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Angel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家長了解資源教室運作 有效提升親師關係

2008年09月14日
公開
52

■家長了解資源教室運作 有效提升親師關係(97年9月1日) 文�謝丹燕 近年來在學校宣導下,資源教室功能已為大家所肯定,但仍有些家長對其運作不了解,以為資源教室是「啟智班」,當孩子被轉至資源教室時,唯恐孩子被貼上標籤,難免產生排斥心理而不願接受輔導。要提升孩子的學習效能,有必要讓家長了解資源教室是如何運作的,才能達到教育的目標。 資源教室是由一個定期召開的特殊教育委員會來推行資源教室的業務,並由兩位受過專業訓練的教師共同經營,他們每週會有固定時間,和原班級任老師討論孩子的學習情況,並接受普通班教師的諮詢。資源教師不僅須具備特殊有效的教學方法,還要和學校行政人員維持良好關係,以獲得全面支援,和家長也要保持密切聯繫,強化家長對資源教師的信任感與合作關係。 為了讓對資源教室有疑惑的家長能釋懷,並轉而認同資源教室的功能,茲將資源教室的運作簡述於後: 辦理轉介與初查工作 所謂轉介就是當任課教師、行政人員或學生家長,發覺孩子在學習或行為上出現問題,而向學校特教組尋求協助,資源教師接獲個案後,須利用簡便的診斷工具先做初步審查,了解孩子是否只是輕微的問題可能需要獲得協助,或須再做進一步評量,並不是一經轉介就成為特殊孩子。通過初查者須再做進一步評量,目的是要放在最需要協助的學生身上。 實施並分析評量資料 當孩子通過初查後,資源教師須取得家長的同意,才能開始為孩子實施一連串的評量,包括孩子的發展史、標準化測驗、學習成就測驗、學習態度等,最後將所搜集的資料做分析、研判,整理成一份綜合資料,以便在個案會商時提出報告。 召開鑑定會議 評量的目的要是作為安置孩子的依據,因此,資源教師在完成評量後,必須邀請專家學者依據評量結果,判定孩子障礙的程度,決定安置在普通班或對孩子的障礙最有利的學習環境。一般而言,除非不得已才會把孩子安置到「特殊班」或「特殊學校」,否則大部分都是安置在普通班,然後採小部分時間到資源教室接受輔導。 擬定個別化教育方案 孩子經由鑑定符合入班後,資源教師必須會同原班教師、家長,共同擬定一份適合孩子的「個別化教育方案」,內容包括:孩子的身分背景、教育目標、優弱勢能力、評量資料等。 編輯特殊教材 實施特殊教學 資源教師擬定個別教育方案後,要將計畫付諸行動,此時,適合一般孩子的教材及教學方法可能不適用在這些特殊孩子身上,因特殊孩子常常會在記憶、理解、認知、眼睛功能等方面出現問題,為了突破這些障礙,資源教師會改變教學方法,以視、聽、動、觸等多重感官輔導孩子,以達預期的教育目標。教學方式也會依孩子障礙類別及能力分成數組,每組以不超過五人或採一對一的個別輔導。每週視孩子需要,利用正課或非正課的時間,安排數節課到資源教室接受輔導。 召開回歸會議 資源班教育的最終目的是達成預定目標,當孩子在資源教師輔導下,經過一段時間——可能是一個月,也可能是一年,如果孩子的學習成就達到預期目標,資源教師必須召開回歸會議,讓孩子回到原班上課。 實施追蹤輔導 孩子回歸原班上課一段時間後,資源老師必須做追蹤輔導,了解孩子回歸後在行為或學業上是否正常,如果又出現問題,可再回資源教室接受輔導。 以上是一個個案從轉介到回歸,資源教室的運作過程,有些個案情形較特殊,也可請巡迴教師安排時間定期到校做輔導。總之,資源教室的成立,讓特殊的孩子能在適當的環境中得到協助,也讓普通班教師和家長在孩子學習上有新的期待,如果讓家長也能了解整個資源教室的運作,更能提升親師合作的關係,增進孩子學習的效能。

■ADHD學生的用藥問題(國語日報 97年9月15日)

2008年09月14日
公開
51

■ADHD學生的用藥問題(國語日報 97年9月15日) 文�林桂如 有人形容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兒童就像煞車壞掉的車子,對於自己的行為難以掌控。家長在教養的過程中,也因而容易發生親子衝突,甚至也常害怕翻開孩子的聯絡簿或接到教師的來電,生恐從教師口中得知孩子在學校又闖禍了。 ADHD是兒童精神科中最常見的診斷,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統計,ADHD在學齡兒童階段約占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而國內推估至少有十三萬名過動症學童,包括其他嚴重情緒障礙的孩子在內。這些孩子,並非源於家長教養不當或「性本惡」,也非是為自己不當行為開脫的說詞,而是一個需要大家正視與理解的真實障礙。 《時代》雜誌曾在一九九八年的封面(十一月三十日)中以斗大的標題宣告「利他能(Ritalin)的時代來臨」。過去數十年來,藥物也確實成為治療ADHD兒童的主要方式。然而,美國國家心理健康機構《ADHD手冊》(一九九六)中曾提出藥物無法治癒ADHD,只能暫時控制其症狀的警告,因此,教師與家長對於藥物宜有適度的了解與期待。 對家長而言,決定是否對其ADHD孩童採用藥物治療常是件相當掙扎的事,一方面擔心藥物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另一方面也擔心孩子服藥的行為在班上會受到特殊標記。在用藥與否的兩難間,家長宜諮詢教師與醫師的意見,討論服用藥物,對於孩子自身在生活、學習或社會互動的適應上將可能面臨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對孩子所造成的影響,是否有其他方法可以替代或彌補。 在藥物治療之外,教師與家長也應輔以適當的方式,協助孩子建立正向的學習經驗,藉由鼓勵孩子參與班級活動、分擔班級事務等機會,製造ADHD學生與同儕間良好互動的機會。有研究指出,對多數個案而言,藥物確實可以提升心理治療與特殊教育的效果,因此,透過正確與適當的用藥,將有助於提升整體治療的效果。 在班級中,教師常將孩子服用的利他能等藥物統稱為「乖乖藥」,期待孩子在服藥後就能情緒與行為穩定,成為名副其實的「乖孩子」。然而,每一種藥物皆有其限制,也並非所有孩子皆能從服藥中受益,因此,萬不可過度倚賴藥物而偏廢教育與家庭的功能。 有效的治療仍有賴醫療、教育與家庭三方面的協力,由遵從服藥的基本原則,不擅自停藥、酌增或減少劑量,並提供適當的輔導與教學介入,方能顯現較高成效。

■閱讀障礙者的識字學習

2008年09月14日
公開
56

■閱讀障礙者的識字學習(國語日報 97年9月15日) 文�邵慧綺 閱讀是獲得知識的重要管道,閱讀能力不佳,將極易導致學童產生自我概念差、易焦慮、缺乏勝任感、較無學習動機,且各學科學習效果差,甚而影響整體生活適應等現象。在我們的周圍,正有不少學童在閱讀時發生困難。 閱讀是個複雜的歷程,其中包括「識字」和「理解」兩個主要的部分;文字辨認的缺陷與障礙,被多數閱讀心理學者認為是引起閱讀障礙的重要原因。閱讀障礙者的文字辨認困難,很有可能是因為文字視覺訊息(形碼)或音韻訊息(音碼)的處理困難,或兩者皆是其困難所在。 許多研究指出,閱讀障礙者和一般人相較,在視知覺方面的問題,有以下幾種缺陷,包括:{1}難以辨認相似字的異同;{2}朗讀慢且費力;{3}無法適當將視覺序列保留在短期記憶;{4}閱讀時會跳行、漏字;{5}無法快速的處理複雜的字形。 在聽知覺方面,他們通常有以下幾種缺陷,包括:{1}不能做字形和音素的連結;{2}辨別兩字之間發音異同有困難;{3}聽覺序列困難;{4}對字發音不確定,會停頓在字與字之間,或將有問題的字重複說好幾次;{5}無法快速的處理文字的音韻訊息等現象。 針對閱讀障礙學生在學習上可能會面臨的一些困擾與特徵,以下提出一些教學方面的建議: 1.教導識字的相關知識 中文字的組成有其規則性,閱讀障礙者對於辨識文字的結構有困難;有關閱讀障礙者的字彙結構與應用的指導,可使用{1}語音分析:例如,「正、症、政」等皆具相類似的發音;{2}語形分析:指導學生有關字彙形體結構的知識,以增加學生對字彙意義的確認。 教學時宜針對中文字其具有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特殊性加以說明,讓兒童理解文字的構造「其來有自」,如此不但可以提升兒童學習國語生字的興趣,當兒童面對未學過的生字時,較會利用形旁、聲旁等詞素線索來達到學習遷移效果。 2重複閱讀 反覆練習,是一種「勤能補拙」的方式;如果讓視覺型閱讀障礙者經常接觸一些字彙,增加其對文字的精熟,有助於改善其識字困難的情況,也可增加文字辨識自動化的速度。在教學呈現時,宜用多變但不複雜的方式,讓這類學童精熟學習。 3教學趣味化 閱讀障礙兒童的教學,宜配合遊戲教學,激發其學習興趣,將教材結合活潑的遊戲進行教學,以提升學習動機,讓識字教學更為生動和活潑化,並讓學生樂於學習。 4多感官教學 在教學時,宜運用多重管道的方式,來幫助其識字及閱讀,並彌補其弱勢。 5適當運用 評量與錯誤分析 適當的運用評量,可幫助教師了解閱讀障礙學生的困難所在,教師宜檢查學生的文件資料(如作業、測驗卷等),並加上口頭的詢問或進行深度的評量,以了解學生作答的心理歷程,找出學生閱讀時的錯誤形態。另外,也可因應不同的閱讀障礙類型,加入視覺、聽覺性的閱讀理解測驗,以多樣的分析,了解閱讀障礙學生與其他障礙學生在錯誤類型上有何不同;如果發現學生在某些測驗表現不佳,則可推論他缺乏這些測驗要測量的心理能力,評量之後,再根據分析結果發展教學計畫。 6考量個別差異 筆者認為,閱讀障礙學生的成因和困難乃因人而異,因此,除了考量個別差異外,找出個體的優勢管道,以及了解學生在閱讀時的特殊習慣、閱讀態度等,來協助這些學生學習識字,也是很重要的關鍵。 閱讀障礙的成因相當多樣且個別化,教師在從事實際教學時,應考量學生的個別差異,以及閱讀指導的整體性,除了識字的成分,尚須考量到理解的層面,俾能全面性的指導閱讀障礙者成功的閱讀及學習。

這週MICKEY在學校的表現

2008年09月12日
公開
52

親愛的爸爸媽媽: 這週是新生小朋友的期初評量週,因為跟上學期期末評量的時間間隔不大,所以舊生的部分還是正常發放聯絡本,這次的評量項目有許多部分跟中班的時候有了很多能力上的調整唷!我會將一份空白的評量表上傳到班級網頁上,讓您瞭解一下,大班上學期孩子的發展,大概應該要有怎麼樣的能力展現,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彼此更清楚地知道什麼樣的標準對孩子來說是合理的,不會給孩子太多壓力的。 這週在兩兩一數和五個一數上,給予孩子直接對應觀察數字表,孩子從中發現2、4、6、8、10一直延伸往後,最後在改變的都是前面十位數的部分,也從中知道只要在數1 、3、5、7、9時將這些數數在心裡,唸出來的數字就是2、4、6、8、10,有一點開始知道兩兩一數的規則性和具備的意義;在五個一數的部分,孩子也觀察到尾數都是5跟0,很容易就朗朗上口,但是對於之間是5的相加,還需要慢慢的從生活經驗中帶進實際的例子去做切入。關於這兩個部分,平常在轉換時間或是益智區裡,會以此會轉銜的活動並會擺放相關的教具,讓孩子可以結合生活經驗和實際的教具操作,慢慢的靠自己去歸納出兩兩一數和五個一數的概念與規則。 關於時間的部分,過去孩子其實一直都有機會接觸到,在吃飯和進角落的時候常常提供孩子相關的經驗去辨識,讓孩子可以知道長針走的比時針要快,也帶入長針在12就是整點的概念,不過因為實際的生活跟紙上作業還是有現實上的差距,所以孩子們還需要時間和錯誤的經驗嘗試去調整自己,找到這之間的關連,請拉長學習的時間,給孩子更多調整自我的學習機會。目前孩子的能力只要可以辨識整點即可,但是我們在提供孩子學習和教具輔助時,多會向上與向下修正一些,所以以時鐘的概念來說,會適性的向上增加到看分針的時間,向下會修正到認識長短針的意義,這也是混齡班級的好處,孩子的能力在一般水平之上的,他可以挑戰更有難度的;能力低於水平的,也一樣可以從中逐步的學習。 我們的運筆練習暫時告一段落,這週的作業開始放進正音和數字練習,要開始幫孩子調整畫數字的概念囉!正音教材的部分,若上完正音課當天發回,有作業的話會用比標示在作業本內,請記得翻閱,協助孩子當天就完成作業,達到近期就有複習的機會,幫助孩子對內容更為深刻。君君的時鐘概念跟正音都很厲害,但是兩兩一數跟五的一數的概念還需要慢慢積累相關的生活經驗,但是相信聰明的君君很快就可以學會。最近這幾天君君又變得不愛收碗,但是每次不收碗就沒東西吃也不是辦法,所以在放牛吃草幾天之後,還是決定要好好的督促他把碗收好,如果到阿嬤家住是不能改變的事情,我想我還是得從君君身上著手改變,他現在很聽外師的話,只要有指令君君就會去做(他果然還是怕壞人@@)君君的直笛部分還需要媽媽多費心囉!不過他上課的時候,其實是很有意願吹的只是有時候會拿錯手,或是壓不住,但精神可嘉!Tr.Yoyo2008.09.11 I am happy with the effort Mickey made this week. I feel he has been making an effort to control himself in class and improve his behavior. I hope he will continue to work at this. He is one of the smartest students in class , and i love teaching him. 回覆: 親愛的YOYO老師: Mickey這週有加強兩兩一數跟五的一數的概念,狀況有比較好,也發現他寫數字真的漂亮很多,她這週非常得意的是.....媽媽我考100分,他對他時鐘概念非常有自信,回家也告訴阿公,但最近真的很愛看電視....也比較叫不動.我也會想辦法改善這個情況 君君媽媽

讓孩子的注意力更集中

2008年09月07日
公開
56

讓孩子的注意力更集中 文 / 翟英  專家 / 張海燕 兒童教育專家 學齡前的孩子身心發展還不成熟,注意力總是無法集中,而常不自主地分心在別的事物上。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兒童注意力不集中,絕大多數是由於在幼年時期未能得到正確的培養所致。注意力不集中,對孩子將來的學習會產生很大影響。因此對於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採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糾正和克服是必要的,父母首先應該瞭解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 孩子不專心,注意力分散,通常有兩種表現: 表現一:注意力不能長時間專注於一件事,注意的目標經常轉移。 表現二:心不在焉,常沈浸於白日夢而忘記眼前的事情。 第二種表現的孩子其實不是注意力不集中,只是將注意力放錯地方。 學齡前孩子專心時間有限。 學齡前孩子的注意力是由無意逐漸發展成有意,同時,他們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也是不斷增加的。研究顯示,孩子專心的程度與年齡成正比: 2歲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平約為7分鐘;3歲約為10分鐘;4歲為12分鐘;5歲為14分鐘。 孩子年齡愈大愈懂得將注意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逐漸增加專注的時間。因此,判斷孩子是否專心,應依據孩子年齡的專心時間長度,而非依據家長的主觀感覺。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原因解析 ◆環境原因─外界干擾 幼小的孩子注意力形式以無意注意為主,一切新奇多變的事物都能吸引他們,干擾他們正在進行的活動。如環境的色彩、聲音、來往的人車等都可能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生理原因─身體疲勞 孩子神經系統的耐受力較差,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或從事一種單調的活動,容易引起疲勞,晚上讓孩子長時間看電視、玩耍,不督促孩子早睡早起,造成孩子睡眠不足,第二天孩子的注意力也無法集中。 ◆心理原因─孩子對某些事物不感興趣 家長要求孩子所做的事過難會使孩子產生害怕的心理;過於容易則不能吸引孩子,這些都不利於集中孩子的注意力。介於兩者之間的事物,才最容易引起和維持孩子的注意。記住孩子只對他感興趣的事物集中注意力。 ◆年齡原因─注意轉移能力差 由於年齡的關係,孩子注意力轉移的能力有限,因而常常不能根據需要及時將注意力集中在應該注意的事物上。如果事前的活動量過大,刺激較強,孩子過於興奮,便很難將注意力轉移到後面的活動上,更容易分心。 疾病也會引起注意力不集中。 ◆感覺統合失調是由於遺傳、環境等原因,使寶寶不能把感覺學習獲得的資訊,經大腦統合整理為指揮身體正確行動的運動計劃。無法將注意力集中是感覺統合失調的表現之一。 ◆聽覺、視覺障礙,貧血、鉛中毒,也會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由於疾病原因導致的注意力不集中,父母要帶孩子儘早去醫院檢查,及早進行治療,以免影響孩子以後的學習和生活。 防止孩子分心 父母從旁協助 1.排除干擾 當孩子從事某種活動時,周圍的環境要儘量保持安靜,而且要確保孩子對所處的環境必須熟悉。大人講話聲音要儘量減低,最好以動作暗示,以免干擾孩子的活動。房間內要杜絕噪音。面對馬路的房間,或坐落在鬧區的房間,可以厚窗簾隔音;條件許可的話,也可以鋪設地毯,因為厚窗簾和地毯的吸音效果很好。 2.作息時間要合理 要為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讓孩子的睡眠充足,確保孩子可以精力充沛地從事各項活動。 3.安排活動符合孩子的興趣 按照孩子興趣安排活動,不要逼孩子去做他毫無興趣的事情。只有引起孩子強烈興趣,才能激發孩子的求知慾,培養他的學習興趣,促進他集中注意力。 4.不要給孩子過多的玩具 許多父母習慣把孩子的房間布置得五顏六色,玩具堆成堆。孩子最容易被形象性較強的事物所吸引,這些複雜的布置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不利於孩子的學習。 5.讓孩子既動手又動腦 積極的智力活動(動腦)和實際的操作活動(動手)有利於維持注意力。動靜結合能預防孩子長時間從事單一的活動(如只動手或只動腦)而引起的疲勞。 6.交互運用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完成任何有目的活動所必須的,但有意注意需要較強的意志力,容易引起疲勞。3∼6歲的孩子來說,很難長時間保持有意注意。因此,這個時期孩子以無意注意為主,任何新奇多變的事物都能吸引他。成人必須靈活地掌握方法,不斷地變換孩子的兩種注意方式,使大腦的伸縮活動,既能做好某件事情,又不至於過度疲勞。 注意力集中訓練法:專心其實是一種可以訓練、學習和培養的行為習慣。 ▲年幼的孩子 ◇對於年幼的孩子,可以從說一則故事開始,然後不斷地增加數量來加以訓練。 ◇為孩子讀故事時,媽媽可以用手指指著書上的字,讀到哪就指到哪,讓孩子的注意力跟隨媽媽的手指堅持下去。 ◇和孩子一起玩聽覺遊戲。媽媽說:「鼻子在哪裡?」看看孩子是不是能馬上指出鼻子的位置,還可以指眼睛、耳朵、嘴巴等等。透過和孩子一起遊戲,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年齡較大的孩子 ◇對於年齡較大的孩子,可以鼓勵他們做有興趣和可勝任的工作,並且做完一件以後再開始做另外一件,投入的時間逐漸增加。 ◇穿針引線。可以讓大一點的孩子做穿針引線的遊戲,媽媽在縫補時,不要怕孩子扎到手,可以讓孩子為你穿針引線,這是一個很精細的動作,可以訓練孩子的注意力。 ◇拼圖。拼圖是大人、孩子都喜歡的遊戲。父母為孩子買拼圖,可從100塊開始,逐漸增加塊數和拼圖的複雜程度,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會不斷增加,訓練孩子的專注力很有效。 ◇找數字。在空白紙上不規則地寫0∼20或0∼1000數字。先任意指定一個數字要求孩子迅速、正確地找到並用筆畫掉。如畫去5、10、15。再指定畫去某數前一個或後一個數;指定畫去某數前或後的奇數或偶數;指定在奇數上打√,在偶數上打×等等。 ◇計數法。 A要求孩子跳著畫,如 2、 4、 6……到100或到 1000。 B要求孩子倒著畫,如 100、 99、 98……0或1000、998、997……。 C要求孩子按手腕的脈搏計數。 ◇視物法。讓孩子先觀察某一物品,如答錄機,一分鐘後復述出物品的特徵,如外觀形狀、顏色、功能鍵排列等。也可進一步要求從簡單到複雜,從少到多講出物品特徵的細節。

在遊戲中學數學

2008年09月06日
公開
58

在遊戲中學數學(96年5月27日)文�柯雅齡 在日常生活當中,不論孩子的年紀多大,或是遲緩程度為何,都是可以從生活中習得數學概念。目前市面上的數學教具、玩具不勝枚舉,以下以幾個常見的玩具或容易製作的數學玩具為例,針對發展遲緩的孩子可進行的遊戲策略,提供父母參考。   骰子玩具   選擇大小適中,有數字或點數的骰子,也可自製兩顆骰子。除骰子外,還可以另外準備一組數字卡,配合骰子的數字1∼6。   1.配對遊戲:先抽出一張數量(字)卡,放置桌面,請孩子說出數量(字)卡上的數量或數字。然後由孩子擲骰子,看看能否擲出與數量(字)卡上一樣的數字,再與媽媽輪流進行,看誰可先擲出一樣的數字,則得一分。   2.比一比:抽出一樣數量(字)卡,讓孩子自行決定要比大或比小,決定後同樣進行擲骰子,看看骰子上的數字是比數量(字)卡大還是小。   3.加法遊戲:孩子跟著媽媽各擲一顆骰子,分別說出骰子上的數量,再將兩顆骰子上的總數量說出來;也可以準備紙片,讓孩子將兩個數量加起來並寫上總數。等孩子熟悉後,再逆向操作,媽媽寫出一則簡單加法運算題,讓孩子以骰子兩個數字相加取得。   4.延伸遊戲:骰子的玩法相當多,除了在上面貼數量或數字外,還可以依據孩子的需要換不同顏色、形狀或注音符號、文字等。骰子可以搭配迷宮或大富翁遊戲一塊兒進行,充分發揮骰子的功能。   時鐘玩具   時鐘是孩子認識時間概念的起步。在學前階段老師或家長常會對孩子說,再五分鐘長針走到9就要開始收玩具了,雖然孩子對於幾點幾分的概念還不清楚,但在玩玩具的孩子,偶爾也會仰頭看看老師說的五分鐘及9的位置,到了大班或進入國小階段,時間概念與孩子關係更為密切。   1.在幼稚園階段,當老師告訴孩子再五分鐘就要收拾玩具時,不妨就將您手上的時鐘玩具調成該時間,像是九點,讓孩子能有明確的依據,知道牆面上的時鐘只要走到老師口中說的或者手上拿的時鐘那樣,就要收拾玩具了,讓孩子慢慢對於時鐘及時間有基礎的概念。   2.一般在進行時間概念的練習,就是讓孩子跟著書面上的時鐘或以文字所標示的時間,將手上時鐘調到正確位置上,並跟著畫在練習簿上。此外,可以利用時鐘讓孩子回憶作息,像是七點起床,八點上學,十點吃點心……一邊回憶,一邊跟著畫下來。   3.作息表對於較大的孩子可以設計為一天,較小的孩子只要設計其中一個時段就好,像是寫作業時間、吃點心時間,讓孩子對時間有了預期會較有安全感,且懂得時間的掌握及規畫。   數字九宮格   除了實物操作,也可以隨興拿起一張紙,畫出九宮格,跟著孩子一塊進行數學遊戲。   1.數字配對:除了一張數字九宮格外,準備一樣大小的數字九宮格並剪成小卡片,讓孩子依序將小卡片放在數字九宮格上,做一樣數字的配對。等孩子熟悉後,且有基本的加法概念,就可以請他將手上的小卡,配合九宮格上的數字相加要為10,像是4的小卡就要放在6的位置上,2的小卡就要放在8的位置上。   2.數字賓果:讓孩子自己在九宮格中填上1∼9的數字,媽媽先念出該數字之一,讓孩子將該數字圈起來;若有數字剛好連成一排,也順勢引導孩子拿筆連起。等孩子熟悉這樣的動作後,再開始與母親或同儕進行數字賓果,誰的數字先連上三行者為勝。當孩子的數字概念到25,也可以延伸到5×5宮格的賓果。

YOYO老師給爸爸媽媽的話

2008年09月05日
公開
60

親愛的爸爸媽媽:孩子們升上大班已經一個月囉!大班開始,要學習的東西似乎逐漸變多了,其實,那是因為過去孩子在小肌肉或是年齡的發展階段尚未到達,是一段積累的過程,就像孩子開口說第一句話,雖不是起始於他們出生的第一天,但從出生到說話的這段時間裡,卻是積累孩子語彙的重要時期,在此階段,聽到多少、感受到多少都會成為他們日後開口說話的關鍵因素,而我們的孩子在任何一個階段的學習,當然有其個別差異,但大抵都是依著某一種程度上的規律性和步驟在成長與改變,所以不論是『數學』『語文』『音樂』『藝術』或是『體能』,或者見到有形的無形的改變,不一定在短時間內就會看到效果,但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孩子所學習的任何事情,只要有持續不斷地刺激,最終都會是他們未來學習路上重要的基石。『正音』和『直笛』在過去中玫瑰的眼中就一直是代表著『我長大了』的意義,孩子們對這兩種課程都有異常的興趣和好奇心,但在學習的初期更需要您們和陪同孩子一起學習。直笛牽涉到音感(吹氣時音調是不是正確、力氣是過多還是太少、長短音的分別與其持續吹奏需要的肺活量)和小肌肉(一個手指要壓一個洞,孩子的手指怎樣如何將洞都壓住,不留任何縫隙;不同的音階需要不同的手指搭配)等發展條件一度程度的成熟,所以更需要您在初期時協助孩子適時的調整(初期會每週讓孩子每週帶直笛回家練習),幫孩子在指法上奠下良好的基礎。這週我們開始上『正音』囉,孩子們上課時都還蠻專心的,但對於從未接觸過注音符號的孩子而言,注音符號是屬於抽象符號,需要一些時間去記憶並將其和自己的生活經驗或是想像力做連結,接著才能在拼音與辨讀上有較為平穩的進步和吸收;在學校,我們一週一堂正音課,時間是30分鐘,每兩個禮拜會教完一課的進度,並輔以『寫字本』『遊戲本』進行紙筆的練習,但若是以學習的隨時隨地來說,如果爸爸媽媽們能在孩子放學以後的時段裡,從生活中的字彙(故事書中的注音符號)和定時陪同複習,相信對孩子在正音的學習上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的。所以下週開始,每週三進行完課程後,會讓孩子將所有的正音課本和遊戲本帶回家複習,並不定期安排回家作業,請讓孩子在週一時將正音教材帶回,另外,會在週五時發回輔助孩子複習或是練習的正音學習單,因為是自製學習單,所以若爸爸媽媽有任何更好的建議或是複習的方法,歡迎您踴躍提供與分享。針對正音第一課,我製作了四張學習單,1-3張是第一週的學習單,4是下週的學習單,今天讓孩子在學校試做第一份的第一張學習單,藉此測試昨天的課程中:○1孩子吸收的程度有多少○2孩子對於課文的記憶是來自於對歌謠朗誦的記憶,還是真的能辨識注音符號○3是否能辨識與認讀第一課的四個注音符號○4注音符號加入不同的調號以後,孩子能自己認讀的機會有多高。這四張學習單,在意義上複習的功能大過於檢視孩子的能力,裡面涵蓋這一課的學習內容和可以延伸的方向和範圍,希望藉由爸爸媽媽一同陪讀和複習的狀況,來幫助孩子更穩固基礎的學習與方向,在學校的課程和複習再加上爸爸媽媽的協助,相信孩子會對學習正音越來越有信心,並且逐步找到自我學習的規則和方法。所以這部分需要爸爸媽媽的大力協助和幫忙,謝謝!另外,在數學的部分,上週的學習單可以知道,孩子能從數字的順序中寫出1-60的數字,從學習單中也發現2、4、6、8、10、12…和5、10、15、20…的出現;這週的學習單是由迷宮為出發結合孩子正在進行的童玩內容所製成,發現大多數孩子對『兩兩一數』和『五個一數』還沒有太多充足的概念,但是要完成這兩張學習單其實不簡單,首先,孩子必須要瞭解○1走迷宮的規則:向下走以後就不能往回走、有線的地方就不能過、不能在間隔的兩個方塊間畫斜線通過,得繞過障礙○2兩兩一數或是五個一數的概念○3對數字認讀的正確性(是從左邊讀還是從右邊讀數字)。在五個一數的學習單裡,做了適度的提示(如果不知道五個一數的順序和規則)可以從發現童玩的順序走出迷宮,進而發現五個一數的可能關連性;兩兩一數裡,裡面有許多陷阱路線,孩子得經過幾次的錯誤嘗試才能找到出口,而且一不小心就會很自然的在24後連到25 。但以上的狀況皆是學習的歷程中會出現的狀況,從中能幫助我們瞭解孩子知道的有多少?哪裡的觀念需要被澄清等等,下週會讓孩子們歸納出這兩組數字的變化與關連性,並實際帶著孩子們就由數數、觀察數字表和時鐘去釐清這樣的觀念,若您在家中有機會,也可以就此和孩子討論與分析唷!生活化的學習能幫助孩子更實際且有效的學習唷! ★正音 --學習狀況:第一天學習時對四個注音符號『ㄅ、ㄇ、ㄚ、ㄠ』已經能清楚且自信的辨識,課程進行時,很投入的在嘴巴裡唸著課本。 --需要協助的部分:注音符號的書寫。有學過要持續保持良好的學習態度唷!希望下次跟我們一起寫正音練習。 數學的部分明天補上後再寄完整的檔案到媽媽的電子信箱。 Tr.Yoyo

Mickey went to Tasty

2008年08月23日
公開
29

Mickey went to Tasty 星期一早上君君坐在餐桌上吃早餐,沒來由的問: 你今天晚餐要吃什麼? 我說:要去吃牛排耶!你要去嗎? 君君說:哇,是牛排耶!太棒了,我也要去。 兩個魔羯座的果然阿,說風就是風 下午君君先去上復健課,回家洗澡穿著可愛的小襯衫 見到我第一句話是: Yoyo我喜歡你,我們去約會吧!媽媽再見∼ 因為得要等還在公車上的Candies 所以我們在文心路上的愛買旁邊停了下來 路上我跟君君說: 今天西提的人太多了,我們可能要換去吃Friday 一路上,君君開心的說:Friday Friday耶! 但是:他一個人自言自語的同時, 忽然說了yoyo:我們要去Saturday 我們要去Sunday 愛買外面有一個電子時鐘, 「君君幾點了」 君君馬上說:『六點半了』 「你看一看南山人壽上面。」 『六點二十八分』 「我們要等一下唷!Candies他現在還在坐公車,你等下要說:Hi Candies」 『Hi Hello Hi hello what's ur name?My name is Candies.My name is Candies.』 馬上就把Hip Hip Hooray的歌曲拿出來改編 閒不住的君君一個人又說了『Yoyo,我們要去愛買的B2』 「去做什麼?」 『買美祿』 -----哈哈哈,這傢伙太容易就亢奮,所以少喝少吃有可可的東西比較好 『Yoyo,我們要去愛買的B3吃西堤牛排』 等到Candies上車,君君馬上說『Hi Candies∼』 因為一路會經過西堤,所以我們就去碰碰運氣,哈∼本來八點半才有位置的 進到裡面君君一整個就是開心 坐下來就說:『我要吃兒童餐啦!』 但是看到Menu說:『我要吃時鮮水果沙拉』 「你要吃多一點,還是要吃少一點」 『多一點』 所以,君君跟我們吃一樣的餐點囉! 前菜是(蕃茄)義式牛肉薄餅、水果沙拉、南瓜濃湯、義式牛排和汽水、冰淇淋 服務人員問要不要喝這個藍藍的飲料『我要喝汽水啦!』 在餐點還沒來之前聽見隔壁桌在慶生 君君馬上唱起歌來『祝你生日快樂....Happy Birthday...Yoyo生日快樂∼』 前菜上面有蕃茄,對這是君君的最愛∼ 但是他先吃了蝦子,最後才吃蕃茄, 我把自己的蕃茄也送君君,但是他說:『阿姨那裡還有耶∼』 因為醬很好吃,所以連盤子都快吃下去了呢 因為蕃茄是君君的最愛,所以他馬上就說要這個 但是,他一直說:我不要吃麵包啦∼「哈哈,薄餅很像是Pizza」 水果沙拉∼這可是一開始他就指定要吃的 遇上他愛吃的,他絕對不會分給你吃的,而且裡面完全沒有他討厭的瓜類和香蕉 南瓜濃湯 『我要喝我的pumpkin soup,不要麵包啦∼』 擔心他吃太飽,請他先休息一下,等等再喝 君君『我等一下還要再喝』,在主餐之後,他把整碗都喝光光了 酸酸的冰沙,每幾秒就沒有了 叔叔幫忙切牛排,口水都要滴下來了 飲料∼汽水,這是君君的愛品之一呀∼ 最後一個是冰淇淋 君君一直說『我不要巧克力』但是最後太好奇,還是把巧克力吃光光 滿足的一餐之後:『我沒有太飽,只有八分飽而已;我們該回家囉!』 跟我小時候很像,吃完了,東西拿完了就想要回家了。 愛吃的君君,真是只要是為了吃東西都可以乖乖坐著 一餐吃下來已經九點多了,他真的很坐的住 今天的君君超開心的呢∼