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珽寶貝&晴心肝的MA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寶寶可以開始餵食副食品的時機

2008年09月19日
公開
50

◆寶寶可以開始餵食副食品的時機 頭頸部挺直且可與軀幹成一直線,可以抱著坐。 會注視家人進食,有時會伸出手靠近食物。 較以前唾液分泌增多,有時會閉著嘴做咀嚼狀。 對可以吃的食物表現出興趣,且有伸手拿取的動作。 餵奶時不如以前專心,並且時間較為拉長。 ◆副食品的份量及次數要多少? 寶寶5-6個月大時 份量 澱粉類食物從一小匙開始,每隔2-3日增加一匙,直到半碗為止,可考慮糊稠的粥;青菜類則自1小匙,逐步增加至4-5匙;蛋白質類(如魚、肉)則可由1小匙,增加至3-4匙(後兩者都使用水煮後搗碎)。 次數 副食品餵食的次數可設定至2次(例如第一個月1次,第二個月改為2次),相對的母乳或配方奶粉則減為4次。 寶寶7-8個月大時 份量 澱粉類食物則可改為軟的粥飯,份量可設定為半碗或八分滿;青菜類則在水煮後切碎,由5小匙增加到10小匙;蛋白質類則在水煮後撥開,份量5-10小匙不等。 次數 副食品可固定為每日2次,奶品類則改為3次。 寶寶9-12個月大時 份量 澱粉類食物則可改為粥或軟的飯,份量可達約1碗;青菜類則可食用10小匙;蛋白質類亦可達到10小匙。 次數 可依寶寶對奶品類喜好程度,將副食品提供次數訂為2-3次(如果厭奶較厲害,則只給2次母乳或配方奶粉),而奶品類則減為3或2次。媽媽們只要記得副食品與奶品的每日總餐數仍保持5次即可。 ◆促進副食品餵食的四大招數 尊重寶寶個別差異 對媽媽們而言,寶寶副食品什麼時候開始好呢?讓寶寶吃些什麼好呢?是個頗為難的大問題。依寶寶的月齡不同,提供寶寶副食品餵食建議是概括性的標準,並非照著此一計劃表進行不可。重要原則是千萬不可勉強,例如接受度較高的嬰兒,可能會進行的比計劃表快,而且量也會較多。相反的,成長較慢的寶寶,雖月齡已超過了,但可能副食品餵食會稍慢一些,而且份量也較少,甚至有時還有反覆無常及倒退的現象。 媽媽們應瞭解此一時期的成長慢,並不一定與將來的成長一致。因此無論寶寶如何表現,到某個時候都會到達能吃一般食物的階段與能力。不要認為副食品餵食是為了達成某種目的而設計,也不必為份量足夠與否而感到焦慮。應以輕鬆的心情,享受與寶寶溝通的餵食樂趣。 配合寶寶副食品餵食的時機 一般來說開,始餵食副食品的時間是出生後4-5個月(體重約6-7公斤時)。但是,這只是個一般情況。成長較快的嬰兒,有時會早些超過7公斤。相反的,早產兒要達到7公斤的話,則有時需要到七、八個月以上。 此時要仔細的觀察寶寶的表現,若出現對大人吃東西表示關心,而且會伸出手想拿,嘴巴也不停動且會流口水等現象時,就是可以開始進行副食品餵食的訊號了。 首先使寶寶適應湯匙餵食 一但觀察到可開始進行副食品餵食的訊號後,最初製作比配方奶粉稍微稠狀的榖類食物,先用湯匙杓一口試著送入寶寶嘴裡。由於寶寶出生後初次接觸固體食物,所以會乖乖接受的機會不大。大多數的寶寶對初次與湯匙的接觸,通常會因害怕而拒絕的。對月齡較小的寶寶而言(4個月以前),因用舌頭把東西推出的反應還存在著,所以較無法順利的進行斷乳食物的步驟。 若遭遇此一情況,便不要再強迫寶寶進食,隔天可以再試一次。若還是失敗的話,則可間隔數天後再試。若能夠有耐性的重覆餵食,最終寶寶仍會接受的。在這段訓練期間中,可以把不同形狀及顏色的湯匙當作玩具給寶寶,也可讓寶寶握握它或將它放入嘴裡,就可習慣對湯匙的接觸。 寶寶的初期咀嚼需要多次反覆練習 媽媽們常會發現,當將固體食物拿近寶寶嘴巴時,會發出很高興的聲音。但並不是每次餵食都能順利進行的,有時看寶寶高興的表情,好似應該會把東西吃進的,但是接下來卻又拒絕,或甚至將東西從嘴巴裡推出或吐出(稱之為排出反射extrusion reflex),有時還會突然大哭。有些媽媽或保母會強迫把食物硬塞入寶寶嘴巴裡,這當然是不對的,因為寶寶也有情緒不好或食慾不佳的時候。不管在任何情況下,請千萬別強迫寶寶進食,等待下一次的副食品餵食再嘗試看看吧。 ◆醫師的建議與叮嚀 看過了本單元後,媽媽們必定可以充分了解給予寶寶副食品的種種重要觀念與實際做法。請堅持給予寶寶吃的權利(除非有特殊的身體疾病,在經醫師詳細檢查後,認為不適合給予副食品);而且應該使用正確的餵食方法,不要受廠商或是左右親友之影響,反而給了寶寶錯誤的示範,其實反而剝奪了寶寶咀嚼的初期訓練。另外,也要仔細評估,並且均衡奶品及副食品的食用次數及份量,千萬不要勉強,而要順勢引導。最後,希望有心的媽媽們都可以最大的耐心與信心,樂觀的期待寶寶最愉快的副食品餵食經驗。

餵奶姿勢不當,寶寶易患中耳炎

2008年09月09日
公開
53

餵奶姿勢不當,寶寶易患中耳炎 2008-09-04 Page:1/1 化膿性中耳炎是嬰幼兒常見的耳病,其發病原因系小兒患有鼻炎、咽炎、支氣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患有流感、麻疹、百日咳、猩紅熱等傳染病時,致病菌經由淋巴系統或血行播散而致病。最近有專家認為,餵奶姿勢消退也會引起中耳炎。 耳分為外耳、中耳、內耳三部分,其中中耳為一相對密閉的氣腔,只有前壁有一小管通向鼻咽部。平時此管在鼻咽部的出口受周圍組織擠壓而呈密閉的狀態,外界氣體不能進入。當吞嚥、咀嚼、打噴嚏或哭鬧時,咽鼓管便作瞬間開放,經維持中耳內外氣壓平衡。由於嬰幼兒耳的發育尚不完善,咽鼓管較短,且位置低而平直,其生理峽部又未形成,故管腔相對寬大。加上咽鼓管肌肉收縮力較弱,在鼻咽部開口較低,所以鼻咽部的液體容易流入中耳,患中耳炎的機會遠比成人多。 正是由於嬰幼兒耳的這種解剖特點,倘若餵奶姿勢不當,例如橫抱著餵奶,讓孩子平躺著吃奶,奶瓶口開得過大,豎得過直等等,均易使乳汁沿著咽鼓管流入中耳內而誘發中耳炎,另外,餵奶時間間隔過長,孩子的飢餓感增加,吮吸時更強烈,吸入的空氣過多,容易吐奶,也容易使乳汁流入中耳而發生中耳炎。 為預防中耳炎,正確的餵奶姿勢是:若是坐著餵奶,應將孩子抱起放在腿上,餵奶側的一條腿用小凳子墊高些,把孩子斜抱在懷中,取頭高足低位;如取臥位餵奶,應將嬰兒置於身體一側,並用手肘或枕頭將其上身支起取得一個最適宜的角度,要是作人工餵養,奶瓶口不宜開得過大,舉得過高,一般與口成45度角即可。喂完奶之後,再將孩子豎直抱起,讓其頭靠在母親肩上,用手輕拍其後背2∼3分鐘,讓孩子將吃奶時吸進的空氣通過打嗝排出,以免吐奶而將乳汁流入中耳.一個出生體重正常(大於2500克)的嬰兒通常3∼4小時餵奶一次,每次餵奶以10∼15分鐘為宜。

送孩子上幼兒園的6個錯誤

2008年09月08日
公開
54

送孩子上幼兒園的6個錯誤 徐玲 (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 父母把3歲的華華送入幼兒園。但這裡跟家並不一樣,不知道上廁所往那裡走?不知道肚子餓了怎麼辦?不知道為什麼總是呆在教室裡不讓到外面玩?不知道定下那麼多規矩是為什麼?這些無法解釋的問題令華華心裡感到某種不安、擔心、害怕和驚慌,一些孩子則會出現極端的恐懼,會大哭大吵大鬧地不肯去幼兒園。 想讓孩子在幼兒園裡開心地度過,父母可以運用一些小的策略,而不是常見的錯誤做法。例如: ★上幼兒園前,先告訴寶寶:"你在幼兒園裡開心地玩,當下午放學時,媽媽一定會來接你的",這會讓孩子感到父母親並沒有扔下他不管,他還會回到父母身旁的。 ★送孩子上學時,如果母親向兒子訴說她對丈夫的種種不滿,而尚未懂事的兒子無法理解這些複雜的問題,在這種處境下去幼兒園,就容易產生焦慮與不安,所以父母一定要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不要讓孩子看到你不高興的樣子,以免讓孩子在幼兒園裡為父母擔心,這可避免孩子因為你的苦惱而加重他的焦慮。 ★一些父母因為孩子捨不得他走,但又要趕著上班,只好偷偷地離開幼兒園,這種做法只會造成孩子更大的不安與害怕,因此父母親最好在幼兒園裡安頓好孩子,讓他感到放心,然後再離開。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孩子仍然不讓你離開,你的態度一定要堅決,否則孩子容易產生強烈的依賴心理,不利於焦慮的消除。 ★父母親不要在送孩子上幼兒園的路上,叮囑他要聽老師的話,要守紀律,要懂禮貌,唱歌時要大聲,畫畫時要畫大些,這些過高的要求、禁令或者勸告也會使孩子感到無法達到要求而出現焦慮不安的情緒。 ★還可以採取轉移注意力的方法,用教室裡好玩的玩具和積木吸引他們,轉移他們的注意力。 ★如果孩子對母親依賴心理過重,可讓爸爸送孩子上幼兒園。   如果孩子賴在床上不起,對父母撒謊"我今天肚子痛、頭疼,不想去幼兒園",或者乾脆拿哭鬧作為殺手鑭,不肯讓父母離開家半步。父母不要生拉硬拽地仍堅持送他去入園,可以先跟幼兒園的老師聯繫一下,瞭解孩子最近一段時間在學校的狀況,找出他不願意入園的原因。   幼兒不願意去上學的理由一般有三個:第一是社交能力弱,有些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差,沒有學會與人相處的技巧,除了自己在角落裡玩玩具外,沒有小朋友和他一起玩,因此在班上不受歡迎,所以也就不喜歡去幼兒園;第二是自立能力差,孩子入園之後需要自己學會上廁所,吃飯,穿衣,這些基本生活能力都未具備的孩子在集體生活中肯定會感到不安;第三,表現不佳,有的幼兒因為智力較低,學習表現不好,經常遭到老師的批評;有的幼兒好勝心強,特別在意老師的讚揚,一旦老師批評或責備他,他就會受到挫折而害怕上學;有的幼兒則是沒有處理好與其他小朋友的友好關係,常常與小朋友吵架打鬧,因而產生排斥幼兒園的心理。父母親可以對症下藥,針對不同的原因進行不同的開導,消除他的恐懼症。   

幫寶寶刷牙

2008年09月03日
公開
54

☆小寶貝成長記事 - 幫寶寶刷牙 幫寶寶刷牙真是個艱難的任務 費了一番大功夫 如何作有效的刷牙呢? 當寶寶長牙了 每次喝完ㄋㄟ 要用紗布或是指套牙刷內外擦拭過 (teeth個人覺得乾紗布效果比濕紗布更好 而且不用太多下) 當寶寶的牙齒互相靠緊後 必須加上牙線 或是牙線棒來幫忙 每天每個牙縫至少睡前用一次 不是看到食物塞牙縫才用喔 這時的重點是預防奶瓶性蛀牙 所以晚上睡前喝完ㄋㄟ 一定要作到清潔 光靠喝幾口水 或是 漱口 是無法去除造成蛀牙的奶垢及牙菌斑的 當寶寶的第一顆乳臼齒長出來後 用紗布或是矽膠指套刷的清潔效果就不夠好了 因為乳臼齒的咬合面都有細細的發育溝 應該改用兒童牙刷 才能面面俱到 用不用牙膏並無大礙 但是刷牙要有順序才是重點 每顆牙齒有內側 外側 咬合側 可用牙刷清潔到 至於牙縫側是牙刷刷不到的 必須用牙線幫忙 小朋友刷過一次後 媽咪要再幫寶貝刷一次 媽咪的清潔才是有效的 媽咪要幫小朋友刷到小學二年級喔 之後才是讓小朋友自己刷 媽咪只要檢查即可 (這時可配合牙菌斑顯示液來檢查) 媽咪說:上面都是理論 可是實行起來很難耶... 牙醫說: 可是如果只讓小朋友胡亂刷 沒有媽咪的幫忙 蛀牙是遲早的事耶... 那下面說幾個小撇步幫忙媽咪們 1.姿勢: 比較小的寶寶 兩個家長面對面坐下 用膝對膝的姿勢 寶寶的手腳由爸爸扶住 讓寶寶的頭枕在媽咪的大腿上 寶寶其實是躺在兩個大人的大腿上 比較大的寶寶 讓寶寶頭枕在媽咪的大腿上 媽咪由12點鐘(頭頂)的方向 幫寶寶清潔 或是媽咪站在寶寶的後方 請寶寶扶著洗手台 並將頭枕在媽咪身上 將臉抬高 媽咪由後方幫寶寶清潔 2.方向:刷牙力道不用很大 但是要有順序 兩顆兩顆刷 乳牙牙齒短 橫刷即可 寶寶也比較容易學 (大人自己的牙齒要上下刷喔) 通常我教媽咪橫刷時同一個地方都會輕聲數"1 2 3 ...10" 再換下一個地方 小朋友就知道要等待:每個地方要刷10下 甚至有時還會舉起小手指幫我數耶 很有趣喔 3.固定:刷牙時 如果小朋友一直扭動 媽咪的牙刷會跟小朋友的牙肉撞來撞去 這樣小朋友會不舒服 就更不喜歡刷牙 所以媽咪可以輕輕用手臂從後方環繞著小朋友的頭稍作固定 另一隻手拿牙刷 小幅度地移動清潔 這樣寶寶的接受度會高一些 如果寶寶會咬住牙齒不讓媽咪刷牙 通常除了固定頭部外媽咪可以將食指纏一兩塊紗布 伸到寶寶口中擋住 讓寶寶咬不起來 就可以刷乾淨了 (幼童的話 咬了手指還是會痛 可用壓舌板或是牙刷末端纏幾塊紗布讓小朋友咬住一邊 媽咪就可以刷另一邊了) 4.牙膏:量不用多 約小米粒大小即可 小朋友若不喜歡牙膏 用清水也可以 重要的是要有順序 要面面俱到 牙膏是用來提升小朋友的興趣罷了 最後再提醒大家一下 把寶寶頭扶穩了 最重要的是 隨時看到牙刷的刷毛 現在在牙齒的哪一個面上 有看清楚 才能乾淨 沒看清楚 就只是刷心安 不算有效的清潔喔 > 如果幫寶寶用牙線或是牙刷 發現牙肉流血了 沒有關係 不要跳過去 牙齦流血多半是因為長期沒清乾淨而發炎 治療不是靠吃藥或是抹藥 而是靠刷牙 如果有流血現象 照常刷 過幾天牙齦健康了 就不會流血囉 寶寶一開始如果排斥刷牙 媽咪還是要堅持有效的清潔喔 畢竟 在家裡刷牙 寶寶可能只是哭叫一下下 媽咪可不要心軟 隨便刷刷了事喔 總比真的蛀牙了 必須到診療椅上治療 面對陌生的環境 陌生的人事物 寶寶可能會哭得更久 媽咪會更心疼的 現在選擇輕鬆 以後就要面對麻煩 現在作好麻煩的部分 以後才會輕鬆 資料來源:亮勳媽咪http://www.babyhome.com.tw/Peter ☆小寶貝成長記事 - 照顧孩子的牙齒是父母的責任 看過滿嘴零食、滿口爛牙的「無齒」寶寶吧!他們的爸媽可能會說:「誰叫他都不愛刷牙!」喔喔!別推卸責任了,孩子的小手怎能將牙齒刷乾淨呢?若想要孩子有一口漂亮的貝齒,爸媽可是責無旁貸喔! 幫寶寶刷牙,爸媽別偷懶! 有許多小朋友都是在口腔定期檢查時才發現口內有蛀牙,有些父母會歸咎於孩子刷牙刷不乾淨,其實因為孩子用手腕操控牙刷的能力有限,所以父母在孩子6歲以前,應該幫他們刷牙。刷牙的姿勢:可以讓小孩躺在自己懷裡,頭偏左或偏右以利直視口腔。六歲左右就可以讓小孩子自己刷牙,但是父母最好幫他們檢查,確定清潔。 因為小孩子本身不知道要如何保護自己的牙齒,所以需要靠父母的照顧及教導來養成保護牙齒的習慣及觀念。嬰兒約在6∼9個月時會長出第一顆牙齒;在牙齒初長出時,父母可以先用紗布手帕繞在手指上,略沾清水在牙齒上來回擦拭;在嬰兒牙齒長成一排時即開始幫他刷牙。 再次建議:戒除含奶瓶入睡,定期看牙齒及使用氟化物牙膏,加上有良好飲食及刷牙習慣,是各位父母一定要注意的重點哦! 乳齒的保健 嬰兒萌出第一顆牙齒(約六個月大之前)時,就可以帶他探訪牙科醫師,作口腔檢查,藉此讓牙醫師和家長溝通,並指導如何替小孩作口腔保健。這種輕鬆且非疼痛的第一次接觸,對於奠定小孩口腔保健,以及和牙醫師間和諧關係的基礎,有很大的幫助! 定期做口腔檢查:每隔半年作一次例行口腔檢查,可以達到及早診治的功效!在換牙期或齲齒發生率特別高的兒童,可能要依照牙醫師的建議,縮短回診檢查的時間,每三個月作一次檢查。 家長要學習協助小孩使用牙刷,幫他使用牙線清除牙縫的食物殘渣,養成小孩飯後刷牙的習慣與興趣,進而讓他自己會做口腔保健!並依照醫師的指示服用氟錠或定期塗氟。 牙醫師是如何替孩子看牙的? 孩子這麼小就要看牙齒接受治療,真的好可憐? 通常我們會主動以小朋友的語言與他們對談,讓他們能熟悉牙科器械並與牙醫師配合。此時,家長若能適時的沈默,往往可幫助小朋友專注於我們的溝通;一旦他能熟悉我們的環境,就比較能接受我們的處置而不會焦躁、恐懼或不安。 此外,還有一些事情是必須請家長配合的: 1. 平時請不要常常嚇小朋友說:「不乖或不刷牙的話就要帶他去牙科把牙齒拔掉!」請多給小朋友看牙時正向的觀念,畢竟看牙不是懲罰。 2. 有時小朋友看家長在旁邊,常會哭鬧撒嬌,所以通常牙醫師會請家長迴避以利溝通及看診的進行,請家長多多見諒。 3. 如果有打麻藥,請等小朋友麻藥退去後再予進食,並在退去前隨時叮嚀小朋友不要一直咬嘴唇、吸嘴唇或摸、壓打麻藥的地方,以免黏膜受傷。 4. 小學三年級以前的小朋友刷牙能力大多不足,家長如果能在小朋友刷完牙再檢查並幫忙刷一次,往往可以有效地降低蛀牙再發生的機率。 5. 每四到六個月請定期回診,尤其是換牙期(6歲∼12歲),可早期發現齒列不整的情況,做事先的預防,如果有初期的蛀牙也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為讓孩子有一口好牙,不要成為「無齒」之徒,爸媽們可是要為孩子的牙齒好好把關唷! 資料來源:庭妤媽咪(詳文請見9月號嬰兒與母親雜誌)。

認識包皮

2008年08月29日
公開
60

認識包皮 長庚兒童醫院兒童外科主任 張北葉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嬰幼兒的包皮,之後,您將會很肯定的找到了答案。到底嬰幼兒是否需要割包皮? 從嬰兒外生殖器的前半部可看到陰莖、龜頭和兩者之間的冠狀溝。而整個生殖器是由一層完整的皮膚包住,其中蓋住龜頭部份的皮膚就稱作〝包皮〞。 包皮有兩層,外層是皮膚的一部份,內層則是一層黏膜層,有點類似口腔內的粘膜。 出生前,包皮和龜頭是由相同的組織結合在一起,它門是完全在一起的發育的組織,也就是說:它們有共同的麟狀表皮細胞。所以包皮內層是和龜頭合為一體,不可分離的。不像成人包皮內層和龜頭是可輕易完全分開。經過一段時間,包皮內層及龜頭表面都開始剝落一些細胞,其實這種表面細胞剝落的現象終其一生都在發生,只是嬰幼兒時期比較特別。因為這些剝脫細胞一直留在一個密閉相黏的空間內,無法脫離,經常積在一起,就結合成一種乳白色的脂狀物,潛在包皮和龜頭之間縫隙內,俗稱嬰兒的包皮垢。這些白色脂狀物是完全潔淨無菌的,它會逐漸擴大並撐開包皮開口處,藉著清洗而流出去了。 由許多不同方向的包皮垢會撐開包皮和龜頭的間隙,逐漸地,整個包皮就能完全與龜頭分開。這個過程由3歲開始最明顯,到了青春期就有95%,以上的男孩完成此一成長過程。之後包皮就有一種回縮現象,此現象會將原本包在龜頭的皮膚向腹部拉回。事實上,陰莖有時勃起也會加速這種回縮作用。根據台灣的國小學童調查得知:三年級以前只有40%的小朋友包皮和龜頭完全分開,此後分離率大增,到了六年級分離率已達80%,但最後並不是每個人都會露出龜頭。 出生嬰兒的龜頭非常細嫩,容易被尿液及大便刺激,包皮就是用來保護龜頭的。如再出生時就割包皮,有時裸露的龜頭會受刺激而變紅腫,尤其是尿道開口處最易受到傷害,甚至引起小小的潰瘍,以後會造成尿道口狹窄。因此,如果不是基於宗教理由,目前是不建議出生嬰兒割包皮的。 包皮不是多餘而會惹麻煩的皮膚。它不會製造污垢,也不會限制龜頭生長,它只是保護龜頭而已。所以,最好的處理態度是:1.包皮炎或龜頭炎,必先處理發炎,等急性期過後才能手術。2.包皮的開口過小,當便溺時包皮會出現球狀膨起,尿液解完後仍會慢慢滴出,此時可以手術割除。3.有時包皮回縮到冠狀溝後方時,卡得太緊而無法拉回到原來的位置,因而充血形成一個腫環,很容易造成潰瘍,此時要在麻醉下立刻將包皮復位並等消腫後早期割除。4.如果包皮過長造成反覆的局部刺激,且因便溺後殘餘的尿蓄積在包皮內,經常感到不舒服之情況時,宜將包皮退出清洗保持清潔,等青春期之後再進行包皮環狀切割術即可。 小寶的包皮要割嗎? 長庚醫院小兒外科醫師 ◎張北葉   小嘟嘟最近每次小便都要很用力,醫師看了說是因為出生時就割包皮,造成的尿道口狹窄。 小強生下來包皮就太長,包皮沒法翻出清洗內部。 小國國被發現包皮太長且常常會紅腫,而在看診時醫師說是出生沒有割包皮引起發炎。 到底嬰幼兒適不適合割包皮?要不要割?什麼時候才需要手術?這是困擾父母親相當多的問題。 包皮是保護龜頭的 包皮的作用是保護龜頭的。想像一下,原始人在草原上跑,樹上及溪邊活動如果沒有包皮保護龜頭不慎被草或樹枝割傷是會大量流血的。因此原始人類是到成年都不宜割包皮的。嬰兒時期包皮是完全粘貼在龜頭上無法分開。包皮完美包住龜頭並且延伸到龜頭外;包皮的開口也很小。這樣的結構才能完全保護龜頭。成年以後生殖的功能彰顯出來,性交過程,如果龜頭露出就能直接射精到子宮頸。因此包皮在以下幾個因素逐漸由嬰兒期的全包,到成人期可以自由伸縮,露出龜頭。 1. 男性荷爾蒙的分泌是主要因素,它使包皮與龜頭粘連處鬆開。 2. 我們看圖二就可以瞭解,一般包皮內層及龜頭表面終其一生會剝落一些細胞,但只在嬰幼兒期比較特別,它會一直留在一個密閉相黏的空間內,經常堆積在一起,就合成一種白色脂狀物,潛在包皮與龜頭之間的縫隙內,俗稱包皮垢,它是完全潔淨無菌並會逐漸擴大,幾個月後撐開包皮開口處,藉著清洗而流出去了。 3. 幼兒在2歲以後自然勃起的現象就常常發生,尤其是夜晚近天明時常有勃起現象,使包皮常向後退開,這也是包皮逐漸與龜頭分離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們根據台灣的國小學童調查得知:三年級以前只有四成的小朋友包皮和龜頭完全分開,此後分離率大增,到了六年級已有八成的小朋友會完全分開,到了青春期就有九十五%以上的男孩完成此一成長過程,但最後不是每個人都會露出龜頭。由以上敘述可以知道嬰幼兒包皮是完全保護龜頭的,就像香蕉皮是貼住香蕉。它不須要剝開清洗,只有香蕉皮剝開後我們才不能保證香蕉的清潔。所以成人的包皮如果仍然蓋住龜頭,小便後難以完全避免在包皮及龜頭之間留下尿垢。因此須要每天退下包皮清洗龜頭溝。 出生嬰兒的龜頭非常細嫩,容易被尿液及大便刺激,包皮就是用來保護龜頭,如在出生時就割包皮,有時裸露的龜頭會受刺激而變紅腫,尤其是尿道開口處最容易受到傷害,甚至引起小小的潰瘍,以後會造成尿道口狹窄,因此如果不是基於宗教理由,目前並不建議出生嬰兒割包皮。 什麼狀況要施行包皮手術 包皮不是多餘而會惹麻煩的皮膚,它不會製造污垢,也不會限制龜頭生長,它只是保護龜頭而已,只有下列情況才須於兒童期施行包皮手術: 1. 包皮炎或龜頭炎:必先處理發炎,等急性期過後才能手術。 1.不過有時幼兒紅腫疼痛不是發炎。而是局部包皮和龜頭因勃起或外力造成分離引起的。表現分離時龜頭失去一層細胞好像燙傷,水泡破掉時真皮露出一樣的紅腫疼痛。所以要區分幼兒的「發炎」是真的細菌感染或是局部剝離造成,就必須找醫師看。 2. 包皮的開口過小,當便溺時包皮會出現球狀膨起,尿液解完後仍會慢慢滴出,此時手術可以減少泌尿道感染機會。 3. 有時包皮回縮到龜頭溝後方,卡得太緊而無法拉回到原來的位置,因而充血,形成一個腫環,很容易造成潰瘍,此時要在麻醉下立刻將包皮復位,並等消腫後早期割除。 何時最適合割包皮? 割包皮是人類自古以來最早,最常見的手術。現代人靠包皮保護已經失去其意義。因此包皮和龜頭能完全剝離後割包皮就是個人自由選擇了。在此之前割包皮還要將粘連部位用力剝開造成龜頭破皮,雙重痛苦。所以最合適的年齡是青春期發育以後,局部麻醉下施行手術。手術後就不致在包皮內留下尿垢。嬰幼兒割包皮不但全身麻醉,手術腫大程度一倍於成人,就像成人割包皮之外再被燙傷一樣的痛苦。 如何照顧幼兒小雞雞 如果瞭解以上說明,就知道以下照顧的要點: 1. 幼兒不須要剝開包皮清洗,他們是完全乾淨的。 2. 小便疼痛,不一定是發炎,吃止痛藥2~3天就好。只有紅腫、留膿液才一定是發炎了。 3. 包皮在成長過程是會自然退縮,一旦部份分離就要清洗了。 再談包皮手術 要不要割包皮是一個令父母困惑的問題,許多年前,各大醫院都在嬰兒出生時詢問媽媽是否要割包皮,最近就很少會有醫師建議嬰兒割包皮,因為隨醫學的進步而逐漸瞭解,割包皮其實是沒有必要的。要瞭解這個問題就必須先瞭解大人與小孩的包皮在生理及構造上的不同。 一般而言,幾乎所有的爸爸都不記得自己在幼兒時期的包皮狀況,也一直認為兒子的包皮及陰莖是大人構造的縮小版。事實上,大人的包皮只是覆蓋在龜頭上的皮瓣,可以推開清洗,而小孩的包皮內層嫩皮是完全黏連在龜頭的表皮上,兩者之間完全無空隙,這種構造是為了保護嬰兒細嫩的龜頭,不受細菌及尿液的侵犯。我曾經做過國小學童的調查,發現在四年級學生中,有百分之四十的人龜頭已成熟,和包皮分離,可以褪開清洗。六年級學生則有百分之八十的人,龜頭和包皮分離,換言之,包皮和龜頭要在青春期開始時才進行分離現象,如果明白這個過程就知道小學以前絕大多數的幼兒是無法看到龜頭且褪不開,這才是正常的。大多數的父母仍然會有以下幾點錯誤的觀念: 1. 認為包皮除了保護外,沒有其它功能 2. 包皮給人的印象只是麻煩,且容易藏污納垢。 3. 甚至有些人還會懷疑,包皮會妨礙龜頭的發育而認為是累贅,不如趁早割除,較有利於清洗和發育。 以上觀念並不被醫學界所認同,近年來,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告誡,沒有必要條件就不應該割包皮。 此外一般家長的困惑以及要求開刀的理由,無非下列幾種情形: 1. 我兒子的包皮太長,超過龜頭:其實百分之九十的男孩都是這樣,當長大以後,包皮不一定會過長。 2. 兒子常覺得癢,會去抓小雞雞:三歲以後男孩逐漸進入性蕾期,會開始玩弄它,此時不必嚴禁這種行為,大約進入小學就會改善。 3. 他的包皮內有一個白色的腫塊:這就是我們俗稱的包皮垢,因為包皮內層嫩皮和龜頭表皮都會有分泌物或剝落的細胞會聚集成小白粒,像瓜子一樣,有時引起發癢,這個小腫塊最後會衝出來,像牙膏或白色起司一樣,接著這部份包皮與龜頭就分離了,不須手術清除。 4. 包皮開口常常紅腫,小便會痛:包皮真正發炎時整個陰莖都會腫大,有時由包皮開口分泌膿水。但一般清洗時被不慎剝開,或是夜間勃起將龜頭及包皮黏合處撕裂,造成小便疼痛,此時清洗乾淨擦一些消炎藥膏,三天就會好了。 以上現象,不必手術,可以等到青春期發育完全,由孩子自行決定是否要割除包皮。 為何我不主張兒童時期割包皮,其原因有: 1. 避免全身麻醉:兒童割包皮非常疼痛,必須全身麻醉,長大只須局部麻醉,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危險性。 2. 減少疼痛:兒童期龜頭尚未與包皮分離,此時割包皮,須將嫩皮和龜頭剝離,這個動作使包皮表層失去黏膜,就像燙傷起水泡後,外皮脫落,留下失去表皮的真皮層一樣。須要經過結痂期及新生表皮層的過程,三週才會痊癒,青春期以後,包皮已自然和龜頭表面分離,那麼手術傷口就只有在縫線處,幾天就不太痛,七天即可完全癒合了,換言之,兒童期要多痛兩週,而整個龜頭像燙傷一樣的劇痛,實在不值得。 3. 避免設計不良:兒童的陰莖尚未發育完全,包皮要留下多長,才是合適,有時不易準確設計,長大時才能量身切割、縫合,當然比較合適。 不過,還是有些情形,是必須在兒童期施行包皮手術的: 1. 經常尿路發炎:但經過檢查,腎臟、膀胱都很正常,此時發現包皮開口極小,就應割包皮,以免再次感染。 2. 包皮不足:這是一個難以瞭解的情形,包皮不足的幼兒是無法看到龜頭,包皮整個包住陰莖,但外表看來陰莖極短小,像似金字塔狀,尖尖的包皮開口只有部份龜頭突出身體外面,大部份陰莖埋在脂肪層內。家長常以為包莖,請醫師割包皮。 3. 經常包皮發炎:約有百分之七的小孩會發生一次以上的包皮炎,此時整個陰莖紅腫,開口流膿,經過治療後,只要常常褪開清洗包皮開口即可,如果反覆發炎就要割包皮了。 4. 小便時包皮先形成小水球,然後才尿出來:這是包皮開口太小,小便不能直線解出。尿液先將包皮和龜頭之間充滿,才向外射出,這類兒童的包皮與龜頭早就分離,但包皮開口太小,無法清理,有引起尿路感染的機會,因此及早手術,可以解決清洗問題,並預防感染。 綜觀上述,我們可以藉著瞭解包皮正常構造去判斷該不該施行手術治療,但更重要的是,為人父母還須要學習去照顧寶寶的包皮。提供以下幾點做為參考: 1. 不宜人為褪開包皮:包皮黏連龜頭才是最完美的保護,因為它是完全無菌且不必清洗,許多父親以為自己的構造正常,兒子不能剝開會藏垢,應該褪開清洗,那就大錯特錯。褪開後會引起剝離疼痛,又須要每日清洗,如此一來既麻煩又多此一舉。 2. 不必禁止幼兒玩弄包皮:此時不是包皮過長而引起痛癢,而是自然生理發育,只要不摩擦破皮即可。 3. 注意清潔:進入小學,兒童逐漸有包皮褪離現象,此時只要褪到自然分離處清洗即可 不必急於洗到整個龜頭溝,但也應該指導清洗包皮內部的工作了。 如果完全明白包皮正常構造及生理,你仍然還相信要及早割包皮,那就真的對不起兒子了!!

3--5歲寶寶身體外觀和生長

2008年08月27日
公開
51

3--5歲寶寶身體外觀和生長   在本階段孩子的身體中,嬰兒脂肪會進一步下降,肌肉組織將進一步增加,使孩子具有更加強健和成熟的外觀。他的上下肢更加苗條,上身狹窄成錐形。有些孩子身高的增加大大超過了體重的上升,因此肌肉開始時看起來非常瘦弱而無力。但這並不意味著不健康或發生了什麼問題,隨著肌肉的生長,這些孩子會逐漸健壯起來。學齡前兒童的生長速度將逐漸從第3年的5磅(2.3千克)和3.5英吋(8.9厘米)減慢到第5年的4.5磅(2千克)和2.5英吋(6.4厘米)。一年測量兩次並記錄在生長發育曲線上,如果他的體重增加大大超過身高的增加,可能就是太胖了,或者他的身高在6個月內根本沒有增加,就可能是發育問題。出現這些問題時,要與兒科醫生進行協商。本階段孩子的面部也會成熟,他顱骨的長度有點增加,下巴將更加突出。同時上頜將加寬,為恆齒的生長提供空間,結果他的面部更加成熟,特徵更加明顯。   如何測量孩子的身高   儘管你的孩子在學齡前每年只看一次醫生,但你有必要每6個月測量一次他的身高與體重。為了精確測定孩子的身高,你需要孩子很好地合作,因此,這是一件特別的事情。開始時先找一個你可以記錄孩子身高的地方,例如你需要製作或購買一個可以固定在牆上或門後的刻度尺,這種工具通常有示意圖並可以測量到大約5英尺(152厘米)的高度。用來測量的地方應該可以隨著孩子的年齡變化記錄他的身高。另外,也可以用門框或牆壁代替。如果你記錄了幾年的測量數值,這時就要小心,不要在重新裝修時將刻度覆蓋。回顧孩子的成長過程對你和孩子都有極大的樂趣。進行測量時,讓他的後背緊靠牆壁,赤腳站在地板上。頭保持直立,兩眼向前看。在牆上做標記以前,用尺子、書或其他扁平堅硬的東西精確地在他的頭頂劃線。

為什麼我的小孩一直在感冒

2008年08月20日
公開
60

為什麼我的小孩一直在感冒[台中大里聖心診所小兒科葉俊男醫師] 當家裡的寶貝開始上幼稚園,很多的家長會很擔心:為什麼我家的小孩上學以後,一天到晚感冒一直好不了?   學校是一個群聚的生活,小朋友整天在一起,接觸又頻繁,很多的病菌很容易在您的寶貝與其他小朋友之間交互傳染。上幼稚園的小朋友,二到三個星期由同儕之間得到一個新的感染,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尤其在冬天,或者季節、氣候變化的時候,感染新病菌的機會還可能更頻繁。   我們還需要知道的,呼吸道的感染,從輕微的感冒流鼻水、流鼻涕,到有可能會發燒的流行性感冒。其實在幼稚園這樣的年紀,小朋友感染到的病菌,往往不會只影響上呼吸道,而是往下波及支氣管、細支氣管甚至肺部;也就是說她們不僅僅是感冒,而是細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甚至下達肺部的肺炎。   如果我們將呼吸道的黏膜拿到顯微鏡底下觀察,一但發炎有影響到支氣管、細支氣管以下,黏膜細胞的復原,往往需要二至三個星期,甚至到達一個月那麼久。藥物的幫忙,會讓黏膜恢復的過程發炎情況減輕、修復的過程黏膜細胞排列更為平順,但絕不是一蹴可幾,可以讓三個星期的復原時間,縮短到三天就完成。發炎腫脹的黏膜,分泌物(痰液)會增多,而且會變得更敏感,不管是分泌物(痰液)從其表面流過,或者因為小朋友在生病期間沒有忌口,冰冷的飲料、食物對黏膜表面的溫差刺激,都會讓咳嗽的頻率增加。尤其在夜間躺下,或者早上起床開始咳嗽排痰的時候,這樣的症狀會更明顯。   所以一旦您的寶貝"感冒"了,只要您發覺他的咳嗽好像不僅僅是喉頭有痰,而是從氣管或者更深的部位咳起來,就必須考慮他可能已經是下呼吸道的感染,或者他的"感冒"引發原有氣喘體質的發作,肺泡(下呼吸道)發炎了。這樣的情況,就請您一定要有耐心的帶他就醫,規則地配合藥物的幫忙,一到二個星期的咳嗽症狀是免不了的。   一個好的小兒科醫師,絕不是下很重的止咳藥讓您的寶貝很快不咳,或者濫加對黏膜有很強"消腫"效果的美國仙丹—纇固醇來縮短病程。好的醫師溫和的治療有賴於您對疾病自然病程的正確認識∼正常復原好轉的過程,咳嗽會從原本咳得很緊的乾咳,因為痰液的增多與黏膜的敏感變得更頻繁,然後才慢慢感覺黏膜的消腫而咳嗽漸漸變"鬆",痰液也漸漸變少。兩個星期左右的時間,是一個下呼吸道感染的自然病程。   我們的寶貝,雖然有可能在一波呼吸道感染,連續吃了兩個星期的藥以後,很快又被其他小朋友傳染新的病菌。只要我們明瞭疾病的自然過程,也讓我們的醫師明白我們對藥物使用的原則與態度,我們的小孩就不會因為感冒不斷,無辜吃下許多不必要的類固醇或抗生素,只為了家長的求好心切。   期盼我們的小孩都能健康快樂地長大!

脤氣寶寶照顧大原則

2008年07月23日
公開
59

1.媽咪餵母乳跟寶寶吃副食品時都要小心脹氣食物(牛奶、蛋、乳製品、豆類、花椰菜、地瓜、香蕉、洋蔥、高麗菜、絲瓜),唯有媽咪餵母乳要禁口,但是寶寶吃副食品後,還是要試者吃,,要不以後寶寶會偏食(方法寫在下面) 2.一定要定時餵奶,因為脹氣不容易餓,沒有定時餵(寶寶會吃不夠影響發育且習慣小胃口);餓太久也會脹氣(餓過頭) 3.最好每天大便、千萬不能有便秘(若兩天沒大,就要刺激肛門,再等下去,寶寶會越吃越少,以致於大便在體內越久,造成脹氣更利害)或注意水分攝取(不能便秘,尿液不能黃) 4.最好每天都有放屁,但屁太多,有時也代表容易產氣 5.一定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睡不好也會脹氣,自然食量就小 6.多活動促進腸胃運作,減少脹氣 7.不要吃完奶就馬上睡著,避免吃奶吃到睡著(吃奶時間不能少於10分,吃太快也會脹氣) 8.三個月前都讓寶寶趴睡(三個月後不勉強,因寶寶會開始有主見,強迫不來),但要注意以下情況:1.不要用任何枕頭用毛巾最安全2.一定要拍完嗝(最好分段拍,50cc就拍一次)才放寶寶趴睡3.若一直拍不出來,要直立抱20分鐘(問過醫生20分後就到胃了,比較安全)4.感冒千萬不能趴睡(怕寶寶有痰會溢奶嗆到) 9.用分散注意法餵食,把寶寶的食量變大,久了就會習慣吃那麼多,自然量就會上來(有空再寫) 10.早上起來不要那麼快餵,有時要等一下,空閒時做腳踏車運動或用3M的冷熱敷袋用熱水泡完,放在肚子上按摩(比脹氣膏有用而且持久,毛巾熱敷容易濕,.會讓寶寶感冒,但缺點是很燙,要放個紗布巾以免燙到寶寶) 11.時常按摩(但不要等到寶寶已經脹得很利害才按,通常寶寶會因為不舒服而不願就犯)、泡澡按摩最有效 12.睡前泡澡可以讓寶寶好入睡 13.四個月後可加益生菌,吃副食品後加酵素,平時可加乳鉄,避免受病毒影響,導致腸胃脹氣拉肚子 14.最好空腹吃吃益生菌,並且加強水份攝取 15.不要時常吃奶嘴(會吸入空氣) 16.不能讓寶寶有愛哭的習慣(會吸入空氣),避免寶寶愛哭的方法:要訓練自行入睡能力(等大一點就不會睡前哭鬧及睡眠品質好就不會隨便亂哭)、建立安全感(六個月以前,寶寶一醒過來就有人在旁)及定時餵奶(千萬不要等他餓的大哭才餵奶),這樣可以不讓他學會哭就是一種手段,詳細做法請看百歲醫生的書 17.若寶寶打嗝,要讓寶寶打到自然停,不要用水餵,才能讓氣排出 18.媽咪自己要做記錄,通常容易脹氣體質的寶寶,脹氣時間都很規則,這樣才能切實掌握寶寶的狀況,如:有些人吃地瓜會,有些人則否(跟體內酵素有關)

新生兒鵝口瘡(Thrush)

2008年07月09日
公開
49

新生兒鵝口瘡(Thrush) 一種嬰兒常見的白色念珠球菌感染,健康的正常人,口腔和腸道都可能有念珠菌的存在。鵝口瘡就是指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在口腔黏膜所引起的病灶。 原因: 正常新生兒的鵝口瘡,99%市出生經產道,接觸媽媽陰道附近的念珠菌,1%因抵抗力差、如長期使用抗生素、類固醇藥物、後天免疫力低下的嬰幼兒,鵝口瘡就可能出現。 症狀: 患鵝口瘡的嬰幼兒,在舌頭、顎及口腔內側可發現白色凝塊的瘡斑,白屑周圍繞有微赤色的紅暈,須與奶垢區別,鵝口瘡在強力擦拭時可能會出現出血點。若不加以治療,病兆可能擴散至喉部,腸胃道而引起腸炎、肺炎,甚至蔓延全身。若是感染程度較輕微,通常無明顯症狀發生,除非仔細檢查口腔,否則不易發現,臨床上嬰兒可能出現躁動不安、胃口不佳,甚至拒絕進食,各位媽媽應注意。 治療: 健康寶寶的鵝口瘡,因為只是一種暫時性的免疫失調,大都能自行痊癒。但有些寶寶的鵝口瘡,是因為存在著其他誘發因素,像使用抗生素、類固醇等,就必須把誘發因素去除後,才比較容易治癒。 治療可採用抗黴菌藥物,如滅菌靈Mycostatin(Nystatin),效果很好。若使用懸浮液的抗黴菌藥物,則將懸浮液滴入口腔兩側。若抗黴菌藥物為粉劑,則以棉花棒或以紗布包手指沾藥物塗抹口腔。通常一天分四次於飯後使用,在餵藥之前,應讓寶寶先用溫水吸吮以達到清潔口腔的效果;服藥後三十分鐘內,不要讓嬰兒再進食任何東西。藥物治療至少持續一週以上或白色斑塊消失後至少再服用三天才能根除病兆。 注意事項: 1.出現在舌頭上及兩頰內側之白色凝乳斑的鵝口瘡,易與奶垢混淆,若硬性除去易導致出血。 2.餵奶前以肥皂徹底洗淨雙手。 3.奶嘴、奶瓶徹底清潔之後煮沸20分鐘以上,儘量避免使用安撫奶嘴。 4.哺餵母奶者,餵奶前需仔細清潔乳頭、乳暈,保持胸衣的清潔及乾燥。 5.寶寶的玩具,也應該定時清洗,清潔時,可浸泡攝氏55度之清水至少十分鐘。 *治療五至七天後仍未改善,鵝口瘡情況越來越嚴重,嬰兒仍不願意進食或不明原因之發燒發生,應盡快就醫。

小慧慧媽咪分享-25種讓寶寶愛吃飯的方法

2008年06月08日
公開
54

2005.12月媽咪寶貝 Parenting 親子錦囊 25種讓寶寶愛吃飯的方法 文╱劉莉雯 諮詢╱資深保母 鍾媽媽 對媽咪、爸比而言,從寶寶會站、會跑開始,要讓寶寶好好吃飯,成了每天最頭大的問題。每到吃飯時刻,就像進入戰場一樣,不但追著寶貝滿屋子跑,也弄得人仰馬翻,覺得「吃飯好恐怖阿」!使用本文的25種方法,立刻讓「吃飯」變成每天「最好的時光」。 1. 不要在飯桌上斥責他,讓寶寶覺得吃飯是一件苦差事。 2. 關掉電視、收拾起玩具等等一切會讓他分心的事物。 3. 為他買一個固定的寶寶吃飯座椅。 4. 讓他每次坐在固定的位置,在固定的時間吃飯。 5. 若要讓寶寶專心吃飯,大人也得要專心吃飯,在吃飯的時候,不做其他的事情,並且全家人都要養成一個習慣,就是只在餐桌上吃飯。 6. 如果寶寶不肯好好坐著吃飯,四處亂跑,不要在後面追著餵他。一定要態度堅決的要求他,只有在固定位置才有飯吃。 7. 營造一個愉快的吃飯環境,屬於全家人,將吃飯當成是交流感情,而不是對生活作一個交代。 8. 盡量不要讓幼兒在吃飯時間還玩得太high,在興頭上硬拉他去吃飯,他當然不想吃。 9. 有時候寶寶不想吃飯,是因為運動量不足,體力消耗少,所以使得進食的量也少。平日可以多帶寶寶外出或去公園玩,等到快要到吃飯的時間之前,就帶他回家吃飯。 10. 父母一樣使用湯匙或叉子吃飯,讓幼兒可以模仿大人的方式用餐。 11. 在幼兒的座椅下的地上舖上報紙,以方便收拾幼兒掉落的食物。 12. 寶寶喜歡用手抓食物,家長可以順著他的喜好,做飯團或將菜串在竹籤上,以方便他拿握,不要給他容易散落的食物。 13. 在遊戲中學習用餐的方式,效果最好,所以可以在如辦家家酒時,讓洋娃娃一樣用湯匙或叉子吃飯,運用玩具讓幼兒學習使用餐具的方法。 14. 偶爾邀請有較大小孩的朋友來家中用餐,讓幼兒可以模仿其他幼兒的用餐的方式。 15. 為幼兒選擇適合他手的大小且好握的餐具。 16. 選用有可愛圖案的湯匙或餐具,引起幼兒使用的興趣。 17. 平常不要讓幼兒養成吃零食不吃正餐的習慣,尤其快到用餐時間前,不要給幼兒吃過多零食。 18. 要給小孩吃的點心,盡量挑選糖分不高的,以免他攝取過多的熱量。 19. 平時將零食收在幼兒看不到或找不到的地方。 20. 若是寶寶不小心將碗裡或盤裡的食物灑出來,就當成是他正在練習使用餐具,不要立刻清理在桌上或地上的食物,或對他說「你看你......」,以免他對吃飯感到畏懼。 21. 給寶寶穿上圍兜兜,以防止他將食物灑在身上。如果幼兒真的吃得衣服上都是,就抱著大不了換一件衣服的心態,不要立刻幫他清理衣服上的菜渣,讓他覺得自己好像做了父母不喜歡的事。 22. 幼兒將食物吐出,很可能是因為顆粒太大或太硬,使他不容易咀嚼。找出他不想吃的原因,並設法改變它,而不要先認定是幼兒任性的將食物吐出。 23. 爸比媽咪可故意表現出搶吃菜的情境,尤其是對幼兒不愛吃的菜,並且邊吃邊說「好好吃,好香喔」,讓他也產生想要嘗試的欲望。 24. 將青菜或他不喜歡吃的菜,切得碎一點,放進他愛吃或不排斥的食物中,讓他吃下去,例如將波菜加入漢堡或比薩裡。 25. 將青菜或食物用模型作成可愛的圖案,提高寶寶吃飯的興趣。 (詳文請見2005年12月號媽咪寶貝雜誌) 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3/mamabox/s3baby01_67.asp

小慧慧媽咪份享-5項評估 掌握孩子營養狀況

2008年06月07日
公開
50

2006.1月號育兒生活 Baby Eatting 營養入門 5項評估 掌握孩子營養狀況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 麥素英 現在大部分的家庭結構中,家庭成員只有1∼2個小孩,因此,家長都希望給孩子們一個衣食無虞的生活環境。在飲食供應方面,不但要能吃的飽,更希望孩子們可由每日的飲食中,獲得成長所需的營養素;如果平時孩子們的進食狀況還屬正常,是不是就代表父母如何知道小孩的營養狀況良好呢? 從5大項做營養評估 我們實際去觀察同年齡的小朋友,不難發現現在的小孩在體型方面相差甚多,尤其年齡越大,個別的差異越為明顯。由於孩子們在出生之後,會經過嬰幼兒期、學齡前期、學齡期至青春期,這段十多年屬於生長發育的期間,其中任何一個階段有營養上的問題,可能都會造成生長上的差異。在此提供以下幾種方式評估孩子營養的狀況: 一.生長曲線 「兒童健康手冊」上,不但記錄了幼兒的出生紀錄、預防注射接種紀錄,及生長曲線紀錄。在生長曲線中,包含了頭圍、身高與體重共3個曲線表,其中各條曲線是以百分位來做劃分;幼兒在成長過程中所紀錄下來的這3條曲線變化,即可以顯示出每一階段的營養狀況。 在正常的情形下,身高與體重各階段都應落在同一個百分位上,若是身高在較高的百分位(如90百分位),而體重是位於較低的百分位(如5百分位)時,則表示孩子是屬於瘦高的體型;反之,若身高在較低的百分位(如5百分位),而體重是位於較高的百分位(如90百分位)時,則表示孩子是屬於矮胖的體型。 瘦高體型的孩子可能是由於蛋白質攝取足夠,但熱量攝取不足所造成,這一類的孩子在體重上偏輕、進餐時間長,容易出現生病、臉色蒼白的情形。而矮胖體型的孩子一般而言食慾好,通常喜愛高熱量的食物,且進餐時間快;但是營養攝取超過身體所需,容易導致其活動力減少、性發育提早,及慢性病年輕化現象。 二.活動力 食物提供人體每日所需的熱量及營養素,當攝取量減少時,體內的各種細胞無法適時的得到足夠的熱量與營養素,此時細胞的代謝速率會降低,進而使得孩子的活動量減少,出現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 三.抵抗力 你的寶寶常感冒、腹瀉嗎?當身體營養狀況足夠時,才能提供完整的防禦系統,防止病毒或病原菌入侵。但若是孩子出現偏食的狀況,對於部分營養素攝取就會出現不足,例如維生素A、維生素C等,而這些營養素在人體的需要量雖然不多,但對於維持健全的免疫功能是必須的。 四.膚色外觀 當孩子出現臉色蒼白時,可能是因為貧血而引起,此時以手指輕壓孩子下眼瞼處查看,若同時顯現淺紅色,簡略判斷是有貧血的情形,同時伴隨的症狀有手腳容易冰冷、體力不濟等現象。由於造血的營養素有很多,例如蛋白質、維生素C、維生素B6、維生素B12、葉酸、鐵質、銅等,所以單純的只補充鐵劑,有時並不能改善貧血的情形。 另外,如果孩子嘴角旁經常發炎或是舌頭容易疼痛、紅腫的症狀時,是因為缺乏維生素B群所引起,由於進餐時須經由口腔來咀嚼、傳遞食物,當口腔出現發炎的情形,不適感越見明顯,因此小朋友會出現食慾不振、便秘、皮膚炎等症狀。 五.智力發展 營養攝取不足亦會造成神經發育上的缺損,所以若不能提供足量的營養時,可能會導致幼兒在學習上及表達上的障礙,並有強烈的依賴性、不願離開親人、不願與陌生環境接觸的現象。 過與不及都會影響發長 所有的營養素在供應時的過與不及,都會導致寶寶在成長發育上出現問題。當營養供應太多時,容易造成孩子肥胖,但許多家長仍停留在以往「小時候胖不是胖」的錯誤觀念,以為孩子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改善肥胖的體型。但是當孩子的胃口被撐大時,隨著食慾越來越好,肥胖的問題就越難改善,間接著影響他們的健康與人際關係,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風等也悄悄上身。 而營養不足時,孩子的整體發育都會變得較為遲緩,對於學習不感興趣,且在一段較長的時間內(3∼6個月以上)體重及身高均無明顯變化,且有精神渙散、無法集中注意力的情況。 因此,提供孩子足夠的營養素是必要的,提早讓他們接觸各類的食物,及早適應這些食物不同的氣味、口感、咀嚼等形式,減少其對特殊食物的排斥或抗拒心理,營造和諧的用餐環境,與具有變化性的烹調是有其必要的。 (取材自BabyLife育兒生活雜誌) 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3/mamabox/s3baby01_72.asp

勝崴寶寶媽咪分享-不同氣質的孩子反應大不同

2008年04月07日
公開
47

不同氣質的孩子反應大不同 在氣質(temperament)理論中,「趨避性」就是指我們第一次見到新的人、事、物時,所表現出來的反應:接受或是退縮的態度。對新事物傾向趨近態度的孩子,好奇心較強,樂於接受新的刺激,通常適應力也不錯,容易和別人打成一片。相對地,對新事物傾向退避的孩子,遇到新的情境似乎較為膽怯,喜歡舊的玩具、舊的朋友,尤其當面對不確定的狀況,會顯得焦慮、害怕。 有些孩子膽子大,有些卻很膽小。爸媽的引導與教養態度,對孩子未來的行為模式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圖�學前教育月刊提供) 要膽量,不要操之過急 勇敢、樂於接受新的挑戰,確實是我們所必須具備的重要的積極態度。然而。對生性屬於退縮的孩子來說,「勇往直前」是需要學習、需要練習的。爸媽怎麼做? ★不要強迫,要「了解」:觀察孩子害羞、退縮的原因,是天生氣質使然?或是曾經的負面經驗?或者是能力未及、缺乏適當的回應方法? ★不要心急,要「等待」:給孩子調適的時間,等待孩子觀察、摸索,等待孩子準備好,等待孩子建立自己的回應方式。勇氣的醞釀和累積,更是需要時間。 ★不要責難,要「鼓勵」:鼓勵孩子的努力。給孩子更多的了解與支持,即使是小小的一步,也值得給予大大的鼓勵。 ★不要操之過急,要「循序漸進」:最好能事先給孩子心理準備,透過各種方式讓孩子熟悉新事物,再用漸進並且示範的方式,帶領孩子一階一階的克服。 ★給孩子充分的安全感:就算是個再活潑外向的孩子,他仍然隨時需要找到那個他所信任的人。在孩子願意獨立探索之前,是需要累積足夠的安全感的。 ★多讓孩子進行大肢體動作的訓練:攀上爬下的攀爬架、高高低低的平衡木、大型韻律球、或是走在沙坑、石子路、草地上,都可以刺激孩子放手大膽的玩。 ★多讓孩子與不同性格特質的朋友相處:在遊戲、互動之中,孩子會遇到不同的衝突,也能學習不同的溝通方式,增加自己的社交經驗。 在安全的環境下,孩子才能大膽遊戲。當孩子回頭看見爸媽在一旁支持他,心裡更多了一份踏實感。(圖�學前教育月刊提供) 練膽量,不要莽撞 通常當孩子有了冒險犯難精神,勇於接受挑戰、容易適應新環境;但是,當勇往直前變成了橫衝直撞,爸媽的擔心恐怕不亞於孩子的退縮呢。爸媽怎麼做? ★提醒大於阻止:我們必須在事前給予提醒,讓孩子先在心中勾勒應有的行為規範與界限,清楚如何維護自己的安全、以及如何適當的動作。 ★積極地提供安全環境:爸媽可以正面營造一個安全無虞的環境,帶著孩子親身體驗,也藉此機會讓孩子學習如何在合理的限度之內進行探索。 ★引導孩子辨別危險:在遊戲過程中、或是透過生活周遭實際案例、利用圖書、故事,讓孩子學習辨認危險情境以及保護自己的方法,避免莽撞衝動行事。 ★和孩子一起警覺:有些危險威脅是隱藏不顯著的。生活事件的當下機會教育,對孩子最具體而有效。 ★習慣思考後再行動:在孩子行動前讓他先想想。而當孩子面臨挫折時,除了給予情緒上的同理與安撫,更可以提供孩子不同的思考,讓他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最重要的是,爸媽的陪伴、引導、以及信心。當孩子相信自己能,他就更願意勇敢冒險;當孩子在探索中找到成就和愉悅,他也就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心。就讓我們勇敢的相信孩子,勇敢的放手,讓他跨出去吧!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學前教育雜誌》4月號】

分享--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的睡眠需要

2008年03月07日
公開
49

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的睡眠需要 ■   談到孩子的體重,有句話得記住:睡得好,體重會更輕。其實,這也是近期英國《兒童疾病文獻》中一項研究報告所提出的觀點。   這份研究報告由英格蘭大學的醫學與理學雙博士沙拉德·塔西裏撰寫。他在研究中總結了關於兒童睡眠與體重的各項研究成果。   他發現,睡眠不足和孩子身體超重之間似乎存在聯繫。比如,睡眠不足會增加“饑餓激素”;而疲勞也是影響體重的重要因素。畢竟,當睡眠不足時,誰也沒有足夠的精力到處活動,把體內的熱量消耗掉。   關於兒童需要睡多長時間,這取決於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提出了指導標準: 1─2個月的嬰兒:每天要睡10.5─18個小時; 3─11個月的嬰兒:每天夜裏睡9─12個小時,白天小睡30分鐘到兩個小時,一天睡1─4次; 1─3歲的兒童:每天睡12─14小時; 3─5歲的兒童:每天睡11─13個小時; 5─12歲的兒童:每天睡10─11個小時; 11─17歲的青少年:每天睡8.5─9.25個小時。  塔西裏在文章中還給出了7條建議幫助兒童提高睡眠品質: 1、保證每天規律的作息習慣; 2、制訂並嚴格執行就寢和起床時間; 3、臥室環境要安靜、無光、令人情緒放鬆,既不能太熱也不能太冷; 4、孩子的床應該佈置得舒適,並且僅僅用來睡覺; 5、孩子應該活躍,但是,該睡覺時就得睡覺; 6、把電視機、電腦、玩具等從孩子們的臥室裏搬出去,這樣可以讓他們睡得 更安穩。 7、睡覺之前要避免讓孩子過多進食。 ■學前兒童每天應睡足11小時以上 ■ 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們的睡眠質量卻下降了。近日在滬開幕的泰科國際睡眠論壇開幕式上,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睡眠中心和北京協和醫院等國際著名睡眠專家都關注到兒童的睡眠障礙問題。在他們看來,孩子們睡眠過程中常出現的夢遊、夜驚、夢囈、打鼾、頻繁夜醒、睡眠不安、入睡困難等,都可能會影響其生長發育。專家們呼籲社會共同關注這一日益上升的疾病。 兒童生長重在睡眠   與會專家指出,成年人出現睡眠障礙似乎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但目前兒童的睡眠問題卻日益嚴重。如來自武漢和合肥等城市的調查表明,已有近半兒童患有睡眠障礙。上海的情況也不樂觀,很多孩子的症狀甚至表現在扁桃腺肥大、舌根肥大等生理症狀上。由於兒童體格生長所需要的生長激素只有在睡眠狀態下才能達到最高分泌水平,睡眠不好會造成孩子記憶力減弱,影響兒童認知功能,引起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易激惹、易衝動等症狀,甚至會影響孩子的免疫功能。 不良習慣導致睡眠障礙   專家們分析認為,造成兒童睡眠障礙的主要原因有呼吸系統疾病和不良習慣。研究發現,兒童常有鼻塞、感冒、扁桃體或腺樣體肥大等表現,導致呼吸淺、快甚至發生窒息,從而造成睡眠碎片化。同樣,兒童經常飲用咖啡等刺激性飲料、睡前看電視過久都會引發睡眠障礙。還有部分兒童入睡前需要雙親的擁抱、撫摸以及玩具、枕頭和音樂等的幫助,如不能滿足要求,其則表現出入睡困難、興奮甚至哭鬧,這些都會影響到孩子的睡眠質量。 耐寒鍛煉有助睡眠   根據學齡前兒童的生理特點,專家們認為他們每日睡眠時間應為11小時以上,晚上沒有睡夠的可以在白天補,但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睡眠時間遠低於11小時。同時,大冷天應讓孩子加強體育鍛煉、增強寒冷耐受力,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對扁桃體或腺樣體肥大兒童及時治療,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分享--走進孩子的涂鴉世界

2008年03月06日
公開
45

把《走進孩子的涂鴉世界》這本書的主要內容總結出來,奉獻給大家。關於這本書的一些訊息︰ 第一章 給母親的繪畫入門講座──請先反省自己對待孩子繪畫的態度 1、是否要“聽”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與成人的畫不一樣,孩子用畫來說話,請耐心聆聽。請不要用成人的眼光來看孩子的繪畫,看孩子的畫,並不是需要看他畫得像不像,而是要“聽”他的畫所表達的東西,理解他在畫中所訴說的內容。對孩子來說,透過讓別人“聽”,他的畫才有了意義。讓別人“聽”、理解,就是他用畫畫這種模式來表達自己的樂趣。 對不同年齡孩子的畫,有不同的聽法。在孩子2-3歲時,對他的畫,要問“這是什麼意思?”,聽他講述自己的畫所表達的意思。四歲以後,則要對孩子的畫中所表現的內容進行“聽”,如像“這是在做什麼?” 原則上,當孩子正專心與繪畫的時候,最好不要在旁邊嘮嘮叨叨地詢問。在孩子畫完后給你看時,或他畫膩了、累了,暫時告一段落時,去問問他就行了。 2、你是否在形狀方面指導過孩子? (書中多次提到畫形狀,卻沒有定義什麼算畫形狀。我理解除了教孩子畫圓形、三角形等形狀外,畫形狀還包括教孩子畫類似圖1中那些成人式的畫。另外書中還提到採用繪畫歌謠教孩子畫畫,我理解是類似《小孩學畫》中的那些線條和歌謠,http//zzm/.../{cut}/.../... 擅長繪畫的母親愛給孩子做示範,“這兒要這樣畫,還畫花畫車畫洋娃娃”,喜歡讓孩子模仿自己的畫,但這會影響孩子自己的創造力。因為表現思想的形狀不是能教會的,是要靠繪畫者自己來創造。孩子試圖傳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畫出的畫,即使在技術上還不成熟,也能打動看畫人的心,而小作者也能由衷地體驗到表現的滿足,這就是人生的一種樂趣,體驗到藝術所帶來的歡喜。請千萬不要剝奪孩子的這種樂趣。 請記住,繪畫的能力,任何人生來都具備。成人樂意關心孩子的這種能力,為孩子創造型式活動的場所,才是至關重要的。請為孩子提供畫畫的伙伴和場所,通常與小朋友一起畫,能激起孩子的繪畫慾望。 畫畫是一種樂趣,但還是有些兩三歲的孩子討厭畫畫,分析原因,主要是他們自然發展的進程被忽略,大人讓他們畫形狀,使用顏色,而他們自己的那種真實表現又沒有得到讚許。或者,大人像上課一樣對他說“現下是畫畫的時候了”,在他們不想畫的時候強迫了他們。家長只要覺察到自己的失誤,就應該盡快糾正自己的模式。圖2-5就是兩個孩子在家長和老師的幫助下,3個月中繪畫發生變化的例子。 讓孩子系統學習繪畫技能,要到9歲之后才有意義。 3、你是否討厭孩子弄得臟兮兮? 畫畫是一種型式藝術,這種藝術是透過型式來表達感情或思想,型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破壞以前的形狀,弄髒以前的形狀。畫畫,就是把白色的紙,用蠟筆和彩筆來弄髒它。 在孩子的生活中,最有代表性的“破壞”和“弄髒”模式,就是玩兒沙,玩兒泥。所以請家長們寬容一點,不要怕他們弄髒,可以給他們穿上不怕臟的工作服,讓他們與沙和水相伴成長。一旦他們成了玩沙玩兒水,玩兒到心滿意足的孩子,畫也會畫的更好。 4、你是否從孩子的畫來推斷她的性格? 過分在乎孩子畫出的形狀和顏色的使用模式,憑借這些像占卜一般對孩子做心理判斷,是毫無必要的。就顏色而言,5歲前的孩子並不在乎,通常她們會只用一種顏色來畫。 5、你是否與孩子一起做愉快的體驗? 孩子自己說“我要畫畫”時,通常畫的內容都是孩子印象深刻、快樂、有趣和心中受到感動的事情,如︰父母的臉、自己捉到的小蝦,第一次跳繩、挖紅薯的情景。只有經歷了快樂的體驗后,才能產生畫畫的慾望,才能畫出充滿真情實感的畫來。而如果整天看電視,生活平淡無奇,孩子就不可能產生畫畫的強烈願望。 請讓你的孩子過一種自然的、與朋友在一起生氣勃勃的生活,並請多多體驗和孩子在一起的快樂。把古老的傳說講給他聽,也是一種快樂的體驗。無論多么小的孩子,從由衷的歡笑、快樂的充滿活力的生活中,都能創作出屬于自己的自然、坦率、充滿思想感情和活力的作品。 第二章 孩子就是畫這種畫長大的──了解孩子繪畫發展的一般規律 1歲孩子的特點︰與其說是畫畫,不如說是手運動的痕跡。 家長注意︰讓他充分地亂畫,不要教他畫形狀。不要給多種顏色,只給他一種喜歡的顏色。 用具︰給他粗的彩色筆、蠟多較硬的蠟筆、3B-6B的鉛筆。用掛歷紙或大紙來畫。 如果已經教了畫形狀︰馬上停止,孩子很快會恢復她原來自由的畫法。 詳細解說︰對嬰兒來說,隨著握鉛筆的手的運動,紙被弄破,並出現了鉛筆畫出的痕跡,他就會高興地哇哇亂叫,他們把用手使畫紙發生變化當作樂趣。1歲半以前,可以透過手的往返運動亂畫。留下的通常不是水準狀態的橫線,而是像半圓弧那樣的曲線,由肘到手的長度,大致就是這個圓弧的半徑。此時孩子還沒意識到自己在畫畫。1歲半以後,由畫大的圓向小的的圓轉變。接近兩歲,圓的線條變得流暢,當能把手腕當成軸來活動后,就能畫小圓了,還能上下來回亂畫出縱線條,手的活動開始從手腕往手指尖發展,也能像成人那樣拿繪畫工具了。此階段孩子還不會給亂畫的東西下定義,問他“這是什麼”還為時過早。因此只要給他一張足夠大的畫紙,使他能自由揮洒。請讓他不受形狀顏色的束縛,用單色自由地畫。 2歲孩子的特點︰ 眼睛隨著手移動,可以用語言來解釋。 家長注意︰還不能讓她畫臉等形狀,媽媽畫形狀給孩子看也不好。 工具︰一種顏色。除了粗彩色筆,還要用細簽字筆、圓珠筆、2B-4B鉛筆,蠟筆。大紙、小紙都行。如果已經教了畫形狀︰讓他回到畫圓的時期,可以陪他畫。 詳細解說︰手功能逐步發展,眼睛能注視到手指尖,2歲2-4個月左右,能畫出一條有頭有尾的線,圓開始能封口了。自己想要畫什麼的意識開始萌芽,當此意愿遭到侵害時,會猛烈反抗。對自己所畫的東西開始能憑自己的想像來解釋,但解釋經常會變化,這是因為孩子時時都在挑選,比較自己的想像,越是想像力豐富的孩子,越能把一個圓比作各種不同的東西,所以請不要用不近情理的話對孩子說︰“為什麼這是媽媽,媽媽不像這樣啊﹗”。孩子畫了畫以後,請尊重他的作品,他的想像,幫他把他所賦予畫的意義記錄下來,並寫上日期,這樣可以了解孩子畫畫的變化情況,同時作為他的成長記錄,還可以讓他挑選自己的傑作貼在牆上,舉辦小畫展供人欣賞。 3歲孩子的特點︰一開始就賦予意義地畫,向作為人的“表現”的畫的轉變期。 家長注意︰還不能教形狀,不要讓孩子畫人的臉、汽車和洋娃娃。聽聽孩子用許多的圓和線畫的內容。 工具︰一種顏色就可以了。買六七種顏色或十二色一套的蠟筆,最多給他三種。還可以用彩色筆、簽字筆、圓珠筆、鉛筆。採用圖畫本或是記筆記的紙。如果已經教了畫形狀︰由母親給她畫出3歲孩子畫的圓,可以使他對大圓和小圓的線條加以區別。並且,一邊給孩子談經歷過的事,一邊把圓和線條比作各種各樣的東西畫給他看。 詳細解說︰3歲以後,他從一開始就會確定要畫什麼,按照既定的想法來畫,所以畫的東西所代表的意義到最後都不會變。但這時還畫不好形狀,只是把圓比作什麼,就一個又一個地畫圓。3歲半以後,畫的圓就能表現出由點和橫線構成的“人的頭像”,即孩子給圓、線條,賦予意義的能力有了進一步發展,這就是畫人的頭和腳的前奏(見圖15)。3-4歲孩子的畫的一個最明顯的特徵,就是以極其象徵性的線條把現實事物畫出來,此時,千萬不要對孩子的作品橫加指責,批評他沒有畫耳朵,沒有畫手腳,更不要越俎代庖地教他怎樣畫。 這期間孩子的另一個特點就是“擬人化表現”,他們認為所有東西都與人一樣有生命有思想,比如會畫出長著鼻子眼睛笑瞇瞇的太陽。 4歲孩子的特點︰ 終于會畫形狀了,開始憑想像畫畫,畫中除了頭足人,還會出現畫了頭、軀幹、雙腿的人。如同商品說明一樣,畫出的只是雜亂擺著的各種東西。 家長注意︰看孩子的畫時,不要只看形狀,還要認真聽孩子講。把要畫的東西放在眼前寫生,要等到9歲以後,4-8歲,兒童畫畫的特徵並不是一邊觀察一邊畫,而是把自己所知道的“真實”如實地畫出來,而不管看到的事實是怎么樣的。(轉下文) 工具︰雖然可以只用一種顏色,但若孩子想用多種,可控制在六種以內。除細簽字筆以外,還可以用彩色筆、蠟筆、圓珠筆、鉛筆。蠟筆要用蠟質多,較硬的。如果已經教了畫形狀︰這個年齡畫形狀不成問題,但不要讓他總是畫同一種類型的畫,可以豐富孩子的生活,當他的生活體驗增多,朋友增多,能盡情地玩以後,他的畫也能自然地發展。還要注意多聽孩子敘述他的畫。 詳細解說︰不會寫字的孩子透過畫畫,表達出他們逐步認識的“人”,隨著年齡增長他們畫出的人會有所不同,但一定表達了他那一時期印象最深刻的“人”身上的東西,例如︰都是從畫臉開始,慢慢孩子意識到有腳才能走,所以很快畫出了有腳的“頭足人”,然後注意到人有身體、手等,更可貴的是他開始慢慢發現每個人的特徵,比如畫媽媽的長頭髮、乳房,爸爸的眼睛等。所以家長千萬要忍住教孩子畫人的慾望,不要隨便說“腳不是從頭上長出來的,你畫的人怎么沒有鼻子?”,更不要在孩子的作品上粗暴地添上手,耳朵之類,這樣做是對孩子用好不容易才獲得的知識做出的表現給予否定,不但剝奪了孩子的認知樂趣,甚至會阻礙他逐步認識世界的能力。憑自己的想像畫畫。4歲的兒童還能把心中想的內容透過語言與具體的想像聯繫起來,並畫出像樣的形狀。如可以由“爸爸”這個詞來想像自己的爸爸,能夠抓住自己爸爸的姿態與特徵與其他的爸爸有所區分。印象深刻的東西就畫得大。孩子有一種把自己印象深刻的東西畫大的傾向。4歲半以後的畫,就像商品目錄一樣雜亂無章。 4歲到5歲期間,孩子會在一張畫紙上畫各種各樣的形狀,或是把同一形狀反覆畫,象商品目錄一樣把各種物體羅列出來的畫叫做羅列表現,作為整體,他毫無統一感,但聽孩子慢慢講解,才知道在孩子心裡畫上羅列的東西都是有關聯的。到五歲左右,就會逐步發展成為把家裡家外用四方形圍起來,成為有整體感的表現形式。另一特點是把時間的流逝表現下一張畫面上的同存表現,如聽了“仙女”的故事后,把不同階段干不同的事的羅羅都畫在同一畫面上。 5歲孩子的特點︰不是把經歷過的事情原封不動地畫出來,而是只把感興趣的如實畫出。開始有了把事物程度化的“基礎線”。能把聽到的事所留下的印象畫出來。 家長注意︰不要說他的形狀畫的丑。要多聽聽他用畫所表現的關係。 工具︰這是喜歡分別用顏色塗抹的時候,請給他十二色一套的繪畫用具或蠟筆。如果孩子喜歡用一種顏色,也可以只畫一種色。這個時期還是要用蠟質多,較硬的蠟筆,不宜用粉蠟筆。如果已經教了畫形狀︰是畫形狀的時期,但若總畫同一種類型的畫,就要多聽聽孩子的講解,擴大孩子的生活體驗。 詳細解說︰能抓住事物的特徵和形狀,還能認識到事物之間的聯繫。如不但知道人有的各個部位,還知道了人與這些形狀之間的關係,還知道人和衣服之間的關係,能畫出穿著衣服的人。由於對事物之間的關係感興趣,所以會畫出基底線,基底線把事物與事物之間的關係轉換成了二維世界,成為秩序的基礎。另外,無論是家裡還是海中,都清晰可見,這就是透視畫法,如圖22和24。能把從故事中得來的印象畫成畫,是5歲兒童的特徵。多給孩子講些民間故事和傳說,培養他豐富的想像力,然後他的畫也會成為充滿故事和想像力的畫。 6歲孩子的特點︰掌握了基底線的使用方法是事物秩序化。能做把世界抽象化的遊戲。 家長注意︰絕對不要對孩子的作品做好的或壞的評價。要更多注意與孩子對話,對他的畫問︰“誰,在什麼地方做什麼?”。不要總開著電視讓他看,讓他以快樂的生活為主題來畫。給他將繪畫書,將民間故事和自己記憶中的故事給他聽。有時,讓他畫一畫講故事的畫。 7-8歲孩子的特點︰基底線變為水準線、地平線。能從前、側、后三個角度畫人像。 家長注意︰由於孩子希望能畫出一看就能理解的畫,所以應當理解孩子的心情,仔細地看孩子的畫。 詳細解說︰到了7歲以後,就不只用線條來畫,而是想用線條包圍起來的面來表現 --------------------------------------------------------------------------------

為孩子選擇適合的幼稚園:父母必備的知識"

2008年03月05日
公開
53

為孩子選擇適合的幼稚園:父母必備的知識" (The Preschool for Parents:What Every Parent Needs to Know About Preschool) 本書由幼稚專業,以家長需要的觀點闡逑,如何為孩子選擇適性發展的幼稚園及幼教課程。一所適合幼兒的幼稚園應該包含適性發展的課程、專業師資、及安全豐富的學習環境,該書以提供資訊的方式,引導家長瞭解不同的教育哲學,課程的特質,及如何篩選好的學前機構。例如:家長可用以下的重點,以電話了解幼稚園的狀況,再決定要不要實地參訪幼稚園。 電話訪談時需詢問的問題 學校名稱 園長 地址 電話號碼 你們的教育哲學是什麼? 註冊程序 學費、註冊費和其它雜費各是多少? 上課的時數和學年是怎麼計算的? 你們會在正常課程開始前和結束後提供課後照顧服務嗎? 你們暑假開課嗎? 學校對生病的學童的規定為何? 你們如何管教孩子? 你們對特殊需求的孩子或殘障孩子的政策為何? 你們是不是立案的幼稚園? 你們是否曾經接受幼稚園評鑑? 學生和老師的比例怎樣? 一班有多少學生? 老師己在學校任職多久了? 有沒有娃娃車?如果有,安全管理措施為何? 幼稚園的教師証照情形? 對學童的飲食政策是什麼? 孩子每天的作息活動情形? 老師和家長溝通的方式為何? 當父母想來看孩子的時候,就能來學校看嗎? 家長參與學校課程的情形如何? 貴園對代理人代替家長接送幼兒的管理措施為何? 啟示: 本書雖是為美國家長寫的一本書,但內容的豊富與完整性,也可 供國內家長做參考。 文章來源 作者:Diane Trister Dodge & Toni S.Bickart 合著 摘譯者:張孝筠(花蓮師院副教授)609字

教養孩子是藝術,不是科學

2008年03月04日
公開
51

教養孩子是藝術,不是科學 •學前教育雜誌 2008/03/04 教養孩子需要吸收正確的知識,但教養本身卻是一門藝術,無法套公式。爸媽唯有對自己有信心,凡事以合理為依循,才能讓親子關係愉悅,孩子順利長大。 【文╱洪蘭(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我去一個幼稚園演講時,看到一個小男孩,蹲在角落,背對著大家,低聲飲泣,我問老師怎麼一回事,老師說他從開學到現在都是這個樣子,頭一個月是大哭,現已改為低哭,不知哭到什麼時候才會不哭,大家都拿他沒辦法。我看了很不忍心,又不好說什麼。 等我講完,他的母親正好來接他,我看他立刻停止哭泣,一個箭步衝上去,撲入母親懷中,緊緊的抱著他媽媽的脖子,頭埋在母親肩上不肯放開。我心想是誰這麼忍心,讓自己的孩子哭幾個月還繼續把他送來,就多看他母親幾眼,想不到越看越面熟,原來是我以前教過的學生,就忍不住上前去多管閒事了。 強迫分離,孩子飽受驚嚇 我問她以前教她的兒童神經發展學都忘記了嗎?怎麼把還沒有準備好的孩子送來,讓孩子飽受與母親分離的驚嚇與惶恐,難道不知道長期的驚嚇對孩子不好嗎?這學生滿臉無奈的說:「我也捨不得呀,可是沒有辦法,每一個人都跟我說要訓練孩子獨立,我的大姑、小姑都說我太寵小孩,已經5歲了,沒有讓他去外面上學是害了他。以後不能接掌家族事業,她們甚至不准他晚上跟我睡同一層樓,把他一個人放在3樓,我晚上偷偷上去看他,他都在哭,他現在反而會尿床……」,講著、講著,母親的眼淚就掉下來。 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同,面對新經驗的反應也不一樣。請給孩子足夠的時間,等他準備好了自然會想去嘗試或面對。(學前教育�提供) 這時旁邊好多媽媽都七嘴八舌提意見,有的說:「我孩子剛來時也是哭,哭了一個月後就好了。」有的說:「我的婆婆也是堅持不可以跟孩子睡,要他獨立,後來他聽了虎姑婆的故事,現在每晚作惡夢。」我才發現原來有這麼多的媽媽自己沒有主見,聽憑別人怎麼說,自己跟著做,忘記自己孩子跟別人孩子不同,不能把別人的經驗往自己孩子身上套。 孩子有差異,別套公式教 如何教養孩子是個藝術,不是科學,沒有公式可套,也沒有別人做成功,你如法炮製就一定成功。事實上,你不成功的機率大於成功的,因為你的孩子跟他的孩子不同。孩子還沒有準備好就把他推出去面對世界是件很殘忍的事。每個孩子成熟的時間不同,有的孩子3歲就會跟母親揮手再見,高高興興的去上學,有的就像這個孩子一樣,5歲了,還希望能在媽媽身邊。他心裡沒有準備好,還不想離開家去上學時,硬把他送去哭2個月實在是太殘忍。 被迫獨立,反而受創傷 很多人誤會了「獨立」的意思,以為對孩子一定好。被迫的獨立是童年的創傷,是一輩子的不安全感。現在有好幾個研究都發現:童年的不安全感會影響成年後的親密關係,無法維持長久的男女關係,也無法對性伴侶作出承諾,他們的人際關係疏離。 過去行為主義盛行時,流行把孩子放在房子最遠的角落一個人睡,哭了不能抱,抱他會增強他的哭行為,要等他不哭了才能抱。現在鐘擺盪回來了,從老鼠實驗上知道親子分離的恐懼會影響大腦荷爾蒙的分泌,現在醫生讓嬰兒的搖籃放在母親臥房,使嬰兒一張開眼就會看到熟悉的面孔,也鼓勵母親把孩子揹在胸前,讓孩子聽到母親的心跳,增加他的安全感。孩子的哭是他有需求的表現。我不了解我們的母親怎麼這麼沒有自信心,會隨便聽從人家的話而賠上孩子的幸福。 教養,一切合理就對了 帶孩子沒有訣竅,惟一就是Common Sense,凡事一切要合理,孩子每天哭,不合理,不合理就要去檢討哪裡不對,我們每個母親都會說「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但是為什麼不會把它應用到生活上,從這裡推論出別人的孩子要這樣,不代表我的孩子也要這樣? 我們中國人很喜歡「從眾」,別人怎樣,自己也要馬上跟進,葡國蛋塔、甜甜圈、股市等「一窩風」現象,其實是沒有自信與分析能力所造成的盲目跟進。為什麼我們對自己這麼沒有信心?我們為什麼這麼在乎別人的閒言閒語?我想我們的教育從小要孩子反省、檢討自己,會不會檢討的過頭了,對自己沒信心,別人都是比較對?從伊朗連體雙胞胎拉列和拉丹的例子就知道,即使是同卵雙胞胎,生活經驗完全相同(因為頭連在一起)都會有不同的人格,更何況你我的孩子? 教養孩子不是科學,無法複製,它是藝術,因人而異,父母對自己的教養方式一定要有信心,只要孩子很快樂,每天迫不及待睜開眼睛開始新的一天,你就做對了,堅持下去,你的孩子會以濃密的親子關係來回報你。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學前教育雜誌》3月號】

把握長高關鍵期 0∼3歲很重要

2008年02月21日
公開
50

把握長高關鍵期 0∼3歲很重要 文/顧運梅 要把握好0∼3歲生長發育的關鍵期,尤其是爸媽個子不高的寶寶,更不能錯過這個階段喔。 媽媽們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有健康的體魄、足夠的身高。根據寶寶身高增長規律的資料顯示,2∼3歲時寶寶的身高與成年身高有密切的關係,也就是說2∼3歲時個子明顯小於同齡寶寶,成年後身高有可能比較矮。 影響身高增長的因素 身高是個複雜的問題,首先遺傳因素占70%,其他包括營養、運動、環境和社會因素等占30%。先天遺傳無法改變,但透過後天營養、運動、作息、生活環境改善等因素的調整,身高是可以有一定範圍的改變。為了讓寶寶長得更高一點,爸爸媽媽應注意以下幾點: 營養影響大 營養物質是寶寶身高增長的「磚瓦」,理想的身高與合理的營養密不可分。 研究證實,蛋白質、鋅、鈣、磷、維生素A、碘對身高增長有明顯的作用。而另一些營養物質,如鐵、核黃素、維生素D則透過影響寶寶食欲和免疫功能,間接影響身高的增長。 蛋白質 蛋白質是寶寶生長發育的首要「建築材料」。動物的肌肉及內臟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脯氨酸,也含有骨骼形成和生長中有重要作用的膠原。豆類食品、乳製品、魚蝦、肉蛋類等蛋白質含量都很豐富。爸媽要注意寶寶飲食的多樣化,必須讓寶寶攝取足夠的蛋白質。 鋅 鋅是有助於寶寶身高生長的營養素。鋅的需求量不大,但是作用不小,能促進寶寶食欲;鋅缺乏直接影響骨細胞分化和增殖的基本過程;鋅對生長激素的合成也有重要作用。食物中麵粉類主食都含有鋅,另外,蘿蔔、牡蠣、肝臟和蛋類鋅含量也比較豐富。 鈣和磷 鈣、磷是體內含量最多的礦物質,是骨頭和牙齒重要的礦物成分。骨的鈣磷比幾乎是恆定的,若二者之一在體內的含量顯著變動時,另一個亦隨之改變,因此補充鈣和磷時需一起考慮。99%的鈣和80%的磷均存在於骨骼中,因此骨被譽為鈣庫。鈣促進體內某些

讓孩子乖乖用餐、健康飲食

2008年01月08日
公開
57

爸爸媽媽都希望家中的小寶貝,用餐時表現得像小紳士、小淑女,但是寶貝們並不是馬上就會拿起湯匙、乖乖吃飯,總得經過一番你跑我追、滿臉食物的適應期,其實用餐的學習不限於餐桌上,用對方法將讓寶貝的學習更豐富有趣。 寶寶小手的發展過程 還記得寶寶剛出生時,小手都握得緊緊的,抓到東西就會緊握在掌心,不知道怎麼放鬆,等寶寶到了四、五個月大時,才逐漸學會控制手部肌肉,可以握手、又放開。寶寶又更大一點,約六、七個月時,配合視覺的發展,眼睛看到東西之後,手才會抓得到,還會自己把手放到嘴巴裡。 關於寶寶小手功能的發展過程,人幼工作室兼職早療教師蔡心湄這麼說明:寶寶大約在零到六個月大時,會粗略的抓握,等到七到九個月以後,寶寶會開始扒抓,並慢慢學會運用手指頭,拿東西時會稍微離開掌心一點,到了寶寶一歲大,手指的動作就開始出現了,只是靈活度和協調度還沒有很好,持續練習嘗試之後,寶寶在二歲左右開始就能進階到有三指以上的動作,慢慢更細部再學會只用兩指,二∼三歲大的寶寶就能夠靈活運用手部,做很多像拔、轉、拉扯的動作。 訓練使用餐具時機 寶寶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學習自己拿餐具用餐?蔡心湄老師表示,寶寶在八、九個月大會抓握東西時,就可以開始訓練使用湯匙,國外的寶寶在這麼大的時候,家長就會讓他坐在自己的嬰兒餐椅上吃東西,可能用手拿,也許會因為不太會使用餐具而搞得小臉黏呼呼,但放手讓寶寶多嘗試的結果也讓國外的嬰兒成熟度比較快。蔡心湄老師表示,其實家長不用在意小朋友吃得完不完美,如果擔心吃得不好可以少量多餐的給予,很多家長沒有給小朋友練習的機會,只是把食物餐具準備好,覺得小朋友看了就應該會,一開頭就希望小朋友做得很完美,這是行不通的,小孩子需要很多練習的機會,從他開始會抓握東西並送到嘴巴時就可以開始練習。 放手讓孩子自己吃自己握 要讓寶寶開始學習使用餐具,不能忽略寶寶用手拿東西的階段,蔡心湄老師表示,當寶寶七、八個月大能自己拿乳餅時,就可以開始訓練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讓他去習慣小手到嘴巴的距離,她指出,許多家長會忽略讓孩子拿東西的功能練習,就直接教孩子使用湯匙,但是其實手是人類進食最初的工具,她叮嚀家長不要限制小朋友用手抓食物進食的動作,等孩子適應嘴巴與手的距離,也能自己順利進食時,湯匙對他來講就是一個工具。至於家長擔心的衛生問題,家長可以勤幫寶寶洗手、穿圍兜兜、在地上鋪上乾淨的布為寶寶把關。 此外,小朋友一開始拿湯匙的方式會和大人不太一樣,他會直接抓起來握,蔡心湄老師提醒爸爸媽媽,這時候不用特別去糾正小朋友湯匙的握法,因為八、九個月的寶寶,手部發育不像大人一樣成熟,握湯匙的方式是勉強不來的,開頭讓小寶寶用習慣的方式快樂用餐吧! 家長要注意盡量選擇把柄粗一點、凹槽(放食物的地方)深一點的湯匙,湯匙的凹槽太淺,小朋友就必須要有很精細的動作才有辦法取到食物,所以一開始練習時可以挑選凹槽深一點的湯匙,避免小朋友挖不到東西,之後再視小朋友抓握情況,在三歲以後可以更換成一般大人用的湯匙。 雙手並用不可偏廢 由於台灣社會環境設計是針對慣用右手者,部分家長會擔心及在意孩子慣用左手,蔡心湄老師認為,小朋友要使用左手或者右手吃飯,家長並不需要加以限制。蔡心湄老師認為,在三歲前(甚至六歲前)應該讓孩子的左右手都去開發使用,除了慣用手之外,另一隻手也要訓練輔助的功能。她建議孩子的雙手最好在六歲以前都能被均衡訓練,不必太在乎左右撇子的問題,兩手的協調性才是完成動作的重點。 用餐原則:定時、定點、定量 營造適當的環境有助於寶寶學習用餐,這也是爸爸媽媽要特別用心之處,有些大人總是邊吃飯邊看電視,怎麼去要求小孩子必須乖乖坐在餐桌前用餐! 蔡心湄老師指出,用餐習慣的養成,就像早上起床自動去刷牙洗臉的生活習慣,小孩子需要大人去幫助他們營造環境,而定時、定點、定量是幫助小朋友將用餐內化為生活常規的好方法。 定時:每次用餐的時間應該依照小朋友的年紀而有不同,比如說小寶寶的專注力可能十到十五分鐘就很理想了,比較大的小朋友可能可以二十分鐘到半小時,三歲的小朋友最多三十分鐘,吃飯的時間應該盡量控制在這個時間範圍之內。 定量:少量多餐為原則,正餐和點心之間要有一定的間隔,正餐為主,點心為輔,小盤小盤地讓孩子吃。另外,蔡老師建議家長,一餐前面的5∼10口趁小朋友肚子餓還有動機時要讓孩子自己吃,5口之後如果孩子抗拒,剩下的部分家長再自己餵。讓寶寶進食採少量多碗的方式,避免孩子一開始看到很大一碗食物擺在面前,會先抗拒要吃完這麼大碗,可是如果只有5口份量在那邊,等孩子吃完了再鼓勵他說:「你吃完一小碗了,再給你一小碗。」這可以讓孩子從中獲得成就感。 溫柔的堅持讓孩子快樂用餐 蔡心湄老師表示,家長在教導孩子用餐時常會遇到一個問題,剛開始吃飯要小朋友拿湯匙他很開心,但他後來喪失了新鮮感,就會期望大人餵他,這時要教導小朋友這是生活中他應該要做的事情,這也是和自我概念有關,建立「這是我該做的事」的概念,而不是「大人要求我吃」的。她也提醒家長,要用心營造一個快樂、愉悅的用餐氣氛,不要讓孩子覺得用餐是很痛苦的事,否則當他下次遇到這種情況就會選擇躲避。 小朋友不願意自己吃飯,不知道家長會不會餵他,於是每次吃飯時都鬧著要爸爸媽媽餵,如果他知道今天有餵明天就不會餵,他可能今天鬧,明天就不會鬧,因為他抓到一個規律。蔡心湄老師建議,家長的態度不應該一次或兩次就鬆軟下來,讓小朋友想:下次你還會不會再心軟餵我,家長一旦心軟,問題暫時解決了,可是明天同一個戲碼會再上演,因為「媽媽餵他」這個動作就是增強「孩子不要自己吃」的信念。她提醒家長要規律地執行規則、不變動,用「溫柔的堅持」,要求孩子一定要做完而非用打罵的方式,家長可以先對小孩子做預告和準備,寧願在第一次練習時花時間去建立規則,免得日後花上更多的時間傷神。 寶寶食物的選擇 一歲以前的寶寶進食量不多,一天總要吃上個五∼六餐,天主教耕莘醫院康甄真營養師表示,隨著小朋友年紀漸大,進食量如果是足夠,就可以與大人一起吃三餐再另加一次的點心。根據牙齒發育和咀嚼能力,食物中的五穀根莖類、蛋豆魚肉類、奶類、油脂類、蔬菜及水果類都要均衡的攝取。並且不要擔心在打泥或煮爛以後的營養成分會完全消失,其實還是會有很多的營養素仍存在,寶寶獲得的營養取決於食物的種類,攝取的食物種類越多,其所包含的營養素也越多、越完整。 本文轉載自"媽咪寶貝"雜誌

怎樣培養寶寶的耐性

2007年11月08日
公開
49

現在的孩子沒有耐性是眾所周知的,動不動就耍脾氣,同小朋友們打架,缺乏耐性時,遇到很小的困難就會放棄。 判斷孩子的耐性指數 1.做事不能有始有終。 2.任性。 3.經常容易哭。 4.情緒易激動,很難預測他們會幹什麼。 5.吃飯時愛動。 6.看電視時一會坐著,一會站著。 7.不能堅持玩一個玩具,而是拿拿這個,碰碰那個。 8.自私,只關心自己。 9.咬手指甲。 10.神經敏感、神經質或經常感到不安。 11.情緒不穩定,變化無常。 12.所做的事與年齡不相稱。 13.經常爭吵。 14.坐立不安,多動。 15.經常打碎朋友或家裏的物品。 16.不能同朋友和諧相處。 17.經常打架。 18.衝動,做事前不思考。 19.飲食調節不好。 20.發火時罵人或說一些傷人的話。 21.不能如自己的願望時就打滾耍賴。 22.經常哭哭啼啼地鬧。 缺乏耐性寶寶的特徵 缺乏耐性的孩子會出現三種傾向:過度的暴力性、依賴性及散慢性。 暴力性 這是缺乏耐性兒童的最大特徵。不管是誰讓自己做不願做的事或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時就失控地尖叫、罵人或打小朋友等。剛開始自己還會自責,不過一旦形成習慣,自責感就會消失,連父母的勸導都聽不進去,反而會使性子、發火。 依賴性 碰到稍陌生或困難的問題,便喪失了獨自解決問題的意志,轉而向別人求助,這種依賴性會使寶寶漸漸變得意志薄弱。 注意力低下 沒有耐性的寶寶做事肯定沒有持久性,因而會顯得注意力低下、散漫。玩玩具時,看看這個拿拿那個;參加鋼琴、美術、書法等學習班,沒有一個能堅持下去。 培養寶寶耐性的招數 為了培養寶寶獨立做事的意志和耐性,爸媽應掌握如下的招數。 1.爸媽言傳身教 父母首先要學會忍耐等待,才能讓孩子學會忍耐。爸媽性子急躁,孩子長大後可能會存在畏怯或霸道等情緒問題。 2.勿包辦代替 對於缺乏耐性的孩子,父母往往愛一切包辦,這樣一來孩子如果不喜歡時,父母便全權代勞,使孩子失去求知欲,更失去了耐性。 3.讓孩子獨立解決問題 無論是誰都不喜歡困難的問題和費力的事情,看到孩子做題慢或不能做出來而將答案告訴孩子的辦法是錯誤的。應當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 4.重過程甚於重結果 剛會走的孩子是不可能會跑的,初學鋼琴的人不可能即刻演奏出動人的樂曲。孩子要經過爬、走的過程後才能學會跑;學習鋼琴必須有一個反復熟悉琴鍵的過程。即使孩子著急,做父母的也不應當著急,應抱著相信孩子的態度,耐心等待。 5.別對孩子過分期望 孩子不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欲求而出生、存在的。父母應當讓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並對孩子給予關注和鼓勵。 6.堅持有規則的運動 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會有健康的心理。運動有無與倫比的功效。讓孩子確立可行的目標,每天進行一定量的運動鍛鍊,孩子會逐步具備自我調整的能力。 7.玩益智玩具 讓孩子玩一些具有開發智力功能的玩具,例如積木類。一個個小木塊堆積在一起組成不同的形狀,在這個過程中鍛鍊了孩子的耐性。此外,剪紙同樣也是一種培養孩子耐性的好方法。沿著畫好的線小心地裁剪,自然而然地鍛鍊了孩子的耐性。 8.多玩團體遊戲 與單獨玩相比,多玩一些團體遊戲可以使孩子養成遵守規則的習慣,在遊戲等待的過程中,鍛鍊了孩子的耐性和團結協作精神。 9.因材施教 看到別人的孩子學鋼琴,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學琴班;看到別人的孩子學圍棋,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圍棋班。這樣只會讓孩子感到厭煩。當孩子對某種學習確實有興趣時,給孩子創造機會,使其潛能得到充分發揮。 10.從容易的教材入手 對於沒有耐性的孩子而言,一開始就接觸較難的教材,會使孩子喪失學習興趣。如果從簡單的教材入手,等孩子能很好地理解時再稍增加難度,這樣一來,孩子在一點點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便逐漸提高了耐性。 11.說出自己的目標 在孩子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他們確定目標,並幫助他們最終實現。此時,孩子最好要反復用嘴說出自己的目標,因為透過這一方式,向自己暗示一定要堅守承諾,從而產生堅強的意志。(完)

為何「蒙特梭利教學法」那麼吸引人?【1-3】

2007年11月06日
公開
64

為何「蒙特梭利教學法」那麼吸引人?【1】 用心、認真的家長,為「孩子的成長」做最正確的選擇! 【尊重孩子,以孩子為中心】 「尊重孩子」是指:「認同」孩子的「情緒」,「了解」孩子的「感受」。 如果一個孩子「被尊重」,他很容易「產生自信」、「有安全感」,這樣的孩子「自然」也會「尊重別人」;如果一個孩子總是被踐踏、侮辱,總是不被尊重,那麼他很難產生尊重別人的看法。重點在於,父母親要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是「附屬品」。我們平常在跟孩子講話時,最好蹲下來,跟他眼神相對,不要用一個「高高在上」的角度。反過來,當孩子跟我們講話的時候,我們也要「仔細傾聽」,雖然孩子常常說童言童語,可是一定是對他有意義,才會說出來,所以父母親要「重視孩子講的話」。 到底什麼才叫做「以孩子為中心」呢?怎樣拿捏尺寸才不會變成「縱容」孩子?這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在台灣社會的孩子有兩極化的現象,不是被寵得過頭,變成小霸王,什麼事都「以自我為中心」;不然就是另外一個極端,被打、被虐待、被羞辱、被罵得不是人,很兩極化。所以,首先要釐清的就是,「以孩子為中心」絕對不是讓孩子成為家中的小霸王,而是以教育的角度,提供孩子需要的學習環境與內容,特別為他設計,這才叫做「以孩子為中心」。 【給予孩子自由的選擇權】 很多人剛接觸蒙特梭利教育的第一印象是:「不錯喔,孩子可以自己選擇他要做的事,不是填鴨的,蠻好的。」這種「顛覆傳統教育理念」的方式,就是蒙特梭利教育的特色。 基本上,孩子可以在教室裡自由走動,自由選擇他想要做的「工作」。當這項教具是他自己選擇的時候,孩子比較能「維持興趣」,因為「不是大人指定我做的,是我自己選的!」孩子「有興趣」,「注意力」自然就會提高,操作教具時也比較會有「重複」的情形發生。孩子為什麼會重複呢?因為當「孩子自己選擇」時,他有「學習動機」,他「想要學會」。 我們講故事給孩子聽的時候,最容易體會孩子喜歡重複的情況,因為孩子聽一次故事不滿足,他想要聽好多次。為什麼同一個故事他不會覺得膩呢?不只是因為孩子喜歡聽、有興趣,還有一個更深的理由,就是孩子正在「學習」,他要把故事內容記住。 小孩子的頭腦充塞著許許多多的資訊,很需要組織、整理、吸收。當孩子重複操作教具時,就是在一個大腦吸收的過程中,不斷地鍛鍊他的感官與運動器官。所以,蒙特梭利的教育以「自由」為前提,引發孩子的「學習動機」,鼓勵孩子成為「主動的學習者」。 一般幼稚園的孩子,通常是由老師安排幼兒的課程,幾點到幾點做什麼,中間休息一下,待會兒再看老師給我們做什麼。這樣教育之下的孩子比較被動,什麼事情都要聽人家安排,所以到了寒、暑假,最常聽到孩子抱怨:「好無聊喔!我不曉得要做什麼。」難道孩子往後的一生都是這樣嗎?都要接受別人的安排嗎?所以我們要好好思考這個問題。給孩子自由,包含背後更深刻的意義,那就是幫助孩子成為一個「主動的學習者」,能夠「為自己以後的人生負責」。 當然,雖然孩子可以自由選擇工作項目,但在蒙特梭利教室裡還是有一些基本的限制,假如說有個孩子選了一個對他而言太難的工作,我們要跟孩子明講:「這個教具現在還不適合你。」然後再向孩子介紹適合他的工作,引導他去學習。 為何「蒙特梭利教學法」那麼吸引人?【2】 人的一生在比「誰做錯的少」,誰就離「成功」愈近! 【混合年齡教學】 「正統」的蒙特梭利幼稚園一定是「混齡」的,一歲半至六歲混合教學。 蒙特梭利混齡教學真是一幅很美的畫面,在一個蒙特梭利教室裡,一班大約有三、四十個孩子,如果有小孩弄倒了豆子,很多小朋友都會過來「關心」,「主動幫忙」。若有新來的小孩,舊生也會「協助照顧」、「介紹環境」。同學們「互相友愛」、「互相照顧」、「互相學習」,小的孩子「以大孩子做榜樣」,尤其是當大孩子做數學、語文的工作時,小的孩子在旁邊都看呆了:「哇!好厲害喔!」眼神充滿了「仰慕」,此時在這些小孩子心中認定一個想法:「希望我以後也要像他這樣。」「希望我以後也要做這個數學,做得這麼好。」 反過來看,有的人會問:「對小的孩子好,那對大孩子呢?」好處就是,大的孩子學習「照顧幼小」、學習「自律」、「作榜樣」,「責任感」與「榮譽感」被激發出來,這樣的收穫是無價的。 有一個小女生的個案,她二歲剛入學時,真是教室裡的一個小麻煩,什麼人都不准碰她,她有自己的領域,如果有人「越界」,就馬上打回去,什麼人都不甩,非常「自我中心」。可是她在蒙特梭利教室待了一年以後,慢慢進入她的工作領域,慢慢的投入,等到她入園第三年,也就是四歲的時候,她發現自己是班上的中孩子,咦!這下子不一樣了,「榮譽感」來了,每當有二歲的新生進來,就馬上過去「呵護照顧」,她不但不再「以自我為中心」,還能夠「看到別人的需要」,「主動關心別人」,這是在傳統分齡的班級裡所看不到的現象。 【因材施教,尊重個別差異】 家裡如果有兩個孩子以上的父母親會發現,同樣都是父母所生,可是兩個孩子的個性、喜好、資質卻都不一樣。當孩子做他能力不及的事情,會很吃力、沒有成就感,也造成孩子對學習沒興趣,更對自己失去了信心;相反的,若老是讓他做已經會的「工作(學習)」,他會覺得沒有新鮮感、沒有挑戰,覺得很無聊,那些我都會了,造就孩子「學習不專心」的態度及習慣。 想一想,孩子為什麼會做出偏差的行為呢?那是因為他的能量沒有導引到正常的工作上去。我們常常看到傳統幼稚園裡有一些「小滑頭」,因為學的東西太簡單,可是又被迫要跟著大家一起行動,實在太無聊,當然只有搗蛋了。其實很多愛搗蛋的孩子都很聰明,原因就出在他的能量沒有被導引到正常的發展方向去。 所以,蒙特梭利的教育偏重「個別教學」,依照每個孩子的個別差異而規劃設計,讓孩子都能在「有自信心、有成就感」中逐步學會。 為何「蒙特梭利教學法」那麼吸引人?【3】 幼兒階段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學習態度及習慣的養成」! 【把握兒童的敏感期】 敏感期是蒙特梭利所提出來的一個影響非常深遠的觀念。以前我們帶孩子的時候,會發現一些現象,可是卻不知道這些現象叫做敏感期,也不曉得這些敏感期在教育上面,有這麼深遠的影響。人從出生到長大,有很多段的敏感期,以後我們會在「認識兒童各階段的敏感期」中詳細講。 這裡先舉一、兩個例子,簡單說明一下。神在創造兒童的時候,就給兒童每個發展階段有不同的敏感期。在孩子一歲左右,會很仔細的看地上有哪些小東西,即使是一條小毛線、一根迴紋針、一顆小米粒,他都會撿起來,然後塞到嘴巴去舔舔看。相信很多當媽媽的人都知道孩子有這樣的現象,可是卻不知道背後的意義。一歲多的孩子為什麼會對這些小東西這麼敏感呢?因為他要從觀察這些小東西來了解這個世界。 至於兩、三歲的孩子,他有個「秩序」的敏感期,這時候的孩子希望環境保持在他熟悉的狀況:每天散步的路線要一樣、洗澡的順序要一樣、餐桌的座位要一樣、東西要放在一樣的地方…。因為兩、三歲的孩子要靠這種方式來「建立他的生活秩序」,如果生活中有太多變化,他會覺得很不舒服。四歲的孩子不會這樣,五歲的孩子也不會這樣,奇妙的是,一旦過了那個敏感期,他就不會這麼堅持了。所以,對處於秩序敏感期的孩子,若要做任何改變,都應事先告知,給他心理預備,否則就是大人單方面的問題了,因為你不了解他的需要嘛!若是了解,就可以和他和平共處,親子間的交流就會更順暢。 【著重智慧和品格的養成】 蒙特梭利教育有千餘種教具,幫助孩子把「複雜的東西」變得「很具體」,所以孩子學起來「輕鬆、快樂」,「自主性強」,無傳統的「填鴨式」缺點。例如「感官教具」裡的長方體、圓柱體等立體幾何教具,讓孩子從小就摸一摸,等到他將來真正學到數學的體積、面積時,就會發現這些是他的老朋友了,他有「很具體的概念」,怎樣也難不倒他。再舉「數學教具」的例子,乘法、除法都可以拿來讓孩子操作,用很簡單、具體的方式「摸」出答案來。 所以,在蒙特梭利學校常常聽到孩子說:「數學好簡單喔!」絕對不是吹牛的,若從幼幼班(約2歲)的年紀進入蒙特梭利學校,一般到大班(約7歲)都已經了解什麼叫「位格」,知道數字的進位概念。「位格」就是十位、百位、千位等,就算是算到百萬,也都沒問題,因為位格的觀念只要一弄清楚,就很容易「應用」。所以在「智慧的養成」方面,蒙特梭利的教具不論是數學、語文、科學或其他學科,都是一樣,能夠很有效地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效果非常好。 「品格」與「智慧」相輔相成,有了智慧卻沒有品格,將是人類的大災難。蒙特梭利的「新兒童」讓我們看到,孩子經由「專心的工作」,會經歷一種「轉變」,從而發展出一群「喜愛秩序」、「自動自發」、「專注」、「自律」並且「快樂」的兒童。 在「日常生活教育」中,我們應該教導孩子「應對進退」的各種禮儀,包括開關門、接電話、接待客人、以及擤鼻涕等等,這些小事「累積」起來成為一個「有品格的孩子」。

腸套疊~寶寶的致命殺手

2007年10月19日
公開
51

本文轉載自媽媽寶寶雜誌 記者:文�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一般兒科北榮總兒童醫學部一般兒科兼重症 你是否還記得以下這則新聞「男嬰沒被診斷出腸套疊死亡.醫師起訴」——兩年多前台北縣土城市廖姓夫婦七個月大的兒子因病就醫,24小時內連跑了兩家醫院,卻沒有醫師診斷出是「腸套疊」,而以呼吸道感染及胃炎治療,最後小孩死在父親懷中。 究竟什麼是腸套疊?一旦罹患了腸套疊真的會有致死的危險嗎?寶寶那麼小又不會說話,爸爸媽媽又該如何注意……。 關於腸套疊 一般幼兒嘔吐及腹痛是很常見的問題,如腹瀉、腸炎、便秘等,其中絕大數是屬良性的且會自行恢復,但是就因如此也容易被父母或醫生忽略而延誤就醫或診斷,短時間內會導致嚴重併發症及致命的腹痛首要的就是「腸套疊」。正常胃腸道都會有規律性的由口咽部向下(大腸肛門)的蠕動,藉以將胃腸腔的內容物逐漸地由胃腸推向大腸而終至肛門排出體外。 腸套疊,顧名思義是指一段腸子被推擠到另一段腸子裡面,可以是大腸套入大腸、小腸套入大腸、小腸套入小腸,或甚至是小腸套入小腸後再套入大腸的「連環套」,但其中較常見的是位於右下腹部盲腸附近的小腸套大腸。 常見的症狀 一歲左右的幼兒若有陣發性的嚴重嘔吐、腹痛及後續會排出粘稠血便,有可能就是屬於「腸套疊」,產生的機轉是在蠕動時腸道壁因某種原因彼此套卡重疊在一起,即一段腸子跑到另一段腸子裡面,越蠕動套疊越多,而導致腸腔阻塞(嚴重嘔吐),為克服阻塞腸蠕動會更增強(漸歇性腹痛),同時腸道壁上諸多的血管也因彼此相互被擠壓而血流不通,造成腸道組織缺血粘膜糜爛壞死出血(血便),最後導致腸壁破裂穿孔引發腹膜炎(腹膜炎會有腹脹、有壓痛的症狀),發炎感染擴散至全身造成敗血症休克而最終死亡。 此病會使原本健健康康的寶寶在一、兩天內致命,即使僥倖存活者也可能需要手術切除部分壞死的腸子,故在兒科領域中是非常要提心吊膽注意的疾病,必須及早求醫正確處理。 為什麼腸子會套疊在一起 腸套疊常見於6個月至2歲的孩童,約有60%的病例發生於一歲內,很少發生於新生兒,通常男多於女。此症的發生原因仍不清楚,有些是因為感冒或腸炎造成的腹部腸子附近的淋巴節腫大,腸蠕動異常;或因為大腸內腔長了息肉(小肉瘤),或小腸的「美克式憩室」,再引發產生腸套疊。 一般年齡大於2歲的小孩所患的腸套疊,大都與解剖學上的異常結構(息肉、憩室、曾經腸手術過)相關,而大於5歲的腸套疊病兒,又以「腸子的淋巴瘤」最多見,另外,過敏性紫斑症也常會合併發生腸套疊。 高度的警覺性 大部分的患兒先前都好好的沒有明顯的前兆,卻突然發生間斷式劇烈的腹痛(每隔一段時間劇痛一次,而且疼痛的間隔愈來愈短)、嘔吐,同時會有血便(包括了紅色果醬樣的血便、肛診及大便潛血檢查為陽性反應者),及偶而可在寶寶右上腹部觸診到一團像「香腸」形狀的東西等,這些都是腸套疊的典型症狀。 不過,並非所有的病例都有如此典型表現的,有的會較複雜,如出現像「急性胃腸炎」症狀(上吐、下瀉),有的一天內可能只痛1、2次,或有的會合併發高燒、腹脹,故除了父母要提高警覺外,尚需要靠有經驗的醫師正確診斷,對於一些腹痛症狀找不到確實病因者或高度懷疑有腸套疊可能者,也可先安排腹部的X光及超音波檢查,因為此些檢查屬於非侵襲性、方便快捷,對腸套疊的檢查尤其正確可靠。 儘速灌除腸套疊的部分 確實診斷為腸套疊之後,應儘速處理,以免腸子套卡久了後發生缺血糜爛壞死,併發腹膜炎敗血症而導致生命危險。 常見的處理方式: 一般醫院多會用「鋇鹽」、「生理食鹽水」、或甚至「空氣」,由肛門口放一條管子進入大腸內腔,藉由重力原理,將鋇鹽經由管子灌流入,逐漸藉在腸內腔產生的壓力灌除套疊部分的腸子。至於無法完全解套時,就應要立即手術開刀,將套疊的腸子拉開及切除已經壞死的腸子。 注意事宜 在診斷確定後,一定立即要先給寶寶打點滴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因為寶寶已經上吐、下瀉甚至高燒一段時間了,容易發生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的現象,進而引發更嚴重的休克症;在灌除後,醫師通常會給予「活性碳」口服,如果吃下後能順利從肛門排出,表示腸道順暢可以正常進食了,但仍要小心有復發的可能性。 經灌腸復原後,再發率約為10%,因此,曾患有腸套疊的寶寶,一旦再發生類似的症狀時,必須趕快送醫處理。 如果是藉由開刀方式治療,再發率可降到2%,只是開刀後如有沾黏性腸阻塞的現象時,仍必須再動第二次手術。若因腸子壞死而切除過多時,就算挽回小生命,寶寶腸子明顯的縮短(短腸症),則後續胃腸營養的消化吸收會有很大的問題。 留意嘔吐、腹痛、血便等症狀 一旦,一歲左右的幼兒若有陣發性的嘔吐、腹痛及後續的粘稠血便,就有可能就罹患了腸套疊,且需要早期及早做出正確的診斷,並且即速處理,方可將傷害減少至最輕。

抓住寶寶脫離尿布期Timing

2007年10月12日
公開
44

文�臺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 周弘傑醫師 幫助寶寶脫離尿布生活也就是所謂的如廁訓練,一直是父母有些頭痛、又有些難以啟齒的問題。隨著時代的變遷、科技的進步、社會型態的不同,對於小寶寶如廁訓練的觀念也有很大的改變。 當然尿布的材質是其中一項重大的改變。而一直沒變的是來自於長輩的壓力,爺爺奶奶通常較急於訓練孫子女大小便。到底要如何幫助寶寶順利地脫離尿布生活,底下就醫學的部分做些探討,希望能提供現代父母一些參考。 寶寶身心要有一定成熟度 在臨床執業的當中,常常被問到「何時開始訓練寶寶大小便才適合?」這個問題與時代、文化、環境背景息息相關,因為旁人或同儕的壓力深深影響這個問題的答案。 2000年有一項觀察研究發表,細數過去一百年來嬰幼兒如廁訓練的轉變,其中生在1920到1940年代的父母,他們寶寶如廁訓練通常開始於12到18個月大時;而生在1960到1980年代的父母對他們寶寶的如廁訓練則通常等到18個月大以後才開始。 這樣子的轉變主要是了解寶寶的如廁行為就如同會走路一樣是一種發展的過程,它的完成需要寶寶動作方面(坐穩、走路、清楚表達自己的慾念、拉下或穿回褲子、括約肌的收放控制等)與心智方面(自我意像、興趣、保持乾淨的慾念、模仿能力、了解便尿意的訊息等)成熟的配合才能達成。 愈早訓練,訓練期愈長 有人研究這些能力在一歲半左右開始,而到三歲左右逐漸發展成熟。既是一種發展的過程,每個小孩的發展速度不一,所以1962年即有劍橋學者提出「以小孩為主的如廁訓練」理論,就是說當小寶寶有某方面的成熟度、準備好了才開始訓練如廁,而不再是以父母的認知來決定開始訓練大小便。 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絕大多數父母開始訓練他們小寶寶如廁集中在兩歲左右。80%左右的小孩在平均兩歲四個半月大左右可完成白天的訓練,到了三歲約有80%的小孩完成了夜間訓練。 這研究也發現男孩完成訓練的時間較女孩來得長些;而老大也稍晚於接下來的小孩,父母對老大的如廁訓練也顯得較憂慮。 2003年小兒科知名的醫學雜誌刊登了一篇有趣的研究。一項對406個在17到19個月大的小孩開始的觀察研究,發現越早開始介入如廁訓練則越早能完成訓練;但也發現越早開始訓練,其訓練期也較長。而對大多數在27個月大之前的小孩而言,加強性的訓練,指的是每天要求小孩如廁三次以上是無效的。他們的研究同時指出,在這樣的年齡開始介入如廁訓練並未出現反效果。 寶寶成熟度如何表現? 上面說到如廁訓練的開始,最好配合小寶寶的成熟度。過早的訓練除了挫折感大外,通常也有造成便秘、拒絕排便與上廁所等退縮反效果的疑慮,對小孩的壓力也會過大。而太晚訓練也會損及自我的意像。那麼有那些線索出現可以讓父母知道小寶寶已經可以著手大小便的訓練了?有學者提出底下幾點可供參考: 1. 小寶寶會模仿父母的行為。 2. 小寶寶可以將東西放置在它該放的位置。 3. 小寶寶可以獨立自由地表達說「不」。 4. 小寶寶表現出對象如廁的興趣。 5. 小寶寶可以走去坐好。 6. 小寶寶可以表達想要解便的慾念。 7. 小寶寶可以將衣服拉下與拉起。 結語 綜合言之,就如我們一直強調的,如廁訓練的達成是小寶寶發展的一個階段,他們本身的成熟與意願是最主要的考量,應該為他們量身訂做,而非以一概全。 不管外界的壓力,好好地陪他們走這段過程,即使是如廁訓練,你也將發現那成長的喜悅。當然,如果您的小寶貝到四足歲白天仍未能達成脫離尿步,也許可以請教您的小兒科醫師。 訓練寶寶大小便的方法 ●讓寶寶先熟悉馬桶的正確坐法,大人坐馬桶時,可以讓孩子有機會看一看。 ●帶寶寶到商店,選擇自己喜歡的練習用馬桶。 ●把馬桶放在最方便使用的地方,剛開始訓練時,讓寶實在您面前坐馬桶,讓他先習慣。然後再讓寶寶自己選擇,要坐在自己的或是浴室的馬桶上,不要用強迫的方式,等他想坐的時候再去。 ●用稱讚的方式,加強寶寶的信心,當寶寶沒有尿溼褲子時,就稱讚他,讓他知道您很高興他沒有尿溼褲子。寶寶會覺得很有自信,對自己有掌控權。媽媽用正面的稱讚方法,可以加強寶寶做「對」事的意願。 通常,寶寶控制大小便的能力,小女孩約在1.5到2.5歲時,小男孩則是 在2.5到3.5歲時,才能達到有便意或尿意後,還能再忍幾分鐘。所以, 在發展完成前,如果先做好準備,可以減少意外發生時的混亂。

如何教好男孩子

2007年09月05日
公開
61

如何教好男孩子 康健27期 文/胡蔓莉 廣受全球樂迷喜愛的馬友友15歲時,也曾經酗酒頹廢、拒絕練琴。男孩子成長為男人的旅程,充滿各種誘惑、迷思的考驗。《康健雜誌》特別企劃,告訴你男孩子從0歲開始,父母可以怎麼做。  在電影「黑洞頻率(原名是無線電波)」裡,消防隊員法蘭克教6歲兒子約翰騎腳踏車,他跑了兩步就說:「要勇敢,你沒問題的,」就鬆開手,約翰跌倒。  30年後,36歲的兒子居然與理論上已救火殉職的父親在無線電通訊裡通上話。他說:「爸爸我愛你,30年來都好想你。」父子二人隔著時空,卻都熱淚盈眶。  通話後的法蘭克在他的時空裡再度教兒子騎車,他說:「孩子,你放心,『我們』一起學,我會一直在你後面,你說『好』時我才放。」他扶著跑跑跑,直到約翰說,「好了,爸爸我可以了,」法蘭克放手,約翰繼續踏板前行,爸爸快樂地大喊,「你會了,你學會了。」 *   *   *  中國社會因為繼承香火觀念而一向重男輕女,即使21世紀的今天仍然強調「早生貴子」,教養上卻不見有任何前進的作法。  傳統以來,男孩常被期待比別人強、不能輸,壓抑情感、不能訴苦抱怨,另一方面獨子現象使得男孩被縱容得無法承擔壓力、不會處理感情問題。  相較女孩,因為1960年代以後受教育的人數日增,以及社會上愈來愈多女性學業順利、事業傑出,愈來愈有自信;男孩子卻問題層出,而顯得徬徨失措。  台中入夜後男孩拿著西瓜刀飆車砍人,高雄2名員警路檢被男性青少年撞傷,男性情殺、自殺、犯竊盜、搶劫等刑事犯罪事件層出不窮。  根據法務部87年犯罪統計分析:男性犯罪率是女性的4.4倍(每萬人男107.8人比女25.8人),而屬於暴力行為較嚴重之過失殺人、重傷害、強盜、搶奪、盜匪、恐嚇及擄人勒贖等罪,男性犯罪率更是女性的22倍。  而內政部民國88年資料也顯示,男性青少年偏差行為是女性青少年的1.8倍。  美國司法部統計,1987∼1997年男性青少年犯謀殺罪更是女性青少年的10倍以上。  男孩比女孩容易出狀況其實可以藉教育、環境來協助改變,而且從小就要開始,父母雙方責任一個不能少。 了解生理特質,適才適性教養  教養男孩應該要先了解男孩生理及成長特質。美國家庭關係治療師葛理安就指出,了解男孩、女孩的差異,才能適才適性教養。男、女生理先天上就有差異,大多數男孩好動、語言表達能力不如女孩,較難適應學校的規矩與課業活動要求。父母要先了解這些特質,理解必須因材施教,才能包容地、有耐心地教養。  科學家發現:男孩是因為胚胎發育第7週有足夠的男性荷爾蒙產生,而出現男性性徵,大腦也因此以男性的網路方式設定。  男性荷爾蒙讓男孩動不停,他們的世界充滿動作,喜歡探索新奇,對物體、東西、動物有興趣,不像女孩感興趣的是「人」。所以大多數男生東摸摸、西拆拆,喜歡動態、競爭性的遊戲,喜歡新玩具、不喜歡新玩伴,而且動不動想把東西拆開來研究。  男人用右腦處理情緒,用左腦處理語言,左右腦彼此聯繫的纖維束比女性小,不似女性左右腦都有語言和視覺空間能力,所以語言表達能力較差。  理解男孩生理特質就比較不會輕易視他們為「壞孩子」,反而需要更費心地把他們教養成這個世界較好的一半人口。  隨著科技發展,知識主導經濟的趨勢使未來的世界走向團隊合作,社會需要善於溝通、懂得表達感情與思想的人,大不同於傳統要求男孩要競爭逞英雄、有淚不輕彈、單打獨鬥、爭霸稱王。 教他愛、做家事、懂得休閒、承受失敗  因而,教養男孩首先要教他懂得如何表達感情,當他懂得愛、知道向自己的父母表達感情,日後對異性、妻子、兒女才比較會順暢表達愛,對其他人顯示關心,懂得同理他人、欣賞別人的優點,能接受自己犯錯,在這個講求團隊合作的時代,才較能避免盲目競爭,也較能容忍別人犯錯。  此外,由於經濟型態轉變,女性經濟獨立、婚姻型態丕變,男人需自理生活或與另一半合作經營生活,取代了過去只要依賴別人(媽媽、太太)處理,所以男孩有必要學做家事、基本生活技能,才會照顧自己。  台北龍安國小一年級班導師呼籲家長教孩子做家事時曾說了個故事:一個沒做過家事的六年級男孩,父母不在家時,竟然仿造「泡」麵給自己「泡」水餃吃,還不知道吃了生食物。  現在,有些幼稚園就讓孩子練習飯後擦桌子、午睡後整理自己的寢具,小學低年級幫忙準備及收拾餐具,大一點,應可以在父母指導之下做烹飪的前處理、煮飯、煮麵等簡單東西、學些修理東西的技巧。  更大一點,需要訓練他們當家中負責任的男人。陽明大學教授洪蘭當丈夫不在家時,就請兒子睡前把家裡門窗巡視一遍,讓他對家有責任感。現在,兒子看她做研究忙,都會主動煮飯、洗衣、擦地板,分擔家務。  動態的休閒活動有助好動的男孩活動,在學校籃球場上,常會見到一群男孩只要有球就可以湊起來打個半場球。美國男孩打棒球、歐洲踢足球的風氣從小就開始,大一點打籃球、登山騎越野腳踏車等,除了可以有正當休閒嗜好、又能健身學習團隊合作、結交朋友,成為健康有趣的人。  男孩還應該學自制、能夠接受失敗。一個懂得自制的男孩才會保護自己、也能避免傷害別人。能夠接受失敗,才能走更遠的路。某大學教授求學過程一路順利,留學歐洲時,因為和原來所受美國系統訓練作法不同,畫出來的圖被助教打了回票,從來沒有失敗經驗、也沒有學過如何面對失敗的他幾乎崩潰,幸虧女友支持而順利完成學業。 如何教養  男孩子成長之路充滿試煉,父母如何才能將他教養成身心均衡、快樂的男性呢? ◎及早參與  教養首重及早參與。前教育部長吳京有3個兒子,他從妻子懷孕、孩子出生換尿布、洗澡就和他們一起成長。他教兒子籃球,兒子教他足球,他帶孩子玩,也讓孩子規劃旅遊帶他去玩。就在這樣一起玩、一起打球、一起生活中建立了親密的父子關係,所謂「教養」自然形成。  直到現在他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仍然經常和住在美國的太太、孩子通電話,「因為我們都把對方看成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份,」吳京說。 ◎誰都不能缺席  不僅要及早開始,而且教養過程「誰都不能缺席,」和平醫院精神科醫師李慧玟認為,父母要從跟孩子生活中教育孩子。  「是從生活中教育,不是坐下來教他生活,」李慧玟說。父母要跟孩子一起生活、談話,才知道他們想什麼、關心什麼。  然而,根據內政部民國85年台灣地區兒童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家長在養育兒童時最感困擾的問題卻是「時間不夠」,及「不知如何培養孩子的才能」。  前教育部長吳京為此特別提醒為人父母者,「要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不要成天忙於工作,空閒只和他們談功課。」  然而許多父親卻以為先打拚事業賺夠錢,才能喘口氣接近孩子;還有些父親認為照顧孩子是媽媽的工作,或者以為教育是學校、安親班、才藝教室的事,結果與孩子身心相隔、父親的圖像留白。  而事實上,大多數孩子更重視被愛、被關心,「孩子要的是『不孤單』,」台北市立和平醫院兒童精神科主任李慧玟嚴肅地指出。  許多企業高階主管年紀大了都有共同體認:孩子成長「錯過就永遠錯過了,再大的事業成就也換不回」,遺憾自己在孩子成長過程參與不多的中鋼集團董事長王鍾渝,最近接受媒體訪問時就這樣表示。  達一廣告總監徐一鳴也曾為打拚事業基礎而忙碌,直到有一天他突然發現,「孩子長大了,我怎麼都沒注意到。」懊悔之餘,他重新修改生活模式,儘量推掉應酬回家跟孩子在一起。  「大家都不能缺席才是完整的家,」李慧玟說。 ◎不同階段、不同參與  澳洲親子專家畢德福指出,男孩成長可以劃分為3個階段──出生至6歲、6歲至青春期之前,以及青春期至成人。父母教養男孩應該依照他們不同階段的發展需求,而有不同的角色和參與比例。 出生∼6歲,跟母親學愛  根據畢德福的理論認為,男孩從出生到6歲小學入學前,是「學習愛的階段」,他需要充分的關愛和安全感,這段時間母親扮演的角色較重要。母親的擁抱、親切解說與對話,讓他感受到愛,學會親密溝通,愉快地認識周遭世界、樂於學習和互動,因而發展語言和社交能力。  母親是男孩第一個接觸的親人,一個母親會將自己對男性所有的印象和感覺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也從母親的態度與認知中感受男性的角色。  因為母親是男孩碰到的第一個異性,西方國家甚至把母親稱為男孩的「初戀」。每個母親幾乎都有這樣甜美的回憶:小男孩都愛他們的媽咪,「我要跟媽咪結婚」,「媽咪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人」,有的大男孩還會說「媽媽是我date(約會)最久的女生」。  母親是否溫柔、尊重他、願意陪他玩、給他自主,都影響一個男孩對異性的認知。當兒子開始對異性感興趣,媽媽能跟他談談女孩子的想法、感覺,告訴他女孩子喜歡什麼樣的男孩。從媽媽那兒男孩可以學到如何和異性相處、知道女生的脾氣、社會上也會有壞女孩等等。 6歲∼青春期,跟父親學當男孩  等到6歲左右,男孩很自然的想要當男孩,他會想要知道男孩子應是什麼樣子。這時候,男孩會觀察父親的一舉一動、或模仿周遭男性,這個時期父親對兒子影響最大,他可以幫助兒子學習一些生活能力和技巧,讓兒子對自己有信心而樂於認同男孩的角色。  如果孩子的父親時間不多,做母親的就應該尋求外援。畢竟男孩的世界和想法,並不是身為女性的母親完全能了解,澳洲親子專家畢德福分析,男孩喜歡父親擁抱他們,和父親做肢體活動,比腕力、探險。男孩子需要和爸爸在一起活動,例如一起出去散步聊天、釣魚露營,聽爸爸講他小時候的故事,一起動手做美勞、工藝、運動,培養休閒嗜好等。  不幸的是,現實中,不論中外,大多數人對父親的印象卻被迫仍停留在保守嚴肅、很少在家。  資深電視兒童節目製作兼主持人陶大偉的父親是個將軍,「都是別人向他敬禮,而且那個年代沒有男人抱小孩,」陶大偉回憶,他從來不確定威嚴的父親是不是要跟自己親近,幸好他受溫和、藝術天賦很高的母親影響,所以他花心思、花時間教養自己的獨子陶(吉吉),「愛他要有方式、要表現出來」,因而一路和兒子玩在一起、笑在一塊。  男孩喜歡聽爸爸講故事,認識他的朋友、了解他的工作。  「小胖(陶(吉吉))小的時候我就是天天回家吃飯,每天在飯桌上我都跟他說很多天方夜譚般有趣的故事,」陶大偉認為兒子創意十足,後來唸戲劇想往導演的路發展,應該是跟他從孩子小的時候說了很多故事、啟發他自由思想有關。  陶(吉吉)5∼6歲時與陶大偉一起唱和聲,就被陶大偉發現他有音樂細胞,這麼小的孩子居然唱半音都不會走音。同樣都熱愛音樂的父子更加玩在一起,以後陶(吉吉)走上音樂創作的路,還常會問問爸爸的看法。  男孩在很多方面會模仿父親,他會觀察父親對母親的態度、對事物的看法,甚至喜怒哀樂。  如果父親不關心他,兒子往往會用一些行為來引起他注意。這個階段男孩子尿床、拿別人的東西、在幼稚園裡打人闖禍,很可能都是渴望父親關心的緣故。  研究顯示父親缺席的男孩較容易有暴力行為、情感受傷、參加幫派,在學校不能專注影響成績表現。  前教育部長吳京就對國內父親陪孩子成長的比例不高感到憂心。「孩子在家裡感受的關愛不夠,會向外尋求其他刺激,稍不留意,很容易交到壞朋友而走偏,」他指出。  吳京強調,有爸爸陪伴成長的孩子因為家庭較完整、也能給孩子帶來安全感,發展比較好。  對於很多爸爸忙於事業而缺席,吳京認為,「只要有心,很多事是能克服的。」  和平醫院醫師李慧玟也強調,「參與可以安排,量不足可以重質,」  長年巡迴全球演奏的國際知名音樂家馬友友,曾因忙得只能和兒女在機場匆匆相會,而一度讓孩子以為爸爸是機場雇的工人。  想到家人需要他時,自己卻在3千里外,馬友友為之內疚不已,近年來除了每年兩個月休假在家,有時也特別為陪伴孩子而推拒一些演出。他從父親的角色體會出人生不同的樂趣,「沒有什麼比看著孩子健康長大更讓我快樂,」馬友友說。  母親的參與在男孩上小學後只是退居副位,但仍然要持續給他愛。孩子從小學開始交友,但是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分辨是非,母親就可以鼓勵他多交朋友,請朋友到家裡來,「從小學就開始關心孩子交友,多關心是讓自己放心,」青少年心理門診醫師李慧玟說。  澳洲親子專家莎朗則建議母親藉肯定男孩的外貌、稱讚他做家事的能力、說話幽默有趣,來建立他的自信,當媒體上充滿男性暴力犯罪的報導時,溫柔地解說犯罪的事實,將有助男孩排除不必要的罪惡感。  而當男孩與父親相處「量」不足的情況下,母親可以協助掌握「質」的水平,為男孩找可信賴的其他男性模仿對象,例如叔叔、舅舅、姨丈、老師等,為他的成長把關。 青春期需要心靈導師  13∼14歲進入青春期,青春期初期的男孩身心尚未發展成熟,卻開始想往外探索認識寬廣的世界,這時如有一位關懷他的男性心靈導師帶領他從男孩蛻變為男人,會對他極有幫助,專家畢德福分析。 美國的心理醫生杜蒙特也說,此時的青少年生理朝大人成長,但心理卻停留在幼年期。而大環境的壓力包括家庭瓦解、學業沈重、酒精毒品誘惑、媒體訊息誤導等,又遠比他們父母的年代嚴重得多,讓青少年更難以承受,因而對自我懷疑、恐懼、缺乏自尊與安全感。  他們被迫加速成長,但不知如何處理壓力,由於見識到的「世界」比過去大,開始不屑父母的建議,而急著想找其他「重要的人」依靠,因而同儕的影響力加大,朋友的價值觀與喜好,往往比父母的告誡較具吸引力。  男性荷爾蒙量激增更使得男孩子變得容易衝動,一群血氣方剛的同儕相互影響下,情緒混亂的青少年容易傾向用暴力解決衝突、毀滅性的方式逃避壓力時有所聞,不少政經企業界聞人家中都有教養兒子大不易的難言之隱。  生理發育也讓他想要不一樣,嚮往光榮感、當英雄。因為要當男人、大人,男孩會做「大男人的事」。以耍「酷」、叛逆的行為宣示「我不再是孩子了」。他會模仿大人抽菸、喝酒以示獨立自主,追求速度所以飆摩托車、開快車,要用新型、酷炫的大哥大顯示有「地位」,甚至把性經驗也當成長大的標誌。  一旦需求增加但資源卻不足時,青少年很容易控制不住慾望去偷,由偷而搶,由搶而發生暴力犯罪。

父母教養影響深層思考

2007年07月24日
公開
33

父母教養影響深層思考 撰文�採訪撰文�卓文惠 採訪諮詢�友緣基金會臨床中心督導 林麗玲 雙薪家庭的前提下,家中經濟的提供者不再只限於父親,隨著父母角色可能互換的情形之下,家庭成員的結構也跟著轉變,新的關係,讓我們利用新的思維來看待家庭關係的轉變。 傳統觀念裡,父親是家中的支柱、孩子心目中的巨人,曾幾何時,父親跟孩子的互動變多,現代新手爸爸開始想參與孩子的成長,與媽咪一起分擔育兒責任,於是∼如何促進彼此的親子關係,就從了解與學習當「爸爸」開始。 當爸爸以後,才知道怎麼當爸爸… 許多文獻跟報導,都將育兒焦點放在媽咪身上,爸爸對孩子產生的影響到底可以分成哪些方面呢?孩子的發展過程中,爸爸到底應該扮演什麼角色?這些都是身為爸爸值得深思的問題。雖然許多爸爸已經慢慢了解到自己的責任歸屬,也會挪出許多時間來跟孩子相處,但是如何成為所謂的「新好男人」,是現代父親不斷努力的目標。 爸爸的新角色 傳統世代一直到五、六年級生這一代的爸爸,大多只要提供家庭物質上的協助,親子教育及家庭情感的提供大部分都落在母親的身上。由於傳統父親多半表現出權威、剛毅,甚至是冷漠的形象,雖然現在年輕的新手爸爸已經意識到父子互動的重要,但是受限於他們從小與父親相處的模式,讓新手爸爸一下子找不到可以表達自己滿腔父愛的方法。 甚至有的家庭的角色分工上,媽咪會自動將爸爸當作管教時的威嚇對象,最常聽到就是,「你再不乖,爸爸回來會處罰你的喔!」長久下來,孩子對爸爸產生恐懼、害怕的心理,不太敢親近爸爸,把爸爸定位為處罰自己的人,父子間無法形成太過親密的關係。 傳統「嚴父慈母」以及「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已經被打破,加上現在夫妻雙方講求分工的情形之下,父親應該主動的去參與幼兒的教養,而不是一味的承襲舊有的教導方式。如何教養新世代的子女,父親角色的定位要進入重新思考的階段。 主動參與親職教育,是現代父親急需改變自己想法的第一步,以往的父親是家中經濟提供者,權威式的教育下,孩子要觀察父親的情緒,小心翼翼地與父親產生互動。 「不要讓孩子自己來貼近我們,我們應該主動依照構想的藍圖來教育孩子,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方式,」友緣基金會臨床中心督導林麗玲老師說:「父親在參與親職角色時,應該以「主動」教育孩子,而不是當一個權威性或指標性的角色。」社會的需求改變,家庭結構跟以往也大不相同,適時調整自己的態度跟行為是相當必要的。 依附對象的迷思 「0∼3歲的幼兒,需要相當安全、穩定的依附對象,對孩子情感以及人格的發展有極大影響,這個時期而最親近幼童的便是爸爸媽媽,由父母來扮演這個角色,可以讓幼兒有更穩定的發展,」林老師表示。 雙薪家庭的趨勢下,寶寶不一定交由爸爸媽媽來扮演重要的依附對象,重要的是,照顧者是否在照顧幼兒的過程中,能夠做為一個持久且穩定的情感提供者。 「關鍵不在誰(爸爸或媽媽)來作為主要照顧者,而是照顧的品質,投入照顧的家長要能在親職與外務上取捨、平衡,以達到育兒照顧最佳狀態」臺安醫院小兒心理治療師宋毓芬心理師說:「部分負責留在家庭照顧的爸爸或媽媽,對自己的角色存在許多抱怨與不平,情緒波動影響照顧品質,孩子也容易對父母當時所扮演的角色產生混淆。」 大家都以為寶寶交給媽咪負責,細心的媽咪比較會照顧孩子。針對這一點,宋毓芬心理師指出,一般而言(當然存在特例),母親的女性特質確實在回應和瞭解嬰幼兒的需求上,本能地展現敏銳覺察和安撫技巧,但並不代表爸爸無法與孩子進行親密的情感交流。 每位爸爸有各自擅長的育兒技巧,也都能樂在其中,並得到嬰幼兒滿足而動人的回饋;一般大眾對母職的刻板印象,不只反映出性別優勢,當然還有社會文化的育成和期待交織其中;如果爸爸也和幼兒建立良好的依附關係,對孩子自信的建立及對外界的探索大有助益。 對幼兒產生的影響 父母除了扮演孩子穩定的情感提供者之外,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又能持續對幼兒產生哪些影響呢? 林麗玲老師認為,父母任一方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是不可或缺,不能特別區分哪一個階段,孩子最會受到哪一方的影響,大體上說來,父母對自我責任的認知程度,以及是否願意付出心力在孩子身上,才是主要的影響因素。 如果要認真的區分父親對孩子產生的影響,宋心理師認為,除了幼兒在3歲之前,父親可以投入照顧建立良好的依附關係之外,3∼5歲階段也是一個重要的階段。 「觀察3∼5歲的幼兒,從生活中得到父親較多的投入與互動的小孩,明顯展現出較好的社會認知與表達能力。」3∼5歲的幼兒開始與外界接觸頻繁,開始學習與外界的互動方式,父親可以藉與孩子的親子遊戲教導行為模式,幼兒表達自信與能力,以及人際互動的強化,會比其他孩子更寬廣開放。 父親深入而大量參與親子教養,也讓媽媽有了支持、商量研擬教養方式的對象,增加夫妻同心投入的默契、教養的創意與一致性。 (取材自媽咪寶貝雜誌)

左撇子

2007年07月24日
公開
36

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是用右手寫字,但也有少數人擅長使用左手。右手用得多,左手用得少,稱為右利手;左手用得多,右手用很少,稱為左利手,俗稱「左撇子」;而能左右開弓,左右手使用得差不多者,稱為均利手。由於左撇子人口隸屬少數,大多數產品都是針對右手使用者而設計,因此左撇子或多或少都不免承受到些許社會壓力,以致許多父母總會不由自主地對孩子的「左撇子」衍生各種想法,其中包括某些擔憂,有的甚至強行糾正孩子的左撇子習慣。難道左撇子真的那麼不好嗎?非糾正不可嗎?其實也不盡然。 ★睪丸激素是主要成因   根據統計,全球人口中有10%左右是左撇子,也就是說,每10個人中就有1人習慣以左手為做事主力。1932年,美國用左手的人口占2.1%,到1972年則達到11%,1990年甚至高達20%以上,可見左撇子的數量在增加。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左撇子的產生呢?   根據調查顯示,世界上約有2/3的左撇子是男性。若父母雙方都是左撇子,其子女肯定有半數的機率也是左撇子,這說明左撇子具有遺傳性;但並非所有的左撇子均與遺傳有關,也就是說,遺傳並不是左撇子的唯一成因,因為至少有84%的左撇子其父母不是左撇子,12%的雙胞胎中一個不是左撇子,另一個是左撇子。美國哈佛醫學院的一位神經病學家研究指出,左撇子是由於睾丸激素太多或胎兒期對睾丸激素太過敏所造成。換言之,睾丸激素會使得大腦右半球占支配地位,結果便使人成為左撇子。    ★左撇子是不是較聰明?   大約在一個多世紀以前,人們認為左撇子是一種不正常的生理現象,甚至把它看成是一種疾病,以為這是由於產婦遇到難產時,嬰兒的左側大腦(具有控制右手及文字和語言功能)受到損害,所以才使得嬰兒在以後的生長過程中,經常地使用左手,也因此,凡是左撇子者往往伴隨有口吃和智力遲鈍等現象。   但事實證明情況並不完全如此,我們周圍的許多左撇子,不僅沒有口吃和智力遲鈍的現象,而且他們的才智聰慧過人,特別是在一些需要想像力和空間距離感的職業中,很多左撇子都是最優秀的人才。   據1982年日、美等國所做的一項統計結果顯示,左撇子成長為藝術家、建築師的比率,要比右利手的人高。如14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三傑:米開朗基羅、達•芬奇、拉菲爾都是左撇子,西班牙的繪畫大師畢卡索、美國電影藝術家卓別林等著名人物也都是左撇子;而在其他的領域中,左撇子表現傑出者也大有人在,如俄國的亞力山大、法國的拿破侖、美國前總統福特等政治家,也都是左撇子;在運動名將中,左撇子棒球投手占1/2,在網球、乒乓球和羽毛球運動中,左撇子的表現也很突出。 一組美國生理學家對一所建築學院進行的調查研究結果發現,整個學院的教授有29%是左撇子,而且在準備應考博士或碩士學位的優秀學生中,左撇子占23%。除此之外,幾位從事神經生理學研究的法國專家,也對優秀運動員進行了類似的調查,他們發現,世界上4名最佳網球選手中,有3名是左撇子;而法國擊劍隊的15名男女隊員中,有8名是左手選手。可見,有相當比例的左撇子智慧頗高。   人的大腦左半球支配著右半身的活動,具有處理語言、進行抽象思維、邏輯推理、數位運算及分析等功能;而大腦右半球支配著左半身的活動,是處理總體形象、空間概念、鑒別幾何圖形、識別記憶音樂旋律和進行模仿的中樞。在一般情況下,左腦的抽象思維功能較發達,右腦則形象思維功能較發達;也就是說,左半球是邏輯半球,右半球則是情感半球。   手的活動對大腦功能的開發利用,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通常右利手的人,大腦僅左半球的功能較發達,右半球的功能開發利用較少;而左撇子的右腦得到充分的開發利用,這就能極大地提高其整個大腦的工作效率,並且唯獨左撇子才有可能將大腦左半球的抽象思維功能與右半球的形象思維功能合二為一。法國學者研究發現,從大腦「看東西」到進行動作,左撇子和右撇子的神經反應通路有所不同,右撇子必須走「大腦右半球=>大腦左半球=>右手」這條路線;而左撇子則是走「大腦右半球=>左手」的路線。顯然從「看」到「動」的過程中,左撇子可以少繞一個彎,資訊直接從大腦通過中樞神經系統傳遞到左側,這要比傳遞到右側快,所以左撇子的智商相對較高。而美國高智商協會的有關調查也證實,左撇子高智商是一種普遍現象。 ★左撇子須要糾正嗎?   一般而言,孩子在3歲前做什麼事都用左手,就很可能是左撇子;到了5歲左右,孩子的習慣會明顯地表現在握筆、拿筷子上,父母若在此時糾正孩子,將會造成孩子左腦的負擔過重,左右腦功能失調,且右腦功能混亂,阻礙孩子創造力的發展。再者,強行糾正左撇子還可能造成孩子口吃、語音不清、唱歌走調、閱讀困難、智力發育遲滯,甚至神經質,因此,對習慣用左手的孩子,家長千萬不可去強迫他們改用右手,也不要限制他們使用左手,應該順其自然,同時鼓勵孩子也學會用右手,讓孩子在沒有壓力的狀況下,增加使用右手的練習機會。   走文至此,相信各位爸爸媽媽在瞭解了左撇子的優勢之後,不會再強迫糾正孩子的左撇子習慣了,因?你的寶寶很聰明呀! ★讓右撇子多練習使用左半身   左撇子,右腦用得多;右撇子,左腦用得多。如果孩子左半身的活動頻繁,就會促使右腦發達,從而使左右腦的功能都能得到有效的開發利用,因此,心理學家建議,應該多多訓練孩子使用左手、左腳。父母可採取以下方法進行訓練: ◆夾積木  要求孩子用左手拿筷子把積木圖案擺出來。 ◆拍皮球  要求孩子在拍皮球時雙手交替進行。 ◆撿火柴  要求孩子用左手把火柴一根一根地擺進火柴盒內。 ◆跳房子  要求孩子用左腳跳,而不能用右腳跳。 總之,多引導孩子進行類似的鍛鍊,孩子就會更加聰明。 ★左撇子生活用品日益豐富   雖然在目前的生活環境中,絕大多數的相應配套措施,均是為右撇子所設計,如文字的排列、書法的次序、杯筷的排列、門鎖的安排、交通規則、握手的方式……等,相對地為左撇子帶來許多不便(這也是許多父母糾正孩子左撇子的一個重要原因),但隨著人們生活素質的提高,左撇子已經得到愈來愈多人的關注,所以有些左撇子生活用品也就應運而生,尤其是在國外,這一類的產品已經相當豐富,比如左撇子用的吉他、剪刀、鍵盤、滑鼠、掛鐘等;除此之外,只要你在搜索引擎裡鍵入「左撇子」,很輕易就可找到上萬筆相關網站,可見左撇子的世界也很精彩,相信左撇子寶寶的未來生活,一樣會很方便、很幸福呢! ★怎麼確定寶寶是左撇子?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曾制訂過一個確定左撇子的標準,其中規定了10項檢查項目,包括: ◆執筆寫字 ◆拿筷子 ◆擲東西 ◆刷牙 ◆用剪刀 ◆擦火柴 ◆穿針線 ◆敲打錘子 ◆握球拍 ◆用毛巾洗臉   同時,避免接受測試者的主觀意識受到干擾,測試前不能讓其知道他正在接受測試,以便使測試能在自然狀態下進行。   倘若測試的結果,上述10項均用左手,或其中前6項用左手,後4項有1∼4項用右手者,界定為左撇子;前6項中有1∼5項使用右手者,則為均利手(即左右手的活動無固定偏向)。假使按照此一標準去觀察孩子,父母將會發現,被自己誤認為左撇子的孩子,其實多數是均利手。 ∼聰明寶寶雜誌∼

奶嘴戒不掉的6大後遺症

2007年07月23日
公開
52

奶嘴戒不掉的6大後遺症--咬合不良、暴牙、臉型變異、構音障礙、發音不良、蛀牙 * 「戒奶嘴」這件事情本身並非醫療行為,所以當孩子無法順利戒除時,也不代表他生病了。 * 「戒奶嘴」的過程大概需要2-3個月的適應期,家長對孩子必須要能堅持和付出足夠的耐心來陪伴他渡過這段成長階段。 * 長期使用奶嘴會對嬰幼兒的身心發展造成某種程度的阻礙,也有可能留下恆久性的後遺症。 關於「戒奶嘴」這件大事,相信一定讓你充滿了許多的疑惑:小寶貝長牙了,還能繼續吃奶嘴嗎?什麼時機最適合開始戒奶嘴?戒奶嘴總共需要花多少時間呢?且聽新生兒科醫師怎麼說…… 很多媽媽都會遇到怎麼為小寶貝「戒奶嘴」的問題,甚至煩惱到向醫師求助,林口長庚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朱世明即表示,「戒奶嘴」這件事情本身並非醫療行為,所以當孩子無法順利戒除時,也不代表他生病了。 朱世明也說明,「戒奶嘴」所需花費的時間絕對是因人而異,一般來說,只要不超過3歲,家長便無須太過焦慮;不過,整個戒除的過程大概需要2-3個月的適應期,家長對孩子必須要能堅持和付出足夠的耐心來陪伴他渡過這段成長階段。 長期使用奶嘴的6大後遺症 為什麼「戒奶嘴」這件事對孩子來說是如此重要呢?「這是因為長期使用奶嘴會對嬰幼兒的身心發展造成某種程度的阻礙,也有可能留下恆久性的後遺症。」朱世明如是說。 因此,各位媽媽們請不要小看了「戒奶嘴」這件事,這件事的成功與否可是攸關孩子未來的面子呢! 造成的6項後遺症: 後遺症1: 咬合不良   奶嘴會讓幼兒上下顎的牙齒無法接近或順利咬合,近而影響牙齒咀嚼食物的功能,長久如此將會導致消化系統的不協調。 後遺症2: 暴牙   3歲以下幼兒的骨骼發展還未定型,而吸吮奶嘴的動作是奶嘴在舌上前後搖動,而這個力量會把上顎骨往外拉扯,所以很容易造成暴牙。 後遺症3: 臉型變異   因咬合不良而持續引起牙齒及齒槽骨之間的壓力時,當時間一久,將會使幼兒的臉型輪廓發育受到影響。 後遺症4: 構音障礙   口腔裡的發音構造受損,造成口腔缺陷,導致整個口腔的動作不佳,發音位置也不對,尤其是年齡越大,發音的姿勢越不良。 後遺症5: 發音不良   上下顎的牙齒無法正確咬合時,當幼兒一開口說話,便會發生「漏氣」般的現象,因此無法正確發音。 後遺症6: 蛀牙   牙齒咬合不良也會導致牙列的發展參差不齊,在牙齒與牙齒重疊之處不易清潔乾淨,因此多半會有食物殘渣留存在齒縫中,進而導致蛀牙。 5招式,徹底戒奶嘴 許多家長在第一次面臨必須和孩子展開一場拉距戰時,基於疼愛的心情總是容易棄械投降,避免造成親子關係過度緊張。所以每當孩子一哭鬧,主要照顧者常常又把奶嘴當成經濟又方便的獎勵,往往就直接把奶嘴放到孩子口中,以平息紛亂的場面;如此一來,孩子自然會認為奶嘴是一種獎勵的象徵,而這也是難以成功幫孩子「戒奶嘴」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下為朱醫師提供的5個方法,希望能協助你和小寶貝一起度過「戒奶嘴」的這個階段: 招式1: 引發使用杯子的興趣   準備不同的杯子,最好是色彩鮮艷或圖案可愛,一方面可增加幼兒視覺及觸覺上的刺激;再者也可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發他自己想要使用杯子的興趣。 招式2: 減少使用時間   一開始先在三餐進食時,停用奶嘴,然後再漸近式的逐次減少使用,一次以15-30分鐘為基準,等孩子適應後,再慢慢延長停用奶嘴的時間。 招式3: 陪伴取代奶嘴   在孩子臨睡前,可讓他吸吮奶嘴,這是為了保有他的安全感;孩子入睡後,家長就可以把奶嘴取走。若是孩子出現吸吮手指頭的動作,家長可握著他的小手,維持他的安全感,或是讓孩子的雙手都拿著平日最心愛的玩具入睡。 招式4: 多利用學習杯   按照孩子個體發展的階段,挑選功能不同的學習杯,循序漸進地誘導孩子學習如何使用杯子,如第一階段奶嘴式→第二階段鴨嘴式→第三階段吸管式→第四階段杯口式等。 招式5: 善用副食品   在「戒奶嘴」的過度時期,家長還是得視孩子的需求作調整,例如:給予孩子適量的副食品,以滿足幼兒的口腔咀嚼慾,像是提供牙餅之類的食品。 戒奶嘴的4大禁忌 總之,每位家長都希望孩子能順利「戒奶嘴」,但是這件壯舉絕對無法在短時間內一蹴可幾的,所以別忘了耐心和循循善誘是最有效的引導方式。 以下朱醫師提醒,請注意戒奶嘴有4大禁忌: 禁忌1: 強迫停用奶嘴   切記避免斷然地強迫孩子停用奶嘴,這樣無法滿足幼兒的口腔慾,反而會阻礙他的身心發展。 禁忌2: 家長操之過急   嬰幼兒已具有揣測家長行為的能力,如果家長太過躁進,孩子會因感受到家長的焦慮,而更緊張害怕;所以當他面對家長的要求時,有可能更不願意脫離奶嘴,反而出現緊咬著奶嘴不放的反應。 禁忌3: 讓幼兒躺著喝奶   很多家長在讓幼兒使用鴨嘴式學習杯時,習慣讓他躺著飲用,但是這種姿勢卻極有可能讓飲料流入耳內,進而引發中耳炎。 禁忌4: 使用不明偏方   坊間常流傳來源不明的偏方,譬如在「戒奶嘴」期間,在孩子的手指上塗辛辣物,以制止幼兒吸吮手指;最好避免使用這些偏方,否則徒增幼兒的痛苦。   表1:戒奶嘴3階段評估指標 年 齡 身體發展 與奶嘴的關係 備 註 3個月 手可以到達嘴巴位置 有吸吮慾望 若3歲以上還無法成功戒除使用奶嘴的習慣,對於口腔發展有不良影響,且有發生後遺症的可能。 4-12個月 會吸吮手指 可使用奶嘴   13-16個月 手指具有抓握力 開始戒奶嘴   17-18個月 可用雙手拿取杯子 可成功戒奶嘴   18-36個月 口腔發展 戒奶嘴臨界點   奶嘴的5大功能 現在奶嘴的設計概念主要是模仿母親的奶頭,其功能如下: 功能1: 汲取所需營養   奶瓶中的奶水可提供幼兒成長所需要的營養素。 功能2: 具有安撫作用   奶嘴的外型設計與母親的奶頭相似度高,可讓幼兒獲得情緒上的安撫,以及產生有如躺在母親懷裡的安全感。 功能3: 追求滿足快感   主要是透過口腔部位的吸吮動作所產生的刺激來獲得快感的滿足。 功能4: 口腔協調發展   在幼兒尚未長牙時期,吸吮奶嘴可協助口腔同緣構造上的發展,如舌下肌肉、舌頭、下顎骨等。 功能5: 健全心理發展   精神醫學理論中明確提出口慾期的重要性,當幼兒的口慾被充分滿足時,對人的基本信賴感會得到相對的提昇;佛洛依德也認為這與幼兒未來經營人際關係有相當重要的關聯性。

不同階段的管教方式:一歲三個月到兩歲

2007年07月18日
公開
55

不同階段的管教方式:一歲三個月到兩歲 大家都說世上的人可以分成兩類:一類凡事都說「好呀」,另一類凡事都說「不要」。我有把握告訴各位,世界上剛學會走路的孩子,都屬於後者!如果要找出這個階段的共通語言,那就是「不要」。孩子會告訴你,「不要」吃早餐、「不要」玩積木、「不要」洗澡,當然也「不要」上床睡覺。有人把這段期間稱為「第一次青春期」,就不難理解了,因為這時期的特徵就是反對、衝突還有叛逆。 貝瑞•布列斯頓(Berry Brazelton)醫師寫了一本功德無量的書《學步的孩子和父母》(Toddlers and Parents),裡頭深入刻畫幼童行為,還把兩歲的孩子形容成「恐怖」。以下是該書精彩片段,描寫典型的一歲半男孩葛雷。 葛雷兩歲的時候,開始事事反對,他的爸媽也嚇一跳,彷彿被大榔頭猛敲一記。葛雷純真善良的天性,似乎都被一堆反對淹沒了。父母要他做事,他立刻擺張臭臉、雙眼微閉、昂然挺立,然後射出銳利的目光,很酷的說「不要!」就算給他最喜歡的冰淇淋,他也會邊吃邊說「不要!」下雪了,葛雷說:「我不要出去!」的同時,他衝出屋外去取出門穿的雪衣。 剛開始時,父母還會觀察葛雷的行為,後來漸漸失去耐心;他似乎處處和父母作對,非要試探每條底線,直到爸媽舉白旗投降才滿足。媽媽剛離開房間,葛雷就打開電視。媽媽回頭把電視關掉,溫和的數落一頓然後離開。葛雷當然又把電視打開,這次媽媽氣急敗壞衝回房間,質問葛雷為什麼不聽話,他的回答還是一樣:「我就是要這樣呀。」媽媽氣得眼冒金星,葛雷冷冷的瞪回去。最後媽媽假裝走進廚房煮菜,電視聲音立刻大作。這次媽媽噤聲躲在門後,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衝進去,狠狠的打了葛雷手心。葛雷居然嘆口大氣:「我就是要這樣呀。」媽媽坐下來,以近乎哀求的口氣要葛雷聽話,免得自討苦吃。葛雷又裝出悶悶不樂的酷臉,眉頭深鎖、一副愛聽不聽的模樣。媽媽只好站起來,一臉憂戚走回廚房。葛雷也站起來,依然故我重開電視。這次媽媽淚眼汪汪回來,重重打了兒子屁股:「葛雷,你為什麼一定要媽媽打你呢?我討厭你這樣!」葛雷說:「我就是要這樣呀。」…… 各位讀者,葛雷可不是普通的孩子,他是不折不扣的小霸王!他把媽媽整得團團轉,並以此為樂,簡直把媽媽吃得死死的。關於這類孩子的管教之道,我要花點功夫說明。 如何對付這種不規矩的行為?衛斯理太太寫道:「陶冶孩子心性,第一步就是馴服意志,讓孩子變得溫文守禮。要讓孩子懂得父母的苦心,真是曠日廢時,而且父母一定要循序漸進,讓孩子可以適應管教方式。不過,父母必須立刻馴服孩子的意志,動作越快越好!」葛雷的媽媽是否做到這個要求,我很懷疑。 如果父母和葛雷這樣年紀的孩子(十五到十八月大)發生衝突,打手或打屁股都可以(力道不要太猛)。體罰的頻率不要太高,除非犯規的情形嚴重(例如葛雷偷看電視),否則不要隨便打孩子。葛雷明明曉得媽媽的要求,卻明目張膽一犯再犯,這就是我之前提到的「蓄意抗拒」。很明顯的,他不但惹毛媽媽,還屢次試探行為底線,但是媽媽處理失當。我無意批評苛求,也能體會媽媽的沮喪,我只能說這是正常反應。我要強調的是:當時媽媽應該強硬起來,絕對不能隨著孩子要求起舞,不然以後就沒完沒了。可惜葛雷的媽媽錯失了管教良機。 葛雷第二次偷開電視的時候,媽媽就應該坐下來,好好和兒子談談。她可以把手放在孩子的臉側,面對面看著孩子,以堅定的語氣說:「聽我說,葛雷。媽媽不希望你再開電視了,你聽到了沒?不—要—再—開—電—視!懂嗎?」這樣的用意,是在葛雷心中明明白白標出行為底線。假如第三次再犯,媽媽就該立刻行動,這時打手心就對了,而且不必解釋。大部分的孩子可能因此哭泣,原先叛逆的情緒也漸漸消退,事情應該就此打住。萬一葛雷超級倔強,很可能依然故我,再次挑戰媽媽的耐性。這時媽媽絕對不可尖叫、哭泣或懇求,不管孩子多麼無理取鬧,就是要撐得比他久。還記得布列斯頓博士怎麼說嗎?他說葛雷「非要試探每條底線,直到爸媽舉白旗投降才滿足」,媽媽絕不可中計。如果媽媽堅持到最後一分鐘,葛雷一定嘖嘖稱奇:原來媽咪玩真的!我可不要自討苦吃,下次乖乖聽話好了。 在整個過程,絕對不要釀成家庭暴力事件,讓孩子身心受創。多年來,我接觸過形形色色的家長,深深認為應當在第一時間就鎮住挑釁行為。不要等到心力交瘁才要管教孩子,以免自己失控。 如果孩子因為自然的學習發展而如此,請不要處罰。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探索環境,以刺激智力的發展。大家看到耀眼的水晶飾物,都會忍不住多看一眼,這就是所謂「視覺探索」。剛學步的孩子就不同了,他們運用每項感官探索世界:用手拿、用舌頭嘗、用鼻子聞,拿起來揮舞或碰撞牆壁,甚至從房間這頭丟到那頭,聽聽東西碎在地上的美妙聲響。孩子經過這種探索過程,一點一滴懂得重力的概念、粗糙和平滑的感覺、玻璃易碎的特性,還有父母生氣的可怕後果。

4個步驟,吃飯訓練大成功!

2007年07月09日
公開
54

前言:俗語說:「吃飯皇帝大!」但是,「吃飯」可不是孩子一出生就會的事情,而是要經過一段時間來練習的。至於該怎麼訓練孩子自己吃飯呢?且聽小兒科醫師怎麼說…… 進食,是人類的本能。但從一個吃飯、穿衣、洗澡都需要人代勞的奶娃娃,到學會可以自己吃飯,可是得經過一番練習的。 許多幼教老師都會建議家長,進入團體生活的首要條件,就是培養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而「自己吃飯」,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項。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陳永綺表示,在訓練孩子學會自己吃飯前,家長最重要的就是先做好「不怕髒」的心理準備。 乳牙長齊後便可開始訓練 究竟孩子幾歲開始可以進行吃飯訓練呢?陳永綺認為,0?3歲是學習飲食最重要的階段,不過還是要視孩子牙齒發育的成熟度而定,最好等20顆乳牙完全長出(見圖1)後,再開始訓練。 此外,在進行吃飯訓練前,可以先協助孩子訓練嘴部肌肉的咀嚼和吞嚥能力,還有嘴部肌肉的協調度。因為尚為未添加副食品之前,純奶類的飲食方式只會訓練到孩子的吸吮能力,所以陳永綺建議家長,在嬰幼兒4個月左右開始添加粉狀或糊狀的副食品後,就可以為下一步的吃飯訓練做準備了。 做好身心準備•學習事半功倍 為孩子進行任何一項訓練,想要事半功倍,家長最好必須自己先做好「功課」,首要之務就是了解孩子身心發展的狀況。當你真正了解孩子的能力和情緒發展後,才能夠掌握孩子的學習狀況,而且也可以減少許多親子間的衝突和不愉快。 至於,幫孩子進行吃飯訓練前,還應該注意哪些事情呢?陳永綺表示,家長必須挪出充分的時間,並且有十足的耐心,最好還要仔細觀察孩子的身心狀況是否已準備就緒。以下兩個方法,可幫助家長讓孩子在進行吃飯訓練前,讓身心發展就定位: 1. 心理準備: 以多種食材誘發進食興趣 家長請準備具有不同香味的食材,多讓孩子聞聞看,可刺激孩子嗅覺的發展。同時,也多準備口味不同的食物,讓孩子在食物上多方嘗試,並藉此觀察孩子的胃口是否良好,能否接受新食物的味道。 2. 生理準備: 提供促進肌肉發展的器具 7∼9個月大的嬰幼兒已經能夠自己坐在餐搖椅上了,家長可準備適合孩子使用、且安全性高的食具,放在桌上,提供孩子把玩,同時也觀察孩子粗細肌肉的運動是否協調,還有抓、取、拿、握的動作是否順暢。 0∼3歲嬰幼兒學習飲食的4個階段 階 段 年 齡 飲 食重 點 牛奶期 出生∼6個月 母奶、嬰兒配方奶。 咀嚼期 6個月∼1歲 添加糊狀或粉末狀的副食品。 過渡期 1∼2歲 臼齒已有磨牙的功能,可提供固體的絞肉,以及較軟的塊狀蔬菜。 成熟期 3歲以上 乳齒已完全長好,可如成人飲食。 4個步驟,用餐時間不再傷腦筋 家有小小孩的父母,想必一到了吃飯時間,就是頭痛的開始。大一點的孩子,可能邊吃邊玩,家長得跟在他屁股後面追著餵;年紀小、剛在學習吃飯的,可能搞得身上、桌上、地上都是髒兮兮……。 其實訓練孩子自己吃飯是有階段性作法的,只要循序漸進,並從小建立良好的用餐習慣(如一定要在餐桌上進食、不邊看電視邊吃飯、不可邊玩邊吃等),等孩子再大一些,親子雙方應能共度一個非常愉快的用餐時光。陳永綺的建議步驟如下: 準備物品 餐桌椅、圍兜、塑膠碗、塑膠湯匙、塑膠叉子、學習杯、地板墊材(報紙、墊子等)。 步驟1:建立新的飲食習慣 第1階段,先由家長餵食。在此時必須建立孩子新的飲食習慣,讓他慢慢接受新食物的口感,由液狀變成糊狀,觀察孩子腸胃道的吸收狀況沒問題之後,再給漸進式給予切成小丁小塊的固體食物。 步驟2:從遊戲中學習使用餐具 第2階段,當孩子可以做出抓、取、拿、握等動作後,就代表孩子的小肌肉發展已然成熟。此時,請家長準備適合孩子使用的餐具,例如大小適中的湯匙和碗盤,最好是塑膠材質(耐摔),而且是無稜角的設計。 然後,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扮家家酒的遊戲,飯碗裡暫時不要裝填食物,先讓孩子喜歡拿湯匙,並且在遊戲中教導他碗和湯匙的使用方法,等孩子的動作逐漸熟練、心態也準備好了之後,就可以進入實戰訓練的階段了。 步驟3:在專屬餐桌椅上學習進食 第3階段,請家長幫孩子準備個人專屬的餐桌椅。餐桌椅是訓練孩子用餐非常好的幫手,因為餐桌椅具備以下2項優點: (1)可選擇適合孩子身材的型號及尺寸。一來可提高孩子用餐的舒適感,並降低其排斥感;二來可建立定點吃飯的習慣,以此加強孩子的認同感。 (2)通常餐桌椅的桌面會設計為可收放式,而在用餐時,桌面必須放下來使用,如此一來可減少孩子亂跑的機會,這樣也能夠讓孩子專心用餐。 步驟4:與成人同坐用餐 第4階段,4歲以上的孩子已經經過前面3個步驟的訓練,也能夠自己坐穩後,就能夠和成人同桌用餐了。這個階段是建立良好餐桌禮儀的關鍵時期,所以請開始灌輸孩子正確的用餐觀念,譬如: (1)餐前洗手,飯前刷牙。 (2)不要狼吞虎嚥,要細嚼慢嚥。 (3)吃多少、取多少,避免浪費食物。 (4)口中有食物時,不要開口講話。 (5)不偏食、不挑嘴。 (6)用餐完畢,才能離座。 關於吃飯訓練的Q&A 各位爹地媽咪,當你在協助小寶貝進行吃飯訓練的過程中,可能會遭遇到許多的困難與問題,但是這些障礙只是一時的,千萬不要氣餒,也不要輕易放棄喔!以下列出幾個家找在訓練的過程中常會碰到的問題,聽聽既是醫師、也是媽咪的陳永綺怎麼跟你說: Q:孩子出現不耐煩的反應,怎麼辦? 其實家長最好特別安排一段時間來訓練孩子自己用餐,換句話說,也就是請給孩子一段充分的時間學習如何自己進食。 假使你期望孩子能夠速戰速決,而把用餐時間安排的太緊湊、太傖促的話,那麼當孩子把餐桌搞得一團亂、又把衣服弄髒時,家長的心情必定會受影響,因而大發脾氣,這樣一來,只會使孩子更加害怕用餐時間。所以當孩子感到不耐煩時,請馬上停止孩子的進食,先好好安撫他的情緒,等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之後,再讓他繼續用餐。 Q:孩子出現拒吃的情形,怎麼辦? 由於4∼5個月大的嬰幼兒還停留在喜好吸吮的時期,他們並不喜歡咀嚼的動作,所以家長必須先幫孩子做心理建設。若是引導無效的話,通常是因為孩子太過固執,最常見的就是孩子用緊閉嘴巴來表示抗議。 不過,這類抗議通常無法持久,因為嬰幼兒對於飢餓的忍耐度十分有限。家長只要除了正餐以外,不餵食孩子任何其他食物,等用餐時間一到,他也感覺到肚子餓,自己便會要求進食,此時請提供容易吞嚥的食物。 Q:孩子突然吞嚥困難,怎麼辦? 請家長觀察孩子平時是否常容易發生口齒不清的情形,或者是時常有嗆到的現象,如果經常發生以上兩種狀況,很有可能是孩子的腦部發育或是咀嚼肌肉出現問題。 此時,家長須帶孩子就醫診視,請耳鼻喉科的專科醫師先做初步評估,之後再轉診到適當的相關科別進一步詳細檢查。 Q:孩子進食量不如預期,怎麼辦? 請家長一方面先觀察孩子的進食情形,另一方面也要了解孩子的情緒和身心發展是否已經適合進行吃飯訓練,由此找出孩子食欲不佳的原因。如果是因為挑食,像是青椒、茄子、洋蔥等食材最不受小朋友的歡迎,家長還是得要想辦法讓孩子吃,但是千萬不要用強迫的手段,建議方法如下: 1. 可以利用孩子的喜好去引導他接受不喜歡的食物。例如,吃一塊青椒就可以蓋一個乖寶寶獎章。 2. 改變烹調方式。例如,將孩子不喜歡的食材剁碎,和孩子喜歡的食物混合在一起烹調。 3. 利用營養替代品。例如,孩子不喜歡吃牛肉,而牛肉和豬肉都同樣富有蛋白質,那麼就以豬肉代替牛肉。 (資料來源:bobo小天才雜誌 )

培養愛看書的寶寶!

2007年07月05日
公開
52

採訪撰文�施娟娟 諮詢�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講師 吳幸玲 親子教育實踐家 汪培珽 攝影� 潘朵拉兒童專業攝影 02-87735501 梳化� 蔡琇惠 0930-552-329 童裝服裝提供�歐歐咪妮 模特兒�媽咪許美雅 爸比 李正傑 可愛寶寶 李名冠 看書可以增長人的智慧,也能提升寶寶的智能喔!若能讓寶寶從小就喜歡看書,這對他來說可是個最棒的禮物呢!不過該如何為小寶寶選書?又有什麼方法可以培養他的閱讀習慣? PART I:選書篇 依據寶寶的發展選書 輔仁大學講師吳幸玲表示,爸媽配合寶寶的心智發展與能力來選擇書籍,也就是「適齡適性」,這樣對寶寶才會有幫助。 以下是吳幸玲老師為爸媽們提供的寶寶各階段建議書籍類型!爸媽們可要看仔細囉! 0-3個月─簡單的視覺卡 此時的重點在刺激嬰兒的視覺能力,因此以閱讀圖像為主。因為新生兒眼裡看到的東西都是模糊的,也無法分辨不同色彩的差異,所以對比強烈的顏色較易引起他的興趣,例如黑白色就是最好的對比色。同時,選擇的圖案越大越好,且畫面簡單,不要過度複雜,例如簡單的視覺卡,讓寶寶能夠在近距離就能看到這些東西。 4-6個月─可抓握的玩具書 此時的嬰兒開始有用整隻手抓握東西的能力,同時喜歡以嘴巴探索抓握到的東西,因此,可抓握的塑膠書,或類似的玩具書都是不錯的選擇,一方面讓寶寶熟悉書本,培養他日後對閱讀的興趣,另一方面協助他探索各種物體的特性,包括軟、硬、方、圓等等,有助於他的觸覺發展。 6-9個月─耐抓、咬,可清洗書本 寶寶的視覺有進一步的發展,手部精動作發展得更好,能夠用手指去抓、翻、拍東西,所以他的活動力更強、更有破壞力,更有可能咬、抓、摔甚至撕掉紙張。這時可為他選擇耐抓、耐咬、可清洗的書,例如布書;或是考量到讓嬰兒自行翻閱的話,也可選擇他容易翻動的書籍,像是厚紙板書(board book,或稱硬頁書),而且這類書籍也不容易被破壞。 12個月 1歲左右的嬰兒會主動參與閱讀,此時可帶著他「指物命名」,也就是指著某個圖案告訴他那是什麼東西,幫助他發展語言與認知功能,而認識的事物應從他周圍的事物開始,例如奶瓶、杯子、各種食物等等,並且幫助他把物體與文字連結在一起。而後,爸媽們還可以進一步和他玩看圖說話的遊戲。 整體來講,爸媽們必須依嬰兒的發展來選書,因此,可滿足嬰兒探索需求的感官操作玩具書,適合圖像閱讀的各類圖書,如塑膠書、布書及硬頁書;可供聆聽的有聲書、可以唸唱的兒歌等,都是適合一歲以內嬰兒的閱讀工具。 PART II:唸書篇 除了讓寶寶開始接觸書籍之外,爸媽還可以做的就是唸書給寶寶聽,因為這也是一種讓寶寶喜歡閱讀的方式,而親子共讀也能滿足寶寶對愛的需求,並增加親子感情喔! 藉由唸書與寶寶互動 爸媽們可能會認為,寶寶還小怎麼聽得懂故事呢?但事實上,所謂的唸故事書給寶寶聽,是大人與寶寶一起看著書本,讓寶寶看著書中的圖文,並由大人唸出書中的文字或是故事。所以唸故事也包含了看書這部分。親子教育實踐家汪培珽表示,她在小兒子一個半月大時,隨手拿起一本書唸給兒子聽,兒子當時雖然不會說話、動身體,但眼睛卻一直盯著書本上下左右地看!此外,她認為,唸故事書給嬰兒聽的重點並不在於他有沒有聽懂,而是藉由唸故事書與寶寶互動,同時讓寶寶從小就接觸到書本,再者,寶寶也很喜歡大人對他說話,既然如此,何不試著唸故事給他聽。 餵奶、睡前都是好時機 汪培珽表示,當寶寶開始對大人說的話有反應時,就可以開始說故事給他聽。她認為,寶寶喝奶時、睡覺前(包括午睡)、躺在床上無所事事時都是很好的唸故事時間。當然這些都只是建議的時間,但只要寶寶願意聆聽,爸媽隨時隨地都可以唸書給他聽。 她認為唸故事書也應該同時讓寶寶看著書中的圖文,一起享受親子共讀的樂趣。如果爸媽是以奶瓶餵食寶寶,那麼可在餵奶的時候,一邊翻書給寶寶看,一邊唸故事。因此,唸給嬰兒聽的故事書最好是容易翻動的厚版書或是其他專門為嬰兒設計的書本。 唸故事書也有撇步! 在寶寶還小時,有些寶寶會將書本當成玩具來抓、丟,因此他可能一開始不想聽大人說故事,這也沒關係。可等到下次有機會時再唸,即便只是唸三、五分鐘都可以。寶寶不見得不喜歡聽故事,有可能是他還不習慣這樣的活動,等到寶寶習慣之後,就可以慢慢地延長唸故事的時間。慢慢地,寶寶就會喜歡聽你唸故事囉! 王培珽表示,唸故事給愈小的寶寶時,在語調上一定要盡量生動、多變化,才能吸引他聽,而故事內容反而不是那麼重要,重點在於說話給寶寶聽。不過,等到他聽得懂大人說的話之後,就可以唸些較有故事性的書給他,而後再慢慢增加故事的豐富性,否則他可能會開始覺得無聊了呢! 汪培珽也認為,無論是唸書給嬰兒或是兩、三歲以上的幼兒,唸故事書就像是一個親子間的遊戲,應該要輕鬆地進行,不必給孩子任何壓力,也不需要在他聽完故事後詢問故事中的內容。 PART III:環境營造篇 除了為寶貝選擇合適的書籍以及唸故事書給他聽之外,提供一個好的閱讀環境,讓他感覺閱讀是愉快的,也是培養他喜愛閱讀的關鍵! 家中處處有書: 汪培珽表示,她會在家中到處放書,包括嬰兒床邊、臥室、客廳沙發旁、餐桌旁等寶寶或是大人會停留的角落都看得到書,讓寶寶隨時隨地都能接觸到書,無形中也提高了他對看書的興趣!再者,大人們無論在哪裡,只要想唸書給寶寶聽,就隨時拿得到書,不會因為不方便走動而作罷! 而在閱讀的過程中,吳幸玲老師也提供幾項建議,幫助爸媽們為寶寶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 接納他的閱讀行為: 對寶寶來說,主動產生玩書或是看書的動機以及好奇心非常重要,因此爸媽們千萬不要剝奪與打斷他探索的慾望。例如在寶寶咬書時強行將書本從他手裡或嘴裡拿開,但此舉很可能讓他感到不舒服,並把不愉快的心情與書本連結,最好的辦法是買耐咬的書本,並隨時保持書本的乾淨。 看書時間不必求長: 多讓寶寶接觸書本,但每一次接觸書本的時間不必過長,因為嬰兒的專注力很短,即便只翻個幾頁也已足夠。重點在於,頻繁地給予他閱讀上的刺激,甚至洗澡時也可讓他玩書。 不要強迫他閱讀 如果寶寶看書時出現不耐、不高興的表情,就不要逼他繼續玩、看書。以免他討厭接觸書本。 選擇內容豐富且具吸引力的書: 書本內容或外表的形式都應能吸引寶寶,在他還小時,將書本與玩具連結就是一種引發他興趣的方式,等到他大一點,色彩豐富、可操作的書(立體書)等各式專為嬰幼兒設計的書都是不錯的選擇。 大人也看書: 大人如果也喜歡閱讀,寶寶也會有樣學樣,不知不覺中培養出閱讀習慣。 吳幸玲老師也提醒爸媽,嬰幼兒發展的理論是養育寶寶的根據與參考,但是每個寶寶都是獨立的個體,爸媽應了解寶寶的特質與發展,並適當地引導他,不要硬將所有理論套到寶寶身上。總之,無論是陪伴寶寶閱讀,或是唸故事書給寶寶聽,別忘了保持心情上的愉快並且放輕鬆,不要給寶寶過多壓力,這樣寶寶才會自然而然地愛上閱讀喔! (詳文請見2006年十二月號嬰兒與母親雜誌)

親子同遊-寶寶出遊行前規劃

2007年07月02日
公開
70

採訪撰文�卓文惠 採訪諮詢�台大醫院小兒部新生兒科主治醫師 周弘傑      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林月琴 太陽公公開始放出光芒囉!這樣的天氣,爸爸媽媽是不是也應該帶小朋友出外走走了!但是要注意,帶寶寶外出前一定要先做準備,讓孩子開心的跟著父母出外遊玩,才不會高興出遊,敗興而歸。 Prat1 寶寶可以出門嗎? 準備出門囉!但是戶外的髒空氣、灰塵、污染跟數不清的病毒,讓我的孩子出門實在是太危險了。帶寶寶出門怕傳染致病的危險,不帶孩子出門,又怕限制了他們的身心發展,到底該怎麼辦才好?親愛的爹地、媽咪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困擾呢? 寶寶何時可以出門? 有些家長怕孩子接觸到外界的病毒,整天將孩子關在家裡,怕孩子因為接觸外界病菌而生病。 「寶寶從出生起就可以帶出門了,但是除非相當必要須將孩子帶出門,不然一般建議家長幼兒還是六個月以後再考慮多帶出門,」台大醫院小兒部新生兒科主治醫師周弘傑說:「小寶寶其實對外界的訊息並不太了解,若非必要,沒有必要讓寶寶外出曝露在各種危險因子的環境之下。」 但是千萬不要以為六個月以後的寶寶就什麼地方都可以去,有一些場合及一些不良的環境也都不太適合幼兒前往,無論父母要帶寶寶到哪裡遊玩或是休息,都要注意該帶的東西跟當時外在條件是否適合或是有傷害孩子的危險。 遊玩時間長短規劃 為了保護孩子免受外在病菌的污染,寶寶出門遊玩的時間到底可以多久呢?「帶寶寶出門的時間長短跟時機,端看帶出門的目的是什麼,」周醫師表示:「家長若只是帶孩子到公園做例行性的散步遊玩,時間長一點是沒有關係的。」早上8-10點以及下午3-4點都是滿適合帶孩子出門遊玩的最佳時間,因為這些時間裡是上班的時間,可以避免遊玩的場所有過多的人聚集。 若是長距離的遊玩,如到動物園或是如兒童育樂中心等,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建議家長,讓孩子在這些場所遊戲的時間不用太長,如1-2小時即可。3歲以下的小朋友,因年紀較小,比較無法負荷長時間的玩耍,時間過長可能會讓寶寶因疲累而產生哭鬧的情形,讓原本快樂的出遊,變成不愉快的收場。 不適宜出門的寶寶 有些寶寶因為身體較差,家長還是不要勉強將他們帶出門,以免造成寶寶身體的傷害。周醫師表示,如果您家的寶寶有以下兩種情形的任一種,建議家長還是等到小孩大一點,身體壯一點,再將他帶出門。 •早產兒 •先天性心臟病 Part2 出發前的準備 該出發了!那事先須先注意哪些事項跟需要準備的物品呢?才可以做好一起出遊的萬全準備呢?各種須先留意的條件及該準備的用品,以下就請周醫師做一詳盡的介紹。 場地的選擇: 一、開放式的空間,如公園。若是6個月之後,家長想帶幼兒出門遊玩,周醫師建議家長可以選擇一些開放的空間,如開放性的公園或是遊樂區。 「開放式的空間,人群較不會聚集在一起,這樣可以減少病菌的傳染,」周醫師提醒家長:「一般不建議家長帶孩子到室內的活動場所,在室內的場所,空氣無法流通、人群聚集在一起,病毒的傳染的機率較高。」 有些家長害怕帶孩子出門之後會不會讓孩子得到一些傳染病,周醫師說:「帶孩子出門,只要避免讓孩子直接接觸到另外的小朋友以及大人或是過度跟外界的過多接觸,都可以避免。」 二、安全的地方:這個遊戲的場所安不安全相當的重要,是否為合格的遊戲場所。公園裡鬆脫的螺絲釘、或是地上沒有舖上安全的海棉等,都有可能造成寶寶戶外意外的發生。 結語 寶寶6個月以後,在安全性無虞的前提下,爸爸媽媽還是需要將帶孩子出門走走,經由一些外在的探索可以多認識一些事物、環境,多探索外界以及經由跟外界的互動,可以慢慢讓孩子的身心及各項發展更加趨於成熟。 (取材自媽咪寶貝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