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照護線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021年07月07日
公開
227

新手爸媽必知!母乳營養新觀念:母乳中的免疫因子 HMO母乳寡醣 醫師圖文解說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營養來源,裡頭含有許多牛奶缺乏的成份,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暨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林鴻志教授表示,因為母奶中含有很多活性物質、關鍵免疫因子與營養素,是難以被配方輕易取代的!   根據成分分析,母乳中包括水、蛋白質、寡醣、脂質、乳糖等,其中母乳寡醣(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 HMOs)是母乳裡面的第三大的成分,在寶寶成長過程中扮演了重要免疫功能的角色。       母乳免疫成分解密: HMO母乳寡醣   寡醣是由三個以上單醣組合而成的碳水化合物,HMO母乳寡醣多達兩百種以上,結構相當複雜,其中含量最豐富的是2'-岩藻糖基乳糖(2'-FL HMO,2'-Fucosyllactose)。林鴻志教授解釋,HMO母乳寡醣有3個作用,可幫助寶寶建立腸道免疫力與維持健康體質!   第一,進入腸胃道的HMO母乳寡醣,可以當成誘餌,病毒、細菌會直接跟HMO母乳寡醣結合在一起,壞菌較不會附著腸道的上皮細胞並侵入寶寶體內。   「有研究發現,寶寶的飲食中含有HMO母乳寡醣,使用抗生素的機會或者使用退燒藥的時間,相對較少。」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新生兒科蔡明倫醫師說明,「雖然還是可能會生病,但是生病、感染的風險較低,且嚴重度也較輕。相較於沒有攝取HMO母乳寡醣的寶寶,減少63%拉肚子〔1〕與52%的感染風險〔2〕。」     第二,HMO母乳寡醣屬於益菌生,能夠幫助腸道菌叢生長。腸道的好菌數量夠多,較能避免壞菌過度繁殖。「母奶很特別,裡頭有益菌生,也有益生菌。益菌生即HMO母乳寡醣,而益生菌主要是比菲德氏菌(Bifidobacterium species)為多,HMO母乳寡醣可以幫助比菲德氏菌生長。」林鴻志教授分享,「早產兒的壞死性腸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一種腸道嚴重受損的急症,與寶寶腸道尚未發育成熟、腸黏膜損傷、細菌感染、腸道發炎物質等因素有關,我們的研究發現,多元化健康腸道菌叢可以減少早產兒出現壞死性腸炎的機會。」     第三,HMO母乳寡醣能夠調節免疫功能,避免免疫T細胞過度活化。腸胃道黏膜的面積很大,遍布免疫細胞,是人體的重要免疫防線。倘若T細胞過度活化,可能導致慢性發炎反應,也可能產生過敏反應,而形成過敏體質。   蔡明倫醫師強調,人體免疫系統分為先天與後天,先天免疫系統無特異性;後天免疫系統具有專一、記憶性的免疫細胞,能夠針對特定病原體發動攻擊。HMO母乳寡醣於先天與後天免疫系統的建立、成熟都扮演重要角色,提供多項有益寶寶的生理活性,是其他乳源難以取代的免疫調節因子!       後天免疫力調節:核苷酸   除了HMO母乳寡醣,母乳中還含有核苷酸,據分析母乳中核苷酸濃度大約為72mg/L,蔡明倫醫師解釋,核苷酸也具備免疫調節、後天免疫系統活化的功能,可以幫助寶寶發展出健全的免疫系統。常見的過敏問題包括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和氣喘,這幾個問題會隨著年紀陸續出現,而被稱為過敏三部曲。透過免疫調節的效果,有助減少發炎反應的產生。減少過敏性疾病,讓腸胃道黏膜、呼吸道黏膜處於健康的狀態,也有助於減少感染的機會。 https://googleads.g.doubleclick.net/pagead/ads?client=ca-pub-4448591232025223&output=html&h=182&slotname=8519637241&adk=3764497846&adf=156335031&pi=t.ma~as.8519637241&w=725&fwrn=4&lmt=1625109172&rafmt=11&psa=1&format=725x182&url=https%3A%2F%2Fwww.careonline.com.tw%2F2021%2F06%2Fhuman-milk-oligosaccharide.html&flash=0&wgl=1&uach=WyJXaW5kb3dzIiwiMTAuMCIsIng4NiIsIiIsIjkxLjAuNDQ3Mi4xMTQiLFtdLG51bGwsbnVsbCxudWxsXQ..&tt_state=W3siaXNzdWVyT3JpZ2luIjoiaHR0cHM6Ly9hZHNlcnZpY2UuZ29vZ2xlLmNvbSIsInN0YXRlIjo2fSx7Imlzc3Vlck9yaWdpbiI6Imh0dHBzOi8vYXR0ZXN0YXRpb24uYW5kcm9pZC5jb20iLCJzdGF0ZSI6N31d&dt=1625109330111&bpp=1&bdt=407&idt=1&shv=r20210628&cbv=%2Fr20110914&ptt=9&saldr=aa&abxe=1&cookie=ID%3D4cbe026b750d5432-22ca2bea3ec900ce%3AT%3D1623031968%3ART%3D1623031968%3AS%3DALNI_MY1gjxO1iSJeTLbos9Zggvlc8pqWA&prev_fmts=0x0%2C785x280&nras=1&correlator=6026669579208&frm=20&pv=1&ga_vid=397983111.1598062292&ga_sid=1625109330&ga_hid=332791738&ga_fc=0&rplot=4&u_tz=480&u_his=4&u_java=0&u_h=1440&u_w=2560&u_ah=1400&u_aw=2560&u_cd=24&u_nplug=3&u_nmime=4&adx=623&ady=4337&biw=2385&bih=1068&scr_x=0&scr_y=66&eid=42530672%2C21066428%2C31060975%2C31061747%2C21067496&oid=3&pvsid=2691526257589741&pem=424&ref=https%3A%2F%2Fwww.careonline.com.tw%2F&eae=0&fc=1920&brdim=144%2C215%2C144%2C215%2C2560%2C0%2C2416%2C1187%2C2402%2C1068&vis=1&rsz=%7C%7CpeEbr%7C&abl=CS&pfx=0&cms=1&fu=128&bc=31&ifi=3&uci=a!3&btvi=1&fsb=1&xpc=burwrbb1qC&p=https%3A//www.careonline.com.tw&dtd=M 家長們都希望寶寶能健康長大,減少遭到細菌、病毒感染的機會。林鴻志教授表示,我們可以從幾個方向著手,首先務必按時接種疫苗,避免染上一些嚴重且能夠預防的疾病;再來可藉助HMO母乳寡醣,減少細菌附著於腸道黏膜、伺機入侵的機會、並可以幫助好的菌叢生態發展,進一步抑制有害病菌的繁殖。另外,母乳中的HMO母乳寡醣與核苷酸皆能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發揮免疫調節的功能,幫助形成健全、平衡的免疫系統。     給新手爸媽的貼心小提醒 – 配方奶挑選「三要一不」   在狀況許可時,母乳是寶寶哺育的最好選擇,哺餵母乳的媽媽請記得要攝取均衡營養,林鴻志教授提醒,由於較少曬太陽,多數媽媽都有維他命D缺乏的狀況,而母乳也較容易缺鐵,建議與醫師討論、適時補充。   如果因為奶水不足、或受限於工作而需要以配方奶輔助時,家長要謹慎挑選成分,蔡明倫醫師叮嚀,挑選配方奶可採「三要一不」挑選:要選擇「貼近母奶成分」、「大品牌」與「具有科學臨床實證佐證功效」的配方奶,以獲得品質、保障與近似母乳的好處;媽媽對於寶寶母乳哺育「不」需承受過大壓力,維持好心情一同陪伴寶寶健康長大。若有哺育問題,建議與醫師討論喔!   資料來源: 1. Jaz & Rubino. Impact of infectious disease on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childhood and beyond: potential mitigational role of hygiene. The Open infectious Diseases Journal. 2012.6.65-70 2. Reverri E, et al. Review of the Clinical Experiences of Feeding Infants Formula Containing the 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 2′-Fucosyllactose Nutrients. 2018; 10(10).    原文出處

2021年07月06日
公開
301

防衛動員!居家火災預防與緊急應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某日夜晚有戶民宅忽然竄出濃煙,警消迅速動員前往搶救。據了解,此為一棟四樓透天厝,一家六口中,寢室位於一樓的祖父母已順利逃生,而寢室分別位於二、三樓的父母及兩名小孩仍未脫困。   「發生火災!發生火災!趕快逃生!」發生火災時,請立刻大喊,向家人示警。   如果火在身邊,馬上開門逃出。   如果火在門外,要先觸摸門把,若門把溫度高,切勿開門。   若門把溫度低,請打開門,縫觀察是否有煙霧。   若有煙霧或門把很燙,應關門退回室內,並用衣物、毛巾塞住門縫,防止煙霧流入,盡快至窗邊呼救或待在相對安全的空間避難,撥打119求援,詳細告知所在位置。不要跳樓、不要躲在浴室。   若沒有煙霧,請立刻往下、往戶外逃生。逃生時,務必隨手關門,以阻絕火煙擴散。   火災發生難以預料,請在平時做好準備。   要預先規劃兩個不同方向之逃生路線,熟練門窗之開啟方式。   廚房、樓梯、走廊、寢室要安裝火災警報器,並且每月定期檢測,才能及早發現火災、及早逃生。   要準備滅火器,且熟悉滅火器之操作流程。在火勢較小時,可初步滅火。   烹煮完畢或暫時離開,一定要隨手關閉瓦斯爐。   電鍋、電熱水器、微波爐等消耗電力大,應分別插在迴路不同的插座,並避免同時使用。   要選擇檢驗合格且附有保護裝置之延長線,且不可綑綁使用。   家具、窗簾、地毯、裝潢要使用耐燃材料與防焰物品。   逃生通道不可堆置雜物,須隨時保持暢通。   多一分準備,才能少一分傷害!   原文出處

2021年07月02日
公開
234

手腳變大、經期混亂、性功能障礙,肢端肥大症醫師圖解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爸的脖子好像變得較粗,是甲狀腺有問題嗎?」患者的女兒問道。   仔細端詳患者的臉孔、頸部、手掌後,醫師詢問:「你是否有覺得鞋子變緊?」   「有耶!」患者點點頭,「我前陣子還換了雙大一號的鞋子。」   「你有高血壓嗎?」醫師問。   「有,我每天都吃藥,但是血壓還是很高。」患者說。   高雄榮民總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朱志勳醫師分享,該患者的額頭變寬、手腳變大、嘴唇變厚,高血壓較難以控制,所以懷疑是肢端肥大症,經由抽血檢查便可確診肢端肥大症,而後也在進一步的影像檢查中,發現腦下垂體腫瘤。   由於該患者腦下垂體腫瘤較大,手術後生長激素依然有偏高的狀況,需持續使用藥物抑制生長激素,朱志勳主任說,該患者恰好符合健保給付條件,故可使用新型長效注射凝膠劑進行治療,每月施打一次,使用上相當方便且疼痛感較低,目前控制得很穩定。     生長激素過多,導致肢端肥大症   肢端肥大症源於體內生長激素分泌過多,通常是由腦下垂體腫瘤所導致,朱志勳主任指出,生長激素過多會刺激肝臟分泌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進而刺激全身的器官慢慢變大。   生長激素可刺激生長幫助小孩子長高,但過了青春期,骨骼生長板癒合後,就無法再長高,只會變粗。所以肢端肥大症患者的手腳會變粗,鼻子會變大、額頭也會變寬、全身器官都會增生肥大,聲音也較低沉。     「肢端肥大症最常見症狀就是外貌會逐漸改變!」朱志勳主任解釋,「例如患者額頭變得比較寬、比較高,顴骨變高、鼻子變大、嘴唇變厚、舌頭變大,下巴會凸出、戽斗,手腳也會變大。正常的成年人的手腳不會繼續長大,肢端肥大症患者則會覺得鞋子越來越緊,而需持續更換新鞋。有些患者則是因為戴不上婚戒,才發現問題。」   因為是腦下垂體腫瘤,所以患者可能會感到頭痛,隨著腫瘤變大,還可能壓迫視神經,造成視力模糊、或雙眼外側的視野缺損。朱志勳主任提到,患者的內分泌受到干擾,易使女性患者經期紊亂,而男性患者可能出現性功能障礙。   朱志勳主任補充,由於肢端肥大症的疾病進程緩慢,需耗費好幾年才會被發現,若發現自己或周遭親友有類似狀況,應提高警覺及早就診新陳代謝科檢查。     肢端肥大症共病很多樣   生長激素分泌過多會對身體造成全面性影響,使得肢端肥大症的共病多樣,朱志勳主任強調,在生長激素的刺激下,全身組織、內臟、骨骼都持續增大,對心血管系統來說,恐導致高血壓、心肌肥厚、心律不整、動脈粥狀硬化、冠狀動脈疾病;內分泌系統由於生長激素會影響胰島素作用,使患者血糖變高,容易演變成糖尿病;骨頭與關節的部分,可能出現關節炎;甚至導致甲狀腺腫大、大腸息肉、腫瘤,罹癌風險也隨之增加。     朱志勳主任分析,「肢端肥大症患者的壽命通常比一般人短,據統計大概少10年左右,原因跟上述共病症有關!」建議最好能及早診斷、及早治療,減少共病症出現的機會。     肢端肥大症要及早治療  高便利性低疼痛感針劑助改善病況   朱志勳主任解釋,肢端肥大症的治療目標是把生長激素降下來,首先是處理腦下垂體腫瘤,能接受手術的患者,都建議開刀治療,盡量將腦下垂體腫瘤切除乾淨。若腫瘤較大難以完全切除、或無法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會使用藥物治療並視狀況輔以放射線治療。   朱志勳主任說,「根據研究,越早發現腫瘤越小,切除乾淨的機率越高,反之,腫瘤越大,越難完全切除。故能在早期診斷肢端肥大症,實在非常重要!」     治療肢端肥大症的藥物,有些可抑制生長激素分泌,有些是生長激素受體拮抗劑,可阻止生長激素與受體結合。朱志勳主任說,現有一款具健保給付之新型長效注射凝膠可供患者選用,一個月注射一次,便利性高且疼痛感較低,有助於提高患者的遵醫囑性。且經醫護人員指導,患者有機會在家自行或由家人協助即完成注射。再加上近期因疫情影響,不需來回進出醫院施打,對患者也提供另一層面的保護。     醫師貼心小提醒   朱志勳主任提醒,肢端肥大症是因為生長激素過多,導致外貌產生變化,且可能導致糖尿病、高血壓、心律不整、心血管疾病等多項共病。所幸現已有健保給付之高便利性低疼痛感新型針劑可選用,及早發現肢端肥大症徵兆、及早治療,有助於改善患者預後,若有觀察到相關症狀,應盡早至新陳代謝科檢查。   原文出處

2021年06月28日
公開
987

及早發現,把握黃金治療期,新生兒基因檢測醫師圖文解說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在少子化的台灣,每個孩子都是寶,父母親殷切期盼孩子出世,更希望孩子能健康長大。隨著檢測技術的進步,家長們也有越來越多的選擇。   最首要的是國家提供的篩檢項目,包含代謝篩檢與聽力篩檢。目前的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篩檢有21個項目,這些代謝疾病若未能及時治療,可能造成損害,導致永久性後遺症。禾馨醫療小兒科陳菁兒醫師指出,國民健康署提供的新生兒篩檢主要是篩檢「採檢當下」血液中的代謝產物、酵素,可以找出急性或嚴重程度較高的疾病,以便即早接受治療、減輕症狀。至於聽力篩檢,可以找出當下已經發生嚴重聽力損傷的寶寶。   由政府補助的各項篩檢皆相當重要,但還是有其侷限性,陳菁兒醫師分析,所以有些未列入篩檢的疾病,或者是比較晚發病的寶寶,往往得等到出現症狀、生長遲緩時,才就醫檢查,可能錯過黃金治療期,而造成父母的自責與遺憾。   受惠於醫學的進展,目前已可運用基因檢技術讓新生兒篩檢更加完善,「新生兒基因檢測」只需寶寶採取幾滴血液或是刮取口腔黏膜細胞便能進行檢驗,能夠提早驗出晚發型的寶寶,且涵蓋更多疾病種類。     新生兒聽力篩檢正常,長大後卻出現聽力損傷!?   新生兒基因檢測的起源與聽力篩檢有關,陳菁兒醫師解釋,以往大家認為只要通過新生兒聽力篩檢的寶寶,聽力應該就沒有問題,但是後來卻發現,部分在4-5歲有語言發展遲緩的小朋友,檢查起來其實是聽力損傷造成的學習遲緩,代表仍有部份聽力損傷無法透過新生兒聽力篩檢出來。   台大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與基因醫學部團隊針對這個問題深入研究,這才發現台灣人具有一些特別常見的聽損基因及點位,於是發展出聽損基因檢測在新生兒的應用。     陳菁兒醫師說明,上圖中藍色圈圈代表由新生兒聽力篩檢所發現當下已經有嚴重聽損的寶寶,橘色圈圈是利用基因檢測所找出來較輕微、以及晚發型的聽損寶寶。研究發現這兩種檢查重疊的部分很小,也就是說新生兒基因檢測可以找到傳統聽力篩檢無法篩檢到的族群,且兩者同等重要,無法互相取代。   這樣的研究開啟了新生兒基因篩檢的應用,在台灣也已經頗為普及,準父母在產檢過程中都可以由醫療院所獲得相關資訊。     新生兒基因檢測涵蓋更廣泛   不同檢測技術,可以找出的不同疾病特性的族群,陳菁兒醫師說明,「新生兒代謝篩檢」所檢驗的採檢當下寶寶血液中的代謝物質,可以偵測出急性且嚴重的代謝疾病,但輕型或晚發型代謝疾病就不一定驗得出來;「新生兒基因檢測」則可以提早找出高風險寶寶,後續便能加強照護和追蹤。   除了聽力損傷及代謝疾病,目前新生兒基因檢測的應用範圍很廣,還可以進階到找出特定中樞神經、血液、肌肉、心臟、視力等多種疾病,陳菁兒醫師說,透過基因檢測甚至可以了解一些藥物過敏的問題。     「基因檢測可以實現預防醫學與精準醫療的概念。」陳菁兒醫師說,「以藥物過敏為例,輕微的可能只是皮膚搔癢紅腫,但嚴重可能導致死亡。過去大家只能在用藥之後,才從臨床反應知道是否對藥物過敏,現在則可利用藥物基因檢測找出可能引起過敏反應的藥物,就醫時就能提醒醫師避免使用相關藥物,或調整藥物劑量,以降低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的機會。」   藥物基因體學包括藥物代謝與藥物不良反應的資訊,陳菁兒醫師分析,因為每個人對藥物代謝的速率不同,所以在相同劑量下可能產生不同的反應,譬如小朋友常用的退燒藥,可能因為代謝速率不同而導致不良反應,嚴重可能造成腸胃道出血。成人常用的降尿酸藥物,在某些人身上可能出現史帝芬強生症候群(Steven-Johnson Syndrome,SJS)或毒性上皮溶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皮膚會嚴重潰爛,甚至導致死亡。   「還有知名電視劇「麻醉風暴」中上演的惡性高熱,主要是因為帶有特殊基因的人群,在使用某些麻醉藥物後容易演變成惡性高熱,而危及性命。」陳菁兒醫師說,「以往這些比較特殊的案例,常找不到原因,但是現在透過藥物基因檢測,我們可以提早找出容易對這些高敏感藥物產生不良反應的族群,有助於提升用藥安全。」   因為人體的遺傳基因不會改變,一輩子只需要驗一次即可,這些攸關用藥安全的資訊,長大以後也都非常實用。     基因檢測讓家族成員連帶受益   針對有家族史的寶寶,因為帶有相同疾病基因變異的機率比較高,需要以基因檢測確認是否為高風險寶寶,提早做預防照護。   至於沒有家族史的寶寶,則可以透過基因檢測找出相關疾病,並能藉此找出隱藏的家族史而讓整個家族受益。   也就是說,新生兒基因檢測的好處其實不只侷限在受檢的寶寶,陳菁兒醫師分析,包含已出生、未出生的兄弟姊妹、其他家族成員,甚至上一代或下一代都可能是受益的對象。     無論是否有已知家族史,如果新生兒驗出疾病基因變異,都應該接受完整遺傳諮詢,必要時再進行相對應基因檢測。「有的家族因為寶寶做了基因檢測,才發現其他家族成員其實也有相同的疾病,因而得以提早接受治療。」陳菁兒醫師說,「另外,了解遺傳疾病的狀況,也可以讓爸爸媽媽在準備生育下一胎時,做好計畫。」     貼心小叮嚀   陳菁兒醫師提醒,基因檢測是一種風險評估的概念,一生只需驗一次,就可以得到終身受用的基因疾病資訊。提早檢測就越能夠提早預防,避免錯失疾病的黃金治療期,甚至其他家族成員也可能連帶受益喔!       原文出處

2021年06月23日
公開
277

配對血糖這樣測,餐前餐後都達標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傅家保醫師:假設你的餐前血糖很平穩,但是餐後的血糖很高,或是餐前跟餐後差距越大,包含像超過60mg/dL以上這種狀況,它就像是海浪,會去攻擊我們的血管內壁,會造成血管的內壁容易有粥狀硬化,或者是血管的內壁容易破損。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傅家保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傅家保醫師:大家好,我是傅家保醫師。   劉育志醫師:現代人越來越注重健康,所以很多的糖友在家裡都會自己測血糖,不過很多糖友就會問說,奇怪!我在家裡量血糖都很OK,為什麼我的糖化血色素都沒有達標?   傅家保醫師:這個是我在門診很常遇到,就是我們的病患朋友會問的問題,因為糖化血色素它是跟我們的人體的紅血球結合在一起,我們紅血球的半衰期大概是120天,也就是說糖化血色素是反應最近3個月的平均血糖,所以平均血糖包含了,他有飯前的血糖跟飯後的血糖,所以假設你的飯前血糖都很好,可能90、100mg/dL左右,可是你的糖化血色素就永遠一直在8點多或7點多左右,沒有到我們要的目標小於7%,代表你可能飯後血糖是偏高的。   劉育志醫師:我們會建議患者在家裡怎麼樣驗血糖?才能比較了解整個血糖的狀況。   傅家保醫師:我們不只要量飯前,也要量飯後的血糖, 第一個我們控制血糖的目標,飯前應該在80到130mg/dL,飯後是量飯後2個小時,也就是從吃第一口飯的時間算起,飯後2個小時,我們的標準應該是小於180mg/dL,這樣子的話理論上,糖化血色素應該可以控制在小於7%左右。   傅家保醫師:第二個部分就是飯前跟飯後的血糖,不能差距超過60mg/dL以上,這樣代表也相對來說也是飯後血糖比較偏高,最好的方式一天量7次,就是每天飯前、飯後,三餐加上睡前,可是我知道這對很多糖友來說是不太可能辦到的事情,所以我們會推出一個叫做配對血糖的量測,也就是說你可以星期一的早上,量星期一早餐的飯前跟飯後,星期二的午餐的飯前跟飯後,星期三的晚餐的飯前跟飯後,然後四、五、六一樣,就是早餐、午餐、晚餐,然後禮拜天就量早餐,這樣我們就可以知道一個禮拜,所有三餐的飯前跟飯後血糖,以及他飯前、飯後的血糖的間距是差別多少。   劉育志醫師:導致餐後血糖超標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傅家保醫師:會造成飯後高血糖的原因不外乎是食物的種類,跟食物的烹調的方式,以及吃食物的量,食物的種類像一些比較精緻的甜點啦!蛋糕、巧克力這些都比較容易會高飯後的血糖,因為這些是升糖指數比較高的食物,再來就是食物的量吃太多,也容易高飯後的血糖,再來就是食物的烹調的方式,越少烹調的食物呢,比較不會高飯後血糖,蒸、煮的方式會比煎、炸、烤來的好,所以吃乾飯會比吃稀飯來的好,吃水果會比喝果汁來的好,再來就是如果要改善飯後血糖,可能飯後的運動,包括像快走會是比較好的,激烈運動就不建議,因為激烈的運動甚至會讓血糖升高。   劉育志醫師:餐後血糖超標對患者有什麼影響?   傅家保醫師:餐後的血糖超標基本上你可以把它想像成是一種海浪的感覺,假設你的餐前很平穩,但是餐後的血糖很高,或是餐前跟餐後差距越大,包含像超過60mg/dL以上這種,它就像是海浪,會去攻擊我們的血管內壁,造成血管的內壁容易有粥狀硬化,或者是血管的內壁容易破損,所以血糖最好是越平穩越好,餐前跟餐後的間距不要差別的太大是最好的。   劉育志醫師:有哪些方式可以幫助糖友穩定餐後血糖?   傅家保醫師:要穩定餐後的血糖的話,就是我們先找到他餐後血糖高的原因有哪些,是因為他吃的食物的種類不對,還是烹調的方式不對,要先找到原因才能夠針對他的情況去做調整,再來就是他使用的藥物也會影響,他是不是容易高飯後血糖,因為我們血糖的藥物或是胰島素,都有專門針對飯前或飯後,去做控制的這些藥物,所以真正要了解的話,還是要請教你自己的醫師。   劉育志醫師:補充胰島素可以幫助我們穩定血糖,我們目前常聽到的像是速效、基礎或者是混合型胰島素,這些胰島素有什麼樣的差別?   傅家保醫師:我們每天控制飯前的那個叫做基礎的胰島素,它就是不管你有沒有吃飯,我們身體都有一定的胰島素在分泌,再來三餐吃的,那個是需要做餐前的胰島素的使用,也就是說你在吃三餐的時候,我們身體的反應就是會大量的製造胰島素,去讓你的血糖回復到正常的情況,這種回復血糖的能力,就是取決於胰島素的量,所以長效型的就是當作基礎胰島素的使用,短效型的就是當餐後胰島素的控制的使用,就是一天要打4次,因為基礎的是一個然後三餐,會打三餐控制餐後的血糖,現在有一些混合型的胰島素,裡面有長效加上短效型胰島素,讓你可以打到減少到從1天4次,可能可以減少打到1天1次到2次,就可以達到我們的控制的血糖的目的。   劉育志醫師:醫師會建議患者怎麼補充胰島素?   傅家保醫師:假設一個糖尿病的病患,他可能是飯前的血糖是比較偏高的,我們可能需要補充的是長效型的基礎胰島素,如果我們知道他飯後血糖是偏高的,我們需要的可能是補充速效的胰島素,所以要依據每個病患的情況去了解,所以才需要說,我們剛剛講的病患需要測配對的血糖,我們才知道病患是高飯前,還是高飯後,高的哪一個點。   傅家保醫師:我們自己也有做過研究就是,尤其是華人,假設糖化血色素在8.5%以上,甚至越高的糖化血色素,這時候首要的目的,應該是要控制他的飯前血糖,因為這樣的病患飯前血糖對糖化血色素的貢獻,可以到7成以上,可是假設是糖化血色素大概7點多、8點多,這時候飯後血糖對糖化血色素的貢獻,是達到7成以上,所以這時候就可以去,第一個是鼓勵病人驗飯後血糖,第二個我們可以先調整飯後血糖,就可以知道他糖化血色素有沒有改善。   傅家保醫師:糖尿病的控制就是飲食、運動、以及藥物,甚至最後是打胰島素,千萬不要對我們胰島素有任何的迷思,說什麼打胰島素會洗腎,或打胰島素傷身體,打胰島素會上癮,事實上打胰島素的需求是因為糖尿病本來他的胰臟的功能就會慢慢地退化,慢慢退化,退化到他完全沒辦法製造胰島素的時候,我們就是需要外來的胰島素去補充,胰島素是很健康的東西,它就是補充我們人體,沒辦法製造胰島素的不足而已。   劉育志醫師:感謝傅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原文出處

2021年06月22日
公開
564

婦科手術導入精準麻醉OMT,提升安全、流暢度,專家圖文詳解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婦女的生殖器官包括子宮、卵巢、輸卵管等,皆位於骨盆腔底部,因此有一些婦科疾病在初期的症狀並不明顯,例如幾個常見的疾病:子宮肌瘤、卵巢腫瘤、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及卵巢癌等。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婦產部蕭啟信醫師解釋,常見的婦科手術有幾類,以子宮方面來說,較常見的是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症、子宮內膜瘜肉、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等;卵巢方面則是良性卵巢腫瘤、卵巢癌等;輸卵管方面包括輸卵管水腫、輸卵管化膿、子宮外孕等;部分患者可能因為下腹不適、經痛、異常出血、沾黏等問題,而需要進一步做相關的婦科手術處理。   隨著微創手術的進步,大部分的婦科手術都會使用內視鏡(包括腹腔鏡、子宮鏡、達文西機械手臂)的手術進行,而其中最常見的即是子宮肌瘤或卵巢瘤手術,因此傷口較小、術後疼痛緩解、患者復原也較快、住院天數縮短。蕭啟信醫師說明,婦科手術涵蓋的病患年齡層較廣、手術內容多樣、手術時間可長可短,有一定比例的病患會因疾病復發的情形,將會面臨二次開刀的機會。現因內視鏡手術日趨精細,對於麻醉品質與精準度要求也隨之提升!     由於骨盆腔空間狹小,且有許多重要構造,如神經、血管、輸尿管等,手術當中需要小心撥離,以減少併發症。採用腹腔鏡、達文西機械手臂進行手術時,透過高解析度、放大的影像系統,幫助婦產科醫師能夠更清楚的辨識各種解剖構造,進行更細膩的手術。   蕭啟信醫師說,全身麻醉的目的是讓病患手術期間沒有知覺、不感到疼痛,並在手術過程中避免躁動,而影響手術的進行與安全。   「進行微創手術時,通常會將二氧化碳灌入腹腔,撐起腹壁以創造出足夠的操作空間。」蕭啟信醫師解釋,「如果患者肌肉不夠放鬆,便需要灌入更大壓力的氣體才有辦法撐起腹壁。較大壓力的氣體,可能影響腹腔器官的血液循環,導致術後疼痛或其他併發症。」     婦科手術後,病患常見的麻醉併發症,包括頭暈、噁心、嘔吐、喉嚨痛、右肩疼痛等,少部分病患還可能出現肺水腫、吸入性肺炎,而影響呼吸功能,延長住院時間。蕭啟信醫師說,「對於外科醫師來說,一個成功的手術,不單只是完成手術本身,而是在麻醉專科醫師的共同合作下,病患結束麻醉,完成安全拔管,才算是成功。現在已可透過精準麻醉幫助手術過程更加順暢,並減少麻醉相關併發症,讓病患、麻醉科醫師、執刀醫師三方都達到更滿意的手術結果與麻醉品質監控。」     導入精準麻醉OMT,提升婦科手術安全性   全身麻醉過程當中,需要使用肌肉鬆弛劑讓病患放鬆,醫師才能順利進行手術,而在手術結束後,必須讓肌肉鬆弛劑快速代謝,讓病患恢復自主呼吸與肌肉張力。   「過去因缺乏精確的偵測方式及速效解藥,所以整個手術麻醉過程中只能憑醫師經驗、定時定量追加肌肉鬆弛劑,若劑量使用較多,手術結束後就需要較長時間,病患才能恢復自主呼吸。」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婦幼麻醉科高宜娟醫師解釋,「現在可利用肌肉張力監測器,搭配速效逆轉劑的『最適肌張力手術輔助處置』 (Optimal Muscle Tension assisted surgery procedure,簡稱OMT),突破過往困境。麻醉科醫師可以即時掌握病患肌肉放鬆程度,在手術過程中,適度追加劑量,以維持最適合的麻醉深度,在手術結束時,透過速效逆轉劑幫助病人迅速從麻醉狀態下恢復過來。」     高宜娟醫師進一步補充說明,進行精準麻醉時,藉由放置於病患拇指的肌肉張力監測器,感測微電流刺激拇指的位移幅度,藉以評估病患肌肉放鬆程度。醫師也能精準地追加麻醉劑量、判斷呼吸管移除時機。手術結束後,麻醉醫師也會使用逆轉劑,幫助肌張力恢復。有別於傳統逆轉劑,速效逆轉劑憑藉專一作用於肌肉鬆弛劑,可以幫助病患在相當短時間內,清除肌肉鬆弛劑作用,讓肌肉張力快速恢復。   另外,傳統逆轉劑可能導致一些副作用,如氣管收縮、心跳加速,因此不適合用於氣喘、心律不整、青光眼的病患;至於速效逆轉劑,對心血管影響較小、呼吸抑制風險較低,出現噁心、嘔吐的機會也降低許多。   「接受全身麻醉病患,在手術結束後,到麻醉甦醒,可以送至恢復室,往往需要等十五至三十分鐘。」高宜娟醫師分享,「使用速效逆轉劑病患,通常是在手術一結束,就可以馬上甦醒且恢復呼吸。讓整個手術過程順暢、麻醉副作用少,病患滿意度都還蠻高的。」   婦科手術技術日趨精密、細緻,精準麻醉OMT除了幫助手術麻醉的品質提升外,對於一些術後恢復不良之高風險族群,如年老、肥胖、心血管疾病、多重慢性病、睡眠呼吸中止症等,也可有所助益,以降低術後恢復不良的風險。一生之中都有可能會經歷或大或小的手術,對於手術麻醉的品質,我們可以更加重視!     重點整理   微創手術的發展有助於提升婦科手術的品質,病患術後疼痛較少、恢復較快、住院天數也縮短,配合精準麻醉OMT透過「肌肉張力監測器」評估肌肉放鬆程度,幫助醫師準確調整肌肉鬆弛劑的劑量;術後可利用「速效逆轉劑」讓患者能在較短的時間裡恢復肌力與自發性呼吸,也有助於降低發生噁心、嘔吐、呼吸抑制等麻醉併發症的機會,提升婦科手術的安全性與流暢度!   原文出處

2021年06月17日
公開
358

爆炸性頭痛、頸部很僵硬,當心腦動脈瘤破裂!神經外科醫師圖文詳解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正值壯年的林先生身體狀況大致良好,有天在公司用餐的時候,突然感到劇烈頭痛,隨後便失去意識。大吃一驚的同事們連忙叫了救護車,將林先生送到急診室。   「抵達急診室時,患者處於昏迷狀態,而且還有心律不整。」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蘇亦昌醫師回憶,「這是因為身體承受極大壓力,進而誘發心律不整。」   檢查發現,患者的腦出血可能源自於腦動脈瘤破裂,蘇亦昌醫師指出,腦出血是非常危險的狀況,可能破壞腦部功能,導致失能、甚至死亡。與家屬討論後,神經外科醫師先動手術引流腦部血水,以降低腦壓。   患者的腦動脈瘤比較大,約1.2公分,蘇亦昌醫師解釋,為避免破裂的腦動脈瘤繼續出血,所以後續進行了微創腦血管介入治療。醫師先在腦動脈瘤裡填滿白金線圈,接著在腦動脈瘤開口處置放血管支架。   在細心照顧下,患者終於度過了危險期,漸漸恢復意識,也能開始進行復健。蘇亦昌醫師說,「經過一年多,患者復原得相當不錯,已經可以走路、騎腳踏車。」     爆炸性頭痛、頸部僵硬,腦動脈瘤破裂極為致命!   「腦動脈瘤不是『腫瘤』,」蘇亦昌醫師指出,「腦動脈瘤是因為動脈某處的血管壁較脆弱,在經過血流衝擊下,像氣球一般漸漸膨大。」動脈瘤形成的時候,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但是隨著動脈瘤越脹越大,便可能破裂出血。   人體動脈的血壓較高,當動脈瘤破裂時將造成嚴重腦出血,患者會感到爆炸性頭痛、接著是噁心嘔吐,頸部會變得很僵硬。蘇亦昌醫師說,「患者的脖子只要稍微向前彎就會痛得很厲害,所以頸部非常僵硬,一動都不敢動。」   腦部構造非常精密,腦動脈瘤破裂出血,可能讓患者失去意識、陷入昏迷,是性命垂危、非常緊急的狀況,即使經過搶救,仍可能導致失能、癱瘓、死亡。     腦動脈瘤的形成與動脈血管壁的健康有關,蘇亦昌醫師分析,危險因子包括老年人、高血壓、抽菸、飲酒過量、多囊腎、結締組織疾病等。若具有腦動脈瘤家族史,例如直系血親有1個患者,或旁系血親有2個以上患者,便要特別留意。   另外,假使身體其他部位有發現動脈瘤,代表患者患者的動脈血管可能因為某些狀況而比較脆弱,在腦部形成動脈瘤的機會也比較高。   較小顆的腦動脈瘤通常沒有症狀,至於較大顆的腦動脈瘤可能對周圍的神經、腦組織造成壓迫,而出現頭痛、複視等症狀。想要確認腦動脈瘤的存在,需要藉助影像檢查,蘇亦昌醫師說,腦血管磁振造影檢查能夠偵測到腦動脈瘤,且沒有輻射線。部分沒有症狀的患者是在健康檢查時,才意外發現自己有腦動脈瘤。   狀況緊急的時候,大多會使用腦部電腦斷層檢查,因為電腦斷層的速度較快,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影像,幫助醫師擬定治療計畫。     確定診斷腦動脈瘤之後,會進一步評估其破裂風險,蘇亦昌醫師說,因為治療腦動脈瘤本身也有風險,所以需要綜合考量腦動脈瘤大小、患者年紀、身體狀況等各項因素,並與患者仔細討論。一般而言,如果腦動脈瘤破裂風險小於1%,可能會建議患者密切追蹤,假使腦動脈瘤破裂風險較高,便會建議介入治療。   在腦動脈瘤未破裂的狀態下進行治療,病況相對較好掌控,醫師、患者都能做較好的準備;倘若等到動脈瘤破裂,狀況將非常緊急,出血會對腦部造成傷害,發生各種併發症的機會也比較高。     善用微創腦血管介入治療,拆彈解危   腦動脈瘤的治療,包括手術治療與微創腦血管介入治療。手術治療是由神經外科醫師打開頭顱,經由腦組織的間隙找到動脈瘤後,用血管夾將腦動脈瘤夾起來,蘇亦昌醫師說明,隨著醫學的進步,現在還可以採用微創腦血管介入治療。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狀況來決定治療方式,必要時也可以兩者合併使用。   進行微創腦血管介入治療時,醫師會由鼠蹊處穿刺股動脈,然後送入細細長長的導管,在X光輔助下,小心翼翼的讓導管通過蜿蜒的動脈延伸到腦動脈瘤的位置。「為了不要讓血液繼續衝擊動脈瘤,我們可以使用白金線圈栓塞,」蘇亦昌醫師說,「也就是利用白金線圈填滿動脈瘤,形成栓塞,讓血液無法進入。」     每顆腦動脈瘤的型態皆不太一樣,開口較小的稱為「窄頸動脈瘤」,開口較大的稱為「寬頸動脈瘤」,兩者的處理方式略有不同。窄頸動脈瘤只需填入白金線圈即可,蘇亦昌醫師說,寬頸動脈瘤則須在填入白金線圈後,放置血管支架,避免白金線圈掉出來。   除了白金線圈栓塞治療,現在還可使用「密網導流支架栓塞治療」,蘇亦昌醫師解釋,這是使用網孔很密的血管支架,可以有效阻擋血流進入腦動脈瘤,不會再對腦動脈瘤造成衝擊。醫師會根據腦動脈瘤的型態、大小、位置來決定適合的栓塞方式。     筆記重點記起來   腦動脈瘤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形成,隨著腦動脈瘤日漸膨大,破裂的風險也越來越高。蘇亦昌醫師提醒,腦動脈瘤危險因子包括老年人、高血壓、抽菸、飲酒過量、家族史、多囊腎等,利用腦血管磁振造影檢查能夠偵測到無症狀的腦動脈瘤。   倘若評估起來,腦動脈瘤破裂的風險較高,會建議介入治療。目前是以微創腦血管介入治療為主,可使用白金線圈栓塞治療、密網導流支架栓塞治療。   腦動脈瘤破裂會引發爆炸性頭痛、頸部僵硬,可能在短時間內昏迷、甚至奪命。若能提早發現、提早治療,有助於改善預後,降低失能的風險!   原文出處

2021年06月15日
公開
853

洗腎廔管保養照護重點,血管外科專家圖文解說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我們的腎臟負責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電解質與代謝廢物,當腎臟衰竭時,便得利用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來替代腎臟的功能。   大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張兼華醫師指出,一般來說洗腎機要達到足夠的透析功能,每分鐘至少要200毫升的血流量才夠用。我們身體只有動脈有辦法提供如此大量的血流,但是動脈通常比較深,扎針的難度較高。為了克服這個困難,血管外科醫師可以替患者建立洗腎廔管。   「洗腎廔管就是把動脈跟靜脈接在一起,讓動脈的血液直接進到靜脈裡面。」張兼華醫師說,「靜脈的位置較表層,而且在動脈血流的衝擊下,靜脈管徑會漸漸擴大,方便扎針進行血液透析。」     洗腎廔管怎麼做?   原本的動脈血液進入微血管後,再流入靜脈,要讓動脈血液直接流入靜脈可以利用「自體血管」或使用「人工血管」。張兼華醫師解釋,「自體洗腎廔管」是將自身的動脈與靜脈嫁接在一起,「人工血管」則是將人工血管的兩端,一端接著動脈、另一端接著靜脈,然後將人工血管放在皮下,未來需要透析的時候,可以直接扎針。     「自體洗腎廔管的問題是有可能經過幾個月後,靜脈管徑一直沒有擴大、成熟,而沒辦法扎針透析。」張兼華醫師分析,「人工血管不用等到靜脈擴大,可以直接扎針進行血液透析,但是人工血管發生阻塞、感染等問題的機會較高。」 血管外科醫師會與患者詳細討論,並綜合評估患者的年紀、需求、血管、健康狀況等,選擇合適的洗腎廔管方式。     洗腎廔管要定期檢查,確保暢通!   當洗腎廔管阻塞時,血液透析治療將被迫中斷,患者也需要接受緊急處置。為了確保洗腎廔管暢通,平日務必定期檢查。   「我們會教導洗腎病友如何自行判斷,例如要經常用手輕輕觸摸洗腎廔管,確定這是震動而不是跳動的感覺。」張兼華醫師解釋,「洗腎廔管與一般血管不同,觸摸的時候會有一種『震顫感』,感覺好像有電流通過,麻麻的感覺。這是因為洗腎廔管的血液是從高壓系統進入低壓系統,所以會產生震顫的狀況。」   另外,也會建議病友買個聽診器放在家,每天聽洗腎廔管,張兼華醫師說聽起來會有「呼!呼!呼!」像風吹過的聲音。     每天自我檢測,用手摸、用聽診器聽,可以提早發現洗腎廔管狹窄或阻塞,不用等到洗腎當天才發現,而影響洗腎治療,打亂生活步調。   除了自我檢測之外,建議每三至六個月回門診做血管超音波檢查,張兼華醫師提醒,有時候聽起來、摸起來都正常,但是更精細的血管超音波能夠提早發現一些問題,及早治療。     洗腎廔管阻塞怎麼辦?   當洗腎廔管狹窄或阻塞時,會較難扎針,而且血流也不順暢,洗腎機經常出現警示訊號,也可能在拔針之後,止血不易。如果出現手臂腫脹、疼痛,也需要立刻就醫檢查。   懷疑洗腎廔管有狀況時,需要先作血管超音波檢查,張兼華醫師說,「血管超音波檢查可以測量洗腎廔管的血流量、看看是否有血塊,並確認洗腎廔管狹窄的位置與嚴重程度,幫助醫師擬定治療計畫。」   為了解決洗腎廔管的問題,目前大多採用微創導管介入治療,張兼華醫師說,「我們會將導管小心穿過洗腎廔管狹窄的位置,然後撐開氣球導管,擴張血管的管徑,讓血流可以順利通過。」     在一些比較特殊的情況,醫師還會放置血管支架來維持血管的暢通,張兼華醫師解釋,「洗腎廔管較常使用人工血管支架,與心導管使用的支架不同。心臟冠狀動脈使用的是『裸支架』,看起來就是一個網狀金屬支架;至於洗腎廔管較常使用『覆膜支架』,除了金屬骨架外,還包覆一層人工血管薄膜。對洗腎病人來說,人工血管覆膜支架會比裸支架的效果更好。醫師會視狀況決定是否放入人工血管覆膜支架,來保持洗腎廔管的暢通。」     雲嘉南地區血液透析中心的整合照護模式   洗腎廔管的照護需要:患者、洗腎中心、血管外科醫師,三方面的共同配合!張兼華醫師解釋,「過去的狀況是,病友在洗腎廔管出問題時,洗腎中心會請患者到外科醫師做檢查,而在外科醫師檢查之後,就會請病友回洗腎中心。外科醫師與洗腎中心之間往往是透過病友聯繫,但是病友並不知道洗腎機器出現的警示訊息是什麼意思,也不清楚洗腎廔管出了哪些狀況,傳話過程中經常有誤差。」   為了解決這樣的困境,大林慈濟醫院與雲林、嘉義、台南、彰化、南投等地方,大約五十幾家醫療院所、洗腎中心合作,共同建構了洗腎廔管整合照護模式。張兼華醫師說,「只要病友的洗腎廔管有狀況,洗腎中心都可以即時跟血管外科醫師聯繫,說明病友的問題,然後幫病友預約外科醫師的門診做進一步的檢測。如果洗腎廔管已經阻塞了,外科醫師便會安排急診處置。」   除了即時溝通管道外,還有編制個案管理師負責追蹤病友的情況。張兼華醫師說,目前已追蹤了將近一千個病友。因為洗腎廔管需要每三個月回診檢查,所以會提前一周通知各個洗腎中心,請他們提醒病友。如果病友沒有回診,個案管理師也會持續追蹤、了解原因,盡可能請病友定期檢查,確保洗腎廔管暢通。個案管理師都會教導病友照顧自己的洗腎廔管,並提供一些實用的醫療知識。   「我們也會定期舉辦研討會,讓洗腎中心的醫師、護理人員參加。」張兼華醫師說,「透過雙向溝通平台,大家可以交流洗腎廔管的新知、照護上遭遇的問題,也能共同討論解決辦法,持續提升洗腎廔管的照護品質。」     貼心小提醒   做好洗腎廔管後,病友務必時常注意,保持皮膚清潔,不要戴手鐲、不要穿著會束緊手臂的衣物、不要背太重的包包、睡覺時不可以壓迫手臂等等。洗腎廔管照顧得宜,可以使用十幾、二十年不是問題。張兼華醫師叮嚀,定期追蹤、與醫師密切配合,即使接受血液透析,洗腎病友也能維持正常工作,擁有不錯的生活品質。   原文出處

2021年06月11日
公開
400

容易頭暈、眼睛黑矇、手腳無力,腦血管狹窄恐中風!醫師圖文解說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七十多歲的張先生每天都會出門運動,有天下午他突然感到左邊手腳不聽使喚,不太能動,於是趕緊到急診報到。   檢查發現他的腦血管可能有狹窄的狀況,於是便安排住院接受藥物治療,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蘇亦昌醫師表示,患者的症狀在住院後持續惡化,所以便建議接受腦血管介入治療,利用微創導管氣球擴張將狹窄的部位撐開,恢復腦部血液循環。   幾個小時後,患者的症狀便陸續改善,蘇亦昌醫師說,「在服用抗血小板藥物一個多禮拜後,我們再度進行腦血管介入治療,置放血管支架,降低腦血管再度狹窄的機會。因為是在黃金時間裡打通血管,患者得以順利恢復,沒有留下神經學後遺症。」     腦血管狹窄,中風前兆莫輕忽!   人體的血管遍佈全身,負責將養分與氧氣送往各個器官,維持良好的血液循環,器官才能正常運作。蘇亦昌醫師指出,腦部和身體各處的血管都跟水管一樣,可能因為某些原因,導致血管管徑慢慢變小,使血流量漸漸變少。     動脈粥狀硬化是導致血管狹窄的重要原因之一,常發生在年紀較大、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的族群,蘇亦昌醫師解釋,不過導致腦血管狹窄的原因還有很多種,臨床上也曾遇過十幾、二十幾歲很年輕的腦血管狹窄患者。   腦血管狹窄初期大多沒有明顯症狀,隨著狹窄的程度惡化,血流量無法滿足正常生理需求、維持腦部運作時,便可能出現症狀。腦部的不同部位負責處理不同的功能,所以會因為腦血管狹窄的部位不同,而產生各式各樣的症狀。   「有些患者會突然眼睛黑矇看不到、突然某一邊的手腳無力、手腳麻木、突然口齒不清說不出話來、臉部表情不對稱、或非常容易頭暈。」蘇亦昌醫師說,「這些都可能是腦血管狹窄導致腦部缺氧的症狀,即使患者在短時間內恢復,也不容輕忽。若出現中風前兆、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簡稱TIA),卻未積極治療,後續出現中風的機會就很高。」     我們的腦部構造非常精細,需要維持充足的血液循環才能夠發揮正常功能,蘇亦昌醫師強調,短暫的缺氧,腦細胞還有機會復原,若錯失黃金治療期,缺氧時間過久導致腦細胞死亡,便會留下永久後遺症,例如癱瘓、失能、臥床,嚴重可能死亡。   出現手腳無力、口齒不清、突然失明、臉部表情不對稱時,請立刻就醫,分秒必爭!     積極治療腦血管狹窄,預防中風找上門   曾經出現中風前兆、或懷疑腦血管狹窄時,需要盡快接受進一步檢查,蘇亦昌醫師解釋,臨床上可以使用腦血管超音波、頸動脈超音波、腦部磁振造影等。   超音波是非常實用的工具,相對容易取得、便利性高,而且非侵入性、沒有放射線。蘇亦昌醫師說,「我們可以透過超音波檢查腦血管、頸動脈,利用血液流速的變化,來判斷狹窄的部位。」   腦血管狹窄的藥物治療會由兩個方向著手,首先要積極控制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避免血管狹窄惡化;再來會視狀況使用抗血小板藥物或抗凝血劑,降低形成血栓、導致中風的風險。   倘若腦血管狹窄、頸動脈狹窄的狀況較嚴重,便需要考慮腦血管微創導管介入治療,蘇亦昌醫師說,過去要解決腦血管狹窄的問題需要由神經外科醫師開刀,現在隨著微創導管介入治療技術的進步,已可解決大多數腦血管狹窄的問題。   「一般來說,醫師會由鼠蹊處穿刺股動脈、放入導管,然後在X光導引下將導管延伸到腦部。」蘇亦昌醫師解釋,「導管通過狹窄的位置後,便能撐開氣球導管擴張腦血管管徑,恢復血流暢通。必要時還可以放置血管支架,降低腦血管再度狹窄的風險。」     在非緊急的狀況,擴張血管與支架置放可以同時完成,蘇亦昌醫師說,至於較緊急的狀況,會先使用氣球擴張打通血管、恢復血液循環,然後讓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後續再安排放置血管支架,以降低血栓形成的危險。   接受腦血管微創導管介入治療後,請記得按時服藥,減少腦血管再度狹窄的機會。     提高警覺、適時檢查,才能預防腦中風!   腦血管狹窄初期,並沒有明顯症狀,患者往往毫不自覺,而在突然發生中風時,措手不及。蘇亦昌醫師提醒,年紀較大、或具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危險因子的民眾可以考慮接受腦血管超音波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至於已經出現手腳無力、眼睛黑矇、口齒不清、經常頭暈、表情不對稱等中風前兆的患者,更要把握時間、及早介入治療,才能降低腦中風的危險!   原文出處

2021年06月09日
公開
411

連假出遊超開心,血糖也要照顧好!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謝安慈醫師:他是一個中年的男性,他平時血糖控制得都很好,也許糖化血色素都在6點多%,空腹血糖都能夠達標,可是一個長假回來血糖整個都失控了。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謝安慈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謝安慈醫師:大家好,我是謝安慈醫師。   劉育志醫師:每次遇到連假的時候,大家都會很開心,但是在連假的期間,糖友的血糖經常會變得不太穩定,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狀況?   謝安慈醫師:連假的時候我們都常常會出遊,在出去遊玩的時候飲食是最難控制,平常在家我們可以控制飲食,但是在外面吃外食的時候是最難控制,可能會太油,而且很多的地區都有一些地方的特色小吃,常常都是熱量非常高的,所以非常難控制,另外一點,我們平常可能會有一些固定的運動,在連假期間,常常不論是出遊還是在家,都會缺少了運動,所以這段時間血糖特別難控制。   劉育志醫師:為什麼糖尿病患的血糖會起起伏伏?   謝安慈醫師:血糖起伏跟很多因素有關,跟他的飲食、運動量、生活作息,都息息相關,還有他的藥物是否有定期服藥,胰島素有沒有定期注射,這些都是影響血糖起伏的原因。   劉育志醫師:醫師會建議患者在家裡怎麼驗血糖?   謝安慈醫師:通常我們最常見的一個建議方式,是所謂的配對式的檢驗方式,就是餐前加上餐後,我們可能不需要一天測4到6次,或者是每一餐都測,我們可以譬如說,星期一測早餐前跟早餐後兩小時的血糖,星期二測午餐前跟午餐後兩小時的血糖,星期三換成晚餐,這樣輪流的方式,這樣一天可能只需要測兩次,可是我們長期下來,整天的血糖都有一些數據可以參考。   劉育志醫師:請問餐前血糖跟餐後血糖分別代表什麼樣的意義?   謝安慈醫師:餐前血糖通常跟我們胰島素的敏感性有關,也就是說胰島素降糖的能力有關,我們第二型糖尿病的病人會發生的原因,最重要就是胰島素的降糖能力降低,所以往往餐前血糖都會變差,餐後血糖跟我們胰臟分泌的胰島素的能力有關,也就是說,當我的胰島素分泌不足的時候,餐後血糖比較容易上升。   劉育志醫師:控制餐後血糖,對患者有什麼樣的重要性?   謝安慈醫師:我想餐後血糖跟餐前血糖當然同樣的重要,但是過去大家都比較重視餐前血糖,其實從我們過去的研究看起來,餐後血糖對糖尿病造成的各種各樣,大血管、小血管的併發症,都是非常重要的,另外餐後血糖代表的是血糖的起伏,如果餐後血糖沒有控制好,代表我們的血糖起伏過大,餐前、餐後血糖差異過大,在過去的研究發現,這樣的一個血糖起伏,對於糖尿病的併發症,以及各種各樣大血管、小血管的病變,都是比較嚴重的。   劉育志醫師:補充胰島素可以幫助血糖達標,請問我們常用的胰島素有哪幾種類型?   謝安慈醫師:胰島素有很多種,包括速效的胰島素、短效的胰島素,長效的胰島素以及混合型的胰島素。   劉育志醫師:請問預混型胰島素有什麼樣的優點?它適合用在哪些族群?   謝安慈醫師:所謂的預混型胰島素指的就是,我們中長效的胰島素加上超短效的胰島素,除了能夠長時間的控制血糖以外,同時能夠控制我們餐後的血糖,我們通常如果需要控制一整天的血糖,包括餐後的血糖,如果以胰島素治療的話,可能會需要打一針長效的胰島素,搭配三餐的短效或速效的胰島素,如果我們使用預混型的胰島素的話,可以減少注射的次數,也同時能夠控制餐後的血糖。   謝安慈醫師:在出遊期間最常發生的問題就是,我們飲食的時間沒辦法固定,有時候在兩個景點之間要開很長時間的車程,錯過了一些吃飯時間,或者是你在一餐的中間吃了大餐,吃了非常的多,對於一些胰島素注射的病人來講,他們就會非常的困擾,他可能會沒有辦法準時注射胰島素,可能他注射了胰島素也沒有辦法,去對付他這一次的大餐,所造成的餐後血糖高這個問題。   謝安慈醫師:現在其實也有一些新型的胰島素,新型的長效胰島素,還有新型的預混型胰島素,大概都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因為它可以在我們比較大餐前去注射,可以隨著我們生活狀況的變化,調整注射的時間。   劉育志醫師:我們在服用降血糖藥的時候,可以合併使用胰島素嗎?   謝安慈醫師:當然可以!   謝安慈醫師:大部分的口服藥,其實還是可以跟胰島素一起使用,胰島素當然是目前所知道降糖能力最好的藥物,但是對於血糖有時候的一些起伏,各種各樣的一些大小血管的一些,這個併發症的預防,還是需要靠一些口服藥來幫忙,所以口服藥加上胰島素,應該是目前比較適合的一種治療方式。   謝安慈醫師:其實胰島素是一個非常安全的藥物,胰島素的發現到今年剛好100年,我想大家都知道這幾年來,我們各種各樣的新的藥一直不停地上市,其實到現在為止還在使用的藥物,基本上都是已經算是比較新的藥物,大部分過去可能50年前發現的藥,大部分都已經淘汰了,但是胰島素能夠存在100年,表示這個藥它是非常好用,而且是非常安全的藥物。   謝安慈醫師:現在有很多的改良型的胰島素,有長效、短效、有各種混合型的胰島素,所以它可以讓我們更減少各種各樣,糖尿病注射胰島素之後,所造成的各種併發症或各種風險,尤其是對於低血糖的影響,現在有很多的這些長效的胰島素,發生低血糖的機會都降低了許多。   謝安慈醫師:我記得有一個病人,他是一個中年的男性,他平時血糖控制得都很好,也許糖化血色素都在6點多%,空腹血糖都能夠達標,可是一個長假回來,血糖整個都失控了,一問之下就是吃東西造成的,他告訴我過年期間有人送了他一盒花生糖,他每天坐在家裡看電視然後邊吃花生糖,兩天就把那一盒花生糖全部吃光,所以他這一次回來,糖化血色素直接就飆到9點多%,從平常的6點多直接飆到9點多,所以不要認為平時血糖控制得很好,假日就可以放鬆,碰到假日只要一不注意,隨時血糖可能會飆到非常的高。   劉育志醫師:血糖不會放假   謝安慈醫師:對!身體不會在假日期間自己把血糖控制好,隨便你吃,這種事情不可能發生。   劉育志醫師:感謝謝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原文出處

2021年06月07日
公開
407

失智症治療重點、照護資源,醫師圖文解說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生,我先生都會一直問同樣的問題,才剛講過的話,馬上就忘記。他從前愛看電視,現在卻連遙控器都不會用,而且常搞不清楚白天、黑夜。」老太太一臉擔憂地說,「前幾天出門去散步,結果竟然在公園迷路,走不回來。怎麼會這樣啊?」   員林基督教醫院神經醫學中心林君襄主任指出,失智症的症狀以記憶力退化為主,患者會反覆詢問相同問題,才剛講過一回頭又會再問,有些患者則會反覆購買同樣的東西,讓家屬相當困擾。   另外,患者的判斷力、計算能力、語言能力都會受到影響,整體的認知能力越來越差。失智症還會出現一些精神症狀,例如妄想、幻覺、憂鬱等,可能會誣賴別人偷他的錢、或是配偶有外遇的狀況。   「該如何區分老化健忘?還是失智症呢?」林君襄醫師舉例說明,「如果上週五帶長輩去看花展,長輩可能會忘記看過哪些花,但是失智症患者可能會記錯交通工具,嚴重的話甚至完全忘記去過花展。正常老化的健忘,可以透過寫筆記提醒自己;若是失智症患者,可能連寫筆記也沒有辦法提醒自己,而且失智症患者沒有病識感,會覺得自己一切正常。」     懷疑失智症該怎麼辦?   林君襄醫師解釋,失智症是一個總稱,它包含非常多種失智症,其中大概6、7成是阿茲海默症,另外還有血管型失智症、額顳葉型失智症、巴金森氏症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或是包含兩種以上失智症的混合型。     若懷疑家人有失智的狀況,要儘快至神經內科就診,醫師會透過較完整的檢查來診斷失智症。   抽血檢查是為了排除一些可以治療的疾病,例如甲狀腺低下、或長期吃素可能導致維生素B12缺乏等。影像檢查是為了排除腦瘤、外傷、水腦等問題。   臨床上,大多會使用「臨床失智症評估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Scale,簡稱CDR)」、「簡易智能測試(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簡稱MMSE)」來進行評估。MMSE會依照教育程度跟年紀去校正,分數越低代表越嚴重。CDR會分成0.5、1、2、3,代表疑似或極輕度、輕度、中度、重度失智症。     及早治療失智症,才能延緩病程   失智症的嚴重度不同,所需要的治療與照護也不相同,林君襄醫師強調,早期介入相當重要,倘若放任不理,患者的認知功能、生活功能將迅速衰退。   目前已有失智症的藥物能夠延緩病程,如果能夠提早警覺到失智症,並早期開始治療,患者的認知能力與生活能力可以被改善且延緩。   針對阿茲海默症造成的失智症,可考慮使用乙醯膽鹼酶抑制劑(Acetyl- cholinesterase inhibitor)或NMDA受體拮抗劑(NMDA antagonist)。乙醯膽鹼酶抑制劑可以減少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的分解,改善認知功能;NMDA受體拮抗劑可抑制NMDA受體的過度活化,延緩失智症惡化的速度。醫師會根據病情及健保給付條件來用藥,若能在失智症早期開始治療、按時服藥,有助於減緩病程。     「假使到了失智症中晚期才開始治療,患者可保存的功能就會有些差距,也就是有無照顧自己的能力」林君襄醫師說,「早期介入治療就有機會可保存較多的認知與生活功能。」早期治療會有大概半年的時間,患者生活功能會變得更好,甚至接近正常老化的曲線。   由於失智症患者容易忘記吃藥或忘記吃過藥,有時還會一次吃掉好幾天份的藥物,建議可使用分裝藥盒或由照顧者餵藥,以確保用藥安全。     善用失智症照護資源   除了藥物之外,不同程度的失智症也需要不同的照護,林君襄醫師說明,目前有多種社會資源可以運用,包括「喘息服務」、「居家服務」、「家庭托顧」、「營養餐飲服務」、「安養服務」、「巷弄長照站」、「失智症團體家屋」等,提供給患者及照顧者各方面的協助。   「疑似或極輕度失智」患者若未接受治療,一年內進展到輕度以上失智症的機會達15%,建議利用長照服務地圖尋找巷弄長照站、失智據點參加認知促進活動,有助維持認知功能。在患者仍有判斷力時,要把握機會討論相關法律問題,例如預立醫療決定、預立遺囑、遺產處置等。因為患者判斷力變差,較容易受騙,財務保管須更為謹慎。   「輕度失智」患者可透過巷弄長照站、失智據點獲取相關資訊,也能考慮參加日照機構。患者白天可至日照機構參加各種活動,維持社交功能。部分機構亦提供夜間臨時住宿,讓家屬或照顧者能獲得短暫天數的休息。由於失智症患者相當容易走失,務必事先準備,倘若走失48至72小時沒有得到救援,死亡率會提高三至四成。可以使用安心手鍊、智慧手環,讓患者穿著鮮豔、顯眼、容易辨識的衣服,並至警察局捺印指紋。     「中度失智」患者可能出現嚴重的行為問題或大小便失禁,可以考慮居家服務或機構收住。生活環境要預防跌倒,可安裝扶手、止滑條、減少障礙物、充足照明,減少意外發生的機會。 「重度失智」患者已經無法思考、表達,需要完全仰賴他人照顧,可能有吞嚥障礙、需要長期臥床,最後可能因為反覆感染而逝世。   「失智症照護牽涉生理、心理、家庭、社區等很多層面,」林君襄醫師說,「我們的失智症團隊有個案管理師、心理師,收案後個管師會每個月進行電訪,並依照失智家庭的狀況去規劃合適的長照資源。當家屬的壓力過大時,也有心理師可以諮詢、協助。」     貼心小叮嚀   林君襄醫師提醒,失智症並非單純的老化或健忘,如果發現家人出現重複發問、迷路、性格改變、判斷力變差、混淆時間地點、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物等狀況,務必盡快至神經科或精神科做進一步評估。   目前已有藥物能夠延緩失智症的病程,應及早接受治療,才有機會保存較多的認知能力與生活能力。同時,也建議家屬多善用各地區共照中心的資源,起初可協助疑似失智患者的就醫服務,再透過社區長照資源的輔助,延緩患者病程進展,並提供最適切的照顧建議。   原文出處

2021年06月04日
公開
408

天天外食愛注意!充足營養素,健全身體自然保護系統!

  生活忙碌、天天外食、經常熬夜已是許多上班族的生活寫照,由於缺乏運動,且吃得較油、常喝糖飲,讓體重在不知不覺中上升。然而,體重雖然過重,但是身體卻可能處於營養不良的狀態,日積月累下來,可能影響身體自然保護系統,健康也會亮起紅燈。 我們的身體從外而內有幾道防線構成自然保護系統,幫助人體抵抗外來物質的侵害。自然保護系統需要許多營養素的參與才能夠正常運作,除了充足的蛋白質外,還需要維他命C、維他命D、鋅等營養素。     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維他命C   「維他命C(Vitamin C)」是重要的水溶性維他命,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幫助清除體內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及活性氮(reactive nitrogen species, RNS),終止自由基的連鎖反應及降低氧化傷害[1]。   維他命 C 除了是膠原蛋白製造過程中所必需的輔因子,亦是構成膠原蛋白的要素,有助維持細胞排列的緊密性、增進體內結締組織、骨骼及牙齒的生長。充足的維他命 C有助於傷口癒合及增加對受傷及感染等壓力的抵禦能力[1]。     缺乏維他命C時,可能出現貧血、傷口癒合不良、容易感染、牙齦出血等問題,嚴重時稱為「壞血病(scurvy)」。   由於我們的身體無法合成維他命C,所以需要每天從食物或營養補充品中攝取,包括檸檬、葡萄柚等柑橘類、蕃石榴、草莓、西印度櫻桃、番茄、高麗菜、花椰菜等皆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成年人建議攝取量,為每日100mg,然而抽菸、飲酒過量、感染、情緒壓力可能使維他命C的消耗量增加,需要適時補充。     有助骨質、健全保護力的維他命D   維他命D是脂溶性維生素,可以增進鈣吸收,幫助骨骼與牙齒的生長發育,促進釋放骨鈣,以維持血鈣平衡,並有助於維持神經、肌肉的正常生理。   接受日光照射後,我們的身體可以合成維生素D。台灣的日照充足,過去大家並不認為國人有維他命D缺乏的問題,然而,本土研究卻發現維他命D缺乏的狀況比想像中還要常見。   維他命D的建議攝取量,五十歲以下為每天400 IU,五十一歲以上為每天600 IU[2],但是,根據國人維生素D營養狀況初步分析結果,超過 66%的民眾處於缺乏(<20 ng/mL),不到2%為充足(>33ng/mL)。大部分國人每日攝取的維他命D約DRIs(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的2/3[3],顯然有改善空間。     建議大家要養成戶外活動的習慣適度接受日照,食物來源方面,可選擇海水魚、淡水魚、牛奶、起司、蛋黃、蕈菇、黑木耳等食物。   整天待在辦公室的上班族、經常外食的族群、維他命D合成量降低的老年人都得留意維他命D的攝取與補充。     維持能量代謝的鋅   「鋅」是維持人體生理機能的重要元素,是胰島素及多種酵素的成分。我們體內生理機能的運作大多需要各種酵素參與,充足的鋅有助於維持能量、醣類、蛋白質與核酸的正常代謝。   鋅有助於皮膚組織蛋白質的合成,能增進皮膚健康,且有助於維持正常味覺與食慾、維持生長發育與生殖機能。   根據衛服部國民健康署的102-105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鋅的攝取量於13歲以上的民眾均有觀察到未符合DRIs(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的現象,男性與女性分別僅達 DRIs的 79-92%及 72-87%。     鋅的動物性食物來源包括魚肉、肝臟、瘦肉、牡蠣等,具有較高之吸收率與生物可利用率。植物性食品的含鋅量較低,且植酸會與鋅形成複合物,而影響鋅的生物可利用率[4]。   體內的鋅會由皮膚、小腸、尿液、精液、月經流失,倘若無法由食物中攝取足量的鋅,便要適時補充。     攝取充足營養素,維持身心健康   忙碌的生活,讓每天三餐常是簡單帶過,而沒有攝取到均衡營養素,短時間可能沒有感覺,但時間一久便會影響到正常生理機能,弱化身體自然保護系統。   大家在挑選食物時要多花點心思,每天要吃到各種營養素的建議攝取量DRIs,才能維持身心健康喔!   參考資料: 1. 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及其說明,第七版,國民健康署 2. 國民健康署公告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八版 3. 國人維生素D營養狀況初步分析結果_由NAHSIT1993-1996到2005-2008 4. 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及其說明,第七版,國民健康署 5. 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及其說明 第七版(100年修訂)- 維生素C 6. 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及其說明 第七版(100年修訂)- 維生素D 7. 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及其說明 第七版(100年修訂)- 鋅   原文出處

2021年06月03日
公開
334

想懷孕,如何掌握黃金受孕期?排卵檢測圖解懶人包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懷孕需要精子與卵子結合,在準備懷孕時,首先要學會掌握排卵時機,因為男生的精子可以在生殖道內存活2-3天,而女生的卵子在排卵後只會存活24小時,也就是說精子與卵子必須在這段短暫的時間裡相遇,才能夠順利懷孕。   何時開始進行排卵檢測?該如何判讀結果?兩條線就是排卵嗎?趕快來看懶人包。     先搞懂排卵生理機轉   女性體內的荷爾蒙如雌激素、黃體激素、黃體成長激素(LH,又稱黃體化激素)、濾泡刺激素(FSH)會有週期性變化,讓生殖系統為受孕做好準備。   從月經開始的第一天起,濾泡刺激素會促使卵巢內的濾泡長大,每個人濾泡成長的天數會有所差異。當濾泡成長到一定程度後,下視丘會刺激腦下垂體分泌黃體成長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簡稱LH),讓黃體成長激素濃度大幅增加以刺激排卵。   在月經週期很規律的狀況下,下次月經開始的日子往前回推14天,大概就是排卵的日子。但是,受到生活作息、工作壓力的影響,每個人的周期或多或少都有些差異,沒辦法像時鐘一樣準確,所以我們可以藉由排卵檢測來掌握排卵時機,增加受孕的機會。     排卵檢測試劑的原理   當女性體內的黃體成長激素(LH)濃度大幅增加時將促使卵泡排卵,所以我們可以透過檢測黃體成長激素(LH)濃度來偵測排卵的時機。   該如何檢驗黃體成長激素的濃度呢?因為黃體成長激素會由腎臟排出,現在只需要留幾滴尿液便能檢驗黃體成長激素的濃度,非常方便。     何時開始進行排卵檢測?   卵巢內的濾泡成長需要時間,我們可以等到濾泡快要成熟時再開始進行排卵檢測。請以月經開始為第1天,根據月經週期之天數來決定開始檢驗的日期,舉例來說,若月經週期為28天,請從第10天開始檢測,若月經週期為30天,請從第12天開始檢測。而且接下來幾天都要進行排卵檢測,才能偵測到黃體成長激素的濃度最高,可能排卵的日子。     如何判讀排卵檢測的結果?出現兩條線就是排卵嗎?   在進行排卵檢測時,經常有人會誤以為只要排卵檢測出現兩條線,就代表有排卵,其實不是這樣喔。   以排卵試紙為例,排卵試紙上大多有兩條線,控制線(C-line,Control line)與測試線(T-line,Test line),倘若排卵檢測的結果沒有顯示控制線時,便是無效結果,請更換試紙重新檢測。   當控制線與測試線皆顯色時,代表有驗到黃體成長激素,但不代表排卵。正確解讀排卵檢測需要比對連續幾天的檢測結果,依照測試線顏色的深淺來判斷。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測試線由淺色漸漸變成深色,然後又漸漸變淡。測試線顏色最深的時候代表體內黃體成長激素達到高峰,大概就是排卵的時機點,請務必好好把握、加緊努力。   如果測試線的顏色持續很深、持續很淺、或是時淺時深,代表黃體成長激素的分泌異常,建議要就醫檢查喔。   另外市面上也有數位化的排卵檢測試劑,不需要使用肉眼判讀T線和C線的深淺,運作的原理相同,都是透過檢測女性尿液中的黃體成長激素來判斷排卵狀態。     何時可以驗孕?   精子與卵子結合成為受精卵後之後,會慢慢移動到子宮著床,胎盤組織開始成長並分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隨著胚胎發育,體內的hCG會快速上升,驗孕棒便是透過檢驗尿液中的hCG判斷是否懷孕。   從排卵日起算大約14天,可以使用驗孕棒驗尿。驗孕棒一般會有兩條線,控制線(C-line,Control line)與測試線(T-line,Test line),若驗孕顯示兩條線,代表可能懷孕了,要準備找婦產科醫師檢查,大約懷孕6周後,超音波就能找到胚囊確認懷孕囉!   原文出處

2021年06月02日
公開
192

男生女生照過來,自我檢查學起來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進入青春期後,我們的生殖系統會快速發育,並出現各種第二性徵。大家要開始定期自我檢查,留意自己的健康。   男生在洗澡時請觀察陰莖和陰囊的皮膚是否有潰瘍、尿道口是否有分泌物、鼠蹊部是否有硬塊。然後將手指放在睪丸後方,用大拇指輕輕滑動、按壓睪丸,檢查雙側睪丸大小是否對稱、是否有硬塊、是否有異常疼痛。   女生在每次月經結束後7-10天,可以進行乳房自我檢查。由於男生也有罹患乳癌的風險,同樣需要每個月乳房自我檢查。   你可以依照以下幾個步驟來進行。   看一看: 請面對鏡子,在雙臂上舉、叉腰、下垂時分別觀察雙側乳房是否對稱、是否有突起、是否有凹陷、是否有紅疹、是否有潰瘍。   摸一摸: 請把左手舉高放到腦後,用右手檢查左側乳房。檢查時將手指併攏,以指腹輕輕按壓乳房,從乳頭開始順時鐘方向檢查,並逐漸向外,檢查範圍包括鎖骨下方、腋下、肋骨下緣、胸骨中線。完成後再檢查右側乳房。   擠一擠: 請用手指按壓乳頭、乳暈、乳房,觀察乳頭是否出現分泌物。   若有發現任何問題,請盡快就醫。   由於早期乳癌通常都摸不到,所以大家還是得定期接受乳房超音波、乳房攝影等檢查喔。   原文出處

2021年06月01日
公開
226

即刻救援,叫叫壓電!急救重點學起來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啊!有人昏倒了!」 突然遇到有人昏倒在地時,你可以這樣做。   請先觀察周遭環境,確保自身以及病患的安全,然後進行「叫叫壓電」!     第一步:叫   「你還好嗎?」   觀察患者是否有反應及呼吸。   第二步:叫   「趕快打119,請拿AED過來!」   要大聲呼救,請人幫忙打119,並到附近拿取AED。   第三步:壓   雙手交疊,放在患者胸骨的下半段,然後手肘打直,肩膀前傾開始垂直下壓。壓胸深度至少5公分,每分鐘100~120下。   第四步:電   取得AED後,請進行「開貼插電」   開:先打開AED、剪開衣物。   貼:把貼片黏在胸口,一個黏在左側乳頭側邊,另一個黏在右鎖骨正下方。   插:將貼片接頭插入AED的插孔。   電:AED會自動分析心律,若有需要電擊便會發出提醒,電擊前請大喊「大家離開!」確認沒有人碰觸患者後,再按下去顫鈕電擊。   電擊後,應該立刻繼續胸外按壓,不須移除AED貼片。AED會自動每兩分鐘做一次心律分析。只有在分析心律的那幾秒鐘可以暫停壓胸的動作。   請反覆進行壓胸和AED心律分析,直到患者恢復呼吸或救護人員接手為止。   記住「叫叫壓電」,在關鍵時刻,你也可以即刻救援!   原文出處

2021年05月31日
公開
1822

年輕人也不能大意!劇痛且要命的主動脈剝離,醫師圖文解說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的背好痛…好像被撕開一樣…」躺在推床上的年輕男子一身冷汗,痛得幾乎說不出話來,因為上班時突然出現劇烈疼痛,被送到急診室。在一切正常的狀況下,卻突然發生劇烈的胸痛、背痛,有可能是主動脈剝離,所以隨即安排檢查。   「當確定診斷為主動脈剝離時,他其實非常的錯愕。主動脈剝離是非常危急的狀況,死亡率相當高,幸好在緊急手術後,患者已順利出院。」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劉殷佐醫師回憶,「回診時,他說感覺好像又活了一次,得好好重新思考人生的規劃。」   聽到心血管疾病,很多人會認為是老年人的專利,劉殷佐醫師提醒,然而近年來主動脈剝離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年輕人也不能大意!     突然劇痛、可能猝死的主動脈剝離   劉殷佐醫師解釋,我們主動脈壁的構造有三層,包括內膜、肌肉層、外層,這三層構造本來是黏在一起,但是當主動脈內膜破損、產生縫隙時,高壓血流便可能灌入,並撐開主動脈壁。因為會造成主動脈構造整層分離,所以稱為「主動脈剝離」。   主動脈剝離的發生,往往沒有任何預兆。大部分患者會突然間感到劇烈的疼痛,像刀割、被撕裂的胸、背痛,而且疼痛感幾乎無法緩解。     主動脈剝離發生的位置不同,產生的症狀也會不太一樣。劉殷佐醫師分析,如果是從升主動脈開始剝離,患者會以前胸疼痛為主;如果只有降主動脈發生剝離,患者就會感到背痛。除了劇烈疼痛之外,主動脈剝離也會造成嚴重的急性併發症。   當主動脈剝離造成主動脈破裂時,將導致大量內出血,患者會在短時間內休克、死亡。   主動脈剝離後,蓄積在主動脈壁內的血液會形成「假腔」,逐漸鼓脹的「假腔」可能對「真腔」造成壓迫,進而影響血流,劉殷佐醫師解釋,「簡單來說,就是一條管路被撐開成兩條不一樣的路,若真腔被假腔壓迫就會造成正常的血流灌入不足的現象,導致器官缺血、缺氧。」   依照主動脈剝離的位置,可能影響到不同的器官,而出現腎臟缺血、腸缺血、肢體缺血等狀況,如果影響到脊椎動脈,患者可能癱瘓,當腦部、心臟缺血壞死,患者可能當場昏迷、死亡,讓大家措手不及。     幸運存活的患者,部分器官可能因為缺血受損而留下後遺症,例如腎臟衰竭、下肢癱瘓等,主動脈剝離的部位亦可能漸漸形成主動脈瘤,隨著時間,主動脈瘤將變大,破裂的風險也會越來越高,必須盡快介入處理。   劉殷佐醫師強調,主動脈剝離是非常危險的急症,發作之前,患者感覺一切正常,發作之後,狀況會急轉直下,各種急性併發症陸續出現,進展很快,死亡率相當高。   「大家平時要把血壓、血脂、血糖控制好,這些慢性疾病都會影響血管的健康。抽菸也對血管有害,最好能盡快戒菸。」劉殷佐醫師提醒,「主動脈剝離大多發生在老年人,但是近幾年來有年輕化的趨勢,千萬不能大意。」     搶救主動脈,減少併發症   臨床上會根據主動脈剝離的位置,區分成「甲型主動脈剝離(Type A)」與「乙型主動脈剝離(Type B)」,剝離位置包含升主動脈的稱為「甲型主動脈剝離」,剝離位置局限於降主動脈的稱為「乙型主動脈剝離」。   劉殷佐醫師說明,甲型主動脈剝離容易影響腦部、心臟,死亡率很高,必須盡快手術治療;乙型主動脈剝離可能影響腎臟、腸道、脊髓、下肢等,往往需要住入加護病房,密切觀察。   甲型主動脈剝離的治療以開放式手術為主,心臟血管外科醫師會打開胸腔、切除發生剝離的主動脈,然後以人工血管重建主動脈。     乙型主動脈剝離可能使用藥物或主動脈支架手術來處理,劉殷佐醫師解釋,主動脈支架手術是微創手術,醫師會從腹股溝處將導管放入股動脈,在X光的導引下,把一個特殊設計的覆膜支架送到主動脈裡,確認位置後再展開主動脈支架,讓主動脈的血液在主動脈支架裡流動,不會再繼續灌入內膜裂孔。   「傳統開放式手術是開胸後把剝離的主動脈截掉,換上一段人工血管取代主動脈。」劉殷佐醫師說,「受惠於科技的進步,現在可以利用主動脈支架從血管內層把內膜裂孔隔絕開來,傷口較小、手術時間較短、術後疼痛較輕、住院天數也較短。」   主動脈支架一開始是設計給年紀較大、手術風險較高的族群使用,一般患者若解剖構造符合主動脈支架置放的條件,亦可以考慮使用。接受主動脈支架手術後要嚴格控制血壓、血糖、血脂,減少日後血管病變的機會。     貼心小提醒   主動脈剝離是個非常嚴重的疾病,劉殷佐醫師提醒,大家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飲食上盡量少油、少鹽,維持理想體重,養成運動的習慣,生活要規律,避免熬夜,避免情緒起伏過大,最好不要抽菸。即使是年輕人,也要記得定期量血壓,才有機會及早發現血壓異常,並積極治療。   當氣溫變化較大時,容易導致血壓波動,在寒冷的天氣裡,務必做好保暖避免血壓升高,降低主動脈剝離的風險喔!   原文出處

2021年05月27日
公開
551

客戶笑稱癩痢頭 專業醫療團隊搭配生物製劑助乾癬患者皮膚乾淨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51歲的林先生罹患乾癬近30年,其病灶恰好集中在頭皮和指甲等外顯處,因任職公司高層主管,需要經常接觸客戶而感到十分困擾,一般都戴著帽子、著長袖來遮掩乾癬,但曾無意間摘下帽子,被客戶誤認是衛生習慣不良而感染了癩痢頭,與客戶握手時,更因乾癬病變的甲面猶如一雙巫婆手,讓他被詢問是否得了灰指甲,令林先生苦不堪言。   乾癬反覆復發的他也曾尋求偏方療法,但皮膚狀況更加惡化。直到去年因公至台中,特地前往乾癬治療照護聞名的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看診,經皮膚科洪琡茹醫師診治後,考量患者需長期往返兩岸,無法規律接受照光治療、使用免疫抑制劑又因肝功能異常而暫緩;故建議選擇生物製劑方案。在治療一個月後頭皮病灶近乎消失,四個月後甚至連指甲病灶都大幅改善,對於治療結果十分滿意的林先生,也懊悔當初不該亂花錢嘗試旁門左道,應該及早到大醫院接受正規治療。     身心俱疲!乾癬非單純皮膚病 還面臨復發與共病風險   中山附醫皮膚科賴柏如主任解釋,乾癬是一種皮膚免疫疾病,不只會導致皮膚脫屑紅斑,還可能因全身發炎引發系統性共病,有鑑於此,中山醫療團隊會針對個案病況,擬定系統性策略來診治乾癬,不僅針對皮膚病灶治療,同時全面監測其他共病風險,包含常見的乾癬性關節炎、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肥胖、心血管疾病等。     中山附醫皮膚科蕭玉屏醫師表示,除了上述共病風險,許多「隱性的影響」更是壓倒患者的最後一根稻草,尤其面臨乾癬週期性復發、緩解的痛苦迴圈,嚴重影響工作、社交及與親密生活,導致身心俱疲,診間常見患者併發憂鬱症狀。   中山附醫皮膚科魏秀娟醫師指出,中山附醫皮膚科有專業的醫療團隊及個管師,不僅幫助病人積極用藥回診,也提供相關生活與心靈的諮商支持,且隨著乾癬治療持續進步,新型生物製劑不只能改善皮膚乾癬,也有助降低共病風險、延緩復發的週期,幫助患者回歸正常身心狀態。     醫療科技進展 生物製劑助乾淨成真   中山附醫皮膚科周威廷醫師說明,臨床會以皮膚乾癬面積、嚴重度來歸類患者疾病程度屬於輕、中、重度,一般除了給予外用藥物外,如中重度且乾癬面積較大的患者,可能需考量全身性治療,包含照光、口服免疫調節劑和使用生物製劑。   中山附醫皮膚科鄭人榕醫師指出,過去治療乾癬,難以想像皮膚可以恢復到與常人一般,但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推升生物製劑的發展,乾癬治療趨勢從早期病灶可改善50%到75%,現階段已經進展到可改善90%到100%,相當於皮膚乾淨程度,這對於中、重度乾癬患者而言是一大福音。     中山附醫皮膚科劉親穎醫師補充,該治療原理是類似標靶治療概念來調節關鍵發炎因子,患者約一至三個月定期回診、規律接受治療,來達到理想的治療目標。據目前健保給付規範,乾癬患者如經過照光治療及其他口服系統性治療無效,且符合全身慢性中、重度乾癬,即可申請生物製劑治療。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洪琡茹醫師再次向各位病友強調,乾癬病灶消失,甚至是長時間不復發,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從前沒有辦法達到的,現在或許有機會,請重新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及早接受正規皮膚科治療。       專業團隊全人照護 助乾癬患者化癬為零   中山附醫皮膚科賴柏如主任分享,針對乾癬照護,中山醫療團隊採用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原則進行全人化照護,醫護人員會與患者詳細討論對於治療的目標與選擇,也鼓勵病人積極分享自己的疾病狀況,使團隊能更精準地擬定個人化的治療策略。   不僅如此,針對乾癬這類全身性免疫性皮膚疾病,除了皮膚病灶外,還存在其他共病風險,中山附醫乾癬醫療團隊同時攜手免疫風濕科、病理科等醫師來共同商討治療策略,以提供更全人的醫療服務,幫助患者化「癬」為零。   原文出處

2021年05月26日
公開
533

乖乖測血糖,為何控糖還是不達標?醫師圖文詳解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今天要看抽血報告。」四十多歲的王先生說。   「你的空腹血糖有達標,」醫師翻開病歷說,「可是糖化血色素8.2%,比較高喔。」   「什麼?糖化血色素又超標了!」王先生有點訝異,「怎麼會這樣?我在家驗的空腹血糖都很標準,為什麼糖化血色素降不下來。」檢視王先生的紀錄,空腹血糖的確都有達標。   台中榮民總醫院新陳代謝科傅家保醫師解釋,「如果飯前血糖正常,但是糖化血色素超標,問題大概就出在飯後血糖。」     不只顧餐前,餐後血糖同樣重要   為了降低糖尿病造成的慢性併發症,目前會把空腹血糖的目標訂在80-130 mg/dL,飯後血糖在180mg/dL以下,飯前與飯後的血糖差異最好小於60mg/dL,而糖化血色素建議小於7%。   我們的血糖會跟紅血球裡的血紅素結合在一起,稱為「糖化血色素(Glycated Hemoglobin,簡稱HbA1c)」,傅家保醫師指出,由於紅血球的半衰期大概是120天,所以糖化血色素可以反應最近3個月的平均血糖值。飯前血糖與飯後血糖都會對糖化血色素造成影響,也就是說控制血糖不能只看空腹及餐前血糖,餐後血糖也同樣重要。     「用個簡單的比喻來解釋,我們可以把血糖波動想像成海浪,假設餐前血糖很平穩,但餐後血糖很高,或是餐前跟餐後差距越大,超過60mg/dL以上,血糖波動就像是海浪,會破壞血管的內壁,較容易出現破損或動脈粥狀硬化。」傅家保醫師說明,「血糖越平穩越好,餐前跟餐後的差異最好不要波動太大。」     餐後血糖高,這些原因要注意   導致餐後血糖超標,常見的原因有幾個,包括食物的種類、烹調的方式、攝取的速度等。   在食物種類方面,建議選擇原型的食物,因為越精緻的食物,越容易造成飯後血糖高,傅家保醫師說,例如吃乾飯比吃稀飯好、吃水果比喝果汁好。在烹調方式方面,越少烹調的食物,比較不會導致飯後血糖超標,採用蒸、煮會比煎、炸、烤來的好。進食的時候建議細嚼慢嚥,因為吃得越快,越容易吃下太多東西。   傅家保醫師提醒,「飯後運動也要注意,例如快走有助於改善飯後血糖,但是激烈運動反而可能導致血糖升高。」   想要穩定餐後血糖,首先必須找到導致餐後血糖高的原因有哪些,然後針對個別狀況做調整。再來就是調整藥物,目前有針對飯前或飯後血糖的血糖藥或胰島素,可以跟醫師詳細討論。   傅家保醫師表示,「我們自己有做過研究,假設患者的糖化血色素在8.5%以上,甚至更高的糖化血色素,這時候的首要目標是控制飯前血糖,因為這類患者的飯前血糖對糖化血色素的貢獻可以到七成以上。可是,當糖化血色素大概在7至8%時,飯後血糖對糖化血色素的貢獻可以達到七成以上,所以會鼓勵患者驗飯後血糖,並積極控制飯後血糖。」     控糖小技巧,配對血糖量測法   為了瞭解血糖的狀況,糖友平時除了驗餐前血糖,也要記得驗餐後血糖。   「最完整驗血糖的方式是每天三餐的餐前及餐後(開始用餐後的兩個小時),再加上睡前。但是,多數糖友大概不容易一天驗七次血糖。」傅家保醫師說,「所以會推出『配對血糖量測』。」     「配對血糖量測」就是量週一早餐的餐前跟餐後,週二的午餐的餐前跟餐後,週三的晚餐的餐前跟餐後,然後週四、週五、週六,同樣分別量測早餐、午餐、晚餐的餐前跟餐後,週日再量早餐的餐前跟餐後。 利用配對血糖量測就可以知道,一個禮拜中所有三餐的餐前跟餐後血糖,以及餐前、餐後的血糖的差異,方便調整飲食與藥物。     善用胰島素,幫助血糖達標   飲食控制、規律運動、按時服藥是控糖的幾項重點,面對起起伏伏的血糖,胰島素亦是幫助血糖達標的得力助手。   人體本來就有胰島素的需求,控制飯前血糖的叫做「基礎胰島素」,因為不管有沒有吃飯,我們的胰臟都會持續分泌一定量的胰島素,傅家保醫師分析,進食之後,血糖上升,所以胰臟會大量分泌胰島素,讓血糖回復到正常的狀況,回復血糖的能力,就是取決於胰島素分泌的量。隨著患者胰臟功能慢慢退化,退化到無法分泌足夠的胰島素時,就需要補充胰島素。   人類運用胰島素來治療糖尿病的歷史已經將近一百年,是相當有效的控糖工具,除了傳統胰島素外,目前還有「速效型胰島素」、「長效型胰島素」、「預混型胰島素」等新型胰島素。     「長效型胰島素是當作基礎胰島素使用,有助穩定空腹血糖;速效型胰島素是當作餐後胰島素使用,可控制餐後血糖。為了滿足一整天的胰島素需求,可能需要打一次長效型胰島素穩定空腹血糖,然後再三餐後各打一次速效型胰島素控制餐後血糖。」傅家保醫師說,「為了提升便利性,也可以考慮使用預混型胰島素,預混型胰島素中包含長效型胰島素與速效型胰島素,有助減少施打次數,可一天打一至二次,且能彈性施打,幫助血糖及糖化血色素達標。」相較於傳統胰島素,新型胰島素藥效較穩定,出現低血糖的機會也較低。     貼心小提醒   「血糖達標沒?」是越來越多人重視的課題,為了減少糖尿病造成的各種併發症,務必做好飲食控制、規律運動、按時服藥、補充胰島素,且定期量血糖。除了關心餐前血糖,也要留意餐後血糖。避免血糖波動幅度過大,可減少心血管受到傷害,降低併發症發生的機會!     原文出處

2021年05月25日
公開
303

防衛動員!特殊嚴重疫病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根據新聞報導,某國已有不明傳染疾病出現人傳人現象,我國疾管署通報各單位嚴防注意,於各港口、機場嚴防戒備,並購置遠紅外線熱像儀,針對體溫超過37.5度之入境人員,加強戒備。另外,各醫院已陸續出現呼吸道感染症狀民眾就醫,並有零星感染者查無感染源頭的狀況,疑似有零星社區感染情形發生。   為防範新興傳染病散播,校園門口會設置體溫篩檢站,進行第一層量測。若發現額溫大於攝氏37.5度,請至適當場所進行第二層量測。   若有呼吸道症狀或耳溫大於攝氏38度,便暫時至獨立空間休息進行第三層量測,再次量測耳溫,並通知家長帶去就醫並返家休養。若為教職員亦請勿進校園並就診,且於當日向學校回報就診結果。學校適時進行校安通報。   如果班級突有學生出現發燒或上呼吸道症狀,請通知校護或行政人員攜帶額(耳)溫槍及緊急口罩到班級,替發燒學生量測體溫並戴上口罩。由任課老師量測其他同學體溫,並適時提供備用口罩。   請將體溫大於攝氏38度的學生移至獨立空間休息,再通知家長帶去就醫並返家休養。需追蹤確認當日就診結果並進行校安通報。   面對傳染病,我們要盡量阻斷傳染途徑,請務必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以拱手代替握手、維持手部清潔、避免觸摸眼口鼻、用餐時不分食、不聊天。若出現症狀或發燒,應立即就醫並在家休息。   日常生活中要攝取均衡營養、維持正常作息、規律運動、睡眠充足。   擁有正確的防疫觀念才能遏止疫情擴散!   原文出處

2021年05月24日
公開
448

攝護腺癌出現抗藥性怎麼辦?醫師圖文詳解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75歲的老伯伯因為解尿困難而到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就診,醫師做肛門指診時摸到攝護腺有硬塊,切片檢查確定是攝護腺癌。後續的檢查發現,攝護腺癌有多處骨頭轉移,雖然已經痠痛好一段時間,但老伯伯都以為是年紀大造成的痠痛,而不以為意。   在得知攝護腺癌已是第四期時,老伯伯感到很沮喪,不過醫師鼓勵他說,現在有新一代的口服藥物,可以先不用做化療。經過討論,老伯伯開始接受荷爾蒙治療與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治療,在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醫護團隊全面且完善的照護下,不到幾個月的時間,症狀便改善很多,生活品質也提升了,讓老伯伯十分開心。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泌尿科主任黃士維醫師指出,近年來攝護腺癌的治療進步很多,臨床上會根據PSA指數、格里森分數(Gleason Score)等將侷限性攝護腺癌分為「非常低風險」、「低風險」、「中風險」、「高風險」、「非常高風險」。不同風險的攝護腺癌生長速度差很多,非常低風險的攝護腺癌可能要一、二十年才會危及患者性命,非常高風險的攝護腺癌病程進展就很快。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泌尿科袁倫祥醫師說明,攝護腺癌的治療包括局部治療與全身性治療。「局部治療」是針對位於攝護腺的腫瘤,治療方式有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冷凍治療等;「全身性治療」是針對轉移到身體各處的癌細胞,治療方式有荷爾蒙治療、化學治療等。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攝護腺癌手術已從傳統手術進展到微創的腹腔鏡手術以及機械手臂手術,袁倫祥醫師說,「我們能夠在相對狹小的空間中進行精準的手術,可以有效保留病患的性功能且減少併發症。」     依據攝護腺癌的期別、風險與預期壽命,醫師會與患者、家屬詳細討論,擬定合適的治療計畫。     去勢抗性攝護腺癌怎麼辦?   由於攝護腺癌的生長與男性荷爾蒙有關,所以荷爾蒙治療對攝護腺癌相當重要,然而在使用荷爾蒙治療一段時間後,可能漸漸產生抗藥性,讓癌細胞復發、擴散。   「高風險型的轉移性攝護腺癌可能在2年之內就會變成所謂的去勢抗性攝護腺癌,導致荷爾蒙治療失效。化學治療大約只能增加3個月的存活,患者接受治療的意願較低。」袁倫祥醫師說,「現在有開發出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能幫助解決過去的治療困境。利用口服,不用打針,便利性高,患者的接受度較高,相較於化學治療副作用較少,對心臟、肝臟的負擔也比較少。以前是用於比較晚期的患者,現在的觀念是提前使用,甚至還沒有轉移、或者是剛轉移,尚未變成去勢抗性的攝護腺癌,就開始使用新一代的藥物,有助延緩癌症的轉移,延長病人的整體存活。」   如果是剛轉移的患者,有機會讓病人壽命延長大概2到3年以上。另外,有將近八成的比率可以讓病人的PSA指數降低50%以上。疾病惡化的速度變慢,可以減輕癌症轉移所造成的疼痛、骨折的比率也會下降,有助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且延後後續接受化學治療的時間。       攝護腺癌多專科團隊   攝護腺癌常出現轉移、病情較複雜,且治療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從局部治療到全身性治療需要不同專科來共同照護,黃士維醫師說,「我們會結合泌尿科、腫瘤科、放射診斷、放射腫瘤科、病理科等不同專科的醫師,組成攝護腺癌多專科團隊。多專科團隊成員皆共同討論,為患者擬定最佳治療策略,從診斷、治療、追蹤、復發,都能提供周延的照護。台大雲林分院提供完善的就醫資源,同步引進總醫院治療方式,雲林鄉親不需要捨近求遠到都市就診,就近即可擁有高品質治療照護。」   袁倫祥醫師說,「面對攝護腺癌時,網路也可以發揮作用,我們會利用臉書、LINE建立與家屬、病患聯繫溝通的管道,並能提供衛教資訊,讓患者與家人能對攝護腺癌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更能掌握病情。」     貼心小提醒   黃士維醫師叮嚀,攝護腺癌好發於中老年人,隨著治療的進步,已可有效延緩病情惡化。建議患者保持平常心,要維持健康生活型態,均衡飲食,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不要抽菸。攝護腺癌的治療與慢性病類似,患者務必按時服藥、定期追蹤,與醫師好好配合喔!   原文出處

2021年05月21日
公開
591

突然腳好腫,嚴重會致命!深部靜脈栓塞醫師圖文解說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懷孕期間孕婦經常有腳腫經驗,因為逐漸膨大的子宮可能壓迫靜脈,而影響血液回流。   「醫師,我本來以為生產完後,腳腫就會消退,但是我的腳卻越來越腫。」三十多歲的年輕婦人指著明顯腫脹的左腿抱怨著。   出現單側腳腫時,往往要考慮到深部靜脈栓塞,所以醫師安排了進一步檢查,成大醫院心臟內科陳柏偉醫師回憶,「經由血管攝影發現她骨盆腔裡的髂靜脈已被血栓完全阻塞,所以我們利用導管介入將血管打通。這患者的狀況較特殊,她的髂靜脈先天上被隔壁的髂動脈壓迫,然後又加上懷孕,所以使得靜脈血流受阻,漸漸形成血栓而完全阻塞。」   利用導管打通血管後,靜脈血液終於可以順利回流,患者的左腳便漸漸消腫。陳柏偉醫師說,倘若反覆出現靜脈栓塞,就得考慮置放髂靜脈支架,抵抗外在壓迫讓血管保持暢通。     深部靜脈栓塞影響血液回流,嚴重恐截肢   陳柏偉醫師指出,在正常狀態下,血管中不應該出現血栓,如果發現血栓就必須積極尋找原因,例如凝血功能有問題、使用某些藥物而讓血液較容易凝固、血管中有放置管路、血管遭到壓迫、或是因為長時間臥床而缺乏活動等。   深部靜脈栓塞可以分成急性與慢性,陳柏偉醫師解釋,急性深部靜脈栓塞最常見的症狀是單側腳腫,如果深部靜脈栓塞很厲害,下肢血液完全無法回流,將導致脹痛、肢體發紫,若不及時搶救,恐怕會演變成腔室症候群,而需要截肢的狀況。   慢性靜脈栓塞臨床上不容易辨別,患者的腳可能沒有很腫,但是肢體末端出現色素沉積,顏色變得比較深,甚至會形成一些難以癒合的慢性傷口。   深部靜脈栓塞還可能導致另一個相當致命併發症,即「肺動脈栓塞」,因為深部靜脈的血栓可能隨著血液流回右心房、右心室,再被送入肺動脈,肺動脈被血栓阻塞時,血液便無法進行氣體交換,使身體缺氧。患者會突然感到呼吸困難、喘不過氣,是臨床上重要的急症之一。     「懷疑深部靜脈栓塞時,一般會安排靜脈血管超音波檢查」,陳柏偉醫師說明,「通常在血管超音波下,動脈血管壓不扁,靜脈血管壓的扁。所以若超音波發現靜脈血管壓不扁的時候,代表靜脈壓力過高,靜脈回流有問題。」   發現深部靜脈栓塞時,醫師會評估靜脈栓塞的位置與嚴重度,然後擬定治療計畫,陳柏偉醫師提醒,「當然也得找出形成血栓的原因,有些患者是因為腳腫來就醫,結果在詳細檢查後發現是癌症、血液疾病、或紅斑性狼瘡等問題。解決深部靜脈栓塞的同時,也要針對原因治療,以降低深部靜脈栓塞復發的機會。」     積極治療,打通靜脈栓塞   陳柏偉醫師說明,出現深部靜脈栓塞時需要使用抗凝血劑,較輕微的患者可以使用口服抗凝血劑,較嚴重的患者得住院使用針劑抗凝血劑。   若狀況更嚴重,便需要血管介入治療,「我們會進行血管攝影,確定血栓的狀況,然後放置『溶栓導管』。」陳柏偉醫師說,「醫師可以經由大腿或小腿的靜脈放入導管延伸到肚子的大靜脈,讓溶栓導管位置涵蓋血栓,然後經由溶栓導管釋放溶栓藥物。在滴注半天到一天後,大多就能發揮血栓溶解的效果。」     血管介入治療除了可以放置溶栓導管,還可能會搭配氣球擴張或放置靜脈支架,以提升治療成效,降低日後深部靜脈栓塞復發的機率。   「如果患者肚子內的髂靜脈有狹窄或纖維化,可以考慮放入特製的靜脈支架。」陳柏偉醫師說,「由於靜脈管徑較大、血壓較低,容易遭到壓迫,所以可以使用支撐力較足夠的靜脈支架,以維持靜脈暢通。」     血管介入,處理洗腎廔管   近年來血管介入的技術已相當成熟,可以處理深部靜脈栓塞、冠狀動脈狹窄、周邊動脈阻塞,也可以處理動靜脈廔管的問題。   洗腎廔管是將動脈與靜脈接在一起,以進行血液透析。「因為患者每周需要三次血液透析,維持洗腎廔管的暢通相當重要。」陳柏偉醫師解釋,「洗腎廔管一般會比靜脈表淺一點,所以只要把手輕輕擺在上面,就可以感覺到血流一陣陣通過的感覺。患者可以自行觸摸,如果感覺血流變弱、消失,就要趕快回診讓醫師檢查。」   醫師可以使用超音波檢查血流、以及血管是否有阻塞,爾後可以進行血管攝影,了解血管阻塞的狀況。「如果洗腎廔管狹窄,可以進行導管氣球擴張,恢復暢通。」陳柏偉醫師說,「如果較晚就醫,血管裡已經有血栓形成,所需要的術式有可能會比較複雜。」     陳柏偉醫師提醒,洗腎患者記得每天評估洗腎廔管,可以用手觸摸,評估血流快速通過的感覺是否變弱、消失;可以用眼睛看,看看手臂是否出現不對稱腫大,這些都是血管狹窄使血流受阻的徵象。    另外,洗腎廔管若出現紅腫、疼痛、流血不止等狀況,請盡快回診,及早治療才有機會保存洗腎廔管的功能!   原文出處

2021年05月18日
公開
1591

失智症預防、照護重點,醫師圖文詳解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生,請你幫我太太做檢查,看看有沒有失智症。」老先生拉著老太太進到診間,一邊嚷嚷,「我最近一直覺得她怪怪的,經常亂講話。」   聽完描述、問診完畢後,醫師幫老太太安排檢查,同時也請老先生一起測驗。關渡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王柏山醫師表示,「測出來的結果,其實是老先生失智了。」   失智症患者的認知功能會退化,可能聽不懂別人的話,但是患者通常沒有病識感、覺得自己很正常,反而覺得是別人在胡言亂語,所以會出現類似狀況。   「現在的社會型態,年輕人都需要工作,老老照顧的狀況相當普遍,如果兩人的身體都不太好,就會讓人不放心。」恩主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孫瑜醫師指出,「失智症的診斷,大多由神經內科醫師進行,需要做完整的評估,包括病史、神經學檢查、臨床失智症評估量表(CDR)、簡易智能測驗(MMSE)、智能篩檢測驗(CASI)、抽血檢查、影像學檢查等。」   王柏山醫師補充說明,現在還可以自費做失智的風險基因檢測,或失智風險的蛋白質檢測,透過抽血檢查某些蛋白質的濃度計算未來失智的機率。   接受完整的檢查與評估後,醫師便能根據失智症的原因及嚴重度,給予適當的治療。如果能夠及早發現失智症,及早接受治療,便能延緩失智症的病程進展。        失智症照護重點提醒   面對輕度、中度、重度等不同嚴重度的失智症患者,家屬的照護重點也有些不同。   孫瑜醫師解釋,「輕度失智症」患者的日常生活大部分還可以自理,例如買菜、下廚,但是判斷力沒有以前好,所以計算、找錢會有點困難、煮出來的菜口味也會改變。   為了保存輕度失智症患者的功能,只要是他能力所及的範圍,盡量讓他自己完成,不要全部幫他做。患者做家事、活動時,可以在旁邊稍微注意,看看是否做得適當,並確保安全。 「鼓勵患者維持原有的嗜好,若愛唱歌、愛種花、愛寫毛筆、愛煮菜就鼓勵他盡量維持,不要中斷嗜好。不要因為煮得不好吃或事情做不好,就不讓他下廚。」孫瑜醫師提醒,「我們需要認知到他是輕度失智症,可以盡量讓患者發揮原本的功能,然後給予精神上的支持。不要給他壓力,也不要給太多自己壓力。家屬越焦慮,患者也會越緊張,生活上會更不知所措。」   隨著病情進展,照顧者介入的時間跟次數也會越來越多,需要依照患者狀況持續調整。盡可能保持正向的心態跟患者互動,不要給彼此太大的壓力。    「照顧上失智症患者有點像在照顧小孩子,不過是顛倒的過程,因為失智症的過程是逐漸退化。」王柏山醫師說,「家屬常抱怨患者老番顛、會搗亂,有點像倒退回青春期。接下來開始變得失能,不太記得事情,很像退回五、六歲。然後很多事沒辦法自己做,大小便失禁,彷彿退回到三、四歲。到最後變成完全臥床,就像退回到剛出生的狀態。」   家屬須理解失智症患者的整體認知功能在倒退,要根據他的狀況,來判斷該把他當作十五歲、五歲、甚至五個月的人,並嘗試調整心態及說話方式。     「中度失智症」患者的行為症狀或精神症狀會越來越明顯,妄想、偏執、幻覺可能變嚴重,照顧上會比較辛苦。家屬需要學習如何應對,盡量不要正面衝突。孫瑜醫師說,現在有很多不錯的資源,例如台灣失智症協會、各地衛生局辦的樂齡學堂、或一些失智症共照服務,可以協助家屬照顧失智症患者。   由於中度失智症患者常搞不清楚白天、黑夜,經常出現夜間遊走的狀況,也容易走失,一定要小心提防,可以配戴安心手鍊、智慧手環,也能事先到警察局接受指紋捺印建檔,必要時能辨識身分,協助患者回家。   「重度失智症」患者的功能越來越退化,精神症狀漸漸減少,語言能力變差,話越來越少。孫瑜醫師說「這時候要注意的是生命基本要素的維持,例如營養、水分等,重度失智症患者不知道什麼時候該吃東西、什麼時候該喝水,完全仰賴他人照顧,甚至連吞嚥都不知道怎麼做,很容易嗆到,而造成吸入性肺炎。」吞嚥困難對於服用藥物也是一大困擾,並且經常造成服用藥物中斷。   目前已有新的劑型,可以直接含在嘴巴就能快速分解,易服用、方便性高,較能避免不小心嗆到或噎到的情況發生,並且提升服藥順從性。     善用失智照護資源   王柏山醫師說,失智症照護會牽涉個人、家庭、甚至社會。照顧者很辛苦,需要有喘息的機會,否則會變得憂鬱,家庭也可能面對經濟問題,這些狀況如果無法獲得適當的協助,可能演變成社會問題。目前各縣市都有提供長期照護失智症的資源,一定要多加利用。   「現代的社會型態,子女都必須工作,所以很多時候都是兩個老人家互相照顧,結果常遇到的問題就是『有沒有吃藥,根本沒有人知道』,抽屜打開來,一大堆藥,有時沒吃、有時又吃過量。」王柏山醫師說,「我們有『失智症共同照護中心』,目的就是要成為一個平台,在收案之後,會根據每個患者、家庭的需求,協助尋找合適的資源、並幫忙申請補助。」       做到三個「動」,預防失智症   「我們常常在呼籲,如果還沒有失智,要預防失智,如果有輕度失智,就要預防變成中度、重度失智。」孫瑜醫師強調,「除了藥物治療之外,請做到三個『動』,分別是腦筋多動、參加活動、規律運動!」   「腦筋多動」的方式很多,包括閱讀、畫畫、打牌、園藝、下棋、編織、玩遊戲等,多鍛鍊腦力,可以預防失智,也可以延緩失智惡化。   「參加活動」可以到廟會、教會、老人會、志工等各種團體,讓老人家有事情做,並維持社交生活,盡量不要待在家裡。   「規律運動」已經被很多研究證實可以減緩腦部退化速度,甚至可能進步。不要只有走路,建議可以到公園跟著大家健身跳舞或打太極拳等。運動請盡量多元,並搭配肌肉伸展、肌力訓練,以維持體能。     貼心小提醒   失智症是每個人都需要正視的課題,在年輕的時候,大家就要從飲食、運動、生活習慣著手,預防失智症的發生。如果注意到家人有重複發問、性格改變、功能退化、妄想的狀況,千萬不能輕忽,失智並非單純的老化現象,整體的認知功能都會受到影響、將導致失能,務必及早就醫、及早治療,才有機會延緩失智症的病程!   原文出處

2021年05月13日
公開
632

冠狀動脈狹窄,心臟缺血很要命!醫師圖解說明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76歲王女士是一位洗腎患者,因為胸悶、活動會喘而到心臟內科就診。檢查發現,她的冠狀動脈有明顯狹窄的狀況,所以只要活動量增加,心肌就會缺氧,而導致胸悶不適。   「除了冠狀動脈疾病之外,這位患者的腳上還有一個遲遲無法癒合的傷口,代表她的下肢周邊動脈也有阻塞的狀況。」臺中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王奇彥醫師回憶,「為了解決冠狀動脈狹窄與周邊動脈阻塞的問題,我們從大腿的股動脈穿刺,進行血管介入治療。先在冠狀動脈狹窄的位置作導管氣球擴張並放置血管支架後,接著處理下肢周邊動脈阻塞,同樣是利用氣球導管,擴張狹窄的周邊動脈。」   在一次手術中同時解決冠狀動脈與周邊動脈的問題,所以患者狹心症的症狀改善了,足部的慢性傷口也漸漸癒合。     胸口好像被重物壓住,心臟缺血很要命   我們的心臟為了推動全身血液循環,必須持續不斷的跳動,所以心肌對於氧氣及養分的需求很大。冠狀動脈是負責供應心肌的動脈,當冠狀動脈狹窄,血液供應無法滿足心肌需求時,便會出現各種症狀。   典型的心絞痛症狀可能在活動的時候出現,王奇彥醫師指出,常見症狀包括胸悶、胸痛,胸口好像被重物壓住,疼痛可能延伸到脖子、下巴、肩膀、背部,患者常會冒冷汗、喘不過氣、頭暈目眩。倘若沒有及時接受治療讓冠狀動脈恢復暢通,缺氧的心肌可能會壞死,導致心臟衰竭、死亡。     冠狀動脈疾病較好發於男性,男性與女性的比率大約是二比一。王奇彥醫師表示,冠狀動脈的危險因子很多,包括年紀大、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高膽固醇、慢性腎衰竭,或者是日常生活中,壓力較大、有抽菸、飲酒過量等,皆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血管介入治療搶救心臟   懷疑有冠狀動脈疾病時,醫師會安排進一步檢查,王奇彥醫師解釋,較年輕適合做運動的患者,可以安排做運動心電圖,觀察看看心電圖是否會在運動量增加時出現異常變化。年紀較大、行動不便的患者,可能會安排核子醫學的心肌灌注掃描。目前還可以利用電腦斷層檢查冠狀動脈,看看血管是否有狹窄。   透過各項檢查了解冠狀動脈狹窄的嚴重程度後,便能擬定治療計畫,王奇彥醫師說,「一般會讓患者先用藥,例如抗血小板的藥物、血管擴張劑,如果經過藥物治療之後,症狀沒有明顯改善,甚至發作的頻率或嚴重度增加,就可能會建議患者接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即所謂的心導管,基本上會包括血管內氣球擴張與血管支架置放。王奇彥醫師解釋,醫師會從大腿的股動脈、手臂的肱動脈或橈動脈穿刺,放入導管延伸至心臟,然後在X光的輔助下,把導管伸入冠狀動脈裡。小心地將導管通過冠狀動脈狹窄處後,便能撐開氣球,擴張被斑塊阻塞的血管。為了維持冠狀動脈暢通,可以放置血管支架。」   動脈介入治療的技術已相當成熟,目前大部分冠狀動脈狹窄的患者都可使用心導管治療。但是如果冠狀動脈的鈣化的狀況非常嚴重,譬如洗腎、年紀大的患者,或者心臟的三條冠狀動脈都有明顯狹窄,便可能會建議患者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心血管外科醫師會取下一段血管,跨接在主動脈與冠狀動脈上,讓血液得以繞過阻塞的位置,供給足夠的血流,所以稱為繞道手術。   無論是接受心導管治療或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冠狀動脈都有可能再度狹窄,王奇彥醫師提醒,所以務必把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控制達標,日常生活上要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避免熬夜,並戒菸、戒酒,才能降低冠狀動脈再次狹窄的機會。     下肢冰冷、疼痛的周邊動脈阻塞   冠狀動脈狹窄與下肢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有很密切的關聯,王奇彥醫師分析,因為兩者皆導因於動脈粥狀硬化使血管逐漸狹窄,而影響血液循環。   下肢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患者往往沒有自覺。隨著動脈阻塞狀況惡化,供應下肢的動脈血流愈來愈少,使下肢較為冰冷,且漸漸無法滿足肌肉活動的需求,王奇彥醫師說,患者可能在行走50、100公尺後因為疼痛而出現跛行,必須停下來休息,症狀才能夠緩解,但若繼續走路,疼痛又會惡化,稱為「間歇性跛行」。     當周邊動脈狹窄更為嚴重,患者即使在休息時下肢都會因為缺血而感到疼痛。王奇彥醫師說,患者的下肢可能漸漸形成一些潰瘍、難以癒合的傷口,甚至出現組織壞死的狀況,嚴重恐怕需要截肢。   由於疾病的成因相似,治療方式也大致相同,可以使用一些抗血小板的藥物,並積極控制三高(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若已出現休息疼痛、慢性傷口,便得考慮血管介入治療。   醫師會由股動脈穿刺放入導管,利用血管攝影確定狹窄的位置後,便能進行導管氣球擴張,再根據患者狀況決定是否置放血管支架。倘若血管斑塊鈣化很嚴重,導管氣球擴張的效果不彰時,可考慮使用斑塊旋切裝置,刮除硬化的血管斑塊。目前也有塗藥球囊,在擴張時能釋出藥物進入血管壁,有助於降低周邊動脈再次狹窄的機會。     貼心小提醒   王奇彥醫師提醒,氣溫較低時,冠狀動脈狹窄、周邊動脈阻塞可能惡化,心血管疾病患者需特別注意保暖。若有糖尿病,可能伴隨周邊神經病變,對於熱、痛較不敏感,平時最好穿著包腳的鞋,洗澡時要留意水溫,不宜太熱,以免受傷。   由於病因相似,下肢周邊動脈阻塞的患者,要留意冠狀動脈狹窄,而冠狀動脈狹窄的患者,也得提防下肢周邊動脈阻塞。平日請盡量避免動脈粥狀硬化的危險因子,若有不適,就要及早治療,才能減少併發症喔。   原文出處

2021年05月12日
公開
266

連假旅遊,血糖易失控,控糖專家圖文解說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每逢連假,大家都會很開心,但是在連假期間,糖友的血糖經常會變得不太穩定。   中和班廷謝安慈診所院長謝安慈醫師指出,大家常常在連假出遊,而外出遊玩的時候,飲食的時間、種類、份量往往很難控制。平常在家,我們可以控制飲食,但是在外地吃外食的時候,可能會太油、太甜,而且很多地方都有一些相當吸引人的特色小吃,所以會讓血糖非常難控制。     另外,平常大家可能有規律運動的習慣,可是在連假期間,無論是出遊、還是在家,常常會缺少了運動,使得連假期間,血糖很容易失控。   「曾經有一位中年男性病人,平時血糖都控制得很好,糖化血色素約6點多,空腹血糖也能夠達標。可是一個長假回來,血糖整個都失控了!」謝安慈醫師回憶,「一問之下,原來是吃東西造成的。因為過年期間有人送了他一盒花生糖,他每天坐在家裡邊看電視、邊吃花生糖,很快就把一整盒花生糖全部吃光,所以在回診檢查時,糖化血色素就從平常的6點多%,直接飆升到9點多%!」   謝安慈醫師叮嚀,千萬不要認為平時血糖控制得很好,假日就可以放鬆,每逢假日,只要一不留意,血糖便可能飆到非常的高!     餐前餐後,血糖都要照顧好   血糖的起起伏伏與很多因素有關,例如飲食、運動、藥物、胰島素等。   餐前血糖通常跟胰島素的敏感性有關,也就是胰島素的降糖能力有關。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原因,最重要就是胰島素的降糖能力降低,所以餐前血糖往往會變差。謝安慈醫師分析,餐後血糖跟胰臟分泌胰島素的能力有關,也就是說,當胰島素分泌不足的時候,餐後血糖比較容易超標。     「過去大家都比較重視餐前血糖,但是餐後血糖跟餐前血糖同樣重要,」謝安慈醫師說,「從我們過去的研究看起來,餐後血糖對於糖尿病所造成的各種大血管、小血管的併發症,都非常重要。此外,如果餐後血糖沒有控制好,使得餐後血糖與餐前血糖的起伏過大,可能導致較嚴重的糖尿病併發症。   謝安慈醫師說,目前會建議患者使用「配對式血糖量測」,就是餐前血糖加上餐後血糖,患者可以在星期一測早餐前跟早餐後兩小時的血糖,星期二測午餐前跟午餐後的兩小時的血糖,星期三測晚餐前跟晚餐後兩小時的血糖,藉著輪流的方式,一天只需要測兩次,不過長期下來,對於一整天的血糖都有數據可以參考,有助於調整飲食或藥物。     百年歷史,救人無數的胰島素   當胰臟功能逐漸退化,而無法分泌足夠的胰島素時,患者便需要補充胰島素。在尚未發現胰島素的年代,糖尿病是必死無疑的疾病,患者會快速消瘦,然後在短時間內過世。謝安慈醫師說,一百年前加拿大醫師班廷(Frederick Banting,1891-1941)從狗的胰臟中萃取出胰島素,在替患者注射之後,成功改善了血糖。此後,胰島素被迅速應用於臨床治療,扭轉了無數糖尿病患的命運。班廷醫師於1923年獲頒諾貝爾獎,而班廷醫師的生日11月14日也被訂為「世界糖尿病日」。   謝安慈醫師說,胰島素是目前所知道降糖能力最好的藥物,能夠存在100年,代表它非常有效且實用。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已有不同類型的胰島素,包括速效型胰島素、短效型胰島素、長效型胰島素、以及預混合型胰島素。     謝安慈醫師解釋,長效型胰島素可用於控制一整天的血糖,速效型胰島素可用來控制餐後血糖,而預混型胰島素包含了長效型胰島素與速效型胰島素,所以除了能夠長時間控制血糖,同時能夠控制餐後血糖。   一般而言如果需要控制一整天的血糖與餐後的血糖,糖友可能需要打一針長效型胰島素,搭配三餐的短效型或速效型胰島素。倘若使用預混型胰島素,可以減少注射次數,提升便利性。新型胰島素的穩定性較高,發生低血糖的機會也較低。   「在連假出遊期間最常發生的問題就是飲食的時間沒辦法固定,可能在兩個景點之間的車程較長,而錯過了吃飯時間,或者是餐點的份量較多,對於一些注射胰島素的病人來講,就會非常的困擾,因為可能沒有辦法準時注射胰島素,或注射的胰島素無法應付一次大餐,使得餐後血糖飆高。」謝安慈醫師說,「目前已有一些新型的預混型胰島素,大概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因為可以在吃大餐前注射,或隨著我們生活狀況變化,彈性調整注射的時間。」     貼心小提醒   謝安慈醫師說,大部分的口服血糖藥可以跟胰島素合併使用,胰島素是降糖能力很好的藥物,藉助一些口服藥的幫忙,可以預防一些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所以使用口服血糖藥搭配胰島素,應該是目前比較適合的治療方式。   控糖時,除了關心飯前血糖,也要關心飯後血糖,做好飲食控制、規律運動、按時服藥與補充胰島素,幫助糖化血色素達標。   連假期間,若是出遊、聚餐,作息及飲食可能較不固定,務必多加留意,讓血糖穩定不失控。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