素太多的時候,以定時定額的穩定投資策略佈局。 --------------------------下一則--------------------------  重建概念股 水泥、鋼鐵、電線見風漲!■ 記者林超熙/台北報導 每年7~10月是颱風一波波侵襲人民生命財產的季節,由於地球溫室效應干擾,使得天災橫掃破壞程度有愈來愈嚴重趨勢,相對地,各國政府投入在災後家園重建資金,也逐年大幅提升,天災重建概念股---水泥、鋼鐵、玻璃、電線電纜、橡膠、食品等族群,也在每次颱風災情後,成為股市投資追逐熱門標的。 上周四、五侵台的輕颱碧利斯,帶來可觀的雨水,把中南部山區道路打得滿目瘡痍、東倒西歪,據花蓮、台東及中南部設有水泥發貨站的水泥業者表示,每當颱風重創內陸後,為因應道路搶修救援或民間家園維修,公司內部人員莫不忙得不可開交,應付來得快、且去得也快的水泥訂單。 在鋼材方面,災後需求也十分可觀,對東鋼、豐興、威致、盛餘、燁輝等助益不小。 另在電線電纜上,多次強颱,曾造成各地電線電纜嚴重毀損,大亞、華新麗華等因此受惠;屬重電類的恩德,則因風災有利於重電機械產品發貨,而引人側目。 【2006/07/18 聯合晚報】 @ http://udn.com ………………………………………………………… 風雨無情 科技、觀光、營建悲情■ 記者羅秀文/台北報導 颱風季節來臨,根據以往經驗,颱風帶來的強風豪雨可能對上市櫃公司營運造成影響。其中,又以科技業、證券業、觀光及營建業影響較為顯著。 上周四碧莉斯颱風來襲,平日熱鬧的券商營業大廳人氣大降,台股成交量萎縮至605億元,創今年以來新低,周五成交量也只有700餘億元,對低迷的台股無疑是雪上加霜。 科技業占台股至少7成以上市值,由於生產線須維持24小時運作,一旦颱風造成停電,損失將難以估計。去年包括劍湖山、南仁湖等業者在颱風影響下,雖是旺季,住房率不如預期,使得業績表現也不理想。營建業也是「看天吃飯」的行業,颱風帶來的豪大雨除了影響看屋人潮外,對建案施工進度、認列時程也將造成延誤。去年即有建商因第三季下雨天數多、施工進度落後,使得建案無法順利完工認列。由於氣象局預估今年侵台颱風至少在3個以上,後續影響值得關注。 【2006/07/18 聯合晚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中東烽火燒 新興市場股市叫慘■ 記者謝佳雯�報導  以色列和黎巴嫩烽火不止,拖累中東各國股市,有的暫停交易,有的直接休市,高掛免戰牌。投信投顧業者說,通常,中東國家是被納入新興市場或部分東歐基金的投資標的,但投資比例極低。  不過,新興市場顯然又淪為全球基金經理人的舊愛。美林證券七月間訪問213位操控6640億美元資金的基金經理人顯示,可能提早步入升息尾聲的美國,奪得看好度第一,成為新歡;第二名仍是歐元區,多事之秋的日本從第一名掉到第三。  以黎開打後,黎巴嫩BLOM指數在上周重挫14%,首當其衝的貝魯特股市則被迫休市,埃及指數也在16日暫停交易一小時,買基金該如何避開這個地雷區?  富蘭克林投顧表示,中東多屬新興市場基金的投資標的之一,但比重很低,頂多個位數,影響極輕。  募集中的摩根富林明新興35基金,正好把開火的以色列、黎巴嫩及周邊的埃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統統擺進去。不過,摩根富林明說,這檔基金大約八、九月進場,且上述國家對外資限制多,初期不一定會投資。  國際氣氛不安,七月份的全球經理人報告也瀰漫著悲觀,全球經濟及企業的樂觀指數,均滑落至歷史新低及近五年低點,經理人乾脆擁抱現金,目前加碼現金部位的比例高達31%,是911以來最高。  大華銀投顧建議,投資人別忙著悲觀,應該先觀望,等到市場沉澱後,尋找超跌買進訊號,逆向操作才能獲利。 【2006/07/19 民生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日股昨重挫 小型股暴跌■ 記者林韋任�台北報導  中東情勢不穩、投資信心不足,周一休市的日本股市,昨天開盤一路重挫,日經指數終場下跌408點,小型股更出現非理性下殺,東證MOTHERS指數一天暴跌9.73%。  小型股暴跌,日本小型股基金淨值也跟著大幅萎縮。日本市場應該如何操作?寶源日本小型公司股票投資長鈴木直樹(Suzuki Naoki)認為,日股這兩、三個月恐難擺脫震盪,短線希望有良好獲利的投資人,應對日股暫時觀望,他預估至少要持有2、3年左右才可以等到開花結果。  摩根富林明新興日本基金經理人呂靜怡則認為,7月底日本陸續公布第一季財報,如果日本企業財報維持正面成長,對於低迷的投資氣氛有正面助益。她說,日本經濟與企業體質相當健康,在全球金融市場震盪的期間,現階段布局日股要有耐心和信心。  寶源資產管理協理張翠玲表示,投資人如果對日本小型股基金未來看法悲觀,不想拗個兩、三年,就認賠出場,握有現金;如果認為市場沒有那麼糟的,反而可把握低檔逢低承接。  日本上周升息告別零利率時代,保德信投信表示,雖然日股近期受到5月全球股市急劇修正及北韓導彈事件的影響,表現不理想,但是即使在各重大利空的衝擊之下,日本持續且強勁的復甦才剛開始,若經濟情勢不變,未來應有2年到3年的多頭走勢。  摩根富林明JF龍揚基金經理人魏如宏說,日股昨天出現較大的跌勢,除了因周一休市補跌外,投資人對中東情勢與油價走勢的擔憂使買盤意願低落,連帶使日股近期資金動能降至今年以來的低點,而日本小型股向來受資金動能影響較大,加上散戶面臨融資追繳壓力,才讓小型股出現非理性下殺。  魏如宏指出,投資日股,未來要留意中東與北韓情勢、國際油價、美國經濟與財報消息,19日美國會公布最新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如果市場疑慮消化完畢,對全球股市會有正面影響。 【2006/07/19 聯合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貨幣型基金 上季獨賺■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  根據環球領先基金研究及分析公司標準普爾基金評鑑的分析顯示,台灣註冊發售的零售共同基金今年第二季績效表現呈現虧損,平均報酬率為-1.91%,其中只有貨幣型基金賺錢。  受新興市場大幅下跌的衝擊,全球股市今年第二季出現雙位數字的跌幅,幾乎抵銷掉上半年的漲幅。  表現失色的行業基金包括亞洲次大陸股票基金,明顯下滑17.37%;日本小型企業基金,平均報酬率下跌12.66%;生化科技基金平均報酬率也下跌11.25%。  第二季台灣績效表現最佳的基金是貨幣市場基金,平均報酬率為3.50%,其次為債券基金,平均報酬率為1.11%。投資標的包括股票、債券,以及貨幣市場工具的平衡基金,平均報酬率為-1.13%;股票基金與保證基金(Fixed Term)的平均報酬率則分別為-3.51%與-1.10%。  英鎊增值貨幣基金是今年第二季績效最佳者,平均報酬率7.35%;其次為歐元貨幣基金,平均報酬率5.93%;英鎊企業債券基金的績效表現平均報酬率為5.78%。  標準普爾證券研究部總監陳麗子認為,全球市場近來出現的跌勢,可視為牛市中的健康調整,風險回報比率也愈來愈具吸引力。建議投資者不妨利用這段調整期間,部署好投資組合,以爭取第四季和明年初的理想回報。  標準普爾近來將其對台灣股票市場的投資建議調升至「加碼(overweight)」。台股在政治因素拖累下跌幅已深,進場價值已經浮現。  陳麗子表示,由於潛在的獲利風險增加,標準普爾認為較具抗跌性行業的表現短期內將較為突出,建議加碼消費性產品與公共事業部門類股,科技股也是可以加碼的類股,尤其強力推薦半導體業。 【2006/07/19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精選月配息基金 每月配息又賺增值 2006.07.19  工商時報 @黃惠聆/台北報導  編者按:「固定收益產品大搜索」,此專欄每週三刊登,針對市面上固定收益產品的特點作介紹,並作績效評估,以利穩健投資者作選擇標的時參考。  張先生買了一百萬元可以月配息的共同基金,每個月就收了四千元的利息,而且去年五月底買進時每股淨值十元,目前基金淨值已突破了十一元,讓他樂不可支。由於該基金年化配息率是四.八%,他說,未來只要買五百萬元共同基金,退休後每個月就有二萬元生活費,真的不失作為退休規劃的投資商品!  到底那一檔共同基金可以讓投資人「有吃又可拿」,每月配息,基金淨值又可持續增值?張先生說,他買的是寶來投信的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他是該基金去年五、六月成立時買的,原本年配息率是三.六%,今年三月份又提高至四.八%,張先生表示,除了每月收利息外,該基金淨值還持續上漲中,七月十四日淨值已達一一.○二元。  除了一般人熟知的銀行定存可以配息外,目前市面上也有許多報酬較高,但風險還算低的金融商品可以選擇,例如REITs、每月配息基金、連動債等,目前市面上具固定配息特色的金融商品,包括定存、不動產證券化(REITs)、績優股票及連動債等,平均的報酬率在三﹣五%,其中績優股票的投資報酬率最高風險也最高,定存的報酬最低,相對風險也最低。和銀行年利率比時,年收益率高達四%以上的月配息基金是相當吸引人。  除了上述基金之外,在國內還是可以買到其他月配息基金,不過,全部都是境外基金,根據初步統計,年化配息率高達四.八%以上者的已核備境外基金還有十一檔(上表),其中大聯高收益債券基金的年化配息率高達八%以上,此外,年配息率已達六%以上的境外基金還有大聯美國高收益債券基金、富蘭克林坦伯頓公司債基金、保德信美國高收益基金及景順策略債券基金等,換言之,在退休前只要準備一千萬元,買月配息基金,每個月就有五萬元利息收益。  由於這些月配息基金都是來自於海外,在民國九十八年之前海外所得尚不用課稅之前,頗吸引穩健投資人認購作為中長期投資,至於未來境外所得課稅之後,月配息基金是否還會受投資人青睞?基金業者說,「施行細則還沒有公佈,目前還不知道該如何因應。」

950718股基資訊

2006年07月18日
公開
7

股市鬧「空」襲 投資向左轉向右轉?■ 記者李國煌、謝佳雯�報導  金融市場烽火連天,五月重挫,六月上旬一度大反彈的全球股市,最近又大幅回跌,美股創今年新低,昨天台股也在內外夾攻下,再度重挫170點,跌破6300點、創今年新低點。  一眼望去,中東局勢不穩,只有發災難財的油價飆高、黃金走揚,通膨及升息陰影不散,一連串蝴蝶效應,讓全球股市行情萎靡不振,即使有能源和貴金屬題材的東歐、拉丁美洲也照跌不誤。  而且,這一陣子股市震盪幅度加劇,指數動輒下跌2%、3%,空頭來襲了嗎?投資向左轉、向右轉?  日盛投信副總吳懷恩說,目前,經濟走緩,並沒有衰退,股市行情大修正、而不是大空頭。  這一波下跌,和1997年金融風暴、2000年網路泡沫破滅,情況不同,當年經濟成長率甚至是負的,台新投信總經理沈文成說,這次下跌時間不會那麼長、下跌幅度也不會那麼大。  什麼情況下,才算是空頭市場?  富蘭克林投顧協理羅尤美說,空頭市場的「要件」有三,一、飆高的油價造成消費支出降低,購買力疲弱,二、出口表現變差,三、企業資本支出減弱,沒錢或不願投資。  如果出現這三個要件,券商會大幅下修經濟成長率,連續三季下降,才算是景氣走衰、空頭來了,目前不必擔心。  只是,在通膨、升息、經濟走緩的情勢下,大家還是擔心,像2000年到2002年,股市一路崩跌,投資人只求保本、保息、保值,債券基金、連動債大賣,只求一年賺5%。  一直到2003年,股市反空為多,資金轉向股票基金,日股、拉丁美洲股市、東歐、新興亞洲熱烘烘。  如今2006年第三季,行情出現多空拉鋸的轉折點,展望未來,資金配置是要「向右轉」,伺機再投入高報酬、高風險的股票?還是「向左轉」?躲回保本、保值、保息的「三保」老路?  其實,統計歷年來的第三季,幾乎都是行情最不好的一季,第一季、第四季股市比較有表現。  寶源投顧協理張翠玲說,第三季有美國的超級財報周,又是用油旺季,原本就是企業獲利淡季,股市趁機回檔休息,預期八月中旬,全球股市有機會回穩,目前伺機布局,未來一年,應該有利可圖。  國泰投顧經理吳淑美說,環境時空不同,投資記得伺機向右轉。 【2006/07/18 民生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6257點 32.86元 股匯市重挫 同創今年新低 2006.07.18  中國時報 @劉宗志、陳怡慈/台北報導 國際原油價格迭創新高,阿扁總統再釋「正名、制憲」,國內政局動盪難歇,在國內外利空夾擊下,台北股匯市昨雙創今年以來新低紀錄;台股大跌170.23點,以6257.8點作收,市值一天跌掉逾四千億元;新台幣匯率跟著拿香拜,終場大貶1.73角、收32.86元。 上周出現親綠學者「倒戈」呼籲阿扁總統下台,阿扁總統則尋求深綠大老支持、並放出「正名制憲」聲音,國內政爭紛擾持續之際,產業界所關心的經續會卻遲遲未有正面共識。本土資金著墨甚深的資產、營建、觀光股,失望性賣壓殺出,南港、泰豐、士紙、國建、宏盛、興富發、長虹、六福、國賓等多檔跌停。 除了內憂,外患更進一步拖累台股表現。近來以色列、黎巴嫩衝突升高,地緣政治風險再度拉升國際投機客炒油部位,國際油價一度上漲超過78美元;中國大陸因經濟成長再度超乎預期,傳將進一步擴大宏觀調控,種種偏空消息帶動台股持續下殺,擔任撐盤角色的電子股,由宏達電、茂迪、玉晶光、日月光、聯詠、晶電、鴻準等指標股躺平領跌,台股再度受到重創。 在人氣退潮及缺乏利多題材激勵下,上周台股創下新低量,而在偏空的市場氣氛下,新低量後常伴隨新低價,昨天單日大跌近3%,今年的漲幅已全數吐回,指數創下今年新低點。 日、韓股市因假期昨天休市,惟觀察亞洲其他股市,香港、新加坡、菲律賓、泰國、印度皆是綠油油一片,其中印度跌幅近3%與台股同列「慘跌」行列。 在匯率方面,匯銀主管指出,由於中東地區與東北亞的地緣政治不安,讓美元成了資金避風港,儘管日本、韓國昨日休市,但國際美元仍在資金簇擁下對主要貨幣升值。 由於總統陳水扁對下台一事態度強硬,國內政治僵局短期和解無望,看在外資眼裡,昨在集中市場賣超56億多元,且在外匯市場積極買匯,帶動新台幣對美元重貶近2角。 因壽險業、進口商研判新台幣短線欲強不易,紛紛出手買匯,加重新台幣貶值壓力,終場以32.86元作收,創去年12月30日32.85元收盤價以來最低價位。 ………………………………………………………… 政治拖垮台股 散戶:要阿扁賠錢 2006.07.18  中國時報 @劉宗志/台北報導 阿扁總統再度強調「積極管理」說,讓原本寄望能讓兩岸經貿更開放的經續會雪上加霜,傳產股哀鴻遍野,法人腳底抹油先溜再說,散戶則是大罵要阿扁賠償損失。 昨天包括營建、資產、觀光等中概、資產題材,在經續會仍無進展、阿扁又強調積極管理說下,各類股大跌逾半根停板,其中營建類股跌幅更一度達6%,近半數個股亮燈打入跌停,氣得投資人跳腳。 法人認為,台股在內憂外患雙重夾擊下開低走低,高價電子領先下殺,再一路蔓延到本益比相對較高的LED等族群,而原本在上波段下跌當中擔任多頭要角的資產營建兩岸概念題材股,在阿扁對兩岸政策又轉趨強硬情況下,也開始兵敗如山倒,該類股族群半數以上跌停。 散戶張先生表示,阿扁為了轉移焦點,再度放話兩岸政策不能鬆綁,「極積管理、有效開放」政策仍是未來兩岸政策最大方針,這不就等於是打了為了拚經濟而舉行的經續會一個大巴掌。手上持有的營建股,近一個多星期已經經歷三根跌停板,「要叫阿扁賠我錢」。 ………………………………………………………… 台股療傷 要靠美股止跌 2006.07.18  中國時報 @劉宗志、王宗彤/台北報導 台股昨日大跌170點,外資僅小賣台股57億元,買進、賣出金額也沒有超過300億元;不過分析師認為,雖然台股下檔空間不會太大,但卻必須待國際股市止跌後,台股才有希望回升。 繼上周五下跌139點後,昨日大盤繼續狂跌170點,兩日合計跌掉300餘點,大盤也跌破前波低點6268點心理關卡。 華南永昌投信表示,台股近期在主力籌碼欠缺共識下,指數遭逢盤整重挫,內外資雙雙受傷,加上國際資金受全球重大事件牽動,短線台股難以恢復元氣。 但群益投信則認為,台股周KD值已向下接近超賣區,且目前判斷台股第4季偏多態勢不變,因此指數再跌空間有限,從產業面觀察,第3季可望逐步成長。 雖然本土法人看待台股相對樂觀,不過外資對於美國和全球經濟成長趨緩的疑慮越來越大聲,總統陳水扁又執意制憲之路,並強調「積極管理」,經續會救台灣的美景破滅,台股信心崩潰的傷口恐怕難以平復。 麥格里證券直言,第3季仍「減碼」台股,第4季維持「中立」,但在明年第1季以前,都不建議回頭加碼,只有金融、資產和能源,將是受惠族群。巴黎證券則看好營建資產逢低是買點,建議信義房屋與長虹。瑞銀證券看好電信和金融,特別是高現金殖利率的電信類股,對電子類股價值為「中立」。 瑞銀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陳安日前就指出,美國經濟成長放緩,台灣企業獲利恐有下修16%的可能,而電子類股,有20%左右的修正壓力,非電子類股則約10%。 雖然大盤昨日破底,玉山投信金典平衡基金經理人郭獻和則表示,盤跌破6268點時,並無支撐,未見承接力道支撐反彈,顯見空方氣盛。不過,短線來看大盤摜破6000點甚至5800點機率較低,原因在於目前利空因素還不致於有大的殺傷力,真正可能產生較大修正走勢的時間點,還是落在8月中旬半年報公布之際。 --------------------------下一則--------------------------  美股財報周 台股「剉」著等■ 記者許韶芹�台北報導 美國最近第二季財報公布時間箭在弦上,市場普遍預期第二季財報表現不佳,加上國際政局動盪不安,美股連三天重挫,最近台股也灰頭土臉。 法人建議,台股近期盤整機會大,最好逢低布局待財報出爐。 今天美國大型金融股花旗企業將發布財報,明天有科技股指標IBM法說會,緊接著英特爾、超微、蘋果電腦,還有手機大廠摩托羅拉、諾基亞也將陸續端出第二季財報數字,表現成績將影響全球股市的敏感神經。 不過,目前已發表財報企業,都出現一些表現差強人意的情況。如美國鋁業第二季獲利雖然激增62%達7.44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但第二季公司營收卻不如預期;奇異電器第二季獲利符合預期,但工業部門銷售增幅15%,僅達市場預估的下限期,如此表現都讓市場法人對其他大型企業抱持較為保守態度,連帶影響近期台灣科技股的走勢相當疲軟。 法人分析,英特爾將推出新款Core架構處理器影響,公司為削減現有產品庫存,以大砍售價,價格戰開打,英特爾勁敵超微(AMD)首當其衝,目前券商就預估超微第二季營收可能低於12.15億元,低於第一季表現;智霖半導體則因產品調整不受市場青睞,第二季毛利率恐將下滑。 其他科技大廠則因降價競爭,與新款iPod數位音樂播放機延遲問世,瑞銀證券、摩根大通證券及瑞士信貸證券已分別調降戴爾電腦、IBM及蘋果電腦獲利預估值。唯獨手機廠商,由於新興市場和高階手機出貨量在六、七月下滑幅度較大,因此手機業者如摩托羅拉、諾基亞,應該是第三季才會出現獲利衰退情況,第二季獲利應該可以符合券商預期。 外資券商就預估,第二季摩托羅拉若不包括車用電子近4億美元營收,預估公司第二季營收應在99億美元到101億美元間。 【2006/07/18 聯合報】 @ http://udn.com ………………………………………………………… 外資看空台股 腳底抹油■ 記者陳盈羽�台北報導 台股昨(17)日大跌,隨不斷的國內、外利空衝擊,也引發外資的賣壓,在上周五大賣超181億元後,昨日又賣超57億元;至於新增的負面因素,國際上包括美國經濟持續走弱、中東情勢緊張造成油價高漲,國內則有兩岸開放受挫的利空,都讓外資腳底抹油。 各大外資券商研究部和交易室主管原本都預期,台股第三季低點會在6,400點附近得到支撐;瑞銀證券台股研究部主管陳安也表示,台股第三季應會在6,400點到6,800點之間震盪,保守一點的外資券商則認為台股第三季高點為6,800點。 不過,外資主管們最近在看美國經濟表現後,卻愈看愈不妙,加上經續會分組會議中原本大家熱烈期待的開放投資中國大陸淨值上限,目前看來開放希望卻會落空,讓整體投資氣氛,更顯不佳。 歐系外資交易室主管表示,接下來的觀察重點,是資金的流向。據花旗環球的統計,外資上周持續第二周匯入亞股,比前一周增加了45%,達到3.33億美元,但台股卻是上周亞股中被外資賣超最力的國家。 野村證券繼上次將台股高點調降到7,200點後,最近又將台股第四季高點下調至7,000點。最近看台股比較空的麥格理證券,昨日又持續發表看空台股言論,認為今年全球企業盈餘成長將僅有7%,並認為科技股下半年將持續走下坡,這也會是台股最脆弱的地方。至於外資原本期待經續會中將會釋出更多兩岸開放的利多,隨期望可能落空,也有引發失望性賣壓的隱憂。 外資券商4、5月時曾大舉調升台股目標價,其中有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預期執政黨在選舉壓力、民意所驅下,可望進一步開放兩岸政策,尤其是陳水扁總統將權力下放給行政院長蘇貞昌時,這個期望也達到最高峰。當初的預期似乎可能會落空,摩根士丹利台股策略研究部主管何資文就說過,台股要有實質的「價值重估」,必須等到實際的政策開放才會有影。 美系外資研究部主管則認為,這的確對投資氣氛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但因外資法人並沒有將開放投資上限的利多反應到台股投資中,所以市場無須過度擔心。 【2006/07/18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 利空好多! 台股恐下探6000■ 記者王皓正�台北報導 中東地區國際戰事升高,國內倒扁案又引發獨派制憲正名聲音再起,台股昨(17)日受內憂外患的多重利空重擊,市場信心完全崩潰,類股全軍盡墨,個股兵敗如山倒,股王宏達電被殺到跌停,指數再創今年新低。在資金動能裹足不前下,台股短期空頭走勢恐將無法輕易扭轉,有再探6,000點的疑慮。 在內外利空交迫衝擊下,台股昨天跌勢持續惡化,資產、營建與觀光股等因陳水扁總統又喊出制憲正名以轉移罷免焦點下重挫,手機、LED、IC設計、封測等主要電子股也因美股持續重挫走疲,經續會分組會議又未達到預期結論,指數一路殺破前波6,268點低點,盤中一度下殺到6,232點,大跌近200點,終場收6,257點,下跌170點,市場成交值689億元。 在法人動態上,外資昨天賣超縮小至56.72億元,投信賣超3.61億元,自營商賣超18.07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78.40億元。分析師認為,台股昨天重挫,三大法人賣超台股金額卻呈現縮小,顯示目前跌勢已非基本面的問題,而是市場信心嚴重低落。 代表散戶行動力的融資餘額,昨天也減少37.12億元到2,418.17億元。分析師認為,台股短短四個交易日中,高低點相較共下跌493點,籌碼凌亂個股的首波融資追繳令應已陸續發出,加上高質押個股的銀行增提擔保品壓力漸增,融資斷頭賣壓已有蠢動跡象,股票、金融市場的系統性風險隨之連帶攀升,若持續下探6,000點大關,高融資使用率個股將會是率先引爆籌碼多殺多的未爆彈。 復華、富邦、環華與安泰等四大證金公司整戶擔保維持率,平均已降至140%左右,雖仍在安全水位上,但部分維持率低的融資戶,已開始面臨保證金追繳與斷頭壓力。 大展證券研究部主管胡志欣認為,國際情勢近來出現緊張氣氛,中東的以色列、黎巴嫩等戰事升高,北韓揚言將再試射導彈,衝擊歐美股市大幅回檔;國內方面,隨陳水扁總統向深綠獨派靠攏,制憲議題再成焦點,國內紛擾政局不因罷免案闖關失敗而降溫。 胡志欣指出,美商雷曼兄弟證券已提出警告,政局不穩衝擊台灣經濟的後遺症已開始浮現,台灣經濟不知不覺已進入一個「完全風暴(perfect storm)」中,種種利空消息嚴重衝擊台股走勢。。 大昌證券研究部主管張世墩表示 美股本周將有多檔重量級企業公布財報,但因市場評估美股企業獲利普遍不會太亮眼,加上國際原油續創歷史新高價,與台股連動性最高的那斯達克與費城半導體指數均已連續破底,台股勢必會受到一定程度的牽連。 張世墩說,「台股不僅要面臨國際股市的利空干擾,更要面對國內政局再度不穩的問題,預期多空趨勢短期內無法輕易扭轉。」 【2006/07/18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 專家:金融股 可能下修■ 記者呂淑美�台北報導 金融股近期走勢雖然不佳,但尾盤卻常出現鉅額轉帳,除了有可能是外資轉帳外,也不排除是大股東間的轉帳,顯見大股東檯面下買進持股動作積極。惟證券分析師認為,個股鉅量轉帳後並未發現股價有較大波動的表現,展望金融股未來走勢與大盤關連性仍高,不排除還有低點的修正走勢。 大盤昨天再度重挫,金融股指數表現相對抗跌,以下跌1.38%收盤,相對大盤下挫2.65%較輕,個股以元富證(2856)表現最受矚目,主要是有新光金(2888)申請買進16%持股的利多加持,使元富證股價力守紅盤。 同時,繼日前高雄銀(2836)、大眾銀(2847)、彰銀(2801)等尾盤爆出大量後,昨天又有竹商銀(2807)、萬泰銀(2837)、遠東銀(2845)、富邦金(2881)及開發金(2883)等,在臨收盤前分別透過特定券商進行鉅量轉讓。證券專家表示,除了外資鉅量轉帳,也有可能是來自大股東的轉帳,但最近觀察發現,鉅量轉帳之後,並不會對股價帶來異常情形,也沒有急漲或急跌現象。 只是比較令人感到不解的是,昨日出現鉅量成交個股,股價多以重挫收盤,如遠東銀昨天下跌4%,開發金也下挫2.39%,竹商銀跌幅為1.66%,都深過金融類股的跌幅1.38%。 建華金綜合研究處並表示,金融股昨天表現相對抗跌,但金融股中的證券、產壽險業與大盤走勢息息相關,由於預期大盤第三季還會有低點,屆時金融股也將跟著走跌。但通常來說,金融股第三季修正後,通常也會醞釀隔年行情上漲。 【2006/07/18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 投信:有電的 保存期限長■ 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 美股重挫、政治面風暴,加上國際油價再度上揚,全球股市都受到連動走弱,傳山投信表示,除非未來國際股市能夠持續回升,加上電子股除權息行情發酵,配合成交量回升至1000億元以上,否則台股要大幅反彈機會不大。傳山投信高科技基金經理人古文章表示,兩岸關係在政治面影響下恐未如市場預期樂觀,中概、觀光、營建受利空消息影響,類股全面回檔;建議電子股7、8月展現成長動能個股則是可作為中線佈局標的。 古文章指出,電子產業第二季季報表現普遍不佳,近期產業基本面較缺乏使股市繼續強力反彈,甚至轉為回升條件,除非未來國際股市能夠持續回升,加上電子股除權息行情發酵,配合成交量回升至1000億元以上,否則台股要大幅反彈機會不大。 中長期方面,待大盤完成擴底整理後,台股仍有機會走出多頭趨勢,只是目前電子產業景氣復甦力道尚不強勁,預期台股中長期以反覆震盪盤堅可能性居多。 古文章表示,短線能否止跌回穩,需視權值股回穩情況而定,時值全球主要股市進入超級財報周,在電子股進入第三季傳統旺季,市場利空將逐步出盡,後勢仍不宜過度悲觀。惟以大盤指數目前指數技術線型觀察,短線在6600點以上套牢區浮現,指數仍有向下探底壓力。建議短線採取高出低進的區間操作策略,中長期投資方面,則建議在大盤打底過程,逢低進行佈局動作,逐步增加中線持股比重。 【2006/07/18 聯合晚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外資:資產營建股回檔找買點 2006.07.18  工商時報 @張志榮/台北報導 阿扁重提「積極開放、有效管理」與「修憲正名」等論調,外資圈昨(十七)日研判,阿扁這招棋等於提前宣告經續會「玩完了!」但也適度提供資產營建股回檔整理的契機,但包括瑞銀證券等外資法人指出,原本就評估指數跌破六三○○點就是買點,下跌風險已非常低,第三季將在六四○○至七○○○點區間盤整。 「外資看國際盤、內資看政治盤」,是近兩週進出台股資金的最佳寫照,影響所及,綠營學者反扁是否成為壓垮扁政權的最後一根稻草,心繫國內外投資人的持股信心! 深黯國內政治發展的歐系外資券商主管認為,「這個時機點其實是有利於阿扁的。」原因很簡單,現在北韓跟中東危機搞得老美一個頭兩頭大,「老美允許現在冒出一個政局不穩定的台灣嗎?」 另外主導台灣經濟下一個十年的經續會,果若與中國市場真的切割,台灣經濟發展勢必受到另一次壓抑,甫以國內藍綠對決情況未改善,美商雷曼兄弟證券認為台灣經濟恐邁入「完全風暴」機率恐提高。 美商高盛證券傳統產業分析師洪進揚認為,阿扁重申兩岸關係基調的說法,將適時提供先前漲多的資產營建股回檔整理絕佳時機,先前科技股大碟、資產營建股卻一枝獨強、逆勢大漲,股價原本就存在著漲多的危險,他認為拉回整理不但有其必要、而且是非常健康作法。 洪進揚指出,過去營建資產股,有的漲土地題材、有的漲業績題材,在營建資產股長期基本面仍看好的前提下,趁著這次回檔,可以開始著手佈局,先前靠業績大漲的個股股價重返高點的機率已不高,至於具備土地題材者,也要真正有開發計畫意願者,才值得逢低買進。 --------------------------下一則--------------------------  新興市場 9月可望回穩■ 記者徐慧君�台北報導  面對中東情勢緊張,加上外資放暑假,摩根富林明新興35基金經理人吳淑婷表示,今年5月才經過一番大整理的新興市場,保守預估要到8、9月才會有下一波段行情。  雖然歷經一段高速下衝的調整期,但吳淑婷表示,過去三年新興市場的表現仍然持續上揚,但在每年都會有一波向下修正行情,幅度約20%左右。  吳淑婷指出,新興市場在今年5月的重挫,就是碰上了修正循環,但是修正幅度不會很大,之後還要一段時間橫向整理,才會逐步反彈。  面對中東情勢緊張,油價高漲導致通膨疑慮仍然存在,綜觀過去十年,第三季普遍表現出油價高、指數跌的情勢,到了第四季則會呈現走高趨勢。  現在正值外資的暑假,等到9月國際資金回籠,加上第四季旺季來臨的利多,吳淑婷預測最晚9月中新興市場將整理完成。  在選股方面,吳淑婷今年抱持平保留的態度。吳淑婷預測,能源、原物料股接下來上揚的曲線不會這麼陡了,但市場需求仍然存在,這些需求是來自於新興國家本身,內需型產業是比較看好的一塊。  對於台股走勢,吳淑婷同樣認為要到第四季才會走高機會。將在第四季走入旺季的科技股,加上可以滿足中國大陸龐大市場需求的中國概念股,是比較看好的。 【2006/07/18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經濟日不落 日股還有下一波好戲 2006.07.18  工商時報 @匯豐中華投信副總經理孫煌正 日本央行終於升息了。根據日經新聞網站的報導,日本央行政策委員會十四日宣布把無擔保隔夜拆款利率提高到○.二五%,正式揮別實施六年的零利率政策。日本經濟從此告別衰退與通貨緊縮,大步邁向擴張與成長。 日本此次經濟由谷底復甦主要是由佔GDP六成的內需所帶動 ,從總經數據看來,日本經濟向上趨勢確立。在企業方面表現也不遑多讓,經營狀況明顯改善,使企業利潤大幅增加,以三月底結束的二○○五財政年度,日本上市公司的利潤總額比上一財政年度增長了一三.九%,這是連續第四年保持增長,《日本經濟新聞》最近匯總的上市公司本年盈利預測表明,上市公司利潤總額本財年至少將增長一一.五%。 在日本經濟持續好轉和企業經營業績改善,也帶來了職工收入的增長,從而刺激了個人消費,據日本綜合經濟數據庫預測,日本今年財政年度的平均家庭收入將比去年增長二.四%。在二○○五年,日本全國大型零售商店的銷售總額比上一年增長了四%,為二千年以來的最大增幅。 經濟復甦已讓日本股市中多格局確立,日本股市仍大有可為。 --------------------------下一則--------------------------  全球債券基金 現金滿手■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在這波全球股災中,各類型基金經理人手上保留大筆現金,以應付贖回及逢低買進的機會,全球債券型基金平均現金比重更達八個月以來新高。  新興組合基金研究(EPFR)統計,5月中旬股市大跌後,新興市場基金經理人的現金比重大幅提高,尤其是巴西、南韓、印度及波蘭,這四個市場的5月淨流出金額合計高達23.8億美元。  在已開發市場中,以英國基金的賣壓最大,贖回金額達19.2億美元,其次是法國的11.6億美元、荷蘭的10.7億美元。  這波股市大跌後,全球股票型基金、全球新興市場基金及全球美國以外基金都提高現金比重,全球債券型基金的現金比重更達八個月以來新高,達6.07%。不過,新興歐洲基金、新興亞洲基金及拉丁美洲基金則反而降低現金比重。  5月股市大跌後,新興市場基金經理人主要減碼拉丁美洲基金,拉高新興亞洲比重,新興亞洲比重因而達到一年以來的新高。俄羅斯比重雖然調高,但土耳其及捷克比重大跌,新興東歐整體比重因而下跌。  股市大跌,新興市場基金經理人也就順手調整中國大陸、南韓、祕魯、台灣及波蘭,同時準備進場承接跌幅已深的泰國、埃及、土耳其及阿根廷。  不過,即使經過這番調整,在全球新興市場基金中,前十大市場仍沒有變動,依次是南韓、巴西、台灣、南非、俄羅斯、中國大陸、墨西哥、印度、泰國及土耳其。 【2006/07/18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 張虹瑤:拉美新興債 下半年閃耀■ 記者許維真�台北報導  隨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升息循環漸入尾聲,債券型商品再次受到市場投資人青睞。不過,由於國內利率水準偏低,且債券型基金收益率不佳,使得追求固定收益投資的投資人,開始將資金投資海外,以期得到更高的投資回報。  富鼎全球固定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張虹瑤昨(17)日表示,在過去15年間(1990年至2005年),MSCI全球股票指數每年平均報酬率為5.81%,而Lehman Brother全球債券綜合指數每年平均報酬率卻有7.4%,顯示長期投資債市報酬率十分可觀,且風險性也較股市穩定,以下是張虹瑤訪談紀要:  問:Fed升息循環告一段落後,今年下半年債市行情看法如何?  答:隨美國長達23個月的升息循環漸入尾聲時刻,一旦告一段落,包括美國政府投資等級債、拉丁美洲新興市場債等,預估將會有不錯表現。拉丁美洲則因原物料行情而有所支撐,預期下半年拉丁美洲債券,也將受惠美國停止升息及幣值上揚而有不錯表現。  反而亞洲等新興市場,由於與美國景氣榮景連動性較高,若美國經濟成長真的放緩,將衝擊亞太地區經濟表現,因此對高收益債及亞洲新興市場債,今年下半年反應持觀望保守。  問:根據以往經驗,一旦美國停止升息,債市均有不錯報酬,目前是否是投資債市的最佳時機?  答:一旦Fed的利率政策有所改變,必然帶動一波債市行情。我們以1996年到2006年共十年間為準,以MSCI美國政府公債收益指數報酬率來觀察,1997年2月至1997年4月年間聯邦基金利率從5.25%升至5.50%後,美國聯邦基金利率開始停升,MSCI美國政府公債收益指數報酬率三個月後的報酬率為4.94%,六個月後更達7.31%。  如果看1999年6月至2000年6月間的另一次升息循環,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從4.75%升至6.50%後停止升息,MSCI美國政府公債收益指數報酬率三個月報酬為2.59%,六個月後報酬率為7.75%。而本次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升息循環,是從2004年5月的1.00%升息至今年6月份的5.25%。雖然不能確定本次Fed升息政策是否就此打住,但從升息的幅度及時間內看,均是十年來最高者。因此一旦Fed宣布升息政策告終,照歷史經驗來看,投資債市的報酬率相當不錯。 【2006/07/18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投資生命周期基金 兩秘訣■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1.與自己退休年份相近 2.計價幣別以當地貨幣為主  生命周期基金投資策略簡單易懂,在美國愈來愈受投資人歡迎,去年也開始有業者引進台灣。專家指出,生命周期基金最適宜當成退休金規劃工具,投資人可以選擇與自己退休年份相近的生命周期基金,計價幣別最好以當地貨幣為主。  所謂生命周期基金,是指基金資產配置會隨退休日期接近而變更的基金,風險會逐步降低。基金會自動調整股市、債市及貨幣的比重。這類型基金很適合退休規劃之用,在美國已成為401(k)計畫中的重要力量。  富達證券副總經理林庭璿表示,由於生命周期基金自動調整資產配置的方便性,近年來在美國已蔚為退休理財的主流,該類型基金規模由2000年的630億美元大幅成長到1,805億美元,幅度高達186%。  生命周期基金不僅在總資產規模大幅成長,基金數目更增加到82檔之多,幾乎主要的基金公司都把生命周期基金視為退休理財的必備投資工具。理柏(Lipper)統計,在美國,目前以富達市占率最高,其次是先鋒(Vanguard)。  在台灣,去年德盛安聯投信一口氣發行新台幣計價的德盛安聯目標2015基金、德盛安聯目標2020基金、德盛安聯目標2030基金三檔傘型基金,富達則引進美元計價的富達目標基金2010及富達目標基金2020。  全球人壽關係企業亞太全球投顧總經理張夢翔表示,退休生活無論有錢沒錢都要及早規劃。隨著勞退新制上路,未來以退休主題為概念的保險商品將愈來愈多,如果無暇於投資管理或不諳理財的人,就可以選擇生命周期基金為投資標的。  張夢翔建議,投資人可以選擇與自己退休年份相近的生命周期基金,投資區域或種類宜廣泛,原因是退休理財是長期的規劃,應透過較為廣泛的投資區域或種類適度分散風險,不宜過度集中單一國家或產業。廣泛投資的另一個優點是自然分散匯率風險於不同的幣別。  有的生命周期基金屬於組合基金,有的則是直接投資股票及債券。張夢翔說,各基金股債配置比例不同,逐年降低股票比重的速度也不同,但不論股債比例如何配置,投資風險逐年遞減的原則是不變的,投資人可依照自己的風險承受度來選擇。  張夢翔說,生命周期基金的設計應符合當地投資人的退休需求特性,計價幣別最好以當地貨幣為主。  不過,如果所選擇的生命周期基金的到期日超過五年甚至十年以上,同時是以定期定額投資該基金,則幣別的考量因素可放置在最後。 【2006/07/18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又跟小爸生氣了

2006年07月18日
公開
8

起頭是昨天下班後,小婆跟小爸'投訴',說小兒對小婆說:媽媽說,奶奶死死耶...然後小爸問小媽有沒有這回事....我是有說過,但是在氣話上,不過我沒有馬上承認,也沒有否認,可是小爸看我沒說話,反過去斥責是小兒亂講... 這是小婆小小聲說:不要再查了,會很難看的... 我一把火就上來,想:你都覺得難看了,為什麼要跟小爸'投'! 重要的事,小爸也說,不知道小婆說了什麼,小兒才會講出這種話,而且其中小婆也故意在套小兒的話,問東問西的... 後來等小婆不在旁邊,我就跟小爸說:我承認我在生氣的時候有講過,可是我沒有教小兒要這樣說但是,一遇到和小婆有關,小爸就失去理智,因為他覺得他的媽媽被我'欺侮'... 我後來唯一能想到的是,因為小爸說小婆在暑假後會開刀,他自己沒說,但隱約知道這次手術有風險,也許就@@##$$,所以我才試探性的問小兒說:萬一奶奶怎麼了,你會想她嗎???因為我想,生死這種東西,平常就要教一點吧~ 不過我沒把這個想法跟小爸說,因為他已經發瘋了!! 我也死心了,我想,顧這個小孩,我真的累了...三年多來,都是我半夜起來泡奶,之前每天還洗/消毒奶瓶,夏天煮奶瓶是熱死,冬天是等到冷死...有時候小婆有事,小爸不能馬上處理,還要我去幫忙弄東弄西的....我本來就不喜歡她,因為你在拜託了,我才心不甘情不願去弄,弄完還要被嫌...真是你媽卡好,你老婆卡衰!!我拜託你,小孩自己養,不要都變成是我的責任,你又說我把話扯遠了....要,要不扯遠,拜託你,你老木的事你自己去管,還有,叫他不要管我們這個小家庭的事,也不要一直講我或小孩怎樣....她自己管好自己的死活就好了...還有,你家老二什麼時候要帶他老木去住,請早早決定和帶走.... 氣的時候那麼氣,快要離婚的樣子,隔天/今天一早又像要求饒...老娘我的氣可沒那麼快消....再二天,我一樣氣未消時,他要拉下的臉又會板起來,然後說我沒有給他台階下,又開始生氣....每次都這樣.... 我受不了了啦..... 很想分居說~~ 為什麼一個好好的尪會有那麼重的戀母情結啊!! 這也是天下男人會犯的錯嗎???????????? 小婆好像喜歡搬弄事非,他都會在兒子和媳婦間說些挑撥離間的話...老二也是這樣才不敢讓她去住吧...因為管到太平洋=管太多了

950717股基資訊

2006年07月17日
公開
6

即日起換個圖示好了,包括來自大奶媽的股海教學都會用這個標示哦~ 法說旺季到 台股反彈希望■ 記者許維真�台北報導 以巴衝突升高,國際油價續創下歷史新高紀錄,使得上周五(14日)晚間美國道瓊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下挫超過百點,是連續第三天下跌。本周美國股市進入超級財報周,台股也進入除權息旺季,多家上市櫃公司將於本周舉辦法說會,台股是否能出現反彈甚至回升行情,就要看半年報的表現以及電子股除權息行情是否發酵。 台股最近因為有著內憂外患,表現並不理想。內有下半年科技業景氣出現雜音,除息行情頻頻失利。外部則因中東緊張情勢帶動國際油價飛漲,市場開始出現通膨憂慮;受到企業財報影響震盪的美股,近期表現也不佳,道瓊工業指數跌跌不休的結果,已將今年以來的漲幅完全吐盡。 受到美日兩大經濟體同步升息的影響,中國也傳出近日將升息,使得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台股量能嚴重萎縮,上周四 大盤成交量僅604億元,是八個月以來的新低,上周五交易量雖然小幅回升至700億元之上,但終場仍下挫139點,跌破年線的支撐 時序進入7月中下旬,不但是除權息旺季,不少上市櫃公司也將舉辦法說會,揭露半年報及對下半年的景氣展望,光是DRAM族群就熱鬧非凡,記憶體模組大廠威剛18日舉辦法說會,茂德的增資股也是選在同一天上市;DRAM大廠南科與華亞科20日同時舉辦法說會。 本周三則是興櫃股王類比科新股掛牌的日子,掛牌價為195元,預計將帶動類比IC設計族群的比價效應,同一天進行除權的立錡,是否能順利進行填權,值得注意。 投信法人表示,時序進入暑假,外資買盤縮手,交投清淡,加上第二季是電子業傳統淡季,半年報恐沒有太多令市場激勵的好消息出現,現階段行情應以短波段區間為主。8月後增資股將密集出籠,市場籌碼將顯凌亂,投資人應留意後續籌碼變化。 【2006/07/17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 法說旺季到 DRAM股打頭陣■ 記者周志恆�台北報導 記憶體族群本周將率先揭開法說會序幕,模組廠威剛(3260)將於18日舉行法說,緊接DRAM大廠南科、華亞科法說同步20日登場,力晶定24日舉行第二季法說,記憶體廠商第二季財報亮麗、配合下半年景氣能見度高,廠商迫不及待向市場公布成績,法說行情有機會搶先開跑。 威剛6月營收31.42億元,創今年新高,第二季毛利率已回到正常水準。公司日前表示,第二季毛利將讓市場「驚豔」。威剛近期已透露單季獲利成長幅度將遠高於營收成長的18.11%,法人預估威剛第二季每股獲利逾2元。 DRAM晶圓廠半數以上產能都轉至DDR2生產,未來DDR2出貨比重將會愈來愈多;微軟Vista作業系統即將上市所帶來的換機潮效應將陸續啟動,1Gb以上產品出貨也會增加。DDR2晶片價格持穩,模組價格相對有撐,加上容量提高,有助銷貨業績持續走揚。 【2006/07/17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新興市場 一周湧進10億美元■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新興市場基金連續失血七周後,又重新吸金10億多美元,其他市場基金的資金仍淨流出。不過,由於地緣政治風險升高,這種樂觀氣氛可能為時甚短。  新興組合基金研究(EPFR)指出,到12日為止的一周,新興市場基金淨流入10.4億美元,是5月10日當周吸金28.6億美元以來的新紀錄。  不過,12日以後,日本中央銀行升息,以色列攻擊黎巴嫩,都仍未反映在資金流向上。  據統計,5月中旬以後,資金持續流出新興市場基金,七周內資金大幅流出161億美元。  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新興市場指數於5月10日的一周達到歷史高點,在之後的一個多月內暴跌25%,到6月13日

950714股基資訊

2006年07月14日
公開
5

漲股不漲市 業績股最聚焦■ 記者林超熙/台北報導 7月台股放暑假,行情在6600點上下150點間反覆打底洗清浮額,惟配合除權息及電子業傳統旺季來臨,有助於醞釀後市反彈契機,而具備6月營收突出的題材股,已提前展開反彈行情,短線漲幅多者達1至3成以上,日盛投信表示,在盤勢動能趨緩下,預期大盤將呈現「漲股不漲市」,業績題材股將是未來人氣重心,逢低布局第二季財報獲利佳族群,等待8、9月收割。 日盛投信指出,觀察此波領先大盤反彈的個股中,大都是6月營收年增率高達6至7成以上,且6月營收月增率及上半年累計營收年增率亦有不錯的表現,呈現淡季不淡的榮景,下半年景氣能見度相對明朗,吸引買盤進駐。從類股來看,手機及零組件、被動元件、網通、工業電腦、IC設計及通路等族群,是此波上漲的主要焦點,除反映先前的跌深反彈外,基本面漸入佳境才是獲買盤青睞的主因。 就產業動態來看,手機相關類股近期各國際手機大廠季報及庫存狀況均正面,且預期8月新機種開始銷售,將使手機的銷售持續成長;被動元件廠在需求轉強下,有多家公司在第二季淡季下,營收卻逆勢創下單季新高,下半年的旺季展望不悲觀;工業電腦 (IPC)成功打入網通、醫療、國防、安全監控、電信、汽車、銷售點終端機 (POS)等利基市場,相關廠商營運進入回收期,今年業績仍有再創高峰的機會。 從技術面來看,日盛投信表示,若台股能順利站上6700點關卡,週K、D有機會止跌回穩,配合千億元以上的攻擊量,反彈格局將可維持;操作策略上,目前台股處於月線和季線間的區間整理格局,盤勢會以個股表現為主軸,短線上選股可偏向6月業績逆勢突圍的個股為操作標的;中線方面,在大盤震盪盤堅築底過程中,可逢低佈局下半年趨勢向上的族群,且第二季獲利超出預期族群。 【2006/07/13 聯合晚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台股冷 除權息秀恐延後■ 記者王皓正、曹佳琪�台北報導 受碧利斯颱風來襲、南電與台灣大等除權息、國際股市疲弱影響,台股昨(13)日跳空開低下跌43點,隨後一路震盪盤跌,終場成交量僅602億元,創下今年以來新低量,在市場信心不足、量能持續萎縮下,除權息行情恐將遞延發酵。 法人分析,自今(14)日起至下周,還有台塑化、富邦金、聯詠、統一超、英華達、萬海等,重量級權值股的除權息秀將接續登場,預期大盤將再蒸發32點,屆時市場買盤若不能回籠,除權息行情也將遞延發酵。 投信法人認為,7月分在等待半年報的空窗期當中,難脫盤整格局,盤整盤中以個股和類股的輪動機率較高,PC相關類股值得留意,而中長線則可布局具有成長潛力的標的。 國際原油價格走高、美股重挫逾百點衝擊,台股昨天開低走低,交投清淡,成交值僅602億元,是去年11月8日530億元以來的新低量;在近期盤面表現相對冷清下,法人多認為短期內,台股仍以區間震盪、個股表現為主。 國際投信投資理財部夏倫偉指出,台灣大、南電、台玻、東鋼等個股,昨天同步除權息,加權指數開盤後即蒸發8.46點,加上美股、日韓港等亞股走勢不佳,造成台股早盤跳空開低,碧利斯颱風又來勢洶洶,市場買盤觀望,成交量因而創下今年新低。 大展證券研究部主管胡志欣表示,雖然台股觀望氣氛濃厚,量能再創今年新低量;但若觀察近年來的六次新低量過後,不論後一周、後一個月大盤走勢皆上漲,後一個月平均漲幅高達5.42%,後一周有2.51%漲幅,顯示低量後波段反彈可期。 「新低量常伴隨新低價」,台股自今年5月初以後,在美國升息、國際股市走跌、國內政局不安等因素的影響下,持續盤整兩個多月,盤面缺乏主流族群帶動,呈現區間整理走勢,人氣退潮、表現平淡。 台新投信投研部協理林智仁分析,一般來說量縮不跌是好事,不過,昨日量縮下跌顯示未來盤勢不脫區間盤整格局,可能回測6,268點低點,未來影響台股的仍是國際股市表現,在Fed升息達到降低美國經濟的效果後,海外市場需求減弱恐將對電子股不利。 【2006/07/14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 外資縮手 摩根逆勢喊進台股■ 記者許佳佳�台北報導 台股盤勢沈悶,外資圈也在打瞌睡。近日外資在市場交易量出現急凍,不過摩根士丹利昨天卻逆勢喊出了加碼台灣、南韓與新加坡三大市場的樂觀看法。 連續9天以來,外資在台股買進賣出合計交易量都不到台幣300億元,由於下周起才是美股重量級電子廠商的超級財報周,再加上戴爾電腦、IBM與蘋果電腦的獲利預估值,都紛紛遭到瑞銀證券、摩根大通證券及瑞士信貸連手調降,使得市場悲觀氣氛濃厚。 而台灣的電子類股走勢,與美股有高度相關的連動性。外資交易室主管表示,在美國企業獲利數字未獲肯定前,外資應不會在台灣有大幅進出。如果占成交比重高達七成的電子股沒有大行情,則傳產、金融等類股,充其量只能扮演撐盤角色,指數也在區間來回震盪整理。 但就在上周包括德意志、麥格里、花旗、里昂、野村與美林證券等一面倒地對亞股澆泠水後,昨天摩根士丹利卻喊出此時亞股正是檢便宜的良機,大力鼓吹台灣、南韓與新加坡值得買進。 根據富蘭克林投顧的統計,17日到28日間,史坦普500大企業將有62%的公司公布財報,而IBM、雅虎、英特爾、摩托羅拉、蘋果電腦、微軟、諾基亞、Google等重量級科技股財報,則集中在18日到24日。據美國當地的湯瑪遜金融機構預估,史坦普500大企業第二季獲利預估成長12.3%,遜於首季14.9%增幅。 而花旗環球集團的統計則顯示,從1990年以來的15年間,第三季的台股盤勢,有69%是往下修正。由於今年除了美國升息、能源價格飆升等不利因素外,本周又加上以色列轟炸黎巴嫩、北韓可能再試射飛彈等區域性不安定因素。諸多考量下,大多數外資券商,目前採取一動不如一靜的策略,最快可能要等八月底,資金才會陸續回流。 【2006/07/14 聯合報】 @ http://udn.com ………………………………………………………… 金控除權息 法人保守看待■ 記者呂淑美�台北報導 金控股除權息將密集展開,不過,法人對金控除權息並不寄以厚望。德信投信總經理儲祥生昨(13)日表示,在卡債呆帳尚未完全落底、欠缺金控併購題材,股價難有大好表現,但由於金融股再跌空間有限,未來金融股有可能成為市場資金的避風港,至於金控除權息帶動可能股價上揚,但空間有限。 除了少數金控已除息外,近日金控股將邁入除權息旺季包括本月20日除息1.5元的富邦金,7月25日除息1.55元的兆豐金,8月2日除息1.4元的華南金,8月8日將除權息的新光金、除權的國泰金、除權息的等一金,8月9日除權1.2元的中信金等,都將成為市場觀察重要指標。 儲祥生指出,現階段金融股難有好表現,主因卡債還沒有解決,目前都還有銀行陸續提列呆帳準備,最後到底會提列多少呆帳,將會影響銀行、金控獲利表現。 外界期待的金控合併題材,近期也消失。儲祥生說,從兆豐金控受到外界矚目後,國營銀行合併暫停,大家都在揣摩上意,沒有新的合併動作,使得市場欠缺合併題材,市場沒有想像空間,股價沒有漲升的條件。 不過,儲祥生表示,近期外資仍持續大買金融股,有可能是因市場資金正在尋找相對安全的族群。因金融股經歷卡債風暴後,最壞情況已過了,就是看何時會落底,不排除市場資金會轉入金融股,作為市場避風港。 【2006/07/14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投信:短線變化大 放個假再進場■ 記者徐慧君、曹佳琪�台北報導 美國升息、北韓試射、印度爆炸,近來的股市似乎正值多事之秋。美國下周將公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並且進入為期兩周的超級財報周,短線變化大,投信建議投資人可以安心的放個假,等待局勢明朗再進場。 保德信投信指出,從美國各項經濟數據來看,美國經濟有趨緩的現象,未來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再升息的機會已經逐漸降低,顯示升息腳步已經走入末段,預料市場將回歸基本面,企業獲利是美股後市重要的觀察指標之一。 近來美國FED持續升息,連帶影響台灣股市,美國19日公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屆時走勢若趨平穩,將可視為終止升息的訊息,是股市利多。摩根富林明投顧建議,投資人可等待物價指數公布後,或是有較為明確的利率政策訊息時,再調整自身的投資。 下周即將進入美國超級財報周,期間史坦普500大企業有62%比例將公布財報,將有IBM、微軟、諾基亞等重量級企業財報登場,一舉一動都將影響台灣科技股。 據湯瑪遜金融機構預估,史坦普500大企業第二季獲利預估成長12.3%,比第一季14.9%較低,類股群則以能源(26%)、原物料(17%)、工業(15%)及公用事業類股(15%)比較出色,第二季獲利預估成長11.6%的資訊科技股則較為失色。 據統計,史坦普500指數中,無論是每股盈餘或每股現金股利,從2002年至2005年連續三年都創新高,保德信投信認為,美國企業獲利連續三年都維持兩位數的成長,但是股價漲幅卻很落後,使得本益比持續壓縮,目前僅剩16倍左右,和過去五年S&P500指數的平均本益比28倍相比,美股評價現階段顯得被低估。 【2006/07/14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國內基金 開放投資陸股■ 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經續會日前達成共識,未來國內基金將比照境外基金投資限額,開放投資中國大陸股市。其中,投資於中國大陸股市,投資上限是基金淨值的0.4%;投資於香港H股、紅籌股,上限是淨值的10%。  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林弘立認為,單是開放投信的基金投資陸股還不夠,還應彈性放寬投資上限。投資陸股的上限不應該是固定的,而應該隨著如MSCI中國大陸股市比重的波動等,採取浮動的計算方式,這樣才不會與實際狀況脫節。 【2006/07/14 聯合報】 @ http://udn.com ………………………………………………………… 基金投資陸股 爭取鬆綁■ 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林弘立昨(13)日表示,已向主管機關提出國內基金投資中國大陸股上限採取浮動比率計算;同時建議放寬衍生性商品如期貨操作比重的提升,以及勞退基金加入個人決定運用權等,期望更多法規鬆綁,令投信業務操作更加靈活。  經續會日前達成共識,未來國內基金將比照境外基金投資限額,開放投資中國大陸股市。其中,投資於中國大陸股市,投資上限是基金淨值的0.4%,投資於香港H股、紅籌股,上限是淨值的10%。  林弘立認為,此案經過二年的努力,在開放兩岸投資的情境下,終於獲得主管機關認同。不過,他也在經續會上提出建議,認為投資陸股的上限不應該是固定的,應隨著如MSCI中國大陸股市比重的波動等,採取浮動的計算方式,這樣才不會與實際狀況脫節。  現階段規定國內公募基金投資期貨部位不得超過15%,私募基金期貨部位不得超過30%。林弘立認為,這相當不合理,因此提出放寬衍生性商品操作的限制;由於主管機關認為若開放基金投資期貨的部位,將會與計畫開放的期貨信託基金有所衝突,因此,這部分的建議也尚未被採納。  勞退新制上路後,目前企業替員工繳納的退休款項,資金主導權不在個人身上,必須要等到退休才能領取退休金,林弘立也希望放寬將勞退款加入個人決定運用權,此部分也卡在立法院中。  林弘立指出,雖然提出的多項建議並未被立即採納,但站在公會的立場,必須持續爭取,就像爭取開放投資陸股一樣,也是花了兩年的時間才放行的。 【2006/07/14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日將升息 日基金投資人忐忑■ 記者謝佳雯�報導  日本央行今天將決定是否終結長達10年的零利率政策,市場預期應會升息一碼(0.25個百分點)。市場法人認為,日股最壞的時間已過,利率「破蛋」又早在預期中,股市短空長多,現在住在日本基金「套房」裏的投資人別擔心。  著眼日本經濟復甦,日本基金近年成為市場寵兒,沒想到,去年底起,日本接連傳出Livedoor(活力門)、村上基金、央行總裁醜聞等事件,連北韓導彈都射向日本海,日股抬不起頭來,「套房」人滿為患。  日本央行昨起舉行貨幣政策會議,今將宣布升息與否;而日股已連跌三天,昨天以15097.95點收場,今天將考驗是否保住15000點。  JF新興日本基金經理人呂靜怡指出,日本央行若停止零利率,八月企業公布獲利又能符合市場預期的話,將顯示日股成長動能仍在,下半年會往上走,唯一要擔心的是升息腳步快不快。  景順日本基金經理人莊英山對日股很樂觀,他認為,日股的負面消息已反應過了,相信謹慎的日本央行不會打擊經濟。  寶源投資團隊研究認為,日本在明年年底利率可能達1.25%,但經濟基本面表現優異,將由內需復甦帶動,未來二、三年投資前景不變。  不過,前一波日股下挫套了不少人,怎麼辦?寶源投顧認為,從二到三年的中期投資角度思考,急跌後,會有更好的進場點。  JF日本(日圓)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太田忠則建議,投資主力可以集中在金融、地產、零售等內需概念股,挑基金時就這麼挑。 【2006/07/14 民生報】 @ http://udn.com ………………………………………………………… 日本傳升息 亞股暗飄香■ 記者許維真�台北報導  日本央行(BOJ)自昨(13)日起連續兩日舉行貨幣政策會議,會中傳出今將公布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的消息,使得開盤一度重挫200餘點的日經225指數出現急拉。投信法人表示,日本經濟復甦力道強勁,正式升息後將牽引全球資金板塊移動,全球資金將向亞洲靠攏,對亞股有激勵的作用。  根據瑞銀的統計,美國過去曾在1984、1989與1995這三年停止升息,停止升息後的三、六、12個月內,亞股平均漲幅為9.4%、17.3%與23.7%。Fed此次6月底升息後,經濟成長已經出現緩和跡象,市場預料升息循環已近尾聲,如果日本開始緩步升息,將吸引資金回流亞洲,帶動亞洲資產再膨脹(reflation)。  景順日本基金經理人莊英山指出,雖然外界強烈預期BOJ於今天將宣布結束長達10年的零利率政策,但目前日本財政負擔沉重,總負債金額是GDP的1.5倍,一旦升息,將加重利息負擔,也可能對企業投資與民間消費造成負面影響。他認為,BOJ應該不會重蹈橋本龍太郎時期的覆轍,在經濟剛從谷底攀上的初始階段就貿然升息。  不過,

950713股基資訊*

2006年07月13日
公開
6

台股反覆打底 業績成長股扮多頭先鋒 2006.07.13  工商時報 @周克威/台北報導 台股七月以來呈現反覆打底走勢,一來是由於大盤六月底短線急漲八%,二來是受到北韓搗彈、伊朗核談、美股財報週展開等消息面影響。日盛投信表示,隨著台股持續打底有效洗清浮額後,配合除權息及電子業傳統旺季來臨,有助於醞釀後市的反彈契機,業績題材股將是未來盤面重心。 日盛投信指出,觀察此波領先大盤反彈個股,大都是六月營收年增率高達六至七成以上,且六月營收月增率及上半年累計營收年增率亦有不錯表現的個股,業績呈現淡季不淡的榮景,加上下半年景氣能見度相對明朗,吸引買盤進駐。從類股來看,手機及零組件、被動元件、網通、工業電腦、IC設計及通路等族群,是此波上漲的主要焦點,除了反映先前的跌深反彈外,基本面漸入佳境才是獲買盤青睞的主因。 就產業動態來看,手機相關類股近期各國際手機大廠季報及庫存狀況均正面,且預期八月新機種開始銷售,將使手機的銷售持續成長;被動元件廠在需求轉強下,有多家公司在第二季淡季下,營收卻逆勢創下單季新高,下半年的旺季展望不悲觀;工業電腦成功打入網通、醫療、國防、安全監控、電信、汽車、銷售點終端機(POS)等利基市場,相關廠商營運進入回收期,今年業績仍有再創高峰的機會。 從技術面來看,日盛投信表示,若台股能順利站上六千七百點關卡,周KD有機會止跌回穩,配合千億元以上的攻擊量,反彈格局將可維持;操作策略上,目前台股處於月線和季線間的區間整理格局,盤勢會以個股表現為主軸,短線上選股可偏向六月業績逆勢突圍的個股為操作標的;中線方面,在大盤震盪盤堅築底過程中,可逢低佈局下半年趨勢向上、且第二季獲利超出預期的族群。 --------------------------下一則--------------------------  外資放長假 短線慎防賣壓■ 記者王皓正�台北報導 台股昨(12)日震盪盤跌,外資法人買賣動態趨緩;證券專家表示,現階段在外資長假效應、東北亞局勢緊張緊繃,以及電子庫存疑慮未除的情況下,台股仍受國際股市連動、可能補跌,短線宜慎防外資出脫持股的風險。 三大法人昨天均小幅加碼台股,外資小買9.31億元,投信買超1.73億元,自營商買超0.01億元,三大法人合計加碼11.05億元;台股邁入7月後,由於海外基金經理人紛紛放長假,外資買賣動態也隨之趨緩,買賣金額普遍不大。 大展證券研究部主管胡志欣說:「隨著時序邁入暑假,外資也開始放長假,買賣動態自然趨緩,加上新台幣眨值,外資未來匯出的金額恐將擴大。」 「受到外資放暑假、北韓試射導彈、半年報即將公布、國際油價再度攀高等與因素干擾,台股呈現震盪盤整,短期若要再次站上6,700點關卡,須成交量有效放大、油價回穩及國際股市上揚帶動,否則將呈橫向整理格局。」胡志欣表示。 觀察外資7月以來賣超的前20檔上市櫃個股,電子股占10檔,主要分布在面板、DRAM、筆記本型電腦等產業,其它還包括金融股五檔,航運股兩檔,以及汽車、紡織、電器電纜等傳產個股。 國際投信投資理財部協理夏倫偉說:「外資近期轉買為賣的理由,可能是東北亞政局情勢不穩、新台幣貶值、油價走高及短線獲利了結等因素,包括面板、航運、金融股都缺乏股價推升動力,預期若未來走盤整格局,外資應會以高股息的防守型個股等為操作目標。」 法人強調,台股的成交值遲遲無法放大至千億元以上,市場買氣觀望,由於成交量能未有效擴增、外資匯出疑慮未除,台股將受國際股市連動,有進行補跌可能,尤其先前外資已買多個股,須提防反轉下跌。 【2006/07/13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持股水位逾八成 投信看好台股後市■ 記者周慶安�台北報導  台股今年上衝下洗,持股一向高水位的股票型基金績效不甚理想,但投信對下半年台股仍深具信心,持股水位始終保持八成以上;投信表示,基本面漸入佳境,對下半年的旺季展望不需悲觀。  台股7月以來反覆打底,一來是由於大盤6月底短線急漲8%,進入反彈後的浮額的沈澱,二來是受到北韓搗彈、伊朗核彈、美股財報周展開等多項消息面的干擾。  統一投信龍馬基金經理人錢素惠表示,2006及2007年仍是企業獲利高峰,台股長線看好,指數低檔有限,由最近台股政治利空漸趨鈍化來看,預期產業中線回檔修正將告一段落,第三季主要由電子業表現,第四季則由兩岸政策開放受惠者接棒,指數有機會逐步震盪走高。  錢素惠分析,以目前收集到的近三年企業盈餘表現資料預估,今年第二季整體上市櫃公司稅前盈餘較第一季下滑5%~10%,但仍比去年同期1,646億元成長約五成。顯示今年到明年仍是企業獲利不錯的年度,加上兩岸政策開放勢在必行,都是支撐台股長線走多的重要關鍵。  從類股來看,日盛投信表示,手機及零組件、被動元件、網通、工業電腦、IC設計及通路等族群,是此波上漲的主要焦點,除了反映先前的跌深反彈外,基本面漸入佳境才是獲買盤青睞的主因。  再看產業動態,手機相關類股近期各國際手機大廠季報及庫存狀況均正面,且預期8月新機種開始銷售,將使手機的銷售持續成長;被動元件廠在需求轉強下,有多家公司在第二季淡季下,營收卻逆勢創下單季新高,下半年的旺季展望不悲觀。  日盛投信指出,若台股能順利站上6,700點關卡,周K、D有機會止跌回穩,配合千億元以上的攻擊量,反彈格局將可維持。  短線上選股可偏向6月業績逆勢突圍的個股為操作標的;中線方面,在大盤震盪盤堅築底過程中,可逢低布局下半年趨勢向上的族群,且第二季獲利超出預期之族群。 【2006/07/13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期市大震盪 搶多宜設停利 2006.07.13  工商時報 @陳淑泰/台北報導 受到日、韓股指數在中午十二點突然下殺影響,台股也在土、洋期指帶領下由紅翻黑,其中台指期七月震幅高達一百六十點、摩台期也有七.六個大點,迸出的交易量雙雙創下當月契約新高。由於摩台期尾盤轉弱,目前逆價差幅度已達二.五九個大點,若加回除息對摩台七月合約影響,業內粗估目前摩台期逆價差已近一個大點左右;指數向下測試月線支撐,逢低搶多者宜設停利點。 台指期昨日下挫十九點、收六五七九點,含除息因素有五十五點的逆價差,主要是台指期結算較早,而重量級權值股皆集中在七月下旬除息所致。摩台期走勢對多頭較不利,在周二率市場之先跌破十日線之後,昨日企圖站回卻無功而返,目前正測試季線月線二七一.六九點的支撐。 寶來曼氏期貨指出,目前全球經濟情勢處在不明朗的狀態,處於景氣反應先前升息的效應,且還無法明確判斷到底先前的升息影響有多大,預料未來得等七月指標陸續發佈,也就是八月才會比較明朗。全球股市,能否擺脫近來的區間整理格局,短期內仍無法確定;台灣似乎也無重大因素足以改變此種多空僵持狀態,是故區間來回還是短期較可能的走法。 --------------------------下一則--------------------------  擁抱節稅概念股 一箭雙鵰■ 記者王皓正、劉惠臨�台北報導 股市進入除權息旺季,專家指出,部分股票已進入中長期投資買點,其中可扣抵稅額扣抵率超過30%的公司,投資人參與除權息,不但有機會獲得填權息利益,明年報稅時還有機會少繳稅。 大展證券研究部主管胡志欣說,現階段在「兩稅合一」後,規定個人綜合所得稅要與公司營利事業所得稅合起來預先上繳,若是參與除權息公司的可扣抵稅率越高,股東報稅時就愈有利。 此外,選擇傳統產業參與除權息,所享有的可扣抵稅率較電子業要來得高,因為部份電子業享有政府的租稅減免,對於個人所得稅的抵扣率自然偏低。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94年可扣抵稅率在三成以上、且今年第一季每股獲利在1元以上的上市櫃個股,共計有22檔。 以94年度可扣抵稅率來看,可扣抵稅率與獲利雙高族群中,以台蠟(1742)40.92%最高,泰銘(9927)35.26%、豪勉(6218)34.64%、大豐電(6184)34.05%、崇越電(5434)33.92%、永記(1726)33.9%等,可扣抵稅率都超過三成。 進一步加上基本面來選擇,這些個股今年第一季的表現都相當不錯,參與除權出現貼權的風險也較低。 像是帝寶(6605)2.59元、茂訊電腦(3213)2.45元、川湖(2059)2.28元等,今年第一季每股獲利都在2元以上,其他每股獲利超過1.5元的個股,還包括崇越電1.71元、致振(3466)1.7 元、全國電(6281)1.53元、港建(3093)1.52元等。 「面臨即將到來的繳稅及除權息旺季,小股東參考的因素,包括股利發放政策及配息率,還有可扣抵稅率等。」國際投信投資理財部協理夏倫偉指出。 因為股東在申報個人綜合所得稅時,「股東可扣抵稅額」是取決於「發放股利」與「稅額扣抵比率」。 因此,只要「稅額扣抵比率」高於「個人綜合所得稅率」(目前區分為免稅、6%、13%、21%、30%與40%),股東參與除權息,不僅可以享受到股利或股息的報酬,同時亦可額外獲得抵減稅額,可謂一魚雙吃。 聯邦投顧總經理簡朝諒則認為,如果股東所享有的個人綜合所得稅率較高,已經到達30%或40%以上,幾乎都沒有辦法透過除權息進行節稅,反而可能需要再繳納個人所得稅差額,造成實際分配股利的變相縮水,此時就不宜參與除權息。 胡志欣說,事實上,台股行情的好壞,也會影響到投資人參與除權息行情的意願,如果行情不佳,大家多會在除權息前夕先行出脫持股,等到除權息後再擇時逢低回補持股。 傳產股占多數 【記者劉惠臨、王皓正�台北報導】大展投顧研究部經理胡志欣指出,上市櫃公司94年度財報顯示,可扣抵稅額扣抵率超過三成的公司共有208家,多數集中營建、鋼鐵、食品等傳統產業股,投資人選擇可扣抵稅額高於自己所得稅率的股票參與除權息,將具有節稅效果。 專家建議,在目前還沒除權息的個股中,投資人可以選擇去年每股配息在2元以上、殖利率超過6%,且可扣抵稅率在30%以上的個股,為中長期投資標的。符合上述條件的鋼鐵股有東鋼(每股配現金2.59元、可扣抵稅率36.26%)、盛餘(現金2元、可扣抵稅率37.98%)、允強(現金0.2元、股票2.2元,可扣抵稅率33.33%)等。 【2006/07/13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財報周指數盤整 八月前法人看淡■ 記者許韶芹�台北報導 時序進入台股財報周,目前全球幾家科技大廠的財報數字都不太好看,大盤成交量萎縮、指數持續盤整。法人建議,投資人應靜待財報發布後,利空消息消除後,再逢低找尋買點。 近期不少重量級公司都將陸續舉行法說會,如封測族群的矽品(2325)、力成(6239),將在本月27日舉行法說,日月光(2311)將在8月1日發布第二季財報;面板雙虎友達(2409)、奇美電(3009)則在本月25日和8月10日發布財報;主力產品為電視面板驅動IC的聯詠(3034),則在本月27日舉行法說。 前天全球第二大面板廠樂金飛利浦(LPL)第二季巨額虧損高出市場預期,法人紛紛下修友達第二季獲利,由原先預估20億至24億元的獲利,下修到可能低於20億元;奇美電獲利則維持不變,在10億元上下遊走。 高盛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黃玉惠解釋,LPL第三季面板平均報價將較第二季下滑5%的預估值,還是太過樂觀。 黃玉惠認為,友達、奇美電第二季還是可以獲利,但到第三季雙虎虧損的可能性極大。昨天高盛也重申友達「中立」評等,目標價為45元。 聯詠近期在電視面板庫存水位升高衝擊下,股價盤整了好一段時間。公司六月營收為18.28億元,比五月的22.48億元營收大幅衰退了17.07%。 法人普遍認為,受限於面板產業在第三季可能出現虧損影響,聯詠要等到第四季才能恢復第一季的佳績。 保德信投信投資長陳月姿則分析,上市櫃公司已陸續公布6月營收,不過在淡季效應、還有電子業庫存水位升高影響,電子業普遍六月營收和第二季財報數字,都不會很好看,預估從營收公布、法說會結束到八月初間,恐怕都不會有太多利多消息推升股價,投資人最好靜待法說會後,所有利空消除後,再逢低布局為宜。 【2006/07/13 聯合報】 @ http://udn.com ………………………………………………………… 電子旺季 法說行情恐落空■ 記者白富美、陳盈羽�台北報導 晶圓雙雄等重量級台股企業法說前夕,外資券商紛紛發表看淡報告,第三季的傳統電子旺季,今年恐難帶來法說會行情。所幸政府勞退或郵政儲金代操資金陸續進場、逢低承接,台股底盤有支撐。 科技景氣不明,微軟推出Vista的時間難卜,外資退避觀望,內資卻忙著營造除權息行情。 本土法人指出,台股7、8月陷入大盤整,台股若跌一天、漲兩天,代操經理人績效仍會落後大盤,有逢低承接質優股票的必要性。 美國超級財報周已登場,台股半年報也將在月底輪翻上陣;外資7月放暑假、台股度小月,不僅買盤縮手,重量級分析師還看淡台積電營收成長、調降每股盈餘或目標價,令第三季法說行情蒙上陰影。 外資券商交易主管分析,基本面乏善可陳,全球經濟成長放緩,下半年展望不明,投資人都在等待美台兩地財報陸續公布,市場要到8月中旬才比較明朗化。 外資近年來在台股呼風喚雨,左右台股漲跌,關鍵就在晶圓雙雄。外資對台積電第二季的盈餘預估,都頗為樂觀,瑞銀證券亞太半導體分析師董成康預估,台積電第二季的營業淨利率為40.4%,每股稅後純益(EPS)1.18元;花旗環球亞太區首席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則預估台積電第二季EPS為1.26元;摩根大通夏鮑文樂觀估計可達1.34元,毛利率則可望超越50%。 不過,台積電股價已經反映這些利多,外資圈預期台積電第三季的成長幅度,應該會低於第二季,瑞銀預估第三季營收將成長4到6%,是較為樂觀的;夏鮑文則估計成長1到5%;陸行之預估最保守,認為僅會成長0到3%,產能利用率也降至101%到103%。 【2006/07/13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第4季衝高前,台股可能再下探6200 2006.07.13  工商時報 @楊穆郁/專訪 上半年台股加權股價指數小漲二.三八%,國內一百七十檔成立逾半年的台股基金,只有二六.四七%績效優於指數,其中,目前有四檔台股基金的ING彰銀投信,上半年即有三檔基金績效排名前十,半年之報酬率分別達八.二四%至一○.四八%。 領導ING彰銀投信台股投資團隊的投資長黃媺芸,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上半年績效良好係因研究團隊基本面研究紮實;對下半年台股看法,則認為高點可達七五○○。以下為專訪紀要: 問:ING彰銀投信旗下台股基金,有三檔今年上半年績效排名前十名,在各投信間相對出色者,請問ING彰銀投信的投資、選股策略為何? 答:ING彰銀投信是根據基金經理人與研究員的基本分析,再透過ING全球投資團隊研發、使用的價格成長模型(PfG model),輸入企業基本面量化及質化的變數,產生投資組合建議名單,然後由基金經理人根據個人經驗,加以適度調整,最後而做出投資決策。 我們研究團隊著重基本面研究,總能透過拜訪公司及利用各種基本分析工具,去發掘市價被低估的潛力股;其次,我們用來協助克服人性弱點的數量模型,它可以對長線成長性看好的個股,就算短線股價漲幅已高,只要其獲利成長性仍合乎預期,且股價仍具投資價值,仍會在投資組合建議名單中顯現出來,而支持經理人續抱,不致盲目殺出。當然,風險控管也是我們的特色之一。 問:下半年要以什麼樣的策略,繼續確保基金的良好績效? 答:ING彰銀投信的投資組合是建立在ING全球一致的投資原則下;在大原則沒有變動下,我們仍將遵循既有的投資策略為投資人把關,密切關注全球基本面的變化,來進行產業及股票選擇的調整。 問:下半年台股展望為何?電子和非電子類股,下半年景氣變化各為何? 答:我們對景氣大循環並不悲觀,但下半年將面臨修正,目前維持年初預期的台股高點將出現在第四季,但下修指數高點至七五○○點。由於籌碼仍需整理,加上第三季景氣旺季只算溫和,不排除指數在第四季起漲前,還會來個回馬槍,低點約在六千點到六二○○點之間。 目前看來,第三季也將因電子業庫存調整、增值新股的籌碼消化,以及最低稅負制等影響,仍處於打底階段;但預估第四季在歐美耶誕及亞洲中國農曆年等消費旺季需求來臨,電子類股將有表現空間。隨著Vista上市刺激PC換機潮、OLPC等低價電腦與新興市場消費需求,以及遊戲機PS3、Xbox、Wii大量上市,再加上無線環境逐漸成熟所帶動的另一波需求,明年將是電子業成長相當值得期待的一年。 在電子股景氣可能延緩之下,預估兩岸關係政策利導而受惠的資產、營建類股在第三季將在朝野均急於拉攏人心,而極有機會因政策利導而受惠。此外,大陸內需概念股,以及因利率走揚、資產品質回升的壽險金控股,亦是看好的族群。 --------------------------下一則--------------------------  張夢翔:富貴險中求 沒高獲利不出場■ 記者謝佳雯�報導  基金千百檔,投信投顧業者各唱各的調,投資人要如何挑選營養、進補的好基金?如果你是冒險家型的投資人,可以學學亞太全球證券投顧總經理張夢翔這麼做。  張夢翔專為投資型保單挑選連結標的,而他個人的私房基金投資術,偏好產業型、單一國家型或區域型的基金,檔檔都狂漲、敢跌,波動度超高。  張夢翔表示,定期定額買基金,當然是波動度越大越好,這樣才會跌下來,讓你買到好價位,反正跌得多,買到的單位數也多。  不過,要搭穩這些「雲霄飛車」,得嚴選投資標的,張夢翔挑基金,先從「外貌」挑起,舉凡換老闆、換股東、基金經理人操守好不好、近三年有無被主管機關處罰紀錄,都是篩選重點。  張夢翔自己的基金籃子裏,多數裝了八檔基金,投資時間最長的是一檔日本基金,至今累計扣款超過110次,等於投資近十年,相當有耐心。  張夢翔認為,只要基金好,當然不必賣,等到了獲利滿足點,即贖回不停扣。他個人的停利點訂在70~80%,讓人嚇一跳。他說,不高啦,通常4~6年可達成,換算年化報酬率,並不過分,他至今已實現五次。  至於一般人的投資籃子應該裝幾檔?張夢翔說,要看資金情形,如果每個月只有兩萬可投資,買兩、三支就好,不要硬拆成一堆3000元的基金。 【2006/07/13 民生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台股基金 3/4被大盤打敗■ 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台股上半年在大漲大跌後,報酬率僅有2.38%,國內股票型基金(不含平衡式)上半年績效,扣除四檔新基金,在174檔股票型基金中,僅有44檔績效打敗大盤,比重僅有四分之一,更有高達94檔的基金呈現負報酬,上半年基金績效表現普遍不彰。  據統計,國內股票型基金中,6月僅有一檔大華大華基金呈現正報酬,兩檔基金報酬持平,分別為盛華8899及新光台灣永發基金,其餘174檔基金均呈現負報酬。上半年國內股票型基金報酬率超過一成的僅有五檔基金,等於投資人投資國內股票型基金,出現一成報酬率的機率不到3%。  台股上半年大幅震盪,傳產股在第二季雖然回檔修正,但整體而言,仍為盤面主流。以投資傳產股為主的大華大華基金,6月及上半年績效雙雙奪冠,該基金幾乎全部投入在傳統股上,其中上市鋼鐵及運輸類股即占該基金持股近五成比重,持有個股前五大分別為中鋼、新興、東鋼、台塑化及長榮。  大華投信表示,大華基金短期仍將持股集中於原物料股以及部分資產、營建與金融股,由於政府推動假日包機化,配合大陸觀光客來台商機,台股過去因政治問題而被壓抑的狀況得以紓解,包括金融、營建等類股將吸引資金進駐,塑化、航運等之前較無上揚的類股將有機會進行補漲。  對於持有比重最高的鋼鐵類股,大華投信認為,金磚四國築起新經濟版圖,新興國家龐大的基礎建設工程,推升對鋼鐵等原物料的需求殷切。  根據OECD統計,大陸地區2006至2008年粗鋼新增產能最高約3,400萬噸,約僅年產量的10%,低於今年新增鋼鐵需求,鋼價於明年度有挑戰2005年600美元價位的機會,雖然大陸地區出口退稅減少,將使得下半年出口量下滑,進而增加大陸流通量,且美國景氣可能趨緩,使得鋼價在第三季震盪整理機會大,但長線仍然看好。  上半年績效排名第二的景順潛力基金,因定位為成長型基金,並依照行情的變動趨勢,採取相對積極的操作策略,且持有電子、金融與傳產類股的比重也很平均,基金操作在類股間進行調配,在台股上半年類股積極輪動下,該基金績效表現不俗。  新光永發基金6月績效持平,上半年績效達11.1%,主要也是因為持股多以傳統產業股為主,目前傳產股比重高達九成,持有類股包括食品、飯店、營建及中概股,在持有個股方面,該基金從以鋼鐵股為主逐步轉到以兩岸關係受惠股為主,現階段持股最高為統一,其次為國賓、勤美、華固及六福。  新光投信表示,新光永發基金配置偏重於傳產,配合兩岸和緩、傳產類股被低估的價值有較大向上的突破下,中概及資產股將成為投資主力。 【2006/07/13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950712股基資訊

2006年07月12日
公開
9

油價拉高,通膨壓力大 保持操作彈性 銀子最好別亂砸 2006.07.12  工商時報 @林明正/台北報導  現階段全球正面臨通膨壓力,另一方面因北韓試射飛彈致國際情勢再度緊張,油價隨之攀升,依投資顧問機構最新的投資調查顯示,亞洲區躍升為最被看好的市場,惟全球利率動向仍不明朗,建議投資人要提高現金部位比重,以保持操作上的彈性。  摩根富林明投顧指出,在過去十六年之間,每當新興股市連續下跌四周且跌幅達一五%(共八次),若於當時進場,則未來十二個月均可獲得正報酬,且平均報酬達一九%。當然也有例外情況,如一九九七年十月開始的修正波,當時適逢九七至九八年的亞洲金融風暴所致。但目前在多數新興國家經濟體質已大幅改善,發生金融危機的機率不高的環境下,未來股市反轉回揚的漲升行情指日可待。  而根據新加坡大華銀投顧最近針對投資經驗多數逾五年的投資人進行調查,顯示出以目前的經濟情勢而言,最看好的前五個市場依序是不含日本的亞洲、日本、東歐、拉丁美洲、歐洲;相對最不看好後市的市場依序是:美國、拉丁美洲、歐洲、東歐、東協。  值得國人注意的是,受調查的投資人中,有高達四五%的比重認為現階段最佳投資策略就是持有及觀望,三七%比重則評估可加碼,但認為應該減碼的比重亦有一八%。  ING安泰投顧對此認為,全球景氣有趨緩的跡象,但油價高漲引發通膨潛在威脅之下,升息與否的不確定性仍高,使得資金心態相對保守,也因此,ING安泰投顧強調,第三季的投資策略確實應提高現金比重,保持操作的彈性為宜。  而從大華銀投顧的投資調查亦可看出,亞太地區儼然已成投資者的最愛,ING安泰投顧也認為,受到升息效應影響,美國今年經濟可能趨緩,但相對的中國大陸經濟高度成長對鄰近各國出口可望提供支撐,舒緩來自美國景氣趨緩的隱憂。  雖然有投顧也認為可逢低佈局新興市場,但因中國大陸一連串「宏觀調控」對經濟降溫措施,ING安泰投顧指出,對短期間的國際商品原物料行情可能不利,迫使新興市場短期波動提高,介入必須謹慎。  為此,摩根富林明投顧強調,利率動向不明,國際資金暫呈觀望狀態,導致新興歐洲股市仍持續震盪。不過,若投資人對新興市場仍心有所屬,可留意因近期國際油價再度攀高,使得俄羅斯等產油國或相關煉油大廠股價均止跌回揚,而俄羅斯經濟體質強健,政策逐步開放,亦為主要看好的新興歐洲國家等投資機會。  整體來看,ING安泰投顧建議,因第三季全球升息不確定性仍在,投資人應提高現金部位比重,針對不同屬性投資人,第三季股、債、現金資產配置比重調整為積極型投資人為六:三:一;穩健型投資人為五:四:一;保守型投資人為四:五:一。 --------------------------下一則--------------------------  放暑假怎麼選股?可留意30檔營收亮麗個股 2006.07.12  工商時報 @李洵穎/台北報導 台股放暑假!集中市場成交值昨(十一)日以六百七十八億元,創下今年三月二十八日以來新低,顯示追價意願低落,盤面以個股表現為主。根據統計,共有三十檔六月營收月增率逾一成,同時七月以來三大法人加碼的個股,包括茂德(5387)、彰銀(2801)、中壽(2823)和基泰(2538)等股。在營收題材下、法人護航,個股後市可留意。 根據統計,六月營收表現較上月增加二位數以上幅度,加上三大法人自七月份加碼逾千張的個股合計有三十檔。其中外資加碼逾萬張的個股包括茂德、彰銀、中壽和基泰,茂德受惠於DRAM需求增溫,成為法人重押標的;彰銀因獲利情況大幅改善,中壽處分不動產,有助於提振第二季獲利,雙雙入榜;營建股基泰在兩棟商用不動產發行的REITs即將入帳,第三季看俏,亦名列其中。至於營收月增率前五名為冠德、國建、基泰、大陸和太子等,全為營建股,應為推案季底入帳效應所致。 大盤成交值持續萎縮,顯示台股也進入放暑假階段,昨日更創下近四個月來新低水準。倫元投顧副總經理羅文彬認為,在缺乏動能下,指數將陷入季線與年線間震盪整理。 羅文彬認為,在六月營收公布完畢後,除非有更吸引人的題材出現,否則電子股僅有個股表現的空間,以PC相關的DRAM、筆記型電腦零組件為觀察重心,原則上中小型個股的機會相對較大,短線上指數空間不大,操作上以擇優短線應對即可。 兆豐國際投顧表示,大盤多方上彈逢壓力而拉回回測支撐,在負面消息紛陳及日量萎縮下,仍以反應壓力及穩住稍弱的右半部結構重新再攻的做法看待。整體而言,以年線為基線逐步墊高底部,以扭轉中空格局的看法不變。 ………………………………………………………… 新興市場熱門? 留心暴漲暴跌■ 記者林韋任�台北報導  國內再興起新興市場募集熱,今年多個新興市場暴漲暴跌過,跌時跌得深,一個月內可以跌掉四、五成,彈時也彈得高,能夠快速回升兩、三成。想錢進新興市場,投顧建議,最好利用全球布局方式,不要重押單一國家。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去年表現最好之一的市場土耳其股市,上周因為貨幣忽然大幅貶值,股市也瞬間暴跌47%,導致忿怒的股民圍剿央行;印度股市今年也一度暴跌,官方甚至要出動警力到河邊巡邏,避免想不開的投資人輕生。  類似的故事今年以來不斷在新興市場輪番上演,包括哥倫比亞股市從5月中旬起的一個月,股市市值蒸發掉40%;俄羅斯也在一個多月內暴跌30%,土耳其、印度、匈牙利與巴基斯坦,也都出現暴跌重挫。  摩根富林明投顧提醒,從統計中可以發現,當市場遇有較大的波動時,新興市場國家的股價真的會讓人冷汗直冒、心驚肉跳。  雖然從MSCI指數觀察,總體來說,新興市場近期持續反彈,以MSCI新興歐洲指數為例,5月8日波段高點下跌以來最多下跌32.51%,但近期反彈幅度已近25%,復原能力相當驚人。  以哥倫比亞為例,從低點拉回,不到一個月就上漲了39%,俄羅斯也彈升25%,匈牙利則是反彈兩成。投顧業者說,單一新興市場國家,可能看到暴漲暴跌的情況,雖然股價回升時活蹦亂跳,但「有多少投資人心臟夠強,能承擔動輒三、四成的下跌呢?」  摩根富林明新興35基金經理人吳淑婷表示,以日前市場一度擔心可能引發金融危機的土耳其為例,因為通膨問題嚴重,造成貨幣貶值疑慮,確實引起市場恐慌,連帶也讓政府債信受到影響。除了土耳其,今年冰島股市也因為熱錢自市場撤出,從2月迄今,股價跌幅達22%,冰島股價目前還在震盪整理中。  投顧業者說,新興市場經濟仍處在型塑過程,成長活力強勁,但未必穩健。  至於新興市場該如何布局?吳淑婷表示,目前新興市場短線波動度較大,但若以長線角度投資,現在買點並不算太貴。 【2006/07/12 聯合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歐洲內需金融股 可布局■ 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歐洲央行(ECB)雖然7月沒有調高利率,不過市場預期ECB在8月及10月將陸續調高利率,現階段利率變化對歐股的干擾因素將降低。在升息可能引導歐元變得相對強勢的情況下,投信認為,下半年應該避開汽車等對美依賴度高的類股,轉進歐洲內需產業或金融類股等。  保誠歐洲基金經理人謝天翎表示,ECB在7月6日的例行性會議中,決議維持歐元區利率不變,停留在2.75%的水準,此結果在市場預期中。不過,歐洲央行升息壓力仍在,種種經濟數據顯示,歐元區的經濟成長及通膨一直在升溫,歐洲央行可能加快升息的腳步。  歐元區的貨幣供給成長率已經來到8.9%,創下歷史新高,且民間借貸金額成長率也以二位數持續增長,尤其在房屋方面的支出,其年成長率高達12%,顯見歐洲經濟態勢良好。而伴隨著需求強勁所造成的歐元區通貨膨脹加速,亦使得通貨膨脹指標於6月的年成長率達2.5%,遠超過ECB所能忍受2.0%。  謝天翎表示,歐洲央行可能仍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升息,等待更多的經濟數據出爐,以確認歐元區經濟成長的腳步並未因升息政策而降慢速度。  此外,目前市場預期8月3日歐洲央行會有升息的動作,而這一碼的升息早已反映在三個月的利率期貨上,對市場影響程度較小。謝天翎分析,下一次有可能的升息動作將落在三個月後的10月5日。這一季對歐洲市場而言,較沒有利率政策的干擾因素,市場應偏向樂觀反映歐元區的經濟成長。另從企業獲利成長的幅度來看,可預期歐股在第三季有實質的支撐力道。  不過歐洲央行今年底前有三次升息的可能,在長期不確定性增加下,第四季歐股表現仍持得觀察。而在歐元升息的壓力下,投資人應降低對美依賴較高的汽車等類股,及非景氣循環的消費性族群等,轉向以內需產業為主的類股,在歐洲經濟持續強勁及下半年美國景氣趨緩的投資環境下,預料將有較好的表現機會。元大泛歐成長基金經理人盧靜儀認為,以過去十年經驗來看,歐股在5月至10月股市表現跌多於漲,主要是外資休假期間,交易相對清淡。近期歐股雖然緩步反彈,不過還需消化上檔套牢賣壓,以基本面來說,企業獲利持續成長、失業率下降、經濟活動持續,第三季歐股將呈現震盪整理格局。  由於現階段升息壓力仍在,盧靜儀認為,升息將造成歐洲經濟趨緩,較不利於景氣循環股如汽車、消費性產品等;不受景氣循環影響的醫療保健及固定配息的防禦型股票,將是第三季不錯的選擇。 【2006/07/12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生命周期基金 退休理財新寵 2006.07.12  中國時報 @陳怡慈/台北報導  瞄準個人退休理財需求,繼三商美邦、統一安聯,將生命周期基金納入成為投資型保單的投資標的後,全球人壽昨日宣布,新增兩檔生命周期基金,提供保戶更多樣的退休理財規劃。  生命周期基金是國內去年底新興投資標的,目前只有三家壽險公司、合計四張投資型保單有連結到這種基金,為了讓國人瞭解如何運用生命周期基金作好個人退休理財規劃,全球人壽與富達證券昨舉行商品上市記者會,簡報生命周期基金與投資型保單的連結應用。  全球人壽關係企業亞太全球投顧總經理張夢翔說,雖然美國的401(k)退休計畫提供美國人各式各樣的投資標的,但據調查,2003年當年,高達78%的美國人未曾主動改變資產配置,因為多數人其實沒那麼多美國時間,也因此,如何提供準備退休的人,一個「一勞永逸」的機制,成為業界思考重點。  由於生命周期基金只要讓保戶選定,看是要在哪一年退休,然後選擇跟自己要退休的年份最接近的那檔基金,基金公司就會隨著時間演進,自動幫你調整股債投資比例,具有「一次購足」、「買了以後可擺著不管」等好處。  國內目前有多家基金業者推出生命周期基金;不過,目前被壽險公司挑選為合作伙伴的,只有三檔德盛安聯投信去年十一月在台募集成立、以及兩檔富達證券引薦來台販售,合計五檔生命周期基金。  根據Lipper資料庫統計,去年十一月廿五日起到今年七月七日,新台幣計價的德盛三檔生命周期基金:德盛安聯目標傘型基金2015、德盛安聯目標傘型基金2020、德盛安聯目標傘型基金2030,報酬率分別為:3.2%、4.7%、7%。  同期間,美金計價的富達目標2010基金、富達目標2020基金,折合成新台幣的報酬率為:1.64%、4.21%;顯示匯率因素仍是挑選生命周期基金時,不可或缺的考量。  張夢翔說,挑選生命周期基金時,保戶除了別挑錯要退休的日子之外,退休後打算在哪裡過活也得事先規劃,假設退休後想在英國度過餘生,那麼選英鎊計價的生命周期基金,會比選新台幣或美元計價的要好。 --------------------------下一則--------------------------  通膨隱憂現 REITs熱起來■ 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高油價時代來臨,通貨膨脹疑慮存在,投信業者認為,固定收益商品將是下半年主流,而REITs是對抗通膨不錯的固定收益商品,投資REITs的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績效表現也相對抗跌。  包括ING安泰不動產證券化、寶來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及富邦全球不動產基金,6月單月報酬不差。在下半年通膨壓力下,預期固定收益商品將持續熱銷,不動產證券化基金不失為資產配置標的。  投資美國REITs比重最高的ING安泰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第二季受到美國REITs明顯回檔修正影響績效表現。  不過近一個月來,美國REITs跌深反彈,上周漲幅達3%,加上市場認為美國下半年商用不動產持續供不應求,公寓型的REITs這陣子表現也很強,讓ING安泰不動產證券化基金在6月單月報酬轉強,報酬率為3.31%。  ING彰銀安泰投信表示,美國REITs的平均股息殖利率約4.5%,以往都超過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不過今年第一季後,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超過REITs的平均股息殖利率,REITs股息殖利率與美國公債殖利率的利差優勢消失,導致REITs的吸金減少,使美國REITs自高檔拉回修正。  雖然第二季基金績效受到美國REITs高檔拉回修正影響表現,不過ING彰銀安泰投信認為,美RE-ITs中長期仍將緩步揚升,其中受惠於經濟溫和成長的商用不動產榮景持續升溫,可望提供良好的基本面支撐。  ING彰銀安泰投信認為,近期商用不動產中的辦公室需求暢旺,顯示REITs重要的租金收入來源將進一步提升,對相關類股盈餘面將有直接助益。  富邦投信也看好美國REITs後市發展,主因是美國REITs價位低,加上美國持續升息的氣氛仍在,房屋抵押貸款利率上揚,將降低自用住宅需求,增加租屋率,REITs租金收入持續看漲,商用辦公大樓則在商業活動頻繁下持續供不應求。  寶來投信也認為,REITs反映全球通膨隱憂而上揚,顯示投資人出現不動產抗通膨投資的需求。  再加上REITs有建物租金收入、固定配息,其股息收益率也高於一般股票平均配息率,在現階段全球股市呈現上下震盪之際,REITs投資人仍然有固定資金入袋。  投信認為,當國際能源與原物料價格居高不下,全球通膨壓力存在下,REITs相對於固定收益商品的「抗通膨」特性將日益凸顯,值得留意後市表現。 【2006/07/12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股市六月雪 債券型基金大賣 2006.07.12  工商時報 @徐秀美/台北報導  經過五月股市大跌的驚嚇,投資人在六月份相對保守,根據剛出爐的中國信託商銀熱銷基金排行榜來看,六月份前十名熱銷基金,以穩健的債券型基金最受歡迎,佔了四成,其次是反彈力道強勁的新興市場基金。其中,霸菱東歐基金、大聯全球高收益債基金和美林新能源基金奪得投資人青睞的前三名。  中國信託銀行理專表示,六月份上半月市場還在經歷震盪,對投資人來說,接受度最廣的當然是穩健型產品,如債券基金或平衡型基金,這些基金成為許多資金的避風港。尤其市場波動之際,具配息概念的商品,更容易受到投資人歡迎,畢竟大家都喜歡「錢先落袋為安」,所以在熱銷前十大基金中,這類型商品就佔了四成。  富蘭克林投顧指出,投資人通常都是市場面臨空頭時,就會想到佈局債市,這也是為什麼六月份債券型基金火紅的主因。  除了此外,新興市場商品也頗受歡迎,在前十檔基金中就佔了三檔,主因是六月下旬,新興市場開始反彈,加上銀行理專強力推薦新興市場基金,投資人信心恢復又回頭佈局。  摩根富林明新興35基金經理人吳淑婷指出,從過去三年的經驗來看,每年股價漲幅最大的股市,都是由新興國家包辦。自統計二○○三年起至今,非洲的埃及上漲高達一一一五%,三年多以來漲幅竟超過十倍!  新興歐洲的烏克蘭股市也飆升六八七%,其他如拉丁美洲的哥倫比亞和祕魯漲幅也超過四倍,顯見新興股市可觀的漲升動能。  當前市場又增添了北韓試射飛彈的利空因素,儘管下半年市場專家均認為股會優於債,但站在資產配置的角度而言,仍有不少市場專家開始建議降低下半年股票持有比重,轉向債券市場。  富達投顧就建議,債券的組合不可少,在基本面支撐下,有其投資利基,近期新興市場債券殖利率出現明顯反彈,是投資人可留意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